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尔晋老人讲稿

2024-04-30

周尔晋老人讲稿(精选2篇)

篇1:周尔晋老人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先生们、女士们:

首先感谢提供这宝贵的发言机会,感谢出版社领导、合肥X形法学习小组、感谢热情参加今天会议的所有朋友们。

我不是医生,只是业余自学中医,自病自医的患者,今天是我的回报会、学习会,也是研究会、交流会,是民间学术交流的性质,我只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当前X形法推广活动在全国各地形势很好,捷报频传。某市退休干部,其女四十余岁,用X形法一个月,其二十余年精神分裂症,得以清醒如常人。九华山某农民家其妻肝癌晚期腹水,用X形法两周后,腹水消失,电话致谢。湖南彭某,四岁小儿自闭症,用X形法一月,症状改善,来信致谢。某省妇联一名女士,需心脏搭桥手术,用X形法之后,病情好转,不用手术搭桥。例子很多,无需列举,许多事例都列举在拙作书中,其事例都是真实的。

我已写完与出版了人体药库学三部曲,正写人体生态平衡系列,已出版两本,打算再写分论五册,这里简单地向大家推荐已发行了的五本书:一是人体X形平衡法,是人体健康的密码,是方法论,也是打开人体药库的钥匙;二是人体药库学,是理论篇,内药篇,介绍穴位多,技术含量高;三是火柴棒医生手记,是实践篇,也是我学医的自传,获2007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奖与2008全民阅读推荐优秀图书;四是简易X形平衡法,是我所写的简化本与普及本,重点推荐手穴治病;五是人体生态平衡论,是一本理论书,是我一生学医经验的总结与理论精华,人体X形法与药库学都是为人体生态平衡服务的。

一、医道——医道重于医术,指导医术

我要讲的是医道,医道重于医术,指导医术。医道讲八个要点:一是两种学问与两大问题:人类学问千百种,归纳只有两种,一是保护自己,二是发展自己,人类不懂保护自己学问的第一性,乃是最大缺憾;两大问题是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与保护人体体内的生态平衡,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需要人类去保护,而人体生态平衡更需要我们去保护,我们研究与保护第二个生态平衡,这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紧迫的重大科学命题,这正是我们所要承担的伟大而艰巨的光荣任务。二是自发人类与自觉人类:不懂保护自己学问,糊糊涂涂地生,糊糊涂涂地死,生为医盲,死为糊涂鬼,是为自发人类,无论其是否伟人、英雄,都是不幸而可怜的。而人类绝大部分都是这种自发人类;另类是懂得怎样保护自己,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生的明明白白,死的明明白白,不一定是医生,而是“医通”,是为“自觉人类”,他是幸福而自由的。我的目的是想把“人体药库学”为特征的中医学推向世界,把全人类由自发人类转变为自觉人类,这是个伟大而崇高的目标。三是儒医分家,千古之憾,形成“中医医盲”与“西医”的两个一统天下。从孔子到今天“儒医分家,教育与中医脱离”,大量医盲,继续增长,这是可怕的“恶性循环”,领导层中的中医医盲化、知识分子中的中医医盲化,人民群众中的中医医盲化,这两个一统天下与三个医盲化,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的迫切的问题。四是现在中医,不讲内药为主,心药为主,食疗为主,而是以外药为主,甚至单纯依赖外药,这就把自己变成中医的门外汉,这是中医大方向的问题,必须解决。五是要读懂与运用“两因论”,病人是内因,医生是外因,“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家庭与个人保健是第一线,医院与医生是第二线,这个主次关系不可颠倒。六是生命之学是人生第一的学问,医盲比癌症更可怕,中医是拯救人类的科学,挑战生存与生存的挑战,这是不可以妥协的。七是运动有两种,一种宏观的体育运动,另一种是微观的细胞运动,后者指的是穴位按摩,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为人类服务。八是聪明人的致命病是包

办,要改掉“大包办”,就要吸取农改经验而医改,发起与倡导“家庭保健员”制度。以上是我对当前医道的八个观点,请大家批评与指正。

二、X形法与药库学

现在讲X形法与药库学,X形是形式,平衡是内涵,X形应是人体健康之密码,是打开人体药库之钥匙。黄帝内经缪刺论第六十三“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其所提出的上下左右四个字,我研究后加了一个中字,我毕生研究这五个字,创造出人体X形平衡法,其总口诀是:“上部有病下部平,下部有病上部平,左部有病右部平,右部有病左部平,中间有病四边平,四边有病中间平,找到低沉高升点,平衡神力诸疾平”,一定要记住与理解这总口诀,才能理解与运用X形法,所谓上下左右中,也是指人体的心、肾、肺、肝、脾,心火性向上,故上为火,肾水性向下,故下为肾水,左为肺金,右为肝木,中为脾土。七字纲:阴阳金木水火土,是中医之精华,而以阴阳为总纲,在此基础上讲X形法与药库学,讲以下六个要点:

(1)人体相对平衡健康线。有三个作用,一是只讲一线,乃是化繁为简,便于掌握,不排斥十四经络线。二是通俗而大众化,三是科学地阐明健康的标准,保持此线就是相对健康之人,这是中医未曾提出的新论点。人体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健康也只能是相对的健康。要注意保持心理、工作与生活,饮食的荤与素,夫妻性生活的相对平衡,要重视以心理平衡为重点,以阴阳相对平衡为总纲,因此,保持相对平衡健康线,是健康线,也是长寿线,失去它就意味着疾病与死亡。

(2)病变低沉点与相应高升点。这是在相对平衡健康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医所无而是我的一家之言。其一,既然不平衡是绝对的,那么人生则必有病,出现病变低沉点,打破相对平衡就是病,而当一端出现病变低沉点,而在另一端则必然出现相应“高升点”。其二,除不在传统穴位出现的活性穴(暂名)高升点之外(也即是全身是穴,全身非穴的新观念),而在传统穴位,手穴、耳穴、脚穴也常是“高升点”出现的位置。其三,一定要准确地找到病变低沉点,这是首关,否则是无的放矢。其四,一定要准确地找到相应“高升点”,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而无论压耳穴、手穴、脚穴、体穴(含传统穴与活性穴),都是压“高升点”,因此本法亦可称为“相应高升点疗法”。怎样识别相应高升点?一是要重视相应性,在身体外部是很好寻找,左臂找右腿,右臂找左腿,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如手大拇指与脚大趾就是相应点,前、后、左、右均可依此类推,手颈与脚颈代表颈部,前侧取前,后侧取后,左侧取左,右侧取右,可依此类推。而比较难取的是内脏病的相应点,火性向上,故心与肺宜在手掌上与双臂双腿内侧上部去压痛取“高升点”;水性向下,故肾病可到脚上四、五趾后与腿、臂后下侧压痛取“高升点”;消化道病,可在臂、腿前侧中下部压痛取高升点;肝病在臂、腿内侧中上部,胆病在臂、腿外侧中上部压痛取“高升点”。二是注意高升点的四个特征:一是不压不痛;二是压了特痛;三是渐渐不痛;四是病情变轻。个别情况下,有反弹现象,要坚持住,不要松懈。

(3)X形平衡与大脑杠杆论、耳穴为先锋论、以及耳穴、手穴、X形三者结合天下无敌论,三论使人体体表完全得到保护。广泛适用于坐骨神经、肩周炎、关节挫伤、刀伤、枪伤、烫伤、冻伤、疮疖、脚气、皮肤病、良性肿瘤初期,大凡外伤皆治,适用于战争、体育与灾难,因X形法而由我命名的有五个点,即

(一)肩臂点[在脚四、五趾基关节(脚背)后寸许处]可治肩臂诸疾;

(二)胸背点,(在脚三、四趾脚背基关节后约寸许处),可治胸背诸疾;

(三)颈项点,(在脚二、三趾脚背基关节后约寸许处)可治颈项诸疾;

(四)头面点(在脚大、二两趾脚背基关节后约寸许处),可治头面诸疾;

(五)女福穴(在足外踝前约一寸许的肌肉微凸处,可治妇科一切痛疾。这五个点是X形法的最重要的五个点,均大有潜力可挖,头面点配手穴相应点,即双合谷配双太冲,不仅可根治精神分裂症,还可治高血压与双手颤抖症,乃是保健与长寿要穴,也是防治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小儿自闭症的希望所在,这些点都是通过大脑为杠杆发挥作用的,因而离大脑越远,其作用就越大,脚穴的神奇处正是因此而生。耳穴为先锋,是因

1、手穴是帝,耳穴是后,耳穴安全于手穴;

2、肾、脑、耳三位一体,与大脑关系密切;

3、耳穴反映全身所有高升点,集中而敏感,是四两拨千斤之术,用力小而收效大;

4、耳朵小容易找“高升点”,也能准确判断病情;

5、保证安全,压住不动以保护皮肤,学不会压耳穴,就学不会人体X形法,我的第四本书主要推荐压手穴,这并不矛盾,我希望能把耳穴与手穴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再加上大X形,威力就更大,要时时刻刻处处想到用大X形,其潜力一定是很大的,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会出现人间奇迹。

(4)普通平衡力与神奇平衡力。平衡力即是内药,这是前人所未提,而由我提出的新观点,普通平衡力是健康的基础(有先天与后天之分,重在后天)。普通平衡力的特征:

1、与生俱来,活着即有,由人体五行运转而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其自动治病,效果不明显,体强者快,体弱者慢。普通平衡力非常重要,因防胜于治,它是健康的保证。提高普通平衡力有四宝:捏脊、压脐、大脑按摩操、揉涌泉。捏脊:滋阴补血,可治百病;压脐:补气,调节性功能;大脑按摩操:益神,防病;揉涌泉:滋阴益精。百会是天穴,常压益神,涌泉是地穴,常压补精,神阙是人穴,常压补气。眼为神之窍,闭目可养神;耳为精之窍,声静可养精;口为气之窍,少言可养气。取耳、手、脚八要穴:心、肝、脾、肺、肾、皮质下、枕、脑点。常压可提高普通平衡力,取体穴:双合谷、双太冲、双足三里、双胃肠点、双三阴交、双内劳宫、百会、神阙、涌泉,常压可增普通平衡力。

人之精神来源于心与肾,气力来源于肺,抗病来源于肝,基础是脾,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后天之本重于先天。

神奇平衡力是医生通过指压或棒压“高升点”而产生的不可思议的神力,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一是准确地找到病变低沉点与相应高升点,尤其是相应高升点;二是感觉要强烈,时间越长越好;三是贵在坚持,急症要重视巩固,慢症要分疗程进行,或不分疗期长期治疗,愈后要重视巩固治疗效果,普通平衡力着眼点是保健,神奇平衡力是用于治病,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只有普通平衡力强大之人,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神奇平衡力迅速治好疾病,反之则难以达到速效的目的,要重视防病,把保健与治病有机地结合起来。、(5)人体药库学与内药为主、心药为主、食疗为主论。中医两大药库,大自然药库即外药,人体药库即中医的经络学,中医是以人体药库学为特征的优于其他任何医学的伟大的医学,人体总药库内含金、木、水、火、土和综合药库共六库,不但是拯救中国也是拯救世界人类的医学。“人体药库”这个词是我自学中医四十余年的心血结晶,来之艰辛,来的不易,十三亿人民,拥有十三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药,其数量有如银河星数,全世界四十亿人类,其内药更是难以统计,奈何竟是长期捧着金碗要饭。就中国内部是儒医分家培养大量医盲的恶果,世界人类则是不懂、不了解中医,更谈不上了解与接受人体药库学的观念了。也正因为如此,人类也好,中国人民也好,长期处于疾病折磨的水深火热之中。却拿如此宝贵的内药于不用,这是世界与中国人民悲剧的根源。我苦心孤诣地创造人体X形平衡法,正是为人们创造了一把打开人体药库大门,启用内药的钥匙,但愿人们能够理解、掌握与运

用。

为何产生捧金碗要饭现象,一是儒医分家造成大量医盲;二是针灸难学难精;三是吃药省事与方便。但必须加以转变。

为何要以内药为主?矛盾论的精华是“两因论”,即“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用之于中医则是:“内药是根据,外药是条件,外药通过内药而起作用,”这也是中医的精华,医生是外因,病人是内因,医生只有通过病人,才能发挥作用,这是治病的精华。家庭保健是内因、是根据,是第一线,医院与医生是外因是条件,是第二线,这是医疗战线的大方向,现在弄颠倒了,不是以内药为主、家庭保健为主,而是依赖外药与医院医生,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在内药中应以心药为主,有虚体心药与实体心药之分,虚体心药也即是心理相对平衡的问题,可以令人生,亦可令人死,解决了心理相对平衡,病可愈一半,否则,再高明的医生也治不好一心求死、陷于绝望的病人,实体心药指的是治心脏病的穴位与“高升点”这是大量存在而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中学问渊博,值得我们毕生去好好研究它们。在药疗与食疗相比之中,我们要以食疗为主,因为脾是“后天之本”,在人体中也是健康的基础,内药、心药、食疗为主是中医的大方向,不懂就是不懂中医。

(6)关于人体生态平衡论。人体X形平衡法、人体药库学,其主旨都是为人体生态平衡服务的。在和平环境之中,大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我们就只能研究与解决人体体内的生态平衡的问题,这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科学命题,我要花毕生精力来学习与研究这个问题,所谓人体生态平衡是指体内心、肝、脾、肺、肾之间的相对平衡。这是中医的传统论点,也是当前的尖端科学,前沿科学。中医的五行生克与天人合一,正是指的这个问题。在我的序言中讲了五个要点:一是要把性命之学当成人生第一的学问来研究,重点研究生态平衡问题。二是树立内药为主、心药为主、食疗为主的思想,在实践中去实现它们,这也是中医发展的大方向问题。三是心帝与肾后必须结合,组成人体强有力的指挥部,这是人体实现生态平衡的关键,人类必须有两个结合,男女结合,繁殖后代,心肾结合,产生健康,人体有许多病,乃心肾不交引起的。四是肺、肝为盾与肝为桥思想,肺处于抗病第一线,肝有排毒作用,肝为心之母,肾之子,故心肾结合,要以肝为桥梁。五是脾为人民大众,是健康的基础,倡导食疗为主,也正是由此出发,保脾与键脾的穴位按摩更是十分重要。

今后的建议:

(一)教育与中医相结合,这是个根本问题,也是杜绝中医医盲之源。

(二)在全国重视推广X形法与药库学,人体生态平衡理论,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前提下普及。

(三)试图在全国建立家庭保健员制度,努力消灭现有的中医医盲,提倡七个为本:“以人为本”、“以自己为本”、“以心为本”、“以内药为本”、“以食疗为本”、“以保健与预防为本”、“以家庭为本”。

(四)是努力探求与开发人体医药宝藏,找出各类病神奇平衡力之“高升点”,此为人体“宝中宝”,要以毕生精力去寻找它们。

以上只是我一家之言,未必都是对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商讨与研究,欢迎批评与指正

二、X形法与药库学

现在讲X形法与药库学,X形是形式,平衡是内涵,X形应是人体健康之密码,是打开人体药库之钥匙。黄帝内经缪刺论第六十三“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其所提出的上下左右四个字,我研究后加了一个中字,我毕生研究这五个字,创造出人体X形平衡法,其总口诀是:“上部有病下部平,下部有病上部平,左部有病右部平,右部有病左部平,中间有病四边平,四边有病中间平,找到低沉高升点,平衡神力诸疾平”,一定要记住与理解这总口诀,才能理解与运用X形法,所谓上下左右中,也是指人体的心、肾、肺、肝、脾,心火性向上,故上为火,肾水性向下,故下为肾水,左为肺金,右为肝木,中为脾土。七字纲:阴阳金木

水火土,是中医之精华,而以阴阳为总纲,在此基础上讲X形法与药库学,讲以下六个要点:

(1)人体相对平衡健康线。有三个作用,一是只讲一线,乃是化繁为简,便于掌握,不排斥十四经络线。二是通俗而大众化,三是科学地阐明健康的标准,保持此线就是相对健康之人,这是中医未曾提出的新论点。人体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健康也只能是相对的健康。要注意保持心理、工作与生活,饮食的荤与素,夫妻性生活的相对平衡,要重视以心理平衡为重点,以阴阳相对平衡为总纲,因此,保持相对平衡健康线,是健康线,也是长寿线,失去它就意味着疾病与死亡。

(2)病变低沉点与相应高升点。这是在相对平衡健康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医所无而是我的一家之言。其一,既然不平衡是绝对的,那么人生则必有病,出现病变低沉点,打破相对平衡就是病,而当一端出现病变低沉点,而在另一端则必然出现相应“高升点”。其二,除不在传统穴位出现的活性穴(暂名)高升点之外(也即是全身是穴,全身非穴的新观念),而在传统穴位,手穴、耳穴、脚穴也常是“高升点”出现的位置。其三,一定要准确地找到病变低沉点,这是首关,否则是无的放矢。其四,一定要准确地找到相应“高升点”,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而无论压耳穴、手穴、脚穴、体穴(含传统穴与活性穴),都是压“高升点”,因此本法亦可称为“相应高升点疗法”。怎样识别相应高升点?一是要重视相应性,在身体外部是很好寻找,左臂找右腿,右臂找左腿,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如手大拇指与脚大趾就是相应点,前、后、左、右均可依此类推,手颈与脚颈代表颈部,前侧取前,后侧取后,左侧取左,右侧取右,可依此类推。而比较难取的是内脏病的相应点,火性向上,故心与肺宜在手掌上与双臂双腿内侧上部去压痛取“高升点”;水性向下,故肾病可到脚上四、五趾后与腿、臂后下侧压痛取“高升点”;消化道病,可在臂、腿前侧中下部压痛取高升点;肝病在臂、腿内侧中上部,胆病在臂、腿外侧中上部压痛取“高升点”。二是注意高升点的四个特征:一是不压不痛;二是压了特痛;三是渐渐不痛;四是病情变轻。个别情况下,有反弹现象,要坚持住,不要松懈。

3)X形平衡与大脑杠杆论、耳穴为先锋论、以及耳穴、手穴、X形三者结合天下无敌论,三论使人体体表完全得到保护。广泛适用于坐骨神经、肩周炎、关节挫伤、刀伤、枪伤、烫伤、冻伤、疮疖、脚气、皮肤病、良性肿瘤初期,大凡外伤皆治,适用于战争、体育与灾难,因X形法而由我命名的有五个点,即

(一)肩臂点[在脚四、五趾基关节(脚背)后寸许处]可治肩臂诸疾;

(二)胸背点,(在脚三、四趾脚背基关节后约寸许处),可治胸背诸疾;

(三)颈项点,(在脚二、三趾脚背基关节后约寸许处)可治颈项诸疾;

(四)头面点(在脚大、二两趾脚背基关节后约寸许处),可治头面诸疾;

(五)女福穴(在足外踝前约一寸许的肌肉微凸处,可治妇科一切痛疾。这五个点是X形法的最重要的五个点,均大有潜力可挖,头面点配手穴相应点,即双合谷配双太冲,不仅可根治精神分裂症,还可治高血压与双手颤抖症,乃是保健与长寿要穴,也是防治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小儿自闭症的希望所在,这些点都是通过大脑为杠杆发挥作用的,因而离大脑越远,其作用就越大,脚穴的神奇处正是因此而生。耳穴为先锋,是因

1、手穴是帝,耳穴是后,耳穴安全于手穴;

2、肾、脑、耳三位一体,与大脑关系密切;

3、耳穴反映全身所有高升点,集中而敏感,是四两拨千斤之术,用力小而收效大;

4、耳朵小容易找“高升点”,也能准确判断病情;

5、保证安全,压住不动以保护皮肤,学不会压耳穴,就学不会人体X形法,我的第四本书主要推荐压手穴,这并不矛盾,我希望能把耳穴与手穴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再加上大X形,威力就更大,要时时刻刻处处想到用大X形,其潜力一定是很大的,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会出现人间奇迹。

(4)普通平衡力与神奇平衡力。平衡力即是内药,这是前人所未提,而由我提出的新观点,普通平衡力是健康的基础(有先天与后天之分,重在后天)。普通平衡力的特征:

1、与生俱来,活着即有,由人体五行运转而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其自动治病,效果不明显,体强者快,体弱者慢。普通平衡力非常重要,因防胜于治,它是健康的保证。提高普通平衡力有四宝:捏脊、压脐、大脑按摩操、揉涌泉。捏脊:滋阴补血,可治百病;压脐:补气,调节性功能;大脑按摩操:益神,防病;揉涌泉:滋阴益精。百会是天穴,常压益神,涌泉是地穴,常压补精,神阙是人穴,常压补气。眼为神之窍,闭目可养神;耳为精之窍,声静可养精;口为气之窍,少言可养气。取耳、手、脚八要穴:心、肝、脾、肺、肾、皮质下、枕、脑点。常压可提高普通平衡力,取体穴:双合谷、双太冲、双足三里、双胃肠点、双三阴交、双内劳宫、百会、神阙、涌泉,常压可增普通平衡力。

人之精神来源于心与肾,气力来源于肺,抗病来源于肝,基础是脾,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后天之本重于先天。

神奇平衡力是医生通过指压或棒压“高升点”而产生的不可思议的神力,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一是准确地找到病变低沉点与相应高升点,尤其是相应高升点;二是感觉要强烈,时间越长越好;三是贵在坚持,急症要重视巩固,慢症要分疗程进行,或不分疗期长期治疗,愈后要重视巩固治疗效果,普通平衡力着眼点是保健,神奇平衡力是用于治病,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只有普通平衡力强大之人,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神奇平衡力迅速治好疾病,反之则难以达到速效的目的,要重视防病,把保健与治病有机地结合起来。

篇2:周尔晋老人讲稿

小儿百脉汇集于掌,适宜于5岁以下小儿的推拿法有多个版本,而以周老的最为简单、实用。今将周老小儿推拿法的有关内容从《火柴棒医生手记》中单独抽出,并参考其他版本作了少量补充,供人们试用。

一、小儿推拿手法

1.清、补脾土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2.清、推大肠

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揉法为补,自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心方向——编者注)为“清”,作用同清推大肠。

4.清肝木

部位: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

5.清心火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

6.清、补肺金

部分:无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肺金”实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

7.补肾水

部位:小指脂腹。

操作:肾水与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水”。

注意:“水”宜补不宜清,补肾水相当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

8.揉外劳宫

部位:第三掌骨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有清热、镇静、止痛作用。

9.推上三关

部位:小臂前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用。

10.清天河水

部位:小臂内侧,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侧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水”,是退热重要手法,还有宁心与安眠作用。

11.退六腑

部位:小臂后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自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注意:退六腑大寒,相当于中药之犀角、羚羊角,非40℃以上之高热,不可轻用。

12.分推肩胛骨

操作:沿肩胛骨骨缝从上向下推如弯月,名“分推肩胛骨”(如箭头所示),本手法宣肺止咳,对久咳急气患儿适用。

13.揉肺俞

部位:第三、四胸椎间,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操作:用双手拇指指尖作揉法(右手为顺时针,左手为逆时针)。

14.推脊柱

部位:上起大椎穴,下至尾骨之间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指指腹由上而下直推,名“推脊柱”,为退热重要手法。

15.推尾椎

部位:自第4节腰椎到尾骨之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为补,又名“推七节”;下推为“清七节”。补法止泻,清法治便秘。

16.揉长强

部位:肛门与尾骨之间。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长强”。可止泻。

17.捏脊

操作:以双手拇指与食指并拢,从尾椎骨沿脊柱两侧向上捏(成人高血压患者从颈部向下捏至尾椎骨),连皮带肉用力捏起即放下,一起捏至颈部发际处为止,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

说明:捏脊多用于治疗小儿积聚一类的疾患,如食积、疳积、呕吐、便秘、泄泻等,故又称“捏积”;还可消除肝、脾肿大,并有医治百病与抗癌作用。

18.揉内关

部位:伸臂仰掌,腕横纹上2寸(以患者的手量)两筋之间。

有宁心安神,镇静止吐作用。

19.揉、压足三里

部位:外膝眼下3寸(用患者的手取),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说明:在周老小儿推拿诸多病例中,唯有“急救中毒性菌痢患儿”一例,用的是指压双足三里附近的“高升点”,其余皆按揉足三里。有强壮、消炎、治胃肠道疾病作用。

20.揉三阴交

部位:内踝尖上3寸(用患者的手取),胫骨后缘稍后。

附:小儿推拿用润滑剂

为减轻摩擦,避免损伤小儿皮肤,损伤时可将姜汁、葱白汁、酒精或清水等涂于推拿部位,这些润滑剂可根据病情、时令选用。有强壮、消炎作用,对治肠炎、泌尿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成效。

二、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方

摘自《火柴棒医生手记》

1.早产女婴(不足2公斤,第236页)

每天捏脊一次(5遍),取左手补脾土2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100次,补肺金200次,补肾水200次,揉板门150次,推上三关150次。

2.先天性哮喘(1岁以下/2岁以上,第170页)

取左手补脾土200/300次以上,清心火、清肝木各100次/各200次,清肺金300次/300次以上,补肾水200次/300次以上,揉外劳宫100次,推上三关200次,分推肩胛骨(此是主穴)50次/100次。

3.先天性心肌炎(2岁,第143页)

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清肝木200次,清心火200次,补肺金300次,补肾水300次,揉内关300次,揉三阴交300次,捏脊5遍。

4.中毒性肺炎,高烧41℃(2岁,第42页)

清肺金300次,清脾土、清肝木、清心火各300次,补肾水4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上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

5.百日咳(1-2岁,第66页)

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肺金300次,补肾水3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上三关300次,分推胛骨100次,揉肺俞50次。

6.疳积(2岁,第46页)

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补肺金、补肾水各300次,揉外劳宫150次,推上三关300次,揉双足三里300次,捏脊5遍。

7.疳积兼肠炎(2岁,第153页)

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推大肠200次,揉板门2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补肺金、补肾水各300次,推上三关300次,捏脊5遍,揉双足三里200次,揉双三阴交200次。

8.腹泻(3岁,第53页)

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推大肠200次,揉板门200次,推上三关300次,推尾椎300次,揉长强300次,揉双足三里300次,捏脊5遍。

9.中毒性菌痢,高烧40℃(4岁,第145页)

治痢与退热双管齐下: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推大肠200次,揉板门15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补肺金各150次,补肾水300次,推上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捏脊5遍,指压双足三里附近的“高升点”5到7分钟。

10.白血病,高烧40℃(4岁,第127页)

采取以捏脊为中心的降热与水肿的医治法: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补肺金各150次,补肾水300次,推上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捏脊5遍。

11.休克(5岁,第60、73页)

掐人中,掐揉手精威两穴,捏双脚太溪、昆仑及揉背部双肺俞。

说明:“精威”是“精宁”与“威灵”之合称。此两穴在手颈部两侧用单拇指甲掐之,或用中指端作揉法,两穴掐5-10次,揉100-200次。

12.感冒发烧(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清肺金300次,清心火、肝木各200次,补肾水、脾土各300次,推三关300次,推天河水300次,推脊200次,若高热40度以上,加退六腑300次。

13.感冒咳嗽(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清肺金300次,补脾土、肾水各300次,揉外劳宫100次,推三关300次,分推肩胛骨50-100次,揉肺俞100次。

14.呕吐(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补脾土300次,清大肠(从虎口推向指尖)100次,推板门(从掌根推向指尖)100次,按双足三里3-5分钟,揉涌泉100次(左旋)。又吐又泻,加揉尾尖300次,推尾椎300次(由下向上)。

15.便秘(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清大肠300次(由虎口推向指尖),清脾土300次,清心火、肝木各200次,补肾水300次,清肺金200次,指压双外关穴3-5分钟。

16.小儿夜啼(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补清脾土各15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补清肺金各150次,补肾水300次,捏脊(自下而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17.遗尿(五岁以上小儿,五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补脾土800次,补肾水800次,推三关300次,揉丹田20分钟,按压百会2-3分钟。

18.脱肛(五岁小儿,五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补脾土300次,推大肠100次(从指尖推向虎口),补肺金300次,推三关300次,揉外劳宫100次,摩丹田5分钟,推尾椎(向上)300次,揉尾尖500次,压百会2-3分钟,捏脊,自下而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14.小儿盗汗(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补肺金300次,补脾土、肾水各30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揉外劳宫100次,捏脊,从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20.小儿口舌生疮不吸奶(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清心火、肝木各200-300次,清肺金300次,清脾土300次,补肾水300次,揉内、外劳宫各100次。

21.小儿皮肤病与瘙痒症(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清肺金300次,清心火与肝木各200次,清脾土300次,补肾水300次,清心火与肝木各200次,清脾土300次,补肾水300次,捏脊从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揉双曲池穴各100次。

22.小儿腹胀不适(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清脾土300次,清大肠200次(由虎口推向指尖),清板门200次(由指根推向指尖方向),清心火、肝木各100次,补肾水300次,捏脊从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压双足三里2-3分钟。

23.小儿厌食(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补脾土30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补肺金、肾水各300次捏脊从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压双足三里2-3分钟。

24.小儿舞蹈症与多动症(四岁小儿,四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清脾土400次,清肝木、心火各300次,清肺金300次,补肾水500

次,揉双合谷、双太冲各3-5分钟,捏脊,从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25.小儿大脑发育不全(四岁小儿,四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补脾土500次,清心火、肝木各300次,补肺金、肾水各500次。揉双合谷、双太冲各3-5分钟,捏脊,从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26.小儿自闭症(五岁小儿,五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上一篇:在活动中体验下一篇:修武县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