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教版初二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2024-04-20

北教版初二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共9篇)

篇1:北教版初二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并填在答题格内)

1.“家是温柔港湾,你我停泊在这港湾,风雨再大都不怕,只要有个温暖的家;家是温柔港湾,旅途再苦也不怕,只要有个温暖的家……”下列关于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是落叶所能回归的根 ②家能满足我们的一切需要 ③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家人可以平等相处、相互关爱 ④家是我们逃避困难和挫折的绝佳场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朝孟郊的这首诗说明了

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②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惟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 ④不孝敬父母是违法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家是温馨的港湾,在家庭中最重要的是

A. 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B. 亲情

C. 家庭中的成员关系 D.平安与快乐

4.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

A.把爱心先给自己家的老人、孩子,然后才能爱其他的老人、孩子

B.从我家的老人知道别的老人,从我家的孩子知道别的孩子

C.用对待自己父母、子女的爱心,去爱世界上其他的老人、孩子

D.把爱心给自己家的老人、孩子,不能给其他的老人、孩子

5.下列关于民族团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56各民族要相互团结,相互支持 ②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③ 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④汉族人口多,汉族的地位比其他民族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在近40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有

①文字典籍 ②艺术创造 ③孝敬父母 ④科技发明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7.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8. 下列能体现出爱国之志与报国之心的有

①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②位卑未敢忘忧国 ③ 国泰则民安,国富则民强 ④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这是因为爱国

①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④是不需要付诸行动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热爱祖国,我们青少年就要

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②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③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④维护祖国的主权、领土和民族团结是大人的事、是将来的事,与青少年无关,不必理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积极有用的信息与各种负面信息交织在一起.”这句话说明了

A.网络是个非常自由的环境 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应区别对待

C.网络个可以摆脱任何约束,为所欲为的场所

D.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可以使我们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12.语言文明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在待人接物中,要会使用礼貌用语,礼貌用语的具体要求是

①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 ②不盛气凌人,不说大话 ③要谦逊,尊重对方 ④谈吐文雅,不说脏话、粗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1.1%的中学生认为,“知己朋友在自己的生活中最重要”,59%的表示“快乐的时刻是与朋友在一起”。这说明

A.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交往 B.中学生要有“哥们”义气

C.交往对中学生尤为重要,要学会交往 D.朋友多了就快乐

14.文明交往的前提是

A.礼貌 B.宽容 C.幽默 D.平等

15.“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这段歌词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是

①必须讲“哥们儿义气” ②当朋友出现过失时,要持谅解和宽容的态度 ③朋友间要互相尊重,要用真心去交流和沟通 ④当朋友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热情的帮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下列属于文明交往的是

A.在与人交谈时面带微笑,态度亲和 B.在待人接物时,爱理不理

C.听别人讲话时,东张西望,心不在焉 D.初到他人家里就随便翻人家的东西

17. “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还浩瀚的是星空,比星空还浩瀚的是人的心灵。”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宽容是一种美德和境界,我们必须具有宽广的胸怀

B.人是万物之灵,是整个世界的主宰力量

C.宽容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主张,努力迎合别人

D.宽容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18.在交往过程中应

A.慎交良友 B. 多交益友 C.不加选择和任意人交往 D.乐交异性朋友

19.交往礼仪三原则是

①诚实守信的原则 ②平等待人的原则 ③尊重他人的原则 ④宽容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古人云:“口者,心之门户也。”这说明了在与人的交往中,要

A.学会倾听 B. 学会表达 C. 学会赞美 D. 学会微笑

二、非选择题

21. 在一次师生交流会上,八年级的李彬说出自己的烦恼:我感到父母越来越不理解我,他们仍然把我当小孩子,我感觉和父母越来越远,回家都不愿和父母讲话。

在家长座谈会上,李彬的父母满脸愁云的埋怨:孩子越大越不懂事了,我们不知道孩子想什么,孩子从老不愿意和我们讲话,问多了,还冲我们发火。

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李彬和父母之间出现了什么问题?

(2)李彬和父母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请你为李彬和他的父母提几条改善关系的的建议

22. 在天山脚下,有个回、汉、维吾尔三个民族聚居的村庄,在那里村民们同饮一渠水,合住一条街,共走一条路。几十年来,大家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为了照顾维吾尔族和回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汉族村民主动把水渠上游的水让给他们,自己使用下游的水。在生产上他们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汉族村民擅长种蔬菜,维吾尔族和回族村民就纷纷向他们学习蔬菜种植技术;汉族村民种不好新疆瓜,维吾尔族村民就主动帮助他们。村民们高兴地说:“砂石和在一起是座山,大家团结在一起能使荒滩变花园。”

(1)你觉得村民们的话包含着怎样的道理?

(2)中学生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23.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图中的两个同学你更愿意与谁交往,为什么?

(2)你认为日常生活中,怎样更好地与别人交往?

24.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同学成为网民。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从交友的角度谈谈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

(2)请你为中学生网上交友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篇2:北教版初二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1—5 BABCA 6—10 BABAA 11—15 BDCDD 16—20 AABDB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3分)(1)交往的障碍—代沟(1分)

(2)课本9到10页(6分)

(3)课本11页(6分)

22.(16分)(1)村民们的话生动体现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各族人民更是相互团结、相互支持,充分体现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兄弟情谊。也反映出我国各族人民珍惜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8分)

(2)中学生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8分)

23.(16分)(1)我更喜欢与乙交往。(2分)因为乙的行为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表现。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体现了是对人的尊重和友好。与乙交往有被尊重的感觉。(8分)

(2)①在交往中要讲文明、有礼貌; ②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学会宽容;③交往要讲艺术,要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④还要学会微笑、学会拒绝、学会妥协、学会批评等艺术技巧。(8分)

24. (15分)(1)一方面互联网拓宽了我们交往的渠道,甚至可能把我们交往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有利于我们找到更多的朋友。另一方面网络上也有一些心理不健康的人,不提高警惕心理会交到一些不健康的朋友,带来一些负面影响。(8分)

篇3:北教版初二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教材的第二模块为“与他人和谐相处”,这一模块是在七年级积极与他人交往的继续和提升。就模块本身来说是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的。但是在模块内部的编排中却出现了瑕疵。这一模块有四课,课题如下:

第五课 诚信使你我走得更近

第六课 平等对待你我他

第七课 同在一片蓝天下

第八课 尊重权利 履行义务

这四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与他人和谐相处”,由此可见,“与他人和谐相处”是这一模块的落脚点和基石,也是本模块的归宿所在。但是教材的编排让人觉得这一模块不“和谐”,尤其是第七、八课的排列和设置上。笔者觉得这两课的内容相互调换后,本模块的编排会显得更加“和谐”、逻辑更加严密。

第五课中,教材从个人诚信发展到了构建诚信社会,然后重点讲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第六课中,教材从人人平等讲到人格平等,同时强调人格尊严的平等,这里也强调了相关的人格权利;第八课中归纳了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补充了第六课没有讲完的人格权利——隐私权。而第七课中没有相关的法律知识,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并发展到要和全世界人民友好相处。这如同异物在喉,使得法律知识的联系发生了中断。如果进行相应的调整,会使得本模块的知识联系更加紧密和完整,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能得要更好的发挥。

其次,就法律来说,它是自由的前提和保证,它制定的规则也是社会的基本规则和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和规范,同时也是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保证。“依法治国”已经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在日常生活重要依法办事;在处理人际关系事业要依法办事。这一模块的主题是“与人和谐相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法律这一大前提下进行。任何违法法律的行为都将导致不和谐。“同在一片蓝天下”是以“尊重权利、履行义务”为前提的,没有人与人的“尊重权利、履行义务”那就不能“同在一片蓝天下”和谐相处了。另外,我国教育体制当中,在初中进行了相关的有教材的法制教育以后,要到大学才有比较系统的有教材的法制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中法制教育是由学校自行组织的,但是许多学校忙于应付高考,对于法制教育常常是敷衍了事。但是,众所周知,青少年的叛逆期就在初中到高中这一时间段,如果我们能把法制教育做到位,落到实处,对于防范青少年犯罪不也是一件好事吗?就这而言,教材中的这两课的内容也要做一些调整才行。

再次,由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初中阶段已经使他们形成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他将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的儿童的思维发展归纳为形式运演阶段,他认为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活性。因此,在教材的编排上,我们更要注意结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实际。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不仅仅是要完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应该着眼于孩子们心理发展的过程,帮助他们成长。

综上原因,笔者以为这两课的内容和顺序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会使得教材更加完善,更符合学生实际。

篇4:北教版初二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这届学生的基础不差,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加之本学期学习有关法律的一些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要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成绩较差,要做好他们的工作。

三、学期教学

1、深研教材,把握教材特色,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积极有效地备好每一堂课。

2、教学中注重和运用针对性原则和知行统一的原则,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讲透教材,分析问题,提高认识。

3、充分启迪学生智慧,有效地运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教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5、注重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过关,精心设计好相应的练习,利用课前提问时间来充分调动学生巩固知识的积极性。

6、搞好测试及试卷讲评。

四、改进措施

1、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用老方法较新教材,要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联系学生和本地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和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认识,明确观点,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3、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主要任务是完成引导和点拨任务。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

篇5:北教版初二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1、例说使用陕西人教版《思想品德》课本的备课程序…………………………………………1

2、亲近社会

(一)…………………………………………………………………5

3、亲近社会(二)………………………………………………………………… 9

4、学会选择

(一)……………………………………………………………… 18

5、学会选择

(二)………………………………………………………………………………23

6、学会选择

(三)………………………………………………………………………………25

7、竞争与合作

(一)………………………………………………………………………… 25

8、维护权利,适应社会

(一)…………………………………………………………………30

9、维护权利,适应社会

(二)…………………………………………………………………40

10、腾飞的中华

(一)………………………………………………………………………53

11、腾飞的中华

(二)………………………………………………………………………55

12、永不退色的旗帜

(一)…………………………………………………………………… 58

13、永不退色的旗帜

(二)………………………………………………………………………66

14、特色制度

(一)………………………………………………………………………68

15、特色制度

(二)………………………………………………………………………69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九课《亲近社会》

第一课时:《培养亲社会情感》教学设计

桂花中心校 柳永兵

一、《课程标准》原文: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懂得社会与个人紧密相连。

2、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3、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4、体验和感受社会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体验和感受社会的美好。2懂得社会与个人紧密相连。3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2、教学难点: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快速浏览课本一圈内容,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分内容的中心观点。

2、谈一谈我身边的美好生活。

3、如何看待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4、快速浏览课本二圈内容,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分内容的中心观点。

5、如何认识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6、快速浏览课本三圈内容,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分内容的中心观点。

7、为什么要热爱社会,亲近社会?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用如画的自然风光、整洁有序、爱意浓浓的一组镜头(照片)导入新课:培养亲社会情感

(二)学生自学解决“教学用题1”: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1” 学生自学作答 全班抽查统一答题思路。

(三)自学、讲述解决“教学用题2”: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2”,小组作答 全班交流 教师点评

(四)自学解决“教学用题3” 具体流程:阅读回答

(五)自学、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5”: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5”,进行自学自导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 教师总结点拨。

(六)(四)自学解决“教学用题6” 具体流程:阅读回答

(七)自学、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7”:

篇6:鲁教版初二思想品德上册简略备课

第四单元:让爱驻我家 第七课: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情感。

2、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知识:

1、掌握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怎样孝敬父母。教学过程:

一、看目录,说眉目。小家,大家,扩至人类共有的家。

二、1、读课本第六页及第七页第一自然段,学生回答这三自然段能归纳个什么问题?

2、划题、朗读、分析:

两个最;父母关爱我们的两方面内容,扶养与教育;最重要的三句话。

3、情感加固: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能否在社会上立得住的根本,是中华文化的根(是提升个人境界能力的根本)。

4、背诵。

三、1、读第七页最后一自然段,学生回答可以归纳一个什么问题?

2、反复读,学生找出自己在这几个方面上哪一方面做的最不好。

3、感情加固:正直做人,不惹麻烦是孝敬父母最一要求。好好学习健康成长是孝敬父母的生动表现。

4、背诵。

四、1、看第七页的相关链接。

2、看第8页的相关链接。

3、做第8页上我可以这样孝敬父母。

五、1、略说孝经及古代孝的故事。孝感动天。闵损的故事,卧冰求鲤的故事。六:课后作业:做几件具体的孝敬父母的事。

第二课时: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父母的辛劳,主动与父母沟通。能力:

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与矛盾。知识:

正确认识自己的逆反心理,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

一、1、读第九页王娜的故事,说说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2、背诵。

二、1、读11页、12页,回答怎样学会与父母沟通。

2、看十二页的四幅图,交流自己与父母沟通交流的好方法。

3、背诵。

三、看书,读十三页相关链接部分。

第三为课时:

复习课:第七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

教学目标:

情态、态度、价值观:

增强理解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打下孝的根基。能力:

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知识:

背诵这一课的基本问题。教学过程:

一、看目标,理顺课本体系。

二、利用三分钟快速背诵法,快速背诵这一课中的四个基本问题。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怎样孝敬父母?

3、和父母不能很好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4、怎样学会与父母沟通?

三、突出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这一问题,反复背诵,加深对父母的情感。

四、在练习册中选题做。

第八课:我们共有一个家 第一课时:我爱你

中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自学维护团结和国家统一。能力:

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知识:

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教学过程:

一、1、读P23页上小字部分,谈谈自己熟悉中华文化经典的数量,和对待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继承、弘扬、发展。重点点《四书》。

2、第二十一页,学生快速找出中华民族创造了哪些灿烂的文化? 文字典籍教师点拨四书,艺术点拨书法、绘画、京剧,科学发明点明代初期前我国一直领先。

二、读课本二十三页第一自然段,学生归纳问题。

三、1、读二十四、二十五上部分,学生归纳问题,并说出基本的要点。

2、读二十五页最后一自然段,学生归纳问题。

3、教师解释民族问题的国际现状与我国西藏与新疆的现状,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4、教师介绍优秀的小数民族文化。

四、背诵:民族团结的意义和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第二课时:我们都龙的传人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知识:

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教学过程:

一、1、读二十六页小字部分,说一说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由炎黄子孙一脉相承,简说台湾去中国化问题,并划出课本中的重点句。

二、1、读二十八页,下小字部分,回答课本上的问题。

2、从川地震说起,看书第二十九页,说说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这种精神?

3、中国爷爷与美国孙子的一段对话和在国外看到国旗,与现在做中国人的自豪感谈谈爱国情。可以相对划划课本第二十九页祖国与个人的关系上引一引。

4、谈谈自己对民族精神的一点认识。崇尚道德的中华民族精神。

5、背诵。

三、读三十页最后,学生自己归纳题目。

四、看书。

第三课时:

复习课:第八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平等尊重各民族兄弟,努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能力:

提高与各民族交往的能力。知识:

背诵这一课的基本问题。教学过程:

一、看目录,构建知识体系。

二、利用三分钟快速背诵法,快速背诵本课的基本问题。

1、中华民族创造了哪些灿烂的文化?

2、怎样热爱祖国?

3、为什么要搞好民族关系?

4、怎样搞好民族关系?

5、为什么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6、怎样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三、突出重点。着重强调背诵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用及怎样搞好民族团结问题。

四、当堂默写用背诵。

第五单元:学会交往天地宽 第九课: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积极交往的心态。能力:

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知识:

认识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与他人交往,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过程:

一、1、读课本四十三页上事例,回答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看书四十三页,回答人生为什么离不开交往?简要的回答出问题。

3、看四十二页两同学的观点,找同学起来辨析。

二、1、阅读课本第四四页到四十六页,回答学会交往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2、分析第四十四页图及萧伯纳名言的含义等。

3、老师着重谈慎交友的问题,与其不慎交友不如不交友。

4、当堂背诵。

三、1、教师划内圈与外圈图并说明。

2、简说内圈向外圈发展,能扩大视野。

3、读课本四十九页中间小字部分,说说小鹏和小亮通过什么方式扩大了自己的交往的范围?

4、老师解释不能盲从及网络交往的问题。

5、背题。

四、自由看书。

复习课:第九课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交往的重要性,自觉交往,慎交友,交益友。正确使用互联网。能力: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慎交友。知识:

本课的几个知识点。教学过程:

一、看目录,构建知识体系。

二、用快速背诵法,背诵本课的基本问题。

1、为什么人生离不开交往/

2、交往的重要性?

3、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方式途径有哪些/

4、怎样正确使用互联网。

三、强调重点,慎交友的问题,正确使用互联网的问题。

四、当堂小测。

五、做练习,提高灵活做做题目的能力。

第十课:掌握交往艺术 提高交往能力 第一课时:文明交往礼为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2、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平等,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爱欢迎的人。能力:

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交往礼仪,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知识: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交往的重要性。

2、怎样让友谊之树常青。

二、1、看目录。

2、看课本第五十五页的事例,回答李医生的两次经历,对我们日常交往有什么启发?

3、看书找出为什么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4、找同学谈谈对文明礼貌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的程度。(以及谦虚的举止是提高自身吸收力的必要条件的理解。)

5、老师深入地谈上一个问题,并针对用手机说话等不可一世的态度,野蛮为美的学生中常见有毛病进行分析。

6、当堂背诵此题。

7、点文明礼貌的三方面表现。

三、1、快速找出交往礼仪的三原则并用一分钟背诵。

2、看课本第五十八页上事例,谈谈故事对我们的日常交往的启示?

3、启示的一般答题方式,并找出这一问题中的为什么和怎样做两个问题。

4、教师讲解平等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是十分好的,怎样显出自己的优势。

5、当堂背题。

四、1、默写一题。

2、自由看书。

第二课时:文明交往礼为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2、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爱欢迎的人。能力:

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交往礼仪,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知识:

理解尊重、宽容这两个交往的基本原则。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为什么说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3、交往中为什么要做到平等,怎样做到平等?

二、1、看五十八页下故事,说说这则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2、看书回答: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3、当堂背诵: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三、1、读五十八页下周瑜的故事,说说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2、说主为什么要宽容?

3、找同学说说张良的故事。

4、背诵此题。

5、说说同学发生矛盾了应怎么办?

四、看书。

第三课时:交往讲艺术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善于与人交往,交往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努力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力:

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交往艺术,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知识:

了解基本的交往技巧,初步掌握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技巧。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为什么说文明交往礼为先?

二、1、交往有艺术,课本介绍了哪些艺术?

2、在交往艺术中,教材把学会倾听放在第一个讲,有时越是平常的越是最重要的,请找出倾听的重要性,和怎样倾听为好?

3、分别用2分钟背诵上面两上面两具问题。

4、老师讲倾听的本质还是尊重。如果能倾听老师讲课能多好啊?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三、关于学会表达

1、看六十四页上小字部分,在了解了这些不好的表达方式后,问学生怎样表达比较好?然后看书找出书中的好的方法。2、3分钟背诵这一题。

四、1、看课本六十五页上,小丽的故事,谈谈小丽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从课本中找出为什么要赞美,怎样赞美?

3、你能不能从自己的体验中谈谈赞美的好处?

4、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的优点的问题,而不是硬是看到别人的缺点的问题。5、3分钟背诵此题。

五、看书。

复习课:第十课

掌握交往的艺术 提高交往能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上步增强交往的友好意识,礼为先,能在敬中交往,在礼中交往,在宽容中交往。能力:

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知识:

掌握本课中的基本知识要点,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文明交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交往礼仪的三原则,怎样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交往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要倾听,怎样倾听?怎样学会表达,为什么要赞美他人,怎样赞美他人?这十个问题。教学过程:

一、看目录,架构起知识体系。

二、问学生最喜欢哪些知识点?对自己交往有影响的知识点是什么?在商讨中先背诵这一两个知识点。一般情况下,先背诵,为什么说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交往礼仪的三原则是什么?同学们发生了矛盾怎么办?为什么要学会赞美他人,怎样学会赞美他人?

三、有快速法,用三分钟背诵法,迅速把这一课的内容背一遍。

四、继续探讨自己所喜欢的知识点。

五、当堂测试,为什么说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六、练习:在练习册和去年期末考试中选题做,提高学生灵活做题的能力。

第六单元:在合作中发展 第十一课:合作竞争求发展

第一课时:生活处处有合作、感谢对手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合作意识,以开放的心态与人交往合作,养成团结合作的品质 能力:

养成善于于人合作的能力。知识:

了解合作的重要必必要性,懂得合作对人人发展的意义。理解竞争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1、阅读课文,回答生活为什么需要合作?

2、三分钟背诵。

3、看八十页上张艳、陈刚的故事,回答学习上的合作对自己的学习和品德修养有什么帮助?

4、看八十一页中间小字部分,回答朱克曼的研究成果表明什么?

5、在课本上或者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说说为什么说善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

6、看课本七十九页下事例,回答给我们的启示?

7、读七十七页上小字,自我感悟合作的意义。

8、再背此题。

9、老师讲解日本、中国龙与猪的说法。

二、1、看课本八十四页,上事例,回答王经理为什么还要感谢对手?

2、划题并背诵为什么生活需要竞争?

3、看八十五页日本北海道的事例,深入理解竞争的重要性。

4、谈谈在实际学习中,适当找个对手进行竞争的好处。

三、自由看书。

第二课时:

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双赢”。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竞争合作意识,以开放的心态与人合作。能力:

在竞争中不忘合作,养成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知识:

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懂得合作不能没有竞争,竞争也不能没有合作。教学过程:

一、1、看八十六页上小字,说说这是种什么竞争,这种竞争好为好?着重在害人害已上。

3、看课本八十六页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1、看八十六页上小字,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

2、教师突出“双赢”,“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以及君子之争等。

三、逐个背诵上面三个问题,提高效率。

四、分析课本八十七页,下面的小字材料。

五、自由看书。

复习课:第十一课

合作竞争求发展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合作中竞争,君子之争。能力:

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知识:

背诵本课中的基本问题。教学过程:

一、看目录,构建知识体系。

二、用快速背诵法,快速背诵本课知识点。

1、合作的意义。

2、竞争的作用。

3、什么是不正当竞争。

4、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5、怎样在竞争中取得双赢?

6、在学习生活中怎样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突出重点:学会合作,取得双赢。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要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要君子之争,竞争的目的不是一方落败,要双赢和多赢。

四、当堂测试。

五、做练习。

第十二课:合奏好生活的乐章 第一课时:心中有他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与他人交往合作中做到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能够与人为善,友善地对待伙伴、同学、和邻人。能诚信待人

能力: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善于与人合作的关系。

在与伙伴、同学发生不愉快、冲突、争吵时进行换位思考,能有效化解矛盾。知识:

理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与同学发生不愉快时,掌握基本的途径和方法。知道每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地位上是平等的。了解诚信的意义与怎样做到诚信? 教学过程:

一、1、看九十二页课本,下文字,回答搞好合作应注意什么?

2、划题、背题。

3、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上着力,继续在宽容上下功夫。心中有别人。

二、1、看课本九十六页,小字,并联系美国的诚信档案,说说为什么诚信无价?

2、老师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讲心诚则灵,真心待人,真心孝。

3、看九十八页下小字,说说在欺骗和诚实之间如何选择?

4、看课本说说怎样做到诚信?

5说说从自我这一要点,考试诚信问题。

6、说一说信守承诺的问题。

7、背诵此问题。

三、自由看书。

复习课:第十二课

合奏好生活的乐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合作中诚信、宽容、体谅。能力:

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知识:

背诵本课的知识点。教学教程:

一、看目录,构建知识体系。

二、用快速背诵法,背诵本课的基本问题。

1、与人合作要注意什么?

2、为什么要诚信?

3、怎样诚信?

4、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三、突出重点。诚信合作。围绕现代商品上的一些不良情况。

四、当堂背诵。

五、做练习。

复习课:第十二课:合奏好生活的乐章

一、课前提问:

1、怎样在竞争中获得双赢。

2、生活中怎样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合作的意义。二、十五分钟自由自习第十二课。

三、提问检查当堂自习情况。

1、为什么要诚信?

2、怎样做到诚信?

四、能力训练

1、列举三个不诚信的事例。

2、列举三个合作的事例。

3、在竞争中合作的真谛是什么。4

4、你对诚信是怎样理解的?

5、一家百货公司把自己没有的产品介绍给自己的竞争对手,生意兴隆,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6、甲丙三家同样的厂家,甲利用记者招待、会说另两家产品的缺点,一时自己的产品畅销,另两家找权威检验合格,甲受到指责,门庭冷落,另两家大幅回升。请对三家的行为进行点评。在市场经济中怎样才能获得双赢。

五、快速要点背诵。

1、诚实与守信的关系。

2、合作的意义

3、双赢

生活中怎样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期末总复习

期末总复习一: 第七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

一、课前提问:(10分钟)

1、为什么诚信,怎样做到诚信?

2、做人疏导:`真、善、美与诚的追求。人生的真谛。

二、构建知识树。

1、看目录,用六字概括整册书:爱家、交往、合作。

2、爱家----------爱小家--------孝(为什么、怎样)----沟通(原因、怎样)三、二十分钟自由自习。

四、走向运用(15分钟)

1、当堂检查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学会与父母沟通?

2、做人疏导:孝立身之本、不要和不孝的人(父母、老师)深交,百善孝为先。

3、能力训练:A组:怎么理解诚信?怎样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怎样理解要学会赞美他人?B组:月饼连锁店的启示?课本第六十五页的小丽给我们的启示。

4、快速记忆强化训练:诚信的意义、怎样做到诚信、与人合作要注意什么?

期末总复习二:

第八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一、课前提问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学会与父母沟通?

2、做人疏导:孝是立身处事之本、不孝的人不与其深交、百善孝为先、中国文化的根、源头。

二、梳理知识

爱共有的家----传统文化、民族关系、民族精神。三、二十分钟自由复习。

四、知识运用

1、当堂检查:中华民族创造了哪些灿烂的文化?为什么要搞好民族关系?怎样搞好民族关系?

2、做人疏导:四书与中华文化。尊重与民族关系。

3、能力训练:竞争、合作、不诚信的三个个子。评析A、B、C三家企事业的行为。(是讲诚信、遵守职业道德和表现。)在竞争中合作的事例的启示。

4、快速记忆强化训练:

5、竞争怎样双赢?生活中怎样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合作的意义?

期末总复习三:

第九课: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一、课前提问:

1、中华民族创造了哪些灿烂的文化?为什么要搞好民族团结,如何搞好民族团结?

2、做人疏导:中华文化没间断过,源远流长,建议读读四书中的大学。

二、梳理知识:

交往:必要性、重要性、内圈向外圈发展、正确使用互联网。三、二十分钟自由复习。

四、巩固运用

1、当堂检查:

交往的重要性、怎样内圈向外圈发展与扩大交往范围的方法、怎样正确使用互联网。

2、做人疏导:谨慎交友,多交益友。互联网要抵制不良诱惑。

3、能力训练:

怎样的问题、启示的问题、评析的问题、合作与竞争的三个事例问题

4、快速强化。

交往礼仪三原则、交往的艺术、为什么要赞美,怎样赞美、为什么礼貌是交往的前提?

期末总复习四:

第十课:掌握交往艺术 提高交往能力

一、课前提问:

1、交往的重要性、怎样正确使用互联网?

2、做人疏导:交友要谨慎、互联网要抵制不良诱惑。

二、梳理知识:

礼貌、交往礼仪的三原则、交往的艺术。三、二十分钟自由复习

四、巩固运用

1、当堂提问

交往礼仪的三原则、交往的艺术、为什么赞美、怎样赞美、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怎样处理好同学的矛盾。

2、做人疏导

礼好,敬的本质,反映了素质。要尊重老师啊。宽则得众。大成就的人从来不有仇必报。能力训练:

A、晚自习安静,大家都在学习。喜欢踢球的明明带着一身汗气来到了教室,从下来就把臭鞋一脱,眯着眼睛听起歌来,大家都很讨厌他。说原因。

B、小明小时得病,瘸,不少同学起外号,还有的同学对他气凌人,指使干这干那。班长不起外号,觉得是平等的,小明不小心撕了孙军的书,孙军反而买了一本给他。班里不少同学一否正确为什么? C、去年考试题。

4、快速强化训练:

诚信的意义、怎样诚信、诚实与守信的关系。

合作竞争、意义、关系、双赢 三、二十分钟自由复习。

四、巩固运用:

1、当堂检查:

怎样双赢?生活中怎样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合作的意义?

2、做人疏导:

君子之争,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谨慎不放纵,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日本地震与中国的帮助、帮助欧洲克服经济危机,帮助上亚几国。中国做得好。

4、能力训练:

篇7: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学生小品表演1:值日生与值周生

(情节:值周生午间查卫生,发现某班清洁区内有纸屑,遂找来值日生指出其不足,并准备扣除班级量化管理分。几名值日生不同意扣分,围着值周生吵闹不休。)

学生分析值日生这种追求表面光荣的心理是“虚荣心”,自尊自信是首先要求自己做好。

学生朗读:法国莫泊桑短片小说《项链》片段。感受女主人公为自己极强的虚荣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学生小品表演2:两个同学的对话

甲:期末你能考第一吗?

乙:要不是李扬比我多3分,期中我就第一了

甲:也难怪,李扬学习那么认真,笔记都特清楚。

乙:你这话倒提醒我了,趁没人,把他笔记本拿走,让他考不好。等我考了第一名,我请你吃麦当劳。

问:偷拿同学笔记的乙是一种什么心理?

生答:虚荣心太强,导致忌妒心理。

忌妒与自尊自信有什么区别?你能打个合适的比方吗?

学生举例说明忌妒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自尊自信是把成功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

学生活动:挑战自卑(下载)

归纳:敢于正视不足,不断尝试改进,可以避免自卑情绪的产生。

学生活动:按照课前布置由学生讲故事,说明“满招损,谦受益”,虚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现。

讨论分析:“我该怎么办?”

“我是一所市重点校的初一年级学生。由于老师、家长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小学六年来,我一直成绩优秀,多次在市、区、校等各级学科竞赛中名列前茅。我是老师、家长的宠儿和骄傲。小学毕业,我被直接保送全市有名的重点中学,等待我的似乎总是鲜花和掌声。然而,在最近的一次全区英语口语竞赛中,久经沙场的我,竟因一时的紧张而语塞,最终没能进入决赛圈。为此,我感到非常的沮丧,我真的不行了吗?我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交换意见和看法。

引导学生认识,要持久地保持正确的自尊心自信心,不要因遭到失败而自卑,也不要因点滴成功而自傲。)

学生做课堂小结

教学设计示例2

复习提问:

怎样理解自尊自信是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导入新课:

自尊自信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正确认识自尊自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自尊自信的人,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人们的一些言行却与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相矛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正确认识自尊自信。

正确认识自尊自信(板书)

一、影响自尊心,自信心形成的因素(板书)

学生填写:

v 父母喜欢你,老师欣赏你,你的感受是( );反之( )。

v 你是班干部,威信很高,你的感受是( );反之( )。

v 你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你的感受是( );反之( )。

v 你自认为长得不好看,同学也因为你的丑嘲笑你,你的感受是( );同学鼓励你,你的感受是( )

通过填写,让学生明白青少年是否具有自尊自信,能否正确对待自尊自信,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和评语;在学校集体中的位置;学习成绩的优劣;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能力等等。由于初中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能力不高,评价尺度不够稳定,情绪起伏变化很大,容易走极端,这使我们个人的自尊感、自信感也容易走极端。例如,当我们取得成绩受到他人的表扬,自尊需要得到肯定和满足时,往往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当我们受到他人的批评或否定,自尊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就可能妄自菲薄,情绪一落千丈。

因为上述因素的影响,常常使青少年不能正确对待自尊自信。所以,正确认识自尊自信,掌握正确的尺度,对青少年树立自尊自信是十分重要的。

二、正确认识自尊自信,掌握正确的尺度 (板书)

1、要自尊自信,不要虚荣忌妒。(板书)

图片:她做得对吗?(见课件展示)

问:图片中的女孩只因别人的一句话而盲目减肥,摧残自己的身体,最终住进了医院。她的这种做法是自尊自信的表现吗?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行为呢?

引导学生分析女孩的做法不是自尊自信的表现,而是虚荣心在作怪。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与虚荣有关,比如:互相攀比穿;骑高档自行车;比头饰、书包、手机、家世等等。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过于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它不仅会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时甚至会使人酿成大错,要么为了满足虚荣去偷盗、去贪污,要么为了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而忌妒、而仇恨。比如:

案例一:从“公款虚荣”到“无期徒刑”

贪污公款打羊胎素美容、穿几千元一套的衣服扮靓、金银套颈玉石缠身、开“宝马”入楼堂馆所……顺德市建国以来的贪污“大王”张娟,因爱慕虚荣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日前,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张娟原为顺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检务收费员。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她利用负责向进出口报验单位收商品检验费的职务便利,采取向被收款单位出具写有实际商品检验费金额的收据联,而变更检验收费收据的记账联、存根联的内容,写少收费金额,从中侵吞差额的手段,共作案675次,共侵吞检验费差额人民币270多万元,用于买车、买房等个人消费。

案例二:嫉妒她竟用硫酸泼她,疑犯竟是十几岁的学生(见扩展资料)

如果学生中间存在盲目追星、模仿明星的现象,教师不妨组织学生根据扩展资料中的文章《假如满大街都是金喜善和谢霆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卑。(板书)

有两个表姐妹,姐姐长得没有妹妹漂亮,每当她们俩出门,妹妹总是招来关注的目光,姐姐常常被冷落。被冷落的滋味是痛苦的,这种痛苦腐蚀着心灵,那种无形的自卑感包围着姐姐。她想冲破自卑的围困,需要找到一个出口,那就是以挑剔和指责表妹来让自己受伤的心获得平衡。每次见面,她都以不同的方式和语言刺激表妹,并且总以发现者的眼光,以惊奇的方式,瞄准表妹的痛处,猛扎一刀,然后,自己逃之夭夭。

她发现表妹脸上长青春痘,就带着几分忧伤地说:“哎呀,你这张脸可完了,男人最不喜欢有青春痘的女人。”说完,还长长地叹口气,给表妹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恐惧。

每次见面,她对表妹都有新发现,不是夸张地告诉她,你的腰太粗了,就是说她的脚太大了,然后,以一个男人心理学专家的口气告诉表妹男人的好恶,把刚刚20岁的表妹折磨得哭哭啼啼。

请同学们分析自卑心理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自卑的人首先对自己不满,不满意自己的长相,不满意自己的状态,不满意自己的地位和出身,因此往往表现为情绪消极、缺乏进取心、性格孤僻、悲观,有时还会以暴怒、忌妒、自暴自弃等形式表现出来。自卑的人是吝啬的,不愿意鼓励别人,赞美别人,更不愿意看见别人快乐。

学生活动:我为什么要自卑?

学生分组活动,每组抽出一名同学,谈谈自己在什么方面感到自卑,其他同学谈自己的看法,并指出他的优点、特长。教师选取几组进行全班汇报,尤其要鼓励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的同学发言。通过此活动教育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项,也都有自己的强项,没有必要自卑,而是应该努力去扬长避短,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比如霍金:霍金被人称为当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风靡全世界,发行上千万册。同时,他却是一个患肌萎缩症的病人,其科学研究基本上是在轮椅上完成的,他因此成为全世界大众崇拜的偶像。

3、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傲自负。(板书)

播放音乐《十面埋伏》

提问:这首乐曲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学生介绍项羽的故事,(教师也可以播放乐曲《楚歌》,戏曲《霸王别姬》,视情况而定。)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项羽堪称一代英雄,却因骄傲自负、刚愎自用最终败给了刘邦,因为刘邦善于用人,善于纳谏,得到了张良、萧何、韩信的辅助。骄傲自负的人往往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别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所以,骄傲是前进的大敌,是失败的祸根。而自大狂妄到目空一切甚至目无法纪的时候,必然会使他的自由以至生命随之幻灭。

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文章《贪官的悬崖情结》和《恶魔张君狱中的200天》。

为说明虚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现,教师可以在此介绍钱学森的故事,见扩展资料《待到凌云更虚心》及相关媒体资料。

最后得出结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现。

学生活动:

成功后,你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失败后,你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你从中总结出什么道理?

通过回忆、分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持久的自尊自信,需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的道理。

篇8:北教版初二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1、为什么说生命世界美丽神奇?

(1)生命是地球上各种生物体特有的现象,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

(2)我们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

2、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大自然?

(1)人类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

(2)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最终都来自大自然。没有大自然的恩赐,我们的生命就丧失存在的可能。

(3)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相互依存、息息相关,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建设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世界。

3、生命有什么独特性?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短暂,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

4、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呢?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3)善待其他生命。

5.3 青春闪光

1、青春的喜悦有哪些?P12第二段

2、青春的烦恼有哪些?P12第二段

3、我们应该怎样珍惜青春?

(1)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

(2)努力充实自己。

(3)从生活小事做起。

5.3 人生多彩

1、我们应该怎样去探索人生的意义呢?

(1)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2)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

2、为什么人生价值要在劳动创造中体现?

(1)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他对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

(2)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创造的成果也就成为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

(3)劳动创造同时也是改进人生、丰富人生、提升人生、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

篇9:北教版初二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知识:让学生知道依法治国的概念和地位,知道“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了解违宪行为的表现。【教学重点】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宪法有关知识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简单回顾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所学的内容。说一说:一般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种?一般违法行为中的违宪行为指的是哪种行为?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导入“违宪行为”的概念。

(二)、新课学习: 猜谜游戏:“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 这是我国的哪一部法律? 出示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一条、第二条、第十五条、第二十四条的有关规定。提问:(1)从上述材料中,你可以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与你所知道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普通法律的内容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如果用上面的这个谜语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应该用哪一句话?

教师归纳:宪法规定的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等国家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宪法在内容上大于其他的普通法,因此它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根本法的地位。即“国法之根本”。

议一议:阅读教材P7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条的规定,说一说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有什么联系?你可以用谜语中的哪一句话来概括这种联系? 教师归纳:宪法为普通法提供了立法原则,是制定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即“子由母产生” 案例分析:(1)、阅读教材P73“某县公安局设卡收费”提问:该县公安局在国道上的设卡收费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教师归纳: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2)、阅读教材P74 “周恩来总理的事例”提问:周恩来总理为什么要这么做?他遵守了宪法中的什么规定?教师归纳:宪法是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提问:谜语中的哪句话是以上两个案例的概括?(“排行我老大”)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72“苍茫村村委会的村规民约”的事例 提问:

1、村委会的行为违反了宪法的什么规定?

2、法庭的判决印证了谜语中的哪句话?

教师归纳:违法了宪法的“公民婚姻自由”的规定。印证了“冲突我有效”。讨论:通过以上的学习,你知道宪法与普通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吗?教师归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过渡:因为宪法所具备的权威性,要求宪法具备一定的稳定性,所以宪法的修改程序与其他普通法也不一样。

出示材料:宪法的修改程序与普通法的修改程序

提问:宪法的这种修改程序说明了什么?

教师提示:宪法的制定或修改比普通法严格。

(二)、新课学习: 案例分析: 出示案例:“佘祥林案件”: 1994年1月20日,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村民佘祥林的妻子张在玉失踪。1994年4月11日,雁门口镇吕冲村一水塘发现一具女尸,经张在玉亲属辨认死者与张在玉特征相符,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998年6月15日,京山县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佘祥林有期徒刑1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佘不服提出上诉,同年9月22日,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05年3月28日,张在玉的突然归来证明佘祥林当年被冤枉了。2005年4月13日,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在狱中度过了11个春秋的佘祥林,被当庭宣判无罪。2005年9月2日,因“杀妻”冤案提出国家赔偿的佘祥林从赔偿义务机关湖北省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领取了25.69万余元人身侵权赔偿金(含无名女尸安葬费1100元)。

讨论:湖北省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什么要对佘祥林作出赔偿? 教师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要作人员侵犯了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案例分析: 出示案例:汉族青年谢某与一回族发青年马某相恋。不久两人到婚姻登记机关领取了结婚证。正当他们准备举行婚礼的时候,马某和马某的父兄向谢某提出一个要求,要谢某必须信仰伊斯兰教。谢某不答应,马某的弟弟就要纠集一些族内的人“好好教育”一下谢某,一时搞得剑拔驽张,难以收场。

提问:谢某是不是必须信仰伊斯兰教?马某的弟弟能不能“好好教育”一下谢某? 教师归纳: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马某一家强迫谢某信仰伊斯兰教的行为违反了宪法的有关规定,属于违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我当法官:

教材P75“我当法官”的四个材料。答案可参考《教师用书》P101 明辨是非:

有人认为“宪法是高高在上的一部大法,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多的关系。”,你认为呢? ①宪法是我们生活的基本依据; ②维护宪法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③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基本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身自由权、受教育权 基本义务:依法服兵役、劳动(即是权利又是义务)、依法纳税 案例分析:

出示案例:尤某,男,17岁,汉族,河北省某市郊区某乡中学学生。尤某由于受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瞧着别人发财,吃喝玩乐,他也想发财。1988年春的一天晚上10点,偷偷爬墙溜进本村电线厂,偷出铜线10公斤,并于第二天拿出去卖时被查获。教师归纳: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才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出示案例:施某,男,20岁,上海市南汇县书院乡村民。施某为2002年冬季征兵的应征公民,在乡、村干部动员其报名应征时,态度不端正,不愿履行兵役义务。后经乡村干部耐心做工作后,勉强参加了应征体检,施身体合格,经乡、县政治审查,施某合格。施本应无条件服从征兵命令,参加解放军。但施某无视征兵命令,于同年11月外出无踪影,逃避了征役。

提问:你认为施某这种行为会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什么? 教师归纳: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义务)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任务。”

出示案例:1987年4月,云南大姚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大会主席团根据县委提出的候选人建议名单通过后,提交全体代表讨论酝酿,50多名代表讨论中明确表示不赞成名单里提出的县长和人大常委会主任做候选人,提出了新的候选人名单,并向主席团要求实行差额选举。

提问:云南大姚县50多名人大代表的反对有没有法律依据? 教师归纳: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权利)。我国宪法《总纲》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第101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省长和副省长、市长和副市长、县长和副县长、区长和副区长、乡长和副乡长、镇长和副镇长。”第103第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有权罢免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说一说:宪法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以上案例也可以用其他案例进行讲解。)阅读空间:教材P76“于时俱进的宪法” 提问:(1)、宪法的四次修改说明了什么?

教师归纳:宪法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宪法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2)、从1954年第一部宪法制定到现在,只进行了四次修改,是为什么呢?教师归纳: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不宜有太频繁的变化。

学以致用:阅读教材P75“黑龙江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事例” 说一说我们中学生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 重点:

(一)依法治国首要的是什么(或者核心是什么)?——依宪治国

(二)我国的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或者: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或者:为什么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问题; 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从程序上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分别是什么?

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内在联系

4、修改宪法的程序和意义。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其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四)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1、具体表现 ①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②宪法是一切社会团体、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2、违宪的表现 ①是国家机关的活动与宪法规定的内容或程序相抵触;

②是公民的行为违反宪法的规定。

(五)树立宪法意识

1、树立宪法意识的理由(或者宪法与公民的联系)

①宪法是我们生活的基本依据; ②维护宪法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宪法规范人们行为的方式 ①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 ②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 ③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

3、青少年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青少年要认真学习宪法,积极向群众宣传宪法,树立依宪治国的观念,严格遵守宪法; ②宪法提倡和肯定的行为要努力去做,宪法禁止和否定的行为坚决不做,宪法要求做的行为一定要做到;

③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

4、法制教育宣传日及其主题,并说明它们为什么都与宪法有关。(参见作业本第49页)

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产生的依据,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是无效的。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5、我国建国以来的几部宪法,我国的现行宪法。(参见书本第76页)

6、宪法是要变化还是要保持相对稳定,并简要说明理由。

主要说明:①我国宪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实际的变化而发展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我们也要强调宪法不宜变化太频繁,因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关系到国家稳定的大局。

课题: 第二节 树立法律的权威 备课时间:2011.5.15 授课时间:2011.5.18 授课班级:八年级207班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日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法律,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自觉守法、护法。

能力: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能运用法律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不法现象做斗争。

知识: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认识依法行政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现代法治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教学难点】 能运用法律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不法现象做斗争。【导入】播放Flash《家园》,感知法制化的社会带给我们安全的生存环境,稳定的生产生活,甚至给社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活动】(课前布置)

查一查:我们已有的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大约有多少?

议一议: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是不是已经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承接: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是指国家有着比较完备的法律,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法有根据,司法有准绳,公民活动有章可循,行为有法可依。

【讨论】对下列案件,如果你是法官,会作出怎样的判决?

呈现讨论题:一个父亲,将他罪恶多端,横行乡里的儿子打死,父亲认为自己为国家和社会除掉了一个毒瘤,村民称赞该父亲“大义灭亲”。法律将会如何作出判决呢?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父亲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受到刑法追究的。法律规定了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个父亲虽然有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但他没有剥夺儿子生命的权利,他做了就是违法 行为。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严格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

教师再一次设问:面对作恶多端,横行乡里的儿子,这个父亲可以怎么做? 学生讨论(略)。【我做法官】

由学生甲乙丙丁分别扮演某村民、小偷。两警察,演绎教材079页“小偷状告失主”典型案例。表演完毕后,展现讨论题:

(1)小偷与失主已经私了,法院为何还要判决小偷有罪?

(2)假如你是小偷状告失主案的审判长,你将做出怎样的判决?

承接: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是指执法和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实施法律,思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典型案例】 展示《田凤山一审被判无期徒刑》案例: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田雨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7日依法对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受贿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田凤山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查明,1996年至2003年期间,被告人田凤山利用其担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国土资源部部长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以及利用其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436万余元。案发后,赃款已全部退缴。学生讨论:

(1)田凤山案发前,担任过哪些职务?(2)田凤山被判刑,给我们哪些启示?

教师引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依法治国要坚持违法必究,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

【你说我说】人的一生中有可能要与哪些政府部门打交道?

承接:政府机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政府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的高低。【课堂辩论】

以权大还是法大为题,全班学生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正方:权比法大 反方:法比权大 【案例分析】

湖北省天门市优秀企业家陈远豪因不“听”市领导的“话”,先市被“双规”,尔后被批捕,最后被当地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2年。经过艰难抗争,2003年3月13日,二审法院依法正式宣布陈远豪无罪。

市政府要陈拿出200万元弥补财政缺口,陈不同意;当地税务局想向陈借钱用与发工资,被陈回绝;市领导视察了陈领导的企业后,又不想留领导吃饭。问:(1)陈远豪为什么被判处有期徒刑?(2)本案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承接: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依法行政的重心和实质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议一议】展教材081页“听证会”材料

问:举行听证会对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分别有什么作用?

小结:

课题: 第三节

我们也有监督权 备课时间:2011.5.20 授课时间:2011.5.24 授课班级:八年级207班 授课时间: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监督权的涵义,以及明确实施监督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对监督权的理解,明确监督权既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 出示材料

让学生自学引言材料,使学生明白:每一位公民都要积极行使监督权,维护法律的权威,做一个有责任的公民。在学习引言的基础上的拓展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

2、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某些人的法律意识差和有关执法力度不够)

3、当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

师:从这个案例中看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要求我们自觉遵守法律,而且要求我们关注法律实施的和司法的公正,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维护法律的权威。(引出课题:法律实施与司法公正需要监督:)

过渡:那么究竟什么是监督权?我们为什么要实施监督权呢?

(二)新课学习:

1、案件聚集

1)

阅读教材第84页刘涌案件,并思考从刘涌案件的审判中,法律是如何得到贯彻实施的?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2)从刘涌案件中,请你说说司法公正是如何得到维护的?

师:实行依法治国保证法律有效实施,维护司法公正,需要加强法律监督。

2、案例分析

出示书本第85页强行集资案例,提问: 1)在上述案例中,谁行使监督权?监督权的行使产生了什么作用? 2)除了上述监督途径之外,法律监督还有哪些途径?在实施监督权的过程中我们应选择哪些适宜的方式?(行使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申诉权,取得国家赔偿权)

通过学生的思考与交流,得出结论:作为公民既有依法监督法律实施和司法公正的权利,也有积极参与监督、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引出书本第86页郭光允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监督权的实施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

学生互动,感受行使监督权是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

3、小组讨论

我们行使监督权(结合书本第87页罗晓材料)提问:

1)有同学认为,行使监督权是大人们的事,我们中学生无法行使监督权。你认为怎样? 2)当你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他们的责任,没有做好他们的应该做好的工作时,你有权_____________;

3)当你和你的家人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公正对待时,你有权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行为时,你有权________________(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并派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得出结论:

法律实施与司法公正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支持和监督。我们可以通过行使监督权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国家、集体的利益,与社会生活中的违法和不公正的现象做斗争。4、1)知道你所在选区的人大代表是谁吗? 2)你知道市长热线电话吗?

3)你知道如何通过新闻媒体来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5、课堂小结:在法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是正义的化身,是人民的保护神。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就是关爱社会,关爱民生,关爱我们自己。

6、课后延伸:就你身边存在的某一个突出问题,谈谈你准备如何来行使监督权?

上一篇:荷塘月色朗诵下一篇: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作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