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的反义词

2024-04-27

拥挤的反义词(精选6篇)

篇1:拥挤的反义词

中文发音:拥挤[yōng jǐ]

拥挤的词语解释:人或车船等紧紧地挤在一起;闹市区拥挤不堪,没有较大的空隙。

篇2:拥挤的反义词

1、我合上书,依依不舍地从拥挤的人群中走了缱摺

2、每当上下班高峰时刻,主要交通路段的车流人流拥挤不堪。

3、商场在周末的.时候往往拥挤不堪。

4、拥挤到不能忍受的程度。形容非常挤。

5、山间几条蜿蜒的小路,拥挤在杨树林其间,伸向不同的远方。

6、放学时,公交车上很拥挤。

7、公交车内很拥挤,没有一个空座。

8、广场上到处是拥挤的人们,真可谓摩肩接踵了。

9、我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玩赏着我手中的布娃娃。

10、新修的公路蜿蜒盘旋在长白山的脚下。

11、通往权力之路像春运一样拥挤。

12、看演出的人太多了,拥挤的叫人透不过起来。

13、长城蜿蜒盘旋在八达岭上,城墙下一片片茂密的松树拥挤在脚下。

篇3:公车对拥挤收费的影响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通病。拥挤收费作为一种交通需求管理策略逐步被世界各大城市采用,如伦敦、香港及新加坡等。拥挤收费,其基本原理是Wardrop均衡原则,其通过Wardrop均衡原则,忽略了用户在考虑出行路线时衡量路线准则的差异,统一了实际交通情况。这也恰恰正是Wardrop用户均衡原则一个很大的缺憾,即:没有考虑交通出行者的差异性。Wardrop用户均衡第1原则(UE)认为:用户在选择出行路线时,总是选择出行时间(或者出行成本)最小的路线,当所有用户都再也不能通过单方面更改出行路线而获得更大利益的时候,系统达到用户均衡。事实上并非如此,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用户并不总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判断路线优劣程度。

1 公车对拥挤收费影响分析

公车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所购买并拥有的车辆,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长期以来,公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公费车辆问题是困扰交通管理者的一大难题,由于在出行成本考虑上的特殊性,使得公费车辆问题成为通过收费来进行交通管理这一方法的最大障碍,Wardrop均衡原则对公费车辆不再适用[3]。

用户出行属性分为两类:一类用户的出行路径是固定的,不随着出行成本而改变他们的出行路径,这部分用户就代表我们所提到的公车用户;而另外一部分用户的出行路径会随着出行成本的改变而更改出行路线,这部分用户就代表私家车。假设固定路径的用户(简称固定用户)的出行需求是固定不变的,而另外一部分出行路径会随着出行成本而改变的用户,他们的出行需求同时是弹性变化(简称弹性用户)。可以把固定用户和弹性用户的交通出行情况看成一种对交通通行资源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达到最后的交通均衡。

当系统中的用户全部都是固定用户时,即ψ=1,此时系统需求没有弹性,设计收费将没有任何效果;而当系统中的用户全部都是弹性用户时,即ψ=0,此时系统需求是完全弹性的,系统完全遵照Wardrop均衡原则完成均衡。在现实生活中存在部分固定用户,同时也有部分用户是弹性用户,0<ψ<1 。要进行设计收费的效益评价,可以对比ψ分别取0、1以及(0,1)之间的效益值。

在没有实施设计收费之前,假设达到交通均衡时,各个路段中各个等级用户的交通流量已经确定,如在路段α中,固定用户中等级为i的用户流量为ναF,i ,弹性用户的流量为ναE,i。弹性用户的流量分布情况满足凸规划条件;而固定用户的流量为所有用户流量的ψ(%),并满足关系式:νE=iΙαΚwναEi。而在实施设计收费之后,假设达到交通均衡时,各个路段中各个等级用户的交通流量也已经确定,如在路段α中,固定用户中等级为i的用户流量表示为να,tF,i,弹性用户的流量为υα,tE,i。固定、弹性用户的流量分布情况满足与上面相类似的条件。同时,由于我们假设了在实施设计收费前后,各个路段中各个等级用户的交通流量在达到交通均衡时已经确定,因此网络中各个路段的出行成本也可以确定。用caca,t分别表示收费前后路段α的出行时间成本。在以上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就可以定义评价非Wardrop均衡原则作用下的路网系统效益函数:

B=iΙaA[(ναEica-νatEicat)+(ναFica-νatFicat)]βi

以及路网系统效益评价函数:

=iΙaA[(ναEica-νatEicat)+(ναFica-νatFicat)]βiiΙaA(ναEi+ναFi)Caβi

1) 系统中的用户都是固定用户(ψ=1)由于系统中的用户都是固定用户(ψ=1),没有弹性用户,因此,ναE,i=να,tF,i=0;考虑到固定用户的出行路线是固定的,而且其需求没有弹性,因此实施设计收费对这部分用户的出行行为没有影响,这就意味着ναF,i=να,tE,i 。很明显可以得到:

B1=01=0

2) 系统中的用户都是弹性用户(ψ=0)。当系统中的用户都是弹性用户时,路网系统效益函数和路网系统效益评价函数可以分别简化为以下形式:

B2=iΙaA(ναEica-νatEicat)βi2=iΙaA(ναEica-νatEicat)βiiΙaAναEicaβi

问题退化为Wardrop均衡原则作用下的系统效益问题,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把上式改写成下面的形式:

B2=iΙaAναEicaβi-iΙaAναtEicatβi

上式说明:路网系统效益函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实施设计收费之前的用户总出行时间成本,一部分是实施设计收费之后的用户总出行时间成本。实施收费之前,系统在Wardrop均衡原则作用下达到UE均衡;而在实施设计收费之后,可以实现SO均衡,达到系统最佳;路网系统效益B即为均衡——优差。对收费进行合理设计,可以使得均衡——优差达到最大。

3) 固定用户和弹性用户并存(0<ψ<1)。从直观上看,当固定用户和弹性用户并存时,路网系统的效益B3介于系统中全部为固定用户和全部为弹性用户的效益之间,即B1≤B3≤B2 。从控制角度看,系统中的用户全部接受控制与仅部分用户接受控制所取得的效益相比,前者的效益比后者的效益高。假设ψ=0情况下实施设计收费达到均衡时等级i的弹性用户流量为να,tE,i,出行时间成本为cα,t;0<ψ<1情况下实施设计收费达到均衡时等级为i的弹性用户流量为ν¯a,tE,i,固定用户流量为ν¯a,tF,i,出行时间成本为c¯a,t,有:

iΙaAναtEicatiΙaA(ν¯αtEicat+ν¯αtFicat)c¯at

在实施设计收费之前无论是ψ=0或者0<ψ<1,系统的成本都是一样的,即:

iΙaAναEica=iΙaA(ν¯αEi+ν¯αFi)ca

那么容易得到:

iΙaAναEica-iΙaAνatEicatiΙaA(ν¯αEi+ν¯αFi)ca-iΙaA(ν¯αtEicat+ν¯αtFicat)c¯at

实际上就是B3≤ B2。而根据控制的目标就是提高效益也可以知道B1≤ B3,因此可以证明:

B1B3B2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在这场竞争中,弹性用户是一个高效群体,但是处于劣势地位;相对而言,固定用户则是一个低效群体,但是处于优势地位。如果要提高系统的效益,就要控制系统中固定用户的数量或者改变他们的出行规律,使他们遵从Wardrop均衡原则。

通过设计收费可以达到系统的最优,那么BR就是通过收费取得的路网系统效益改善成果;相反,如果要通过设计收费达到某种交通控制效果,那么不仅不能提高路网系统的效益,而且还要付出某种代价,或者是需要一定的成本。

2 算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说明公费车辆对拥挤收费的影响,下面从一个算例来论证公车对收费后整个路网效益的负面影响。算例路网结构图如下:

各个路段出行时间成本函数ca=α¯+βνa中的参数值如表1所列,路段7和路段8为收费道路,表2列出了不同弹性用户比例下路段7和8对应下的费率水平;OD间弹性用户占所有用户的比例为ψ,交通需求函数为:d=d0-τξr=500ψ-0.1ξr,固定用户的流量为500(1-ψ),并且假设他们都将经过7号节点,流量在7号和8号路段、9号和10号路段均分(ν7=ν8=ν9=ν10=250(1-ψ))。

首先分析实施收费前固定用户的数量占全部数量的比例变化对路段流量的影响。从图2和图3的计算结果中可以清楚看到:随着固定用户数量的增加,7、8号路段中弹性用户的数量大体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的,系统的自我流量调节功能越来越弱,图3中8号路段弹性用户数量在固定用户比例为0.4的地方有一个反弹,其原因是:当7号路段已完全没有弹性用户使用,网络条件发生改变;在新的网络条件和新的凸规划条件下,路网中的流量没有发生连续变化,而是出现了新的均衡。

接着我们分析固定用户比例对出行用户的平均出行时间的影响。在实施收费前,固定用户的数量占全部用户数量的比例越大,交通用户的平均出行成本就越大。图4显示了这种变化趋势。

而在收费之后也出现了与收费前相同的趋势:固定用户的数量占全部用户数量的比例越大,交通用户的平均出行成本就越大。本文只计算了固定用户占全部用户数量的比例由0提高到0.2这一区间的平均出行成本变化情况,如图5所示。

而且还可以看到:要达到需要的控制目的(在本例中为:使通过节点7的流量不超过100)所付出的成本也随着固定用户数量占所有用户数量的比例不同而发生变化,其趋势与平均出行成本的变化趋势相类似:固定用户数量占所有用户数量的比例越大,达到需要的控制目标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大。表3和图6为本算例中的计算结果。

3 结 语

本文在拥挤收费基本原理——Wardrop均衡原则基础上,重点论述公车对拥挤收费实施的影响:公车的比例越高,交通拥挤收费措施的效果越差、失效越严重,相伴而来的是系统成本的增加,如要到达某种交通控制效果,则所付出的成本会更高。但由于当前国内尚没有实施拥挤收费的城市,本文仅仅以简单路网上实施拥挤收费的例子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依然为拥挤收费的实施提出了很好的借鉴:要在城市真正实施拥挤收费,公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把公车比例降低,拥挤收费策略才能在高峰时间有效地弹性转移交通中心区的交通压力,真正在高峰时间缓解交通拥挤现象。

摘要: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城市道路拥挤收费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在拥挤收费基本原理——Wardrop均衡原则基础上,论述公车对拥挤收费实施的影响,并通过算例论证了公车的比例越高,交通拥挤收费措施的效果越差、失效越严重。

关键词:公车,拥挤收费,Wardrop均衡原则

参考文献

[1]史峰等.拥挤道路使用收费的理论构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2(2):76-82

[2]黄海军.拥挤道路使用收费的研究进展和实践难题.中国科学基金,2003

[3]张建嵩.收费的优化设计与实施对策[D].上海:同济大学,2004

[4]Verhoef E.The Economics of Regulating RoadTransportation[Z].Edward Elgar,Brookfield,1996

[5]李冬梅.高速公路拥挤收费费率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4

篇4:拥挤的,太拥挤的

中国知名的批评家一旦遇到《红楼梦》,无不立即换上另一副表情,用人间所能想象出的言辞来赞美它。对于刘再复,《红楼梦》是不朽的文学圣经,是浪迹天涯时的精神慰藉,对它的态度只能是由衷的信仰;而在另一位旅居海外的批评家李劼看来,《红楼梦》具有不可穷尽的丰富性,是“人类文化的全息图像”,且兼有卡夫卡式的深度。曹雪芹厕身于历史上少数最伟大的作家行列自不待言,但有时候当我思考《红楼梦》的缺点时,一位德国哲学家刺耳的评论就常在耳边回荡:

东方或现代,亚洲或欧洲!与希腊相比,它们全都以贪大求多为崇高的表现。当我们置身裴斯顿、庞培或雅典,面对全部希腊建筑,看到希腊人是多么善于并且喜欢用寥寥几笔勾画出崇高的形象,我们不能不为他们感到惊奇。—同样,希腊人对于他们自己的观念又是多么简单!我们在关于自己的知识方面超出他们有多远!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心灵简直就是一座永远走不完的迷宫!假如我们愿意并且敢于按照我们心灵的形态造一建筑,把它放在阳光下,(我们还没有这份胆量!)那么,错综复杂的迷宫就是我们最好的样本!为我们所特有并真正表达我们的音乐就说明了这一点。

这段评论出自尼采的《朝霞》(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二○○七年版)第一六九节。尼采以他钟情的建筑和音乐领域的例子作为“贪大求多”的典型。希腊的音乐大多埋在了土里,已经无法再现,但少数幸存下来的建筑却使人可以去亲身体验尼采的说法—希腊人是多么善于并且喜欢用寥寥几笔勾画出崇高的形象。其实,这个特点不独见诸建筑和音乐中。从荷马史诗到埃斯库罗斯的戏剧,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到欧几里得几何,从泰勒斯的哲学到修昔底德的历史,乃至阿基米德的物理学,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现实相当程度的简化、理想化或抽象化,从而把表达对象或研究对象从复杂的环境中剥离开来。泰勒斯将万物的起源归于一种“原质”(arche)。修昔底德的历史,只研究一场战争。希腊戏剧最初只有一个演员(最早的演员是一个叫泰斯庇斯的人),直到埃斯库罗斯登上戏剧舞台,才增至两人。这是希腊戏剧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埃斯库罗斯因此也被称为“悲剧之父”。至于演员增至三人的情形,还要等到更年轻的索福克勒斯登场才会发生。虽然在只有一个演员时,该演员也可通过切换身份扮演多个角色,但总体而言,演员之少,几乎不近情理。

现代科学大致可以看成是化约主义(reductionism)或还原主义的胜利。这是做减法的胜利,而不是做加法的胜利;是“简约”的胜利,而不是“繁复”的胜利。事实上,化约主义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这个特点却不见诸中国的建筑和小说中。相反,贪大求多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红楼梦》的缺点既是中国小说的缺点,归根结底也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国思维的缺点。以医学为例,在西医中,一种疾病对应于一种病原体;而在中医中,对疾病的解释通常是含含糊糊的,有一套基于阴阳五行的复杂说辞。在西医中,一种药物通常只有一种化学成分,一个疾病对应于一个病原体;而在中医中,一剂药通常有几十种化学成分,至于对疾病的描述,则充斥着“上火”、“宫寒”之类的无确切含义的词语。回到小说中来,由于曹雪芹太伟大了,《红楼梦》在国人心目中太过神奇,以至于绝大多数学者不愿直面这个缺点,而宁愿回避它,甚至把缺点当优点来赞美。

西方小说的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荷马史诗,因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都是大型的叙事诗。但中国古典小说却无法追溯到《诗经》,没有类似的史诗源头。虽然在东汉末年也曾出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这样结构严谨、篇幅甚长的叙事诗,遗憾的是,这样的乐府诗地位不高,它的艺术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这个源头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缺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看一下荷马史诗在结构上的优点。亚里士多德—还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是这样总结的:

惟有荷马在这方面及其他方面最为高明,他好像很懂得这个道理,不管是由于他的技艺或是本能。他写一首《奥德赛》时,并没有把奥德修斯的每一件经历,例如他在帕耳那索斯山上受伤,在远征军动员时装疯(这两桩事的发生彼此间没有必然的或可然的联系),都写进去,而是环绕着一个像我们所说的这种有整一性的行动构成他的《奥德赛》,他并且以同样的方式构成他的《伊利亚特》。(《罗念生全集》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二○○四年版,43页)

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真实的历史与虚构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他认为,历史必须记载一个时期,即这个时期内所发生的涉及一个人或一些人的一切事件,它们之间只有偶然的联系,而史诗则不应该像历史那样结构。荷马的一个高明之处在于,他懂得剪裁和结构,完全摈弃同时代诗人用编年史的方式,即“写一个时期的所有事件”的方式进行创作。

他没有企图把战争整个写出来,尽管它有始有终。因为那样一来,故事就会太长,不能一览而尽;即使长度可以控制,但细节繁多,故事就会趋于复杂。荷马只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而把许多别的部分作为穿插,例如船名和其他穿插,点缀在诗中。(同上书,96页)

换言之,特洛伊战争进行了十年,而荷马只把最后的五十一天挑出来写。奥德修斯的返乡也长达十年之久,但荷马只写了最后的四十天,而把以前的经历用追忆的方式讲出来。与这种结构相对应的则是主要情节的一目了然。

当代一些学者将《搜神记》一类的东晋志怪小说视为中国小说的鼻祖,但在当时,这类作品却是被当作真事看待的,其直白的叙事风格比《史记》还像史记,并不适宜作为虚构小说的源头。但中国小说的确有一个源头,或者说至少有一个榜样,这个榜样就是《左传》、《史记》之类的史书。所谓“小说,史之余”的说法,就是颇为传神的概括。这一不像定义的定义却交待了小说与历史的渊源。实际上,中国发达的上古史“不论是在处理巨大题材的时空上,还是在叙事结构和方式上,还是在语言运用的技巧上,都为小说准备了条件”(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一九九四年版,63页)。这既是中国小说的幸运,也是它的不幸之所在。当小说的胚胎附寄于包括稗官野史在内的史籍中时,当左丘明或司马迁的文笔成为评判小说艺术是否高明的标准时,它的缺陷也是与生俱来的。以注重史实记录的历史文本为写作范例,以复杂的现实世界为虚构世界的指南,这样的作品自然会陷入过多的人物、过多的事件中而不能自拔。

nlc202309021325

《奥德赛》仅仅写了奥德修斯的归来,而司马迁的人物传记却要写每个人的一生。虽然司马迁也要对材料进行取舍,但两者的区别无疑是根本性的。这个区别就是艺术写作与历史写作的区别,亦即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在艺术的早期阶段就在理论上将两个世界做截然的区分,无疑是一件大善事。即便是今天的写作者,能否意识到两者之间的界限,有时候也非易事。亚里士多德是古代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但他的成就主要在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领域,《诗学》令人有横空出世之感(比他的《修辞学》更令人有这种感觉)。在写作《诗学》时,亚里士多德与其说是受到了乃师柏拉图及同时代其他作家的影响,倒不如说是受到了另一个亚里士多德—不是作为文人的亚里士多德,而是作为科学家的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而在这个亚里士多德中,作为生物学家的亚里士多德,其影响又要超过作为物理学家的亚里士多德。正是这另一个亚里士多德,无意之中促成了理论上的一场革命。

《史记》的叙事模式,不但决定了此后两千年间中国断代史的写作模式,且对中国古代小说有深远的影响。唐人的传奇小说,大多受其影响。这个传,那个传,大多被史实或实事所束缚,基本上是司马迁人物列传的翻版,只不过《史记》中的主角是响当当的历史人物,传奇小说的主角多是排不上号的小人物。敦煌通俗小说被王国维视为中国通俗小说之祖,其中的代表作如《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叶净能诗》之类,也同样受这种叙事模式的影响。但是,的确有少量的唐人传奇小说,分明意识到虚构的力量及故事的魅力,并且意识到故事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不必从一个人的出生、籍贯讲起,一直讲到这个人的死。这些小说不但在冲决史实与纪实的藩篱方面打了头阵,且有“余韵悠然”的美学意味。遗憾的是,却没有一个亚里士多德式的人物,将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传奇小说在唐以后逐渐衰落,中国的长篇小说不能在这个基础上起飞,只好自民间重新发明、演化出来(遗憾的是,这一次的重新发明依然没有脱离“史之余”的窠臼),或许与此不无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无论是《伊利亚特》还是《奥德赛》,都只能提供一两出悲剧的题材,相形之下,《小伊利亚特》容纳了至少八部悲剧的题材,并对后者大加诟病。单从故事的完整性看,《伊利亚特》只是一个片段,连阿喀琉斯的死都没有写到(歌德有一个著名的见解,以阿喀琉斯的愤怒开头的《伊利亚特》应该以阿喀琉斯的死亡作为结尾);而《小伊利亚特》却讲述了一个有头有尾的特洛伊战争,这样的故事似乎更值得提倡,但是亚里士多德以非凡的洞察力一锤定音,毫不含糊地肯定前者,否定后者。亚里士多德的功绩有多大呢?这一点单从西方文学的演化看或许不易分辨,因为亚里士多德总结的“清规戒律”后来成了制约戏剧发展的枷锁,受到严厉的攻击,基本上被抛弃了。

就内容的庞大复杂而言,一部《红楼梦》容纳了多少部长篇小说的题材呢?少说也有三十部。也就是说,《红楼梦》的容量要远超过有“当代《伊利亚特》”之称的《战争与和平》,至少相当于巴尔扎克所有可以归在《人间喜剧》名下的长篇小说的容量,甚至还要多。

尽管《红楼梦》对十八世纪之前中国文学的继承是全面的,但能够称得上是其先驱的却只有一个,它就是被歪曲和误解的《金瓶梅》。相对于当时的小说状况,《金瓶梅》的出现似乎是一个奇迹,犹如冲积平原上崛起的一座奇峰。它是一部真正具有fiction(小说)精神且又贴近市民生活层面的小说,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对人物的使用体现了很强的经济原则。这一点不仅在明清时代没有被充分认识到,即便到了西方长篇小说作为范式在中国盛行的二十世纪,似乎也没有引起注意。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人物和事件总是多得出奇。《红楼梦》中有姓名称谓的人物,据统计有七百多人,给人印象较深的则超过百人,即便按保守的估计,也有六七十人。如此庞大的数目,在中外小说史上是罕见的,评论家通常也以为是巨大的优点。但如果以《三国演义》的标准来衡量,《红楼梦》的人物似乎还算少的。《三国演义》简直就是“写一个时期的所有事件”的代表,基本上不能当小说看,或者干脆说它就是坏小说的典型。普通的中国人觉得它大多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就连史学家章学诚也有这种感觉,认为它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人物的众多意味着规模,意味着驾驭能力和结构能力。这对作家的才能自然是极大的挑战。长篇小说中称得上是鸿篇巨制的,通常都有很多的人物。但是长篇小说的艺术性却不是由人物的多寡来定高下的。《战争与和平》中的人物要远多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中的人物,但这既不意味前者一定比后者伟大,甚至也不意味前者的难度一定超过后者。在厘清这个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就会发现,人物的过于拥挤必然导致事件的错综复杂,最后就有可能形成一座所谓的“永远走不完的迷宫”。不过《红楼梦》的不可思议不仅在于人物多得出奇,还在于曹雪芹能够把如此复杂的人与事大致编织成一个整体。对于初来乍到的读者,到“大观园”里走一趟是很容易头晕目眩、迷失方向的。但如果你能够从半空中俯瞰,却可以一览那既精巧又宏大的结构,虽然小说中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由于有了亚里士多德,荷马史诗和希腊悲剧的成就才能够为后人所深刻认识。但是在古代中国,长篇小说的演化有其独特复杂的轨迹,最早的长篇小说滥觞于社会底层,且跨越几个朝代。晚明的一些著名文人如李贽等独具慧眼,将当时不入流的小说、戏曲等艺术形式置于与诗歌和史籍相并列的地位,但他们心目中的代表作也仅仅是《水浒传》而已,且着眼点主要在社会意义和道德层面上。就对小说技巧的关注而言,金圣叹绝对是一个异类。一个能够将《水浒传》的后数十回断然舍弃的人,对结构问题必然有着非同寻常的理解力。他对《西厢记》的大胆删节,也显示了这种能力。断定《西厢记》的第五部分为他人所续或许并非难事,但将此“蜻蜓尾巴”截去并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却是需要眼光和勇气的。作为一位理论家,金圣叹缺乏将理论系统化的自觉,其痛快淋漓的评点主要是个人直觉和感悟,但他其实并不缺乏分析能力和创造力。他不能取得亚里士多德那样的成就,除了不够冷静细致外,或许还因为他没有那种只有古希腊人才有的幸运。他所面对的不是《伊利亚特》、《奥德赛》和《俄狄浦斯王》,而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厢记》。他能够意识到《水浒传》在整体上要比《三国演义》好得多,一个原因是它所依据的原始材料比《三国演义》要少得多:《宣和遗事》中与《水浒传》有关的部分不足三千字,而《三国志》却是一部大部头的著作。由于材料方面的限制,他却不能再前进一步了。他虽然足够大胆,被腰斩的《水浒传》在本质上依然是写“一个时期的所有事件”,又因为依然深受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这使他对《金瓶梅》这样更值得分析的对象视而不见。《金瓶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文人有意经营的长篇小说,在它横空出世之后,却没有另一个金圣叹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张竹坡的才能无法堪当此任);相反,由于其中掺杂了不少露骨的色情描写,它成为一部为士大夫阶层所不齿的淫书。这或许是古代小说的一个大遗憾。《红楼梦》自然不可能写成《金瓶梅》那种规模的小说,曹雪芹高贵的出身、广阔的视野、卓异的才华和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不可能囿于那么一个小天地里。但是当曹雪芹从《金瓶梅》中汲取营养时,他是否意识到经济地使用人物对于长篇小说的好处呢?我们无从知道。从《红楼梦》现有的规模以及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角色的处理看,应该是没有。

nlc202309021325

《战争与和平》也称得上是“贪大求多”的典型。托尔斯泰在着手写作前,已经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且绝大多数发表在文学杂志上,因此在考虑读者的感受以及对内容的控制方面,他是有相当的经验的。《战争与和平》尽管规模宏大,内容繁复,却也有其质朴的一面。这个质朴性归根究底仍是受益于希腊文化。相比之下,曹雪芹基本上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与之交往的只有敦诚、敦敏、张宜泉等少数几个才具平平、文学观念陈腐的诗友。在《红楼梦》之前是否写了小篇幅的东西,也难以确定。有学者推测,在《红楼梦》成书之前,曹雪芹可能写过诸如《风月宝鉴》一类的初稿。即便曹雪芹有这类东西来练手,也难以与托尔斯泰所受的文学训练相提并论。最为关键的是,曹雪芹不能像十九世纪的俄国作家那样从世界文化中吸取养分。我们或许可以认为,曹雪芹探索了一个反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极限—就能够被读者接受的限度而言,一部长篇小说最多能够容纳多少人物呢?如果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标志性的限度的话,那么《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则超越了这个限度。不过代价也是极高昂的。

《红楼梦》的人物既多,其命名又十分巧妙,差不多自成一符号系统。对于中国人来说,单听到“妙玉”或“鲍二家的”名称,就会产生如见其人的感觉。加上从小的耳濡目染,因此并不觉得这么多的人物对记忆是个麻烦,对阅读是个障碍。等到这些名字统统译成外文,变成无甚意义且又难记的符号,问题就出来了。很多中国人在读俄国小说时,往往嫌其中的人物过多,名字过于复杂,不便记忆,只好常常把书中的人物列表翻出来看。以此推想,估计外国人读《红楼梦》,这个负担只会更重。即便对有些人名采取意译的方式,局面也不会有大的改观。《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尽管有男女老少之别,各色人等之分,倒像是从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而《红楼梦》中的人物,即便是次要的人物和微不足道的角色,也往往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曹雪芹无与伦比的天才使得每一个人都易于从一大群人中分辨出来。命名的巧妙和个性的鲜明,使得众多的人物成为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加上作者文笔优美,因此稍具文学修养的中国人读《红楼梦》,几乎能从每一段甚至每一句中感受到曹雪芹的天才跃然纸上。除了外貌、衣着及环境描写外,曹雪芹刻画人物时所倚重的一个手段是惟妙惟肖地模仿说话者的口吻和用语。这一点在翻译时同样并非易事。至于独特的文字之美,更是难译。因此,被译成他国文字的《红楼梦》必定会减色许多。

尽管过于拥挤的人物对于中国读者已不成为障碍,我们依然可以探讨:假如《红楼梦》中的人物减去若干,是否会更好些?我知道这个问题一旦提出,必定会受到红学家与众多“粉丝”的反对,因为很多人对于小说中的一些最不起眼的人物都一往情深,熟悉到如数家珍的地步。但这不是一个新话题,而是一个老话题。一九二二年,俞平伯在写《红楼梦辨》时曾指出:“即以全书体裁而论,亦微嫌其繁复冗长,有矛盾疏漏之处,较之精粹无疵的短篇小说自有区别。”以短篇小说的形式来衡量长篇小说并不恰当,不过能够认识到体裁的繁复冗长,却是有一定见识的。陈独秀对这个问题可能认识得更早,一九二一年他在为亚东版《红楼梦》作序时说:“如有名手将《石头记》琐屑的故事尽量删削,单留下善写人情的部分,可以算中国近代语的文学作品中代表作品。”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风头正劲的小说家茅盾充当了一回“名手”,将《红楼梦》删去五分之二,这个节本是为了方便中学生阅读的,如今已鲜有人提及。事实上,通过删削来实现对《红楼梦》规模的控制几乎是无法实现的,难度要超过程高的续书,因为这一工作只能由作者本人完成。我们只好如此假设,假如曹雪芹在构思阶段即意识到《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作品的缺陷以及经济地使用人物的好处,假如在他那非凡的头脑中也有个三一律之类的条条框框在起作用(哪怕是为了打碎它),那么《红楼梦》至少更易于被他国读者接受;假如曹雪芹把节省下来的容量用于对主要人物的精神世界做进一步的挖掘,那么我们势必会收获一个更伟大的《红楼梦》。

二○○八年初稿,二○一五年定稿

篇5:拥挤的反义词是什么

与拥挤一词含义相近的词语有:拥堵、堵塞等。

拥堵 [ yōng dǔ ] 由于车辆多、秩序乱或道路狭窄等造成车辆拥挤、道路堵塞;拥塞。如:采取措施缓解市区交通拥堵状况。

篇6:形容拥挤的成语

1、攘来熙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毂击肩摩: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3、车马辐辏: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指车马集聚拥挤。

4、挨肩并足:形容人群拥挤。

5、一拥而入:拥:拥挤。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挤了进去。

6、摩肩如云:摩:摩擦。肩碰肩,如云一样密集。形容人多拥挤。

7、架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拥挤。

8、项背相望: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9、摩肩擦背:摩:摩擦。肩碰肩,背靠背。形容人多拥挤。

10、架肩击毂:肩膀相挨,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拥挤。

11、人如潮涌:人像潮水般涌来。形容人很多而且拥挤。

12、挨肩擦背: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13、蜂拥而入:像蜂群一样拥挤着进入。形容人多而乱。

14、挨肩叠背:形容人群拥挤。

15、踵接肩摩: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16、摩肩擦踵: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17、连衽成帷:衣襟相接而成帷帐。形容人多拥挤。

18、继踵接武:踵:脚后跟;武:足迹。脚后跟接脚后跟,足迹挨足迹。形容人数众多而拥挤不堪或接连不断。

19、肩摩踵接: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20、肩摩毂接:肩相摩,毂相接。本形容行人车辆拥挤,后亦借指人才辈出,络绎不绝。

21、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22、磕头撞脑:磕、撞:碰。跑在地上叩头行礼。也指用头顶撞他人,()表明不肯善罢干休。也形容由于人多,人与人之间相互拥挤碰撞。

23、挨肩叠足:肩挨肩,脚碰脚。形容十分拥挤。

24、挤挤插插:物多人多,十分拥挤。

25、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6、纷纷拥拥:指纷乱拥挤。

27、亚肩叠背: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28、肩摩毂击: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29、摩肩击毂: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30、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1、肩摩袂接: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32、后拥前遮:遮:阻拦。形容十分拥挤、喧闹的样子。

33、骈肩累迹:骈:两物并列;累:重迭;迹:脚印。肩并肩,脚印合脚印。形容人多拥挤。

34、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35、水泄不通: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36、挨肩擦膀:指身体相贴近。也形容人群拥挤。

37、地狭人稠:稠:密、多。土地狭窄,人口稠密。即地少人多,非常拥挤。

38、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39、前遮后拥:形容十分拥挤、喧闹的样子。

40、挨肩迭背:形容人群拥挤。

上一篇:洗袜子叙事作文下一篇:保险从业资格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