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改的宪法

2024-05-22

新修改的宪法(通用10篇)

篇1:新修改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3月11日通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按照中央关于修改宪法的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宪法修正案,完成了宪法修改的崇高任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宪法保障。修改内容涉及序言、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机构、国歌等内容。

宪法序言第十一自然段中“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宪法第一条第二款“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后增写一句,内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宪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阐述精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带头尊崇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根据中央精神,各级党委政府需认真开展《宪法》的学习宣传活动。我单位也积极贯彻落实县委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宪法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全民宪法意识,大力推动和保证宪法实施。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充分认识这次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具有持久生命力;此次宪法的修改在总体上保持了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推动了宪法的与时俱进。体现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展现出宪法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更好地发挥了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今后我将更加坚定不移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地位,切实保证宪法实施,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领会把握宪法修正案的核心要义,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坚持全面准确,学懂原文、悟透原理,在遵循系统性、连贯性基础上,注重深刻领会和把握这次宪法修正案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真正做到入脑入心,知行合一,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篇2:新修改的宪法

通过对新修改宪法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草案,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法,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领导立法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

针对这次的新宪法的学习我们能明确认识到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至今已有36年,自宪法确立之日起,我们党坚决带头尊崇和执行宪法,坚决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至上地位,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自2004年修改宪法以来,党和国家事业有了许多重要发展变化,为更好地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确保宪法始终作为根本法的绝对地位,亟须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始终尊崇和贯彻宪法所做的完善与努力。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动灵魂。此次宪法修改,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灵魂的集中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要不断确保宪法在新时代在全面贯彻十九精神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将新时期形成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写进宪法,具有重大的显示意义和历史意义。

3、我国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必须体现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从历次修改宪法的历程来看,每一次修改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当前,全面建成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杨帆起航,适当修订和完善宪法,将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进行及时的梳理与总结,充分展现了我们国家的根本法紧跟新时代步伐的时代自信,更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勇于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智慧担当和魄力

4、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我们坚决拥护宪法权威,忠诚履行职责,以这次宪法修改为契机,把实施宪法摆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为保证宪法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制度保障,把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篇3:论我国宪法修改的意义

一、我国进行宪法修改的原因

(一) 宪法自身的不完善和缺陷。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此从这方面来说, 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依宪治国。随着法治社会的深入发展, 要求宪法具有严密的规范性, 要求比较完善和健全的宪法规范。修改宪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宪法的规范性, 克服宪法的缺陷, 使宪法更进一步地趋于完善。

(二) 普通法律的规定与宪法规定不相一致或没有宪法依据。

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 没有宪法依据和宪法授权, 则不能制定法律, 普通法律的规定与宪法的原则和条文相抵触的, 抵触部分无效。但普通法律和宪法相比更具有易变性和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特点, 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修改宪法而使普通法律符合宪法的规定。

(三) 社会条件和社会实际的发展变化, 是宪法修改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原因。

二、我国宪法修改的过程和内容

1954年3月23日, 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共中央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初稿) 》, 之后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草案又作了修改。9月14日, 对宪法草案又作了修改。1954年9月20日, 通过了共和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由此正式诞生。

1975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宪法。颁布之后因为政治生活发生重大变化, 实施时间不足三年零两个月。

1978年宪法是一部过渡性宪法。人们开始进行开始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人们普遍认识到法制建设的重要以及75年宪法的荒唐, 于是当年匆忙通过了第三部宪法, 目的在于宣示文革结束, 对它作了两次修改。随着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 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诞生。现行宪法是四部宪法中较好的一部宪法, 主要内容是对54年宪法的回归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拨乱反正、思想解放的成果, 摈弃了1954年宪法已经不适应社会现实发展的陈旧内容, 剔除了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中的左倾错误, 既考虑了当时的现实情况, 又照顾到未来的发展前景。20多年来, 现行宪法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宪法保障。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 本次修宪是历届修改条数最多、涉及内容最广泛的一次。

三、浅谈我国宪法修改的意义

宪法修改即修宪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对宪法进行适当修改, 是我国宪政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 宪法修正充分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 反映了我党挂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大主张。

宪法修正案“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修宪为民”的现代法治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为核心, 体现了“宪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统一、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讲政治和讲法制的统一。”

(二) 新的宪法修正案通过以后, 作为宪法的新的组成部分,

将指引我国走向新的美好未来, 同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过程中必将为我国宪法在今后的进一步完善创造条件, 特别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了“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之后, 宪法和法律在我国不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而且已经成为政权机关施政的出发点和基本手段, 相信新的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和实施一定会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实行, 而成为我们建设和发展的更有力的推力和动力。

(三) 通过对宪法的修改, 使得法律在执行时比以往更简洁

明了, 更好地规定了人民的权利, 同时也给实践中执行部门法时带来许多便利。列宁曾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了人民权利,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仅是宪政追求的目标, 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使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上法治道路, 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充分体现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和社会主义优越性

(四) 有利于进一步清除左倾思想的影响, 使我国宪法更具科学性。

有利于维护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出现的新局面, 保证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保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依法治国, 首先是依宪法治国。通过法律的适时修改, 不仅能使宪法的内容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也能在全社会牢固地树立起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宪法[M].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第199页) 。

[3]温家宝.认真学习贯彻宪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J].人民日报, 2004.04.01.

[4]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进行研究部署[J].人民日报, 2004.03.19.

篇4:新修改的宪法

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今年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面临的任务相当繁重。种种宏观经济运行迹象 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如何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及时调控,让中 国经济巨轮平稳航行,避免经济大起大落,这给新一届政府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驗。

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 ,分析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部署2004年的工作。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 委员围绕农民增收、就业和社会保障、区域发展、能源消耗等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 题进行“会诊”,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说我国经济发展处在重要关口,是立足于基本国情的判断。从数字上看,2003年,中国 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的人均经济总量超过1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从低收入 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又是制约我们 发展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信贷规模过大,低水平重复建设 等新问题。这些现实情况,凸现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实际工作的重要 意义。

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我们将科学的发展观落到实处。人们在“两会”期间,将愈发关 注政府如何确定妥当的经济发展速度目标,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驾驭 好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与此同时,当前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也亟待解决,老百 姓们希望通过代表委员反映土地征用、拆迁、子女上学难、看病难等一些生活中的难题。

第四次修改现行宪法

“如果宪法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议修改,将赋予我们每一位公民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尚方 宝剑。”北京市民李继河对修改宪法充满着期盼。

不只是李继河,作为此次会议最受瞩目的议程之一,修宪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全国人 大常委会会议提请大会审议的宪法修正案草案,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维护公民权益摆到 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共中央提出的十四条修改建议中,有多处涉及公民的具体权益,老 百姓倍加关注: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 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明确了“补偿”原则,充分体现了对农民利益的关注。

——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不仅让越发富裕的中国老百姓们 吃上了“定心丸”,而且也将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就业和社会保障是民众安身立命的基础。“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社会保障制度”,这无疑会使城乡困难群体获益,生活进一步得到保障。

除了关注民生,这些建议修改的内容,将是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次重新 定位,处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吸纳了执政党中国共 产党最新的重大理论成果;“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社会主义事 业的建设者”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等内容,都是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新情况, 提出的新理念,都是根据这些年实践需要作出修改的内容。

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

回首一年间,人们发现无论是在法制建设还是在政府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都异 乎寻常地得到彰显。可以预计,“以人为本”将成为代表委员们审议讨论中频繁出现的词汇 。

居民身份证法、行政许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人为本、与民方便的立法宗旨鲜明 地体现在每一部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当中。

规范公安行政执法程序、公检法联手全面清理超期羁押、推出系列便民措施、司法无偿 救助……一系列关乎民生、符合法治精神具体措施,使人们感受人文关怀、司法公正的温暖 。

战胜非典、废除收容遣送制度、为农民工讨工钱……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成 为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使人们感受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来的 深刻变化。

篇5:宪法修改的重要意义

宪法是规范民主施政规则的国家根本法,是有关国家权力及其民主运行规则、国家基本制度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宪法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

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奋斗目标、战略步骤,有利于更好地团结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进一步明确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对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02 党与宪法的关系

篇6:浅析宪法修改的利与弊

洋溪中学刘志成【摘要】:法律必须放于社会实践中去,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更应该适应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之需要。我国的历次宪法修改活动亦有深刻教训。但同时,我国宪法也有成功的经验,本文简要分析我国宪法修改的利与弊问题。

【关键词】:宪法修改利弊改进

宪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历经了从不能修改到允许有限制的修改的过程。法国思想家西耶士就曾主张宪法不能修改,然而纵观世界各国的宪法几乎都有过不同程度、不同频率的修改。

一、宪法频繁修改的原因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她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问题,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统治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她的崇高地位表明了宪法是一种法律,是法律也就意味着具有法律的局限性,因而在适当的时候对宪法进行修改就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出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和直接组织经济文化建设的国家职能考虑,以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顺利运行的考虑,宪法在序言和总纲中对经济制度和政策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然而,当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之时在法律层面也会产生一个个与之对抗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许已经不适 1

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有可能与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相冲突,这应该是修改宪法的根本原因吧。我国的1982年宪法修改了四次总计31条,在这些修改中,涉及经济制度和政策的修改就有11条,占了三分之一的分量。

再者,宪法是一种政治性很强的法。作为根本法,宪法往往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相互妥协的结果,也决定了宪法不可能回避政治。我国宪法的历次修改,都是在党的建议和领导下进行的,党将其政策写入宪法中,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根本性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可能是全面的,但是政策往往反应的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物质和精神的发展状况,追求的是一种阶段性的最高目标,其时效性和针对性较强,但规范性和稳定性却较差,往往不能预见中长期社会将会发展到怎样的程度,是否会产生新的社会矛盾以及人们是否依然愿意遵守该宪法等,这样一旦其预设的目标达成时,或者无法完成时,为了能让社会发展持续下去,执政党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这样宪法修改就必不可少了。

二、宪法频繁修改的危害性

宪法作为一种法律,应该具有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约束作用,她能够指引人们的言行,使人们能预测并约束相互之间的行为,构建健康良好的社会活动秩序。然而频繁地进行宪法修改也会产生新的矛盾,新的问题。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所依之法首要的就是作为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中最基本问题的根本大法的宪法。频繁地修改

宪法就意味着国家在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基本问题决策上也频繁的在改变,这必然会使得人们觉得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处于方向不定的境地,使得刚形成的乃至是已经稳定的宪法秩序中断。同时也无助于人们形成对法治精神的信仰。错误地认为,我们生活在人治社会下;错误地认为宪法是政治家追逐政治效应的工具。从而忽视其存在,抹杀宪法的权威性,从此以后,人们或许不再尊重宪法。

目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在经历改革,宪法也会根据政治、经济改革发展需要作一些必然的调整,一些法律也会根据宪法调整而作相应改变,这样就有大量的法律处于调整的状态中,使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运作失去原有的平衡,国家、公民在此时则往往找不出充足的理据来寻求法律的援助。

三、宪法修改的改进

(一)宪法修改应更审慎,并使宪法简洁化

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有些条款是不可以修改的。如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些条款代表了一个国家不可变更的价值观念,修改这些条款就相当于要重新制定了一部宪法,因而只要现行宪法依然在实行,这些条款就不可修正。同时,宪法的修正应当使宪法趋于简洁、明白,易解释。而我国宪法则规定得较为具体和详细。如果一部法律的规定较为详细,而且得不到修改,那么在某些情况下就可能成为进步和改革的绊脚石。

(二)优先适用宪法解释等方式

宪法作为一种法律,必然同普通法律一样能由享有法定解释权。美国宪法就经常进行宪法解释活动以扩大或缩小宪法条款的适用范围,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减少对宪法的修改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社会影响。我国宪法赋予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解释宪法的权利,加强宪法的解释工作能够减少宪法的修改次数,有利于避免上述的危害性。

(三)完善修改的程序

我国法律关于宪法的修改仅宪法规定了“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谓规定的较为抽象、薄弱,对如此重要的法律进行修改,其程序应当有较为合理和具体的规定,确定如何提案、公告、审查、决议、公布等,当然也可以如有些国家一样不做规定,而直接在实践中实行,使其成为一种宪法惯例。

【参考文献】

1、《宪法究竟是什么》

2、《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3、《走出宪法频繁修改的境地》

篇7:宪法修改过程

1954年9月20日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一部宪法,共4章106条;

1975年1月17日 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二部宪法,共30条;1978年3月5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三部宪法,共4章60条;

1979年7月1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

1980年9月10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的决议;

1982年12月4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第四部宪法,共4章138条;

1988年4月12日 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 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 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2004年3月14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根据宪法修正案修正的宪法文本.① 指导思想中增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修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加规定“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②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③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同时增加规定“并给予赔偿”;

④再一次修改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⑤修改后规定“国家一招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拨弄个增加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⑥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⑦增加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⑧明确规定全国人大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外。还包括由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

⑨将“戒严”修改为“进入紧急状态”;

⑩增加规定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权;

⑾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由3年改为5年,从而使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一致,都是5年;

篇8:试论新形势下我国宪法实施的完善

关键词:宪法,宪法实施,社会文化,宪法价值,完善

一、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宪法实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但我们也无法否认社会文化对宪法实施的影响。当一种社会文化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公民日常行为和生活之中的时候, 即使是宪法的实施有时候也会显得“苍白无力”。进入新世纪, 我国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具体, 整个国家法治化进程的执行也越来越坚决。可以说, 宪法实施是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一个关键性的步骤, 是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的节点, 更是统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全局性纲领。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起这个问题。

我国的社会文化中, 自然而然地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对宪法实施的感情和行为习惯。因此, 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宪法实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在某种程度上说, 没有相适应的社会文化, 宪法的实施也就不可能进行下去。

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期, 新形势下的社会文化发展也在转型, 也在摸索。广大群众对于宪法的态度和法制观念的接受将在宪法的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我们知道, 在新形势下, 近年来, 我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由社会矛盾激化所导致的违法行为。可以说, 我们国家的法律文化或者说宪法宪政的观点总体上还是淡薄的, 我们实现国家的法治化就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

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 要进一步促进宪法实施, 增强宪法的执行力和实施效率, 还需要深层次地认识和了解我国的社会文化。我们提出,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通过社会文化发展促进宪法实施:

第一, 要大力推进党中央关于“党的事业要为先、人民利益要为先、宪法法律要为先”的“三为先”理念。如果说, 不同时期国民对宪法的认知理解是不同的, 那么, 新形势下, 我们就应该有新形势下的认知文化。我们应该大力推进宪法思想、法律思想的社会文化, 加大对公民的宪法和法律宣传, 及时制止错误观念和不正之风, 循序渐进地提高公民的宪法和法律认知水平, 以文化发展促进宪法的实施。

第二, 要大力加强对公民的宪法和法律教育。可以从社会文化层面出发, 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体会到宪法实施带来的实际意义, 这样就能够发过来促进群众对宪法文化的认识, 提高群众的宪法文化认知和理解水平。当群众的宪法和法律意识增强了, 也会反过来促进宪法实施的执行。

二、宪法价值与宪法实施分析

从我国宪法实施的过程来看, 宪法的价值并没有被完全地体现出来。宪法的实施程度不够, 也正是宪法价值共识不够造成的。不客气地讲, 我国的宪法颁布实施至今, 宪法价值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认可和认知程度并不广泛, 甚至可以说有时就是一种“无用的摆设”。因此, 我们要从宪法价值的共识角度出发, 加强广大群众对宪法实施的认识, 要在全社会形成对宪法价值的信仰和共识, 使人民群众心中有法, 有法可依, 这样我们才能促进宪法的实施, 做到依法治国。

三、新形势下我国宪法实施的完善

我国宪法的内容上基本做到了与时俱进, 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根本大法。但是, 与一些国家操作、实践基础扎实并且实际应用性强的宪法相比, 我国的宪法仍然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从宪法的实施来看, 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 宪法要能够与社会文化紧密切合、相辅相成

前文已经提到过这个问题, 如果想宪法的实施能够真正发挥出宪法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与社会文化就要紧密的切合, 要相互适应, 实现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这会是宪法能否可以积极地以根本大法的形式领导法律体系的必要条件, 也将是宪法不沦为“摆设”的必要条件。这对宪法的实施来讲, 是关键性的因素。

(二) 完善宪法的监管制度

完善宪法和宪法实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有效加强和完善宪法的监督机制, 对此, 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关于违宪审查机制。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违宪审查机构,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独立机构, 对行使宪法权力的机关进行监督, 并逐渐拓展为对全民性质的违宪监督。对待国家机关, 应当及时纠正违宪行为, 督促宪法的执行, 加强对违宪行为的监督;对待普通群众, 应当教育为主, 大力引导全社会对宪法的学习和认知, 努力提高公民的宪法思想和法律意识, 保证宪法实施的有效进行。

二是建立健全宪法诉讼制度。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的宪法诉讼程序和制度, 应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宪法诉讼程序和制度。所谓的宪法诉讼, 指的是凡是我国公民和组织、乃至国家机关, 当受到不法行为的侵害时得不到有力的司法救济和帮助, 有权提起宪法诉讼, 要求依法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利, 并可以依法对任何违宪行为提出诉讼。当然, 实现宪法诉讼制度的完善需要漫长的路要走, 不能一蹴而就, 但是我们要重视和关注这方面的实际困难, 不断地完善我国的宪法相关制度, 最终实现健全的符合国情的宪法诉讼制度的确立, 并以此促进宪法实施。

(三) 促进宪法原则要求具体化

要能够与时俱进, 使宪法的立法指导思想不断完善, 进行相应的配套性立法, 将适时立法、超前立法和经验立法结合起来, 丰富立法来源和思想, 以达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 在原则上不能粗枝化, 要能够精确地反映宪法的思想和精神, 要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活动并指导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总的来说, 就是要具体化的宪法原则才能对宪法的实施有促进作用。

(四) 要重视宪法的全民性意识

我们制定和完善宪法的根本目的是为民所用, 因此, 提高宪法的全民性意识是能够真正对宪法的完善和实施起到重要作用的。全民性意识的普及, 可以说是保证宪法实施所具有的社会思想基础和普遍社会心理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以行之有效的形式和途径, 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把提高全民、全社会的宪法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目标来进行, 使宪法真正走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才是促进宪法实施的根本性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杜承铭.社会转型与中国宪法理念的重构[J].法学评论, 2000 (3) .

[2]薛小建.中国社会转型的法律基石:1982年宪法的历史地位[J].中国法学, 2012 (4) .

篇9:日本宪法的修改与和平宪法的走向

【关键词】和平宪法;解释改宪;修宪

日本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后起之秀,其制定资本主义宪法的历史,较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晚,制定的成文宪法相应较少。1946年10月7日,日本议会通过新宪法《日本国宪法》,于1947年5月3日开始实施。这部新宪法以法的形式确定了美国占领当局铲除日本军国主义,进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的成果。因其旨在从法律上铲除日本军国主义、摧毁滋生战争的温床,故人们又称其为“和平宪法”。

一、和平宪法的影响

和平宪法共有11章103条,但最核心的是第一条和第九条,也最能体现和平宪法的宪法精神。

第一条全文为“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这确定了主权在民原则,明治宪法下作为主权者的“万世一系的象征”的天皇,如今只是“日本国以及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九条全文为“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留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除此之外,前言也给规定了永久和平主义与放弃战争原则。宪法否定侵略战争和不把战争作为解决国际纠纷的手段,在当今世界并不少见,但日本国宪法彻底否定战争,并为此宣布不保持所有战争力量,在世界史无前例。

和平宪法的颁布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彻底改变了战前日本的政治体制,奠定了日本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发展路线。其第九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资本,杜绝了日本开展军事外交的可能。加之受战后雅尔塔体制的制约,日本以和平竞争、追求经济繁荣为立国之本。可以说,和平宪法为日本走向和平与发展的道路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是战后日本经济繁荣、成为经济大国的重要根基。绝大多数日本人也承认,日本之所以有今天的和平与繁荣,除了千载难逢的国际机遇外,归根结底,是实施了这部被称为“和平宪法”的法典。

二、日本修宪之路

战后日本修宪活动大致有四次高潮,主要由以自民党为主的右翼团体推动,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按程序修宪阶段。早在40年代末,日本民主党、自由党和绿风会的保守议员就结成了“自由宪法期成议员同盟”,首开修宪之声。

其实根据远东委员会的政策,日本国宪法施行后一至两年期内,给予一次修改宪法的机会,需在一年以内实施国民投票。芦田接受总司令部旨意,意欲在国会设立非正式宪法研究会,但因国会与国民态度均消极而未能实现。政府最后回明没有修改意向。

2.主张明文修宪阶段。在几乎整个冷战时期,右翼的民族主义者都试图明文修改宪法,摆脱战败国的阴影,但基本是不成功的。自从中国确立共产党政权之后,美对日政策就从“民主化”转变为“反共军事基地”。于是在1949年7月4日麦克阿瑟将军发表了日本是不败的反共防壁的声明。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利用日本的军事基地以及得到日本的支持,美军占领当局指示日本政府建立“警察预备队”,后改为“保安队”。1954年保安队改为“陆上自卫队”,以后又组建了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和平宪法中的和平精神开始走向消亡。

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一些右翼分子认为重新武装的时机已到,主张修改宪法。1955年3月,内阁首相鸠山就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回答质询时提出要修改宪法的前言和第九条。但保守势力的企图在左派护宪势力和社会上和平运动的强烈抵制下,始终未能突破关于修宪与否的争论。

3.解释改宪与另外立法阶段。其实解释改宪早在宪法制定之初就有,比如著名的“芦田修改”,它为日本重新武装提供了一个可供开启的后门,但大量采用还是始于八十年代后期。当时日本政府改变策略,将试图明文修宪改为随意解释修宪,就是不必修改宪法有关条文,而是通过对宪法有关条文作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来达到修宪的目的。在学界,有人把解释改宪的行为区别于宪法修改,而归于宪法变迁,即在长期反复进行的显然与宪法的正文相违反、矛盾的国家行为(宪法实例),产生与废止该宪法的正文同样的效果(宪法规范力、时效性的丧失)。

但必须看到,日本是以宪法变迁论为借口,有意图地回避宪法修改程序并完成宪法修改之实,这种实质上的宪法修改是用玩文字游戏的手段逃避法律制裁的违法行为。虚假的宪法变迁,正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已远离宪法的基本理念。这集中反映在对第九条及其有关规定的突破上。

此后,日本开始不断制定与宪法精神相违背的单行法,来达到架空和平宪法的目的。1992年,国会通过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使自卫队终于突破了国门的限制。1994年日本政府修改《自卫队法》,把海外军事活动作为自卫队的重要职能。1994年9月社会党召开临时党代会,通过了自卫队的存在“符合宪法”的决议案。这些举动极大地削弱了护宪力量,对正在兴起的彻底修宪高潮客观上是一个推动。1999年5月通过的《周边事态法》,不仅防卫范围可任意扩大,而且可为美军提供后勤支援。

这些违宪的单行法给了日本扩大军事力量、发展军事技术“理所当然的借口”,和平宪法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4.实质性修宪阶段。近年来,修宪派的努力和媒体的引导渐见成效,从舆论调查结果看,日本国会议员和国民倾向于修宪的声音逐渐占了上风。修宪活动日趋频繁。

在历时五年多对宪法“广泛且综合的调查”之后,日本众参两院宪法调查会分别于2005年4月15日和20日出台了《最终报告书》和《关于日本国宪法的调查报告书》,日本修宪问题再次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这是2000年1月有修改

宪法创议权的国会第一次设立的对《日本国宪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进行全面调查的众参两院宪法调查会,五年来有关修宪讨论的集大成之作。两院报告书的出台,表明关乎日本未来政治走向的修宪运动结束了“论宪”阶段,进入实质性修宪时期,迈出了关键一步。

三、和平宪法的走向

随着日本和平宪法不断被突破,宪法前景令人担忧。和平宪法何去何从,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1.明文修宪难度很大。虽然修宪观点已成主流,但是明文修宪却并不容易。《日本国宪法》规定:修改宪法需得到众参两院全体议员三分之二以上的赞同,而且还要经国民投票并获得半数以上同意。民主党内对修宪问题的态度也分歧严重,难以形成共同意见。即使在自民党内,对修宪问题也有分歧,对第九条的态度也不尽一样。修宪派的政治势力很难达到法定人数。

但有一种可能必须提及,即将来若出现“严重的周边事态”如中国以武力收复台湾,对日本所谓的“1000海里海上生命线”“构成威胁”时,不排除日本公然删除宪法第九条的可能性。

2.短期内不会抛弃和平宪法。战后50多年的历史表明,日本正是有了和平宪法才使得其没有军费压力,能一心一意发展自己,才有和平繁荣的局面,日本民众也对此予以承认。从外部看,虽然有些国家默许甚至怂恿日本修宪,但是中、韩、朝等亚洲国家对日本修宪还是非常警惕,并予以施压。因此,修宪的可能性虽然存在,但在短时期内日本不会抛弃和平宪法。

【参考文献】

[1][日]渡边洋三:《日本国宪法的精神》,魏晓阳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刘柠:《宪改与日本的政治走向》,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学习月刊》,2007年第7期。

[3]王大军:《日本和平宪法的命运令人堪忧》,载于《瞭望》,2003年第3期。

篇10:宪法修改原因

开天辟地明确方向——1954年宪法的特点

1952年12月24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向政协常委会提议:由政协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建议制宪。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经过讨论,接受了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并组成了由毛泽东任主席、33人组成的宪法起草委员会。1954年1月至3月,毛泽东率领一个由中共中央指定成立的小组,在杭州西湖起草宪法。宪法起草委员会从3月23日—9月12日一共举行了9次全体会议,会议由毛泽东或刘少奇主持(其中第8次会议由邓小平主持)。历次会议的气氛非常民主,讨论极为深入。

宪法的制订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同时,又特别注重群众智慧的发挥。除宪法起草委员会内部多次认真讨论外,还曾在1954年3月—6月的81天时间内,组织了北京500多位高级干部讨论宪法草案初稿,还组织全国8000多人讨论,提出了5900多条意见。同年6月14日—9月10日,进行了为时3个月的全民讨论,全国人民对宪法草案提出修改或补充的意见,经整理归并后共达

1180420条。宪法草案经过反复修改,在9月15日提交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后,100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诞生的第一部宪法,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毛泽东说过,这个宪法“使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正确的道路可走”。宪法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式,记录了全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确认了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事实。

1954年宪法规定了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其它的基本制度,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后来宪法的主要内容,都是1954年宪法的继承和发展。

总结历史拨乱反正——1982年修宪1975年修改宪法时,由于受到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和破坏,未能正确地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致使在宪法中写进了许多错误的东西,删去了原有的许多正确的规定。因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国家就面临着对宪法的再次修改。1978年修改宪法时,虽然江青反革命集团已被粉碎,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还来不及全面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拨乱反正的工作正在进行,尚未结束,在政治上、理论上有的问题还没有结论,因而也就未能彻底清除10年内乱中某些“左”的思想对宪法的影响,以致在1978年宪法中还存在一些已经过时的甚至错误的政治观点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条文规定。为此,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又作出了关于修改宪法的决议。

对1978年宪法的修改,自1980年9月15日召开宪法修改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始,到1982年宪法的通过,历时2年零2个月,由于宪法修改工作关系重大,牵涉到各方面的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广泛听取群众

意见。同时,国家体制改革中一些重大问题也需要进一步实践和研究。为了尽可能把宪法修改得比较完善,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广泛征集了各方面对修改宪法的意见。各省、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各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都应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的请求,就宪法的修改,召开了各种座谈会。秘书处还邀请了北京和外地的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举行了多次座谈。此外,秘书处还研究了建国以来先后制定的3部宪法及其它有关文件,研究了世界各国的现行宪法,根据宪法修改委员会提出的修宪方针,对1978年宪法作出全面修改,于是1982年的宪法就这样产生了。

私营经济脱颖而出——1988年修宪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又对宪法进行了修改,通过了第一条和第二条宪法修正案。

1988年修宪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是当时宪法的基本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变化和问题。主要有:一是私营经济的出现。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私营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一定的地位,其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已不容忽视。二是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实践。两权分离推动了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但两权分离并没有宪法依据,其在土地方面的运作更是与宪法第十条的规定相冲突,从而受到了质疑,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1988年修宪不仅为私营经济提供了宪法地位,为两权分离和土地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宪法保障,而且更重要的是顺应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自1978年开始,我国社会进入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的的新的社会转型时期。当时宪法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社会转型特征。社会转型要求宪法与时俱进,随社会转型而发展。否则,宪法不仅不能规范引导社会转型,还会被高速、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发展所抛弃。因此,1988年修宪将私营经济等载入宪法,也是宪法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1988年修宪首创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宪法,有助于维护宪法的稳定。在社会转型时期,宪法修改不可避免,但以何种形式修改宪法则事关宪法发展与宪法稳定的关系,特别是维护社会转型时期宪法的稳定性尤为重要。1988年修宪选择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修改宪法,开创了宪法修正案的先例,既符合宪法发展的要求,即具体制度、规范和条文的完善和发展;又维护了宪法的稳定性,即宪法精神的一贯性、宪法文本的统一性和修正案的连续性。我们得以纪念宪法颁布实施20周年并能够展望其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归功于1988年选择修正案的方式修改宪法。

市场经济势在必行——1993年修宪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为改革开放和建设的一项长期方针。其中最突出的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然而这一目标与宪法规定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产生直接冲突。由此产生了修宪的动议。

1992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的修宪建议的报告作了批复,同意修改宪法。随后,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提出的方案,批准成立了中共中央宪法修改小组。宪法修改小组成员是彭冲、王汉斌、胡绳、薛驹、曹志等人。1992年12月5日,宪法修改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着重讨论了如何修改宪法的问题。会议决定成立宪法修改小组办公室,由项淳一负责,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法工委抽调少而精的人员组成。

1992年12月7日、8日和12月18日,宪法修改小组分别召开宪法学专家和经济学专家座谈会,根据纪念宪法颁布1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法学界提出的修改宪法的意见,逐条进行研究,确定了一些必须修改的条款,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150个单位党委(组)的意见,并同时由它们征求在本地的中央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宪法修改小组将各种意见汇总,于1993年2月1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

3月23日,北京市等32个代表团的2383名代表联名,将中共中央修宪补充建议作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补充修正案向代表大会提出。大会在对上述两个议案进行认真审议后,于3月31日表决通过。

本次修宪共9条,在宪法序言中,增写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将“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及“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客观调控”,“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等写进宪法修正案。

依法治国宏伟蓝图——1999年修宪

在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萧灼基委员以委员名义提出1178号提案,即《根据十五大精神修改宪法的建议》。王曦委员提交3条建议是:写入邓小平理论;写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提案第1284号)。

党的十五大之后,在接受社会各界修宪建议的基础上,中共中央成立了宪法修改小组。12月21日,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土座谈会,就中共中央提出的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初步意见,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意见。12月22日和24日,李鹏同志主持中共中央宪法修改小组召开的法律专家和经济专家座谈会,就宪法修改问题征求意见。1999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的建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提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进行最后一项议程: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李鹏委员长宣布:发出票2862张,收回2858张,收回的票少于发出的票,投票有效。17时整,大会工作人员向代表们报告投票结果:在2858张表决票中,有效票为2856张,赞成票2811张,反对票21张,弃权票24张。李鹏委员长随即宣布: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9年宪法修正案,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时俱进的产物,它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庄严地写进了宪法,为我国21世纪初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了宏伟蓝图。

来源:《信息导刊》(珐芝)

http:///xfxc/dwwz/list.asp?id=91

1第四次宪法修正的宪政价值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第二次会议完成了对我国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正。此次修宪的总原则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十六大精神,体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的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根据这个原则,这次修改宪法不是大改,而是部分修改,对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需要用宪法规范的、非改不可的进行修改,可改可不改的、可以通过宪法解释予以明确的不改。

http:///html/f_lunwen/f_falvlunwen/f_guoji/2006-3/18/f_06063***4645184.htm

上一篇:2018年赣州市大余县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92人公告下一篇:廉政谈心谈话工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