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研究论文范文

2024-04-29

个案研究论文范文(精选6篇)

篇1:个案研究论文范文

小学差异教学的个案研究

—— 课题结题报告

青云中心小学

钱志明

曹学兰

一、研究背景。

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差异,有着不同的学习自信心,有着不同的成功体验。著名的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最优化”教学、“分层”教学理论,世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指出:每个人都拥有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多重智能结构,这些智能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之间的智能差异。不同智能强项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方法和评价方法。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差异性学习的实验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1.从目前我校教学状况看表面上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平等对待学生,实则是一刀切的教学,班内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老师只能面对中等程度的学生教学,结果造成差生吃不了,好生吃不饱(从每次评教反馈意见可窥一斑)这恰恰说明学习机会的不均等,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差异教学的优点在于它能照顾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适应他们的情况和要求,因材施教。

2.从学生的情况看,搞差异教学就像在体育运动场上不同跑道的径赛选手,他们每个人能够在自己的跑道上前进,有自己尽情发挥的时空,他们有时会抢占别人的跑道,有时落后但已尽力而为,心甘情愿„„鼓励冒尖,发展个性,允许暂时落后,提倡后来居上,教师能够把每个学生的培养和提高置于自已的视线之中,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从我校生源情况看,学生来自不同层次的家庭,有知识分子家庭、工人家庭、无业人员家庭、还有相当数量的外地借读生。社会、家庭、教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学力水平等方面差异显著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为此,我校提出了“小学差异教学的个案研究”的实验方案,并在我校组织实施。

二、概念界定。

1.个性:列昂捷夫列在研究人的意识、智慧与活动的关系时揭示:“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

2.差异:指的是学生具有的不同的智能强项及学习水平。“差异性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习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的教学;二是把具有不同智能强项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进行学习。

3.个性差异:是指学生个体之间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差别。它的现实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特长和才能;二是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个领域里会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三、研究目标。

由于前几年国内同类研究已进行,并取得研究成果,因此本项研究我们定位于个案研究。以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和差异教学观为先导,立足于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性,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差异性,通过对学生差异的适应、培植、和利用,探索适合学生差异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教学策略,力求实现面对学生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

四、研究内容。

根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分层”教学理论及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针对学生不同的智能强项及学习水平,研究在班级内开展差异性学习,发展学生智能强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培养方法和评价方法。

1.调查分析当前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差异的具体表现。为了使这个课题更具有实效性、实践性、易操作,成为服务于教学的切实有效的手段、方法、载体,而不是应付潮流的花架子。我们主要以“学生个案”研究为主要形式,从着眼与学生的发展这一宗旨出发,去探求手段与目的、教材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等各方面的因果关系,进行理论的分析和实践的尝试,在个别和具体中寻找共性的研究内容。

2.实施差异教学的方法——分层教学。

(1)教学目标分层

(2)教学分层。针对不同的学生一定要有不同的教学法方法。

(3)学生分层。

(4)评价分层。

3.实施差异教学的基本原则。

(1)差异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主体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发展性原则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行为实验的准实验法,实验对象为一至六年级的教学班,具体方法采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注意平时实验的资料积累,不断进行总结。

六、研究过程及收获。

(一)研究实施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五年,主要分下面几阶段。(1)准备阶段(2006.1----2006.12)

学习差异教学理论,查阅相关材料,收集教学资料,调查学生实际,制定、完善实验方案,做好提前测定工作,分类归档。

(2)研究阶段(2007.1----2009.12)按照实验方案和计划实施实验,根据实施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实验方案,建立实验档案,写出阶段实验工作总结和相关论文,定期研讨交流,边研讨边总结。(3)总结阶段(2010.1----2010.7)

收集整理实验资料,总结研究效果,探索出实施差异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形成与之配套的案例、反思、个案研究、论文,写出实验研究报告,请专家指导评鉴。

我们从:五年前的探索——寻找理论依据——在老师和学生中进行调查问卷,逐步实施,发展到如今,课题研究已经结题,这段时间里,我们紧紧围绕《研究方案》做到计划落实,措施到位,富有成效。具体操作如下:

1.以制度建设作保障,推进课题研究进程

(1)科研规划制度:我们根据课题要求,制定出了我校科研发展规划,将差异教学的深入开展作为我校科研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方向,落实措施,使之能够有计划,按步骤,一一落实。

(2)课题管理制度:我们除了进一步完善《青云中心小学课题管理条例》、更对课题的管理网络和流程、课题研究的规范和方法、课题的鉴定和推广等作了具体的要求,以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化。

2.着力于课堂,让我们的研究真正走进课堂。

课题游离于教学,是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一个顽结。我们始终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应着力于课堂,要让我们的研究走进课堂。为此我们通过课堂观察、研讨课、评课,着力于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的研究,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为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每学期在课题组内开展六个一活动:

(1)一学期一研讨:每学期开展研讨活动;有 “沙龙研讨”、“说课评课”、“个案交流”等。

(2)一周一反馈:每周课堂教学结束,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并写好一个教学后记。

(3)一月一心得:每个月整理一篇教学随笔,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发表在吴江行知网上。

(4)一期一案例:每个学期上好一堂同题实验课,并整理出一个典型案例。

(5)一期一回顾:每个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一份工作总结。

鼓励教师小课题做大文章,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真正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研究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从而促进课题研究步入正常轨道。研究课题基本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我们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计划,逐步完善研究方案和实施过程。在注重行动研究的同时,我们尝试叙事研究,鼓励教师叙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事件,及时反思评析,从而给我们的教育科研带来源头活水。

(二)求索实践,凸现科研成效: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全体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同心同德,进行大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在全校营造了浓郁的教科研氛围,老师们在参与和经历研究过程中努力实现由教学向研究型的转变。学校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取得了一些成果。

1.尊重学生差异,初步形成课堂分层教学模式。

模式操作说明 :

(1)分层定标,确立目标。

分层定标,确立目标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A、B、C三层学生在学习水平方面的不同,从而设计使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跳一跳就摘到果子”的学习目标。C层目标指全体学生都可以且必须掌握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部分;B层目标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部分;A层目标指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掌握的综合运用部分,是对教材的拓展和延伸。

在上课时,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确立最适合自已的学习目标。

这一环节在教学活动中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起到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学生的逐层递进设立了台阶。

(2)分层指导,合作探究。

分层指导,合作探究是分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开展适应各层次学生差异和开发利用这些差异的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部分,也是教师们最富有创造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主攻基本目标,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同时,又要重视学生的差异,设计一些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C层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具体指导,逐步完成;对B层学生,老师要用提示的方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对A层学生则启发点拨,独立完成。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上课的每一分钟都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

这一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接受教师的个别指导;师生共同讨论等学习方式,不但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同时思维得到相互启发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3)分层辅导,自主练习。

“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课堂教学中,课堂练习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分层教学中,分层练习的作用更是不容轻视。如何才能使各层次学生能真正从练习中都有所收获,“掌握尺度”这点是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的前提。作业设计的容量、难易程度都要按大纲要求与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教学设计时,设定必做题(体现基础教育的统一性要求)和选作题(是对教材内容的纵向开掘和横向拓展),必做题人人要做,选做题一般为2至3道题。A、B、C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做。这样设置学习的“阶梯”,为学生提供递进机会,鼓励学生在达到本层次目标情况下,选做高一层的题目,自觉、主动地积极学习,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这一环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一切由教师主宰,学生做的练习是教师事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过程的做法,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通过各种形成性练习,帮助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促进学习者进行深入的思考。

(4)分层评价,矫正提高。

经常性的反馈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教学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朗读、提问、自学、讨论、练习等,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老师的评价不仅仅着眼于某个学生的何层面上,还要以发展的观点,充分挖掘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以激励方法给学生以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内在学习动机。对学习有困难,基础差的C层学生,要采用表扬评价,寻找肯定他们的点滴成绩、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尝试成功的喜悦;对成绩一般的B层学生(这一层次学生占班级多数)要采用激励评价,即揭示其不足,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A层学生,则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谦虚、严谨、努力拼搏。使老师的评价不仅成为强化或矫正学生所学知识的手段,而且成为激发各层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对教学中存在共性的问题,及时采取集体矫正,分层指导,调节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对少数未能达标的学生,要掌握其问题所在,并落实补救措施,帮助排除障碍,不使问题积累;对已达标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原定的层次,向高一层次目标递进。我们尝试以学生阶段性评价量表来对学生进行更量化的评价。

这一环节,我们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鼓励学生在完成各自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同时,努力去完成高一层次的学习;学生从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赞赏中,看到自己潜在的学习能力,不断地努力尝试进步,体会成功,充分地发现自我,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2.利用学生差异,初步构建发展学生潜能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我们学校教育活动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于我们教育教学活动的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反之我们发展小学生的潜能就会举步维艰。几年来,我们也一直非常重视评价的研究。形成了两条策略,在学科考试、评优、五星级特长生等方面形成诸多特色做法:(1)策略

建构人性化的评价体系,让它成为学生成长的台阶,心灵的保护伞。

优化评价结构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2)做法

学科考试的探索

考试方面,我们做了有益地探索,取得初步成果:

①改变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变一学期一次有针对性调研,如语文中高年级作文调研;数学解题能力调研等。

②规定平时老师不得经常性的考试,以减少考试次数。避免给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

③试卷语、数、外,三门学科试卷采用等级制,使得不同层次学生既能通过考试了解自己学习情况,又不会为分数所累。④小学科老师交换年级出卷,这就保证小学科的教学质量,保证孩子不仅学会语数外,在其它方面也有充分发展空间。学生评优的改革

在评优方面,我们经过近几年不断尝试,不断完善调整,初步形成以下成果: ①

变“三好生”为“综合素质优等生”,这不仅是名称的改变,其实质是评选观念地转变,我们更注重综合素质。

增加名额,由当初的学生人数的5%增加到10%,让更多学生有接受表彰的机会。③

给部分表现突出,但在个别方面又存在不足的同学有破格的机会。我们还设立了“单项积极分子”如:“爱集体标兵”“爱劳动标兵”“守纪律标兵”“体育标兵”“文明礼仪标兵”等一系列单项荣誉。五星级特长生的评选

在星级特长生评比方面我们评选范围不断扩大,评选方法变得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人性化。上千名学生受到表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①评选项目有:阅读小能手、口算、绘画、古诗词背诵、计算机、体育、其它。②制定了详细的评选标准。

③评选步骤为个人申报,班评,校评。④公布名单,发给不同星级证书。

3.发展学生差异,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和个性独特发展。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的学生是真正的受益者,他们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大赛,连连获奖。在朗诵、演讲、写作、书画、歌舞、体育、计算机操作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吴奕琳在第二届“时代杯”数学文化节“数学之星”全国评选中获五年级组一等奖。张含千获五年级组二等奖。徐宇佳、张佳怡、李鼎越、杨依宁分获五年级组三等奖;高郁惠在第二届“时代杯”数学文化节“数学之星”全国评选中获六年级组一等奖。姚思玥、钱丰、钱怡婷分获六年级组二等奖。吴珂宇、严宇超、钱煜敏分获六年级组三等奖;杨以谦、周振杰在第二届“时代杯”数学文化节“数学之星”全国评选中获四年级组一等奖。金晔杰、陆丹书、王羽丰分获四年级组二等奖。毕文杰、吴灵燕分获四年级组三等奖;张悦婷在吴江市中小学音乐“三独”比赛中“雨竹林”获独舞小学组三等奖;王恒、程轲轲获2008年(春季)吴江市中小学航空模型比赛“天驰Ⅱ”橡筋双翼机+“云海”橡筋直升机二等奖;沈学峰获2008年(春季)吴江市中小学航空模型比赛“天驰Ⅱ”橡筋双翼机+“云海”橡筋直升机一等奖;茅莹获2007年吴江市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摄影比赛绘画一等奖;张琦、张莹婷获绘画二等奖;钱逸飞获2007年吴江市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摄影比赛软笔书法三等奖;徐宇佳《绿色恒温调控车》获吴江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幻想画小学组二等奖等。

七、课题研究面临的困难与困惑。

教育科研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程,“小学差异教学的个案研究”这一课题通过深入的学习、研究、实践、反思,通过对课题再认识等沙龙研讨活动,课题组的成员们对于本课题研究中的难点和困惑,得到了以下的共识:

1.理论支撑略显薄弱,如何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理论知识的支撑犹如人的骨骼,显得十分重要。它是在专题研究、教学实践的引路灯,为深入的探索指引方向。但在这一阶段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在理论上的支撑仍显薄弱。以前的专题研究中,也有教育者对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或“分层教学”等主题进行过研究。但如何吸取其精华,与本课题研究相结合呢?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深层的理论学习来转变观念,指引深入的课题研究,指导教学实践。通过“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教学实践——反思总结”这一系列过程,提升研究效果。

2.精心设计的作业分层,如何确保其完成效果,提高有效性?

本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形成了一大研究特色——作业分层,并且已经渐渐深入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中以“作业楼”的形式,数学教学中以“A、B、C层”形式,根据学生能力分别设计不同难度、形式的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兴趣浓厚,乐于去完成这样的作业。但作业不仅仅停留于设计的形式,更应注重实效性。针对不同形式的作业教师如何给予学生相应不同的解题策略,不同的效果反馈?教师如何确保作业分层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这分层作业的设计、批改上多花精力,确保“底线”——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的难易适当。并且批改的形式也可多样化,例如:教师批改,小组互评,汇报展示,全班评议等。并通过多样化的批改,多渠道给予学生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样既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又提高学生完成的质量,形成良性循环,提高作业分层的有效性。

3.本校班级人数大多在50左右,这样的大班状况下,如何实现有效合作,让课堂在差异中发现共性,在分层中共同进步?

4.“实施有效的差异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较高要求,老师们的知识面有待拓展?

5.由于每个学年学生的任课教师有一定的变化,对某一个案的研究不能持续下去,怎么办?

面对诸多困难,课题组成员锲而不舍,通过理论学习、沙龙研讨、案例分析进一步深化实验,完善实验,丰富实验。

篇2:个案研究论文范文

一、基本情况:

胡亚轩,我们班比较令老师头疼的女孩子,作业马虎、拖拉,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较差。除了学习上令老师担忧,还有一点就是爱撒谎,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可是我却从她眼睛中看不出一点这个年龄应该有的天真纯洁。只要她没有完成作业,她总是会闪着她无辜的大眼睛说忘记在家里了,刚开始我也会被她的眼神欺骗,后来才发现这是她惯用的法子。

要帮孩子改掉这些缺点还得找到原因。家访过程十分顺利,通过与其父亲的交谈了解到孩子父亲平时忙于工作,母亲会照顾到孩子的生活,父亲平时也会抽时间在孩子的学习上,但偶尔会出现打骂孩子的现象,孩子比较惧怕父亲。

二、反思:虽然现在有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庭,其现在家庭教育的影响根本抵不上对孩子学前期的教育。起初,我也会联想到是否是“后妈”的影响,可据他父亲说现在的妈妈对她也十分好,对她的生活照顾的十分周到。但是由于对方也是带了个女儿过来,而且已经上初中了,我想,她现在的母亲应该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女儿身上,从而忽视了对颖学习上的关心。孩子的成长少不了母亲的教育和指引,母爱的柔情和细腻是父爱所替代不了的,而这个时候的小女孩也正希望可以对妈妈撒娇,希望妈妈每天都能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但是从颖身上看来,确实是缺少这份母爱——很短的头发、重复几件已经泛旧的衣服。家庭环境的变化对颖的心理产生了影响。颖的撒谎行为,也是由于她自卑而产生的,她不希望老师批评她、不喜欢她,以此用撒谎来推卸责任。我映象很深的就是颖每次完成作业都会很高兴地跑来和我说她作业都做好了,然后闪着那双大眼睛期待着我给她的表扬。这正是颖从小缺少父母关怀的体现,她渴望老师、同学、家长都能够给与她更多的关心、表扬、鼓励,在得到别人的赞许之后,她会有一种满足感。同时,在家访中了解颖的父亲有时会对颖采用打骂的教育方式,使得颖十分惧怕父亲,在家中也有撒谎的行为。家长粗暴专制的教育方式往往孩子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使孩子产生惧怕心理,不敢对家长说真话,易使学生产生说谎行为。通过家访找到了颖出现上述学习行为偏差的原因,同样在其他孩子的家访过程中也发现很多在校学生的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良好的家访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也能帮助教师改进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家访这一活动,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的转变,结合家、校的力量为孩子有效学习、健康成长指引正确的方向。

家访个案分析

苏友明是我们班中的一个男孩。聪明伶俐,长得眉清目秀。可是,在我上课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缺乏纪律观念,经常上课不听讲,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就不听或影响旁边的同学听课。最让我头疼的是,他经常在上课做小动作,写作业时也慢,常是一节课只写几个题。并且是每次作业只要老师督促才有效,老师不说了,他就躲在一边玩。作业做不好,老师怎么批评他,他总是一个不在乎的样子。家长也没办法,多次说教,根本无效。每次考试成绩也总是不及格。

一、问题分析: 通过家访,我发现苏友明的家庭对孩子特别溺爱。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在他4岁时就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对其非常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使孩子养成自私、放纵、蛮横、唯我独尊的性格。在家里他很爱看电视,不大喜欢和同伴玩,常是一个人呆上几个小时。另外也喜欢一个人在家里独个儿玩玩具,所以就养成了一个人默默做事的习惯,性子也很缓慢。

二、对班主任商量对策 1、于是,我和苏友明的奶奶沟通爱孩子,更要管孩子,关心孩子,孩子犯了错误,耐心对待,多给予鼓励,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2、苏友明在班级中与同学的关系紧张没有知心好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和班主任胡红老师不仅达成共识,以后要多鼓励他,并把他的座位和班上很活跃的陈诗晴坐在一起,让他的性格变得开朗些。

家访案例 xx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家里生活条件很差。他很聪明,但是从来不想用在学习上,只想怎么玩的开心。为了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后会努力学习,我作了一次家访。

我利用周末时间来到他的家里,他的外公接待了我,当我说明来意后,老大爷非常高兴。他向我介绍了家庭情况以及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他说:由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最多回家一次,两人还不是一起回家,孩子同时见到父母的时候很少,可想而知孩子肯定是想念父母的。所以老人看着孩子可怜,就加倍的疼爱她,什么事情都依着他,从来不让他干任何的事。现在都11岁了,还是外婆每天给洗脸,早晨睡懒觉不爱起床,外婆就等在床边,看上学快要迟到了才叫醒孩子。孩子不爱学习,怕写作业累,外婆就不要求孩子写了,有时还替孩子写作业。听到这些,我心里已经想好了怎样做好老人家的思想工作了,我从表扬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我说:xx待人热情,有礼貌,热爱劳动,讲卫生。外婆听了也点头,可是,不学习可不行,将来没有知识干什么都吃力。现在管还来得及,即使孩子将来不能成为什么人才,做家长的也不会后悔,留下遗憾。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我们老师有责任管理学生,但是家长也要在家管理,我们双方要密切配合才能管到位。如果家长不能持之以恒,高兴就管,不高兴就不管,要么就打,就完了。现在管是为将来不管。后来外婆听了连连点头。最后我又给外婆提了几点建议:

一、建议家长孩子尽量自己接送,以便于与老师及时沟通、交流孩子一天的学习和表现。

二、建议家长和孩子定好合约,不完成作业不准玩,在学校打架回来就罚。管就要管得彻底,一边打还要一边教育,要让孩子心服口服。

三、建议家长每天晚上陪孩子读半小时课外书。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这样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慢慢就会提高,成绩也就会上升。

家访过后一星期,xx就明显有了进步,我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我经常和家长联系,交流思想,家长也高兴。原来家长很怕见老师,现在主动和我联系。一个多月下来,xx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作业不拖拉了,打闹现象少多了,没事时还能看看课外书。虽然他的理解能力还很差,成绩提高不太大,但是作业上错误少多了,我相信有了好的开始就有成功的可能。

家访工作总结

墨尔根小学 李艳

几十年书教下来,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学校也将家访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不仅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已经与自己相处一年多的学生们的成长,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家访结束了,但工作却还刚刚开始,存在的疑问和困难也将随之而来。如何管理好这个班级,如何办出班级的特色等等,这些都是眼前的问题。对于我不仅是个挑战,也是又一次的锻炼。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我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有的家长在复习最紧张的情况下教育学生,生病了就可以不写作业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

二、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三、有许多综合素质不高的家长对于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不是很明白,在这次家访中,我耐心地为家长介绍和讲解,有许多理念得到了家长的赞同与支持。

四、每个人的综合素质不同,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班主任应该具体分析问题,“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一味不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是适得其反。

在此次家访中,许多家长也给了许多的意见和建议:

1、希望让老师和家长更加强联系与交流,能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好的融合起来,帮助自己的孩子更好的学习。

2、上个学期学校开展了亲子活动,家长反映不错,家长希望学校能多开展类似活动,能与孩子在学校一起参与活动及互动。

3、希望老师多鼓励不够主动发言的孩子。

4、希望其他任课老师能采用各种形式和家长多沟通,以便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配合老师共同解决问题。

篇3:河西画家个案研究

陈兴祝, 男, 汉族, 1961年生于西藏。1985年7月毕业于西藏大学艺术系美术学油画专业, 1996年天津美术学院高研班, 2006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现任河西学院教授、河西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科带头人、美术系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油画艺委会委员。

近5年代表作品、论文发表情况:

众多作品及论文发表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中国现代艺术史》、《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美术》、《美术研究》、《中国油画》、《美术观察》、《装饰》、《中国美术馆》、《美苑》、《美术界》、《美术大观》、《中国文化报》、《中国美术报》、《中国美术家》等报刊书籍及理论家的评论上。

主要作品参展、获奖情况:

参展《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精选作品展》、《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西望敦煌-甘肃美术作品展》等展览20余件。其中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二等奖1项;甘肃省美术作品一等奖2项、优秀创作奖1项、特等奖1项等10余件奖项。

其中参展《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精选作品展》、《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甘肃省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六届新人新作展》荣获“甘肃省第四届敦煌文艺奖”二等奖和《甘肃省首届油画展》一等奖。

《西望敦煌-甘肃美术作品展》荣获“艺术创作奖”并且其作品入选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展、《多彩陇原美喜迎十七大——甘肃美术作品提名展》等展览30余件。

陈兴祝先生的作品既单纯又老道, 形式纯熟, 主题凝练。他的风景作品能迅速地把对象最主要的印象抓住, 保留了瞬间最鲜活生动、往往也是本质的感受而自然地把多余的细节省略过滤。这种和大自然零距离接触会心的交流使其作品不但能贴近自己的心灵, 阐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也使观者放松其中, 享受自然和艺术的双重心灵沐浴!

陈兴祝先生的人物作品描绘藏民生活的居多, 人物画《轻轻的风》、《草原之春》等不同于许多运用写实手法去描绘的藏族题材作品, 即将人物肤色和艳丽的衣着装饰画的很细腻, 而陈兴祝先生把背景色和人物的衣服采用了同色系, 但却用很明亮的白色将人物与背景分开, 头发上的装饰与衣服的大块面形成点和面的对比与和谐, 人物外形稚拙但表情生动, 整幅画面看似随意着笔但事实上从颜色的选择可以看出画家本人在作画之前还是经过了仔细的斟酌, 画面不仅仅是在描绘草原的春天, 更含蓄的表露出了草原少女内心的春天。

不管是人物画还是风景画, 陈兴祝先生都着力运用笔触的动感和颜色的厚薄来制造出一种活泼但又不失宁静的韵味。就象一股轻轻的风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散发出一种自由的随意和性格的率真、以及他内心情感的真诚涌动, 使人领略到他的浪漫与激情的敏感释放。

张敏:水墨世界中的禅

张敏, 祖籍陕西风翔, 生于1969年9月。199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 获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至2000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人物画研修班, 师从刘国辉、王赞等中国著名画家。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河西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副主任, 张掖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初见到张老师, 略微偏黑的皮肤, 走路快速而稳健, 说话直率, 典型的北方人。在几句不经意的交谈中很快就打消了采访之前的紧张情绪。张老师首先带我去看了他的学生们的素描习作展, 从作品的水准看不亚于省会城市高等院校学生的作品, 张老师边看边讲解, 谈起学生充满了赞赏和喜爱, 而他对美术事业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也由此可以深深的感受得到。

走进张老师的个人画室, 地上放着他还没有画完的画, 桌子上、柜子里放着成卷的习作, 三四十本影集编排整齐地放在书架上, 张老师说那些是他十几年收集的素材, 每次创作的时候都会拿出来翻, 除了这些, 张老师坦言他的创作灵感多来自生活中的每个不经意的画面, 一个电视画面, 观看别人作品, 包括学生的日常作品都能触动他创作的灵感。

张老师的创作涉及范围较广, 古代人物, 现代人物都有。古代人物中表现女性题材时细腻温婉, 表现历史题材时却又狂放恢弘。张敏先生认为“中国的绘画艺术不仅在审美上与参禅相通, 而且在对待形式、方法、工具等很多问题上都与禅意相契相合。在对立的事物中, 绘画也如参禅一样, 从来不是偏执一边, 而是去寻求一种超越”。在他的画作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佛缘》中那手握念珠的和尚会被在荷叶上嬉戏的蜻蜓吸引;驼背的老翁与欢快的鸟儿相伴成行;马、鸟、蜻蜓、鸡鸭甚至是猴子都可能出现在张先生的人物画中, 但每种动物都能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的与人物相组合, 人与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正是张先生禅、道精神的彰显。

在张敏先生的现代人物作品中表现裕固族、藏民、农民题材的居多, 近期创作的《高原父子》将人物衣着与雪山用墨的的黑白和浓淡来描绘, 人物古铜色的皮肤和刻画细腻的表情却成了画面的重点, 最后白颜料的随意挥洒为整个画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气韵、藏露、形神、色彩的完美组合使整幅画面大气恢弘, 将藏族人民与大自然相抗衡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

艺术的作用不是还原物象本身, 而是借物寓意, 得意忘形, 即强调的是画家自我对世界的主观观察与画家自我在创作中主观意识的介入, 使艺术真正成为“自我”表现和自我心灵的折射。张敏先生正是基于上述原则, 完成了从物象到意象的转换, 以及形式的选择、语言的确定、风格的把握与价值的取向, 他从感觉出发, 去组织形象、手法、色彩、淡化了物象的物理性, 重在意蕴的传达, 使作品获得了形式意味, 拓展了读解空间。

张老师是位艺术理想很高远的人, 在与他的交谈中得知他有很多想法, 他说:“古人物作品还要有新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表现, 但并非是他主攻目标。”他要将西部人精神面貌表现出来, 关注河西走廊, 走廊的农民, 关注丝绸之路, 丝绸古道上的敦煌。

获奖情况

2001.7国画作品《清音雅韵》入选参加甘肃省文化厅主办的“新千年书画大赛”荣获二等奖

2004.7国画作品《步伐》入选参加甘肃省文联主办的“2004年第十届全国推 (文艺) 新人大赛”荣获二等奖

2003.6国画作品《水墨人物》入选参加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今古墨缘中国书画大赛”荣获三等奖

2004.12国画作品《藏戏》荣获由甘肃省文化馆主办的甘肃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2006.5国画作品《藏戏》荣获由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甘肃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2005.2国画作品《逍遥游》荣获由张掖市文联主办的张掖市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2008.3国画作品《西域情》荣获由张掖市文联张掖市首届美协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2008.10国画作品《笑颜》荣获由张掖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张掖市首届中青年书画作品展“中国画一等奖”

2005年3月获“金张掖文艺奖”二等奖

发表作品

2002.8国画作品《把酒邀月》刊登在《美术大观》期刊期八期

2003.4国画作品《康巴骑手》《晨浴》刊登在《美术大观》期刊第四期

2003.6国画作品《踏青正春风》《悠然雅趣》《难得一闲》刊登在《艺术状态》期刊第二辑

2003.5国画作品《放飞梦想》《鱼水情》《浮云》刊登在《五月花》杂志第五期

2005.7国画作品《古人物》刊登在《兰州晚报》

2000—2008有10余幅国画作品刊登于《张掖日报》

电视台宣传

2005.6张掖市电视台录制个人专题电视片《水墨丹青》在全市播出

2006.9甘肃省电视台录制个人专题电视片在全省电视台播出

祁光伟:摒弃喧闹的朴实

祁光伟, 男, 甘肃武威人, 1968年4月出生, 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 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甘肃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掖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张掖市第一届青年联合会委员, 中共党员, 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外聘副教授。目前供职于张掖市群众艺术馆, 任业务部主任, 国家三级美术师。

近几年参展情况

油画《山里人》参加第二届甘肃省群星艺术节美术展览

油画《岁月》参加张掖地区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获三等奖

油画《道具》参加甘肃省油画艺术委员会首届油画展

水粉《秋风》参加甘肃省首届水粉、水彩画展

水粉《寺院的阳光》参加甘肃省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省美术作品展

油画《高原放歌》参加甘肃省油画作品展

参加甘肃省文联主办“2004第十届全国推{文艺}新人大赛甘肃赛区绘画三等奖

油画《风景写生》参加甘肃省第二届写生画展

油画《陕北小景》参加张掖市首届美协会员国画小品、油画水彩写生展, 获一等奖

油画《丹霞》参加甘肃省文化系统美术展览

2006年11月, 由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张掖市美术家协会协办的名为“祁光伟油画风景展”的个人画展在张掖展出, 共展出油画作品五十幅

2006年, 甘肃省总工会刊物《五月花》专版发表油画作品四幅

2007年10月油画【肖像】获张掖市首届中青美展二等奖

2007年1月油画【干花】入选甘肃省写生展

2007年11月在河西学院美术馆举办“心映。祁光伟油画作品展”个人画展

观点既指一个艺术家在自己的性格、艺术素养、及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理解、思考和感悟, 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艺术观点。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 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只有具备对事物的敏感性、洞察性, 才能有较强的分析事物的能力, 才能透过事物的表象发现事物深层次的问题, 日积月累、千锤百炼才能有高人一筹的独到见解。当你能够真实地、准确地表达出对现实的感受时, 你的艺术语言就有了生命。祁光伟先生选择了运用写实的手法去表现对生活的感受。他通过描绘神色和姿势表现人的精神, 即人的精神和他们最内在的东西。在《肖像——女人系列》中, 祁光伟先生很好的把握了每个女人的神态, 着色润泽, 运笔熟练, 把小憩的女人的疲倦、惬意和思索都刻画的栩栩如生, 运笔着色较之以前更加舒放和鲜艳, 色调明快, 传达出作者对现在自由创作生活的满足。

篇4:摄影史研究个案

A:2007年在东莞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的理论研讨会,当时会上大家都在谈:在创作这么红火的情况下,史论方面是个薄弱环节,应该展开中国摄影史的研究。我们两个人,一个在高校工作,高校教学科研这方面,有理论工作的习惯,另一个在“哈药影友俱乐部”这个省内影响力不小的平台工作,在黑龙江摄影界的人脉关系,对资料收集会有帮助,我们酝酿了很久,一直在收集材料。而且省里也很重视,在省文化厅立项之后,一晃两年多,目前整理了十几万字的内容。

您二位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A:我们有“哈药影友俱乐部”这样一个平台,省内的会员在家庭或是工作方面的背景,多少都能牵涉到历史影像的内容,这样一个人做资料的搜集,一个人做案头的工作。几乎都是我需要什么东西,让王冰冰老师帮我去找东西,分工大概如此。

我们和省里面各地市的摄影家朋友联系比较多,比如从地方摄协哪年成立的,都做过一些什么事情,通过沟通都能得到材料。具体来说,就是和人打交道,比如哈尔滨早期一家很著名的“三友照相馆”,我们找到了这家照相馆开办者的后人,他家保存着很多图片资料。找到这个人还是挺费周折的:我服务的“哈药影友俱乐部”有1000多会员,碰巧他的表哥是我们的会员,我在俱乐部里通过广泛撒网,找到了他的电话,去了他家三次才找到他。三友照相馆是他的父亲以及两个叔叔开的,这个家族当时很富裕,故事也很多,其中包含很多照相馆的影像内容,以及那个年代照相馆行业的细节。

现在您给的这几个点,有时间层面的,也有人群层面的区别,形成随着您整理材料而浮现出来的“照相馆时期”,“伪满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这样一个顺序。您的材料都从哪里来?材料的搜集会不会很费力?

A:主要还是这几个方面,图书馆、档案馆。很多材料只要你下工夫肯定能在档案馆找到,我说的是“文革”以前,或者说是解放以前的材料。我最近发现铁路局图书馆是非常好的一个地方,保存材料非常多。据说70年代中央调走了很多材料,但现在材料的保存还是很好,这个档案是从“中东铁路”始建就开始了。解放以后,材料的保存工作就不太好。比如《黑龙江日报》等这些新闻部门,我们试图联系,但是我们得知的情况是几乎没有什么材料,出现了档案断档的情况。解放后“兵团时期”也有一部分内容是不错的,因为“上山下乡”在东北这块土地上,是近几十年历史中很重要的部分,“兵团”在美术、摄影等方面的活动比较多,材料也比较丰富。改革开放以后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有的朋友收集过材料,收集方式不系统,但是我们能用上。比如一些老建筑的照片,他的材料可能一下就把我这里缺的一个点接上。我现在逐渐建立起框架,然后逐渐再把内容扩充。内容和框架都重要。

目前的材料都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A:20年代曾有一位德国摄影家沿着黑龙江专门来做地理、人文的考察,我有一部分他的资料,我计划把他这个摄影行为单独写一下。他出了本书,这本书在上海有拍卖,德文版的一本书。黑龙江早期俄国人多、白俄人多、犹太人多,这些人都是一些富人,艺术素养也高一些,他们有很多与影像相关的活动,包括他们办报,也涉及到很多摄影行为和影像材料。当时东北的历史境况比较复杂,各国人都来到这里,移民、经贸、文艺等方面都很繁荣,美术学校音乐学校都有。虽然不比上海的繁华,但内容也颇为丰富。

到了30年代,日本人的影像就多了,侵略这个事情呢,肯定不光彩所以日本人动脑筋,怎么用影像的宣传来介绍东北,缓和民族冲突。重要的影像材料包括《满洲概观》这样的出版物,这部分内容很丰富,日本人的拍摄活动一直到40年代日本投降,他们的影像活动很多。

40年代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的一大批干部来到东北,包括作家、记者、画家、摄影家等,后来南下的时候,去北京的很大一批摄影工作者,都是《东北画报》时期的一批人,《东北画报》在哈尔滨办过展览,也办过几期摄影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摄影人才,极大地促进了东北摄影的发展。

你们的研究最终形成一本书还是一个展览?如果简单形容一下目录,会是怎样的?

A:还是以专著的形式来做,也许是做成上下册的一套书。我想上部集中在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下部在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之后。按照年代来划分,还是这几个不同的时期:早期俄国人来开办照相馆时期,“伪满”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后直到“文革”前,改革开放之后,其中也包括“最早来黑龙江摄影探索的德国摄影师”、“哈尔滨的照相机工业”、“兵团时期的摄影”等几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按照摄影史架构,尽量真实,翔实,可靠,尽量把历史事件有机联系起来,希望能通过影像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和发掘黑龙江。具体到写作,历史的真实和描述,整体和局部,这里面写作的技巧要求很高,我也在考虑如何按照史论的架构把这个整体建立起来。目前为止我们阶段性地发了几篇文章,涉及到几个比较重要的点。

既然咱们弄的这个是摄影史,不是照片中承载的历史,而是摄影活动和行为:拍摄、出版、传播、宣传、宣教等的历史。您所关注的点,有没有涉及到照片的来源、流向、拍摄者的身份,影像的存储与传播方式的变迁等方面的内容?

A:这是肯定的,但我更想从影像内容来宏观记录黑龙江地域的发展,通过摄影脉络,看到地方经济文化的变迁这样一个角度。

几个不同时期的影像,具体内容观感是怎样的?

A:哈尔滨有一个研究犹太人文化的犹太人协会,因为犹太人的文教传统比较好,所以这些材料保存得比较多一些,不少影像材料是可以用到的。犹太人的社团比较多,犹太人拍摄的内容大概是一些社团集会的记录,比如慈善会等内容,包含一个阶层的人在这里生活的社群活动记录。

日本人的影像综合介绍“满洲”,给外界的感觉会是比较祥和的,因为殖民统治需要粉饰。伪满时期的从单独的照片来看好像更抒情一些,表现居民生活等,拍得比较细腻。城乡生活,街头景象这些照片,在日本人的照片里出现得较多。照相馆早期是以俄国人和日本人为主,到30年代以后是以中国人为主,都是家庭纪念肖像,室内的摆拍,涉及到道具的布置,拍摄的技巧也不错。《东北画报》时期,影像是一种鼓舞的作用,动员参军,支援前线,配合土改。照片包含互助组、农业社,一些代表性的英雄形象,塑造出事件和形象,同时也介绍一些战场的情况。

您调查的内容有没有涉及到不同时期的摄影师后来去了哪里?是回国了,还是有留下的和咱们的技术人员发生关系?

A:东北地区早期很多影像技术人员,都是日本投降之后留下来的。在1930年代,日本在哈工大有过摄影的课程,有暗房,有培训课程。哈工大原来是俄国人办的铁路工业学校,在伪满时期,哈工大有很大的发展。

每次接触到新材料的时候,也很兴奋吧?您整理材料的过程,是否带来了您对以往历史认知的变化?

篇5:性格内向类学生个案分析方范文

一、基本情况

傅语萱,女,今年10岁。父母都是打工的。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整天坐在教室里,下课从不离开自己的座位,不上厕所,不和同学玩耍,甚至不和同学交流一句。上课也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从不举手发言,有时开火车轮到她读生字、词语时,不管你怎么鼓励她,给她多长时间,她都不站起来也不读。据她妈妈讲述,孩子在幼儿园也是这样的,三年幼儿园没跟同学讲过一句话,没做过一次操,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就大声哭,老师根据对她的了解来猜测她遇到的困难。

这个长期处于孤独环境中的孩子,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使她更加沉默寡言,缺乏自信,不合群。长不差不多两年的学习,她没有自己的好朋友,也不被社交小团体所接纳,于是逐渐成了远离集体的“排斥学生”。

二、问题分析

傅语萱性格比较内向,自卑心重,不愿意表现自己,不善于与人交往。她在生人面前表现得不知所措。正因为这样,当她无论是学习上还是思想上存在问题时,同学无法帮助她,也不愿意接近她。她则处于孤独无助的状态。另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养育者,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安全与力量的化身。父母对她的学习和生活也没有太多时间去重视,对她的一切过问过少。当她遇到困难和困惑时,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庇护、安慰、帮助和指导,以致产生了心理危机。

三、辅导方法过程

针对傅语萱的情况,我着重从这几方面来帮助她

(一)积极争取家校配合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分析其性格特征,寻找突破口,采取相应的措施。给家长提出了这样几条建议:要求父母每天有一方能在家中,并挤出一定时间亲近孩子,保证有跟孩子交谈;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同学一起玩耍,节假日带孩子外出玩或到亲朋好友家串门,多为孩子提供交往锻炼的机会;家长经常与孩子玩亲子游戏,建立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新型家庭关系,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二)关注她在学校的情况

善于观察、捕捉发生在她身边的每一件有教育价值的事情,及时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平时要对她给予更多的关注,还有意识地在大家面前夸奖她,让她体验快乐。使她逐渐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个性的发展。

四、个案辅导效果经过差不多两年的努力,教育效果还是有一点的:傅语萱的性格有了一些改变,不会遇到事情就动不动大哭。找她来谈话,已经有问有答。但她下课还是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还是不会和同学、老师交往。

篇6:个案研究论文范文

—10级教育技术学1班XXX

姓名:XXX性别:男年龄:15岁 工作记录:

XXX同学的父母离异,现在跟着母亲生活,父亲很暴力,经常带着情妇殴打他的妈妈。也许由于这样的原因造成了他羁傲不驯的性格。平时很爱打架,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不喜欢任何人跟他讲道理。平时生活也比较懒散,喝酒抽烟上网,样样来,迟到旷课现象也时有发生。但是他同时是一个热心、善良的学生,虽然不喜欢与人交流,也不太参加班上的各项活动,但是只有出现危害班级利益或者班上的同学被欺负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圆场或者维护班级的学生。

优点:(1)责任心强,有孝心,爱护自己的家人;

(2)爱护集体,讲义气,重友谊;

(3)乐于助人,集体荣誉感强;

缺点:(1)对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认真;

(2)抽烟喝酒上网不良嗜好很多;

(3)喜欢用拳头解决一切事情,没有分寸,不理性。工作方法:针对XX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采取谈话和鼓励的方式:一方面与他约定,做完作业就给他申请打游戏的时间,另一方面如果他的作业完成质量较好,在全班面前夸奖他,如果完成的不好,就拿他和他的朋友们比较,以此和鼓励和激励他。而对于他爱打架,抽烟喝酒上网的问题,采取监督的方式,同时告诉他做事的原则,引

导他学会辨别好与坏,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效果与分析:经过两周的时间,他的行为有所改变。上课虽然不能完全全神贯注,往往受自己的心情支配,有时玩手机有时跟同桌玩闹讲话,但是认真听课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也能够安静下来不打扰别人。而关于他的不良嗜好,由于他的性格很男人,我常用“用拳头用暴力解决问题的都是懦夫”来刺激他,这个办法似乎很管用,他开始跟我谈判,可以跟我讲道理,并答应我少抽烟尽量不喝酒,只有双休日才出去上网。的确,在后来的日子里,知道实习结束,至少在我的面前,他都没有发生过这些事情。我也考虑到他单亲家庭的情况,经常关心他,让他能够感受到有人关心他。

姓名:XXX性别:女年龄:15岁

工作记录:

XXX同学是一个特别可爱漂亮文静的娇小女生,平时说话细声细气,不喜欢与人交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娇小的身形并不阻碍她有一颗要强的性格,“小女人大情怀”用在她的身上最合适不过。由于自己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这在湖南算是少见,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难得回家一次,家中有一个年迈的奶奶。从小特别懂事的芝娴总是希望能够强大自己为父母分担一份责任。总是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在她的脸上都没有一个少女该有的笑容,也许由于压力和负担太重,成绩一般,总是上不去。

优点:(1)懂礼貌,有责任感;

(2)乐于助人,很会照顾人;

(3)孝敬亲人,爱护家人;

(4)责任感强,对自己要求严格;

缺点:(1)性格沉默、孤僻,不爱讲话;

(2)敏感,给自己很大负担;

(3)对自己没有信心。

工作方法:私下沟通交流,告诉她:她才十五六岁,该是一个花一样的年纪,那些担子不是她现在能担负得起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只有放下心中沉重的担子,放松自己,才能够学进知识,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才能学到更多的技能,找个好工作,为父母分忧。建议她多微笑,微笑会让人自信,让人美丽,也能够让自己更快地走向成功。此外让她多跟父母联系沟通关心他们。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下一篇:中秋节有哪些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