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墙材使用专项基金返退申请

2024-05-13

新型墙材使用专项基金返退申请(精选10篇)

篇1:新型墙材使用专项基金返退申请

新型墙材使用专项基金返退申请

叶县建设局墙改办:

由河南皓兴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皓兴-御龙湾三期35#、36#、37#、38#楼主体工程已经施工完毕。其中35#楼属于框剪结构地上11层。36#、37#、38#属框剪地上7层。

建筑总面积

19623平方米

我公司在本工程中按照设计要求使用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蒸压粉煤灰砖 新型墙体材料,现特邀贵单位予以复查验收,并申请贵单位为我公司办理新型墙材使用专项基金反退事务。

申请人:河南皓兴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盖章)代理人(签字):

****年**月**日

篇2:新型墙材使用专项基金返退申请

一、基金返退基本条件

符合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办法的规定并按规定足额缴纳墙改专项基金的建设工程(禁实城市的工程不能使用实心粘土砖)。

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程序

1、申请返退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建设单位向原征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墙改办书面提出墙体材料使用情况现场检验;

2、墙改办收到建设单位书面申请后三日内组织有关人员对建设工程进行现场检查并记录(检查新型墙材的使用情况);

3、现场检查初步符合要求的工程提供工程竣工图、工程决算书及墙体材料采购发票等有关资料;

4、对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计算和审核,计算出新型墙体材料占整体墙材的百分比,确定返退比例;

篇3:新型墙材使用专项基金返退申请

1 资料来源及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黑龙江省新农合各统筹县(市、区)新农合统计信息报表、全省新农合各统筹县(市、区)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县(乡)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管理工作人员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1.2 方法

应用Excel软件录入黑龙江省新农合信息统计数据,并用Excel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龙江省新农合基金筹集状况

黑龙江省新农合试点工作始于2003年,至今已经扩展到全省132个县(市、区),参合农业人口达到1 312.34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92.12%。各年筹资构成见表1。

2.2 黑龙江省新农合基金使用状况

2007年,黑龙江省新农合基金支出43 129.94万元,当年筹集基金使用率为61.61%,其中,统筹基金使用率为64.15%,较2006年下降了3.83%;家庭账户基金使用率为51.37%,较2006年提高了2.15%,变化幅度较小,见表2。2007年累计基金使用率为53.04%,与2006年累计基金使用率55.64%相比变化不大。

总体来看,黑龙江省新农合基金使用率虽然较试点初期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仍较低,其中,家庭账户基金使用率低是造成基金结余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黑龙江省新农合基金支出状况

2.3.1 住院补偿基金支出。

黑龙江省新农合实行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账户,基金支出包括统筹基金支出和门诊家庭账户基金支出。统筹基金支出是指用统筹基金支付的对参合农民医药费用的补偿支出。其中,住院统筹基金支出是指用统筹基金支付的对参合农民住院费用的补偿支出,门诊统筹基金支出,是指用统筹基金支付的对参合农民门诊和健康体检费用的补偿支出。门诊家庭账户基金支出是指设立家庭账户的地区,用于参合农民门诊费用、住院自付费用和健康体检的支出。可以结转使用,但不得提取现金。经办机构的人员经费、银行手续费等工作经费不在基金中列支。

%

%

2006年,黑龙江省新农合基金支出总额为14 207.66万元,其中,住院补偿金额为10 925.95万元,占其基金支出总额的76.90%。2007年,黑龙江省新农合基金支出总额为43 129.94万元,其中,住院补偿金额为35 444.64万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82.19%,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5.29%。

2.3.2 门诊补偿基金支出。

2006年,黑龙江省门诊补偿金额为2 960.91万元,占其基金支出总额的20.84%;体检支出283.88万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2.00%。2007年门诊补偿金额为7 387.30万元,占其基金支出总额的17.13%,较2006年下降了3.71%;体检支出216.88万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0.50%,低于2006年平均水平。

2.3.3 其他补偿基金支出。

2006年,黑龙江省新农合其他补偿基金为36.92万元,占其基金支出总额的0.26%。2007年其他补偿基金为81.12万元,占其基金支出总额的0.18%。

2.4 黑龙江省新农合基金支出流向

2.4.1 住院补偿基金支出流向。

2007年,全省新农合住院补偿基金中有25.13%流向乡镇卫生机构,37.26%流向县级医疗机构,37.62%流向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可见,住院补偿基金主要流向了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仅占住院补偿基金的1/4,见表3。

%

2.4.2 门诊补偿基金支出流向。

2007年,黑龙江省门诊补偿基金中54.96%流向村卫生机构,较2006年增加6.06%;43.23%流向乡镇卫生院,较2006年降低了4.94%;1.81%流向县级卫生机构,较2006年降低了0.81%。可见,绝大部分门诊补偿基金流向了乡、村两级卫生机构,见表4。

%

2.5 新农合基金结余状况

全省2007年新农合统筹基金结余19 979.76万元,占当年筹集统筹基金总额的35.85%。此外笔者还对2006年启动的尚志市等19个统筹县(市、区)的累计统筹基金结余情况进行分析,得知19个统筹县(市、区)的累计统筹基金结余占2007年当年筹集的统筹基金总额的41.01%,见表6。

%

3 讨论与分析

3.1 新农合基金使用率偏低,应进一步完善新农合补偿方案

黑龙江省新农合基金平均使用率除2004年为46.63%外,其他年份均在60.00%~63.00%之间,据测算2007年全国新农合基金平均使用率为80.99%,其中东部地区为87.68%,中部地区为78.65%,西部地区为74.38%。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新农合基金使用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2007年基金平均使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9.38%。黑龙江省新农合基金使用率低的原因主要是:⑴补偿方案设计不合理。⑵家庭账户基金沉积率较高。⑶部分非转移支付统筹县(市、区)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到位晚。此外,从基金结余角度来看,黑龙江省2006年及2007年统筹基金结余率分别为32.02%和35.85%(含10.00%风险金),均高于财政部、卫生部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规定的15.00%的比例。此外,通过对2006年开始启动的尚志等19个统筹县(市、区)的分析发现,其2007年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占本年度统筹基金的41.01%,超出新农合财务制度规定比例的16.01%。

基金使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农合补偿方案设计不合理,科学合理的新农合补偿方案,对于新农合的正常运行、保证基金的合理使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新农合是一项新制度,各地在缺少经验的情况下,往往多采取较谨慎和保守的补偿方案。随着新农合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统筹县应及时总结经验,设计出合理、稳定的补偿方案,力求新农合能最大限度地普惠于参合农民。

为保证新农合基金结余率达到财务制度规定的标准,在制定并实施合理、稳定的补偿方案的同时,各统筹县有必要将二次补偿作为调整基金结余率的一种重要手段,根据基金的结余情况采取适宜的二次补偿方案。二次补偿既可以保证基金达到财务制度规定的结余率,又可以保证新农合基金不超支,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参合积极性[1]。

3.2 转变门诊家庭账户模式,实施门诊统筹,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2]。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门诊家庭账户在新农合启动初期对动员农民参合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制度的不断深入发展,门诊家庭账户的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一是门诊家庭账户基金不能起到互助共济的良好作用。二是在基金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挤占了新农合统筹基金。此外,据国内有关研究显示,随着新农合制度的不断深入发展,实行家庭账户的乡镇其参合率并未呈现高于门诊统筹乡镇的现象[3]。

黑龙江省自开展新农合以来,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率逐年增加,尤以乡镇卫生院住院率增加最为明显。除新农合激发出部分潜在住院需求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与补偿模式有关。由于只有住院才能得到统筹基金补偿,导致相当一部分参合农民为了报销医药费“挂床”看病的现象,造成了新农合基金不必要的浪费。与此同时,在少数已取消乡镇卫生院的地区,由于在村卫生所无法享受统筹报销的好处,一些农民只得舍近求远,到县级医疗机构看病,既浪费了合作医疗基金,又给农民带来了较多的不便。鉴于以上原因并结合黑龙江省门诊家庭账户基金沉淀过多等实际问题,建议逐步将黑龙江省各统筹县(市、区)门诊家庭账户基金转为门诊统筹基金。门诊统筹不仅方便参合农民就医,节省新农合基金,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村卫生室及村医的利益。村卫生室是我国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中最基层的单位,在解决本村农民医疗保健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由于黑龙江省部分统筹县(市、区)采取了取消乡镇级医疗机构报销起付线的做法,致使大量参合农民流入乡镇卫生院,造成相当一部分村医对新农合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其后果不仅影响农村基层卫生建设,而且在村医的影响下还将影响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3.3 加强乡镇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其医疗服务功能

乡镇卫生院是为农民提供住院服务的最基层医疗机构,应能够以较低廉的价格为农民解决常见的住院疾病。从参合农民住院补偿基金支出流向看,乡镇卫生院占到总住院补偿支出的25.13%,这一级的住院服务如果不能有效地利用,一方面会给患者增加住院负担,另一方面,合作医疗住院统筹资金如果有80.00%多用在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将给有限的合作医疗基金带来巨大挑战,并影响农民的整体受益水平。因此,建议政府应尽快采取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强有力的手段,加强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建设。与此同时,在定点医疗机构的选定上,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各定点医疗机构的主观能动性。

摘要:目的分析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状况,查找基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黑龙江省132个合作医疗统筹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处理分析。结果基金使用率偏低、住院补偿基金流向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明显高于乡镇医疗机构,门诊家庭账户基金流向以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机构为主。结论进一步完善补偿方案,并以二次补偿作为必要的调节手段,提高基金使用率;转变门诊家庭账户模式,实施门诊统筹,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提高其卫生服务能力,确保基金合理使用。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

参考文献

[1]项莉,宋培培,刘永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次补偿必要性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4):29-31.

[2]财政部,卫生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S].财社[2008]8号.

篇4:新型墙材使用专项基金返退申请

专项建设项目基金是国家为扩大有效投资,积极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解决项目投资及建设过程中资金到位不理想等问题,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对“看得准、有回报、不新增过剩产能的重点建设领域”直接注入项目资本金的投资举措。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专项建设项目基金运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政策性和操作性强,条件严格,欠发达地区在争取、管理和使用中面临诸多困难,应引起高度重视。

欠发达地区专项建设基金管理和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争取专项建设基金的“合力”不够。有的地方政府负责人认为项目建设基金虽然期限长、利率低,但总归是要还的,大量争取项目建设基金会加重地方财政负担,因而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失去时机,等到国家政策有变、条件严格时再争取,难度就会加大。同时,由于申报时间紧、项目多、任务重,政、银、企三方往往难以充分沟通,项目储备严重不足。据参与基金申报的人员讲,发达地区项目储备多,前期准备充分,往往一个项目一个本子,而欠发达地区申报基金项目储备少,一个项目一张纸。此外,由于没有相应的部门进行指导协调,许多问题在上报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有些项目实施前土地性质为非保护性耕地,项目落地后又变更为保护性耕地,加大了项目的投资成本,导致项目不能实现签约投放。

二是专项建设基金项目撬动银行贷款的“动力”不足。从项目构成看,项目零碎,缺少有影响力、对银行信贷资金有带动力的大项目、好项目,无法有效撬动银行信贷资金及时跟进,专项建设基金的“杠杆”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项目签约率低、基金投放慢也是影响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的重要因素。国家开发银行对项目初审条件较为宽松,但对项目资金使用条件把控较严,资金易得难用,导致大部分资金在投融资企业账户上“睡觉”,不能及时支付到项目。而农发行正好相反,资金难得易用,由于大部分项目进展缓慢,导致农发行已到位的大部分资金在项目实施单位银行账户上“睡觉”,不能及时作为项目资本金使用,难以发挥“四两拔千斤”的撬动作用。

三是欠发达地区争取项目基金的“能力”有限。本次项目建设基金实质上是政策性银行以贷款的形式补充项目建设单位资本金不足的问题,设定了由政府融资平台担保、修改公司章程、变更项目资本金、政府回购等具体政策要求,欠发达地区往往难以达到这些要求。如农发行对政府回购项目,一般要求最低财政收入作为保障,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只能采取更严格的第三方担保形式申请基金,增大基金申请难度。据农发行反映,由于专项建设基金项目的申报要求主要以未开工项目为主,预期收益不明,导致项目的成熟度较低,配套资金尚未落实,项目建成后风险较大,从而加大了投放项目的投后管理难度,存在一定的投后风险管理问题。

四是项目基金管理“活力”欠佳。项目建设基金主办行为国开行和农发行,两家政策性银行在支持领域和扶持项目上有交叉,国开行占有优质大项目,农发行项目较少,两者存在着竞争关系。国开行宽进严出,初审条件较宽,使用条件较严,大量资金沉淀于地方融资平台,项目建设单位还要背负利息;农发行严进宽出,初审条件很严,贷款时限较长,导致信贷资金停留在银行账户。这样,就形成国开行基金争取项目容易使用难,农发行基金使用容易争取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两种模式的共同特点是灵活性不强、应变不足,不利于项目建设基金的争取、管理和使用。另外,在项目争取过程中政府、企业积极主动,银行相对被动。基金争取到位后,在使用监管过程中,银行积极,政府对企业监督管理相对松懈。同时,由于许多项目工程进度较慢,对资金的需求不足,影响资金支付进度,出现项目基金闲置。

相关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无论是对当前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还是促进地方经济长远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各级各部门都应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不局限于部门利益,打破条块分隔,树立“争取资金就发展,地方发展我受益”的共同理念,强化政府指导,注重部门协商,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统筹规划,积极谋划大项目、好项目。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组建强有力的班子,加强项目前期调查研究,加大项目池储备力度,做到一个项目,一笔资金,一套人马,一个本子,一步到位,有影响力、带动力,提高项目建设基金争取率。

三是加强衔接沟通,争取专项资金尽快落地。一方面,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的衔接力度,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降低基金申请、使用门槛,争取在资金使用及拨付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提高专项建设资金支付率,确保资金早日发挥效用。另一方面,积极支持各银行金融机构向上级金融机构衔接争取,及时跟进专项建设基金投入的项目,确保项目资本金到位后,给予足够的信贷支持。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提高项目建设基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明确主管部门、监督部门、实施部门的责任,强化监督制约,重点整治基金支付不及时、基金管理不规范、项目质量把关不严等关键环节的问题,加大问责力度,提高项目使用效益,把项目建设基金管好、用好。

篇5:新型墙材使用专项基金返退申请

征收返退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区发改局(墙改办)、各区财政局、各开发园区及板块平台:

为规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返退工作,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现将《南京市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返退实施细则》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1、南京市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返退实施细则 南京市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返退实施细则

第一条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7‟77号)、《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2008年11月18日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经贸委关于印发<江苏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苏财综„2008‟43号)、《南京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管理办法》(200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55号)、《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2010年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制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专项基金遵循先缴后退的原则,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建设单位均应依法足额预缴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以下简称“专项基金”)。除国务院和财政部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国家规定的征收对象、范围、标准,不得减征、免征、缓征专项基金。

第三条 凡在市本级报建的项目其专项基金的征收返退管理工作由南京市建筑节能管理中心(南京市建筑材料市场管理中心)负责;凡在自主征收专项基金的行政区(含开发园区和市级板块平台)报建的项目,其专项基金的征收返退管理工作由所在行政区墙材管理机构负责。

第四条 现场查验及返退工作实行建设单位申报制,建设单位应 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向缴纳专项基金的墙材管理机构或征收部门申请现场查验和专项基金返退。

第五条 专项基金征收、审核返退工作接受财政、审计、上级行政、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 征收

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在办理规划许可证前,按项目规划审批核准的建筑面积,向所属墙材管理机构预缴专项基金,并领取相关业务宣传资料。

专项基金征收标准为建筑面积每平方米10元。征收地点为各级墙材管理机构设立的政务事项办理窗口。

《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仅作为缴费单位预付款附件资料(不作报销凭证),缴费单位申请返退时需提供缴款书原件,不予返退的资金由墙材管理机构出具《江苏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专用收据》。

第七条 现场查验

现场查验包括建筑或构筑物基础墙体材料查验和建筑或构筑物的主体墙体材料查验(以下简称为基础查验和主体查验)、建筑节能查验。由建设单位根据工程实施进度,按时间节点向所属墙材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墙材管理机构受理后,七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查验。

一、基础查验

砌体结构的在建工程应在基础出正负零后,其他结构的在建工程应在基础底板未浇前,由建设单位提出基础查验申请,查验内容包 括:

1、是否使用了相关文件规定禁用的墙体材料;

2、使用混凝土普通砖的,查看主砖是否具有标识,且是否取得《江苏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及《南京市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推广证书》。

二、主体查验

主体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在墙体粉刷前,应提出主体查验申请。查验内容包括:

1、施工图审查合格证书;

2、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缴费凭证;

3、墙体材料进场复检报告;

4、现场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是否有标识,无标识产品一律视同无《江苏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的产品;

5、墙体材料的购销合同和现场用材记录单(建设方盖章后带回一份);外地产品应出具在我办登记备案的证明材料,否则其已使用部分不予返退专项基金;

6、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是否具有《江苏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和《南京市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推广证书》;

7、临时建筑及围墙是否使用了明令禁用的墙体材料。基础及主体现场查验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必须派员到场并在查验记录单上签字,否则视同未查验。现场查验记录是返退的重要依据,查验记录中显示的墙体材料,方可列为日后返退计 量的墙材。

三、建筑节能查验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专项验收并应将建筑节能设计备案和节能分部工程验收资料报所属墙材管理机构审核,墙材管理机构按规定进行现场查验,符合条件的核发《民用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表》。

第八条 申请返退程序

一、建设单位应于竣工验收后30日内,向所属墙材管理机构提交有关基金返退结算申请材料。若提交资料齐全,墙材管理机构应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专项基金返退审核。

二、申请返退结算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1、《南京市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结算申请表》(一式两份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2、预缴专项基金的票据原件,即《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第四联;

3、《南京市新型墙体材料现场应用验收记录单》原件(建设单位盖章);

4、《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表》;

5、购销新型墙体材料合同、发票等原始凭证(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清晰)的原件及复印件(校验比对后,墙材管理机构在复印件加盖“与原件已核”印章,原件上加盖“返退验讫”印章);

6、规划许可证(复印件);

7、供货单位的《江苏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复印件(加盖供货单位公章及市墙革节能办认定专用章)、《南京市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推广证书》复印件,外地产品还需提供在我市备案登记的证明材料;

8、建筑工程招投标预算书。第九条 基金返退标准

(一)全额返退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建设工程项目(含基础)使用的产品均具有《江苏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和《南京市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推广证书》;

2、民用建筑工程通过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并取得《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表》。

(二)下列情况属于部分返退:

1、建设工程未申请或逾期申请基础查验,专项基金扣减20%再予以核算;

2、建设工程项目(含基础)使用的产品具有《江苏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但无《南京市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推广证书》的,专项基金扣减50%后再予以核算;

3、建设工程使用《江苏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的产品超过墙材总量60%的,按实际使用比例核算返退。

(三)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予返退:

1、建设工程(含围墙及临时建筑)中使用国家、省、市明令禁止的墙体材料的;

2、民用建筑未办理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的;

3、未申请查验或申请查验时已无法实施主体查验和建筑节能查验的;

4、使用不合格墙体材料的;

5、经查实报送虚假返退申请资料的;

6、使用《江苏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的产品未超过60%比例的。

第十条 墙材管理机构应与同级财政部门定期核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含预收款)结余情况,及时梳理不符合返退条件的预收款项目,并结转为专项基金纳入国库。

第十一条 各自主征收专项基金的行政区(含开发园区)应结合自身实际参照本实施细则制定本区域的查验及返退细则;市级板块平台查验及返退标准执行本实施细则。

第十二条 根据全市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情况,现场查验及返退标准由市住建委、财政局适时修订本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 2014年1月1日起现场查验(含基础、主体、节能)的工程项目均执行本细则相关返退条款。

篇6:新型墙材使用专项基金返退申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规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支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国发[1992]66号),以及国家有关政府性基金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于政府性基金,收入金额缴入地方国库,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三条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政策由财政部会同国家经贸委统一制定,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和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由地方各级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负责征收和使用管理。

第四条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审计和新型墙体材料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征收

第五条 凡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未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缴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第六条 未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工程,由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按照工程概算确定的建筑面积以及最高不超过每平方米8元的标准预缴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在主体工程竣工后30日内,凭有关部门批准的工程决算以及购进新型墙体材料原始凭证等资料,经地方财政部门和原预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核实无误后,办理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清算手续,实行多退少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不得向施工单位重复收取,也不得在墙体材料销售环节征收,严禁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外加收任何名目的保证金或押金。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具体征收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会同同级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及建设单位承受能力制定,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详见附件2。

第七条 除国务院、财政部规定外,任何地方、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改变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对象、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或减、免、缓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第八条 征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应使用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政府性基金专用票据。

第九条 建设单位缴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计入建安工程成本。

第十条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由地方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负责征收,也可由地方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委托其他单位代征。

第十一条 地方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及其委托单位征收的新 2 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的规定,全额缴入地方国库,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具体缴库办法,依照《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字[1996]43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监督同级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缴和入库。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缴入国库,填列“基金预算收入”科目第80类“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第8019款“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财政部门拨付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填列“基金预算支出科目”第80类“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支出”第8019款“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

第十二条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代征手续费按实际代征缴入国库的2‰比例,由地方同级财政部门按规定计提和拨付,纳入地方预算管理。

第三章 使 用

第十三条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使用范围包括:

(一)引进、新建、扩建、改造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工程项目的贴息;

(二)新型墙体材料示范项目(含引进项目)和推广应用试点工程的补贴;

(三)新型墙体材料的科研、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及推广;

(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宣传;

(五)代征手续费;

(六)经地方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有关的其他开支。

其中

(一)、(二)、(三)和

(四)项开支合计,不得少于当年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总额的90%。

第十四条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的,作为增加国家资本金处理。

第十五条 地方各级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作为行政机关或预算拨款事业单位的,其管理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按照编制从正常预算经费中核拨;地方各级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目前仍作为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的,其管理经费由地方同级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规定,暂从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中拨付,今后应逐步从正常预算经费中核拨。

第十六条 地方各级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应按同级财政部门规定编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并报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用于新型墙体材料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的,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及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

(二)由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可行性报告 4 进行审查;

(三)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和科研开发项目和科研开发项目,应按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办理;

(四)经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纳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算;

(五)财政部门根据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算拨付项目资金。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不及时足额缴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由地方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及其委托单位督促补缴应缴的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并自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应缴未缴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虚报使用粘土实心砖面积的,由地方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及其委托单位责令改正,并限期补缴应缴的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第二十条 地方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及其委托单位不按本办法规定征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不按规定使用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政府性基金专用票据,截留、挤占、挪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由地方同级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国发[1987]58号)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地方墙体 5 材料革新办公室不按本办法规定比例使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由上级财政部门和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至第二十条规定行为的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以及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负责人员,依照《关于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或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至2005年月12月31日。

第二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会同同级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备案。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经贸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2年月10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关于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字[1999]96号)同时废止。其他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规定为准。

附件2:

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一、非粘土砖

(一)孔洞率大于25%非粘土烧结多孔砖和空心砖(符合国家标准GB13544--2000和GB13545--1992的技术要求)。

(二)混凝土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13545--1992的技术要求)。

(三)烧结页岩砖(符合国家标准GB/T5101--1998的技术要求)。

二、建筑砌块

(一)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8239--1997的技术要求)。

(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15229--1994的技术要求)。

(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T11968--1997的技术要求)。

(四)石膏砌块(符合行业标准JC/T698--1998的技术要求)。

三、建筑板材

(一)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简称GRC板)(符合行业标准JC666--1997的技术要求)。

(二)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符合行业标准 7 JC626/T--1996的技术要求)。

(三)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符合国家标准GB15762--1995的技术要求)。

(四)轻集料混凝土条板(参照行业标准《住宅内隔墙轻质条板》JC/T3029--1995的技术要求)。

(五)钢丝网架水泥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623--1996的技术要求)。

(六)石膏墙板(包括纸面石膏板、石膏空心条板),其中:纸面石膏板(符合国家标准GB/T9775--1999的技术要求);石膏空心条板(符合行业标准JC/T829--1998的技术要求)。

(七)金属面夹芯板(包括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和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板),其中: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689--1998的技术要求);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T868--2000的技术要求);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T869--2000的技术要求)。

(八)复合轻质夹芯隔墙板、条板(所用板材为以上所列几种墙板和空心条板,复合板符合建设部《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板施工及验收规程》的技术要求。)

四、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工业废渣、农作物桔杆、垃圾、江河(湖、海)淤泥的墙体材料产品。

五、预制及现浇混凝土墙体。

篇7:新型墙材使用专项基金返退申请

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促进节约能源和保护耕地,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7]77号)以及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以下简称专项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按工程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市、县(县级市,下同)分级征收,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转下年安排使用。

第三条 专项基金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以下简称墙革办)负责征收和使用管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委托其他单位代为征收。

第四条 专项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审计和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征 收

第五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前,按照建设项目批准文件或规划审批确定的建筑面积一次足额预缴专项基金,标准为每平方米10元。

建设单位持已预缴专项基金的财政票据,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六条 国家、外省、外资及部队在广东投资的建筑工程项目,在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施工手续的,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负责征收;在市、县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施工手续的,分别由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负责征收。省属的建筑工程项目,在市、县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施工手续的,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委托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代征收。

第七条 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基础完工回填土前和主体工程完工后抹灰(批荡)前,应分别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书面提出项目现场验收申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收到验收申请后,应及时完成现场验收,并做好现场验收记录。经验收的项目,建设单位应于主体工程竣工后30日内申请办理专项基金返退结算,并提交专项基金返退申请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出具的使用墙体材料验收记录、专项基金预收款票据、购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全部原始凭证和主体工程验收备案报告等资料。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应按以下规定及时办理专项基金的清算手续,多退少补。

建筑工程全部(含基础部分)按规定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专项基金预收款返退100%;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总使用量实际比例达到60%的,专项基金按以下比例返退: 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大于90%小于100%(含90%不含100%,下同)的,专项基金预收款返退90%;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大于80%小于90%的,专项基金预收款返退80%;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大于70%小于80%的,专项基金预收款返退70%;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大于60%小于70%的,专项基金预收款返退60%。

专项基金有以下情况之一不予返退: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未达到60%的;逾期未申请返退专项基金的;建筑工程基础完工已回填土或主体工程完工已抹灰(批荡)而难以查验其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情况的;使用未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确认的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国家和省明令禁止的墙体材料的;违反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或未通过建筑节能工程

分部验收的。

本文下发前预缴的专项基金,返退标准按原规定执行。

专项基金不得重复收取,也不得在墙体材料销售环节征收,严禁在专项基金外加收任何名目的保证金或押金。

第八条 除国务院、财务部规定外,任何地方、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改变专项基金征收对象、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或减、免、缓征专项基金。

第九条 征收(预收、退费、结算)专项基金时,应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广东省政府性基金(预收、退费、结算)通用票据》。票据的使用和管理按照省财政部门的统一规定执行。

第十条 建设单位缴纳的专项基金(不予返退部分),计入建安工程成本。

第十一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及其委托单位征收的专项基金预收款应先全额缴入经本级财政部门同意设立的“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结算专户”(以下简称“结算专户”)。准予返退的预收款,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会同财政部门审批后办理资金的返退;不予返退的预收款,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会同财政部门于清算的当天或次日上午(节假日顺延)从结算专户划转缴入同级国库。

已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的地区,按改革后的程序办理专项基金的预收、返退和缴库手续。

结算专户应设置“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收款”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缴库款”两个明细科目核算。

第十二条 专项基金收入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列第103类“非税收入”01款“政府性基金收入”19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

第十三条 专项基金代征手续费按实际收代征缴入国库的2‰比例,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专项基金支出预算安排和拨付

第三章 使 用

第十四条 专项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使用范围包括:

(一)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贴息和补助;

(二)新型墙体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和图集的制定;

(三)新型墙体材料示范项目和农村新型墙体材料示范房建设及试点工程的补贴;

(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宣传、培训;

(五)代征手续费;

(六)经地方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有关的其他开支。

第十五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履行职能所必需的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部门预算予以核拨,不得从专项基金中列支。

第十六条 专项基金收支预算编制、预决算管理和资金财务管理,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应将专项基金收支情况报同级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

第十七条 专项基金用于新型墙体材料基本建设工程或技术改造项目的,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及项目可行性报告;

(二)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组织专家对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审查;

(三)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和科研开发项目,应按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办理;

(四)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纳入专项基金

预算;

(五)财政部门根据专项基金预算拨付项目资金。

第十八条 专项基金用于科研开发项目的,应组织调研,符合墙改科研开发项目立项要求的,由项目承建单位提出科研开发项目计划任务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组织专家论证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应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墙材革新科研开发项目合同书》,项目完成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会同有关部门验收。

第十九条 专项基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的,作为增加国家资本金处理。第二十条 专项基金支出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列第215类“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03款“建筑业”04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不及时足额缴纳专项基金的,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及其委托单位督促补缴应缴的专项基金,并自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应缴未缴专项基金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虚报建筑面积以及新型墙体材料购进数量的,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及其委托单位责令改正,并限期补缴应缴的专项基金。

第二十三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及其委托单位不按本实施办法规定征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不按规定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或者截留、挤占、挪用专项基金的,由同级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执行,省财政厅、省建设厅《关于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粤财综[2005]164号)同时废止。附件

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一、砖类

(一)非粘土烧结多孔砖(符合GB13544—2000技术要求)和非粘土烧结空心砖(符合GB13545—2003技术要求)。

(二)混凝土多孔砖(符合JC943—2004技术要求)。

(三)蒸压粉煤灰砖(符合JC239—2001技术要求)和蒸压灰砂空心砖(符合JC/T637—1996技术要求)。

(四)烧结多孔砖(仅限西部地区,符合GB13544—2000技术要求)和烧结空心砖(仅限西部地区,符合GB13545—2003技术要求)。

二、砌块类

(一)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GB8239——1997技术要求)。

(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GB15229—2002技术要求)。

(三)烧结空心砌块(以煤矸石、江河湖淤泥、建筑垃圾、页岩为原料,符合GB13545—2003技术要求)。

(四)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符合GB/T11968—2006技术要求)。

(五)石膏砌块(符合JC/T698—1998技术要求)。

(六)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符合JC862—2000技术要求)。

三、板材类

(一)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符合GB15762—1995技术要求)。

(二)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符合JG/T169—2005技术要求)。

(三)钢丝网架聚苯乙烯夹芯板(符合JC623—1996技术要求)。

(四)石膏空心条板(符合JC/T829—1998技术要求)。

(五)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简称GRC板,符合GB/T19631—2005技术要求)。

(六)金属面夹芯板。其中: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符合JC689—1998技术要求);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符合JC/T868—2000技术要求);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板(符合JC/T869—2000技术要求)。

(七)建筑平板。其中:纸面石膏板(符合GB/T9775—1999技术要求);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符合JC/T564—2000技术要求);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符合JC/T626—1996技术要求);维纶纤维增强水泥平板(符合JC/T671—1997技术要求);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符合JC/T1996技术要求)。

四、原料中掺有不少30%的工业废渣、农作物秸杆、建筑垃圾、江河(湖、海)淤泥的墙体材料产品(烧结实心砖除外)。

篇8:新型墙材使用专项基金返退申请

广州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管理办公室:

根据市住保办、市发改委《关于印发广州市20××年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计划和预备计划的通知》(穗住保函【20××】××号),我单位负责建设的××项目(穗规建证【20××】××号)符合市财局《关于减免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问题的复函》(穗财综[2007]157号)的规定,现申请免缴该报建工程的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请协助办理。

篇9:新型墙材使用专项基金返退申请

《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财综[2003]652号)

各市财政局,有关市经贸委、建委:

为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减轻社会负担,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支管理,省财政厅、省经贸委根据财政部、国家经贸委《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02〕55号)、《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59号)规定,制定了《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1、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2、2003年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

3、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缴申报表(略)

4、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结算申请表(略)

5、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收专用票据(略)

6、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结算专用票据(略)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00三年七月三日

附件1:

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以下简称“新型墙材”),规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以下简称“专项基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依据财政部、国家经贸委《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02〕55号)、《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59号)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收入全额缴入地方各级国库,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坐支、挤占、挪用。

第三条 专项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政策,由财政部会同国家经贸委统一制定,由各级财政部门、墙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级墙改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专项基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第四条 专项基金实行预决算审批制度,各级墙改管理机构应按同级财政部门规定编制专项基金预、决算,经墙改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和上级墙改管理机构备案。

第五条 专项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应接受财政、审计、墙改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上级墙改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墙改管理机构应对下级墙改管理机构专项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第二章 征收

第六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开工前,按照工程概算确定的建筑面积,根据本办法规定缴纳专项基金。

第七条 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以工程概算确定的建筑面积按每平方米8元的标准向建筑工程所在地墙改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当地墙改管理机构”)预缴专项基金。

新型墙材由省墙改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认定。2003年新型墙材目录详见附件。

第八条 除国务院、财政部规定外,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缓征专项基金,不得擅自改变专项基金征收对象、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

第九条 建设单位在缴纳专项基金时,应向当地墙改管理机构提交建筑工程申报规划许可证的相关材料(含预算书、施工图),并填写“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缴申报表”(以下简称“专项基金预缴申报表”,式样见附件)。

第十条 墙改管理机构核收专项基金后,开具由省财政厅统一监制的“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收专用票据”(以下简称“预收票据”,式样见附件)。建设单位持预收票据第四联向有关部门办理规划许可证。未缴纳专项基金的建筑工程,规划部门不得发放规划许可证。

第十一条 各级墙改管理机构及其委托代征单位征收的专项基金,应按规定直接全额缴入地方同级国库,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具体缴库办法,依照《财政部关于制发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字〔1996〕43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监督专项基金的收缴和入库。

专项基金缴入国库,填列“基金预算收入”科目第80类“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第8019款“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财政部门拨付专项基金,填列“基金预算支出”科目第80类“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支出”第8019款“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

第十二条 在主体工程竣工后30日内,建设单位向当地墙改管理机构申请结算专项基金。

建设单位申请结算专项基金应当提交专项基金预收票据复印件、采购新型墙材原始凭证和新型墙材产品资质认定证书,填写“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结算申请表”(以下简称“专项基金结算申请表”,式样见附件)。

第十三条 当地墙改管理机构应在收到建设单位专项基金结算申请表后7个工作日内,组织对建筑工程进行查验,视工程使用新型墙材状况确定专项基金返退比例,并提出结算审核意见,报同级财政部门。

专项基金返退比例按下列规定确定:

(一)使用非粘土新型墙材的,按照实际使用量返退90%;

(二)使用以粘土为主要原料(即粘土成分大于50%)新型墙材的,按实际使用量返退50%;

(三)单体建筑工程零零线以上墙体使用新型墙材低于80%的不予返退。

财政部门对墙改管理机构专项基金结算情况进行审核,办理清算手续,实行多退少补。其中应返退专项基金的,由财政部门按季集中办理退库手续。

专项基金不得向施工单位重复收取,也不得在新型墙材销售环节征收,严禁在专项基金外加收任何名目的保障金和押金。

第十四条 对结算征收的专项基金,当地墙改管理机构应开具由省财政厅统一监制的“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结算专用票据”(以下简称“结算票据”,式样见附件)。

第十五条 专用票据的印制、发放和使用管理,按省政府令第104号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内外墙体批灰粉刷而难以查验的,不予返退专项基金。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实际缴纳的专项基金,计入建安工程成本。

第十八条 墙改管理机构可委托规划部门或其他部门代征专项基金。代征手续费按实际代征缴入国库的2‰比例,由地方同级财政部门按规定计提和拨付,纳入单位预算管理。

第十九条 各市、县墙改管理机构应于每月前5日内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关于上月专项基金征收入库数和实际返退数的书面材料。

各县(市)财政部门应于每月前10日内将当地上月征收入库的专项基金扣除同期实际返退后余额的10%划缴省国库,5%划缴省辖市国库。

各市财政部门应于每月前15日内将本级上月征收入库的专项基金扣除同期实际返退后余额的15%划缴省国库。

对不按规定比例解缴的,上级财政部门可通过年终结算扣缴入库。

第三章 使用

第二十条 专项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使用范围包括:

(一)引进、新建、扩建、改造新型墙材生产线工程项目的贴息;

(二)新型墙材示范项目(含引进项目)和推广应用试点工程的补贴;

(三)新型墙材的科研、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及推广;

(四)发展新型墙材的宣传;

(五)代征手续费;

(六)奖励在推广新型墙材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七)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与发展新型墙材有关的其他开支。

其中

(一)、(二)、(三)和

(四)项开支合计,不得少于当年专项基金支出总额的90%。

第二十一条 专项基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的,作为增加国家资本金处理。第二十二条 各市、县墙改管理机构作为行政机关或预算拨款事业单位的,其管理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按照编制从正常预算经费中核拨,不得从专项基金中列支;作为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的,其管理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规定,暂从专项基金中拨付,今后应逐步纳入预算内管理,从正常预算经费中核拨。

经费自理墙改管理机构的管理经费,不计入专项基金支出比例控制范围。

第二十三条 专项基金用于发展新型墙材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的,应实行项目管理,并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及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由墙改管理机构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

(三)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和科研开发项目,应按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办理;

(四)经墙改管理机构初审、墙改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纳入专项基金预算;

(五)项目竣工后,承担单位提出专项基金拨付申请,经墙改管理机构初审、墙改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

(六)同级财政部门对专项基金拨付申请进行审核,并结合预算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第二十四条 各级墙改管理机构应加强专项基金核算,健全内部规章制度,严格单位财务管理,定期向同级财政、墙改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墙改管理机构报送财务报告。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建设单位不及时足额缴纳专项基金的,由当地墙改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墙改管理机构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未缴的,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应缴未缴专项基金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对逾期且屡催不缴的,墙改管理机构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六条 建设单位虚报建筑面积以及新型墙材购进数量的,由当地墙改管理机构及委托代征单位责令改正。

第二十七条 墙改管理机构及其委托代征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同级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国发〔1987〕58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一)擅自改变专项基金征收对象、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的;

(二)擅自越权减、免、缓征专项基金的;

(三)不按规定使用专用票据的;

(四)截留、挤占、挪用专项基金的。

第二十八条 墙改管理机构不按本办法规定比例使用专项基金的,由上级财政部门和墙改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第二十九条 对不履行征管职责,应收不收、坐收坐支专项基金以及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七条规定行为的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以及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关于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经贸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安徽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用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财综字〔1997〕第545号)同时废止。其它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规定为准。

附件2:

2003年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

一、砖

(一)孔洞率大于25%烧结多孔砖和空心砖(符合国家标准GB13544—2000和GB13545—1992的技术要求)。

(二)混凝土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13545—1992的技术要求)。

(三)烧结页岩砖(符合国家标准GB/T5101—1998的技术要求)。

二、建筑砌块

(一)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8239—1997的技术要求)。

(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15229—1994的技术要求)。

(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T11968—1997的技术要求)。

(四)石膏砌块(符合行业标准JC/T698—1998的技术要求)。

三、建筑板材

(一)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简称GRC板,符合行业标准JC666—1997的技术要求)。

(二)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符合行业标准JC626/T—1996的技术要求)。

(三)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符合国家标准GB15762—1995的技术要求)。

(四)轻集料混凝土条板(参照行业标准《住宅内隔墙轻质条板》JC/T3029—1995的技术要求)。

(五)钢丝网架水泥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623—1996的技术要求)。

(六)石膏墙板(包括纸面石膏板、石膏空心条板)。其中:纸面石膏板(符合国家标准GB/T9775—1999的技术要求);石膏空心条板(符合行业标准JC/T829—1998的技术要求)。

(七)金属面夹芯板(包括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和金属面岩棉、矿渣夹芯板)。其中: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689—1998的技术要求);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T868—2000的技术要求);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T869—2000的技术要求)。

(八)复合轻质夹芯隔墙板、条板(所用板材为以上所列几种墙板和空心条板,复合板符合建设部《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板施工及验收规程》的技术要求)。

四、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工业废渣、农作物秸秆、垃圾、江河(湖、海)淤泥的墙体材料产品。(实心砖除外)

五、预制及现浇混凝土墙体。

六、钢结构和玻璃幕墙。

篇10:新型墙材使用专项基金返退申请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4-01-09 生效日期: 2004-01-09 发布部门: 太原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并政发[2004]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

现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晋政发〔2003〕15号)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我市作为国家经贸委列入限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省会城市,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加快推广应用新型墙材和建筑节能产品生成。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由市墙改办委托市政务大厅统一征收。

二○○四年一月九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晋政发〔2003〕15号

吕梁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现将《山西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山西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本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产品的步伐,强化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和国家财政部、国家经贸委《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以及国家有关政府性基金管理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关联法规:

第二条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以下简称专项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收入全额缴入国库,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三条

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的具体规定,由省财政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各级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领导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墙改办)具体负责专项基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

第四条

专项基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应当接受财政、审计和同级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专项基金的征收

第五条

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工程未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细则规定缴纳专项基金。农村村民自建住房不向社会出售的,不适用本细则。

各建设单位应当在建筑工程开工前,以工程概算确定的建筑面积,按照每平方米8元缴纳专项基金,贫困县按照每平方米4元缴纳专项基金。

第六条

专项基金由各级墙改办负责征收,各级墙改办也可委托有条件的其他单位代征。代征手续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按照代征单位实际代征缴入国库的2‰比例计提和拨付,纳入地方预算管理。

第七条

中央及省外驻晋单位,省直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专项基金由省墙改办委托单位所在地墙改办负责征收。市(地)、县级单位的专项基金分别由同级墙改办负责征收。

第八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有关规划或者施工手续前,凭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和工程概算到同级墙改办或者其委托单位办理预缴专项基金手续。

各级墙改办或者其委托单位根据征收标准填写山西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缴款通知书和省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缴款书交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缴款后,凭已转帐的缴款书第一联到墙改办办理山西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缴款认定书后,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去办理有关规划或者施工手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现建设单位未按规定缴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须告知建设单位去同级墙改办办理专项基金交款手续。

第九条

专项基金清算程序如下:

(一)建设单位应当在主体工程竣工后墙体抹灰前,携带购进新型墙体材料原始凭证等有关资料向同级墙改办申报墙体材料使用情况,填写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清算表(以下简称清算表),申请现场验收。

(二)墙改办自收到建设单位申报后在10个工作日内,到建设单位的施工现场验收核实。验收核实无误的,墙改办应在清算表上签章确认。墙改办未在规定期限内验收核实的,视作同意申报情况,并在清算表上签章确认。

(三)经验收核实后,办理专项基金清算手续,实行多退少补。应返退部分墙改办应当自签章确认清算表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退还给建设单位;应补缴部分,建设单位应在签章确认清算表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补缴专项基金。

第十条

建筑工程全部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全额返退专项基金;部分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按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返退。

第十一条

各级墙改办不得设立专项基金“收入过渡户”,在专项基金缴库时应当使用省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缴款书,由建设单位到开户行办理缴库手续。

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划转的缴款书审核无误后,应及时办理划分报解手续。在核算程序“系统维护的参数维护”下“共享科目参数表”中,将“8019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科目,维护成省、市(地)、县(市、区)分成科目。专项基金需退还时,凭墙改办签章确认的清算表,财政部门按照年初预算从原上缴金额中按比例逐级予以退还。

第十二条

除国务院、财政部规定外,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不得擅自改变专项基金征收对象、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或减、免、缓征专项基金。

第十三条

各级墙改办不得在墙体材料销售环节中征收专项基金,严禁在专项基金以外加收任何名目的保证金或押金。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缴纳的专项基金计入建筑安装工程成本,退还的基金冲减建安工程成本。

第三章 专项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五条

专项基金的使用范围包括:

(一)引进、新建、扩建、改造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工程项目的贴息;

(二)新型墙体材料示范项目(含引进项目)和推广应用试点工程的补贴;

(三)新型墙体材料的科研、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及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的技术规程和规范;

(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宣传;

(五)代征手续费;

(六)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有关的其他开支。

其中,前四项支出合计(除上缴部分外),不得低于当年专项基金支出总额的90%。

第十六条

专项基金作为增加的国家资本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的,必须纳入各级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计划。

第十七条

各级墙改办(墙改中心),作为行政机关或者预算拨款事业单位的,其管理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按照编制从正常预算经费中核拨;仍作为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的,其管理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规定和标准,暂从专项基金中拨付,今后逐步从正常预算经费中核拨。

第十八条

新型墙体材料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申请使用专项基金的,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墙改办组织专家组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审;

(三)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和科研开发项目,应按国家、省规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办理;

(四)经当地墙改办审查后,报省墙改办备案,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纳入专项基金预算;

(五)财政部门根据专项基金预算拨付项目资金;

(六)用于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的各级专项基金应当集中使用,市、县专项基金主要用于省级专项基金扶持项目的配套。

(七)使用专项基金的工程建设项目或科研、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单位在工程竣工或项目完成后,应当向同级墙改办提交有关专项基金使用情况报告。财政、墙改办可对专项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核实。

第十九条

专项基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实行预、决算审批制度。各级墙改办应按规定编制专项基金的收支预、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并报当地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专项基金实行分级管理、部分集中、专款专用。

征收的专项基金应当按比例上缴国库。市(地)征收的专项基金上缴省20%,自留80%;县(区、市)征收的专项基金上缴省 20%,上缴市(地)10%,自留70%;省墙改办委托征收的专项基金上缴省50%,自留50%。

第二十一条

各级墙改办应当建立专项基金收支月报表制度。县级墙改办应当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专项基金的收支情况上报市(地)墙改办;市(地)墙改办应当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各县(市、区)和同级的专项基金收支情况汇总上报省墙改办。

第四章 罚则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虚报建筑面积以及墙体材料购进数量的,由墙改办或者其委托单位责令改正,并限期补缴应缴未缴的专项基金。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未按规定期限足额缴纳专项基金的,由墙改办或者其委托单位督促其限期补缴。逾期未补缴的,按日加收应缴未缴专项基金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二十四条

各级墙改办或者其委托单位,未按本细则规定征收、上缴、退还专项基金或者截留、挤占、挪用专项基金的,由同级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国发〔1987〕58号)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不按本细则规定比例使用专项基金的,由上级财政部门和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关联法规: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本细则第 二十二条、第 二十三条、第 二十四条规定行为的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以及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关于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联法规: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省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领导组对任务完成好的市(地)及相关单位,可从专项基金中按一定比例拨付部分资金,作为奖励。

第二十七条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到2005年12月31日。

第二十八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晋政办发〔1998〕10号)、省财政厅《山西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晋财综字 〔2000〕47号)和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征收管理的通知》(晋财建〔2001〕第82号)同时废止。

附件:山西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山西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一、非粘土砖

(一)孔洞率大于25%非粘土烧结多孔砖和空心砖(符合国家标准GB13544一2000和GB13545一1992的技术要求)。

(二)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13545一1992的技术要求)。

(三)烧结页岩砖(符合国家标准GB/T5101一1998的技术要求)。

二、建筑砌块

(一)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8239一1997的技术要求)。

(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15229一1994的技术要求)。(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T11968一1997的技术要求)。

(四)石膏砌块(符合行业标准JC/T698一1998的技术要求)。

三、建筑板材

(一)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简称GRC板,符合行业标准JC666一1997的技术要求)。

(二)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符合行业标准JC626/T一1996的技术要求)。

(三)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符合国家标准GB15762一1995的技术要求)。

(四)轻集料混凝土条板(参照行业标准《住宅内隔墙轻质条板》JC/T3029一1995的技术要求)。

(五)钢丝网架水泥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623一1996的技术要求)。

(六)石膏墙板(包括纸面石膏板、石膏空心条板)。其中:纸面石膏板(符合国家标准GB/T9775一1999的技术要求);石膏空心条板(符合行业标准JC/T829一1998的技术要求)。

(七)金属面夹芯板(包括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和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板)。其中: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689一1998的技术要求);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T868一2000的技术要求);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T869一2000的技术要求)。

(八)复合轻质夹芯隔墙板、条板(所用板材为以上所列几种墙板和空心条板,复合板符合建设部《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板施工及验收规程》的技术要求。

四、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工业废渣、农作物桔杆、垃圾、江河(湖、海)淤泥的墙体材料产品(不包括原料中掺有大于30%的粘土所生产的烧结普通砖)。

五、预制及现浇混凝土墙体。

上一篇: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Word 文档下一篇:公司办公室副主任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