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教学反思

2024-05-02

《数学活动》教学反思(精选14篇)

篇1:《数学活动》教学反思

幼教教学反思-中班数学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按规律排序》,目的在于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整个活动以收到邀请卡参加音乐会贯穿主线。分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去发现一些简单图形排队是有规律的。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图形排队的基本特征。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第二个环节让幼儿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自己去动手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简单图形的排列特征。第三个环节让幼儿掌握复杂一点的图形的排列规律和特征。让幼儿感受了不同颜色,不同图形按规律排序的乐趣,也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

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对于一个经验不足的我来说,有很多不好的地方要进一步完善:设计的内容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偏简单,这要求我要去更多的了解幼儿现在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在幼儿操作前应给予说明,让幼儿明白各种操作材料的主要用途和操作过程,操作中给予指导,可以让幼儿相互检查所做的内容,让他们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操作后要给予评价,评价时要围绕这个活动的目标来进行,这就需要更加明确活动目标;一些细节的东西也不容忽视,准备工作也要做的扎实。

相信通过这样一次次的锻炼,我会做的更好!

篇2:《数学活动》教学反思

具体这节课来说,我首先先渗透了科学课的.内容,让孩子说说在春天都见过那些花,然后通过看课件了解到春天中不同花的特征及颜色。之后,我出示了三棵大树,一棵红树,一棵黄树,和一棵蓝树,我就对孩子说,春天来了,小树都发芽长出小花来了,那么红树上应该长什么颜色的花呢?黄树上呢?蓝树上呢?问题一提出,孩子们就个个踊跃的回答出,红树上长红花,黄树上长黄花,蓝树上长蓝花,之后,我又让孩子们每个人拿着周二上午自己折的不同颜色的花贴到大树上,结果只有一个小朋友贴错了,把蓝花贴到了黄树上,通过孩子们自己的发现解决了错误。对于这个环节,主要是巩固了孩子对颜色的认识。

接下来是对“5以内点数”的教学,是通过“蝴蝶采花”的活动来进行的,根据蝴蝶下花的颜色及点子数用相匹配的色的水粉颜料进行水粉印花。这一环节主要是学习5以内的数以及5以内的匹配。

之后对孩子进行的是各区域的活动,我准备了数学区,美工区和娃娃家三个区域的不同材料,先让孩子自己选择区域,然后进行活动。

在数学区中,我设计的活动是“小卡片找家”,我在每个家(学具盒)中都贴上了不同颜色以不同形状的卡片,并在卡片右下方贴上了点子,主要是想让孩子通过看卡片看点子,帮小卡片找对家,从而达到相匹配的目的。整个活动下来,我发现只有两个小朋友拿错了,通过指导,也能理解掌握了。

在美工区,我设计的还是上面“蝴蝶采花”内容,因为前面课上已经讲述过类似的知识,所以三位小朋友很快就做好了,而且做的非常正确,并且材料整理的干净整洁。

在娃娃家,我设计的活动是“超市购物”,孩子们通过图片和点子数去“超市”购物,并把买回来的图片贴到点子后面,贴完后还让孩子们互相检查一下图片数量是否和点子数很相符。这一活动也只有两名小朋友做得不对,我觉得可能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从而不知该如何处理,并不只真正意义上的不会。

篇3:“数学活动课”教学案例与反思

题目出示后, 各个小组七嘴八舌, 各抒己见, 讨论热烈。

这时, 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 我知道, 他们最多能喝13瓶。因为他们共有10个同学, 第一次他们喝了10瓶, 就有10个空瓶出来, 10个空瓶能换3瓶汽水, 这样最后能喝 (10+3=13) 瓶汽水。”

部分学生点头称是, 众多学生向他投去异样的目光, 争相发言:“我不同意他的意见, 应是14瓶。因为有10个人, 第一次喝了10瓶, 第二次三个空瓶换一瓶汽水, 可以换3瓶汽水还余一个瓶子, 第三次这三瓶汽水喝过后又能换一瓶, 这样最后就能喝 (10+3+1=14) 瓶, 剩下两个空瓶。”这位同学大步流星地跨上讲台, 并板书图示:

此时, 整个课堂一片哑然, 陷入沉思。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应是15瓶。最后剩下的这两个空瓶也能换一瓶汽水。”

“商店要求是三个空瓶换一瓶汽水, 两个空瓶咋办?”其他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反问。

“先向商店借一个空瓶, 这样手中就有三个空瓶, 这三个空瓶就能换一瓶汽水, 喝过汽水后再把这个空瓶还给人家, 反正达到了喝汽水的目的, 不行吗?”

我赞扬道:“这也是一种创新。但不一定能行得通, 因为商店不一定答应借, 你可以向只喝一瓶的其他客人借。”一石激起千层浪, 顿时, 教室里一片哗然。

我接着又出了下一个题目:“如果我们全班48位同学每人一瓶汽水, 最后最多能喝多少瓶汽水?”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同学们争先恐后, 列出了多种多样奇妙的算法。

反思:课后, 我反复琢磨着这个教学片断, 为学生们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而感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 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交流的机会, 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 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源于生活, 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地发展、创新。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被赋予活力与灵性。数学学习远离生活无疑是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 它使本该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变得死气沉沉。鉴于此, 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 注重现实体验, 变传统“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 建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师生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模式。

篇4:教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反思

一、要变“以本为主,活动为辅”为“以教材为依托,突出数学实践活动课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实践活动课是数学实践与数学能力综合应用的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亲近感,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数学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中体验学习数学价值。

【案例】百分数的应用(实践活动课)

教学片段:

师:拿出设计好的表格,让学生把收集好的数据填入并完成计算。

师:你通过收集神州号飞船的发射的次数、成功的次数与发射成功率的计算,有何感想?你觉得学习百分数有什么意义?在生活中很重要吗?

通过数据的收集、调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极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数学学习不只是计算、逻辑上的推理,而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从而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情感。

二、要变教师的“引”学数学为学生主动的探索学数学

数学实践活动并不是在学生所学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只是更加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和应用性。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合作交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第十二册数学 观察与测量(活动课)

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快速旋转的宾馆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体?

生:圆柱体。

师: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屏幕(停止转动的宾馆旋转门),你发现什么?

生1:是宾馆的旋转门。

生2:每一扇玻璃门都是长方形的。

师:它是绕着什么旋转的,你发现了吗?你有什么启发?如果转动你手里的小旗,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探索、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你有办法计算出小旗旋转后产生的图形的体积吗?

一般情况下,要计算圆柱、圆锥的体积要知道相应的条件,现在学生手里拿的既不是圆柱也不是圆锥的实物,要计算的只是想象中的圆柱、圆锥的体积,困难很大,各小组经过一阵的探索、讨论,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方法。

师:这样难的问题你们都能解决,真了不起。

数学实践活动课本质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要变注重“结果”为注重数学学习“过程”

“数学是过程,是活动,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获得一种体验。”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计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事物之间的客观规律的过程。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意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察、描述、操作、猜想、推理、交流和应用等,让学生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体现出学习过程的个性化。

【案例】在计量物体体积的活动课中,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是:求出铅球的体积和一些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学生通过猜想、动手操作、探索来求物体的体积。

从这一过程本身来看,就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获得数学知识能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情感意志在学习过程的投入,也是学生个体学习数学全面发展的标志,为此我们必须要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

四、要变以课本为主体的“封闭式”教学为以课本为中介实现教和学的双向开放

教师对教材不仅要了然于心更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活动课的资源,把数学教学从课堂引向、延伸到课外中去,广阔的生活中去。作为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更要体现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和解决问题的知识综合运用中。

【案例】我在教学第十二册数学简单统计(六)后,问:你们学过复式折线统计图后,有什么收获?在生活中你能用折线统计图反映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吗?请同学们做好这方面的调查然后小组汇报。

把教和学从教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仅体现了教学的创造性,更是丰富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途径,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开放性和自主性。

五、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变“单一的目标评价”为“多元化的目标评价”

篇5:数学活动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了,胸口贴上花色标记的小朋友格外地兴奋。我用眼神示意他们安静,他们抿着小嘴忍住笑意。我以旅行社大导游身份开始了导入。接下来是认识四花色,按花色分类,按顺序给各排扑克牌排队等等。孩子们特别积极,每每我一提出问题,就举起了好多小手,一时间我不知道叫谁好了。没被请到的孩子叹了口气,令我有点难过。下面的家长也两眼紧盯着自己的孩子和黑板上的题目,看到自己孩子回答对了,脸上一抹笑,没被请到的则有些失落的样子。看来家长也很情绪化了。

最后是操作活动选旅客(扑克牌)并送旅客(扑克牌)上车。孩子们孩子观察,怎么贴牌,家长们就迫不及待地赶过来帮助了。一会儿完成了,纷纷到我面前询问:老师,啊对?一节活动就这样热热闹闹地结束了。

总结活动的成功之处:

一、活动材料来源与生活。

扑克牌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幼儿常会看见家长用扑克牌进行娱乐。另外我还提前发通知请家长引导孩子玩比大小的游戏,帮助孩子认识熟悉扑克牌。所以当我出示扑克牌时,孩子们都感到既熟悉又兴奋。这些都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二、以游戏形式开展活动。

活动开始,我以大导游的身份引导幼儿当小导游去认识四种花色。这样的游戏性语言轻松愉快,幼儿很快被吸引到活动中来。过程中,我以报名参加旅行社,按规律排队的游戏情境,让幼儿掌握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活动结束时,又以排队坐大汽车的游戏,巩固了看标志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很多缺点:

一、由于课前考虑不周全,选择的四张教学用的扑克牌和小朋友手中的扑克牌造成了冲突,致使幼儿在排序时造成了麻烦。

篇6:数学活动教学反思

早操之后,学生自由活动,我正坐在教室里批改日记。突然,有一位陌生的老师来到我面前,说第二节课想借用一下我班学生,上一节数学展示课。我当然很乐意,这对于我的学生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同学们可以向专业水平更高的老师学习,可以开眼界长见识。

第二节课,我跟随我班学生一起来听课。上课内容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数学课,我这个教语文的“老外”只会看热闹,不敢妄加评议。但看得出,这节复习课设计独到,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思路明晰。最让我感动的是做课老师的“教风”:他语言得体,教态自然,跟学生交流时总是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生疏感,没有距离感,可以安静地思考,可以热烈地讨论,可以各抒己见,可以畅所欲言。如此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此和谐的课堂气氛,连我这个“老班”都自叹弗如。

事后我才得知这位做课老师是中小的鲁超校长。“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他儒雅中透着大气,沉稳中彰显智慧。这是一节公开课,更像是一堂常态课,循循善诱,真实自然,不掺杂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

篇7:数学教学活动反思

2013年4月28日,我们几位新教师在陈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听取了实验中学王丹群老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吴月娟老师《分式》这两堂数学课。两堂课听下来应该来说收获颇多,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想上好一堂数学课真的不简单。下面就这两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听了王老师的课后,感觉到了不愧是名师上出来的课。整堂课,全班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回答问题十分积极,而且印象中在回答一道数学题时,班级同学更是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趋势,特别是在上讲台动手操作由两块全等三角形纸板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时候,班级同学积极出谋划策,最后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得到了3种方法。我觉得王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肯定是非常注重学生这种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来达到教学效果。很明显往往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新教师还是无法驾驭,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尽量的多试试看。

整堂课,王老师还时不时的让学生来述说概念,这样一个是可以巩固概念,第二也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更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多说,教师尽量的去引导。那么我感觉我现在上课最大的问题就是经常自己在讲,学生听,其实这样一堂课下来自己讲的也累,学生听的效果也不好,哎„„就像师父说的要不断去改进啊!还有王老师讲题目前很注重学生的思考方向,其实方向,思路对了,这道题已经做出了一半,我记得王老师在讲题前经常会问学生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会用这种方法,这样想的理由是什么,有什么好处,那么我觉得这样的“为什么”问题多问问,多加一点追问,这道题目的价值就出来了。我现在上课就缺乏这种有效的引导和追问,自己讲的多,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大,长此以往,学生可能就有一种依赖思想,会觉得反正老师还没等我思考完就会说,我思不思考作用不大。

王老师上课的语言也是我要努力去学习的。她的语言非常风趣,幽默,会把一个枯燥的知识点说的很有意思(顺势而上)。还有她上课的时候会经常下讲台,特别我记得有个学生回答不出来时她会走到其身边,用非常亲切的语气引导,这样一来我觉得那个学生也减轻了压力感,接下来就会顺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从而也让这些学困生努力的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去靠拢。总之王老师的课听下来感触真的非常深刻,我同时也学到了在数学的选题上要多思考,多斟酌,其实一堂数学课的题目不必多,要精,王老师充分运用原题来进行变式,一个知识点多重运用,实在是绝啊!!印象深刻的还很多,其中王老师的教学用具很丰富,全等三角形纸板,几何画板技术更是得心应手。这些统统都需要我去学。

吴月娟老师的课也有很多亮点,整堂课下来教学过程很清楚,知识点讲的也很到位,很有条理性,这点是我最需要去改善的。上课的教态很好,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篇8:《数学活动》教学反思

所以“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通过学生的“动”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知, 得发展.通过学习活动, 不仅可以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具体化、有形化, 指导学生的学习, 还能促使学生不断的反馈.本文就以《分式的基本性质》来阐述数学活动要做到以“理”服人:

一、“树理”, 需要问题引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总体目标中对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和数学活动经验分别作出了明确要求.可见由问题设置情景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 我们应给学生设置问题情景, 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在问题的引领下自主探索, 在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同时,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在利用问题引领时, 应该本着“跳一跳, 就能摘到桃子”的原则来设置问题, 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的激情让学生在了解“是什么”的基础上, 引导他们去“想”、去“寻找”、去“探究”, 试着解决“为什么”.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 又初步建立了新知识, 使学生真正成为“发现知识”的主体.本节课为了得到分式的基本性质, 我先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比如21=42, 32=812等, 然后设置了这样的问题阶梯: (1) 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 如果t (h) 行驶了s (km) , 那么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2) 如果2t (h) 行驶了2s (km) , 那么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3) 如果3t (h) 行驶了3s (km) , 那么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4) 如果4t (h) 行驶了4s (km) , 那么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4) 如果nt (h) 行驶了ns km, 那么火车的速度是多少?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 让学生感受到st, 2t2s, 3t3s, 4t4s, ntns相等的数学过程.

通过这几个问题, 让学生知道如果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一个数, 得到的结果与原分式是相等的.如此设计, 使得知识的形成与建立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让学生体验到自己也能发现分式中的奥秘, 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明理”, 需要交流讨论

新课程注重的不再是传统的“一言堂”, 取而代之的是小组合作.而要有效的合作, 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是必须的.所谓的讨论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互相合作, 主动参与, 探究知识, 进行交流的一项活动.但在当前数学教学中, 经常出现“课堂讨论”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出现一些讨论的假象, 使得讨论名存实亡.所以要让学生明理, 就应该精选课堂讨论的内容, 选择怎样的方式进行讨论.

比如在本节课中, 通过“树理”, 让学生总结出分式的基本性质.而要彻底地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还需要对它的明理.首先让学生讨论分式的基本性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基本事实 (即当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或者整式时, 分式的值是不变的) , 然后让学生处理a· (aa b+b)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a (a不等于0) , 结果是多少.通过这样的思考题,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准确作答, 既把握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

可见, 在师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碰撞、不断生成, 从而让学生学会评判“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是否正确”, 通过讨论, 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的能力.

三、“用理”, 需要学以致用

学生经过了“树理”、“明理”阶段后, 学生只是初步理解了分式的基本性质, 对于它的拓展利用往往是比较肤浅的或是片面的.这就需要老师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编一些习题, 进一步加深对这个性质的理解.达到知识的有效巩固.同时也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丰富起来.

比如在本节课中, 我们可以通过三种题型来灵活地利用这一性质.第一, 关于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初步运算.可以采用填空的形式进行.第二, 设置分式的符号处理习题, 让学生明白要改变符号, 分子、分母应该同时改变符号.第三, 讨论分式中的字母变化后分式的值是否变化.比如:把分式x x+y y的x和y都扩大3倍, 那么分式的值是否变化?通过以上习题的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总之, 我们的数学活动需要以“理”服人.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从而发现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顾泠沅.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数学通报, 2001.

篇9: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活动反思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教学 师生

一、新课标提出的数学教学理念概述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是新课改对所有学科提出的共同要求。首先,它意味着学生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知识为探究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要变灌输式教学方式为引导式;其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味着新课改后的教学更加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设。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权威,而是循循善诱的引导者,学生则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在课堂上与教师平等互动;再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意味着教师要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包容学生犯下的错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能力并不简单地指会做数学题,而是懂得数学符号的含义、懂得数学概念和以及术语的含义、能够在新旧数学知识之间建立连结、善于运用新学的数学知识思考问题、具备复习总结和自我监督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来选择解决问题的路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习得基本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技能的同时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以活动为主的数学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可见,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强调教师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尽可能转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甚至是直观的知识,使艰涩的数学学习成为生动有趣的物质化活动。相比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一支粉笔一张讲台,教师讲学生听,几乎没有教学活动,新课改提倡为学生提供在数学活动中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真正掌握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交互影响的过程。存在问题不仅仅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通常人们在分析教学问题时侧重从教师方面找原因,其实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态度的问题。在任何时代任何阶段,都有少数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对学习一事得过且过,虽然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受多因素影响的,学生自己的心理特征及爱好还是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愿意用功学数学。

2.学习能力的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找不到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无法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自我监控,甚至不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没有掌握什么。比如一些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时知道“勾三股四玄五”的规律,却忽视了这一定律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3.学习习惯的问题。初中正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和固定的阶段,数学是一门需要学习者勤加练习,多思多想的科目,然而许多学生不愿复习巩固,仅满足于完成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随着新课改而更新。一些中学数学教师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轻车熟路,即使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部分观念和做法,但行为惯性还是使教师仍然沿用着传统教法,重教轻学,重灌输轻引导,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新课改倡导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仍然停留在“一对多”的传统班级授课模式,认为分组会造成纪律混乱,探究会降低学习效率以及浪费课时。

2.教学目标定位狭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即学生要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课改还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教师除了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等。然而许多数学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还是局限于“考什么教什么”,致使三维教学目标形同虚设。

3.对数学教材的处理呈现两极化。同一本教材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情的学生来说,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教师只有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适当创新创造,才能发挥其功用。当前数学教师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存在两个极端的问题,一是处理教材太随意,不顾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

三、解决数学教学活动问题的对策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却也是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很多环绕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事件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的现成的素材,数学教师只要善于发掘生活中有趣的、学生关注的物体和事件,就能轻松地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数学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只有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二)发挥教学智慧,合理使用教材

针对上文提出的教材处理呈现两极化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坚持“教材只是特殊的例子”的理念,如果一个教师只会按部就班地讲教材,那么这样的教师是缺乏创造力的,又怎么期待这样的教师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新课改强调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师要用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感染学生,主要就是通过紧密联系学情,创造性使用数学教材的方式。另一方面,即使发挥创造力也要切实遵照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教材是编写者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规律精心编写出来的,有其必然的合理性,数学教师只需在遵循教材知识顺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发挥创新,便可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

(三)遵照课改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遵照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与严肃认真的解答,对学生的错误要有包容和引导,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其次是以三维教学目标为准绳,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及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知识技能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再次是精心设问,减少无效或低效的提问。教师提问的方式决定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方式,低效或无效提问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思维发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有一定难度,但是通过学生的思索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将学生引领到新的高度。

总之,随着“新课标”实施的逐步深入以及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亟待提高,尤其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获得情感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会美.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2).

[2] 安淑华、吴仲和. 怎样评价一堂好的数学课[J]. 人民教育,2007(11).

[3]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小班数学活动教学反思

今天的数学活动就由此开展,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大多数幼儿都能很准确的比较物体的大与小。因此,主要针对那些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幼儿开展实物比较,并让他们结合生活当中的实物了解大与小的概念。

本次活动设计的情节也很受幼儿的欢迎,很多幼儿能根据活动情节,自己想象比较更多与之相关的事物。

在最后一个环节的操作中,幼儿都能按照要求将大的象、猴、羊、河马进行涂色。

篇11:数学活动《玩具分类》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在认知过程中,往往是无意识记忆占了优势,在记忆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和自己情绪的影响,有时教的东西记不住,无意中的东西他往往是学得很快,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设计了生活化、游戏化的情节,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意无意的学会分类知识,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常规教育融入教学活动。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在玩晨间活动的桌面游戏之后,收拾玩具,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在拼搭玩具的时候他们往往是喜欢什么就把玩具拿到自己桌上来玩,而在收玩具的时候许多不同种类的.桌面玩具都混合在了一起,今天的玩具分类,其实是一次常规教育,我把常规教育融入了数学活动之中,幼儿学得轻松,分得开心。

二、标记融入分类教学。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会看标记,分类玩具。在活动进行中,我是通过游戏“玩具回家”来让幼儿把同一种玩具和相同颜色的玩具放在一起。我先让幼儿观察玩具的标志,然后提出要求,请孩子们摆放玩具,孩子们参与积极性很高,很多孩子找到了同一种类的玩具,高兴得举起小手给我看,我及时的表扬孩子,让孩子们把玩具放到有相同标记的篮子里。在按颜色分类时,我对孩子们说:“现在玩具想在教室里找一个好朋友,这个朋友的颜色要和玩具的颜色相同。想一想你手里的玩具应该找谁做朋友?”孩子们异常的兴奋,跑来跑去的找,细微的角落也不放过,找到了,拉着我的手非要让我去看看。真正体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韵味。

三、语言渗透数学教学。

篇12:大班数学教学活动反思

《时钟的秘密》 俗话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可见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但时间对 孩子

来说却非常抽象,他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平时,与 家长 交流,听到 家长

报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另外,大班的孩子面临入小学,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差别很大,小学必须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所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设计 教学

活动《我会看时钟》,以此为契机,生成有关时间的主题活动,引起幼儿对时间的关注。

在幼儿学会看时钟的活动之后,继续让幼儿了解现代的计时工具有哪些,如手机、电脑、电视、收音机等,引导幼儿收集有关从古至今计时工具的发展,即丰富了幼儿有关计时工具的知识,又培养了幼儿收集信息的能力,支持鼓励收集信息的幼儿交流收集的信息,学会与人分享;其它幼儿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同时增强收集信息的兴趣。从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幼儿对时间的认识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平时要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进行渗透。如把早起床、早餐、入园、做操、活动等时间较固定的环节,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画出钟表的时间,并用图画表示相应的活动内容)表示各生活环节的时间和活动内容,并配以简单的文字(或指导幼儿简单画出相应的活动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引领幼儿感知单位时间的长短,如,1 分钟有多长,在 分钟内我们可以做什么?在家里,起床用多长时间等,潜意识让

幼儿

知道动作的快慢与节约时间的关系,初步学会打理时间,把握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在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开始及结束,引导幼儿看时钟,了解每项活动所用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感知时间,避免做事拖拉的不良习惯。我把活动目标定位为:、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2、学会看整点。

在活动中我先运用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将好听的谜语,作为活动的开始,激发了 幼儿

关注时钟的兴趣;问题: “

你在哪里见过时钟?

直接指向幼儿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知道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在认识时钟,学认整点的环节中,先从感知钟面入手。这一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及我做小数字等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们在参加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自主探究,学认整点的环节中。我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提供可操作的时钟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认识整点提供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最后的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孩子自主游戏时,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 ——

多少人扮演数字 , 几个人扮演指针;游戏的组织 ——

数字怎样站,指针怎样站;游戏的玩法 ——

时针与分针怎样运转才能正确表示时间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需要讨论、尝试、商量、协调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 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对时钟的认识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篇13:《数学活动》教学反思

然而, 上完一节课后, 我时常有这样的体会:这堂课似乎不够成功, 总觉得重点没有突出, 难点难突破, 引导欠到位;总感觉课堂教学缺乏条理性和严密性, 导致课后反馈显示效果不理想。分析其原因, 大体归纳如下几点:

一、课型单一, 方式机械

每份活动单的内容包括: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成果展示、课堂检测。无论是新课, 还是复习课、习题课, 有不少学校都要求按活动单上。每节课都发一张活动单, 学生只是埋头解决活动单上的内容, 数学课变成了习题课。学生缺少思维训练, 没有探究新知识的积极与热情, 使得我们的课堂变得单调乏味。笔者认为有些教学内容适度地让学生自由探究就行了, 不必按部就班, 死抱着活动单的程序不变。例如, 评讲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不用活动单反而速度更快, 效率更高。

笔者以为我们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上, 不能由一种机械转入另一种固定不变的程式, 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为交流而交流, 为展示而展示;而是运用新课程理念, 根据学生学情、教学内容特点, 灵活机动地设计好我们的活动单, 使我们学生真正动起来, 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活起来, 真正灵动起来, 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碰撞的殿堂。

二、活动偏多, 浅尝辄止

我们数学活动单往往设计2~3个活动, 同时配有较多的习题、巩固题、检测题。一方面是如此大的容量, 另一方面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自主学习, 严格规定教师授课时间不超过一刻钟。结果是一堂课内容得分成两节课完成, 或为赶速度匆忙用一节课结束。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内容讲不透, 重点不突出, 难点没突破, 学生学得似是而非, 糊里糊涂。例如,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常量变量》这一节课中, 有些老师为了体现活动单的特色, 编了三个活动, 每个活动都走程序, 且附带有较难的练习题, 结果课堂检测反馈的效果很不理想。究其原因, 就是活动单安排的内容偏多、偏难。课后集中评课时, 我们达成共识:选编一个活动, 让学生在运动变化的情景中找谁是常量, 谁是变量。老师适时点拨, 再让学生举一些例子并找出其中的常量、变量, 这样就达到了很好的巩固效果。

三、活动至上, 忽视引导

我们上课时常发现这样的问题:问题本身并不难, 学生经过自学、讨论后, 完成练习时错误率却较高。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单项式》这一节, 其教学目标是:①让学生知道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②学生会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单项式, 并能说出它的系数和次数。笔者在教学这一节时, 先让学生自学, 在教材上画出概念, 接着自主完成下面的练习:

(1) 单项式-5ab的系数是___, 次数是___ 。

(2) 单项式-y的系数是___, 次数是___ 。

(3) 单项式-12x2yz的系数是___, 次数是___ 。

(4) 单项式-x3y5z3的系数是___, 次数是___ 。

(5) 单项式-32x2y3的系数是___, 次数是___。

结果第 (2) 、 (4) 、 (5) 题错的学生很多。为什么一看就会, 一做总错呢?原因是笔者过高估计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忽视了教师的点拨提升的作用。学生没有弄懂单项式的概念, 没有搞清单项式的结构共性。因此, 笔者以为在学生初步了解单项式概念后, 要让学生弄清所列式子中包含哪些运算, 有什么共性。

四、表面亮丽, 华而不实

用活动单上课, 为了调动课堂气氛, 我们想了很多方法。有些老师把讲述式的“满堂灌”改为提问式的“满堂问”, 教师一问到底, 学生疲于应付;有些老师把竞赛贯穿于整堂课, 组内比、组间比、根据回答问题的多少、正确率的高低、学生等级的差异, 每堂课评选先进个人、先进小组。一开始几周学生很兴奋, 但后来越来越归于平淡, 再无激情了。问题是这种外在的奖励激发内驱力, 远不如内在学习激情的培养来得持久。

尽管应用活动单之初难免会出现上述问题, 但我们以为“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的出现, 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遵循了新课程理念。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从人的终身发展高度着眼, 考虑到教与学的关系的。作为一种新事物, 都有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 由肤浅到深入、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篇14:关于数学活动体验的反思

[关键词]活动体验 学习起点 目的 材料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66

新课标提出了“四基”,特别是对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如今课堂上教师也十分注重学生活动经验的获得,但发现学生活动了、操作了、体验了,数学的本质却淡化了,只是停留在感性层面的粗浅的活动体验。因此,教师创设的数学活动体验,要从追求形式的“美丽”转向注重内涵的“魅力”。

一、活动体验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和经验的起点。知识起点是指学生已有的知识网络;经验起点是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本的活动经验。如果体验活动的难易程度不顾及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抑制了学生思维的提升。

案例1:这样的体验需要吗?

在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中,学生已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有所了解,教师却让同学们拿出正方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课后,有学生反映:“生活中早就接触过长方体,它的特征早就知道了。”从中看出,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起点,这样的活动体验根本不需要。在低年级“认识物体”的教学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的活动体验,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滥用这样的体验,将会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虽然数学体验活动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但决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起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起点来确定。

二、活动体验要突出体验活动的目的性

活动体验的内容和形式,要有效地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起来,用最符合学生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观察、比较、想象和交流,从而完成对所学新知的构建。

案例2:这样的体验有效吗?

二年级“观察物体”一课,教师出示一个茶壶:老师请大家先做个热身运动,把你们看到茶壶的样子用手势摆出来好吗?教师手拿茶壶,学生开始用双手模仿,左手作茶柄,右手作插嘴。然后教师转动茶壶,要求学生继续模仿。接着,教师向四个方向转动茶壶,学生模仿着摆出茶壶四个不同位置的形状,边摆边说出所看到的茶壶的样子。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模仿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不同位置物体形状的变化过程。但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他们的兴趣只在“模仿茶壶”,其注意力往往被动态的、直观的活动吸引,不能转移到静态的、抽象的学习上来。从表面上看,学生很快学会了判断四个不同方向的茶壶的形状,但实际上,学生在活动中只是“奉命行事”,学习还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简单模仿阶段。由于体验活动没有紧扣教学目标,造成学生的数学体验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教学苍白无力,其思维训练的强度和深度是不够的,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

三、活动体验要选择合适的体验材料

体验活动的材料是数学教学的基石,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师要善于并合理精选具有现实性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充分的学习材料中达到数学内容吸收的最大化。

案例3:这样的体验有用吗?

教学“等可能性”一课时,教师设计摸球活动体验。学生分成5人小组,每组放置一个长方体餐巾纸盒,内装2个白乒乓球和2个黄乒乓球。小组内每人分别摸10次球,摸完一次放进盒内摇晃,再摸第二次。每组共摸50次,从记录结果发现每组的结果差别很大。原因就在于这个长方体餐巾盒的选择不当,它长22厘米、宽12厘米、高7厘米,是一个扁扁的长方体形状,学生第一次摸出球后,放进盒里,4个球在盒内不能充分晃动,于是第二次又摸出该球,导致一种颜色的球反复出现的次数过多,实验结果不准确。教师体验材料选择不当,使学生在实验中受到干扰,因此,教师带领学生体验时,要向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材料,不能造成实验干扰,误导学生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倡导数学体验,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每一个体验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识起点;每一个体验的材料是否恰当;每一个体验环节是否紧扣教学目标,花时是否恰当,有没有浪费时间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数学体验的本末倒置,真正做到“体验”而不失“魅力”。

上一篇:创建卫生城市先进个人下一篇:张明利美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