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的心得体会

2024-04-20

禁烟的心得体会(共14篇)

篇1:禁烟的心得体会

我发现有些人还在公共场所吸烟,如:学校、餐厅、公园、游乐园等等,我非常讨厌那些吸烟的人。

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三种危险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气输送到全身能力。烟的烟雾是致癌物质~就是说,它能在它所接触到得组织中生癌,因此,吸烟者呼吸道德任何部位都有发生癌的可能。尼古丁还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烟草的烟雾可能是由于含一氧化碳之故,似乎能够促使动脉粥样化累积,而这种情形是造成许多心脏病的一个原因,大量吸烟的人,心脏病发作时,其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者大很多。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满心肺部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

那些喜欢吸烟的烟民们,快快放下手中的烟头,一起保护自己的身体,为祖国、社会付出贡献吧!

篇2:禁烟的心得体会

确实,在我们家,爸爸作为唯一的烟民,被我和妈妈严厉抵制,每次爸爸习惯性地摸出香烟,熟练地准备点上一根时,我总是告诫他:“放下或者去阳台,你选一个吧!”而爸爸迫于妈妈的威压之下,也只能悻悻地投入阳台自由的空气。一来二去,爸爸居然养成了习惯,经常流连于阳台。

而我和妈妈一致认为吸烟实在无益于爸爸,纷纷要求他戒烟。我们母子齐上阵,爸爸自然是满口答应,头几天爸爸表现实在良好,确实烟瘾难耐时便摸出一把瓜子,看着烟灰缸缓缓的嗑瓜子,与烟瘾苦苦抗衡。但时间一长,爸爸还是本性难移,趁着我不注意时偷偷地点上一根,在厕所偷偷地抽完后溜出来,但他嘴里浓烈的焦油味出卖了他,爸爸的执着使我和妈妈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让爸爸戒烟势在必行。

夜晚,我在墙根静静地聆听,捕捉着爸爸任何地风吹草动。忽而,打火机在空中迸发出危险的火舌,我三步并作两步,一把握住了爸爸的手腕:“不许抽烟!和我一起下去散步!”爸爸无奈跟我来,在小公园中,四周环合着鳞次栉比又飒爽的银杏树,脚边的采采的青草中隐匿着嬉闹的夏虫,天色渐晚,石雕的喷泉中涌动着汩汩的水流,渐变的天幕在水面上飘拂,周围阵阵栀子花的甜美香气令人心旷神怡。“真舒服啊!”我感叹到,爸爸愧疚地点点头,说到:“是啊,我应该坚持戒烟啊!”

篇3:反思禁烟失败的原因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制定的第一部全球性公约, 于2003年5月在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 并于2005年2月生效。中国参加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结全过程, 并于2003年签署了公约, 是全球第77个签约国。根据公约规定, 今年1月9日前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100%禁烟。虽说中国刚参加国际控烟框架公约时, 曾得到许多戒烟倡导者的欢呼和积极参与, 不少公共机构设立禁烟区。而随着时间推移, 加之没有立法强制推动, “公共场所应禁烟”逐渐被人们淡忘。

禁烟难, 难于上青天。究其原因, 可谓是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有人认为陈旧的社会习俗制约了禁烟, 如以敬烟为礼数, 以抽奢侈烟为品位, 往往让抽烟成为一种身份象征;也有人从立法方面反思, 认为目前倘无专门的禁烟立法, 致使禁烟无法可依。这些从表面上似乎能站得住脚的理由, 其实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专家总结的控烟失败的原因中, 控烟行动没有良好的顶层设计是重要原因之一。理由是由8部委组成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部际领导小组的组长为工信部, 但该部既是主管部门, 又管理着国家烟草专卖局, 尤其是中国实行“政企合一”的烟草专卖制度, 烟草专卖局局长兼任烟草公司的经理, 既是管烟的, 又是卖烟的, 集两个对立的角色于一身, 怎能做出真正控烟的决策, 而让卖烟的去禁烟, 其积极性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 目前中国禁烟面临的最大障碍, 既不是习俗问题, 也非立法问题, 而是因烟草而生的巨大利益链。据近日一家烟草行业报刊刊登的“新年贺辞”中透露, “2010年, 烟草行业实现利税超过6000亿元, 比2005年翻了一番”, 从中可以看到烟草行业面对蒸蒸日上的发展形势颇感到自豪。如果有关部门仍然舍不得这些眼前利益, 禁烟计划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看清这个症结之后, 就容易理解那些问题的表象, 为什么会有官员把烟草行业看做“支柱行业”, 为什么烟草企业总有“质优价廉”的产品让消费者欲罢不能, 为什么很多地方的禁烟令形同虚设, 许多年都开不出一张罚单。很显然, 烟草卖多了是专卖部门的政绩, 而禁烟做好了是谁的政绩却很难被认定。

篇4:禁烟引起的争论

根据《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从5月1日起,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馆等10类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另外一些公共场所,也需要部分禁烟。对“禁烟令”,大家会有什么反应呢?

二手烟的危害不可小视,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是提倡社会公德、保护不吸烟者权利、消除吸烟危害的一大举措。

——网友

禁烟会影响生意,如果客人要吸烟,我们也不好意思上前制止吧!

——某餐馆服务员

烟草制品是人类历史上唯一能合法获得、并在正常消费的情况下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消费产品,至今没有任何一种消费产品像烟草产品这样对人体健康产生这么大的危害,杀死如此多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

吸烟首先是一个人的自主选择权利。全面禁烟更像是多数人的暴政,不能简单地因为对多数人权利的尊重就侵犯个别人的权利与自由。

——网友

中国吸烟人数高达3.5亿,是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每天有5.4亿人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

——《市场报》

从五一到现在,满大街叼着烟走着站着的人还是为数不少的。戒烟对于广大烟民来说难度不小,而且也有个意识问题。强制?罚款?好像也很难行……不知道此举是否能贯彻下去……我持怀疑态度。

——网友

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比所有工业污染的总和引起的癌症还要多。反对和避免被动吸烟,实际上是保障不吸烟者免受卷烟危害的合法权益,也是吸烟者尊重公众权益和社会公德的基本体现。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何耀

两个人,一个烟民,另一个非烟民。场景一:“当烟民吞云吐雾地享受的时候,非烟民已经快要窒息而亡了。”场景二:“当非烟民贴上禁止吸烟的标志后享受新鲜空气的时候,烟民的大脑已经通知他,给我尼古丁,不然你就要没命了!”

篇5:禁烟控烟心得

长期以来,我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保护环境和环境教育的工作,坚持把保护环境和环境教育列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学校提出并长期坚持校园禁烟,并开展了《创造无烟校园》主题班会。

学校是文明场所,是我们健康成长的摇篮,我们应该坚决摒弃吸烟这种不文明行为!为此,向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从自身做起。

二、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自觉抵制诱惑,提倡不吸烟,提倡互不敬烟。

三、禁止在教学区、寝室、走廊等校园公共场所吸烟。

四、如发现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内吸烟者,及时主动劝阻。

篇6:禁烟的标语

2、为了团队的健康和发展,请到外面吸烟。

3、忙碌工作的人们,需要你的帮助,请到外面吸烟闲聊!谢谢!

4、工作的场所应该是安静、清新的环境,请大家帮助保持!

5、请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要仅仅想着自己如何痛快。

6、吸烟 ,是打开地狱之门的一条钥匙。

7、一时的快乐,永恒的伤痛——请勿吸烟。

8、烟火的火光,怎及你生命的绚烂。

9、远离烟草,拒吸第一支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卫生。

篇7:厂区禁烟的通知

为了有效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司安全文明生产,持续达标排放。根据总公司有关精神,结合我司实际,现将生产场所禁止吸烟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生产场所内(包括厂区、泵站、管网作业现场、综合楼内化验室和机修车间及两个库房)所有工作人员及外来人员禁止吸烟。

二、本司人员发现外来人员在禁烟区域吸烟,必须立即对该行为进行提醒制止。

三、在禁烟区域发现公司人员抽烟,按每次50元进行处罚,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扣分;无法确定的烟头,按卫生责任区划定区域,追究责任。

四、可吸烟区域暂定为:原脱水值班室、泵站值班室及综合楼。在可吸烟区域,吸烟者需尽量避免多人同时吸烟,不得超出可吸烟区域吸烟。禁止乱扔烟头、乱弹烟灰,需保持环境卫生,遵守创示范企业相关规定。做到人走火灭,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五、在不宜吸烟的环境、时间,主动不吸。如:职工大会、开展集体活动中、女士在场时、上级领导和外来人员视察时,均不宜吸烟,达到创示工作对员工礼仪的要求,展现我司员工良好素质。

篇8:清末民初的禁烟状况研究

根据1858年《天津条约》英法美三国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 其中第五款规定“洋药准其进口”, 至此鸦片贸易合法化。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的鸦片驰禁已经几十年, 鸦片流布中国社会各阶层, 烟毒严重地侵蚀着晚清摇摇欲坠的帝国大厦, 鸦片吸食遍及社会各阶层。就这样原本良田沃土的中华大地上毒花遍布。《奉天通志》中宣宗下 (九) 中记载了自道光三年每年因鸦片烟土的流入而导致的银外流数量每年增加, 上自王公贵族, 下至贫苦百姓的记录。

此时的清政府或因大量的战争赔款或因巨大的财政开支而财政陷入困难, 外国鸦片以合法贸易的名义大量涌入, 清政府对鸦片税厘的依赖性越来越重, 鸦片税厘成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税源之一。

而因为鸦片的吸食, 国人的体质下降, 因此被国际社会称为“东亚病夫”。此外, 甲午战败、八国联军侵华, 特别是国际上此时出现了此起彼伏的禁烟浪潮, 这都迫使国人思索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然也包括清政府统治集团为维护自身统治而做出的努力, 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 1906年9月20日 (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初三日) , 清政府第一次颁布禁烟上谕, 宣布10年内根绝鸦片流毒, 并且禁烟的具体实施由政务处制定章程。

2. 禁烟上谕的颁布及其实施

朱寿朋主编的《光绪朝东华录》中记录了这一上谕, 原文如下“自鴉片煙弛禁以來, 流毒幾遍中國, 吸食之人, 費時失業, 病身敗家。數十年來, 日行貧弱, 實由於此, 言之可為痛恨。今朝廷銳意圖強, 亟應申儆國人, 咸知振拔, 俾祛沉疴而蹈康和。着定限十年以內, 將洋土藥之害, 一律革除淨盡。”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条, 自1906年9月20日清政府第一次颁布禁烟上谕始, 至1911年7月26日历时五年, 清政府共发布了10条禁烟谕旨, 禁烟谕旨在整个清末新政禁烟中的实施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的。

2.1 颁布禁烟条例和条令

清廷始终把禁烟当作大政方针, 颁布了十条禁烟章程, 并试图以此为契机, 变弱为强, 以此来巩固自己危机四伏的统治。1906年政务处拟定《禁烟章程》十一条, 内容如下:“一、限种罂粟以净根株也;二、分给牌照以杜新吸也;三、勒限减癒以苏痼疾也;四、禁止烟馆以清渊敎也......十、商禁洋药进口以遏来源也;十一、应由各省将军督抚严饬文武各地方官在城市乡庄张贴告示俾众遵守。”[1]后又相继颁布《禁烟稽核章程》, 把禁烟检查、期限、奖惩方法和考核加以明确规定;《禁烟查验章程》十条, 令各省成立戒烟分所;《严定禁烟考成议叙议处》六条, 将禁烟成绩作为地方官考成的重要依据之一;《续拟禁烟办法》、《续拟严定禁烟查验章程》《禁烟条例》, 这一系列条令和条例是在禁烟过程当中逐渐深化的, 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进行了规定, 这无疑是对清末的这场禁烟极为有利的。

2.2 建立官方的和民间的禁烟机构

2.2.1 中央禁烟机构的设立

清政府除了颁布禁烟章程、条例和法规之外, 还建立了专门禁烟机构。最为重要的就是1906年, 清政府在京师设立的禁烟总局, 在上海设立的禁烟总会。1908年, 清政府任命恭亲王溥伟、协办大学士鹿傅霖、协办资政院事务景星和丁振铎等人为禁烟大臣, 并由他们在京师设立禁烟公所, 这样中央禁烟机构组建。

2.2.2 要求地方禁烟并且设立禁烟机构

随着禁烟运动的深入, 清政府要求各地实行禁烟, 对此《光绪朝东华录》中有相关记载:“著顺天府、各直省将军、督抚, 严饬所属, 实力禁止, 务令家喻户晓, 痛除痼疾。所有进口洋药应由各海关认真稽查[2]从进口上作出规定。除了在洋药进口部分规定外, 还在罂粟的种植上做出了规定, 但禁种这一方面对清政府来说是更为困难的, 一方面涉及到烟农的利益, 另一方面地方官在政令实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徇私舞弊和扰民的现象。

此外, 禁烟的进行, 各项费用和支出也加剧了清廷中央财政困难, 禁烟的大量财政支出也就被寄托在了地方财政的收入上, 清政府为此要求各地督抚颁发章程, 具体规定如下“一体建立禁烟公所......择委妥员切实经理, 专办一切禁烟各事宜。[3]”1910年清廷在京师成立了“中国国民禁烟会”, 并且联合了各省厅州县的团体设立禁烟分会, 以缩短新政禁烟的期限。

3. 禁烟运动的评价

对禁烟运动的评价离不开在各地具体的实施情况, 在京师, 《大公报》1907年4月9日《封禁烟馆》“京师各烟馆早由警厅宣示章程, 至本年四月初六日一律停闭, 现已将届其期, 故又由警厅出示, 饬令遵行, 至期概行歇业”;在武昌, 《大公报》1907年7月19日《电告武汉禁烟情形》“张香帅电告民政部云, 武汉馆已于六月初一日一律勒闭, 谕令别谋生计”;在奉天, 1907年7月1日《盛京时报》《奉省禁烟后之状况》“闻各烟馆烟幌虽已除去, 而烟灯并未一律毁销。有招牌虽去, 而烟灯仍开如故者。有白天闭门, 室内灯火荧荧者;有将烟具移至民家暗中吸食者, 种种奇诡, 不可殚述。从上述各地的实施情况, 我们可以对清末禁烟运动的成果略窥一二。

首先, 清末禁烟运动中, 禁种罂粟这一政策势必会损害烟农、烟商群体的利益, 这就使得这一部分势力站在了禁烟运动的对立面上;其次, 清末各项新政的进行, 自开办以来就受困于经费困难而受牵制。随着禁烟政策的实施, 土药税厘流失的速度也加快, 而这部分是其他新政事业开办的主要经费来源, 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厉害, 禁烟和税收不能两全, 加剧了对内矛盾;最后, 因为清政府财政上的困境, 使得对外失去了对列强的信用, 也加剧了对外矛盾。

摘要:清末政府面对内忧外患, 为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进行了清末新政,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禁烟”, 本文试图从禁烟政策出台的背景、内容和评价进行简单的概述。

关键词:清末新政,禁烟

参考文献

[1]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 1984.

[2]王宏斌.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运动.历史研究, 1990年第4期.

[3]黄志红.论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运动.湘潭大学, 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篇9:中国古代的“禁烟令”

“特效药”传入中国不到500年

中国有句老话叫“烟酒不分家”,但相对于酒在中国的悠久历史,烟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自明朝嘉靖年间烟草由菲律宾传入后,至今还不到500年。

但烟草一经传入,便迅速流行开来。最早记录烟草进入中国的是明代姚旅所撰的《露书》。到明末清初,烟草已与酒、茶一样,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消费品。

从史料上看,古人对烟草的嗜好甚至比今人还严重,这或许与古人对烟草的过度迷信有关。古人并不仅仅把烟草看成是“提神”之物,而是作为一种“特效药”。

烟草在进入中国的同时,还传入了一个为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当时,吕宋岛上淡巴国公主死后,被弃于野外,后来,她在闻到烟草的香味后竟然苏醒了过来。从此,被译名“淡巴菰”的烟草又有了神奇的名字“返魂香”。

古人还相信,烟草能治畏寒、发热等所谓“寒疾”。明末人姚可成辑《食物本草》中还有一观点,认为烟草能“当饭吃”,称“凡食烟,饥能使饱,饱能使饥,醒能使醉,醉能使醒,一切抑郁愁闷,俱可藉以消遣,故亦名忘忧草”。

明末“禁烟令”为防“亡国”

明清两朝都曾不止一次地发过“红头文件”,要求国民戒烟,禁止官员在衙门等公共场所内吸烟。明末崇祯皇帝朱由检看到烟草的危害,曾两次颁布“禁烟令”。《玉堂荟记》记载,“己卯,上传谕禁之,犯者论死。”己卯年,即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朝廷发出的第一道“禁烟令”。

当时,有一个会试举人不知道皇上已下诏开始禁烟,他带着仆人携烟入京,暗地里出售,被稽查队抓到,结果次日被处死于西市。但没过两年又开禁了。崇祯十六年,朱由检再下禁烟令,与上次一样严厉。

朱由检的初衷是什么?依杨士聪所说,是为了防止“亡国”。古人多迷信,皇帝朱由检更不例外,崇祯皇帝乃“燕王”朱棣之后,京都又是“燕京”。“烟”与“燕”音相近,“吃烟”就是“吃燕”,有吃掉燕王之后、破燕京之嫌,出于避讳,朱由检下了禁烟令。

烟草与明朝灭亡的关系。当时还有一说。明熹宗天启年间,坊间曾流传过一首童谣,其中有一句是:“天下兵起,遍地皆烟”。这首童谣后被看成是预言明朝灭亡的谶语。在今天来看,“吃燕”与“天下兵起,遍地皆烟”不过是一种附会,或是巧合。

清代名医提出吸烟有害健康

如今的香烟盒多标有“吸烟有害健康”的提示。早在清代,名医张璐已在其所著的《本经逢原》中提出:“岂知毒草之气,熏灼脏腑,游行经络,能无壮火散气之虑乎。”清代名医吴澄在《不居集·烟论》中甚至认为,“无病之人频频熏灼,津涸液枯,暗损天年”,对吸烟者提出了警告:“虚损之人,最宜戒此。” 清代医学家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一书里干脆将烟草列入“毒草类”。

吸烟有害不言而喻。因此古代有识之士一直呼吁人们远离烟草。清康熙三十年进士张翔凤在《种烟行》诗中即称:“吁嗟老农勿健羡,此物鸠毒奇莫居。”

为此,古代医家还曾使用很多方法来消除烟草带来的危险。《药性考》用“煎胡黄连合茶服之”,解烟毒;《医奥》以“黑砂糖合井水服之”,解烟毒;《景岳全书》中拿白糖来“解醉”;《梅谷偶笔》则认为红砂糖、甜瓜子可以解烟毒。

明清时期烟草行业盛行缘于暴利

既然烟草有害健康,吸烟为何还那么盛行?除了吸烟本身易成瘾外,与背后的暴利有直接关系。烟草当时还是一种重要的出口货品,俄罗斯人最喜欢购买。据清康熙时期的方式济所撰《龙沙纪略》记载,“边卒携一缣值三四金者易二马,烟草三四斤易一牛……”

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中记载,有一个叫郑翁的烟草商,“不数年,积资巨万矣”。据明末清初史学家杨士聪《玉堂荟记》记载,明代末期,在北方种植烟草,“一亩之收,可以敌田十亩”。

到了清雍正、乾隆时期,利润稍有下降,但仍大大高于种植粮食作物。乾隆年间的文学家、桐城派创始人方苞在乾隆年间,曾上《请定经制札子》,奏称:“老少男女无不以烟相矜诩,由是种烟之利独厚,视百蔬则倍之,视五谷则三之。”

清乾隆二年进士彭遵泗也在《蜀中烟说》中记述,当年在四川种植烟草“大约终岁获利过稻麦三倍”。有如此“厚利”,怎能不“民争趋焉”?有的地方“烟草之植耗地十之六七”。

由于烟草对肥料和地力要求高,“种烟必须厚粪”,而且费工费时,严重影响了粮食作物的生产。清人刘汶在《种烟行》诗中感叹:“愚民废农偏种烟,五谷不胜烟值钱。岂知谷贱饥可饱,忍使良田滋毒草。”

清太宗皇太极入关前颁禁烟告示

吸烟全面盛行,是在清代。中国禁烟史上力度最大,且明确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也是在清代。清朝前几位皇帝均视烟草为“妖草”。皇太极入关前,烟草已在关外流行,时为后金首领的清太宗皇太极,于天聪九年曾检查大臣“不遵烟禁犹自擅用”的问题。天聪九年即公元1635年,是明崇祯八年,皇太极禁烟甚至比明朝崇祯皇帝早4年。

清太宗崇德四年6月26日,后金户部还颁发了一则禁烟告示,明文规定,“不许栽种,不许吃卖”,如果违反规定,“被人捉获,定以贼盗论,枷号八日,游示八门,除鞭挞穿耳外”,还“罚银九两,赏给捉获之人……”

皇太极还曾下旨禁止贩卖烟草:“凡犯禁者,一斤以上先斩后闻;未满一斤者,囚在义州,从重科罪。”

清军入关后,又发出了几次禁烟令,明确规定不得在公共场所吸烟。康熙皇帝带头不吸烟。后来的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也都曾发过禁烟令。

事实上,古代“禁烟令”虽然多,但从来没真正禁住过,如禁烟最严格的皇太极,仅因“禁不止”,竟然主动撤销禁烟令,只要求民众自种自吸,不要再去购买即可。如果说古代禁烟最彻底的,大概非太平天国莫属。《天条书》明确规定:“凡吃黄烟者,初犯责打一百,枷一个礼拜;再犯责打一千,枷三个礼拜;三犯斩首不留。”

篇10:经典的禁烟标语

(电子屏滚动播出)

1、健康随烟而灭!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

2、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

3、现在吞云吐雾,以后病痛缠身。

4、青烟长在,恶梦长随。

5、香烟是魔鬼的契约。

6、不一定烟雾缭绕的地方才是天堂。

7、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

8、无烟世界,清新一片。

9、还人类一片清新,请丢掉手中的香烟。

10、点燃香烟的一刹那,你也点燃了死亡的导火索。

11、烟缈缈兮肺心寒,尼古丁一进兮不复还。

12、都说吸烟的男人够潇洒,可知香烟的危害有多大?

13、请把火柴留给你的生日蜡烛,而不是香烟。

14、生命只有一次,怎能断送在香烟上?

15、燃烧的是香烟,消耗的是生命。

16、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香烟---燃尽自我,贻害

众生。做蜡烛or吸烟?

1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吞云吐雾中,物物皆湮灭。

18、吸烟几时止?美景几时还?青春何能驻?生命何与

共?只愿君能禁吸烟,盼回“无烟好世界”!

19、吸烟是你最简单的快乐,也让你最彻底地哭泣。

20、我最怕最怕烟雾蒙蒙,看不清看不清你的面容。

21、摒弃吸烟陋习,创造健康新时尚

22、珍惜生命,崇尚文明生活;热爱生命,养成良好习

惯。

23、远离烟草,拒吸第一支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卫

24、拒绝烟草,珍爱生命

25、吸烟有害健康

26、远离烟草,崇尚健康,爱护环境

北京市永定路中学

篇11:学校的禁烟标语

1、珍惜生命,远离香烟。

2、拒绝烟草,珍爱生命。

3、公共场所,让我们拒绝烟草。

4、千万别点着你的烟,它会让你变为一缕青烟。

5、点燃你的烟,污染了空气,害了人性命,良心在哪里。

6、在这里,香火不再延续。

7、也许,你的指尖夹着他人的生命。

8、吸烟是继战争、饥饿和瘟疫之后,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9、不抽一支烟,快乐似神仙。

10、燃烧的是香烟,消耗的是生命。

11、香烟是魔鬼的契约。

12、青春,随烟而逝。

13、为健康,为家人,为自己,拒绝吸烟。

14、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少抽一只烟,健康每一天。

15、营造健康生活,创建无烟校园。

16、无烟校园,清新一片。

17、还校园一片清新,请丢掉手中的香烟。

18、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熄灭您手中的香烟。

19、都说吸烟的男人够潇洒,可知香烟的危害有多大。

20、不一定烟雾缭绕的地方才是天堂。

21、点燃香烟的一刹那,你也点燃了死亡的导火索。

22、为了让人类多繁衍几代,让我们从今天起就戒烟吧。

23、请不要让你的自私点燃我的大楼。

24、让你的肺清亮一点。

25、为了妇女儿童的健康,请勿吸烟。

26、远离烟草,拒吸第一支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卫生。

27、青烟长在,恶梦长随。

28、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那需要太大的勇气。

29、如果你想吸烟,定时炸弹在身边。

30、一时的快乐,永恒的伤痛。

31、提神不妨清茶;消愁不如朋友;若吸烟,又何苦。

32、它是你最简单的快乐,也让你最彻底地哭泣。

33、人人参与控烟活动,共创健康无烟环境。

3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吞云吐雾中,物物皆湮灭。

35、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

36、摒弃吸烟陋习,创造健康新时尚。

37、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

38、现在吞云吐雾,以后病痛缠身。

39、珍惜生命,崇尚文明生活;热爱生命,养成良好习惯。

40、健康随烟而灭。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

41、吸烟,我们可以选择,那么,生命呢。

42、烟缈缈兮肺心寒,尼古丁一进兮不复还。

43、少一支灰色的烟,多一片蓝色的天。

44、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45、为了爱你和你爱的人,请不要吸烟。

46、我最怕最怕烟雾蒙蒙,看不清看不清你的面容。

47、远离烟草,崇尚健康,爱护环境。

48、香烟—燃尽自我,贻害众生。

49、燃烧的是香烟,消耗的是生命,远离香烟,健康你我他。

50、你的香烟,我的石油,注定我们不能相爱。

51、生命是短暂的,吸烟会使生命更加短暂。

52、为了您的爱人,您的孩子,请不要吸烟。

53、生命只有一次,怎能断送在香烟上。

篇12:关于厂区禁烟的通知

新厂区各单位、全体员工:

为控制吸烟的危害,消除公司安全隐患,保障公司全体员工身心健康,维护公司良好工作生活环境,树立公司形象,同时为全面推行6S做好前奏。现就有关厂区禁烟规定通知如下:

一、本厂职工除在指定吸烟区(厕所)外,所有区域(如公司办公楼、车间、食堂、绿化带、道路及施工工地等地)实行24小时禁烟;接待来宾时,提倡不敬烟,不接烟,并主动提醒外来人员公司禁烟规定。发现一次罚款100元,直接领导连带罚款100元;

二、外来协作施工单位,进入厂区之前必须由接洽部门向施工方具体负责人阐述公司禁烟规定;如发现一次罚款100元,主管单位负责人负连带责任罚款100元。

三、公司企管部负责禁烟管理,随时组织保安、后勤等相关部门对禁烟区进行巡查,并负责开单处罚,财务统一在工资(施工单位在押金或工程款)里扣除,所有罚款单独管理,最后作为员工福利使用。

本规定从签发日起试运行,2012年3月1日起实行。

各单位、各部门应积极进行禁烟宣传,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创造一个文明有序的工作、生产、生活环境。

特此通知

---------------------公司

篇13:清末禁烟运动中的基层民众

一、上谕的颁布及农民的反抗

1906年, 清廷因受国内环境之影响, 遂决心禁烟。光绪三十二年八月三日 (1906年9月20日) , 朝廷遂明降谕旨, 定十年期限禁绝鸦片, 并令政务处妥议章程, 其文曰:

“自鸦片弛禁以来, 流毒几遍中国, 吸食之人, 废时失业, 病身败家, 数十年来日形贫弱实由此, 言之可为痛恨, 今朝廷锐意图强, 亟应申儆国人, 咸知振拔, 俾祛沉痼而蹈康和。著定限十年以内将洋土药之害一律除净。其应如何分别严禁吸食, 并禁种罂粟之处, 著政务处妥议章程具奏。钦此。” (1) 三天后, 当时活跃在民间的著名报刊———上海的《申报》也刊载了这篇上谕。

但是在1906年, 当清廷颁布这一禁烟令时, 某些内陆省份所种植的鸦片面积已经超过该省总面积的一半了。于是在当时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罂粟的种植面积之广与用来生产粮食的土地之少形成强烈的对比。由于农民在罂粟上的投入远大于其它产品的投入, 导致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不断增加。因此, “对大多数农民而言, 要他们停止种植罂粟就等于要他们的命”。 (2)

当时在中国的美国人罗斯说, “表面上看来, 禁止种植鸦片简单可行, 与美国国会禁止西部种植玉米、南部种植棉花的政令没什么区别。但是很多人认为, 鸦片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无能的清政府将永远不可能具备必要的能力和权力来禁绝鸦片”。 (3)

的确, 在上谕颁布及开始实施过程中, 农民们便上演了一系列的反抗活动, 致使禁烟战争迂回曲折:

某县令宣布禁烟令, 并表示会恪尽职守。而所有种植鸦片的农民齐聚衙门, 屈膝匍匐, 恳求这位“父母官”能够高抬贵手, 让他们种完这一季的罂粟。除非这位县令是个坚决的改革派, 或者不怕乌纱不保, 他是不会完全铁面无私的。当然如果答应了百姓的请求, 这位县官会得到一笔丰厚的贿赂。实际上, 县令的俸禄不过是表面上的东西, 他会从当地百姓身上捞到不少油水。

如果请求不奏效的话, 农民就会用别的策略来应对禁烟令。例如, 他们会在偏僻小道旁开垦一小块地种植罂粟———墙后、树下、河谷边———他们甚至会把罂粟花的枝叶和花束剪掉, 远看根本看不出是罂粟。官府会不时派一些跑腿的调查违令的种植行为。这时, 农民只能想办法引开调查员的视线或者贿赂他们。尽管如此, 地方官一旦听说有人违令种植罂粟, 便会乘八抬大轿带着一队人马前往, 强令拔出非法罂粟。这时, 农民的策略就马上改变了。几个结盟村的农民聚集在一起, 拿着镰刀、甘草叉和勾镰共同对付官府。我们造访武功县之前不久, 一群暴民就把前来检查的县令随从打得落荒而逃, 连县令本人也能幸免于难。这位县令被逼躲到一个寺庙中, 并且贤明地告知众农民:农民可以随意种植罂粟。 (4)

农民们反抗的形式各种各样, 甚至计谋百出, 可谓是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比如在福州, 农民种植罂粟的计谋是这样的:

1月份, 重庆道台耳闻福州有人藐视王法私种罂粟, 便带领一队士兵前往巡查。他当即罢黜了福州县令, 罚款7000美元, 并派士兵铲除各地罂粟。但是, 农民用泥土把罂粟幼苗覆盖住, 而且士兵就算发现罂粟也只是小心地割掉顶端部分, 不会把罂粟苗连根拔起。显然这些士兵是受到人贿赂才这样做的。一周以后, 道台和随从以为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便心满意足地离去了。此时, 农民变迫不及待得把罂粟苗上的泥土拨开, 并且在其间种上豌豆、大豆或麦子。等这些作物长高之后, 能够很好地掩护罂粟生长而不被发现。当然还有如何对付新上任的县令的问题。但是这位长官私下违令敲诈勒索, 还道貌岸然地宣布罂粟种植行为已经被禁止, 并宣布6月份将亲自私巡罂粟种植情况。一经发现罂粟, 则查抄土地, 并笞挞其主。然而, 他心里非常明白6月份是罂粟收割的季节, 那时候根本就看不到罂粟了! (5)

由此可见, 在清廷颁布上谕, 锐意禁烟之始, 农民的反抗意识还是很强烈的, 不但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计谋与对抗官府的方式, 而且贿赂地方官员, 以保证罂粟的继续种植, 而这些地方官也乐于为这些罂粟种植户掩护。

二、禁烟章程与民间的相应措施

在1906年禁烟上谕中有“著政务处妥议章程具奏”, 在1907年, 即光绪三十三年十月, 政务处遂议定章程十条。

禁烟章程第二条“分给牌照以杜新吸也”, 第三条“勒限减瘾以苏痼疾也, 分给牌照以后馀六十精力渐衰者其戒食与否可从宽免议, 凡年递减二三或几年内一律戒断……”, 然而在民间, 基层的民众是如何做的呢, 罗斯如是记载:

福建是受教会影响至深的地方, 在禁烟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在福建之时, 当地有规定云:不经注册或领取许可证, 任何人不许吸食鸦片, 有违者财产充公, 以示惩罚。许可证并非人人都可以领取, 只有那些证明自己确实吸食鸦片的人才有资格。假如某人领取了许可证, 他必须将许可证号码贴在被许可吸烟的房门前, 除该房外, 他不许到其他任何地方吸烟, 吸烟时也不得接受任何人以任何借口的拜访;吸完烟后, 他必须将所有的烟具———烟枪、碗、灯、鸦片盒和针等收藏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要通过孤立非法吸食鸦片者, 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以减少吸食鸦片者的人数。

鸦片也由领取许可证的商人专卖, 这些商人必须对售出的每一盎司鸦片作出解释并交纳税金。同时, 鸦片不得在吸食鸦片现场出售。任何人都不准许自行制作鸦片, 必须购买成品。注册烟客每日能购买的鸦片数量在许可证中有所注明。专卖商在烟客购买鸦片时, 必须在许可证规定的鸦片数量后面的空白处盖章, 售出鸦片的数量不得超出许可数量。烟客每三个月必须更换一次许可证, 而且每更换一次, 能够购买的鸦片数量也随着减少。烟客购买鸦片以后, 必须手托鸦片从大街上走过, 而不需把鸦片藏在衣兜里, 不许卷起来, 不许攥在手中, 也不许装进盒里。任何人不得随意自制或销售吸食鸦片的工具。现有的供应要满足当前的需要。但是随着时间推移, 吸烟用具不断被焚毁, 吸食鸦片这一恶习的基础被不断削弱, 从而社会对鸦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少。 (6)

禁烟章程第六条:“官制方药以便医治也, 戒烟良方流传甚多, 应由各省选派精通医学之医生研究戒烟品, 期于各该处水土相宜者。酌定数方制备丸药, 药内以不掺入鸦片烟灰与吗啡为要。制成后由府厅州县备价领取发交该处善堂或药铺照原价经售, 其无力贫民准其免交药资并申请申商照原方配制施送以广流传。”第七条:“准设戒烟会以宏善举也。近来有志之士往往纠合同志创立戒烟会……”

从当时的民间传媒———报纸, 如《申报》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戒烟丸的广告, 包括一些药房的、民间药方的、禁烟会的各种戒烟丸广告, 甚至同一家在不同的版面上刊载了自家的药丸奇效。戒烟会也迅速发展起来, 其中, 中国国民禁烟会就在这次清末的禁烟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如:废除烟约, 恢复中国自由禁烟的主权;指导禁烟相对滞后地区禁烟活动的进行;宣传吸烟的危害, 劝导烟民戒烟;与租界有关当局交涉, 以促使它们配合中国的禁烟, 等等。

在禁烟上谕与禁烟章程颁布, 禁烟运动持续发展一段时间后, 基层民众的思想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进一步推动了禁烟运动。如罗斯言:“通过海报宣传、朝廷命官对乡长和乡绅的规劝、传道士的警告、改革家的不断演说、官方高校的普及教育及国内报界的说教, 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公众舆论都开始支持政府的禁烟运动了。吸鸦片逐渐成为‘讨人嫌’的习惯了。聚会餐桌上不再流行吸食鸦片, 年轻人也无需学习这种所谓高雅的技艺。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吸食鸦片的害处, 烟枪的奴隶们也处在非常难堪的位置上。让吸食鸦片的人拿着买来的鸦片、带着大木牌做的许可证在街上招摇过市, 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羞辱了。这种做法之所以行之有效, 是因为中国人最怕‘丢脸’。通过这种方式能使新一代对鸦片避之如蛇蝎, 最终达到禁烟的目的。” (7)

三、基层民众的共同参与

在前文中提到, 农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计谋来反抗禁烟, 但是这些诡计只是一时管用而已。“事实上, 鸦片种植最为猖狂的四川省生产的鸦片曾经占全国总产量的1/3;而今鸦片的种植面积已减少80%。说明鸦片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是鸦片生产的巨减。”“四个罂粟大省在禁烟令后, 粮食作物大获丰收, 远远弥补了不种罂粟的损失, 于是, 农民也开始向新政妥协……” (8)

除了农民及上文提到的民间售卖戒烟丸、成立禁烟会外, 在报纸上也有很多劝戒民众戒烟的宣传, 如《申报》1906年9月23日第十六版《黄楚九劝戒烟最新六言浅歌》:“吃烟有损无益, 世人莫不皆知, 大则倾家荡产, 小亦失业费时。放着父母不养, 累得妻子无依。面目光黑似鬼, 精神授作难期。儆官民情不管, 水旱盗贼听之, 甚至闹出命案, 他仍一塌沉迷, 遇着风厉督抚, 丢官还算便宜。其次读书士子, 十年攻苦为何, 一自鸦片上瘾, 志气日逐灰颓, 有才人不请教, 无才更无法施, 即不冻饿至死, 亦觉穷困难支。更有工人可笑, 每日所得甚微, 也向此中寻乐, 哪知乐极生悲, 要做断却主顾, 不做绝了生机, 等到尽头地步, 可怜鬻子卖妻。至于行商坐贾, 勤是第一着棋, 谁令不勤不俭, 无非烟字害伊, 弄得往来断绝, 说甚本利盈亏。还有耕种度日, 薄田几亩祖遗, 只因吃烟卖尽。全家到处流离。乞花几文有限, 先买烟灰土皮, 种种害人不浅……但今立宪宣布, 旧案必定重提, 不戒入废民籍, 不戒着么民衣, 如果回头不早, 岂非致悔噬脐, 从此堕落人格, 子孙都受人欺……”又如, 《申报》1906年9月30日第六版的《苏白劝妇女戒烟说》:“我儿是女眷呀, 那咋吃起鸦片烟来, 虽然一大半人, 说是身体勿好, 咋个肚气痛哉, 胃气痛哉, 吃一筒子烟, 像煞是好点。就此慢慢能吃上个。究竟一半是推脱呀, 譬如是弄弄白相落上个, 以前有人问起, 勿好意思, 终说是为子有毛病落, 然而亲眷终是瞒不过的, 背后七嘴八舌, 说奴吃这个断命烟……奴是一个女眷, 勿是替啥药房扬名, 为子女眷吃烟实在讨气, 实在勿该, 早点戒脱俚个好了, 俉多想想阿差勿差, 要戒勿要戒。” (9) 尽管这些宣传在某些程度上是商家为自家的戒烟药作宣传, 但是, 在报纸这个当时最广泛的传播媒介上刊载的这些浅歌和戒烟说在民众中还是能够达到一定的禁烟宣传效果的。

罗斯说:“想想看吧!在中华帝国辽阔的土地上, 无数社会团体参与了这场禁烟斗争。一边是罂粟种植者、烟馆老板、鸦片商和一些烟客;另一边是为数很少的有识之士, 是改革家和爱国者。他们认识到, 如果继续让鸦片毒害人们的身心, 中国必将沦陷为他国的奴隶……中国人民正从浑浑噩噩、自私自利的思想状态中走出来;一个关心社会道德问题的群体已经形成;公众舆论在中国开始萌芽。无数人生平第一次思考‘什么是公共利益’。” (10) 可见, 在禁烟运动进行到中后期的时候, 基层民众参与度已经很高, 是这些为数最多的民众在推动着禁烟运动的发展。

四、结语

罗斯在《病痛时代》中写道:“这场战争不仅关系着数百万烟民的切身利益, 更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战争的胜利必将让中国人获得独立, 并将让中国人最终与白种人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掌握世界的命运。”然而可以说, 在清末这次禁烟运动中, 虽然最初倡导禁烟的是清廷, 并且这场禁烟与当时的国际与国内的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 但是, 如果没有这些民间有识之士促使民众的思想意识逐渐转变, 没有最广大的民众的积极戒烟活动, 单靠清廷和贵族, 这场禁烟运动绝不可能成功。

参考文献

[1][美]罗斯.病痛时代: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中央编译出版社.

[2]于恩德.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八十八辑中国禁烟法令变迁史》文海出版社, 2005.8.

[3]杨长年.晚清民间禁烟思想与实践.船山学刊, 2007.1, VOL63, (1) .

[4]杨积广.从申报广告看清末禁烟.历史教学问题, 2005, (6) .

[5]苏芜芜.清末禁烟运动与中国社会.同济大学学报, 2004.12, VOL15, (6) .

篇14:明清时期的吸烟与禁烟

烟草传入中国的时间,至迟不晚于明朝万历年间。明末医生张景岳(介宾)《景岳全书》记载:“此物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地土皆种植之。”其传播路线,根据吴唅、陈树平、陶卫宁等人的考证,大约有南方的“吕宋—台湾、福建”“南洋—广东”及北方的“日本、朝鲜—东北”等数条路线。

从史料分析,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应当是烟草较早传入并广泛种植的省份,起到了传播中转站的作用。在传播过程中,军队的频繁调动起了重要作用。如西南地区,明末“征滇之役,师旅深入瘴地,无不染病,独一营安然无恙,问其故,则众皆服烟。由是遍传,今则西南一方,无分老幼,朝夕不能间矣”。在东北地区,烟草“古不经见,辽左有事,调用广兵,乃渐有之,自天启年中始也”。

由于烟草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与较强的成瘾性,其吸食也迅速传播开来。明人张岱《陶庵梦忆》载:“余少时不识烟草为何物。十年之内,老壮稚童、妇人女子,无不吃烟,大街小巷尽摆烟桌,此草妖也。”清初《三冈识略》记载:“明季服烟有禁,惟闽人幼而习之,他处别无一二也。近日宾主相见以此为敬,俯仰涕唾,恶态毕具。始则城市服之,已而沿及乡村矣。始犹男子服之,既而遍闺阁矣。”沿至清代中期,吸烟俨然成为社会风气,“今世公卿士大夫,下逮舆隶妇女,无不嗜烟草者”。在北京街头,“大街小巷尽摆烟摊,土产烟具和清水,供人随购随吸,大户人家年购烟已逾千斤,户数已过酒户一半”。男性之外,女性吸烟也较普遍。其影响之深刻,乃至于被认为是“开门第八事”,“始犹间有吸之者,而此日之黄童白叟,闺帷妇女,无不吸之,十居其八,且时刻不能离矣。谚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今且增烟而八矣”。具体吸烟人数,历代史无明载,马建忠《适可斋记言》曾载:“近日吸烟者不论男女,十有六七。统计天下户口扯计,大县不下百万,中小县者约五六十万,今从少科计,每县食烟以十万计。”烟民数量之多可见一斑,清代著名的“大烟袋”纪晓岚,乃至乾隆皇帝、慈禧太后等,都是明确的“烟民”。除内地汉族外,东北、西北、西南边疆地区的满族、蒙古族、苗族等,对于烟草的种植和吸食也有广泛的流传。

吸烟者的增多刺激了烟草的生产,烟草种植面积也相应扩大。到清代中期,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岛,西至新疆,烟草种植已经遍布国内各个地区。南方地区,如福建:闽西“八邑之膏腴田地,种烟者十居三四”;闽南沿海“烟草之植,耗地十之七八”。云南宁州:“种烟之地,半占农田,卖烟之家,倍多米铺。”陕西汉中地区:“城固水以北,沃土腴田,尽植烟苗。盛夏晴霁,弥望绿野,皆此物也。当其收时,连云充栋。”北方华北及东北地区也广泛种植,方苞上奏称:“以臣所目见,江南、山东、直隶上腴之地,无不种烟,而耳闻于他省者亦如之。”据郑昌淦统计,清代商品性的烟草种植遍及内地17省165州县,可谓遍及天下。大规模种植的基础上,形成了专业的烟草经济,有人甚至为各地所产之烟排名:“衡烟出湖南,蒲城烟出江西,油丝烟出北京,青烟出山西,兰花香烟出云南。其他如石马、佘粮、浦城、济宁等名皆是。总之,闽产者佳,燕产者次之,湘江石门产者为下。”福建的浦城烟尤为著名,“以地得名者,闽中尝与武夷茶、建兰等同入上方,故名贡丝”。同时形成了一批烟草贸易集散中心,如福建漳州、湖南衡阳、湖北汉口、山东济宁、甘肃兰州等地。

从吸食方式来看,有旱烟、水烟、鼻烟、嚼烟等多种,北方多旱烟,南方多水烟,而鼻烟则主要流行于权贵阶层。近代以来,欧美机制卷纸烟传入,迅速成为主要的吸食方式,并延续至今。

历代禁烟及其效果

烟草传入中国之后,种植和吸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引发了不同阶层对此问题的思考和忧虑,涌现出诸多的禁烟主张与措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烟草危害健康,影响生活

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等数百种有害物质,有强烈的致癌作用,长期吸食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造成严重危害,严重影响健康。明清时期对此已有一定的认识,清初方以智《物理小识》云:“(烟草)久服则肺焦,诸药多不效,其症忽吐黄水而死。”《高要县志》载:“久服面目俱黄,肺枯声干,未有不殒身者。”同时,烟草的价格较贵,长期吸食,购买烟草和烟具,也是不菲的花销。蔡家琬《烟谱》载民谚:“一日吃烟钱,多似一日吃饭钱。”包世臣《安吴四种》为此算过一笔账:“数十年前,吃烟者十人而二三,今则山陬海,男女大小,莫不吃烟。牵算每人每日所费不下七八文,拾口之家,终岁吃烟之费不下数十金。”

2.侵夺粮田,影响农业生产与社会稳定

传统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烟草的广泛种植,侵占良田,消耗劳力、肥料和资金,影响了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传统社会的稳定。雍正五年敕曰:“米谷为寿命之宝,既赖之以生,则当加意爱惜。至于烟叶一种,于人生日用毫无裨益,而种植必择肥饶善地,尤为妨农之甚者也。唯在有司谆切劝喻俾小民醒悟,知稼穑为身命之所关,非此不能生活,而其他皆不足恃。”这条禁令,充分反映统治阶层对于烟草的认识。

除了占用粮田,种植烟草需要大量肥料与人工投入,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安吴四种》载:“种烟必需厚粪,计一亩烟叶之粪可以粪水田六亩。又烟叶除耕锄之外,摘头、捉虫、采叶、晒帘,每烟一亩需人工五十而后成。其水田种稻,合计播种、插秧、莳禾、芸草、收割、晒打,每亩不过八九工。旱田棉花、豆、粟、高粱,每亩不过十二三工。是烟叶一亩之人工,可抵水田六亩,旱田四亩也。”种植烟草也耗费地力,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每栽烟一岁则地力已竭,越岁又易一亩以种之,递年更换,有休一岁仍种烟者,休二岁三岁仍种烟者。既已占去禾亩更换栽谷,尽皆瘠土”。

烟草广泛种植的后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分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如江西瑞金县,烟草“凡米盐鸡豚蔬果油炭之属,尽皆腾贵。此不种烟之人更受种烟之害也。瑞金产谷虽不多,然二三十年前下流米无运至上流者,瑞斗米不过四五分,未为空乏。今则下流米一不至即皇皇不能终日”。河南禹县,“夺种谷之田以种烟,谷以地隘而获少;分种谷之地以种烟,谷以力绌获又少。谷少则草亦少,少则贵矣。今谷价十倍于往昔,草价更十倍于昔年”,最终的局面是“明受其利而暗受其害”。endprint

有鉴于此,明代崇祯年间曾两次下令禁烟。《玉堂荟记》载:“己卯(崇祯十二年),上传谕禁之(烟草),犯者论死。庚辰(崇祯十三年)有会试举人,未知其已禁也。有仆人带以入京,潜出鬻之,遂为逻者所获,越日而仆人死西市矣。”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四年(1639年)亦曾颁令禁止官员等栽种、吸食“丹白桂”,违者严加治罪,枷号、鞭打、贯耳等。崇德六年(1641年)重申禁令:“近见大臣等犹然用之,以致小民效尤不止。故行开禁,凡欲用烟者,惟许人自种而用之,若出边货买者处死。”此后,康熙、雍正、乾隆诸帝均曾下令禁烟。《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凡紫禁城内及凡仓库、坛庙等处,文武官员吃烟者革职,旗下人枷号两个月,鞭一百。民人责四十板,流三千里。该管官员见而不行捕首被旁人捕首者,该管官员俱罚俸半年。”其禁令与处罚措施可谓严密,但屡次的禁令与森严的法律制度,并没有阻挡烟草在中国的传播。

讨 论

清代陈琮《烟草谱》总结道:“烟之为用,其利最溥,辟瘴、祛寒之外,坐而闲窗,饭余散步,可以遣寂除烦;挥麈闲吟,篝灯夜读,也可以远避睡魔;醉筵醒客,夜雨篷窗,可以佐欢解渴;斗室之中,沉檀,饮片,而一枝斑管呼吸纡徐,未始非岑寂中之一助也。”可见,烟草除“辟瘴、祛寒、除烦”等药用价值外,在个人精神生活与社会交往中,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权贵阶层,将吸烟作为流行风尚,对社会风气起到了引领作用,又往往不受屡次禁令的约束,使得社会大众对此趋之若鹜。

吸烟成风,大量烟民对烟草的强烈需求,使得利润丰厚的烟草种植屡禁不绝,且日益扩展。如清初江西安远县种田与种烟的经济收入对比,“田一百把(约三亩),除牛税谷及所赚之外,纳租十二桶。种烟每百把可栽一千本,摘晒可三百斤,价钱每百斤四千文,价贵六千文不等。新稻出,每桶三四百文不等。将一百斤还租,仍获二百斤之利”。清末时山东临朐地区,“每亩约产烟叶一千斤,每斤平均约售价银圆六分……一个不用雇工而自行耕种的小土地所有者,每种烟一亩,每年可获约六十元的收益。除去肥料、人工等成本,种植一亩烟草可获纯利润约五十元,是粮食作物收益的4倍,桑地收益的2.5倍”。

烟草作为一种外来作物,在短短的百余年间,迅速流传全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正是在深厚的社会风习和丰厚的经济利益驱动下,烟草的种植非但没有被历次禁令打断,反而不断稳定地发展。直到今天,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与消费国,禁烟行动踟蹰不前,内中原因值得深思。

上一篇:时光之感作文下一篇:天云杂1号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