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版本】加油站防雷防静电安全制度

2024-05-06

【2018最新版本】加油站防雷防静电安全制度(共2篇)

篇1:【2018最新版本】加油站防雷防静电安全制度

加油站防雷和防静电制度

1、油罐进行防雷接地,且接地点不少于两处。

2、当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3、当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各自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油罐的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和保护钢管两端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地上油品管道始、末端和分支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4、埋地油罐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5、当加油站内的站房和罩棚等建筑物需要防直击雷时,采用避雷带(网)保护。

6、加油站的信息系统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接地。

7、加油站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与电子器件连接时,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8、供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接地,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9、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10、加油站的汽油罐车卸车场地,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11、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油品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采用金属线跨接。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12、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

13、防雷防静电装置经检测合格,并处于检测合格有效期内。

篇2:【2018最新版本】加油站防雷防静电安全制度

加油加气站的雷电灾害易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其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测是雷电灾害防护系统工程的重要一环。《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加油加气站的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测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以便及时发现雷电灾害安全隐患,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尚未颁布针对加油加气站的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测的国家技术规范,这就造成在实际检测工作中标准和技术上不统一,遗留安全隐患。本文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和实际工作经验,归纳总结了有关技术要点,希望能给防雷检测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2 检测的准备工作

检测前准备好检测单位的资质证书和检测人员的资格证书以备查验,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被检测加油加气站要进行详细了解,在对方技术人员的陪同下进行实地考察,根据被检单位提供的有关图纸核对现场防雷装置是否与图纸一致,并制定详细检测方案。对使用的仪器仪表和测量工具进行检查,保证其在计量合格有效期内和能正常使用。所用仪器应符合易燃易爆场所使用要求。检测人员应穿防静电服装。若原来有检测记录应一并携带,以便比较防雷防静电装置的性能变化情况。

3 检测程序

一般是先简单后复杂,先外部防雷装置后内部防雷装置。首先检测直击雷的防护措施,其次检测雷电波侵入和雷电感应的防护措施,最后检测等电位连接及防静电装置。

4 检测项目、要求及方法

4.1 确定防雷类别

根据GB50057-94(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第二章和GB/T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2]附录A的规定,结合加油加气站的实际情况[3]来确定防雷分类。一般情况下,油罐和液化石油气罐因储存有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质,应定为一类或二类防雷;值班室及罩棚等应确定为二类防雷。

4.2 直击雷防护的检测

4.2.1 接闪器与引下线的检查检测

检查接闪器和引下线的材质及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接闪器、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采用圆钢是直径不应小于8mm,采用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48mm2,厚度不应小于4mm,布置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接闪器是否锈蚀1/3以上。避雷带是否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是否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支持件间距是否符合水平直线距离为0.5~1.5m的要求。每个支持件是否能够承受49N的垂直拉力。以上情况都应计入接闪器检测记录。如采用独立避雷针时,应采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验证避雷针能否保证建筑物的防雷安全。罩棚的防直击雷装置可采用棚顶的金属屋面、各金属独立杆(柱)或设置避雷针(网)等作为接闪器。通常罩棚架为钢结构,只要保证全部电气连接既可作为接闪器又是很好的电磁屏蔽网络,亦是较好的防雷电感应装置。金属钢架中的立柱、拉柱或钢筋均可作为引下线。接闪器和引下线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等。接闪器或引下线金属被腐蚀时,应根据规范要求整改,避雷带或引下线转弯处不能做成直角,应做成钝角或弧形,这一点非常重要,检测时一定要注意。

当油罐区确定为第二类防雷,且不属于多雷区,油罐的材料规格达到下列要求时,可不单独设置防直击雷装置。油罐区依据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储油罐应采用卧式钢制油罐,油罐所采用钢板标准规格的厚度不应小于5mm。钢制油罐的设计和建造,应满足油罐在所承受外压作用下的强度要求。加油站的汽油罐和柴油罐应埋地设置,严禁设在室内或地下室内。油罐的顶部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5m。油罐的周围,应回填干净的沙子或细土,其厚度不应小于0.3m。油罐区确定为第一类防雷时,必须设置独立避雷针进行防护,并符合有关规范要求[4]。检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重要指标:金属油(气)罐的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接地点之间弧形距离不应大于30m,接地体距罐壁不应小于3m。各种量油孔、放散管及阻火器等金属附件,应互相做良好的电气连接,其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Ω,使雷电流有一个良好的泄放途径,防止雷电反击产生火花而造成雷击。

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平直无急弯。卡钉是否分段固定,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引下线支持件间距是否符合水平直线部分0.5~1.5m,垂直直线部分1.5~3m,弯曲部分0.3~0.5m的要求。检查引下线、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焊接处是否锈蚀。用卷尺测量每相邻两根引下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记录引下线布置的总根数,每根引下线为一个检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用游标卡尺测量避雷带及引下线的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4.2.2 接地装置及接地电阻的检查检测

首次检测时应查看隐蔽工程记录;检查接地装置的结构和安装位置;检查接地体的埋设间距、深度、安装方法;检查接地装置的材质、连接方法、防腐处理等。近地面部分的金属腐蚀最快,特别是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处入地附近的腐蚀检查非常重要。目前新建的加油加气站的接地装置大多都采用共用接地方式。加油加气站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当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和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的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和保护钢管两端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地上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始、末端和分支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埋地油罐的罐体、量油孔、阻火器等金属附件,应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加油站的油罐车卸油场地应设置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各接地之间的地下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与被保护物距离不小于3m。对于采用独立接地的,检测时要注意雷电反击距离的检测。

当液化石油气罐采用牺牲阳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可不再单独设置防雷和防静电接地装置,牺牲阳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阳极与储罐的铜芯连线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液化石油气罐采用强制电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接地电极必须用锌棒或镁锌复合棒,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接地电极与储罐的铜芯连线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

4.3防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措施及等电位连接的检测

4.3.1 电源防雷的检测

首先检查电源制式和引入方式。检查电源是否是TN-S或TN-C-S系统。为防止雷电波侵入,电源线应采用铠装电缆或普通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应小于15m。

undefined

式中:l——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于地中的长度(m);

ρ——埋电缆处的土壤电阻率(Ω.M)。

一般,加油加气站的电源应采取三级防护,在总配电室安装通流容量不小于15kA(10/350μs)开关型的SPD为第一级防护;在分配电箱安装通流容量不小于40kA(8/20μs)限压型的SPD为第二级防护;在重要设备的前端安装通流容量为20kA(8/20μs)的SPD为第三级防护。SPD应选用符合爆炸危险环境使用要求的产品。

SPD的检查检测。首先对SPD的外表进行直观检查,主要检查SPD连接是否牢固、接触是否良好、安装位置及布线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使用SPD巡检仪测试其漏电流,当实测值大于生产厂标称的最大值时,判定为不合格,如生产厂未标定出Iie值时,一般不大于20μA就判定为合格。SPD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划伤,无裂痕和烧灼痕或变形。SPD的标志应完整和清晰。测量多级SPD之间的距离和SPD两端引线的长度。第一级开关型SPD与第二级SPD之间的长度不应小于10m,第二级和第三级之间不应小于5m,当不符合以上要求时,查看是否各级间加装了退耦装置。SPD的连接导线应平直,其长度不宜大于0.5m。连接导线的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2要求。

4.3.2 信号防雷的检测

如站内建有通讯网络设备,如计算机网络、双绞线、X25、DDN、PSTN专用线、天馈线、电话线等信号线路,其进出线处都应安装适配的信号SPD。信号SPD连接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1.5mm2。

4.3.3 等电位连接的检测

金属油罐的阻火器、呼吸阀、量油孔、人孔、透光孔等金属附件应保持等电位连接。输油(气)管的法兰、阀门等连接处应采用铜片、编制铜带或多股铜线跨接(非腐蚀环境,法兰5根以上螺栓连接时可不跨接),其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Ω;管道平行或交错净距离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等电位连接过度电阻的测试采用空载电压4~24V,最小电流为0.2A的测试仪进行检测(一般采用毫欧表)。

装卸油(气)台应设防静电装置。静电接地铜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4mm2,防静电装置与防直击雷及易燃易爆物排出口的距离应大于3m。输油管道应连接成电气通路,并进行防雷电感应接地。管线、机泵、发电机房等金属导体,均应有防静电接地。罐车及卸车口、加油机、加油枪、加气的售气机和加气枪均应设置静电接地系统。LPG罐车卸车台的管口及软管、加气的售气机操作软管及加气枪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6mm2的铜线跨接。在进行加油机或加气机的检测时,必须对机壳和加油(气)枪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若两者电阻值差距较大时,则说明加油(气)软管内的金属线的导通性能已不符合规范要求,应提醒使用者进行更换。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加油站加油过程中起火就是因为静电不能有效泄放而引起的火灾。

5 检测的注意事项

5.1 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进行检测,现场环境应能保证正常检测。

5.2 检测时严禁携带火种、无线电通讯设备;严禁吸烟,不应穿化纤服装,禁止穿钉子鞋,现场不准随意敲打金属物,以免产生火星,造成重大事故。应使用防爆型检测仪表和不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5.3 严格遵守被检测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5.4 在检测配电房、配电柜的防雷装置时应着绝缘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垫,以防电击。

6 检测数据整理

6.1 检测结果的记录

使用标准的记录表格在现场进行记录,字迹清晰,数据准确,并由检测人员、校核人员和现场负责人签名。

6.2 检测结果的判定

用数值修约比较法将经计算或整理的各项检测结果与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比较,判定各检测项目是否合格。与上次的检查记录进行比较,重点检查数据异常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出具整改意见,及时进行复检。

6.3 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由检测员填写、检测员和校核员签字后,经技术负责人签发,应加盖检测单位公章。检测报告一式两份,一份送受检单位,一份由检测单位存档。存档应有文字和计算机存档两种形式。

7 结语

加油加气站的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测责任重大,检测的关键是要掌握易燃易爆环境的检测方法,懂得检测的目的意义,一丝不苟的按程序进行检测,才能找出和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其符合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摘要:本文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和多年来对加油加气站的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测经验,总结归纳了加油加气站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测技术要点,针对检测准备工作、检测程序、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及方法、检测数据的整理及有关注意事项等分别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加油加气站,雷电,安全检测

参考文献

[1]国家技术监督局.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State Bureau of Technical Supervision.GB50057-94,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S].Bejing:Chinese Planning Press,2000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RC.GB/T21431-2008,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in building[S].Beijing:Chinese Standard Press,2008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50156-2002(200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RC.GB50156-2002(2006),Code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utomobile gasoline and gas filling station[S].Bejing:Chinese Planning Press,2006

上一篇:产品经理日常产品管理工作说明下一篇:三思而后行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