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浦试验区小学教学计

2024-05-01

大浦试验区小学教学计(共4篇)

篇1:大浦试验区小学教学计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有效练习 功能

一般地,练习具有促进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功能。这是泛学科的共识。为了切实提高数学练习的有效性,一方面,必须明确“有效”的确切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效”是指“有效果”、“能实现预期的目的”。在本文中,意指学生通过练习获得进步或发展。具体地:一是“有效果”,练习达成了预设的进步或发展目标;二是“有效率”,付出特别是时间的付出,比较经济;三是“有效能”,练习的潜在导向符合教育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对于练习的功能,仅仅停留于教育学层面的“概论”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入学科教学法层面,针对小学生与数学的特点,具体揭示小学数学练习的各项功能。换句话说,在探寻改进措施之前,有必要明确小学数学练习的有效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

1、设计有效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是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概念又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所以,理解概念对于小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我国数学教学应该继承与发扬的传统。

在小学,明确给出定义的数学名词、术语是相当有限的,更多的是基于数与形的认识形成的概念。以万以内数的认识为例,促进学生理解数概念的练习,可以从直观化、生活化或形式化等角度着眼设计。

2、设计有效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法则

这里的法则,包括数的大小比较、数的互化、数的四则计算以及几何求积等的方法,其中大多需要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

以數的四则计算为例,除了常规的计算练习题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一些针对掌握法则的关键或难点的辅助练习,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试举两例。

(1)分数除法:6/7÷5/8=6/7×( )/( ) 8/9÷3/4=8/9○( )/( )

这是针对分数除法计算最为关键的步骤”颠倒相乘“设计的专项练习。

(2)退位减法:计算1000-678,通常是把1000分成(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此题采用填空的形式,将被减数中间有0时的连续退位过程加以展开,以帮助学生理解其内在机制。

实践表明,这样切中”要害“的辅助练习,练在刀刃上,对于突破关键、难点有着明显的效果。

3、设计有效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技能

在数学的技能中,单纯的操作技能,如数字的书写、计算器的操作等,是不多的。诸如口算、笔算、代入公式求值等,都属于特殊的智力技能。但由于这些特殊的智力技能,常常表现为通过练习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符合法则的随意运动方式,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表现出来,因此常被归入操作技能范畴。一般智力技能是指认识活动的技能,包括观察技能、思维技能、想象技能等,殊智力技能是在专门领域中形成并发展的智力技能。我们的追求是促进学生两种智力技能的和谐发展。

4、设计有效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养成教育,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所谓“优秀”,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各学科教师不可推卸的共同任务。

通过数学练习,除了可以培养认真作业、端正书写等一般的良好学习习惯之外,还可以培养数学特有的良好学习习惯,如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等。

从练习设计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必须仔细观察、检查、分辨才能解答的练习,以及专门练习验算的习题。这些练习的主要功能是强化认知,即强化对习惯内涵的认知,如检查、验算的方法和要点等。当然也能获得检查、验算等的体验,但真正形成习惯,主要依靠学生平时练习时有意识的关注,也需要教师经常性的提醒,尤其是以身作则的垂范。

5、设计有效练习,可以渗透教育

这里面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也包括数学思想、数学美育的渗透。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例,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数的过程中,根据本校抗震救灾捐款过程中的真实情况,设计了如下练习题:

汶川地震后,各班同学积极捐款。五(2)班有同学23人, 1人病假,实到22人,平均每人捐款82元。他们得知,五(1)班平均每人捐款83元,那么病假的同学要捐多少元,他们班的平均捐款数才能和五(1)班相同?

该教师关注了学科德育的时效性,而且自编的应用题可圈可点,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发现了多种解法,而且都能比较清晰地说明解题的思路。期间果然有学生插话:“让病假的同学多捐点,超过五(1)班……”教师立即回应:钱捐得越多受益的人就越多,但是爱心不以金钱多少为标准,只要人人尽心、尽力就行。

6、设计有效练习,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

练习的反馈功能体现在教与学两方面,教师对练习的批改是实现反馈的首要环节。

学的反馈主要表现为:学生知道练习对了,无形中起到了强化正确的作用;知道练习错了,特别是通过讲评知道错误所在及其原因,通过订正纠正错误以后,同样能够收到练习的实效。因此,必要的讲评、面批以及及时的反馈是确保反馈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的反馈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学生各种练习的应答、批改、统计与分析,教师可以获得教学状况的大量真实信息,从中了解教学的得失,进而积累教学经验或者发现教学失误,及时加以调整、弥补。

7、设计有效练习,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

我们知道,学习评价重在平时,加强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学习评价改革的主攻方向。因此,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表现既是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信息的主要渠道,又是实施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重要途径。

篇2:钱进大浦东

目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了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决定: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这一决定,无疑再次把上海推到了大发展的前台,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使得大浦东这一概念在此背景下正式崛起。

大浦东崛起

如果我们能够审视一下当前的经济大背景,就可以发现“两个中心”政策出台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而在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升级换代的加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上海来说也是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在上诲打造“两个中心”,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上海增添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更是为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找到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随着这一来自国家层面政策的推出,后续一系列举措正在紧锣密鼓地跟进。4月29日国新办专门就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许多热点问题被一一详细解读;紧接着,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市《关于撤消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同意撤消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上海市浦东新区;5月11日,上海召开“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会议”,公布了加快“两个中心”建设的各项具体任务和措施;5月13日。上海再次召开原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工作会议。

“两个中心”建设有两个轮子,一个是金融,另一个是航运,而从地理位置上看,金融的中心是陆家嘴,而航运的中心则是洋山深水港。而如果把这两点连成一线做一下扫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大浦东的版图,它有一个官方名称——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种种迹象表明,未来20年这里将会成为一片热土,各种新的机遇将在此聚集。而从更高的层面看,大浦东更是一个发展的理念,它代表了上海前进的大趋势,相关产业更会因此而得到有力的推动。所以把握大浦东,无疑就是抓住了下一轮上海的机遇。

两区合并构建热土

上海的“两个中心”建设无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在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撤销南汇建制,把原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的重大举措。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使南汇整个区域的未来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被大大提升。

南汇是上海的一个区,它的最东边与大海相连。2003年8月,在编辑部的组织策划下,本刊一组《抢滩南汇》的文章率先提出了南汇大发展的预言。当时随着洋山深水港的动工兴建,我们认为未来南汇的发展会和浦东新区融为一体,投资南汇无疑就是抢得了上海发展的先机。文章刊出后,也产生了广泛的市场反响和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不少投资者在通过各种方式“东进”南汇之后,都纷纷感到了那里的勃勃生机。

如今,2009年的5月,编辑部做出了再赴南汇采访的决定,因为两区合并不仅从政策面上印证了编辑部当时的观点,更使得这一区域展现出了新一轮发展的诱人前景。5月初,上海遭遇了难得一见的高温天气,而与此同时记者们的心也同样是火热的。因为我们就要去大浦东为读者进行一番探寻,以便能够解答关于它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采访的几天匆匆而过,记者们兵分几路,去了很多地方,也走访了很多部门。当最后一天大家在临港新城的建筑工地上相聚之时,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这一区域蕴藏着的巨大商机,也领悟到了这块土地将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杨周彝认为,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后,将逐步解决政策辐射、土地资源统筹规划、产业转型等诸多掣肘问题。在土地资源紧缺的今天,南汇规划产业用地高达187平方公里,居全市之首,丰富的土地资源将催生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根据目前的发展态势,由外高桥、陆家嘴、临港新城三点构成的大浦东金三角,有望成为上海未来10~20年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

政策有望继续出台

从目前来看,“两个中心”作为来自国家层面的战略构想,将会对整个上海发展形成长远的影响,对此广大投资者不可小觑。根据近期的一系列迹象判断,未来围绕“两个中心”建设的推进,后续政策有望进一步出台,这无疑是投资者可以关注的焦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日前明确表示:“下一步将由国家发改委来牵头,各部门参加,建立一个部级联席会议机制,来协调和推动写在文件里的一些政策的贯彻、实施。”他进一步指出,在此前的《意见》形成过程中,国家发改委已经会同财政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商务都、人民银行等12个部门对相关政策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对此,上海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肖林表示。“两个中心”建设一点不亚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确立的开发开放浦东这一战略部署,其中涉及70多项有关国际金融中心和60多项有关国际航运中心的政策性项目。在3—5年内必有大的突破。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培星也指出,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涉及到包括税收在内的很多政策,将有利于洋山保税港区进一步发挥其优势。另外还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浦东和南汇合并方案这么快就得以批复,未来或将还有进一步的政策突破。

跟着路线图去掘金

大发展的前景无疑是诱人的,每一位投资者都希望能够把握其中所存在的机遇,许多读者也就此向本刊编辑部打来电话咨询。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我们的记者通过自己的现场采访为大家绘制了一张掘金路线图。它应该能够给你未来投资带来一定的帮助。

篇3:“大浦东”背后的利益博弈

浦东南汇两区合并是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重大举措,但1+1能否>2,还要看规划、产业和政府功能的一体化的磨合进度。

颇受关注的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的上海市行政区划调整,在得到国务院批复不到半个月后,新的浦东新区高层人事调整已经尘埃落定。

5月18日,上海市委常委、原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被任命为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原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姜、原南汇区委书记戴海波、原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张国洪、原南汇区委副书记张才莲任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

在这五人中,姜从市政府层面空降新浦东最让外界感到意外。而其实这是在“情理之中”的。在姜调任之前,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一次谈话点出了他的工作重点。

5月11日,俞正声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坦言,“在一些问题上,我们遇到‘落实难,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究竟是我们的部署与具体工作脱节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们一定要弄清楚,我看是不是要专门找一个市委副秘书长‘狠抓落实,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此可见,上海方面对于两区合并中的磨合与执行力问题多有不满,姜的调任,其用意就是要在新浦东进入新一轮改革期后“狠抓落实”。

鋪路“两个中心”

此前的5月6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在例行新闻会上透露,国务院已于近日批复了上海市《关于撤销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同意撤销南汇区,并将其行政区划并入浦东。

“大浦东”的构想在政界和学术界讨论已久。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洋山同盛联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济师任先正还曾递交提案,建议 “成立大浦东区,可以分为北、南两分片,包括现浦东新区、南汇区和奉贤区的部分地区”。3月,两区即将行政合并的消息也开始在坊间流传并频频见诸报端。4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在上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正式证实,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的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不过,媒体此前报道内容与5月6日公布的有所不同,报道称“南邻浦东新区的南汇区部分区域,将并入浦东新区,南汇区的另一部分区域,将在现在临港新城的基础上单列为临港新区”。陈启伟对这一说法予以了更正,强调指出是“撤销南汇区,将南汇区的行政区域并入浦东新区”。专家学者普遍分析,此举剑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两个中心”建设。

上海体制改革研究会张辉铭表示,当前上海的整体布局是,陆家嘴、外高桥和浦东机场属于浦东新区,洋山保税港则属于南汇区,而陆家嘴和洋山港是这两大区的核心区域,它们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以前,浦东搞金融,外高桥、临港新城攻航运。这两区的合并既方便了陆家嘴金融中心的拓展,同时有效地连接了外高桥港区和洋山深水港区,无疑将使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优势得到叠加,联动效率也将提高。

迪士尼、大飞机项目也将直接受益于浦东南汇的两区合并。迪士尼选址基本处于两大区域交接地,合并后将有利于瓦解在此项目上的利益冲突。大飞机项目是上海承担的又一重大国家工程:今年2月,中国商用飞机设计研发中心正式落户原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而在去年,国家级民用航空产业配套基地及大飞机发动机项目也已正式落户原南汇区的国家级装备制造基地临港新城。新浦东的诞生,无疑将有力助推该项目。

过去浦东新区发展主要依靠土地批租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大量外资,创造了上海金融发展的奇迹。但现在浦东新区可供使用的土地逐步减少,单纯依靠土地吸金的模式相对滞后。浦东新区严重缺乏土地的现状已经制约了浦东产业升级的步伐,资料显示,原浦东新区目前的可用工业用地已基本见底,维持在10平方公里左右。两区合并将给新浦东带来大量的后备土地,原浦东新区面积532.75平方公里,原南汇区面积677.66平方公里,调整后的浦东新区总面积将达1210.41平方公里,“大浦东”格局初现,丰富的土地资源将催生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此外,对南汇区来说也有两大好处:一是产业重新布局。南汇的产业会转移延伸至浦东,从而促进产业经济,并增加产业人群;二是政策优惠和制度创新。由于浦东新区享受的国家政策较多,南汇将因此受惠。尤其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将使南汇区域经济发展提速。

“如果把南汇比喻成人,那么它现在已经从普通人变成了明星。”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维的解读是: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的方案,把南汇从“洼地”提升到了一个“高地”,亦为浦东带来更大“施展拳脚”的空间。

据报道,上海方面已进行了产业规划,“大浦东”地区整体空间布局为:一轴和四带。一轴是世纪大道至浦东国际机场发展轴。四带包括陆家嘴金融区为核心的沿浦江带,以一江三桥国家开发区为核心的东部发展带,以外高桥港、浦东国际机场和洋山港为依托的滨江沿海发展带以及原南汇中部面积广阔的农业发展带。根据上海方面初步调研显示,浦东将走综合性、高端化道路,而南汇则走专业性、特色化道路。

南汇地价飙升

随着“大浦东”出炉,南汇地价飙升。自今年上半年传出两区将合并的消息后,南汇区惠南镇、临港新城、周浦、康桥等地的房价短期内迅速上涨,两个月就飙升了10%。浦东与南汇合并,将大大提高南汇的城市化程度,受益最大的自然是开发商和土地掮客们。他们甚至来不及调整一个合理的二手土地报价,只能暂时咬住价格,捂地惜售;而许多想拿地的开发商还来不及出手,南汇已是一地难求。

据分析,此前浦东新区土地和南汇区土地存在着巨大级别差距。浦东新区核心区域为一、二级区域,其他区域基本都在五级以上,集中在三四级范围内,仅有少数区域土地属于七级及以下。反观目前南汇区土地级别,最高土地级别为七级,更多土地属于九级区域。合并之后,南汇区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土地级别将实现大幅提升,土地级别的提升,意味着土地出让底价的上涨,提升级别越多,上涨幅度越大。许多开发商、企业手头现有的土地也将随之水涨船高,土地价格的涨势将直接影响相关区域房价的上涨。

官方2003年6月30日公开的《上海市基准地价表》显示,一级土地商业基准地价为12260元/平方米,办公8200元/平方米(住宅及工业未标明);二级土地商业基准地价9920元/平方米,办公6200元/平方米,住宅6200元/平方米;七级土地商业仅为1269元/平方米,办公940元/平方米,住宅940元/平方米,工业295元/平方米。而目前实际的土地价格绝对差距会更大。

“大浦东”调整中所蕴藏着的如此巨大的土地价值调整空间,自然成为整个调整的行政及经济各领域意义之外,最受人关注的部分。

人事调整难题

“大浦东”突破了行政区划规制,使得土地、政策、资金、竞争等诸多掣肘难题将迎刃而解,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建设及其他大项目等将能通盘考虑,有望成为上海未来20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浦东和南汇的合并,上海区级官员的大规模调换,将不可避免地触及相关政府人员及企业的利益。

在高层人事调整确定之后,据了解,新浦东新区还拟于7月10日选举产生人大代表,并召开人代会,选举产生新的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政府组成人员。根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新一届浦东新区人大代表的名额总数为450名,浦东300名,南汇150名。而上一届浦东新区人大代表有450名,南汇有260名。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工作,将会在今年七八月间完成。

此前,上海就有将南市区并入黄浦区的合并先例,上海的一位基层官员表示,合并的“后遗症”至今仍然存在。他举例称,合并后的黄浦区某职能部门,一度有14个副主任,后来通过多年的分流、退休等安排,才逐步调整到位。

目前南汇有40多个委办局,并入浦东后,重新进行机构和人员调整在所难免,比如,南汇区有教育、卫生、体育局,而浦东相对应的则只有一个社会发展局。

在人事、机构合并上,由于浦东自开发开放以来一直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原则进行机构设置,而原南汇仍是传统的机构设置,在“大浦东”的格局内,将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在更大区域的运作。专家表示,“打造全国行政效能最高和行政收费最少的地区之一”,也是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人事合并可以肯定的是仍然沿用“大部制”的思路。

在5月13日召开的有关工作会议上,俞正声强调,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事关上海长远发展。他说,各级党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讲党性、讲大局、讲政治,以党的事业为重,正确对待个人进退流转,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篇4:大浦东,距离金融中心有多远

政策先行:

为金融业调整开道

《意见》的出台,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是不言而喻的。8月1日,国内首部金融地方立法《上海市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呱呱落地,以法律形式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布局“一城一带”的蓝图做了重点勾勒。之后,上海金融办发布的《上海市集聚金融资源加强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出炉。这份文件不仅明确了以陆家嘴金融城和外滩金融聚集带为核心区域的“金融版图”,可以适当地向邻近地区延伸和拓展,进一步拓宽了金融产业在上海的发展空间;而且将此前有关会议上提出的各项扶持政策措施落到了实处。

例如,为吸引外资法人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总部、大型金融机构各类营运中心聚焦到上海,根据《若干规定》,对外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改制成外资法人金融机构后注册或迁入本市的,给予一次性开办扶持资金;对总部“新落沪”的金融机构给予一次性开办扶持资金,在其开业或迁入5年内,对经营业绩、市场占有率、行业地位、资产质量、吸纳就业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考核,成绩突出的还给予相应的专项扶持资金。而对上述两类金融机构在开业或迁入5年内购买自用办公用房的,其房地产交易手续费减半征收,按契税应缴税额给予50%的地方贴费。

金融产品创新:

为国际化正名

一系列的政策猛药,显示的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对现有金融业做出调整的迫切愿望。敏锐的市场投资者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金融品种和金融服务品种将开始在上海的金融市场上发挥作用。

譬如银行业,在传统业务、基金、信托、金融租赁、保险之外,还得到支持以扩大并购贷款规模。有关方面还明确表态,将扩大国际开发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并支持有人民币长期资金需求的在沪外资法人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而除了将有序推出原油、汽柴油等能源化工期货和铅、白银等金属类期货,包括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外汇期货、股指期权等在内的金融衍生产品也都将一一现身;此外,境外企业在境内试点发行人民币债券,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的建设,离岸再保险业务的开展等等,也都在积极推进中。

一些项目的进展是很快就能看到结果的。9月下旬,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在“第三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上透露,上证超级大盘ETF、上证180风格ETF等产品已上报证监会,目前正在进行审核。此外,备受市场关注的沪深300ETF方案也已基本确定,目前正在抓紧进行技术准备,之后将进入报批程序。预计今年ETF基金发行不会低于3只。他还透露,上证所将探索跨境ETF开发上市,把境外重要指数引进来开发成ETF产品,供内地投资者投资和交易。

而在创业板后,上海国际板的推出也明显加速。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在公开场合透露,海外企业将会于明年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据称,渣打银行、星展银行、纽交所、可口可乐、西门子以及香港和黄、恒基地产等等,均有希望登陆国际板,更有海外媒体在报道中放言,上海证交所国际板IPO的“第一单”已确定为汇丰控股。

私募基金中心:

市场化主体色彩加大

能够显示金融中心建设开放化心态的,还有上海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示好。中国私募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每年私募基金筹资规模只有约人民币80亿元,目前也只有10只左右产业投资基金。而上海,从去年8月份开始,就提出了打造国内股权投资中心的目标。今年3月,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域的浦东出台重奖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落户。6月起,上海更是已经成为国内首个允许境外投资公司以“股权投资管理”身份在本地进行合法登记注册的城市。

8月4日上海成立了国内首家以金融产业为主要投资对象的产业基金——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该基金的发起人股东为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和上海国有金融企业集团上海国际集团,资金规模达200亿元,国外媒体直截了当地称之为“中国首只获得政府支持的私募股权基金。”专业分析人士认为,这支基金的设立代表着国资进入PE,这样不但能为国内产业结构转变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也使得大量闲置的国有资本得以流动,投入到风险虽大但获利机会极大的事业中去,总体上能达到国资保值增值的要求。

而如果说“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仍带有浓厚官方色彩的话,此后境外私募股权公司接连人民币基金的事实,足以说明私募基金在上海确实已经进入了“活跃期”。这些新设的、针对中国投资者的基金包括“百仕通中华发展投资基金”,募集资金约50亿元人民币;里昂证券(亚洲)与国有控股公司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设立的一支人民币100亿元的基金等等。上海作为“准国际金融中心”一直被诟病的一点是,行政色彩很多,市场主体的创新发展不多,以及市场化程度不够。而上海当前为私募基金创造的宽松环境,正是一种积极的转变。

软实力建设:

重要性超过人民币自由兑换

当然,上海目前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做的一切努力,还不足以摆脱两个实质性因素的制约。有分析认为,全球公认的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东京,在1998年的日均外汇交易额就分别达到了6378亿美元、3509亿美元和1486亿美元,而上海2007年全年交易额才2万亿美元(平均日交易额80多亿美元),甚至达不到日外汇交易额100亿美元的入门级国际金融中心标准,其症结就在于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总部均远离上海,以及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

从第一个制约因素的角度来看,不仅中国所有的宏观调控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云集北京,而且在金融业内部,几乎所有商业银行的总部都不在上海,一旦把整个银行的资金集中到总部统一运作,就意味着中国银行业资金总量的80%左右集中在北京,而不是上海。不过,对于上海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的地位来说,这一点应该不足以成为致命的弱点。发达的通讯条件可以缩短政治决策中心与经济交易中心的距离,物理位置上的差距未必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作为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手段,央行已经“微调”了上海总部的人事安排,管理层重心的倾斜,再次传递了对上海金融业地位的肯定。

上一篇:深度学习个人研修总结下一篇:学校校运会班级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