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洪小学励志教育掠影

2024-04-27

唐洪小学励志教育掠影(精选3篇)

篇1:唐洪小学励志教育掠影

扬起自强的风帆,走向美丽人生

——唐洪小学励志成长特色文化建设掠影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唐洪小学

南通市通州区唐洪小学是江海平原上的一所普通小学,自1981年建校以来,以其自强、正德、厚生的理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唐洪人。近年来,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满足社会家长不断提高的教育需求,全校教师迅速达成共识,响亮提出并确立了“励志成长”为核心构建学校特色教育文化的学校内涵发展方向。通过“励志成长”一系列教育活动,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丰富了学校办学内涵,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一、“励志成长”特色文化的理念基础及内涵

1、理念基础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是《尚书》的古训;“有志者事竟成”则已是大众的通识。为此学校确立了“自强、正德、厚生”的校训。

自强即自强不息,语出《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止。

“正德、厚生”语出《尚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德”指个体品性、修养、行为的标准,“正德”是谓“正身之德”,指人们的行为要符合道德规范。“厚生”则谓“厚民之生”,指要尊重、关爱、厚待社会民生及一切生命体,体现的是一种兼及天下的济世情怀,强调社会责任和对社会的奉献。

综合而言,学校的办学总目标就是:学生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成长为一个符合新时代道德规范,并勇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社会的优秀公民。

2、乡土资源

唐洪地处金沙镇北,是通往三余、十总的必经之地,在烽火岁月的年代,曾经是敌我双方“拉锯”地区。唐洪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一批批共产党员、志士仁人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经考证的革命烈士就有87位。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人民的幸福,英勇奋斗、坚贞不屈、誓死卫国。

南通最早是海里的一片叫胡逗洲的沙洲,岛上的先民靠煮海为盐谋生。支灶煮盐的地方不是叫场就是叫灶,而唐洪自西向东,延绵二十里,有蒋家灶、顾家灶、唐洪灶、黑鹿灶、严家灶、兴隆灶、跑灶等烧盐灶,星罗棋布,被乡民称为“东西七灶”。

3、“励志成长”的内涵

源于校训,立足本土,学校充分发掘唐洪的红色文化,以及淮南千年传承的烧盐精神,以“励志成长”为核心构建学校文化特色。“励志成长”的核心思想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坚信的层次,就是对信心的坚定,是解决理想和目标,即“立志”。第二个是坚强的层次,它是指面对困难和挫折所表现出来的勇敢。第三个是坚持,坚持是人的意志力的问题,只有不断坚持才会创造奇迹。“志向的引领、意志的锤炼、毅力的培养”是“励志成长”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三个方面,是“励志成长”文化的精髓。明晰“励志”的内涵

二、培育“励志”教育团队

实施励志教育,我们认为首先造就一批励志教师,让他们像一面镜子端端悬挂、一面旗帜高高飘扬、一座山峰巍峨耸立,成为学生的标杆、学生的楷模。励志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和“诲人不倦”的情怀;具有不甘平庸、不做“教书匠”,敢于创新、勇做“教育家”的追求。教师富有理想和追求,才能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教师勇于克服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及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才能造就学生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顽强意志。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 “全世界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该是两个科目: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要指导学生怎样学习,教师应是学习的典范,应该率先学会怎样学习。推行教师专业阅读,加强文化引领,提升教师文化底蕴,开阔教师教育视野,让阅读改变教师人生。名家名师的成长,则需要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索研究,用理性的目光,大胆尝试,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工作,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业内的行家里手。引导教师自觉地将研究之水注入课堂,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地进行反思、研究、改进,锲而不舍,持之以恒。通过学习和研究,学校涌现了一批区级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等,提升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营造“励志”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全校师生有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省校安工程的启动,给了学校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学校原有的建筑都拆除重建。2013年9月,一所全新的学校展现在师生面前,给了学校整体布置文化环境的机会。学校在“励志”元素的统筹下,进行精心谋划,细心安排。不但注意了整体的布局设计,更注重细节的渲染和衬托。教学楼、道路的命名,均与“励志”密切相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等励志标牌赫然在目,它们散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各个班级也积极营造充满激励的班级环境,在黑板的上方墙上,张贴了班级的班风;在教室前门内侧墙壁开辟班级风采专栏,有班主任寄语、班级成长目标、励志小童星事迹;在教室内墙四个柱子,悬挂名人励志小故事;建立了班级励志图书角、生物角;充分利用黑板报、教室墙壁展现励志主题的师生剪纸、书画、作文等作品……让学生全方位浸润在浓厚的励志氛围里。

四、打造“励志”课堂

课堂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阵地,学生80%以上的时间是在各科的课堂教学中度过的,我们只有把励志教育融入学生的课堂,渗透进学生生活学习的时时刻刻,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怎样把励志这个主题演绎到我们课堂中,全校上下一直不断地进行研究摸索。

首先我们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励志资源,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语文、数学、艺术、体育、科学等教材背后的励志人物和励志故事,让学生去阅读去拓展。其次,我们根据学科的特点,开展这门学科本身的教学实践活动,比如说数学课中让学生每天进行20道口算练习,天天坚持,这就是一种励志教学活动。再如写字,低年级每节语文课坚持练字10分钟,也是一种励志实践活动。英语中有很多的励志名言,每节英语课开始用一分钟的时间说一句励志名言,一周熟练记住一句,既培养了励志品质,又提高的英语水平等等。鼓励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敢于并善于克服困难,挑战挫折,在平平常常的每一堂课中坚持,在点点滴滴的学习细节中成长。

五、开发“励志”校本课程

新课改的春风让学校的办学有了更大的空间,励志教育这一发展特色固化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学校从课程的高度对其进行规划、开发、实施。学校制定了励志校本课程纲要、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专门的班子,以励志名言警句、励志小故事、经典诗词为主,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纵向统筹规划课程内容,分低、中、高三个学段编写励志教育教材。学校课程设置中,每个年级每周专门安排一节课,从时间上确保励志教育的正常实施。由学校教科室牵头,根据课程纲要,组织对任课老师进行专门培训,让教师明了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发展目标。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充分详细地备好每一节课,确保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学校经常组织教导处、教科室人员以及任课老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互相切磋、交流,共同研究探讨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措施。

六、创设“励志”教育活动

励志主题大队活动、中队活动是学校励志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每学期少先队大队部至少举行一次励志主题大队活动,每个月每个班级必须进行一次励志主题中队活动,形成常态,并组织评比展示。在主题中队活动中有唱歌、朗诵、课本剧、相声小品、游戏等丰富内容,学生在其中能进行智慧的碰撞、思想的交流、特长的展示、能力的培养、游戏的快乐,潜移默化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励志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励志教育的又一重要方面。每年3月,组织学生进行“十公里远足行”活动,学生们在亲近自然,放飞心灵,欣赏家乡美好景色的同时,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了集体意识、纪律意识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结合农业生产时令,组织学生帮助附近的农户“摘蚕豆”、“挖红薯”、“掰玉米”等,劳动中学生了解了相关的农业知识,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励志文化节,是学校每年10月为每个学生精心打造的一顿文化大餐。让学生通过阅读励志书籍,诵读励志名言名句,聆听励志报告,观看励志电影,讲述励志故事,歌唱励志歌曲,开展励志之星评比等活动,去感知励志,理解励志,践行励志。活动中,学生明确了志向、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磨练了意志,使励志的品质,深深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田。

追寻烈士“励志”的足迹

学校所处的唐洪是南通的革命老区,方圆仅几平方公里的唐洪革命烈士就有二十多位。游击队长顾桂连被捕后,日寇为了要他交出游击队员的名单,用尽“灌肚肺”、“坐老虎凳”、“夯地夯”等酷刑,他为保全其他同志,为了保守党的秘密,坚贞不屈,始终没有吐露一个字,黔驴技穷的日寇连砍24刀地把他杀害。年仅十六岁的邢发,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立下驱除倭寇、拯救中华的伟大志向,用自己稚嫩的文笔跟日寇进行斗争。一篇篇战斗檄文,既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号角,又是打击敌人、瓦解敌人、消灭敌人的匕首。由于叛徒的告密,邢发被捕,穷凶极恶的日寇残忍地砍下了他年轻的头颅。……

一个个革命先烈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英勇奋斗、坚贞不屈、誓死卫国的故事,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唐洪儿女,激励着成千上万的唐洪学子。学校充分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开展一系列励志教育活动。五月,组织学生来到这些烈士的墓前,亲手编织花圈,自己编写悼词,深情缅怀革命先烈;走遍田间、地头、河畔,探寻烈士生活、战斗、牺牲的地方,近距离感知烈士的人生足迹;走访烈士的家属、邻居和村里的老人,收集烈士们身前的感人事迹,然后进行写故事、讲故事比赛;……丰富多彩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成为学校励志教育靓丽的一笔,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热情。

教育就是在我们的孩子心中留下美丽的痕迹。励志教育就是把励志这颗种子,深深的埋藏在孩子们的心中,成为他们一辈子都能享用的一种财富。

篇2:唐洪小学励志教育掠影

听着这首旋律优美、节奏欢快的歌曲, 似乎看到了多年前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天地之间》的画面, 孩子们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唱歌、画画、做游戏, 让多少孩子羡慕不已。当年的梦想如今已成现实, 看, 他们正在色彩鲜艳、质地柔软的塑胶地面上开心地打滚、翻跟头, 无忧无虑地唱歌, 在采蜜园里随意看书, 在涂鸦墙上任意留言……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实验小学以“发现教育”为教育指导思想, 以“我发现”学校文化为思想载体, 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我发现”学校文化如根深叶茂的大树, 根植于我校长期自主教育实践的沃土, 萌发于教育的“传承和创新”本质功能论, 受主体多元教育思想和自主发展教育理念的滋养浸染, 形成了以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素养为目标的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这种独特的文化, 是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 没有移植, 更没有复制。

镜头一:独特醒目的———“我发现”文化

还未走进殷都实验小学, 相信你就会感受到校园文化无声的力量、无痕的浸染。校园围墙外由每个班级“我发现”卡汇集的各具特色的展板, 静静地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学校鲜明的文化特色。

走进校门, 赫然醒目的校园文化主题词“我发现……”便映入眼帘。“我发现”三个大字的色彩是富有生命气息的绿色, 字型是儿童手写体。仔细看“我发现”中的“我”字笔画, 由学生的签名构成, 表示每个学生都是主体的“我”, “我”包括每一个学生;后边的省略号, 由六个字母组成, 是“我发现”的英文缩写;左上角的图案, 是“我发现”文化的标识。学校希望每一位孩子能够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用双手去操作、用智慧去创造, 在生活中发现、在校园中发现、在课堂上发现……在时时处处的发现中, 最终形成科学创新素养。

“发现”两个字是启迪智慧的开端, 这里既指具备发现素养的一种行为, 形成发现习惯后即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还指发现就是学习、发现就是研究、发现就是发明、发现就是进步。LED电子屏上, 滚动播放着“科学并不遥远, 其实就在身边, 万事万物神奇, 奥秘我能发现”的发现文化理念;学校涂鸦墙上学生自由展示的“我发现”涂鸦, 虽然稚嫩, 但却散发着发自孩子内心的馨香, 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生机与活力;独特的校园敞开式书吧, 随时欢迎爱好读书的孩子们勤学不辍的身影;每个班级都有一个以科学为主题的班名和富有特色的班级名称、班级文化, 教室走廊也成了学生展示“我发现”成果的自由天地。

为了给孩子创设更好的“玩耍”环境, 经过大量的前期准备, 精心筹划和设计, 我们把东、西两个校区所有的水泥地面改成了色彩鲜艳、质地柔软的塑胶地面, 使学生在校园里“处处能运动, 人人会运动”, 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允许学生放开手脚, 在塑胶操场上或自由自在地打滚, 或无拘无束地爬来爬去, 或三五成群地席地而坐……这样的校园里多了一份童真, 多了许多欢笑, 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多了一些自由成长的空间, 不但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

在校园的一隅, 一片棉花田、一块红薯地、一处小兔之家、一个火鸡养殖角……这些城市孩子鲜见的植物、动物已成为孩子们的小伙伴, 就连校园的花草树木都会引导学生去触摸自然, 学会发现……学校的一墙一瓦, 一树一花, 使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都会感到校园文化每地、每处别具匠心的设计。“文化育人、环境育人”, 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鼓励启发学生想发现、善发现、常发现、有发现的科学素养。

镜头二:自我做主的———发现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学校依托高效课堂改革, 构建殷都实验小学“发现课堂”体系, 追求学生自主、学习高效、人人有发现, 为学生的发现素养和科学创新素养奠定思维品质基础。“发现课堂”六环节为:目标引领、自主发现、合作探究 (发现) 、展示发现、评价点拨、当堂检测。课堂上, 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 发现同伴的进步, 发现合作的乐趣, 发现学科知识的奥秘;对于老师, 可以发现学生的独特, 发现学生的长处, 发现自身的成长, 发现教育的奥妙……发现伴随师生一起成长。

场景一:“老师, 让我再说几句吧!

“孩子, 戴上这顶斗笠吧,

斗笠里有我编进的鸟鸣。

走到哪里, 你都能听到来自故乡的声音,

静静的夜晚, 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

这是我校五 (1) 班的李凤茹老师正在上高效课堂试水课, 课文是儿童诗《斗笠》。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 各自围拢在一起共同学习。当课程进行到背诵环节时, 李老师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小节进行背诵。第一个拿到话筒的同学站起来高声朗诵了一节, 同学们的情绪腾地一下被点燃了……

徐林溪同学说:“你的背诵似乎让我看到了家乡的小鸟飞翔在空中, 有的落在了小溪边。你读得太棒了!不过我们组也绝不次于你, 请看我们的精彩展示。”该小组同学背诵的时候, 各自都配上了不同的动作。

接着, 靳晴、石腾、谷丹等同学代表不同小组进行了精彩展示。不知不觉, 原计划40分钟的课时已经进行了60分钟, 李老师准备收回话筒。

这时, 高一凡同学急了, 攥着话筒舍不得放开, 央求道:“老师, 让我再说几句吧!我们小组其他同学都没有展示, 我当代表延长一分钟好吗?求求您了……”说着说着, 泪花开始在他的眼眶里打转儿。

李老师见状, 心里一热, 情不自禁地上前把高一凡紧紧抱在怀里……

场景二:“你的计算有问题!”

这是一节内容为体积与容积的数学课, 课程进行到集中展示环节, 各小组学生围拢到黑板前, 展示小组用绘图的方式直观地对鱼缸内水的体积进行求解。展示人赵晓钰同学说:“我们知道鱼缸的长为50厘米, 宽是30厘米, 水面高40厘米。根据体积公式, 长、宽、高相乘就可以算出水的体积。”

这时, 梁超同学大声质疑:“你的计算有问题!”

和老师说:“请大家认真听这位同学的意见。”

梁超指出了问题所在:“图中的鱼缸里有两条鱼, 那样的话, 你求出来的体积就有鱼的体积了。”

赵晓钰解释道:“我画的鱼是鱼缸外面的装饰画。”

和老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 说:“赵晓钰的回答很巧妙。但是, 如果鱼在鱼缸里, 那要求鱼的体积该怎样求呢?”

梁超抢答:“我来讲。要想求出鱼的体积, 就必须知道没有放进鱼时的水面高度, 求出两个水面高度的差, 乘以底面的面积就行了。”

和老师赞赏道:“梁超同学讲得太棒了!他为我们解决了一个新问题, 大家为他鼓掌!”

——这两幕真实的场景, 是我们学校课堂的缩影。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能力还给学生。“让孩子做学校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和“尊重差异, 让孩子全面、个性地发展”, 这是老师共同想的、共同说的、共同做的事情。简而言之, 就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把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学生的乐园。

课堂上的追问, 质疑、补充等, 使孩子的思维得到了发散, 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得到了锻炼, 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孩子们喜欢这样的课堂, 在谈中学, 在玩中学, 学得快乐, 学得开心, 自信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发现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让科学之花遍地开放, 一直延伸到课外, 让社会进入学生的视野。

“发现课堂”———社会大课堂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要让学生走出学校, 在社会大课堂中观察、思考、发现。学校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 拓宽科技教育渠道:在生态园赏桃花、摘苹果, 在蔬菜基地了解农业科技, 在气象局学习气象预报知识, 在考古现场和历史对话, 在水厂关注饮用水的来源和处理方式, 在垃圾处理厂了解环保节约的重要性……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知识, 了解了社会, 锻炼了自己, 更对周围缤纷的世界产生了探索的兴趣。

请看我校制定的参观安阳市塘沟垃圾处理厂实施方案:

1.联系资源单位:由学校出具公函, 提出申请;资源单位批准;建设资源单位教育基地;聘请资源单位专家为学校校外辅导员;商定学习时间安排。

2.学校大队辅导员了解情况:由学校三、四、五、六年级大队辅导员先期到资源单位察看, 掌握第一手资料, 确定学生参观学习路线, 选择重点项目和确定教育目标;了解参观学习时注意事项;构思学习参观详细计划和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方案。

3.制定学习计划:包括资源价值, 参观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设计 (参观内容要求, 参观活动步骤方法, 礼仪安全教育事项等) , 作业设计, 先期教育方案, 资料收集方式等。

4.先期教育:以中队会或单独教育形式进行礼仪习惯、安全教育、背景知识教育等。

5.组织参观活动:学校统一安排, 有秩序地安排学生到联系地点进行活动。

6.效果检测:由作业反映。每次活动采用统一的活动方案, 采用统一的作业。活动结束的当周, 学生完成作业 (作业形式不准是作文) 。资料要存档。

7.活动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反思, 提高认识, 相互促进活动的效果。

社会大课堂———运动会

我们的学校, 人多地方小, 课间做操尚且困难, 开全体运动会, 就更加困难。于是, 将部分社会大课堂与全校运动会合二为一, 运动会成了我校另一种社会大课堂。

运动会是社会大课堂一种形式, 每一次运动会, 我们都会认真挑选地址, 安阳市五中、安阳师范学院……意在让孩子们对每所学校都多少有所了解。每一次运动会的召开, 都在锻炼着我们的学生、老师和组织者。就拿2013年在五中的春季运动会来说, 我校的学生3188人, 这些孩子的午餐组织, 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我们提前由学生付费, 订购了快餐。三个大型箱式货车满载才能将我们的快餐送到。每个班一个就餐区域, 班主任带领部分家长给学生分发餐盒, 班干部现场组织学生就餐的工具使用、卫生用具使用等, 不能给人家的塑胶地面留下饭粒菜汤。餐后就是回收餐盒, 还要不留垃圾地送回餐车, 由餐车拉走。那场景, 谁说不是锻炼老师、学生的一次大课堂呢?

每次运动会开完, 如同一场战斗结束, 我们的老师都累得精疲力竭。要说苦, 那是真苦。但是看到孩子们对运动会的热切盼望, 运动会上那种兴奋和激动, 学生回家时那张张如同煤矿工人刚出煤井时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笑容, 我们的老师心里就乐了。

镜头三:与众不同的———特长发展

我们学校对学生“特长”有独特的理解。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 有意识学习获得、无意识先天遗传获得或者由于生活环境影响耳闻目睹实践习得的一技之长都称为是特长, 包括琴、棋、书、画、跳、吹、拉、弹、唱、体等世俗认为的技能特长, 更包括除暴力破坏性技能之外的任何一种一技之长, 其类似于吉尼斯世界纪录囊括的项目, 如玩悠悠球、削苹果皮、玩转笔等任何一种长于他人的生活特长, 只是不要求吉尼斯纪录那么高的水平。对于个别特殊学生, 特长也可以仅仅是一项特长的确立, 或者具有某项特长意识。“特长”还指学生有意识地积极主动获取的某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为了培养、发展、锻炼孩子, 做到人人有特长, 我们还专门成立了社团和校园星光露一手大舞台

1.社团学习

丰富社团多彩的社团活动,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而且可以成为学生特长学习和练习以及展示的平台。为此, 学校发动学生自主组建了很多社团, 包括鼓号社、科学社、跳绳社、朗诵社、美术社、舞蹈团、合唱队、书法社、排球社、五子棋等社团。给社团安排了专门的活动时间, 每个社团安排了专门的组织教师。孩子们在社团活动中, 既能学习自己喜爱的特长, 也能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 获得荣耀感, 增强学习特长的自信心。

2.校园星光露一手大舞台

特长的认定, 我们学校是学年初申报, 学年末考核认定。这对于特长不突出和注意力不持久的孩子来说, 很有可能就会忘记。对于一些学习意志力不强的孩子, 还需要专门对其予以鞭策, 否则就不会主动参与到特长学习中去。如果你渴求一滴水, 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 我给你整个枫林和云彩……我们每个学期举办16次至20次“校园星光露一手大舞台”活动, 作为鼓励展示特长孩子和鞭策尚未形成特长孩子的平台, 让特长之花在殷都实验小学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学年末, 我们要对学生的特长项目发展状况予以考核认定。考核采取面试形式, 成绩采取5分制。得3、4、5分者, 我们认定该同学具有该年段该特长, 颁发认定证书。低于3分者, 不予认定。我们的考核, 由家长委员会负责完成。第二学期的学科内能力类考核时, 由家长委员会增设若干考核组, 一并对学生的特长发展进行考核。认定证书一般要在期末考试之前颁发到学生手中。

镜头四:独一无二的———科学特色

学校专门成立了“少年科学院”“小牛顿班”, 让学生在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养殖、小课题“五小”实践中走近科学。

全体学生每周都要撰写“我发现”卡, 每学期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课题,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每学期初举行的“自主小课题”开题会已经成为一项常规工作, 一方面展示学生优秀课题成果, 一方面提供新的课题研究题目, 指导学生走出校门, 进行调查访问, 观察记录, 利用网络、图书馆搜集整理资料,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最后写出研究报告、科学小论文等。在学期末“我发现……成果节”上进行“五小”成果展示, 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少年科学院“小科学家”“小院士”“小硕士”的称号。

学校里还有安阳市独一无二的校园科技馆, 60多套科普器材, 形象地展示了声音、光学、风力、电磁力、压力等多方面的科学常识, 讲解员也由学生来担任。科技馆成为激发学生科学兴趣、探索科学知识、体验科学实践的乐园。

附件:学生的“我发现”卡

我发现:大卡车后面都贴着红白条条

三 (1) 班陈佳琪

有一次, 爸爸带我去公园玩, 在路上, 我发现每辆大卡车后面一圈和车身都贴着红白连着的条条。我问爸爸, 那是什么?爸爸说:“那是反光条。”“那有什么用呢?”我接着问。爸爸说:“如果大卡车在晚上出去的时候, 后边的汽车的大灯照在这些反光条上, 就知道前面有车, 比较安全。”

噢, 反光条有这么大的作用啊!

我发现:饮料瓶都不满

二 (4) 班王治平

一天, 妈妈给我买了几瓶饮料, 发现饮料瓶都不满, 这是为什么呢?妈妈说:“因为物体的压强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温度上升, 饮料瓶里的饮料体积会膨胀变大, 压强也会随之增大。如果饮料被装得满满的, 一旦遇到高温, 瓶内的压强增大, 就有可能冲破瓶盖或涨破瓶子。所以饮料瓶都不装满。

我发现:为什么香蕉为什么没有种子?

四 (4) 班梁雪滢

香蕉不像苹果以及桔子, 果实里没有一粒钟子, 人们就认为香蕉根本没用种子。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香蕉也会开花结籽, 现在的香蕉都是经过人工培育改良而来的, 改变了坚硬的种子的本性。香蕉果肉里那一排排褐色的小点子, 就是香蕉退化了的种子。

镜头五:人人参与的———发现·管理

课改, 改到深处是管理, 学校公共设施、学生校园安全、课堂教学秩序、教师日常工作都离不开管理。我们强化引导学生的自主管理, 就是将需要管理的事务确权为个人所有权。自己管理自己的“私产”, 是任何一个人哪怕一年级的孩子都会尽心尽责的, 因此无论是学校的日常管理, 还是班级事务, 每名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田”, 形成了“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氛围。

1.确定岗位。首先是将需要管理的事务, 尽量分割细化具体为最小单位, 每个最小管理单位对应唯一一个管理者, 最小的管理单位连同其管理者构成一个个岗位。我们的理想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岗位。

2.岗位强化。还要注意, 岗位分好以后, 职责目标、考核指标建立以后, 就是琐碎的日常工作和考核评价, 不但矛盾很多, 而且学生容易发生倦怠, 所以教师要不断进行正强化, 不断刺激学生的工作热情。

岗位明确, 岗位目标职责明确, 组队考核明确, 则自主化的管理体制就已形成。教师不断关注, 经常予以正强化, 班级自主管理的良好状态就会实现。总之, 理念一变天地宽, 当我们相信学生时, 学生的正能量可能得到最大限度释放。相信他们, 他们就能行!

镜头六:立体多元的———发现·评价

改到深处是管理, 管到深处是评价。评价是管理的最好保障, 评价也是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我校开展的“多元发展性评价”项目, 是其他各项工作的总推进器, 目的是建立科学的、客观向上的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多元发展性评价”主要有学科内考核评价, 学科外考核评价两大部分。在学科内考核评价中, 区别学科内知识类考核评价和学科内能力类考核评价。学科内能力类考核评价, 采取面试评价的方式进行, 由家长委员会完成。学科外评价包括三种评价, 分别是班级自主管理考核评价、殷都实验少儿科学院学位评价、荣誉特长类评价。其中班级自主管理考核评价获得表彰者, 获得各种各级“小管家”称号;殷都实验少儿科学院学位评价获得表彰者, 被授予各级学位称号;特长、荣誉类评价获得荣誉者, 被授予“优秀学生”称号或“特长发展之星”称号。

学校对学生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 通过“学科系列”“特长系列”“自主管理系列”“我发现系列”设置了20多个奖项,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校园里找到自信, 找到发展的方向, 获得成长的动力。

篇3:唐洪小学励志教育掠影

一、创新理念铸就立校之魂

学校结合书法特色学校创建, 根据学校实际, 精心提炼了特色校园文化, 确立了“博文达理、立字育人”的办学理念, “砺炼、崇德、勤学、创新”的校训、“笃学苦练、德艺双馨”的校风、“精艺、厚德、爱生、拓新”的教风和“研练、进德、善思、创优”的学风, 形成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教师文化和“天天好习惯、自主炼成才”的学生文化, 让师生坚持“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让师生明确“立字先立人、立人先立德”。“立字”是载体, “立人”为根本, 通过“立字”而立智明之人, 立美鉴之人, 立德明之人, 立体健之人, 立勤劳之人, 达到“德艺双馨”的育人目标, 从而铸就了学校的内涵发展的立校之魂。

二、美化校园注入活校之力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是高峰小学书法教育的座右铭。走进校园, 翰墨飘香的书法氛围便会浸染每一个人。从教室内外墙布置, 到楼道墙面的点缀, 无不体现着高峰小学书法特色教育的别具匠心。两年来, 学校对校园风貌进行了改造, 清除了教学楼外墙上颜色各异的瓷砖, 换上了以红黄为主色的古香韵味的涂料;结合书法艺术教育特色, 将校风“笃学苦练、德艺双馨”及校徽矗立在主教学楼的楼顶上;在走廊上适时将诚信、文明等德育内容和书体、书法名家等书法内容张贴上墙;在班级设置班级风采、班级张贴栏和翰墨飘香学生风采展示栏;在操场中间的宣传栏中张贴了学校书法之星、文明之星、教学标兵及学生书法作品;在操场左侧设计了书法特色文化墙, 介绍了笔墨纸砚, 张贴了学生书法作品、照片及学习书法的体会和感言, 同时展示了近两年来各级领导对学校的关心及学校书法特色方面的各种活动的剪影,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廊道文化, 突出了学校书法教育特色, 美化了德育教育环境, 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一片自由飞翔的亮丽天空。

三、科学管理奠基强校之石

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开展书法艺术教育的动力和保障。学校在书法特色创建过程中, 学校管理做到了“五全”。一是领导教师全员参与。学校行政与全体教师一道, 共同参与书法作业练习和书法作品创作, 共同参与书法技能提高和书法考级活动, 共同参与书法教研教改和书法课题研究, 共同参与书法课堂教学和书法比赛活动。二是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一至六年级20个班的1000余名学生均全部参与。其中一、二年级学生学习硬笔书法, 三至六年级学生学习毛笔书法。三是抓实教学全程管理。学校坚持抓课程落实、抓课堂教学、抓作业展评、抓教研教改、抓表彰评比, 开足开齐每班每周书法课2课时, 利用好书法教材, 设置专职书法教师, 上好书法课程, 开展学生书法作业展评活动, 加强书法科研课题研究, 落实德艺双馨书法之星评比活动。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将学生书法知识的传授、书写技能的提高与书法兴趣的培养、道德情操的熏陶有机结合, 力求培养德艺双馨的有用人才。五是引发社会全面关注。通过家长会学生现场书法展示、师生免费送春联下乡等活动,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争取家长的支持、社会的认可, 促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大合力的形成。

四、拓展活动彰显兴校之本

学校将书法教育与德育教育、素质教育深度衔接, 以书法活动为载体, 实现了德育教育的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立体化和可体验化。几年来, 师生坚持每天书写、每周上交书法作业, 坚持参加书法比赛和书法考级活动, 坚持开展家长会书法现场展示、元旦师生现场书法比赛、义务送春联下乡活动等特色活动, 特色成果十分显著。近年来, 彭建、刘礼奎、杨明勇、陈霞、董涛、谭淑容等老师的书法论文在重庆市第二届中小学书法教学论坛、龙乡墨韵.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学高峰论坛等活动中多次获奖, 王亚、杨明勇撰写的书法论文在《中国农村教育》、《重庆教育科研》等报刊杂志上发表20余篇, 董涛、杨明勇等老师和石欣欣、何棋等同学的书法作品在重庆市书法特色学校教师书法联展、重庆市中小学生才艺大赛、垫江县“安全在我心中”美术书法创作大赛等活动中获奖近百人次, 书法课题《书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 书法特色工作在《西部开发报》、《重庆法制报》、垫江电视台等多次专题报道, “书艺育人、快乐运动”大课间活动获重庆市一等奖, 2+2班级特色展示活动获重庆市二等奖, 学生张浩被评为“重庆市少儿书法五十佳”称号, 学校被市书协表彰为2012年度书法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上一篇:父母之爱作文下一篇:尧山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