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发言材料

2022-07-29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这意味着进行发言的机会和场所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进行发言,就需要掌握撰写发言稿的技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政协委员发言材料》,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政协委员发言材料

乡镇政协发言材料

***镇政协联络室发言材料

2012年,我镇政协联络室将严格按照县政协十届一次全会精神要求,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突出团结、稳定两大主题,坚持与时俱进,切实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为推动全镇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紧紧围绕全镇“发展”中心,积极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一)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围绕镇项目建设、两区同建、小城镇建设、农村党组织建设等中心工作,组织委员们深入开展调查、视察、座谈等活动,积极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年内组织集体活动不少于4次,定期组织政协委员们到开发区、**、**、**等先进乡镇参观学习。每个委员年内至少提交一份质量较高的调查报告或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

(二)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配合镇党委、政府举办”***镇第三届书画展”、“致***在外人士的一封信”等活动,进一步扩大***镇对外影响。广泛开展联谊活动,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引进资金、项目和技术,为我镇招商引资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三)不断强化民主监督。坚持围绕发展抓监督,抓好监督促发展的原则。重点围绕提升服务功能、优化服务环境,继续探索民主监督的新思路,加大民主监督力度,促进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增强执行力,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年内将继续开展以优化服务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评议活动。

二、牢牢把握突出“团结、稳定”主题,发挥政协职能,促进全面发展。

(一)认真搞好政治协商,服务科学决策。要着重抓好一年2次以上的专题协商议政活动工作,内容上主要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安全生产等事关人民群众的重大事项。联络室将及时掌握党政各部门的工作动态,提出意见建议,真正做到决策前让政协了解情况,决策中让政协参与意见,决策后让政协协助落实,确保政治协商制度在党政工作中很好的得到体现。

(二)广泛走访调研,努力促进社会稳定。拓宽渠道,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面广和信息渠道畅通快捷的优势,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调查、视察、提案、座谈、走访等形式,积极、准确地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提出建设“幸福***工程”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切实加强政协联络室自身建设。

(一)强化委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政协委员参加政协活动的考核机制,为委员知情参政、开展活动创造条件,扎实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书写一份调查报告或提案、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提供一条招商信息、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激发委员做好政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政协制度建设。结合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特点,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协联络组的各项制度,加强委员的学习,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半年召开一次联络会议,总结工作,查找不足,促进政协委员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三)抓好政协宣传,扩大工作影响。重点宣传好政协的三大职能,宣传好优秀政协委员的带头作用,宣传好政协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为推进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意见建议:

1、要进一步抓好委员素质的提高。在学习培训、组织活动、健全制度、表彰激励

等方面做好文章。

2、要进一步加强对乡镇政协工作的指导,通过文件、会议、调研、视察、走访、座谈等渠道,指导乡镇政协联络室的工作。

第二篇:政协委员在专题协商会发言材料

练晓锋:

熔炼特色、提升品质,打造‚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

城市品味是一个城市文化、教育、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生态、传统及市民的文明程度、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共同社会心理的总和。城市品味代表着一个城市的价值和地位,显示着这个城市的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对城市的认识不断提高,城市品味、城市特色、城市形象等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010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坚定不移地实施‘小县大城’核心战略,明确‘产业升级、城市提升、城乡统筹’三大战略任务,努力打造‘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和‘童话乡村’‛的战略目标。这给我们的城市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注重规划 塑造城市独特形象

城市特质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品格。一提到音乐之都,人们马上会想到维也纳;一提到时装之都,首先想到巴黎;一提到电影之都,立刻想到洛杉矶;一提到山水之都,相信很多人会想起桂林。云和是一个山水城市,要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关键是城市‚特质‛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并以其作为核心理念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在建设中不断使之得到展现。云和是中国最大的木制玩具生产基地,如果说‚中国木制玩具城‛体现的是我们的产业形象的话,那么‚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塑造的则是一个集生活、旅游和休闲于一体的完整城市形象。如何塑造城市的独特形象,关键是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构筑城乡整体童话风格。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凸显‚依托山水,点睛童话‛的理念,邀请一些文化名人,提前介入,全程参与,借鉴和引入经典童话元素,深度挖掘云和童话元素,结合各区域的特色,将童话元素落实到具体的点上,使童话元素成为云和‚山水家园”这幅画卷的点睛之笔。

二是增加城市小品中的童话元素。利用县城的公园、小区中的绿 1

地,公路沿线,高速入口营造童话意境。以各厂家最有意义的或销量最好的产品为原型在各点进行展示,可增加其他造型以合成一个童话情境,使城乡处处有童话。比如利用浙江云河教玩具有限公司的产品,在城乡绿地摆设成拔萝卜、三只小猪等童话意境,这既不需要另行设计,也体现了童话元素。

三是建设木玩历史展示长廊。依托江滨绿廊,将各时期富有纪念意义的产品或历史事件以木玩的形式依次展示,相当于一个立体而形象的木玩博物馆,又是各阶段重要事件的历史截图汇总,让抽象文化以物质形态展现出来,使行人在游走之间了解木玩发展史,游客可以获得直观认识,云和本地人则可以增加自豪感和凝聚力。

四是建设木玩企业展示长廊和本土文化展示长廊。在县城合适位臵修建文化城墙,(如象山路)展示云和百家企业形象或云和建县500年历史的文化。通过规划建设,真正实现‚城中有景,景中有城‛, 百姓‚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

二、以‚六城联创‛为抓手,提升县域形象品牌

‚六城联创‛工作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也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我县自2002年以来,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浙江省文明县城和浙江省示范文明县城。随着每一项的创建成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容市貌都得到改善和提高;群众精神文化、市民素质也得到质的提升。可见实施‚六城联创‛的时机已经成熟。而要做好联创工作以提升云和县域形象品牌,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造氛围,激发创建热情。创建活动的生命力就是群众性。它诞生于群众的热烈需求之中,兴旺于群众的积极参与之下。如果将其贵族化、文牍化、复杂化,无疑是断送它的活力甚至生命。因此,这就要求在宣传、发动、引导的过程中,不能只将宣传的重点局限在几个主体单位特定的宣传区域,而是要将活动的宣传重点放在全民动员上。要将全民参与作为活动开展的根基,联合社会各界的聪明才智,设计群众性创建活动载体,点燃各阶层群众的参与热情。在开展活动 2

时,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臵,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二是抓‚联动‛,形成创建合力。创建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系统、长期的综合性工程,不能单打独斗、‚各唱各的调、各自搞一套‛,要相互协调,合力推动。在思想上,我们要做好‚联想‛, 加强对创建体系研究和分析,既要分析单块的指标,又要把‚六城‛指标通盘分析,找出联系点,确定结合点;在行动上要强调‚联动‛,要加强对主体单位的创建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纠正各主体在创建工作中只注重完成指标、数据的片面创建行为,要合理分配项目资源,统筹安排项目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建设;在检查指导上要‚联督‛,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各主体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督导,既加大了力度,又减少重复检查、督导带来的人力、财力浪费。

三是强创新,凸显创建魅力。‚六城‛联创是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和‚山水童话乡村‛的品牌打造,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达标拿到牌子,而是通过一系列深入、广泛、扎实的创建活动,充分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也就是说,‚六城联创‛不仅仅是就创建而创建,更是在围绕目标创建的同时围绕目的的创建。因此,在创建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云和湖、云和梯田等山水资源优势,做美‚绿水‛文章,做足‚青山‛文章,推出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创建载体,形成一批有影响、有亮点的创建品牌。通过创建,努力彰显生态魅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提升城市品位上取得新进展。

三、深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味

景色是城市的形象,经济是城市的体魄,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看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城市是以文化论输赢。

一是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结合旅游开发和城市品位建设,加强县域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对挖掘出来的本土文化 3

进行系统归集,并聘请文化方面的专家或知名人士,对云和本土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进行把脉、包装、开发、打造,提炼出云和的主导文化产品,不断服务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是繁荣群众文化,营造和谐氛围。要以营造和谐氛围、展示群众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为目的,不断推进群众文化繁荣发展。结合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和鼓励乡镇深入挖掘群文资源,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勇于参与的活动载体,形成‚一乡(镇)一品‛的文化特色。在城区,以规范管理特色广场文化——排舞为主抓,对活动点、人数、负责人等基础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在经费补助、活动要求及今后发展等方面制定规定,促进广场文化有序发展,基础文化工作扎实稳妥。在农村,采取‚送下去,请上来‛的方式,进一步完善‚民间民俗艺术活动月‛的内容和形式,弘扬特色文化,指导各乡镇对各自的特色文化不断提炼、升华,形成自己的区域品牌,并在县城以广场为载体进行展示,扩大文化的影响力。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没有发达的文化产业,就不会有繁荣的文化。要让我们的城市充满童话意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还得从我们的木玩童话文化着手。通过与高等院校、研究所的沟通交流,通过与国内外的童话作家联系交流,通过举办各类童话创作赛、童话研讨会、童话休闲旅游节等活动,提升云和的童话本源;结合云和的实际,力争在五年的时间内,推出一批独具的童话故事,创造几个经典的童话人物,生产研发系列童话衍生产品,从而在本质上延展玩具的创意内核。

四、培植文明 提升城市软实力

城市与城市的竞争,归根到底比拼的还是文化的竞争、文明的竞争,唯有高度的城市文明,才是城市发展永恒的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文明就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而城市文明的培植,既需要理论教育,又需要一系列的文明创建活动。

一是强化理论教育,服务‚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倡导调研之风,组织县兼职宣讲团和其他有 4

一定功底的社科研究者,组织本县社科研究者研讨有关课题,加强小县大城理论、文化挖掘整理、规划理念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为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充分发挥基层党校、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作用,在授课计划中增加文化和旅游专题,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加强在童话文化建设、旅游规划开发、‚小县大城‛理论的培训,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组织政工师和各基层宣讲团深入机关单位、乡镇、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宣讲,把县里的发展规划、中心工作作为宣讲主要内容,把打造‚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的美好愿景和将来成为旅游建设者和参与者的可能性结合起来,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主动参与‚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建设,自觉争做文明云和人、保护我们宝贵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云和。新闻媒体多角度、高密度地宣传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的六城联创工作,形成报纸天天有文章、电视天天有图像、广播天天有声音、网络天天有信息的强大宣传声势;始终坚持‚攻难点、克弱点、增亮点、显特点‛的创建工作思路,对深化推进工作进行全面的研究和部署,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加大督促力度,着力在克服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在治理重点难点问题上求突破,使一些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得到整改,促进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的落实,使市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的新的改善,有效提升文明创建整体水平;完善文明县城创建工作长效机制,开展示范文明街点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培育文明创建的品牌亮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四、增强外宣 打响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宣传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助推器,是为提升城市价值和城市竞争力服务的。因此,我们在注重规划、深挖内涵和培植文明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对外宣传的作用,将我们精心打造的‚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向外推荐,不断提高其美誉度和知名度。

5

一是全力推荐云和城市品牌。通过组织举办第四届‚木制玩具文化节‛、 ‚第五届云和梯田开犁节‛、‚童话云和‛全国摄影大赛等主题文化节庆活动,集中开展城市外宣,充分展示云和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山水风光,突出云和在全省甚至全国旅游景区中的独特优势,提升云和城市的整体品牌,将云和梯田打造成‚浙江人自己的梯田,上海人家门口的梯田,离北京最近的梯田‛,将云和湖创建为‚中国垂钓基地‛;继续加强与央视少儿频道等权威媒体的深度合作,策划在地方卫视播出家庭间的玩具比拼,继‚玩转科学,快乐比拼‛节目之后,再掀寻访木制益智玩具的热潮;加强与国内创意组织、幼教机构、新闻媒体等的合作和交流,组织开展文学创作、摄影采风、影视拍摄、主题报道、论坛研讨等活动,开辟外宣网站、网上景区、主题博客等网络空间,做好‚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文化旅游品牌的氛围营造和对外营销。

二是着力提升云和旅游影响力。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加强与各大媒体的联系,互相交流信息。与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浙江日报、中国旅游报、浙江在线等进行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我县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和旅游活动;在云和电视台、《今日云和》、云和新闻网、云和政府网等媒体开辟旅游专栏,对旅游工作的动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报道,增强市民的外宣旅游意识,营造良好的外宣旅游氛围;加强云和旅游网的建设和管理,实现与全国知名综合网站、精品旅游网站的链接,强化旅游信息的宣传促销功能。

刘光洪 : 怎样提升城市品位,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怎样解决停车难问题;

2、管网、管线开挖管理问题;

3、公厕布局问题;

4、乱搭乱建问题;

5、体制的完善问题

韩慧琴:“塑造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口味”

6

林伟军 9:43:20:

参加县政协关于城市提升专题协商讨论会的议题:

抓统筹、抓特色、抓提升,合力推进云和城市建设步伐更快面貌更新

孙建:

做好“三溪”文章

抓好城市水利建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首先说明一点何为‚三溪‛,云和盆地穿城而过的三条河流,即浮云溪、安溪和黄溪。

水是一个城市的血液,一个城市有水才有灵气,有水才有绿意,有水才有生机。做好城市水利建设,保障城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实现人水和谐,才能有效促进城市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山水家园、童话世界‛的城市定位,切实加快了浮云溪、安溪和黄溪为重点的城市水利建设步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实施‚三溪‛河道综合治理,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近年来,我们要紧紧围绕‚山水家园、童话世界‛的城市定位和‚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全面树立治水与治景治貌相结合、水利建设与城市环境建设相结合的现代水利理念,积极打造安溪流域生态工程,浮云溪流域形象工程和黄溪流域景观工程。

(二)改善城市水环境面貌。为了恢复和改善城市水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水环境,我们在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中,切实加强河道保洁工作,大力实施‚以鱼养水、以鱼洁水‛工程,在黄溪、安溪和浮云溪投放瓯江彩鲤、唇滑鱼等观光鱼苗。积极开展河道疏浚保洁工作,每年投入一定资金对黄溪、安溪、浮云溪等流域 7

14公里河道进行合理疏浚清淤保洁,逐步消除县城内河部分河段发黑发臭的现象,还一江清水于民。

今年根据中央1号文件,为更好服务于‚山水家园、童话世界‛和‚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的城市定位,我们对黄溪、安溪和浮云溪进行了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凤凰山、狮山等外围山体和浮云溪、安溪以及黄溪等河流形成山水格局,将城市建设融于其中,以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结合的方式将本次城市设计定义为:‚一轴两翼‛的城市滨水区景观结构。

(1)一轴:即浮云溪滨水景观轴

浮云溪中心城区段为东西走向,作为引领城区三大片区的一条溪流,是云和县城重要的滨水景观轴线,也是形成云和山水生态格局的重要因素,加上规划中的行政中心位于安溪的中段,中段的滨水区域将以规划的行政中心以及外围公建并与南山公园共同构筑城市核心景观区,而浮云溪的上游与下游与中心城区边缘交界处则以城市名片的方式将云和风情进行展示,体现城市的现在与过去、自然与人文的景观精华,将热烈的畲乡风情融入环境,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滨水空间景观,形成横向的城市景观主轴线。

(2)两翼:防洪体系规划、生态景观风貌规划

中心城区的发展态势犹如即将腾飞的凤凰一般,以浮云溪为主线,北面的黄溪与南面的安溪作为两个舞动的翅膀将云和带向更美好的未来。

两翼的另一层重要含义在于城市滨水区的改造需要将两个因素作为首要考虑,一是生态安全格局的考虑,即防洪体系的规划,城市防洪体系是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的基础;二是生态景观风貌的规划,包括周边绿地与城区现有(凤凰山、狮山、南 8

山)三大公园的联接与提升,因地制宜地将滨水区分为各种类型的生态绿地空间;通过这两大重点的塑造,才能带动云和更好更快的飞出丽水,走向世界。

(3)三溪:

a、浮云溪

作为云和的母亲河,浮云溪见证着云和人民与自然抗争,建设美好家园的历程,是山水格局的创造者,是城市的主心骨,本次规划将该区域设定为水色,希望利用本次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的机会将浮云溪与历史、文化特色和人文资源相结合,在入城口与出城口段设立表现云和特质的标志性雕塑,并在两个出入城口之间以连续、交织的道路广场连接各处的空间视觉走廊,强化区域空间景观特征的表现力,营造特色滨水空间。

b、安溪

在‚山水家园、童话世界‛理念指导下,为突出云和生态和木制玩具工业特色,特别在安溪段将木色作为规划的主旋律,结合滨水休闲、水上观光娱乐产品和旅游购物及体验,将该区域作为城市中心一处地标性的滨水生态绿地进行设计,使其与北面的南山公园、规划中行政中心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肩负着城市风貌的展示功能,创造独具特色的木制玩具工业景观分区。

c、黄溪

对于处于旧城区的黄溪水系的河道生态景观建设,我们采取的角度是以城市发展的角度,将精神成就和物质成就在此处做一个表现,将历史融入环境整治,形成具有历史感的生态水系;并且紧扣总体规划的方向,尽量增加居民活动的场所,并将绿地延伸至河道中,形成绿水相依的动人场景,形成更多弹性空间,通过植被和周边人行交通的梳理为云和的城市化进程注入新气象。

9

桥梁改造:这一段落中有十余座大小桥梁横跨于上,虽有部分新建设桥梁,但总体说来并没有很好的体现云和本地特色。规划根据城市道路布局,对连通主干道的车行桥主要进行立面改造,而其余人行桥则根据需要选择性保留,通过取消局部过于密集的桥梁排布、利用平桥、拱桥等桥梁形式的变化,梳理城市面貌。桥梁的设计风格主要以提取自云和当地文化元素,体现本地特色为主,将实用和艺术融为一体,同时利用藤蔓类植物美化河道上的桥梁建筑,使其生意盎然而不乏艺术感。

蓝友梅:

为城市建设容入文化元素,提升城市品位

张宇明:城市管理

叶晓彬 10:31:53:

我的题目:加强社区建设,打造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亮丽窗口

黄育盛:

提升进城农民整体素质的思考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小县大城”战略,县城规模成倍地扩大。大批本县农民转移进城,周边县市的大量农民来云购房或就业,使原有的4.5万人口成倍地增加,新增的4万多人口成为了县城的重要组成部门。相对于原有市民而言,由于进城农民的思想和文化素质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也带来了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0

思想和文化素质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县城文明程度的表象。大量的社区绿化带被开垦成了农民的菜园;许多绿化苗木加上网罩后,即成了农民的鸡舍;许多街道成了农犬的乐园;超大规模的殡葬队伍招摇过市;半夜里炮声震天,胜过美军轰炸巴格达的夜晚;大量的路灯、护栏、绿化树等公共实施无端遭到毁坏。等等不文明现象不胜枚举。

从以上现象分析,有不良作为的进城农民主要有以下几类人群:

一是纯朴型农民。他们世代生活在乡村,以土地为伴,以家禽为友,他们离不开耕作的土地,想念鸡犬相闻老家。他们进城后,要在绿化带里种菜、养鸡,这是他们的惯性所致,并非故意而为。

二是道德教育缺失型。主要集中在年轻一代的农民群体。他们受自由化思潮和整体社会不良道德的影响,在学校未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缺乏基本个人修养。他们的行为往往不考虑对周围其它人群的影响,品行较为自私,如半夜放火炮、放养家犬等。

三是犯罪倾向型。主要集中在外来民工、不良社会少年和在少数校学生人群。他们因受利益平衡、基础教育缺失、不良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品行极端自私,对社会存在叛逆心理,有犯罪倾向。他们不顺心的时候,就对着路灯、护栏、绿化苗木等出气,他们的破坏力极强,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极 11

大。

提升4万多进城农民的整体素质,如果光靠课堂教育,显然是不现实的,效果也是不明显的,应当多管齐下,因各类人群而异,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寓教于乐。建议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一、大规模繁荣社区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现阶段,由于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的欠缺,许多市民沉溺于麻将牌桌上,沿街而行,往往听到一片的麻将哗啦声。首先应当将社区的文艺演出活动作为日常工作职能来抓,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做到月月一台戏。要区别于商业演出,要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特别要让年轻一代的进城农民参与。因为文化排演的成本较高,政府文化部门要同时建立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第二,每个社区应当建立群众体育的辅导制度,因势利导,让更多的群众开展健康体育运动。第三,要充分发挥现有“市民学校”的功能,研究新型的培训方法和模式,让进城农民在娱乐中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

二、勾通城区耕地租赁渠道。原有城区的农民,已脱离了真实意义的农民,他们日常生活已经不需要耕地。城区、城效村有大量的闲置耕地,而进城农民因为人脉关系不一定畅通,找到自己合适的耕地亲非易事。因此,在各个社区构建一个耕地租赁平台,互通有无,让进城农民有地可耕,有 12

地可圈养育家禽。而政府方面,应当毋需太多的成本投入。

三、努力扩大低端就业面。从目前事个劳动力市场来看,适合进城农民就业的低技术、低要求岗位并不多。虽然有部分农民先富了,成了小老板,但大多数农民依然停留在靠打工吃饭的阶段,低技术、低要求岗位成了他们的期盼所在。如果农民吃饭问题未解决,那么,也就根本无从谈起素质高低的问题了。因此,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应当非常强调社会责任问题,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低端岗位。另一方面,在年轻一代的进城农民当中,大范围地存在“眼高手低”的人群,他们找不到工作,然而又不愿意从事低端的劳动。因此,政府和媒体应当大量宣传“劳动最光荣、就业不分贵贱”的思想,创造一个就业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加大治安巡查力度。公安、城管等部门应当在城区加大治安巡查力度,使用电子监察等先进手段,及时查处违法现象,重点打击破坏公共实施的行为。并及时纠正一些不文明行为。

第三篇: 企业女工委员发言材料

公司目前亏损的经济形势,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扭转公司经济亏损局面,集团公司专门成立了调研组,充分体现了集团公司领导对公司发展的重视及对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关心,这也是公司经营到关键时刻,集团公司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我们企业职工女工委员更应该高度重视、正确理解,充分认识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压力和挑战,在集团公司领导和公司领导及女工主任的正确指导和带动下,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采取措施扭转公司亏损局面。

一、常言说“企业靠职工发展,职工靠企业生存”。只有企业发展了壮大了,职工才会生存的更好。我们每一名职工都和企业息息相关。那么我们每一名职工完善好自己,带动身边的人,管理好企业,企业何愁不会强大。而一个企业要强大,关健在人的管理。公司有完整的管理体系,而运作的如何,主要靠企业每一位员工,作为女工委员,我们要了解企业的各项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及时掌握身边每一名女工的思想动态和情绪,从小事从身边事做起,强化他们的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的关健之一。

二、结合本部门工作,主要是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及公司的各项政策,及时、准确为领导提供干部信息、资料。各项 工作,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干部考核方面,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际,群众公认,客观公正的原则。促进、引导领导干部敢抓善管、真抓实干。及时准确为领导提供机关的人员信息、考核材料,严格按干部提拔程序办理。

职称晋升方面,职称评聘严格按评聘条件,认真审核申报材料,公正、公开,坚持评聘分开原则。

岗位工资调整方面认真贯彻执行集团公司文件精神,严格审核,坚持岗变薪变原则,及时履行工资审批手续。

毕业生安置、转正、定级方面,让他们学以致用充分发挥技术专长,为企业发展做更大贡献。

提前做好职工退休人员的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公司内部人员调动工作程序,严格执行公司有关规定。在阜矿集团公司干部处干部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在机械制造公司党政领导的支持下,XX年干部管理工作有很大进步各方面都得到领导和员工的认可。

三、就公司和本部门具体情况,我们企业现有员工两千多人,但能力人员甚少,机构臃肿,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所以精简分流富余人员是当务之急。在办公用品耗材方面,完善管理模式,统一管理统一维修,专人专管,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消耗。

作为企业职工和女工委员,在今后工作中,要坚持原则、 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为扭转企业当前经济形势,为企业发展尽一份力。只有企业靠我们职工发展了,我们职工才能靠企业更好的生存。

第四篇:政协会议发言材料

山西省政协职业教育专题研讨发言提纲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振兴农业职业教育

——原平农校的实践与思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山西省政协出题目,召开会议,专题研讨职业技术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我省转型发展的问题。

大家知道,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惑、困难,由来已久,众所周知;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现实和深层问题,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在如何培养以农业作为终生职业、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和技能,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地探索与思考。

下面,我代表原平农校,汇报学校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成功实践,有益探索

忻州市原平农校,始建于1952年,位于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市——原平市,占地515亩,总建筑面积77766平方米,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风风雨雨六十载,以农而立,倚农发展,靠农强盛。“统招统分”时期,曾被誉为“忻州的黄埔军校”;2002—2007年挂靠山西农业大学(挂原平农学院牌子)招收大专生,涉农专业也曾经被农村学生看好;最近三年来,在省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忻州市委、市政府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学校在“送教下乡”、“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集团化办学”等方面均走在了全省同类学校的前列,学校面貌日新月异,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学校也因此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学校。

(一)实施“送教下乡”,探索职教发展新路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精神,2009年开始,我校在忻州市9个县(市、区)的41个乡(镇),共招收“乡村班”学员11358人,设138个教学点,166个教学班。我们的做法是:

1

1、坚持“四个创新”

(1)创新办学模式,校农紧密合作。成立“送教下乡”领导组,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研究决策重大事项,全面负责和监督“送教下乡”全过程。按照省教育厅四个规范文件,制定了13项规章制度,确保了“送教下乡”工作高效运转。

(2)创新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展开。“送教下乡”打破了农业职业学校原有僵化的办学体制,实行“校农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员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

(3)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技能。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生产实际,实行了“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集体示范、个别指导等手段,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同时,根据培养需求,创新教育内容,编写“教、学、做”一体化教材28本,制作课件130个,印发了“学、做、考”助学手册1万余册。

(4)创新评价模式,重点突出“四考”。组成乡村干部、教师、学员和教学点负责人“四位一体”评价考核机制,突出抓好考勤、考学、考试、考核四考。三年来,共评出示范教学点26个,模范教师20个,优秀学员1050人。

2、取得五项成效

(1)提高了农民学员素质。“送教下乡”使一批农民掌握了科学技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农民学员获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一项;获全省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 2个,三等奖5个。2012年3月,学员刘还爱被省职教学会授予“最具潜质创业之星”的称号。

(2)增加了农民学员收入。通过学习,原平市中阳村安志勇自建大棚种甜瓜,神山村贾丽霞夫妇承包荒山搞养殖,年收入均超20万元。

(3)引领了区域经济发展。帮助原平市西荣华等35个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在68个村推广新技术185项,共增收3000多万元。

(4)推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帮助48个村组建了秧歌队、26个村组建了健身队、20个村组建了科普宣传小组。不定期开展“五个一活动”、“争先创优”等活动。

2

(5)打练了一支教学和管理队伍。通过以老带新、强化教研、学历提升、内引外聘等措施,一支爱农务农、吃苦耐劳、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正在形成。教师武萍、孟祥婵在2012年全国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

2011年,我校代表山西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以“送教下乡”为主要内容举办了农业专项展,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好评。《中国教育报》、新华社等20家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陕西榆林农校、辽宁盘锦职校等58家兄弟院校单位前来观摩学习。

“送教下乡”的深刻体会是,“送教下乡”,服务“三农”,符合省情、市情,符合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顺应了新农村发展需求,是一条农业职业院校的发展新路。在“送教下乡”活动中,学校教职工不计得失,自己垫资、自备车辆,勇于担当、真情奉献,深深打动了农民,感动了社会各界。

(二)推进集团化办学,提高农业职业教育水平

2010年,我校牵头组建了山西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由68家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目前运行情况是:

1、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保障集团化办学运行

组建集团化办学指导委员会,经调研、论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成立了课题研究组,对职业教育进行专题研究;“校农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建立。

2、发挥“五个平台”作用,提高集团化办学水平

借助科学研究平台,开展了“农业职业教育面向‘三农’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10个子课题研究;开展了“送教下乡”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专题研究;集团各院校组织编写了“新农村新农民系列改革示范教材”30本;发行《山西农业职教集团工作通讯》等刊物8本,为服务“三农”提供了理论依据。

借助资源共享平台,开通了教育集团网站;集团成员单位共同制定了“送教下乡”9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共同举办了全省职业技能大赛。

借助合作交流平台,集团内院校间实行了“3+2”人才培养模式;中央部委、省内外院校领导、专家近百人次来校观摩考察;我校马骏书记曾多次到

3

吉林省、山东省等地作专题报告。

借助社会服务平台,以服务“三农”为主题,一手抓 “送教下乡”,一手抓面向农村、农业的各级各类培训;参加新农村规划;项目的引进与开发。

借助专题活动平台,我校的“送教下乡”、“集团化办学”成果,代表山西省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赢得一致好评。

(三)加强社会化培训,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学校以培养合格的基层农技人员和职业农民为根本任务和落脚点,对社会化培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1、设立机构,确立基地,为培训工作创造了条件

2009年,学校设立了培训部,并纳入正轨编制;改建了住宿部,可容纳200名学员住宿,餐厅可供1000人就餐,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2010年,学校被确立为“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山西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山西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培训基地”。

2、规范管理,完善机制,为培训工作提供了保障

建立并逐步完善“田间学校”培训模式。以生产过程为导向,根据农村调研、专家意见,制定计划、组织教学;精心安排食宿,让学员“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组建专家团队,建立网络服务平台,长期提供咨询服务;成立跟踪服务小组,到地头指导学员实践。

3、认真实践,积极探索,为培训工作注入了活力

培训工作紧扣“新、实、精、合、全、升”六个字。一是“新”:为学员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解读新政策、新法规、农业新信息;二是“实”:传授实用技术,加强实践指导,提高培训实效;三是“精”:精挑培训师资,精心组织教学,精细安排实习;四是“合”:校农深度合作,产学紧密结合,师生形成合力;五是“全”:培训学员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乡村文化建设等知识的渗透;六是“升”:提升学员综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4、农民富裕,村庄变样,为培训工作开创了局面

三年来,为省内外34个县市,累计完成基层农技员培训、阳光工程培训

4

等各类培训75期,近3万人次。中央电视台首届创业盛典“阳光创业英雄”、“全国20佳”——杨还才等农村致富带头人,便是培训硕果的最好见证。

二、困难重重,机遇难得

在加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同时,必须面对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三年来的“送教下乡”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巩固成果,提高质量,继续发展和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农业发展后劲乏力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新型职业农民,而传统的轻农观念和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日益加速使务农劳动力不断减少,学生不学“农”、学农不务“农”的现象使农业类学校数量锐减,农业职业学校办学举步维艰。农村人才严重短缺,农业技术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客观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职业教育的观念、体制、机制、办学模式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由于缺乏完善的机制体制,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公办职业学校办学机制不够灵活,示范学校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有待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还比较薄弱。农业产业的弱势地位没有实质性改变,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缺乏状况日益显现。

(3)资金投入不足,职教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扶持政策。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很大,但对于公益性很强的农业职业院校,政府给予的扶持政策十分有限。学校办学经费匮缺,资金渠道单一,投入不足,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购进,科学的教学手段无法应用,基础建设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直接影响了农业职业院校的吸引力、竞争力。

(3)师资队伍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状况与职教事业规模发展需求存在很大差距。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和政策制度还不完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不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教师数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

5

提升,急需大力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队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和《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给农业农村带来了千载难逢、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给农业职业教育创造了发展契机,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农业职业教育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三、合力推进 振兴可待

振兴农业职业教育,仅靠教育部门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怎样振兴农业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们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完善管理机制,成立农业职业教育指导组

根据农业行业的特点以及我省农村、农民的现实情况,我们建议成立由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农业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农业职业教育指导组,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拟定农业职业教育中长期规划,不定期召开农业职业教育工作会,组织和指导地方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并就全面推进农业职业教育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

(二)依靠政策扶持,制定农业职业教育振兴计划

农业职业教育现在仍处于弱势,弱势教育急需要强势政策支撑。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农业职业教育振兴计划,对于推进我省农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初步设想是:

1、建设特色学校

由省、市财政支持设立“农业职业教育专项发展基金”,用于补贴农业职业教育的建设和运行。至少在当地建成一所办学条件好、办学质量高、办学模式新的农业职业学校,以起到引领、骨干和示范作用。

2、打造名师队伍

建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并遴选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联合开展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在实施国家、省级职业学校 6

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时,向农业职业院校倾斜;采取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农业院校优秀毕业生充实农业职业学校师资队伍。

3、创新教学模式

建立农业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交流机制,实现学生课程学习、实训实习、就业工作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优化“送教下乡”运行机制,完善“校农合作,产学结合”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4、优化外部环境

制定涉农专业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对从事农业产业的毕业生,在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建立农业职业资格证制度,设立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门槛,规定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才有承包经营权,并在金融和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等方面享有优先权。

(三)加大宣传力度,合力推进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坚持有利于农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舆论导向,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重点宣传那些对当地经济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基层农技人员的先进事迹,并且尽可能地改善、提高他们的待遇。营造一个全社会尊重农业人才的氛围,以增强从事农业科技人员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会声誉,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振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扶持,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我们苦练内功、紧密合作、加强交流,尽快使农业职业学校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助推器、农业现代化的引路人、新型农民培育的主阵地。我坚信,借十八大强劲东风,凭我们不懈地努力,农业职业教育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最后,请各位专家学者到我校“送教下乡”教学点观摩指导,到我校检查指导!谢谢大家!

第五篇:基层党建组织委员发言材料

2012年组织委员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镇的***。下面就我们**镇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工作做一下汇报。

一、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巩固基层基础。 一是抓制度完善。严格落实“村级民主日”活动,镇党委根据当前重点工作统一确定公共议题,各村庄根据自身实际确定自主议题,组织村庄党员和群众代表开展民主议事活动,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深入推进“村务公开进万家”活动,每季度将本村本季度发生的村务、财务情况,以明白纸的形式发放到每家每户,增强了村务、财务工作的透明度。二是抓责任落实。强化总支书记负责制、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重点工作日调度制和责任目标公示制度,加强跟踪督办和公示通报,加快工作推进。组织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规范”活动,严格落实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村干部离任审计等制度,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规范村级事务、规范干部行为,切实巩固基层基础。三是抓典型示范。积极开展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以年初确定的***、***等***个村为重点,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认真组织开展“领导班子好、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等“五个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年底确保实现“五个好”党组织达到全镇党组织总数的60%以上。

二、以整顿转化为抓手,切实提高基层班子整体素质。 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基本顺利过渡的基础上,以实现后进村整顿转化为重点,进一步抓好村级班子和村级配套组织建设。一是抓机制。通过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实现班子健全,两委关系协调,建成一支团结高效的农村干部队伍。继续推行“金凤还巢”工程,落实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机制,着力吸引本土本乡大学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优秀人才回村任职,多渠道选好配强农村干部队伍。二是抓整顿。对于班子软弱涣散、矛盾问题突出、村务财务管理混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等后进村庄,在年初按照10%比例倒排一批后进村,通过选派“第一书记”、机关干部下乡驻村等措施,集中力量抓好整顿规范,重点加强对***、***等***个后进村的整顿提高。三是抓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市镇党校的阵地优势优势,注重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知识讲授和法律法规教育,把农村党员真正培养成遵纪守法、为民服务的典范。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突出农业科技、最新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等,让大多数党员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同时,积极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沉下去做”的形式,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设施农业、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拓宽了培训渠道,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以选好带头人为抓手,不断增强村级班子战斗力。 一是领导带动。按照“书记抓、抓书记”工作要求,完善目标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深入落实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制度,努力形成“以责任制管责任人,以责任人带一班人”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二是加强考核。完善农村干部目标绩效考核机制,开展好以农村党支部书记为主的四职干部年终述职和民主评议工作,对“两委”班子成员实行群众评民意、党员评表率、组织评党性“三票评议”监督体制,加大民主测评、党委书记定期点评等要素的分值比例,形成“重实绩,重民意”的正确考核导向。三是严格奖惩。对年终考核等次确定为不称职的村庄,按市委组织部《关于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的意见》的规定,下支部书记只发放***%的岗位补贴;对阶段性工作、重点工作敷衍塞责,甚至不作为的,对支部书记实行诫勉,诫勉期间只发放***%的岗位补贴;实行不合格党组织书记调整制度,对于工作不力、重大失误造成重大影响的,果断进行调整。

以上汇报有欠缺不当之处,敬请大家多多指教。

谢谢大家!

上一篇:张先一丛花令赏析下一篇:中学学生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