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2024-05-21

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精选9篇)

篇1: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乔忠民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粮食安全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与人们的正常生活。今年以来,国际粮价持续在高位运行,其中大米和小麦价格均居高不下,37个国家发生粮食危机,世界性粮荒迅速蔓延,数亿人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由于粮食库存充裕,未陷入这场危机,但受其冲击,国内粮价不断上涨,这给我们敲响了警告,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

如果粮食供应不足,必然会引起粮价上涨,从公众利益讲,粮价上涨将增加人们的生活成本,从而直接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粮价飙升还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使得经济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鉴于我国是人口大国,目前世界粮价又维持居高不下的局面,我们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发展,进而缓解粮食供应短缺问题,维护本辖区粮食安全,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我们襄汾来讲,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粮食生产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曾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可以保证粮食自给,但不能因此而放松粮食安全工作,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突发事件,都会改变粮食供求关系,因此必须防患于未然,时刻抓紧抓好粮食安全工作。首先,可以通过增加农

业投入、依靠科技进步、稳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和增加粮食自给等措施,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量。其次,出台优惠政策,在资金上补贴粮农,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维持一定水平的总产量,避免粮食产量大起大落,引发供求失衡,粮价异常波动。第三,建立一定规模(可考虑以城镇居民3个月的口粮消费量为基准)的县级储备粮体系,发挥其“蓄水池”和“调节器”的作用,确保粮食安全,社会稳定。

篇2: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一、农业奇迹的发生离不开政策的作用

我国农业奇迹的发生,离不开科学技术和现代物质投入的贡献,优良品种、化肥的广泛使用,水利设施的改善,使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比建国初翻了近2番。除此而外,政策因素也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决定因素。改革开放前,粮食供给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短缺,凭票供应,全国至少2.5亿人忍饥挨饿,吃饭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改革开放后,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多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粮食丰收,1984年和1998前后全国曾普遍出现卖粮难的现象,全国人民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上世纪末还步入了总体小康。改革前后粮食形势的重大转变主要是政策因素发挥作用。

二、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今年粮食政策效应开始显现

在粮食危机再次威胁我们的时候,如何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过去,我们主要依赖增加计划种植面积,加大定购任务,强调各省自求平衡的方法提高粮食总产量。这些手段在短期内确实了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再适用。农民已经是独立的经济主体,他们是否具有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关键要看种植粮食的经济收益情况。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增强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必须建立在全国性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础上。正是基于整个农业发展环境的变化,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指出:“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了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的大局”。

为了落实中央1号文件粮食,全国各地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政策措施。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业税减免与农村税费改革、粮食直接补贴、最低收购价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征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出让金用于支持粮食主产区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狠抓各项政策的落实工作,确保各项补贴按时足额兑现,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坚决制止农民负担反弹。

四、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

尽管粮食供求关系近期内无忧,但未来的几年粮食供求平衡压力比较大。考虑到世界粮食库存安全水平已经下降到很低的水平,今年我国粮食期末库存仍然会高于安全水平,但已经在安全水平线偏上徘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粮食总产量不能够明显地恢复,必然引起世界粮食供求形势进一步恶化,依赖进口调剂的余地很小,世界粮食低谷一旦与中国粮食低谷重合,必然会引起国内粮食的紧张,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因此,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

五、千方百计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

要使近几年我国粮食能够进一步增产,关键是确保粮农的比较效益不下滑,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尤其是主产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03年我国粮食每亩净收益(不包括人工费用)比上年增加了近10元,达到190元,估计今年会增加到300元左右。尽管如此,粮食的比较效益仍然相对较低。棉花的亩纯收益大约1千元,一些特色农产品的亩收益甚至达到1万元。因此,让农民种植更多粮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清醒认识。

提高粮食比较效益,第一重要因素是能够保证农民粮食能够卖到好的价格。80年代上半叶和90年代中叶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最大的诱因是连续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去年末和今年初的集贸市场上的稻谷、小麦和玉米价格普遍大幅度上涨,但进入5月份后粮食价格开始稳中有降。一方面,粮食价格回落既有收获季节和销售高峰已经来临,另一方面国际市场预期我国粮食丰收价格同时回落。在粮食市场放开的情况下,粮食市场调控的重点应是促进粮食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同时要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幅度。

篇3:4G时代,手机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那么到底4G给移动通讯设备带来了什么, 又给手机安全领域带来了什么?

记者在采访北京耘升天下科技有限公司CEO苏光升时, 他回忆到, 在1998年刚毕业时, 移动互联网的网速仅仅为28.8K, 半年之后, 达到56K, 如此龟速, 光是打开网页就得耗费多时, 因此, 只能简单浏览, 等候多时。但仅仅是这样, 也给当时第一批接触互联网的人们难以言喻的欣喜。在科技行业工作十几年间, 他亲身见证着中国互联网的变化与发展。带宽越来越快, 设备也逐渐趋向于小型化, 这些都意味着发展的机遇也越来越多。从早前的“facetime”到现在如火如荼的微博、微信, 移动网络社交已经过了点对点、多对多、面对面的发展。而这, 都缘于一个原因——带宽提速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在这种背景之下, 苏光升看到了现象背后的商机。他和他的创业团队先后推出了来电通、扣费克星、安卓优化大师、上网管家等著名手机软件。

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手机安全专家陆兆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 移动网络速度发展越来越快, 通过3G/4G、wifi等高速数据传输接入网络的手机用户也越来越多, 智能手机终端的发展也日趋成熟, 应用软件支持的功能也愈发强大。而移动通信设备比如手机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 处理器速度越来越快、内存也越来越大, 以此来支撑更强大的应用软件数据处理、储存。在4G等高速传输数据, 高配置的移动智能设备, 更强大功能的应用软件支持下的移动网络信息生活体验将会更加流畅和完美。

然而, 除了日益丰富的应用软件涌现和网络传输速度的加快, 伴随而来的, 还有手机病毒、恶意程序的泛滥和广告程序的盛行。在新一代的4G等移动网络中, 用户更容易受到攻击, 高速网络传输的背后意味着用户存储在手机上的隐私信息更容易被迅速上传窃取, 手机隐私泄露、流量资费消耗等一系列安全问题将愈发突出。

10月22日, 金山手机毒霸安全中心发布的《2013第三季度安卓手机安全报告》称, 金山手机毒霸对超过100万款安装安卓软件使用的系统权限进行分析, 统计发现过半应用滥用了安卓系统隐私权限。其中有近40%的应用会申请获取位置信息, 69%的应用会尝试获取用户手机号码, 18%的应用会读取通讯录。

4G时代, 手机用户更需要安全。而对互联网企业而言, 手机安全市场正在成为一只巨大的潜力股。360手机安全卫士、腾讯手机管家、安卓优化大师等这些手机安全专家们, 面对安全威胁将如何守卫用户信息安全?如何在安全市场中取得更大份额?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今年年初参加《天天向上》节目时, 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让网民拨打。一时引发无数网友的好奇心, 周鸿祎手机几个小时就能屏蔽14000个电话, 给360手机安全卫士做足了广告。

周鸿祎认为, 智能手机流行之后, 手机上的安全更加重要, 既要防止欺诈和钓鱼网站, 还要保护手机上的个人隐私, 如果你手机丢了, 最大的损失, 或许不是手机本身, 而是你手机里面的数据, 搞不好手机就变成手雷, 你成为了艳照门的制造者或者主角。

中国的手机用户经常会接到各种骚扰电话, 问你买保险吗, 买房子吗, 还有大量的垃圾短信。而360手机安全卫士, 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 联合用户, 共同围剿“小强”。目前, 360手机安全卫士已发展了2.5亿用户。

陆兆华说:“腾讯手机管家不仅仅保护用户使用手机应用的安全, 避免用户遭受手机病毒、恶意程序的侵害;而且还能进一步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安全, 保护手机上的联系人、短信内容、照片视频、帐号信息等重要隐私数据, 即使是在手机丢失的情况下也可对应地找回手机, 并且还可以远程删除数据, 避免信息泄露。”除了提供系列的安全服务, 腾讯还进一步满足用户在流量监控、空间清理、体检加速、软件管理等高端化、智能化的手机健康管理需求。

此外, 腾讯一直都非常重视在安全方面的投入, 建立了国内专业的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 针对手机病毒、木马程序、恶意广告、垃圾短信、钓鱼网站、系统漏洞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腾讯手机管家大力推动安全联盟建设, 打造更为积极开放的移动安全生态, 借助更广泛安全领域合作, 与全行业一起努力全面守护用户的信息安全。目前, 腾讯手机管家已经与10余家安全厂商建立病毒交换机制;与广大的电子市场、电信运营商、手机厂商、ROM厂商、芯片商等合作, 扩大安全检测范围;并进一步开放免费安全模块给广大厂商使用, 为移动产业链贡献安全能力, 并间接或直接地把安全利益真正务实地落到用户身上。

安卓优化大师是一款手机系统增强优化软件, 提供系统优化、手机加速、垃圾清理、广告检测、节电优化、应用管理、应用卸载、应用升级、安装包管理等功能模块和工具箱中的实用工具, 苏光升概括到, “简单来说, 就是可以让你的手机用得久、用得快。”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APP软件商也均在积极抢滩手机预装平台。然而, 总有我们不喜欢, 或者不常用的软件, 硬是卸载不掉。安卓优化大师要做的, 就是帮你一键“ROOT”。

从2G到4G, 通信技术在变化, 使用载体——手机也在不断变化。在4G等高速网络之下, 人与机器之间、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沟通也会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隐藏在其中的安全问题也将会不断地呈现新的特点。

因此, 各安全守卫者们, 也需根据网络环境、终端硬件、用户场景以及整个移动互联网发展阶段的特点, 合理做出对应的产品调整, 不断地优化产品服务, 提升用户体验, 满足用户需求, 保障移动网络用户的安全。陆兆华举例说, “在高速度传输、高配置手机的条件下, 在服务器云端与手机客户端之间的信息传递、本地数据的运算处理能力的速度都会大大加快, 无论是手机病毒云端查杀结果的反馈, 还是本地扫描运算的速度都会大大加快等等, 对于未来腾讯手机管家产品服务质量的可提升空间会很大, 而互联网产品也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我们也会不断跟进广大用户反馈, 不断打磨产品, 打造精品, 为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手机终端等安全保驾护航。”

篇4: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法国、美国和G20主席国墨西哥将在8月底举行电话會议,考虑是否需要召集一个紧急国际會议,旨在避免2008年粮价蹿升导致多个较贫穷国家爆发骚乱的历史重演。

与此同时,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中国北方数省玉米主产区,正在遭受黏虫灾害,而南方的中晚稻和东北一季稻区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也在蔓延。

除来自病虫害的威脅,加之处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业余化的局面下,粮食自给率下降等问题也无疑给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带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病虫灾害程度重于常年

河南信阳一农户刘泽峰担心他家的水稻會减产,因为此前长期的干旱让他家的秧苗比往年晚栽近1个月。在他家稻田边上那条河流上游,有河南省商城县吴河乡掌店村的两座人工水库。尽管如此,掌店村仍在两个月前遭遇了特大干旱。

来自信阳市农业局的消息称,是次旱灾直接导致信阳市的20.4万亩水稻不能插播、16.6万亩旱地未播种,受旱作物面积高达121.70万亩。被称为“小江南”的信阳,自2009年到2012年连续4年发生旱灾,其中2011年发生了1952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连年干旱让刘泽峰愈来愈觉得粮食不好种,但他总是想方设法把粮食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譬如在后期采取多施肥、勤除草等方法。刘泽峰之所以想方设法希望稳住粮食产量,这对曾经遭遇过大饥荒灾难的信阳人来说,粮食能够丰收对农民而言比什么都重要。

跟信阳的干旱不同的是,今年以来,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天津等地,正在饱受黏虫灾害。

官方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黏虫发生面积近5000万亩,严重发生面积650万亩。发生面积之大、危害程度之重,北方局部地区玉米已经出现绝收。截至8月16日,东北三省农作物受灾面积73.25万公顷(合1098.75万亩),其中绝收面积4.23万公顷(合63.45万亩)。随着灾情蔓延,这一数据还可能會上升。

与此同时,南方中晚稻和东北一季稻区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发生程度也重于常年,已累计发生3亿亩次。目前正是主要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防控的重要时期。农业部的官员警告称,部分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呈加重态势,对秋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尽管如此,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8月份主要粮油作物面积和产量预测报告指出,将今年的玉米产量从上月预估数下调50万吨至1.97亿吨,较上年增加2.19%。

2012年小麦总产量预计仍为1.18亿吨,较上年增加0.51%。该中心曾于今年6月调降过该数字,主因就是病虫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此前撰文表示,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干旱和洪水威胁到中国粮食产量的稳定,他敦促政府加大粮食储备,严格保护可耕地和水供应。按长期平均值考量,极端天气条件可能给中国粮食年产量造成10%-20%的损失。但郑国光警告称,全球变暖导致干旱、洪水、病虫害加剧,中国粮食年产量波动幅度可能扩大至30%-50%。

粮食供需面临突出问题

我国粮食产量规划目标不断提前完成,但自给率大幅下降。而2007年6月颁布的《全国农村经济社會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是,粮食产量年均增长0.65%,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亿吨以上。事实上,当年我国粮食产量就超过了5亿吨,“十一五”粮食产量年均增速为2.46%,产量目标提前完成,增速目标远超预期。

2009年11月,我国又颁布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其主要规划目标是,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5亿吨。现实情况是,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就达到5.7亿吨,产量目标提前9年实现,粮食生产似乎已高枕无忧。

然而,我国粮食自给率却在逐年下滑,2010年已低于90%,远远低于2008年11月《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规划目标,即我国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稻谷、小麦和玉米为100%。

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干预下,2011年粮食增产4.5%,自给率也略有提高。但从今年前4个月的海关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粮食进口2599万吨,同比增长43.3%,按此进度全年粮食进口大约7800万吨,粮食自给率将再度下降到90%以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尤其是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的负面影响凸显,玉米和小麦存在步大豆后尘的风险。据了解,1995年,我国进口大豆占全国大豆总供应量的比例为5.6%;2000年上升到39.4%;2011年则高达80%。在此背景下,我国既没有干预国际大豆市场价格的能力,也失去了对国内价格的宏观调控能力,国际大豆价格将在国内形成连锁反应。豆价上涨直接影响豆油价格,并带动其他食用油价格上涨;同时,作为重要饲料原料的豆粕价格同样上涨,饲料价格的上涨推动肉类价格上扬,所谓的输入型通胀由此产生。

现实中,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的负面影响已经凸显。值得警惕的是,2010年以来玉米和小麦的此种风险也已经显现,今年前四个月尤为突出。2008年之前,我国玉米贸易始终保持顺差,2010年逆差激增至144万吨,2011年在国内玉米增产8.2%的基础上还进口了175万吨。今年前四个月,我国玉米进口已经超过176万吨,超过去年全年,按此速度,全年进口将超过500万吨,自给率下降到98%以下。

除此之外,消费升级增加粮食需求,饲料用粮成为粮食需求增长量的主体。有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由低收入阶段向中等收入阶段转变时,消费结构相应地处于快速升级阶段,突出表现为直接消费用粮数量停止增长或开始减少,但畜产品消费急剧增加,畜产品生产所需的粮食需求呈爆发性增长。

确保粮食安全物流大有可为

病虫害的威胁、粮食供需的失衡,都给我国农业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前瞻产业研究院粮食物流行业研究员刘瑞柏表示,历年来,除了自然灾害引发的粮食减产,我国还面对着由人口数量决定的粮食需求刚性大,粮食供需紧平衡态势一直存在。同时,生产地域的不均衡导致了国内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脱节,这使及时、稳定的粮食流通显得十分必要。而发展粮食现代化物流不仅有助于粮食市场供应,还有助于稳定粮食价格。

众所周知,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为手段应用到粮食流通各环节,将粮食生产、收购、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信息等环节有机结合并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优化粮食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所共同構成的一个协调高效低耗的粮食物流体系。实际上,早在建国初期,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中国实行了统购统销政策,即粮食的生产、收购、运输、保管和销售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

加入WTO以后,为适应新形势,国内粮食行业开始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除国家掌握的中央储备粮源和地方政府掌握的地方储备粮源外,订购粮食逐步放开,并最终完全走向市场,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粮食物流体系。不过,离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目标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粮食物流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国内要实现现代粮食物流要高度重视以下问题。

首先,国内仓储设施不能适应散粮接卸的需要。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几次较大规模的粮食流通设施建设,我国粮食仓储体系基本形成,粮食储存仓容不足、设施落后的问题得到缓解,粮食仓储条件大为改善,但对于粮食物流过程至关重要的中转仓储能力总体不足且严重不平衡。

其次,运输方式落后,专业化运输工具短缺。全国85%的粮食采用传统的包粮运输方式。整个流通环节需要经过多次灌包、拆包,包装资材耗费大、抛洒损失多、掺混杂质情况严重。而现行铁路粮食运输工具一般为敞车、棚车,不适应散装化、集装化运输的要求。散装粮专用火车效率高但数量少,且受运力、体制限制仅能在东北地区配置。

再次,装卸自动化水平低,作业效率低下。绝大部分粮食的装卸仍采用传统肩挑背扛的人工搬倒装卸方式。包装粮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很难实现快速调运、装卸,作业效率低下,成本很高。目前国内正在大力发展粮食散装化。散装化要求粮食不经过任何包装,使用专门的仓库、装卸机械、运输工具作业,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各个环节的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减少在途运输和装卸时间。

刘瑞柏认为,由于粮食物流的相对落后,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量达500亿斤。而有着“北大仓”之称的黑龙江垦区,2011年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其总产量也不过407.4亿斤。年损耗500亿斤粮食,意味着每年有一个多黑龙江农垦区的粮食产量消耗于无形。

篇5: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内容摘要】多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今年的两会也不例外。由于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类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面对着这样的情形,两会将食品安全列为重点,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食品安全两会监管严惩

【正文】在新华网“2012两会调查”的22个选项中,“食品安全监管”始终名列前茅。网民热议的话题主要聚焦于“地沟油流向餐桌”“蔬菜水果农药超标”“病死肉、注水肉售卖”“奶源不安全”等几大类。“tianci”等网民接连发问:“药你命”“黑心肠”“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这些无良词汇为何总和食品连在一起?问题食品缘何屡禁不绝?监管部门能否杜绝“软监管”“马后炮”?食品行业能否重建诚信体系?无良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何时出局?全国政协委员严琦直言不讳地指出,监管不力、惩罚不够、法规不健全等是我国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只有跨越基层监管薄弱、质量失信惩戒、以罚代管、‘九龙治水’这‘四重门’,才能看到希望”。

一、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

食品安全关乎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国家始终都很重视。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

2010年2月6日,我国首次特别设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包括国务院29个部委中的15个。

2011年10月27日,为进一步加大卫生系统食品安全工作力度,卫生部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2011年8月,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打击“地沟油”犯罪破案会战。2011年公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就保障食品安全明确规定: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整合社会检测资源,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

2012年2月8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了《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并强调,做好今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治乱需用重典,要坚持严字当头。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

二、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产生原因

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很多食品安全方面的议案或提案,其中大部分都要求政府严加监管。站在政府的立场上考虑,这可能吗?我只想强调,安全的食品不是监管出来的,它是生产出来的。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中心负责人张永健指出,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绝不容小视,如果得不到根本治理,恶劣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甚至会导致社会运行成本增加、家庭健康医疗负担加重、人力资源遭受损失。

根据我目前搜集的资料显示,中国食品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分为如下几类:

1,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和生化学污染素主要包括农物毒素。(1)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江河、湖泊、近海等污染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2.)种植与养殖造成的源头污染 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化肥,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2、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由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现象大量存在。例如,沙门菌病、弧菌病、肠出血型大肠杆菌等。

3、食品加工生产过程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加工生产过程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生产 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食品安全标准操作。

4、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食品弄虚作假等违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漠,重生产轻卫生、法现象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同时,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与宣传方面同样使人寒心。

2、宣传力度不够。当前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一方面消费者要求安全,另一方面又对安全食品的公认度很低。在目前全社会缺乏诚信、拜金主义泛滥的大环境下,超范围、超期使用、假冒安全食品标识的现象较为普遍,消费者与生产者信息不对称。这里面有执法不严的问题,但与宣传不够也有关系。加强宣传,就是为整个安全食品树立形象。

3、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市场上的各类食品名目繁多,难以辨别,比较混乱。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管理权限不统一,不便管理,有的甚至出现了管理部门之间相互排斥的现象。消费者对安全食品和环境问

题之间的联系缺乏充分的认识,不能分辨到底何类食品为优,何类为差。

三、解决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食品安全是一个整体的战略体系,涉及的部门较多,需要多方协调配合,才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战略体系。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身心健康问题,同时对参与国际农业乃至食品产品的贸易竞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食品安全战略体系的建立,需要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为保障,以严格的监控管理系统为手段,以安全食品生产技术为基础,而这些都需要由国家级部门统一管理实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国安全食品战略体系的建立,应考虑如下几方面

1、管理权限要清晰。责权要分明

国家应从宏观上调控,由专门食品安全部门负责,实行统一认证、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分级;在政策上扶持安全食品产业的发展,同时完善市场法律法规与市场价格体系。

2、加强管理,引导健康消费

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配合,多方协调,离不开投入部门、产出部门、管理部门、技术监测部门及各社会团体的大力配合与支持。所以应加强宣传和领导,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

3、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

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提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根据地

方特点确定种植、养殖结构的宏观计划,有机地组织各地区优势农产品生产,并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支持。大力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继续推广国家“无公害食品“。

四、总结

篇6: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问题不容忽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能从根本上解决食用食品安全问题。系统的实施可推进农业的信息化,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重要一环。同时,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能指导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提高我国食用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近年来,全球农业定位系统、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电子标签等技术逐渐应用于食品追溯,显著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然而要了解与明确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以及甚至几大关于源品汇追溯系统的各种体系结构。

到目前为止,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全面实施尚存在问题。

篇7:关于粮食安全问题

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愈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压力,对本不稳固的粮食安全体系提出新的挑战。客观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改善粮食供求形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全是核心、是基础、是关键,确保粮食安全,重于泰山。【开头,点明主题,指出粮食安全的严峻局势。】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面临着国内、国外双重挑战,形势严峻。【过渡段,切入到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的分析。】

我国国内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城镇化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不断蚕食耕地面积。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形成了土地的相对高收益率;另一方面农资价格上涨、粮食生产成本逐步上升,这导致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个别地方政府出现忽视粮食生产的不良倾向和放松粮食安全的麻痹思想,也给粮食安全蒙上阴影。【分析段1,粮食安全的国内挑战。】“粮食武器”已成为个别西方国家控制我国的重要手段。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不可避免地受到“粮食武器”的干扰。中国需要养活13亿人口,基于“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悲观预期,个别国家欲把“粮食武器”作为控制我国的战略选择。【分析段2,粮食安全的国际挑战。】

进一步提高粮食有效供给能力是基础。科学有效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加强粮食供给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还存在一系列与粮食增产不相适应的环节。例如,土地利用方式粗放,水利基础设施陈旧,一家一户的生产组织方式落后,粮食流通体系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等。粮食是特殊而敏感的产品,粮食供给即使出现一些细小的问题都可能引发人们不必要的恐慌,导致市场剧烈波动,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目前,国际粮食形势严峻,我国粮食供给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采取战略措施,增加粮食供给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策段1,增加粮食产量和有效供给,论证“提高粮食有效供给能力是基础”。】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是核心。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除了体制变迁的特殊阶段外,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始终居于突出地位,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成为提高产量的惟一途径;而提高粮食单产主要有增加农业要素投入和推动科技进步两种途径,在物质投入边际效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现代科技必然成为粮食增产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因此,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农业关键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和推广普及,研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靠的新品种,健全粮食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从而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对策段2,举例论证,自主创新。】

篇8: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1 粮食安全的概念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必需的物质资料, 粮食的生产和分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996年11月, 《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中重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 才实现了粮食安全”。由此可以看出, 粮食安全包括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

2 世界粮食问题现状

世界粮食计划署于2008年4月22日发表声明说, 粮价上涨就像一场“沉默的海啸”, 世界粮食计划署正面临着成立45年来最大的一次挑战。2008年3月27日, 作为国际米价标杆的泰国, 其B级大米出口报价从580美元/t涨到760美元/t, 仅用了1d的时间就让米价暴涨了30%, 4月17日, 泰国大米再次爆出1 000美元/t的天价。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向全世界发出警告, 国际粮价上涨将使贫穷国家的1亿人口更加贫困。就在粮价节节上升的同时, 全球粮食储备降低到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国际公认的安全储量是至少满足全球70d的需求, 而如今的全球粮食最多还能维持53d。

3 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从需求供给角度来分析, 引发全球粮价上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5条: (1) 全球粮食总产量因严重自然灾害而降低。近年来, 全球气候异常, 灾害严重。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给世界粮食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而且近年来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减产量更多。 (2) 全球粮食消费量因经济复苏而增加。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世界人口增加, 各国GDP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 民众有能力消费更多的粮食和食用植物油。对肉蛋奶鱼等动物蛋白食品消费量快速增长, 从而导致消耗更多的饲料粮。 (3) 燃料乙醇异军突起, 消耗大批粮食资源。出于应对石油价格暴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目标, 替代性生物清洁能源备受青睐。燃料乙醇是生物清洁能源的一大品种, 一些国家利用大量玉米等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导致粮食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促使世界市场粮食价格上涨。 (4) 生物柴油迅猛发展, 消耗了大量植物油资源。生物柴油是生物清洁能源的另一大品种。欧盟是利用菜子油、大豆油等作原料生产和消费生物柴油的主要地区。由于欧盟各成员国对生物柴油生产的投资迅速增加, 因而生产能力迅猛扩大, 这自然会导致植物油料供应紧张。 (5) 全球粮食储备量猛降。一方面, 全球粮食总产量下降;另一方面, 粮食消费量增长。2种相反的作用必然导致全球粮食储备量下降。迄今为止, 全球粮食储备量已减少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 给世界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4 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4.1 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 努力扩大优势产区发展粮食生产

根据我国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各地比较优势, 加大对粮食优势产区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这些地区良种引育、农技、农机、信息等服务体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为粮食增产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

4.2 主攻单产, 稳定增加粮食总产

在稳定基本粮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 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 依靠科技进步, 转变粮食生产方式, 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大力调整粮食生产结构, 积极推进粮食向优质化、专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提高粮食质量。

4.3 加大优良品种和种粮技术的推广

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 是今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把科技因素作为粮食增产的重中之重, 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 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 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

4.4 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

增强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 关键要加大对连接田间地头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4.5 严格耕地保护,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发展粮食生产, 关键是建立起耕地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 把耕地减少控制在最低限度, 协调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矛盾, 不断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 为提高粮食产出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4.6 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

粮食生产面临着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因此, 应建立粮食生产的抗风险机制, 提高种粮农民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制度创新, 建立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健全粮食期货市场, 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作用。

摘要:针对目前出现的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 分析了粮食安全的概念、粮食危机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进一步提出我国面对目前世界粮食安全状况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粮食安全,现状,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崔征.新形式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J].经济视角, 2003 (3) :31-33.

[2]朱兆良, 朱兆良.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学学刊, 2006 (5) :371-372.

篇9: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一、我国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有效供给能力

科學有效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加强粮食供给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目前,国际粮食形势严峻,我国粮食供给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采取战略措施,增加粮食供给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对粮食生产产生“挤出效应”。我国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压力,对本不稳固的粮食安全体系提出新的挑战。同时,城镇化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不断蚕食耕地面积。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57.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4.6%。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建设用地会对粮食生产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直接造成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供给能力减弱。虽然2009年农村土地整治新增耕地26.9万公顷,但是质量和肥力不足,只是数量意义上的占补相对平衡。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形成了土地的相对高收益率;另一方面农资价格上涨、粮食生产成本逐步上升,这导致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个别地方政府出现忽视粮食生产的不良倾向和放松粮食安全的麻痹思想,也给粮食安全蒙上阴影。

二、依靠国际市场无法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

世界粮食市场供给无法有效满足我国的粮食消费。稻谷是我国口粮消费的主体,占口粮的近60%,消费量每年为3700~3750亿斤,而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也就是500~600亿斤,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5%左右,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十分有限。此外,世界粮食生产量与消费量并不同步增长。据测算,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2200亿公斤,年均增长1.1%;产量增加1000亿公斤,年均增长0.5%。目前,世界谷物库存消费比已接近30年来最低水平。世界主要粮食库存消费比屡创新低,粮食供给紧张状况难以缓解。

世界主要产粮国进一步强化对粮食出口的政治干预。近年来,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些粮食主产国颁布了粮食出口禁令。尽管以求自保的出口政策无可厚非,但是必然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关系,给我国粮食供给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在2008年粮食危机中,一些国家不负责任地将粮价上涨的原因主要归于中国等新兴国家消费的增长。如果我国的粮食消费20%依赖进口,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巨大的财政压力,而且还有巨大的政治和道义压力,以及保障有效进口的巨大压力。粮食供给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不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也是争取有利国际环境的重要保障。

“粮食武器”已成为个别西方国家控制我国的重要手段。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不可避免地受到“粮食武器”的干扰。中国需要养活13亿人口,然而城市扩张和工业扩张加剧了耕地的流失,复合肥料的大量使用造成农业投资生产率下降,还伴有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所有这些结合起来,已经足以迫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无奈地受限于粮食。基于“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悲观预期,个别国家欲把“粮食武器”作为控制我国的战略选择。跨国粮商加紧在我国的粮食战略布局,建立上下游完整的粮食产业链,加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控制。丰益国际、阿丹米、邦基、嘉吉、路易达孚等跨国公司在我国粮油市场的贸易份额持续扩大,丰益国际旗下的益海集团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投资并举,对我国粮食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视。

三、我国粮食需求保持刚性增长

我国粮食需求结构主要包括口粮需求、饲料粮需求和工业粮需求等。影响因素主要是口粮消费总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以及饲料粮和工业粮需求增长。

口粮需求数量持续攀升且质量逐步提高。国家人口计生委预测,未来十年我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人口增长导致口粮需求刚性增长。按照人均400公斤年口粮消费量计算,2010年口粮消费需求为5.48亿吨。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4641万吨,比上年增加1559万吨,增产2.9%。表面看,我国粮食总产与口粮消费基本持平,实际上,粮食产量不可能全部用于口粮。2020年和2033年前后,我国口粮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5.84亿吨和6亿吨,口粮需求数量持续攀升。

饲料粮和工业粮需求的数量、质量同步增长。质量型消费对食用油、肉蛋奶和精加工食品需求迅速增长,引发饲料粮消费快速增加。据预测,到2020年饲料用粮需求总量将达到2355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1%。由此,导致饲料粮主要来源——大豆和玉米需求增长。有资料显示,2007—2008年度,我国玉米消费需求较上年度增长3.6%,大豆消费需求较上年度增长5.7%。饲料市场需求旺盛,引发优质专用大豆、高质量玉米需求量大幅走高,出现与人争粮、与人争优质粮现象。同时,生物燃料、玉米深加工、生物制药和酿酒工业尤其是生物燃料迅猛发展,不但会增大粮食消费比例,要求提高质量标准,而且会扭曲粮食价格,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预期。

四、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1.立足国内粮食生产,开展多边粮食贸易。我国是农业大国,确保粮食安全,进口粮食只能是对国内生产的必要补充,而不能危及国内产业发展,并且要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实施进口替代和产品出口战略。鉴于世界粮食供给有限、出口政治干预和“粮食武器”风险,我国有必要开展多边粮食贸易,破除国际资本垄断,避免经济风险和政治摩擦。帮助发展中国家利用好可耕地,不仅有利于缓解世界粮食危机问题,也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我国要在立足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实现立足国内、自给自足和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有机结合。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农产品贸易机构,与多个国家签订粮食进口协议,与部分重要产粮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鼓励粮食企业走出去跨国承包土地,提供直接技术援助,建立稳固的国外粮食供给来源,增加粮食安全系数。

2.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倍增农业投入力度。根据粮食生产要素的现状分析和远景展望,起主要制约作用的是水土资源、粮食政策和资金投入。由于粮食政策和资金投入是一种可控的人为因素,所以真正制约粮食生产的硬件是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粮食发展最基础的生产资源,是保障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业和粮食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能够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必须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倍增农业投入力度。要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抓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坚持走节水增产的道路;鉴于粮食政策和粮食价格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机会成本和生产边际曲线,继续实施有利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支农政策。通过资源保护和政策激励,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两个积极性。

3.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除了体制变迁的特殊阶段外,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始终居于突出地位,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成为提高产量的惟一途径;而提高粮食单产主要有增加农业要素投入和推动科技进步两种途径,在物质投入边际效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现代科技必然成为粮食增产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因此,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农业关键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和推广普及,研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靠的新品种,健全粮食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从而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

4.完善仓储物流体系,提高粮食周转效率。我国历次物价总水平上涨均与食品价格上涨有关,食品价格上涨均与粮食产销不衔接、粮食调配不顺畅有关,而这又与仓储物流体系建设滞后有关。仓储物流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介环节。要发展有机衔接于粮食流通的仓储类型和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物流模式,畅通国内粮食跨地域物流通道,打通国际粮食贸易进出海通道;改革主产区仓库多的单一模式,确定适度的仓容规模和最佳的库点位置,重点加强主销区、交通枢纽、港口码头和战略装车点;优化中央和地方储备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健全中央储备粮吞吐轮换机制,发展城镇粮油供应网络和农村粮食集贸市场,提高粮食中转能力,提升储备调控效率,实现更广范围的粮食安全。

5.促进粮食文明消费,调控饲料工业用粮。要运用社会舆论力量,营造“爱惜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氛围,提倡文明、适度、节俭的粮食消费方式,反对铺张浪费,制止非理性消费行为。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优化从收获源头到餐桌消费全过程节粮,减少粮食损耗。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优先保证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产品满足口粮需求,优先满足用于畜牧业发展的饲料用粮需要;在保障口粮和饲料用粮的前提下,制定完善生物燃料和粮食深加工市场调控和规划指导意见,改进粮食生产工艺,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工业用粮适度发展。

上一篇:话题作文初二年级回家晚了话题作文700字下一篇:门诊护士年度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