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5-08

关于印发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的通知(共8篇)

篇1:关于印发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的通知

舟山市普陀山管理局办公室文件

普管局办〔2005〕44号

关于印发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的通知机关各处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有关通知精神,加快推进普陀山节约型社会建设,经局领导同意,现将《普陀山管理局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OO五年九月九日

普陀山管理局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领导有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示和《中共舟山市委办公室、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舟委办〔2005〕38号)精神,推动资源节约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更好地提高各种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提高效能,经局领导同意,决定在局机关率先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搣三个代表攠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节约资源的指示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资源节约放在首位,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约水电、节约办公用品、节约燃油为重点,运用行政、科技和教育等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建立节约型的机关运行模式和消费模式,充分发挥局机关在创建节约型社会中的表率作用、引导作用,促进普陀山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

二、具体措施

(一)节约用电措施

1、建立用电登记台帐,加强电消耗跟踪检查;

2、工作人员在办公时间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电耗,离开办公室时,要随手关灯;

3、减少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待机消耗;

4、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摄氏26度,冬季不得高于摄氏15度,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禁止使用移动式取暖设备、电炉、电炒锅等高功率电器;

5、逐步应用节约型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公共区域的照明灯逐步安装自动控制开关,防止“长明灯”现象;

6、加强对机关单身职工宿舍的管理,按实际用量收取电费;

7、定期巡查用电情况,防止逃电、跑电现象,主动与电力管理部门联系,排查超耗原因。

(二)节约用水措施

1、建立用水登记台帐,加强自来水消耗跟踪检查;

2、逐步安装并使用节水型龙头、便具,严防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有计划地淘汰、更新现有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

3、加强对机关单身职工宿舍的管理,按实际用量收取水费;

4、对清洗车辆用水严格控制,不用高压自来水冲洗车辆;

5、机关工作人员应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6、倡导水的循环使用,减少使用自来水;

7、使用低泡型洗洁剂,减少冲洗次数;

8、定期巡查用水情况,排查超耗原因。

(三)节约燃油措施

1、加强公车使用管理,在集体活动中尽量合乘公务用车;

2、机关附近的公务活动,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往返;

3、根据车型和排气量,科学核定单车油耗定额;

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科学合理地确定车辆使用年限,及时报废、淘汰环保不达标、油耗高的车辆,积极推行低能耗行驶;

5、积极采用小排量汽车,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优先选购油耗低、燃油经济性好的车型。

(四)节约办公用品措施

1、建立办公用品登记制度,对办公用品消耗跟踪检查,每季度公布一次;

2、试行办公经费和办公用品包干制度;

3、逐步推行无纸化办公,尽可能降低纸张的消耗,尽量在电脑上修改文稿,减少重复打印次数,提倡双面用纸,严格控制文件印刷数量;

4、重视对使用过的信封、复印纸等可再生资源的再利用,做好废纸回收工作;

5、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要使用钢笔书写,逐步淘汰一次性签字笔;

6、打印机、复印机的墨水、墨粉用完后,要重新灌装,再次使用;

7、机关工作人员应使用自有水杯,尽量减少使用纸杯等一次性易耗用品;

8、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办公室设备配备标准,严格控制办公设备的采购。

(五)其他措施

1、精简会议和文件。对必须召开的会议要搞好结合,并尽量缩短会议时间;对必须印发的公文,在内容表达清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文章篇幅;

2、机关工作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冠整洁,认真处理公务或利用时间学习业务,不得串门,电话不得聊天,不得用办公电脑进行娱乐性活动;下班或节假日期间,除值班处理公务或学习外,不要在办公室打牌、玩电脑等;

3、管理局内部会议,主席台不得摆放鲜花、水果;

4、食堂就餐逐步实行订餐制,提高购买主、副食品数量的针对性;

5、食堂采购要保证质量,主、副食品应科学存放、妥善保管,防止变质;

6、食堂应科学制定菜谱,搞好主、副食品搭配,提高烹饪质量;

7、严格执行行政客人接待制度,所有来山客人均由行政接待处按照接待规格和实际需要安排食宿,避免超规格接待和重复宴请,部门之间、处室之间不得公费请吃;重申效能建设“三不准”规定,违反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三、保障制度

(一)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加强对创建节能型机关的领导。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为使管理局机关资源节约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更好地提高各种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管理局机关成立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以组织人事处处长和监察室主任为副组长,以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节约型机关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节约型机关和资源节约活动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机关各处室负责人作为本部门资源节约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本部门人员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资源忧患意识,提高节约资源的自觉性,主动抓好本部门的资源节约工作。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把资源节约的效果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勤俭节约的自觉性。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教育每个公民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要用图版、横幅等形式,积极营造勤俭节约的氛围,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活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普陀山有线电视台和《普陀山报》开辟节约资源栏目,大张旗鼓地宣传资源节约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资源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消费理念,做到人人崇尚俭朴节约,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努力营造浓厚的节约资源社会氛围。积极宣传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进行资源“国情”教育;宣传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标识;宣传普及节约的基本知识和方式方法;宣传节约资源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先进单位、个人的事迹,揭露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举行创建节约型机关倡议书签名活动,提高节约资源的自觉性和约束力。

(三)加强检查,及时督促,务求使资源节约活动取得实效。管理局创建节约型机关领导小组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局机关资源节约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定期检查每半个月一次,随机抽查每月不少于两次。对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第一次给予提醒,第二次给予通报批评,第三次在通报批评的基础上,给予当事人扣除当月一个月奖金的处罚。对办公场所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除对相应的当事人给予一定处罚外,对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同时给予一定的处罚。对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根据实际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篇2:关于印发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的通知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我局十四届四次职代会精神,积极应对木材产量调减对我局经济发展的影响,党工委决定在机关范围内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现将《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各部门要按照方案的有关要求,把此项工作当作建设节约型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机关党工委

2012年3月1日

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提高工作效率、节本降耗、树立良好的形象,使机关干部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在建设节约型企业中充分发挥局机关的表率作用,党工委决定,自2012年3月起,在机关范围内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以各部门为主体,以创建节约型机关为目标,以合理利用资源和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心,在工作中提倡节约,杜绝浪费,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建立健全局机关节约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实际行动促进节约型企业建设。

二、主要内容

大力提倡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尚,养成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杯水的节约精神,降低办公管理成本。

(一)加强用电管理

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内自然光亮度足够时不开灯,做到人走灯熄,杜绝长明灯以及拉上窗帘开灯现象,走廊、楼道等场所使用瓦数较小的节能灯。禁止使用电暖气等取暖设备,上班期间将计算机设置为不使用时自动进入低能耗休眠状态,下

班后自觉关闭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各类电器设备电源,减少待机电耗。

(二)加强用水管理

加强对用水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设备,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严禁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

(三)加强耗材管理

提高局机关现代化办公水平,提倡在电脑上起草和修改文件,严格控制打印、复印数量,减少不必要的发文,机关内部传送的材料,尽量实行双面打印,打印和复印用纸及打印的一次性讨论稿等能双面使用的要回收继续使用,提高纸张的利用率。打印机、复印机的碳粉用完后,重新灌装再次使用,大力提倡修旧利废,延长办公用品的使用寿命。

(四)加强公务用车管理

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一般性公务活动时,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确需使用公务车辆时,能几个人同行的不得分别要车。合理安排公车出行路线和用车部门组合,减少车辆空驶里程,坚决杜绝公车私用。车队司机要科学、正确驾驶车辆,减少机动车部件非正常损耗,对车辆定期保养,降低燃油消耗和车辆维修费用。

(五)加强全面节约管理

建立全方位的节约型机关,还要从进一步精简会议、活动

和文件着手,切实转变部署和推进工作一靠会议、二靠文件的传统观念与作法,充分利用微机、互联网、电话等方便快捷的现代化办公设备传递信息和部署决策,了解掌握基层的工作情况。要严格控制公务活动规模,严控办公费、招待费支出,避免重形式、比规格、讲排场等铺张浪费现象。机关干部要做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表率,要自觉坚持为基层单位和职工群众服务的理念,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三、几点要求

(一)搞好宣传。创建节约型机关的首要问题,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广泛动员,形成合力,把勤俭节约同我局学习雷锋活动相结合,切实提高机关上下对建设节约型机关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资源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廉洁、节俭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消费理念,做到人人崇尚俭朴节约,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

(二)狠抓落实。要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把节约看成是一次高尚的行为,当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反映机关风貌的一个展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次实践,自觉争做节约的典范。创建节约型机关,各部门领导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带头厉行节约,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动本部门节约氛围的形成,切实把“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的各项部署落实到位。

(三)巩固提高。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良好制度和措施,要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对存在的不足,要进行认真整改,把创建活动落到实处。通过创建活动,在局机关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将“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同时要注重增强时间观念,改进机关作风,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高办事效能等无形的机关公众形象,争做精简、效能型机关。

篇3:关于印发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 年 3 月 27 日

( 此件公开发布)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

第一条为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 国发〔2015〕2号) 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的单位和工作人员范围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范围一致。

第四条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 ,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 ,由单位代扣。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适时调整单位和个人职业年金缴费的比例。

第五条职业年金基金由下列各项组成:

( 一) 单位缴费;

( 二) 个人缴费;

( 三) 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

( 四) 国家规定的其他收入。

第六条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个人缴费实行实账积累。对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根据单位提供的信息采取记账方式,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工作人员退休前,本人职业年金账户的累计储存额由同级财政拨付资金记实; 对非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实行实账积累。实账积累形成的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按实际收益计息。

职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应当遵循谨慎、分散风险的原则,保证职业年金基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职业年金基金的具体投资管理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七条单位缴费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8%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个人缴费直接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按规定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第八条工作人员变动工作单位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工作人员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新就业单位已建立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原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随同转移。

第九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职业年金:

( 一) 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由本人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 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同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享有继承权。本人选择任一领取方式后不再更改。

( 二) 出国 ( 境) 定居人员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 三) 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未达到上述职业年金领取条件之一的,不得从个人账户中提前提取资金。

第十条职业年金有关税收政策,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职业年金的经办管理工作,由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

第十二条职业年金基金应当委托具有资格的投资运营机构作为投资管理人,负责职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 应当选择具有资格的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负责托管职业年金基金。委托关系确定后,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第十三条职业年金基金必须与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的自有资产或其他资产分开管理,保证职业年金财产独立性,不得挪作其他用途。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负责对本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

第十五条因执行本办法发生争议的,工作人员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提请仲裁或者申诉。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已有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篇4:关于印发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改进会风,精简会议,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会议费管理,我们制定了《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附件: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

财政部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2013年9月13日

附件:

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精简会议,改进会风,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节约会议经费开支,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的分类、审批和会议费管理等,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中央和国家机关,是指党中央各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 各单位召开会议应当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规范简朴、务实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范会议费管理。

第四条 各单位召开的会议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

第五条 各单位应当严格会议费预算管理,控制会议费预算规模。会议费预算要细化到具体会议项目,执行中不得突破。会议费应纳入部门预算,并单独列示。

第二章 会议分类和审批

第六条 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分类如下:

一类会议。是以党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召开的,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或中央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

二类会议。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召开的,要求本系统、各直属机构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有关厅(局)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

三类会议。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人民团体及其所属内设机构召开的,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有关厅(局)或本系统机构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

四类会议。是指除上述一、二、三类会议以外的其他业务性会议,包括小型研讨会、座谈会、评审会等。

第七条 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按以下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批:

一类会议。应当报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会议总务、经费预算及费用结算等工作分别由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中直管理局)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国管局)负责。

二类会议。各单位应当于每年11月底前,将下一年度会议计划(包括会议名称、召开的理由、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代表人数、工作人员数、所需经费及列支渠道等)送财政部审核会签,按程序经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审核后报批。各单位召开二类会议原则上每年不超过1次。

三类会议。各单位应当建立会议计划编报和审批制度,年度会议计划(包括会议数量、会议名称、召开的理由、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代表人数、工作人员数、所需经费及列支渠道等)经单位领导办公会或党组(党委)会审批后执行。

四类会议。由单位分管领导审核并报主要领导批准后执行,并列入单位年度会议计划。

第八条 一类会议会期按照批准文件,根据工作需要从严控制;二、三、四类会议会期均不得超过2天;传达、布置类会议会期不得超过1天。

会议报到和离开时间,一、二、三类会议合计不得超过2天,四类会议合计不得超过1天。

第九条 各单位应当严格控制会议规模。

一类会议参会人员按照批准文件,根据会议性质和主要内容确定,严格限定会议代表和工作人员数量。

二类会议参会人员不得超过300人,其中,工作人员控制在会议代表人数的15%以内;不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出席。

三类会议参会人员不得超过150人,其中,工作人员控制在会议代表人数的10%以内。

四类会议参会人员视内容而定,一般不得超过50人。

第十条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会议分类、审批事项、会期及参会人员等,由上述部门依据法律法规、章程规定,参照第六条至第九条作出规定,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一条 各单位召开会议应当改进会议形式,充分运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降低会议成本,提高会议效率。

传达、布置类会议优先采取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方式召开。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的主会场和分会场应当控制规模,节约费用支出。

第十二条 不能够采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召开的会议实行定点管理。各单位会议应当到定点饭店召开,按照协议价格结算费用。未纳入定点范围,价格低于会议综合定额标准的单位内部会议室、礼堂、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可优先作为本单位或本系统会议场所。

二、三、四类会议应当在四星级以下(含四星)定点饭店召开。

参会人员在50人以内且无外地代表的会议,原则上在单位内部会议室召开,不安排住宿。

第十三条 参会人员以在京单位为主的会议不得到京外召开。各单位不得到党中央、国务院明令禁止的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

第三章 会议费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支付

第十四条 会议费开支范围包括会议住宿费、伙食费、会议室租金、交通费、文件印刷费、医药费等。

前款所称交通费是指用于会议代表接送站,以及会议统一组织的代表考察、调研等发生的交通支出。

nlc202309040351

会议代表参加会议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按照差旅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回单位报销。

第十五条 会议费开支实行综合定额控制,各项费用之间可以调剂使用。

会议费综合定额标准如下表:

综合定额标准是会议费开支的上限,各单位应在综合定额标准以内结算报销。

第十六条 一类会议费在部门预算专项经费中列支,二、三、四类会议费原则上在部门预算公用经费中列支。

会议费由会议召开单位承担,不得向参会人员收取,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下属机构、企事业单位、地方转嫁或摊派。

第十七条 各单位在会议结束后应当及时办理报销手续。会议费报销时应当提供会议审批文件、会议通知及实际参会人员签到表、定点饭店等会议服务单位提供的费用原始明细单据、电子结算单等凭证。财务部门要严格按规定审核会议费开支,对未列入年度会议计划,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经费不予报销。

第十八条 各单位会议费支付,应当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以银行转账或公务卡方式结算,禁止以现金方式结算。

具备条件的,会议费应由单位财务部门直接结算。

第四章 会议费公示和年度报告制度

第十九条 各单位应当将非涉密会议的名称、主要内容、参会人数、经费开支等情况在单位内部公示,具备条件的应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条 一级预算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将本级和下属预算单位上年度会议计划和执行情况(包括会议名称、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代表人数、工作人员数、经费开支及列支渠道等)汇总后报财政部。党中央各部门同时抄送中直管理局,国务院各部门同时抄送国管局。

第二十一条 财政部对各单位报送的会议年度报告进行汇总分析,针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相关制度。

第五章 管理职责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的主要职责是:

(一)会同国管局、中直管理局等部门制定或修订中央本级会议费管理办法,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按规定对各单位报送的二类会议计划进行审核会签;

(三)对会议费支付结算实施动态监控;

(四)对各单位报送的会议年度报告进行汇总分析,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

第二十三条 国管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配合财政部制定或修订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

(二)负责国务院召开的一类会议的总务工作;

(三)配合财政部对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会议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中直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配合财政部制定或修订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

(二)负责党中央召开的一类会议的总务工作;

(三)配合财政部对中央各部门会议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制定本单位会议费管理的实施细则;

(二)负责单位年度会议计划编制和三类、四类会议的审批管理;

(三)负责安排会议预算并按规定管理、使用会议费,做好相应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对内部会议费报销进行审核把关,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完整、合规;

(四)按规定报送会议年度报告,加强对本单位会议费使用的内控管理。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第二十六条 财政部、国管局、中直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单位会议费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一)会议计划的编报、审批是否符合规定;

(二)会议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三)会议费报销和支付是否符合规定;

(四)会议会期、规模是否符合规定,会议是否在规定的地点和场所召开;

(五)是否向下属机构、企事业单位或地方转嫁、摊派会议费;

(六)会议费管理和使用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七条 严禁各单位借会议名义组织会餐或安排宴请;严禁套取会议费设立“小金库”;严禁在会议费中列支公务接待费。

各单位应严格执行会议用房标准,不得安排高档套房;会议用餐严格控制菜品种类、数量和份量,安排自助餐,严禁提供高档菜肴,不安排宴请,不上烟酒;会议会场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不提供水果。

不得使用会议费购置电脑、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固定资产以及开支与本次会议无关的其他费用;不得组织会议代表旅游和与会议无关的参观;严禁组织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发放纪念品;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依规追究会议举办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一)计划外召开会议的;

(二)以虚报、冒领手段骗取会议费的;

(三)虚报会议人数、天数等进行报销的;

(四)违规扩大会议费开支范围,擅自提高会议费开支标准的;

(五)违规报销与会议无关费用的;

(六)其他违反本办法行为的。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改正,追回资金,并经报批后予以通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相关负责人,报请其所在单位按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如行为涉嫌违法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定点饭店或单位内部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有关工作人员违反规定的,按照财政部定点饭店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工作需要,制定会议费管理具体规定。

第三十条 中央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国管财[2006]426号)、《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补充规定》(国管财[2007]217号)、《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财政部关于调整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开支标准的通知》(国管财[2008]331号)同时废止。

篇5:关于印发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的通知

2008-6-9 12:06:00(68 次阅读)

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更好地发挥政府机关的带头作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以推进节能降耗、降低运行成本为重点,切实抓好机关运转各个环节的节约,养成节约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一滴油、一分钱的良好习惯,把厉行节约变成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并及时将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及好的经验做法上报市直创建节约型机关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关于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06〕117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的通知》(皖政办〔2007〕30号)精神,市政府决定,在市直机关各单位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节约资源能源的基本国策,树立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自觉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在建设节约型社会过程中发挥表率作用。

二、主要目标各单位资源节约工作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以2005年数据为基数,到2010年,争取机关节电率达到20%,节水率达到20%,节油率达到5%以上;创建一批节约能源资源、节约行政经费试点示范单位;初步建立党政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的基本制度、组织协调机制和量化考核评价体系。

三、主要内容

(一)节约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把创建节约型机关同机关效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公仆意识,自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孜孜不倦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努力做好机关各项工作。要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坚决纠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讲效率的现象。遵守办公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办公时要集中思想,集中精力,认真负责,雷厉风行。工作不积压,不拖拉,不推诿,不敷衍,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工作时,非因公事不得擅自离开办公区或延长工作时间。政务中心工作人员上班时间除协调、衔接有关工作外,不相互串岗,不得用办公电脑进行娱乐性活动;下班或节假日期间,除值班处理公务或学习外,不滞留在办公场所娱乐。

(二)节约用电1.工作人员在办公时间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电耗,离开办公室时,要随手关灯,切断办公室设备电源,坚决杜绝“无人灯、长明灯”现象。

2.减少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待机能耗。不使用时,要及时关机,或设置为自动进入低能耗的休眠状态。

3.禁止使用移动式取暖设备、电炉等高功率电器。

4.走廊、通道等照明需求较低的场所采用60瓦以下的节能灯并安装自动控制开关,及时关闭,杜绝“长明灯”。

5.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区域夏季的空调设置温度不得低于摄氏26度,冬季空调设置温度不得高于摄氏20度。实施增温或降温时,必须关闭门窗,严禁敞开门窗开空调。

6.电梯分时段使用,提倡短距楼层不乘电梯,改走消防楼梯。

(三)节约用水1.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用水后要及时关好阀门,杜绝跑冒滴漏。

2.科学设置办公区、宿舍区绿地和景观灌溉用水频率,采用滴灌、自动喷灌等先进灌溉方式,节约灌溉用水。

3.禁止使用自来水龙头直接冲洗车辆。

(四)节约用车1.严格执行公车使用管理制度。严禁用公车办私事;在集体活动中尽量合乘公务用车;夜间及节假日、双休日无公务活动时,车辆一律入库保管。

2.加强车辆调派的合理性、科学性。多位领导同到一处或一个方向开会或工作,能合并用车的尽量合并用车。

3.提倡集体公务活动集中乘车,非紧急公务外出尽量乘坐公交车。政务中心附近的公务活动,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往返。

4.严格执行车辆燃油管理办法,提倡低能耗行驶。根据车型和排气量,单车油耗控制在核定标准内。

5.加强公车燃油管理,实行“一车一卡”定点、定车加油制度,努力降低燃油消耗。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实行车辆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和定点保险。

6.购车实行政府采购,并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车辆。按规定及时淘汰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车辆。

(五)控制会议和公务接待费用1.遵守公务接待管理制度,严格接待标准,实行分档定标,按级审批。

2.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的有关规定,不搞超规格接待,杜绝用公款大吃大喝。

3.公务接待中需陪餐的,根据领导分工负责需要,严格控制陪餐人员。

4.领导同志到基层调查研究、检查工作,提倡轻车简从,减少迎送陪同。无特殊情况,一律按工作餐标准就餐。

5.接待人员要严格合理掌握菜肴数量,避免食物浪费。

6.精简会议。对必须召开的会议要主题鲜明、准备充分,尽量压缩会议时间和规模,提高会议质量;对能合并召开的会议,尽量合并召开,不重形式,勤俭办会。

7.减少发文。对必须印发的公文,在内容表达清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公文篇幅,并严格按照发文范围印发文件,不多头、重复或扩大范围发文。能使用电子公文的不发纸质公文。

(六)压缩电话费开支1.加强电话费管理,减少办公电话非工作使用。

2.工作通话应当简明扼要,长话短说,杜绝电话聊天。

3.根据话费使用情况,适时公示通话费清单。

(七)节约办公经费1.严格执行办公用品登记制度,对办公用品消耗进行跟踪检查,不断完善节约措施。

2.逐步推行无纸化办公,尽可能降低纸张的消耗,尽量在电脑上修改文稿,减少重复打印次数,提倡双面用纸,严格控制文件印刷数量,提高文稿校对、印制质量。

3.重视对已使用过的纸张等的再利用,做到废纸回收。

4.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的油墨、墨粉用完后,重新灌装,再次使用。

5.政务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应自备水杯,尽量减少使用纸杯等一次性易耗用品。

(八)实施政府节能采购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办公用品按《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的产品目录实施政府采购,优先购买经国家认证的节约型设备或产品。严禁采购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消耗、低效率的设备和产品。

四、组织管理1.切实加强领导。为使资源节约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成立市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研究部署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工作。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节约工作实施方案,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抓好落实。

2.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和国家资源节约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规章制度和先进典型,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

3.坚持领导带头。创建节约型机关,关键在人,贵在从点滴小事入手,长期坚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好头、做表率,全体干部职工要积极响应,自觉行动,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充分发挥市直机关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4.加强制度建设。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公共区域的资源节约监督工作每日检查,随时纠正。创建节约型机关领导小组每月视情进行抽查。

结合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结果,加强对创建节约型机关建设工作的分析和总结,并将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结果

及扣分情况及时公布,对于经常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在大电子屏幕上公开纠正。

篇6:关于印发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的通知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681

更新时间:2004-6-7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局、绿化委员会,各地、州、市教育局(委)、绿化委员会,乌鲁木齐铁路局教育中心、绿化委员会,直属学校:

现将《创建“花园式学校”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创建“花园式学校”实施意见

2、创建“花园式学校”标准

二00三年九月九日

附件1:

创建“花园式学校”实施意见

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教育环境,服务素质教育,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实施办法>、<自治区园林城市标准>、<争创“绿化合格单位”及“花园式单位”活动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各级各类学校建设实际,充分利用勤工俭学校办产业成果,积极开展创建“花园式学校”活动,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创建“花园式学校”活动以教书育人、环境育人为宗旨,以“学校规划科学化、校园环境花园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条件现代化”为目标,以大力发展勤工俭学校办产业为依托,进一步加大各级各类学校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工作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二、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绿化委员会联合成立“花园式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创建办公室设在各级勤工俭学办公室,负责创建“花园式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创建与管理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积极参加“花园式学校”创建活动。

“花园式学校”实行自治区审查挂牌和各地州市审查挂牌的方式进行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先行申报地州市级“花园式学校”,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申报自治区级“花园式学校”。

四、申报条件

创建活动实行申报制,具备下列条件的学校可以申报“花园式学校”:

(一)学校已提出创建“花园式学校”实施方案和实施工作计划,并已严格按照计划实施1年以上。

(二)对照《花园式学校标准条件》自检自查,确实达到“花园式学校”标准条件要求的学校。

五、申报程序

(一)“花园式学校”的评选每年开展一次。申报时间为每年的六月份前。

(二)申报学校向所在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绿化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抄报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绿化委员会。

(三)所在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绿化委员会联合组织对申报学校进行初审。根据审查结果,向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绿化委员会提出审查意见和表彰命名申请。

六、申报材料

(一)所在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绿化委员会的评审意见。

(二)申报学校关于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创建“花园式学校”实施情况的汇报。

(三)申报学校依照“花园式学校”标准对应该创建工作的文字说明(附图片说明)。

(四)申报学校建设、发展概况。

(五)申报学校《学校总体规划》、《学校绿地系统规划》文本、说明、图册和规划实施情况。

(六)申报学校园林绿化美化建设情况的说明(校园绿地建设与养护管理、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绿化机构与队伍建设、勤工俭学活动对校园绿化美化建设投资情况、师生绿化美化校园活动开展情况及创建工作有关的资料)。

七、考核办法

地、州、市“花园式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对申报学校的申报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对符合创建标准要求的申报学校,联合组成考核验收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实地核查。

八、命名表彰

经核查符合“花园式学校”标准条件要求的申报学校,由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绿化委员会联合命名为地州市级“花园式学校”,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同时上报自治区“花园式学校”创建办公室。

九、复查与升级申报

创建“花园式学校”活动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复查一次。由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绿化委员会对已获得“花园式学校”荣誉称号的学校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保留其荣誉称号,复查不合格者,给予警告,并责令其限期整改。期限内整改仍不合格者,撤销其“花园式学校”的荣誉称号,并在所在地(州)进行通报。

自治区“花园式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地开展创建“花园式学校”情况进行抽查,每三年进行一次。并在抽查合格的地州市级“花园式学校”中甄选出先进学校,授予“自治区花园式学校”奖牌和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十、工作要求

开展“花园式学校”创建活动,绿化美化的不仅是校园,更重要的是美化了全体师生的心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是教育和培养新一代具有社会主义高素质、新观念、健康体魄、健全人格、优秀思想品德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绿化委员会要广泛宣传动员、组织和协助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花园式学校”创建活动。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加强管理。要量力而行,防止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切实提高校园绿化美化水平。

附件2:

创建“花园式学校”标准

一、组织管理(20分)

(一)学校领导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工作,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保障,资金落实,实施措施有力。

(二)学校设立了绿化专职管理办公室,制定了完善的绿化美化建设和管理制度,配备有专职管护、管理人员。

(三)学校绿化美化建设资料、档案齐全完备,有完善的《学校绿地系统规划》及配套实施方案。

(四)结合开展创建“花园式学校”活动,善于总结积极有效经验,对本地区的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工作有示范、推动作用。

(五)管护、管理措施有效,无乱砍滥伐、人为损害园林设施和建筑小品现象,无重大病虫害事故发生。

二、规划设计(20分)

(一)已编制好《学校绿地系统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一年以上。

(二)校园园林绿化美化设计新颖独特,绿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了有机的完整体系。

三、景观建设(20分)

(一)校园建设注重所在地域历史、民族文化特色和绿色校园文化特色,能充分展示校园文化风貌。

(二)校园总体布局协调、科学、合理,体现出“环境育人”的功能。

(三)校园内配置总体比例适当的园林设施及建筑、艺术小品。公益性标语、广告布置合理、内容积极健康。建筑小品、园林雕塑美观大方,与校园环境协调。

(四)绿化美化建设突出植物景观,植物配置合理,乔、灌、花、草立体组合,层次感较强。

四、绿化建设(30分)

(一)学校绿化美化建设工作成果达到区域先进水平,各项园林绿化建设指标近三年逐年增长。

(二)经实地考察核实,学校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2%,绿地率不低于30%。

(三)校园中可绿化地域及零散空地均有花、草、树木覆盖,建筑、构筑物周围均有花、木相衬。

(四)主、次干道和支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

(五)积极开展垂直绿化,拆墙透绿,景观效果好。

五、环境保护(10分)

篇7:关于印发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靖边县委办公室

靖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靖边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施

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场)党委、政府,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靖边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靖边县委办公室

靖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5月10日 主题词:“双创”工作实施方案印发通知 中共靖边县委办公室2011年5月10日印发

共印130份

靖边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施方案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部署要求,对照《国家卫生县城(镇)标准》,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改善环境、保障健康、促进发展为目的,以提高素质、理顺体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为重点,坚持“政府组织、社会动员、群众参与、部门协调、科学管理、法制监督”的原则,围绕“以创促保、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统筹发展、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全力打造城市环境、人居环境、投资环境。

二、工作目标

利用5年时间,通过动员组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力争到2015年底,把靖边建设成为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国家卫生县城。

三、重点工作任务

1、强化市民文明卫生意识。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各类宣传阵地作用,重点抓好学校、社区、行业和大型公共场所的健康教育工作。落实经费,健全队伍,强化宣传,努力使广大市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达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和要求。

2、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着重抓好综合改造、给排水工程、环卫设施建设、市场建设、临街建筑整治、路网改造、旧城和城中村改造等市政重点工程,加快城市化进程。

3、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大力建设城市公园、广场绿地、河湖绿地,切实抓好拆墙透绿、见缝植绿等绿化工作,使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三项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和要求。

4、实施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依法拆除违章建筑、超期临建和影响市容市貌观瞻的建筑,刷新改造临街建筑,整治规范门店牌匾和各类架空管线。规范车辆停放秩序,改善交通标识。新建改造市场,规范经营秩序。强化门前“五包”责任制,理顺环卫管理体制。杜绝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乱摆摊点、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和车辆乱调头、乱载客等现象。亮化城市主次干道和出入口,美化城市各类建筑物和设施。

5、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抓好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工作。抓好各类店面硬件设施达标。抓好消毒保洁规范、从业人员健康行为形成率以及居民饮用水达标、餐饮业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等重点工作。全面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积极开展城区大中型宾馆、餐饮业和其它公共场所的检查评比活动,普及卫生知识,强化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公共卫生管理水平。

6、抓好病媒生物防制和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抓好县区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医源性污水排放、门诊日志规范、感染性疾病科室设置以及消毒药械和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处置管理工作。同时,完善病媒生物防制基础设施,健全防灭队伍,规范资料管理等工作。

7、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综合整治水、气、声、尘,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深入推进城区禁烧烟煤工作,改造城区排放不达标的燃煤锅炉,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开展汽车尾气整治工作,加强建筑工地运输车辆扬尘和各类噪音的监管。继续实施水源地综合治理。医疗废弃物实施集中无害化处置。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部达标。

8、搞好单位、社区和农村卫生。重点整治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和单位社区环境卫生,全面实施村居民巷道硬化、村容村貌整治、旱厕改造、绿化美化亮化等工作。

四、实施步骤

篇8:关于印发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 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 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 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部组织制定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pdf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 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 立足国内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的有关要求, 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2008~2015年) 》, 制定《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规划》是依法监督和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 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必须符合本规划, 相关财政专项资金安排应根据本规划进行部署。

《规划》以2010年为基期, 2011~2015年为规划期。

《规划》范围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一、现状与形势

(一)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明显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成绩显著, 已成为有效缓解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对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 贫矿多, 难采、难选矿多,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难度大。经过多年着力探索,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许多大中型矿山开展了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其中, 一些重点大中型煤炭矿区采区回采率达到80%以上, 金属矿山露天开采回采率达到85%以上, 地下开采回采率达到80%以上;不少矿山铁矿选矿回收率达到85%左右, 有色金属选矿回收率达到80%, 磷、硫等达到60%;50%以上的钒、22%以上的黄金、50%以上的铂、钯、碲、镓、铟、锗等稀有金属来自于综合利用。近年来, 随着矿产品价格持续攀升和开发利用技术不断进步,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日益受到矿山企业的重视, 一大批低品位、共伴生、复杂难选冶等矿产得到开发利用, 尾矿、煤矸石及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得到积极利用,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取得较大进步。矿产资源开采新技术不断突破, 部分重要矿产资源采选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利用CO2驱油技术、多分支井采油技术、一次采全高的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矸石转换采煤技术等已实现工业化应用;陡帮式开采技术、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技术、充填采矿技术等一大批新技术得以推广;细磨-细筛-磁选、粗粒抛尾、细筛-磁选-反浮选等工艺技术的应用, 使铁矿的精矿品位和回收率达到了较高水平;采用高效浮选新药剂、分支串流浮选、电化学控制浮选技术以及闪速浮选工艺等, 提高了有色金属矿分选效率;选矿-拜耳法的工业应用, 使我国大量铝硅比小于5的铝土矿资源获得充分利用;黄金堆浸技术的采用, 大大降低了金矿工业品位和生产成本;晶质石墨的多段磨矿、多段精选工艺的改进, 提高了石墨回收率和精矿品位。

矿产开发利用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开采加工智能化, 采选设备大型化加快发展。自主研发了1 200万吨煤炭综采成套装备, 全国已建成30余个千万吨级矿井, 大幅提高作业效率, 显著降低能耗;自主研发了超大型浮选机等一批高效分选设备, 显著提高了金属矿产的选矿效率和资源回收利用水平;非金属矿超细粉碎和精细分级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燃用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得到有效利用, 提高了废物利用效率, 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管理逐步得到加强。逐步建立起对稀土、钨、锑、高铝粘土和萤石等优势矿种的年度开采总量控制制度, 推动了资源节约和保护。加大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力度, 完成5 000多个重点矿区的整合任务, 煤、铁、锰、铜、铝、铅、锌、钼、金、钨、锡、锑、稀土、钾盐、磷等15个重要矿种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和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积极推进并逐步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形成了矿产资源规划分区管理、开发准入等制度。将矿山企业的“三率”考核明确列为矿山年检的重要内容, 强化矿产资源开发效率的过程监管。启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 实施“以奖代补”和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有力促进了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二) 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近年来,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作的不断加强, 新发现矿产地和资源储量不断增加, 但由于一些矿产综合利用技术工艺尚未完全过关, 相当一部分矿产仍然难以开发利用。据测算, 在全国已探明矿产储量中, 至少有60亿吨铁矿、20亿吨锰矿、200万吨钼矿、500万吨铜矿处于呆滞状态。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资源潜力大, 开发利用前景好。通过加强综合利用、科技攻关和工程示范等, 盘活一批难利用矿产资源, 促使资源利用达到“从无矿到有矿、从小矿到大矿、从一矿到多矿、从贫矿到富矿”的效果, 对于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 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矿山企业开展综合利用的前景广阔。初步调查显示, 虽然不少矿山企业开展了矿产资源综合回收, 但总体水平不高, 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潜力很大。据测算, 通过综合利用和提高利用效率, 现有矿山在动用相同资源储量的情况下, 每年可为国家多提供煤炭2.5亿吨、煤层气32.5亿立方米、石油1 000万吨以上, 引导和促进矿山企业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资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三)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面临新的挑战

立足国内提高保障能力要求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近20年来, 矿产资源供应总量大幅增长, 但仍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石油、铁矿、铝土矿、铜、钾盐等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均已超过50%。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和全球资源竞争日趋激烈, 导致利用国外资源的风险和难度加大, 立足国内提高保障能力需要不断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释放和盘活一批资源储量, 增强矿产资源供应能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以相对不足的矿产资源, 支撑了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30多年的快速增长, 但我国资源利用方式总体上还相对粗放, 开发利用效率不高, 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为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 必须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以科技进步为手段, 以管理创新为基础, 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为重要着力点, 发展绿色矿业和循环经济, 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与新形势新要求有较大差距。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规模和水平总体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还不相适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水平和潜力掌握不够。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不够, 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影响了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规模的扩大。激励政策有待加强, 监督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对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准入、监管和考核还不到位。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区域水平存在差异较大, 一些地区矿产资源规模开发与集约利用水平还较低。

二、总体要求与规划目标

(一) 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以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为主线, 以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为核心, 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以矿山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强化政策引导和制度约束, 严格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准入, 加强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监管, 扩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规模, 确保资源的高效开发和有效保护, 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推动矿业走节约、绿色、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坚持把提高开发效率作为节约资源和增强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推动资源开发技术、工艺和装备的升级换代, 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着力提高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 确保在动用相同资源储量的情况下, 大幅增加重要矿产资源的供应能力, 实现高效开发和节约资源。

二是坚持把提升综合利用水平作为转变矿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大力推进低品位、共伴生、难选冶资源以及尾矿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 落实节能减排、保护矿山环境等有关要求, 促进矿地和谐, 推动绿色矿业发展。

三是坚持把解决具有全局性意义的综合利用问题作为推动工作的主要着力点。突出重点矿种、重点地区和关键问题, 组织技术攻关和推广, 加快建设一批“关系全局, 意义深远, 带动性强”的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示范工程, 带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是坚持把构建长效机制作为推进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保障。综合采用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 完善激励引导机制, 充分调动政府、企业、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各方面的力量, 落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 强化监督管理, 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

(二) 规划目标

“十二五”期间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总体目标是:

1.重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状况基本查清。用3年时间, 完成我国油气、煤炭、铁、铜、铝等23个重要矿种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现状调查, 完成大中型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潜力评估, 建立全国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

2.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和节约利用水平全面提高。到2015年, 大中型重点矿山开发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石油采收率保持在30%以上, 煤炭采区回采率保持在85%以上, 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保持在85%以上、选矿回收率保持在80%以上。小型矿山开发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在现状基础上, 平均提高3~5个百分点。2015年与2010年相比, 在动用相同资源储量的情况下, 多回收资源5%。

3.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规模显著提高。80%的达到综合利用品位的共伴生矿产得到全面回收。8%~15%的石油、天然气、铁、锰、铜等重要矿产的难利用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尾矿实现减量化应用和有价元素综合回收。东部、中西部和东北煤矸石综合利用分别达到90%、60%、75%。通过综合利用, 增加和盘活石油15亿吨、铁矿90亿吨、铜矿1 500万吨、锰矿2 500万吨、铅锌500万吨、金600吨等。

4.建成一批示范工程和示范基地。建设60个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形成一批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扩大综合利用规模, 解决一批具有全局意义的综合利用问题, 提高资源供给能力。实施600个左右示范工程, 推广应用一批采选关键技术, 带动同类矿山提高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

5.建立健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形成完善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规范, 总量控制、开发准入、监督管理和评估考核机制初步形成,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激励约束政策不断完善,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三) 重点领域

油气资源。主要开展低丰度、低渗和超低渗油气, 稠油的二次和三次开采, 促进油气的高效开采。按照炼油-化工-发电-多金属-建材一体化联合生产模式, 加强油页岩的综合开发。积极开展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等综合开发利用, 着力开辟能源资源新领域。

煤炭与煤层气资源。重点推进中西部地区特厚煤层的高效开采, 提高开采回采率。加快开展南方中薄煤层的机械开采和缺煤地区的极薄煤层开采。加强煤系伴生高岭石、硫铁矿、天然焦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东部地区重点推进“以矸换煤”绿色开采, 有效解决“三下”压煤问题。大力推进煤层气规模化开采, 提高煤层气开发水平。

铀矿资源。重点开展北方重要盆地砂岩型、南方硬岩型铀矿资源综合利用, 提高对核电发展的保障能力。

金属矿产。着力提高金属矿产采选水平, 重点开展大型露天矿、深部及复杂地下矿的高效、安全开采, 发展溶浸采矿、深井采矿和无废采矿, 提高金属矿产开采回采率, 推广先进适用的资源综合回收工艺、选矿技术和设备, 提高金属矿产选矿回收率。加强低品位铁、铜、镍、钨、锡、钼、铝土矿及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开展白云鄂博轻稀土和赣南重稀土综合利用。开展低品位金矿及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化工及非金属矿产。重点开展西部钾盐资源, 滇、黔、鄂等地区磷矿, 辽宁硼铁矿、黑龙江石墨、浙江等地区萤石资源及其他特色非金属资源, 以及辽宁菱镁矿, 浙江、吉林、甘肃、新疆等地区膨润土, 辽宁海城、山东胶东和广西桂林等地区滑石, 江苏苏州、福建龙岩地区高岭土等特色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推进化工及非金属矿产绿色安全环保高效开发与利用。

矿山尾矿和固体废弃物。重点推动煤矸石回填和建筑材料生产等, 大幅提高煤矸石综合利用水平, 解决煤矸石占地和环境污染问题。积极开展粉煤灰综合利用, 支持开展粉煤灰中铝和镓等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加快推进金属尾矿资源综合利用, 重点开展铁尾矿伴生多金属、有色金属尾矿中有用组分高效分离提取, 开展金矿尾矿低成本高效胶结充填采矿等, 不断拓展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领域, 扩大尾矿利用规模。

三、全面调查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及潜力

坚持政府组织、行业支撑、企业主体, 实施综合利用现状调查和潜力评价, 用3年时间, 完成油气、煤炭、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调查评价工作, 为深入推进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和加强管理提供坚实基础。

(一) 重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调查

坚持统一组织、统一思路、统一要求、统一标准和统一进度, 完成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铁、锰、铜、铅、锌、铝土矿、镍、钨、锡、锑、钼、稀土、金、磷、硫铁矿、钾盐、石墨、高铝矾土和萤石等23个重要矿种的调查评价工作, 查明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及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 查明低品位、难选冶矿、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多金属尾矿等综合利用情况, 了解矿山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应用和推广情况。

(二) 评价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潜力

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全面评价低品位、共伴生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潜力, 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 引导综合利用工作的合理布局。

开展典型共伴生矿主矿产、伴生矿产的技术经济评价, 合理制订综合开发利用的工业指标。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建立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调查信息数据库、形成“全国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管理部门准确掌握和动态更新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相关信息提供高效科学的途径。

四、大力开展先进适用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 加快建设郑州、成都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推广中心, 鼓励行业骨干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 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加强资源节约关键技术攻关,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和服务作用, 加强对先进成熟技术和装备的交流与推广。

(一) 开展节约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

引导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 建立产学研联合攻关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体系, 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以提高“三率”水平为重点, 部署开展8大领域的技术攻关, 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 提供一批可供推广的科技成果, 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及选矿技术的整体水平。

(二)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与装备

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 全面推广安全高效采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尾矿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矿山环境修复等技术, 引导矿山企业在能源矿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 淘汰落后技术设备与落后产能, 促进矿产资源领域节能减排和节约与综合利用。

五、加快建设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示范工程

继续组织实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 创新工作思路, 从支持单个项目的做法, 转为加大对集中连片的重点支持, 建设一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在重点矿种、关键领域和重点地区取得突破性整体进展。实施一批示范工程, 树立高效、绿色、安全、环保的先进典型,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 引导和带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 建设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按照“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性强”的原则, 依托大型骨干矿业集团, 以能源矿产、国家急需大宗支柱性矿产和“三稀” (稀有、稀土、稀散) 等重要优势矿产为重点, 选择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潜力大、综合利用前景好的矿产资源集中区, 建设60个以上的示范基地。

通过示范基地建设, 整体提高开发效率和水平, 盘活大批资源, 提高供给能力。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 积极发展绿色矿业, 统筹推进示范基地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矿地和谐等建设工作, 提升矿山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显著提高矿业发展水平。实行资源配置和矿业用地等倾斜政策, 依法优先配置资源和提供用地, 鼓励矿山企业做大做强, 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加强综合利用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推动采选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创新, 加强标准规范、典型经验和生产管理模式的总结推广, 示范带动同类型矿山综合利用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 实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以大中型矿山为主体, 兼顾不同地区的小型矿山企业, 实施600个左右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重点推进油页岩、煤矸石、难选冶黑色金属、共伴生有色多金属、矿山固体废弃物、多金属尾矿资源、中低品位矿产资源、新型矿产资源等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示范工程的引导作用, 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综合利用工艺、技术和装备, 带动整个行业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

六、加快构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加快健全完善标准体系、准入管理、过程监管、评估考核等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和激励引导机制。

(一) 健全完善标准规范体系

加快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基础性、通用性标准以及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 为强化监督管理、推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进步、引导和规范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供技术依据。“十二五”期间重点完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评价规范、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指标体系、尾矿处理技术要求、复合共生矿选矿综合回收标准、铁矿综合利用技术要求、多金属共生矿综合利用评价矿床分类导则、矿山综合开采技术标准、尾矿利用技术要求、共伴生矿选矿回收标准、矿山生产技术规范及矿山选矿回收技术标准等规范标准研制工作。

(二) 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准入管理

严格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的地质勘查报告和勘查方案评审制度, 探矿权人在勘查主要矿种的同时, 必须对共生、伴生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对没有进行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的地质勘探报告不予审批。

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作为勘查开发的重要准入条件, 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 新建或改扩建矿山不得采用国家限制和淘汰的采选技术、工艺和设备, 达不到要求的不得颁发采矿许可证, 已采用限制类技术的, 应督促企业加大改造力度, 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严格审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凡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 没有综合开发利用方案或开发利用方案未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 不予批准颁发采矿许可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严重浪费资源和缺乏资源综合利用设计的矿山建设立项。

严格执行规划分区管理制度。对于规划确定的具有资源保护功能的限制勘查开采区域, 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评价, 对暂不能综合开采和综合利用的矿产及尾矿资源, 要明确规模、技术、资金投入、资源利用效率的准入门槛, 予以有效保护。坚决杜绝禁止勘查规划区和禁止开采规划区内的矿业活动。对于重点开采规划区, 要严格按照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 推进规划区内的矿产资源开发整合, 提高规模开采和集约利用水平。

(三) 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监管和考核

加强矿产资源开采总量控制和管理, 促进资源节约。对钨、锑、稀土、萤石和高铝粘土等优势矿产继续实行年度开采总量控制制度, 加大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确保执行到位。适当控制煤炭等大宗矿产资源采矿权投放的数量和规模, 维持资源供需平衡, 避免资源浪费。严格限制供过于求, 以及下游产业发展过快、产能过剩、耗能大、污染重的矿产开发。

认真执行矿山企业年检制度, 强化对“三率”的监管与考核, 确保节约与综合利用方案有效实施。充分发挥执法监察队伍和矿产督察员队伍的作用, 与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相衔接, 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动态巡查和遥感监测, 实施立体监管, 加大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状况的现场督察。加强储量动态监测、开发利用统计年报与开发利用方案核查, 对未按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设计进行开采, 或开采回采率达不到设计要求的, 责令其停止生产、限期整改, 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要坚决予以关闭。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体系, 建立多级联动的责任机制, 加大基层监管组织资金、人员和技术投入, 实行监管任务责任到人、监控到矿。

(四) 建立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激励引导机制

综合采用经济、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 建立促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激励引导机制, 鼓励和引导矿山企业通过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来提高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

落实奖励措施和税费减免政策。采取“以奖代补”方式, 对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绩的矿山企业给予奖励, 激励矿山企业推进科技进步, 严格规范管理, 不断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对从尾矿中回收矿产品、开采未达到工业品位或者未计算储量的低品位矿产资源, 减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积极配合有关部门, 落实国家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减免所得税、部分产品减免增值税、资源补偿费征收与回采率挂钩等政策法规, 发挥引导和推进作用, 充分调动矿山企业节约降耗、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实行国土资源优惠政策。对于资源利用效率高、技术先进的矿山企业在资源配置、开采总量指标分配上实行倾斜政策, 依法优先提供矿业用地。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争取信贷金融支持。鼓励、带动矿山企业和社会资金加大投入, 进行自主研发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设备, 加快产业升级换代, 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节能技术进步, 全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水平。

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 强化规划实施责任机制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采取措施, 认真履行职责, 严格执行规划, 加强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的领导、组织与协调, 将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逐级分解, 落实到重点地区和企业, 明确责任, 抓好落实。建立规划实施年度考核机制, 把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调查及潜力评价、技术研发与推广、示范工程和示范基地建设、政策制度制定等各项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纳入管理目标体系进行考核, 作为主要领导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 健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配套支持政策

进一步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健全资源开发成本合理分摊机制, 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矿产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资源节约, 促使矿山企业形成珍惜利用矿产资源的内在约束力, 促进资源综合开采和节约利用。加强与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 推进矿产资源税费征收与综合利用水平相挂钩, 推进资源补偿费征收与储量消耗挂钩, 减少资源浪费。

(三) 加强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

推动先进开发技术、管理经验、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建立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加强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行政管理、财政税收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建设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 加强在综合勘查、综合开采和综合利用技术领域的合作。

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支撑单位的能力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培育一批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科技队伍, 加强基层矿产资源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基层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管理队伍业务素质。

(四) 提高全民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意识

上一篇:关于初一上册历史教案合集总汇下一篇:腊八粥作文:多福多寿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