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电影欣赏小结

2024-05-07

英语电影欣赏小结(精选8篇)

篇1:英语电影欣赏小结

《英美电影欣赏》小结

朱赞瑜

《英语电影欣赏》旨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

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并进一步促进英语的听说能力。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随意性很大,甚

至导致将影视欣赏课变成了学生的休闲娱乐时间。所以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赏析英文电影以提升语言技能和学习

文化,可以在英语氛围中锻炼听力、口语。同时把视听说和英语文化等课

程引入英文电影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西方的文化、西方的风土人情,提

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也教会了学

生学习英语的方法。

长期以来,学生对英语学习都怕,在学习中都存在很多误区。所以学习能力一直得不到好的提高,这样的课程无疑给学生一个崭新的学习英

语的环境,让学生获得信心,获得学习的动力。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给

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会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会进行

表演,一些生词和语句的学习就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

另外看完电影后,我让学生收集一些妙语好句,让学生背出来,学生

非常喜欢,在写作中也非常用得到。

总之,通过此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篇2:英语电影欣赏小结

影视欣赏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郭招珍

这学期的课程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起得到的东西让我心潮澎湃。我觉得一部电影就像是一本书,每个人看一本相同的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想,每个人从中获取的道理和知识也不相同,但是通过影视鉴赏可以提高我们看待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则是不禁相同的。以下是我对这课程的一个总结:

一、感受电影带给我们的影响

让学生感受到电影是面向观众,如通过现代传媒大量复制、供大众阅读消遣欣赏的艺术。消遣性、娱乐性是影视艺术的第一属性。不要只注重其可看性、好看、好懂。因此,通过观赏优秀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到今天我们身旁的影视艺术是一个以“娱乐”为首要手段的面向观众的艺术品。

二、学会基本的影视鉴赏

欣赏者是通过感触感染、想象、体验认识、理解等活动,把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创造”为自己的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并且通过“再创造”对艺术所反映的实际生活进行“再评价”。

“再创造”是一种在感触感染基础上的想象活动和体验认识活动。欣赏者对艺术所反映的实际生活进行“再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对社会生活加深认识,并对其中反映的深层含义有所感悟。并且发现或发掘出艺术形象的思想内部实质意义。

三、影片的选择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层,上课时要选择适合优秀影视作品向学生展示,如:《神笔马良》《红气球》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我还挑选了一些趣味较强的外国影片,如:《巧克力工厂》《小鬼当家》等。在观看影片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看到比较难理解的地方我就随机解悟,看后让学生简单的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在这时灌溉影片所要传递的信息,以达到观看影片学道理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学生对观看影片不在是停留在只看不想的层次,可是我还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怎样提高影视鉴赏程度呢?如何更生动形象的让学生了解到影片的时代背景?如何引起学生记录观看影片后的感想的兴趣?

篇3:英语单词记忆方法小结

一、阅读记忆

阅读记忆是指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自然习得单词, 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广泛阅读机会的学习环境, 这样, 学生才能在一定时间内频繁地遇到同一个单词, 从而自然而然地记住它。kachoo (1962) 研究发现, 要成功地记住一个单词, 学生至少得连续遇到7次, 而Saragietal (1978) 则指出不断碰到一个单词16次后, 学生才能自然地记住它, 通过课外阅读自然习得单词, 是一种记忆词汇的有效方法。

二、利用读音规则记单词

多数单词的拼写都是符合读音规则的, 如重读开音节、重读闭音节、非重读音节、R音节等。只要把单词读准了, 根据读音规则就可以把单词拼正确。记忆单词时, 把音、形结合起来, 就会事半功倍。学生应掌握一些基本的读音规则, 要尽量从你熟悉的单词中读准常见的音素, 总结体会其读音规则, 并在以后的记忆单词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相应已经习得的读音规则。久而久之, 在记忆生词时就会有意地把音、形结合起来, 从而大大地提高单词记忆的效率。

三、利用构词法记单词

据The Standard Dictionary的编者估计, 英语现有大约100万至120万单词, 但大部分单词是通过合成、派生、转化三种方法构成的。

1.合成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词合在一起构成新词的方法。如:telephone, broadband, mankind, 等。这类词的合成方式很多:可以是名词+名词构成;可以是形容词+名词构成;也可以是动词+名词构成等。大多数合成词的意思可以从组成部分推想出来。据统计, 用这种合成方式构成的新词比例高达27%。

2.派生法:由词根加前缀、后缀而构成新词的方法。据统计, 派生词在英语单词中占17.2%。词根或称词干是派生的基础, 在同一词根上可以添加不同的词缀以表示不同的词义和词类。英语中的词缀可以根据其加在词根上的位置的不同分为三类:前缀、后缀和中缀 (中缀用得较少) 。词缀既表示词义方面的意义, 又表示词法方面的意义。一般情况下, 前缀通常变换单词的意义, 而后缀则既可变换单词的意义, 也可改变单词的词性。英语单词浩如烟海, 但常用的词根大概有300来个, 常用的前缀和后缀则各有100多个。如果掌握了这些常用的词根和词缀, 你就能用这些已知的成分去分析新词的意义, 扩大词汇量。

3 . 转化法:不改变词形而直接把一个词用作另一种词类, 从而使该词有新的词义和作用, 成为一个新词的构词方法。例如:water (n.水;v.浇水) 据统计, 由转化法构成的单词占10.5%。

除以上三种方法外, 还有截短法;首字母拼音法;拼缀法等等。据统计, 用这些方法构成的新词约占26.5%。

四、联想记忆

人的记忆能力, 主要来自联想。联想越丰富, 越多彩, 记忆的艺术就越高超。记忆以联想为基础;联想又是记忆的一个重要方法。

1.基本义联想法。这种方法利用多义单词的意义扩展规律, 首先抓住单词最基本的意思, 然后根据其他词义与基本义的联系来轻松地记忆单词。比如:我们知道immediate (ly的基本意思是 “中间没有间隔地” 就可以较容易地记住它的三个意思:a. (时间) 立刻;b. (空间) 紧挨, 紧接, 紧跟;c. (关系) 直接。

2.形义联想法。这种方法的做法是找出单词之间形状和意义的共同特点, 利用他们的共同特点展开记忆。如我们对ball, ballet, balloon等几个词就可以做这样的联想记忆。, 即他们都和球有着意义是上的联系。balloon是体积较大的气球, ballot是用来投票的纸球, bullet是体积较小的金属球。

3.分割记忆联想法。本方法就是把一个单词分成几个单词或部分, 利用它们之间的意义进行联想从而达到形象记忆的效果。比如, charisma (领导人的超凡魅力) 可以这样拆分记忆:cha可以看作China, ris, ma可以看作是rise, Mao连起来就是China rises Mao. (中国升起了毛泽东) ——做为领袖毛泽东具有超凡的魅力。

此外, 记单词重在反复, 我们介绍的记忆方法都是建立在反复记忆的基础上。比如今天背50个单词用了30分钟, 明天复习一下只要几分钟, 再过一个星期复习时也只需几分钟, 复习的时间间隔逐渐延长, 单词就记得越牢。 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参考文献

[1]胡春同, 王才仁.ESP的理论与实践[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章兼中.外语教学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篇4:2015年中国电影业态小结

年终岁末,通常的惯例是总结与回顾一年的表现、现象、事件和特质,然后或反思或展望。回顾2015年的中国电影业,让我们把话题和视角放得宽一些、广一些。

一、投资拉动的高速增长和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资金办数据显示,截至12月3日晚,2015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400.5亿元,同比增长47.4%。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237.2亿元,票房占比59.2%,同比增长70.9%。2015年全年城市影院票房观影人次为11.4亿,比增长48.1%。截至11月底,全国银幕总数接近3.1万块,城市影院超过6200家。

比照截至2014年底的银幕数24879块来算,在2015年过去的11个月里,平均每日新增19块银幕。银幕数增长率、观影人次增长率和票房增长率之间显然有紧密的正相关关系。

让我们从基本的财务测算角度估算,以单厅投资200万元计算,则年影院建设投资138.7亿元;以进入院线上映的国产片200部估算,若平均制作费3000万元,总额至少60亿元;实际每年国产片产量约600部上下,假如其他未上院线的影片单片投資仅1000万元,则总计约40亿元;还有院线影片单片营销宣传,以每部800万元估算,大约有16亿元。所以,在收入渠道依然单一的中国电影行业,即便是国产片收入占比已经超过一半,也不难看出整个产业的投入和产出比并不是那么诱人。之所以能持续多年有大量资本涌入影院投资领域,则是坚信“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更多的影院且必将带来长足的收益。

可与此同时,2015年里也经常看到同日新上映8-14部国产片,日票房却徘徊在5000万元以下。由此推断,所谓票房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持续的数以亿计的影院投资转化而来,而不是依靠影片的整体品质吸引观众产生的。也就是说,迄今为止的中国电影业增长模式属于投资拉动型,而非产能提高性、结构优化型。

二、低产能和结构性资源浪费

放眼国产电影,像《捉妖记》《寻龙诀》这种高科技含量、高度原创,并带有高附加值的“高产能”产品简直凤毛麟角。而即便是这些投资国产化程度很高的大片背后,其中关键部分的制作依然离不开美国、韩国的特效团队。

结构性问题在电影行业的体现,一方面是尾随一部成功作品的大量低质量山寨化仿制,造成低端产品过剩;一方面是影院无差异、无市场针对性的粗放式排片,而呈现出机构性单一、灵活性差的问题。

电影业的低产能和缺乏结构性调整的能力,与其他行业此类问题的结果一样,即资源浪费、低效率、竞争能力弱。

三、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中国电影业能独善其身吗?

经济学里有种说法叫“口红经济”,说在宏观经济陷入低迷的历史时期,电影这种价格不贵且给百姓带来短暂享受的消费反而会红火。

在这种理论的支持下,有不少投资者进军电影行业。但电影业本身原有的问题,并不会因外部投资的增加而瞬间解决。倒是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究竟是会有更多的投资转向电影这个红唇呢?还是因为边际收益递减而撤出呢?

篇5:网络文学欣赏与学习小结

这次的选修课我选择了网络文学欣赏,使我对网络文学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网络现在已经不是新名词了,而成了家喻户晓的流行语,没有网络,想想,你或许忽然间会丧失些什么,虽然现在的普及率在国内还不是高,但新型的行业——网吧,却让大多数网民们随处都可以上到网,拓展了这曾是高层建林中的新鲜玩意,由于普及率在节节攀升,故,网络文学也成了一个大科目,许多在网中游刃有余的80后90后大虾都成为浮游水面的流行语(春树、李傻傻等),可见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目了。

什么是网络文学呢?这是难题,很多人都为网络文学提出了质疑,认为网络文学不应该归列文学,因其良莠不齐,随性所致,而文章在网络粘贴是否就可称为网络文学。应该说网络文学是一种全新的文学形式,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相对一个人枯坐在家中,独自冥想,或通过观察身边人事获得创作灵感来说要便利多,同时由于它的快捷性,所以流于粗俗,由于网络文学增强了互动性,从而更容易激化创作者的灵感,每一个文学爱好者的交流和参与都在促使优秀创作者的即兴表演或主动的创作相应的文学。由此可见,网络文学已经远远偏离旧有文学形式。

1、在媒介载体的不同,以往是纸质和笔杆的合唱,或者说单纯的打字机与手指的跳跃,而现代的网络文学在打字机的基础上,通过一根贯通有无的网络线,瞬间传递出千里音信,可以说是多脑在瞬间的火花中创作的产物。同时网络也提供的迅捷的查询功能和阅览功能,这都为创作天地开辟最有利的辅助作用。

2、文学形态不同,很显然迅捷的表达方式,让越来越网民创造许多简介叙述表达意思的词语或图示,同时多媒体的运用也鲜活了网络文学的天地,有别于旧有文学,再则计算机技术的高新发展,制作出的一些创作软件,也在愉悦着人们闲暇的情操。

3、主体身份不同,造就了一人多面的世态,由于ID随性的使用,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申请各种面目的ID来展现当下情态的身份,故网络文学言语的随性以及污秽、低俗就不可避免了,人性中最底层的丑陋谁都有,因此通过网络文学这一隐的要命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好满足许多人宣泄的需要。

4、创作模式不同,旧有文学都是“文房四宝”秉笔而书,然网络文学确实在键盘上飞舞指头的快乐,汉字的形体美所引发的创作形态正在被拼音字母吞没,引述作家也永烈的话:“从此,我在写作时不再低头,而是抬起了头,十个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就像钢琴家潇洒地弹着钢琴。我的文思,在噼噼叭叭声中,凝固在屏幕上,凝固在软盘里。”可见了网络文学所带来的无以复加的快感,取代了咬笔头写的手起老茧的辛劳。文学的创作模式也开始进入了更加灵动和随性的阶段,不再是旧有文学的死扣框架的创作手法。

5、传播方式不同,以前通过纸媒,现在直接在网络中就可以呈现出来,而且还可以按照作者的意图进行排版规划,完全不需受制于人,只要懂得相关的网络使用技能,就能创所欲言了,可说流通速度之猛和广泛都是传统纸媒不可媲美的。

6、功能价值不同,文学从“载道经国”走向“孤独的狂欢”,在价值尺度上由社会承担走向自娱娱人转换;文学从“反映生活”走向“闲适自足”,在价值取向上由艺术真实向虚拟现实变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闲暇自得,虚幻畅游,是当今网络文学的特征,价值功能的彻底革新,让人们突如其来的错愕,时时会有丧失自我的迷幻感出现。所以由此可见网络文学也有其弊利之所。

所以,如何有效重建网络文学观,是当今沸炒沸扬的网络文学亟待面临的问题,如何将其引向更加优良的世态中,是每一个网民都要身体力行的当仁不让之举。任何一种平和状态都是经历一场场血痕厮杀,虽然现在一片祥和世态,谁又知道哪里嗣匐杀机,即使看似平淡的网络,却因为网民的良莠不齐而产生了诸多隐性的唇舌血战,其毒害性不低于黄色肆意泛滥对青少年的毒害,网络文学更多的流溢在炒作对骂排挤中,想提升整体网络文学的水平是当今社会全民的需要。因此,将网络文学从闲散休闲娱乐中走出来,承续旧有文学的高贵优良的气质,并搀和网络文学本身的灵活机动以及便携的合作态势,新的网络文学一定会走向春光明媚的风发意气的和谐景象。

网络写作通过不断尝试,读写磨合,海量更新,迅速淘汰,产生了一些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其中绝大部分作品属于小说。以类型小说为主干的网络作品目前大致可分为:玄幻奇幻类、架空历史类、穿越类、武侠仙侠类、都市言情类、灵异惊悚类、军事类、游戏类、竞技类和科幻类。其内容与形式各具特色。

我平时也很喜欢上网看小说,比较常去的网站:起点中文网,小说阅读网,逐浪小说网,纵横中文网,潇湘书院,言情小说吧等。这些网站都是很不错的,一般我喜欢看穿越的还有现代都市言情,通过这次的选修课让我也在上课的同时又丰富了生活,老师会放些有代表性的电影给我们看,有搞笑的,有感动的,还让我们了解网络的利与弊,使我们今后在上网的同时也应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上当受骗。目前而言,我觉得网络文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问题,而纵观网络文学的发展史,是一部文学向金钱不断妥协的商战史。作为日益成长为文学主体的网络文学虽然已经发展壮大,但却一直没有解决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文学性。当前的网络文学有着大量的言情,军事,玄幻等大众题材的文学作品,但是对于文学本身——人对自身和社会的思考——却几乎没有涉及。其直接结果影响着社会人民群众的思想,也让网络文学沦为了和食后饱腹的便当一样的东西——这在信息时代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但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文学的未来将走向何方?网络文学最终能带给人们幸福——这种最宝贵却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吗?

历史最终会被我们续写。

篇6:十七年中国电影小结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是:艰难曲折、大起大落。十七年中,出现过四个蓬勃发展时期: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956年前后的第二次发展;1959年的第三次发展以及60年代初期的发展。

1951年3月8日在全国26个大城市同时举行“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标志着建国初期电影创作的第一次大发展。这一时期出了不少优秀影片,如《中华儿女》、《白毛女》、《钢铁战士》、《我这一辈子》等。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电影《武训传》提出严厉的批判,紧接着全国开展对《武训传》的批判及其后的文艺整风运动,使建国初期电影第一次蓬勃发展的局面很快结束。

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10月至11月,文化部电影局在北京召开各制片厂厂长会议,重点讨论贯彻“双百”方针,改革电影体制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舍饭寺会议”。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各电影厂开始试行以导演为中心,自由组合、自由选题、自负盈亏的“三自一中心”的改革方案。电影创作在逐步前进,到1956年前后产量赶上并超过50年的水平,艺术质量也有新的突破,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呈现一派勃勃生机。1957年的反右斗争及康生的“拔白旗”扼制了第二次电影创作发展的大好局面。

1959年中国电影进入第三次大发展,达到了50年代的最高峰。1959年新片展览月是第三次发展的标志。好影片有《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林则徐》、《林家铺子》、《风暴》、《青春之歌》等。

从1961年6月到1963年12月间,一个电影创新高潮正在形成。由于召开了新侨、广州两次会议,周总理和陈毅亲自出席讲话,宣传党的文艺政策,电影从1961年6月到1963年12月在稳步地前进,掀起了一场电影艺术创新的热潮。《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农奴》、《独立大队》、《阿诗玛》等正是这个潮流的产物。这一次的创新幅度较大,在学习我国文艺传统的基础上,提高了影片的艺术质量,使之接近或达到当时世界电影的先进水平,一个更高质量的电影创作高潮正在形成,可惜风云多变,半途夭折了。

“十七年”中国电影各时期的艺术特点?

建国初期第一次发展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故事片”,影片结构比较自由,不很戏剧化。

1956年前后中国电影第二次发展的艺术特点:大胆突破。具体是:(1)向生活的各个方面拓展;(2)艺术上大胆突破;(3)风格、样式上也比较丰富多彩。

1959年是5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最高峰,其艺术特点是:(1)反映历史真实,将时代精神溶入革命题材之中;(2)创作方法与时代相一致;(3)影片艺术质量普遍提高,新生力量迅速成长。

60年代初期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是强烈地追求创新。当时夏衍提出反对电影中的“四多”(直、露、多、粗),周扬同志要求电影“四好”(好故事、好演员、好镜头、好音乐),瞿白音的“创新独白”影响深远。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几种主要样式?

就风格样式而言,“十七年”的中国电影主要是戏剧式的电影,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大、占主导地位的是革命的正剧如《林则徐》、《风暴》、《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革命的正剧这类影片的基本特点:(1)影片的题材、内容直接表现人民的革命斗争生活,不是一般的情节剧的儿女情长或爱情故事。(2)这类影片要正面塑造英雄形象,如林则徐、聂耳、吴琼花、洪常青、林道静等。(3)革命的抒情正剧多吸收和借鉴中国民间叙事艺术的传统,多是以戏剧冲突为基础的戏剧式电影。

除革命的抒情正剧之外,“十七年”的电影艺术家们在其它风格样式方面的追求和探索如: 喜剧样式的发展。1955年到1958年是喜剧电影探索的活跃时期,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是吕班导演拍摄的“讽刺喜剧”,如《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未完成的喜剧》等。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献礼片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喜剧样式——歌颂性喜剧。《五朵金花》和《今天我休息》是歌颂性喜剧的成功之作。60年代初,发展较快的是介于讽刺喜剧和歌颂性喜剧之间的——轻喜剧或生活喜剧,像《大李、小李和老李》、《锦上添花》、《女理发师》等。散文式电影。十七年中国散文式电影代表性作品如《林家铺子》、《早春二月》。诗式电影。代表性作品是《南征北战》。

惊险样式电影。在正面环境中表现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斗争的如《国庆十点钟》、《秘密图纸》等。反映边防线上斗争的如《冰山上的来客》、《神秘的伴侣》等。正面人物处于反面环境之中的如《英雄虎胆》、《虎穴追踪》、《羊城暗哨》等。

“十七年”电影创作有何可借鉴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十七年”电影创作中值得借鉴的方面:(1)现实感与时代感;(2)注重人物形象塑造;(3)造就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4)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创造出一批不同风格样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影片。

“十七年”电影创作中存在的问题:(1)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2)没有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3)很少借鉴国外电影的艺术成就;(4)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基本没有展开。

篇7:音乐剧欣赏课程学习小结

出于自身对于音乐的热爱与兴趣驱使,我一眼选中了音乐剧欣赏这门课程。在这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使我更加体会和了解到音乐剧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记得在高中时候,音乐课堂里,老师放映了一部特别经典的音乐剧——《猫》,至今都令我印象深刻。大概是被西方百老汇式的舞台效果感染,加上原版的英文发音,觉得演员们那猫般媚惑的声音底下还隐藏一种小小的爆发。他们悉数登场,化装成各式各样的猫,优雅的,天真的,顽皮的,乃至邪恶的。每个性格都刻画的是那么惟妙惟肖,让人叫绝。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渐渐关注音乐剧。

在我眼中,音乐剧欣赏属于修养比较高的人的一种精神享受。但是,在大学的殿堂里,它又不完全属于修养高的人,更多的是属于那些有涵养的人欣赏的一门艺术。音乐剧欣赏,不仅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更重要的是能让自己浮躁的心灵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清静。每当欣赏一部音乐剧,坐在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黑色教室里,感受着这伟大的艺术,任凭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在自己的脸上,别人也未曾注意到你。其实自己很荣幸,能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能有这样一次机会这么近距离的享受能触动人心的艺术。

所以我一直很珍惜每一次能与音乐交流的机会。正如老师也曾在课堂里说过:真正读懂理解音乐的人或许本来就不多。不能说自己懂音乐,但我能确定自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着有关音乐的一切,用心去感受每次的学习过程。

可以说音乐剧是一种不同于音乐舞蹈戏剧的特殊艺术,世界在发展,音乐剧也随之发展着,但始终不变的是它永远是人们真实生活的写照。

篇8: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小结

沉默, 在人类交际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然而在外语课堂中, 沉默现象则严重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研究现状, 本文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并展望其未来研究方向。

二、英语课堂沉默的内涵

沉默是交际主体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课堂沉默可以相应地定义为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滕明兰认为, 课堂沉默是指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层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学内容与要求不关联、不参与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所谓英语课堂沉默, 即英语教师在讲台上提出问题, 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保持沉默不语、毫无回应、知而不答、拖延回答时间、退缩或者畏惧回答等行为。

三、英语课堂沉默的类型

1、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

刘向前根据不同的课堂效应将英语课堂沉默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积极沉默是指课堂上学生对知识及提问进行存储、思考及加工运用而造成的话语间歇过程。消极沉默则指在课堂上学生较为被动, 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积极沉默说明沉默不全都是有害的, 有时它利于学生理解消化知识、积极思考问题;而消极沉默则不然。

2、情感沉默、思维沉默和行为沉默

滕明兰根据课堂沉默的内涵, 将其分为三个层面:情感沉默、思维沉默和行为沉默。情感沉默指学生的兴趣没有被激活, 呈现出对学习内容不参与的情感状态;思维沉默指学生对所学内容找不到兴奋源而产生的一种被动学习状态;行为沉默是指学生对课堂知识既不动笔, 也不开口的一种非学习状态。

四、导致英语课堂沉默的因素

1、学生因素

(1) 个性因素。学生的个性是外语学习成败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外向型性格的学生语言输出相对较多, 而内向型学生更倾向用沉默应对课堂中的口语互动活动。

(2) 英语学习动机。一个人学习动机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英语水平及英语课堂表现。一直以来, 英语口语在中高考和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中都只是可选项目, 中国学生又多以应试为目的学习英语, 因此, 课堂上学生与老师进行口头交流的动机较弱。

(3) 课堂焦虑。张慧琴, 张琨在对非英语专业大二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 发现77%的学生认为课堂焦虑是阻碍他们发言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总是担心自己的表达有误而被教师否定, 口语交际的挫折体验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和恐惧心理, 从而导致课堂沉默现象。

2、教师因素

(1) 教学模式。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但是在我国的外语教学课堂中, 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国内学者王银泉等的研究发现, 在中国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话语往往占用了70%, 甚至90%的课堂时间,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这种课堂语言交流的形式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消退, 最终导致课堂沉默。

(2) 教师提问。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英语课堂沉默现象也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李景光认为课堂沉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面对教师的提问和种种启发诱导始终保持沉默。根据调查, 内向型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提问轮次相对较少, 问题偏难和时间限制也会直接导致学生沉默。教师若不运用适当的提问技巧和反馈模式, 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自尊心受挫的消极心理。

3、文化因素

(1) “师道尊严”观念。中国人自古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很少有学生会挑战教师的权威。张琨, 张慧琴在其实证研究中发现, 在教师面前, 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勇气开口发言, 即使有问题, 38%的学生也会首选与同学交流或自己查阅参考书籍, 偶尔发现自己和教师的观点不同, 89%的学生也绝对不会在课上打断教师讲话。这一发现也印证了刘骏等研究者的观点:沉默是学生的一种无声的语言, 通常表达一种赞成意见, 即使不赞同他人的观点, 学生也会保持沉默。

(2) “面子”观念。中国文化很重“面子”。中国人的面子观不仅强调个体的需要与期望, 更注重集体推崇的公众形象。课堂上, 学生在自己不知如何回答, 以及对自己的观点可能使自己或别人丢面子的情况下, 往往用沉默来保全面子。

(3) 从众心理。传统文化的“枪打出头鸟”的观念根深蒂固。研究者发现, 很多同学不愿因为积极发言而被其他同学认为自己“爱出风头”而保持沉默。郝永林在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 发现近62%的学生认为回答问题要看其他同学的课堂表现。

五、英语课堂沉默对策

1、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研究表明融合型动机相对工具型动机更有利于外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及态度, 引导学生重视课堂参与, 了解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

2、转换教师角色, 创建平等自由的英语课堂环境

教师应该从权威角色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策略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应采取多元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运用目标语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提问则应建立在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上, 如此才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能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增强自信心。

3、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虚”、“师道尊严”并不等于课堂中的“保持沉默”与“绝对服从”。我们崇尚尊师重教, 但绝不能盲目服从, 而应该善于思考, 敢于提问,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同时教师要懂得善于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和面子观念, 由个体带动整体来生成一个活跃、积极、学生都踊跃参与的课堂气氛。

六、总结

课堂沉默在外语教学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从更深层次去研究这一现象从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外语课堂活动是十分必要的。纵观以往相关研究, 在英语课堂沉默的现象和成因上前人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证明, 但是在其对学生学业影响和应对策略上还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此外, 以往的研究者大多站在教师的角度上探讨该现象。然而, 英语课堂教学发生在师生这一双边关系中, 学生课堂沉默时的心理机制发生哪些变化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只述评了部分相关研究, 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能在此方面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 从而有效地预防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优化英语教学质量。

摘要:英语课堂中学生的沉默现象已成为教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梳理, 总结了英语课堂沉默的内涵、类型、影响因素和对策, 希望能为日后的英语教学及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我会变》作文指导教学设计下一篇:监控摄像机系统在医院里的应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