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政务云

2024-05-06

中国移动政务云(共8篇)

篇1:中国移动政务云

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模式简析

一、媒体融合发展路线

在探讨媒体融合发展线路时,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要立足于本媒体单打独斗?还是立足于全省(市)整合党政媒体资源共赢发展?站的高度不一样,格局自然也不同。传统媒体最大资源优势是政府资源、政策资源、政治资源。作为全省(市)最具代表性的党媒,有能力也有责任站在全省(市)的高度,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整合党政媒体资源,牵头建设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打造新媒体大数据中心及覆盖全省(市)、功能完备、互联互通、运行顺畅的移动网络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形成良性发展的新媒体生态圈。积极利用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开展新闻宣传和政务服务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新闻媒体贯彻落实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是建设网上主流舆论阵地的重要平台,是实施网络强省(市)战略的重要工具,也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的定位

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具备了各级移动政务新媒体产品的快速生成和汇聚、新闻宣传与與论管理、信息共享、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其定位为“三平台两入口”:全省(市)新媒体产品汇聚平台、全省(市)媒体融合云平台、全省(市)新媒体管理平台;“智慧城市”的超级入口、“世界看城市”的超级入口。

三、建设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的优势

1、大规模快速定制移动客户端,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区域内省、市、县政务发布类客户端全面覆盖,发布各级新闻和政务信息,打通政务互动通道,提供公共服务入口。

(湖北新媒体云平台-长江云)

2、实现全省(市)“两微一端”内容生产的共享互通,形成联通全省(市)的新媒体内容云稿库,打造全省(市)信息生产和汇聚的“中央厨房”。

3、实现全平台安全、实时的信息服务与管控功能。可以在平台上对内容进行实时管控,实现“一键推稿”和“一键撤稿”。构建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通过省市县及省直、市直部门“两微一端”的集中入驻,建成全省(市)移动新媒体集控平台后,可快速实现对万级移动新媒体的统一备案,便于统一集中管理。可实现对全省(市)移动新媒体负面舆情的实时监测、实时管控,通过“一键撤稿”,快速消除负面影响,避免网上炒作。可实现全平台“一键推稿”,将重要的新闻稿件快速推送到全省(市)各级客户端,同时还能实现对各级客户端的消息推送。从而快速、正确引导舆论,构建声势浩大的互联网“红色阵地”。

4、形成覆盖全省(市)的新闻线索报料平台,汇聚全省(市)新闻线索,提升新闻报道的全面性与时效性。

5、形成覆盖全省(市)的移动采编平台,为全省(市)编辑记者提供独立的移动采编客户端,通过对接新闻线索报料平台,编辑记者可第一时间到达报道现场进行稿件的采编发、素材的回传,也可以通过手机直接进行现场视频直播,全面提升新闻报道的及时性、权威性、首发率。通过此举传统媒体的采编力量也可以参与到新媒体的发展中来,真正实现全省(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6、形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网络问政平台,老百姓可以向政府部门反馈意见和提出问题,政府部门安排专人解答和处理老百姓反馈的问题,纪委监察部门督办和监管政府部门对问题处理情况,落实习总书记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要求。

7、各级客户端全面接入政务、民生各项服务,成为当地智慧城市的超级入口。通过智慧便民服务、网上办事服务,形成“移动网上市民之家”,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利、优质的政务和民生服务。

四、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建设的价值意义

1、是各级党委(党组)履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维护网上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构建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通过该平台“一键推稿”功能,可以及时地、铺天盖地的向全省(市)所有移动新媒体发布党的主张、省(市)委部署和各种权威信息,形成规模、集群效应,快速在全网形成主流舆论的强大声势和气场,打破碎片化传播模式,实现宣传模式的变革,壮大网上主流意识形态。

2、是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以其先进的技术开发独立运行的移动客户端,并有更新迭代优势,弥补了各单位技术能力不足。各单位只需要专心做内容,将不善长的技术交给平台,即可在短期内实现全省(市)移动政务信息建设的全覆盖,迅速做大做强移动政务新媒体客户端集群,形成“拳头”产品。

3、是促进政务公开、建设透明政府的迫切需要。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通过建立统一全面的政务信息发布平台,让各地各部门快速打通移动端政务公开的渠道,广大群众可直接通过手机查询政务公开信息,密切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4、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已经成为群众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如何通过互联网掌握意识形态新动向,了解社情民意,促进政府和群众的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改善社会治理已经成为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可以模块化定制的网络问政等功能,可帮助各级政府快速打通实时在线的沟通互动渠道,帮助广大网民了解政策、反映诉求、参与政策制定、参与社会治理、解决实际问题。

5、是开展集中便民服务的重要窗口。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已经成为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手机上看新闻、订票、打车、购物、交友、娱乐。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通过加快建设全省(市)政务新媒体集群,集中入驻后便于网民查找。既有新闻资讯,又有政务资讯,还有智慧便民服务、网上办事服务,形成“移动网上市民之家”,能够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利、优质的政务和民生服务。

6、是有效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需要。构建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通过建设安全的云平台,统一维护,可确保信息安全不出问题。同时通过内容集控可实现对全省(市)负面舆情的实时监测、实时管控,快速消除负面影响,避免网上炒作。

7、集约式建设可以节约大量财政成本。分散办新媒体,容易在人力、资金、设备等方面重复投资,效率低下,特别是各县区新媒体很难招到技术人才,设备投入资金较大,新媒体产品开发周期长。通过建设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可有效减少资金成本、时间成本、技术成本、人力成本,实现技术和人力资源集约化利用。

五、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对媒体的独特价值

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由各级党委政府举办、各级媒体承办运营。基于这层关系,各级政府将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具体到政策层面,一是奠定当地唯一官方客户端的地位;二是动用行政资源进行客户端推广,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庞大的高质量的用户;三是将全力督办各党政部门入驻平台并做好信息发布、政务互动、政务办理,使之成为当地老百姓了解政策和办事的窗口,有效提高客户端的黏性;四是要求各部门、各行业向平台开放数据,从而使平台汇聚本地最大最全的数据资源,为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奠定基础。

篇2:中国移动政务云

电子政务云的产生是电子政务与云计算技术的完美结合,是政府整合IT资源为服务,以供居民、企业和所属机关部门共享使用,提高政务IT资源利用率,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平台技术框架,本质上是在技术层面“构建了统一的政府底层IT基础结构”。

一、电子政务云的四大需求

1、推动信息资源整合,促进政务资源共享的需求

信息资源的地位已经变得十分重要。目前,在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远远领先于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开发的不足,严重制约着电子政务应用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同时,各部门、各系统、各数据库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与手段,形成信息孤岛,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为此必须要提高认识,大力倡导和推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应用,促进政务资源

共享的需求。

2、提高服务灵活性,改善服务可扩展性,推动创新提升服务效率的需求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现已成为我国政府主要任务之一。围绕政务强化需求,按照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的需要,按照公众、企业和社会对政府的需要,选择适合电子和网络实现的事项,提供灵活多变的政务服务,推动服务创新,以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3、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减少专业维护人员的需求

近年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各级政府机关投入巨资采购了大量硬件设备,建设了多个应用系统,但是普遍出现了设备资源利用率低、重复建设严重、信息系统运维难、人工成本和能源消耗巨大等问题,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降低维护成本成为各级政府机关迫在眉睫的需求。

4、整合平台提高安全性的需求

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文化的发扬,能否有效地化解信息化带来的风险,建立完善的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已成为保障各国政治、经济地位的重要手段。由于各级政府机关安全意识、人才配备与信息化建设的不相匹配,信息安全已成为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风险。通过云计算技术整合电子政务资源,以提高平台安全性是政府部门核心需求之一。

二、电子政务云的几大特征

1、共享性

鉴于目前云计算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结合当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实际状况,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构建工作需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思路。也即是它需要从构建实现模型、对现有资源进行封装、建立相关应用与数据中心及搭建“云”接入平台等方面入手,逐步完成系统建设工作。

2、灵活性或可扩展性

电子政务云的发展应适当兼顾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和不同阶段,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在考虑电子政务现状设置标准的同时,在“标准体系”中预留恰当的空间和位置,有利于未来的调整,确保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

3、交互性

电子政务云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电子政务网站,交互性是指为公众社会提供优质的多元化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更好的为民服务、扩展其对在外宣传、政务公开、咨询服务、网上办事等主要功能。系统开发工程师设计和开发各项网站功能、网站数据库系统等,设置在线调查、交流反馈、信息订阅等功能来实现网站的交互性。

4、节约性

利用云计算,电子政务系统对用户设备的要求降低,用户使用简单的终端设备,如PC、笔记本,甚至是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网络使用电子政务云计算系统中的资源。云计算实

现了电子政务系统中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不仅能减少成本支出,更有效节约了社会资源。

5、安全性

云计算能够提供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必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困扰,保证了信息的共享安全。采用云计算技术能够快捷方便地实现数据灾难备份和恢复功能,大大地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三、电子政务云的发展重点

一是要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依托公共通信基础设施,加强与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扩大网络覆盖面,统一电子政务公务内网、公务外网、安全设施的网络架构,提供移动电子政务接入功能,全面推进政务部门互联网安全接入,推进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应用。协同共享,注重绩效。建立协调工作机制,结合政务工作重点,推动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把各级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电子政务综合效益。

二是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发布,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各级政府部门已经充分意识到目前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和业务协同困难的现状,在部委层面,各级的信息资源需要有效整合;在地方层面,部门之间也迫切需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2012年,将有越来越多的部委和地方政府推行电子政务云建设,上下左右前后迫切需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整合基础设施、数据资

源、应用系统和管理机制,形成朵朵云共同绽放的美好局面。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5年要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随着物联网和“智慧城市”在我国的火速兴起,建设“智慧政府”成为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我国许多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在WEB2.0时代推进电子政务的新做法,许多政府网络,在服务功能上正在加强。例如广州的政府网站,就在积极探索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如果能跟上云计算的潮流,我国电子政务就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篇3:汪玉凯:电子政务需要政务云

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电子政务发展要紧紧围绕政府管理的实际, 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为目标, 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要遵循三个基本准则:一是要通过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解决社会活动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二是提高政府的信息能力, 包括改善政府的宏观决策, 提高政府规范经济秩序的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以及信息安全能力等;三是构建系统共享原则。电子政务构建的各种应用系统只有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才能真正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2012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总趋势可以概括为十个字, 即整合、互联、共享、重构、效率。2012年,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 还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如应用系统建设的重点下移, 重点发展县、乡镇等面向公众的基层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 构建一些全国性的重点应用系统, 如食品药品安全系统, 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住房等跨部门的应用系统等。与此同时,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 将更加关注行政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 突出政务公开, 特别是以行政服务中心为重点的电子政务审批服务、办事服务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大力发展政务云

2012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就是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 为电子政务建设开辟一个全新的路径和解决方案。

云计算的目标是把一切都拿到网络上, 云就是网络, 网络就是计算机。云计算借助互联网的庞大资源体系, 以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向用户提供服务。云计算的新颖之处在于它几乎可以提供无限的廉价存储和计算能力。云计算具有四个显著特征:一是, 使用的便捷性。二是, 服务提供的多元性。三是, 用户端设备成本的低廉性。四是, 服务的安全性。

云计算的本质、特征、功能等, 决定成为解决电子政务三大难题的强大武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政务业务协同;最大限度地实现互联互通。

政务云对电子政务建设将产生革命性影响

云计算已经成为全球信息产业变革的焦点。各国政府给予云计算高度重视, 纷纷制定推出本国云计算发展计划, 抢占新一轮国际信息产业变革制高点。云计算对促进我国软件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篇4:电子政务需要政务云

过去十年中国电子政务成就斐然

如果从2002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建立为标志,中国电子政务已经整整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至少在五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政务提供了保障。目前我国的网络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宽带规模也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固话、手机用户达到10亿,城市家庭的电脑普及率达到60%以上,全国的IP地址达到2.16亿,cn域名达到1190万,网站236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我国的电子政务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二是以行业为代表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作用日益显著。一大批带“金字头”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如金桥工程、金卡工程、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等取得明显成效。三是政府内部办公、对外管理和服务整体上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依赖度提高。这从一个方面显示了电子政务应用逐步深入后产生的影响。四是政府公务员的理念、管理行为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公众受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带动作用明显。一个显著例子是,今天国家公务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和依赖,与十年前相比难以同日而语。五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全国的政府门户网站超过5万多家,县以上政府机构普遍都建立起门户网站。门户网站在提供信息服务、办事服务以及政民互动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

在充分肯定过去十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看到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多个方面,但集中起来看,主要有“三难”,即资源共享难、互联互通难、业务协同难。具体来说:

一是前十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主要集中在办公自动化和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方面,面向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建设重视不够,应用系统也相对较少。二是网络建设不规范,系统分割,孤岛严重。目前我们有政务内网、政务外网,还存在大量的政务专网。这些专网各自为政,相互封闭。有关方面对中央部委的38个部门的政务专网进行过调查,发现38个部门共建设了80多个政务专网,有的部委甚至司到司、处到处都有专网。而国家花了很多钱构建的政务外网上,却没有多少内容。目前全国32个省级单元都建设了外网:333个地级市,有283个构建了外网,占84.7%;县级2858个单元,有1500个已经构建了外网,占52%。这里暴露出的问题是,市以下应重点构建外网,但实际上许多市县的内网有明显扩大化的倾向,但外网建设却相对落后,重视不够。三是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差。中央的38个部门的80多个政务专网中,横向交互率只有0.1%,基本上都是信息孤岛。四是重建设,轻应用。前10年建设的网络资源应用率很低,大部分被闲置。据发改委的调查,过去十年建设起来的各种网络资源,使用率只有5%。五是信息安全不容乐观。网络失密竟然占失密案件总数的70%。由于公务员的行为不当,网络成为最主要的失密渠道。六是电子政务的各种应用系统建设中,国产化率很低,多数都使用外国产品,中国的电子政务培植了许多强大的国外IT企业,而我国如此大的电子政务需求,并没有培植起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企业。

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电子政务发展要紧紧围绕政府管理的实际,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为目标,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要遵循三个基本准则:一是要通过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解决社会活动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二是提高政府的信息能力,包括改善政府的宏观决策,提高政府规范经济秩序的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以及信息安全能力等。三是构建系统共享原则。电子政务构建的各种应用系统只有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才能真正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要通过电子政务实现政府管理活动的三大转变:一是政府功能的转变:即由注重政府内部办公效率提高到注重政府整体效能和履行政府职责的转变;二是建设思路转变:从各自为政到跨部门共享;三是建设模式转变:由分散建设到集约化建设模式转变。

当然,电子政务建设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等,这中间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这些制约因素的变化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不断调整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路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步入一个良性的轨道。

2012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

按照笔者的理解,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总趋势可以概括为十个字,即整合、互联、共享、重构、效率。所谓整合,就是对已有的应用系统要进行深入整合,实现重点业务领域的跨部门协同;所谓互联,就是要克服条块分割,加快实现互联互通;所谓共享,就是在整合、互联、协同的基础上,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和能力;所谓重构,就是按照政府组织体系的调整,重构一些重大综合应用系统、特别是面向公众的一些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系统,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所谓效率,就是要提高电子政务的资金使用效率,特别是要大力推进国产化水平。

除了“十二五”这个总趋势外,2012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还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应用系统建设的重点下移,重点发展县、乡镇等面向公众的基层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构建一些全国性的重点应用系统,如食品药品安全系统,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住房等跨部门的应用系统等。与此同时,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将更加关注行政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突出政务公开,特别是以行政服务中心为重点的电子政务审批服务、办事服务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大力发展政务云

2012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就是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为电子政务建设开辟一个全新的路径和解决方案,需要我们特别予以重视。

就云计算本身来看,其本质是通过互联网访问,将大量本该运行在自己计算机和服务器上的应用和服务,交由第三方提供。它的目标是把一切都拿到网络上,云就是网络,网络就是计算机。云计算借助互联网的庞大资源体系,以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向用户提供服务。云计算的新颖之处在于它几乎可以提供无限的廉价存储和计算能力。云计算具有四个显著特征:

一是使用的便捷性。在云计算模式中所有应用和服务请求的数据资源均存储在云中。用户可以在任意场合、时间通过网络接入云平台,使用统一的云服务,按照自身的需求获取所需信息,并可以实现不同终端、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为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效率。

二是服务提供的多元性。云就是庞大的计算机群,具备极高的计算、存储能力,能够完成单机所完不成的海量计算、存储等工作。云将调用云中的计算机群,使用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来搜索网络中的数据库资源,并运用各种方法为用户反馈出尽可能详尽、准确的结果。云中的计算机可以通过相应技术保持网络数据库信息的及时更新,用以保证用户服务的快速、准确。

三是用户端设备成本的低廉性。由于云计算模式下大量的计算及存储工作都被放到了网络上,作为个人的用户端就完全可以简化到只有一个浏览器了。云计算模式中用户只需通过网络使用服务商所提供的相关服务,并按实际使用情况付费,具体的计算机系统硬件配置、设备运行维护开支和服务器系统软、硬件升级都由云服务提供商来完成。云计算的端设备和现在的PC机相比,云计算终端功耗低,成本低廉,终端用户使用简单,维护方便。

四是服务的安全性。分布式系统具有高度容错机制。可以实现严格、有效的控制、配置与管理,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连接性能。高度集中化的数据管理、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可以让用户避免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

云计算的本质、特征、功能等,决定成为解决电子政务三大难题的强大武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政务业务协同;最大限度地实现互联互通。

政务云对电子政务建设将产生革命性影响

云计算已经成为全球信息产业变革的焦点。各国政府给予云计算高度重视,纷纷制定推出本国云计算发展计划,抢占新一轮国际信息产业变革制高点。云计算对促进我国软件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那么,云计算对电子政务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一是为从根本上打破各自为政的建设思路,提供了可能。在未来我国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一个机构或者部门可以不建立独立的数据中心,充分利用资源云。二是通过统筹规划,可以把大量的应用和服务放在云端,充分利用云服务。三是通过第三方、专业化的服务,可以增强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四是可以大量节约电子政务的建设资金,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电子政务建设正在呼唤政务云。原因很简单,电子政务信息产生的特殊性,决定不能完全被一般的云所市场化;电子政务信息使用的特殊性,决定不能完全被一般云所市场化;电子政务对信息安全要求的特殊性,也决定不能完全被一般云所市场化。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电子建设和发展中,一方面我们急需发展安全可靠的政务云;另一方面要区分政务云、一般商务云、个人云的使用边界,通过使用适合的政务云,提升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能力,降低成本。在这方面,中国强大的国有电信运营商以及提供的云服务,也许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篇5: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价值小结

一、实施情况

根据XX区科技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和业务特点,在利用原有IT资产的前提下进行系统的资源有效整合,按照全局统一基础架构平台的指导思想,利用现有及新购服务器、存储设备搭建了服务于XX区各行政机构、各街道办事处、各处级单位云计算平台。

通过云计算平台将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实现服务器整合,把所有业务系统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中,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让IT对业务的变化更具适应力。目前,机关内部信息网、电子政务数据中心、趋势网络版杀毒服务器、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征地帮扶信息系统、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平台、OA系统等应用系统已迁移到云平台中运行,目前运行在云上和物理服务器上的应用已经实现无缝融合。

目前,XX区云计算平台可以提供50个云桌面系统,通过网络提供给给各街道办事处、各处级单位对外办公窗口实现无主机办公,从而实现办公桌面统一管理、提高办公桌面可用性、可靠性,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能耗,极大减少消耗成本。

二、价值体现

2.1提高服务器利用率

还没有部署XX区电子政务云平台之前,每个应用系统都位于自己的特定物理服务器上,导致XX区中心机房出现两种情况:

1、服务器数量无序剧增,难以进行管理;

2、大多数服务器在 CPU 和存储资源方面的利用率都不足三分之一,并且无法与其他设备共享服务器利用率极低。

通过部署XX区电子政务云平台之后,云平台提供的多个虚拟机能够整合到一个物理服务器中,可显著减少要管理的物理机数量,大幅提高处理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利用率,并在降低能源成本的同时减少占用的中心机房空间。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降低成本,轻松快速地实现投资回报。

2.2提高IT环境 可靠性

为全区提供服务的社区系统、GIS系统等都属于稳定性要求很高的应用。可靠性显得非常重要。通过部署XX区电子政务云平台,可显著提高应用支撑环境的可靠性。因为应用都运行在云平台提供的虚拟机里,虚拟机没有和底层服务器绑定,所以能够在不干扰用户的情况下移动虚拟机。因此,服务器维护和升级操作都不需要中断应用程序使用。

而且,在新的应用程序启用之前,可使用虚拟机轻松对其进行测试,从而提高 IT 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管理员可以利用云平台的空闲资源运行测试虚拟机,而无需占用专门的硬件资源。这可大大增强部署应用程序的信心。

此外,云平台可实现对 IT 资源的按需访问。过去,执行重新部署需要数天时间,而启用新的应用程序则需要数周;现在,IT 方面只需投入少量精力即可快速满足用户需求。这样可以大幅提高业务环境的灵活性,信息化办公室将可以随着XX区业务系统需求的增长或改变迅速作出响应。

2.3提高IT环境管理效率

通过云平台提供虚拟机支撑应用系统的可持续运行,可大幅简化 IT 管理工作,因为不必再逐一配置和管理服务器。虚拟化可利用高级工具实现工作负载平衡、容量规划、虚拟机实时迁移和自动化部署,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2.4 高可用性、业务连续性

对任何单位来说,支撑某重要应用系统的服务器故障停机都是代价高昂的,需要为XX区各行政机构、各街道办事处、各处级单位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应用系统服务器尤为巨大。借助云平台,可以有效提高应用系统连续性,云平台里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运行在其上的虚拟机将自动迁移到健康的物理主机上,从而不影响应用系统的正常服务。2.5弹性调度资源应对性能变化

在没有部署云平台前,应用系统的资源配给往往采用经验作为参考值,采用最高负载要求对服务器进行选型、部署。这样子除了对服务器资源造成浪费外,还可能出现服务器过载,导致业务系统无法使用的风险。例如,社区系统,平台使用的人数都基本一样,但到了人口普查等特效时间段,可能服务器会无法支撑过多的访问而导致无法使用。

篇6:云计算电子政务--国家标准目录

2013年第三季度通信行业国家标准

制修订项目计划

(征求意见稿)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二○一三年八月

2013年第三季度通信行业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汇总表

申报司局 行业 合计 性质 制修订 标准类别 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数

强制 推荐 指导 制定 修订 节能与综合利用 工程建设 安全生产 产品类 标准样品合计 合计 18 0 18 0 18 0 0 0 0 18 0 0

信息化推进司 18 通信 18 0 18 0 18 0 0 0 0 18 0 0

2013年第二季度通信行业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表

通信行业

序号 申报号 项目名称 性质 制修订 代替标准 采标情况 完成年限 申报司局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 主要起草单位

1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总体 服务建设实施规范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2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总体 建设和管理技术指南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3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总体 名词术语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4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技术 功能和性能评测技术要求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5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技术 数据接口技术要求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6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技术 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7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技术 互通技术要求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8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技术 系统架构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9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服务 服务基本要求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10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服务 数据管理要求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11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服务 应用服务分类与编码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12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服务 业务迁移要求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13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安全 信息安全要求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14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安全 应用安全要求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15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安全 安全技术要求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16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安全 服务安全要求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17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管理 运行和管理要求

推荐 制定 2014 信息化推进司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18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管理 绩效评价指标

篇7:中国移动政务云

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让各种应用系统平台成为政府部门日常办公以及对公众提供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各项信息化系统及相关业务系统能正常运行,全面加强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的运维和管理成为政府信息化必须面对的问题。

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当前云计算的发展,制订了相应的电子政务云规划。国家发改委5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其中特别指出要“推进新技术在电子政务项目中的应用。鼓励在电子政务项目中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绿色节能、模拟仿真等新技术,推动新技术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并且强调要保障电子政务项目安全可控。这也再次表明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做的是积极采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和产品,让电子政务云不受安全困扰。

与其他云计算模式一样,电子政务的云计算应用必定也会面临网络威胁、恶意攻击等,这让很多人因此产生了担忧:既然安全问题如此突出,电子政务云中的数据是不是还是自己管理比较好?对此问题,有专业分析师认为,云计算的安全没有问题,不用云计算的安全才会出问题。云计算的服务供应商无论是设施、技术还是专业人员,都比用户自己管理系统完善得多,供应商应对这些安全威胁也非常有经验。因此,反而是那些自己运维系统的用户面临的安全形势更严峻,系统出现了故障恢复起来也更困难。

信息行业一直有个观点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也同样适用于电子政务云。有效的运维管理,才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某信息安全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信息网络的秩序体系还需要建立、健全,因此需要改变信息网络安全始终处于重技术轻管理、重防御轻秩序、重局部轻协同的局面,应该学习现实社会中“平安城市”模式的管理手段,从监、管、控、查四个方面实现技术加管理的有效结合。

篇8:中国移动政务云

(一) 电子政务云基本概念

云计算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方式获得所需的计算服务, 这种服务是可伸缩、廉价的分布式计算能力, 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包含:机房、空调、服务器等硬件和数据库、操作系统等软件) 交付和使用的一种模式。在云计算服务中有三个必备的因素, 云计算平台、网络、用户, 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 (云计算平台) 集中供电的模式, 通过电网 (网络) 我们 (用户) 直接以付费方式使用电。这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通过网络作为一种资源按需便捷获取。

根据政务云服务性质的不同, 可以将电子政务云分为“公有云”和“私有云”。“公有云”是依托互联网, 协议开放的云计算服务, 更注重于公共服务。“私有云”是依托电子政务网络, 只在政府内部发布的云计算服务, 更注重于安全、可控。

(二) 电子政务云与传统电子政务建设模式的区别

从上表分析可以看出, 电子政务云模式是集中集约建设, 传统电子政务模式是分散重复建设;电子政务云模式是共建共享, 传统电子政务模式是自建独享;电子政务云模式利于政务业务协同共享, 传统电子政务模式实现共业务协同难;电子政务云模式安全管理统一集中, 传统电子政务模式安全管理较各自分散, 风险隐患增加, 管理难度大。

二、国内外电子政务云发展现状

(一) 国外电子政务云发展现状

欧美及日韩等国家电子政务云建设起步较早, 政府普遍重视云计算技术在电子政务中应用, 突出电子政务云建设对信息产业带动示范作用。美国政府2011年发布了《联邦政府云战略》, 规定所有新建政府信息系统, 必须优先考虑云平台。该战略旨在解决美国联邦政府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使用率低、资源需求分散、系统重复建设严重、工程建设难于管理以及建设周期过长等问题, 以提高政府公信力。目前美国云计算已经全面应用于联邦、州、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社团组织, 是唯一将云计算全面应用于政府机构的国家。英国是欧洲电子政务云建设起步较早的国家, 2009年10月发布了《数字英国报告》, 提出政府要在英国境内建立统一的“政府云 (G-Cloud) ”。日本于2009年发布《数字日本创新计划》, 计划在2015年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霞关云计算”系统, 通过“智慧云战略”促进政府部门云计算应用。

(二) 国内电子政务云发展现状

《“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开展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试点, 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制定电子政务云计算标准规范”。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 明确提出“鼓励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 实现各领域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共用, 大幅减少政府自建数据中心的数量”。按照国家云计算技术发展总体要求, 我国各级政府积极抓住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机遇, 切合各自实际开展电子政务云建设和应用试点, 我们撷取几个试点先行的省市政务云建设模式进行分析。

首先,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分为“公有云”和“私有云”两部分, 面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如:联审联批, 门户网站等) 的业务应用部署在阿里“公有云”上, 政府内部办公、业务流转等业务应用部署在采用其他云计算技术搭建的“私有云”上, 两者通过安全设备互通。丽水、舟山、衢州等地市采用其他云计算技术模式搭建政务私有云, 杭州采用阿里云技术搭建电子政务云。浙江电子政务云目前已有22个单位40多个业务系统上云。

其次, 贵州省提出了“云上贵州”建设理念, 是基于电子政务外网平台顶层设计, 以省、市、县三级协同办公系统为基础, 采用阿里巴巴飞天云技术构建了统一的贵州省电子政务云平台。除电子政务云外, 还承载了工业云、环保云、智能交通云、电子商务云、智慧旅游云、食品安全云以及北斗位置云等。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从以上几个省市电子政务云建设经验可以看出, 他们结合本省 (市) 政府业务应用实际, 在充分考虑安全前提下, 按照是公共服务业务应用, 还是内部办公和业务流转业务应用的不同类型划分, 采用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同云服务商技术, 分别搭建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 以满足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电子政务私有云平台, 以满足政务部门内部办公和业务流转的需求。实现安全可控的政务公有云 (前台) 受理服务, 政务私有云 (后台) 办理, 创新政府电子政务建设, 以及服务管理模式。

三、河南省电子政务云建设应用优势

(一) 基础设施优势

河南省电子政务建设坚持统筹规划, 整体推进, 积极开展区域两化融合试点, 扎实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 有效提升了全省电子政务建设水平, 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我省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和相关专项方案。以提升电子政务和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水平为主线, 加快资源整合和互通共享, 催生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业态, 深入推进“智慧河南”、“信息惠民”等试点示范建设, 进一步提升电子政务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基础支撑能力。

首先, 抓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郑汴电信同城, 推进智慧城市、无线城市和光网城市建设, 推进三网融合, 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经过近几年的建设, 全省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初具规模。其次, 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已经完成, 网络疏通能力大大提升;全省宽带网络已覆盖城乡, 随着3G/4G网络建设的快速推进, 移动互联网用户蓬勃发展。最后, 中原云数据中心也于2015年4月上线开通, 至此我省实施电子政务云建设的基础网络、软硬件环境基本具备。

(二) 电子政务应用成效

1. 政府信息化应用深入到我省经济发展各领域。

我省政府信息化建设经历了, 最初的政府内部办公电子化, 到各级政府门户网站, 再到内部单个业务应用发展阶段, 特别是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电子政务应用, 取得了显著成效。现阶段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已进入整合协调发展阶段。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信息服务业提速发展, 发展电子商务和物联网产业, 扶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围绕“两转两提”和改善民生, 抓好电子政务和社会事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2. 省市县三级政府网站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围绕“政务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三大功能, 网上服务质量稳步提高, 100%的省辖市政府、99%的省直部门和87%的县 (市、区) 政府建设了门户网站。门户网站已成为各级政府、各部门公开政务信息、开展互动交流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载体。

3.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成效显著。

全省在科学、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各类社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稳步推进。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与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初步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整合和共享利用。

(三) 中原云平台技术优势

一是中原云平台基于阿里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天云技术构建, 通过互联网提供了一整套云计算公共服务, 实现多个应用运行环境下资源共享和安全隔离。二是阿里巴巴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自主研发了云盾安全服务体系。该体系经多年电子商务安全平稳运行, 及“双十一”高峰的检验, 验证了阿里云盾体系在防御互联网攻击方面超强能力。三是阿里飞天云平台一直为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万网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提供业务运行平台、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服务, 技术沉淀深厚, 运营与保障历练了强大技术支撑团队。

四、我省电子政务云建设面临问题和必要性

(一) 面临的问题

1. 网络覆盖不全, 上云推进受阻。

网络是电子政务建设最基础支撑, 是业务应用的载体, 也是政务云建设中连通云平台和政务部门业务应用的渠道。目前我省电子政务网络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 但仍存在省辖市间发展不平衡、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不完善、基层边缘地区滞后等问题, 直接影响了政务部门业务应用上云迁移。

2. 电子政务各自为政, 上云阻力大。

电子政务建设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管理体系和协调工作机制, 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存在经费来源多渠道、立项审批多头管理、项目建设部门或行业主导等问题。使得推动政务系统上云工作阻力重重。

3. 信息孤岛问题严重, 协调共享难。

一个部委向下延伸一个“金”字工程, 一个政务部门建设一批信息系统, 形成的信息化壁垒越来越高, 加之部门间协调难度大, 互通、共享和政务业务协同难以实现。

4. 安全和运维新问题, 推动上云难。

首先是安全性问题, 政府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等涉及到国家安全, 一旦发生问题后果不可预估。加之政务业务应用管理和数据归属多是行业主导, 推动业务应用上云难度大。其次是全新的云计算服务模式对政务部门运维人员提出了新挑战, 这种观念和方式的转变都加大了推动上云难度。

5. 成本和改造问题多, 上云与否难定。

鉴于云模式与传统模式下, 业务应用系统无论是设计开发, 还是施工部署都有很大区别, 加之政府业务应用复杂多样性, 所用技术架构、数据库系统软件等各不相同, 上云 (改造) 成本费用难衡量。

(二) 建设必要性

1. 是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治国理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从发达国家政府改革创新实践看, 现代化的、阳光的政府越来越注重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手段实现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当前, 我国各领域面临诸多管理难题, 其突出表现为信息传递、共享不畅和利用水平不高。建设统一省政务云平台, 实现各级政务部门从网络到应用互联互通, 才能打破部门信息壁垒, 为多部门业务协同, 合力解决重大社会管理问题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这也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必然要求。

2. 是实现我国政务信息化集约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当前, 电子政务依托的信息技术手段发生重大变革, 各级政务部门提出利用宽带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自行建设云计算平台、新 (改扩建) 机房、数据中心等需求越来越多, 投资计划非常之大, 国家财力难以承担。分散建设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导致重复建设严重, 与中央倡导的厉行节约作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严重相悖, 已到了必须由新技术驱动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时机, 也是未来政府信息化集约可持续发展必有之路。

3. 是政府融入、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重要平台。

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 云计算和大数据运用越来越广泛, 为各级政务部门提供统一规范网络平台和公共服务云平台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样我们的应用系统、数据标准才能统一, 这是实现不同部门数据共享, 进行大数据业务分析, 培育和带动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发展, 信息惠民等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支撑平台。

五、电子政务云建设初步考虑

(一) “公有云”和“私有云”建设考虑

依托我省统一电子政务外网, 政务云平台建设可分为“公有云”和“私有云”。对政府部门可以从业务特点、资源共享范围、安全性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选择使用“公有云”和“私有云”模式。政府“私有云”, 部署政务部门内部办公、业务流转等无需与互联网交互的业务应用;政府“公共云”部署面向社会管理、公众服务的业务应用。

(二) 电子政务云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考虑

2014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贯彻落实合作协议, 加快我省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按照省政府统一要求, 省发改委牵头正积极推进我省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 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中原云数据中心, 构建全省统一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 为各级政务部门提供按需申请、弹性服务的云基础设施、云软件和云应用服务。

(三) 电子政务云平台应用层面建设考虑

一是摸清各部门业务应用类型和现状, 理清业务应用上云需求, 起草各类政务应用迁移上云方案和相关规范等。按照顶层设计、统筹推进, 应用驱动、创新引领原则, 各级政务部门新建政务系统所需基础资源原则上不再自行建设;改扩建或升级改造系统, 新增资源部分不再购置, 可利旧的原有机房设备采取托管或代运维模式购买服务。二是以面向公共服务政务系统为抓手, 以业务需求驱动迫切部门为切入点, 推动政务云工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 各政府部门应加快规划设计、资源整合等工作, 重点抓好应用需求梳理和云应用功能设计, 明确建设总体要求、工作任务、职责分工等, 通过政府数据开放共享, 吸引社会数据向政务云平台汇聚。

在云平台下, 为了做好资源整合、协同共享, 各政府部门应树立开放合作的意识, 消除数据割据, 打破部门局限, 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探索优化云平台建设运营模式, 最大限度挖掘数据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四) 电子政务云平台安全保障考虑

一是, 河南省政务云建设遵循国家云计算服务安全相关标准和规范, 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二是, 加强运维管理。制定相关运维管理规范, 明确运维组织架构及维护职责, 制定相应安全措施及安全管理制度, 保障电子政务云平台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三是, 加强政府监管和第三方评估。通过出台相关监管政策、制度, 及技术手段, 加强对政务云平台管理、审计和监督;引入第三方安全评估, 加强对政务云平台安全风险预知、预警和处置, 确保政务系统和数据资源稳定、安全可控。

六、结论与展望

上一篇:监理工程师查询系统下一篇:实验教学教师和实验室管理员岗位工作量化考核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