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发言材料

2024-05-14

政协提案发言材料(精选7篇)

篇1:政协提案发言材料

关于县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1年我局共承办提案12件,目前都已办结。从办理结果来看,提案所提问题基本解决或正在组织实施的10件,因实际情况不能解决2件(百货大楼处架天桥、军二路与庐城主干道交叉口建地下隧道);从政协委员反馈意见来看,满意11件,基本满意1件。现将我局办理提案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办理落实情况:

(一)县工商联所提的“打造总部经济,加快商会大厦建设”提案。我局根据城市规划,已初步拟定商会大厦选址方案,确定了位置及用地规模,待报政府研究同意。

(二)袁乃然委员所提的“建议在百货大楼和保险公司的十字路建人行立交桥”提案。由于文明中路与文昌路交叉口处文化大夏、保险公司地段现状用地狭小,经相关专家论证,此处不适宜建人行立交桥,只有通过完善庐城道路网系统,疏散文明路人、车交通流量来缓解文明路的交通压力。

(三)王武莹委员所提的“随着庐城私家车的不断增加,车辆停放问题应予重视”提案、陈振宇委员所提的“关于在庐城建设和改造中要大力建设停车设施的意见”提案。今年我局已委托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庐城道路交通专项规划》,结合庐城的需求,合理布局公共停车场。随着该专项规划的实施,停车场问题将得以解决,同时在所有新建的居住小区或大型公共设施都高标准配置地上、地下停

车场,特别在地下空间利用中,居住小区的地下停车位不少于75%,公共设施的地下停车位不少于50%。

(四)吴元会委员所提的“长江路改造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案。

1、关于同步建设问题:道路改造建设涉及到的供电、供水、燃气、移动、联通、电信、电视等各类杆管线均已与道路同步设计、施工,不存在道路完成后再开挖铺设管线的问题;

2、关于公用管线设施保护问题:道路施工组织方案中已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各类杆线迁移处理方案,尽量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若无法避免需临时停电、停水施工,均与各权属单位协调并提前通知,让居民提前做好准备;

3、关于道路两侧的亮化问题:道路两侧人行道、绿化、亮化均已设计,标牌、标志等统一设计布置。

(五)朱月保委员所提的“改进和完善庐城市政道路规划建设,加快城市发展步伐”提案。我局已委托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庐城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和《庐城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重新梳理庐城的道路系统和工程管线综合,完善庐城的道路网系统,提高道路的设计和建设标准,将各种地上、地下管线统一规划,同步建设,要求在庐城主要道路上各种管线必须进入地下,对临道路的建筑根据规定退让道路红线并加以绿化、美化,形成有一定特色的街道,让庐城更加靓丽。

(六)聂卫东委员所提的“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地方特色和区域文化”提案。在庐城的建设中,我们对文化的保护、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岗湾片区改造中,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对老街的保护尤为关注,在老街的保护与更新建设中,保留利用好传统建筑,延续传统风貌。另外对武壮公祠的保护、周瑜墓园的建设、奎星楼的重建,对提升城市品质和地方特色的保护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在塔山公园、县河、东大河景观带利用小品将一些要素通过艺术和美学方式形成地方特色,同时也是庐城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

(七)叶圣来委员所提的“军二路与庐城主干道交叉口处建设地下隧道”提案。待庐城外环路建成后,我们认为可以不考虑。

(八)盛晓光委员所提的“尽快打通黄山南路、越城南路,使庐城南北交通畅通”提案。我局深入调研,积极向政府汇报,将越城南路、黄山南路等市政工程列入2011年重点工程建设中大力推进。

(九)陈振宇委员所提的“关于对庐城建设和改造中小学校及医院选址的建议”提案。目前县教育局会同我局正在组织编制庐城《中小学校布点规划》和《幼儿园布点规划》,统筹考虑校园布局的合理性,医院布点我们将结合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层级合理安排。

(十)县政协港澳台和民族宗教委员会所提的“城市建设规划中要对民族宗教场所进行统筹规划”提案。我局将其列为重点提案办理,多次邀请县政协领导就教堂选址问题进行蹉商,并积极与宗教局对接,共同察看了现场,目前已拿出选址初步方案。

(十一)陈振宇所提的“应该在庐城主干道上适当建设行人过街设施的建议”提案。我局将结合现状,在主干路人、车流量集中的区域,论证人行天桥或地下隧道的可行性,如需要建设,将纳入市政工程计划并适时建设。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提案办理的责任

政协委员分布在社会各界的不同岗位,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所提的提案,贴近民生,反映民意,真实地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局工作的要求和期盼,也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正是基

于这样的认识,每年县提案交办会议后,我局立即组织召开提案承办会,对提案所提问题逐件认真研究分析,逐件分工落实,并由主要负责人阅批给分管负责人,严格要求责任部门限期办理并答复委员。在办理过程中,为及时掌握的情况,定期召开局务会进行分析、研究,尤其是对一些办理难度较大的提案,局负责同志亲自到现场调查情况,协调解决。

(二)加强联系,注重沟通,提高提案办理的满意率

本着对政府负责、对委员负责、对群众负责的原则,在办理提案过程中,相关承办股室、单位人员积极与委员联系,主动上门沟通,了解委员提出提案的真实意图,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一时无法解决或需向上级汇报解决的问题,将办理情况仔细向委员说明,对办理过程中出现的新进展,随时告知委员,做到能解决的,明确解决的时间;不能解决的说明原因;不能全部解决的、能解决什么程度的一一与委员解答清楚。另外,为更好与委员面对面的沟通,使委员对城市建设工作有深入的了解,7月份我局邀请县政协委员视察城市建设,通报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征求委员的意见,逐一解答委员提出的问题。

(三)端正态度,规范程序,注重提案办理的落实

为了确保提案答复函的规范性、正确性和实效性,要求承办人员做到多沟通、多联系、多想、多跑,并规定正式答复一律要经过“五次把关”,即:承办人员拟稿关、股室负责人审稿关、办公室文字审核关、分管局长审批关和局长签发关,并把最终落脚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坚持做到从“重答复”向“重落实”方面转变。

(四)严明纪律,全程督办,确保提案办理的质量

为保证提案按时按质完成,我局将提案办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督查的内容,要求严明办理纪律,指派专人跟踪督办,督查办理进

度、督查办理质量、督查办理规范。7月6日我局主要负责人亲自召开提案办理工作督办会,会上听取了承办人员对每件提案的答复意见汇报,并逐条论证其可行性,提出了修改意见,有力地保证了我局提案办理的质量。

三、下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局每年承办的提案数量多,提案的办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与县政协对我局的办理工作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密不可分。但我们也深知,这项工作与上级领导、政协委员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随着城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管理的任务会更重,市民对城建工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在今后的提案办理工作中,继续本着扎实的工作作风,按照新的城市管理体制的目标和要求,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进一步改进方法,强化监督,认真抓好落实,把办理政协提案工作贯穿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更好地为百姓服务,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为建设宜居宜业的优美庐城做出积极的努力。

篇2:政协提案发言材料

2012年,我镇政协联络室将严格按照县政协十届一次全会精神要求,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突出团结、稳定两大主题,坚持与时俱进,切实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为推动全镇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紧紧围绕全镇“发展”中心,积极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一)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围绕镇项目建设、两区同建、小城镇建设、农村党组织建设等中心工作,组织委员们深入开展调查、视察、座谈等活动,积极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年内组织集体活动不少于4次,定期组织政协委员们到开发区、**、**、**等先进乡镇参观学习。每个委员年内至少提交一份质量较高的调查报告或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

(二)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配合镇党委、政府举办”***镇第三届书画展”、“致***在外人士的一封信”等活动,进一步扩大***镇对外影响。广泛开展联谊活动,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引进资金、项目和技术,为我镇招商引资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三)不断强化民主监督。坚持围绕发展抓监督,抓好监督促发展的原则。重点围绕提升服务功能、优化服务环境,继续探索民主监督的新思路,加大民主监督力度,促进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增强执行力,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年内将继续开展以优化服务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评议活动。

二、牢牢把握突出“团结、稳定”主题,发挥政协职能,促进全面发展。

(一)认真搞好政治协商,服务科学决策。要着重抓好一年2次以上的专题协商议政活动工作,内容上主要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安全生产等事关人民群众的重大事项。联络室将及时掌握党政各部门的工作动态,提出意见建议,真正做到决策前让政协了解情况,决策中让政协参与意见,决策后让政协协助落实,确保政治协商制度在党政工作中很好的得到体现。

(二)广泛走访调研,努力促进社会稳定。拓宽渠道,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面广和信息渠道畅通快捷的优势,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调查、视察、提案、座谈、走访等形式,积极、准确地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提出建设“幸福***工程”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切实加强政协联络室自身建设。

(一)强化委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政协委员参加政协活动的考核机制,为委员知情参政、开展活动创造条件,扎实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书写一份调查报告或提案、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提供一条招商信息、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激发委员做好政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政协制度建设。结合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特点,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协联络组的各项制度,加强委员的学习,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半年召开一次联络会议,总结工作,查找不足,促进政协委员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三)抓好政协宣传,扩大工作影响。重点宣传好政协的三大职能,宣传好优秀政协委员的带头作用,宣传好政协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为推进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意见建议:

1、要进一步抓好委员素质的提高。在学习培训、组织活动、健全制度、表彰激励

等方面做好文章。

篇3:政协提案发言材料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建筑工人、农民工的工伤权益保障工作, 近10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003年4月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例》, 要求各类企业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涵盖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职工;2006年1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把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列为各项社保的首位, 特别要求加快推进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煤炭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201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社会保险法》, 同年底国务院修订发布《工伤保险条例》, 其中针对建筑业特点, 专门规定“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 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 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建筑工人工伤维权涉及6部法律, 2个行政规章, 以及17个规范性文件。有若干部法律、规章, 还屡屡出现农民工“伤不起”的工伤, 需要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 解决好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适用、不管用、不好用的问题。一是解决公平待遇问题。二是根本方向还是要大力推行建筑产业现代化, 推进建筑工人向产业工人转变。三是建筑工人工伤维权, 要明确责任。相关部门要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建筑工人社保及从业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人社、住建、安监、工会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 实现建筑工人参保信息互联互通。

篇4:政协会议发言材料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振兴农业职业教育

——原平农校的实践与思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山西省政协出题目,召开会议,专题研讨职业技术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我省转型发展的问题。

大家知道,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惑、困难,由来已久,众所周知;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现实和深层问题,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在如何培养以农业作为终生职业、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和技能,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地探索与思考。

下面,我代表原平农校,汇报学校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成功实践,有益探索

忻州市原平农校,始建于1952年,位于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市——原平市,占地515亩,总建筑面积77766平方米,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风风雨雨六十载,以农而立,倚农发展,靠农强盛。“统招统分”时期,曾被誉为“忻州的黄埔军校”;2002—2007年挂靠山西农业大学(挂原平农学院牌子)招收大专生,涉农专业也曾经被农村学生看好;最近三年来,在省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忻州市委、市政府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学校在“送教下乡”、“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集团化办学”等方面均走在了全省同类学校的前列,学校面貌日新月异,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学校也因此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学校。

(一)实施“送教下乡”,探索职教发展新路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精神,2009年开始,我校在忻州市9个县(市、区)的41个乡(镇),共招收“乡村班”学员11358人,设138个教学点,166个教学班。我们的做法是:

1、坚持“四个创新”

(1)创新办学模式,校农紧密合作。成立“送教下乡”领导组,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研究决策重大事项,全面负责和监督“送教下乡”全过程。按照省教育厅四个规范文件,制定了13项规章制度,确保了“送教下乡”工作高效运转。

(2)创新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展开。“送教下乡”打破了农业职业学校原有僵化的办学体制,实行“校农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员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

(3)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技能。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生产实际,实行了“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集体示范、个别指导等手段,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同时,根据培养需求,创新教育内容,编写“教、学、做”一体化教材28本,制作课件130个,印发了“学、做、考”助学手册1万余册。

(4)创新评价模式,重点突出“四考”。组成乡村干部、教师、学员和教学点负责人“四位一体”评价考核机制,突出抓好考勤、考学、考试、考核四考。三年来,共评出示范教学点26个,模范教师20个,优秀学员1050人。

2、取得五项成效

(1)提高了农民学员素质。“送教下乡”使一批农民掌握了科学技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农民学员获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一项;获全省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 2个,三等奖5个。2012年3月,学员刘还爱被省职教学会授予“最具潜质创业之星”的称号。

(2)增加了农民学员收入。通过学习,原平市中阳村安志勇自建大棚种甜瓜,神山村贾丽霞夫妇承包荒山搞养殖,年收入均超20万元。

(3)引领了区域经济发展。帮助原平市西荣华等35个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在68个村推广新技术185项,共增收3000多万元。

(4)推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帮助48个村组建了秧歌队、26个村组建了健身队、20个村组建了科普宣传小组。不定期开展“五个一活动”、“争先创优”等活动。

(5)打练了一支教学和管理队伍。通过以老带新、强化教研、学历提升、内引外聘等措施,一支爱农务农、吃苦耐劳、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正在形成。教师武萍、孟祥婵在2012年全国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

2011年,我校代表山西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以“送教下乡”为主要内容举办了农业专项展,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好评。《中国教育报》、新华社等20家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陕西榆林农校、辽宁盘锦职校等58家兄弟院校单位前来观摩学习。

“送教下乡”的深刻体会是,“送教下乡”,服务“三农”,符合省情、市情,符合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顺应了新农村发展需求,是一条农业职业院校的发展新路。在“送教下乡”活动中,学校教职工不计得失,自己垫资、自备车辆,勇于担当、真情奉献,深深打动了农民,感动了社会各界。

(二)推进集团化办学,提高农业职业教育水平

2010年,我校牵头组建了山西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由68家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目前运行情况是:

1、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保障集团化办学运行

组建集团化办学指导委员会,经调研、论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成立了课题研究组,对职业教育进行专题研究;“校农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建立。

2、发挥“五个平台”作用,提高集团化办学水平

借助科学研究平台,开展了“农业职业教育面向‘三农’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10个子课题研究;开展了“送教下乡”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专题研究;集团各院校组织编写了“新农村新农民系列改革示范教材”30本;发行《山西农业职教集团工作通讯》等刊物8本,为服务“三农”提供了理论依据。

借助资源共享平台,开通了教育集团网站;集团成员单位共同制定了“送教下乡”9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共同举办了全省职业技能大赛。

借助合作交流平台,集团内院校间实行了“3+2”人才培养模式;中央部委、省内外院校领导、专家近百人次来校观摩考察;我校马骏书记曾多次到

吉林省、山东省等地作专题报告。

借助社会服务平台,以服务“三农”为主题,一手抓 “送教下乡”,一手抓面向农村、农业的各级各类培训;参加新农村规划;项目的引进与开发。

借助专题活动平台,我校的“送教下乡”、“集团化办学”成果,代表山西省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赢得一致好评。

(三)加强社会化培训,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学校以培养合格的基层农技人员和职业农民为根本任务和落脚点,对社会化培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1、设立机构,确立基地,为培训工作创造了条件

2009年,学校设立了培训部,并纳入正轨编制;改建了住宿部,可容纳200名学员住宿,餐厅可供1000人就餐,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2010年,学校被确立为“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山西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山西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培训基地”。

2、规范管理,完善机制,为培训工作提供了保障

建立并逐步完善“田间学校”培训模式。以生产过程为导向,根据农村调研、专家意见,制定计划、组织教学;精心安排食宿,让学员“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组建专家团队,建立网络服务平台,长期提供咨询服务;成立跟踪服务小组,到地头指导学员实践。

3、认真实践,积极探索,为培训工作注入了活力

培训工作紧扣“新、实、精、合、全、升”六个字。一是“新”:为学员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解读新政策、新法规、农业新信息;二是“实”:传授实用技术,加强实践指导,提高培训实效;三是“精”:精挑培训师资,精心组织教学,精细安排实习;四是“合”:校农深度合作,产学紧密结合,师生形成合力;五是“全”:培训学员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乡村文化建设等知识的渗透;六是“升”:提升学员综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4、农民富裕,村庄变样,为培训工作开创了局面

三年来,为省内外34个县市,累计完成基层农技员培训、阳光工程培训

等各类培训75期,近3万人次。中央电视台首届创业盛典“阳光创业英雄”、“全国20佳”——杨还才等农村致富带头人,便是培训硕果的最好见证。

二、困难重重,机遇难得

在加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同时,必须面对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三年来的“送教下乡”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巩固成果,提高质量,继续发展和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农业发展后劲乏力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新型职业农民,而传统的轻农观念和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日益加速使务农劳动力不断减少,学生不学“农”、学农不务“农”的现象使农业类学校数量锐减,农业职业学校办学举步维艰。农村人才严重短缺,农业技术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客观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职业教育的观念、体制、机制、办学模式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由于缺乏完善的机制体制,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公办职业学校办学机制不够灵活,示范学校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有待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还比较薄弱。农业产业的弱势地位没有实质性改变,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缺乏状况日益显现。

(3)资金投入不足,职教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扶持政策。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很大,但对于公益性很强的农业职业院校,政府给予的扶持政策十分有限。学校办学经费匮缺,资金渠道单一,投入不足,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购进,科学的教学手段无法应用,基础建设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直接影响了农业职业院校的吸引力、竞争力。

(3)师资队伍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状况与职教事业规模发展需求存在很大差距。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和政策制度还不完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不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教师数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

提升,急需大力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队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和《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给农业农村带来了千载难逢、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给农业职业教育创造了发展契机,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农业职业教育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三、合力推进 振兴可待

振兴农业职业教育,仅靠教育部门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怎样振兴农业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们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完善管理机制,成立农业职业教育指导组

根据农业行业的特点以及我省农村、农民的现实情况,我们建议成立由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农业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农业职业教育指导组,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拟定农业职业教育中长期规划,不定期召开农业职业教育工作会,组织和指导地方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并就全面推进农业职业教育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

(二)依靠政策扶持,制定农业职业教育振兴计划

农业职业教育现在仍处于弱势,弱势教育急需要强势政策支撑。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农业职业教育振兴计划,对于推进我省农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初步设想是:

1、建设特色学校

由省、市财政支持设立“农业职业教育专项发展基金”,用于补贴农业职业教育的建设和运行。至少在当地建成一所办学条件好、办学质量高、办学模式新的农业职业学校,以起到引领、骨干和示范作用。

2、打造名师队伍

建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并遴选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联合开展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在实施国家、省级职业学校 6

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时,向农业职业院校倾斜;采取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农业院校优秀毕业生充实农业职业学校师资队伍。

3、创新教学模式

建立农业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交流机制,实现学生课程学习、实训实习、就业工作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优化“送教下乡”运行机制,完善“校农合作,产学结合”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4、优化外部环境

制定涉农专业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对从事农业产业的毕业生,在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建立农业职业资格证制度,设立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门槛,规定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才有承包经营权,并在金融和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等方面享有优先权。

(三)加大宣传力度,合力推进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坚持有利于农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舆论导向,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重点宣传那些对当地经济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基层农技人员的先进事迹,并且尽可能地改善、提高他们的待遇。营造一个全社会尊重农业人才的氛围,以增强从事农业科技人员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会声誉,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振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扶持,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我们苦练内功、紧密合作、加强交流,尽快使农业职业学校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助推器、农业现代化的引路人、新型农民培育的主阵地。我坚信,借十八大强劲东风,凭我们不懈地努力,农业职业教育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篇5:政协工作履职发言材料

新中国成立**年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克服了各种严峻挑战,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的发展中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回顾**年的光辉历程,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无比荣耀!为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保护绿水青山,治理大气污染,推进深化改革,完善保障体系,加大民生建设……各个领域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幸福与日俱增,作为中华儿女的激动振奋油然而生。

**年来西藏和祖国共同成长,在经历西藏和平解放、西藏民主改革的新生后,呈现出了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崭新局面。

至今仍记得十年前第一次进藏,堆龙、达孜还是“县”,柳梧还只是“乡”,教育城还是一片青稞地,乘坐出租车还很少超过起步价,再看现在的拉萨,南北环贯穿拉萨,柳梧新区人山人海,教育城已是莘莘学子的人生起航港,“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的文成公主实景剧已成为进藏旅游的网红打卡必去之地,“冬游”西藏逐渐成为内地游客的新时尚,俗称城市中心的“万达广场”也不再是遥远的神话,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西藏正以崭新的姿态,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雪域篇章。

20**年我刚到林周,县委、县政府全部集中在一个小院子办公,县城只有俗

称的“两条街”,群众的休闲娱乐无处可去,群众出行大部分还是摩托车,村里的道路大部分还是砂石路,产业项目屈指可数,外来企业寥寥无几。再看现在的林周,在全县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下,在苏州市的大力援助下,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太湖路、苏州中路的商铺比比皆是、林周新公园成为干部群众休闲娱乐新去处、乡村公交公路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拔地而起、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20**年在全市目标绩效考核中拔得头筹,现在的林周已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看个人,20**年我还是一个月收入刚满 3000 块、网购只能走“邮政”,最怕客服来一句“西藏不包邮”、只要一出门就到处找 Wifi 的“新人”。再看现在,在组织多年的培养下,我已是一名党龄 11 年的党员干部、网购可以“两通一达”、“4G”信号可以随心用、“90”后同事已占绝大多数。十年弹指一挥间,每个人都切身体会着、享受着祖国变化带来的幸福。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我们初心不改、使命不怠,我们更有勇气、更有信心、更有力量去战胜一切的艰难险阻,始终朝着目标奋勇前进!

**年砥砺奋进**年风雨同舟

我为是一名政协委员感到自豪

**年来,人民政协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在与时代同发展、与祖国共奋进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政协林周县委员会成立于 20**年,还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组织,有幸成为政协第二届林周县委员会的一员,同林周县政协一同成长、一同进步,我深感骄傲和自豪。

担任政协委员以来,我深感政协是一所五彩缤纷的大学校。在这所学校里,群英汇聚,藏龙卧虎,人才济济。我深感政协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在这里,大家欢聚一起、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亲如一家。我深感政协是发挥才智的大舞台。在这里,各界别委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三年来,我见证了林周政协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所作的每一份努力、每一次进步、每一个成就。在伟大祖国新征程启航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林周县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决心以自己的行动诠释政协委员的荣誉,在本职岗位上贡献力量,在政协舞台上贡献智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愿与全体政协委员一起,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展现新形象、奋力新作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团结美丽健康幸福新林周不懈奋斗!

篇6:政协座谈会发言材料1

各位领导:

石莱镇区域面积166平方公里,辖69个行政村,总人口

6.5万人。现根据调研要求,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近年来,石莱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方式、调结构、促统筹、惠民生,全镇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6.38亿元,同比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2351万元,其中税收860万元,同比增长80%;农民人均纯收入6827元,同比增长13%。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石莱地貌以丘陵为主,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用区域化、规模化的理念指导农业结构调整,集中连片、规模流转土地,培植林果、畜牧特色产业。截止目前,全镇共发展核桃7000亩、规模养殖场102个。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把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任务,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和挖掘本地大户、企业、合作组织投资潜力,培育发展了隆宝种鸭有限公司、中泰牧业有限公司和山东丰隆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等多家养殖基地,由新泰正大热电厂投资栽植核桃3000亩,卢家

庄核桃种植示范园采用了大户承包方式,由卢宗硕和李万庆共同承包荒山600亩,栽植优质核桃18000株,带动周边200余户。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近几年来连续加大对水利项目的投资力度,使全镇农田水利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其中11年完成新增灌溉面积3400亩,完成新增节水面积2800亩,完成西刘山小

(一)型水库,北高庄、赵家沟、苏家庄、琵琶庄七座塘坝的维修加固工程,总投资500多万元。

(二)稳妥推进社区建设。坚持把社区建设作为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按照“科学规划、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群众自愿”的原则,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一是科学规划选址布点。全镇69个村,按照“1+3”模式,规划为一个镇区和三个农村社区(清泉社区、观音堂社区、华胥山社区),引导居民逐步向社区集中居住。二是高标准配套建设。在规划建设中,通盘考虑居民生产和生活,在每个社区高标准建设多功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配套建设老年公寓、卫生室、农机大院、养殖小区等功能设施。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努力破解土地、资金瓶颈,引入合作方垫资,目前4个社区全部开工建设,总投资达1.5亿元,总开工建筑面积69400平方米。镇区服务中心、观音堂社区服务中心、华胥山社区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清泉社区服务中心正在建设;镇区6栋居民楼已入住,观音堂及华胥山11栋居民楼已完成主体工程,三个农村社区另有17栋居民楼正在建设。

(三)不断加强民生事业建设。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征缴工作,11年完成参保人数2万余人,保费收缴达290万元;镇敬老院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11年完成6.5公里牛石路南延工程、1.5公里楼放路至东刘山道路工程,今年计划修建1.1公里楼放路至南王庄、2.6公里牛石路至东刘山、3.6公里北桥至南王庄、4.6公里石莱至贾家庄的道路建设;全面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和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全镇教育工作及中小学教学工作连续4年被评为新泰市先进单位;完成镇卫生院改貌建设,建成省级规范化卫生室45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新农合参合人数59683人,参合率达到100%。努力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不断完善新型治安防控体系,及时化解各类矛盾,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不断壮大商贸服务业。2011年完成民营经济营业收入17.6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4.3亿元,民营经济实缴税金920万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亿元。2012年1-5月完成民营经济营业收入8.45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2.4亿元,民营经济实缴税金465万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030万元。

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石莱属农业乡镇,但长期以来农业发展水平难以大幅度提高,其中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规模经

营难以形成、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等均成为制约因素。

2、城镇建设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问题,社区建设缺乏启动资金,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费用及开工前所有手续办理费用、拆迁租房费用等都是镇政府借支或各村自筹的,尽管目前已达成由开发商或建筑商垫资先建的协议,但仍需解决拆迁、租房、复垦的费用和配套设施的启动费用;同时已经启动并部分完工的社区资金垫支严重,现在上级的借款还没到位,开发商已举步维艰,给下一步的建设造成很大困难。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土地增减挂钩指标问题,我镇清泉社区卢家庄村、观音堂社区木厂峪村去年已完成土地双挂钩的前期准备工作,但因指标有限,还没有成为土地增减挂钩村,建设手续还处在停滞状态。第三是规划审批问题,许多建设手续必须待镇区规划通过审批后才能办理,所以镇区规划审批制约了我镇突破镇区建设目标的实现。第四道路建设同样也遇到资金问题,牛石路南段总投资600多元,支付给施工方100多万,还欠500多万元;楼放路至东刘家山路投资130万元,到现在还为付款,全是施工方垫资。2012年镇政府列入修建计划的4条道路因资金原因至今未开工。

3、在工业及商贸流通业上存在发展不够快,“好”的水平还比较低,“快”的基数比较小等问题。我镇属典型农业乡镇,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大,预留建设用地少,影响了

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传统的物流面临新的挑战,物流业是服务经济、推动商品交换的主要动力,但我镇地理位置决定了在物流业发展方面存在先天性不足。

4、近几年我镇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同时还存在投入不足、师资队伍缺乏、教师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影响了我镇办学条件的持续改善,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制约了全镇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加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对农业发展、城镇建设、教育卫生等事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促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多出台针对经济薄弱乡镇的帮扶政策,多方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篇7:政协主席工作座谈会交流发言材料

在这繁花似锦、和风拂面的季节,我们有幸作为东道主,承办xxx市县(市)区政协主席工作座谈会。在此,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十届xxx县政协由12个界别、258名委员组成。现有主席1名、副主席5名、秘书长1名、常委38名(其中驻会常委12名)。县政协机关下设8个专门委员会和办公室、专门委员会办公室两个办事机构。近年来,县政协创新履职平台、完善履职制度、提升履职能力,各项工作逐步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根据会议安排,今天我重点汇报县政协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构建基层协商工作平台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乡镇政协联络组由试点、扩面,到2015年底完成了“全覆盖”,并实现专人专职。县政协不断加强联络组工作督促和指导力度,促进联络组加强自身建设。目前,各乡镇政协联络组普遍做到了有委员活动场所、有专兼职秘书、有工作制度、有年度工作计划、有经费保障,为基层协商工作的开展搭建了平台、储备了人才。

(一)规范联络组工作内容。在乡镇政协联络组试点之初,县政协主席会议就研究制定了《政协xxx县委员会乡镇(园区)工作联络组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在扩大试点后,县政协对联络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及时对联络组工作规则进行修订,进一步规范了乡镇政协联络组工作。

(二)加强联络组工作指导。建立县政协领导分工联系乡镇政协联络组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乡镇政协联络组工作座谈会,邀请乡镇政协联络组长列席县政协常委会,参加县政协组织的各类活动。近两年,先后组织乡镇政协联络组长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地参加学习培训,并组织他们到先发地区考察,开阔他们的眼界。

(三)扩充联络组工作队伍。随着乡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家庭农场等各类非公经济人士逐年增加。在进行政协委员调整时,我们将委员名额向乡镇倾斜,确保每个乡镇委员数在10人以上,为基层协商活动的开展注入“生力军”。县政协258名委员中,由乡镇推荐的133名,占委员总数的52%,既体现了大团结、大联合,也丰富了基层协商工作的主体。

二、扎实开展工作试点,不断探索基层协商工作经验

县委将县政协乡镇联络组作为推动基层协商的重要抓手。2016年9月,以县委文件转发县政协《关于在部分乡镇开展协商民主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xxx岗乡、xxx镇、xxx镇由联络组牵头开展基层协商民主机制建设试点。一年多来,各试点乡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协商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增进各界共识,减少了工作阻力。例如,xxx镇确定“完善镇区范围污水管网建设,提升集镇品位”和“加快垃圾发电项目建设步伐,建设美好乡村”为协商议题,组织协商小组开展协商。协商小组实地走访、倾听民意,提出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宣传引导等建议,并组织群众代表赴外地现场参观,消除了群众顾虑,化解了工作矛盾,推动了项目实施。

二是关注社会民生,回应了群众关切。例如,xxx镇确定“顺和家园提升改造,打造精品小区”为协商议题,组织协商小组深入调研、征求意见,提出的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开展“我心中的最美家园”创建活动等意见建议被写进顺和家园提升改造工程方案。xxx镇联络组还对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情况开展调研,并针对小区车辆停放、绿化管理、物业考评、安全管理等工作,提出明确管理职责、完善体制机制、精化考评细则、加大奖惩力度等建议,促进了小区物业管理的有力提升。

三是聚焦科学发展,促进了民主决策。例如,xxx岗乡围绕十三五规划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制定等开展协商、收集民意,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议。该乡还在全乡22个村(社区)全面开展村事民定协商议事活动,并把村事民定基层协商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安排。截至去年年底,各村(居)已备案54份协商纪要。没有纳入试点的xxx、xxx、xxx、xxx等乡镇联络组,也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危房改造等课题,探索开展丰富多彩的协商活动,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我县的基层协商民主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省委党校、xxx大学等先后组织专家团前来调研,xxx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基层协商工作情况进行了报道。特别是作为全县2019年度党建四大创新之一的xxx岗乡“村事民定协商民主”新机制,在今年被县委正式命名为“村事民定”工作法,并以县委文件向全县推广。

三、积极优化工作机制,不断规范基层协商工作做法

在认真试点的同时,我们对试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并广泛征求政协委员、政协联络组、乡镇党委政府等各方面对开展基层协商工作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县政协主席会议对如何更好开展基层协商工作进行专题研讨,拟草了在乡镇全面开展协商民主工作的意见,前不久以县委文件转发。近期,我们在xxx岗乡召开了全县基层协商民主工作交流推进会,对基层协商民主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根据文件和会议要求,在今后的基层协商工作中,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

一是规范基层协商的参与主体。协商参与主体为乡镇协商民主小组,由乡镇政协联络组牵头成立,其组成人员采取相对固定与灵活安排相结合的办法产生。相对固定是指协商小组成员由本乡镇各级政协委员组成为主,灵活安排是指根据每次的协商议题内容,吸收部分对该项工作比较熟悉的社会各阶层、各界别代表人士(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代表,辖区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有较高威望的群众代表,有关领导、专家等)参加,总人数为20人左右。

二是规范基层协商的具体形式。基层协商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例行协商。依照惯例,乡镇党代会、人代会等重要工作报告以及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重要决策在出台前,必须交协商小组协商讨论。第二种是专题协商。要求各乡镇联络组每年选择1—2个重点课题开展专题协商,主要是围绕本乡镇重点工作推进、重大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以及党委、政府认为其他需要协商的事项,组织协商小组开展协商活动。

三是规范基层协商的操作程序。协商议题提出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由乡镇党委会同政府、政协联络组研究提出;第二种是由乡镇政协联络组广泛征求社情民意,拟定协商议题和计划,同乡镇政府会商后,报乡镇党委研究确定。在组织协商活动时,我们要求重点把握充分开展商前沟通、科学制定协商方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组织协商会议、及时上报协商成果五个环节。

四是规范基层协商的成果运用。协商活动结束后,形成协商建议书,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为促进协商成果办理落实,我们强调对协商议题、协商过程、协商成果以及执行情况的全过程公开,以方便协商小组成员和社会各界进行监督。

随着基层协商工作由试点走向全面推开,我们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多的体会。

第一,基层协商民主工作要想更好开展,党政重视是前提。只有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基层协商工作才能取得更好效果。在基层协商工作开展过程中,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与党委政府工作合拍、同心同向,才能确保协商活动不变形不走样,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各试点乡镇党委、政府积极支持乡镇政协联络组牵头开展协商民主工作,并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目前,试点乡镇普遍成立了基层协商民主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协联络组具体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工作格局,为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提供了必要保障。

第二,基层协商民主工作要想更好开展,提高质量是关键。汪洋主席指出,政协主要通过协商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基层协商也是如此。在基层协商工作开展过程中,只有面向实践、面向基层,深入调研,才能使意见建议更加准确,才能出成果、出精品。各试点乡镇政协联络组始终将调查研究摆在更突出位置,着力在课题选取、方法创新、资源整合、组织调度上下功夫,意见建议针对性、操作性不断增强。

第三,基层协商民主工作要想更好开展,协商为民是根本。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基层协商工作开展过程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广纳群言、广聚民智、广求良策,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真心拥护。各试点乡镇政协联络组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民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拉近了乡村干部和群众之间距离,促进了乡村干部和普通群众之间的沟通。

上一篇:乡镇党员培训计划下一篇:重庆市农转非补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