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优化措施

2024-04-23

施工图设计优化措施(精选8篇)

篇1:施工图设计优化措施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与此同时,建筑施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工程施工管理中问题频发,行业利润损失巨大。因此,建筑施工管理者需要优化工程施工管理,减少问题的发生,避免人员伤亡的同时增加收益。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工程施工相结合,通过总结出现的问题,深度发掘背后的原因,借鉴已有优秀管理经验,提出解决所存在问题的对策和优化提升措施。

关键词:

施工管理;优化;成本控制;进度

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理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以及企业的存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除了优秀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激发技术、人员发挥作用。由于建筑施工的多样性,要求大不相同,受施工人员素质、天气状况影响较大,综合性、复杂程度比较高,需要较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从原材料开始,进行高标准、严要求,遵从施工程序,依据相关质量标准检查、核对,只有这样才能使施工管理得到不断的优化提升。

1、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管理意识

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往往重视施工项目的数量和完成速度,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提高施工的速度,购置大量的现金设备,但是却忽略了对人员的管理才是施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人员管理能够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项目收益。

1.2施工工序缺乏标准化

由于工程施工量巨大,纠偏难度大,纠偏如果不及时,一旦出现错误的操作,就会造成大面积返工,带来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管理人员未将操作流程标准化,并缺少培训推广,人员素质低下,接受能力弱,并未严格按流程进行操作,施工过程中程序不当,人员疏忽等造成施工偏差[1]。

1.3缺乏安全意识

“安全重于泰山”,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是管理中的重点问题,不仅关系到项目的成本和施工的进度,也关系到施工的成败。由于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事故不胜枚举,给施工单位造成了无法挽回的金钱损失和员工的信任损失,更严重的是失去了社会信誉。缺乏安全意识会给施工单位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需要在过程管理中提前防范。

1.4缺乏施工管理的成本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疏于对施工进度的把控,导致拖延工期,延误时机。由于对材料、技术选择方面没有全面评估,为公司节约成本,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人员的懒散怠工增加了人工成本,施工计划未完成,造成额外损失。同时,技术的提升可以有效的增加效率,降低成本,管理人员如果缺乏对技术方面的支撑就可能会使成本急剧上升[2]。

2、解决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优化措施

2.1强化施工管理意识

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强化施工管理意识,施工管理是施工过程中保证进度的有效措施。也是加强企业收益的有效手段。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管理意识,首先要加强宣传,不断强化施工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提高施工人员的警惕性。管理者应该加大对施工管理的力度,从经费投入、人员素质提升、技术更新迭代提高等方面入手,加大管理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加强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不断投入经费优化技术设备。

2.2施工标准化

实行施工标准化管理有助于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的良好掌控。一方面需要制定目标,细化标准。根据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进度要求,制定体系明确、责任明确的施工详细步骤,以及每个分步骤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另一方面是严格检测,落实标准,标准如果没有落实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强化对标准的掌控,一切以检测结果为标准,数据说话,狠抓工艺参数、验收参数的达标。

2.3施工进度优化

施工进度的优化需要合理安排施工节点,制定施工计划。施工计划是整个工程有序施工的依据和可靠保障,主要包括工程时间的安排、工程物资的采购、施工技术选择、各项分部工程的实施时间等。在编制好计划后要合理安排时间,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执行,除特殊情况及不可抗因素外,工期只能提前,不能拖后。建立监督执行和反馈调整机制,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并且注意施工技术的及时采用,施工机械要提前进入现场,安装到位,工序完成后迅速退出,以免耽误后续工作的进行。另外,施工管理人员要注意新技术应用,大幅度提升效率,有效缩短施工进度。

2.4强化施工安全意识

安全施工是工程工期顺利完成的有效保障,“安全是第一任务”,安全管理贯彻始终。一般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大量偶然性、突发性、潜伏性的安全问题难以被提前发现,一旦发生,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要做到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就必须提高施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如制定安全规则,并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配合处罚、奖励等措施,激励施工人员按照安全规则进行施工[3]。

3、结语

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被越来越关注,优化措施亟待完善。目前主要存在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缺乏、成本控制不严格、缺乏科学管理机制等问题,应该根据现实需要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控制成本,对施工进度进行优化。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进行合理的安排,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才能保障,效益才会提升,企业才能发展,行业才能繁荣。

参考文献:

[1]袁常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优化浅析[J].河南建材,2012,(1):52-53.

[2]贺涛.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优化办法探析[J].煤炭技术,2012,(9):258-259.

[3]王利.试论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209.

篇2:施工图设计优化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铁路桥梁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优化铁路桥梁施工技术能够为工程的质量提供一定的爆炸,因此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铁路桥梁施工技术措施的相关方面。

关键词:铁路桥梁;施工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1、铁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应该具备的条件

1.1、具有较强的桥梁结构动力性能

高速铁路列车在高速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作用力,这种强大作用力的直接作用对象是桥梁本身,会对桥梁产生剧烈的冲击和震动。这种冲击和震动会随着车桥产生的共振而不断地加大,这就要求桥梁本身要有很强的动力性能,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车桥共振而引起的重大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在桥梁的设计上做出考虑。

1.2、具有较好的轨道平顺性

轨道平顺性可以很好的保证列车在桥梁上行驶的安全性,同样也是保证旅客乘车舒适的重要因素。只有轨道平顺性方面做的好,列车才可以在桥梁轨道上进行平稳的运行,在运行中才不会出现颠簸的感觉,使旅客有着更加舒适的旅行体验,并且可以很好地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决定轨道平顺性的两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徐变上拱度和工后沉降,这些都需要通过技术上的改进与创新来达到更高水平的要求。

1.3具备铺设无碴轨道的条件

铺设无碴轨道的桥梁要比铺设碴轨道的桥梁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难度,因为无喳轨道在整个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对线路的改变是微乎其微的,而且还要承受着钢轨受力不均产生隆起或偏移的挑战。

2、铁路桥梁项目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铁路桥梁工程的筹备阶段,需要先对建筑工程具体的策划资料进行了解,并详细对图纸进行探讨、策划与审核,明确策划目的,从而更好的对桥梁施工步骤与构造等进行掌握。此外,还需要仔细审核检验施工图纸,确保其能够同其他组成部分不产生冲突,如果存在问题,需要及时的与设计机构沟通,并进行处理。尽可能多的对相关原始材料进行搜集,并开展调查。在桥梁工程施工前需要做好物料检验工作,特别是混凝土配比实验,并要对施工组织策划进行记录,从而为桥梁施工建设提供良好的筹备工作。

2.2、施工放样

在进行铁路桥梁施工之前应该首先整平现场,并且对水平点和控制点进行准确的测量后再展开精确的控制网,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各种先进的仪器进行施工放样,例如全站仪、水准仪等,务必要确保施工的精确性.另外,在施工放样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桥墩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放样处理,确定边线和出轴线达到地面标高,待监理验收合格后才可以进行之后的施工。

2.3、墩柱施工

在对墩柱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立模过程中保护层的设置、高程控制以及柱子竖向垂直度进行重视。钢筋笼要具备一定的刚度,在安装的过程中保持竖直,并通过锚索拉进行固定。在对模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严格的对墩柱中心位置进行确定,并对加固模板所涉及到的地桩进行牢固处理。在施工的过程中,应随时的观测记录,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墩顶位移现象得到校正。混凝土施工要定时的对塌落度进行测量,有效的对实施连续分层浇筑与振捣过程中水灰比进行控制。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且初凝以后,要把土工布覆盖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并在拆模以后,通过塑料膜包裹来实施养护。

2.4、基础施工作

其为铁路桥梁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实质为对支撑桥跨构造与系统构造进行维护,并把上面构造、墩台自身重量以及车辆负荷等输送至地面。桥梁基本项目的施工建设程序比较繁琐,非常容易受到一些客观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降低安全隐患,以此为后期的保养与使用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从而对桥梁施工品质进行保证。

2.5、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铁路桥梁工程中,钢筋结构可谓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骨架,因此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关键。为此,实际施工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根据通过监理工程师审批合格的支架方案进行搭设,并严格遵守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其次,加工钢筋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即应在同一工棚下完成钢筋的调直、切割、焊接等操作。当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完成钢筋加工工作后,将其进行编号,并统一堆放在干燥、整洁环境条件下;再次,按照施工要求将合适规格的钢筋吊装到相关位置,在进行钢筋的捆扎与焊接固定。需要注意,应错开墩柱的主焊接头,并确保接头面积少于钢筋的总面积的25%后,捆扎钢筋时应将位于四角位置的箍筋错开,预留弯钩的长度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同时保证中心点误差距离少于2cm。

2.6、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铁路桥梁施工时,如果将钢筋结构比作工程的“骨架”,则混凝土就是工程的“血肉”,因此混凝土浇筑施工不但会给混凝土质量带来严重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注意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保证铁路铁路桥梁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浇筑时应持续进行,没有特殊情况避免浇筑过程中长时间的停顿而出现工作缝,因此混凝土的运输量应满足浇筑的需要。

2.7、桥面施工

桥面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桥梁结构,使桥梁能够正常的使用。在对桥梁路面进行施工时,一般采取混凝土材料。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施工,需要在施工前对全路线进行水平测量、放中线、钉中桩以及量长度等处理,并根据线路对各路段纵坡进行设计。而混凝土水灰比应该严格的根据配比进行机械拌合,在运输的过程中应防止容器漏浆而出现离析现象,而安装模板应该为钢模,并根据设计坡度线实施安设,从而确保平纵坡度可以满足需求。混凝土摊铺需要在全部长度上实施,如果停工,则需要及时的设置施工缝。在做完混凝土板面后,需要及时的实施养护。

3、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3.1、提高桥梁设计的质量

桥梁工程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实现桥梁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只有具备优秀的设计才能据此建造出优秀的工程。而优秀的设计要强调规划和勘测工作,要做到勘测数据的准确性,这样设计出的建设方案才能科学合理,所以提高桥梁设计的质量还必须不断提高勘测水平。

3.2、信息管理系统化

铁路桥梁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信息量是巨大的,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材料、工程进度等各个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信息化手段,采用建立网站、应用工程软件系统的方式来管理工程信息,使工程信息集中化、统一化,同时还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改变过去人工管理工程信息的落后方式,使工程信息的传递更加准确和有效,避免人工管理的失真、缺失等诸多弊端。

3.3、融合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信息技术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在各个行业信息技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但与铁路桥梁施工技术的融合却不是很充分。铁路桥梁建设的未来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这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顺势而为。在铁路桥梁建设中可以使用优化与建模技术以及信息仿真技术等来控制桥梁的整体质量。优化与建模技术可以通过建模手段,规划工程,参与施工管理,优化包括资源投入、管理成本等在内的施工成本,最大程度的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信息仿真技术通过模拟计算施工现场收集到的数据来确定施工现场的数据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确保工程质量。这项技术在现代化铁路施工技术中已经占有了重要的位置。

3.4、充分重视桥梁的超载问题

铁路桥梁完工后投入使用,难免会遇到超载问题,这些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到。汽车超载主要有三种情况:(1)有些老桥年久失修,已经过了试用期,仍然超龄负载运营;(2)由于现代交通拥堵,很多汽车会经过桥梁,在高峰期汽车的流量很容易超过原设计;(3)人人都知道不对的车辆违规超载,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是违规的当然不应该提倡,但是这里面的深层原因也有很多的不得已,所以有很多的人冒着违规的危险超载行驶,也对桥梁的结构提出了挑战。就前两种原因而言,主要是设计载荷的变化和交通量的增加,最后一种原因在我国桥梁运输中最为普遍。桥梁超载会引发众多问题,(1)会引发疲劳问题,超载的汽车通过桥梁时对桥梁施加的应力超出了桥梁的承受范围,会加大桥梁的损伤,有时甚至会引起整体结构的破坏。(2)超载造成的损伤是不可恢复性的损伤,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措施可以挽救,使得原本在正常载荷下可以正常工作的桥梁,一些工作状态发生了变化,危害到的不仅是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还有过桥者的人身安全问题。所以说,重视超载问题,是在桥梁设计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现实情况对设计者提出的要求。

3.5、完善技术管理组织机构

完善的技术管理组织机构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措施的支持。在机构组织过程中可以就每个必要的项目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实现监理人员、设计人员和相关技术负责人员的科学合理配备。在机构内还应建立测量、质检和计划统计的专职技术机构。除此之外,还要制定相应的监督和奖惩制度,实现桥梁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与其相应的责任人切身利益的挂钩。

3.6、增强施工质量意识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

建设者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所能达到的质量。要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员队伍就要重视建设人员的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的形式来增强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还可以选派那些业务素质高且熟悉高铁桥梁建设工作的人员来担当技术领导,要重用那些有经验懂技术并且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除此之外还要注重质量标准的培训,通过培训来实现专业人员对国际国内质量标准的了解和掌握,以便能依据严格的质量标准来进行施工和验收。

总之,铁路桥梁建设工程质量的好坏涉及到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相关施工单位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铁路桥梁施技术,从而保证铁路路桥梁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3:施工图设计优化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 存在四个主要目标:施工成本、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 涉及合同管理、安全管理、组织管理和信息管理建设项目部计划。制订建筑物的群体结构和主要单位附属图。同时重视施工现场的开工准备工作, 主要内容有消防、机械设备布置、用水、用电、现场安全文明绿色施工、搭建临时设施等计划和方案。制订各种预案, 购置各种预制构件、新型建筑材料和设备, 以及各种新技术运用等方案, 在实际施工当中采用何种技术, 特别需明确涉及到各种新型技术运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控制办法以及涉及到竣工结算等事项。明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的现场管理方式, 以及采用何种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应用合理穿插方式, 进行流水施工的工段和方法, 在保证施工进程均衡前提下, 做出明确计划。同时做好施工进度计划。详细分阶段分别布置现场基础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装饰阶段施工平面图, 保证施工顺序和次序的顺利衔接。

2 建筑施工方案的确定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 专项施工方案具有关键性作用, 在工程建筑中, 较为重要的部分包括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等, 选择这些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对工程质量、成本、进度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 要依据不同实际情况, 科学选择, 科学规划。在房屋结构中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建筑物的基础具有本身特点, 在事前应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如埋置深度、土石方的开挖运输方式、地下水处理、保护相邻建筑等。在主体结构施工中, 建筑施工特点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建筑需要大量的模板周转, 且泵送高度大, 所以在选择施工方案时, 要重点选择垂直运输机械及施工段如何划分等, 以使工序之间能合理衔接及垂直运输机械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如合理要求混凝土公司部署落实优质高效满足工程建筑输送要求的砼输送泵, 在垂直运输机械选择上必须采用确保现场合理使用且经济要求合理的垂直运输机械, 避免选用不符合现场实际使用要求的机械设备, 造成施工成本增加及造成机械功效降低。针对当前住宅工程的模板工程, 考虑到住宅工程标准层统一的情况, 要优先确定选择定型模板、工具式模板支撑系统, 实行工厂PC化生产, 真正做到节能、环保绿色文明施工, 同时又能满足工程建筑住宅进度、质量、安全要求。脚手架的选用上需优先考虑使用爬升脚手架, 以最小限度的投入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 以达到满足安全使用功能要求地降低施工成本, 做到脚手架定型化、工具化。在以上方案编制过程中, 需按规定做好专项方案的专家论证工作。

3 施工进度计划

在单栋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中, 对施工进度进行段化创新的部位不多, 优化最多的方面是时间, 利用时间参数, 测算出施工的最早时间和结束时间, 确定关键性施工工作, 找到施工工作重点, 在非关键性施工工作中挤出时间, 使施工进度提前完成。而对于群体性住宅小区同时开工建设的建筑, 需认真研究好施工段的划分、施工顺序的合理安排以及施工场地的合理布置对于施工进度能否按部就班的顺利完成尤显重要。在优化建筑的施工进度时, 要依据施工的总工期和分部分项施工工期, 科学安排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 以及穿插流水作业等, 确保施工不间断;在组织设计编制时, 要依据建筑的特点, 在空间和时间上做到合理安排应用, 确保施工关键性工序按时完成。

4 施工布置的优化

4.1 施工机械设备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会不同程度的存在运输钢筋车辆、运输混凝土车辆和大型吊车等车辆的回旋问题, 在施工中为了保证交通畅通, 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要科学确定混凝土的输送管道, 还有, 在安排塔吊等垂直运输设备时, 也要依据建筑物和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 将其确定在最为科学的位置。在安排施工设备、建筑材料的堆场、运输道路时, 也要依据一定的次序, 要确保工程的顺利建设。

4.2 临时设施

在安排临时设施时, 要尽量少占空间, 做到少而精, 满足使用要求即可, 可以无需先行搭建的临时设施则需先做好场地, 待施工过程中确实需要时再安排进行搭设, 编制之初, 要统一设计及规划好临时设施, 满足工人居住、满足现场施工、合理布置临时用水、用电、防火设施等, 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 并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科学确定管线走向, 保证通畅的排水系统和施工安全, 真正做到不对施工造成影响并满足安全文明绿色施工要求。

4.3 加强绿色施工意识。

按现行要求, 各施工项目均需做好“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工作, 如施工中应用的干粉砂浆, 要合理布置在下风口, 并做到全封闭措施进行管理, 尽量减少扬尘污染, 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排水需做好二级沉淀再对市政室外管网进行排放;建筑施工中应用的空压机和发电机, 要减少噪声污染, 使用时需将其隔离, 将噪声污染降到最低;施工现场要分类设置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箱, 有利于分类处理各种垃圾, 防止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

结语:

在建筑施工中, 施工组织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怎样才能使施工组织设计真正发挥指导性作用, 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 还需要我们对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优化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江建军.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问题[J].运筹与管理, 2000 (3) :123-126.

篇4:施工图设计优化措施

关键词:水库;除险加固;施工设计;优化

在我国,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众多,而我国特有的地质和气候,使我国降水呈现东多西少的状况。为满足不同地区的饮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的需要,我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兴修建各种水库,特别是利用各种水库进行蓄水和发电,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所需的饮用水和灌溉,还能提供清洁的能源。由于中小型水库在施工建设中缺少各种地质勘测的资料,甚至没有设计图纸等设计相关资料,造成了对现有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的艰难。强化对水库的除险加固的设计工作,规范施工单位设计流程,确保地区人身、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和谐成为现有工作的当务之急。

1、水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水库建设工程的质量较低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水库工程的建设工作兴建丁大量的水库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不少的小型水库如雨后春等般的出现为当地的农业生产用水和人们的生活用水提供丁极大的便利但是受限于水库建设时期的客观条件这些水库在建设的时候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设计和勘探工作更谈不上土工试验坝体的稳定性较低导致整个水库的质量不高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例如山洪或者是连续降雨都很容易发生险情。

(2)水库施工的质量较差

目前存在的小型水库其建设的年代较为久远大多都是采用人工的万式进行建设的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加之施工条件的限制这些水库的施工质量较差坝体比较松散相关指标不能达到标准要求这些都给水库的安全运行留下了极大的隐患一旦发生危险将会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3)水库工程的管理不够规范

对于水库的安全运行以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来说水库工程的高效管理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的水库管理的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小型水库的管理几乎是空白的一些硬件设施的建设不能跟进相关部门忽略了对水库的重要作用部分水库由于常年得不到相应的维护坝体内部发生丁很大的变化库容大大减小一旦发生险情将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2、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的设计

首先要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和现场应变能力。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对施工程序的理解和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应变能力的培训,并对水库实际中出现的各种弊病、问题进行系统的了解,施工单位应积极将先进的工程项目组织设计、施工方法和技术引入实践中,并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科学编制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组织设计,强化项目设计的重要性,并采用先进的施工管理办法,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强化水库施工工程项目设计的管理力度。

同时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项目招投标制度,小断提升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质量。认真核实参与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和综介实力,并认真筛选,提升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和竞争力,为项目施工的质量和女全提供基础性的保障。相关水利部门应依法科学选择委托代理方实施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筹备和举行,对整个工程项目招投标进行全过程的监管,并对施工单位资质进行复查,杜绝关系标、金钱标等。

还要加强施工合同制度和施工监理制度,灵活运用施工项目介同,规范管理施工单位,同时也加强对政府部门有效的约束,确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施工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加强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力度,进行施工的成本控制。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全过程成本控制,可以有效提升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工程项目监理制度实施的重点是强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结构、力学等参数的核算,为进一步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提供基础性的资料。并按照国家现行的水库加固执行标准进行设计施工。

3、关于水库的施工设计优化

(1)加强地质勘察工作

地质勘察是水利工程进行可行性及合理性分析论证的基础,是对病险水库加固进行安全评价和设计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大地质勘察工作的投资和投入,延长地质勘察工作周期,全面准确了解区域地质以及库区近岸岸坡稳定等情况,确保地质勘察成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且具有足够的精度。合理布置工程地质勘探点,增加钻孔和钻孔深度,掌握更多地质资料,全面准确了解水库大坝各建筑物结构和物理参数等基本情况。对于运用较少的水工建筑物,也要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查工作。

(2)提高设计方案科学性

提高设计方案科学性。全面了解病险水库病险情况,从水库规模、功能上对加固水库进行具体分析,设计、施工方案要在深入研究水库运行调度等情况下,考虑进行可行性和合理性论证比选。要加强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尤其是综合治理技术。全面了解水库运行及地方上对于水库运行调度的要求,设计、施工方案要充分考虑地方上对水库加固中供水及灌溉的依赖性,然后进行设计方案可行性和合理性比选论证,使水库加固设计、施工方案兼顾地方上的要求,减少施工中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在水库加固中要充分考虑水库防洪、大坝渗漏等险情解除之后水库大坝结构安全问题。

(3)加强水库加固后的技术支持

水库管理运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水库病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要以动态变化发展的眼光和理念对病险水库进行加固。全面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后的运行管理调度,对水库运行管理相关的工程措施及设计方案,设计单位要及时进行交底,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工作。如对病险水库的安全监测设施,在完成安装调试的同时,还要对水库管理人员进行设施运行培训工作,使水库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对水库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充分发挥安全监测设施的作用。设计单位要和运行管理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加固水库提供技术支撑和后续的服务工作,保证病险水库长期地安全运行和稳定地发挥效益。

4、结语:

随着国家综介实力的小断提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在小断加强国内中小型水库的管理力度,并小断投入资金,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维护。强化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重要,针对我国水库的实际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规范和措施,加强地方水利部门的监察力度,建立完善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设计体系和施工措施及有效的管理机制,科学执行国家规定的施工招投标制度、施工介同制和施工监理制,加强项目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确保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设计及其后续施工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立新.浅谈如何做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设计[j].现代物业,2011(10)

篇5: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优化措施论文

1.1施工企业的制度较为落后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水利工程方面的管理工作较为落后。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制度等并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施工单位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依旧只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但先进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较为落后且不重视对自己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和更改。

1.2施工建设人员的工程质量意识有待加强

施工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施工的项目经理、施工的技术人员等。首先,项目经理是一个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人员,项目经理具备管理的才能,能够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但是现阶段,大多数的项目经理不能够对相关的施工项目进行一个系统的规划。其次,我们还应该注意施工技术人员的能力及管理意识,我们需要对技术人员实行集中的管理,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的时候,需要有独立的管理意识,必须服从项目经理的管理。对于一些十分重要的工作,管理人员需要指挥整个施工团队进行管理的工作,减小管理的难度。

1.3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有待提高

篇6:施工图设计优化措施

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也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在质量方面,还是在工艺方面我国的建筑工程都出现了巨大的提升。然而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仍然具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受到了极大的制约。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行业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不断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地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且能够进一步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高速发展,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筑业也出现了发展的高潮。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建筑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建筑业也已经变成了重要的支柱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1978年建筑业的增加值为130.2亿元,到2010年已经发展到了26451亿元,共计达到了95206亿元的建筑总产值,具有持续年均15%以上的增长幅度。在建筑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也具有了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数量,然而目前的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着质量要求偏低的问题,因此出现了很多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地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并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要求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使建筑施工建设中修建的效率得以提升,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全面地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1]。

2.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分析

第一,不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监督: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然而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建筑安全技术措施。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由于不具备完整的技术管理系统,再加上不具备完善的监督单位进行监督,这样很容易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在施工中监督管理部门无法对施工人员积极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最终使得建筑的安全性和质量受到了极大影响。第二,没有形成完善的人员培训机制: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在正式上岗之前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很多管理人员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过来的,不具备扎实的施工技术管理理论和技能,比如在施工现场的防火防电、脚手架的保护性措施、施工设备的合理分配等各个方面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2]。第三,严重缺乏技术人员:目前在我国建筑业的1000多万的正式职工中200万左右的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大约只占到了20%的比例。除此之外,由于建筑行业加入了大量的农民工,因此目前的建筑就业人员已经达到了4000万以上,这样就导致建筑业技术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只占到了4%左右的比例。第四,施工企业较差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由于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才具有参差不齐的专业素质,因此在理解和执行各种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欠缺,在具体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很容易发生各种混乱的情况,最终使得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管理优化受到了极大地影响。第五,施工企业没有严格的进行规范操作。很多施工企业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执行行业内的规范操作,在配置很多重要岗位的时候存在着人员缺失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一人身兼数岗,这样就增加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并且极大地降低了规范操作的可能性。第六,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在我国的建筑施工项目中存在着较多的分包现象,因此就产生了十分突出的组织体系复杂、不稳定的问题。因为很多施工企业具有参差不齐的施工水平,在经过分包之后,一个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往往会被分摊给很多的施工单位。然而因为并不具备统一的组织体系,因此各个施工企业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都是各行其是,不管是在施工度方面,还是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面,都无法实现无缝的衔接,也不能够实现高度的协同合作,这样就使得施工项目的工期和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3.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对策

某住宅楼工程具有26507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从平面形状上来说该工程主要呈蝶形,共计有2层地下结构,24层地上结构,在顶部存在着二次小塔楼。在该住宅楼工程中地下1层属于自行车库间设备厂,地下2层属于平战结合五级人防,地上的1到24层属于住宅楼,顶部2层属于水箱间、电梯机房间和储藏室。在正式施工前期,施工企业针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业务培训,并且规定只有培训合格之后才可以上岗,同时认真的审核施工设计图纸、落实相关的技术交底工作。除此之外,施工企业通过对技术管理组织体系、技术管理和技术文件管理的优化等各项措施,提前两个月的工期完成施工,并且顺利的通过了质量检验工作,最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本文分析和介绍了该工程的技术管理优化措施[3]。

3.1优化施工技术管理中的组织体系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建筑工程总包商和分包商在实际水平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此,该建筑企业将切实有效、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建立起来,从而能够保证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彻底的摆脱过去完全依靠分包合同的模式,并且通过专人负责的方式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利用这种方式,在分包工程的具体施工中就能够将技术管理的工作认真的落实好,并且将技术管理的责任具体到每一个人,与此同时,规定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各种人员的调度工作认真的做好,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从而能够确保每一个不同的施工单位做到配合施工。除此之外,该建筑施工企业还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从而能够使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素质、施工技术水平、职业素质、专业理论等得以全面提升。

3.2优化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为了能够更加有利的施工条件创造出来,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该建筑施工企业认真的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从而能够确保严格的按照施工设计为根据进行施工。在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中,要求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进度特点等进行认真的分析,并且以工程施工的具体条件为根据将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制定出来,同时对施工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立足于人力资源、物资资源、技术资源等多方面将完善的准备条件提供给工程建设。因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因此该企业能够稳步顺利地推进施工进程,并且能够达到与建筑工程要求相符合的建筑工程交付质量和交付时间。除此之外,该企业还针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施工成本、施工时间、施工质量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能够优化施工过程技术管理,使整个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得以全面提升[4]。

3.3优化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

首先,要求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要高度的重视变更文件的管理,对变更文件进行认真的保管和存档,对信息文档进行准确的填写,从而能够使建筑施工后期效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其次,要求技术人员认真的了解工程竣工图中工程数量的减少或增加,要对技术项目的完整性和完全性予以充分的关注,防止出现遗漏技术项目的问题。最后,在施工中如果施工资料和文件存在着不相符合的问题,就会使后期文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影响,而且加大整改难度。所以,该企业要求在填写各种资料的时候必须要严格的按照规范要求,并且做到认真负责,全面的保证工程的技术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4.结语

作为一项系统性的研究科目,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极大地影响到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可以说建筑工程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积极地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从而全面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锐,王贺.建筑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4)

[2]陈荣伟.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广西轻工业.2011(02)

[3]黄宏欢.建筑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工作探究[J].门窗.2013(08)

篇7: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优化措施的论文

1、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工程在经济发展方面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施工单位要注意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采取合理措施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个环节进行细化管理,使得施工质量有所保障,同时尽可能缩短施工周期,其次,在道路和桥梁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创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思路,同时,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以确保道路和桥梁建设的质量,提供强有力的管理支持。

2、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2.1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

施工单位将重点关注如何扩大市场,从而忽视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系统,导致道路桥梁缺陷的建设和管理不足,难以保证道路和桥梁建设的有效性,甚至部分建立了管理制度,但责任区分不明确,人员没有严格履行职责,未能有效实施这些措施,影响道路和桥梁项目管理水平,甚至可能导致发生质量缺陷,对整个项目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2.2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施工人员的质量与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直接相关,对道路桥梁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道路和桥梁建设项目中的大部分施工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没有经过准也得技术训练,总体素质相对较差,专业素量存在很大的问题,许多建筑工人因为工作时间长,经过多年的工作导致容易采取经验主义的措施,一些细节的工作不太重视。就比较容易发生质量问题。

2.3施工材料质量问题

建筑材料的质量与道路桥梁的质量的好换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我们必须把相关施工材料管理作为施工管理当中的重点去对待,提前考虑。目前企业使用的大部分管理模式都比较传统,不能很好地管理建筑材料,对于材料的质量保障措施不完善。有些公司总是把利益放在首位,在材料采购中,只考虑经济效益,不重视质量的好坏,这样就会增加风险,最终导致项目的`质量没有满足施工标准要求。

3、优化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3.1完善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制度

结合道路和桥梁的质量管理的相关要求,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管理目标,方法,和操作细节等,使各部门的施工管理规范化。责任到人,明确每位员工的职责,并认真履行,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同时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表现较好的管理人员到位实施奖励,反之亦然,采取惩罚措施来推动员工作热情,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有效规范工作,推进道路桥梁施工体系和标准化,对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施加更好的约束,从而有效提高道路的质量。

3.2提高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人员素质

在项目建设中,施工单位应重视施工人员高水平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强烈的责任感,高层次的施工人员引进和加强施工队伍的建设。同时在工作中注重采取有效的管理培训措施,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通过现场学习,课堂教学,调查走访等各种形式,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意识,丰富他们的工作经验。更好地满足施工的需要,以提高道路和桥梁的建设质量备用人员的实力。有效规范施工人员的工作,掌握关键点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3.3施工材料管理

在管理施工材料时,需要加大力度,促进材料配置的优化。现在,无论是道路和桥梁工业还是其他行业,实施绿色循环经济这个概念。由于道路桥梁建设的特殊性,对建筑材料等管理材料的管理有很大差异,特别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材料管理力度,促进高度优化的材料配置。首先,在预算允许建筑方采用新材料,节能,环保,绿色材料等,提高材料质量;其次,道路桥施工过程所需材料,需要准确预算应注意使用不同阶段的废物;最后,施工材料的运输,储存等方面的管理,需要加大力度,避免材料运输过程丢失,破坏,促进施工材料的优化。

篇8:施工图设计优化措施

本工程位于福州市晋安区, 总建筑面积294535㎡, 地下室二层, 由8栋超高层住宅及一栋2层商业裙楼组成, 其中在1#楼 (55层) 186.45m标高处设直升机停机坪, 其主体结构为双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2 停机坪结构原设计方案

停机坪结构设计按轻型直升机荷载考虑, 等效均布荷载按5k N/m2设计, 竖向支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水平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在悬挑钢筋混凝土梁距结构3m处设置型钢斜撑, 型钢斜撑与预埋在下层的预埋件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停机坪水平结构为直径26m悬挑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最大悬挑长度为7.3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板厚200mm, 主梁截面尺寸为500mm×800~600mm (集中线荷载为15k N/m2~20k N/m2) 。停机坪结构在1-B轴以南及1-K轴以北部分外伸超出主体结构, 超出主体结构做大距离为1-13~1-16轴交1-K~1-M轴及西北角1-2~1-5轴交1-K~1-M轴区域, 伸出主体结构最大距离为5.8m, 具体见图1。

3 停机坪结构原设计方案下的施工措施方案

3.1 停机坪结构施工措施方案分析

停机坪结构施工包括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 (型钢斜撑) , 需要采用的施工措施方案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

停机坪水平悬挑结构梁主梁线荷载为20k N/m2, 周边弧形梁线荷载为15k N/m2, 施工时混凝土及钢筋自重荷载较大。考虑屋面板的结构防水效果及悬挑支撑体系的钢丝绳卸荷设置问题, 停机坪超出主楼部分的悬挑支撑体系起始搭设标高不宜设置在屋面板处, 设置在55层结构标高处。

停机坪支撑体系搭设在屋面板区域的搭设高度为11m, 悬挑支撑体系区域搭设高度为14.35m, 属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 且悬挑外伸达5.8m。

3.2 停机坪模板支撑体系方案设计

停机坪模板支撑体系方案设计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方案设计;二是支撑体系悬挑结构方案设计。悬挑结构方案为停机坪方案重点, 限于篇幅, 本文仅说明悬挑结构方案。

3.3 支撑体系悬挑结构方案

由图1可见停机坪结构各区域超出主体结构的最大距离为1.4m、3.476m、5.884m。

根据现有施工技术, 支撑体系悬挑结构方案可采用悬挑型钢和悬挑钢桁架, 本工程悬挑长度较长, 且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 采用悬挑桁架结构。

(1) 悬挑桁架悬挑长度≤2.5m, 采用型钢I20悬挑梁+1道I16型钢斜撑+1道反拉钢丝绳的结构形式, 具体详图2。

(2) 悬挑桁架悬挑长度>2.5m时, 采用型钢I20悬挑梁+2道I16型钢斜撑+2道反拉钢丝绳的结构形式, 具体详图3。

主悬挑梁采用I20工字钢, 设置在55层结构板面上, 锚固长度≥悬挑长度, 锚固段通过预埋在55层楼板内的A20圆钢锚环固定。支撑型钢与预埋54层结构的预埋件焊接, 与悬挑型钢在支撑体系弧形梁下外排立杆支撑点处焊接, 焊缝等级为二级。反拉钢丝绳为6×19直径21.5mm的钢丝绳, 与悬挑工字钢的拉结结点设置在型钢梁最外端, 与主体结构连接设置在56层板面预埋的A20预埋吊环上。

4 停机坪结构设计及施工措施方案优化

4.1 停机坪结构设计方案优化

由于在原停机坪结构设计下施工措施方案复杂, 施工难度大, 工期长, 安全风险高, 经施工单位建议, 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提出停机坪结构设计进行优化。设计单位重新对停机坪结构进行设计, 将原来的悬挑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化为钢悬挑梁+钢筋桁架楼承板自承重结构体系。

悬挑钢结构钢材等级为Q345B, 钢悬挑主梁最大悬挑长度7.2m, 次梁最大跨度7.39m, 钢梁截面尺寸有:H550×300×16×20、H400×200×12×20, 主次梁及周边弧形梁通过高强螺栓或焊接连接形成平面框架, 同时在钢梁外挑3m处设置钢斜撑。钢筋桁架楼承板板厚为200mm, 混凝土等级C30, 最大跨度为4.2m, 钢筋桁架采规格为TD6-170。

4.2 施工措施方案优化

停机坪结构设计方案优化后成自承重结构后, 施工措施方案可进行大量优化, 取消停机坪高大模板支撑搭设体系, 优化为钢管脚手架, 作为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之用。

4.3 操作脚手架悬挑结构设计

在停机坪结构超出主体结构区域需要搭设悬挑脚手架, 其平面布置详图4, 由于悬挑结构只需要承受脚手架自重及施工荷载, 悬挑结构由原来的悬挑桁架优化为悬挑工字钢。

(1) 脚手架悬挑结构设计

在停机坪结构超出主体结构最大距离为1.5m, 加上超出结构边缘的0.8m操作空间, 型钢悬挑结构悬挑长度≤2.3m, 采用型钢悬挑+2道反拉钢丝绳结构。

在停机坪结构超出主体结构最大距离达5.8m区域, 悬挑结构最大悬挑长度6.4m。为减小悬挑长度, 根据该区域主体结构的L形结构在设置支撑框架减小悬挑长度, 悬挑结构采用型钢悬挑+2道支撑框架支撑+2道反拉钢丝绳结构, 将悬挑主梁悬挑长度控制在1.5m以内。其剖面详图5。

(2) 悬挑工字钢设置及钢丝绳反拉体系设置

悬挑型钢梁为支撑体系主要受力构件, 采用I18工字钢, 布置在55层板面位置, 脚手架搭设高度14.35m。在悬挑型钢梁下设置三排悬挑工字钢, 间距1.0m, 弧形梁区域工字钢间距为1.5m。悬挑工字钢悬挑长度根据停机坪结构边缘外加0.8m确定, 锚固长度≥1.5倍悬挑长度, 锚固在预留在主体结构板面的圆钢锚环内, 圆钢锚环采用A20圆钢。反拉钢丝绳采用6×19直径21.5钢丝绳, 钢丝绳与主体结构拉结点设置在悬挑工字钢端部及悬挑段中部, 与主体结构连接设置在56层、屋面机房板面及构架梁上预埋的A20预埋吊环上。其剖面图详图6。

(3) 支撑框架结构

在型钢悬挑型钢梁超出主体结构长度3.4m处, 设置一道支撑框架, 设置支撑框架后悬挑工字钢最大悬挑长度为1.3m。在型钢悬挑型钢梁超出主体结构长度5.8m处设置两道支撑框架, 设置支撑框架后悬挑工字钢最大悬挑长度为1.5m。

支撑框架水平工字钢采用I30工字钢, 在55层结构施工时预埋在55层板面上, 斜撑工字钢采用I18工字钢, 待脚手架拆除至55层板面时进行与水平支撑钢梁焊接, 与预埋在54层预埋板焊接, 焊缝等级二级。支撑框架见图7。

5 优化后施工措施方案优势分析

5.1 施工难度降低

停机坪结构优化前停机坪施工措施方案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 搭设最大高度达14.35m, 施工工程量较大, 存在一定施工难度。

停机坪结构优化后施工措施方案为操作脚手架, 施工难度降低, 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操作脚手架搭设面积减小, 仅搭设结构型钢梁下部区域, 且钢管搭设密度变小, 施工工程量减小。 (2) 悬挑结构由悬挑桁架优化为悬挑型钢形式, 悬挑结构安装、拆除施工难降低。

5.2 提高施工安全性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是属于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 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重点, 对存在悬挑形式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更是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优化后悬挑脚手架,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安全管理难度, 提高施工安全性。

5.3 加快施工进度

原模板支撑体系钢管较密、悬挑结构复杂, 施工工程量大、且存在大量高空吊装、焊接及切割施工, 支撑体系搭设及拆除施工周期较长。悬挑结构支撑体系拆除需要待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拆除, 影响需支撑体系拆除后进行施工屋面工程及外立面幕墙装饰工程施工。优化的脚手架施工工程仅为原方案的40%, 施工进度较快, 且结构施工完成即可进行脚手架拆除及后续施工, 施工进度加快。

5.4 降低施工成本

优化后的施工措施方案在周转材料投入如钢管、扣件、工字钢等方面仅为原方案40%, 安装、拆除工程量减小, 显著降低了施工人工费、材料采购费及材料租赁费等费用, 降低了施工成本。

6 结语

本工程停机坪结构设计及施工措施方案优化实例表明在建筑工程设计及施工阶段, 通过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相结合, 在优化结构设计方案基础上进行施工方案优化的设计-施工综合应用技术, 在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安全性、保证工程质量及降低施工成本等方面可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国梁.高空大悬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支模施工工法[J].深圳土木与建筑, 2006 (1) :53-56.

[2]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上一篇:越简单越好-小学作文下一篇:校园读书月活动总结报告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