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2024-05-08

常见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用8篇)

篇1:常见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常见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水泥生产有哪些职业危害?

水泥生产中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长期吸入生料粉尘可引起矽肺,吸入烧成后的熟料或水泥粉尘可引起水泥尘肺。水泥遇水或汗液,能生成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刺激皮肤引起皮炎,进入眼内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原料烘干、立窑煅烧(145℃)等作业地带,有高温、热辐射。此外,各种设备运转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

电焊作业的职业病危害?

电焊作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包括电焊烟尘和紫外线。长期吸入含尘烟气可导致电焊工尘肺。如使用的焊条为高锰焊条,长期吸入烟气还可能引发锰中毒。电焊弧光中的强紫外线如不加以防护,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油漆作业有哪些职业危害?

油漆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喷漆(硝基漆)及其稀释剂(香蕉水)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的造血器官危害极大。

蓄电池生产有哪些职业危害?

主要职业危害是铅烟、铅尘。熔铅、烧铅球和栅板有大量铅烟逸散,球磨制粉(特别在出料、装卸和混料时)可有大量铅尘飞扬,涂板、修板和焊接也可产生大量铅尘、铅烟。

尘肺病的症状有哪些? 患尘肺病早期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有胸闷、咳嗽、咳痰,随着上述症状加重并有气紧、气喘、呼吸困难,晚期可并发肺气肿及肺心病。

预防尘肺病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尘肺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防尘。防尘主要技术措施可归纳为“宣、革、水、密、风、护、管、查”八字。其意为:

(1)宣,做好宣传教育,使防尘工作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2)革,生产工艺技术革新,是消除尘肺的根本措施。具体包括改干式作业为湿式作业,尽量使用不含游离二氧化硅或含量较低的原料,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等。

(3)水,湿式作业。

(4)密,把生产性粉尘的发生源密闭起来。(5)风,利用通风达到除尘的目的。(6)护,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和增强体质。(7)管,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尘制度。

(8)查,对接尘职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对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定期测定以及督促检查。

篇2:常见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1)化学因素: 生产性毒物,如铅、苯系物、氯、汞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主要为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及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其他如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

2.耐火砖生产有哪些职业危害?

耐火砖生产中的主要的职业危害是粉尘,破碎、筛分、配料运输、出窑等均有粉尘产生,硅砖生产粉尘危害最大,矽肺发病率亦高。窑工接触高温和强热辐射。制沥青砖作沥青加热时,有沥青蒸气散发。供隧道窑燃烧的煤气发生炉,可有一氧化碳逸出。各种机器设备均可产生噪声。

3.油漆作业有哪些职业危害?

油漆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各种漆都是由成膜物质(各种树脂))、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普通油漆通常用汽油作溶剂,环氧铁红底漆含少量二甲苯。浸漆主要含甲苯,也有少量苯。喷漆(硝基漆)及其稀释剂(香蕉水)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危害极大。

4.电镀作业有哪些职业危害?

电镀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接触多种有害气体和溶液。用有机溶剂去油时,有汽油、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蒸气逸出。使用强酸的工序均有酸雾逸出。浸蚀时酸雾逸出量最大,对粘膜有腐蚀作用,并可引起牙酸蚀病,强酸溶液溅到皮肤上可立即引起灼伤。铬电镀时镀糟周围空气中铬酸雾浓度较高,长期接触可发生鼻中隔穿孔、皮肤溃疡、皮炎、湿疹,有些人可发生支气管哮喘。镀镍时接触硫酸镍可引起皮炎和湿疹。采用碱性铬盐电镀时,可有氰化氢逸出,若镀液中的氰化物遇酸,可产生高浓度氰化氢,能引起急性中毒甚至威胁生命。

5.水泥生产有哪些职业危害?

水泥生产中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粉碎、研磨、过筛、配料、出窑、包装等工序都有大量粉尘产生。通常,生料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约10%,熟料含1.7~9.0%,成品水泥含1.2 ~2.6%。长期吸入生料粉尘可引起矽肺,吸入烧成后的熟料或水泥粉尘可引起水泥尘肺。水泥遇水或汗液,能生成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刺激皮肤引起皮炎,进入眼内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原料烘干、立窑煅烧(145℃)等作业地带,有高温、热辐射。此外,各种设备运转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

6.印染工业有哪些职业危害?

印染工业主要职业危害是高温、高湿及染料中的毒物。烧毛气温高。煮炼、漂白、干燥、染印等过程相对湿度可达80%以上,夏季室温可达40℃。用次氯酸钠漂白及最后酸洗都有氯气产生。染色中使用强酸、强碱可引起酸碱灼伤和酸雾刺激,在调配和使用苯胺染料时,可接触苯胺液体或蒸气。在不溶性偶氮染料重氮化过程中,有氮氧化物逸出。此外苯胺类染料和荧光增白剂可能有致癌作用。

7.砖瓦生产有哪些职业危害?

砖瓦的原料主要是粘土,粘土中二氧化硅含量达55.5~71.6%。其次含有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和少量氧化钙、氧化镁。砖瓦生产基本过程包括破碎、过筛、搅拌、成型(制坯)、干燥、焙烧(小型砖瓦厂多用圆窑)、出窑。在破碎、过筛、搅拌直到焙烧出窑的过程中都有较高浓度的含二氧化硅的粉尘产生。焙烧、干燥工序有一氧化碳产生,并有高温和热辐射存在。用机械作砖瓦坯成型和切砖,可产生较强噪声。

8.铸造作业有哪些职业危害?

粉尘是铸造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在砂型铸造中的碾碎、筛砂、混砂、造型、开箱、清砂、喷吵及蜡型铸造中的涂砂、消除砂壳等工序,都有粉尘产生。长期吸入铸造粉尘可引起铸工尘肺。熔炉、熔化的金属和热铸件都是热源,熔炼工和浇铸工受到高温、强热辐射影响。熔炼和浇铸过程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用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作型芯粘结剂时,可产生甲醛和氨。蜡型铸造也能产生大量的氨。铸黄铜时有氧化锌烟尘产生,吸入后引起铸造热。造型机、捣固机、喷吵机、落砂机、风动工具和砂轮,可产生噪声、振动。

9.锻造作业有哪些职业危害?

锻造作业主要职业危害是高温、热辐射。旧式锻炉是敞开式的,温度可达800~900℃,危害较大。现在广泛使用的加热炉,周围是密闭的,条件较好,但打开炉门投入或取出锻件时热辐射强度亦大。锻炉也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但在通风良好的车间内,浓度一般不高。使用各种锻锤时,都可产生强烈的噪声和振动。锻造作业易发生设备事故和烫伤,以锤打时铁渣飞溅引起的外伤多见。

10.热处理作业有哪些职业危害?

热处理的职业危害是高温,各种加热炉和盐浴槽都是热源。用高频加热时,有高频电磁场产生。使用氰浴槽时可逸出氰化物蒸气。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气体渗碳时,可逸出苯、甲苯、甲醇等有机溶剂蒸气。

11.焊接作业有哪些职业危害?

电弧焊接时,焊条的焊芯、药皮和金属母材在电弧高温下熔化、蒸发、氧化、凝集,产生大量金属氧化物及其他物质的烟尘,长期吸入可引起焊工尘肺,吸入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还可引起金属烟尘热。氧化锰是电焊烟尘中的重要毒物,长期高浓度吸入可引起慢性锰中毒。焊接时弧区周围还会形成多种有害气体,可产生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是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最高。焊接电弧是一种很强的光源,能产生中、短波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需借助高频振荡器激发引弧,在引弧的瞬间(2~3秒))有高频电磁场存在。等离子喷焊可产生90~123分贝的强噪声。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使用钛钨棒电极,能放出α、β、γ三种射线。

12.蓄电池生产有哪些职业危害?

主要职业危害是铅烟、铅尘。熔铅、浇铅球和栅板有大量铅烟逸散,球磨制粉(特别在出料、装卸和混料时)可有大量铅尘飞扬,涂板、修板和焊接也可产生大量铅尘、铅烟。极板化成是将干燥后的铅板放入比重1.05~1.15的硫酸化成槽中充电,有硫酸雾产生。熔铅、浇铸、极板干燥有高温和热辐射。

13.油漆生产有哪些职业危害?

油漆生产中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各种溶剂蒸气,其中以苯的毒性最大。含铅油漆生产,在称料、拌料、加料过程有含铅粉尘习气,硬树脂、植物油熬制中,有刺激性烟雾和有害气体(如酚、醛)产生。生漆、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及溶剂、油脂都可引起皮炎。

14.磷肥生产有哪些职业危害?

常见磷肥有磷矿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通常以磷矿石为原料制成。在磷矿石粉碎、球磨、过筛中有大量含磷粉尘产生,可刺激皮肤产生皮炎、湿疹、皲裂。磷矿石中约含2.7%氟化物,在混合、化成、高炉熔融、出料等过程中皆可产生大量氟化氢、四氟化硅和二氧化硫,可引起上呼吸道刺激和慢性氟中毒。加温搅拌、高炉熔融均存在高温。

15.聚氯乙烯塑料加工中有哪些职业危害?

聚氯乙烯塑料加工成型原料为聚氯乙烯粒子,要加各种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等。增塑剂中毒性较大的有磷酸三邻甲苯酯及苯二甲酸酯类。硬脂酸盐类(如硬脂酸钡、锌、钙、镉)和无机铅盐(如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磷酸铅)是常用的稳定剂,在配料、捏和过程中有上述有毒粉尘飞扬。吹塑和注塑成形时,都可加热到一定温度,有热解的烟气产生,对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也有致敏作用,有些人接触后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聚氯乙烯粒子中有时可残留少量氯乙烯单体,加工时逸出。

16.服装加工有哪些职业危害?

服装加工主要有裁剪、缝纫和慰烫三个工序,成批生产多采用流水作业。缝纫机转动产生噪声,机器愈密、噪声愈强。缝纫工长期保持坐位前倾姿势操作,可发生腰腿痛。熨烫工长时间手拿熨斗,可发生右肢酸痛,工龄长者甚至发生腕部腱鞘炎、肩周炎、颈椎病等。如照明不足,可影响视力。

17.印刷工业有哪些职业危害?

印刷方法可分为凸印、平印和凹印。其基本生产过程包括熔铅、铸字、排版、打纸型、浇版、修版、镀铜或镀铬、装机印刷、装订等。熔铅、浇版、铸字都有铅烟产生。

印刷油墨多用苯、甲苯、二甲苯、汽油作稀释剂,或用来洗刷版面、胶辊,其蒸气可污染车间空气。轮印机有噪声产生。

平印和凹印在晒版、腐蚀过程中,使用苯酚、甲醛、间甲酚、冰醋酸、氧氯化磷、氨水、苯甲醛、醋酸乙酷、氯化亚矾等多种化学物,有一定刺激腐蚀作用。

18.制革工业有哪些职业危害?

制革包括准备、鞣制和整理三大过程。准备阶段常用醋酸苯汞、五氯酚、对硝基酚等。鞣革广泛采用铬化合物(重铬酸盐、铬矾、碱式硫酸铬)鞣制,可有铬粉尘飞扬。在处理皮革过程中,如浸灰要接触生石灰、硫化钠、氢氧化钠,脱灰、浸酸接触硫酸、盐酸,均可引起化学灼伤。准备和鞣制工作环境潮湿,劳动强度也大,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痛。多个工序与水和碱溶液接触,易引起皮肤干燥、皲裂。原料皮如消毒不严,可带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

19.棉纺织工业有哪些职业危害?

用棉花纺纱、织布的基本生产过程包括开棉、混棉、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整经、上浆、穿综筘、织布。开棉、混棉、清棉、梳棉有棉尘产生,吸入棉尘可引起棉尘病。多个工序有噪声产生,织布车间噪声最大,纺织车间在夏季如不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强烈的太阳辐射作用于屋顶和墙壁,也能形成高温、高湿环境。纺织厂中视力紧张的工作很多,如果采光照明不符合要求,可引起视力疲劳和近视。此外,纺织工人来回走动和站立作业多,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易生扁平足、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

毛纺织工业生产过程基本同棉纺织工业,但原毛中可能含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必须注意消毒。

20.电子行业存在哪些职业危害?

篇3:常见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通过对65家电镀企业的摸底调查, 其中4家电镀企业的员工为1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本文主要对65家电镀企业生产、工作中存在的氰化氢、铬酸、盐酸、硫酸、氨、氟化氢、氧化锌、氢氧化钠等引起职业病危害的8种因素进行定点采样检测[1,2]。见表1。

1.2 检测与分析

样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比浊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方法进行检测[3]。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氰化氢通过7230G分光光度计检测仪器采用氰化氢和氰化物的异烟酸钠-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 检测标准以GBZ/T160.29-2004为准;铬酸通过AA-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仪器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 检测标准以GBZ/T160.7-2004为准;盐酸通过7230G分光光度计检测仪器采用氯化氢和盐酸的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 检测标准以GBZ/T160.37-2004为准;硫酸通过7230G分光光度计检测仪器采用三氧化硫和硫酸的氯化钡比浊法进行检测, 检测标准以GBZ/T160.33-2004为准;氧化锌通过AA-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仪器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 检测标准以GBZ T160.25-2004为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对65家电镀企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8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共计386个检测点进行检测, 合格352个, 合格率91.2%。具体结果见表2。

其中4家小微企业检测点数42个, 合格33个, 合格率78.6%。将其中4家小微电镀企业和其他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3。

注:χ2=6.35639,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 职业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本次对电镀企业工作场所中主要的8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发现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总体控制良好, 但是在新办的小微企业中, 不合格情况比较突出。由于一些小微企业只追求利润而无视职业病危害因素, 但是其隐蔽性较强, 因此造成了职业卫生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点。因此, 我们建议, 一方面需要电镀企业做好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 减少强酸强碱, 铬酸, 氨, 镍, 氰化物对职工的危害, 加强对的职工的卫生防护, 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身体的危害;另一方面, 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应探讨监管模式, 加强监管的广度和深度, 扫清职业卫生监督盲点, 清除潜在的职业病危害, 促进电镀企业的长远发展[4]。

本文对电镀企业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主要采用的是当今职业卫生标准以及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检测, 对65家电镀企业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有8中因素时导致职业病危因素的主要根源, 分别为氰化氢、铬酸、盐酸、硫酸、氧化锌、氢氧化钠、氨、氟化氢。但是, 在电镀企业实际工作中, 导致职业病危较为严重的因素不仅仅只有这8种, 还有多种酸碱类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硝酸、氢氟酸等, 有机化学物烷烃类、苯类、乙醇等有毒物质, 金属盐类锌、镍、铜、铬酸盐等, 而且, 还有很多导致职业病危的因素在当今还没有准确的职业卫生标准以及检测方法, 就算如此也不能忽略这方面因素的存在, 要加强对化学品的防护措施, 在一些电镀企业生产、工作的环境下要做好相应的防御措施, 同时要对劳动人民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工作, 避免或降低电镀企业中人体伤害或职业中毒的事件发生。另外, 通过本文对电镀企业常见职业病危因素的检测结果检测点386个, 合格352个, 合格率91.2%。其中4家小微企业检测点数42个, 合格33个, 合格率78.6%可以看出, 造成职业病危因素的总体合格率明显过低,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不仅只有化学材料的危害, 同时还存在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 噪音、温度、振动、粉尘等, 这与电镀企业生产工作中的除尘、通风等设施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另外通过对赵小颖、何继《嵊州市电镀业铬作业工人职业暴露状况调查》[6]一文的研究, 电镀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的因素与本次研究的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大体相同, 主要就是氰化氢、铬酸、盐酸、硫酸、氧化锌、氢氧化钠等因素, 说明本次研究非常科学合理, 对电镀企业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因此, 为避免或降低电镀企业生产工作中人体伤害或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 应不断的加大对电镀生产技术的改进, 以及加强相关的防护措施, 将电镀企业生产和工作向自动化水平靠拢。

摘要:目的 了解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状况, 提出建议。方法 对我市某区的65家电镀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通过对电镀企业中主要存在的8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共设检测点386个, 合格352个, 合格率91.2%。其中4家小微企业检测点数42个, 合格33个, 合格率78.6%。将小微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35639, P<0.05) 。结论 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总体良好, 但在一些小微企业中仍存在一定危害, 应加强监管, 减少对劳动者的损害。

关键词: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志刚, 张体艳.郑州市某企业电镀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 2013, 29 (21) :2772-2773.

[2]黄缪, 倪淑萍, 高育明.2009年度上海市金山区电镀行业职业卫生状况评估[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0, 28 (5) :255-256.

[3]钱均琪, 吕敏, 陈阳, 等.常熟市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06, 22 (18) :1442-1443.

[4]汪秀国, 张宪珍.温州市电镀行业职业危害因素调查报告[J].中国卫生检验, 2008, 18 (12) :2721-2722.

[5]王卉, 黄德寅, 陈会祥, 等.某电镀添加剂企业职业健康风险因素的调查[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1, 12 (2) :189-190.

篇4:临床护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应对

关键词职业危害 因素临床护士

职业危害,可以影响护士生理、心理健康,造成职业相关疾病、精神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及焦虑,使其工作能力下降。根据本院具体情况,对造成护士职业危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求减少职业伤害的对策。

1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1.1锐器伤害,锐器伤害是导致血源性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其中以针刺伤最为常见,有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以通过针刺伤传播。随着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病例的增加,临床护士感染机会也相应增加。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针刺伤的发生率高达80%,人均刺伤3.5次。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常见于抽完药物或注射抽血后回套针帽;注射抽血后从患者身上拔除针头时,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传递方法不正确;放置在弯盘中的针头;针头从锐器盒中突出等均可造成针刺伤。

1.2接触化学消毒剂,各种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医院的空气、材料、器械的消毒。临床常用的消毒剂有甲醛、戊二醛及含氯消毒剂,化学消毒剂都有一定的副作用,经常接触容易发生头痛、鼻炎、皮肤过敏、哮喘等,乙醇、含氯消毒剂刺激皮肤粘膜、眼、呼吸道粘膜,引起过敏、哮喘等症状。

1.3化疗药物,化疗药物一般都具有细胞毒性,在日常配制药液或给药时沾染的剂量很小,但是由于频繁接触会因其蓄积作用而产生毒性反应,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口腔溃疡,脱发等,严重时会产生远期毒性反应,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等。

1.4水银污染,血压计、体温计都含有水银,水银是常温下惟一呈液态的金属,含有它的用品一旦被打碎。水银就会蒸发。它的吸附性特别好。水银蒸气易被墙壁和衣物等吸附,成为不断污染空气的源头。汞是一种可以在生物体内积累的毒物,它很容易被皮肤以及呼吸和消化道吸收。汞中毒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中毒有腹痛、腹泻、血尿等症状: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口腔发炎、肌肉震颤和精神失常等。

1.5职业紧张,它是指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要求和主观反应之间失衡而出现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压力,现在的医疗水平对护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护士不再只从事简单的技术操作。有研究表明,职业紧张对护士是一种职业危害,可以影响护士生理、心理健康,造成职业相关疾病、精神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及焦虑,使其工作能力下降。

2应对措施

2.1加强安全防护教育,提高防护意识,使广大护理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性。严格按照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原则进行各种护理操作,使用各种锐器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

2.2改变不安全行为。禁止注射、抽血后回套针帽,禁止徒手分离被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应及时处理使用过的裸露的针头,锐器盒不能装满。以减少刺伤机会。

2.3如发生职业暴露,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用消毒液涂抹。同时根据暴露后预防用药原则进行处理。跟踪检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2.4护士应熟悉消毒剂的配置和使用,配置消毒剂时要戴好口罩、乳胶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操作后要洗手。保持病房空气流通。

2.5尽量减少与化疗药物不必要的接触,减少化疗药物对环境的污染。根据医院配置防护用品情况,在操作前穿防护衣裤、一次性隔离衣,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聚氯乙烯手套、外置乳胶手套,戴护目镜。在专门的化疗药物配置室、层流细胞毒安全柜操作台上配药。

2.6发生水银外漏,不要把水银倒进下水道或垃圾桶。处理漏出汞的人员要戴好帽子、口罩、手套;如汞滴较大,可用稍硬的纸卷成简,或用锡箔、胶带纸、湿润棉棒收集。将汞滴装在封口瓶中;汞不溶于水,因而水封并不能有效的防止其挥发,液面可用甘油或5%硫化钠溶液等授盖,以防止汞蒸气的蒸发。

篇5:常见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为认真开展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各单位要成立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小组,负责本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组织领导工作。建立以区长全面负责,党政工技齐抓共管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体系。区长是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区内副职对区长负责,对所管辖业务及分管工作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负具体领导责任。职业病危害防治人人有责,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履行各自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第三十五条各基层单位职责

(一)负责本单位作业场所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二)负责职业病危害场所危害因素的告知与防护。

(三)负责本单位在岗员工的职业病危害培训。

(四)负责职业病危害场所员工个体防护用品的佩戴和正确使用和个体防护档案建立。

(五)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日常管理。负责定期组织本单位范围的检查,对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职业危害防治办公室,采取措施;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负责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第三十六条区党支书记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区党支书记是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国家及上级部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法律、法规、标准及制度。

(三)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和全区职业安全健康文化建设。

第三十七条区长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区长是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全区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面管理责任。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国家及上级部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法律、法规、标准及制度。

(三)组织制定、实施全区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预防工作计划;组织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各项管理制度,组织指挥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救援。

(四)及时解决职业病危害方面的各类事故隐患问题。

(五)统筹、协调分线主管副区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六)检查落实劳动者按标准佩戴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第三十八条生产区长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负责分管班队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国家及上级部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法律、法规、标准及制度。

(三)抓好生产职业活动中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督导检查生产中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投入、使用、维护情况。

(四)组织分管班队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问题。

(五)认真听取、采纳生产活动中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合理化建议。

(六)负责组织落实分管班队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

(七)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及时参与组织救援,并协助上级部门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

(八)检查落实劳动者按标准佩戴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第三十九条经营区长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经营区长是全区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预防物资投入管理第一责任人。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国家及上级部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法律、法规、标准及制度。

(三)负责审核区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预防物资使用和管理工作;监督落实安全生产中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预防奖惩资金的使用、管理。

(四)负责员工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发放并及时建立发放登记记录。

(五)检查落实劳动者按标准佩戴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第四十条机电区长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国家及上级部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法律、法规、标准及制度。

(二)抓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投入、使用、维护情况。

(三)及时维护检修、定期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并及时做好维修记录。

第四十一条工会主席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二)建立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平等协商制度,协调职工与企业在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治疗等方面的事宜。

(三)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负监督责任,对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中职工权益有保障责任。

(四)领导工会组织开展劳动安全健康竞赛等活动,增强员工对职业病危害防范的自我保护意识,向员工征集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合理化建议。

(五)负责区急救站的设立、急救用品、药物的配备及更换。

(六)配合上级部门按规定组织员工在岗期间和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七)检查落实劳动者按标准佩戴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第四十二条安全区长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安全区长是区职业病危害防治综合管理与监督检查第一责任人。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国家及上级部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法律、法规、标准及制度。

(三)检查督促全区年度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计划和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防范措施的落实。

(四)负责检查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负责审核职工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教育考核计划、奖惩方案。

(五)组织调查分析、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落实。

(六)负责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警示牌板的制作、悬挂和维护。

(七)检查落实劳动者按标准佩戴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第四十三条技术区长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国家及上级部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法律、法规、标准及制度。

(二)负责制定区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负责制定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四)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台账的建立和定期维护记录。

(五)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推广与利用;负责限制、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和产品。

(六)负责员工在岗期间的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培训要有计划、教案、培训签到、考试卷、成绩登统等记录。

(七)负责制定和贯彻落实职业病危害操作规程及防护措施。第四十四条技术员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负责制定职业病危害管理规章制度,并负责督导检查。

(二)负责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

(三)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和职业卫生安全事故汇报。

(四)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奖惩。

(五)负责组织对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进行职业病危害安全培训。

(六)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的告知及牌板的管理。

(七)负责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施工地点醒目位置公布职业病危害操作规程。

第四十五条主提升机司机、主通风机司机、主水泵司机、局部通风机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熟悉掌握本岗位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防治方法,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政策。

(二)认真检查好风车的消音装置,有除尘风机的地方坚持使用好除尘风机,保证设施运行的有效性。有噪声隔离间的人员除定时巡视操作时在外面,其他时间可以在屋内进行操作。

(三)佩带护耳器个体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对处于职业病危害区域施工人员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责令佩带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

(四)个体防护装置达到更换条件或使用期限要及时更换。

(五)积极参加职业病危害安全培训。

(六)配合上级部门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档案。

(七)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八)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职业健康查体。第四十六条凿岩机司机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熟悉掌握本岗位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防治方法,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政策。

(二)认真检查好风锤的供水和供风管路装置,保证湿式凿岩和压风除尘。工作时打开风流净化水幕进行喷雾降尘。

(三)佩带护耳器和防尘口罩个体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对处于职业病危害区域施工人员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责令佩带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

(四)个体防护装置达到更换条件或使用期限要及时更换。

(五)积极参加职业病危害安全培训。

(六)配合上级部门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档案。

(七)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八)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职业健康查体。第四十七条喷浆机司机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熟悉掌握本岗位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防治方法,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政策。

(二)保证潮喷,检查喷浆机的风、水管路正常供水、供风。工作时打开风流净化水幕进行喷雾降尘。

(三)佩带防尘口罩个体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对处于职业病危害区域施工人员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责令佩带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

(四)个体防护装置达到更换条件或使用期限要及时更换。

(五)积极参加职业病危害安全培训。

(六)配合上级部门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档案。

(七)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八)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职业健康查体。

第四十八条空压机和泵站司机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熟悉掌握本岗位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防治方法,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政策。

(二)接班后认真检查好空压机和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噪音防护设备的完好和有效运行。

(三)佩带护耳器、耳塞等个体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对处于职业病危害区域施工人员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责令佩带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

(四)个体防护装置达到更换条件或使用期限要及时更换。

(五)积极参加职业病危害安全培训。

(六)配合上级部门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档案。

(七)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八)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职业健康查体。

第四十九条电溜司机、皮带司机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熟悉掌握本岗位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防治方法,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政策。

(二)及时清扫电缆和设备上的积尘,开机前先检查转载点喷雾设施是否完好有效。

(三)认真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

(四)个体防护装置达到更换条件或使用期限要及时更换。

(五)积极参加职业病危害安全培训。

(六)配合上级部门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档案。

(七)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八)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职业健康查体。

第五十条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熟悉掌握本岗位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防治方法,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政策。

(二)开机前先检查机组内、外喷雾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坚持“开机先开水,无水不开机”制度。机组上存在浮矸浮煤时,及时清理干净。

(三)认真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

(四)个体防护装置达到更换条件或使用期限要及时更换。

(五)积极参加职业病危害安全培训。

(六)配合上级部门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档案。

(七)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八)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职业健康查体。

第五十一条掘进工、采煤工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熟悉掌握本岗位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防治方法,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政策。

(二)坚持湿式大眼,放炮使用水泡泥,放炮前后喷雾洒水。工作时打开风流净化水幕进行喷雾降尘。

(三)认真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

(四)个体防护装置达到更换条件或使用期限要及时更换。

(五)积极参加职业病危害安全培训。

(六)配合上级部门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档案。

(七)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八)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职业健康查体。第五十二条支架工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熟悉掌握本岗位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防治方法,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政策。

(二)保护好架间喷雾,移架时先开喷雾洒水,采煤机割煤时,必须打开回风侧支架架间喷雾,架间喷雾要实现全断面雾化效果,班末及时清理架间和架后浮煤。

(三)认真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

(四)个体防护装置达到更换条件或使用期限要及时更换。

(五)积极参加职业病危害安全培训。

(六)配合上级部门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档案。

(七)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八)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职业健康查体。第五十三条放煤工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熟悉掌握本岗位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防治方法,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政策。

(二)保护好放煤点喷雾,放煤时先开喷雾洒水,及时清理放煤点附近洒落的煤矸,保持地面清洁。

(三)认真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

(四)个体防护装置达到更换条件或使用期限要及时更换。

(五)积极参加职业病危害安全培训。

(六)配合上级部门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档案。

(七)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八)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职业健康查体。第五十四条通防工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熟悉掌握本岗位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防治方法,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政策。

(二)负责所辖区域的通防设施的安设、维护、检查、更换,定期冲刷所辖巷道内的积尘并做好记录。

(三)认真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

(四)个体防护装置达到更换条件或使用期限要及时更换。

(五)积极参加职业病危害安全培训。

(六)配合上级部门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档案。

(七)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八)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职业健康查体。第五十五条放炮工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熟悉掌握本岗位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防治方法,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政策。

(二)工作面放炮后必须等炮烟吹散稀释后才能进入工作面,放炮必须使用水炮泥,放炮地点及其前后20m范围内,放炮前后必须冲洗煤(岩)帮。

(三)认真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

(四)个体防护装置达到更换条件或使用期限要及时更换。

(五)积极参加职业病危害安全培训。

(六)配合上级部门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档案。

(七)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八)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职业健康查体。

第五十六条辐射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熟悉掌握本岗位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防治方法,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政策。

(二)负责辐射设备的维修、保养。

(三)负责辐射设备定期巡视检查和警示灯、警示牌的管理。

(四)个体防护装置达到更换条件或使用期限要及时更换。

(五)积极参加职业病危害安全培训。

(六)负责辐射设备和防护设施的卫生清理。

(七)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八)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职业健康查体。

第五十七条选碎机操作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负责选碎机的使用和日常保养管理。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负责选碎机的巡视检查和故障问题上报。

(四)正确佩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煤尘防护用品。

(五)负责选碎机工作区域的卫生清理。

第五十八条辐射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熟悉掌握本岗位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防治方法,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政策。

(二)负责辐射设备的维修、保养。

(三)负责辐射设备定期巡视检查和警示灯、警示牌的管理。

(四)个体防护装置达到更换条件或使用期限要及时更换。

(五)积极参加职业病危害安全培训。

(六)负责辐射设备和防护设施的卫生清理。

(七)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八)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职业健康查体。

第五十九条其它工种岗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一)熟悉掌握本岗位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防治方法,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政策。

(二)认真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保护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三)个体防护装置达到更换条件或使用期限要及时更换。

(四)积极参加职业病危害安全培训。

(五)配合上级部门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档案。

(六)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篇6:常见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所检测的石油系统输油和输气站场,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过程中涉及的原始记录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

1.2方法

将输油输气站场按输送介质分类, 结合现场调查及布点表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场所和类别进行归类, 分析相对危害程度进行分析, 归纳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2.1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长输管道各站场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分为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化学性有害因素主要有有害气体物质, 如甲烷、非甲烷烃类化合物 (非甲烷总烃[7]) 、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理因素主要有噪声、工频电场[8]、高温[9]、微波等, 其中以噪声最为主要。

2.2存在场所、存在形式及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长输管道站场中各区域或场所分别存在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并且随区域或场所的不同, 其种类有所区别。由于化学性有害因素较强的挥发性, 其存在形式一般为气态; 物理因素一般以噪声、电磁辐射 ( 工频电场) 及高温 ( 夏季) 等形式出现。不同站场的不同区域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如表1 ~ 表3 所示。输送原油站场工艺较为复杂, 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存在区域、场所/地点见表1。

注: 表中“- ”表示无此种有害因素。

成品油分为汽油和柴油, 而输送成品油站场可同时或单独输送汽油和柴油。输送汽油时所产生的化学性有害因素为汽油、苯、甲苯和二甲苯, 输送柴油时主要所产生的化学性有害因素为非甲烷总烃。其站场可能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2。

输气的工艺相对输油较为简单。输气站场可分为压气站、分输站、分输清管站等。其站场可能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3。

注: 表中“- ”表示无此种有害因素。

注: 表中“- ”表示无此种有害因素。

2.3不同类型站场部分场所的典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

表4 为2010 年石油系统某公司5 个站场的部分场所日常检测的非甲烷总烃短时间接触浓度 ( CSTEL) 数据, 其中各场所/地点样品数N及检测次数n均为1。见表4。

注: CSTEL—短时间接触浓度。非甲烷总烃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 PC-STEL) 以正己烷计, 职业接触限值为180 mg/m3[10]。

2010—2012 年石油系统某公司5 个站场的部分场所日常检测的物理因素的数据, 见表5。其中噪声数据为所测定场所内选取的3 个测定点的噪声平均值, 为稳态噪声; 电场强度数据为所测定场所内工频电场相对最大设备头、胸、腹所对应位置的数据最大值。

注: 职业接触限值噪声为85[dB ( A) ] ( 8 h) ; 工频电场强度为5 kV/m ( 8 h) [11]。

2012 年石油系统某公司2 个输气站场 ( 压气站) 部分场所/地点的日常检测的工频电场数据见表6, 其中电场强度数据为所测定场所内工频电场相对最大设备头、胸、腹所对应位置的最大值。

注: 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值为5 kV/m ( 8 h) [11]。

3 讨论

3.1职业病危害因素特点

长输管道站场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如下特点: ①相对稳定性: 站场为连续生产, 其生产负荷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在此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波动性较小。②持续性: 站场为连续稳定生产, 所以职业病危害因素又具有持续性特点。③接触间断性和规律性: 工作的组织制度规定巡检的范围、场所、地点和频次, 从而使运行岗位员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同时具有间断性和规律性; 某些工艺设施如加热炉和锅炉为季节性运行[5], 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具有间断性。 ④共存性: 同一场所同时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分为多种化学因素共存和物理、化学因素共存, 常见场所为发电机房、压缩机房等。

3.2相对危害程度

依照站场类别, 输送原油站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程度相对最大, 输送成品油站场次之, 输气站场相对最小。其原因为输送原油站场工艺最为复杂, 同时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较多; 并且存在硫化氢这种细胞窒息性气体[12], 尽管浓度可能较低, 但仍有聚集或瞬间高浓度的可能。输送成品油站场存在苯这类具有血液毒性和神经毒性的物质[5], 浓度可能较低, 但可能存在累积效应而仍具一定危险性。 输气站场输送介质主要为甲烷, 其化学性有害因素主要为甲烷[3], 对于人体, 甲烷为单纯窒息性气体[12], 且比空气比重小, 容易逸散, 所以相对危害较小。

化验间为溶剂较多场所, 如果通风效果不佳, 则其危害程度较大。站控室、泵房、分析小屋、压缩机厂房等半密闭或密闭场所, 由于空气流通不畅, 化学性有害因素有时会存在蓄积现象, 浓度较露天工艺设施区高, 相对危害程度增大。

噪声相对危害程度较大的场所是发电机房、消防泵房、压缩机厂房、某些调压设备 ( 区) 、输油泵房、空压机房等; 工频电场危害较大的场所为开关场、变压器附近。近几年在检测工作中发现, 配电间 ( 室) 模拟屏以及站控室计算机显示器和机箱也会产生较大的工频电场, 有时配电间 ( 室) 模拟屏产生的工频电场高于变压器。物理因素除表1 ~ 表3 中列出的以外, 在夏季时, 高温也是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长输管道站场中, 夏季时生产性热源如加热炉已停止运行, 高温危害主要为环境高温, 接触高温主要在管线巡检过程中[2]。 但一些输气站场的压缩机厂房在夏季时会成为生产性热源和环境高温叠加的高温场所, 产生协同效应, 使高温危害的强度增大。

此外, 根据检测数据, 长输管道站场中化学性危害因素浓度一般情况下均低于职业卫生限值, 物理因素中噪声在某些场所会高于职业接触限值, 工频电场一般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总体来说, 长输管道站场中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过程属于低浓度、多因素长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暴露[12], 这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方式与健康损害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12]。 相比较而言, 长输管道站场中物理因素较化学性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大, 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

3. 3 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3. 3. 1 现场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3.3.1.1自然条件因素

自然条件因素为客观因素, 主要为温度、湿度、风速和气压等。温度影响化学性有害因素的挥发程度, 从而影响所检测地点/场所存在的化学性有害因素的浓度, 低温会导致化学性有害因素浓度的过低估计。湿度同样会影响化学性有害因素的浓度, 湿度过大, 化学性有害因素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溶解效应, 随水汽沉积于较低的空气层, 从而影响所检测地点/场所存在的化学性有害因素的浓度。风速过大会使所检测化学性有害因素的浓度降低, 风速也会对噪声检测造成一定影响。气压对现场检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由低气压的高原地区所采集的空气样品如果用采气带盛放, 回到平原地区体积会变小,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样品量不足; 此外, 高低气压的交替可能会对采样仪器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3.3.1.2生产条件因素

生产条件因素为客观因素。 站场未进行生产活动、未达到一定程度的生产负荷或进行维抢修作业, 这些状况一般不满足检测条件, 如进行检测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3.3.1.3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为主观因素。主要是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人员未对采样检测仪器进行很好的准备或调试, 主观上对采样具体位置和采样条件的选择偏差会造成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的过低或过高估计; 相对于检测对象, 站场员工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目的理解的不全面, 配合上的偏差, 如佩戴个体采样器进入化学性有害因素浓度较大区域或物理因素强度较大区域较长时间, 会导致检测结果的偏差。

3. 3. 2 实验室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3.3.2.1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包括所用试剂的纯度、 玻璃仪器的准确度、仪器的运行状况和准确度以及实验环境条件的稳定度等。这些因素均会影响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13,14,15], 从而影响准确度。

3.3.2.2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为人为因素, 包括试剂称量或量取的准确度、仪器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度、数据处理的准确度等。这些因素表现在标准曲线或工作曲线所表现出的结果上, 同样影响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从而影响准确度。

4 结论

正确分析长输管道站场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特点、存在场所和存在形式, 可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效防护提供依据; 以分析结果为依据, 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指导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可有效保证其结果的准确度。

( 1) 长输管道站场类型、区域、场所/地点不同,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危害程度有所不同, 半密闭或密闭空间较露天场所易出现化学性有害因素蓄积情况, 站场应对半密闭或密闭空间如站控室、泵房等场所加强通风, 降低其危害。

( 2) 对噪声危害较大的场所, 巡检时要注意个体防护, 正确佩戴防噪声用品; 对于职业病危害检测人员, 检测时同样做好个体防护。工频电场较大的场所, 巡检时注意与产生工频电场设备的距离, 不要较长时间停留。

篇7:常见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 存在问题

1.1 报告书格式不规范

报告书版面不符合字号、字体、28行/页, 30字/行的要求;缺少报告书编号, 页眉页脚不规范;需要责任人签名的是打印, 而不是手签等, 缺少法律依据。

1.2 只检测, 不评价

有的服务机构往往只出具几页检测报告, 而无相关评价内容。

1.3 采样记录不规范、信息不充分

采样记录中缺少采样示意图或示意图不规范;没有采集样品的起始时间, 而是笼统地注明实际采样时间;无建设单位的生产情况、防护措施、工人接触有害因素情况的记录等, 甚至缺项、漏项。

1.4 未按照职业卫生采样规范的要求进行采样

对于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MAC的物质, 一般能够正确地进行样品的采集;而对于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PC—TWA和PC—STEL的物质, 往往只进行STEL样品的采集, 没有针对TWA样品的采集。采样方法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计算的准确性, 没有作TWA样品的检测, 就无法计算出工人接触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导致检测结果与评价没有针对性, 只能应用职业卫生限值的一部分作为参考, 不能反映工作场所的真实情况, 也就不可能写出正确的评价报告。

1.5 评价依据不全

评价依据中引用的规范或标准过期, 缺少相关行业的规范与标准等。

1.6 缺少工艺分析及工艺流程图

工业企业涉及各行各业, 生产工艺各不相同。一些报告工艺分析不深入, 往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不全, 危害程度分析不到位。多数报告只进行单一因素的评价而缺少具有相似毒性有毒化学物质联合作用的评价以及异常生产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影响的评价。

1.7 无原辅料成分调查与分析

检测报告中缺少原辅料消耗以及主要成分的分析。最典型的是, 一遇上油漆工种就检测苯、甲苯和二甲苯, 往往出现检测结果苯的浓度很低或低于最低检出浓度。

其实, 油漆的种类很多, 成分比较复杂, 可挥发物中不仅仅含有苯、甲苯、二甲苯。有关资料提供的25种常用漆中, 主要以甲苯、二甲苯和乙酸乙酯含量最高。酚醛皱纹漆苯占96.1%;硝基外用瓷漆苯占87.1%;醇酸树脂漆乙酸乙酯占45.3%;过氧乙烯底漆甲苯占95.2%;丙烯酸漆类甲苯占99.8%;聚氨酯清漆甲苯占47.1%, 环己酮占52.9%;而硝基漆、过氧乙烯漆成分比较多, 同时含有酮类、苯类和酯类;但25种漆中均含有汽油, 甚至含有丙酮和乙酸丁酯。

资料中还提供了7种常用油漆稀释剂的可挥发物成分。其中, 聚氨酯漆类和氨基漆类二甲苯占100%;丙烯酸漆类甲苯占100%;过氧乙烯漆类二甲苯占97.4%, 甲苯占2.6%;环氧树脂类二甲苯占94.3%, 甲苯占5.7%;醇酸漆类二甲苯占72.0%, 甲苯占22.6%, 苯占5.5%;硝基漆类甲苯占67.6%, 乙酸乙酯占30.0%, 其他为苯和乙酸丁酯, 均占1.7%以下。

另外, 不进行工业用甲苯和正己烷纯度的分析, 往往也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苯的存在。

由于生产过程中原辅料成分分析不到位, 因此,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不全, 造成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暴露程度分析不到位、防护措施可操作性差等一系列问题, 也影响了检测与评价的质量, 同时报告也不具备法律依据。

2 建议

2.1 认真学习职业卫生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提高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的法律意识, 作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

2.2 规范报告书格式, 规格为A4纸, 字体为国标仿宋体, 标准4号, 28行/页, 30字/行。页眉:XXXX工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编号, 字体为国标宋体, 标准小5号。页脚:评价机构名称, 页码 (第X页共XX页) , 字体为国标宋体, 标准小5号。

2.3 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的要求, 进行现场调查, 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 明确生产的原辅料和可能的中间产物, 确定需要检测的有害因素。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要求, 确定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明确工作场所作业人员的工种和人数;每种工种实际工作的情况, 如工人的工作岗位, 接触的有害因素种类;哪种工种可能接触的有害因素最高等。从而确定样品采集的对象和采样点、样品采集的时间段和样品采集的方法。对于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PC—TWA和PC—STEL的, 必须进行TWA的检测, 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进行STEL的检测。如果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变化不大, 可以不进行检测。但如果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变化较大, 必须在浓度变化大的地点、浓度最高的时间段, 进行STEL样品的采集和检测。对于流动性工作的, 还应对工人具体的流动地点以及所进行的操作和接触有害因素的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在进行样品采集时, 应记录当天的生产情况、工人工作情况以及使用防护用品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进行样品的采集和检测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2.4 完善现场调查, 了解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用量及消耗量、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调查原辅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流程、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劳动者的工作状况, 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防护设施密闭程度、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

2.5 完善采样记录。采样记录表应包括用人单位、检测类型 (评价、日常、监督) 、项目编号、样品编号、仪器编号、待测物、采样仪器、采样方法、采样地点、生产情况、工人在此停留时间以及工人个体防护措施、采样流量 (L/min) (采样前、采样后) 、采样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温度、气压等。采样示意图应标明设备间距、方位等。

2.6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评价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资质证书影印件。 (2) 评价与检测报告。 (3) 附件。

附件应包括: (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合同与委托书。委托书应注明检测的类型 (评价、日常、监督) 、评价范围、评价内容等; (2) 平面布置图与设备布局图; (3) 检测报告; (4) 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

评价内容应包括: (1) 检测与评价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名称、检测项目名称、地址、法人、联系人、电话、邮编、项目编号、检测与评价范围、样品内容及数量、实验室检测条件、检测仪器、采样时间、检测时间以及生产制度与劳动定员、设计规模与生产规模、主要原辅料及技术指标、主要产品及副产品、主要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2) 检测与评价的依据及执行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评价依据 (国家、地方、行业) 、采样依据和检测依据; (3) 检测项目的运行情况; (4)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危害程度分析。包括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工作岗位、作业人员接触方式、班接触时间、接触人数、检测结果与分析以及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等众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考虑异常生产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的影响; (5) 检测条件与检测方法; (6) 设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包括工程防护 (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防电离辐射、其它防护设施) 与个人防护; (7) 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评价 (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物间距、建筑物朝向、采光照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等) ; (8) 应急救援; (9) 辅助卫生用室;*+, 职业卫生管理 (机构、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健康监护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培训制度、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其他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11) 结论与建议。在全面总结评价工作的基础上, 归纳拟建项目的选址、布局、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程度及防护措施等评价结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以简洁、概括性的语言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提出拟建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的可行性。

总之,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只有对评价范围内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做出评价, 正确分析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及危害程度, 论证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合理性, 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 才能做出科学、客观、真实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论。

参考文献

[1]《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

篇8:常见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职业病危害的概念

职业病顾名思义, 就是从事某种职业的的劳动者容易患上的疾病, 与职业活动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 从事化工事业中的人员容易接触到各种化学因素, 这些因素中也有部分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有机溶剂、剧毒物、锰铅等有毒害的金属物、铀等放射性金属) , 除了化学因素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致病外, 物理因素也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伤害 (光学污染、高频声波、微波、射线等) , 从事生物研究的工作人员则较容易收到很多生物因素的伤害 (病毒、病菌、感染疾病等) 。除此之外, 职业病的致病因素还是要具体到工作场所里的环境而言, 如工作环境中的气体成分、粉尘、噪声等。

2职业病危害的具体来源

职业病具体来源的分析要结合两种较容易引发职业病的具体行业来研究, 这两种职业分别是冶炼业和IT业。这两种行业引发的职业病的种类较多, 作为范例较典型。

(1) 冶炼业

就冶炼业来说, 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高温、辐射、噪声等。其中由粉尘带来的影响尤为严重, 在冶炼业中, 会产生粉尘的环节有很多, 在原辅材料的转运、筛分、制备、上料以及后续的出铁场出铁、出渣、铸铁、渣铁钩维护、修罐、渣处理、除尘设施清灰等工艺过程中都伴有粉尘的产生。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煤的运输、储存、喷吹过程产生的煤尘。石灰石的粉尘主要来自于对石灰石矿石的加工转运等过程, 还有石墨石等就不再一一赘述。这些粉尘对身体最直接的伤害就是对人体呼吸系统和肺部的伤害, 严重时造成尘肺甚至致癌。

冶炼业从物理角度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冶炼过程中大型设备的运转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噪声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等尤其是听觉神经产生伤害。制造这些声源的主要环节有给料机、振动筛、起重机、压缩阀等。冶铁是需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往往非常高, 最高时可以达到两千摄氏度, 高温在达到这个程度时会对人体产生高温辐射, 伤害也是相当大的。除此之外还有红外线、灼热的铁水会散发出大量的红外线、对人体的实力产生较大的危害, 引发白内障等眼科疾病。

(2) IT业

IT业作为新兴产业, 工作环境等相比较于冶炼业等直接深入车间的行业要良好许多, 但是大量的工作将IT上班族困于格子间内缺乏应有的运动, 长期如此, 就产生了很多肩颈方面的职业病。头痛, 长期低头工作会导致头痛出现, 疼痛感呈跳跃型, 时常出现绞痛和眩晕等症状的出现。这一般是由于长时间盯着屏幕, 用眼过度、压力大神经衰弱导致失眠等引发的。腰痛, 腰部疼痛也是久坐的症状之一, 而且在女性身上的不良效果比男性更为显著, 严重时腰部发胀, 甚至难以起床。女性的盆骨较男性更为复杂, 脊柱承受压力过大时容易患这种职业病。所以在平时更要注意保养和防护。视觉疲劳:视觉疲劳的一般表现有眼皮沉重、刺痛、视力模糊不清等, 严重时患者会眩晕呕吐。一般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有长时间的用眼, 代隐形眼镜等, 办公室的灯光与电脑平不得亮度不适称等, 压力大也是导致眼睛疲劳, 恶心呕吐眩晕的原因之一。慢性腹泻和便秘:这两种个症状看来是两个极端, 但都是IT一族常见的职业病, 便秘:一般两至三天没有进行排便, 但并没有身体上的不适感, 这不能称之为便秘;而如果一天没有排便, 但身体出现了不适感, 就可以判断为便秘, 这在很多人的理解里存在一个误区, 即便秘与否是按照时间来进行判断的, 实则不是。由生理结构决定的, 女性较之男性更容易患此病。慢性腹泻:慢性腹泻主要症状为持续的发烧, 体重下降, 严重似时会产生脱水等症状。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表明, 压力过大会直接影响消化系统的运作, 今儿导致肠胃疾病的发作。因此IT族过于繁杂的工作量带来的压力是导致该种疾病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由以上两种例子可以看出, 职业病的产生往往与所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存在很大的关系。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对职业黄静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和修整, 给员工发放符合标准的防护器具, 适当减轻或调整工作量等, 均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同时个人也应该注意, 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特性, 进行健康保养和防护。

结束语:为了在职业病的防治和保护人体健康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我们会继续深入研究, 继续努力, 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好。

摘要:对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认知和识别, 是展开职业卫生工作的首要前提条件。这项工作对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 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 这也是作为工作人员技术素质评价标准。能够认知并识别这些重点, 不仅可以避免卫生人员出现诸如此类的职业疾病, 也能够促进卫生事业的进步。本文从职业病危害因素入手, 研究了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法, 意在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和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人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牟桂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现状及对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 (12)

[2]田增, 马良庆, 马军营.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质量控制的有关问题[J].现代职业安全.2006 (07)

上一篇:矿山测量工作管理制度下一篇:励志流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