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

2024-04-2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精选6篇)

篇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 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

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 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伟大任务

 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各种物质条件和因素

3.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康德、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费希特 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 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费尔巴哈  英国古典经济学它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完成于19世纪初

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傅立叶、圣西门、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 除上述理论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与自然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

5.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6.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7.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8.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 它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 它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的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

 它不是固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科学的进步 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 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 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 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2.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革命性:·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科学性:·不带任何偏见·具有深刻性·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  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6.理想就是人的奋斗目标,就内容来划分: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

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7.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共同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8.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是人生精神的支柱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 其次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 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同意即是理论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本体论和认识论  本体论: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是第一性的

·认为物质是本原,属于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认为世界是可认识的属于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被认识的是不可知论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

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4.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形而上学认为事物都是静止的,孤立的

5.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的两个对立: 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6.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是统一的,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7.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 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有三种基本形态是: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8.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国的“元气说”

9.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  机械性:企图用机械、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也称机械唯物主义  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  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

 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0.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最高形态

1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其基本思想是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 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12.自然界、人类社会、人本身构成了整个世界,自然界是客观的,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 首先,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  其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1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同唯心主义划了界限  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 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1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肯定世界是物质的,而且认为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15.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16.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运动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 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17.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主要有以下情形:  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 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18.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物质相对静止 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形而上学错在把静止绝对化

 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19.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的有:

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 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20.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观点:  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 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 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 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21.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即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也就是具有不可逆性 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每一个物体都具有固定的长宽高 2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23.毛泽东把实践规定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2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  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集团、类主体

 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  实践客体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25.实践具有以下特点:

 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 自觉能动性:实践是本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26.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时间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7.人生活其中的世界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 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人化自然 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8.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29.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 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 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3.联系具有:

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指联系的客观性 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的是指联系的普遍性 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这是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4.事物联系的重要形式有: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5.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 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6.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限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  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  旧事物在一定时期内不有相当大的力量,总是对新事物加以压制和扼杀

 社会历史领域内的新事物,被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但是,不管经历怎样的限难和曲折,新事物必然会战胜并取代旧事物

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主要表现在: 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形而上学否定这种联系,认为是事物是孤立的  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是不停运动发展变化的 ·形而上学否定这种运动

 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形而上学否定这种矛盾的存在

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岐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9.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 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提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1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  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 承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11.对立统一规律也称之为矛盾规律,就矛盾的本质而言,它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双方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 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 区别:·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 联系:·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1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事物内部的矛盾

1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 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用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 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4.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关系:

 含义:·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 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5.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的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1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 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 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 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18.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1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即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0.掌握事物度的方法论意义: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 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

·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21.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2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 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 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又有部分质变  意义: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

2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及其意义:

 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的环节而联系起来  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 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

26.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一系列其他范畴,主要有:

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

27.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及意义: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积极因素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一方面,否定之否定规律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另一方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

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 意义: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 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

 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28.因果联系的显著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 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29.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主要类型:

·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30.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关系: 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

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 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 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起影响作用,加速和延缓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

31.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关系:

 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把二者割裂只承认一方面的话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唯心主义宿命论的错误

32.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 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是活跃易变的

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是相对稳定的

33.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34.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  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 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  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 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是不存在的  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也是不存在的 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35.掌握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 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

 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36.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真象与本质是一致的,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与本质是不一致的

37.规律是一种本质的联系,具有的两个特点:

 客观性: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胶不能任何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在改变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 普遍性: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38.39.40.41.42.43.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的

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经历漫长的过程分三个阶段:从反应特性到刺激感应性到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

社会性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意识的本质包括三方面内容:

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意识的物质器官

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

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4.人还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文字系统引起的反射

4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6.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用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47.意识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 意识活动能改造客观世界

 意识活动对于人的生理活动有一定影响

48.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49.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及其意义。 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的主体是指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具体的人

3.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自然性)、社会历史性、能动性:这是主体的突出特点

4.认识的主体的结构分为:个体、群体、人类整体

5.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6.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认识客体的属性有: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7.实践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是一切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

8.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主体必须认识和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改造才能成功

9.认识的本质及掌握认识本质的理论意义: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揭示了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 揭示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 揭示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10.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分为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分为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11.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的

1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 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 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割裂二者,就会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在实际工作中经验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根源

1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比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 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14.正确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的反复性:常常是通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  从客观方面来考察:·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 ·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

·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

 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 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15.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 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  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16.真理的客观性是有两个含义:

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17.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即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18.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它的含义是:

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承认客观真理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 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19.真理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它的含义是: 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进一步扩展

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和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20.真理绝对性、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23.唯心主义哲学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有:

 提出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古人云“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 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即真理”

24.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 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 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25.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这个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这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26.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

·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27.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

·任何实践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局限性·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28.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29.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

·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30.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31.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3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党领导路线和工作路线

3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第三章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2.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 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场所

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3.地理环境影响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 地理环境通过对军事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公国家的社会发展

4.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 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 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只有与物质生产相合适的人口,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5.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谋取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6.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表现为:

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和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 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  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7.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8.属于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有: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 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有: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9.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主要表现有: 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 社会意识受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

10.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得以实现,表现为两种情况:  正确的、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促进社会的发展

 错误的、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延缓社会的发展

1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能动性,是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1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3.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 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配工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  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 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1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第一层含义: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 第二层含义: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 第三层含义: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15.生产关系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包括三项内容: 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 产品的分配方式

16.生产关系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 它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 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 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 它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

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通的规律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 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性质与发展要求之间 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 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 意义: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8.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方面的总和

19.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20.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2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落后的,上层建筑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 是一个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而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是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较高的阶段

 意义: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22.经济社会形态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它是由三种宏观经济形势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决定的。这两种社会形态划分法都是马克思提出的,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

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2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

 在历史决定论看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现实生活中,规律是非直接的只是作为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  在历史决定论看,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是多值的、或然的、非线性的因果联系即或然决定  每一种可能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们对具体模式和途径的选择 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 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 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

 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制约和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 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 决定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

 决定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4.历史上最初产生的两个阶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

5.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的有:

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 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6.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一个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

7.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

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8.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三种基本形式

是指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基本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先进积极手里 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9.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10.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

 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 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11.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 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 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质变的准备

 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12.结合我国实际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社会改革特殊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

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

13.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

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改革具有自己的特点

特别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14.从本质上说文化是人和社会的具体存在方式,有三个根本特性:文化的创造性、文化的自由性、文化的兼容性

15.文化的功能:·有信息功能·有教化、培育、塑造人的功能·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有认识功能

16.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 它具有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  它具有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

 它具有大力发展和科学事业的功能

17.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 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 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过程

 我国的改革必须是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个方面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三节人名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从根本上讲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2.马克思界定了人的本质:

·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3.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自己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

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  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 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相应地发生变化的  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性的

5.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要表现在:  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 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  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  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6.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7.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

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 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8.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有: 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9.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10.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 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1.正确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 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候的发展趋势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 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主张,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倡导者和发起人的作用

 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依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 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进行斗争 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 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 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也对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

 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 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2.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13.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 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观点  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 必须用辩证的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 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就是商品生产

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就是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也是决定性条件

3.最初的商品经济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包括: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4.商品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关系:

 商品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在商品交换中,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不同的所有者,交换双方各有自己的物质利益,因此在相互交换产品时,需要计算生产时耗费的劳动量,而且要等价交换 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5.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 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6.一个商品的价值是由两部分价值构成的:  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

 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是由活劳动所创造的。

7.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

8.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

 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

 第二,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

9.劳动熟练程度是指人们的劳动经验和技术精湛的程度

劳动强度是指人们在单位劳动时间内劳动消耗的程度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而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10.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11.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 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 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 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 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代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 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 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1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 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 实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4.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 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1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包括:  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  商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形成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

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在流通中购买到劳动力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3.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

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的劳动力  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

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合适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 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 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一天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6.资本的本质、划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依据、内容及其意义:  资本的本质:资本的本质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其价值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量的变化 ·可变: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

 意义:·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说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7.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 绝对剩余价值: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 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 剩余价值率: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8.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

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9.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

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10.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

 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 另一方面,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

以便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竞争力。所以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11.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

历史作用是: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

趋势是:由于资本积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因而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这个矛盾的日益锐化,用和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成为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趋势。

12.资本积累的结果: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第三节 :笔记33-56(参考第五章)

1.商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产业资本依次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

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实践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3.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生产资本、流动资本、可变资本 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资本属于不变资本、固定资本、生产资本 4.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 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区分为两大类,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 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构成部分,即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

5.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它有两个方面,·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

6.经济危机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过剩并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 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 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 一种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另一种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8.资本注意再生产周期一般来说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阶段时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

9.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利润:

 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生产的,并不是由全部资本生产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则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10.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 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

11.商业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  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 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2.资本主义银行和银行利润:

 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银行利润与其自有资本的比率,应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 银行向外贷款所收取的贷款利息,大于吸收存款所支付的存款利息,两者的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就形成银行利润。银行利润的来源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13.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 以平均利润形式由资本家所占有

 超额利润,以地租形式缴纳给土地所有者。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态,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 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

2.资本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其构成形式主要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两种:  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英国)、二元君主制(约旦)

 议会君主制是议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既是立法机构,也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 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德国、意大利)、总统共和制(美国)

 民主共和制是由选所产生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元首掌握权力,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 议会共和制又称内阁共和制,它是以一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政府由议会产生

 总统共和制是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并担任政府首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  民主共和制还可分为半总统制(法国)、委员会制(瑞士)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党制、两党制(美国)、多党制(法国、意大利)

4.资产阶级政党作为资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其主要职能:

 主导资产阶级议会和国家领导人的选举使选举结果有利于资产阶级或由本党所代表的某个资产阶级利益集团  由本党代表资产阶级控制议会和政府,执掌或参加国家政权

 将某资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政见上升为议会制定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并利用政权的力量加以推行

5.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度是指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

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的平等权利具有虚伪性

从本质上看,它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6.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又称“分权制”

所谓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权力 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7.资本主义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

它一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

8.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包括资产阶级的:

政治法律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文学艺术思想等各种理论与思想形式 涵盖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宗教观等各种思想观点,它们相互有机联系,构成一个网格状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9.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10.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体现在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人生观,宣扬人生的目的就是谋求个人利益,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享乐

资产阶级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是以金钱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以获取金钱作为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的体现 把是否能获取金钱和获取金钱的多少看作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真实尺度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2.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由竞争

3.到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康采恩

4.1916年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 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 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 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5.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6.二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  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 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

 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

 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7.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

垄断的银行资本由普通的中介人变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万能的垄断者同时 也开始了垄断的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

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 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竞争的目的不同、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竞争的范围不同 9.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 来自对本国无产阶段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 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 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10.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

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 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一般垄断的产生虽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仍然大大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本质上要求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计划、协调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但私人垄断资本仍然是从其私利的角度做出决策,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  在这种条件下必须由国家出面,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于是就出现了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2.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 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 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 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  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 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调节机制实现的

15.发达市场经济中国家调节的主要是四大市场: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外汇市场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 宗旨在于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协调社会总资本的正常运行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垄断资产阶段利益服务的工具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段的利益 17.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把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进行分配,主要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18.在货币资本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调节:对利率的调节、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

利率调节主要通过利率高低和差别利率来实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节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三大手段: 一是公开市场业务、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再贴现利率政策

19.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制定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增长计划、财政收支计划、货币发行计划、国家重点投资计划、科技教育发展计划、主要产业发展计划等

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任务、目标:  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 目标:包括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 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

 方式: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  另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

 手段: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个别情况下出台行政手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

 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实现的

21.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在于:大量所谓“过剩资本”的出现这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可能性在于:·许多国家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并卷人世界市场 ·这些国家劳动者出现了分化,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

·这些国家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已有所建设

22.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看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23.从资本输出国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这方面看,资本输出的作用和后果是:  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  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

 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24.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资本流向的变化,从原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发展到当代的多方向输出 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

25.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或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2.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 国家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要求 因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 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 也是发达国家过剩资本的一个出路,而且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也在增加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也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方面分析:

 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发展,有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 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

 生产关系方面。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 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主要有三个方面:

进行了社会改良、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扶持  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上层建筑的新变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展变化所要求的

4.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 其内部自我否定的因素将不断积累、新社会因素也会逐步增多。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5.资产主义造就了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是无产阶级

6.社会主义要否定的是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经济制度,借鉴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些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方面。

7.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在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

 比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初期,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化的更高形式 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的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为社会主义做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8.马克思指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是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2.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3.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问世

4.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 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5.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

迄今的实践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6.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7.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过一个过渡阶段

8.从1917年末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到1924年初在列宁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9.1921年春,苏维埃俄国击退了外国武装干涉,开始了和平建设时期 这时列宁果断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

10.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苏维埃宪法宣布: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11.1924年初列宁逝世,他的主要贡献是:

 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

 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社会主义革命后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1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包括: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13.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波兰、捷克斯拉找克、罗马尼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

14.中国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获得全国政权的独特的社会主义成功之路

15.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

于1949年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司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6.社会主义从一国到数国发展的历史贡献和教训:

历史贡献:

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 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 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

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  第四,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历史经验和教训:

 第一,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第二,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尤其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上 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

 第三,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第四,要善于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学习人类发展中各方面的优秀成果这样才会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

17.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18.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19.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的国家。它是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在无产阶级专政下,人民群众享有广泛而深入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是保护人民、为人民谋求利益的新型国家政权 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产阶级社会。

20.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是人民当家作主,从政体上说,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 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

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又是人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的,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只要特征是:  生产资料归全水会所有的公有制

 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

 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 商品经济消灭

 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  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  在所有制上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并存  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  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

2.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基本特征可归纳为: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实行按劳分配,才能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 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3.简述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 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序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 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 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 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

4.如何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 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 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 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5.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 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

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6.简述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要把握如下几点:

 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 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 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证。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 工人运动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它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主要体现在:

 思想领导方面。要有正确思想的指导,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群众 这些任务都要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来承担。

 政治领导方面。当革命的形势到来时,必须审时度势,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和行动步骤。

这些任务只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承担和胜任。

 组织领导方面。有党的坚强统一的领导和具体严密的组织,才能成功地进行革命斗争,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起由劳动人民掌权的新型国家。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 思想领导方面。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 政治领导方面。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组织领导方面。党领导人民,通过各种组织形式

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以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领导

第八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特质基础

3.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从而人类社会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4.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的科技水平极大提高而实现的

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5.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

就在于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6.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7.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是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人们的劳动具有直接的社会性。

8.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说的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与对立,彻底消灭阶级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恩格斯指出:

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国家不是“被废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

9.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表现在多方面:

 人们树立了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遵守社会纪律,团结互助,诚实友爱。

 人们摆脱了封建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人们习惯于履行社会义务,不拿报酬地为公共利益工作成为普遍现象。

10.怎样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11.具备了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 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和社会需要来自由选择职业和 变换工作,为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2.共产主义实现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

 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 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

 人类从剥削阶级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13.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观条件,即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节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1.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

 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为公产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特征和重大差别。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狭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则专指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3.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 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 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 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  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

 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4.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又存在着重大差别: 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低。

 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本身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 社会主义社会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劳动还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 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制度,但阶级和阶级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仍须存在。 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也长期存在。

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 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 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  全体社会成员的文体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  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  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 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  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篇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明、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条件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逐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3.黑格尔哲学体系---------“合理内核” 费尔巴哈哲学体系--------“基本内核”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事件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

第一章

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锁复写、摄影、反映。” 3.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行业二元论划清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

5.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6.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之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7.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8.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处理社会关系。物质生产劳动时间处于基础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地位。9.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3)实践队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10.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1.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12.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和多样性

13.发展是前进的圣神的运动,发展的是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就是旧事物的灭亡 14.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她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就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她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品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15.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列宁指出,“统一物只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16.为什么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7.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18.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19.矛盾的特殊性:

(1)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2)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3)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0.矛盾(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1.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的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2.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第二章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1)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2)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5.旧唯物主义的两个严重缺陷:(1)是离开时间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事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6.能动的反映论的优点

(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9.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以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10.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11.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12.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以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第三章

1.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之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2.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4.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可从不同角度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统治阶级)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语言学、科学)5.政治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6.(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放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7.社会意识发展形式和规律的主要表现:(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8.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力中还包括着科学技术和管理

9.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把握两点:(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10.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1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12.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

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1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和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3)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5.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阶级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16.什么是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 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影响社会价值观 资源短缺、科学污染 17.什么是“英雄”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任务创造历史。18.什么是现实的人?

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19.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0.为什么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是生活于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现实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本质

(2)人的本质只有通过社会关系才能表现出来,而且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

(3)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 21.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 2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2)在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3.群众观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第四章

1.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的途径:(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马克思的基本观点:“资本家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3.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发达的商品经济 特点:市场是核心(市场机制)4.(必考)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和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即使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有事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5.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决定商品价值的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单位产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成反比 6.货币如何产生?

四个阶段: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随着货币的产生,整个商品世界就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 7.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8.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9.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10.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心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1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自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12.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三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13.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机制,它本身并不是商品 14.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15.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16.m’=m/v m--剩余价值 m’--剩余价值率 v--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17.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8.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篇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

关键词:高校“原理”课,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以下简称“原理”课) 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原理”课因其基础性、学理性最强, 而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正因此, 教育部领导在2007年该课程推出之际就特别指出, 希望“原理”课能够成为“对大学生成长最有帮助”、“对大学生最具吸引力”的一门课程。但是, 从三年来的教学实践看, 我们发现“原理”课实际教学效果普遍不够理想, 大多难以达到这一目标。分析其原因, 笔者认为, 它固然与多种因素有关, 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上未能很好地实现衔接, 这一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原理”课教学。要保证“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 就必须解决好两者的衔接问题。在此, 笔者试就“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探析。

一、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教学衔接是指教学活动从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有序性要求出发, 及时灵活地调节教学各要素、各教学环节组合及作用的方式, 使教学过程处于动态的良性运行状态, 实现教学和谐连续的发展。而教学衔接出现问题, 则是指教学未能贯彻这些基本要求, 使教学的良性运行和连续发展遭到破坏, 它通常表现为教学的断层或重复。“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则主要是明显的教学重复, 这种问题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 教材内容重复严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教材内容重复的问题。近年来, 随着中学新课改的推行, 中学思想政治课突破了传统政治课的理论模块, 知识的讲述以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条块编排为主, 加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两次大的调整, 增加了大量中学未曾涉及的新内容, 应该说, 这种教材内容重复的问题是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 由于新课改后高中三个年级开设的思想政治课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三方面内容, 讲授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 而高校新开设的“原理”课则浓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这种课程内容的极高关联度, 加之都存在着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的问题, 未能很好的顾及大学与中学课程结构的整体性和均衡性, 致使它们在教材内容上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面积重复。如高中经济常识部分第一课“商品与商品经济”, 与“原理”课第四章第一节“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前四个问题内容几乎一致。在哲学常识部分, 内容的重复则更为严重, 如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法”、第四课“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这些内容也几乎囊括了“原理”教材第一章的全部, 此外, 第六课中的“社会意识与价值观”、第七课中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第八课中的“实践及其作用”等内容, 与“原理”教材第三章、第七章、第二章的某些内容相重复。在政治常识部分, 除了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外, 其它关于“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部分, 与“原理”教材相关内容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复。总之,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这两种教材在内容上的重复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如果说高校“思政”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都存在教材内容重复问题的话, 那么这种重复在“原理”课教材中无疑是最为严重的。

(二) “原理”课教师普遍对中学教学了解极度缺乏, 教学内容、方法鲜有衔接

尽管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在客观上存在着教材内容重复的问题, 但毕竟这两个课程在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内容层次和讲授要求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不同, 如果高校“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依此作出相应处理, 教学还是可以做到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相衔接的。但是, 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高校与中学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 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相当程度上处于一种隔离状态, 高校教师对中学教材内容及教学情况的了解极为有限;另一方面, 由于高校“原理”课是一门政治性较强的“思政”课程, 教育部明确规定所有高校必须使用全国统编教材, 教师应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讲授;加之我们的高校“原理”课教师又都面临着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等问题, 因而教学衔接意识普遍比较淡漠, 一般也怠于去做了解中学教材内容的工作, 教学几乎是以教材作为唯一的依据, 这样一来, 教材内容的高度重复就必然造成高校“原理”课内容讲授的重复。一些教师在讲授时, 教学内容完全依据教材体系安排展开, 新旧知识面面俱到, 由于“原理”课的教学面临着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 在讲授内容的处理上只能是均衡用力, 点到为止, 而对于有些重要内容无法做到深入分析;有些老师根据课堂交流情况, 教学中也尝试着兼顾衔接问题, 但由于并不了解中学新课改的情况, 对教学内容仅凭教师自身过去中学阶段的印象进行处理, 还是会导致一些中学讲过的内容重复讲解, 而没有学过的内容处理起来又过于简单。这种衔接上的问题不仅出现在教学内容中, 也表现在教学方法上。高校“原理”课教师由于上述原因不能对教材内容作出灵活自如的处理, 又面临着学生习惯于应试教育的现状及高校考教分离和评教的压力, 因而“原理”课教学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教学主要还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 偏重知识的灌输和答题技巧的训练, 教师是单一灌输式的教, 学生则是死记硬背式的学, 教师疏于启发引导, 学生也懒得去消化吸收。

这种不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衔接的做法, 其结果必然是学生有时会觉得老师在“炒剩饭”, 学起来与中学没有什么两样, 甚至认为有些知识学后还不如中学阶段理解得明晰, 自己没有必要去听老师的重复讲授;有时又觉得老师讲得太快自己根本听不懂, 干脆选择放弃。许多学生因此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或信心, 而将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考前的突击上, 学习效果只能是吃“夹生饭”——知识不全、理解不透、掌握不牢, 根本达不到“原理”课关于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 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本教学目标。

二、做好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对策

实现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 牵涉到多方面的工作。它需要我们依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现状作出合理的教学安排, 也对如何通过加强教材建设克服现有教材内容重复问题提出了要求;同时, 要做好教学衔接既涉及到高校的教学问题, 也与中学如何改变应试教育真正落实其课程标准的要求密切相关。可以说, 这种教学衔接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 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得以推进。在这里, 本文试图从现行教材出发, 针对高校教师如何做好这项衔接工作进行探讨。

(一) 要加强对中学教材和教学的了解

要做好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衔接, 充分了解中学的教材和教学是前提。如果不通过了解掌握学生在中学阶段到底学了什么、怎样学的情况, 即使有再强的衔接意识、再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也难以做好衔接工作, 可以说, 了解中学的教材和教学是做好教学衔接必修的功课。具体说来, 这种了解工作应包括如下内容:

1.研读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

教材是教学之本, 中学生到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学到哪些内容, 都能在教材中得到体现, 因此, 研读中学教材, 是了解中学生学习情况最重要的途径。研读中学教材, 是要通读教材并作全面的对照分析, 不仅要弄清“原理”课中有哪些内容在中学教材中涉及到, 还要对它的讲述程度、角度和要达到的要求, 及其与“原理”课的差异有具体的了解。只有这样, 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衔接时, 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有针对性地调整讲授内容并作好充分准备, 而不至于仅凭感觉设计讲授内容, 或者通过课堂询问学生临时对讲授内容作出仓促和不周全的处理。

2.加强与中学教师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是课程知识的传授者, 课程学习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最为了解, 因而要全面了解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情况, 还需要与中学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要做好这项工作, 我们可以定期组织有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的教研活动, 请他们介绍中学思想政治课新课改的基本要求、高考指向的新变化, 介绍教材具体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的掌握情况, 听取他们对“原理”课相关内容的教学建议。为了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原理”课教师还可以走进中学课堂进行观摩, 通过亲身感受增进对中学教学的了解。

(二) 明确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关联性和层次性

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是课程教学的方向, 它直接决定着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因此, 要做好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衔接, 就必须明确它们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上的关联性和差异。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都从属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它们有着共同的教学目标, 即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一代, 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但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教学目标上又分属不同的层次, 中学思想政治课将教学内容编排成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且每一部分以条块编排的形式展开, 自身并不是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 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一些基本观点, 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 而高校“原理”课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因而“‘原理’课的教学目标, 就是要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从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上把握马克思主义。”[2]这种教学目标的差异决定了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高校“原理”课教学要以中学思想政治课为基础, 但它不能局限于中学那种知识的介绍, 应“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也就是说, “原理”课教学要把握“一个主题”, 贯穿“一条主线”, 突出“一个重点”, 即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 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

(三) 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

实现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衔接, 最重要的是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要做好这项工作, 就应当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依照“原理”课教学要求,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从总体上讲, 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优化应注意坚持两个原则:

1.“避旧就新”。

“避旧就新”就是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参照中学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 合理处理“原理”课教材内容, 对新内容安排相对多的教学时间, 对重复的内容可以少讲或不讲。“避旧就新”不是说只要中学课本出现的内容就一概不讲, 而应根据中学课本的讲述程度和“原理”课的具体要求, 以及内容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灵活的处理。比如:“价值规律”是一个内容重复的问题, 在中学课本中,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已经讲得非常通俗和细致, 我们在处理时作为知识的回顾点到为止即可, 完全没有必要展开讲解, 但价值规律的消极影响中学并未涉及, 我们就不能一并忽略掉, 而应结合实际重点讲授, 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资本主义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等重要问题。总之, 面对教材众多内容要通过灵活处理做到“避旧就新”, 最重要还是要对中学教材有深入细致的了解。

2.“抓大放小”。

教学内容的衔接, 不单是要避免内容的重复, 还要贯彻“原理”课的教学要求, 突出教学重点。所谓“抓大”, 就是根据“原理”课教学目标, 在内容结构上重点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讲授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论和社会主义论中的具体运用;在层次结构上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基本原理和重要结论, 讲清构成这一原理的各个问题间的逻辑联系。所谓“放小”, 就是面对教材中出现的众多概念和知识点, 尽可能深入浅出地简单讲解, 而不必作出一些学理性探究。要做好这两点, 要求我们“原理”课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四)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衔接, 既要做到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 更要实现教学目标的分层递进, 这些都需要恰当的教学方式作保证。根据这种教学衔接的要求, 我们在教学方式的选择运用上可以作两大方面的尝试。

1.坚持运用“由旧入新”的讲授方式

教材内容的大量重复是制约“原理”课教学衔接的重要因素,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不单是要对教材内容作相应处理, 还必须运用合适的讲授方式, 这种应有的讲授方式就是“由旧入新”。所谓“由旧入新”, 就是针对“原理”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先简单回顾和总结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了哪些相关知识, 结合教材内容提出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解决哪些问题, 即将学习的知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与过去所学知识有何关联和不同, 由此导入新的学习内容, 并对教材内容依据上述“避旧就新”的原则进行处理。这种讲授方式, 既可用于介绍大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也可用于讲解小的知识点。我们在讲授时坚持运用这种方法, 既能使学生意识到“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存在着不同, 激起继续学习的欲望, 又能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 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形成知识的整体感。

2.切实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原理”课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 要达到这一高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必须运用先进的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方式。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如何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应依据本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灵活综合的运用。在此, 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体验, 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讲授侧重理论分析。高校“思政”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侧重点是放在介绍和传授知识的“什么”和“怎么样”上, 而高校“思政”课教学应重点放在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上[4]。“原理”课作为“思政”课中基础性、理论性最强的一门, 更应坚持这一原则, 讲授要侧重理论分析, 通过多分析“为什么”, 讲清问题之间联系和理论体系,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是优化课堂提问。成功的课堂提问, 有利于教师了解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学习及师生互动交流。“原理”课教学可充分运用课堂提问, 针对教学重点内容或现实问题科学设计问题, 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自己的理解, 也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作答, 然后进行小结讲评。课堂提问可针对上一次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前, 也可针对讲授的内容在讲授过程中进行。

三是引导学生切实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原理”课教学最重要的目的, 而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原理”课的根本方法, 因此, 让学生切实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应是“原理”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为了使社会调查研究落到实处, 可选择课题制方式, 严格按照集体辅导、个别指导、进行社会调查和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步骤进行, 要求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进行社会调查,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分析现实问题, 形成能够体现“原理”课指导性的研究成果。

四是实施多元性、全程式和结合式的考核方式。要转变考试仅仅为了评价学生学习的传统观念, 充分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促进、激励的功能, 树立“考为教用, 以考促学”的理念。为此, 我们应该尽可能采用多元性、全程式和结合式的考核方式, 即设置多项考核内容, 采用多种考核形式, 让考核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将“教”与“考”紧密结合起来[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可与以上几种教学方式紧密结合起来, 弱化期末考核, 强化平时考核, 将学生的到课情况、回答课堂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表现、完成作业和社会调查研究等情况, 都纳入考核范围, 督促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刘玉蓉.正确认识高校“两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现状, 提高“两课”实效性和针对性[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76.

[2][3]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增刊) :9, 8.

[4]韦有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 2002, (6) :55.

篇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

一、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给我们的理论创新及实践指明了方向,学者们感触很深。大家的一致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和发展的原则应该是习近平指出的“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

但是,有学者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这一重要理论成果的深化研究还不够,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重要理论成果的研究仍然是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向。其中主要是进一步深化研究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问题,进一步深化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

西南财经大学蒋南平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春天正在来临,但真正的春天还有待时日,因为我们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其一,几十年来被削弱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队伍亟待重建;其二,理论上的混乱还需要拨乱反正;其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育与教学从人才结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还需要进行重构;其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理性还需系统化;其五,还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运用及成果宣传。

在当前如何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上,江西财经大学康静萍认为,政治经济学要重点研究以下问题: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正面、负面影响;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对劳动者就业或创业的影响;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对政治、社会稳定的影响。

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首都经贸大学李启英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对一般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资本论》的副标题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批判并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揭发和正视一般经济学所回避、掩盖的问题,科学地分析这些问题可能造成各种复杂后果,不断探索和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不少学者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而中国共产党人在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上,也在不断地探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例如,北京工商大学王福成认为,重温《资本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升华,从而有助于我们提高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十三五”规划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广东财经大学王廷惠、黄晓凤联系当前实际,强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包容”五大理念为核心的全新发展思想,是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制度发展、发展能力等方面丰富和升级了科学发展观,为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作出了中国新贡献,开启了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新篇章。

在涉及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时,南京财经大学张圣兵、王松认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一门重要学科。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对全面深化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有力地指导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周绍东、钱书法还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动态演进的视角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进行独创性解读,并由此衍生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政策要求,借此推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的伟大历史转变。

二、关于坚持《资本论》基本原理

《资本论》问世至今,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如何坚持《资本论》原理,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问题。新疆财经大学陈静认为,不同的发展理念会在人类的发展实践中产生不同的效果和影响。自1992年以来,我国的发展理念在不同发展观的指引下历经数次变迁,大致经历了初步确立、丰富内涵、曲折发展、拓展创新四个发展阶段。

针对《资本论》研究的现状,西南财经大学蒋南平指出,坚持《资本论》原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注意几个问题:其一,要树立从中国实践出发的学风,切忌言必称西方。西方理论有可借鉴的地方,但是对于中国问题,还是要运用《资本论》原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解决。其二,在坚持《资本论》原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切忌曲解经典理论,以偏概全,一知半解,或者将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强加在其上。其三,经济学家要有社会责任感,切忌急功近利,一定要谨言慎行,踏实研究学问。因为经济学家担任着为国家、为民族出谋划策的重任,现在很多深层次问题难以解决,实际上是经济学家造成的。其四,要认识到《资本论》的原理只要一经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其理论生命力与实践生命力是十分巨大的,这已经被和正在被事实所证明。其五,要从学理性、运用性、实践的验证性上改善《资本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宣传、教育与教学系统,才能真正影响和培育懂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将其运用于中国实践的优秀人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付文军、吉林财经大学胡岳岷结合掌握的材料,归纳了国外学者在解构《资本论》方面形成的六种独到的学术视野,这些解构方法各具特色,但又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辩证省思这些解构模式,启发着我们在研读《资本论》时要有正确的方式、虔敬的态度、文本的比较和批判的眼光,借他山之石,攻我之玉,努力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通过对《资本论》的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刘小进认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制度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流派,并将产权概念引入对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分析,为传统经济学带来了冲击。在现代产权理论方面,马克思并未进行过系统的论述,但产权思想却是蕴含在《资本论》写作过程中的。

同时,河北经贸大学王凯军也认为,浪费最小化是巴泽尔租值耗散理论思想的核心。区别传统立足于结果式的研究,巴泽尔公共领域的财富攫取过程揭示了浪费的产生及其浪费最小化的必然性,对原有的租值耗散理论进行了发展。

田彦平、介小兵、张存刚还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国情和已经形成了利益多元化的产权关系,提出了“理性经济人”假设仍然是我国当前开展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但需要注意其适用一般性、特殊性和局限性的观点。

三、关于《资本论》基本原理与实践

以《资本论》基本原理指导我们的实践,是我们的重要经验,通过这些实践,促进我们不断解决新问题,形成新经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崔朝栋认为,鉴于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已经较大,还必须进一步完善宏观二次分配制度,包括完善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扶贫制度等,这是为了使社会整体贫富差距不至于过大,以保持社会稳定,也就是要保证结果的公平。

以股份制为例,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房付洋、谢元态认为,马克思股份思想的当代意义是规范化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是资本社会化的演化形式,是通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点”。马克思合作制思想的当代意义是平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共享经济的组织形式。马克思股份合作制度思想的当代意义是历史悠久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高速列车的双轮双轨,是通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点”,必须同等重视,双轮驱动,平行健康发展。

对于当前中国的土地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刘刚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有着丰富的农民土地权益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地产权理论的基础。

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长久不变,并构造新型农民土地所有权实现形式,要逐步构造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更好实现农民土地经营权,要稳妥加快推进各层面的农地产权流转来增进农民土地让渡权。

有的学者还较深入地研究了现实理论问题。例如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罗雄飞认为,狭义“转形问题”长期被当作一个数理逻辑问题,从马克思独特思维方法和《资本论》的内在逻辑看,这是由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思维方法的差异引起的一个伪问题。

在当代中国是不是存在剩余价值,学者们十分关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唐思文认为,剩余价值生产和通常利润生产不是经济危机形成的原因,经济危机也不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可能出现周期性经济危机,但其后果和西方不同。

在关于《资本论》的全球意义上,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编辑部张增强认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商品、货币、资本、公司等更具有全球性意义了。马克思《资本论》中揭示的商品社会或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与客观联系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具体的方面与环节得到了验证。

四、关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

在马克思《资本论》基本原理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中国当前面临许多新现象,新问题。如何认识这些新现象、新问题,不少学者提出许多新的观点。西南财经大学丁任重、李标认为,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供给和需求具有同一性,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基于此辩证关系,中共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提法与西方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超越并丰富了西方供给理论。二者存在显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制度基础、政市关系与经济背景三个方面。

关于看待农地问题,河北经贸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柴国俊、陈艳认为,征地是当今中国转型进程中的热点,补偿普遍低下的事实引发社会冲突。也有学者认为征地补偿不匹配对应人均收入的事实仍背离效率原则。因此,征地市场除注重社会公平外,还要兼顾土地市场效率,转变农地补偿评估思路很有必要。

新常态下如何搞好供给侧改革,与会学者高度重视。内蒙古财经大学韩鹏认为,面对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方向。此外,江西农业大学姜嘉雯、谢元态认为,供给侧改革将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进一步释放社会主体的活力,加大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对于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广东财经大学蒋凡、黄晓凤认为,城镇化对地方的碳排放影响呈现倒U型趋势,与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依赖高碳排放后进入转型期的路径相符;出口贸易额对碳排放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与我国过去十几年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相符,出口存在隐含碳排放可能;碳排放权市场建立初现成效,城镇化及扩大对外开放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未来全国统一碳排放权市场的运行效率。

不少学者对“一带一路”观点较多。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康学芹、吕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所有国家来说都是“市场领土”的培育与开拓,各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准确测度是各国制度充分受益“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

关于家庭农场问题,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林孝丽、姜嘉雯认为,目前中国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中具备了一定条件,包括政策制度、资金、经营结构、新型农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但这些条件尚不成熟,不利于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为此,应从这些条件的进一步完善着手,促进中国家庭农场的发展。

针对现有经济学研究,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刘乐山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样本的性别、居住地和职业分布等情况进行了简单描述;着重对居民的收入满意程度、居民能够接受收入差距及其致因的程度、收入差距及其扩大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调节收入差距措施能否得到居民的拥护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面临当前中国的人口问题,贵州财经大学刘明国提出,在我国经济和人口都已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人口政策应该以优化人口结构为目标,以社会财富分配、孩子抚养以及社会生产的社会主义、食品安全保障和婚姻家庭生育观念的集体主义为取向。

在讨论到农村土地利用时,江西农业大学刘志飞、魏树英认为,生计资本是农户生计结构的基础,其结构与特征决定着农户生计方式的选择及在土地利用中可能采取的行动策略,并最终影响到农户土地利用。

如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南京财经大学刘志国、李广信、张士杰认为,要真正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需要围绕创新与技术升级加强资源融合,以市场化来推进各项改革。

如何用马克思的理论来指导宏观调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梅金平认为,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指导意义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不仅要注重单个部门企业的利益增进,更要注重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一些学者再次讨论到马克思的利润下降规律。上海财经大学宁殿霞认为,利润率下降规律不是因下降的结果而存在,而是因下降的趋势驱动历史的上升运动而存在,而且这种上升运动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当代中国的分配问题也受到大家的关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唐思文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劳分配是无法实现的,不要误解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劳分配是假命题。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制的最重要的经济基础,或为社会主义分配制的“擎天柱”。

根据现实,南京财经大学王云中、徐杰认为,国有垄断行业职工按劳分配报酬的实现,不仅应以其劳动要素的贡献为依据,还应兼顾到与处于不同市场结构中的一般竞争性行业的职工的劳动报酬是否公平;按劳分配在量上的实现应该是一个有兼顾的相对变动的弹性区间。

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河北经贸大学王书军、刘艳丽以河北定州再生资源行业为例,调研了再生资源企业从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向园区集聚式经营模式转变中环境规制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发现园区集聚式和家庭作坊式经营模式并存的原因在于投资门槛过高、挤出效应的存在及政府执法力度不够。

如何看待互联网,河北经贸大学贾琳琳、王小平认为,“互联网+”背景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高新信息技术在不同产业间的扩散使原本明确的产业边界模糊化,推动了产业融合的产生。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江西农业大学邬嘉晟、房付洋、谢元态认为,我国“三农”问题中最为纠结的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最纠结的又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如何坚守与土地经营权如何流转问题。

杨晓、张玉玲认为,转型国家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典型事实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对于体制转轨国家来说,除了转轨过程中政策本身的失误之外,主要在于制度方面的缺陷。对于结构转型国家来说,其原因除了市场制度与政府规制的缺陷之外,还包括技术以及信息不对称层面的制约。

五、关于当代中国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一些学者还根据当代中国“新常态”的现实,对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问题作了讨论。河北经贸大学杜朋奇认为,非首都功能疏解是缓解首都“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常态下首都发展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更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先导。通过产业转移实现非首都经济功能的疏解应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先行步骤。

在结合区域实际上,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黄丽霞、王德高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是必然的结果,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自贸区,承载着将创新制度向全国推广的重任,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GDP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对外贸易总量占全国比重近四分之一。自贸区对广东省经济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地方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河北经贸大学刘彬认为,河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去产能,去产能的同时要积极应对去产能的负面冲击,应对去产能负面冲击的基本思路是积极寻找化解过剩产能的稳定方式,同时加快系统性配套措施的跟进实施。为此要精准识别去产能对象、因地制宜把握改革力度并妥善处理破产清算与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与改造落后产能、供给侧改革与需求端管理这三对关系。

地方如何进行环境治理,河北经贸大学王月波、王小平认为,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和经济转型压力是我国发展所面临关键的问题,提升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但为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途径,而且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而加强环保产业园区建设便是发展环保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各地如何建设现代农业,河北经贸大学杨慧鹏认为,在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对河北省农业发展走向进行研究,需从政治、资源、人力、科技等方面说明制约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根据京津冀三地农业发展现状,从生产、运输、加工及销售四方面为河北省提出农业发展创新路径。

京津冀如何协同发展,河北经贸大学余忠秋认为,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协同发展,将降低区域经济运行成本,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篇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

一、经济的收入和支出

〃GDP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出的总支出。〃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GDP衡量货币流量。

〃两种计算GDP方法:加总家庭对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或加总企业支付工资、租金和利润的总收入。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几点说明

〃GDP使用市场价格。

〃GDP不包括非法生产与销售的东西和家庭内的生产和消费。〃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GDP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劳务。

〃GDP不包括过去(一年或一个季度之外)生产的东西的交易。〃用两种算法算出的GDP差额为统计误差。

3、其他收入衡量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永久居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GDP + 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公司所得税 – 对社会保障的支付 + 家庭从其持有的政府债券中得到的利息收入 + 家庭从政府转移支付项目中得到的收入

三、GDP组成部分

〃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购买 + 净出口 = C + I + G + NX = Y 〃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政府购买(政府消费支出和总投资):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转移支付:改变家庭收入却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不用于交换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计入政府购买。

〃净出口: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 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四、真实GDP与名义GDP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真实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真实GDP的变动只反映生产产量的变动。〃GDP平减指数 = 名义GDP / 真实GDP * 100 〃GDP平减指数衡量相对于基年价格的现期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某个物价水平衡量指标变动的百分比。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 – 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 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 * 100%

五、GDP衡量经济福利

〃对美好生活作出贡献的某些东西没有包括在GDP中,如:闲暇、在市场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环境质量、收入分配等。

〃就大多数情况,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好指标。

24生活费用的衡量

一、消费物价指数

1、消费物价指数CPI: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用于衡量经济的物价总水平

2、计算CPI需要五步

〃固定篮子:确定哪些物价对普通消费者是最重要的。〃找出价格:找出每个时点上篮子中每种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计算一篮子费用:用价格数据计算不同时期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把同时发生的价格变动的影响与任何数量变动的影响区分开。

〃计算基年并计算指数:CPI =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 基年一篮子的价格 * 100 〃计算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第二年CPI – 第一年CPI)/ 第一年CPI * 100% 〃生产物价指数PPI: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预测CPI变动

3、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替代偏向:一些物品的价格上升得比另一些快,消费者倾向于用那些变得不太昂贵的物品来替代。——忽略了消费者替代的可能性,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新产品的引进:引进一种新产品时,减少了维持相同经济福利水平的费用,消费者有更多选择,钱更值钱。——没有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物品如果质量逐年变差,钱则愈发不值钱。

4、GDP平减指数与CPI 〃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CPI比较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偶尔改变),GDP平减指数比较现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格与基年同样物品和劳务的价格(自动变动)。——不同物品与劳务价格变动量不同则会有差别。

二、根据通胀的影响校正经济变量

〃今天货币的数量 = T年货币的数量 * 今天的物价水平/ 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美元数量的协议对通胀的影响的自动调整。——税法只是部分的对通胀实行了指数化。

〃名义利率:未根据通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真实利率 = 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

〃由于通胀是变动的,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并不总是同时变动。

25生产与增长

一、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

〃由于增长率的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按收入的排序会有很大的变动。导致人均GDP衡量的经济繁荣在世界各国差别很大。

〃通胀率被高估暗含的是真实经济增长率被低估。

二、生产率的作用和决定因素

1、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关键决定因素。

〃生产率的增长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决定因素。

〃一个国家只有生产出大量物品和劳务,才能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2、决定因素有四点:人均物质资本、人均人力资本、人均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人均物质资本。物质资本(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资本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用于生产各物品与劳务,包括更多资本的生产要素。〃人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人均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种形式。

〃自然资源的差别引起了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别。虽然很重要,但不是一个经济在生产物品与劳务方面具有高生产率的必要条件。

〃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技术知识分为公共知识、私人拥有(秘方)和短期内私人拥有(专利)三种。

〃技术知识指社会对世界如何运行的理解,人力资本是指把这种理解传递给劳动力的资源消耗。

3、生产函数

〃产量 = 生产技术变量 * F(劳动量,物质资本量,人力资本量,自然资源量)= AF(L,K,H,N)= Y 〃生产函数规模不变:xY = AF(xL,xK,xH,xN)

三、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

1、储蓄与投资:

〃提高未来生产率的一种方法是把更多的现期资源投资于资本的生产。〃储蓄与投资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2、收益递减和追赶效应

〃资本要受到收益递减的制约: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由增加的一单位资本生产的额外产量减少。

〃在长期中,高储蓄率引起高水平的生产率和收入,但在这些变量中并没有高增长。〃追赶效应:开始时贫穷的国家倾向于比开始时富裕的国家增长更快的特征。

3、来自国外的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由外国实体拥有并经营的资本投资。

〃外国有价证券投资:用外国货币筹资,但由国内居民经营的投资。〃利用来自国外的投资是一国增长的一种方法。〃鼓励资本流入穷国的组织是世界银行。

4、教育

〃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繁荣至少和物质资本投资同样重要。〃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一样有机会成本。

〃人力资本带来外部性——一个人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人才外流:许多受过最高教育的人移民到富国。

5、健康与营养

〃健康与营养也是一类人力资本。

〃引起更快经济增长的政策自然会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而这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6、产权和政治稳定

〃市场经济如何运行的核心问题:保护产权和促进政治稳定。〃价格制度发生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经济中广泛尊重产权。〃经济繁荣部分取决于政治繁荣。

7、自由贸易

〃内向型政策避免和世界其他国家相互交易来提高国内生产了和生活水平。

〃外向型政策的物品与劳务的国际贸易能改善一国公民的经济福利——贸易是一种技术。

8、研究与开发:通过资助和专利制度的方式

9、人口增长:

〃人口多意味着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工人多。

〃人口增长导致自然资源紧张、稀释了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最明显),但也促进了技术进步。

26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一、金融机构

1、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分为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2、金融市场:储蓄者可以借以直接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目标:把储蓄者的资源送到借款者手中。

〃证券市场。债券:规定借款人对债券持有人负有债务责任的证明。〃债券有三个不同特点:期限(决定利率部分)、信用风险和税收待遇。〃股票市场。股票:代表企业的所有权和企业所获得利润的索取权。

〃出售股票来筹资成为股本筹资,出售债券筹资称为债务筹资。出现困境先支付债券持有者部分。

〃股票交易价格由公司股票供求状况决定,需求反应了人们对公司未来赢利性的预期。〃股票指数:计算出来的一组股票价格的平均数。

3、金融中介机构:储蓄者可以借以间接地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银行:起着金融中介机构和通过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存款开支票使物品与劳务的购买变得便利的功能。——帮助创造出一种人们可以借以作为交换媒介的特殊资产。〃共同基金: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来购买股票与债券资产组合的机构。

〃共同基金的优点是:使钱不多的人进行多元化投资、使普通人获得专业资金管理这技能。〃指数基金:按一个既定股票指数购买所有股票。

二、国民收入账户中的储蓄与投资

1、GDP组成部分

〃封闭经济既不进行物品与劳务的国际交易,也不进行国际借贷;现实经济是开放经济——与世界上其他经济相互交易。

〃封闭经济中: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购买 = Y = C + I + G 〃国民储蓄:用于消费和政府购买后剩下的一个经济中的总收入。〃国民储蓄S = GDP – 消费 – 政府购买 = YG = I = 投资 〃私人储蓄:家庭在支付了税收和消费之后剩下来的收入。〃公共储蓄:政府在支付其支出后剩下的税收收入。

〃国民储蓄S = GDP – 消费 – 政府购买 = YG =(YC)+(TG 的部分)〃预算赤字:政府支出引起的税收收入短缺。(即T < G 时 T-G 的部分)

2、储蓄与投资区别:投资指设备或建筑物一类的新资本的购买。

三、封闭经济中的可贷资金市场:向储蓄的人借以提供资金、想借钱投资的人借以借贷资金的市场。

1、可贷资金的供需

〃可贷资金:人们选择储蓄并贷出而不用于自己消费的所有收入以及投资者选择为新投资项目筹集资金要借的数量。

〃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有额外收入并想储蓄和贷出的人。——储蓄是可贷资金供给的来源。〃可贷资金的需求来自希望借款进行投资的家庭与企业。——投资是可贷资金需求的来源。〃可贷资金市场图:可贷资金为x轴,利率为y轴,供给向右上方,需求向右下方。〃利率调整可使可贷资金供需达到均衡水平,利率由可贷资金供求决定。〃可贷资金的供求取决于真实利率。

2、储蓄激励:

〃由于既定利率,税收变动改变储蓄激励——影响可贷资金供给。〃储蓄征收税额减少,储蓄增加,可贷资金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利率下降,投资增加。

3、投资激励:

〃由于减免税收,改变投资——影响可贷资金的需求。

〃企业收到增加投资的激励,可贷资金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利率上升,储蓄增加。

4、政府预算赤字与盈余:

〃政府预算余额变动代表可贷资金供给变动(不影响家庭企业投资数量——不影响需求)。〃公共储蓄为负,减少国民储蓄,减少可贷资金的供给。(供给曲线左移)〃挤出:政府借款所引起的投资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减少。

28失业

一、失业的确认

1、自然失业率:失业率围绕它而波动的正常失业率。〃尽管经济中总有某种失业,但自然失业率一直在变动。〃周期性失业: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背离。

2、成人分为三类:就业者、失业者、非劳动力。〃劳动力 = 就业者 + 失业者

〃失业率 = 失业者人数 / 劳动力 * 100% 〃劳动力参工率 = 劳动力 / 成年人口 * 100%

3、区分失业者和非劳动力 〃报告失业的人并未努力找工作。

〃报告非劳动力的人实际上想工作——丧失信心的工人。

〃大多数失业是短期的,而任何一个既定时间所观察到的大多数失业又是长期的。

4、失业原因

〃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寻找最适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由于某些劳动市场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不足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而引起的失业。——由于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引起。

二、寻找工作:在工人的嗜好与技能既定时工人寻找适当工作的过程。

1、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

〃部门转移:各行业或各地区之间的需求构成变动 〃摩擦性失业因经济总在变动而不可避免。

2、公共政策与寻找工作: 〃摩擦性失业没有准确数量。

〃政府通过政府管理就业机构和公共培训计划促进寻找工作。

3、失业保险:当工人失业时为他们提供部分收入保障的政府计划。

〃虽然减轻了失业的痛苦,也增加了失业量。(人们可能拒绝缺乏吸引力的工作)〃达到了降低工人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的主要目标。

〃提高了一个经济使每个工人与其最适合的工作相匹配的能力。

三、最低工资法

〃劳动市场图:劳动量为x轴,工资为y轴,劳动供给向右上方,劳动需求向右下方 〃工资由于任何一个原因高于均衡水平,就会导致失业。最低工资导致出现的劳动过剩即为失业量。

〃产生于高于均衡工资的结构性失业不同于产生于寻找工作过程的摩擦性失业。需要寻找工作并不是因为工资不能使劳动的供求平衡。

四、工会和集体谈判

〃工会:与雇主就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进行谈判的工人协会。〃工会是一种卡特尔。

〃集体谈判:工会和企业就就业条件达成一致的过程。〃罢工:工会组织工人从企业撤出劳动。

〃工会是引起从工会高工资中得到好处的人与没有得到工会工作岗位的人之间冲突的原因。〃经济中工会的作用部分取决于指导工会组织和集体谈判的法律。

五、效率工资理论

1、效率工资:企业为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

〃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企业保持高工资也是有利的,因为高工资可以提高企业工人的效率。

2、工人健康——解释欠发达国家的失业。

3、工人流动率——雇用并培训新工人需要成本。

4、工人素质

5、工人努力程度——激励工人不逃避责任。

29货币制度

〃货币指人们经常用于购买物品与劳务的资产

〃货币三种职能:交换媒介(提供用于进行交易的东西)、计价单位(提供记录价格和其他经济价值的手段)、价值储藏手段(提供把购买力从现在转移到未来的方式)

〃有内在价值的货币不作为货币也有价值;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不作为货币就没有价值。〃货币以通货和其他各类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联邦储备(美国央行)负责管理美国货币制度。

〃美联储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控制货币供给:购买政府债券增加供给,出售政府债券减少供给。还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或降低贴现率来扩大货币供给,也可以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或提高贴现率来减少货币供给。

〃当银行贷出一些存款时,增加了经济中的货币量。由于银行以这种方式影响货币供给,美联储对货币供给的控制不完全。

〃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向另一家银行贷款的利率。当美联储要实现这个目标时,它调整货币供给。

30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一、古典通胀理论

1、物价水平与货币价值

〃通胀是关于货币价值的,而不是关于物品价值的。〃通胀涉及的首要并且最重要的是经济中交换媒介的价值。〃当物价总水平上升时,货币价值下降。

2、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与货币均衡

〃前提:不考虑银行体系引起的复杂性,把货币供给量当做由美联储控制的政策变量。〃物价水平图:货币量为x轴,货币价值(1/p)与物价水平(p)为y轴,货币供给垂直,货币需求向右下方

〃货币需求反映了人们想以流动性形式持有的财富量,取决于人们能够从债券中赚取的利率。〃物价水平上升增加了货币需求量。

〃在长期中,物价总水平调整到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水平。

3、货币注入

〃货币注入使货币供给增加,结果使货币价值下降,均衡物价水平上升 〃货币供给增加更多货币时,物价水平上升,钱不值钱。

〃货币数量论: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到的货币量的增长率决定通胀率的理论。〃超额的货币供给使人们购买物品与劳务、购买债券、把货币存入银行储蓄账户——增加了人们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但经济中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没有变。(25章5点决定物品与劳务产量)

4、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

〃名义变量: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真实变量: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

〃古典二分法: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的理论区分。〃相对价格不用货币衡量,相对价格是真实变量。

〃名义变量受经济中货币制度发展的影响,而货币对于解释真实变量基本无关。〃货币中性:货币供给变动并不影响真实变量的观点。

5、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易手速度)与货币数量论方程式

〃货币流通速度V =(GDP平减指数(物价水平)* 真实GDP(产量))/ 货币量 =(P * Y)/ M 〃数量方程式:货币量 * 货币流通速度 = 物价水平* 产量 = M * V = P * Y 〃货币流通速度一直较为稳定;当央行改变货币量时,名与产出价值(P * Y)的同比例变动;产量Y主要由要素供给和可得到的生产技术决定(货币为中性,不影响产量);央行改变货币供给,引起名义产出价值(P * Y)的同比例变动,反映在物价水平变动上——当央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时,引起高速通货膨胀。

6、通胀税:政府通过创造货币而筹集的收入。

〃政府可以简单的通过印发货币来为自己的一些支出付款。〃当国家主要依靠这种通胀税时,结果为超速通胀。

7、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胀率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当提高货币增长率时,长期的结果是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更高的名义利率。

〃费雪效应表明名义利率是根据预期的通胀进行调整的。长期中随实际通胀变动,短期则不定。

二、通胀的成本

1、撇清谬误:通货膨胀本身没有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

2、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为使手头的钱少于没有通胀时的数量,必须牺牲的时间与便利。

3、菜单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

4、相对价格变动与资源配臵不当:由于一段时间内价格只变动一次,所以通胀引起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比没有通胀时大。——通胀扭曲了相对价格时,消费者的决策也被扭曲了,市场也就不能把资源配臵到其最好的用途中。

5、通胀引起的税收扭曲:

〃税收对资本收益(以高于购买价格出售一种资产所得到的利润)的处理——通胀增大了资本收益规模,增加了收入税收负担。

〃税收对利息收入的处理。——税后真实利率提供了对储蓄的激励,在存在通胀的经济中,储蓄的吸引力比在价格稳定的经济中小得多。

〃经济中的储蓄提供了投资资源,而投资优势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当通胀增加了储蓄的税收负担时,通胀倾向于抑制经济长期增长率。

6、混乱与不便

〃增加货币供给并引起通胀时,侵蚀了计价单位的真实价值。

〃通胀使不同时期的货币有不同真实价值,在存在通胀的经济中计算企业利润要更复杂。〃通胀抑制了金融市场把经济中的储蓄配臵到不同类型投资中的作用。

7、任意的财富再分配

〃未预期到的通胀以一种既与才能无关又与需要无关的方式在人们中重新分配财富。——经济中许多贷款是按货币来规定贷款条件的。

〃未预期到的物价变动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进行财富再分配。

〃平均通胀率低的国家,往往有稳定的通胀;平均通胀率高的国家,往往有不稳定的通胀。

31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物品与资本的国际流动

1、开放经济与其他经济相互交易的两种方式: 〃在世界产品市场上购买并出售物品与劳务。

〃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购买并出售股票和债券这类资本资产。

2、出口与进口

〃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与劳务。〃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与劳务。〃净出口(贸易余额)= 出口值 – 进口值 〃贸易盈余:出口大于进口的部分。〃贸易赤字:进口大于出口的部分。〃贸易平衡:出口等于进口的状况。

3、影响进出口的因素:

〃消费者对国内与国外物品的嗜好。〃国内与国外物品的价格。

〃人们可以用国内通货购买国外通货的汇率。〃国内与国外消费者的收入。〃从一国向另一国运送物品的成本。〃政府对国际贸易的政策。

3、资本净流出(国外净投资)= 本国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 – 外国人购买的国内此产

4、净出口 = 资本净流出

〃净出口NX衡量一国出口与其进口之间的不平衡。

〃资本净流出NCO衡量本国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量与外国人购买的国内资产量之间的不平衡。

〃收藏一国货币:两者都增加。〃投资于一国经济:两者都增加。〃购买一国产品:二者没有变化。

〃把一国货币兑换为本国货币:则银行执行上述三种方式,二者依然相等。

〃当有贸易盈余时,出售给外国人的物品与劳务多余外国人购买的。必定用它购买外国资产,因此资本从一国流出。

〃当有贸易赤字时,从外国人那里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多余向外国人出售的。必定在国外出售资产,因此资本流入国内。

5、储蓄、投资及其与国际流动关系

32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一、可贷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供求

1、二者概念:

〃可贷资金市场:协调经济中的储蓄与投资,以及国外可贷资金的流动(NCO)。〃外汇市场:协调想用国内通货交换其他国家通货的人。

2、开放经济的可贷资金市场:

〃储蓄 = 国内投资 + 资本净流出 = I + NCO = S 〃可贷资金:为国内产生的可用于资本积累的资源流量。〃可贷资金的供求量取决于真实利率。

〃可贷资金市场图:可贷资金量为x轴,真实利率为y轴,供给(来自国民储蓄)向右上方,需求(用于国内投资与资本净流出)向右下方。

3、外汇市场

〃资本净流出 = 净出口 = NCO = NX 〃外汇市场的供求平衡取决于真实汇率。

〃较高的真实汇率使本国物品更昂贵,并减少了为购买这些物品而需求的美元量。〃为资本净流出而供给的本国货币量不取决于真实汇率(资本净流出取决于真实利率,外汇市场中,将资本净流出与真实利率既定)。

〃外汇市场图:用于兑换外国通货的货币量为x轴,真实汇率为y轴,供给(来自资本净流出)垂直,需求(用于净出口)向右下方。

〃汇率变动既影响购买外国资产的成本,又影响拥有这些资产的收益,两种影响相互抵消。——所以假定资本净流出不取决于真实汇率。

〃均衡的真实汇率时,由本国物品与劳务净出口所引起的外国人对本国货币的需求正好与由本国资本净流出所引起的来自本国人的货币供给相均衡。

二、开放经济中的均衡

〃资本净流出是联系两个市场的变量。〃资本净流出的关键决定因素是真实利率。

〃可贷资金市场上,资本净流出是需求的一部分;外汇市场上,资本净流出是供给的来源。〃资本净流出图:资本净流出为x轴,真实利率为y轴,资本净流出向右下方,过资本净流出为0的直线。

〃资本净流出图、外汇市场图、可贷资金市场图三图合一达到实际均衡。

三、政策和时间如何影响开放经济

1、政府预算赤字

〃影响国民储蓄,从而影响可贷资金的供给。

〃负的公共储蓄所以减少了国民储蓄,可贷资金供给曲线左移。

〃在可贷资金市场使真实利率提高,反映在资本净流出中为资本净流出的减少,导致外汇市场中用于兑换外国通货的本国货币供给减少,从而引起真实汇率的上升。〃提高真实利率,挤出国内投资,引起本国货币升值,使净出口倾向于赤字。

2、贸易政策:直接影响一国进出口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的政府政策。〃贸易政策有关税和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最初影响进口,导致影响净出口,所以影响外汇市场上的需求曲线。

〃限制了外国物品与劳务在本国的销售数量,减少了真实汇率既定时的进口,所以净出口增加了,所以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需求增加了。即需求曲线上移。

〃在外汇市场使真实汇率上升,但由于供给垂直,资本净流出、利率、可贷资金量都不变。〃外汇市场本国货币升值时,相对于外国物品而言国内物品昂贵了,同时减少了进出口,净出口没有改变。净出口 = 资本净流出 = 国民储蓄 – 国内投资 = S – I = NCO = NX。〃贸易政策不影响净出口。

3、政治不稳定与资本外逃(一国资产需求大量且突然减少)〃投资者出售该国资产,购买别国资产,影响该国资本净流出曲线。〃资本净流出增加,曲线右上移。

〃在可贷资金市场可贷资金需求增加,引起真实利率上升;同时,资本净流出的增加使该国货币供给增加,导致该国货币更大的贬值。

33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经济波动

1、经济波动无规律且不可预测 〃经济周期:经济中的波动。

〃衰退:真实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的时期。〃萧条:严重的衰退。

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

3、随着产量(真实GDP)减少,失业增加。

二、短期经济波动

1、古典经济学假设: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 〃货币供给的变动影响名义变量,不影响真实变量。

2、短期波动:短期中,货币供给的变动可暂时使真实GDP背离其长期趋势。

3、总供求模型:解释经济活动围绕其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模型

〃总需求曲线: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客户想要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的曲线。

〃总供给曲线:每一种物价水平时,企业选择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的曲线。〃总供求图:产量为x轴,物价水平为y轴,总供给向右上方,总需求向右下方。〃某个特定的市场中,卖者买者的行为取决于其把资源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的能力。

三、总需求曲线:

1、向右下方倾斜 〃Y = C + I + G + NX 〃假设政府支出由政策固定,则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取决于经济状况、物价水平)〃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提高了货币的真实价值,并使消费者更富有,又鼓励消费者更多支出。消费者支出增加意味着物品与劳务需求量更大;物价水平上升降低了货币的真实价值,并使消费者变穷,减少了消费者支出以及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降低利率,鼓励更多用于投资品的支出,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物价水平升高提高了利率,抑制了投资支出,并降低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物价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当物价水平下降引起利率下降时,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的真实价值下降。刺激了该国的净出口,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当物价水平上升引起利率上升时,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的真实价值上升。减少了该国的净出口,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2、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消费变动引起的移动——消费者支出增加则右移 〃投资变动引起的移动——企业投资增加则右移 〃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移动——政府购买增加则右移 〃净出口变动引起的移动——增加净出口支出则右移

四、总供给曲线:长期垂直,短期向右上方倾斜

1、长期中垂直

〃物价水平——名义变量——由货币量决定。

〃货币量不影响技术、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的供给(真实GDP——真实变量——决定因素)。

2、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自然产量率:一个经济在长期中当失业处于其正常率时达到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长期生产水平称为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

〃劳动变动引起的移动——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增加和自然失业率减少使总供给曲线右移 〃资本变动引起的移动——资本存量增加提高了生产率使供给曲线右移 〃自然资源变动引起的移动——新的资源的发现使供给曲线右移 〃技术知识变动引起的移动——技术进步使总供给曲线右移

3、长期增长与通胀

〃技术提高和货币供给的增加使产量持续增长、持续通胀

〃应该把产量与物价水平的短期波动视为对持续的产量增长和通货膨胀长期趋势的背离。

4、短期中右上方倾斜

〃当经济中的实际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供给量就背离了其长期水平或自然水平。

〃粘性工资理论:名义工资是基于预期的物价确定的,当实际物价水平结果不同于预期水平时,名义工资并不会立即对此做出反应。这刺激了企业在实际物价低于预期水平时生产较少的产量,在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水平时生产较多的产量。

〃粘性价格理论: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也是缓慢的。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下降使一些企业的价格高于合意水平,价格抑制了销售,引起企业减少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错觉理论: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会暂时误导供给者对自己出手产品的个别市场发生的事情的看法。当物价总水平低于供给者预期时,供给者错误认为相对价格下降——即他们的产品价格下降,于是做出减少他们供给的劳动量的反应。

〃当实际物价水平背离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短期产量就背离其长期水平(自然生产率)〃产量的供给量 = 自然产量率 + a *(实际物价水平– 预期物价水平)

5、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劳动变动引起的移动——可得到的劳动量增加则右移

〃资本变动引起的移动——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增加使总供给曲线右移 〃自然资源变动引起的移动——自然资源可获得性的增加使总供给曲线右移 〃技术变动引起的移动——技术知识进步使总供给曲线右移

〃预期物价水平变动引起的移动——预期物价水平下降使总供给曲线右移

五、经济波动的原因

1、总需求移动(悲观情绪)

〃悲观情绪影响支出计划,影响总需求曲线

〃家庭和企业想购买的物品与劳务量减少,减少了总需求,总需求左移。〃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

〃引起短期中产量减少,但随时间推移,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使产量恢复自然率水平,但物价水平降低。

〃长期中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完全反映在物价水平上,没有反映在产量水平上——总需求移动的长期效应是名义变动而不是真实变动。

〃影响总需求的决策者可以潜在的减缓经济波动的严重性

2、总供给移动(物品成本上升)

〃由于生产成本影响供给物品与劳务的企业,所以影响总供给曲线。〃高生产成本使销售物品与劳务不有利可图,减少供给量,供给曲线左移。〃滞涨:产量减少而物价上升。

〃根据粘性工资理论,企业和工人提高对物价水平的预期,确定更高的名义工资。企业的成本再上升,短期总供给曲线进一步左移,导致滞涨问题加剧——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某一点时,低产量与低就业水平将压低工人的工资,因为失业率高时工人的议价能力变小。〃但决策者力图通过移动总需求曲线来抵消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抵消了总供给的移动,却为维持了较高的产量和就业水平接受了持久的高物价水平。

34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建立短期经济波动理论时,凯恩斯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来解释利率的决定因素。——利率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

〃物价水平上升增加了货币需求,提高了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由于利率代表借款成本,所以较高的利率减少了投资,从而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明了物价水平与需求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决策者通过用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货币供给增加降低了物价水平既定时的均衡利率。因为较低的利率刺激了投资支出,所以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相反,货币供给减少了提高了物价水平既定时的均衡利率,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决策者还可以通过用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政府购买增加或减税可以使总需求曲线右移。政府购买减少或增税可以使总需求曲线左移。

〃当政府改变支出或税收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可能大于或小于财政变动。乘数效应往往扩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挤出效应往往减少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影响总需求,所以政府有时用这些政策工具试图稳定经济。经济学家对政府应该如何积极地进行努力看法不一。根据积极稳定政策支持者的看法,家庭和企业态度的改变使总需求变动,如果政府不对此做出反应,结果就是产量与就业不合意及其不必要的波动。根据积极稳定政策批评者的看法,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发生作用都有相当长的时滞,以至于稳定经济的努力往往以不稳定告终。

35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胀和失业之间的负相关关系。通过扩大总需求,决策者可以在菲利普斯曲线上选择较高通胀和较低失业的一点。通过紧缩总需求,决策者可以在菲利普斯曲线上选择较低通胀和较高失业的一点。

〃菲尔普斯曲线所描述的通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只在短期中成立。在长期中,预期通胀根据实际通胀的变动进行调整,而短期菲尔普斯曲线也会移动。因此长期菲尔普斯曲线是通过自然失业率的一条垂线。

〃短期菲尔普斯曲线也会由于总供给冲击而移动。不利的供给冲击,给了决策者一个较为不利的通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也就是说,在不利的供给冲击之后,决策者不得不在失业率既定时接受较高的通胀率,或者在通胀率既定时接受较高的失业率。

篇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

龙耒为你整理:

2012考研政治复习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社会发展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②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意识及其结构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

①这两对矛盾所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②这两对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③这两对矛盾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④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并制约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⑤这两对矛盾运动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两个“一定要适合”的规律。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

最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主张英雄史观

(2)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主张群众史观

2.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②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上一篇:对郑州市空气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下一篇:周丽初中健康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