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的心得体会

2024-04-26

婷婷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篇1:婷婷的心得体会

院系:大连大学医学院班级:医学检验092班姓名:柳婷婷 日期:2012.10.14自传

自传

我叫柳婷婷,是大连大学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09级2班的学生。

1990年8月我出生在宁夏石嘴山市,我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从小父亲就教育我医生是一个圣神的职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救死扶伤。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医生,在高中毕业填写志愿时毫不犹豫选择了医学专业。母亲是普通的一名家庭主妇,她乐于助人,和邻里间相处融洽,她不辞辛苦,将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哥哥和我一样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就是在这样一个普通而又温暖的家庭,我幸福地成长。我继承了父母的勇敢面对困难和不卑不亢的性格。同时父母的那种善良、仁慈以及那种对待别人的真诚深深的影响了我,在我的身上永远的留下了朴实和坚强。父母亲虽然都没有很高的学历,却非常重视我思想觉悟的提高。

1996年7月我在石嘴山市隆湖六站小学开始了小学生涯,从上小学开始,在老师的培养教育下渐渐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人人皆知的话语,逐渐了解到鲜艳的红领巾是先辈的鲜血染红的,是少年先锋队的标志,只有像解放军战士那样不怕苦的最勇敢的人才配戴上它。我记得发红领巾的那天,当一位姐姐将一条鲜艳的红领巾为我带上的时候,伴随着《少先队队歌》的音乐,我的内心很是澎湃油然而生一种无比崇高的光荣和责任。最后在小学三年级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我抚摩着胸前的红领巾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进步,将来还要向团组织靠拢。从此,我学习更加努力了,在班上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003年7月我踏入石嘴山市隆湖中学的校门。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年龄的增长,我在思想上逐渐懂得了,青年人要成长进步必须靠近团组织,主动接受团组织的教育和培养。通过组织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上初中以后,我更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当我看到高年级同学胸前佩带的团徽时,萌发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愿望。我认真学习团的知识,懂得了共青团是广大青年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从此,我自觉地用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争取加入团组织

2006年9月我进入了宁夏六盘山高中。而且同年我也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全面发展,在各方面都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刻苦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成绩优秀。六盘山高中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是党和国家为了贫困学生建立的一所免学费学校,在这个高中学习期间,我时刻不忘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帮助,刻苦学习。高中的老师资力更深,目光更长远,他们精辟的分析国内形势,分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优缺点,分析改革开放的政策,无不是入木三分,更重要的是他们立足于全世界,分析国际上的风云变幻,各国的纠纷,以及中国要想立足于世界,必须改革开放,必须要提倡科学,科技兴国,必须坚定共产党的领导。在理论的指导下,在事实面前,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翻身做主,带领中国向前发展,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带领中国人民发展致富,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所有这些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公仆,是忠于人民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是最先进的领导阶级,她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正确的。

2009年9月我来到了大连大学,进入大学后,2009年10月1日我递交了

《入党申请书》。这是我人生的另一个开始。我从西北来到北方,要迎接更多的挑战,我要对着新的目标开始新的奋斗和跋涉。大学初,我对党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知道那是一个神圣的组织,是我向往的地方,随着大一上学期关于党的主题班会的不断开展,我逐渐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递交入党申请书以后,一方面,我按时写思想汇报及时向党组织汇报我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我对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组织原则和纪律、党员条件等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懂得了怎么争取做一名共产党员。终于在2010年9月,我成为了一名积极分子,并有机会上了院里的党课。我们的党课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新的主题,有时候是介绍党的发展史和党的基本知识;有时候是老党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我们怎么样做人;有时候是分析评论当前的时事引导我们认识现象背后的事实真相,每一节课都使我们有新的收获。通过党课的学习,我真正认识了中国共产党,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多么优秀的政党,同时我还认识到,一个人活在世上,只有竖起人生的航灯,才不至于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偏航,才不至于犯错误。在这个阶段,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身边的党员,从他们身上我知道,入党同学习一样,重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学会观察,会总结,会引申,要去看书学习,去思考,是要花一番力气的。在那以后我就决心,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让自己的真正的入党动机在心中成形。我觉得我必须把思想的转变和行动相宜的结合起来,让自己的每一点思考和每一点实践对应起来,学要学的有进步,做要做的有体会,实实在在的向要求一名党员那样来要求自己。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祖国、为共产主义、为人民奉献我的全部,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崇高的无产阶级事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

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令人心潮澎湃的事件。新中国的成立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毛泽东思想的带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功。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会议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为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时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这次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此次会议算是中国共产党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之后的中国共产主义建设有了举足

轻重的作用。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江泽民在报告中指出,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十七大主题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多少个日日夜夜,中华儿女为祖国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一场全球的体育盛会,更是一场全球的文化盛会。中国的执政党必须领导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思想。“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绿色、科技、人文)的核心,“绿色”、“科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人文”则是古今奥运精神的精髓。我们把这一精神发扬光大,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强调文化建设,并贯穿奥运会的开幕式及全过程。中华文化极大地征服了世人,提升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这也达到了执政党必须增强提高中国文化实力的要求。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胡锦涛主席在关于文化会议中提出的目标。中国能成功的举办这次享誉世界的北京奥运会,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同时也是一个党领导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

2010年中国的上海世博会成功的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这是百年世博史上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盛会,对推动发展中世界的科技人文创新、促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交流、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具有前所未有的意义。世博完全抓住党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积极模范作用,同时达到了党组织对软实力提高的要求,并且坚持了党组织要求的节能环保。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共产党更是第一时间对日本进行了援助,体现了党组织的乐于助人,日本人民更是大打标副感谢中国。这不仅是在帮助一个国家,而是在帮助我们共有的家园。在随后出现的“盐荒”事件即“碘盐可防核辐射”、“中国食盐将遭受核辐射污染”等谣言通过手机和网络的散播,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碘盐“抢购**”,是党“为人民服务”的作风让人民冷静了下来。

2011年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纪念的,是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是见证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是回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沧海巨变,光辉不减。中国共产党为我们力挽狂澜,拨开迷雾照亮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指引着人民,引领着国家,从黑暗走向光明。每个炎黄子孙无不为之激动,一脉相传的中华儿女用载歌载舞的传统高歌着党的颂歌,抒发对伟大的党向往的激情。党的旗帜,指引着中国前进发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支柱,时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智慧,带领全国广大人民创造了如今美好的中国,让我们生活在如今繁荣而又充满生机的一个和平年代里。我的脑海中浮现着父辈的尊尊教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

国。”

这种种事实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党的积极分子,通过与党员、与老师的交流使我对党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我真实地感受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在我的求学生涯中,学校给了我很好的发展潜力。

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上进,我深深懂得,人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无止境地追求,才会生活得更有意义。我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努力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章程,对党的认识逐渐清晰,同时我也知道,我对党的认识仍较肤浅,需要不断学习与锻炼来提高自己。党组织考验我,帮助教育我,并送我参加党校的培训班学习,通过党校的学习,我的政治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对党的认识又有进一步提高,更对我的入党动机端正有了很大的帮助。从此以后,我对党组织更加向往,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渴望愈加强烈,无时无刻都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磨砺自己,如饥似渴的学习党的理论,用这些强大的武器指导我的前进。

在学习上,在大一第一学期学分绩点是3.79,班级排名第二,大一第二学期学分绩点是3.81,班级排名是第二。在大二第一学期学分绩点是3.31,班级排名第五,大二第二学期学分绩点是3.23,班级排名第四。我知似道自己在大二学年的成绩有下滑,但是我会努力赶上。进入大学第三年,开了很多专业课,我知道努力的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对于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在学习上更加刻苦,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加实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三第一学期学分绩点是3.98,班级排名第二,大三第二学期学分绩点是3.02,班级排名第9。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考上一个好的研究生学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服务更多的人。

生活上,我深知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应该以积极分子的身份要求自己,保持好的生活作风的重要性。生活上我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尽管进入了大二年级,大家的生活开始懒散,尤其是宿舍卫生,脏差乱,作息时间紊乱,我还坚持早上早起的好习惯。不偷懒,不挥霍不浪费时间。在这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抵住诱惑的能力。有时看到别人睡懒觉,自己也赖着不起床。有时宿舍脏了,乱了,自己也懒的去整理,但是,每当想起自己是一名积极分子,我就再也坐不住了,我想也许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所在。平时我还努力帮组同学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也许从高中开始,我就开始帮组老师解决同学困难,所以拥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平时经常与同学一起去走走,了解他们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不能解决的还积极与老师沟通,这让我也得到了很多快乐,真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知道我有一定的优点,才能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同时我也有一定的不足,所以还未能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做事虽有热情,但是没有条理粗心大意。学习虽然努力上进,但不会融会贯通。对于眼前的事虽然能脚踏实地,但对于未来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同时我也很胆怯,不敢再人多的场合发言。在为人处事上可能不太客观,带有主观色彩,有时对他人要求过于挑剔了。我知道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所以在以后我一定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点,争取做到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所要求的。希望尊敬的党组织能不断地考验我。

总的来说,首先要确立自己的目标,然后为之努力,可能最后的结果不是最好的,但努力地过程也会让我们收获很多的,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成功。成功总是为一直在努力的人而准备的,所以在接下来我会不断地用党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不管是学习,思想,还是生活等各个方面。热爱国家,时刻保持与党的思想上一致。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上都要不断发挥自己擅长的,改掉自己的缺点。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更加努力学习,经常参加一些组织性的活动,不断加强自己的沟通能力,还要不断地给周围的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策以及一些好的方针。时刻以中国共产党为一个目标,不断地努力,达到党员的标准。

请党组织考验我!

时间:2012年10月14日 自传人:柳婷婷

篇2:婷婷的心得体会

这两天,我读了《婷婷的树》,这本书实在太有意思了,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婷婷为了养蚕种了一棵小桑树,围绕着这棵小桑树经历过很多事情。她和她的小伙伴为了蚕宝宝的生长而高兴,又为了蚕宝宝的磨难而伤心,他们还一起想象着蚕宝宝长大后吐出了丝,做成了美丽的衣服。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婷婷的妈妈要把婷婷的蚕扔掉的时候,婷婷又伤心又难过,甚至想离家出走,那一夜,她就没有理过妈妈。可是没想到峰回路转,她妈妈觉得扔掉那些蚕很可惜,但又刚好碰到了靳爷爷,就把它送给了靳爷爷,婷婷知道后就不伤心难过了。

婷婷一开始养蚕,发现没有足够的桑叶给蚕吃,所以婷婷就自己种了一棵小桑树,我觉得她做事认真细心又周到。我在自己的家里也养了一个小动物——小仓鼠,我知道要准备鼠粮和锯木屑还有玩具和水瓶。养小动物就是要做好所有的准备。

篇3:“行走的树”与《婷婷的树》

“行走的树”,有八十岁啦!八十岁的金波爷爷,写下了他人生中现实题材第一部长篇小说《婷婷的树》。你想一睹为快吗?你想知道小说背后的故事吗?本期,金波爷爷就带着婷婷的这棵小“树”走进《七彩语文》,走进同学们的中间。

树的故事 “树的一生给了我许多感悟,我想做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自从知道邻居小姑娘婷婷在养蚕,并且常常为采不到桑叶而焦虑之后,金波爷爷总是在外出散步的时候,为她寻找桑叶。有一天,他看见一棵小桑树倒在车辙里,就把它连根掘起,移栽到园子里。

小桑树在园子里顽强地活了下来,还长得很茁壮。没过几天,小桑树又长出了许多嫩绿的新叶。金波爷爷告诉婷婷,这是送给她的小桑树。婷婷开心地笑了,目光里流溢着感激之情。她真诚地对金波爷爷说:“我代表我的蚕,谢谢您!”

金波爷爷为婷婷学会关注生命而感动,所以记下了这个小故事。在八十岁这年,他用小说的形式写下了这个关于人与自然,关于生命关怀的故事。

《婷婷的树》是金波爷爷写下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三个人、八条蚕、一棵树构成的小说,给我们带来很多感悟。

金波爷爷常说:为儿童写作,让我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快乐和幸福。你读到其中的快乐和幸福了吗?

树的阅读 “我欣赏每一片树叶的绿色,我思考每一棵大树的生活。”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书韵中队的同学们,与老师、家长共同阅读了金波爷爷的新书《婷婷的树》。他们或朗读,或记录,或交流,再一次走近了这棵“树”——

宋奕兴:在靳爷爷和婷婷的帮助下,坐坐成为了真正的男子汉;婷婷也在靳爷爷的帮助下长大成人。靳爷爷的存在让他们的生命变得更加美丽!金波爷爷的文字也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美丽!他让我们知道,要珍惜自己的童年,童年是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他还让我们知道,要懂得爱,懂得付出,有责任心,有担当……“人是会走动的树,树是不走动的人”,我非常喜欢这句话。

陈语诺:小说写到二十年过去后,孩子们都长大成人,而且都已离开沙沟子小区,只剩下一棵桑树陪伴着靳爷爷时,我很伤感。回想起他们以前快乐与伤心的生活点滴,再想象着靳爷爷一个人的生活,我恨不得到故事中去陪伴他。

安奕冰:金波爷爷走进了小朋友的世界,用小朋友的语言表达出来。他给每一章都配了一首诗,使这部小说更加优美。可见中国的文字是多么奇妙、深奥啊!金波爷爷,您也到我们学校、我们家来坐一坐呀!

宋奕兴妈妈:孩子,当你懂得爱,懂得生命和感情,生活便充实了,人生便会有意义。希望你今后读每一本书,都能有所得,有所悟。感谢金波爷爷和他这本关于生命的作品。

树的交谈 “亲近树会让我的生命新奇,美丽的生命才会品味美丽。”

主题词 陪伴

金波爷爷:记不得哪位同学在课堂上说了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他说:如果我们喜欢那个老人,就应该多多地陪伴他。这“陪伴”两个字,用得非常好。其实何止是老人需要陪伴,人人都需要陪伴。妈妈爸爸需要陪伴,邻居需要陪伴,同学之间需要陪伴……“陪伴”这两个字,包含的内容非常多。

邹锦程:金波爷爷,我想问您,您到了这个年龄,为什么还能写作呢?

金波爷爷:写作的动力就在你们身上。每当和你们接触的时候,我就会发现很多好的故事。你们的很多好品质、好奇心啊,你们对世界的态度,你们的那双眼睛,我想起这些就觉得一定要给你们写。给你们写,也是给我自己写。

陆钰涵:是什么力量让您这么大年纪还写出这么好的作品?

金波爷爷:其实老人也在成长,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我这本书里有一段话:“他的勇气是孩子们给的。大人和孩子们在一起,固然需要保护孩子,但他们也在保护着这个老头儿。让他自信,让他有胆量。这就是孩子的力量。”这段话是以靳爷爷的口吻说的,但说出了我的心情。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这就是孩子们的力量,也就是说,是你们的力量。你们的力量在哪呢?就是你们有爱心。因为这里头有一句话,“但他们也在保护着这个老头儿”。力量就在于你们保护别人,保护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们身边的哪怕一棵树、一朵花,你们校园里的各种各样的风景,你们都在保护着它们。有爱心的孩子是最有力量的。

秋天,金波爷爷从那棵长大的小桑树上摘下叶子,做成书签,送给了书韵中队的小豆豆们。这一片小小的桑叶,寄托了他对童年、对生命、对文学、对小读者的无限深情,真是小豆豆们童年难得的珍藏。

篇4:婷婷的树读后感600字

这本书讲述了老少三人为了保护一棵小桑树而经历的感人故事。故事起源于一个叫婷婷的小姑娘,她养了八条蚕,因为她们住的是一个小区,没有桑树。更没有桑叶了,婷婷便向靳爷爷求助,在求助过程中小姑娘婷婷问靳爷爷他小时候是否养过蚕,靳爷爷说他养过蚕,可从来没让它们挨过饿。呀!靳爷爷忘了婷婷就是因为没有桑叶树才来找他的,婷婷更加伤心了,惭愧的哭了起来。

后来他们一老一小在聊天中提到小区有没有桑树呢?婷婷抱着这样一个问题回到了家。婷婷走后靳爷爷换上了轻便的鞋子,走出家门帮婷婷去找小区里有没有桑树,在寻找时靳爷爷看到远处的男孩“坐坐”,今年坐坐大概有十七岁了吧,在十年前他的父母双双身亡,突如其来的灾难把这个幼小的孩子吓傻了。现在他只有五岁孩子的智商。听说靳爷爷在帮婷婷找桑叶,也要求和爷爷一起找,一路上他快问了无数个“为什么”,可没有一棵是桑树。当他们就要离开时在几棵酸枣树的里面竟然有一棵小桑树,总算找到了,过几天后婷婷,坐坐,靳爷爷把小桑树小心翼翼地挪到了沙沟子小区,他们把小桑树种到了土壤里,几天后小桑树真的活了,婷婷做了一个小木片上面写着“婷婷的树”。

然而这棵小桑树的到来却打破了小区的宁静。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这一天有一个惊喜给靳爷爷,爷爷在楼下,过了一会以前小区的邻居都来了,坐坐刚从外地回来小区里那熟悉的人又回来了!

篇5:婷婷的树读后感600字

最近,我读了老师精心推荐的书,有《亲爱的汉修先生》,有《弯弯的辛夷花》,有《我的时间去哪了》…… 其中我最喜欢看金波爷爷写的《婷婷的树》。通过阅读,在书中我认识了一些朋友:慈祥的靳爷爷,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婷婷,从畏惧到勇敢的大男孩坐坐……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姑娘婷婷养了八只蚕宝宝,因为缺少桑叶,便向靳爷爷求助。靳爷爷和坐坐,终于在河边的灌木丛中找到了桑树。当他们带着婷婷再次来摘桑叶时,却发现这里,已经被推土机夷为平地,他们在泥土中捡回一棵枯萎的桑树苗,种在小区的院子里。在他们三人的精心照料下,小树苗成活了。然而这棵桑树,打破了小区的平静。他们三个人为了保护一棵小树而经历的曲折感人的故事。

读完《婷婷的树》,让我想起了二年级时养蚕的一段经历,记得那天吃过中午饭后,我和我的朋友偷偷地来到学校小店,买了几条又黑又瘦的蚕宝宝,为了不让老师和其他同学发现,我们悄悄地藏在书包里,还一直担心蚕宝宝会不会被我们闷死,忐忑了一下午,终于熬到放学时间,我们收拾好书包飞奔到家,看见蚕宝宝相安无事,才松了一口气。接下来的日子,一放学做好作业,我们就到处找桑叶,人手不够,就去缠爸爸妈妈帮忙。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蚕宝宝一点一点变白变胖了。直到“上山”吐丝结茧。那段时间虽然忙碌但很快乐。

篇6:一个叫婷婷的患白血病女孩散文

写在前面:一篇旧文,勾起我无数回忆。当年这篇文字发在了一些论坛。如果放在今天,我想将会有更多办法去挽救小女孩的生命。当年看到的小女孩渴望求生的眼神一直烙印在心底。如果像今天这样,有智能手机拍摄的话,势必会持续追踪报道此事,并会在各大论坛发帖,可能情况会稍微好一些。人生没有如果,时光不可重来。愿小女孩在天堂安息,天堂里没有恶疾的折磨。

昨天是20xx年11月3日,晚上7点45分本地电视台的“身边”栏目播出了一个患病女孩的故事。故事名字叫做“爸爸,你是我的靠山”,女孩叫婷婷,是县区的一个17岁女孩,今年夏天不幸查出有白血病,现正在湘潭县人民医院做保守治疗。

电视媒体是这样发现线索的:在本市最繁华的街道上,有一个中年男人跪地讨钱已有多天,举着的牌子上大约写的是要救救她患病的女儿,一上午所得也有数十元不等,记者通过观察,想一探究竟,这才引出一段跟踪采访来。将近中午,男人收摊,声言要回医院给女儿打饭,医院里的女儿没有人照顾。

电视报道上的画面显示,男人名叫刘新华,是县梅林桥镇人。婷婷患病以后,原本宁静幸福的一家人的生活轨迹完全改变。做爸爸的已经倾尽所有,债台高筑,依然不能维持女儿的正常治疗,万般无奈,他只有跪街乞讨,以期望用这最后的方式能延续他女儿的生命。

我注意到其中一些细节,也正是这些细微之处强烈震撼和感染了我。这个男人提着行囊走到一家杂货店里,问那老板有没有一元多的饼干,回答说只有两快五的,他犹豫会,还是买下了。他到医院食堂给女儿炒了一个菜,打包好后,自己用矿泉水瓶在食堂接满自来水,他说他每天喝的就是这自来水。出得食堂,他没有立刻去病房,而是坐到台阶上用自来水合着才买来的那包便宜饼干算是吃完了他的中餐。他对记者说,这是怕女儿看着伤心,一般他都是讲自己在外边吃好了的,他是想多留下一分钱给女儿看病,女儿就多一份希望。

婷婷见到爸爸的到来,稍感欣慰。开始我还以为她才十五岁的样子,后边听介绍才知道她是93年的。当她解开口罩吃饭的时候,那是一张天使般清澈的面容,只是有点苍白和消瘦。她拿起筷子,先夹了一块藕片给她爸爸吃,估计她也知道从爸爸的窘境,也知道她爸爸从没有吃好过。后边有一段她流泪的画面,她爸爸拿纸巾帮她擦拭,婷婷说,“父母为我撑起了一片天空,可是他们的天空谁又去帮他们呢?”

电视里还有到他们家的采访,婷婷的妈妈身体也不是很好,整天以泪洗面,爸爸去安慰她,结果又是抱头痛哭。他们拿出到村里乡里家家户户所讨钱的记录本,那里清楚记载着好多页的姓名和款项。他们的全家福里,还有一个小男孩,现在寄养到外婆家去了。他们的家是八十年代的农村房子,他家的外墙上新近贴了张“此房出售”字样的纸张,下边还有爸爸的手机号码。

看完电视,我许久没有平静。在八点半的时候,转过另一个本地频道,我又重头看了一遍这个电视片。这回我想注意的是婷婷所在的床位号,终于在画面里看清她的床位号是30,因为那个医院我去看过几次病人,知道在什么地方,由此,心中生发一个愿望,就是很想去那里看一下这个本该在课堂上上课的天使般的女孩。我也顺手记下了电视台的联系号码。

去医院看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这个我在以前还没有过。这个我也设想过会比较尴尬吧,要是女孩父母不在身边,我一个大男人也不知道要和她说些什么了,或者说些什么会不会影响她的休息?我以什么名义去呢?这些在去之前都困绕着我。我又想到,看病人总得送点水果之类吧,但最近去看她的人会不会很多?如果都送水果,也是浪费了,尤其电视台才去看过,他们总不好意思什么也不买点的吧。我倒不关心大人怎么样,我只关心那个小女孩是不是喜欢吃,转念又想,还是先去看了再说,要是没有什么人送水果,我再到下边去买也是来得及的。但不管怎么说,这婷婷现在最缺的`肯定就是钱了,要是送钱比送什么都好。胡思乱想一夜,今天一大早就起来,洗漱完闭,出发,骑电动车直奔县城而去。

一路上我又在想一个问题,要是手边带个相机就好了,要不就可以用图象记录下婷婷的一些境况,如果我能在网络上也发个帖子,说不定会有更多的本地人来关注,想起这些,只得一声叹息,平时觉得没有用处的东西看来关键时候还是有用的啊。来到平时买早点的地方花一元二角买了两个包子,路上边啃边行,也很快的。来到二大桥头,因为桥面维修,车子堵得污七八糟,心里骂了句娘,谁让这桥三天两头就要修啊,纳税人的钱就不是钱?我是七扭八拐,最后总算冲出长龙,一路无话,在穿越了整个县城后,才达到这个县城最南端的医院。

我知道规矩,在医院前坪把车锁好后,乖乖的交了一块钱的保护费。我从门诊穿越,直接到了住院部,在一楼电梯的导行牌上,我仔细寻思了一阵。我只知道婷婷的床位号,却不知道哪个科室的。这血液病应该在哪个科室呢?我调动全部的知识体系详加甄别,最后居然还是一头雾水。可能这小医院把些病都合并了吧,反正一楼妇科,二楼产科,再有就是七楼是手术室,我知道六楼是脑外科,五楼是骨伤科,估计这些科室是不会有的。剩下的也就那些了,于是从三楼开始往上找,每到一层,只奔30号病房,可惜都落空了。30号床的不是大男人就是老太太,还有的是空铺。我在4楼看到一边有个血液净化室,满以为那一边的病房该是的吧。可惜根本就没30号这个病床。

我有点急了,东闯西撞的,摸不着头脑。最后边上的裙楼都找遍了,仍然没有头绪。我急着正想连小儿科也不放过时,一眼瞥见窗外边那西南角很不起眼的地方写着住院二楼住院三楼的字样。心想,乖乖,地方是小,可名堂还真多啊,只得到那边去看看咯。

我先去到住院三楼,那是个什么楼房改装的啊,进得楼上跟进了巷道一样,七扭八扭才能进到里边,查看下来依然无果,正丧气着呢,电话进来了,原来家里临时有事情,必须赶紧回去。晕,没事情的时候没一点事情,我有事情的时候,事情就都来了。极大的不愿意,看来今天不会有什么结果了,我也正准备放弃,改天有空的时候再来找婷婷吧。

可转念想,也就差一点点了,那不还有个二住院楼吗,迅速去看下吧。跑到楼里又是一通瞎找,有的医护室不是门紧闭,就是一幅庄严肃穆的开会的样子,也怕到里边去打扰。最终在肿瘤内科找到一个有30号的病床,从门玻璃窗口往里一望,那里是有个戴口罩的女孩躺在床上,床边有个人陪护,屋里还有医护人员在检查什么的,我赶紧闪开,毕竟是女病房,避嫌还是要的。稍后,两医护人员出来了,我到门口,听到里边传来女孩低声咳嗽的声音。那个陪护的人扭头一望,我认出来了,那个就是婷婷的妈妈。

可能也是近情情怯吧,临到门口,心也更紧张起来。鼓足勇气,推门而入,我径直走到女孩的病床前,问,“你就是婷婷吧”。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告诉她们,我昨天看了电视,今天来看她。

婷婷的妈妈即刻起身,把她坐的凳子让出来。她自己坐到床沿边上。婷婷也吃力的整个被子打开,坐起在床上,,她问我,叔叔从哪里来?我说是从市区那边来的。

婷婷的面容比电视上更苍白,白得让人心疼。因为治疗,额前的长发明显稀疏很多,但她依然还是扎个马尾辫。只是她的眼睛很灵秀,整洁的口罩纤尘不染。她的眼神里的无助与哀伤坦然流露着,我不忍去对视。

我忽然说起婷婷是消瘦许多了,因为电视里那个全家福中,还有她以前照的单人照都有个对比。婷婷一个劲让我坐下,我表示只一会就要回去了,连忙问她爸爸的电话号码,期待以后能比较方便的联系到她。婷婷边报号码,我边在手机上按键。

婷婷是穿一身花色的绵质睡衣,棉袜,给人的感觉非常整洁。如花的生命,天使一般的纯净。我觉得自己也该离开了,掏出一百块钱,交到她手里。我只觉得这次太仓促了,告诉她,下次一定还去看她。

我出病房,她妈妈也跟出来。我问她吃饭还好不,喜欢吃什么水果?她妈妈说她吃饭比较少,水果也是想吃的时候才吃一点点。我因为心里有事,着急离开了,在和她妈妈告别时,只是很希望他们一家人都能够保重。

篇7:婷婷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双性同体;汤婷婷;《女勇士》

一、双性同体的性别观

首先,汤婷婷倡导性别的和谐。伍尔夫曾提出,一个女人想要写作必须要有钱和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汤婷婷有着一份大学教授工作,拥有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进行文学创作并写出多部优秀作品。现实生活中,她忠诚、无私、善解人意、热心帮助别人;同时,她又独立、维护自己的信念、适应性强,这些特征与贝姆性别角色量表中的双性化类型极为相符。

其次,《女勇士》表达了双性同体的主题。西苏在《从无意识的场景到历史的场景》中提出“身体写作”,她指出从不敢在作品中创造男性形象,因为她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写作。汤婷婷在《女勇士》中男性形象的缺失与女性形象的饱满和双性同体女性的成功与非双性同体女性的失败都体现出双性同体理念。

再次,《女勇士》采取了双性同体的写作技巧。克里斯蒂娃、贾丁和布莱克在《妇女的时间》中提到,按线性时间和期望顺序设计的、有目的的时间是男人价值观的体现,而女人的时间展现出明显的破碎、期望或者痛苦。汤婷婷在《女勇士》中便采取双性同体的写作技巧,将心理时间和线性时间相结合、将现实和想象相结合。现实是理性的,按照线性时间或物理时间发展,具备充满理性气息的男性特质,而想象则是按心理时间模式天马行空,体现出明显的女性特质。因此,可以发现汤婷婷是倡导双性同体、两性和谐的性别观的。

二、双性同体的种族观

著名学者张子清先生在《女勇士》译序中提到,汤婷婷全书都在探讨作为一个华裔美国人的意义。作为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女孩,汤婷婷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种族歧视问题,她急切地寻求着种族认同。

《女勇士》中,汤婷婷描述了她作为一个华裔女孩在美国的遭遇。在幼儿园里,她曾三年都保持沉默,最终她找到了原因“沉默是因为我们是中国女孩子”。当她工作时,她也遭遇了种族歧视。艺术画廊的老板叫她“黄鬼”;给土地开发商做助理时,开发商随意取消种族平等协会和全国有色人种促进会的宴会预定,她的反抗导致了她的失业。汤婷婷奋起反抗,将这种愤怒倾泻在纸笔上、灌注到文字中,为受歧视者摇旗呐喊,让“失声者”不再沉默。

萨义德曾在《东方学》中指出,西方作品中的东方人往往是非理性、软弱和女性化的“他者”形象,而西方人则是理性、强势和男性化的统治者形象。“他者”意味着否定、被动和被统治,这正是《女勇士》里生活在以白人为主的美国社会中的其他种族命运写照,这些种族必须为争取平等地位而斗争。正如伍尔夫倡导男女双性和谐一样,汤婷婷也在积极倡导种族间消除隔阂、和平共处。她在文中描绘了种族间和谐相处的画面,她和一个非裔美国女孩梳同样的上海发髻,就像一对双胞胎。非裔孩子和华裔孩子一起上学、结伴回家、互相保护。这种和谐愿景也正是处于“他者”地位种族的共同期盼。

三、双性同体的文化观

《女勇士》中,汤婷婷运用大量生活细节来展示中美文化差异,最突出的表现便是两代华裔美国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第一代华裔美国人来到美国的时候,他们已是成人,文化观和价值观业已形成且不易改变;第二代华裔美国人则大部分出生于美国,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更容易接受美国文化。

在《西宫门外》一节中,初来美国的姨妈极尽所能讨好在美国成长的侄女,经常说一些漂亮的奉承话,可是侄女从来不说“哦,不,我根本不会。我很丑。”这种姨妈所认为的客气话,姨妈认为这些孩子太不懂得谦虚,因此这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必不可免。霍尔提出的高、低语境文化很好地解释了中美语言文化的差异。中国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国家,简单的词句背后隐藏着深层含义,词语表达较委婉更不直接。而美国则属于低语境文化,语言表达追求清楚和直接。生长于中国、代表高语境文化的姨妈和生长于美国、代表低语境文化的侄女自然产生了语言上的分歧和矛盾,这正是两国文化差异的体现。

当第二代人因为文化差异而与上一辈产生冲突的同时,他们也被美国文化残酷地拒之门外。异类感与迷失感充斥着内心,他们急切地寻求着“我是谁”的答案。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曾说过:“如果想当一个美国人,那就不得不抛弃中国传统,但如果这么做,将永远找不到平衡。”《女勇士》中,汤婷婷试图找出解决文化差异的方法,表达出一种双性同体的文化观,即处于“他者”地位的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应像男女双性平等一样,拥有一種相互尊重的关系,和谐共处。

作为汤婷婷的代表作,《女勇士》一书探讨了性别、种族、文化等问题,倡导了一种性别平等、种族平等和文化平等的双性同体观念。汤婷婷以被虏至胡却能将胡曲与中原乐曲相结合创作出《胡笳十八拍》的蔡琰自比,希望自己也能像蔡琰一样成为传播文化的使者,将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进行沟通和交流,使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间达到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境地,奏响一曲和谐优美的双性同体之歌。

参考文献:

[1](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自己的一间屋[M].吴晓雷(译).陕西师大出版社,2014.

[2]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3]汤婷婷.《女勇士》[M].李剑波,陆承毅(译).漓江出版社,1998.

上一篇:守时的小故事演讲稿及作文下一篇:江珊个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