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国学经典传文明礼仪

2024-04-24

诵国学经典传文明礼仪(精选8篇)

篇1:诵国学经典传文明礼仪

高二(11)班主题班会《诵国学经典,传文明礼仪》

山东省泰山中学:秦军伟

班会目的:

1、通过这次的班会的准备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国学经典,主要是《弟子规》的内容。

2、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班级存在的问题,摘选《弟子规》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和学生一起学习,并自查自身的行为。

3、根据学习的情况,由全班同学选出前半期用来规范自已行为,净化班级环境的《弟子规》内容,作为班规的一部分。

4、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

班会准备:每小组自己准备班会课上要讲的内容,以正面、积极的材料为主,正面引导。形式包括:诵读、小品、相声、感悟

班会流程:

一、开场白主持人:

A:尊敬的各位老师

B:亲爱的同学们

AB:大家上午好!

A: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逊礼貌的语言,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的习惯用语。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更应该明礼仪,讲礼貌,做最好的我。

B:一句文明用语、一个优雅的动作,体现了我们的文明程度,文明与优雅不是表演,而是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

AB:让我们从讲文明,讲礼貌,让文明之风吹遍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山东省泰山中学高二(11)班,“诵国学经典,传文明礼仪”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A:今天朗诵的是《弟子规》,同学们可能觉得《弟子规》这本书离我太远了,她是过去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B:但是,直到今天,它仍不过时,对我们的言行举止思想品德仍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A: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同学们是怎样诵国学经典、传文明礼仪的B:下面有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来朗诵《出则弟》

第二部分小组活动

第一小组

1、诵读经典解释经典《出则弟》

王:说到文明礼仪,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白:是啊,从生下来父母的教育,到长大后老师的教育,我们都能学到有关文明礼仪的知识 王:那么,究竟怎样才算讲文明,重礼仪呢

白:我认为礼貌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涵养

王:说到礼貌,我们的同学也有着不同的见解,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相声《说话》

2、相声《说话》

B:第一小组的同学用相声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讲礼貌,特别是礼貌用语。谢谢第一小组的同学们。下面有请第二小组的同学来朗诵经典《信》

第二小组

1、诵读经典解释经典 《信》

白: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有一样东西是我们不可丢失的,他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他就是我们人生路上最重要的朋友——诚信。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个小品《诚信是金》。

2、小品《诚信是金》

B:诚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生存的必备条件。在社会主义文明高度发展、人与人相处难见真情的今天,诚信品质尤为重要。一个诚信的人,是一个胸怀坦荡的人,是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谢谢第二小组的同学们的精彩表演。下面让我们来聆听第三小组同学朗诵的经典《谨》。

第三小组

1、诵读经典解释经典 《谨》

王:我们很幸运,生活在一个很有爱的班集体,我们有着一位可爱可亲的班主任,我们有着一群兄弟姐妹般的同学,我们每天的生活很充实,很丰富,很精彩。下面就来看一看《我们的生活》

2、视频《我们的生活》

A:同学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泰中生活的点点滴滴向我们展示了校园文明的方方面面,希望我们能有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所用的同学,为创建文明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面有请我们的第四小组同学来朗诵《入则孝》。

第四小组:

1、诵读经典解释经典《入则孝》

白:百善孝为先,听了同学们朗诵的《入则孝》,我心中十分感慨,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 王:恩,是的。母亲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需要感恩的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诗歌朗诵《母亲》。

白:母爱确实是伟大的,那么同学们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采访········

王:感谢同学们的踊跃发言,每个字,每句话,都体现了同学们对母亲的那份爱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父亲和母亲

A:母爱像春天的暖风,吹拂着你的心;母爱像绵绵细雨,轻轻拍打着你的脸面,滋润着你的心田;母爱像冬天的火炉,给你在严冬中营造暖人心意的阳光

B:父爱是一杯浓茶,当你疲惫时,只消几口便神清气爽;父爱是一曲高山流水,当你浮躁时,使你如梦方醒;父爱是一根拐杖,为你找好重心,建立起希望的原野。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主题班会已接近尾声,下面请我们的班主任秦老师做总结。

第三部分

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我国在历史上,是世界公认的 “文明之邦”、“礼仪之邦”,是一直奉行“忠、孝、仁、义、理、智、信”等社会公德的国家。到了现代,在我们的身边,你也总会看见那些谈吐文雅,举止谦和,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人。在我们的班集体里,也有不少文明标兵。可是令人惋惜的是,生活中总是有那么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合格的中国公民,我们该怎样去做,才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我们成为当之无愧的礼仪之邦的后代呢?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从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从你们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循序渐进,文明礼仪之花一定会在泰中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绽放。就让我们用自己的言行,从今天这次班会活动做起吧!

第四部分:全体宣誓,向全校师生倡议

全班活动:(范成程:全体起立)宣誓《倡议书》

范成程:坐下

A:有请席书记、王校长

第五部分:结束

主持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文明之花在心中开放,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要做21世纪文明人。让我们插上文明的翅膀,飞向蓝天,飞向美好的未来,做文明的我。同时我们还要感谢校领导及各位老师在百忙中来到高二(11)班莅临指导。谢谢你们!“诵国学经典,传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2:诵国学经典传文明礼仪

外出学习,在有些人看来无非是休闲游乐的借口,我也曾默认过这一点。但是此次的莱西之行——参加首届儒家文化普及教育研讨会,我切身体会到了外出学习的价值,可谓是载获而归。

收获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莱西教体育张为才局长的《儒家文化普及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专题讲座,系统地介绍了莱西市普及儒家文化的做法,几年下来,上至领导、教师,下至学生、家长,国学已扎根学校、深入民心,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没有“坚持”二字是做不成的,毋庸置疑,国学启蒙教育受益者是多方面的:学生知书达理,教师心态平和,领导从容管理,教育质量上升,教育形象提升,社会风气好转,我想诵国学经典已成为莱西人的精神名片,张局长有句话说得很好“学总比不学好,早学总比晚学好,学多总比学少好”,多么富有哲理,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为传承儒家文化做出的努力与坚持。

收获二:陈酒飘香,沁人心脾

两天的学习很是充实,因为可以聆听儒学大师的讲座,让我对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有了更清新的认识。

曲师大傅永聚校长对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下价值做了精辟的阐述,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仁者爱人”的人际观和“齐家之和”的家庭观。他对待矛盾的原则是:力争团结、反省自己、学会退让、换位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我想这样的人际观是最和谐的,有时吃亏也是一种福,人不要太张狂,也没有必要勾心斗角,让身心如此疲惫。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但是我们是否有意无意地伤害了父母呢?对父母说话时,是否经常使小性、不耐烦呢?是否给父母脸色看了呢?也许我们并不是忤逆子,扪心自问,我有为父母做过些什么呢?

说起孝道,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研究了儒家的忠孝之道及其现代价值,他注重孝道教育,用自己的行动——十多年来精心地侍奉瘫痪的老母亲,直至终老,很好地诠释了孝道。

儒家伦理与现代人生的关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赵玲玲给出了精辟的解释,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要修身行达,吉凶在外,祸福自招,要懂得生存之道,不要赢得了今天,输了全部,生命的根本在于良心,要活的自在,死的安心,学礼是立身的根本,要学会待人接物,注重别人的观感,忍小辱避大祸,尽量避免引起别人多心、怀疑,这些处事之道,对于我们的人生之道大有裨益。收获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专家教授的高度我们无法达到,但是他们孜孜不倦的学习研究的态度,是我们可以学得来的。莱西市的两位一线教师的读书经历,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唐忠莲主任学《论语》,李绪坤主任学《学记》,那种求知的欲望,让我自惭形秽。走进莱西市部分学校、幼儿园的每一个教室,学生都能饶有兴味的诵读国学经典,并能开展与之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打造国学校园。生活中,我总是以种种借口与书擦肩而过,总是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虚度光阴的感觉现在更为强烈了。整理好思绪,还是应该走进书香天地,要相信只要学就会有收获,只要用心学就会受益匪浅。

篇3:诵国学经典传文明礼仪

一、在学习研究中实行国学教育

在开学初以《弟子规》为教育读本,扎实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从“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人、余力学文”,让学生了解礼仪知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知礼、行礼、守礼。在学习、生活中学会约束自己,懂得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相互尊重,不断增长见识,丰富自己的内涵,陶冶良好的性情。

1. 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每周二、四,我们规定早读时间诵读经典作品,在诵读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感情,这样为学生初步感悟文章内容打下基础。

2. 背熟。学生朗读熟练后,背诵文章,这样,同学们对这些国学经典作品,才会印象深刻,可以为理解文章的内容打下基础。

3. 释义。让学生翻译这些国学经典,独自获得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然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让同学们再次领悟国学其中的道理,查找自己的不足,互相批评纠正,共同确定努力方向。同时,并对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提出积极的改进策略,

4. 运用。鼓励学生把所学到的文明礼仪的小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二、在主题活动中践行国学教育

在学习国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学会感恩”,“文明礼仪伴我行”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达到知礼、明礼的教育目的。

1.《弟子规》中的名言警句

学生学习完《弟子规》后,我让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并针对自己一些不良习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粘贴到自己座位显眼的地方,时刻监督自己,提醒自己,督促自己。

2.《弟子规》的活动方案

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学习完《弟子规》,可以制定出《弟子规》活动方案,把其中的文明礼仪理论知识,变成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这样不止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的付诸实际行动。同学们在这些过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国学的文化氛围。

3. 从《弟子规》中感受互助精神

《弟子规》真正的付诸行动后,我们还提倡“推己及人”。让学生之间针对身边同学、好友之间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运用其中的精神,帮助其改正过来。这种做法不但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方面提高了许多,而且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方面,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 从《弟子规》中学会感恩

如今,学生却变得越来越冷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适时引导,教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习《弟子规》后,我要求学生在各个节日时,写出对父母、亲人、朋友、师长的感恩语句,把学生行为习惯由道德境界提升到情感境界。例如,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会提出倡议,让学生学会感恩,为父母做一件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会让学生反思,不要只看到朋友对你的伤害,要学会感恩,感恩朋友平时对你的帮助,感恩朋友对你的付出。这样,我们班里的同学和谐了很多,开朗了很多。

5.《弟子规》创新之处

社会发展到今天,说实话,《弟子规》中有一部分内容已不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了,针对这种情况,我鼓励学生学习时要客观对待,不必拘泥于形式,重点领会其中的精神。如我们学校大部分都是女生,学习《弟子规》后,我让大家讨论: 现代社会什么样的女孩才是淑女呢? 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吗? 同学们都摇摇头,给淑女有了新的释义: 自尊、自爱、自重、勤学、善思。这些既领悟到了经典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实践活动中提升

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我们坚持“诵国学,讲礼仪”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1. 写心得体会

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在班里举办“国学经典作品展”,让学生相互观摩,提出自己的小建议。

2. 开班会

开展“学习国学经典,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挖掘国学资源,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

3. 赛“学”会

每学期开展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收集的国学经典作品,编成各种小节目,诵读、故事、话剧、演讲均可。例如,学习完《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后,有的同学就利用业余时间,编排了这段经典作品,让我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懂得了礼仪的重要性。另外,学校还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各个班级精心准备,或诗伴舞,或诗奏乐,让我们走进了国学经典的世界,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这对学生的触动也很大,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古人,争做新时代的新中职生。

4.“星”光闪耀

为了鼓励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我在班级开展了“礼仪之星评选”活动,在班内划分6个小组,每组8个人,由小组长根据组员日常的学习、课堂表现,推荐一名,然后再互评这6个人,选出一名礼仪之星。当然,我们也请各科教师共同参与活动,专门制定了“礼仪之星”评价表,要求学生、老师公正、公平地填写,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做出客观的评价。

篇4:诵国学经典,做真真少年

【关键词】诵读;国学经典;求“真”文化

张家港市港区小学地处农村,学校近70%的学生是来自五湖四海新市民家庭。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生活阅历、文化背景,尤其是在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所积淀下的“经验”,使得他们每个人的学习背景都丰富而独特。作为一所拥有全国21个省市的新市民子女的学校,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给学生本真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经过较长时间的挖掘、探索和研究,我们确立以求“真”作为文化立校和推进美丽学校建设的主题。“真真”是我校学生的形象代言人。

《庄子·渔夫》有云:“真者,精诚之至也。”自古以来,“真”是中华文化里至纯至诚的精神境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学校在孕育求“真”文化的实践中,扬国学之经典,引诵读入校园,让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中求知、练能、做人、行事。实践表明,此项行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汲取国学精髓,在诵读中求真知

随着经济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物质高度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却出现了滑坡,一些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思想时不时的影响着少年的身心成长。如大部头的经典书目被琳琅满目的漫画取代,纸质书籍被电脑、手机浏览器打败,漫画、外传、玄幻等“快餐文化”成为当今小学生交流的主要话题,对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弊大于利。

为此,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点,让学生辨伪求真,追求真知,挖掘自主管理潜力,做真知少年。我校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等经典,一般情况下,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能多认识不少汉字。和那些“快餐文化”相比,经典诵读带给学生的是知识的积累,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巨大的识字量为学生阅读其他书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诵读经典带来的不仅是识字量的增加,随着学生们在这些经典中汲取的营养不断丰富,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在加强。我校近几年来一直探索“自主课堂”,即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互助、激励评价,从而构建知识框架,实现自我发展。而经典诵读犹如二月春风,将自主学习,自悟自省的学习之风吹进孩子们的心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自主课堂”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走出传统的“要我学”,走进真正的“我要学”,尤其在课堂自评、自展环节中,孩子们阐述观点声音洪亮,组织语言条理清晰,这种素养的提升和获得与诵读经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的老师深有体会,是诵读拉动了学生对真知探求的脚步,是经典加速了学生真学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抵制了不良思潮的侵害。

二、丰富文化底蕴,在诵读中练真能

小学时期是孩子们记忆的黄金时段,有效的开发和锻炼,可以培养学生较强的记忆能力。而如果错过这个培养阶段,一些潜在的能力也将随之退化。因此,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增强记忆能力的过程,这种能力的获得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将对其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诵读国学经典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诵读之初,孩子们缺乏学习古汉语的基础知识,很多语言只能表面诵读,不能透彻领悟,然而,“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随着诵读的逐步深入,到了五六年级,学生们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会有很大进步。如“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经典语句,孩子们在诵读之中逐渐领悟了其蕴含的哲理,相比之下,要比仅依靠语文教材进行教学,学生语感提高幅度大很多。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诵读兴趣,我校特开设了特色活动课程——真真少年宫,在少年宫里有体育、科技、艺术、文学等很多项目,经典诵读就作为文学类项目中的重要内容。经典诵读项目组以诵读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以经典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而教师们更是从多角度给学生提供诵读平台,如在背诵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时候,全校语文教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背诵大赛,比赛双方分别为全体语文教师和部分高年级学生,事实证明,学生比老师背诵得更快。当孩子们带着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站在台上大声诵读的时候,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竞争的激情,成功的愉悦,还有文化的熏陶,艺术的感染,能力的提高。这些犹如一粒粒种子,根植在孩子们心灵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让学生的文化底蕴越来越丰盈,越来越厚重。

三、弘扬传统风尚,在诵读中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指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谓“真人”,即做一个真正的人,为人正直,讲究诚信,质朴率真,德行高尚。从先生的教育理论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以丰富的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更是以高尚的德行感染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做一个德行高尚,心地纯良的“真”人。因此,我校引经典于校园,引诵读于课堂,让孩子们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下,向善、向上,努力生长。如在我校组织的“五小行动做真

人”活动中,孩子们争做“真真小书迷”,《三字经》、《论语》、《唐诗三百首》等经典书籍炙手可热,学生们以诵读经典为主,开启了广泛的阅读之旅。校图书馆全天候开放,实行全开架借阅,还加强班级图书漂流站建设,积极推进课外阅读活动。在诵读的影响下,一个个生命悄然茁壮。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开篇之语,懂得了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诵读着屈原的《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内心的独白,懂得了人生要有百折不挠追求和不遗余力的探索;诵读着《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更深刻的烙印在他们的心中;诵读着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孩子们再一次在文字中领略了景色的绮丽。行走在国学经典中,学生们呼吸在经典的缕缕墨香之中,成长于经典的丝丝浸润之下,师生距离拉近了,多了一份尊重和倾听;生生关系和谐了,多了一份互助和热情;不少家长也反应,孩子进步了,懂事了。诵读与经典共舞,传统风尚与时代精神同行,诵读提高学生的人格,诵读滋养学生的心灵,让每个孩子的童年在书香的浸润中多姿多彩,也成就了每个孩子的“真”人之路。

四、培养良好习惯,在诵读中笃真行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良好的习惯就像存入神经系统的道德资本,资本在不断升值,人将一生享受他带来的利息。”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受益的不仅是当下,还有更长远的未来。然而,纵观当前小学生行为习惯现状,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娇惯溺爱,学生娇气任性,在家不愿承担家务劳动,在校学习积极性不高,状态散漫,让人堪忧。因此,融国学经典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学经典浩瀚如广袤的大海,无论是精湛短小的诗句,还是清雅脱俗的篇章,无不寄寓了深刻的道理和哲理,而诵读经典,正是让学生汲取古典文化精华,以比照自己现代文化生活。为此,我校在校园走廊,楼梯拐角,教室醒目的地方张贴古诗文名言警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让学生无论是课间行走,还是课后休闲,时时将诵读挂在嘴边,刻刻受到古典文化的润泽和熏陶。走进经典,学生们欣赏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走出经典,学生们践行着传统文化传递的精神。在我校开展的“文明小当家、清卫小当家、学习小当家、执勤小当家”等“真真小当家”活动中,学生们争先、创优,以国学经典养成文明习惯,以文明习惯贯穿日常生活,向着明天,向着未来,“真”字当头,大步前行。

总之,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与智慧的凝聚和提炼。作为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应当积极将国学经典融入校园文化。诵国学经典,既可以把它当做一把钥匙,开启学生心智、能力成长的大门,求真知,练真能;又可以当做一盏明灯,温暖和指引学生心灵的成长和道德的提升,做真人,笃真行。让学生在不断继承、弘扬、践行中,做真真少年,健康而幸福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双金,崔兴君.国学经典:小学生怎么读[J].小学教学设计,2013(01)

[2]陈德镖.让国学经典之花绽放在素质教育课堂上[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2)

[3]李鹏,韩立菊.在诵读国学经典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当代教育科学,2008(24)

篇5: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文明礼仪

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星光熠熠。经典启迪智慧,国学浸润人生。国学经典不仅展示了历代大家在人生旅途上的心路历程,而且形象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风云中的艰辛跋涉。近年来,我们赛金小学把国学经典引进课堂,师生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经受着民族文化的神圣洗礼。“江山代有人才出,世上今人胜古人。”那些历经千年、万口传颂的名篇佳作,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师生阅历的增加,正在赛金小学释放着浓醇的芬芳。赛金小学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文明礼仪”歌咏比赛现在开始。首先请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入席,他们是谭平校长,薛勇校长,漆素蓉主席,廖敏主任,袁晓琼老师,王华老师,谭丽萍老师,敬凤老师,担任本次计分的是程伟老师和邓明老师。

第一项:升国旗,唱国歌,全体师生向国旗行注目礼,少先队员敬礼!礼毕。第二项:请谭校长讲话 第三项:宣读评分标准 参赛的顺序是从幼儿园到五年级

三字经汇集了中国古代圣贤的智慧,三字经教会我们学习和做人的道理,三字经教给我们智仁忠信,廉耻礼义。下面请欣赏一一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三字经》

春雨沙沙,那是追逐春的脚步声;蛙鸣鸟啼,那是吟诵春的诗篇,不信,你听12班小朋友带来的古诗新唱《春晓》

通过欣赏歌曲《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让我们对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下面请欣赏13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悯农》

春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也是一种心情,让我们满怀美好一起聆听21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春晓》

如水月色,可饮,似水流年,可悟。千余年前,东坡居士在琉璃月色下赏月怀古,对酒当歌,创作了文明千古的《水调歌头》。请欣赏22班同学为我们演唱的《水调歌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时光永在流失,被珍惜的才有意义,我生待今朝,莫等明日空遗恨,明日歌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首歌,更多的是人生启示,请欣赏23班同学带来的歌曲《明日歌》

有一个学童他叫“小二郎”,他不怕风雨晒,也不怕风雨狂。我想大家已经猜到这首歌曲吧。下面,请欣赏32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读书郎》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离别是每个人有经历,当这种经历用歌曲来表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下面请听32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送别》 小屋内,油灯下,年迈体弱老母亲,一针一线缝衣裳。爱子之情难表达,千针万线最动情。儿行千里母担忧,远行游子惦老娘。母亲恩情似春晖,寸草何以报母恩?请欣赏33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游子吟》。

是谁,彻夜燃烧自己,迎接黎明的曙光;是谁普出满园绿色,托起枝头的辉煌,是老师,用心血铺出一条条大路,让我们奔赴理想,是老师,引导我们一步步走进知识的殿堂,下面请欣赏四一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园丁颂》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中国说,是唱响我们心中梦想的战歌。如今中国在东方岿然屹立,我们应该延续希望,成为能够支撑起责任的少年,下面请欣赏《少年中国强》。

小小扁担四处跑,身肩粮食上山凹, 红军将士皆平等,司令小兵一样挑..接下来请欣赏四三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朱德委员长的扁担》

一篇诗词可以道尽人间沧桑,一首金曲可以传唱千古历史,一个声音可以响彻万人心声,那是一段感情的诠释,这是一个声音的呐喊,请欣赏五一班小朋友带来的《桃园三国》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寥寥数语却已囊括了人的一生: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老年几句僧庐,鬓发星星。下面请欣赏五二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虞美人》 野草垂首悼英雄,群山怒吼举刀枪,松涛阵阵悲声起,歌唱二小 放牛郎。我们的前辈,那个叫王二小 的放牛娃,牛儿还在青草山坡上,他的故事却在华夏大地上久久传扬 ——请欣赏五三班同学带来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活动最后请大家欣赏幼儿班小朋友带来的舞蹈《快乐一天开始了》《不上你的当》《 》 结束语:

赛小的校园,因国学经典的勃发而浪漫;赛小的课堂,因国学经典的演绎而精彩。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歌赋,传送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激荡着师生仰慕先哲圣贤的情怀,给了我们无尽的人生启迪。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篇6: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作者:冶萍

学校:民和县川口镇山城小学

班级:六年级 指导教师:尹雪婧

古诗词记载了中国五千年以来的悲与苦,蕴涵了五千年来中国人民的喜与乐,蕴含了中华五千年来宝贵的文化。

本书采用新颖的文字与精美的图画相结合的方式,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文字,还能够欣赏到栩栩如生的手绘图,以图解文,图文并茂,辅之以朗诵艺术家配乐朗诵,音,画,文三位一体,生动形象,带给读者丰富的人生感受和审美体验。

本书分为七个单元:投桃报李,高山流水,杨柳依依,东望故园,心怀天下,抚今追昔,冰清玉洁。每一首诗就像一杯茶,难受时品其味为苦,愉快时品其味为甜。假如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尽情尽心,细细品尝。

古人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便越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我们沐浴着父母的恩泽而来,所以人的一生就是感恩的一生,当然友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之情自古以来就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故乡是海外游子永远的牵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回望昔日那厚重的历史,不禁使人感怀,冰清玉洁之中流淌着一股浩然之气,蕴含着一种高尚的节操。

读着诗里的内容,我的心情随着诗人的忧而忧,随着诗人的乐而乐。

唐代诗人李白年轻时有伟大的政治抱负,但因不愿迎合权贵,始终不得志,于是浪迹天涯,纵酒赋诗,以寄托自己的满腔情怀。他的诗歌感情炽烈,想象丰富,比喻生动,手法夸张,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读诗是人类特有的艺术活动。读古代诗词,可以与同时代的人做精神上的沟通;可以传承古圣贤的精神文化;可以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的成果。

篇7:诵国学传承文明读经典浸润人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你听,伴着古典优雅的音乐,诵读《大学》经文,那是汶上县苑庄镇中学师生们在与经典亲密接触,与国学深层对话;全校师生为经典的魅力所打动,为国学的美丽所陶醉。

经典诵读的馨香时时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浓浓的书香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随着日前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带来了“国学教育的春天”的气息,成为百年教育植根铸魂的起点与标致。苑庄中学借此“气息”把学生诵读国学经典视为奠基人生、成就未来的重要途径,大力渲染师生读书风气,打造浓郁书香校园。全体师生孜孜不倦地汲取文化经典的精华,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

境界。

为了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教师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们诵读国学经典:每日一读,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各班进行10分钟的国学经典诵读;每周一播,与校广播室配合,利用广播时间开辟一个 “国学经典欣赏”栏目;每学期一活动,学校每学期安排一次全校性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这些活动大大激发诵读兴趣,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学生性情变得开朗,自信乐观,品格有相当明显的内化深化,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及家庭之间的人际关系明显改善,老师与家长皆可感受出来。亲子关系因读经教学而更亲密,校园祥和。

在弘扬传统文化,开展国学诵读的实践中,学校注重了“三个结合”。首先,注重把国学诵读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相结合。素质教育首先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立德,而传统文化中的“十德”就是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精髓。素质教育核心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不断从传统文化中了解博大精深,感悟源远流长,汲取精华养分,丰富文化底蕴,正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石。其次,注重把国学诵读与德育工作系列活动相结合。不论是德育目标,还是德育内容,我们现在所开展的德育工作系列活动与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德育思想理念是息息相关,一脉相承。因此,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培育、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养成教育、礼仪教育、荣辱观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中,善于把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与

德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枯燥的德育变得有血有肉,有情有理,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达到了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效果。再次,注重把国学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我们在开展国学诵读活动中,注意到了发挥墙壁文化、走廊文化、楼梯文化、操场文化等作用,在学生经常出入的地方,经常活动的空间,随时随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染,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有的家长说:“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以后,我的孩子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回家后,随口诵出来的是一些经典格言,有时让我们作父母的都深受启迪。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永远都会是社会的财富、家庭的骄傲。”有的家长说:“以前孩子特别好玩,完全是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状态,现在变化很多,对待长辈表现得非常有礼貌,能够在上学和放学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也会给大人捶背揉肩,甚至还会帮助妈妈洗脚,和邻里的小伙伴也能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真正达到了立德树人的效果。

篇8:诵读国学经典培养文明新人

开展读国学经典以来, 学校教风学风焕然一新, 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然而, 由于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众多, 社会经济繁荣与网络文化的多元影响, 现代的孩子在家是至高无上的“掌上明珠”, “小皇帝”, 不少孩子在传统文明礼仪方面出现了缺失, 他们往往任性难管, 唯我独尊, 甚至霸道、无理取闹。根本谈不上文明礼仪, 让一些家长苦不堪言。如何教育孩子, 给孩子补上传统文明礼仪一课, 让学生真正知书达理, 尊老爱幼, 成为一个文明大国的文明新人呢?我认为, 还得大抓国学经典教育, 大力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 争做文明新人。

我们学校就该课题展开了思考和探索, 大家研讨发现:《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国学经典及古诗词系列影响了无数人, 证明了它对个人人生导向的价值, 这些国学经典历代引用率最高。一是可以促进古代哲学, 历史以及其文化知识的了解, 启迪思维;二是可以继承和发现古代先贤先哲那种严谨踏实和勤奋不已的治学精神, 提高人文创造力;三是可以经世效用, 修身怡心, 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 懂得社会伦理道德, 学会尊重他人, 理解他人, 培养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先人后己的处世态度, 这对人生成长和事业的成功, 无疑至关重要。

《弟子规》是国学经典之首, 它的总叙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也就是说, 《弟子规》分八块, 总叙讲了人生应当做好人生的七种修养, 而且按主次排列分别是孝敬父母, 敬兄爱弟, 行为严谨, 诚信上进, 爱人仁爱, 交友求教, 求学学术等。国学经典把与人做人的品德放在首位, 而知识学习放在第七位, 没有爱心没有高尚品德人的人, 有才学又有何用?记得一位名人讲过:“品德低下的人, 知识越多越反动”, 难道还不足以看出我们今天忽略品德的教育的偏颇吗?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学规的形式, 从最基础的行为规范养成入手, 将学会做人规则化, 并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这些规则, 读起来朗朗上口, 易诵易记。该书既有文化积累、智慧启蒙的作用, 又有规范言行、培养人格的功能, 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习《弟子规》包含了平时我们为人处事的各种态度和规则, 对我们日后为人处事大有益处。爱是用心去感受别人的需要。一个人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他人的辛勤劳动, 大家彼此相互依存才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 我们应该心存感激, 随时准备伸出援助之手, 关怀他人, 帮助他人, 以尽到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份责任, 如此人生才更有意义。

现在很多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目的在生活, 他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都是在为自己能够多挣钱、有汽车洋房等等, 追求的都是个人相关的利益。这样的心胸是不会有真正快乐的, 因为他的快乐是建构在自己的得失成败之上的, 有得失就会生悲欢, 而真正的快乐是不以成败荣辱为原则的, 那种乐是超乎于喜怒哀乐之上的乐。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所以要想拥有真正的幸福快乐, 就需要培养一点社会责任感。如果每一个人在为自己的时候都能够兼顾到他人, 那么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学习了《弟子规》, 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 落实到一言一行中。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 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 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 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 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 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三字经》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精华, 是国学经典之一。内容丰富多彩, 有道德常规、也有人生哲理。他教会我们知识, 也教会我们做人做事。

于是, 我们学校开展了“读国学经典, 做君子淑女”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研究, 学校德育处以“诵读国学经典, 争做文明新人”专项特色教育活动为载体。活动分三步:一是对教师进行培训, 要求教师不仅能熟背还要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并讲解。二是教师要指导学生背诵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予以指导和开展活动。三是考核奖励, 不仅要求熟练背诵, 更强调回家将所学国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完成好的教师或班级, 奖一百元钱。经过一学年的实践, 学生的品德礼仪素质有了极大的提升, 社会反馈满意, 家长满意。学校老师也很满意, 学生表现落落大方, 乐观善言, 课堂表现积极上进。

我想:学生走进校园, 就是为了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们积极拓展校本教研渠道, 摄取最基本的最经典的为人之道, 恰恰达到了这样一个教育目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当今世界, 孩子们所受到的社会不良诱惑较多, 如果学校教育不及时补上国学经典这一课, 将是一个败笔的教育和遗憾的教育。读国学经典, 做君子淑女, 让我们的孩子更加知书达理, 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完美和谐。

摘要: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 传承国学经典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 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接受教育, 提升境界。读国学经典, 做君子淑女, 让我们的孩子更加知书达理, 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完美和谐。

关键词:弘扬国学,传承经典,育文明新人

参考文献

上一篇:弥勒2013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下一篇:变了,我的家乡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