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捉迷藏的爸爸

2024-04-28

诗歌捉迷藏的爸爸(精选8篇)

篇1:诗歌捉迷藏的爸爸

诗歌《捉迷藏的爸爸》

爱玩的爸爸,你躲在哪里?

你不是说我吃过十次蛋糕后,就可找到你的吗?

这十年来,我很听爸爸你的话,为了不犯规,害怕游戏输掉再看不见你,我努力地照顾爷爷、奶奶、妈咪,他们哭,我逗他们笑。

爸爸,他们终於笑了!我赢了!游戏结束了,你该回来吧,对吗?

原来...不对的!

我期待爸爸你的回来,再和我玩躲迷藏的时候,妈妈却告诉我,我再也看不到你,原来十年前的我已失去了你这个爱玩的爸爸...爸爸,你为何忍心骗你最爱的女儿?

十年来,每吃一次蛋糕,我对你的思念愈累积,对我们十年后的再会也就愈期盼。

十年的累积实在令我输得更惨痛!

十年前,若你让我选择的话,我宁愿爸爸不要骗我,你该相信你的女儿吧!

我会坚强,我会更努力逗爷爷、奶奶、妈咪笑。

又或...来骗我一辈子,和我玩一辈子的迷藏,让我赢回一辈子的你...爸爸,十年后的后知后觉没有减轻失去你的震撼,虽然痛,但我会努力我的人生,不会辜负你的爱,不会辜负你和我玩十年躲迷藏的苦心。

篇2:诗歌捉迷藏的爸爸

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和爸爸一起玩捉迷藏了。

每次,爸爸下班回来,我一听到开门的声音,就迅速藏在某一个地方,而爸爸也会放下钥匙开始找我,这样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习惯。我们会变着花样藏。

有一次,我藏到了窗帘后面,爸爸一来,就找到我了,爸爸说:“我找到我的小驼鸟了,你藏在这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你的脚露在了外边,就象驼鸟一样顾头不顾尾。”

还有一次,我慌慌张张地藏在床下面,爸爸找啊找,找完小屋又找大屋,最后,爸爸才在床下面找到了我,爸爸说:“我找到我的小老鼠了,原来藏在洞里了。”

最有意思的一次,我直接躲在了门后面,爸爸一进门放下钥匙就去里屋开始找我,象往常一样翻翻窗帘、看看桌子下面、看看床下面,咦?都没有。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这让我想起来了一句话“最危险的地方,有时候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在爸爸的陪伴下我过的很快乐,我爱我的爸爸。

篇3:诗歌捉迷藏的爸爸

随着她的诗集《巨人》 (1960) 、《阿丽尔》 (1965) , 以及长篇小说《钟形罩》 (1967) 的出版, 人们对她惊人的才华崇拜有加, 据说“无数女性读者在她的诗作中发现了似乎是自身都拥有的灵魂焦虑与幻灭冲动。”她诗中的意象常常声色俱现, 令人发窘, 诗中的想象力以及组织才华无不反映出她在自我体验中对生活的失望与悲观。为何一位才华横溢, 面容秀丽的女诗人选择在31岁结束生命, 弃儿女不顾?是现在社会的悲剧, 还是诗人这一角色本身造成的结果?这一切都有待考虑。

正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所析, “艺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孩提时代被压抑的愿望的宣泄, 艺术家都是某种程度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孩提时代的普拉斯一直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在她9岁那年, 父亲不幸去世。过早的成熟使她落入一种被遗弃的落魄感当中, “她好像要在一定程度上对父亲的死负责”, 那种强烈的类似于恋父的情结使她产生种种愿望, 甚至萌发出多种幻想, 从而令她久久无法从对父亲的怀念中摆脱开来。她似乎总在努力摆脱她父亲形象对她的萦绕, 却又不自然的在创作过城中将此种情绪宣泄。在名篇《爸爸》这首诗里, 普拉斯固执地把爸爸, 丈夫和德国纳粹空军联系在一起。她梦魇似的编造出一个处于恶劣生长环境的自我, 十足的表现出既悲痛又愤怒导致无法理智认清事实的女儿形象。而其中所要颠覆的妻子形象, 则又与她在婚姻生活遭受的不幸相联系。

在剑桥求学过程中, 普拉斯遇见了英国著名的诗人休斯。二人情投意合, 因此很快喜结连理, 生了两个孩子。但普拉斯性格上许多极端的矛盾促使其在婚姻生活中并不安于仅仅平静的充当妻子的身份, 她精神生活的丰富无疑使她闯入了为自己铸造的死角当中。安妮·史蒂文森在《苦涩的名声》中写道, “在西尔维娅身上, 大概有点像一只浮在水上的猫, 但是并不是特德弄得她处于那种境地的, 不是特德逼得她进退两难”。丈夫的背叛让她感到孤独, 落寞, 也为她在之后诗中表现出来对爱情的膜拜, 与对男人的不信任提供了理由。而《爸爸》就将这几种情结融合在一起, 突显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这首诗是自我独立的一种宣告, 一种类似最终摆脱精神阴影的情感抒发。在普拉斯强烈的意象组合下, “爸爸”被赋予多重意义:一个比作“黑色的鞋子”的父亲, 太早逝去而无法带给女儿关爱;一个不负责任, “吸血鬼”般的丈夫;还有“脸上挂着长靴, 野蛮的”法西斯分子。无论是父亲, 丈夫, 还是凶恶的法西斯分子, 他们都是“我”需要改变自己来适应得对象。“我象只脚, 关在里面/苍白, 可怜, 受三十年苦/不敢打嚏, 气不敢出。”从一开头, 对父亲的声讨就尤其猛烈。这些男权社会中的强势代表成了始终“我”要憎恨的对象:“爹爹, 我早该杀了你, 我还没动手你就死去——”尽管在普拉斯心目中, 父亲是她一直期望, 一心怀念的。但父亲死后的阴影长久以来困扰着她, 甚至扭曲变形。

“大理石般沉重, 一袋子神灵/鬼一般的雕像, 一个脚趾灰色/象弗里斯柯的海狗一样大/象奇异的大西洋上一个头颅/在那里海水把绿豆芽抛上蓝天/在美丽的瑙塞河外的海水里。”这些极富夸张色彩的词语容易让人联想到多恩的玄学派诗歌。但普拉斯又使用第一人称, 并不拘格律的以日常口语宣泄自己的感受甚至隐私, 却从中可以感受到她细致而又敏感的内心, 在长期的压抑中制造出如此生动的精神意向。

之后场景转到居住的小镇上。“说德国话, 住波兰城/那个被战争, 战争, 战争/的压路机辗平的小城。”纳粹的铁蹄践踏, “把我当犹太人一般发落”“我开始象犹太人一般谈吐/我满可以成为犹太人。”这种野蛮暴戾的形象让“我”害怕, 可事实上“每个女人都崇拜法西斯分子”, 尽管他们“野蛮”, 像“魔鬼”。这里女性在男权社会里所处的地位让人感到悲哀。女人受尽男性奴役和控制, 却又麻木的顺从维护他们, 情不自禁的崇拜他们。结果, “把我可爱的红心一咬两半”, “声音无法爬行通过”, 女性的身体及话语权力被压制着, 身体的弱势无法解救现实的状况, 只能想到以死来获得重生。值得一提的是, 普拉斯本人在21岁时也选择过服用安眠药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以得到解救。因此她的诗可以看作她精神生活的自传, 当诗歌与她杰出而不甘于平静躁动的一生相联系, 读者可以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最后两节诗里提到的“吸血鬼”可以看作普拉斯现实生活中的丈夫—特德·休斯。“要是我杀一个人, 就等于杀两个人——/那吸血鬼, 他就是你, /他吸我们的血已有一年, /说明确些, 已有七年。”七年婚姻生活的结束, 究其根本是普拉斯敏感的性格与难以控制的疯狂“逼”走了休斯。然而也让普拉斯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爹爹, 爹爹, 你这混蛋, 我结束”, 她最终再一次最终选择自杀。在《拉扎勒女士》等等其他的一系列诗篇中, 她一再抒发了对死的青睐, “死, 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东西都如此/我要使之分外精彩。”在诗的结尾, 我和“爸爸”的安息是紧张孤寂后最终的宁静, “我”不仅摆脱了痛苦的噩梦, 也宣告了男权社会下女性的觉醒。

结语

西尔维亚·普拉斯的激情与伟大的创造力让她留名于世, 她的诗篇是她一生的巧妙浓缩。这个心高气盛, 才华横溢却又自我为中心的女子是复杂人性的集中代表, 而作为一名伟大的诗人, 她又引起了文学界对诗人抑郁悲观特质的广泛关注。著文如她, 其中的争议与是非, 是无法从单一片面的视角轻易下定论的。要全面了解她, 还必须对她所处的环境及历史背景有清晰准确的掌握, 由此结合诗篇探究她广袤深远的内心。

参考文献

[1]安妮·史蒂文森。苦涩的名声。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4。

[2]肖小军。疯狂的颠覆。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 (3) :73, 75。

篇4:我读到了爸爸写的诗歌等

我把爸爸写的这首小诗读了一遍又一遍,我决心向爸爸学习,争取做一名小作家。

开学后,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师和同学。

老妈怪招奖励芝麻张羽诺

妈妈的教育方式很别样。

这次寒假期末摸底考试,我数学、语文、英语都是一百分,其他科目也都是A,自然又得到了妈妈的奖励。我经常会得到妈妈的奖励:有时是一个故事,有时是一个童话,有时是一个谜语,有时也会是一次劳动,当然,偶尔也会是一顿美味啦;而这一次,妈妈奖励我一粒芝麻。我不明白就问,妈妈却说:“等到春天,你把这粒芝麻种到花盆里,到了夏天就会长出答案的。”我不明白妈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啥药,心里急呀,想早点知道答案。可是妈妈却稳坐“天台”——就是不露声色。我查字典,翻书籍,找资料,甚至连妈妈的《本草纲目》也翻弄了出来,也没弄出个所以然。不过也不能算是白忙活。以前,我以为芝麻不过就是粒芝麻而已,可以吃,还挺香的。没想到芝麻里有这么多的学问哩。——芝麻分黑白两种,取油以白者为胜,服食以黑者为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芝麻已被列为上品药,称它能“补五脏,益气力,长肌肉,髓脑,久服轻身不老。”另据《本草纲目》记载:“刘、阮入天台,遇仙女,食胡麻饭,为仙家食品矣。”晋朝葛洪《神仙传》载:“鲁女生服胡麻饵术,绝谷八十余年,甚少壮,日行三百里。”近代研究证实,芝麻确实含多种营养成分,老年人多食芝麻,对身体虚弱,大便干燥,乌须黑发,颇有效验。乖乖,没想到小小一粒芝麻,竟有这般“武艺”。

还有戏剧《七品芝麻官》、歇后语“芝麻绿豆官”、“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成语“芝麻开花节节高”等等。莫非妈妈的答案就隐含在这个成语里?妈妈希望我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登高”。老妈,你可真行,我算是服了您啦!不过,我为有这样一位良苦用心的妈妈感到自豪。——没有妈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优秀。妈妈她从不对我进行枯燥乏味的说教(妈妈对儿童心理捏得很透,可当专家啦),而是把道理隐含在故事、童话、谜语、甚至是一次劳动过程中,让我自己去循序渐进地慢慢领悟,并且在寻找领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到知识。就像今天,如果妈妈只简单的告诫我,我可能体会不深,甚至会在成绩面前产生自满情绪。而妈妈通过一粒小小的芝麻,自自然然的就勉励了我,同时,让我学到了很多有关芝麻的知识。试想一下,如果妈妈僵直生硬的向我灌输有关芝麻的知识,我可能非但听不进去,还会产生厌烦心理,而妈妈通过一粒芝麻设下一个扣,打一个埋伏,就调动起我的好奇心,让我积极主动地去学海中寻幽,一举两得。妈妈达到了目的,收获了她的轻松;我也达到了目的,收获了我的知识。妈妈不累,我也不烦,各得其所。

妈妈,编辑伯伯说得对,您是想让我自己亲手播下希望的种子,待到秋天,去收获累累果实!

篇5:我和绿叶捉迷藏诗歌

我望着那片郁闷的绿叶,

忍不住伸出手,

轻轻把它摘下。

我问绿叶:

绿叶绿叶,

我想和你捉迷藏,好吗?

绿叶回答:

朋友朋友,

当然可以,我很乐意。

我拿着绿叶,在草地上快乐的舞蹈。

半晌,绿叶说:

朋友朋友,

快点让我飞翔,我要藏在你找不到的地方。

我说:

当然可以,我很乐意。

无论你飞到天涯海角,

我都可以找到你。

我捧起绿叶,

向它轻轻地吹了一口气,

便闭上了眼睛。

绿叶乘着春风快车。

唱着歌,飞向远方。

过了一会儿,

我睁开眼睛,

喊着绿叶,可没人回答我,

我想,绿叶一定藏好了。

我拨开草丛,

走进花园,

寻找绿叶的踪迹,

可我怎么也找不到它。

我想,

春风把它藏进了春天的深处,

篇6:写给爸爸的诗歌

细雨如期而至

轻轻敲打我的窗棂,

告诉我:爸爸想你了

细细密密的思念

把天地相连

淋湿我的心田

爸爸,你在天堂好吗

我想爬上去

看看你慈祥的容颜

亲亲我心灵最最深处的

男人的容颜

从我记事起,

我就没亲过你的脸

可我无数次无数次的

亲过女儿的脸

爸爸,你生气吗

不,你眼里的我是最完美的

我拿什么还你

那份最宽最宽的爱

我只有一个办法

来世

请你做我的孩子

篇7:赠爸爸的诗歌

平时你话最少

酒后你话最多

你的酒量不是很好

却也不差

只是,因为我们

醉后说些糊涂话

你很爽朗

你脾气很多

犟得不可一世

我从小到大

你却没有打过我

我没有挨过你的骂

我不争气时

有你的包容

我不懂事时

有你的迁就

你每天幸福的笑

你说

你有一个完整的家

你要维持完整的家

你脸上的皱纹多了

也变得苍颜白发

而我却还在你

瘦骨嶙峋的灵魂里

放肆的.掠夺

你生命的氧气

你给了我生活的真谛

给了我别样的感情

有时

抱怨你不给我压力

你只是不想让我

心过于沉重

我以为你对我无期望

其实是不说而已

我只能说

篇8:诗歌捉迷藏的爸爸

从某种意义而言, 分析他人的心理进而预测他人的行为, 属于对他人进行的“有意图的分析方式”。哲学家丹尼尔·登纳特把这种“有意图的分析方式”分成起始、初级和次级三个分析维度[3]。“起始维度”并不算真正的有意图的分析, 这时儿童还没有清晰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第二个维度是“初级维度”。在这一维度上, 儿童已经知晓自己的信念和愿望, 而这时儿童的行动通常只是要影响别人的行为, 并没意识到要影响别人的想法。第三个维度是“次级维度”。达到这一维度的儿童不仅有自己的各种信念, 且能进行自我反省, 他们相信别人也会有信念和愿望。他们的行为不仅要影响他人的行为, 也要影响他人的想法, 更确切地说, 是要通过影响他人的想法来影响他人的行动。不同年龄的儿童在捉迷藏游戏时, 就经常使用这三个不同维度的“有意图的分析方式”, 体现了儿童心智或心理理论发展的不同水平。可简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阶段一 (4岁以前) :该阶段幼儿玩捉迷藏的本领还处于初级水平, 只会进行简单的躲藏和寻找。

案例1:一天, 2岁半的豆豆缠着妈妈在家里玩她最喜欢的捉迷藏游戏。一会妈妈就藏好了, 豆豆先找。她在屋里看了一下, 没有人, 然后就去门后找, 也没找到, 于是她就开始哭了。这时, 躲藏在窗帘后的妈妈故意露出脚来, 并发出“喵”的一声, 于是, 豆豆终于找到了妈妈, 乐得哈哈大笑。轮到豆豆藏了, 只见她在妈妈注视下走到窗帘那里, 把头藏在了窗帘后面, 大半个屁股露在外面, 还对着妈妈的方向大喊“妈妈来找豆豆”。妈妈故意找了很多地方, 说:“怎么不见豆豆呢?会藏在哪儿呢?”豆豆在那里动了一下。妈妈最后才走到豆豆旁边扯扯她的衣服问:“这是谁呢?”“豆豆!”豆豆马上回答。两人接着大笑起来……

【分析】从上述游戏中, 可以看出2岁半的豆豆还不会从“他人思维”的角度思考问题, 比如“妈妈喜欢藏在哪里?经常藏在哪里?”他们思考问题的哲学常常是“自己看不到的, 别人也看不到”, 因此, 这个年龄或年龄更小的宝宝在玩捉迷藏游戏时, 常常是在寻找者的目光注视下, 要么把眼睛一闭、把脸一盖, 要么大喊着“我藏好了”, 然后就让别人来找, 结果不得而知。这充分体现了该阶段儿童处于“有意图的分析方式”的起始阶段。他们只知晓自己的信念和愿望, 没有意识到他人的信念和愿望, 更不会推测他人的行动。在自己躲藏时, 由于不熟悉躲藏技术或者策略, 当自己看不到对方时, 便认为对方也不会看到自己了。而且,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选择躲藏地点时一般是没有经过自己考虑的, 他们不会考虑这个地方已经被对方躲藏过, 对方知道你可能藏在这个地方等等, 不会从寻找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更不会把对方躲藏的地方看作是个“不再安全”的藏身地, 一旦藏在这里, 则很容易被发现。这些都体现了该阶段儿童的心理理论低, “有意图思维”能力低下, 思维还具有很大程度的“自我中心性”。他们很难理解对同一事物还有其他人观点的存在, 更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事物。他们会以自己的观点、态度或需要作为唯一的衡量事物的标准。这个时期的儿童在捉迷藏游戏中, 更多的是享受这种躲藏和被找到所带来的快感。

阶段二 (4~5岁) :这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阶段, 4岁半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重要年龄转折点[4], 也是“有意图的分析方式”的转折点。

这个时期, 儿童逐渐摆脱了“自我中心思维”, 能简单地认识他人心理, 并从他人角度思考推理, 确定采取某种合适的行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玩捉迷藏时就开始会“耍心机了”。

案例2:一天, 4岁的童童邀请了好朋友萌萌 (4XINLITANSUO心理探索岁半) 和乐乐 (3岁) 来家里捉迷藏。童童先做“找寻者”, 其他两个小朋友都去藏了。童童“耍起了心机”, 眼睛透过手指的缝隙偷看, 他看到萌萌藏在门后。这时萌萌发现他在偷看, 告诫他不许偷看。等童童回过头去时, 萌萌马上偷偷从门后跑到柜子后面藏起来了, 而乐乐则藏在了窗帘后面。都藏好后, 童童开始找了。他在窗帘后一下子就找到了乐乐, 然后又胸有成竹地直奔向门后, 笑道:“哈哈, 萌萌, 你快出来吧!”然而, 让他意外的是, 竟然没发现。“怎么可能呢?”童童说了一句。于是, 他又四处寻找, 半天也没找到萌萌……

【分析】从上述案例中可见, 不同年龄的孩子在捉迷藏游戏中的表现有所不同, 3岁的乐乐只会进行简单的躲藏, 且经常躲藏在固定的地方, 也较容易被发现。很显然, 他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的能力, 不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不会想到如果每次躲藏在同一个地方, 那么对方肯定会知道自己藏在这里, 而很容易被对方找到, 这将是一个“失败的”躲藏地。而4岁半的萌萌则变得会“耍心机了”:发现童童偷看时, 便换了地方躲藏, 故意让童童去门后找自己, 而自己却悄悄地更换了藏身之地, 并且躲藏的地方也较隐蔽。研究表明, 4岁左右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年龄分水岭, 5岁时儿童开始具备“次级思维”的心智概念[5]。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开始考虑躲藏和寻找的策略, 会逐渐从他人的角度考虑藏在哪更合适或在哪里更容易找到对方, 这说明她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心理理论能力, 处于“有意图的分析方式”的初级维度, 部分心理理论能力强的孩子还会达到“次级思维阶段”, 即不仅知道人拥有各种信念、愿望等心理状态, 也会逐渐学会通过影响别人的想法来影响别人的行为。但总体而言, 这个阶段的儿童总体的思维水平还有待继续发展完善。他们在捉迷藏游戏中, 不在于享受躲藏和被找到带来的快感, 而在于享受“成功的找到”和“成功的躲藏”所带来的快感。

阶段三 (6岁以后) :这个年龄甚至更大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更为成熟, “有意图思维”的能力更强, 并可以通过影响他人的思维和想法来达到一定的目的。

研究表明, 年龄更大一点的儿童不仅逐步拥有了心理理论, 而且逐渐学会了如何使用心理理论, 而且这种使用心理理论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比如在说服行为中, 研究发现[6], 7岁是儿童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的关键期, 年龄更大点的9岁儿童在说服他人时则更多地使用了心理理论这一能力, 而比7岁年龄小点的5岁儿童在说服他人时则较少使用心理理论能力。而在欺骗行为中, 研究发现, 6岁后儿童在进行欺骗行为时会用更多的心理资源。[7]这说明年龄更大点的儿童心理理论能力更成熟, 会考虑行为的策略, 会进行更多的“心智的较量”。

案例3:丽丽 (8岁) 很喜欢玩捉迷藏。她告诉哥哥自己一会要藏在一个平时最喜欢藏但又最隐蔽的地方。哥哥来找她了, 他先去妹妹平时最喜欢藏的地方———窗帘后面, 但没找到。于是又在比较隐蔽藏身的桌子底下找, 还是没找到。房间中能躲藏的地方几乎都被他找遍了也没找到。于是哥哥就犯愁了, 他故意屏住呼吸不出声音, 看看能否探测出妹妹藏身的“蛛丝马迹”。这时, 丽丽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 哥哥沿着喷嚏飘来的“线索”闻声而去, 竟然在衣柜里发现了一大堆衣服中妹妹不小心暴露出来的小手。“哈哈, 找到啦!”俩人笑成一团。轮到哥哥藏了, 哥哥藏的地方更妙, 突发奇想藏在床底下。于是丽丽找了好久, 把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 还是没找到哥哥, 于是就认输了, 然后只听见哥哥“哎呦哎呦”的从床底下爬出来了, 原来是在床底下面蜷缩的时间太长了, 腿都麻了……

【分析】这个案例中的两个主人公在玩捉迷藏游戏时, 可谓是“绞尽脑汁”地使用各种策略和伎俩来迷惑对方。无论是哥哥故意屏住呼吸的寻找, 还是妹妹躲在衣柜里故意布置成“这是一堆衣服, 不是我”的假相藏身, 抑或是哥哥不惜冒着腿蹲地会发酸发麻的痛苦来迷惑妹妹“我才不会藏在这么矮的地方”的策略, 这些“圈套”的设计, 都反映了他们在寻找和躲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足智多谋。这个阶段, 给对方造成“出其意料的结果”是他们捉迷藏的终极宣言!这说明, 儿童的心理理论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绝大部分儿童的思维已经充分达到了“有意图的分析方式”的“次级阶段”, 已经能够通过改变他人的想法和思维来控制他人的行动。与其说捉迷藏游戏是一个玩乐的游戏, 更不如说它是个“斗智斗勇”的游戏。这个时期, 儿童在捉迷藏游戏中, 更多享受的是“成功”所带来的快感。

总之, 捉迷藏游戏, 看似是一个很简单、很普通的游戏, 但它背后折射儿童认知、特别是社会认知发展水平的动态发展变化过程。在捉迷藏时, “躲藏者”和“找寻者”都必须猜测对方的心理, 分析他人和体察他人的心理, 调整自己的躲藏策略, 这是一种“心理智慧”的体现, 其背后隐藏着很多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秘密”。因此, 这要求我们的教育:

首先, 成人要学会观察。在儿童玩捉迷藏游戏时, 不仅要观察孩子在玩什么, 更要观察孩子是怎么玩的, 这种玩法体现了孩子的什么心理状态以及为什么会这么玩?在生活中, 如果我们用“另一双眼睛”来进行观察和思考, 那我们就会多一扇了解孩子的窗户。

其次, 成人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孩子游戏背后的思维, 想法和心理状态。比如, 年幼儿童在捉迷藏游戏时表现出的“自我中心思维”是很正常的, 没有好坏之分, 是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的思维所能达到的水平。

最后, 成人可以利用捉迷藏游戏帮助儿童提高心理理论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或家长尽可能多地创设捉迷藏的环境, 鼓励孩子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经常与孩子交流躲藏的技巧和策略, 使其能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以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获得。

参考文献

[1]Premack.D&Woodruff, G.Does the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978, (4) .

[2]Wimmer, H., &Perner, J.Beliefs about beliefs:representation and constraining function of wrong beliefs in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ception[J].Cognition, 1983, (13) .

[3]詹尼特·怀尔德·奥斯汀顿.儿童的心智[M].孙中欣译.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0.16~20.

[4]王益文, 张文新.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1) .

[5]武建芬, 徐云.帮助儿童学会反思——来自心理理论研究的启示[J].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版) , 2006, (11) .

[6]陈健芷, 李巍巍.5~9岁儿童在说服行为中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状况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9, (2) .

上一篇:守规与创新作文下一篇:马化腾成功经历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