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改总结

2024-05-02

初中音乐课改总结(精选7篇)

篇1:初中音乐课改总结

初中音乐课改总结

一、课标与大纲的区别

大纲是依据学科的发展来制订的,是教学的依据,侧重于音乐中的科学。课程标准侧重于会体验音乐艺术,情感的体验对音乐要素(音乐基本要素包括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的感知,规整的节奏和不规整的节奏参与性是不同的,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课程标准拓展了音乐教育的使命

课程标准,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音乐和音乐作品,而是人的各种可塑造的能力。教师要敢于培养自信的学生。为什么有的音乐教师不敢当众歌唱?是因为他们把生活中的艺术看成是舞台上的艺术。教师必须要敢于表现自己,不管是好还是坏,音乐在所有学科当中是唯一当众表现自己的学科。每一个学生都愿意自己被关注,让学生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使他们快乐,提高生活质量。

三、关于学科的综合

综合不等于综合课,它是一种教育观念。从单一的发展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叫综合,使人格的发展能够完整。音乐的综合以后不是专业体系而是学生需要的学习领域。

1、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在使用综合时不能偏离音乐体验。

2、音乐各个内容的综合,连音乐课中的音响都有教学的价值。

3、艺术各门类的综合:即音美的综合及与其它学科的综合,如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

四、树立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以美育为基本属性的音乐学科,在艺术教育教学形式与过程中,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相互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并视这种活动本身为教育目的之一。那么应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

1、注意揭示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2、音乐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不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

3、要强调概念和音响的统一,不要通过文字做记忆。

4、情感体验贯穿于教学之中,人类所有情感都会在音乐中体现。

通过读书我对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新的认识,要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就必须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新的课标理论融入进去呢?这正是需要我们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一节新授课,课程标准怎么设计,教学目标怎么选择,教学重、难点怎么解决和突破,师生互动怎么处理,课后教学怎么总结等一切问题我们都要科学全面地考虑到。另外,不论从事哪一科的教学工作,我们的专业基本功都要胜任你所教的专业,不然的话你就会在同学们面前出丑丢人。老师们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在课堂上显得多么重要,我们要本着学习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但是,专业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过短期的训练就能达到,我们非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勤奋练习才能在不自觉中体会到进步的快乐。教师的基本技能我认为应该包括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指撰写教案、说课、教法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还包括听、说、唱、写、做。听主要是指应该学会倾听,这是一项交际的基本技能,主要指师生间与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我觉得学会倾听,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说(朗诵)应该是指普通话水平,并包含课堂表达、讲解,如果教师课堂说出的话学生不明白,那肯定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唱,我觉得除了听,说之外,更重要的应还是应该让学生多唱,在学生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老师边弹琴边倾听学生的歌声,对于发声不准的乐句和节奏不对的乐句单独加以练习,要力争使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学会。在唱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审美,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自由的感情流露,这是学习唱歌的最基本灵魂!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唱歌技巧掌握好以后,同学们会在老师悠扬琴声的伴奏下尽情的歌唱,课堂气氛也会空前的高涨。这样一来,师生同乐的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既学到了应学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又使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极好的发展。

篇2:初中音乐课改总结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开展学校音乐课程研究,加强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导与评价,以评价促进音乐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我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改进目标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落实措施

1、认真做好教育科研,通过不断发现、解决问题改进音乐教学 通过集体备课,听评课,等教研活动,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继续进行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与评价的探索,大力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研究,做好集体备课、听评课工作,打造音乐高校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贯彻新课改精神,不断尝试、探讨新的音乐教学模式。音乐教学中需要长期探讨的的问题,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鉴赏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

2、尝试同课异构,开阔教学思路。

同课异构原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音乐的学科特点,可以有两种形式的同课异构:一种是同一教师同课异构,即同一个内容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另一种是不同教师同课异构,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通过对这些同一课题不同形式的课进行对比,结合所取得的效果,找出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

3、学会“用教材教”。

初中音乐教材内容量大,涵盖面广,人文、地理、历史、宗教等都以音乐为载体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的综合知识面广,还要具备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而我校学生90%以上不认识乐谱,如果严格的按教材、按课时上课,无异于”囫囵吞枣”.因此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选取内容、降低难度,借助教材达到育人的目的。

4、设计课堂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和音乐教育具备教育、认识、愉悦、情感等几大功能。音乐鉴赏包含着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一系列心理活动。根据这一活动过程,音乐欣赏教学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感知阶段、情感体验阶段和理解提高阶段。这个过程设计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音乐实践,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完成“知”——“情”——“意”的发展。在方法选择上除了常用的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最主要的是音乐聆听、哼唱、创作的实践体验。音乐不是直接可以讲明白的,必须是在听的基础上真正的感知与体验时才能搞明白音乐的内涵。因此应该以听为主,讨论为辅,适当讲解,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进行节奏模打、旋律视唱、乐器演奏、乐句习作、音画互选、等音乐实践活动来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帮助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并鼓励学生对音乐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培养良好的听赏习惯。

5、开展音乐研究性学习

篇3:河北省高中音乐课改之我见

一、开展模块教育硬件设施有限

邢台市属于河北省不发达城市,人均收入较低,财政拨款有限,学校自身没有过多的资金用于音乐课教学,对于科目开设的第二模块演奏教学的开展有很大的难度。另外,乐器种类繁多,学生的自我选择性很强,如果开设多项器乐演奏学习,其一没有器材、其二没有场地、其三师资资源贫乏等等都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拿我校来说,高中部三个年级,每个年级20个班,一个班50人,如果开设器乐演奏课程的话起码要一项器乐就要准备50件,首先资金就是个问题了。财政开支中目前没有这项支持,学校自身也没有过多的资金用于此处,设备是限制我们的最大问题。

另外师资的配备上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全市中学的音乐教师人数不多,并且专业相对单一。要开设例如音乐戏曲、音乐演奏等方面的内容学习恐怕有许多学校可能设不起来。拿器乐演奏学习为例,演奏的学生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而现在的学生们基本处于“乐盲”状态,教学起来难度就相当大了。舞蹈教学实践,需要学习训练场地,一般中学是不会有专门的舞蹈排练厅的,这样学生就没有一个可以学习的场所。创作内容的学习需要数字化音乐设备和专业系统的理论内容学习,设备、师资等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模块式教学与高中文化课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省高中阶段教学依旧是应试教学,学生每年要参加会考才能拿到毕业证,而且学生从进入高中开始文化课负担就非常繁重,周末的休息时间都不是很充足,就更不要说平时了。

一般高中除体育之外是不开设音乐、美术等副科的。音乐课作为不参加高考的科目一直以来就是被忽视的,并且在文化课繁重压力下学生更没有时间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而且家长也会认为学习这些是耽误正常的学习时间。尤其是演奏教学,需要有音乐理论基础和大量的练习时间,仅靠每周一次的实践课程是不能起到有效作用的。

普通高中在常规教学中是以文化为主的,高考要求学生用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高一下半年就要参加会考,作为一般的艺术实践科目我们有时只能为文化课“让路”,所以对方案中提到的54个课时的完成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意见和建议

此次高中音乐课改可以说方面很全,内容包含很广,如果各方面条件都准许的情况下开设应该会收到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有一些项目无法完成教学,现在我根据我们目前的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一)建议缩短课时

课改上要求的54个课时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来说应该是长了些,可以根据所在城市的不同和学校性质不同因地制宜地开展。针对本市有音乐特长的学校可根据条件的情况适当延长实践时间,其余普通高中缩短课时,基本在高二完成部分音乐教育模块教学。

(二)建议音乐欣赏部分的学习与文学相结合

因为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受到了来自文化课等各方的压力,所以为了使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也为提高学生的正确审美,我们可以将音乐欣赏与文学写作相结合。利用欣赏乐曲、欣赏影视音乐等让学生们从不同的侧面根据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理论相结合,多动笔、多用脑写一些类似音乐评论形式的文章。这样既可以练习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也可以将音乐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并且争取到了文化课教师和家长的支持。

(三)建议加大推广力度

高中音乐课之所以普遍难开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各个学校的不关注和不支持。文化课占主流的地位,副科一般都得不到相应的重视,所以要想有效的开展模块式教学活动首先要转变学校的认识,争取到学校的支持,让学校认识到高中阶段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才行。

篇4:初中音乐课改总结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327-01

一、初中音乐教学现状

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口号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改革措施铺天盖地地砸下来,音乐作为陶冶情操,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审美观,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教学手段,却始终没能使老师和学生敞开胸怀来拥抱音乐的教学。这主要反映在:1、学科课时少,典型的形式教学。其一,因为音乐不属于主科,肩负升学压力的学生不予以重视,其二迫于应试教育残余的影响,以升学率为办学宗旨的学校,荒废对美育教学的建设。学校总是在前两个学年每周开设一节音乐课,或者干脆不开,少得可怜的音乐课时还经常无缘无故,有意无意地被其他科目的老师强行占有,初三则因全力攻克升学考试取消音乐课的教学,这样的音乐课形同虚设。2、教学局限性强。因为课时少,重视不足,导致教师上课的局限性很大,只能拘泥于课本的知识,要在有限的教学实践内完成教学任务,老师想要创新也是力不从心的,因此课堂上就成了单纯讲授乐理知识,和忽略音乐和美的体验与享受了,老师赶课都赶得焦头烂额了,哪里还有时间去谈教改。3、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设备落后。在赶课中,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按部就班的照着音乐书展开教学,遇到实践的部分甚至直接跳过;由于学校对课程的不重视,而导致教学资金没有办法投入到音乐教学的建设中来,教学中所需的音乐设备,都由于资金的短缺而落后不堪,部分学校配有录音机,有的学校甚至是老师直接演唱,只有少部分学校是配有多媒体功放等的教学器材,这样就使得音乐课堂变成欠缺声音的甚至是无声的课堂,加上老师对音乐感受分析的直接性言传,导致了学生缺乏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的教学策略

1、重视学科建设,适当增加或者加强利用现有课时

学校和老师应该要加强对初中音乐课程的认识,明确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和学校教学活动的实际,适当增加或者加强利用现有的课时。要创造以老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一改传统生硬死板的教学模式。如上课时,要给课堂注入一些新鲜的元素,不再是要求学生整整齐齐安安静静地坐着听课,可以尝试把桌椅围成一个大圆,或者若干小圆(按自由分组的形式),甚至不要桌椅,随性的席地而坐也行,这样一来为教学中的小活动和小表演都腾出了足够的空间,二来还能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音乐是一种极富创造力的东西,因此课堂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和音乐一起成长和进步。

2、加强课堂延展性的建设,重视音乐欣赏和领悟

由于课时不足和老师过于依赖于教材的缘故,音乐的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初中的音乐教学不应过分重视乐理知识,而是把侧重点放在对音乐和美的感悟、体验之上,明确了这一点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设计中就要做到有的放矢。立足于课本,严格抓好课本原有的实践欣赏,如在欣赏《龙船调》时,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当中的感情色彩,可以让学生自发组织表演,其中需要一个男生要扮演驶船的艄公,一个女生来扮演要渡河的女孩,两人要跟着音乐发展的指引,来做无声的表演,表演之前可以为学生播放潘长江《过河》的小品作为参考。此外还要加强一些课本之外的音乐体验和欣赏,老师可以去搜集古今中外的名曲名调,专门设置这样的欣赏环节,让同学们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心中的一切杂念,身心放松地来感受一下音乐,就如同在班上开了一次小型的音乐会,一方面可以让总是心弦紧绷沉溺在繁重的应试学习力的学生得到一次舒缓压力的机会,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学会欣赏音乐,这种能力对于以后步入社会的社交是非常有用的。还可以在班级里举办小型演唱会,让同学们上台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评出班级的超级小歌星等,总之,侧重对音乐的欣赏和领悟而不是纯粹的乐理教学才是初中音乐课应该践行的方向。

3、升级音乐教学的硬件设施,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音乐是一种思维上抽象的东西,需要较长时间的修养,才能很好地体会出音乐的美。教学的硬件设施可以很好地把音乐这种抽象的思维转嫁于具体的实物上,让学生能有一种直观的感受,便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最好还应该建立专门的音乐教室,配齐各种可能的乐器,让学生能全面的接触和认识每种乐器的发音,也便于学校各种才艺活动的组织和排练,此外学校还可以创建课后兴趣小组,用以发掘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天分。

三、结语

对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视和改革都还有待提高和完善,总而言之,作为初中的音乐教室,应该明确音乐教学的意义,侧重对音乐美的欣赏和体验,使得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有力助手不断发挥其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与探索,推动初中音乐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莉萍.《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8期.

[2] 房冉冉.《浅谈初中音乐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 6期.

[3] 于春霞.《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对应之策》《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8期.

篇5:初中物理课改总结

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新课改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新教材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所采取的都是渗透的思想来试图让学生递进式的掌握。

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我认为在新课程观念下,好的课堂应该是老师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由学生利用互相讨论、积极思考,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物理概念及公式的推导;还有对于物理的探究式实验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位学生自已设计实验方案来独立进行,具体有以下几点:

1.注重体验。新教材的课程目标是:学习知识与技能,了解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物理新教材中改变最大的是教学的理念和方式。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身边的现象恰当与所学的物理知识结合起来,配合相关的物理实验和生活实例,使学生在物理知识与经验的“对接”与“交错”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具体点:我们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班级分为几个小组,好生与后进生搭配,起到互相合作、监督、讨论的作用。并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探究。)。这样不仅贯彻新课标的精神,也使物理学起来更加有趣,更贴近生活,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魔力和魅力。

2.适度探究。新的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其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探究式教学的意识。但在教学中应适度探究。能直接得出结论或学生有过类似经验的问题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可以直接得出结论,没有必要追求探究过程的完整性。实际上学习物理就是要在短时期内把人们通过长期大量的积累、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迅速承接过来。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3.把握节奏,面对中考。对新教材难度和深度的把握应同时参照中考的要求有计划地实施。仅满足于课本上的内容,可能会对以后的中考造成损失。教材可以是实验教材,但学生不是实验品,中考是我们老师、同学和家长必须严肃面对的现实。

篇6:利斌初中体育课改总结

西井中学刘利斌

我参加了我校组织的学案初中课改的培训,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和领会了课改的精神,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在以往的教学中采取按自己的要求来进行教学和学习,并把初中一、二年级作为实践的对象。通过这一年的实践表明, 实践选项教学成效显著,但也有不足之处:

一、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选项教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过去那种懒散的现象不见了,现在的课堂呈现的是一种踊跃投入练习的景象,就连平时不爱运动的女生在自己所选的项目活动中也动起来了。但是,在给我们带来活力与生机的同时,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选项教学的实施,带来了学生体能发展的片面性。因此,要根据选项的特点有机地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

二、选项教学具有连贯性,有利于动作技术的形成和提高例如篮球、排球等这些对身体素质、技术、战术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中,仅靠大纲规定的时数是达不到的,只有进行长期、稳定、连续的教学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三、选项教学有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学生在三年的初中生活中,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体育课选项分层教学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运动项目进行选项,在选项教学班中依据学生的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上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

我们主要采用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等方法,并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与分析,在分析了相关的分层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分层教学的实验操作程序和实施策略,并做了相关的效果分析。

通过一年的初期实验,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通过实践的检验,学校体育工作彻底改变了以前落后的局面。体育课上,每一位学生都按照自己的兴趣得到了充分的训练,每一块场地每一件器材都尽其所用;体育课外,自主锻炼的学生逐渐增加,操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体育组也获得了领导的表扬与同事、同学们的认同。这与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课程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现阶段总结如下。

一、课程实施背景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对体育不断实践认识、尝试,学生逐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或是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体育专长,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体育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有利于教师专长的发挥和教师的成长;有利于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二.制定我的选项实施方案

课程改革是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校本工程,脱离校本实情是行不通的。我在实施体育艺术课程改革时立足校本实际,校本教

研积极引领,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选项课程方案。

(1)设定体育课程总目标

①爱好运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能熟练掌握1-2

项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②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增强身体素质。

③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通过体育活动自觉改善心理状态,运用适宜的锻炼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④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知道参加体育活动所带来的益处与潜在价值

⑤在运动活动中表现出负责任的社会行为,并理解尊重所

有人的重要性。

(2)确立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新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划分课程学习维度,按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并以五个方面的目标和水平的目标统领学习内容,建立了全新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

①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运动技能传授为载体,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建立新的课程结构。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

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体育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现行体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④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评价过分强调运动成绩的现象和过于注重甄别的功能,发挥体育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三、阶段性成效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自实施体育课程选项教学以来学生锻炼的热情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明显提高,与以前相比,学生对现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的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自发组织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增加,次数也在缓慢提升这说明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更在逐渐形成,自然身体素质有一定提高。

自课程实施以来,作为体育教师的自己感觉比原来能够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而且教的也更好。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及对学生的期望值发生了变化。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

了。师生关系比以前更加融洽了。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更有特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必须对所教内容有更多的准备,并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改编和创新等一系列课程开发活动来实现。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教师对自己和教育的理解,还改变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提升了课程意识,还提高了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并能够超越课堂的局限去思考问题和行动,并使自己的职业热情得到了提升。对自己的职业也有了重新的认识。

篇7:初中生物课改工作总结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生物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老师也在思想上加深了重视。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得到学生的密切配合,教学的改革得到深入的发展。学生想学了,这是促进老师教学的最大动力,也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创新。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更大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创造性思考,有效性学习和运用性掌握知识,教师就要不断进行教学探索,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以上目的。回顾半学期来,我在教学上也有一些体会,如下:

一、注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加强探究性学习。

首先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主动学习方式。主要包括体验探究法、经验探究法、形象探究法等,更多的是几种探究法混合使用。例如: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我就带领学生从校园的生物入手,带领他们进行观察,不仅增加了他们对生物的了解也增加了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其次倡导创造性学习方式。生物教学中渗透贯穿创造力的培养,使知识获得与创造力培养同步到位。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就要求学生每个人都能够亲自动手实验,分成不同的小组探究环境因素的影响,从中发现实验的乐趣和奥秘。再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把选材放宽,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不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从而更全面了解实验的目的,也从中掌握实验变量的选择以及除变量外其他条件的控制。

二、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我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学习策略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得更好、更快、更高兴。同时,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相应的思路和方法,教方法、讲思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学法指导中,贯穿思维训练。现主要介绍几种方法:

1、识图法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形进行学习、记忆。如植物体各器官的结构图,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图等,引导学生根据各器官各部分对应的名称进行形象记忆,从而掌握器官的概念和随时举例。再如显微镜的结构图、实物,形象直接掌握显微镜的结构使用。

2、对比法

指导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便于记忆。例如,动物细胞分裂与植物细胞分裂的比较,细胞各结构功能的比较,人与动物四大基本组织的比较,植物四种组织的比较等。

3、理论联系实际法

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生物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后,为我校周边环境的改善献谋献策。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点,解释海关人员检测、鉴定生物样品时如何知道该样品是植物还是动物材料等,掌握细胞分裂与分化,解释古树仍能生长的原因以及人与动物、植物的形成过程。

4、归纳法

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和原理。如学习植物体各器官后引导学生归纳植物体是一整体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5、类比法

引导学生善于对相关类别的事物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相同或相似的原理和特点。例如植物体各器官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与动物各器官、各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进行类比,可看出生物体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

6、实物观察法

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提供实物,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动物标本及内脏器官,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善于进行野外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动物的生活习性等情况。

三、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发展学习能力,减轻课业负担。

四、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在教学中注重和贯穿情感教育。

上一篇:兼职聘用合同下一篇:sz公司门禁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