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怎么提高成绩

2024-05-08

高一地理怎么提高成绩(共10篇)

篇1:高一地理怎么提高成绩

高中地理成绩怎么提高

1.自然地理是有难度,学好自然地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地图,其实要看你兴趣的,我对地理尤其是地图从来都很感兴趣,所以天天拿着地图看,地图熟了,自然地理就通了。不过,近年来许多考试都淡化了对地理位置的考察,即使是这样,看得明白地图这一学习地理的基本素养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选择题可以用的。

2.选择题一定不能栽跟头。一道选择题的分不低,两三道地理选择题够你一道数学压轴题了。这是最需要注意的。稍不留神你就陷进去了。平时看书要注意细节,这是选择题的突破点。同时,要加强对选择题的练习。

3.平时多做一些文综的卷子,就是那些原题的或是各地联考的卷子,单做自然地理等难度大的题目,不会做看后面答案一般讲解都很详细,还是不明白就问高手或老师,记住一定要多做,有些东西即使你不明白,做的多了信息量就大了。

4.多反思,多感悟。有时要学会举一反三。考试题目的原型是离不开课本的。一定要把课本看透。同时,要多做一些关于图表类的题目。学会灵活应用。注意知识点之间的串联。一天要多做,不断增大自己的信息量,地图册也是增加信息量的主要途径,天天做一推自然地理题,有空多研究下地图册,多做多看多问,考试就不会有问题了!

高三文综提分技巧

1.审题清楚多方思考

现在的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答案合理即给分。故考生平时文综备考时要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要仅停留于死记硬背上。

回答文综问题时要注意审题,把题干关键条件、所问问题理解透彻。回答时要避免丢三落四的情况,或者一看太难,就犹犹豫豫,改来改去,或者干脆不答,就一分也没有,造成失分。所以答题时要多方面思考,勇于解答。

2.做题回答要有技巧

高考文综改卷,对于可给可不给的分,一般的处理原则是尽可能地给分。所以每个评卷老师都有误差分内的拍板权,因此,要想拿到误差分,就必须让评卷老师满意,因为加起来就是好几分了,故应当予以重视。

实践证明,文综要多得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要清楚。如果书写模糊,涂改很多,会造成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2)能答则答,不能答也要有条理地答上几点。3)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尤其避免不分点,嗦嗦一大堆,很容易影响阅卷人员的阅题速度,给寻找关键词带来麻烦,引起失分。4)依题作答,不要乱涂乱画。

3.重要词语不可遗漏

高考文综改卷,按点得分。在阅卷过程中,评卷老师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或者关键步骤上,有则得分、无则失分;而且往往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

所以考生在作答时,要尽量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回答要切合题意答出关键词。在回答不自相矛盾的情况下考生可以多分点,尽可能地从不同的角度答得全面些,不然如果只是从一个角度或只回答一个方面,答得再完整也只有一个得分点。

提高地理成绩的经典方法

首先要说的是不管是之前的学习方法还是现在的学习方法都是能够学好的,只不过之前的学习方法是适合那个节段而不再适合这个节段,所以使用起来没有之前的那么好用,那么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呢,首要第一点就是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例如区域地理,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篇2:高一地理怎么提高成绩

1、认真听好每一节课。有的同学上课不听,下课不看,资料不做,考试前拿着课本在那记公式,总结知识点,考试成绩是一塌糊涂。

2、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不同侧面的理解,以及典型例题。

3、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阵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4、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高中数学不是靠死记硬背,但是不代表不背,基本的规律和结论还是必须记的,记的熟练了,自然也就能灵活运用了。

5、在有能力的基础上做一些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

6、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总结归类。

二.学好高中数学的小窍门

不乱买辅导书。把从高三发的第一张卷子起到最后一张高考结束后全部留着,这些卷子留好后你从第一张看的时候和辅导书是一样一样的 因为高三复习的时候都是按章节来的,所以条目很清晰。

每一张卷子不留题。

不留错题和不明白的题,把每一个题目都弄明白,不会的就去问别人问老师。

整理错题。把所有卷子集中起来把错题回顾了一遍,不一定动笔(太懒)去做,在脑子里想一遍,一般只用不到一分钟一道,这个时间什么时候都抽得出来的。

整理笔记。关于一些好题难题错题典型题,把这些题从纸上剪下来贴到本子上再做一遍,到高考前把这个错题本全部重新再做一遍。

三.高中数学哪部分最难

这个主要还是因人而异,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有很多人难懂的但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对于某些空间想象力的,立体几何会比较难。对有些人,可能排列组合理解起来费劲。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的难点,一个是函数,一个是圆锥曲线。当然,圆锥曲线的难点关键在于它冗杂的计算。

四.高中数学常见问题解答

1、要提高数学成绩首先要做什么?

这一点,是很多学生所关注的,要提高数学成绩,首先就应该从基础知识学起。不少同学觉得基础知识过于简单,看两遍基本上就都会了。这种“自我感觉良好”其实是一种错觉,而真正考试时又觉得无从下手,这还是基础不牢的表现,因此要提高数学成绩先要把基础夯实。

2、基础不好怎么学好数学?

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来说,课本是就是学好数学的秘籍,把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定理全部弄懂,力争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部背熟,每一道例题、每一道课后题都要掌握。我们知道只有把公式、定理烂熟于心,才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把课本的知识学透有两个好处,第一,强化基础;第二,提高得分能力。

3、是否要采用题海战术?

方法君曾不止一次提到了“题海战术”,题海战术究竟可不可取呢?“题海战术”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很多学生只知道做题,不懂得总结,体现不出任何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做题后要总结至关重要,只有认真总结才能不断积累做题经验,这样才能取得理想成绩。

4、做题总是粗心怎么办?

篇3:提高高一数学学困生成绩

一、学困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

( 1) 缺乏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很多同学在自己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从心底就浇灭了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与众多学生交流后发现,大部分学困生的数学成绩不是从小就差的,而是在某一阶段,学生数学学习出现知识断层,导致整个数学知识链脱节,学生数学成绩开始下滑,成绩下降后内心开始缺乏学习数学的自信,导致“破罐子破摔”,久而久之,数学成绩就一落千丈,最后成为数学学困生。

( 2) 思想或行为懒惰,动手不动脑或者动脑不动手。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比较聪明,课堂上听着老师讲解的课程,认为完全听懂了,课后看着数学作业认为很简单,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看一遍就可。往往这部分同学在考试时遇见相同的或者相同类型的题都没有办法完成,久而久之沦为数学学困生。与之相反的是动手不动脑的学生,该部分学生每天都很认真地听着数学课,整本书都是笔记,但是该部分学生也往往是费力不讨好类型,拿着题就做,不会先动脑分析,整天埋头苦学,长此以往也沦为数学学困生。

( 3) 数学学习习惯差,不会制订学习计划。数学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学的学习需要经过知识的长期积累与沉淀。很多数学学困生学习习惯差,在我的观察中,很多数学学困生在刚进入高一阶段前几周的作业或者课堂表现让人满意,但是在后来的学习中,数学作业质量下降,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上课开小差,这是长期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数学学科这样,其他学科也如此。还有部分学困生,在进校之初或者考试不理想之后会给自己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数学成绩,刚开始的前几天坚持得比较好,但是后面慢慢松懈,最后又恢复以前状态,下次数学考试成绩依旧如此,长此以往数学成绩也没有多大起色。

以上三点是数学学困生的普遍特点,从初中到高中,很多学生还难以适应高中的学习步伐,高中科目多、内容难、压力大等一系列特点无疑给那些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困生又无形间接地增加学习难度。

二、解决学困生学习数学困难的方法

( 1) 分析数学学困生学习成因和心理特点,给予学生学习信心。数学学困生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是对自我认识不到位或者自己缺乏学习自信,高一开学之初是对数学学困生的最佳鼓励时间,此时可以通过一次深入挖掘数学学困生心理特点的分析,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自己的学习困境和学习心态,然后以此作激励,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他们不再畏惧数学,从新的出发点学习数学。

( 2) 帮助数学学困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首先要让学困生深刻剖析自我的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哪些,其次要学生从内心深处挖掘自我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原因,最后要给学生提出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具体方法: 第一,要认识学习曲线,并且了解到大脑在不同时段的知识接收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第二,要让学生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让学生把短期计划落到实处; 第三,要不时检查学生的学习计划成果,并且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辅导,要根据不同阶段给予学生不同的支持,以此逐渐帮学困生培养学习习惯。

( 3) 降低知识的坡度,让数学学困生学有所获。高一数学开始之初是学困生学习的起点,对数学学困生而言,此时如果知识坡度太大,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降低知识的坡度,让每个学困生在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长此以往增加他们的学习热情。

摘要: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也较大。本文就高一学困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和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两方面进行研究。

篇4:如何提高高一学生的化学成绩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学习习惯 心理健康 教师教学

对于顺利结束初中生活,考进高中的新生而言,对高中学习都信心十足、求知欲旺盛,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新生普遍感觉高中化学课程并不像初中那样简单易学,特别化学必修一的知识,更显得枯燥、乏味、抽象。做习题或实验时常常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成绩较初中时期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好初高中学科之间的知识过渡问题。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进入高中阶段不仅是化学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明显增强、理论性知识和高科技信息的比重增大,而且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都大大提高。

高一化学是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修1第一章物质的量的概念一个接一个,同学们会一时不适应,成绩下滑速度很快,好不容易攻破了第一章的难关。而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判断正误,离子共存知识多又杂,又一次等待学生攻克。第三章和第四章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要求记忆的知识点很多,课内和课外的相关化学方程式特别多,相关计算题难度加大。这是每一个高一新生进入高中阶段化学学习面临的困难,给教与学带来极大的挑战。那么怎样提高高一新生的化学成绩呢?

一、学生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化学知识的有力保证。培养良好习惯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做起,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课前做好预习学案,老师要坚持检查学案完成情况。上课专注听讲,做好听课笔记,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课后及时做学习小结;做到每课总结,每周总结,每单元总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体会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和运用。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勤加练习,做到善于质疑。

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掌握化学理论提供感性认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化学知识、化学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材中有大量实验,每个实验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直观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引导学生认真研究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练习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学会怎样分析实验目的,明确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对提高化学成绩至关重要。

自我归纳总结。首先,及时总结。一个单元学习完毕,总结本单元重要的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现象、用途、存在、制取方法和鉴别等。如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的学习。形成知识网络,以点带面,融会贯通。其次,集中对比,加强记忆。如常见物质的颜色、俗名、实验现象等易混零散的知识,可以自行归纳在一起,对比记忆。总而言之,初高中化学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的衔接,应当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叶圣陶先生特别强调习惯的重要性,他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习惯的培养开始的时候有强制性,经过一段时间坚持后,学生就会由他律变成自律。对于老师更要把习惯培养当做重中之重,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你教得怎样好,学生的成绩还是很难提高。

二、家长方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中功课的难度、学习强度较初中都有所增大,学习内容跳跃性更大,使高一新生一时难以适应,而且竞争对手更强大,教师的教学风格、学校的管理方法,新环境的变化迥异于过去,学生对高中生活充满期待,加上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等。当学生一次考试成绩下降就会引起巨大的恐慌,从初中时的佼佼者一下子变成各科成绩不及格,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才智,产生自卑心理。如果家长再有抱怨和不理解,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障碍,进而导致成绩下滑得更快。

首先家长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孩子的榜样。面对孩子升入高中后学习状态的改变、成绩的下滑,家长尽量不要表现出过度的担心和焦虑。家长以镇定的心情面对孩子诸多“不应该”时,无疑给孩子树立了榜样,让孩子更有信心面对自己遇到的困难。重要的是体谅孩子的处境,尽量缓解孩子压力,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潜能。责骂和埋怨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其次引导孩子重新定位,帮助孩子重树自信。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遇到的“进了高中,我不再优秀”是很多高一新生的共同感受。学习成绩暂时落后并不意味着自己的退步,只是因为环境变化了,竞争比较范围发生了变化。无论过去学习成绩如何,升入高中后大家又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高中三年有足够时间提升自己,何必为暂时落后而沮丧呢?鼓励孩子充满信心,迎接挑战。

三、教师方面: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常规教学水平。

篇5:高一地理怎么提高成绩

例3、下列几个地理方面的世界之最:

(1)世界最低点死海,海平面以下392米(死孩是三舅儿);

(2)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22米(加大马力压那海狗,它只摇摇动双耳)。这是利用汉字谐音来换字,一语双关,生动有趣,易于记忆。

篇6:高一成绩下滑该怎么办

1.影响信心

对新环境和新教材的不适应,影响学习的信心。高一学生从初中升上高中,进入新环境,遇到新老师、新同学,注意力被新事物所吸引或困扰。而高中学习内容、方法与初中的有很大的区别──课时紧、容量大、进度快、少反复强调,学生一时难以转变与适应,学习基本上变成了被动的听课、练习、记忆、考试的单调过程,学习不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另外,高一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变化,渴望获得肯定与尊重,却不太乐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遇到困难不轻易声张,有问题也不敢问,导致考试成绩不令人满意,各方面的压力随之而来,进而产生对高中学习恐惧不安的情绪,由此而怀疑自己学习各科的能力,逐步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只把学习当作是一项重要任务,一种负担,这样,虽然学生和教师同样付出艰辛的劳动,但结果却令人失望。

2.学习目的

惰性使得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缺乏计划性。进入高中后,有些学生认为初三太辛苦,高一可以休息轻松一下;高一离高三还有三年,到高三努力拼搏一段时间就可以了。据学校近几年的调查,刚开学的一两个月,学习很认真的学生只有34%,学习勤快的占29%。

更多的同学是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一知半解,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依赖于考试前的复习等。而事实上高一所学的知识贯穿高中学习的始末,高一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高中三年的学习。

3.学不得法

学不得法,影响学习的效果。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学生中上课时只喜欢听老师讲的占90%,喜欢自己看书的占4%,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占10%,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不重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对待题目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学习与初中学习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各科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中没安排讲讲授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5.意识淡薄

不少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于老师嚼啐了喂的婴儿型觅食方法,高中了自学能力还很差,导致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提高不快。初中课侧重基础,讲解详细,而高中课重在启发、诱导、点拔。初中大多以传授知识为主,高中则要求既学知识,更强调运用知识,在运用中训练提高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高中要求大幅度提高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多动脑筋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有这些,都要求高中生强化自学意识,提高自学能力。社会学家指出:昨天的文盲是识字不多的人,今天的文盲是不会电脑的人,明天的文盲是不会自学的人。高校对自学能力强的人也情有独钟,而对依赖性(实为惰性)强的高中生不屑一顾,甚至高考命题时刻意柜之门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训练提高自学能力是相当重要的。

二、高一成绩下滑补救办法

【1】改变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各色各样,包含各类应试技巧,同学的解题习惯,记背技能等。因为的知识点量比之前要多许多,要记的东西还有许多,因此学生于记背一些东西尽可能都需要有章法的去记忆而不是照本宣科,一些简易的技能规律可以编成口诀来记。而繁杂的英语单词语法构成一定要记规律,而不是挨个挨个的去背单词。繁杂的东西尽可能把它变得更加简易,大的知识要点拆分成一堆小的知识要点,这样学习起來便会觉得很轻松。

【2】改变思维方式

到了高中后,同学们需要把自身的思维方式给改变一下,应对考試,应对学习新课知识点,都需要有准确的学习习惯。不要一直抵触这些新知识要点与难的题目,不要恐惧难以把这些题做出来。

【3】明确高效做作业的三步骤

第一步是“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面前的问题;

第二步是“思”,就是做完之后要回顾和反思,总结出经验和方法;

第三步是“归”,就是将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回归到书本上去。

三、孩子高一成绩下滑,家长该怎么做

首先,不要过分去关注考试的分数,而是引导孩子恰如其分分析自己“考试成绩下降”的原因。

不仅要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法,还要找出进一步提高的措施,切实做到查缺补漏,以达到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高效率学习。

篇7:高一新生开学成绩下降怎么办

每一届都有不少高一的新生,在开学之初都觉得初中怎么学高中就怎么学。能进入市重点高中的学生都是千里挑一,这样的学生集合到一个学校,集中在一个班里可谓人才挤挤,竞争激烈。

但是不到一个学期就会发现这些学生之间会迅速产生分化。初中考来的时候个个成绩都非常高,有的甚至是全市状元,但是到了高中阶段,突然一下子出现巨大的分化,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认识不足

不少程度很好的学生到了高中阶段仍然认为初中学习方法完全适用于高中,因为这样的方法使他们在初中阶段得到了很好的成绩,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

初中的知识总体来讲比较浅显,哪怕像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的学科难度其实也不大,学科的思维能力、思维含量都不高。记得我以前上初中的时候,其实那些所谓的理科内容绝大部分靠背一背记一记都可以考高分。

因此,这种照搬初中学习经验和方法到高中的学生往往会吃大亏。因为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会发现慢慢的越来越跟不上,越来越吃力,其实这就是新的学习方法的问题。

所以,等开学之后,高一的新生在第一节班会上一定要认真听班主任老师讲的初高中如何过度,高中阶段对如何学习等内容,如果你有一些学哥学姐在目前的高二、高三甚至高三毕业,一定要在假期里和他玫通交流,如何在高中阶段学好习,千万千万不要想当然,认识上要是出现失误往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大的。

2、准备不足

有的初中毕业生考上重点高中,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会特别的兴奋和激动。因此之前各种辛苦都想在假期里弥补回来,于是把假期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娱乐上,跟着父母到处游玩。

然而还有以相当一部分同学早早的就做好了,进入高中之前的准备,在领到学校发的录取通知书和相关预习材料之后,回家就开始认真的准备预习相关高中知识。也有的同学报各种补习班、辅导班,以求在进入高中之前做好衔接工作。

很显然,第一种同学准备是相当不足的,一旦开学正式上新课了,这些没有准备的同学就会跟不上,而那些预习的比较充分的学生,则往往应对自如,适应的很好。所以有时候孩子到了高中成绩下降不是无缘无故的,有因就有果,虽然努力不一定立马见到成效,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有成效。

二、都说高一阶段难,到底难在哪里?

1、学科更多

学生在初中阶段其实主要就是语、数、外、理、化、生,虽然也有思品、历史等学科,但学生只要学好语数外,其他问题都不大。哪怕像物理、化学等偏理的学科往往也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而政治学科基本不用学,因为都是开卷考试,历史学科也往往是在最后画画背背就行了,所以这样的学科也基本不占时间。

到了高中阶段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信息、音乐、美术、体育所有这些课程教育部门要求都要开足开齐认真上。所以到了高一很多学生会发现作业怎么也做不完,每天这些学科老师都会布置作业,而且几乎都是要求当天要收上去的。这一点和初中不太一样,所以学生每一个学科都要认真做,做不好可能还会受到批评。

还有一点相当重要的就是高中阶段的偏文的学科也都非常重要,而不像初中那样可学可不学就能考高分。很多同学到了高中还以为政治学科考试是开卷,还以为历史地理靠背一背记一记就能考高分。事实证明,凡是有这样想法的同学,半个学期之后基本都崩溃了。

所以高中阶段学科更多,时间更紧张,任务更艰巨,都是闭卷考试,没有开卷,所有的学科都得高度重视。

2、内容难度大

高中阶段可以说各个学科内容难度都很大。数学所学的知识内容量增加了,难度增加了,甚至原来大学的东西都进入到高中阶段。所以高中的学生几乎被数学给撂倒了,初中数学好的同学到高中未必好,主要差距就在这个思维含量上,难度上。

物理、化学、生物那就更不用说了,很多高一的学生跟我讲,听物理、化学课就跟听天书一样。初中阶段的物理化学非常简单,稍微听都能明白,但是高中阶段的物理甚至比数学还难,有些章节的内容真的跟天书一样,没有很好的理科思维往往很难跟得上。化学其实和物里差不多,相对来说生物要略微简单一些。

高中的政治、历史、地理老师讲了大家都能听懂,但是会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听得懂一做题就不会。这不像初中的历史和政治,初中的历史和政治纯粹就是识记。而高中的政治和历史理解性的东西非常非常多,这么说吧,即使是很优秀的高中老师参加高考,满分100分的话,有些老师未必能考过85分。所以在高中阶段政治和历史你想考100分的满分那是天方夜谭,往年的高三期中期末考试市平均分政治学科经常在65分左右,历史和地理也和政治学科差不多。

总之,高中阶段甭管哪个学科难度都大大增加了。

三、进入高中怎样学才能不掉队?

1、现在离开学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如果已经玩了很长时间的同学,建议你抓紧把心收回来,把这半个月时间利用好。抓紧把高中的衔接资料认真的看一看,预习一下。虽然说时间比较少,但是预习和不序预习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2、开学之后务必准备好第一节课。可能第一节课老师务虚比务实的多,比如会相互介绍介绍,相互认识认识,然后讲一些跟学科有关的宽泛的知识,老师不一定讲新课内容。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第一节课,你也要认真对待。因为老师在课堂上可能会讲一些注意事项,讲这一学科的方法方面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适应这位老师的说话风格,思维习惯,性格特点。

3、所有的学科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哪怕是把教材看一遍,最好能够把与教材相关的辅助资料上的题目提前做一做。把不会的问题标上记号,等老师上新课的时候重点听,认真听,预习的好处其实就是有针对性的听取你需要的内容。

4、课堂上一定要认真听讲。不管老师讲课的风格如何,也不管老师讲题的难易程度如何,都要把老师讲的完整的过程顺下来。千万不要在你觉着认为已经听懂了,就开始不再继续听老师讲课了。

课堂上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前25分钟或者前半个小时。大部分的同学一般前20到25分钟会保持相当好的集中力,越往后精力会越差,听课的效果也就很一般了。

5、一定要认真做好笔记。高中阶段的笔记不同于初中,建议每一个新生都为各个学科准备好一个笔记本。课堂上把老师讲的难点、重点、不理解的、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一定记在本子上。而且在课下一定要经常翻翻看看,不要束之高搁。

6、一定要多做题,不怕做题。很多高一的新生过不了几个月,明显看出来很疲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高一阶段作业量突然增大,很多学生适应不过来,每天中午,每天晚上晚休都补作业。这里面一方面有高中作业量确实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学生适应比较慢的问题。有的同学本身写字慢,做题慢,所以耗费的时间就会比较长。作为一个高中生一定要喜欢上做题,不要害怕做题,更不要厌恶做题。我认为所有的能力都是训练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

7、一定要给课后留一个消化、反思的时间。不少同学疲于应付各科作业,有时候忙的气都喘不过来,但是成绩越来越差。主要原因就是瞎忙活,看上去很努力,但属于做了很多的无用功。而有的同学分工明确,井然有序,时间规划的好,虽然作业量很大,但一点儿看不出他感到很疲惫的样子。其实这样的学生会学,知道给消化、吸收留取一定的时间。只知道往肚子里吃东西,不知道出去溜达溜达便于消化这是肯定不行的。

总结:

篇8:高一地理怎么提高成绩

一、掌握读图步骤, 区分各步要求

1.读图名, 明确图形表示的内容

读图名, 可以知道该图要表示什么, 也就明确了思考的方向和范围, 做到心中有数。

2.读图例和注记, 获取准确信息

在读图名的基础上, 再读图例、注记, 进一步细化信息, 明确图例, 注记所包含的信息。

3.精读图形, 弄清出题意图

这个步骤是核心和关键, 要调动所储存的知识, 结合图形, 从图中发现和探究出隐藏在图形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从整体把握图形所传达的信息, 搞清楚出题人的意图和题中陷阱, 避免出错。

4.表述图形, 回答图中所问

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重组和再造, 用较形象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该图的理解, 让图为我所用。

二、挖掘教材资源, 加强读图训练

在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图、插图, 不断强化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 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比如在讲“中国地形”一节时, 通过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 让学生通过陆高与海深的图例读出我国的地势特点;再在图上找出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次让学生从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的丘陵, 并找出它们的分界线。再通过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的景观图让学生整体感知, 并能够通过图片描述这些地区的特点。最后让学生从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山脉, 东西走向的山脉、东北 - 西南走向的山脉、弧形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西北 - 东南走向的山脉。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又可以加强记忆, 远比死记硬背效果好得多。

三、通过填图训练, 提高析图能力

通过填图训练, 可以加强对图形的记忆, 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 有利于提高对各种图形的分析能力, 为灵活运用图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图完成后, 可让学生通过填充图册进行填图训练, 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媒体进行口头填图训练, 例如在“中国的地形”这一节的教学中, 虽然学生通过读图已经找出了中国主要的地形区和主要的山脉, 但是学生对它们所处的位置还是不太清楚, 离开地图学生还是记不住它究竟在什么位置, 所以这一节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进行口头填图, 通过填图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记忆, 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析图能力。比如让学生填写下图中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山脉名称, 就可达到这一目的。

四、指导动手绘图, 培养动手能力

图形的绘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地理必备的技能, 也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

教学中较简单的示意图、分布图、轮廓图可以让学生动手绘制, 复杂的地图可以让学生用白纸把轮廓描下来, 然后把主要的地理要素如主要的城市和国家、主要的山脉、河流和工业区等填在相应的位置上。比如学习中国的地形时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我国主要的经纬度, 根据经纬度将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勾画出来, 再画出我国主要的大江大河, 最后标注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的丘陵等。这样学生就能自制出一副简易的中国地形图, 从而熟练地记住我国主要的高原、平原、盆地所处的位置。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 参照图例, 运用所学知识绘出沿32ON线的中国地势剖面图, 这样便可启发学生由感性到理性, 由浅入深地认识我国地势特点。如果学生能够长期进行绘图训练, 必将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 增长地理技能, 强化析图能力, 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五、加强图形运用 , 发展思维能力

恰当而准确地运用地图, 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发展智力, 培养创新能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成绩。如果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灵活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能做到图文结合、图文转换, 定能提高地理成绩。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分析把各种地图形象化, 把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 找出其间的相互关系, 并发现其间的内在规律,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图形的能力, 在学生读图、填图、绘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图形的内涵, 让学生做到手中有图, 心中有图。

篇9:提高初中生地理成绩的方法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教法;学法;情感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 “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因此,教学中我比较重视教法创新、学法指导和情感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在教法上尝试创新

1、开展创造性思维教学。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唤起学生兴奋愉悦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讲述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时,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地图,然后设问:“日本海岸线漫长,蒙古国界线漫长,我国与之相比,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之处?”学生只有通过比较、综合,才能得出确切的回答。当然,教师的提问不要过于频繁,如果把“弦”绷得过紧,而不让学生有思考回旋的余地,急于点“将” ,让学生仓促上阵,很可能“卡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2、从实际出发,不搞题海战术。目前,加强素质教育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成为教育教学的热点,而学生做练习又是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针对这两种情况,我在设计练习时,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设计分层作业,特色作业,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电教手段,化难为易。利用电教手段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这是任何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达到的。如讲述地球的海陆变迁时,由于海陆变迁场景大,历时长,很容易导致本来就比较抽象的空间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变得更加模糊不清。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将地球的海陆变化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知识,又突破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难点,收到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理想效果。

二、在学法上注重指导

1、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每章緒论中,教师必须针对本章课本的知识体系做以交待,使学生了解所学地理知识大体分为两类,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去不断地强化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由于人类活动使人与地理产生密切的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手不离图。地理与地图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没有地图就不可能有地理学,也就无法进行地理学习。只靠死记课本内容,而没有把各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落实在地图上,是学不好地理的。所以教学中我把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放在首要的位置。一方面先帮助他们克服畏难心理,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低起点、小步伐、稳扎稳打地学习方法。例如:学习亚洲地形时,教学生先看图填空:亚洲中部是——高原、山脉;亚洲周边多——平原。由此分析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答案明确以后,再做填图题,让他们边想边填,提高读图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运用地图、课本中的插图,而且需要具备填图、绘图、分析图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学习地理时手不离图的好习惯。

3、利用比较的方法和综合分析法来学习分区地理。对于区域分异、人文现象等内容,如果多讲则无味,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故只需作学案指导学生自学,使他们自己理解,然后老师作简单的综合比较,让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通过比较“欧洲西部”和“非洲”的地形特征,不但使学生理解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加深了对欧洲西部和非洲地形、气候差异的本质特征的印象,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关系的方法。

三、强化情感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虽然教师是组织者、主导者,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就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

1、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十分精辟地指出:“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学生虽然是被教育的对象,但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感情、见解。我们不能强调学生对自己绝对服从,有时为了维护老师所谓的师道尊严,便采取体罚等极端的做法来惩戒学生,这样必然失去同学们的拥戴。我在实践工作中充分证实了这一点:谁做到了尊重学生,谁就获得了教学中的主动权。

2、多鼓励,少批评。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给与真诚地鼓励和表扬,哪怕是一丁点进步也不容被忽视。在课上,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我都尽力做出中肯、鼓励性的评价;每一次巩固检测,都给学生做好记录,以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指导;每一次小组合作探究,都选出活动积极、进步明显、有创新想法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让学生享受到被认可被尊重的需要,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地理成绩不理想,有多方面因素,教师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都要关心学生,利用各种途径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及其产生的原因,使教学活动有较强的针对性。上课期间,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对学生的问题耐心回答,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谆谆善诱,加以辅导。这样,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真诚关心和爱护,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而融洽了师生关系,就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潜力,激励学生产生学好地理的强烈愿望。

总之,要想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 既要讲求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的创新,也要做好情感沟通,使情感发挥桥梁,催化剂的作用,使二者达到和谐地统一,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践行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篇10:高一地理怎么学

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没有地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基本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大量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②用图记忆

中国地理:可看这几方面的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学习世界地理:

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

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怎样才能高效地学好地图呢?可有“五多学图法”即,一多看,二多背,三多画,四多查,五多想。多看就是把地图当成“小说”经常看,反复看,从头到尾,从尾到头;多背就是要每天早读,把典型区域图的知识点牢记在心;多画就是要把铁路线、区域图等画在纸上画,熟画成诵,刻在脑中;多查就是在遇到自己百思不解的难题时,积极去查地图册、查阅的过程就是加深理解与记忆的过程;多想就是当看到一幅区域图时,就尽可能从地理区位角度去思考分析。要做到书本知识地图化,把地理知识和地图有机地结合起来,只要坚持、有耐心,地图就一定能学好。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二:学会阅读课本,掌握科学方法

地理课本是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使用好地理课本呢?首先要读懂,明白书中讲了些什么。其次还要注意读出知识网络。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学习地理应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最后还要学会梳理知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如我们在学习印度和巴西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热带的临海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优质的铁矿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并且首都都不是全国最大城市。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三:培养思维能力,学会科学记忆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许多同学反映“地理不难学,就是不好记”。我们首先,应该分清课程标准中对这些地理事物的要求,是必须记住的,还是只要理解不必记忆?在明确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再来探讨记忆的方法。

1.及时复习,重复记忆

克服遗忘、加强记忆的最好办法,就是重复,这也是由人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以学生准备一周后的一次测试为例,刚学完的第一天要复习两遍,第二天再复习一遍,第三天不要复习,第四天再复习一遍,第五六天不要复习,第七天再复习一遍。

2.调动感官,增强记忆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由多种感官(眼看、耳听、口诵、手写、脑想)参加的学习活动,其记忆效果最好。在学习中,应当尽可能多地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并将其结合在一起。如在读图时,不仅仅是观察地图,还可以根据需要用笔进行勾画涂抹。

3.适当联想,趣味记忆

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除了进行重复记忆、感观记忆之外,还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联想、理解增强记忆。可以将一些内在联系并不紧密的地理事物编成一些朗朗上口的短语或句子,也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在学习中国政区图,记忆我国省区轮廓时,同学们可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形象地记忆,把黑龙江形象地看成一只美丽的天鹅,陕西省形象地看成跪着的兵马俑,而台湾省又像一叶正在驶向祖国怀抱的小舟……等等,这样记忆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4.把握联系,理解记忆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就决定了地理知识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例如:关于日本,课本介绍的内容是很多的,应当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可以这样联系: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位于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的气候是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海洋性的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加上国土狭小,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使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山地和丘陵地区分布着广阔的森林;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但利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的条件,大量地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大量的工业品需要出口,所以工业集中分布在多优良港湾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群岛国家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日本的渔业发达。

如何做到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5.抓住异同,对比记忆

抓住地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记忆也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例如长江和黄河是我们著名的两条大河,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运用对比的方法去记忆关于长江和黄河的知识是比较合适的。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四: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要学好地理,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特别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将我们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中去,使所用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深化。

1.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如气象观测,我们可以观测云的形状。课本中所讲的晴、多云、阴等天气状况下,天空中的云量有什么不同?雨天的云是什么样的?出现什么样的云天会下雨?观测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加深对地球公转的理解。

2.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人们的许多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南米北面、南船北马、南经北政、南甜北咸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谚语、成语、诗歌等与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如成语:滴水穿石——流水的侵蚀作用。沧海桑田——地壳是不断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学习地理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网络、书报等。它们能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如中央和各地方电视台播放的一些知识性、趣味性栏目,如《开心辞典》、《幸运52》、《探索与发现》、《人与自然》、《环球》、《天气预报》、等,都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3.活动与探究

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小实验,尝试一些小制作、,也可以探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地理问题。比如:在乒乓球上绘制经纬网;体验生活中辩认方向的方法:树冠、年轮、房屋朝向(农村的房屋一般座北朝南)。同学们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知识和国内外地理大事以及学习地理的心得和体会等编辑起来,出一期以地理为主题的小报。办完后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4.乡土地理调查

我们每个同学都对自己家乡具有深厚的感情,也熟悉家乡的一切。利用我们所熟悉的环境开展地理活动,开展一些地理方面的社会调查活动,既帮助我们了解家乡,也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例如:家乡附近河流(或湖泊、池塘)的水质,近年来有什么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对周围环境有什么影响?为使保护河流(或湖泊、池塘)的水质,防治污染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等。

上一篇:税务副科长述职报告下一篇:浅析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