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

2024-04-22

观电影(共9篇)

篇1:观电影

观雷锋电影有感

雷锋,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啊!

他,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的无私奉献,学习他的刻苦,学习他的善良,学习他的一切一切.当今社会,我们十分需要像雷锋的人,为人民服务,宁可牺牲自己也愿帮助别人.如:当雷锋放假时,他也不收分文去帮助工人干活且不留姓名做好事.又如,他在下雨天,帮助大姐背小孩走山路回家.这舍己为人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每一个人都像雷锋.这将是一个“大同社会”.毫无纷争,只有人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的样子.雷锋年轻就因功而逝,可他的精神却永远的刻在我们心中,一代一代的流传百世.在平时的学习中,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该想起雷锋,咬紧牙挺过去,不向困难低头.在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学习雷锋的勤俭节约,让这些钱发挥最大的作用,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让他们与我们共享人间的快乐,人间的温馨.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以雷锋为榜样,造福人类,永远为人民服务!“挤”和“钻”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雷锋说,他把平时省下来的积蓄寄给困难的家庭,寄给遭受灾荒的不相识的人们。他用业余时间辅导孩子们,帮助他们好好学习,教育他们养成健康的品德,树立远大的理想。有人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人们还记得他冒雨护送老人,还记得他用自己的钱为丢了车票的旅客买票,还记得他深夜为战友缝补衣服……他的形象深入人心。

。无论在什么岗位,雷锋总是这样说,这样做:“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朴实的话语充分反映了一个革命战士一切服从党安排,一切从革命利益出发的共产主义崇高品质。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现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个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这就是雷锋的钉子精神,也许现在我们不能感受到它的伟大之处,甚至认为雷锋是一个“傻”的人,但当读了他的日记之后,便能了解到雷锋是一个多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的人.时至今天,四十多年过去了,雷锋精神曾激励过多少青少年,胸怀远大志向,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无私无畏,赤诚忠心地像雷锋那样奉献壮丽的青春,雷锋已经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开创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标兵,这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吗

不仅我们受到雷锋精神的影响,连不少外国人都受到了这股“风”的影响.一个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

西方人和我们一样,给予雷锋最高的表彰,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无论时空如何变化,无论日月星辰如何变幻,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

要素是没有变的.所以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篇2:观电影

2014年4月19日晚,我利用空闲时间再次收看1964年拍摄的《雷锋》电影,感慨颇深。“对待同志象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象夏天一般火热„„”雷锋的事迹是平凡的,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叱咤风云,但就是这点点滴滴中让我们感受到无私奉献精神的光辉。

1950年代末,雷锋从鞍钢入伍,成为沈阳军区某部一名汽车兵。入伍后的雷锋保持一贯革命本色,扶危济贫,乐于助人,而自己则一直以艰苦朴素为荣。一次和战友王大力在河边洗衣服,发现雷锋一双破的不能再补的袜子舍不得扔,王不解的问雷锋:你就一个人,怎么还舍不得花钱换一双新袜子,钱存着干嘛!雷锋笑而不语。不久王大力家乡闹灾,他以王大力的名义寄去了钱。出差去沈阳,得知当地发生了洪灾,他以一个解放军战士的名义捐了200元,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200元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雷锋同志还担任驻地校外辅导员,用自己的行动感染身边的孩子们。雷锋同志经常参加义务劳动,带病坚持工作,冒雨护送老大娘,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所有人,雷锋同志的精神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战友,大家都自觉向他看齐,所以就有了以后的雷锋班、雷锋连队。

40多年前,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提词,让雷锋这个伟大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同志的生日是3月5日,从此每年的3月5日就成为了“雷锋日”。因为雷锋这个名字的出现使3月5日这个原本平凡的日子,变的不再平凡;因为这个名字的出现,使雷锋精神在中华大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高速发达,物欲流飞。雷锋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雷锋和他的精神仿佛也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言论,人们的心中也出现了一种困惑,“现在还有雷锋吗?”“雷锋精神还有必要与我们同行吗?”面对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之震撼,面对这样的疑问我们何其担忧。因为这不但是对雷锋精神的一种漠视,更是对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一种冷漠。雷锋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诠释下不断升华,它代表着先进的人生观:“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高尚的道德观:“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的更美好”;正确的价值观:“在平凡细小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它是一股源远流长的精神力量,早已跨越了时代的界限,超越了自身所原有的历史局限,成为了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一代,有什么理由能让这种伟大崇高、流传世界的精神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什么理由不去成为传播和学习雷锋精神的生力军;有什么理由不高举着雷锋精神的火炬与时代共同迈步。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时代如何进步,我们都需要雷锋,都需要雷锋精神,在时代车轮高速运转、人类压力与日聚增的今天,留一些时间给我们需要静化的心灵,细细品味和感受雷锋精神的实质。当别人困难时请伸出援助的双手,传播雷锋扶老携幼、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平凡岗位上尽职尽责,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本职工作。

传播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面对人生之路的坎坷,勇敢的披荆斩棘走向成功,传播雷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将国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传播雷锋克己奉公、顾全大局的精神。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世纪,在对美好道德风尚的追求中,更需要倡导雷锋精神,更需要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学雷锋,树新风”其实就融于我们生活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不刻意去马路搀扶跌倒的老人,也不必刻意去拾金不昧或做好事不留名,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也是学雷锋的最好体现!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坚守自己的岗位?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以苦为乐,这也是雷锋精神给我们的温暖和启示。当我们努力的将医疗器械擦拭的一尘不染,当我们把病人当成家人,不管阴雨还是雪天,我们数年如一日一丝不苟的打针、量血压、记录病历„„当病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能无微不至的给予照顾,我们也会感受到雷锋精神的火花和温暖。雷锋精神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作为神圣的白衣天使,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以满腔热忱服务患者,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好务、站好岗,更加有义务和责任让雷锋精神在我们身边发光发热。

篇3:观电影《鬼子来了》有所思

《鬼子来了》在国际上被评为大奖, 而在国内遭到封杀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中国国民的素质仍然较底,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看这部片子, 可以理解这种类似鲁迅“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深刻含义。可以看到战争是扭曲人性的魔鬼, 把一个纯良的人性扭曲成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可以看到在战争中受到伤害最深的是两国的人民。因为战争都是荒唐的, 电影中的也不例外, 日本子虽然耀武扬威, 但他们在战争之前也是农民, 商贩, 学生……他们也是被统治阶级利用了。但是, 如果在大陆上映, 不免会遭到某些人断章取义的理解, 认为这是美化日本侵华罪恶的作品。

《鬼子来了》里挂甲台的人民似乎永远过着一种桃花源式的生活。只要最低的保障——活命这一条能够保证, 那么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日本子还是国军亦或是“八路”。这其实是中华名族几千年封建君主专制的“愚民”政策的恶果, 它在保证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能够安然度过几千年而不像西方的中世纪那样战乱纷起的同时也淡化了国民的抗争性格。让他们一个个都成了王朝统治者的“顺民”, 如同牧羊人的一群懦弱的绵羊, 即使恶狼来袭, 也只会无助的咩咩叫两声。挂甲台的人们, 之所以去和日本子做交易, 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日本子的手段和残忍。不能怪他们没有觉悟, 而是他们没有途径知道, 没有人去告诉他们:日本子是狼!引狼入室是会招来杀身之祸的。所以说中国农民是最具有忍耐性的, 单从“活命”的角度看去, 只要还有一丝的希望, 他们都能努力克制着自己安安分分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挥洒自己的汗水在即使无可救药的土地上。这就是姜文所要表现的国民性。同时中国人民又是一个容易忘却的民族, 这估计和孔子儒教有关系——倡导和谐的关系, 倡导以德报怨, 教人“有容乃大”。说中国人是善良的, 这的确没错。但总觉的有些心酸:这善良是以保全自己为前提;这善良的背后是对敌人的放松警惕;我们总是想通过一时的交换想换得长久的安宁, 这真是痴人说笑, 我们自己应该首先先自强才能自救, 靠他人的施舍是长久不了的, 说不定那天让你连本带利的还。

最后马大三死在了自己照顾了大半年的日本农民 (曾经) 亦或是战争下扭曲灵魂的花屋小太郎的刀下。而批准这项命令的是跛了腿的国民党军官。其实是谁给了他这个理由呢?是跛了腿的《波茨坦公告》。投降的日本人受到公告的保护, 而投降的日本军人却可以血洗挂甲台。这实在是绝妙的讽刺。

我们要忘却历史中挥之不去的阴霾的心灵上的阴影, 但那用鲜血和痛苦换来的历史经验确不应该被我们忘记。

水不得不整日整夜的加班, 为了保住职位努力的工作, 同时还要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和高额的教育费用等等。因此, 来源于工作的压力, 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 这都会对人们的体育生活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

缺少时间:这是影响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 在各阶层所占比较均超过了60%。国家和社会管理、企业管理者中应酬交往是主要的业余活动方式。应酬交往的活动主要有吃饭、唱歌等, 其中以饭局为多, 不少人几乎天天有饭局, 诸如接待上级、应付调查、下属请客、朋友聚会等, 已经成为他们一些人业余时间的一项主要内容。

精力不足:精力不足也是影响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工作任务重、竞争压力大, 导致不少人时常感到体力不支, 比如国家和社会管理者、企业管理者阶层除了工作上的, 很多时候过多的应酬、没有规律的饮食和休息规律, 也是导致他们精力不足的重要原因。而专业技术人员主要由于工作的压力, 特别是部分科研工作者非常敬业, 为了科学研究, 放弃了平时的休息时间, 过度的期望及过少的关怀, 使得他们在身体和心灵上都处于精疲力竭的状态。产业工人由于工作本身就重, 再加上家务等家庭的事物, 使他们难有精力再去参与体育锻炼。

缺少场地设施或者场地远, 不方便:目前, 宜春市为改善群众健身活动的条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场地设施及资金短缺问题依然是困扰宜春市群众参与体育一个重要因素, 特别是对于收入较低的产业工人阶层来说。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宜春市各阶层居民的体育态度处于较好的水平。

4.1.2 宜春市各阶层居民参与体育的形式、内容和场所与自身特点对应。

4.1.3 宜春市各阶层居民体育运动的频率小, 每次运动时间少。

4.1.4 影响宜春市城市居民的体育生活方式的因素为缺乏兴趣、生活压力和余暇时间等。

4.2 建议

4.2.1 建设和改善社会体育活动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多在各个社区建设免费的健身设施, 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

4.2.2 除了着重开展广大市民喜欢参加的运动项目外, 还应发掘和开展适合各年龄层市民参与的健身项目, 如太极拳、交谊舞等一些体育项目。

4.2.3 在开展健身运动的过程中, 根据需要安排社区体育指导人员给予科学的指导, 满足市民的健身指导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林.建构体育生活方式—高校终身体育改革的新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 2006. (3) .

[2]郑杭生.关于我国城市社会阶层划分的几个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 2002 (2) .

[3]卢元镇.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2001.

[4]吴风起.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J].体育与科学, 2001 (5) .

篇4:观电影《南极大冒险》有感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主人公杰瑞和8条犬在南极的冒险之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与狗之间关于爱、友谊、忠诚、坚韧、勇敢和智慧的动人故事。

地质学家布鲁斯博士为了寻找外星陨石,坚持到环境极其恶劣的南极墨尔本山。杰瑞带上八只雪橇犬,毅然与博士冒险出发。杰瑞是个视犬如兄弟、胆大心细、重情义的向导。他带领的8条雪橇犬分别是首领领头犬玛雅、孪生兄弟杜鲁门和杜威、憨厚诚实的小不点、稳重的老杰克、奔跑冠军影子、聪明无比的迈克斯和红毛巴克。

当影片演到布鲁斯博士驾着雪橇,一不小心连人带雪橇一起掉进雪窟窿的时候,我的心跟着紧张起来。当雪橇犬奋不顾身地把布鲁斯博士从险境中救出的时候,我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同时,禁不住暗暗赞叹:多么机智、勇敢的!

当影片演到布鲁斯博士摔断了腿掉进冰窟窿里是,又是雪橇犬地把布鲁斯博士从死亡线上抢救出来。

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所有的人员都需要撤退,但是飞机却容纳不下这些雪橇犬,这八只雪橇犬只能暂时留在南极。杰里答应他们等飞机到达目的地就立刻返回来接它们。但是,这场罕见的强烈的暴风雪切断所有前往科学考察站的交通,杰里无法兑现了他的诺言,8条雪橇犬只能原地困守。一天、两天、三天......它们在等待中、在绝望中、在挣扎中、在饥饿中、在在死亡的追捕中、在伤痛中、危险、在风雪的折磨中、在冰天雪地、风雪肆虐的南极生活了——175天。这175天,它们经受了多少生死磨难呀!随着影片情节的进展,我的眼睛一次又一次湿润了。

杰里的直升飞机终于飞回来了,杰里他们向雪橇犬跑去,7条雪橇犬向杰里他们狂奔……人与犬拥抱,亲吻......我的眼泪在也抑制不住了,不禁漱漱而下。它们终于得救了!而老杰克却永远安息在南极了。

这是一部让我十分感动的电影,是一部注定让我流泪的电影,它不但激励我要心中有他人、要团结协作、在困境中要勇敢坚强,而且还净化了我的心灵。

雪橇犬的机智、勇敢、忠诚、坚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教育着我。

走出电影院,我牢牢记住它们的名字:玛雅、杜鲁门、杜威、小不点、杰克、影子、迈克斯、巴克,我要把它们刻在心里!

篇5:观电影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红色革命电影——《闪闪的红星》。

它讲了革命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出了一位革命小英雄——少年潘冬子。聪明机智的潘冬子从小受到父母革命的熏陶,磨练成一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孩子,灵巧地将各种任务圆满完成。

一次,潘冬子为了完成任务,成为了米行的伙计。他在劈柴时发现了堆积成山的大米,而米行老板却为了拿钱,勾结国民党,不让老百姓买米。

国民党来了。米行老板把大米运到船上,准备给国民党送去“军粮”。老百姓们来买米了,米行老板卑鄙的挂出“今日无米”的红牌。机智的潘冬子将“今日无米”的红牌巧改成“今日售米”,呼吁群众去抢米行老板船上的“军粮”大米,使国民党损失了上万斤大米。又在一天夜里,杀了大汉奸、大土豪胡汉三,烧了米行,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除了这次,潘冬子还巧妙地躲过敌人哨岗的严密盘查,完成了为山上红军送盐的任务;他看到逃跑的汉奸胡汉三,勇敢的与他搏斗,将汉奸胡汉三的手背上咬了好大一条口子······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潘冬子的机智勇敢,东子妈的坚贞不屈,东子爸的坚忍不拔,在我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我的成长道路中,一定会有许多的磕磕绊绊。我一定要像潘冬子那样,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把祖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顽强的拼搏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

篇6:观电影有感

(一)市委组织全市干部职工观看了电影《生死牛玉儒》,同志们眼含着热泪如饥似渴、全神贯注地看完整部电影,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好干部牛玉儒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种俯首甘为百姓孺子牛的感人事迹,无不让人感动,同志们那种感人至深的心情无以用言语表达。牛玉儒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了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楷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楷模,是全国共产党员和广大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

因此,作为整天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打交道的基层公安交警部门来说,就是要学习牛玉儒同志牢记宗旨、竭诚为民的高尚品质,学习牛玉儒同志锐意进取、率先垂范的优秀品格,学习牛玉儒同志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作为交警大队长,就要带领大队全体民警,大力推动公安交警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大力推进公安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立足岗位,深入持久地开展大练兵活动,不断提高公安交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要用牛玉儒精神激发广大公安交警围绕中心工作,振奋精神,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切实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牛玉儒为榜样,带领全队民警扎实做好交管各项工作。

一、身先士卒,扎实做好公安交管工作。牛玉儒立足岗位,为人民群众做了大量好事、实事。学习牛玉儒,具体到交警实际工作,就是要把交通事故降下来,把车辆、驾驶员管理好,把日常巡逻、打击现行犯罪、保护社会稳定工作做扎实。这也是我们公安交管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像牛玉儒同志那样,清醒地认识肩负的职责,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以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己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及时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问题,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打造良好的道路环境。

二、以身作则,依法从严治警。公安民警担负着三大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责任重于泰山,无论是打击犯罪、侦破大案要案,还是处理邻里纠纷,民警的一言一行无不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无不与群众利益休戚相关。交通民警接触群众多,窗口单位多,交警的形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在坚持依法从严治警方面,我们要按照建设过硬班子、纯洁公安队伍、树立良好警风、提高执法水平,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抓好公安队伍建设。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科学理论武装民警的头脑,使队伍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当前,我们要以深入开展“三基”工程为契机,切实提高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推动公安交警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和法制化建设。

三、爱民为民,多办利民之事。交管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做得好,群众就会受益,就会得到拥护;反之,就会损害群众的利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群众就会对我们工作不满。通过学习牛玉儒同志先进事迹,可以看出,他突出的一点就是在工作中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满腔热情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比如,解决群众如厕方便的问题,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解决牧民的牲畜健康问题,都是亲历亲为,真正从心底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真正在行动上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因此,我们要象牛玉儒那样,要用实际行动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关系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在队伍中深入开展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教育,教育广大民警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工作,坚决杜绝发生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歌曲陪伴我们度过了美好的学生时代,那时的自己每当唱起这首歌,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雷锋帮助他人的场景,心里产生对他那助人为乐、默默奉献的精神的敬佩。

最近观看了影片《雷锋》,让我对他的生平事迹又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众所周知,雷锋,这位伟大的战士,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平凡的,然而正是这无数的平凡构成了他的伟大。

雷锋曾说过:“党和人民需要我做黄继光,我就去堵枪眼,需要我做张思德,我就去烧木炭,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我都要尽一切力量,想一切办法为人民服务。”影片用一个个镜头再现了他的光辉事迹。用休息时间辅导驻地附近学校的孩子,帮助他们好好学习,教育他们养成健康的品德,树立远大的理想;自己穿补了又补的袜子,把省下来的钱寄给家庭困难的战友的亲人和灾区的人民„„

雷锋同志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却让他短暂的生命发出了永恒的光芒,他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做大事确实是可以成就一个成功的人生,但是我们要时刻记住的是:平凡铸就伟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记录在雷锋同志日记本上的话就是现在作为青年党员的我所需要践行的。

篇7:观雷锋电影有感

篇一:观雷锋电影有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题记

今天下午,我们组织观看了电影《雷锋》。这部电影谈不上高超的演技,谈不上宏大的场面,也谈不上亮丽的背景,它只用黑白两种颜色重现四十多年前的情景,但是我们都被深深感动了。我们感受到了心灵的震动,听到了感情的共鸣。

雷锋的童年是辛酸的。家人相继死去,他成了孤儿。一次上山砍柴却被地主婆毒打,烙下了“黑暗阶级的伤疤”。长大后,他用自己的一番热情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他省吃俭用,穿的袜子是补了又补,却将一百元钱毫不犹豫地捐给了灾区人民;他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义务帮助工人们盖楼房,却写的是别人的名字;他本来打算去医院看病,却遇上风雨中一位老人带着孙子到二十多里远的地方探亲,就背着小孩和老人一起去,送到了目的地,他还没喘口气儿喝杯水,又转身钻入了茫茫大雨中„„

这部电影有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大力和雷锋。王大力家庭较富裕,几乎每个月都受到老母亲寄来的10元钱。当时的10元钱不是小数目啊,而雷锋只靠部队里的6元生活费过着简朴的生活。篮球赛结束后,王大力等去买汽水解渴,还大方的说了一句“我请”;而雷锋只是默默地拿起水壶和凉开水。“你怎么不喝汽水?来我请。”王大力对雷锋说,“不了,这凉水不也一样解渴吗。”雷锋小小答道。两人的言行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是豪爽仗义的大款,另一个是艰苦朴素的同志,这不就是四五十年代的特产吗?

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朴实的话语充分反映了一个革命战士一切服从党安排,一切从革命利益出发的共产主义崇高品质。

毛主席曾经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雷锋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民做了一辈子好事。在他牺牲的那一天,他还盼望着去看看田大娘,再为乡亲们做好事。董必武赋诗赞扬雷锋说:“所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我们这一代应像雷锋那样,满腔热忱、坚持不懈地做有益公众的平凡小事,用共产主义思想的瑰丽珍珠,镶嵌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厦。

篇二:观雷锋电影有感

1940年的3月5日,雷锋,在湖南望城的一个贫苦的家里呱呱坠地。2009年的3月6日,我们金沙路小学为了纪念雷锋,看了一部名叫《雷锋》的电影。

观看了《雷锋》,我了解到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亲人相继去世了,因此,雷锋不满7岁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解放后,共产党用>温暖的阳光照亮了雷锋的心,让雷锋远离了孤儿的阴影;学校用知识给雷锋的人生揭开了新的篇章。1960年1月8日,雷锋光荣地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参军后,他更加努力了:在运输连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起床,把运输连的车辆擦得干干净净;晚上学习到深夜才歇息„„

我在观看了电影《雷锋》后,知道了雷锋是个拥有乐于助人、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等良好品质的良好少年,比起自己,我真是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我和他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在此,我把我平时做的“好事”都“抖”出来吧:

明明向爸爸妈妈保证八点前就睡觉,可我每天都要磨蹭到九点多。记得有一天,跟爸妈说好,早点睡觉,第二天早点起床去弟弟家,可到了第二天早上,非得妈妈硬把我从床上拉起来,并给我穿衣服,我才肯睁开眼睛。还有,我跟雷锋相比,最致命的弱点,就是有时明明是我自己错了,爸妈帮我纠正过来,而我却死不认账,还强词夺理。

我三思过了,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向雷锋同志学习!希望大家弘扬雷锋同志乐于助人、爱憎分明„„的良好品质!

篇三:观雷锋电影有感

什么是时代的美?战士那永不褪色,打了补丁的军装。

那天上习字,全体师生一起看了《雷锋 》这部电影。我被影片中雷锋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雷锋出生在湖南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雷锋七岁那年,爸爸被日本人杀害了,妈妈因此也被逼得上吊自杀,甚至连嗷嗷待哺的弟弟也没能逃离毒手。因为贫穷,家里没有林地而被迫去砍山上的树木;因为贫穷,冒雪辛苦砍来的柴火被凶恶的地主婆给抢去了。

幸运的是,雷锋虽然生在旧社会,却长在新中国。>长大了的雷锋参加了解放军。在一次新兵班会 上,班长说:“做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就要无私奉献,帮人要帮到底,要做好事。”雷锋叔叔记到心里。到了晚上,他就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道:人的生命 是有限的,可是,为人们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们服务之中。雷锋不光是这样写的,而且也是这样去做的。利用休息时间,雷锋叔叔常去营区旁边的工地做义务劳动;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送老奶奶和她的孙子回家;给灾区人们捐去自己省吃俭用的积蓄等等,这样的例子如数家珍。

虽然时代已发生很大变化,虽然雷锋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始终活在人民的心里,他的精神始终放射着夺目的光辉。作为新时期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该如何学习和贯彻雷锋精神呢?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志存高远,胸怀宽广,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尤其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紧跟时代步伐,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发奋学习、与时俱进。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与自己的理想及祖国的需要方面相联系的知识,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努力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勤俭朴素、厉行节约,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将来美好的生活。

雷锋,活着,是一面旗帜,鲜红夺目,催人奋进;逝去,是一座丰碑,昂然耸立,催人向上!让雷锋精神经久不衰,将学习雷锋进行到底。

篇8:何心冷的电影批评观

何心冷, 民国著名副刊编辑, 被誉为“中国现代报纸副刊的开拓者”, 江苏苏州人, 自学肄业于北京平民大学。1922年, 胡政之在上海创办国闻通讯社, 对外选聘人才, 何心冷由此开始了报刊从业生涯。《国闻周报》创刊后, 何心冷被委以重任, 成为主要的撰稿人、编辑, 因为他的勤奋与努力, 《国闻周报》渐渐在报界崭露头角。何心冷最突出的成就, 是对《大公报》副刊的贡献, 他先后创办了《艺林》、《铜锣》、《小公园》、《电影》、《儿童》、《体育》、《摩登》、《妇女与家庭》等综合性或专门性副刊, 为拓展、提升《大公报》的副刊内容、社会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天津的读者十分喜爱他, 报界人士评价:“天津市民尽有人不知道《大公报》有张季鸾, 但不知何心冷者甚少”[1]。

1926年, 《艺林》副刊中设立了“影戏世界”专栏, 对我国电影事业进行观察与评论, 1927年2月25日, “影戏世界”从《艺林》副刊中独立出来, 专门组成《电影》副刊, 《电影》副刊一开始是旬刊, 1927年9月4日应读者的喜爱与欢迎, 改成周刊。

关于《电影》副刊的编辑思想及选稿标准, 何心冷在第1期的“编者敬告读者与作者”进行过说明:“我们看见天津一般社会对于电影的狂热。所以有‘电影’周刊。我们这小小的‘电影’是想给电影观众一些辨别电影好坏的帮助。所以希望作者多赐些不含有‘捧’的性质的稿子。这是我们所欢迎的”[2]。在这样的编辑思想指导下, 《电影》副刊从一开始就定下了“批评”的基调。从1926年至1930年, 何心冷不但从来稿中挑选了大量对电影界进行观察、调查、评价的文章, 自己也亲自执笔, 写下了许多对我国电影事业的批评性言说, 如:“外国人能导演中国影戏吗?”、“听了一篇关于影戏的演说以后”、“借用一句话”、“电影公司的自杀政策”、“热天的电影映演时间”、“现在的中国电影界不需要打吗啡针”、“为什么出专号”、“骂得一点也不错”、“影片审查问题贡献给新市政当局”、“肉感与广告术”、“忠告天津电影界”、“敬告津市影界”等。

何心冷对我国电影界的批评, 主要围绕着两点内容展开探讨:一, 评价电影与我国社会的互动关系;二, 批评我国电影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根本目的在于刺激我国电影事业的进步。

一、重视电影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何心冷批评电影的话语实践, 十分注重剖析电影的责任意识, 强调电影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他反对外国人导演中国电影、批评电影院的黄色广告、批评电影院的自杀政策, 甚至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去考虑电影的放映时间。

(一) 电影事业的责任观

何心冷关于电影社会责任观的剖析, 还在“电影”副刊未独立出来之时, 就有了比较客观的理解, 他在“听了一篇关于影戏的演说”一文中, 对“影戏公司要将影戏当作教科书, 将影戏院当作学校, 将影戏观众当作学生”的观点进行反驳, 何心冷认为, 倘若电影一本正经, 板着脸, 摆出道学先生的眉眼, 是得不到观众的同情的, 毕竟电影是一项消遣娱乐活动, “影戏是影戏, 不是教科书”[3]。

尽管何心冷反对将电影事业定成“古板与一本正经”的基调, 但对于电影事业严肃的社会责任, 却又十分看重, 他认为:对待电影事业, 要抱定“‘为中国影戏事业努力而作影戏’的决心, 处处为国家体面着想, 处处为社会群众着想, 不应离社会太远, 时时将社会诱导到真美的路上。这是中国影戏界的责任”[3]。

何心冷反对外国人导演中国电影, 他对于中国影戏界中存在的“外国人导演中国影戏, 总比较好些”的观念进行批评, 理由是:“影戏是一种民众的艺术, 艺术的天才是否人人都有, 这是一个问题, 而且外国人不见得个个都有影戏艺术的天才, 即使算他有, 那么他对中国的观察, 一定只是些皮毛”[5], 何心冷坚持我国电影需要符合我国社会风俗的“气味”的观点, 无疑来自于他的电影社会责任意识。

何心冷对电影院宣传不负责任的“黄色”广告内容, 进行过点名的批评, “肉感与广告术”一文, 批评天津市电影院常常刊登体现黄色的广告内容, 去危害意志薄弱的青年, 他一方面不希望电影院摆出道学先生的面孔, 但也不希望电影院迎合社会庸俗的心理, 愈趋愈下。

(二) 关注电影观众的需求与素养

一方面, 何心冷关注电影承担的社会责任———诱导社会走到真美的路上;另一方面, 他也十分关注社会电影观众的需求与自身素养问题。

何心冷的许多批评文章, 是从电影观众的合理需求角度出发进行批评的, 比如, 电影院的座位、票务售卖、音乐、放映时间、服务等, 为了掌握电影观众的心理, 他还亲自去电影院体验。

比如, “热天的电影映演时间”一文中, 何心冷认为夏天的日场放映时间, 为了观众的舒服起见, 应该从3点一刻推迟到5点。何心冷对于大多数电影院固守成规, 懒得改革的观念提出质疑:“多数人因为向来是那样的, 每每不肯改革他们的办法, 不知道电影院的经理们, 也有那种观念没有”?[6]

在“忠告天津电影界”一文中, 何心冷批评天津电影院一味增加票价的营业方针:“无论哪个电影院, 都打着民众化的旗帜去召观众, 而同时却以增加票价为唯一的营业方针, 在这竞争剧烈的当儿, 这种方针不变, 恐怕难免失败”[7]。何心冷认为, 社会已经能够分辨电影公司出品的优劣程度和明星表现的好坏, 因此, “想把电影势力普遍到一般民众, 想使电影事业在争逐场中立得住脚, 应当以低廉的价格吸收多数关注”[7]。

在“电影公司的自杀政策”一文中, 何心冷批评电影公司为了南洋的市场, 对“古装片”粗制滥造, 进行杂凑, 只顾快出作品快赚钱, 而忽视了电影观众对于电影内容的真正需求。他谈到:“南洋华侨方面所想要知道祖国的情形, 不是要看那宽袍博带的陈死人, 实在是要知道少年的中国, 究竟改善到什么地步。”对于上海电影公司拍摄的古装作品:“油头滑脑、挤眉弄眼的样子、荒谬绝伦、情理上讲不过去的情节”, 何心冷尖锐地指出:“我不信外国人都是瞎子”[9]。

在批评电影界对观众需求没有尽到责任的同时, 何心冷也对电影观众的素养提出要求, 在“借用一句话”一文中, 何心冷将自己批评过的“将影戏院当做学校”观点, 从另一个方面去诠释, 那就是电影观众在观看电影时的行为素养, 何心冷批评中国电影观众在观看电影时, 营造出叫嚣不宁静的状态———轻薄的口哨声、高谈阔论声、鼓掌声, 使人脑胀头昏, 因此, 何心冷劝导电影观众要“守秩序”[10], 才能成为有资格的电影观众。

二、批评我国电影事业的问题

何心冷对于我国电影事业创办了好几年, 却一天天衰落下去的落后现状, 提出了许多批评性与建设性的意见。

在“现在的中国电影界不需要打吗啡针”一文中, 何心冷从两个方面, 分析了阻碍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问题:一在于电影作品的“粗制滥造”以及对社会卑劣心理的迎合, 二在社会对电影事业的漠视。何心冷认为, 电影作品的“粗制滥造”是先天不足的原因, 是电影公司经济不充裕, 为少下本钱而导致的结果。而电影作品对社会卑劣心理的迎合, 归根结底, 是社会对电影事业的漠视。何心冷批评中国人“看着人家在雪地里滑得跌了, 自己在旁边拍手大笑”的心理, 对于许多智识阶级 (知识分子) 因为一部影片的不足而将电影事业全盘否定的做法持否定态度, 他认为这是一种“乱捧乱骂”, “是在病人身上打吗啡针的办法, 在很短的时间中或许有一些见效力, 但是终久没有多大用处的”[10]。

因此, 何心冷建议社会应该对电影事业多加关注, 多加计划和引导, 不应任其胡搅, “尤其是知识阶级, 希望能够给电影界一种切实的助力, 指导他们, 督促他们, 使他们能够一天天的发展”[12]。

针对电影院存在的问题, 何心冷专门开设“电影院讨论号”、“电影院专号”栏目进行批评与探讨。在“编者誌”中, 何心冷谈到如此选稿的目的:向电影院请求他们改良。

在“为什么出专号”一文中, 他也专门提到为什么出专号对电影院提出批评的原因:“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发表了意见, 使电影院可以改善。电影院改善了, 可以使大家得到精神上的愉快, 大家对电影院发生了好感, 电影院自然就赚钱了”。[13]

这些观点, 都说明, 何心冷对电影问题的批评观, 始终是站在电影院的立场, 站在电影观众的立场, 希望我国电影事业进步, 希望电影能够循着艺术的轨道前进。正如他所说:“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我们既处于旁观者的地位, 既然知道, 就应该贡献给电影院, 因为电影院虽然是一个公司经营的事业, 同时确实天津社会上公众唯一的正当的娱乐场所”[13]。

参考文献

[1]曹世瑛.从练习生到外勤课主任[M]//周雨.大公报人忆旧.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1:128.

[2]何心冷.编者敬告读者与作者[N].大公报.电影旬刊, 1927-02-15 (8474) .

[3][4]何心冷.听了一篇关于影戏的演说以后[N].大公报.影戏世界.艺林, 1926-12-20.

[5]何心冷.外国人能导演中国影戏吗?[N].大公报.影戏世界.艺林, 1926-12-13 (8418) .

[6]何心冷.热天电影的映演时间[N].大公报.电影旬刊, 1927-06-05 (8585) .

[7][8]何心冷.忠告天津电影界[N].大公报.电影周刊, 1929-09-10 (9390) .

[9]何心冷.电影公司的自杀政策[N].大公报.电影旬刊, 1927-02-25 (8484) .

[10][11]何心冷.借用一句话[N].大公报.影戏世界, 1926-12-30 (8434) .

[12]何心冷.现在的中国电影界不需要打吗啡针[N].大公报.电影旬刊, 1927-06-05 (8798) .

篇9:青春印画——观电影《艋舺》有感

青春;叙事结构;人物设置;细节

台湾导演钮承泽在2009年推出一部《艋舺》一经上映获得极大的好评。影片极像一部青春的自述散文,以流水般的影像向我们展现了一段青春岁月——伴随着热血、梦想和追求的少年岁月。影片的高票房也为其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成为当年极富话题的热门台湾影片之一。

影片在叙事上以主角周以文(蚊子)独白式的自述展开,长达20分钟的片头以缓缓的语调介绍了蚊子戏剧性结识4位同伴的经历。这五位少年在艋舺演绎着自己热血的青春梦想。故事发生围绕艋舺彼时遭遇的时代变迁展开,七八十年代外来文化已经开始渐渐渗入艋舺的生活。蚊子作为自述的主人公,在影片中和尚天佑(和尚)是导演着力刻画的主要对象,作为庙口太子帮的成员,蚊子的信仰似乎更多的是建立在这群朋友对自己深刻的影响上:他相信朋友情意和义气,因一根鸡腿惹祸上身的他却蒙朋友为他出头而“误入黑道”——这使十几年来一直伴随一欺侮长大的他终于获得关怀温暖和支撑。他对于这个团体的情感也可想而知了。蚊子的命运也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在后来与伙伴义气混黑道的过程中,他通过去太子家拜访从而认识了传闻中的台湾本土黑道,在混战厮杀中加深了兄弟间并肩作战的深厚情意,白猴的一句“意义使三小,我只知道义气”在蚊子心里埋下了种子。这也是蚊子这个人物为何成为五个同伴中最本真的、倾尽全力捍卫兄弟之情的人物。他所认为的兄弟情更多的不再是江湖的草莽之情,而是已经升华了的兄弟感情亲情。当他发现和尚对于Geta的报复,他更多的是考虑人情而非事情的是非缘起,以至于最后在和和尚的对峙中他仍旧不顾自己性命和安危要去寻这个究竟。相对于太子的懦弱和黄万伯的薄情,蚊子这个人物血肉丰满。太子的性格跟自己从小到大顺风顺水的成长经历相关,表面上他是团队的领袖,其实并没有足够的决策和决定能力,相反在遇到大事会感情用事,不以大局为重。面对女友的意外,他毫无大局意识,更多的把个人的好恶加入事情的处理中。作为Geta的独子,面对父亲的突然离世,他更多的是退缩和回避,而少了一份为人之子该有的承担。

相对于蚊子的实沉与太子的怯懦,和尚是太子帮成员中最为成熟的一个个体。他兼具先天的个体优势,品学兼优的他更像是太子帮中真正意义上的大哥。尽管如此和尚最看中的仍旧是与太子之间多年的、超乎寻常的兄弟之情,使得他一方面不满太子不懂事的女友,另一方面却又在对待因太子冲动惹祸时能够顾全帮派颜面、挺身而出地一力承担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故事发生到此刻发生转折:和尚在无意间得知自己父亲当年与Geta的龃龉之后对和尚暗生恨意,和人联手报复了Geta,看似冷酷的他却仍对太子和蚊子这群兄弟仍旧爱护有加并不借此迁怒太子。面对蚊子誓死的追问,和尚的果敢冷静最终被自己心底的情意所击垮而选择向再次伸出友谊之手以至二人双双倒下。和尚并不是一个冷血的只为自己得失计算的精明人,相反,他与蚊子没有什么不同,也是一个混义气和感情的人。

此外影片中出场的太子帮的另外二位成员黄万伯和白猴也极富特色:他俩是作为五人帮的“调味剂”:黄万伯更像是一个说多过做的浮夸人,面对兄弟的隔阂,他也因过度考虑自己而闪烁其词。白猴则刚勇有余而圆融不足——太子帮的五位成员因兄弟情意结识相伴却又性格各异,对情的理解的深度和表达方式的迥异使得影片在表述上层次鲜明,为影片增色不少。

影片中精巧的情节处理集中体现在对Geta相关情节的处理上。作为影片中举足轻重的出场人物,黑帮老大Geta一开始的亮相就充满了戏剧性:一方面黑帮老大的身份使得他在众人口中派头十足,能够凭借一双木屐对抗日本武士刀;但在影片中的正式亮相则和此大相径庭:他头顶粉色浴帽在厨房烧菜。正当观众为此感到极大反差之时,接下来家族正餐时分的意外事件打破了这一疑虑:Geta对于在赌场犯罚的人的冷血无情毫不形于色——将这个人物的城府展现的淋漓尽致。伴随剧情的展开,原来Geta当年的庙口老大的身份也是与和尚的父亲争夺以令人不齿的手段得来的。这使得Geta这个人物性格更加丰厚立体。随后对于太子党的鲁莽犯错更彰显了Geta的个性:极有心眼的他佯装不知情将和尚作为太子的替罪羊重罚。在刻画Geta的城府和世故的同时,也将他的刻板和传统交织地交代在故事情节之中:Geta作为一个恪守传统帮派管理模式的黑帮头目,对外来势力的侵入异常排斥,他并不相信枪械和毒品生意对艋舺的影响力量。也这是因为这个Geta为这个以新代旧的时代付出了生命的代价。Geta尽管颇具城府,但面临这样一个全新的世代,最终用自己的性命为此画上终结单。这样双重的反差将这个人物塑造的个性而鲜活。戏中也用了部分笔墨刻画蚊子与Geta之间似有若无的父子情。素未谋面以前Geta是蚊子眼中的遥不可及的黑帮老大,在见面以后又更像是可亲可敬的普通父亲,蚊子缺失的父爱和Geta对人观察的犀利使得他在与从小在无父亲关爱的蚊子在相处的时候更多展现的是普通人之间的情感——这深深地将蚊子的对这段难忘经历的界定放在一个情字上,这也是他最后选择为此牺牲自己性命在所不惜的原因。

导演在营造影片中七八十年代艋舺的风貌时,为了保证影片中既定情境的真实再现,将主场景之一的宝斗里在原址的基础上进行了复建,以至于在拍摄现场有和导演同年代的居民路过惊呼简直跟当年一模一样。宝斗里的装饰风格,流露出浓烈的八十年代的意味:复古的瓷砖墙面,小情小调的道具陈设,无不成为场景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段影片得光线和影调设置也颇具特色,高纯度红绿色彩对比展现出一种突兀与不现实感:宝斗里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与妓女小凝和蚊子纯真的感情在这样矛盾的环境中得到了一种对应式的呈现,给观者一种更为震撼的情感体验。

作为主场景的Geta家是影片美术创作的一个重点,艺术指导黄美清在建构Geta家的时候,十分注重从剧本出发,将Geta不俗的江湖地位与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在客厅一进门显要处悬挂一副醒目的猛虎图,突出Geta的江湖老大地位,纯中式的沙发茶几表现Geta的恪守传统,但在客厅对面却有一个西式的吧台,作为客厅的功能区的同时也表明当时西方文化已经侵入艋舺的生活。同样的中西合璧的处理也体现在院落的处理中,Geta家中庭院的假山上散落着多尊雕像,有爱神丘比特也有中式传统的仙鹤,这样多重的矛盾在Geta家中得到集中体现。在建构客厅布局的时候也考虑到Geta家既是黑帮老大生活的居所也是帮会所在,所以客厅的最深处设置了神龛,也为故事中执行家法那场戏预留了表演空间。

上一篇:社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坚持不下去的励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