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三味书屋

2024-05-08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三味书屋(精选13篇)

篇1: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三味书屋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三味书屋》

一、背景知识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是浙江绍兴人。

(2)本课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

二、教学目标

1.练习给课文第3自然段分层,归纳层意和段意。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4.用“一面„„一面„„”和“默默地”造句。

5.了解鲁迅小时候勤奋好学的事迹,初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早”字的来历,学习鲁迅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学习按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给第3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段意。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和“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生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简介鲁迅,引人课题。

(1)出示鲁迅头像,简介鲁迅。

(2)引入课题。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叫“三味书屋”。(出示课题)“三味书屋”现在是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它是个怎样的地方?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去看看三味书屋。2.学生自由试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词语想想意思。(2)标好自然段序号。

(3)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轮读新词。(2)圈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浙(zhé zhè)江笔墨(mò mù)东北角(jiǎo jué)来历(lì liè)当(dānɡ dànɡ)铺(3)“卧”字字形结构书写指导。(4)比一比组词。

研()药()幅()历()现()约()福()厉()(5)学生质疑。

4.指名分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1)说说每个自然段个写了什么。

(2)课文讲了谁的事?着重讲了一件什么事? 5.作业。

(1)抄写新词。

(2)完成《作业本》(3)读课文。第二课时

1.学习第2自然段。

(1)谁能说说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回顾学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我们有什么方法?(3)默读课文,划出本段中表示方位的词语。师生讨论。(4)课堂作业。

(5)朗读指导。师生串读。2.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3.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2题、第6题。1.练习用“一面„„一面„„”、“默默地”写句子。

2.朗读全文,学习鲁迅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品格。第三课时

1.复习课文第1、2自然段。(1)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指名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2.学习第3自然段。

(1)让学生观察鲁迅的书桌。(2)学习“早”字的来历。

4、指导练习给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层。第一层:(1——2)“早”字是谁刻的以及“早”字的样子。第二层:(3——6)介绍“早”字的来历。第三层:(7)从那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过到,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5、在分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早”字的来历以及这件事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7、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全文。

七、朗读、总结全文。

(1)鲁迅为什么在他那张旧书桌上刻一个“早”字?(2)这个“早”字对鲁迅起了什么作用?

(3)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八、总结全文:

课文通过介绍“早”字的来历,使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鲁迅坚持不懈奋斗一生,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习了课文,应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从小把坚定的信念刻在自己的心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篇2: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三味书屋

(四)近义词 反义词

班别:座号:姓名:

一、近义词:

空虚(空泛)挪移(挪动)觉察(擦觉)启示(启发)慌乱(慌忙)叹息(叹气)特别(特殊)偶尔(偶然)偶然(偶尔)依然(依旧)徘徊(彷徨)优雅(雅致)萦绕(缠绕)歉疚(愧疚)消受(享受)差异(反差)单调(单一)扶衬(帮扶)敏锐(敏感)古怪(奇怪)充足(充裕)间断(中止)娴熟(熟练)顽强(坚强)绚烂(广阔)照常(照旧)试图(打算)柔顺(温顺)寂寞(孤独)辽阔(广阔)敦厚(忠厚)稀奇(稀罕)点缀(装饰)庄重(庄严)崭新(簇新)偏僻(偏远)排挤(排斥)侵蚀(剥蚀)宽敞(宽大)激昂(高昂)摇曳(摇荡)深邃(深奥)豁达(旷达)荒唐(黄谬)独特(奇特)含糊(模糊)果然(果真)暂时(临时)粗暴(粗野)严峻(严厉)残暴(残忍)哀思(哀愁)兴旺(旺盛)采用(采取)憧憬(向往)宏伟(雄伟)茂密(繁茂)陈设(摆设)劳苦(劳累)简朴(俭朴)奇异(离奇)精致(精巧)舒服(舒适)慈爱(慈祥)模糊(混淆)打搅(扰乱)甜蜜(甜美)欺负(欺侮)捉弄(戏弄)慈悲(慈善)畏惧(恐惧)凄凉(悲凉)安慰(宽慰)简陋(简单)野蛮(蛮横)忧郁(郁闷)苦闷(愁闷)本分(老实)凶悍(凶猛)央求(恳求)热切(急切)嘲弄(嘲笑)吹嘘(吹牛)枯(萎)机敏(机灵)(机智)疲倦(疲惫)(疲劳)隆重(庄重)(郑重)压迫(欺压)(压制)彻底(全然)(完全)简单(简陋)(简易)强烈(猛烈)(热烈)雄浑(雄壮)(浑厚)压抑(压制)(抑制)惊恐(恐惧)(惊惧)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

莫名其妙(不明不白)语重心长(苦口婆心)生机勃勃(生机盎然)万象更新(焕然一新)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安然无恙(生机盎然)郑重其事(一本正经)十全十美(尽善尽美)聊以自慰(聊以解嘲)无独有偶(成双成对)臭味相投(狼狈为奸)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目瞪口呆(瞠目结舌)侃侃而谈(夸夸其谈)标新立异(独出心裁)五湖四海(四面八方)震天动地(惊天动地)千钧一发(万分危急)

第(页/共4页

二、反义词

空虚(充实)徘徊(果断)特别(一般)偶尔(经常)模仿(独创)偶然(必然)歉疚(安心)沉着(惊慌)喧哗(安静)豁达(狭隘)强硬(软弱)机敏(迟钝)渺小(伟大)充足(缺乏)间断(持续)照常(反常)雄浑(纤巧)清新(陈腐)娴熟(生疏)单调(丰富)柔顺(暴躁)敦厚(刁滑)宽敞(狭窄)隆重(草率)激昂(低沉)摇曳(平稳)深邃(浅显)含糊(清楚)果然(不然)暂时(长久)粗暴(温和)严峻(和气)茂密(稀疏)简单(复杂)嘲弄(恭维)残暴(仁慈)压迫(反抗)兴旺(萧条)采用(拒绝)微弱(强烈)精致(粗糙)舒服(难受)模糊(清楚)甜蜜(痛苦)欺负(保护)慈悲(残忍)畏惧(勇敢)凄凉(繁荣)安慰(责备)简陋(豪华)野蛮(文明)忧郁(开朗)麻烦(方便)苦闷(愉快)本分(滑头)庄重(轻浮)疲倦(精神)偶然(必然)顽强(软弱)崭新(陈旧)辽阔(狭窄)凶悍(温顺)吹嘘(谦虚)枯(荣)简朴(华丽)(奢华)奇异(平常)(寻常)强烈(柔和)(微弱)劳苦(舒服)(舒适)薄弱(雄厚)(结实)惊恐(从容)(沉着)压抑(放纵)(发挥)稀奇(普通)(平常)排挤(拥护)(支持)锲而不舍(半途而废)司空见惯(鲜为人知)无独有偶(独一无二)莫名其妙(一清二楚)不慌不忙(手忙脚乱)勃勃生机(死气沉沉)语重心长(口蜜腹剑)聚精会神(心不在焉)震天动地(无声无息)侃侃而谈(沉默寡言)深信不疑(半信半疑)十全十美(一无是处)臭味相投(志同道合)万象更新(一切如故)随心所欲(身不由己)安然无恙(危如累卵)精兵简政(人浮于事)(十羊九牧)

第)页/共4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

(四)近义词 反义词

班别:座号:姓名:

水滴石穿:这个成语原来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但是积累起来,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现在常从积极的方面来使用,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入木三分: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也比喻见解理论十分深刻。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后来多用于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

竭泽而渔:泽:池、湖。掏干了鱼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的人民的残酷剥削。

响遏行云: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宵,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舍本逐末: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住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辩论:你赞成“生活中需要善意的谎言”,还是赞成“生活中要讲诚信”?

我觉得生活中需要善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如果文中的残疾青年和音乐学院的教授,他们的用心难道不是良苦的吗?他们的谎言难道不是善意的吗?善意的谎言,会让人心里燃起希望之火,找到更多笑对生活的理由。

我觉得生活中要讲诚信。一个人如果经常编谎言去哄骗他人,久而久之,他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就如同《撒谎的孩子》文中的那个孩子一样,每天都喊“狼来了”,而当狼真的来时,在怎么喊叫也不会有人再来帮助他。所以,我们要讲诚信。

我觉得生活中要讲诚信。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说得好:轻诺必寡信,民无信不立,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生命不可能在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我们呼唤诚信,我们的社会需要讲诚信。※辩论: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

我认为科技发展弊大。比如:火药和炸药的发明,在世界大战中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空调的发明和使用,降低了人对自然的适应能力,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所以说,科技发展带给人类无尽的害处,弊大于利。

我认为科技发展利大。比如:有了电话,沟通更方便;有了汽车、飞机,出行更方便;有了电视,可以看新闻;有了电脑,可以查资料,可以和亲朋好友聊天......科技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它的好处数也数不完。

第(页/共4页

课外书屋

班别:座号:姓名:

五年级上册课外书屋:

1、《森林报》不是一份报纸,而是一本书。作者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书中分12个月报道了森林中各种有趣的事情。文中还有许多著名的科普名著。如高士其的《细菌的世界历险记》,李四光的《穿越地平线》;贾兰坡的《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法布尔的《昆虫记》,房龙的《地球的故事》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2、《父与子》是一本漫画集,作者是德国的埃*奥*卜劳恩。全书没有一个字,确很容易懂。那个秃头的大胡子爸爸,慈祥和蔼幽默。那个留着刺猬头的淘气儿子,调皮、聪明、可爱。

五年级下册课外书屋:

1、《童年》是作者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高尔基成年后把自己的童年生活写进作品。描绘了他苦难、悲惨,有时也能得到一点温暖的童年生活。我们学过的课文《小摄影师》也是出自他手。

2、《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作品,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六年级上册课外书屋:

1、《绿山墙的安妮》的作家四加拿大的蒙格玛丽。书中讲了安妮是一个可怜的小孤儿,她天性活泼乐观,因为天真和爱幻想,闹出了不少笑话,又因为善良直率赢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凭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最后在家乡当了小学教师。

2、《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书中十岁的蒂皮讲述了她和非洲野生动物一起生活的动人故事。擅长写动物文学的作家,作品还有很多。如:中国作家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狼王梦》: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红脖子》;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海狼》,日本作家椋鸠十的《孤岛野犬》《赤鸟》。

六年级下册课外书屋:

《红岩》是我国的革命小说,“江姐”“许去风”“华子良”“小萝卜头”都是书中的人物。《红岩》记述的是1948年到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在“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革命者的监狱里,敌人对共产党人施行了惨无人道的摧残,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面,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我们的革命题材小说还有,如: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吴强的《红日》、徐光耀的《小兵张嘎》、王愿坚的《小游击队员》、张品成的《赤色小子》。

篇3: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三味”

一、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是语文的文学韵味,包括语言、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和感悟等韵味,即语文美。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又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过程,因此语文课要有浓厚的语文味。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呢?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教师要引领学生对语言作品内涵予以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感受作者的伟大人格、深邃思想和美好情操。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去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儿童味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要针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儿童做学习语文的主体。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语言教学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带领学生从语文课堂的学习中走向一片语文学习的新天地。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另外,要在语文课堂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显儿童的主体地位,启迪儿童心灵,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教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如,教学《少年王冕》一课时,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叶是碧绿的,花瓣是粉红的,荷叶清水滴滴,水珠在花瓣上滚来滚去的样子。结果一名学生说他什么也想不到,笔者并没有训斥他,而是调整了教学方式,播放有配乐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其实,儿童自有儿童的感悟,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原始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教师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总之,小学语文课就是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个性味

语文课的个性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性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性味呢?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身为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不乏个性味的语文课,就要上课不看教材,使整个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在脑海中,做到胸有成竹。

第二,突出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品格。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扬长避短,突出“人无我有”,才能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为了语文课的个性味,每个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在教学上的优势,善画的运用插画的优势,善读的运用范读的优势,善唱的运用吟唱的优势,如此等等,让语文课成为既有趣又很有人情味的课。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应在诗情画意中让学者如沐春风,让学生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得到启示,学到知识。

篇4:小学四年级趣味语文知识

例:小溪匆匆走下山崖。

1.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大海。

2.高山____________________草原。

3.黄昏____________________村庄。

4.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小鸭。

答案(仅供参考):

1.阳光欢快地跳入大海。

2.高山安静地守护着这片草原。

5.黄昏温柔地拥抱着这小小的村庄。

4.春天的小河调皮地亲吻着水中嬉戏的小鸭。

二、关子字的趣昧练习

1.加一加。

你能把下列汉字加一个笔画变成另一个字吗7看谁变得多!

万()司()一()

小()王()大()

乌()问()牛()

木()人()丁()

答案:厉;同;十;少;玉;天;鸟;间;生;术;大;于

2.下列汉字加两笔会变成什么字?你能变出几个?

千()山()杏()

()尺()口()

儿()门()十()

力()又()人()

答案:禾;仙;查;平;尽;只;元;们;木;为;双;太

2.减一减。下列汉字减一笔能变成一个什么字7你能变出几个7

龙()伐()戒()

吉()灭()宇()

茶()查()

答案:尤;代;戎;古;火;宁;茶;杳

3.移一移。下列的字.你能把它们的部件移动一下位置,使它变成另一个字吗7

部()另()吞()呆()

答案:陪;加;吴;杏

4.仔细看看它们的字形,仿写几个结构一样的字吧。

从:

晶:

答案:朋、羽、双、林;森、品、众、磊、彝

三、勇闯迷宫

第一关:你猜你猜你猜猜猜

【字谜宫】

1.猜字谜

(1)一口吃掉牛尾巴。()

(2)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挂。()

(3)千言万语。()

(4)千里相逢。()

(5)旭日不出。()

(6)挥手告别。()

(7)出一半有何不可。()

(8)我没有他有,天没有地有。()

(9)良心少一点。()

(10)风言风语。()

答案:告;明;够;重;九;军;山;也;恨;讽

2.创字谜(仿照上题,从下列字中选一字编个谜面)

触瀑妙禁描

字(),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描;手握小树苗

第二关:你想你想你想想想

【标点宫】

1.给句子加标点,使句子意思与括号中的要求相符。

(1)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别人向王红说)

(2)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陈述二人都参加演出了)

(3)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王红告示别人,李燕参加演出了)

(4)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王红喊李燕参加演出)

答案:

[1]“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

[2]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

[5]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

[4]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

2.有这样一则笑话:一天,一个穷秀才到朋友家做客,主人嫌他穷,不想留他,但又不好开口。恰好这时下起雨来,主人便在纸上写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样一句话,没有加标点。穷秀才看后,拿起笔给这句话加上标点。主人一看,只好留下他了。这句话主客二人是怎样加的标点?

主: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答案:

主: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第三关:你填你填你填填填

【诗词宫】

(1)_______________,红掌拔清波。

(2)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

(3)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5)_______________,千里江陵一日还。

(6)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白毛浮绿水;[2]笑问客从何处来;

[5]春来江水绿如蓝;[4]飞流直下三千尺;

篇5: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三味书屋

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鲁迅及其对他的评价: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了解作品的相关知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于《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里。 3.掌握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确凿 菜畦 蟋蟀 缠络 觅食 竹筛 渊博 鼎沸 倜傥 锡箔 桑葚 油蛉 斑蟊 收敛 珊瑚 骨髓 秕谷 罕至 绣像 盔甲 叵测 窦 4.掌握下列词语解释: 确凿 鉴赏 人迹罕至 质朴 方正 倜傥 缠络 恭敬 5.描写景物的方法: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即找出所要描绘的景物独特而又细微的地方,并用准确的语言把它传神地描述出来。 景物描写的作用:对景物进行生动细致地描写,实际上多是为了寄托与抒发作者的感情。 6.记叙的顺序:学习一篇记叙文,要把握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分为:顺叙、倒叙和插叙。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可使文章脉络清楚,条理分明,有头有尾。倒叙是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这样的顺序可以加强表现力,突出记叙的重点。插叙是在记叙过程中,插入另一些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对主要情节起到补充衬托的作用。 7.对比:是将两个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从而突出优劣正误。 二、能力目标 1.学习状物、叙事、写人的方法,特别要注意学习百草园中景物描写一段能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多角度有序描写的方法。 3.透过语言文字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按照时间顺序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内容。 5.揣摩语言,思考作者怎样遣词造句。 三、情感目标 1.认识鲁迅。 2.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童心。 3.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 4.明白鲁迅“夕拾”“朝花”的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爱憎感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鲁迅及其对他的评价: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了解作品的相关知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于《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里。 3.掌握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确凿 菜畦 蟋蟀 缠络 觅食 竹筛 渊博 鼎沸 倜傥 锡箔 桑葚 油蛉 斑蟊 收敛 珊瑚 骨髓 秕谷 罕至 绣像 盔甲 叵测 窦 4.掌握下列词语解释: 确凿 鉴赏 人迹罕至 质朴 方正 倜傥 缠络 恭敬 5.描写景物的方法: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即找出所要描绘的景物独特而又细微的地方,并用准确的语言把它传神地描述出来。景物描写的作用:对景物进行生动细致地描写,实际上多是为了寄托与抒发作者的感情。 6.记叙的顺序:学习一篇记叙文,要把握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分为:顺叙、倒叙和插叙。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可使文章脉络清楚,条理分明,有头有尾。倒叙是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这样的.顺序可以加强表现力,突出记叙的重点。插叙是在记叙过程中,插入另一些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对主要情节起到补充衬托的作用。 7.对比:是将两个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从而突出优劣正误。 二、能力目标 1.学习状物、叙事、写人的方法,特别要注意学习百草园中景物描写一段能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多角度有序描写的方法。 2.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 3.透过语言文字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按照时间顺序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内容。 5.揣摩语言,思考作者怎样遣词造句。 三、情感目标 1.认识鲁迅。 3.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 4.明白鲁迅“夕拾”“朝花”的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爱憎感情。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童年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地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二、文章思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来记叙的,由此把握全文的结构就较为容易了。作者先写百草园:“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额“三味书屋”。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顺序是一致的。在两部分内容之间,作者安排了一个过渡段,即第九自然段。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9)记叙了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10~结尾)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思路非常清晰。在记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过程中,插叙了美女蛇的故事,这段插叙的作用在于映衬百草园具有神话般的色彩。 三、写作特点 1.本文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2.运用对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如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4.课文描写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状物、叙事、写人都真实具体,放得开,收得拢。 四、第二自然段写景的脉络 本文第二自然段写景相当精彩。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样一组词语,引出15种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泥墙根、油蛉、蜈蚣、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4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蟊、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前两个“不必说”略写百草园概貌,“单是……就有……”则比较详细地写百草园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已趣味无穷,可见园子里佳趣俯拾皆是,渲染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感情色彩。写景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前一个“不必说”写静物由低到高,后一个写动物由高到低。整体部分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则由动物写到植物。五、作者怎样描写百草园 第二自然段除了脉络清晰的特点,作者还抓住景物特点,对百草园作了细致的描写。这段文字着重描绘了百草园在春夏季节的景色,写得精彩生动而富有情趣。在抓景物特点时,作者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使百草园的景物有形有色,有声有味。春末的菜花,盛夏的鸣蝉,秋天的蟋蟀,加上捕鸟的冬季――这一切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丰富而美丽的四季风采。作者写景用词准确,语言生动形象。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石井栏的“光滑”,黄蜂因为肥胖而“伏”在菜花上,叫天子因为轻捷而能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些描写体现了鲁迅先生用词的准确、生动;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这样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同时让我们听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由衷的喜爱之情。 了解写景的这些方法,不仅对于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有很大帮助,而且对于阅读写景的文字,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都有好处。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抓住了石井栏的“光滑”,黄蜂的“肥胖”……等诸多景物的特征。要做到这点,必须做到用眼看,细细观察;用心想,慢慢揣摩。还要注意写景的顺序。作者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采用了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写景顺序,这样,就能把百草园给人的总的印象交代得清清楚楚。再其次,还要注意作者如何做到了多角度地观察。例如:从听觉角度写“油蛉在这里低唱”,而从视觉角度写“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等景物。这些描写从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把百草园在一个儿童眼里的感受写得有声有色,加之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见动,静动交错变化运用,叫人读来有滋有味,整个画面才能给人生机勃勃、如临其境的感觉。另外,写景离不开抒情的支撑,在对百草园的描绘中,作者正是将自己童年时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融进对景物的描绘中,让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本文第9段为全文的过渡段,从内容到结构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既照应课文前半部分“我”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又为下文将去三味书屋提前作了交代。本段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自己对百草园的热爱和恋恋不舍之情。至于因为何故而不能常去百草园玩乐,文章并没有明确直接的交代,只是用了“不知道”、“也许”表示自己的推测。这些词语不仅真实得反映了当时的心理,还对百草园的生活巧妙地进行了补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离开百草园时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当然,百草园毕竟曾经给自己带来无限乐趣,所以,在去三味书屋之前,还不忘

篇6:语文小学四年级教案

1.借。由于家境贫寒,当印刷工的报酬也很低,他便从自己认识的几个书店的学徒和一些藏书多的人那里借书读。借来之后,他赶快回到家,点起一盏小油灯来读。读得疲乏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坐下来继续阅读,直到读完为止。第二天,他准时把书还给朋友。朋友们称赞他是一位守信用的“读书迷”。

2.摘。富兰克林除借书读之外,对特别好的书,他也去买。买下的书,他在读的时候,总是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把最精彩的字、词、句、段、名言警句摘抄下来。他读过电学、地学、植物学、数学、化学等许多书,光摘抄下来的读书笔记就有满满的好几筐呢。

3.背。富兰克林读书,有一个好习惯。对于好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他总要背下来。例如,他在读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时,摘抄和背诵了下面的话:

“我主张地球是动的。”

“地球除自己旋转外,还有某些运动,还在遨游,它其实是一颗行星。”

“在所有的行星中,太阳是中心……”

“我不会在任何人的责难面前退缩下来。”

4.写。除了写读书笔记之外,富兰克林还常常练习写作。他写作的方式有二:①仿写。读过一篇文章他仿写一篇。写完之后,他把自己写的文章与原文对照、比较,发现自己在写作上的问题之后,再进行修改。②创作。在读了许多书之后,富兰克林结合自己对科学技术的乐趣、爱好,练习写自己的研究与发现,阐述自己的观点。

篇7:语文小学四年级教案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平?”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这则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有两个小孩问当时的大学问家孔子:“太阳究竟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他们两个,一个认为太阳早晨时比在中午时看起来大,所以太阳在早晨时离我们近。另一个认为中午太阳比在早晨时温暖,所以中午时太阳离我们近,他们两个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得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结论,而且说得都很有道理,连孔子也不知道哪个是对的

这是个看似简单实际复杂的问题,不过,在今天,科学家们已完全能解答这个问题了,一句话;日出日落时间和太阳的高度在一年内不断变化,而且随纬度不同而不同。1955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戴文赛教授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论文《太阳与观测者距离在一日内的变化》。

以北京为例,12月15日到1月22日,中午的太阳比早晚的都近;l月22日到6月5日,中午的太阳比早上的远,比晚上的近,6月5日到8月1日,中午的太阳又比早晚的都近;8月1日到12月15日,中午的太阳比早上的近,比晚上的远。其中1 月22日和6月5日两天,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早、午相等;8月l日和12月15日两天,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午、晚相等。这是1954年的时候计算出来的,可以适用1,100年以后,会相差一天。

篇8: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教学;探析

由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大部分都处于活泼爱动的阶段,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持好奇的心态,但是情绪方面非常不稳定,需要语文教师进行合适的引导与纠正。语文阅读的学习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太过于沉闷,乏味枯燥,不能对其课程产生较浓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严重阻碍了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脚步。因此,要想保证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只能不断地改革与完善教学方式,更新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从而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概况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以及识文断字的能力。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学四年级也是小学六年教学阶段中的转折点,更关系到学生以后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需要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教学改革工作正如茶如荼地进行着,急需相关教育者相互之间友好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改善当前的四年级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

二、当前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农村小学教学跟城市小学教学的基本情况相差甚远,这样不仅会影响我国小学生的发展,还会促使我国的教学水平分布不均匀。其中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地方差异造就教育水平分配不均匀

虽然,我国近几年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和师资规模方面的投入逐渐加大,但是我国的农村小学教学效果还不容乐观。学校内部的教学设施也比较差,跟其他地区的教学设施规模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比如:部分地区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工具,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了教学质量逐渐下降。要知道,阅读技能是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更是当前相关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为以后学习语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教师的教育思想过于老旧

众所周知,语文教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承担着保证教学质量的重任。但是就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素养并不强,专业能力还有待加强,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一直没有摒弃,从而导致小学语文教师的审美水平逐渐降低,使学生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三、解决阅读教学问题的相关措施

1.要保证教学水平分配均匀,加大教育投入量

为了保证教学水平分配均匀,我国的政府部门必须加大教育投入量,健全并完善农村学校教育体系,以此来提高我国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质量与科技含量,从而使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质量升高,同时我国的政府部门必须要与学校的相关人员进行密切的配合,逐渐改变学校内部的教学现状,使农村小学也能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以及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小学语文教师时刻更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教师还是遵循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没有时刻更新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学水平一直停滞不前以及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更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与发展更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我国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同时在更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积极地改革与创新,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加,从而来提高我国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实效性。

3.学生要改变学习态度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教师更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小学生也应该转变学习态度,在阅读课堂上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互动,课外可以看一些文章型的书籍,以此来为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一定要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的道理,要想使学生更有效地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必要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让小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一种更直观、更形象的感受,化被动为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推上另一个发展高度。

综上所述,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可以直接影响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水平。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以及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我国的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才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王明建.囿于传统的突围: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篇9:小学四年级语文《推敲》教案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重点难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4、课件出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5、简介贾岛

6、揭题: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二、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课件出示要求:

三、检查自读效果。

1、学生展示导学案第三题。

2、认读生字词或新词(出示课件):

3、指导读好下列长句:(出示课件)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见课件8)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看看课文中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 ”画出来。

2、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3、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4、理解重点句:(出示课件)

5、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6、小结,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并交流。

2、重点理解“妥帖”

3、比较分析:(出示课件,学生交流)

4、小结,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并交流: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3、小结,板书:__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3、出示韩愈说的话,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4、小结,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学生自学第八自然段:理解什么叫“推敲”。

三、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四、板书设计: 9、推敲

发生——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__——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推敲”这个故事非常感人,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开个故事会,看谁讲得最精彩。

二、指导讲故事。

1、熟读课文。

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提示讲述顺序。出示板书(略)。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三、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1)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四、作业。

1、造句。

篇10: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并概括各自然段内容,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情感与态度:理解“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领悟人生有了梦想,才有希望,才会有收获的道理,体会这对盲人师徒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教学突破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各自然段内容。

2. 读懂“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从善意的谎言中揣摩信念的力量。

技术平台: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情智在线: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5分)

今天我们来学习由吏铁生作品《命若琴弦》改编的文章,题目是《一千根弦》(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0分)

1、浏览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了解了什么?

2、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典。

3、检查,指名分节读课文,正单间音。

三、汇报交流,检查预习(15分)

1、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汇报预习情况。

2、提出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师生交流师生解答。

3、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正确、流利;对于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联系上下文内容多读几遍,自读,自悟。

4、用多种方式学习生字,重点解决字词句问题。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呢?

幻灯片:就为了这一个“希望”,他坚持弹奏,匆匆五十三年就如此过去了。板书:希望,五十三年

1、五十三年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就已经是很漫长的了,可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又是何等的漫长啊。然而,这漫长的五十三年她是怎样度过的呢?能不能在文中找一个词语(板书:匆匆)。

想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生活才是匆匆度过的。(高兴、幸福)那失明的老人为何又匆匆地度过漫长白五十三呢?(因为他得到了老人给他的一个能治好眼睛的药方。)(板书:药方),你在哪找到的?

幻灯片:我给你一个保证治好眼睛的药方,不过,你得弹断一千根弦,才可以打开这纸单。在这之前,是不能生效的。

授课时间:

个性化设计:

科目:语文 备课时间:20xx年 月 日

课题:1――3一千根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并概括各自然段内容,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情感与态度:理解“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领悟人生有了梦想,才有希望,才会有收获的道理,体会这对盲人师徒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教学突破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各自然段内容。

2. 读懂“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从善意的谎言中揣摩信念的力量。

技术平台:课件。

情智在线:第二课时:

一、深入读文,体会情感(10分)

1、那么在得到药方之前,他是怎样生活的呢?

幻灯片:一位会弹三弦琴的盲人,渴望能够在他的有生之年看看这个世界。但是遍访名医,都说没有办法。(板书:渴望)

渴望是什么意思?迫切地希望。

有生之年:在活着的时候。

2、当他得到了药方之后,他的生活又有了怎样的转变呢?

幻灯片:于是,这位琴师带了一位也是双目失明了小徒弟游走四方,尽心尽意地以弹唱为生。

二、走进文本,揣摩情感(20分)

1、想象,此时他会弹奏什么样的曲子?(高兴的)

2、此时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忙并快乐着)

3、想象,当他弹断第一根琴弦的时候,他是什么心情?

当他弹断第十根他是什么心情?

4、就在这第一千弦断了的时候,这位艺人又做了什么?

5、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的理解。

急不可待:迫不及待。一直藏在怀里(可以看出这张药方是这位盲人的救命草,他把它视为珍宝一样保存着。)

6、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从明眼人的口中得知:

这泪水里都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呢?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伤心的泪水?悲伤的泪水?绝望的泪水?可是刹那间他突然明白了老人那“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所以这里更多的是感动的泪水。

7、然而,这位老了的失明艺人并没有把故事的真相告诉他的徒弟。他是怎么做的?

三、读写结合,以读促解(10分)

同学们,看到这无字的药方,你想到了什么?

篇11: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具及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习菜单

设计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适应学生发展、一切促进学生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让教师真切享受成功的喜悦,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我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体现新课程有效教学“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思想,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及要求,结合我班学生实际进行了创新性设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创造、自主探究和自主朗读的方式,走近文本,发现问题,使知识问题化。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设计环节时,确立了满足学生差异及需要的教学重点、难点和三维目标。使学生在自主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审美情趣的陶冶。继而,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拓宽语文学习的各种渠道,真正让语文诗意化、风情化、情感化、社会化、多元化。把读与思、读与想(象)、读与划、读与写、读与练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中,凸现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件展示不同角度的“泸定桥”风貌,播放歌曲,教师画外音: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泸定桥,也就是诗中写到的铁索桥。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在泸定桥受到国民党军队的拦截,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大渡河会战,谱写了中国历“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丽篇章。多年后,诗人顾工来到这里,心潮起伏,激动地写下了《我站在铁索桥上》这首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细地体味诗人的情感。

二、问题生存预设:

1、师:课前,同学们都仔细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告诉老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一)自读诗歌、完成学习菜单

1、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几个问题,把诗中描写看到的句子用“……”划下来;把诗中描写想到的句子用“~~~~~”划下来;把诗中描写心情的句子用“ ”划下来。然后完成学习菜单(学习菜单附后)。

(二)学习第一节诗

1、师:刚才同学们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在请大家来汇报一下: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二郎山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

2、师:课件出示句子:“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你能从这句诗中体会到什么呢?谁愿意读读这句话?(引导学生读出过铁索桥的惊险。)

3、师: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桥身在轻轻地摇晃,看到了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谁愿意把第一小节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导读,师生齐读。)

(三)学习第二节诗

1、师:看到了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看到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这时诗人想到了什么呢?(想到英雄的红军,曾在这里强渡。)理解“强渡”。

2、师:那我们的红军在强渡泸定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的第2小节,划出相关的语句。(遇到的困难:一根根铁索密密的弹雨敌人的火网)从这些词语中你又能体会到了什么呢?

3、师:遇到这么多的困难,红军战士为什么还要强渡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当时的情形吧!(课件播放示意图播放时代背景介绍。)

4、师:同学们,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敌人的先进武器,我们的红军必须强行渡过泸定桥,才能顺利北上抗日。我们的红军战士又是怎样强渡的呢?(攀着、冒着、冲破等)从这些词语当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具有英雄顽强,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师:多么危险的情形呀!英雄的红军战士毫不畏惧、不怕牺牲,奋勇强渡,请同学们带着这种体会练习读这一句话。指名读。

5、师:英雄的红军战士毫不畏惧、不怕牺牲,奋勇强渡,你们想亲眼去目睹他们强渡泸定桥时的激战场面吗?(看视频),看完视频短片,相信大家对我们英雄的红军战士更加敬佩,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节诗呢?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齐读第2小节。

(四)学习第三节诗

1、师:在这次强渡中,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这场战役真可谓是“大渡桥横铁索寒”,铁索桥上显威风。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不仅想到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情景,他还想到了什么呢?

2、师: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的第3节。你们从这里能体会到什么?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3、师:除了诗中写到的这些,诗人还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哪些美好的景象呢?让我们怀着敬意和感激之情来读一读这句话。

4、师:勇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祖国的安宁、祥和;勇士们的浴血奋战换来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勇士们用生命换来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祖国也不会忘记他们。人民是怎么做呢?(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轻轻地,轻轻地撒在着英雄的土地上。)指名读这句话。相机问,你为什么读得这么轻?全班带着敬意之情来读这一句。英雄的红军用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祥和、繁荣昌盛,也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现在让我们怀着敬意和感激、缅怀之情再来读一读这一节诗。小组读、齐读第3节。

(五)学习第四节诗

1、师:站在铁索桥上,诗人看到了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遥想红军当年在这里英勇无畏的战斗情景,又想到现在人民在这里幸福生活,诗人的心情怎样呢?谁能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回答?(汹涌激荡)“汹涌激荡”是什么意思?当年在这英雄的土地上,勇士们曾浴血奋战过,追忆这些,诗人心情汹涌激荡;想到现在人民在这里安居乐业,想到祖国的和平盛世!诗人的心潮更加的汹涌激荡!让我怀着汹涌激荡的心情来读一读诗的二、三两节。指名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齐读。

2、师:站在铁索桥上追忆过去,诗人心潮汹涌激荡,看到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诗人心潮更加汹涌激荡!这时再放眼看看眼前的二郎山、脚下的大渡河,所看到的景色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呢?男女生分角色读、小组对比读这两句话,再次体会诗人汹涌激荡的心情。

3、师: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潮汹涌激荡!他情不自禁地要高声歌唱。齐读课文的最后两句话。诗人要高声歌唱什么呢?让我们满怀激情地和诗人一起高声歌唱吧!齐读第4节。

(六)背诵指导

1、师:在这英雄的土地上,勇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们的幸福生活,这里的人们格外珍惜。这些情景令诗人心情汹涌激荡,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怀着敬意和怀念之情来背背这首诗吧。先在小组内试着相互背一背,然后指名背,最后会背诵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背。

四、拓展:

1、师:长征胜利以后,许多作家、诗人等写下了一篇篇壮丽的长征诗篇。你知道有哪些呢?毛泽东同志也写了一篇的诗词《长征》来歌颂长征中英勇奋战的勇士们,你们想读一读这首诗吗?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怀着对红军战士的歌颂、赞美之情齐读这首诗。

2、师:学习本文后,你想对先烈说些什么呢?请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10、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到想到心情

二郎山的云雾

大渡河的白浪强渡:攀着冒着冲破汹涌激荡

激战的楼房教室

篇12:谈小学语文课的“三味”教学

一、回归本体味

所谓的本体味就是语文的文学之蕴味,包括语言、形象、构思、意境、感悟等,也即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有浓郁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引领学生去感受、体验情感,理解情感,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让语文课上出本体味来呢?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作品内容予以体味。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阅读时空,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感悟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正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宋——陆九渊)。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悟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和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我听过一位教师讲《秋天的雨》这一课,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教师精彩的泛读进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启发,分别指出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课程结束时,老师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创《秋天在哪里》之歌。我感到,这样的课,学生们真是在有滋有味中学习了语文。

二、迎合童趣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也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他们更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课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学习语文的自主权。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导学生以一名读者的身份发现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

要在语文课体现童趣味,更重要的是凸显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呼唤、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比如我教学《王冕学画》。在一场大雨过后,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荷叶是碧绿的,花瓣是粉红的。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花清水滴滴,水珠在花瓣上滚动。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去想那幅美丽的荷花图。一位学生冲出一句:“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真实的。此时,我并没有训斥那位学生,而是调整了以下教学,跟学生们说:“那你们就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我插入有配乐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还是那位学生,他说:“老师,现在我看到了,还闪闪发亮呢。”是啊,儿童自有儿童的感悟,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原始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小学语文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童趣味来。

三、彰显个性味

语文课的个性味,一般来说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性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古人云:文如其人。课如“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教师。因此,即使他们的年龄、阅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情感、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性味呢?

第一,教学要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自己之口,如出自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不研究学生又怎么能较好他们呢?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身为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不乏个性味的语文课,就要努力体现“书要滚瓜烂熟”,上课不看教材,都在肚子里。

第二,突出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品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扬长避短,突出“人无我有”,语文课上才能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在教学中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在教学中就应用开放的教学方式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总之,为了语文课的个性味,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善于运用插画的优势,善于运用泛读的优势,善于运用吟唱的优势,如此等等,让语文课成为很有趣,很有人情味的课。让学生在下课时说,呀,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这样的语文课哪能没有个性味?

篇13: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设计

窃读记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一读课题,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鲁迅笔下孔乙己那“窃书不算偷”的话来。孔已己“窃”的是书,而本文“窃”的则是读,情趣上大相径庭。品读课文,我们会随着这个怯怯地藏身于大人中间、匆忙而贪婪地阅读着的小女孩,体会到读书时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这种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复杂感受,正是窃读的百般滋味。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来表达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读的惊喜;“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里开心地读下去,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诡谵。在“窃读”这种氛围中,一方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使人如历其境。

此外,作者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了。”这其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并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使之强化。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扑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与高尔基的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但所谓“窃”,也无非是只读不买。“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让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享受最好的教育服务

⑤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2)对词语的理解。

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也幻想着能够有钱;而有钱也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这种最简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不可能实现。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前,教师可让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与享受。

2.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可以采取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首先,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时,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并重点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一句。

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最后,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受到启发,能够在黄金年龄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本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教学时要重视朗读,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文章虽没有什么情节冲突,大起大落,但作者的内心却因窃读而波澜起伏。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作者与书相逢的惊喜、匆忙窃读的快乐与惧怕、雨天读书的开心、与书相别的留恋与满足„„

这篇课文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对读书的酷爱,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朗读好了,也就体会到了。

4.教师要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目的地”的“的”读dì;“踮起脚尖”中的“踮”diǎn读;“暂时”中的“暂”读zà;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还有一些字虽然笔划较多,但是形声字,让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享受最好的教育服务

要引导学生根据这一特点进行记忆。

5.在教学时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仔细品味这样写的好处,并抄写下来。

6.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窃读的滋味虽是苦乐交织,忧喜并存,但乐大于苦,喜大于惧,知识和智慧的丰收弥补了身体的劳累。教师相机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开展活动,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去图书馆或书店了解图书都有哪些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做个书目;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做摘抄或填写阅读启示录卡,为后面“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做好准备。

四、教学案例 片段一:

品味窃读的滋味

师:作者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种滋味好受吗?请结合你画出的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从作者的动作中体会到窃读是快乐的。放学后“急匆匆地赶”,“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都说明了她特别想读到这本书。能读到自己这么喜欢的书,当然是快乐的。我在读到自己盼望已久的书时,就特别快乐。

生:我从这些动作中倒觉得窃读实在是太累了,而且她要一直站着,站得腿都酸了,脚也麻了。

师:同学们从同样的语句中读出了不同的感受,就应该这样读书。窃读的滋味还有哪些? 生:还有她放学后就来了,一直读了两个多钟头,多饿呀。

生:我也觉得这种窃读的滋味并不好受,因为她还一直提心吊胆。你看,她要把自己隐藏起来,贴在一个大人身边,假装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万一那个人很烦,该多尴尬呀!还要察颜观色,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读完。

生:还有,虽然下雨天能有个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可她也不能专心读书,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多累呀!

师:是啊,又忧又惧,又累又饿,这种窃读的滋味真是令人难以忍受。可作者还是乐此不疲,快乐又从何而来呢?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一找深层次的原因。

生:“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加书架。”作者明明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她从书中一定收获了许多知识和智慧,心里非常高兴。我觉得这就是她感到快乐的源泉。

师:是呀,这种精神的满足不仅快乐,而且幸福。所以她说“脚站得有些麻木,但我却浑身轻松。”

生:“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她的老师说读书能使人成长,那么作者在窃读时读了那么多书,我觉得她会比自己的同学更加聪明,更加成熟。

师:是的,读书不仅仅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开启智慧,而且会使一个人成长起来。从你们的体会中,我不仅感受到了窃读那五味俱全的滋味,而且领悟了读书的真谛。下面就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求知的渴望。

片段二: 感悟写法

师:有的同学说课文写得像日记一样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生:我喜欢

让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享受最好的教育服务

师:你注意到了作者对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写。的确,这种种心情的变换皆源于对读书的渴望。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让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享受最好的教育服务

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拓展阅读

窃读记(节选)林海音

为了解决肚子的饥饿,我又想出一个好办法:临来时买上两个铜板(两个铜板或许有)的花生米放在制服口袋里,当智慧之田丰收,而胃袋求救的时候,我便从口袋里掏出花生米来救急。要注意的是花生皮必须留在口袋里,回到家把口袋翻过来,细碎的花生皮便雪花样地飞落下来。

但在这次屈辱之后,我的小心灵确受了创伤,我的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发,而且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有一次刚好读到一个外国女诗人的手笔,我曾抄录下来,贴在床头,伤心地一遍遍读着。小诗说:

我看见一个眼睛充满热烈希望的小孩,在书摊上翻开一本书来,摆书摊的人看见这样,很快地向小孩招呼: “你从来没有买过书,所以请你不要在这里看书。“ 小孩慢慢地踱着叹口气,他真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认过字母,他就不会看这老东西的书了。穷人有好多苦痛,富人永远没有尝过。我不久又看见一个小孩,他脸上老是有菜色,那天最少是没有吃过东西── 他对着酒店的冻肉用眼睛去享受。我想着这个小孩情形必定更苦,这么饿着,想着,这样一个便士也没有。对着烹得精美的好肉空望,他免不了希望他生来没有学会吃东西。

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

让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享受最好的教育服务

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了最后一册,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地下沉了。

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表示对他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那情感,使我的眼久久不能落在书本上。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的亮了起来,我才觉出我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是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探讨下一篇:保洁工作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