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工程

2024-05-16

共享工程(通用8篇)

篇1:共享工程

服务百姓 全民共享

----文化共享工程关注民生 惠及亿万群众

发布时间:2009-04-12 07:05 来源: 作者:杜洁芳

有专家这样评论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文化共享工程将从根本上改善中国基层文化资源薄弱的现状。

从2002年启动以来,文化共享工程不断向基层延伸,服务内容形式不断丰富,尤其2004年成立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其工程资源库总量已经达到73.91TB,大量文艺、科技致富、教育等文化资源通过各种形式源源不断地流向广大基层,并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截止到2008年底,自建、合建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67.3万个,其中,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村级基层服务点40万个,全国农村中小学服务点25万个。在极为广阔的范围内,农村、社区群众中已有2亿多人次享受到文化共享工程提供的文化、科技、经济、卫生、教育等多种信息公益服务。

根据文化共享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文化共享工程将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村村通”,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创新工程和惠民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2007年1月8日,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要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多种传播方式为手段,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到2010年,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村村通”。中央财政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列为“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的文化建设工程,从2007年至2010年,投入24.76亿元支持工程建设。2007年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把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列为5项重点文化建设工程之一。温家宝总理2008年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开展以来,各级文化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和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在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上的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创新工程。

5年来,管理中心在文化部的领导下,不断开拓创新,推动工程进展。首先在资源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截止到2008年底,管理中心直接负责建设的资源达到18.8TB,通过争取捐助、自建、共建、优惠征集、市场化采购等形式征集了大量视频节目。通过各种方式,管理中心向各地发送了大量资源。

文化创新的重大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是我国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创新。全球信息化进程加快后,如何消除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差距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从我国当前发展的重点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

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渠道需要创新的工作思路。管理中心作为具体承担文化共享工程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对新形势下做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有深刻的认识,不断研究如何让这个文化创新工程在基层扎实有效地推进,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和社会和谐做出贡献。全国各地的各级实施单位在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中大胆探索,在工程管理、资源整合、传输方式、服务模式、技术应用等实践方面都有创新。

多年来,文化共享工程的各级实施在基层服务方面创建了很多值得推广的模式,例如河南、山西等地采用IPTV技术,依托宽带互联网,通过电视机+机顶盒开展文化共享工程服务;辽宁、海南、青岛、佛山、深圳、遵义、天津、辽宁等地将文化共享工程与有线电视(数字电视)进行有机结合,使文化信息资源传递到千家万户;山东、湖南等地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视频点播技术(CDN+VOD技术),使用户就近取得所需资源,提高了网络应用效率;陕西、四川、浙江等地依托虚拟专用网(VPN),使资源的传输和管理更加安全、可靠、方便;上海将文化共享工程与城市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依托社区信息苑,将文化共享工程资源与信息委、教委、城建、团市委等单位提供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实行“一站式”服务,为广大市民打造了家门口的文化数字家园。此外,管理中心通过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依托国家政务外网向各省传输资源;在浙江建立了同步更新的镜像站系统,大大提高了南方电信用户访问文化共享工程网站的速度,有效缓解了网络延时问题。

共建机制是文化共享工程能够迅速发展的一个创新。2006年4月,成立了由文化部牵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卫生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务院法制办10个部门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多年来,在工程的资源、载体、宣传、网点等建设上得到了各方的积极支持。财政部积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工程建设,截止到2008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5.6亿元,地方财政累计投入15.3 亿元;国家图书馆与管理中心开展了全方位合作,积极支持文化共享工程工作,现已提供2.62TB数字资源,今后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还将依托文化共享工程技术网络平台提供服务;中组部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基层服务点建设和资源建设等方面积极加强与文化共享工程的共建共享;教育部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专用卫星频道传递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并要求有条件的远教基层点向农民开放,扩大了文化共享工程的服务范围;中宣部组织新闻媒体加大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报道;中央文明办支持建设了一批基层服务点;国务院法制办在制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对为扶助贫困开展公益服务制定了特别条款,为文化共享工程资源使用和网络传播提供了法规保障;国家版权局积极动员著作权人参加向文化共享工程提供著作权使用许可捐赠活动;国家广电总局协调有关电影制片厂,为文化共享工程无偿或优惠提供了一批农村电影作品版权使用许可,丰富了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内容,并于2009年1月19日,双方合作在辽宁开通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辽宁平台”,被称为“辽宁模式”。

在技术创新方面,文化共享工程针对文化共享工程管理的特点,建立了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市?筑县级支中心、乡镇?筑街道基层服务点、村?筑社区基层服务点五级层次的网络化协作基础性平台。针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的特点,建立了以元数据、对象数据的标准规范为基础,以资源库和资源目录为中心建设内容,以版权管理为基本建设保障,实现数字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整合、存储、检索、发布和维护等功能的资源建设体系。针对文化共享工程网络传输的特点,通过技术创新建立由主传输体系和辅助传输手段构成的网络传输体系。主传输体系是将互联网、卫星网、有线电视网等多种网络有机结合,形成覆盖全国的文化共享工程网络传输通道。辅助传输手段主要包括光盘、移动硬盘、移动存储播放器等,作为主传输体系的补充。

服务是终极目标

文化共享工程的最终落脚点是服务基层。为了满足各地群众求知、求富、求健康的需要,管理中心和各级中心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摸索总结不同服务模式,拓宽了服务范围,取得很好的效果。

这主要表现在服务效果逐步显现,基层工作队伍初步建立。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四川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宣传公共图书馆服务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百场流动讲座”等活动,使超过250万人次受益。河北的“网上跟我唱”丰富了河北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云南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结合,在播放电影前,先播放文化共享工程多媒体资源。广东、广西、天津等省级分中心、市县支中心联合开展网上信息服务,解答咨询200多万例,远程传递电子文献超过450万篇。在队伍建设上,各地通过集中和分散培训,使基层工作队伍初步建立起来。文化共享工程现已拥有一支近68万人的专兼职工作队伍,活跃在资源建设、技术保障、开展服务等各项工作中。

结合国家重大事项和节假日策划活动开展服务。近年来,管理中心结合国家的重大事项和节假日策划并举办了系列活动:2008年,为支持抗震救灾建立“赈灾服务点”赠送专用设备和数字资源,为迎接“奥运”在全国开展“文化共享奥运行”活动,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策划举行了“文化繁荣,岁月如歌”全国巡展。此外,配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举办“楷模光辉照我心”活动;结合中国少年儿童歌曲推广计划举办“唱希望之歌,看抗日电影”活动;在中小学暑假期间推出“仲夏夜开心急转弯”活动;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举办“纪念抗战·永保和平”等活动;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长征经过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文化共享长征行”活动,向沿途基层单位赠送设备、图书、光盘;为庆祝建党八十五周年,编制系列光盘下发基层,开展拥党、爱国教育活动;在2005年和2009年的元旦、春节期间,特制下发“双奖好戏送下乡”、“乡风文明好戏来”、“文化共享和谐风”、“文化共享幸福花”、“文化共享新春乐”系列光盘,将高水平舞台艺术作品传递到基层农村; 2006年春节前后,在贵州遵义举行“文化共享工程遵义新春服务行”活动,近万名群众参加„„

结合各地的信息化建设和文化建设开展服务。近年来,各地结合当地信息化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的新模式。北京市将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与基层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艺术档案建设相结合,实现了文化信息传播、图书馆图书借阅和文艺作品欣赏三类服务的整合,进一步促进了北京文化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建设。上海市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和城市信息化建设、城市中心馆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建设、城乡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紧密结合,使服务延伸到社区信息苑、高校、街道、企业、中学、军营、监狱、寺庙、进城务工者居住区。浙江省把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各级图书馆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相结合,重点建设省市县三级服务网络。广东省东莞市将文化共享工程与区域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数字图书馆体系建设相结合,研发新一代集群管理系统,促进文化共享工程向基层的延伸。其他各省则普遍将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与数字图书馆建设,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乡镇、文化先进县、文化示范村等紧密结合,使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渗透到城乡的各项工作中。

结合党员干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服务。各地因势利导,开展了多种模式的合作共建。山东省文化共享工程与山东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全面合作,实现了硬件设施和服务网络合一、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和技术平台合一、基层点日常管理和运营统一,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全国第一个建立起了覆盖到所有行政村的基层服务网络。湖南、贵州、浙江、吉林、黑龙江等省也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结合,实现了在基层点的硬件、人员、资源、经费、管理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共享。浙江省宁波市还把文化共享工程镜像服务器接入宁波教育城域网,使文化信息资源服务覆盖了所有校园。

结合网上参考咨询开展服务。2005年4月以来,在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广东省分中心与福建、广西、天津、山东等12个省市的30个各级中心开展了网上联合参考咨询工作,依托这些分中心整合的90万种电子图书,2000余万篇期刊论文,35万篇博硕士论文,20余万篇会议论文,3.5万件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86万件专利说明书以及各分中心建立的规模庞大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和特色资源库,积极利用互联网为读者服务。

结合面向农村的其他工作开展服务。文化共享工程与中宣部“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相结合,由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投入1100万元,合作共建300个乡镇宣传文化中心,作为文化共享工程示范点对外提供服务。向100个全国妇联“美德在农家”的基层点提供设备和数字资源,提高了这些基层点的服务能力。四川省为此特别策划举办了“科技服务乡村行”活动——将文化共享工程中适合农村、农业、农民的资源通过乡镇文化宣传中心开展服务。山西、江苏、青海等地结合农村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的扶持工作,开展了各类富有地方特色的服务。

结合信息服务商的市场拓展开展服务。为加快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的建设并弥补资金投入的不足,各地也以开放的姿态探讨与有关部门的合作模式。青岛、佛山、深圳、海南、杭州、天津等通过有线数字电视向当地520多万户居民播放文化信息资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辽宁平台的开播,使文化共享工程通过有线电视走进226万户农民家庭。山西、福建、浙江等地与中国网通、中国移动合作,加快服务网络建设的进程。吉林、河北、湖北等地与网吧联合开展信息资源服务。

今天,触角已经延伸到广大农村、社区的文化共享工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文化共享工程网络体系,以互联网、卫星、有线电视、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在其实现功能的途径上,经过多年实践,与传统文化服务体系逐步接轨,成为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

未来,随着其资源的日益丰富和基层服务点的普及,一个立体、多样化的文化服务渠道将为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提供越来越强的动力。

篇2: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是一项受到党中央、自治区高度重视的文化创新工程,对于迅速扭转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朋友对科学文化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面对全县基层文化设施陈旧、文化投入不足、文化资源匮乏,广播电视覆盖面小,信息转送滞后,新思想、新科技的宣传、推广受局限的现状,县委、政府深感责任重大,在自治区启动共享工程后,立刻认识到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传播科学知识、先进文化,引导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丰富和活跃农村基层文化生活的巨大推动作用,并引起高度关注,决定以共享工程建设为契机,把传播先进文化、转变致富理念、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共享工程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并采取有力措施,使共享工程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大投入,加强基础工程建设。投入20万元,先后为县图书馆购置了40台电脑、1台服务器,建起了面积50平方米的电子阅览室,进一步巩固完善了县中心阵地建设。二是加强乡镇、社区文化阵地建设,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建立完善乡镇、社区文化站、基层服务点管理制度,加强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管理;各乡镇场、社区设立1名专兼职文化干事,明确文化专干职责,指导各基层服务点做好群众需求双向反馈工作。利用文化站现有资源、设施设备为基层服务点提供服务。做到了人员、阵地、牌子、设备、制度“五落实”。三是构建遍布全县的基层服务网络,改善基层文化工作手段陈旧落后的状况。各社区服务点依托文化活动室的便利条件,由县图书馆向服务点提供图书、杂志、音像资料等,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每个乡镇选择3-5个人员相对集中、种养殖前景较好的行政村(京星农牧场、南梁台子各选1个村)作为基层服务点,示教合一,现场指导。在村党员电教播放点增挂文化活动室牌子,每个服务点指定1名管理人员。并为基层服务点配备了电教器材、农村实用技术图书及其它各类图书、光盘。充分利用农村党员电教室设施设备的优势,使党的方针政策、科学技术信息以更加新颖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迅速走向千家万户。使共享工程真正起到面向基层、服务大众的作用。目前,共建立较有影响力的基层服务点6个(乡镇5个、社区1个)。

二、整合信息资源,使共享工程在基层开花结果

由于条件所限,乡下群众不便于到县城享受优质的网络资源,将新思想、新科技用一种直观、易懂的形式送到农民身边就成了及时雨、雪中炭。为了使群众对农业新科技能够看得懂、用得上、见效快,县委、政府组织文化、农牧、卫生等部门到基层调研,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搞清为群众送去什么、怎样送之后,利用共享工程网络资源内容新颖、实用性强、信息量大、数据传输快捷方便的优势,认真搜集、下载适用于当地群众的政策法规、先进性教育、农业科技、文化体育、防疫保健、科普知识等共享(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工程信息资源,特别是大量收集农村实用技术信息,并将下载的共享工程资源信息刻录成vcd光盘或宣传资料,通过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及其它途径传输信息,扩大宣传面,使群众快学技术,早得实惠。一是通过协调组织、宣传、农牧、林业、卫生和计划生育、公安等专业部门,将各类信息资源通过业务部门的工作,传播到千家万户,使群众受益。二是向各乡镇文化站、村基层服务点直接提供图书、光盘支持,由各服务点直接面向群众服务。三是利用“三下乡”、宣传周、农村集市、节假日等,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在各乡镇集中向农民赠送、或以成本价向群众发放共享工程光盘和实用技术资料,并现场接受咨询,解决实际问题。四是针对种养殖户在种养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从共享工程网络资源库中下载相关内容,刻录成实用光盘,免费赠送给种养植户或种养植集中连片的村组及文化中心户,使农业科技推广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五是在各乡镇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为农民播放农村实用科技及生活小常识方面的科技信息240余场(次),培训农民12000余人。此外,县中心还利用图书馆多媒体室播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传送的科技、文化、卫生、少儿科普等方面的视频资料,深受群众欢迎。

县级分中心成立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共刻录发放《党员先进性教育》、《温棚蔬菜、瓜果、药材种植技术》、《鱼病防治技术》、《肉牛、肉羊养殖技术》《科学应对禽流感》等280种科教、实用技术光盘14000余张,宣传资料8000余份。共享工程的实施,为新时期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搭建了新的平台。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和科技信息资源,普及到广大农村基层,对打破农村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积极推广农业适用技术、节本增效技术,帮助村民及时了解到相关市场、技术信息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不少村民都反映,通过“信息共享工程”,他们的眼界更宽了,信息更灵了,增收致富的本领更强了。

三、推进共享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因县财力薄弱,在共享工程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上投入显得力不从心,县中心电子阅览室面积需要进一步扩大,目前尚无多功能展映厅。特别是乡镇、农村基层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上存在问题较多,影响了共享工程实用效果。

二是共享工程在服务群众方式上有些单一,目前尚未建立遍布城乡的共享工程信息资源网络,仅靠刻录光盘、发放宣传资料,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思想教育、科学文化需求。

三是共享工程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

四、今后打算

(一)进一步扩充文化设施网点,以县图书馆、乡文化站、基层服务点为实施主体。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网点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加强文化、科技信息资源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为深入推进共享工程的实施打好基础。

(二)努力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用活、用好。积极采用图书馆成熟技术,借助数字电视和远程教育服务网络,大力开展公益性服务。尤其加强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以先进文化教育广大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多种形式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将地方影视戏曲、音乐歌舞、美术等艺术表现形式纳入共享工程服务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共享工程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县直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使共享工程服务群众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共享工程”真正成为文化创新工程。

篇3:漫谈文化共享工程

关键词:文化共享,技术保障,管理制度

“文化共享工程”将充分的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 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的精华和贴近生活的现代社会文化信息资源, 对全国现有各门类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加工整合, 建设成中国文化中心和网络中心的互联网信息。它开辟了新的途径, 文化共享传播的渠道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受限制,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 并结合实际来适应时代的需要;服务的实施, 能够实现广大群众对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结合农村远程教育, 对农村资源配置的调整与平衡智能化。解决了农村文化和娱乐的匮乏, 丰富了农民的信息, 支持当地村民的经济发展, 引领当地文化和艺术潮流, 传播了经典和灿烂的中华文化。

无论我们付出多大努力, 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能依靠自己的藏书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和广泛的信息需求。只有通过对其他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 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共识。

一、图书馆界信息资源共享的最佳模式

在现阶段, 我国图书馆界信息资源共享有多种配置模式, 根据其配置方式, 归纳如下:

1.政府分配共享

资源的分配全部由各级政府完全供给资金。作为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平性和社会公共的福利事业的实施, 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 定期地分配特别的专项基金, 信息资源共享, 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 指定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共享。

2.合作共建共享

由行业协会或机构组织负责, 让成员自由发展, 在利益共享的基本原则上, 平衡、合作, 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系统, 小组共享结果。这种共享, 基于共享信息资源的高度认可, 共享的重要性, 能够促进整体进步的重要价值, 主动积极参与共享活动。

3.政府扶持共建

政府补贴、参与者贡献、建立共享的一部分。各级政府在宏观上鼓励共享活动, 并共享活动的部分资金或政策支持, 以促进共同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共享成员在共享范围内指定相应的共享系统, 合理配置合作建设费用, 享受共享的结果。

二、共享工程技术保障不断改进, 运行维护得到加强

市支中心每年平均组织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文化活动30余项, 通过“悦读纪”文化沙龙、“文化共享工作者座谈会”、“文化年货带回家”、“欢乐共享过大年”等活动载体积极开展文化服务与宣传, 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参与和媒体的关注。

一直以来, 市支中心以狠抓共享工程基层标准化站点建设为重点, 每年对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点进行走访和调研, 对基层服务站点规章制度、配套设备与资源的使用效率、各基层站点的资源交换、服务规范化等项目进行了督导与检查, 并且配送了近10TB资源。优秀文化信息资源的社会覆盖面大大增强, 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形成以市支中心为中心, 县 (市) 、区支中心为纽带, 县镇、街道、社区、村屯为基层站点的网络化布局。其中乡镇基层服务点67个;村基层服务点549个, 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共建站点485个, 自建站点212个;街道基层服务点20个;社区基层服务点52个;学校基层服务点242个, 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共建站点256个;其它站点5个。共享工程资源获取主要来源于网络, 资源获取后要经过审核、加工、配送等几个环节, 资源存储于我馆共享工程服务器。

三、文化共享工程拥有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

放置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设备为专用设备、其机房要加强管理, 不得随意转借他人使用。文化共享工程设备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 泄露国家秘密, 颠覆国家政权, 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 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 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谣言, 扰乱社会秩序, 破坏社会稳定的;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 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 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文化共享工程中心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部分地区重视程度不够, 基层服务点发展数量仍然需要提高, 资源建设与广大城乡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高水平的技术骨干队伍有待建立, 运行机制和管理手段急需完善, 数字信息服务能力尚待提高。

参考文献

[1]汪琼.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 2007 (8) .

[2]李瑾.区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问题与对策[J].新世纪图书馆, 2007.

篇4:为文化共享工程“铺路”

据介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下文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项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通过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地(市)、县(市)、乡镇、街道(社区)和村服务点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文化共享工程的目标是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为大众服务。

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主任李宏介绍,目前这一工程已经构建起了六层网络,拥有了数十个覆盖点。未来,文化共享工程会将文化资源数字化作为一个主要的拓展方向。他表示,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深入建设和互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根据协议,合作三方将共同促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升文化共享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惠民的能力和水平,合力推进最新信息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应用,共同开展云计算应用、云平台建设、云桌面推广等相关前沿技术研究,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

“华为将充分发挥自身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技术、成熟的网络技术和多样化模式创新能力。”华为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表示,通过本次三方战略合作,与管理中心、天闻数媒公司携手推动诸如云计算、桌面云等多项先进技术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应用。他将华为在这次三方合作中的作用形象地比喻为“铺路建水库”。

篇5: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方案

充分认识加快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推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扩大优秀文化资源传播,进一步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目的和意义

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是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的一个具体措施。共享工程的实施,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传送到广大群众身边,以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共享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加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丰富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有利于提高我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目标

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我区支中心建设任务,完善相关功能设施建设,逐步建成以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为龙头,以镇、村和社区为网点,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使广大基层群众能够普遍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

1、职能要求

区级支中心职能:区级支中心是提供全区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和地方资源征集制作的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将全区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对外提供网络资源服务,存贮由国家中心、省中心和市中心提供的资源,并提供信息服务,利用共享工程网络宣传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群众。

2、场地建设

按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系统配置标准要求,所需面积为500平方米,主要用于中控室、电子阅览室、综合业务加工室。

3、技术要求

区级支中心技术要求:互联网采用光纤专线接入,带宽为10M以上,局域网通讯能力为1000M;中心域网工作总数不低于50台(包括电子阅览室);配置共享工程专用存贮空间不低于20TB,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设备条件可支持镇服务点和基层服务点的资源利用服务。中心配备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资源存贮设备、音视频采集加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全文数字化软件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多媒体制作计算机、不间断电源、投影仪、防病毒软件等。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级分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建设配置标准的通知(办社文函〔〕371号)要求和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关于下发年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文办发〔〕178号)文件中关于县级支中心建设的设备技术标准完成设备配备工作。

4、经费保障

(1)设施设备经费

主要设施设备购置配备经费由中央财政担负,场地建设、机房装修和相关设施经费由区财政担负。

(2)日常运行维护费

每年5万元日常运行维护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支中心日常运转、维护、流动服务补贴以及其它各项业务工作所需。

(3)设备安装

设备的安装、调试由供货单位负责,省分中心监督完成,区文化和财政部门验收认可。

四、具体标准

1、区级支中心配套设施建设:

(1)中心机房: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机房内安装配电箱、防静电地板、防雷系统、地线系统、24小时专线电源、防火器材、机房空调、电话、机房集成设备、综合布线、机房装修等。

(2)综合业务加工室: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桌椅等。

(3)多媒体视听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配备投影机、投影幕、有源音箱、摄像机、照相机、桌椅。

(4)电子阅览室: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主服务器、交换机、电脑均应升级换代,适应共享工程的新要求。

(5)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巨幅共享工程标识标牌,活动预告及工作宣传图片栏。

(6)支中心区域内所有机构和设备实现光纤接入和区域互联。

2、数字资源建设及目的

(1)建立镜像,存储空间不少于10TB。用于存储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省级中心和市级支中心的数字资源。

(2)结合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在现有自建数据库的基础上,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新购和完善,确保为本地区基层服务点提供数字资源服务。

(3)电子网络信息服务。以网络中心机房及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为实体,以网站为平台,将网站建设成为拥有单位传统信息、特色资源信息、开展网上业务和网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4)建立区级文化共享工程培训中心。利用区级支中心人才及资源对全区基层网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及服务培训和开展公益性专题讲座。

(5)开展远程信息服务,即为我区读者提供全国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

(6)决策参考信息服务,即为本地区党政部门、重点科研项目、生产科研课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咨询为重点,提供课题研究与信息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专题信息汇编、题录、调研报告、综述报告等。

(7)跟踪命题服务。主要面向企业、事业、科研、农业、生产单位所提出的各种课题项目,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课题跟踪、专题查新、技术成果水平鉴定、科技情报调研、专项课题咨询等。

(8)整理、发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纳入数据库管理。

五、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区级支中心建设费用由区财政解决,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设备采购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区财政按八二比例投入,实行政府采购;日常工作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设备的维护、运转、电信网络使用、信息整合、数据库建设、技术人员培训、基层服务等工作。

2、人员保障。文化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建设工作需增加编制2人,配置专业技术人员。

3、技术保障。文化共享工程必须确保安全运行,因而系统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和技术支持均应得到保障。

4、宣传到位,提高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效果。通过市、区媒体报道,印发宣传资料和开展活动等方式,加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力度,区级支中心负责所在区基层服务点宣传资料的收集,并上报市级支中心。

5、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各方社会力量。与电信、网通等相关部门和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紧密配合,利用互联网、数字电视技术将文化共享工程的优秀文化资源送到千家万户。

六、组织机构

篇6: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汇报

(2012年8月1日)

环县位于庆阳市西北部,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全县有21个乡镇(办)、251个行政村、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7%,属国贫县。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后,我县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将共享工程作为推进文化创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环县的重要抓手,扎扎实实地组织全县共享工程项目的实施,先后投资630多万元,在曲子等20个乡镇建成了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投资870多万元,建成“农家书屋”251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个,村级服务点230个,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现将我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环县支中心于2009年12月份建成投入使用,设备总投资70万元。其中:建成电子阅览室40平方米,多媒体室35平方米,主控机房15平方米,综合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共设坐席60个。2010年3月,与县电信局协商,专线以每月2000元月租,通过10M光纤接入互联网,100余台计算机都可浏览共享工程的信息,现已向社会全面免费开放。支中心的建成,进一步推动了我县图书馆基础建设,实现了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管理。2009年至2011年,1

分批在我县曲子镇等20个乡镇文化站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级服务点,在曲子双城等250个行政村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级服务点,其中有电信模式终端接收点23个,卫星模式终端接收点227个,23个电信模式接收点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一套设备,由县委组织部负责实施,227个卫星模式接收点由县文广局负责设备配发,县图书馆负责指导设备的调试、运行、人员培训、业务开展等工作,目前各基层服务点设备运行良好。

二、开展活动情况

在省中心、市局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两年多的建设运行,各站点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发挥文化共享,为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加快共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朋友对科学文化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面对我县基层文化设施陈旧、文化投入不足、文化资源匮乏,广播电视覆盖面小,信息转送滞后等现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以共享工程建设为契机,把传播先进文化、转变致富理念、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共享工程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并采取有力措施,使共享工程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0多万元,在县城建成了环江文化广场、道情皮影博物馆、体育场等设施,并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投资1800多万元,县乡投入16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文化站20个,“农家书屋”251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250个,覆盖乡村,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并多渠道筹集资金组织实施了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遗址、灵武台公园、兴隆山古建筑群等项目,使全县文化基础条件有了改善,为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全县文化事业发展搭起了平台。二是加强乡镇、社区文化队伍建设,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建立完善乡镇、社区文化站、基层服务点治理制度,加强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治理。通过招考、聘用等形式为全县21个乡(镇)配备文化站长21名、文化专干46名,社区文化专干17名,村文化管理员251名。明确了文化专干职责,指导各基层服务点做好群众需求双向反馈工作,利用文化站现有资源、设施设备为基层服务点提供服务。做到了人员、阵地、牌子、设备、制度“五落实”。三是构建遍布全县的基层服务网络,改善基层文化工作手段陈旧落后的状况。各村、社区服务点依托文化活动室的便利条件,由县图书馆向服务点提供图书、杂志、音像资料等,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每个乡镇选择3-5个人员相对集中、种养殖前景较好的行政村作为基层服务点,示教合一,现场指导。并为基层服务点配备了电教器材、农村实用技术图书及其它各类图书、光盘。充分利用农村党员电教室设施设备的优势,使党的方针政策、科学技术信息以更加新奇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迅速走向千家万户。

(二)整合信息资源,使共享工程在基层开花结果 由于条件所限,乡下群众不便于到县城享受优质的网络资源,将新思想、新科技用一种直观、易懂的形式送到农民身边就成了及时雨、雪中炭。为了使群众对农业新科技能够看得懂、用得上、见效快,县委、政府组织文化、农牧、卫生等部门到基层调研,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搞清为群众送去什么、怎样送之后,利用共享工程网络资源内容新奇、实用性强、信息量大、数据传输快捷方便的优势,认真搜集、下载适用于当地群众的政策法规、先进性教育、农业科技、文化体育、防疫保健、科普知识等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刻录成VCD光盘或宣传资料,通过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及其它途径传输信息,扩大宣传面,使群众快学技术,早得实惠。一是通过协调组织、宣传、农牧、林业、卫生和计划生育、公安等专业部门,将各类信息资源通过业务部门的工作,传播到千家万户,使群众受益。二是向各乡镇文化站、村基层服务点直接提供图书、光盘支持,由各服务点直接面向群众服务。三是利用“三下乡”、宣传周、农村集市、节假日等,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在各乡镇集中向农民赠予、或以成本价向群众发放共享工程光盘和实用技术资料,并现场接受咨询,解决实际问题。四是针对种养殖户在种养植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从共享工程网络资源库中下载相关内容,刻录成实用光盘,免费赠予给种养植户或种养植集中连片的村组及文化中心户,使农业科技推广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今年,图书馆已为农民群众下载家禽饲养、农作物栽培和法律知识等相关信息达3万多字,印发宣传资料 4

2000多份,制作宣传光碟6种300份。办视频讲座培训16场(次),受益群众4000多人(次)。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和科技信息资源,普及到广大农村基层,对打破农村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积极推广农业适用技术、节本增效技术,帮助村民及时了解到相关市场、技术信息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不少村民都反映,通过“信息共享工程”,他们的眼界更宽了,信息更灵了,增收致富的本领更强了。

(三)坚持创新,突出重点,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引向深入。

针对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热点问题,结合我县正在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效能风暴”行动,及时收集整理党的方针政策、理论创新成果,广泛开展图书音像资料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户等一系列活动,进行思想道德,民主法制教育、形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理论教育,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热情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行动。一是面向广大干部群众,突出政策理论教育。在县城北关、南关两个社区,进行了专题展播10余场次,共接待观众2000余人。二是面向中老年人,突出思想健康教育。为县老年活动中心开展了资源共享服务,根据老年人平时生活的诸多习惯特点,上网下载了《营养与健康》、《科学保健》、《晚年的幸福生活》等系列视频资料和战争题材的故事片、名著欣赏讲座、中国京剧音配像等为老年人们放映。同时,开展“夕阳红”电脑培训班3期,使他们获得了精神的强健与先进文化的关爱。二是面向 5

广大青少年,突出思想道德教育。与县教体局联合,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展活动。为环城小学、南关小学、一中、四中等4所学校,利用图书馆的投影仪到教室播放优秀影片和礼仪知识讲座10场(次),受教育学生2700人(次)。切实加强和改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三、推进共享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因县财力薄弱,每年只能列支2万元运行经费,县中心电子阅览室面积需要进一步扩大,目前尚无多功能展映厅。乡镇、农村基层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上存在问题较多,影响了共享工程实用效果。

二是共享工程在服务群众方式上有些单一,目前尚未建立遍布城乡的共享工程信息资源网络,仅靠刻录光盘、发放宣传资料,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思想教育、科学文化需求。

三是共享工程信息资源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

四、今后打算

一是进一步扩充文化设施网点,以县图书馆、乡文化站、基层服务点为实施主体。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网点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加强文化、科技信息资源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为深入推进共享工程的实施打好基础。

二是努力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用活、用好。积极采用图书馆成熟技术,借助数字电视和远程教育服务网络,大力开展公益性服务。尤其加强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以先进文化教 6

育广大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多种形式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将地方影视戏曲、音乐歌舞、美术等艺术表现形式纳入共享工程服务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共享工程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是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县直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使共享工程服务群众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创新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共享工程”真正成为文化创新工程。

各位领导,我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在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下已初见成效,但目前的运行状况距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希望上级领导和业务部门能够在资金、技术等方面能够给予大力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一定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群众面前,一定会成为老百姓满足的文化信息工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

篇7:单位工程质量目标考核制度共享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各承包方承建的工程施工完成后,单位工程是否达到预期质量目标的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各承包方。

2、术语

预期质量目标:是指工程开工前制定的各项必须要达到的质量指标。

3、管理职能

本标准由监理部归口管理,各承包方认真贯彻执行。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工程开工前单位工程质量目标制定

4.1.1 工程开工前,由监理部牵头,协助主管领导召集各承包方相关人员,制定本工程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

4.1.2 在充分考虑影响施工的各项因素后,如人员、机具、材料、方法、环境等,制定出与本工程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

4.1.3 工程质量目标中的各项指标不能低于硅业公司总体目标,并列入质量检验计划中,作为项目工作考核的一项内容。

5、检查与考核

5.1检查

5.1.1 工程竣工后,送交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评定。

5.1.2 工程质量评定结果出具后,与开工前制定的质量目标相比较。

5.2考核

5.2.1 具体执行《质量管理制度考核实施细则》。

篇8:共享工程

在共享工程建设中资源建设和利用是核心和灵魂,是共享工程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衡量文化共享工程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没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重庆在努力做好共享工程各级服务网点建设的同时,把资源建设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和总结建设的方法,扎实有效地开展共享工程资源建设。

重庆市文化共享工程自2003年建设以来,到2008年,已初步建成重庆市分中心1个,市少儿支中心1个,区县(自治县)级支中心18个,乡镇基层服务点184个,街道基层服务点10个,村级基层服务点63个,社区基层服务点6个,其他基层服务点10个。正在逐步形成全市文化共享工程的服务网络。通过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好的资源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共享工程资源库的建设也应着重其特色资源的建设。现试论述如下:

1 重庆市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现状

1.1 资源建设

截至2009年,重庆市分中心在已经存储国家中心资源近8000GB的基础上,自建重庆特色资源总量达到2800GB,其中民国文献资源2300GB、抗战文化和巴渝文化、三峡移民文化资源500GB。目前,一共建成“农村科普宣传库、地方文艺库、重庆美食库、三峡文化库、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库”5个特色资源库共计资源总量达到500GB,其中各类视频954部、文字近10万字、图片1500幅。农村科普宣传库包含视频48部,地方文艺库包含视频117部,重庆美食库包含视频712部,三峡文化库包含视频5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库包含视频72部。

1.2 特色资源建设

对部分特色资源采取制作与使用相分离的办法。重庆市共享工程分中心采用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作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资源,重庆电视台的各类文艺节目,重庆出版社的地方资源,重庆市教委的教学资源,重庆市农业局的农业资源等。同时,还尽量使用专业机构、专业人员所提供的资源,以提高资源使用的质量。

2 重庆市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存在的不足

2.1 具有地域特色的资源较少

市一级的歌舞、戏曲节目占有一定比例,而区县一级更具地方特色的歌舞、戏曲、民间艺术、书画精品、文物特藏等信息却较少,从而使文化信息多样性方面略显不足,使共享工程在普及乡土文化、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2.2 资源加工方面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

专业人才、资金设备、信息来源及版权等问题是目前影响文化信息资源加工进度的几个主要因素。由于共享工程相关机构没有专门的数字加工人员编制,要进行大批量的数字加工,特别是文本格式的数据输入,必然受到人力不足的制约;其次,经费不足,设备配置不到位,资源加工不能顺利进行。

2.3 由于经费短缺,文献资源的版权问题也困扰着资源加工的进展,文化系统自有版权的资源数量有限,社会上有版权作品的协调解决尚不顺利。

3 重庆市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构想

3.1 信息资源传输的时效性特点

共享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大型公益建设项目,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将各种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贴近大众生活的现代社会文化信息资源经过加工整理及时走进群众,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但前文所述共享工程存在的信息资源数量较少、内容陈旧且更新不及时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利用目的的最终实现。但就目前情形而论,上述问题,除资金、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等方面原因之外,还有知识产权的付费问题。因而,只有对症下药,切实寻求攻克以上难关的良策,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信息资源传输内容的新颖丰富,并具时效性特点。

3.2 信息资源建设的地域特色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对于共享工程受众而言,多样性的节目固然受大众欢迎,而地域特点鲜明的节目则更为广大受众所青睐。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资源其功能不仅仅在于满足人们对乡土信息的需求,它还可以成为远程乡土文化普及支持服务体系,在扮演搜集、保存文化信息的传统角色之余,同时也肩负着弘扬地方文化和积极创造新文化的重任。重庆市共享工程应发挥重庆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数量大、价值高,以及结合重庆具有抗战文化、巴渝文化、三峡移民文化的特点,抓住这个特色资源建设。重庆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上,实行“整体规划、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制播分离”的原则,力争做到不重复、不浪费,有特色、有价值、有针对性、有吸引力,达到资源的专业性与群众需求相结合的目的。于2003年,重庆开始着手规划《重庆市特色资源建设方案》,该方案2005年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完善后实施。几年来,重庆市共享工程紧紧依靠规划方案,建设了一批针对性强、广大读者喜爱的特色文化资源。

3.3 资源组织模式的多元化

建议在共享工程网站上开辟数字图书馆资源服务专版,将自建、已解决版权的数字资源以及外购的数字资源放在该专版内。通过共享中心的平台向共享工程各基层点提供服务并可以为各级共享支中心、基层点提供远程服务。积极探索资源共建共享的多元化模式。建议利用图书馆服务平台,整合各支中心的特色资源,为共享工程服务。

重庆在特色资源的加工上,为了达到制作高水平、使用高效率的目的,在重庆市分中心自己加工的基础上,重庆充分利用农村科普宣传库包含的计划生育、农村法律常识等农村科普知识视频,三峡文化库展示的壮丽三峡景色以及特有的人文风情,地方文艺库收纳的戏曲、文艺晚会、小品、音乐会等众多优秀地方文艺作品,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库收录的重庆地区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美食库收录的众多美食制作方法、养生之道、重庆美食探寻等视频,以及民国数字化文献,服务广大人民群众。重庆自己建设的特色资源,在重庆图书馆网站上设置了“共享工程”专栏进行发布;截至目前,文字和图片部分已对所有“因特网”用户开放,视频部分仅针对重庆图书馆内读者开放,丰富的特色资源受到读者的好评,从2007年12月开放至今,“共享工程”专栏点击率已达1.5万余次。

重庆共享工程资源建设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但也为重庆文化事业和图书馆事业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既要珍惜更要把握。我们要按照中央和国家的要求齐心合力加快发展把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推向的新阶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又快又好的文化服务,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资源建设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文化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现状进行讨论分析,进而提出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应有模式,并对进一步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共享工程,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永护.关于“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若干构想

[2]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论析

上一篇: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下一篇:小学生四年级作文一未来的海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