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

2024-05-17

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精选8篇)

篇1: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

当前正值学校,幼儿园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夏季肠道传染病流行高峰也即将到来,我省局部地区发生了,风疹、水痘、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也可能继续上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各单位为了减少疾病,预防为主,讲究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切实保护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使他们更好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学习中去,学校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与目标

(一)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依法管理,科学防治;快速反应,有效处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遵循属地管理和就地预防,就地治疗的原则,积极配合官渡区疾病控制中心的工作,共同预防传染病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

(二)工作目标

1、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染病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并形成制度,纳入学校定期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传染病手足口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手足口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蔓延。

二、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并作为当前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为保障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成立昆明光华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谢兴民(副书记,工会主席)

组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德育办,由刘恒和副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詹学明、胡金恩、万光明、郑绪增、孙才光、王方全组成,负责预防与传染病、控制手足口病的具体工作。

(二)工作职责

各学部要切实落实晨检工作,发现有患有疱疹的患儿,应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报告教育局、辖区卫生院和官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严格执行每日学生缺课登记制度,查明学生缺课的原因;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从教学安排上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户外锻炼时间;学校要从硬件上保证学生洗手及饮水设施;若学生出现发热、皮疹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症状,校医务室要及时将学生送到医院就诊并告知学生家长;疫情发生时,启动学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是否停课,应根据疫情发生的强度,报告并听候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通知;各学部要做好师生思想稳定工作。

三、经常性预防与控制措施

1、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消化道、呼吸道等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改变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各学部要利用班主任通过电话和书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预防传染病、手足口病等呼吸道传染病知识和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要求,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3、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防治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预防措施

1、开展健康教育

以校园广播、宣传单、校报等宣传形式,正面介绍传染病、手足口病的防病知识,教育指导学生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要宣传传染病、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消除恐慌心理,要告知家长在疫情流行季节不要带学生到人群聚集的场所,避免与患儿接触;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对儿童玩具、餐具、衣物、用品经常消毒,使家长懂得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

2、通风与消毒

通风与消毒是预防与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的有效办法。传染病流行季节,教室、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每周对教室、厕所、宿舍、食堂消毒一次,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3、晨检与考勤制度

晨检与考勤制度是对传染病“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的关键环节。校医务室、各生活老师、班主任每天要认真进行晨检、巡查,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学生有相关症状,要及时送到医院检查治疗。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加强跟踪,及时了解患病情况。如发现是传染病,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4、卫生清扫

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严格保护校园生活饮用水源,严禁儿童饮用生水,严禁儿童接触污水。

5、加强卫生监督检查

要主动配合当地卫生机构加强对学校的食堂、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检查,保证食品卫生、饮菜加热,餐具消毒、水源洁净。严格把采购关,严防食物中毒。

(三)工作要求

1、传染病、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要覆盖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职员工,保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

2、必须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坚持凭证出入和来访登记等制度,及时掌握校内各种人员流动情况。

3、三学部要坚持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做好因病缺课学生情况统计分析工作,启动零报病制度。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异常,及时到校医务室就诊,对可疑的病例及时向当地卫生院、区教育局及区疾控中心,同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4、动员组织全校师生参与除“四害”防疾病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校园卫生环境。人人动手,齐心协力地搞好环境卫生和除“四害”工作。要彻底消除校园内的“脏乱差”卫生死角,保持宿舍和个人卫生。做到“两多、两勤、三不”(多锻炼、多到户外活动、勤洗手、勤换衣、不共用手巾和纸巾、不到人群聚集区,不吃不卫生食品)。

5、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及《食堂卫生工作规范要求,规范学

校食堂操作和炊事员卫生防护要求,加强餐具和炊具的消毒工作,同时,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有效控制学校食源性,水源性疾病的发生。

6、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7、学校要定期对各学部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要坚持经常性的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四、保障措施

(一)要结合实际,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传染病、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并认真总结传染病、手足口病防控的经验和做法。

(二)要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对校医务室的设施与条件进行调整和改善,加强校医网络建设,以具备对传染病、手足口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工作,2009年4月18日学校对三学部、各部门领导、政教管理人员和校医进行了传染病、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动员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手足口病防治基本知识、因病缺课筛查与登记、疫情报告程序与基本要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等。

(四)要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用于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尤其是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洗手设施和改善卫生条件。

篇2: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

传染病预防工作实施方案

当前正值群体性传染病高发期, 学校传染病预防形势严峻.今年以来, 我市连续发生数起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群体性传染病事件.为预防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防控结合, 切实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学校制定传染病预防工作实施方案.一

工作原则与目标(一)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依法管理,科学防治;快速反应,有效处理;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共同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和流行。

(二)工作目标

1.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传染病的防治,并形成制度,纳入学校定期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蔓延。

组织管理(一)领导机构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传染病的传染工作,并做为当前学校工作的重点,为保障各项传染措施有效落实,学校成立传染病预防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文元祥 副组长:杨洪周

成员: 刘仕荣、王文、万学义、付淑珍、王丹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校医室,由

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传染病预防工作.(二)落实制度

1晨检制度和缺课学生追防制度

各班要有晨检记录表,并及时做好记录.对不到校的学生进行追防,将每天情况及时上报校务办。2.隔离制度

对确珍病人要严格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进行隔离,隔离返校时要凭医生返校证明入学 3.消毒制度

4凭证入学制度、接种制度

要在一定时间收齐接种证的复印件,完善入学档案 5.信息报送制度

传染病预防信息报送途径为: 班主任一校医室一区教育局,严格信息报送制度,不能误报、漏报和瞒报。(三)工作职责

1校长:校长是全校传染病预防的第一负责人,全面负责传染病预防网络.2.校务办

(1)制订传染病预防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传染病预防网络;设计发放记录表、统计表.(2)对教师进行传染病宣传和教育。

(1)每天汇总学生到校的情况和传染病发病的情况,一旦发现病情,报校长审核后上报教育局。3.校医室

(2)制定传染病预防紧急预案

(3)牵头做好学生凭证(接种证)入学的制度,做好统计工作。组织学生做好保洁工作。1教务处

利用家长会和告家长书的形式对家长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2总务处

(1)完善消毒制度,组织后勤人员做好保洁工作.(2)严格学校门卫管,坚持凭证出入和来访登记等制度,及时掌握校内各种人员流动情况。2班主任

篇3: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

关键词: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重要性

学校是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重要场所, 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教学秩序, 而且也会给家庭、社会等造成带来各种的不安定因素[1]。因此, 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为了保证学校公共卫生安全, 降低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发生率, 减少和避免传染病对学生造成危害, 本文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中的子系统, 获取某市2011年~2013年直报的数据资料, 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本次研究的数据库。资料包括: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次数、级别、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类型分类等。

1.2 研究方法:

制定学校传染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调查方案, 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 收集学校传染病的数据资料。同时采取走访座谈的方式, 了解对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2]。

1.3 数据分析:

使用软件Excel将所收集的调查表和数据统一录入数据库, 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011年~2013年间某市学校共发生上公共卫生事件10起, 事件级别均为Ⅳ级, 且发生地区全部为农村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其中, 流行性感冒4起, 水痘3起, 流行性腮腺炎3起。病例总数为284例, 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

(1) 学校属于人口特别密集的公共场所, 每天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占其总时间三分之一以上, 甚至更多。长时间的群居性生活、学习、活动等行为使学校具有极高的聚集性, 而学生又来自不同的家庭、地区, 故社会性和流动性较大, 会给传染性疾病的交叉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学校是各种传染病发生、传播的重要场所之一; (2) 由于儿童和青少年是学生的主要群体, 其身体发育尚不成熟, 免疫力和抵抗力差, 一旦学校内出现突发性传染病, 就会造成大面积传播, 从而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故对社会影响较大, 重者可能会危及社会的稳定性; (3) 学校的卫生安全工作存在严重不足。据学校传染病的防控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教育和卫生部门在执行学校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性文件要求, 落实各项学校传染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时存在诸多松懈甚至空白现象。如学校基础设施落后、食堂布局不合理、餐具消毒不到位、饮用水合格率低、传染病管理和监督工作松懈等问题, 造成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缺乏有效的保障, 再加上全国正处于流感、手足口病等急性传染病的活跃期, 因此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4,5]。

3.2 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措施:

(1) 加强学校的传染病管理工作, 明确领导机制。学校要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方案, 并将其将纳入到学校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同时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持, 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并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明确各个成员的传染病预控职责, 并将责任划分到人; (2) 学校要健全传染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及时对学校传染病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 并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此外, 学校还要建立疫情报告网, 和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图, 以落实传染病的联防机制[6]; (3) 学校应认真落实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和重要场所的消毒制度。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定期对教室、走廊、宿舍进行消毒。一旦发现患传染病或疑似病例, 应立刻对其接触过的物品、环境等进行彻底消毒; (4) 坚持执行晨午检制度。班主任要认真地观察班内学生的健康状况, 并协助校医对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进行追踪和记录, 同时将相关的信息反馈至校医务室。而校医则要负责学生因病缺勤的统计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理, 要立即将疫情上报至当地卫生部门或防疫部门, 并配合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5) 建立传染病登记和复课检诊制度。学校对患传染病学生实施复课检诊的双证明制度, 校医要按照要求认真填写传染病学生的各种情况, 并将将其登记、归档保存, 以备检查核验; (6) 加强学生的免疫接种管理。学校要严格按照计划免疫工作的要求去配合学生的免疫接种工作。新生入学时要仔细检查预防接种卡, 以掌握在校生的疫苗接种情况。对于无预防接种卡的学生, 要及时发放疫苗补种通知单, 并跟踪、记录补种情况, 最后将疫苗接种情况存档[7]。

参考文献

[1]韩俊锋, 王子军.全国2006-2008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 (4) :463-465.

[2]马军.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学校卫生, 2012, 33 (1) :1-3.

[3]徐赟, 华伟.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32) :17-18.

[4]韩俊锋.安阳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研究[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

[5]宋刊芳.2006-2009年会宁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1, 26 (1) :24-25.

[6]秦玉梅.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1 (7) :394.

篇4: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管理与预防

一、传染病概述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1. 传染病: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生物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构成的。传染病如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就能迅速传播,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2. 传染病发生有三个因素:病原体、环境和人体。即必须有生物性病原体,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和相继使一群人发生相同的病。

(二)传染病种类

种类很多,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三)传染病报告方式

学校时有散发传染病发生,报告程序是:散发病例通知到医院就医 。确诊是传染病→隔离治疗→进行环境消毒→保护周围易感人群→加强晨、午检→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无新发病例而隔离期满→愈后持医院证明返校→如有新病例做到隔离→消毒同时向疾控中心报告。

二、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1)学校传染病极易发生 (2)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3)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4)学校传染病的季节性变化 (5)学校传染病的年龄特点。

三、学校传染病的管理

(一)经常性的预防和流行时的措施

做好学生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工作,增强对传染病的免疫力。防止“病从口入”,教室加强通风换气。打扫卫生以湿性扫除,防止呼吸道传染病。

(二)加强疫情报告、疫点的消毒

1. 加强疫情报告,控制传染病的蔓延执行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2. 疫点的消毒

学校发现传染病人后,除及时将病人隔离治疗外,还应及时地对病人居住的宿舍和学习活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消毒持续时间应以一周左右,没有发现新病人为标准。

四、怎样预防传染病

下面以水痘为例,谈谈我校在预防水痘方面的做法。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集体儿童为易感人群,幼儿园、小学等容易发生局部流行。

主要预防措施: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利用板报向学生进行广泛宣传。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

篇5:学校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防控传染病工作,以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校的稳定,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目标,全面落实上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

二、工作原则: ⒈预防为主的原则

学校要积极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防护意识和学校公共卫生水平,发现案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有效的控制病情的传播和蔓延。

⒉分级负责的原则

学校防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接受市、县、委各级领导的指导和监督。

校医、班主任及门卫等各部门负责防控的具体工作,按照学校关于防控的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保障防控的物资到位。

⒊快速反应的原则

学校要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有能力处理应急事件。落实“四早”的要求,保证在“发现、报告、隔离”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理。

三、健全组织结构,明确工作职责。⒈防控领导小组

组 长:王中伟(全面负责)副组长:吴成满(具体负责)

成 员:田峰 李浩 宋晓芳 陈夫静 郑波 褚丽 张亚 周丽霞 王 彬及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是学校防控传染病的领导机构,负责研究本校的防控工作的重要事项和决定,根据疫情预测和变化的情况,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防控传染病的有关问题。

⒉宣传组 组 长:周丽霞

组 员:王彬及各班主任

负责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防控意识。⒊后勤保障组 组 长:郑波

组 员:郑修堂 杨宗跃 李庆领 郑新

负责防控传染病的物资供应,上级精神的接收、传达,为师生提供周到的服务。

⒋信息组 组 长:孙云侠

组 员:王彬及班主任。

负责收集、汇总和分析全校师生情况,及时整理、汇总材料和有关数据及时上报。即使整理、落实上级的各项精神。不断总结各项防控经验,加强舆论导向。

⒌督查组 组 长:王中伟 组 员:田峰 吴成满

负责检查、督促各班、各部门、学校及上级的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指导各部门的防控工作。

四、防控措施

(一)日常防控措施 ⒈加强宣传教育

要充分利用学校的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板报、墙报、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防治传染病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利用家长会或以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向家长宣传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知识,讲解防控工作的具体要求,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保证学生每日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保质保量地上好课间操、体育课。号召学生利用课余实践自觉锻炼,课间十分钟要组织学生室外活动。继续坚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跟操制度。

⒊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进一步落实学校卫生工作的具体要求,达到净化无死角。平时认真扫除,教师、楼道经常开窗通风。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勤剪指甲。

水房配置有肥皂和水龙头,供师生用流动水洗手。⒋完整各项制度

① 岗位责任制度,根据学校的紧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② 信息报送制度。

各年级、各班要保证日常的工作信息和疫情及时向学校汇报,要保证联络畅通,休息日外出要留联系电话,做到联

系及时。

③ 体温监测制度

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健康状况,对出现身体不适的学生主动关心、询问,学生每日自测体温一次,有班主任统一做好记录,及时掌握他们健康状况的变化。对体温异常(体温达到或超过37.5度)并有传染病可疑症状的人员,及时通知家长,并联系120急救中心送往医院发热门诊诊治。

④ 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访制度

校医每日对因病缺课的学生进行登记并进行追访,及时确定病因和病情,做好统计分析,并将有关资料上报并存档。

⑤ 门卫制度

大门警卫要职责明确,恪尽职守,禁止校外人员随时进入校园,如情况特殊,经批准,并进行登记。

⑥ 定期消毒制度

学校定期对厕所、楼道、卫生间进行消毒。⑦ 家校联系制度

家长与要与学校老师联系,无发热症状在校门进行登记,方可进校。

(二)应急相应措施

峄城区启动三级应急向应时,学校自动进入三级应急响应。本学校出现一例传染病例,学校立即启动二级响应。

峄城区阴平镇金寺小学

2018年3月13日

及上报制度

为确保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维持社会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案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内师生员工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一、组织与指挥

㈠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部处主要负责人组成,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部门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调动医务室开展力所能及的救治工作;

3、根据需要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等相关设施、设备。

4、根据需要对人员进行散或者隔离,并报请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法采取紧急控制措施;

5、根据需要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6、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查和指导。

导小组应当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⑴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综合本校实际对突发事件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定补充。

⑵领导小组长办公室负责全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具体组织、指挥、谐调,设立24小时联系电话。应急状态期间,必须保证通信畅通,主要领导入值班人员电话要及时上报领导小组,并保持24小时畅通。

⑶全校师生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做出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及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医学措施,应当给以配合,不给以配合的,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⑷医务室有关专业人员应定期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

二、报告与监测

㈠建立信息报告体系,确保信息畅通,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学校在突发事件期间,设立24小时值班及疫情监控和联系电话。及时将情况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当坚持日报制度和0报告制度。

㈡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

急需抢救时,学校应立即向主管部门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⒉学校发现重大传染病或疑似病倒时,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同时,向学校主管部门报告。

⒊学校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谍报突发事件。

⒋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学校举报有关部门不发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情况,对报告、举报突发事件有功的个人、学校交予以奖励。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㈠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及疾控中心,对突发事件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察,采取控制措施,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㈡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应立即保护现场,采取隔离措施,要求学生配合调查及医学检查,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㈢当发生甲类传染病疑似病例后,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⒈对疑似病例要及时按甲类传染病报告,同时要详细了解,记录患者家属及接触过的人员、去向、联系电话。为流行病调查医生提供详实的流行病资料。

⒉加强消毒管理,认真贯彻《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特别要加强对公共场所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工作。

㈠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并立即通知疾控中心,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

㈡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⒈对全校师生员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监测体温。为师生员工提供有关药品,实行药物预防。在公共卫生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⒉所有师生居所、工作室、人群聚集场所要增加通讯的时间和强度。教育师生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搞好居室卫生,勤晒衣被。

⒊在公共场所工作的职工,如食堂员工医务室工作人员等,以及其他服务人员要加强防护措施,要加强健康和卫生情况监控。

⒋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⒌一旦发生疫情,对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制定学生外出校门的管理规定,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大型集会活动。对学校外出人员,学生实行登记制度,提醒和动员学生、教职工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从突发事件发生当日起,单位外出人员必须向主管部门请假登记,并要求至过重大传染病疫区的人员,返回时必

进校。

⒍对从传染病疫情重点区域返回的人员,必要时可以根据有关法规对其做出隔离医学观察的决定。

㈢加强消毒和卫生工作

1、各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图书馆、办公楼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及交通工具,学校统一组织消毒。对确认的甲类传染病和高度疑似病人学生工作过的场所、居住过的寝室等由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消毒,对密切接触人员的工作地点、起居场所由学校组织进行重点消毒。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校园内各个建筑物内进行清洁打扫。

㈣学校必要时可提出申请,调整教学计划、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

㈤做好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下面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对待和防范疾病,消除恐慌心理,保证社会的稳定。

五.技术和物资保障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应指定专门机构(必要时成立组织),积极采购储备防护用品、有关器材、消毒和预防药品,保证防治工作中的物资供应。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所需费列入学校财政预算。

为防止传染病在学校内爆发,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保障广大师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取保学校稳定,做到防控工作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

案:

一、成立防控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长:王中伟 全面负责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组员:郑波 负责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及发病学生的隔离、消毒、物质保障工作。

王彬、周丽霞,负责与病人密切接触学生、老师、亲属的排查工作。

张亚负责情况上报、与上级有关部门、学生家长的联系。(办公室0632—7512416、体美室:***<上班时间>急救中心120)

二、物质准备:

学校事先准备好医用口罩10个,一次性手套10副,隔离室一间。(大门口的传达室内屋)

三、隔离工作

发现疫情,及时报告立刻将发病学生送往隔离室进行隔离。具体的隔离工作由校医单士萍负责。

四、迅速报告

学校如发生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在立刻做好隔离工作的同时,向县疾控中心及教委体美卫科及卫生保健所报告。并根据病情上报20急救中心及通知家长。

五、排查工作

1、发现疫情后,在做好隔离工作后,马上组织人力进行排查工作,由班主任负责调查该生到校时间,马路与之接触过的人,到校后去过的地方、到校后所接触过的人。同时,其他班主任也要调查本班学生中是否与其有过接触。、按照不同情况进行登记:该生所坐位置的前后三排、左右三排,本班学生、本班教师、本班任课教师、管理人员、亲属中密切接触者。

3、排查患病学生在校接触部位,立即派人进行清洗、消毒。具体由王全友负责。

4、排查结束前,任何学生、教师不得离开学校。结束后听学校安排。

六、情况追踪

疾控中心及有关医疗部门对患病学生进行相关医学诊断并处理后,学校进行情况追踪,有校医将情况随时上报教委防控办。

团结一心,防控传染病,确保师生健康,使学校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是每位领导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要按照预案积极、稳妥地进行处理。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命感完成每一项任务。确保不出现责任事故。

峄城区阴平镇金寺小学

2018年3月13日

金寺小学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任何人均应按照有关规定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发病的有效手段。为了保证预防接种安全,结合我县学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预防接种制度:

一、学校在办理入学手续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无接种证者,要求到所辖区医院保健科补办,待手续齐全后在办理入学手续。

二、学校医院时的保健医生应积极配合地段保健科做好学生预防接种的组织和宣传工作,让学生及家长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同时是本校的相关疫苗接种率达到上级规定的要求。

三、学生进行预防接种时应设有专室进行接种,学校医务室的保健医生对管辖地段的预防接种人员进行监督,是否进行“三查七对”(三查:查接种卡,查接种证,查禁忌症;七对:对学生姓名、性别、年龄、疫苗名称、接种针次、接种剂量、接种途径)。

四、监督保健科医生是否熟练掌握预防接种工作常规,杜绝差错与事故的发生,对违规者有权拒绝其进行接种,同时上报教育局保健所及县疾病控制中心。

五、监督接种器材是否清洁、无菌、接种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六、学校学生进行预防接种时,接种卡证要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要求项目齐全,内容准确,书写工整,日期以公

历为准,接种证由学校医务室或学生(学生家长)保存。接种记录有接种单位:学校医务室个保存一份。

七、每年资料进行归纳,建档的材料,归纳成册,专人保管。

峄城区阴平镇金寺小学

2018年3月13日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

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5、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6、风疹。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时间,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本病常见的体征。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却没发病的人和先天性风疹患者是此病的传染源。儿童及成人都可能得此病,发病前5天至7天和发病后3天至5天都有传染性,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感染后基本上能获得永久保护。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风疹无需要特殊治疗,诊断明确后,在家观察,做好皮肤、口腔的清洁护理,给以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安静休息。

7、猩红热。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乳头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但早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

二、预防措施:

1、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学校也会有计划的实施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

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7、切莫讳疾忌医。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峄城区阴平镇金寺小学

2018年3月13日

预防春季传染病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4、每人写一篇《预防传染病》文章;

5、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的准备,数码相机拍整节课活动情形,以备存档展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兜:整洁无杂物。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

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

和传播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四、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情况和效果评价。

峄城区阴平镇金寺小学

篇6:学校传染病预防方案

预防和控制工作方案

为了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做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列》和有关文件精神,建立长效防控机制,有效阻断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蔓延的途径,确实保障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和目标

1、加强学校与各卫生疾控机构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加强对学校传染病的监控、报告、预防与控制,提高对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保障学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2、普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3、建立快速反映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蔓延。

二、组织机构

学校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做到明确职责,依法管理,科学防治,成立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工作组。

领导小组: 组

长: 向武胜

副组长:姚小华 向 超 牟 缙

成 员:张武华 李世福 张在权 张继华 冷远长 何登永 各班班主任

职责: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列》等法律法规,制定学校传染病、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方案,协调相关部门间的工作。特设置“梅江小学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办公室”:

办公室:由牟缙老师具体负责 疫情控制组:姚小华任组长 治安保卫组:向 超任组长 物资供应组:张在权任组长

办公室职责:主要是全面了解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向学校及上级汇报疫情发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部门工作中的问题。

疫情控制组:由牟缙老师任组长,全体班主任为成员。主要任务是负责疫情报告,组织疫情监测和病人治疗、抢救工作;做好疫点区处理工作、易感人群的保护和可疑食品、水源、垃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治安保卫组:由向超任组长,冷远长、黄时康、王玮为成员,主要负责保证运输病人、协助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检查。

物资供应组:由张在权组长,张武华配合负责疫情所需物资的采购和解决传染病防治的临时经费。

三、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1、学校晨检制度。班主任每天早晨登记该班级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及上课学生的基本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反映及时报告。如有疑似传染病应立即上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进行核实,一经核实,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上报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2、各校除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外,应每年夏冬两季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及食物中毒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普及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知识。

四、学校卫生监控制度

1、学校食堂相关人员做到持证上岗,落实周检检制度,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食堂,注重大宗食品的采购,加强饮用水的管理与消毒。

2、严格对食堂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工作人员的个人健康进行检查、抽

查、督查,不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查,并做好记录。

3、严格消毒制度,监督对食堂、餐厅、餐具、饮水、各室等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源的滋生和传播。

4、加强校园管理,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坚持凭证出入和来访人员登记,杜绝闲杂人员进入校园。

五、预防、控制和措施

(一)肠道传染病控制措施

肠道传染病以甲肝、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为多见,控制措施为:

1、管理传染源:肠道传染病是通过粪-口途径;通过食物、水、粪便污染的食品、玩具、教具等传播,急慢性病人及带菌者均为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对污染的水源和食品要及时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确实做好三管一灭工作:即管水、管厕、管饮食、消灭苍蝇。

3、保护易感人群:教育师生喝开水,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品要煮熟煮透再吃;餐具消毒后再用;禁用凉拌菜;剩余饭菜加热煮透后再食用。

(二)呼吸道传染病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等为多见,措施为:

1、管理传染源:学校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加强学生管理,教室消毒工作,发现病人及时就诊。

2、切断传播途径:疫情流行时,减少和避免出入人群密集公共场所;病人排出的鼻腔分泌物应及时消毒;室内注意通风、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疫情流行时应接种疫苗、消毒。

(三)寄生虫病以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为多见,措施为:

1、管理传染源:对病人隔离治疗,病房灭蝇防蚊。

2、切断传播途径:杀蚊杀疟,设置防蚊设施。

3、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健康教育,避免野外露营,少到疫区近水处。

(四)食物中毒控制措施:

1、学校有专人对食堂由牟缙、张在权、张继华老师具体进行卫生管理和

监督;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督促从业人员按时体检。

2、食堂应设置合理的食品加工流程,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进行食品加工和食堂管理。

3、取得相关工商行政部门的协助,对学校周围小食馆的食品安全卫生进行严格管理,取缔流动摊贩,消除不安全隐患。

(五)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

1、保护现场,封闭中毒食品和可疑中毒食品。

2、剩余可疑中毒食品留样,以备送检。

3、在卫生行政部门对中毒事件已作出结论后,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销毁。

梅江小学

2015年9月1日

梅江小学传染病暴发等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管理组织结构

成立预防传染病暴发(特别是肠道传染病)等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建立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切实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卫生管理规章制度。责任到人,消除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发生的隐患。

二、健全传染病(重点肠道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两大法规。发现疫情立即按《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时限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并做好疫情登记。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学校传染病发生的健康教育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上课、培训、广播、板报、宣传资料等)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全面普及宣传食品卫生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及防治措施。提倡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四、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1、加强对饭堂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与监督,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重点是定期检查食品的采购、贮藏、加工、烹调、销售、清洗、消毒等各个环节。特别对食品采购和餐具消毒要固定专门人员负责,发现隐患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2、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持有“两证”才能上岗。并做好患病人员的登记,发现患传染病及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要及时解聘。

3、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卫生法规的培训与考核,落实岗位责任制。要求严格遵守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定期组织学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

5、做好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师生饮水安全。直饮水(桶装水)要有卫生许可证,装水的桶要有每次消毒合格证明,桶装水的贮藏处要保持清洁。学校管道直饮水的设备要符合卫生标准,做到定期清洗,定期消毒,定期检测,并有记载。

梅江小学 2015年9月1日

梅江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

法》两大法规。发现疫情立即按《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时限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并做好疫情登记。具体如下:

一、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后按以下法定时间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1、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在 2小时内报告。

2、SARS、人禽流感疫情按甲类管理,依有关规定实施上报。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在突发后第一时间向学校校长报告、由学校向教育行政部门、疾病控制中心、卫生院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的;(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

二、日常运作办法

1、传染病爆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2、有大批腹泻病人,不明原因的其他大批量病人,均应及时向学校校长、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传染病诊疗进行全程监管,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法规、专业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3、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全校师生预防病识和能力。

4、对临床疑似或诊断的传染病人及其污染场所、物品,要及时进行消毒、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梅江小学小学 2015年9月1日

梅江小学传染病隔离消毒制度

一、凡是班内发现传染病或疑是病人,班主任或科任教师要及时通知学

校。要进行及时消毒。

二、上呼吸道感染学生,体温超过38℃者,须回家隔离体息。

三、传染病学生在患病期间必须停课离校隔离治疗,病愈后需经卫生院开具出院证明,学校方可同意复课。

四、病人用过的用品要根据不同的传染病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

五、学校使用的体温表器械需定期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梅江小学

篇7: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计划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是有关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订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卫生等部门,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努力把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从而将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监控,及时报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本学年中电做好甲流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加强晨检,晨检工作应在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例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查明病因),及时报告兼职卫生保健教师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班主任要利用晨会课、健教课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要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与班主任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在第一时间向校长室及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防止瞒报、漏报、缓报现象发生。

三、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

学校除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以外,要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对患病学生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如发生暴发疫情或新病例持续不断等情况,要根据卫生疾控部门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经区局同意,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群集聚的大型室内活动,严防疫情扩散。要注意做好学校教学、生活场所的通风和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食堂不得购买无证食品;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鼓励学生有病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等。

四、做好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同时,还不能放松对甲肝、乙肝、菌痢等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卫生与防病意识

学校要充分利用时间及各种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强化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还应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相关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大港二中

篇8:做好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1 充分认识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1.1 能有效降低灾害损失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巨大, 包括土地流失、物资损毁、生产停滞、精神创伤、死亡威胁、伤残困扰、疾病暴发、饥饿难耐等等。就灾后传染病的威胁来讲, 一旦灾后出现了传染病疫情, 各级对卫生的投入明显增加, 患者住院与诊疗的费用增大, 开展疫情控制的成本上升, 民众投入自救的能力下降, 使灾害损失雪上加霜。如果在灾害发生前或者灾害刚出现, 且灾害中自始至终采取各种有效的传染病防控措施, 杜绝疫情的发生, 使灾区民众免受传染病带来的痛苦和诊疗负担, 从而自然有效降低了灾害损失。

1.2 能稳定灾区民众情绪

自然灾害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尤其亲人的死亡或失踪、家业的损毁和破坏、疾病的痛苦与困扰等等, 都使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的情绪失控, 闹出不少出格的举动;有的甚至埋怨政府, 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加上传染病防控不力, 引发某种疫情的暴发或流行, 更加影响灾区民众的情绪, 容易出现远离家乡、抢购、恐慌和绝望。在灾害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动员灾区群众积极参与各项卫生防疫措施的落实, 确保灾后不发生疫情, 自然对稳定灾民情绪, 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积极的正面意义。

1.3 能提高民众健康水平

做好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不仅能降低灾害损失、稳定灾民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对于提高民众卫生知识水平, 确保人们身心健康同样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灾害发生以后, 在疫病防控工作上, 有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有多部门的密切协同, 有卫生行政机关的严密组织, 有卫生防疫保障人员的辛勤劳动, 有民众及救灾官兵的积极参与, 上下共同努力, 严防疫情的发生。整个疫病防控过程, 都把普及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放在首位, 要求民众自觉搞好个人卫生、饮水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 自觉消除病媒生物的危害。总之, 把灾区传染病防控工作做扎实了, 民众的健康自然有了保证, 整体健康水平自然提高。

1.4 能恢复基层卫生工作

自然灾害发生以后, 乡村的卫生服务站、卫生所、门诊部、卫生院、防检所、防疫站、疾控所 (室) 等基层卫生机构同样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基层卫生保障一时恢复较困难, 加上灾区严峻的卫生防病工作形势, 只有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以促进基层卫生工作的恢复。灾后一线卫生工作者除直接面对灾区民众进行卫生防病知识的普及外, 还在诊疗病人、改善民众生活饮用水质、把住饮食卫生关、开展媒介生物防制与动物害的消除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中, 使他们进入了十分紧张的工作状态, 往往是满负荷的运转, 也加速了基层卫生工作的恢复。

2 充分了解灾区传染病的流行风险

2.1 住处改变

大的灾害发生后, 受累的人群往往只得离开家园, 暂时再次定居。他们可能居住在难民营或分散在当地人群中 (在城市或农村社区中, 或亲戚、朋友家) 。越过国境的人员称为难民, 而在国内流动的人群称为“国内流动人口”。在难民营再次定居的人员可导致人口密度增加、居住条件差 (面积过小、十分拥挤) 、甚至缺乏基本的卫生保障。在国内的流动人口, 有的住在学校、广场、运动场、娱乐场等收容所, 生活环境条件同样较差。在这些状况下, 传染病的威胁增加, 流行的危险性上升。

2.2 环境污染

灾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包括 (1) 死亡的人、畜、家禽及野生动物等, 由于没有及时清理或掩埋, 其腐烂过程中, 大量的细菌、病毒生长繁殖, 加上媒介生物的传播, 容易引发疫病流行; (2) 大量的人、畜粪便及污水外溢, 直接对大片生活环境构成威胁; (3) 产生大量的垃圾和漂浮物, 污染水源和食物。 (4) 灾害时可能有大量尘土、尘埃, 甚至下起冰雹、酸雨等都对环境构成污染。多种因素, 使灾区环境令人担忧, 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大增。

2.3 水质问题

水质问题是灾后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灾难发生以后, 最先影响人们生活的就是劣质的水, 特别是洪涝灾害发生以后, 灾区的地面水遭受了严重污染, 不仅水体的浑浊度大, 而且水中细菌总数与大肠菌数都大大超标。灾后人们往往缺乏改善水质的条件, 且救灾机构又无法保证日常饮用水供应, 就近就便使用污染的水成了不少人的事实, 尤其对于那些没有采取任何洁治措施者来说, 这种情况下腹泻病成了受累人群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2.4 饮食不洁

灾区一方面饮食不洁的问题很普遍, 人们除了缺乏必要的卫生条件外, 防病意识淡薄, “不干不净, 吃了没病”在很多人心里存在, 以致灾区容易发生传染病或引起流行。另一方面当人群的营养需求因灾难得不到满足时, 会导致营养缺乏, 如缺铁性贫血、糙皮病、维生素缺乏症等, 传染病发病率也出现明显上升, 尤其在婴幼儿等脆弱人群中, 这些都可进一步恶化人群的营养状态, 降低抗病能力, 引发疾病流行。

2.5 知识匮乏

灾难发生以后, 人们往往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脆弱性, 对于过去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毁于一旦, 对于生计和收入的缺失一下无法恢复, 对于灾后的贫穷 (包括无房居住、吃不饱、穿不暖等) 束手无策。当然, 对于传染病的威胁其脆弱性更显突出, 不少人心中没底, 防病知识极度匮乏, 关键是不少边远地区的民众文化知识水平偏低, 防病知识信息闭塞, 包括灾后个人卫生、饮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等, 应该注意什么无法回答, 以致灾民自觉参与防病工作的能力弱, 使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成为可能。

2.6 防控不力

可想而知, 灾难对于基层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士同样带来了很大冲击。灾后第一时间的卫生检疫、疾病监测、健康教育、媒介生物防制等工作无法及时有效落实。如果灾难地点偏远、地域广泛、道路损毁严重、救灾条件和能力有限, 救灾医疗与防疫力量无法深入, 卫生防疫药品器材无法迅速分发到一线, 这将极大削弱灾区疫病防控的能力和效果, 使传染病的流行风险增加。

3 充分领会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策略

3.1 应对灾区传染病流行作出快速评估

灾区是否发生了传染病流行, 这是各级领导和卫生行政机关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基层反映或报告灾区可能发生了某种传染病流行以后, 上级需要迅速派出专业技术人员, 深入可疑传染病流行的区域, 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和研究,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其快速评估, 得出准确的判断和结论, 以便迅速采取较大范围的应对措施, 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

3.2 应加强灾区传染病的监测工作

自然灾害发生以后, 需要对灾区实施传染病的监测, 通过对灾区特定的环境和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血清学、病原学、临床症状及影响人体健康因素的调查研究, 预测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 及早发现传染病或传染源, 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防止传染病在灾区的发生和流行, 保护灾区民众的健康。疾病监测的根本目的是分析疫情发生的原因, 预测疫情发展趋势, 因此对监测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十分重要。在按照既定传染病种类进行被动监测的情况下, 按照疾病种类进行疫情分析和判别, 分析这些传染病在时间、空间、人群等的分布情况, 比较不同时间、地区、人群的差别, 从而确定高危人群。此外可以及时发现可能暴发疾病的迹象, 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 提出传染病流行和暴发的预警, 并为下一步采取应对措施和策略提出建议。

3.3 应落实灾区传染病的免疫与药物预防措施

灾区传染病的免疫与药物预防, 是为保护灾区易感人群身体健康而采取的两种有效防疫措施。灾区传染病的免疫预防也称为灾区传染病的应急预防接种。是将抗原或抗体等生物制品接种给人体, 使之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自然灾害发生前后, 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是提高灾区民众和救灾人员抗病能力, 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重要措施。灾区传染病的药物预防也称为灾区传染病的预防服药。即自然灾害发生前后, 给灾区传染病易感的人群服某种药物, 防止传染病在该受灾人群中发生和传播。一般多在灾区传染病有流行趋势的紧急情况下, 采用药物预防保护灾区民众。当灾区有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也可对接触者或易感者进行药物预防。

3.4 应采取强有力措施控制已暴发的疫情

灾区一旦出现了传染病暴发疫情苗头, 或经快速评估确定已经发生了某种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那么, “疫情就是命令, 疫区就是战场”。 (1) 灾区政府和卫生行政机关的应急防控决策应先行。灾区传染病暴发疫情属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由政府主导的疫情控制组织管理体系立即运作起来,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迅速决策、组织和处置疫情。 (2) 灾区疾控和医疗卫生单位的应急处置行动应迅速运作。自然灾害发生以后, 灾区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都担当了保障灾区民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重任, 尤其当灾区传染病暴发疫情以后, 这两方面的力量都是控制疫情发展的坚强后盾, 并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灾区民众和疫区高危人群的应急防疫响应要紧紧跟上。灾区传染病暴发疫情后, 处在疫区范围内的民众, 尤其是与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等高危人群, 积极响应政府的防控号召, 自觉投身到抵御疾病侵袭、阻止疫情发展的行动中来, 对于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至关重要。 (4) 按照有效控制传染病发展的常规措施应抓紧落实。落实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保护易感人群的各种措施。

3.5 应针对灾区常见传染病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由于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各异, 因此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很不确定。从多年来的情况分析, 我国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鼠疫、霍乱、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肺结核、恙虫病、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斑疹伤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疥疮等, 应针对这些传染病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上一篇:中原音韵名词解释下一篇:特教学校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