茶文化的体会和感想

2024-05-14

茶文化的体会和感想(精选8篇)

篇1:茶文化的体会和感想

茶文化课的感想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喝茶,只是对茶文化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在公选课的时候我选择了《茶文化》这一课,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这门课,虽然课程不多,却学会了不少茶文化的知识。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在我们中国按原料和采摘季节可以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按加工度可以分为初加工茶、精加工茶、在加工茶及深加工茶等;按加工时茶叶是否经过酶性氧化以及酶性氧化程度可以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青茶)、红茶。不同类型的茶叶的加工方式又不尽相同。如我们最熟悉的绿茶,是经过先让鲜叶处理,水分散失,叶色由翠绿变暗绿,叶质变软,叶片体积变小等物理性状。然后是杀青,在经过揉捏干燥等工序。而红茶的加工却是在绿茶加工的基础上插入了发酵工序。黄茶、黑茶等的加工程序也是同种有异,异中有同。

学习《茶文化》这门课程,让我学到的不仅仅是茶,还有礼。老师课前课后那真诚的鞠躬礼、坐姿、站姿等深深的影响了我,这礼仿佛弥合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表面了我们不是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而是在做思想上的交流。老师的这份恭敬之心,使我学会了恭敬和谦卑。在此,我深深的感谢我的老师,能作为您的其中一名学生,能和您做思想上的交流,我倍感荣幸!

这门课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我,让我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走的更加灿烂!

篇2:茶文化的体会和感想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而在一学期的数学文化学习中,更使我深深的认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和通过其所获取的感知。利用数学的故事,渗透数学文化的人文教育价值

将数学发展中的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等,融入教学内容中,是体现数学文化价值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因为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学生们可以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并在数学家们勇于创新、追求真理奋斗精神的鼓舞下,正确规划自己成功的蓝图,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渗透数学文化的科学教育价值

数学知识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背景,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获 得的过程来发展学生的能力。数学教育学家也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数学发生发展的过程有着非常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是数学学习的历史相似性;同时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精神等一些数学文化的精髓都依附在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力向学生展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能够触摸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本身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这也正是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素材,渗透数学文化的应用教育价值

数学的文化意义不仅在于知识本身和它的内涵,更由于它的应用价值,从这个角度讲,数学应用教学是数学科学与数学文化的最佳契合点。课堂教学中可以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素材,或者将教材中问题适当开放使之更接近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如在执教“指数函数”时让学生了解考古学家是怎样利用合金的比例来测量青铜器的年代;又如在学习“统计”时,可结合遗传学和法庭依据如DNA、指纹印或性格分析;学习依赖定理公理证明数学命题也可类比法院依赖法律进行裁决。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社会生产及文化层面上的应用,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社会文化基础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认识所生活的环境与生活”,学会“数学地思考”,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头脑分析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处理其他学科中的问题。欣赏“数学美”,渗透数学文化的美学教育价值

“数学美”是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数学中的美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统一美、奇异美。数学美学是构成人的精神与外部世界相融合的基本中介,美学教育的价值不仅在陶冶情操,而且引导人积极向上,献身科学,还有利于改善思维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美。如,简洁美在数字符号、运算符号等数学符号上,在命题的表述和论证上,在数学的逻辑体系上都有表现。在几何图形中存在着大量的对称的例子。例如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数学中的和谐统一美。而数学中的奇异美则是吸引着人们去考察、了解、研究、欣赏数学的重要原因。

篇3:茶文化的体会和感想

在认真聆听《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及现代管理发展新趋势的讲座》之后, 体会到无锡自主选择、转变思维、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 了解到自改革开放后无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 回想我局多年发展所经历的辉煌和所历尽的艰辛, 在强化管理、实现个人价值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 全局广大干部员工顾大局、共命运, 同舟共济、扎实工作、改革创新, 实现了企业一年一个新台阶、几年一个新变化的跨越式发展。

———自1958年建局开始, 湾林的建设者们, 在天保工程实施前的40年, 强化管理, 节衣缩食, 顾祖国建设之大局, 累计为国家提供了200多万立方米的木材, 极大地支援了国家建设。

———在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天保工程的实施后, 湾沟林业局局却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过量采伐, 木材产量急剧下降, 逐渐失去了产品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生存发展陷入了困境, 面对积困积贫的局面、严峻的形势和瞬息万变的市场商机, 我们转变思维, 抓住机遇, 实现了早转快上, 于上世纪90年代起, 全力发展了水泥产业, 通过强化管理, 提前实现了“三年脱困、五年振兴”的奋斗目标。

———进入二十一世纪, 全局上下深化改革、严细管理, 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职工收入在第一个十年里, 翻了两番, 实现了湾林人想脱困、谋发展、盼振兴的良好愿望。

———“十二五”开局之年, 局党政与时俱进, 紧紧围绕集团“三六九八”发展战略, 科学谋划、严密实施了我局“二三五五”发展战略, 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可以说, 从建局以来的每一个重要阶段, 无不凝聚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的集体智慧和力量。

在现场教学参观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典型———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及海澜集团后, 我个人也切身体会到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无不体现了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在“以人为本”基础上, 相互融通、促进, 形成了企业文化优势, 这是企业战胜困难, 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

———以人为本, 凝心聚力。中国古代的儒家, 倡导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 以和为贵, 中庸之道, 以实现修己安人之目的, 这也不可不理解为古代经营中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之理念。在现代学者眼中, 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哲学和价值导向, 这是企业和员工获取共同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实践活动。在湾沟林业局局所经历的改善积弱积贫局面和艰苦创业的艰辛及每一次决策发展过程中, 无不凝聚着湾林人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力量, 也正是这种力量的凝聚, 练就了一支团结向上、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率先垂范的领导班子;练就了湾林人同舟共济、同呼吸、共命运的企业主人翁意识;练就了一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干部员工队伍, 这是湾林实现未来不断、可持续、更好更快发展的宝贵财富。

———以人为本, 坚定信念。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管理之中, 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对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认识的深化, 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又是以经济力量的竞争、抗衡、较量的变化为背景。早在上世纪50年代, 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就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 如“鞍钢宪法”, 大庆“铁人精神”等, 而湾沟林业局局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也提炼出了“青松”精神、“拼搏、创新、务实、奉献”的企业精神,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无不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目前, 在集团“为国效力、为民造福”的核心价值观感召下, 在湾沟林业局局“二三五五”发展战略号召下, 全局上下将秉承吉林森工集团柏广新董事长“得道义利自来、得人心企自兴”之箴言, 发扬踏实工作、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结合经济工作, 进一步提升全员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将企业文化内化为全局上下每名干部员工做好本职工作、总结经验、爱岗敬业、献计献策的具体行动上来, 真正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 最终实现了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

谈了感想, 还要有所作为:

———要有恒心。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 非常认真的做好它, 就是不容易。我们所从事的岗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或多或少是有些重复的, 关键是要在重复中能不能探查到一贯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端正工作的态度, 借鉴好的工作方法, 为我所用, 为局所用, 积少成多, 以实现学有所获, 做有所得。

———要聪明、勤奋、忠诚。建设好我们赖以生存的湾沟林区, 发展好我们的企业, 作为一名中层干部, 要有智慧, 更要有知己之明、知己之智。但也要勤奋, 虽不至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但也要不断地总结工作, 反思不足, 以利进步。更要忠诚, 忠诚于岗位、企业、家人, 这是一种情感, 而这种情感终会化成内心的无尽力量, 让我能够在企业的可持续及个人发展过程中, 实现有所作为。

篇4:教师完课后的感想和体会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学 反思 教后感 总结 提高

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评价一般是指对教学的价值判断。它事先制订一个评价方案(含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等),然后对教学作出是否达到标准、达到程度如何等等的价值评判。教学反馈一般是指将一部分教学的结果(知识结论)又返回其知识发生过程和教学过程中以检验其结果即知识结论的正确性与否。教学反思”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审视、评价、探究、决策。看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做到了自己预想的结果。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

它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1.实践性:教学反思主要反思的是在教学活动这具体的实践活动的回顾,看其实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或是优点,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吸取教训并做得更加的好,以保证达到教学目标。2个体性:教学反思是教师所需要做的,学生是没有必要做的。3.主动性:教学反思不是教师为了应付检查而做的,而是教师为了取得进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锁做的,具有主动性。3.过程性:教师的教学反思反思的是一节课在进行中所出现的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反思教学主要反思教师的教学理念,看是否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得到贯彻。反思教学对象,即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是不是通过自己的教学而取得相应的进步。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是教學反思要做的,一堂课是否有效,最主要看的是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只有教学目标达到了,我们才能去考虑其他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通常会备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教师必须根据实际的教学更改相应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完之后,教师应该仔细想想自己在课前预设的教学为什么没有得到执行,自己在备课的时候犯了那个错误,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教学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件,很多的突发事件,这些事件对于一个刚出道的新教师来说是很难去处理的,因此我们在刚刚教书的时候,应该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还有处理方式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借鉴,

教学反思也是有策略的,把教学期望与当下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反思,即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期望反思自己或目前的教学实践,由此形成一种比较自觉的教学活动。把学生的需要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反思,即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要求和他们的期望是否得到满足的程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应用各种资源修正和精练教学实践,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准确和精炼,具有更高的水平。

“教后感”是教师在上完课后的感想和体会,它可以再现一堂课中的成功和失败。对于“教后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加与重视,对我们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也是我们在教学后留下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应该在完课后做一个有意义的教学反思,即我所说的“教后感”。

“教后感”记录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起起落落,它主要的来源有:根据自己的学习,想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事切磋;换位思考;自我反思。

一、根据自己的学习,想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每上完一堂课,我们应该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一下,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和看法,甚于自己想半天。学生时时刻刻都在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我们,他们中的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对老师常常抱一种敬而远之的复杂心态,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又不敢说,生怕招来嘲笑。这是我们在高中更或者是一直的学习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在他们内心通常会有这样的一些想法:“老师,再讲慢一点,我就能听懂了”。“我根本就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你要让我怎么学嘛”。“我的物理成绩怎么老是没长进啊,我不想学了,希望老师能帮帮我,在上课的时候讲慢点就好了””……这样的想法经常会在哪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中出现,既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学生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那我们何不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这些问题加于注意呢,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融入我们的教学中。如果我们在某一次的教学中没有对这些学生给予一定的“照顾”的话,那我们就要在完课后好好的反思反思,找出其中的不足,争取在下一次的教学过程中加于改正,这也是我们做“教后感”的最终目的。

二、同事切磋,互相学习

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同一内容的处理方法往往不同,对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会不同。因此,我们在一个教学设计之前,一定要多收集其他人的教案,进行参考,吸取他人的优点。或是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以达到取长补短的功效。通常从同事那里,我们会学到了不少自己讲课时涉及不到的问题。教学内容不仅要涉及课内,还,要引申到课外;不仅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有开放性问题的训练;不光是知识的吸收,还要有创新思维的培养。此后,我们每上一堂课,总是先想一想如何才能开发学生的思维。

除了多听同事的课以外,还要多请同事听听自己的课,然后通过“意见交锋”和“思维碰撞”,以引发教学反思。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互相尊重,只有互相尊重了互帮互助才会长久,千万不要对那些教学没有自己优秀的老师不尊重。

三、换位思考,教学相长

每备完一课,写完一节教案,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转向从学生的角度再去理解一下这堂课,这节教案,并时时提醒自己是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设想学生遇到每一个细节问题时的反应,尽量避免老师自我理解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偏差。学生某些知识和技能掌握得不好,说明教师在这些地方教得不好,引导得不好。只有借助学生的眼光来反观教师自己,才容易捕捉到教学中的得与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教案一定会更完善,处理问题也必然会由浅入深,我相信经过这样的努力后我们的教学认识也会进一步提高,并且在课堂上也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也充当小老师,主动上讲台给同学讲课,我自己进步的同时,学生也进步了,我们也会从中感悟出“教学相长”这句话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四、自我反思,不断提高

“教后感”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自我反思,主要是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比如: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否科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和“闪光点”?这堂课今后在备课和教学时应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我们要及时处理与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争取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正是有了“困”,才有了教师们穷毕生之力,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也正是有了这种求索精神,才有了我与学生们共同登上知识殿堂的喜悦,才有了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百倍信心。

参考文献:

[1]李新乡,张军鹏.物理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8.

[2]皱尚智.校本教研指导.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5:茶文化的体会和感想

蔡云容

08300400083 我对《物理与文化》课程的感想与体会

蔡云容 金融学08300400083 摘要:本文从对物理与文化课程学习的体会出发,讨论了学习与思维方法、哲学思想、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必要性。接着谈谈对于学校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理解,最和结合专业学习谈了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科学文化;人文文化;教育;人才培养;

一、引言

一个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回想起来,自己真的从这门课上学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记得刚开始选课的时候,因为我的专业是金融学,课程的学习偏文科,我又对物理比较兴趣,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与文化这门课。

拿到《物理与文化》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封面上的“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这个副标题所吸引了。人文精神是什么?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又怎么融合起来?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待看完目录介绍和大致浏览了一下书本内容后,我发现这同我高中的物理书完全不相同。它不是一本写满物理知识与习题的教材,它给人的感觉是很亲切的,没有教条感。你可以从中学习到物理知识,也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人生道理,例如要坚持真理,不怕困难,勇于奉献。这本书令我对这门课程充满了期待。上了这门课,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物理学习方式。首先,王老师在上课时并不是一味地介绍公式与教大家如何做题目(高中和初中老师基本都是这样做),而是注重于告诉大家这个公式定理是如何推导出来的,物理学家们在得到这个结论时是如何想的,“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注重对同学物理方法的培养。例如在介绍爱因斯坦“光电子假设”时,王老师不是简单地把“光电子假设”是什么告诉大家,而是引导大家一同来理解光电子假设的三层意思。再者,王老师引导大家思索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这是在其他课程中所没有的,然而却是我们所必须思考和了解的一个问题。期中的讨论课,大家互相交流,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理解。通过这次讨论课,不仅加深了大家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理解,还增加了同学间的友谊,认识了许多新朋友。还有,王老师在上课时十分投入、有激情与感染力,而且教学十分有趣,在介绍角动量守恒和光的偏振等内容时带来实验器材,通过“变魔术”等实验方式,带领大家在不一样的物理世界里面遨游。下面我就具体来谈一谈我在这门课学习的一些感悟,对两种文化融合的看法以及人才培养的体会,最终再联系到我的专业学习。

二、学习与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记得在讨论课上有位同学曾说过:大学毕业后,我们将忘记许多知识,仅留下一些东西。而这便是我们大学所真正学到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对的,例如一些定义、公式,当我们在没有经常使用它的时候,很容易将其淡忘。但是学习与思维方法却扎根在我们的脑子里,也是对我们今后人生工作起着重要影响的一项技能。物理与文化

蔡云容

08300400083 王老师在介绍库伦定律的建立时就提到了类比方法的重要性。库伦定律的提出是理论思维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结果,是成功运用类比研究方法的结果。那什么是类比方法?麦克斯韦曾说过“为了不用物理理论而得到物理思想,我们必须熟悉物理类比的纯在。所谓物理类比,我指的是一种科学的定律与另一种科学的定律之间的部分相似性,它使得这两种科学可以互相说明。” 类比方法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若不是依靠类比方法,仅靠实验精度的提高和数据的不断积累来得到严格的库伦定律形式,将会是个漫长的过程。结合到我们生活中来,类比方法也可以提高我们办事的效率。凡事要能够举一反三,看到事务间的相似性,再结合前人的方法,做到事半功倍。类比方法也大大促进了我们科学的发展。仿生技术可以说是类比方法的一大应用。通过类比萤火虫发光,我们造出了荧光灯;通过类比蝙蝠定位,人类发明了雷达„„

三、哲学思想的重要性

哲学思想是什么?我以前一直以为它是很抽象、很遥远的东西,以为它从属与“文科”,不明白它对于“实实在在”的“理科”——物理能够产生什么影响。通过物理与文化这门课,我才明白到很多物理学家在提出伟大的公式定理时都受到哲学思想的指导,哲学思想对于物理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它不仅有科学根源,历史根源,还有着哲学根源。哥白尼受到毕达哥拉斯哲学思想和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影响。前者认为宇宙是和谐的,可以用简单数学关系表达宇宙规律的基本思想。后者赞美太阳,认为它和其他行星迥然不同,是人类知识的源泉。正是这两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使得哥白尼提出新的更简洁、和谐的模型——日心说。再如电磁感应的发现。法拉第深信“自然力的统一性”,追求这种统一性是他进行科学研究的哲学思想基础。法拉第说“我相信其他许多爱好自然知识的人也会共同有的,就是物质的力表现出来时所具有的各种形态,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或者换句话说,它们是相互直接联系的,也是相互依赖的,所以它们似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法拉第相信电能产生磁,磁也能产生电。进而促使他进行试验研究,最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哲学思想与科学的关系,可以说,哲学思想对科学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四、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要懂得抓住机遇,留心观察。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正因为善于抓住异常,奥斯特才能在演讲时发现磁针与通电导线平行放置时,导线下方的消磁真能够轻微晃动这一现象,进而进行研究,打开了电磁世界的大门。然而,正如巴斯德所说的“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能够抓住机遇是要建在坚持不懈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伦琴发下X射线,看似是“偶然”的,其实有其必然性。伦琴对实验十分热爱和专注,长期的科学实践早就出他的敏锐观察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正因为能够讲完美的实验艺术和极端严谨自觉的态度结合在一起,伦琴才能在碰到偶然现象时及时抓住它,穷追不舍。

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科学研究不是一朝一夕,每个科学成果、定理公式的提出都蕴含 2 物理与文化

蔡云容

08300400083 着科学家们辛勤的汗水。正是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开普勒花了19年的时间,提出了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大规律;法拉通过14年的艰苦工作,提出了“场”的重要概念。科学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实验有成功也有失败。爱迪生就是经历了上千次的失败,才发明了灯泡,为后人所敬佩。同样,联系到我们的生活。生活是充满坎坷的,通往成功的路上布满了荆棘。失败跌倒了不算什么,要有这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怕困难,重新站起来。最终才能走向成功。

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居里夫人在发现镭后,放弃了申请制镭技术的专利,无条件地将其公开。她的话令人感动——“不能应为我们的发现偶有商业前途而从中牟利,镭有治病的功效„„我们不能申请专利,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说明了科学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类的,它具有“真,善,美”的特征。

五、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理解

通过老师上课的引导以及讨论课上大家的讨论,我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必要性有了更深的了解。杨叔子在文章中说:科学文化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是求真,是“立世之基”。而人文文化是关于精神世界的,是求善,是“以人为本”。我对此直观的理解是:科学文化的直接效应是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生产力,创造物质财富,而人文文化则在更大程度上充实着人类自身及其精神家园。科学文化注重于如何“做事”,即通过怎样的手段方法去达到目标;而人文文化注重于如何“做人”,也就是告诉人们该做怎样的事,以及在做事过程中要考虑它对周边世界的影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对于我们人类社会来讲是缺一不可的,、科学文化能保证人文文化得到真正的实现,而人文文化则能保证科学文化的正确指向。温总理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与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的殷切期盼。这就要求我们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起来,将二者放在同样的高度,缺一不可。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本身就是相互交融相互包含的。如果我们正确理解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内涵,就会发现不管是求真的科学文化还是求善的人文文化,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都是为人类的生存、活动和发展服务。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例如对待环境污染,不仅要求科学技术的提高突破,即如何快速化解污染水质中的有害物,还要求人们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从根源上解决环境污染,这就隶属于人文文化的提升。再例如人口爆炸问题的解决,既有赖于避孕、节育技术的应用,依靠科技应用来降低人口出生率;同时,也有赖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使人们自觉地认识到优生优育是一件利己利人的大好事。由此可以说,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统一和融合的落脚点。

六、对学校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一些看法

通过阅读了王老师发给我们的材料,我对学校教育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材料中引用当代教育家文存的一句话,我觉得讲得十分好——“具有教授这一神圣而光荣称号的学者,首先向学生讲授的应该是:如何做人?其次是如何思考(如何用脑)?第三才是具体的专业知 3 物理与文化

蔡云容

08300400083 识。这三者并非分得清清楚楚,而应是融为一体。”这也符合了现代人才的定义,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更要有优秀的品质。只有这样,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促进人类世界的美好发展。那么,学校具体该如何做呢?我想结合复旦的通识教育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复旦的通识教育的出发点是十分好的,那就是让学生能够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是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仅要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尽量地充实自己,多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新闻工作者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仅有新闻采访技巧和写文章的技巧,而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就容易在写文章时犯常识性错误,让人贻笑大方。我们学校的通识教育设置了六个模块,涵盖了人文经典、哲学智慧、科学精神、人文关怀与艺术审美。可以说,它为我们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在实际操作中,我觉得也有些方面还值得改进。首先,就是有些课程人数过多。有很多课程人数都过百,有些课程更多,将近两百个学生。这就大大减少了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大班化也会影响上课的质量。我觉得讨论课是十分好的形式。讨论课同普通的课堂教学不一样,它将老师单一方面的传授改成了互动交流模式。物理与文化这门课的讨论课我觉得就十分有意义。通过这次讨论课,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看法,在讨论中产生新的思维火花。通过交流讨论,我也认识了许多同学,有08级也有09级的。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我们想想,如果课程全部是大班教学,而且仅仅是老师单一教学,那么同学间就缺乏了互相交流的机会,课堂似乎就缺少了人文情感的关怀,感觉有点冷冰冰的。对于老师而言,不能对学生采取灌输、填鸭式教学,在教学时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及习题的讲解,更要告诉学生这些是如何得到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其创新精神。“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我对王老师在讨论课上说的这句话印象十分深刻。知识是重要的,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更要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再有,学校在教授科学文化的时候还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学生起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

然而,受到客观原因的限制,有些地方我们一时还无法改变。这就要发挥我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一直埋怨。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在课堂上如果缺乏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可以再下课时积极地向老师提出来,同老师交流探讨。至于同学之间呢,也要敢于探讨,只有互相交流,才能从对方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优秀品质。王老师在讲到哥本哈根精神时曾提到“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要和同学讨论、质疑”“科学扎根于讨论”。多和同学讨论,既可以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互相学习,还可以增进友谊,何乐而不为呢?再者,对于学生而言,在追求科学知识文化的时候,也要注重对自己人文文化的培养。对待问题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平时多读书看报,多参加社会活动,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乐观友善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做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争取成为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才。五.对金融学专业学习的思考

物理与文化

蔡云容

08300400083 物理与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令我了解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必要性。我想到这对于我的专业—金融学的学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经济学家、金融行业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有有良好的道德情操。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可以说是华尔街的贪婪。银行家们拥有着扎实的金融专业知识,然而却仅仅将其用在如何在金融体系中赚取高额的利润来充实自己的口袋,造出一个个资产泡沫,没有想着如何为国家、全球的金融体系作一份贡献。至今,在银行倒闭的背景下,金融高管们还拿着丰厚的薪酬,全然不顾失业的大量银行职工。这就是缺乏人文文化的表现。在专业学习中,金融学的同学不仅要扎扎实实地掌握金融知识理论,更要注重人文文化的培养。毕业后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对人民社会有用的方面:改善国家的金融体系,或许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论知识来对国家的宏观规划建言献策,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得更健康更稳健,进而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世界充满真善美,而不仅仅是对金钱的欺诈与贪婪。

六、小结

篇6:选修《旅游地理》的感想和体会

时间过得真快,七周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对这门课有点意犹未尽。通过这一学期对旅游地理的学习,收获很多,也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一个工科男,我却选择了人文艺术类的旅游地理,全电信学院就我两个人选修,另一个同学也是我“强制”带来的,这全因为我对旅游的兴趣。

对于这门课程,七周的学习时间,使我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旅游地理课程尤其是对世界各特定地域的了解,掌握各分区最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及主要旅游区和景点及其旅游价值以及重要旅游线路。旅游地理是旅游业产生的自然背景,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学习中国旅游地理是为学习旅游管理的打下基础。这门课令我对祖国美好河山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当别人问及我中国有哪里好玩家乡有哪里好玩的时候,也不会哑口无言。学习旅游地理的最大收获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且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为将来步入社会,踏进旅游行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环境,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可避免的要面对现实生活。而通过对旅游地理的学习使我拥有了与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旅游知识与技能,对相关的旅游政策也有的一定的了解。让我认识到现实世界中的人类旅游生活与自然现象的关系,更加清晰的了解旅游的作用,让我更加的了解我周围的世界。提高旅游兴趣。

在学习旅游地理的过程中,增加了我对脚下这片土地的认识。通过对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结构特征,展现与其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增加了我对这片土地的认识,使我更加的热爱这片土地。

在上旅游地理这门课时,通过上课老师放的各地的宣传片,通过宣传片使我们接触到了各种文化,领略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从而体验到人类丰富的精神养料。而我们从中也体会到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在课上让我们有了视觉上的享受。上旅游地理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一次免费旅游,在一个小小的课堂上,领略到各地的风光。

对于老师,七周的学习时间,让我更加了解老师独特的一面,感受独有的魅力。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仅仅课题的内容,还有我们生活所需,做人的道理。

虽然只有短短七周的时,老师运用详略结合的讲解以及视频教学,不但让我们对国内外的地理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更是能够娓娓道来,特别是每次讲解过后的视频欣赏,让每个同学都有了想出去走走的冲动,零距离接触大好山河,去体味不同的民族风情。而且有了这一系列的系统学习,在以后和朋友聊天时关于旅游的话题也不再会只是一个倾听者,而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发言者,即使是一个你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凭借着回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我相信我们能够把那个地方描述得绘声绘色,仿佛是去过的一般,那时候是不是让朋友们刮目相看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即使不是为了在朋友面前充面子,学习旅游地理这门课程对以后我们自己出去旅游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相对其他的课程,用不同的心态来学习旅游地理时,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地理,他充满了美,而并不再是纸上的文字,而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以前对于地理的学习,由于压力只了解了表面,而缺少对其更深层次的了解,虽说在这个课上老师对于这些地理知识只是粗略的讲解,但是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解,和对自己旅游经历的介绍,还是让我对于旅游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我更加想要深入的了解旅游地理。也让我对旅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我明白有时间一定要出去走走,就像古人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通过对旅游地理的学习,使我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旅游地理的了解,通过老师上课时所放的一系列的宣传片,是我对那些地方充满了向往。以前可能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基本上没有旅游过,但是通过对于旅游地理的学习使我有了出去走走的想法。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在为以后的生活作铺垫,一定会在今后的旅游中带来很多便利,并且可以比别人看到和体味到更多。如果以后我们出差到某地,我们也可以凭借之前的了解,利用空闲时间即使不需要导游也可以把当地的名胜古迹游个大概,我觉得那样会有另一番风味。北京的八达岭、故宫,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哈尔滨的冰雕,福建的土楼,浙江的杭州西湖,安徽的黄山,山东的泰山,湖北的武当山,湖南的张家界,广西桂林漓江,四川的九寨沟,重庆的大小三峡,贵州的黄果树瀑布、龙宫,云南的大理古城,陕西的华山,新疆的天山天池„„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我相信它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只有身临其境,我们才能体味到不一样的山,不一样的水,不一样的人。

篇7:企业文化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想

通过单位组织进行企业文化执行力培训,自己在该问题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学习也让自己懂得了更多的知识。

首先,自己更深刻明白了“学习”的涵义、方法、目的及方式,在以前实际工作中面对繁琐的日常工作,经常会让自己头昏脑胀,不知所措。通过培训学习,自己明白到有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自己了解的知识仍不够全面,还有觉悟不够深,自己也不懂的排空及放下毫无用处的知识所致,未掌握到较好的学习方法。

其次,自己在解决问题时主管能动性不够强,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去询问、麻烦领导解决,处理问题判断能力仍有较大欠缺。培训上我明白了,开放聆听、思考根源、分析解决办法,简单化思考、原始化思考,才能准确、及时处理好各类应急问题,日常工作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较好的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作为一线管理人员,对员工的接触沟通最多,由于以往对员工类型不明,分工不适当,工作效率一般,执行力也不够强,通过培训,自己更清晰了做好一个管理角色的几要素,了解员工脾气员工优点,弥补其缺点,达到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执行力、工作效率。

篇8:茶文化的体会和感想

1 一般资料

特需病房开设床位12张;护士7名, 包括护士长1名, 均为女性, 年龄28~40岁, 平均34岁。学历:本科2名, 本科在学2 名, 大专1名。职称:主管护师2 名, 护师5名。

2 实施方法

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护理标准, 从营造人文氛围、注重文化素质到强化服务行为、规范语言行为体现关爱尊重。在整体护理的平台上把护理文化引入临床护理服务中, 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1规范服务行为, 塑造职业形象

护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是护理服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护理文化必需的背景知识, 是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必备条件和工具。为了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提高全科护士的服务素质, 特聘请专家作礼仪规范和人际关系学讲座, 并给全科护理人员每人下发了一册《护理沟通艺术》要求护士转变观念, 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重塑护士形象, 提高人文素质, 衣帽整洁, 淡妆上岗, 举手投足大方得体, 语言温文尔雅, 热情谦和, 倡导微笑服务, 全科护士面貌焕然一新。让患者第一眼就有良好印象, 消除其陌生感。

2.2 改善护理服务态度

护理工作是服务, 服务的最终目标是患者满意[1]。良好的服务态度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 为此我科开展了假如我是一个患者的讨论, 进行换位思考。具体做法:从导向入手, 建立多种渠道有效收集反馈意见, 记录每一件患者不满意的事, 由当事人负责解决。坚持健康需要的, 就是我们执着追求的服务理念, 改善服务态度, 必须从小事做起, 要求大家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 服务于患者开口之前, 真正发挥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文化的强大作用。坚持患者永远是对的服务宗旨, 把对的让给患者, 意味着患者得到绝对的尊重, 并不是说患者在事实上是绝对正确, 要求大家牢牢记住只要是投诉, 就是我没把工作做好, 逐渐地使不良投诉降低到零。我科开展护理文化服务4年来, 取得显著效果, 受到患者的普遍称赞, 这充分说明了护士的服务态度对患者的重要性。

2.3 充满人文关怀的护理

护理理论学家OrlandoIJ认为:需求是人的一种要求, 他一旦得到满足, 可即刻消除或减轻其不安与痛苦, 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所以, 在医疗活动中必须建立全面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护理文化。护理服务文化优质服务的开展, 旨在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为患者营造亲切温馨的人文环境, 走廊墙壁悬挂有镜框壁画、灯光明亮、路面防滑、房间设置家庭化、病室宽敞、装有高雅的落地窗帘、有线电视、有冰箱、沙发、卫生间、淋浴器、阳台上摆放着绿色花卉, 给患者温馨舒适, 宾至如归的感觉。

2.4 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 患者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舒适的环境, 更需要得到尊重和关心。在护理过程中, 处处体现出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与关注, 这就要求护士了解患者的心理, 始终以患者健康为中心, 一切为患者着想, 重视维护患者的权利与尊严, 医护患间相互尊重, 良好的就医氛围, 借以提高护理服务文化品位。认识到整体护理的实质是要把护理服务发展到围绕人的生命全过程中来, 提供全方位, 最具有个性化, 人性化的护理服务[2]。在整体护理实践中我们倡导加强语言和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对患者使用恰当的称呼, 态度和蔼、热情, 以耐心、爱心去关爱患者, 照顾老年人, 取得患者的信任, 消除其陌生感, 缩短护患间的距离。巡视病房时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 耐心倾听、主动疏导, 善于从患者的言词、语调、手势、表情中捕捉信息, 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 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家庭环境等而产生不同的生理、心理需求,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和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和适合患者的最佳护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均由责任护士全程负责, 责任护士评估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 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医疗进展情况及各班护士护理工作的情况, 及时监督和督导, 护士全程陪同患者完成各项检查, 同时做好对外联系及各项咨询服务, 以满足患者生活需要。建立出院随访制度, 及时与患者联系, 做好家庭护理咨询和支持, 将护理服务文化延续至院外, 从而真正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2.5 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护理质量的水平, 强化护理人员操作水平和技能熟练程度, 对于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特需病房是一个综合性病房, 并且不固定专科, 收治的患者具有多样性,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 各种新设备、新技术被不断引入临床, 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需不断进行继续教育,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技术训练, 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和护理操作常规及各项规章制度, 定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术考核, 不断提高理论和技术水平, 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3 效果评价

3.1 整体护理质量进一步提升

护理文化引入护理过程以来, 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由原来的92%上升到99.8%, 各项护理质量达标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各项规章制度均能落到实处, 服务态度明显改善, 护患关系空前融洽。且大大提高了我们病房的二次住院率, 病床使用率和周转率, 使我们的床位使用率由过去的45%提高到现在的92%。

3.2 提高了护士的职业素质

由于工作需要, 护士必须不断补充各方面的知识, 本科护理人员在业余时间不断充电, 继续教育率由60%提升到100%, 大专以上普及率由过去的35%上升为71%。在护理过程中, 讲究护理礼仪及护理艺术, 其高雅的仪表, 大方的谈吐, 尽显护理工作的优雅性, 体现了其是一门精细的艺术, 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其对护理工作的肯定进一步促进护士对职业的热爱。

4 小结

通过将护理文化应用到护理过程中, 经过几年的护理实践与探讨, 以及借鉴其他医院的经验, 我院特需病房的护理服务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使人性化服务成为了护理人员一种自觉行为, 提升了护士形象, 融洽了护患、医护关系, 并且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在患者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 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改变旧的管理方法及服务理念, 才能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银英, 李楠.在创建“百姓放心医院”活动中提高护理质量.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8) :70.

上一篇:安全工作指导管理规定下一篇:管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