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2024-04-24

2024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通用8篇)

篇1:2024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一、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语文教学交流探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教研活动的实践者、设计者和领导者。完善现阶段的教研体制, 切实增强教师的教研能力是学校教育以及管理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处于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此外, 小学阶段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也非常有益。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 与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的形成也密切相关。

推动语文教研创新, 离不开强化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的领导以及管理层应该重视教师的教研工作, 创设多种教研活动形式。如, 鼓励年轻教师与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学术探讨, 在已有的教学认知观念基础上完善和改进教学方式;为教师举办“语文教研话题讲座”“小组教研探究比赛”等, 丰富教师教学生活的同时, 以“牵引”的方式调动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研例会”, 通过教师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可以一周、半个月、一月为时间节点进行长期地活动安排。另外, 学校还应为教师提供外出学术交流探讨的机会, 让语文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教育观念和方法, 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提高自身的职业认知水平。

二、教研革新, 以人为本, 有效落实素质教育观念

根据素质教育观念的要求, 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和细节都应做到以人为本, 以教师为本, 以学生为本, 以教学活动本身为本。小学语文教研方面:首先, 教师的核心工作是教书育人, 应该贯彻和落实以教师为根本的原则, 致力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在学校的教研工作中, 对教师进行引导和管理时应该充分考虑每个教师的教学感受和心理体验, 让教师在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中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和反思的习惯。其次, 教研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深刻思考、分析的教务活动, 但其实质仍是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小学阶段的教研,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语文基础水平的差异性; (2) 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感兴趣程度; (3) 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以及所讲授内容的接受能力; (4)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基本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例如, 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贺年片”这一内容的讲授为导入点, 引申到具体的教研分析中。这一内容的学习目标是, 通过大自然送给“我”的贺年片来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语文教师配合音乐效果烘托课堂气氛, 让学生设计各种贺年卡, 并要求小组成员在贺年卡上写下自己对大自然的贺年寄语, 随后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对课文内容进行学习。教研以这一课堂教学实例进行分析, 发现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掌握生词, 掌握短小诗句的语言表达能力, 并且由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但教学实践往往过于注重课堂内容的丰富性和课堂气氛, 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协作, 导致学生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 课堂纪律也比较涣散。教研应立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师教学效率的要求, 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剖析, 及时改进和调整。

三、建立正确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教学活动以及教研改革的推进都有着指导和激励的作用。陈旧的差点教学评价往往单纯着眼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缺乏评价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全面性, 即指正确教学评价标准, 不但要注重教学活动评价, 也要注重教研质量评价和教研成果评价, 让教研工作的开展更加客观、系统、专业。针对性, 主要是对教学评价的细致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研方面的教学评价不是“讲空话”“泛泛而谈”, 而是要具体到每一个教学案例、每一节语文教学课堂、每一个细微的教学问题、每一种有效解决教学问题的途径。根据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 进行教学探讨研究, 进而作出针对性的评价判断。

总之, 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教研创新和教学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义务阶段的教研革新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准确定位, 把握方向, 助力于小学语文教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摘要:不断加强教研改革, 不断完善教学创新是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更是社会主义崇高教师职业观念的要求。以创新小学语文教研, 推动教学发展为研究对象, 具有一定的教学参考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卜祥红.《地球的新生》教学设计:校本课程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媒材创新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9) .

[2]吴道财.创新语文教研推动教学发展:记江西省上饶县第二小学语文特色教研活动[J].语文建设, 2013 (19) .

篇2:加强校本教研?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校本教研;同课同构;同课异构

【中图分类号】G637

随着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校本教研也被提上了日程,因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发挥校内名师的作用,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切实可行的教学研究工作,脚踏实地地开展校内的教研,从而促进本校教学的提高。

一、充分认识校本教研的重要性

教研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工作质量。因此有人说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第一生产力,只有生产力水平提高,才能实现最大化的效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几条途径,理论学习、外出学习、网上远程学习、自我学习、校本教研学习等,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迅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理论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必备。这对小学教师和教学工作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教研主场、教师主角、教学实践都能融合在一起,是最为实在的教学探讨。校本教研的开展还能够节约外出学习的经费开销,节约时间,随时随地就可以开展教研活动。而且在自己的班级中、在自己的学生中,这样的教研工作更有针对性,也会更具实效性。因此在小学教师中,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二、在小学教学中开展校本教研的策略

校本教研顾名思义是基于校本基础上的,所以对于教师的校本教研工作要在研究本校、本班、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基础上开展。怎样开展的校本教研工作是最为有效,这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

(一)正确分析学校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研工作应该像大夫诊病,通过各项检测,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结合学生和老师的实际情况,对症开方,然后下猛药,实现药到病除的效果。因此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关键是找出本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教研的目标。通过有效地开展教研工作,解决这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研工作的开展要从教学工作的全面出发,站在教学改革的高度,充分利用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全方位开展教研工作。比如教师的专业素养低,教学理论尤其是新课改理论不强,教学方式和方法落后等问题,成为目前小学教学工作开展的瓶颈。因此校本教研应该从这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很多教师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口头上大谈教学改革,实际中依然遵循传统教学方法,依然是一言堂、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陈旧模式,至于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则是空谈多,实际做的少。

(二)对诊断的病症开方下药

首先要解决教师教学意识落后、教学理论陈旧的问题,这是新课改推进的绊脚石。教师没有创新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思想、没有优化的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法,那么要提高教学效果就是纸上谈兵。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是指导教学实践的灯塔,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可以通过教研工作来实现。校本教研的形式可以是同年组的老师一起开展,也可以是同学科的老师一起开展。针对教学工作的教研可以是平行班的老师一起开展,采取同课同构或者是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一个学科的几位老师一起就一节课的教学共同商量和探讨,制定出教学设计,然后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总结这种教学结构的优劣,优势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发扬,劣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改进,在这样不断的总结和改进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实效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教研工作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催化剂,做好校本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学校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篇3:农村小学教研工作之我见

一、农村学校教研现状

1. 农村学校教师缺乏,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广大农村地区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得到人才的地方,不但吸引不了外地人才,而且农村地区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基本不回到本地工作。有的山区学校甚至以代课教师担当主力,教育教学教研水平自然无法得到提升。部分学校师资紧张,无法让更多的人力投入到教研工作中,而且有的学校教师严重不足,教师负担过重,他们本身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已经很不容易了,对教学研究工作力不从心,就连听课、说课、评课这样最基本最简单的交流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

2. 有的学校校长素质低下,行政型的领导多,业务型领导少。很多学校领导不参加教研活动,不深入教学第一线。据不完全统计,有的校长三年进入课堂听课不到十节,平常不参加、不指导学校的教研工作。管理水平跟不上。对开展教研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复杂性认识不足,甚至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教研活动会分散教师精力,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一些学校即使开展了此项工作,也是属于敷衍各级领导的检查(只注重资料建设)。还有的学校领导在聘任教研组长时,不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聘任的教研人员年龄偏大、素质偏低,根本不能组织开展教研工作。

3. 有的学校教师年龄偏大,加上一部分教师又是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没有经过师范院校培训过,文化素质、业务水平较低。再加上平时不善于学习、积累,不了解外界教研动态,无力承担起这项工作。他们有的长期只能胜任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就更谈不上指导年轻教师和搞什么教育教学研究了。

4. 学校校长几十年不变,领导和教师之间矛盾重重,还有个别庸、贪的校长,严重影响教研工作的开展。

5. 很多校长将学校经费用于搞形象工程,学校经费根本不投入于教学研究之中。

6. 校内教研效果不明显。

二、改变农村学校教研现状的方法与对策

1. 教研工作要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更应该注重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小的课题研究为主,做到一个课题能解决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切忌贪多求大。

这是因为:(1)教育科研是教师自己的本职工作需要。(2)教师自己要熟悉教材,掌握教学方法,充分了解学生。(3)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便于操作,易于实践。(4)教师所研究的课题,要针对于本地区、本校实际。就学校教研工作而言,其重点应放在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后进生的转化、尖子生的培养、留守儿童的关注上。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效果最终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把教学设想转化为教学效果的桥梁。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是教师和学生每时每刻都会遇到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一手抓教学思想的转变,一手抓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小结合,以小为主,采取小范围的大改,大范围的小改。

2. 教研工作要着眼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教研工作要最终落实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事实证明,教研与教师的业务素质成正比。教师承担了教研课题后,就要多方搜集信息资料,四处找人探讨交流,然后形成研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课题承担者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迫使他不断查阅资料,以至拜师求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研究任务后,还要在科学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研理论,以便推广使用。随着对研究过程各个环节的反复思考,一个最佳的研究方案形成了,新的一轮研究又开始了,形成教研的良性循环。这样,不论是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还是教师的教研意识、教研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反过来,由于教师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能自如地遵循教学规律,辩证施教,对落后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目的。

3. 校长要投身于教研工作中去。 (1)校长参加教研工作,一是能起表率作用,更好地带领全校教师积极投身于教研,形成全员介入的良好氛围;二是校长能更好地把握全校的教学研究工作情况,取得第一手材料,做到熟悉情况,掌握工作主动权,形成学校的教研风格;三是能直接从教研工作中发现有价值的课题、值得推广的经验或存在的工作问题,促使这项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另外,校长最好要有自己的实验课研究,或是要参与学校某一课(组)的研究工作,担任其中的部分研究任务,这样既可融洽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又能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更好地全面管理学校。(2)学校校长要实行交流。一个校长长期在一所学校工作,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严重影响教研工作的开展。校长要清正廉明,将公用经费用在点子上。(3)校长要改变家长制的工作作风,构建和谐的教研氛围。(4)建议学校将一部分经费用于教学研究。

4. 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与互助,有效提高农村学校教研能力与教学水平。城乡教学教研水平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现在的主要任务逐步创造条件力求缩小差距。目前,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更多地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重视并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建立城市与农村教师定期轮换的制度。城市教师到农村,不仅带去了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与教学,更带去了新的教育观念和教研方法,同时替换出乡村教师到城市进修提高,把先进教学教研方法与理念带到农村地区,带动农村学校教育教研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总体水平。

篇4:创新小学语文教研,推动教学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教学发展

教研机构在学校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研活动对于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开发以及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一、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语文教学交流探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研活动的实践者、设计者和领导者。完善现阶段的教研体制,切实增强教师的教研能力是学校教育以及管理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处于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此外,小学阶段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也非常有益。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与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的形成也密切相关。

推动语文教研创新,离不开强化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的领导以及管理层应该重视教师的教研工作,创设多种教研活动形式。如,鼓励年轻教师与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学术探讨,在已有的教学认知观念基础上完善和改进教学方式;为教师举办“语文教研话题讲座”“小组教研探究比赛”等,丰富教师教学生活的同时,以“牵引”的方式调动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研例会”,通过教师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可以一周、半个月、一月为时间节点进行长期地活动安排。另外,学校还应为教师提供外出学术交流探讨的机会,让语文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教育观念和方法,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提高自身的职业认知水平。

二、教研革新,以人为本,有效落实素质教育观念

根据素质教育观念的要求,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和细节都应做到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学活动本身为本。小学语文教研方面:首先,教师的核心工作是教书育人,应该贯彻和落实以教师为根本的原则,致力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在学校的教研工作中,对教师进行引导和管理时应该充分考虑每个教师的教学感受和心理体验,让教师在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中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和反思的习惯。其次,教研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深刻思考、分析的教务活动,但其实质仍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小学阶段的教研,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语文基础水平的差异性;(2)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感兴趣程度;(3)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以及所讲授内容的接受能力;(4)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基本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例如,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贺年片”这一内容的讲授为导入点,引申到具体的教研分析中。这一内容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大自然送给“我”的贺年片来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语文教师配合音乐效果烘托课堂气氛,让学生设计各种贺年卡,并要求小组成员在贺年卡上写下自己对大自然的贺年寄语,随后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对课文内容进行学习。教研以这一课堂教学实例进行分析,发现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掌握生词,掌握短小诗句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由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但教学实践往往过于注重课堂内容的丰富性和课堂气氛,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协作,导致学生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课堂纪律也比较涣散。教研应立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师教学效率的要求,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剖析,及时改进和调整。

三、建立正确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活动以及教研改革的推进都有着指导和激励的作用。陈旧的差点教学评价往往单纯着眼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缺乏评价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全面性,即指正确教学评价标准,不但要注重教学活动评价,也要注重教研质量评价和教研成果评价,让教研工作的开展更加客观、系统、专业。针对性,主要是对教学评价的细致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研方面的教学评价不是“讲空话”“泛泛而谈”,而是要具体到每一个教学案例、每一节语文教学课堂、每一个细微的教学问题、每一种有效解决教学问题的途径。根据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探讨研究,进而作出针对性的评价判断。

总之,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教研创新和教学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义务阶段的教研革新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准确定位,把握方向,助力于小学语文教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卜祥红.《地球的新生》教学设计:校本课程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媒材创新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9).

[2]吴道财.创新语文教研推动教学发展:记江西省上饶县第二小学语文特色教研活动[J].语文建设,2013(19).

[3]毕胜航.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及其转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4.

篇5:2024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一、合理设置中心教研组及片区

中心教研组的设置原则:一要集中教研资源。每级每科至少有3~4名任课教师,在小学按级段划分:1、2年级为低年级段,3、4年级为中年级段,5、6年级为高年级段。这样,每级段也可以有多名任课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具备了分级段开展教研活动的人力资源。二是教师参加活动的路径不能太远。教师大多分散居住在各村,还有不少教师的工作学校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地点,如果参加教研活动的地点再不顺路,势必会造成教师们工作、生活上的不便,有可能影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三是体现传帮带精神,均衡开展教研活动。在农村事实存在着一部分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素质等相对差一些。划分中心教研组时就必须有意照顾这些学校和教师,做到以强带弱,以高带低,共同提高,均衡发展。

以我乡为例,我乡现有2所中学,9所成建制小学,3所教学点。根据教学片区,目前成立了5个中心教研组。2所中学各成立1个中心教研组,但“体音美”学科、“理化生”学科、“政史地”学科因教师少,两校的任课教师分别划为一个学科教研组。小学共划分了3个中心教研组,每个中心教研组主要包含“语文”“数学”“英语”3个学科教研组,其他学科教研活动附带进行。我乡合计成立5个中心教研组,18个学科教研组,无论开展学科教研,还是级段教研,参与人员都得到了保障。

二、有效管理中心教研组

中心教研组如果没有校长的支持,光靠教研组长的组织,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对此,我乡中心学校要求所有校长全力支持中心教研组工作,不但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支持,更要放权给教研组长。另外,对于那些消极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校长也要给予必要的教育。这是工作要求。

在我乡,中学2个中心教研组由业务副校长任组长,小学3个中心教研组由业务能力强的小学校长任组长。中心教研组所属的学科教研组长一律由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积极性高的年轻教师来担任。这是组织机构。

在每个中心教研组,有工作制度和方案,每个学科教研组也制定有符合其学科特点的教研工作方案,包括教研目标、教研计划、教研纪律等内容,既做到了统一要求,又突出了学科特色。这是工作制度。

通过明确工作要求、确定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抓住“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也就是利用校长、中心教研组长引领学科组长、全体教师有效开展教研工作,提升教学水平。

三、开展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

从活动形式方面分为常规教研活动和网络教研活动。各个学科教研组分别组建了“qq群”“微信群”“飞信”等网络交流群。根据教研安排,需要常规教研活动,组长就召集组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活动;大部分时间,教师们就在网络上开展小型、微型教研活动,效果很好。

从规模方面分为全科教研活动、学科教研活动、级段教研活动。全科教研活动指的是小学或者中学所有任课教师参加的大型教研活动,这样的活动很少,我乡中心校每学年组织一次。而学科教研和级段教研就进行得比较频繁,由各中心教研组和学科教研组组织活动。

从内容方面分为教材研究、课题研究、特色教学研究。活动结合“新教材培训”“课题申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国培计划”等上级安排或者其他“教学模式探索”进行。

四、中心教研组活动的局限性

1. 集体活动的时间统一存在局限性。由于各校的作息时间和临时工作安排会有差异,这需要中心教研组组长与校长协商解决。

2. 各校的教学特色与模式存在差异会导致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不适应,这需要学科教研组长与学科教师在确定活动内容方面予以权衡,既要发展特长,又要照顾全局。

3. 由于教育经费不充足,管理又十分严格,开展活动有时需要的经费无法保障,这需要中心教研组长提前与校长沟通,必要时由中心校协调。

4. 在中心教研组工作绩效和考核方面也要制度化。

摘要:集中教研资源,建立符合实际的教研机构——中心教研组,是农村中小学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方式。通过合理设置,健全组织,有效管理,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教师们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6:浅析农村小学教研的工作

一、要善于从教学中去发现问题,使教研有内容可研

综观以前的教育教学,教材教法相对陈旧,而课改后新教材的出现,已往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教材,这就只有从教学中去发现问题。有了问题,让问题显露出来,教研内容得到了落实。

比如,我们以往教学设计中,设问频频,一问到底,而今天新教材教学中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提出问题、自主发现问题,给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给他们充足的发现时间。这样,我们的教学设计该怎样设计?怎样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发现问题?如何做好被问与提问的转换?这些内容都是可研的。

二、要有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

问题出来了,要求我们教师不要绕道走屈服于它无所作为,而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想办法千方百计地去解决它。这就更需要广大教师有勇于探索、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就如前面提到的教学设计,如果是逃避或执行老教法,不仅不能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会与课改精神背道而驰。所谓万事开头难,只要在教学设计中遵循教育新观念,试着去做,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逐步放开教学,让学生体会发现问题的乐趣,学会发现问题坚持下去持之以恒,这样便可以逐步找到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并会让教育新观念融于其中,这样才能真正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三、掌握研讨时机,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地展开研讨,可开展联合研讨

广大农村小学普遍规模较小,人员也较少,经费相对薄弱,因此,必须找准时机,因地制宜的对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展开研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众多的问题中,普遍小问题居多,因此,必须找准时机解决小问题,面对诸多的小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课间十分钟或其他课余时间来研讨解决,对于那些有共性的问题就有必要通过集体教研来解决。这里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都了解这个问题各方面的情况,在活动前把这一问题的有关现象弄清楚,也就是教研前做好准备,做好调查,而很多具有共性的问题存在于这所学校,联合研讨的办法来开展教研工作了,这里前面谈到的准备工作更应做好,协调一致,以提高教研效果,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不是局限于上两堂课的教研。

四、应将教研所得的结论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通过教学研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出了结果,必须不断的让教研结论与教学相结合,这样便可检验教研结论的实用效果是否能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因为,目前农村小学教研应立足于教学方法与教育观念的转变,以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的要求。

五、农村小学教研选题易小不易大,力求实效,快速解决问题

广大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负担重,在教研选题中必须注重选题的适用性,应该紧扣、密切联系我们的教学活动,而不应该去选择那些大而空,不符合实际的题目,例如:一个乡中心校小学确定一个教研课题《如何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不是显得太空太大呢?另外,农村小学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耗于一个时间长、内容广的课题,选题必须力求实效,争取利用仅有的人力、物力快速的解决能服务于学校实际问题的教研课题,也就是我们常谈到的量体裁衣,速战速决。

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目前,国家的远程教育工程已经遍布广大农村小学,其中的教学资源丰富,只要我们加以充分运用,不让其成为摆设,那么,新课程改革中新理念、新思想、教学新方法自然会融入我们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最后,農村小学的教研是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提高的最直接的手段,我们必须落实、加强和抓好农村小学的教研工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全面配合课改,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篇7:农村中小学教研工作浅谈

1. 领导意识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很大程度上能带出一个好的教研组。所谓好的教研组长, 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 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科研的素质和能力, 起码要有很强的教研意识, 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善于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思路活跃, 创造能力强。同样, 一个好的教导主任, 在很大程度上能带动出几个好的教研组长;一个好的校长在很大程度上能带出一个好的教导主任。如果一个学校里校长有很强的教研意识、教研能力, 教导主任有很强的教研能力和责任心, 教研组长有很强的教研意识, 并善于进行调查研究, 那么, 这所学校才有可能涌现出一大批教研骨干和教学能手。

2. 学术氛围

教学研究本来就是一种学术活动, 学校教研活动能够营造出一种学术气氛, 而浓厚的学术氛围又能促进和激发教师教研的兴趣。浓厚学术氛围的营造需要学者型的领导、学者型的教师、严谨的学风、研究成果展示 (一般表现为课题的鉴定和论文的登载) 。

3. 时间与精力

干什么事都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搞。教研工作是一项智力型工作, 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是不行的。现今当地中小学, 尤其是农村、山区中小学, 教师严重短缺, 课节量很重, 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专门的教学研究、探讨, 唯一带有教研性质的活动便体现在教案设计的过程中, 这在客观上为这些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教研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成为个人的“单打独斗”, 如果那样, 是不会得到充实和提高的。别人的经验需要吸取, 自己的疑问需要集思广义, 所以, 教研活动在客观上强调集体智慧的融合和发挥, 大家共同来解决问题, 也许方案会更科学、更好。但是, 让一个教研组几个老师同一时间聚在一起, 就得让每个老师都得有这份时间, 学校教导处要尽可能地为教师安排和提供时间、这个机会去进行必要的教研活动。同时教师还需有这份精力, 因为教研活动是一项脑力劳动, 教师不能背着过重的生活负担和工作压力去进行教研, 否则, 只能事倍功半。

4. 激励措施

人性化管理首先应该从人的生活需求出发去看待问题和考虑问题。教研组活动工作亦不能脱离人性化因素, 亦应劳者有所得, 多劳多得, 置入激励措施。譬如:教研活动量、教研成果与考核挂钩, 与工作量挂钩, 与奖金福利挂钩等等。要引入激励机制, 弘扬教研之风, 配合督促指导。

二、教研组工作有效开展的内部因素

1. 组长素质

如前所言, 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很大程度上能带出一个好的教研组。教研组教研工作成效的显著与否与教研组长的专业素养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 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和专业化发展的形势也对教研组长的专业素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选好一个教研组长对教研工作本身具有何等的重要性。教研组长必需由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在学校学科方面成为大家公认的骨干人员去担任。教研讲究的是学术性, 教研组长的学识高、教学能力强, 教师才会认可并向他看齐, 这是一个教研组长领导好教研组工作的必要条件。

2. 教师整体素养

教研组长再高明, 教研活动也得靠大家来完成。这就要求教研组教师的整体素养水平在一定的高度, 否则就无法分工合作, 所谓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就成了一两个“能手”的包揽活。这样做一是不公平, 二是挫伤积极性。长此以往, 教研活动也就开展不下去了。如果一个教研组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为既成事实, 那就要适当调整活动主题 (或课题) , 降低难度, 积极开展“以优带差”的帮扶活动, 循序渐进, 提高素养, 渐入角色, 切不可操之过急, 打击后进者的积极性。

3. 协作精神

在教研组活动中, 常常会遇到课题的研究, 分工协作是少不可了的。全组应该有一种凝聚力与协作精神, 要团结一致, 投身研究、探讨, 一个人的落后会影响整个教研活动的进度与深入开展。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要注重这种协作精神的渗透、灌述与培养。要让大家经常体会到协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要让大家时时明白, 每一项任务的完成与自已所尽的一份力量是分不开的, 正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才取得了成功, 这样, 每个人便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价值, 建立自信, 从而会促进这种协作精神的进一步巩固。

4. 组长权限

有组织就有权威, 有权威才能管理督促。教研组虽然是学校的一种研究机构, 学术组织, 虽然很小, 但不能在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下正常运行。学校应该为教研组长赋予一定的权限 (如有权在小组活动中考勤、评优选先, 向学校推荐工作出色者, 在全组树立典型, 在全校推广某位教师的教学经验或研究成果等) , 这是全组有凝聚力、组长有号召力的一个前提条件。否则, 教研组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篇8:2024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为了有效地破解课改中的教学难题,我们提出了“游戏辅助的体育单元教学”主题研究。大量的研究证明:以游戏的活动方式辅助体育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获取体育技能有明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

1.以游戏的活动形式关注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游戏辅助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相互合作。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避免压力给学生造成的心理损害,教师采用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活动,将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带入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以求一种寓教于乐的境界。

2.以游戏化的练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技能

游戏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学科教研与教师培训,以“游戏辅助”和“单元教学”为着力点,引导一线教师关注教材解读,关注教法研究,提高广大体育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继而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运动技能教学的实效和高效。

基于此,我于2011年暑期精心设计了“游戏辅助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主题教研”活动。活动于2011年9月—12月进行,来自全市各小学的76名专兼职体育教师参加了主题教研活动。整个活动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贯穿一个学期。

二、活动设计与实施

(一)“游戏辅助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主题教研”的活动设计

1.游戏辅助

“游戏辅助”是以游戏为活动形式来组织体育课堂教学。“游戏辅助”是教学手段,是教学方法,不是教学目的。通过游戏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体验中学会运动技能。

2.单元教学

单元是课的上位概念,它是以课为基础的基本教学单位。单元具有独立性又具有整体性。单元教学是建立在对体育教材分析和处理基础上的由多个课时组成的教材的整体设计和教学实施。因此,单元教学是落实技能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3.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体育单元教学主题研究

根据不同的体育教材,紧紧围绕“游戏辅助”“单元教学”两个着力点,开展课堂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的主题教研活动,在教会运动技术的同时,让“三维目标”得到和谐发展。

4.主题教研的活动计划(见表1)

(二)“游戏辅助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主题教研”的活动实施

1.9月,名师团队研究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理论基础,收集和梳理“游戏辅助、单元教学、追求实效”的主题观点,第一次集中活动时下发给各位老师,同时通过专题讲座、校本研修等途径,把主题观点渗透到活动全过程,让全体老师领会其内涵,并转化为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

2.9月下旬,调查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分析相关因素,为实践研究提供相关素材。

第一次集中活动后,布置主题教研的相关作业,学校教研组、研究共同体、教师个体分别根据教材进行主题研究的教学设计,并要求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验证。

第二、三次集中活动,分别由不同的研究团队对不同的单元教材进行“游戏辅助的单元设计与实施”的主题教研。

第四次集中活动,以“教学智慧大论坛”的形式,各研究小组分别对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教学展示。

3.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单元教学主题研究的研究方式:

(1)同一小组同一教材的推磨式教学研究;

(2)同一小组不同教材的渐进式教学研究;

(3)不同小组同一教材的异构式教学研究;

(4)不同小组不同教材的自主式教学研究。

4.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单元教学主题研究的活动方式:

(1)校本研修下的研究共同体(或者教研组)的小组磨课活动;

(2)游戏辅助的单元教学主题研讨与展示活动;

(3)专家和名师团队的指导和引领活动;

(4)“游戏辅助的单元设计与实施”教学智慧大论坛。

三、反思与思考

(一)主题教研活动的收获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单元教学主题研究,改变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了强化单元教学的意识,重视了教学方法的研究,对体育教师的执教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的教育实践中并有所改善:

1.教学和游戏的相互结合

教学和游戏的结合是指在同一目标引导下教师指导的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的游戏活动之间的相继关系。将游戏作为教学的先导,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相关经验以后,并在其经验基础上进行理性升华,抽象出一般的道理,从而使学习具有豁然开朗的效果。

2.教学向游戏的转化

游戏和教学的转化是指教师在教育目标下对学生的施教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这一转化的关键在于变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变压力为兴趣,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3.关注单元教学实践

以往的游戏教学研究集中关注在一节课中的运用,而一个单元的教学更能体现技能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一个单元教学中应有效把握游戏辅助课堂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合理性,让教学走向单元,让研究关注整体。

(二)主题教研活动实施中的注意点

1.辅助性游戏应突出多样性的特征,增强教学吸引力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中“得法”就是不同技能内容采用不同的游戏活动形式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游戏辅助让学生体会到同一技能内容还有多样的游戏活动形式,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新鲜感,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辅助性游戏与教学内容应有效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辅助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进行辅助性游戏教学时必须与教材紧密联系,而且要考虑到教学效果。要充分利用游戏对教材中一些动作技术的掌握有较大积极作用和良好效果这一特点,把体育教学辅助性游戏与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学生对游戏了解越深刻、活动技能就越容易发挥,兴趣也越浓厚,教学效果就显著。因此辅助性游戏在教学运用时,从内容的选择,规则的制订和组织实施都要与教材相配合,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3.辅助性游戏应明确教学中的正确定位,有效服务主题

辅助性游戏的运用是根据教材的需要进行的,因此要合理运用,在进行游戏时,要在保证主要教材的任务完成下来进行,它是处在“辅助”与“补充”的位置,不能颠倒“主次”。游戏时既要根据预先制订的课时计划,又要结合当时课堂中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身体状况变化,掌握运动密度和运动量来进行,游戏前进行分队和分组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身体状况、技术高低、训练水平等,使得各队或各组力量均等。

(三)下一步深化研究中应努力的方向

1.关注单元教学主题研究的系统性,把游戏辅助的单元教学系列化。

2.引导更多的体育教师参与“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单元教学”主题活动,大家都行动起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我市体育学科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3]余立峰.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必学内容的研究[J].体育教学,2006(6).

(浙江省平湖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314200)

上一篇:么站镇卫生院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折纸趣多多”社团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