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执法年活动方案

2024-05-22

职业病危害执法年活动方案(精选6篇)

篇1:职业病危害执法年活动方案

XXXX煤矿2018职业健康

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

矿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为贯彻落实《辽宁煤矿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方案的通知》(辽煤安事调字〔2018〕25号)的要求,推动我矿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深入开展,我矿现制定《辽宁煤矿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成立XXXX煤矿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矿长 书记

副组长:安监处长 总工程师 生产矿长 成 员:机电矿长 后勤矿长 财务总监 通风矿长

采煤矿长 掘进矿长 销售矿长 机电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劳资科长 工会主席 采购科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监处,负责统筹安排,协调推进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日常工作。

二、工作目标

以推动煤矿加强职业病危害治理为核心,有效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减少职业病发病人数,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大力加强职业健康执法工作。以《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和《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73号)等法律法规为执法依据,依法查处本矿各类职业健康严重违法行为,进一步提高职业健康执法的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工作内容

以《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和《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73号)等法律法规为执法依据,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内容,着力查处我矿是否存在以下违法行为:

1.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严重超标但未采取有效工程或个体防护措施;

2.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严重超标但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3.未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 4.未按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5.作业场所没有按规定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没有在职业病危害严重岗位设置警示标识;

6.没有为劳动者提供合格个体防护用品。

四、进度安排

1.自查自改阶段(4月30日前)

依据《辽宁煤矿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方案》,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开展好自检自查,并对查出问题进行落实整改,整改内容包括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

2.迎接检查,及时整改,按时送报(5月1日-11月20日)随时接受上级领导部门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于6月20日、9月20日前向上级部门汇报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阶段性进展,11月20日前报送工作总结。报送内容包括活动安排部署、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统计表、检查问题等。

3.全面总结和巩固提高阶段(11月30日前)。

做好统计分析,总结典型经验,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改进职业健康执法工作措施,形成执法年活动工作总结报告。巩固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成果,持续改善全省煤矿作业场所环境和劳动条件。

五、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

要高度重视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煤矿职业健康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将执法年活动有关部署与日常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大检查等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加强职业健康执法工作,推动执法年活动有序深入开展,确保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2.加强沟通协调

要全面掌握本矿的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管理基础等基本信息。在执法年活动开展过程中,对日常检查发现的重大隐患、疑难隐患以及工作中的突出矛盾问题等,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协同处置。

3.实现标本兼治

要通过宣传教育、严格检查等措施,加快我矿技术改造,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工艺、设备和材料。坚决落实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的各项措施,实现职业病危害的有效遏制。

4.加强舆论宣传

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利用好安全生产

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活动,营造有利于执法年活动开展的浓厚氛围。开展执法年活动中,要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先进典型的正面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矿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

5.及时报送信息

要按照节点要求,按时上报实施方案、阶段性工作总结、工作总结等材料。在开展执法年活动过程中,要及时梳理和总结执法活动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研究解决的措施和办法,健全职业卫生监管执法有关制度,在后续的执法年活动中及时调整部署,创新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率,确保执法质量。要及时收集各项工作资料,提炼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得失,形成活动台账,做好迎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市局组织的联合检查、交叉检查、突击检查工作。

XXXX煤矿

2018年4月18日

篇2:职业病危害执法年活动方案

为加强全县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推动企业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维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健康权益,依据省、市开展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部署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以推动企业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为核心,以规范职业健康执法为抓手,以查处严重违法行为为重点,以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为目标,扎实开展职业健康执法工作,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保护劳动者生命健康及相关权益。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全面推行属地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我县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能力,完善职业健康执法监督体系;曝光一批典型违法案例,惩戒一批职业健康失信企业,有效遏制职业健康违法违规行为。

三、重点任务

(一)重点范围

突出对重点行业领域的监督执法,结合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治理“回头看”活动,对近几年已经开展专项治理的水泥、印刷包装、纺织、冶金、塑料制品、非煤矿山、危化等行业领域开展重点执法。

(二)重点内容

在全面检查企业依法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内容,着力查处以下违法行为:

(1)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严重超标但未采取有效工程或个体防护措施的;

(2)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严重超标但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

(3)未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的`;

(4)未按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

(5)未按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的;

(6)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者应急救援设施的;

(7)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擅自更改、简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程序和相关内容,篡改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报告的。

四、时间安排

(一)安排部署阶段(204月10日前)

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和年度监督执法安排,明确执法年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执法重点、检查计划和工作要求。

(二)执法检查阶段(年4月11日—2018年10月31日)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执法程序规定》《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手册》《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监督检查重点事项表(版试行)》等规定,严格执法,规范执法。通过公开曝光一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惩戒一批失信企业,处罚一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关闭和停产一批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三)督促指导阶段(2018年9月1日—2018年10月31日)

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开展执法年活动,确保执法年活动质量和效果,对执法年活动开展不认真、不落实、搞形式、走过场的,将点名通报批评。

(四)全面总结阶段(2018年11月)

及时做好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总结,总结包括执法年活动经验做法、存在问题以及职业健康执法意见建议等,总结报告和《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统计表》分别以纸质版和电子版(邮箱:)于2018年11月5日前报县安监局职业健康和综合安监股。

五、主要措施

(一)强化舆论宣传。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和“安全生产月”等重大活动,依托主流媒体开展宣传,加大执法年活动的宣传教育。定期上报执法年活动宣传稿件,全年不少于3篇。

(二)纳入考核通报。由职业健康和综合安监股对阶段性工作定期督查,每月通报一次执法年活动推进情况,执法年活动情况将纳入2018年安全生产目标考核,通报情况将作为年度目标考核量化打分的主要依据。

(三)结合重点工作。结合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职业健康打非治违、水泥行业执法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开展执法年活动,将近几年已经开展职业病危害治理的重点行业企业作为重点执法对象,突出水泥制造、印刷包装、纺织、冶金、塑料制品、非煤矿山、危化等重点行业领域,集中开展打击整治。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严密组织、强化领导,制定细化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层层抓好工作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篇3:职业病危害执法年活动方案

2012年种子执法年活动的总体目标是:

1. 退出一批品种。

各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2年4月底前, 对未按农办农[2010]79号文件要求按期提交标准样品的品种, 按程序公示后予以退出;继续退出不适宜推广种植的品种。

2. 清理一批企业。

对已停止种子生产经营活动1年以上, 屡次违法违规, 或多次被举报投诉的企业, 加大监管力度, 依法限期整改、注销或吊销其种子生产经营资格。

3. 查处一批案件。

加大种子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做到有案必查, 有查必究。对符合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 坚决移送公安司法机关。

4. 完善一批规章。

篇4:2010年种子执法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我国种业发展为核心,以严格执法为重点,以规范企业行为为切入点,以集中整治和引导为手段,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通过加大种子执法力度,进一步净化市场,建立种子市场监管长效机制等措施,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发展环境,确保良种有效供应和种业健康发展。

二、活动目标

通过清理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淘汰不合格种子企业,提升种子企业实力;通过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检查,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和侵权的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通过公开种业相关信息,提高农业部门执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通过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进一步提高种子管理水平,确保品种种植安全、供种数量安全、种子质量安全和种子产业安全。

三、工作任务

(一)清理不合格种子生产、经营企业

1.清理范围: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所有种子企业。

2.检查内容:按照《种子法》及《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有关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的要求逐一检查。

注册资本:要求企业提供银行、或会计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出具的2009年底该企业资产证明;

设施设备:要求企业出具生产、加工、仓储、检验等设施设备有效的、产权为该企业的证明;

品种选育:育繁推销一体化企业要有相应的育种条件,要求企业出具品种权证书或品种权转让合同;

技术人员:要求企业出具种子质量检验员和种子生产技术人员的有效证明,以及该技术人员为本企业正式员工的有效证明。

企业行为:检查企业是否有制售假劣种子和侵权等违法行为。

3.工作分工:按照“谁发证谁清理”的原则,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核发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进行逐一清理。农业部发证企业,由农业部委托企业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于2010年6月1日前报农业部。

4.工作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书面材料审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已核发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进行逐一清理。要积极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对群众举报的不合格企业进行重点检查。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下级清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于不符合相应种子生产、经营条件的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要依法处理;对于许可证有效期已过,或有违法行为的企业,发证机关要依法注销或吊销其许可证。许可证清理结果要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公布,以便社会各界监督以及主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查询。

5.时间安排:

1~6月,发证机关对持证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清理;

7~8月,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将本省(区、市)清理情况进行汇总,并将清理结果报农业部;

9月,农业部组织对各地清理情况进行抽查;

10月,对不合格的种子企业,发证机关依法注销或吊销其许可证;

11月,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清理结果,并报农业部备案。

(二)开展种子市场大检查

1.检查范围:春季检查范围为水稻、玉米、棉花和蔬菜主产区,以及进口油葵、亚麻种子的主要种植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27个省(区、市);秋季检查范围为小麦、油菜主产区,包括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4个省(区、市)。重点检查大型种子集中交易市场及基层(县、乡)种子经营者,每个省(区、市)至少检查2个大型种子集中交易市场(每个种子市场抽查不少于15个经营者)和10个基层种子经营者,每个经营者抽查2个种子样品。

2.检查内容

种子质量:主要检测净度、水分和发芽率等三项质量指标,春季种子市场检查所扦取的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种子样品还须进行品种纯度田间同季鉴定(与大田生产同步种植)。

品种真实性:对春季种子市场检查所扦取的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种子样品开展品种真实性鉴定。

种子标签:重点检查种子标签标注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规范性。

种子经营许可证和经营档案:重点检查经营证照、经营范围以及经营档案建立、记载和保存情况等。

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属于未审先推,以及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适宜种植区域、品种退出和授权品种生产商是否经品种权人许可等信息。

转基因品种:检查市场上销售的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种子,以及进口的油葵和亚麻种子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3.工作分工

检查扦样: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由省级种子管理机构对本辖区的种子质量、标签、经营许可证和经营档案、品种审定及授权、转基因品种等进行检查、扦样,将相关样品寄送有关检测鉴定机构,并对有关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形成书面总结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种子处。

检测鉴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承担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种子样品品种真实性分子检测任务;转基因成分检测由农业部种子及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等有关单位承担。

4.工作要求

现场检查:检查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实施检查,要使用统一检查文书,并如实全面记录有关信息,并要求被检经营者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确认。检查记录表格一份留存被检经营者,一份由检查人员带回。

样品扦样:要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1995》规定的程序开展扦样、分样和样品检测工作。要准确、全面填写扦样单上的各项信息,由扦样人员在扦样单上签字,并由被检经营者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确认。要做好送验样品和备份样品的封缄和标识工作,被检经营者负责人和扦样人员应分别在送验样品和备份样品包装袋上签字并加盖公章确认,备份样品留存承检机构以备复检使用。对于被检经营者名称与标签标注的生产商名称不一致的,扦样机构必须向标签标注生产商寄送确认函以确认该种子样品的生产商,并保存好寄送凭证和有关证明材料。

结果处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查处,要发挥基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作用,实行检打联动,及时打击种子违法行为,该罚款的要罚款,该没收的要没收,该吊证的要及时将有关证据材料(包括产品抽样单、检测报告、确认证据等)报送发证机关,该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要坚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处理结果要及时进行通报并在网上公布。

5.时间安排

1月,农业部组织开展种子执法培训;

1-2月,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春季种子市场大检查;

2-3月,省级种子管理机构将检测样品寄到相关检测鉴定机构;

4月初,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将春季市场检查结果报送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种子处;

4月底,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春季种子市场检查结果,并报农业部备案;

8月,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秋季种子市场大检查;

8月底,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将秋季检查结果报送我部种植业管理司种子处;

10月份,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秋季种子市场检查结果,并报农业部备案。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种子执法年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效,农业部成立了以种植业管理司叶贞琴司长为组长、科技教育司石燕泉副司长为副组长的种子执法年领导小组。地方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把种子执法年活动作为本部门2010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由一把手亲自抓,并明确由种子管理机构牵头负责执法年的具体工作,确保执法年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制定工作方案。根据2010年种子执法年活动方案的总体要求,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本辖区内种子管理及市场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并于2010年1月15日前报农业部备案。

(三)争取资金投入。为保证种子执法年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农业部已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执法年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地方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要多方争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种子执法年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加大宣传力度。地方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确定专人收集汇总各地种子执法年活动的进展情况,并及时逐级上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以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种子执法年活动的先进经验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种子执法年活动的良好舆论环境。我部拟对各地进展情况通报。

(五)强化监督检查。地方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种子执法年各活动的开展和落实情况,要在各项活动关键时期派出工作组,进行现场指导,督查督办,并对各地进展情况进行考核。我部将不定期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

篇5:职业病危害执法年活动方案

一、检查时间及方式:

按照《亳州市开展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关于开展全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今年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与安全生产检查同时计划、同时部署、同时检查。检查采取日常检查、定期检查(2011年3月、7月、10月、11月的下旬)、重点检查和抽查、暗访等方式。

二、检查重点:

要将当前开展的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贯穿于全年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行动,重点以粉尘危害严重的石材加工、矿山开采等行业和高毒物品(苯)危害严重的制鞋、箱包、家具制造、化工等重点行业,以及这些行业中职业健康管理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重点行业。

三、检查的内容:

(一)企业方面

检查的具体内容包括:

1、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情况;

2、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规程的建立,落实及公布情况;

3、主要负责人、职业危害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情况;

4、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申报情况;

5、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及结果公布情况;

6、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设置、检修、维护情况;

7、从业人员劳动防护情况;

8、职业危害因素及危害后果告知情况;

9、职业危害事故报告情况;

10、依法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情况。

(二)政府方面

1、职业健康划转、交接,安全监管部门职业健康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情况;

2、职业健康工作开展情况。

四、有关要求:

1、各县区安监局要按照要求积极开展职业健康执法大检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摆上工作日程,真正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列入安全生产检查计划,切实把大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2、检查人员在检查前,应当了解被检查单位及作业场所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经济类型,所属行业,主要产品,生产原辅料,生产工艺,存在或者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及危害程度,职业危害申报情况,接触职业危害人员情况,职业健康管理水平等。

篇6: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活动总结

一是强化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该局按照分级监管、属地负责的原则,结合XX市安监局下达的20xx年职业卫生监管重点工作任务指标,要求各乡镇(街道)安监所要加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监督检查力度,摸清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底数,按照规定时间填表上报。

二是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该局下发了20xx年度各乡镇(街道)安监所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定期检测和现状评价工作表,要求各乡镇(街道)重点抓好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危化、建材、铸造等企业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上一篇:勇敢选择作文下一篇:设计师的创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