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校2009述职报告

2024-04-18

黄校2009述职报告(精选5篇)

篇1:黄校2009述职报告

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黄佩伶,现任蓟县中专教学副校长,下面将我2009年一年的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

2009年,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教学处室、各位老师精诚合作,以及我个人的不懈努力,蓟县中专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9年,我校成为天津市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示范校,我们坚持实施“职业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针对市场需求,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我们不断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弹性学分制,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实施教考分离。教学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当然成绩的取得,领导教师们确实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现将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简述如下:

一、不断开拓工作新思路。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学工作到底应该怎样搞,到目前也仍然是个正在探索的课题。作为我们蓟县中专的教学工作,在校长的指导下,我们解放思想,主动进位,科学管理,务实创新,不断开拓工作新思路。

首先,加强教学改革,以教考分离为突破口,强化过程管理,制定《中专年级月赛方案》,突出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学校继续实行“双 证书”毕业标准,学生考工、计算机考核过关率保持92%。再次,以兴趣为突破口,提高教学的时效性。中专班教学是我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众所周知,中专班课堂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当然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有社会大气候的原因,有教材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不良习惯、知识基础以及心理素质的原因。面对种种困难,我们积极寻找突破口,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实现有效教学的新途径。第一,组织中青年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评选优秀模式课进行推广,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月赛为抓手,突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学生的顺利就业,为国家级市级技能竞赛奠定基础。第三,期末考试全校实行教考分离。

其次,根据市场变化和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加强专业建设,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制定各专业的总体教学目标,制定各专业的学科教学纲要,将比较困难的学生学不懂的科目和章节删掉,力求总体教学有目标,学科教学有要求,努力减轻教师上课压力,减小学生学习难度。今年,我们通过天津市教委向教育部申报了汽修、导游和机电三个骨干专业,还积极向市职教处申报了7个新专业,其中含四个涉农专业。

第三,加强教学常规制度建设,规范教学行为。“细节决定成败,管理决定水平”,教学管理无小事,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常规管理非常重要,常规制度建设也就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已有教学常规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在学校总体制度 建设的要求下,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已有教学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了《蓟县中专教必读》,将任课教师、班主任、教学职员、年级主任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制度化,避免了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学生教学管理基本上实行《蓟县中专学生弹性学分制》,努力实现教学评价弹性化,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既要学得一技之长,又要努力实现多方面发展,竭尽全力使学生进入校门学有目标,走出校门学有所长,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降低学生管理难度。

二、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教学工作卓有成效

教学工作纷繁复杂,如何使教学工作卓有成效,抓住重点是关键。我们学校教学工作能为学校创造出亮点的有两项,一是春季高考,二是全国。但要取得优异成绩,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普教有高考,职教有竞赛,全国技能大赛是国家级赛事,更是我校的重点工作,为树立蓟县中专在全县人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确立蓟县职教在天津市的重要地位,我校以校长为首,全校上下高度重视,“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缺少专业教师,缺少专业设备的条件下,我们想尽办法,八方求援,领导教师积极备战,在今年四月份的天津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我校的计算机、汽修两个参赛队获奖率均达到了100%,汽修专业获国家级三等奖,且总成绩名列前茅。并且在今年的11月6日我校导游专业的学生参加的县第七届“蓟县国际滑雪杯”导游大赛中荣获三等奖。11月24日计算机专业的师生圆满完成县政府组织的 企业评议部门服务分数录入统计任务,受到县委书记张杰同志和县纪委书记李志山同志的高度赞扬。圆满完成了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培训任务。这些充分说明我校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技能训练思路的正确性。

其次,春季高考再度夺魁。今年我校的春季高考各项成绩均居全市前茅,升学率达到82%。春季高考我校大规模参加已有5年,而且连续5年天津市名列前茅,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有领导的英明决策,更高三年级主任和全体高三任课教师们的顽强拼搏,借此向我校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敬意。作为教学副校长,深入教学一线,掌握教学第一手教学资料是正确指导教学工作的源泉,为此早晚自习课的巡视、课堂常规的检查、深入课堂听课导课是常有的事,月考巡场、考后分析我场场必到,根据春考动态制定新的施教策略总能虑到前头。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我校教学系统的领导老师们取得了点滴成绩,有人说我活的很累,但我觉得活的很踏实,很充实,也许是天道酬勤吧,5年的春考教学成绩,算是对我们的最好奖赏。

三、以教学活动为载体,以教学科研为引领,提高教学水平。作为教学管理者,我始终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针对新的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对象,注重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教师观,以教学科研为引领,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狠抓两支队伍建设,即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教师基本业务素质和专业素质。工作中我们注重加强师德建设,学期末组织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继续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组织专业教师考取专业等级证书;做好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的研发和校本教材的编写,由教科室牵头编写的校本教材《普通话训练》,在“十一五”重点科研项目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国家级一等奖;注重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的培养,开展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评选出教改模式课5节,优秀教案30例,对评选出的模式课和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推广展示,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同时还开展了优秀教案评选、骨干教师教学开放周、骨干教师经验交流会、师德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教学宣传、教学评优等活动,弘扬正气,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科研工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上报市级论文20篇,发表国家级论文81篇,市级结题课题三个,正在研究的县级科研课题6个。其中涉及专业建设、教法改革、学法指导、教材改革以及教学评价制度改革等多项内容。通过论文撰写、课题立项研究,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教研能力,提高教师处理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实际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师的基本业务素质也得到了一定得提高,郝晓东老师获得天津市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今年我们还顺利通过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市级示范校的检查,并被批准为国家级示范校。

总之,职业教学管理工作,繁多复杂,工作中必须做到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目标明确,宏观控制教学秩序,使教学工作做到大处有着眼点,小处有立足点,复杂事情能三思而后行,日常事情能真抓巧干,因此蓟县中专教学工作一直井然有序,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当然,一分为二的讲,我们的工作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绩。

我的述职完毕,谢谢!

黄佩伶 2010.1

篇2:黄校2009述职报告

依韵答黄校书,依韵答黄校书徐夤,依韵答黄校书的意思,依韵答黄校书赏析 -诗词大全

依韵答黄校书

作者:徐夤  朝代:唐  体裁:七绝   慈恩雁塔参差榜,杏苑莺花次第游。

白日有愁犹可散,青山高卧况无愁。

篇3:2009年世界风能报告

全球风机装机容量达到159 213 MW,其中,2009年新增风机装机容量38 312 MW;

2009年风机装机显现出31.7%的增长速度,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快的1 a;

按照这种持续增长发展的势头,装机容量每3年将翻1倍;

截至全球所有风电机组的发电量达340×108 GW·h/a,相当于世界经济排名第七位意大利的年度总用电量,占全球用电总量的2%;

2009年风能发电创造的产值达50×108欧元;

迄今为止,全世界的风电行业创造就业岗位55×104个。预计到2012年风能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首次达到100×104个;

中国继续在世界风能发展中发挥着领军作用,仅2009年装机容量新增13 800 MW,连续4 a超过1倍的增长,对涡轮机厂商来说是1个巨大的市场;

美国的装机总量保持世界第一,中国以微小的差距超过德国居第二位,德国名列第三。中德两国的总装机容量都在26 000 MW左右;

全球新装机容量的40.0%来自亚洲,位列全球之首,北美洲紧随其后,为28.4%,欧洲回落至第三位,占27.3%;

拉丁美洲的增长势头令人鼓舞,装机容量成倍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巴西和墨西哥的新建风场;

2010年全球的总装机容量已超过20×104 MW;

依据目前快速发展的态势及利好政策的进一步出台,WWEA预测,到2020年全球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90×104 MW。

1 总体情况

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连续3 a实现翻番增长。

2009年,世界各地风能发电装机容量再创新纪录:尽管有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但在风电整机的新增投资,依然超过以往各年。全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2009年达到159 213 MW,2008年120 903MW,2007年93 930 MW,2006年74 123 MW,2005年59 012 MW。

由此由此可以看出,2009年是全球新增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翻番增长的第三个年份。新增整机容量占市场份额的42.1%,达到38 312 MW,2008年新增26 969 MW,2007年及2006年分别新增19 808 MW和15 111 MW,10 a以前新增装机容量共有4 GW,只是2009年当年的1/10。

相比之下,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信息,2009年核能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比例再次下降,核电站的数量有所减少。全球风能产业营业额,2009年达到50×108欧元/70×108美元,比2008年的40×108欧元明显上升。

2 金融危机对风能发展的影响及利好政策

全球金融及经济危机,并没有对世界范围的风能产业总体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许多国家的政府加速了他们国家风能利用的部署,并发出了在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投资的明确信号,以应对已经出现的金融危机和能源危机。因此,稳定的政策及众多的改善框架策略,促进了风能利用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在这方面的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a) WWEC2008会议之后,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通过北美的第一部上网电价法;b) 南非国家能源监管机构第一次在非洲引入上网电价政策。

根据目前的政策环境及2008年世界风能发展报告预测,资本市场开始意识到,只要有正确的政策引导,风能投资对于投资者本身,原则上是低风险的项目。

另外,除去给风能投资者带来的微观经济利益之外,风机也稳定了整体能源价格,减少了国家总的经济风险,减少了对化石能源及核能的依赖程度。

联合国气候变化讨论对投资风能金额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展望是,IRENA(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在哥本哈根COP15会议上提议建立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基金,其中包括全球上网电价项目。该提议极大地促进发展中国家投资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并已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关注。采用气候变化公约框架,为在世界范围内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铺平带路。

3 自2001年以来风场装机容量的增长率

增长率反映新增的风场装机容量与前1 a装机容量的比较。自2004年以来,年装机容量一直在增长。2009年达到31.7%,是2001年以来增长率最高的年份;其次是2008年的29.0%,2007年的26.6%,2006年的25.6%,2005年的23.8%。

增长率最高的2009年中,增长率超过100%的国家有墨西哥,装机容量增加了3倍;土耳其是132%,是其历年增长最快的1 a;中国是113%;摩洛哥是104%。

令人欣慰的是,上述4个最具活力的市场,其中3个来自非洲和拉丁美洲,尽管这2个地区目前在风场商业开发方面仍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主要的市场中,美国增长率为39.3%,加拿大40.1%,法国32.8%,均在平均增长率之上。

4 2009年中国和美国领先世界风力市场

2009年共有82个国家实现了风能的商业利益,其中49个国家新增装机容量。中国和美国新增装机容量之和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绝对多数,达61.9%,大大高于2008年的53.7%。

整机销售在0.5 GW~2.5 GW的9个国家可作为世界的主要市场。他们是西班牙,德国,印度,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葡萄牙和瑞典。

新增整机容量在100 MW~500 MW的,,可视为中型市场,包括12个国家,分别是土耳其,澳大利亚,丹麦,墨西哥,巴西、爱尔兰,波兰,日本,新西兰,比利时,韩国和希腊。

美国和中国占了全球装机容量的38.4%。位列前5位的国家装机容量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72.9%,分别是美国,中国,德国,西班牙和印度,略超过2008年的72.4%。

虽然位列前5位的国家增长份额主要来源于美国和中国,但仍能发现其中多样化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着力于大规模开发风能。

截止到2009年底,装机容量超过1 000 MW的已有17个国家,在2008年时仅有16个2007年底时13个,2005年时11个。2009年世界范围内有35个国家风场的装机容量达到或超过100 MW,2008年时为32个,4 a前的2005年仅有24个。

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是主要的新增国家之一,它的第一个装机并网的风场容量就为40 MW。

5 风能在电力供应中的份额

截止到2009年底,全球风力发电量达到340 TW·h,占全球电力供应总量的2%。该数字相当于意大利的年度用电量,作为1个工业型国家,意大利的常住人口6 000×104,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在某些国家风力发电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电力来源之一,其中份额最大的国家是丹麦20%,葡萄牙15%,西班牙14%,德国9%。

6 海上风电

2009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继续增长,到2009年底共有12个国家建立了海上风电场,其中10个在欧洲,中国和日本有小规模的安装。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占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的1.2%。

2009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450 MW,主要来自丹麦、英国、德国、瑞典和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长速度为30%,略低于陆地上风场装机的增长速度。

Horns Rev Ⅱ总装机容量为209 MW,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海上风电场,已经开始在丹麦北部海岸建设。

在欧洲之外,中国已经开始在上海附近安装第一个重要的风场,容量21 MW。

7 风电行业的就业情况

2009年风电行业在世界范围内依旧是创造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行业。截止到2009年,全世界有55.0×104人直接或间接的从事与风能相关行业的职业。只用了4 a时间,从事风能行业工作的人数就从2005年的23.5×104人变化到2009年的55.0×104人,数量增长了1倍还多。在55.0×104人从业者中,大部分为高技能岗位。这些从业者贡献了340 TW·h的发电量。到2010年底,预计风电行业从业人数将达到67.0×104人,到2012年可达到100×104人。

8 各大洲风电场的分布

亚洲是风能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其次是南美洲,全球风电发展关注的重心已逐渐远离欧洲。2009年欧洲的总装机容量首次低于全球总装机容量的50.0%,在过去几年里其所占份额持续下降,从2006年的65.5%到2007年的61.0%,2008年下降为47.9%,2009年又降到47.9%。5 a前,欧洲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70.7%,到2009年欧洲的排名将为第三,新增装机容量只占到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27.35(2008年为32.8%),位列南美洲(28.4%)之后,南美洲2008年的份额为32.6%。

亚洲成为各大洲的领头羊,在全部装机容量中占40.4%,2008年为31.5%;拉丁美洲的总装机容量的份额从0.6%上升到1.5%,非洲维持在0.5%,只有很小的份额。拉丁美洲和非洲新增装机容量的份额在稳步上升,拉丁美洲从2008年的0.4%上升到2009年的1.5%;非洲从2008年的0.3%上升到2009年的0.4%。

8.1 非洲

2009年非洲全部的装机容量为770 MW(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0.5%),其中,169 MW的新增装机容量来自埃及和摩洛哥。

由于非洲整体处于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增长率为28.0%,低于全球31.6%的增长水平。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政府意识到发展风能的潜力,并引起对必需规划工作的兴趣。

南非国家电力监管机构(NERSA)颁布了第一部上网电价的法律。这是1项重大突破。该法律有效地贯彻落实将会在2010年发生决定性作用。由于新法规的颁布,南非有可能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领军国家,成为该地区其他国家的榜样。

处于非洲发展领先地位的埃及和摩洛哥新的风电项目正在建设中,但与南非、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纳米比亚,突尼斯以及佛得角这些国家一样,仍是一个新兴市场。令人欣慰的是,在非洲风电整机的制造已经开始。主要是在埃及。可以预测在非洲建立较为稳定的市场可以推断非洲几个国家国内市场的发展。

鉴于此,在非洲大部分国家还没有电网接入,相对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小型、分散、单机型的风能系统将会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开发适用于农村地区的技术仍然处在基础阶段。缺乏相关的技术和资金还是发展的主要障碍。

8.2 亚洲

2009年亚洲已成为世界风能发展的火车头。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和印度两大市场。亚洲的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了40.0 GW,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25.1%,63.3%的增速在世界各洲列局第二(2008年的增速为54.1%)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为15.5 GW。

在第四个连续增长的年份,中国成倍增长的新增装机容量居全球之首,26 GW总装机容量名列世界第二。中国迅速发展的步伐清楚地反映了中国政府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应系统作为工作重点。该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内的可再生能源的资源。中国也在2009年引入了上网电价政策,保证了在整个项目周期内有固定的回报。

中国的整机出口目前还没有达到引人关注的水平,且产品主要供应中国本土市场,但是这个的风电整机制造商在2009年第一次位列世界五大制造商之列。2010年或许是中国整机出口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年。

印度是亚洲的第二大市场,增长率为14.0%,总装机容量达11.0 GW,未来还会稳定增长。印度风能产业在过去几年成为全球企业角力的舞台,将在未来延续这种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印度国内市场的蓬勃发展。日本(总装机容量为2.0 GW),中国台湾省(436.0 GW),韩国(364.0 GW)是亚洲地区的中型市场。

除去以上5个国家或地区外,亚洲有刚起步但潜力巨大的市场,目前仍有一些国家对风能技术不够重视。具有确定潜在市场的国家有伊朗、巴基斯坦、菲律宾和越南,约旦和蒙古等国家的风场也在建设过程中。

8.3 澳大利亚和大洋洲

该地区在2009年新增装机555 MW,总装机容量达到2 388 MW,增速达30.3%,稍逊于全球的平均速度。新增及总装机容量2项均占全球装机容量的1.5%。远高于该地区人口数量在全球的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新西兰,他的装机容量为511 MW,增速为50.8%,是该地区的主要增长点。澳大利亚的增速为25.6%,纵装机容量达到1 877 MW。

8.4 欧洲

占全球份额的43.9%,全球每2台整机里就有1台产自欧洲。欧洲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为10 474 MW,比2007年的8 607 MW及2008年的8 928 MW也有大幅度增加。

新增装机容量及总装机容量,德国分别为25 779 MW和1 880 MW,西班牙分别为19 149 MW和2 460 MW。德国和西班牙目前还是欧洲最大的市场,其增速分别为7.9%和14.7%。

欧洲区的中型市场有意大利(总装机容量为4 850 MW,新增1 114 MW),法国(总装机容量为4 521 MW,新增1 117 MW),英国(总装机容量为4 092 MW,新增894 MW)。

东欧地区的一些国家的发展最具活力,如,爱沙尼亚,增长率为81.8%,总装机容量为142 MW,立陶宛增速为68.0%,总装机容量为91 MW,匈牙利和波兰增速分别是58.3%和41.1%,装机容量分别为201 MW和666 MW。

丹麦,德国和西班牙的整机制造业依然在全世界众多风电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在亚洲和美洲出现新的国际竞争者,但预计在未来几年他们仍会保持领先地位。

社区电力在欧洲几个国家的持续增长,建设均具有欧洲水准。特别是在北欧,德国和英国,这种趋势仍会保持持续增长。虽然目前社区电力发挥的作用尚小,但未来会愈加显著。

同时,欧洲在海上风场的装机一直占领先地位,全世界99.0%的海上风场装机都在欧洲。欧洲探讨有北海岸几个国家的海上风场接入超级电网,似乎为这种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8.5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是增速最快的地区,增速率达到了113.0%,总装机容量达1 406 MW。尽管近几年经济不景气,但是拉丁美洲风能市场的发展仍很可观。主要的风能产业源于巴西(增速为78.5%,总装机容量为600.0 MW)和墨西哥(增速为372.9%,总装机容量为402.0 MW)。

特别是巴西已经成为该地区风能产业发展的领先国家。随着几家国际公司开始在巴西生产整机,巴西本土将具备雄厚的制造业实力。风场主要安装在智利、哥斯达黎加、荷属安德列斯及牙买加。

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主要在巴西、智利及墨西哥。2010年主要风场的建设将会全面展开。

8.6 北美

2009年北美洲又一次刷新强劲增长,39.4%的增长率高于全球的平均增长率,总装机容量达到38 478 MW,打破了美国创造的新增装机容量9 922 MW的记录。虽然中国的新增总量超过这个记录,但美国的总装机容量仍名列世界第一。加拿大的总装机容量达3 319 MW,新增950 MW。

尽管出现金融危机,美国联邦政府对风场仍给予特殊的刺激投资措施,另外,越来越多的州政府开始探讨并采用更适合于风能发展的法律体制,吸引更多的投资。

更甚于欧洲的是社区电力已经上升为政治层面讨论的驱动力。2008年世界风能大会之后,安大略政府颁布了北美洲第一部社区电力绿色能源法案,承诺对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给予补贴,作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创新。该法案提供了针对社区及首个国家项目的特殊刺激。

安大略省作为示范,已经鼓励北美洲其他国家仿效类似的法律。在未来会颁布更多的上网电价法律。

9 全球未来的前景

2009年风能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表现尤为突出,其卓越的表现有力地回应了先前一些国际组织所作的较为悲观的预测。增加风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认识,将进一步促进对新风场的投资。预想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稳步好转,必将会有更多的地区得到更多的资金投入,加速风能产业的发展。

另一个积极因素是成立于2009年1月目前已经有143个成员国的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支持,IRENA在2010年将更加积极地工作,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知识的传播,并在国际决策过程中起到平衡协调作用。如,促进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进程。

一方面,联合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还没有达成协议,这会为投资零排放技术(如,风能技术)带来额外刺激。迄今为止,风能投资只有很少一部分来源于碳融资,其他还在探讨之中的资金或许提供更多的刺激,已推动风能在全球的发展。

更进一步的发展预测在中国(已经采用上网电价政策)、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制定更多的有力的框架性政策)、德国、西班牙、印度及东欧国家、亚洲及拉丁美洲国家。预计在南非及北非也会有一些风电上网电价项目启动。

另外,还有1个经常被忽略的成功因素是社区电力所有制模式。这种模式凝聚了各方面资金和技术支持,预计将强有力地促进风电在世界更多地区的增长。最新及显著的例证将在英国(特别是苏格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及世界其他许多地区显现。

根据目前加速增长的趋势,WWEA提高了对未来风电装机总量的预测,预计到2020年底,全球总装机容量至少达到190×104 MW。

编译自国际风能协会(Wind Energy International)的《World Wind Energy Report 2009》,资料来源于http://www.wwindea. org/home/index.php?option=com-content&task=view&id=266&Itemid=43

摘要:叙述了2009年全球风能产业发展背景、趋势以及发展风能电力为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的效益,分析了2001年来世界风场增长容量的增长率以及世界各大洲风电场的分布,指出,2009年中国和美国领先于世界风力市场,提出,到2020年底,全球风机总装机容量至少达到190×104MW的预测。

篇4:2009中国城市“软实力”报告

中央高层将“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而很多城市管理者也对此投注热情。但很多城市在对“软实力”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上,还存在不足,甚至出现了泛化及误用。

如何在全面梳理“软实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的相关要素现状和实践,对城市“软实力”进行系统、深入的“中国式”探索,是本课题组的要旨;通过对中国城市“软实力”的科学调查和全面评估,为城市“软实力”建设提出对策,为城市决策者提供抓手,并力图寻求我国“软实力”建设的新突破,是本刊推出2009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的初衷。

软实力强大与否,体现为人心向背

中国的城市发展,已进入“软实力”竟静时代。单靠粗放式的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换取硬实力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软实力”,建设”软实力“,倚重”软实力“。

“城市软实力”基于“国家软实力”,是反映城市在参与发展和竞争中,建立在城市文化、政府服务、人口素质、社会和谐、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体现为城市文化感召力、环境舒适力、城市凝聚力、科技创新力、区域影响力、参与协调力等的一种特殊力量。

“硬实力“是强制性的,而“软实力”更偏重影响;“硬实力”以物质为标尺。“软实力”则更注重精神性。“软实力”是无形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它不是高楼大厦,但却让钢筋水泥融入了创造的激情、生活的温情;它不是高速公路,但却影响着一个城市奔跑的速度、品质、耐力和安全;它难以体现为指标、数据,但却时时测算着一座城市的魅力、潜力、凝聚力。

“软实力”有很多侧面,但简而言之,要检验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只需两个问题——问问自己的市民,这座城市是否让你引以为傲、不离不弃?问问外来的客人,这座城市是否让你印象深刻,来了就不想走?可以说,软实力强大与否,体现为人心向背。

从城市管理者的角度而言,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关系,更像是软绳与硬柴的关系——绳子虽软,却能将硬柴紧紧捆在一起,形成合力;如果没有这根软绳,硬柴也只能零落四散。

由《瞭望东方周刊》联合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中国市长协会,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进行的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自2008年6月起正式启动,在中国城市竞争力前50强城市同时进行,采取专业公司入户调查、材料申报、网络调查等三种方式,其中,入户调查的对象超过10万人,参加网络调查的人数则达到120万人。

在测评项目设置上,课题组分别对文化号召、教育发展、科技创新、政府执政、城市凝聚、社会和谐、商务吸引、形象传播、区域影响、信息推动等十大指标,进行了全面考量。每一大类指标涉及的若干子指标,根据客观材料审核和主观调查(入户及网络调查)的不同,按权重计分。在测评分值安排上。对文化号召、教育发展、政府执政、商务吸引、形象传播、社会和谐这几类指标赋予较高的分值。

2009年6月26日,调查结果在上海揭晓,其中直辖市“软实力”排名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除直辖市以外的城市,软实力前十位依次是:成都、杭州、苏州、西安、长沙、青岛、昆明、大连、武汉、南京。除四座直辖市外,成都等十座城市入选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

这次调查是一次发现之旅:我们看到,无论东部、中部还是西部,有这样多的城市,都在努力让无形的“软实力”落地生根,有这样多的城市决策者,都拥有着超越GDP的深远情怀。

十大指标调查结果排名

城市“软实力”指标体系,是由文化号召力等十大指标组成。

文化号召力

文化号召力,凝聚了一个城市的传统、风俗、人文、艺术等各种文化成分,这种主题文化能够被更多人所接受和青睐。体现为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积淀和丰厚,能够激荡起市民的文化自豪感;体现为—个城市包容、吸纳多元文化的广度与深度,能够促进该城市多元文化的构成;体现为—个城市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备与完善,能够提供文化事业大发展的足够空间;也体现为—个城市文化产业(产品)的数量与品质,能够显现初步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号召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西安、南京、长沙、天津、绍兴。

城市凝聚力

城市凝聚力,是一个城市的居民把对城市的认同和对自身的认同连接在一起,城市的发展、进步和外界口碑被城市市民内化为自我认同的一分子。体现为一个城市的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程度和热爱程度,也体现为一个城市对外部民众的深深吸引和令人神往的程度。城市凝聚力最终要体现为全体市民对该城市强烈的归属感。

“城市凝聚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苏州、长沙、昆明、北京、成都、西安、海口、上海、泉州、杭州。但各个城市之间差别并不是特别显著。

形象传播力

形象传播力,是—个城市通过媒体、人际沟通、宣传公关等各种传播渠道来影响和改变人们对—个城市印象的能力。体现为—个城市对其整体形象体系的构造能力,体现为城市对其形象的传播和推介的水平和力度。形象传播力最终体现为一个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否得到双重体现。

“形象传播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青岛、苏州、大连、杭州、成都、天津、厦门、长沙。北京的优势比较明显,某种意义上也体现出其是众多国家级媒体所在地的特点。

政府执政力

政府执政力,是政府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文明建设等诸方面体现出的综合管理、协调、领导能力。体现为一个城市的政府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和水准,体现为一个政府执政的效率高低与廉洁程度,也体现出一个政府对负面因素和危机事件的处理和预防能力。政府执政力最终要体现为广大市民对所在城市的政府执政为民、高效廉洁的满意程度。

“政府执政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昆明、成都、上海、杭州、北京、大连、青岛、厦门、西安、南京。总体上来看,大多数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

社会和谐力

社会和谐力,是一个城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总体和谐,各种社会利益冲突得到协调的程度。体现为城市与人的和谐:城市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体现为人与人的和谐:市民的宽厚包容和亲情爱心;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社会和谐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青岛、成都、北京、大连、杭州、昆明、海口、南京、西安、上海。在这个指标上,中小型城市反而体现出一定优势。

教育发展力

教育发展力,是一个城市教育结构的设施、人员素质、人才培养等综合能力的体现。体现为一个城市已基本构建起多层次的完备教育体系,体现为一个城市能够培养大量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教育发展力还体现为一个城市极为关注并努力培养市民的现代文明素养。

“教育发展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西安、南京、长沙、成都、杭州、长春、大连、武汉。

商务吸引力

商务吸引力,是—个城市在投资、消费、贸易等方面的吸纳能力。是—个城市经济活力的体现,也是外界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评价体现。体现为一个城市具有较为成熟的法治环境,体现为—个城市务实诚信的商业体系,体现为一个城市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现为一个城市完善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

“商务吸引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成都、上海、北京、青岛、杭州、西安、武汉、大连、天津、长沙。总体来看,大型城市在此指标上具有一定优势。

科技创新力

科技创新力,是一个城市在各种科技产品的开发、研发、使用等方面体现出的革新与创造能力。体现为一个城市全面厚实的科技创新基础,体现为一个城市浓郁的科技创新的氛围,体现为一个城市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人才,体现为一个城市不断产出的一流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创新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苏州、天津、成都、南京、杭州、大连、重庆、青岛。总体来看,前十位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是非常大。

区域影响力

区域影响力,是一个城市对其地理上相近城市和相近地区的影响和辐射能力,它是一个城市在一个城市圈和区域圈中所处地位的体现。体现为一个城市在相关区域中的首位程度,体现为一个城市在相关区域中的协调能力,体现为一个城市对相关区域的影响和辐射能力。

“区域影响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青岛、西安、天津、成都、苏州、长沙、杭州、武汉。前十位城市基本上代表了不同的区域,苏州、杭州、上海都进前十,表明几个地理相近城市可以形成区域合力。

信息推动力

信息推动力,是一个城市在信息基础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方面的动力。体现为一个城市信息发展现代化的程度。体现为一个城市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体现出一个城市市民和领导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和使用效度。

篇5:2009年轻工业产业安全报告

轻工行业是受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危害轻重的行业。当前, 产业安全形势并没有因出口形势有所改观而好转, 反而表现出不确定因素增多, 更加复杂多变的特点。产业竞争力是产业安全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当“保增长”的目标实现后,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就显得更加急迫和艰巨。

一、2009年轻工行业产业安全形势分析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世界经济衰退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本地市场, 频繁采用两反两保贸易救济措施、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手段对我国轻工产品出口设置障碍, 甚至滥用贸易保护规则, 对我产品实施贸易制裁。

分析轻工业产业安全形势要用两分法, 既要看到行业面临的各种困难, 也要看到行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生的积极变化, 总结经验, 明确工作重点, 使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一) 金融危机对产业安全造成的影响

轻工业市场化程度高,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是最容易受到两反两保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行业。国外贸易壁垒表现出贸易保护发起国增加、贸易保护手段灵活、涉及的行业和产品广泛、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增长、贸易壁垒的影响加深等特点。

1、行业产业安全形势的基本描述

———危机加剧贸易保护升级, 行业深受贸易保护主义之害

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 消费需求增长乏力。一些国家不从自身寻找应对办法, 而是对进口产品实施更严厉的限制措施, 我国轻工业是出口创汇的大户, 2009年轻工贸易顺差2051.7亿美元, 是全部贸易顺差的104.6%。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1月~2009年11月, 国外对华启动反倾销调查132起, 其中涉及轻工产品的案件35起, 位居各行业之首;国外对华启动反补贴调查22起, 涉及轻工产品6起, 国外对华启动特保案件10起, 涉及轻工行业2起, 位居各行业第二;国外对华启动保障措施调查28起, 涉及轻工产品9起, 位居各行业之首。轻工业面临的国外贸易保护的形势异常严峻。

———国际市场萎缩出口受阻, 出口导向型行业成为重灾区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从2008年下半年以后, 轻工产品出口形势急剧恶化, 2009年上半年, 国际金融危机的破坏力进一步释放, 轻工产品出口贸易交货值同比大幅跳水。出口导向型行业成为重灾区, 特别是劳动密集、出口比重过半的出口依赖型行业承受了更大的市场冲击。

2009年下半年以后, 全行业进出口额月环比小幅上升, 触底反弹。四季度, 各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普遍提高, 经济增长提速, 经济效益回升, 多数行业出口有所改善, 出口依赖型行业的总体表现仍然滞后。

———部分国外产品价跌量增, 国内市场遭受国外产业冲击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国外产品低价冲击国内市场的现象增多, 严重损害了我产业利益, 2009年产业受损现象进一步凸现。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 国内乳业出现信任危机, 国外乳制品乘机进军国内市场, 2009年进口量骤增, 给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这种情况在造纸、制糖等行业均有表现。

2、国际贸易保护表现出的新特点

———贸易摩擦发起国家增加, 发展中国家的涉案数量激增

2008年以来, 对我发起贸易摩擦的国别数量增加。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涉案数量迅速增长, 几乎占案件数量的一半。据统计, 涉及巴西、土耳其、阿根廷、印度、新西兰、墨西哥、加拿大、美国、哥伦比亚、欧盟、秘鲁、南非、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多米尼加、马来西亚、乌克兰、韩国、俄罗斯、厄瓜多尔共20个国家和地区。

———贸易保护传导作用明显, 贸易保护措施的破坏性加大

国外贸易保护措施的负面影响不仅限于贸易保护发起国, 而且对其他国家具有明显的传导作用, 一个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 可能会引发多个国家的效仿, 特别是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作用更加突出, 使贸易保护的破坏性加大。

———多种贸易救济措施并用, 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渐成焦点

国际金融危机后, 贸易壁垒的手段更加灵活, 多种贸易救济措施并用。一方面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案件快速上升, 另一方面反规避、特别保障措施等非常用的贸易措施也明显增多。同时, 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大多数与反补贴调查合并启动, 具有更大的杀伤力。美国对我输美轮胎实施特别保障调查, 并采取制裁措施后, 贸易保护升级, 形势更加复杂。

———技术贸易壁垒频繁出台, 节能环保低碳经济门槛升级

当前, 名目繁多的“新贸易壁垒”措施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新特征。各国通过制定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包装标识、信息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劳工安全标准、福利标准等措施限制进口产品。“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在对一些轻工企业的调查中, 大多数企业感到应对反倾销等常规贸易救济措施比较得心应手, 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心中无底, 其变化无法掌控。

———典型案例凸现不良影响, 贸易保护严重违背世贸规则

欧盟对输欧中国鞋类的反倾销案, 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整个案件经历了反倾销初审、反倾销终审和日落复审程序, 征税期高达五年。欧盟不顾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对, 执意延长对中国产鞋类征收反倾销税, 对国内产业造成极大的伤害。此案严重违背了世界公平贸易规则, 是一起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案例, 极具代表性, 显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之势。

3、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现的新变化

———全行业出口值比重下降, 出口依赖型行业市场回归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轻工出口造成的影响, 全行业采取了努力稳定传统国际市场, 开发新兴国际市场, 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的战略。扩大内需对轻工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发新兴国际市场也取得了阶段成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9年, 轻工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额的比重为16.3%, 同比下降5.2%, 玩具、手表等出口依赖型行业的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8.4%和54.33%, 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6.41和6.46个百分点。

———出口贸易方式有所优化, 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比重增长

轻工业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 出现了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比例增加, 加工贸易出口比例下降的变化, 表明出口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根据有关数据统计, 2009年轻工业一般出口贸易与加工贸易的比率是56.35:36.74。

———产业区域结构调整深化, 产业转移带动中西部的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9年1~11月, 轻工业总产值累计增幅达20%以上的省区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其中, 湖北、西藏、四川、安徽的增幅达30%以上, 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增快。在有序转移和有效承接中实现了产业升级, 是轻工产业区域结构调整表现出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内资企业逆境中求发展, 企业比重和市场份额双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9年内资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78.44%, 同比增加2.05%;实现总产值71348亿元, 占轻工业总产值的66.3%。2009年下半年以来, 内资企业实现总产值逐月增速, 明显快于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对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十分显著。

(二) 振兴规划对产业安全的促进作用

1、出口退税政策普惠企业, 有效缓解出口快速下滑局面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 国家先后五次提高了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 特别是2009年上半年, 国家四次提高了部分轻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对缓解出口企业的经营困难, 增强企业的信心, 稳定和开拓国际市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在下半年开始集中显现, 多数行业出口转暖, 呈现恢复性增长。

2、扩大内需政策拉动消费, 家电以旧换新促进产业升级

2009年, 轻工各行业经济运行表现出鲜明的内热外冷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 2009年国内消费和出口对轻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7.6%、–7.6%, 轻工经济增长完全得益于内需的拉动。“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措施的实施, 是政府引导消费、创新消费模式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具有示范作用。实践证明, 采取经济手段和市场化方式, 通过促进消费市场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是优化产业结构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方法。

3、新兴市场开拓受到重视, 走出去发展战略取得新进展

长期以来, 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是我国轻工产品主要的出口市场。出口目的地过于集中, 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 增加了贸易摩擦的风险。近年来, 开发新兴国际市场的力度不断加大, 特别是对东盟、非洲等市场出口增幅较大。轻工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 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通过收购国外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推进国际化进程。轻工业联合会在推进国外轻工产业园区建设, 在国外搭建轻工贸易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多种有益的尝试, 取得了可喜成果。

4、产业集群建设成为热点, 集群发展助推增长方式转变

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建设, 是轻工行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 不断丰富创建形式和创建内容, 形成了自身特色。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 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潜力。全行业认真总结和推广已取得的经验, 把命名前的培育与命名后的提升相结合, 形成了工作常态化、发展可持续的良好局面。据统计,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命名的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达到182个, 2009年新增16个, 实现就业逾1000万人, 成为促进轻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 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评估

1、整体国际竞争力没有削弱, 国际贸易份额保持基本稳定

轻工产品出口下降, 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所致。据世贸组织估计, 2009年, 世界贸易下滑幅度达10%以上。根据国家海关数据计算, 国内轻工产品出口额降幅为10.15%, 用上述两个降幅比较, 国内产品出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保持基本稳定。国际金融危机后, 虽然我国轻工业出口额占销售额的比重降低, 但2009年全年轻工业总产值仍能实现13.5%的增长, 保持了活力, 说明轻工行业产业竞争力没有因国际金融危机而削弱, 仍然是国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同时应该看到, 受国内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的影响, 出口产品成本将持续上行, 传统产品的优势正在弱化, 面临着新兴市场国家的挑战和产业升级的压力。

2、技术创新能力仍是瓶颈, 加工贸易整体格局没有改变

改革开放30年来, 轻工业保持了快速增长, 发展成果令世界瞩目。但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 产业大而不强的特征仍十分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我国许多轻工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虽然居世界第一, 但核心技术和主要贸易渠道掌控在别人手中, 加工贸易方式占有相当的比重, 是世界制造和加工基地。

3、多数行业产业集中度低, 抗风险能力差成为致命短板

2009年, 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12.28万家, 其中中小型企业约占99.8%, 多数行业产业集中度低, 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一些地区出现了企业集中倒闭的现象, 企业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企业规模小和生产分散, 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落后,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和资金利用效果不佳等原因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4、产业规模优势难以替代, 比较优势升级促进作用明显

轻工产品量大价低,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保持和巩固国际竞争力, 规模效益仍是基本的途径和方法。国内轻工业门类齐全, 各行业之间发展比较平衡, 产能充沛, 社会配套能力强, 外商综合采购成本低。这些综合优势是其他新兴经济国家无法替代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挑战中, 促进比较优势升级, 对巩固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十分明显。重点是提高公共配套服务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服务效能, 提高产业竞争的软实力。

(四)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1、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

轻工业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 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目前, 全行业产能过剩, 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方面企业设备利用率普遍不高, 另一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仍在持续, 产能仍有扩大之势, 淘汰落后产能,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

虽然国家强调产业结构调整已多年, 但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大环境下, 一些结构性矛盾被掩盖。2008年下半年以来, 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条件, 但在唯发展速度论政绩观的作用下,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在执行中显得无力, 成为制度上最大的障碍。当前, 国内宏观经济企稳向好, 行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但也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自觉性起到了一定的弱化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仅靠行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标本兼治, 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政府部门要改变现有的政绩评价体系, 按照“可持续”的要求建立新规则。

2、可持续成为发展新命题, 巩固发展基础需要政策支持

2010年, 轻工业持续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 轻工业总产值全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并无悬念, 关键是如何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有力的产业政策的支撑。当“保增长”目标实现后, 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对调结构的保证作用在于通过推进消费市场升级, 带动产业升级。

2009年, 我国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当前, 正处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敏感期, 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 “保增长”将逐渐淡出, “可持续”将成为新的工作命题。“可持续”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 是速度与质量、近期与长远、经济效益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统一, 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 根本要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它既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是发展的目标。各行业结合本行业的实际, 在安排2010年工作和制定“十二五”规划中, 以“可持续”为命题, 做好促进行业发展的大文章。

3、出口依赖行业重新定位, 国内市场支撑作用不可低估

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 轻工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确立了出口创汇大户的地位, 成为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轻工业中的一些行业出口比重逐年增加, 出口导向型特征愈发突出, 其中部分行业的出口比重超过50%, 成为出口依赖型行业。出口依赖型行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 转而拓展国内市场, 出现了出口比重下降, 市场理性回归的情况, 由此引发了出口依赖型行业市场重新定位的话题。国内经济环境持续向好, 市场潜力巨大, 对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可低估。

4、部分行业外资迅速扩张, 产业安全需要引起各级关注

外资在部分轻工行业迅速扩张, 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不仅在国内碳酸类饮料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 而且不断延伸产品系列, 进军其他饮料领域, 争抢市场份额。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虽未成功, 但表现出控制国内果汁类饮料市场的战略意图;国外乳品企业大举进军国内市场, 目前国内婴幼儿乳制品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占领;国内眼镜行业的高档市场基本上被外资独享, 外资控股企业2009年1~11月利润占全行业利润的69.4%, 国内企业边缘化。

二、轻工重点行业分述

(一) 家电行业

1、产业安全与贸易壁垒的新特点

据统计, 2009年, 国外对我国家电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0起, 全部为反倾销形式。其中阿根廷发起5起, 哥伦比亚2起, 土耳其2起, 美国1起。立案调查8起, 复审调查2起。表现出以下特点:

———涉案数量呈现快速增长, 发展中国家的发起数量占先

2009年, 家电行业遭遇的贸易保护案件呈增长之势。2008年, 家电行业遭遇“两反”案件5起, 其中2起立案调查。2009年共发生8起立案调查, 是2008年的四倍, 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以来, 针对我国家电产品的“两反”调查案增速明显。2009年上半年发生反倾销立案调查共2起, 复审调查1起 (不包括彩电) , 下半年立案调查6起, 复审调查1起, 是2008年的3倍。

近年来, 一些发展中国家, 如南美、东盟10国、印度、东欧等国采用高关税壁垒和反倾销手段保护本国市场。2009年的8起反倾销立案调查中, 美国1起, 发展中国家7起。自金融危机以来, 阿根廷已成为“两反”调查的主要发起国, 2009年的8起立案调查中, 阿根廷占4起。

———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八成, 小家电成为贸易保护的焦点

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口贸易。目前, 全球80%的小家电产品产自中国, 成为名符其实的小家电制造基地。同时也成为国外贸易保护的重点对象。2009年, 针对我国的小家电产品的反倾销立案调查7起, 占全年案件总量的87%。

2、加强产业安全, 应对贸易壁垒的建议

———技术创新破解发展瓶颈, 扩大内需政策带动产业升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求企业改变以量取胜的出口增长方式, 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出口产品档次, 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缓解贸易纠纷的压力。同时, 通过调整市场结构, 扩大内销市场份额, 减少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2009年, “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能效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对行业发展的作用巨大, 不仅极大地缓解了国际市场对家电行业的冲击, 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了产业升级。

———加快“走出去”发展战略, 鼓励品牌企业国际化经营

家电行业生产集中度较高, 品牌优势比较突出, 在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要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鼓励品牌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变产品输出为产能输出、资本输出和品牌输出, 真正融入输入国经济, 规避贸易壁垒风险。

———完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 整顿出口秩序规避贸易风险

进一步完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 特别是预警机制, 开展市场风险预测预报。整顿出口市场秩序, 防止企业过度的价格竞争。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增强反倾销应诉能力。

———加速产品技术标准更新, 占领节能环保低碳的制高点

虽然家电行业国际标准采标率远高于其他轻工行业, 但仍有很多产品的标准低于国际标准。大力推行标准化战略, 加快技术标准国际标准化进程, 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和协调工作, 对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低碳经济”的概念下, 节能环保的发展主题更加鲜明, 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将成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

(二) 皮革行业

2009年, 皮革行业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 出口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但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 皮革产品出口仍面临诸多困难, 承受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 国际贸易形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

1、产业安全与贸易壁垒的新特点

———欧盟反倾销税再次延长, 新一轮反倾销形势异常严峻

2009年12月22日, 欧盟部长理事会决定, 延长对中国皮鞋征收反倾销税的期限, 从2010年1月起, 把对中国皮鞋征收的反倾销税再延长15个月, 实际征税期达五年。

2009年1月5日, 巴西对来自中国的鞋类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以意大利为替代国, 将对中国的鞋类征收435.7%的反倾销税。

2009年2月26日, 阿根廷发布42号决议, 对原产于中国的鞋产品开展反倾销调查。调查范围包括滑雪鞋以外所有在阿根廷销售的鞋类产品。

2009年2月27日, 加拿大对中国产塑胶类鞋类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2009年3月2日, 秘鲁决定, 对从中国进口的CIF价格低于或等于5.97美元/双, 以纺织材料作为鞋面的便鞋和运动鞋征收临时反倾销税0.31美元/双。

———技术壁垒影响日益突出, 涉及内容广泛手段更加多样

近年来,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影响鞋类出口的重要因素。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俄罗斯, 主要措施集中在认证要求、技术标准要求、产品的人身安全要求、环保要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和包装及材料的要求等六个方面。

2、加强产业安全, 应对贸易壁垒的建议

———合理运用争端解决机制, 应对国外贸易壁垒各种挑战

面对皮革行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复杂形势, 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中的组织和协调作用, 增强应对能力。要合理运用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通过国际贸易仲裁等方式坚决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防止贸易保护扩大化给行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大力推进三大发展战略, 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针对皮革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的状况, 要大力推进品牌发展战略、标准化战略和“走出去”发展战略。培育国际品牌,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 改变出口市场区域布局;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限制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低的产品出口;加强信息工作, 跟踪国际和先进国家标准制修订情况, 加强市场监管, 提高产品安全技术水平。

(三) 玩具行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 面临着玩具产品技术安全标准升级, 市场准入制度日趋严格, 国际贸易壁垒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 玩具召回、通报等制裁措施层出不穷。

1、产业安全与贸易壁垒的新特点

———国外玩具安全标准翻新, 欧美国家技术壁垒措施升级

2009年5月, 欧盟理事会通过新玩具安全指令。

2009年6月19日, 加拿大卫生署就禁止在软乙烯玩具及保护儿童条款中使用的六种化学原料提出新规定。

2009年7月, 《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和美国《玩具安全认证程序》相继生效, 对玩具的安全要求做出全面修订, 禁止限用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从8种大幅增加到85种。随着欧盟玩具新标准实施, 列入REACH法规“黑名单”的化学物质不断增多。特别是以往被经常用作增塑剂的邻苯二甲酸盐类化学物品, 检测标准更为严苛。

2009年8月, 《美国消费品改进法案》中针对儿童产品的新标准正式实施, 并且首次规定禁用致癌、致基因突变、影响生育的物质, 对产品铅含量的要求将更为苛刻。

日本也频繁更新玩具安全标准, 设置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示范效应显现, 玩具召回通报事件影响巨大

贸易壁垒的传导作用开始显现。马来西亚近期宣布, 将从2010年2月起推行儿童玩具新标准, 加大对玩具进口检测要求, 生产和进口适用于14岁以下儿童的玩具, 必须通过马来西亚规格及检验有限公司的测试和验证。

拉丁美洲各国也纷纷颁布新法令, 对进口玩具实施严格的认证制度。

印度在年初对我国玩具实行了“禁进”措施, 并且频繁更新玩具安全标准, 设置技术壁垒。

不断升级的技术安全标准造成我国玩具企业的检验检测费用上涨, 通关成本上升, 挤压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

近两年来, 玩具召回、通报等制裁措施始终与我国玩具出口如影相随, 成为影响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频繁通报召回我国玩具产品。2007~2009年, 欧盟发起玩具召回事件1088起, 其中中国885起, 占81%;美国CPSC发布玩具召回事件116起, 全部为中国产品;美国FDA发起玩具召回事件38起, 中国产品37起。特别是“史上最大规模回收行动”的美泰召回事件给中国玩具业带来重创。

2、加强产业安全, 应对贸易壁垒的建议

———加快竞争要素整合升级, 实现产品监督检验国际接轨

加大人才培养、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发, 推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及时掌握国际市场动态与行情, 提高信息技术服务的覆盖面和水平, 特别是提高检测服务水平, 实现标准检测与国际接轨。在现有实验室检测资源的基础上加大投入, 提升检测能力, 开展与国际检验机构的双边认证工作, 为企业提供快捷的认证检测服务。加强风险预警平台建设, 建立有重点企业参加的产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 分析产业安全形势, 开展预测预警工作。

———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依靠内需拉动促进产业升级

2009年, 玩具行业出现了出口比重下降, 国内市场份额增加的积极变化, 让业内看到了国内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升, 国内外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国内市场将成为高档产品的主流市场, 对产业升级的作用不可低估。

(四) 自行车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 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进程中, 国外反倾销一直与行业的发展相影相随。自1991年开始, 自行车行业就受到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反倾销调查, 并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与前几年相比, 自行车行业新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有所减少。

1、产业安全与贸易壁垒的新特点

———反倾销的传导作用明显, 重点防范其他国家跟风效仿

目前, 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国家正在由欧美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 其中, 比较典型的代表是阿根廷, 2009年, 针对自行车行业新的反倾销案件都是由阿根廷发起。对于这种情况要引起警觉, 防止出现示范效应, 引起其他国家跟风。

———新增反倾销案件在减少, 产品召回数量快速上升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自行车生产企业通过反倾销诉讼, 对我国自行车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其范围由整车扩大到零配件。近年来, 新增反倾销案件有所减少, 但产品召回事件明显增加, 仅2009年就发生了5起。

2、加强产业安全, 应对贸易壁垒的建议

———实现国际标准全面接轨, 提高替代技术应用水平

目前, 技术壁垒是自行车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 安全环保是技术壁垒的主要内容。对此, 跟踪国外产品安全标准, 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通过技术创新, 提高替代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五) 照明行业

照明行业因技术标准、产品质量等原因, 屡遭来自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产品召回等贸易摩擦事件。一方面对我国照明产品出口造成直接影响, 另一方面对其他国家起到示范作用。

1、产业安全与贸易壁垒的新特点

———欧美仍是贸易摩擦主导, 安全环保标准成为主要障碍

2008年, 照明行业17起贸易摩擦事件中, 有10起来自于欧盟, 占总数的59%, 其余7起均来自于美国。2009年的9起事件中, 美国发起的数量反超欧盟, 占总数的56%。欧盟与美国也是对我国照明产品实施召回的主要发起者。

从反倾销、被召回的原因来看, 在2008年统计的17起事件中, 有8起是不符合欧盟的低电压指令以及欧盟的相关标准, 其中6起涉及到欧盟的相关标准EN60598, 在2009年统计的9起事件中, 有3起也是因为不符上述相关标准而遭遇召回。

———贸易摩擦表现形式变化, 产品召回成为主要制裁手段

2008年, 被统计的贸易摩擦事件中有41%为产品召回事件, 2009年, 产品召回事件的比例上升为67%。

2、加强产业安全, 应对贸易壁垒的建议

———掌握国际和进口国标准, 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贸易摩擦

掌握产品的国际标准及进口国标准, 全面提高产品质量。一方面, 要求企业在生产和流通上加强管理, 提升产品生产技术和质量, 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另一方面, 淘汰落后产能, 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核心竞争力。

———强化行业产业安全机制, 提高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能力

政府、行业、企业联合搭建产业安全预警平台, 针对已发生的案例, 总结经验, 为应对贸易保护的势头做好预测预警, 提高企业应对贸易摩擦事件的能力。

(六) 家具行业

外部市场需求萎缩, 加剧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009年家具行业的贸易摩擦持续升温。

1、贸易壁垒的特征

———家具生产限制措施增加, 环保安全标准引发摩擦升级

欧盟2009年4月出台了《欧盟木材及木制品规例》和《新环保设计指令议案》, 5月1日起富马酸二甲脂 (DMF) 禁令生效, 11月30日起实施木质家具共同本生态标签 (Eco-lable) 的生态标准, 12月修改了进口纺织品及床垫环保标签新标准。

美国纽约州实施《修订商业法律和执行法律———关于床上用品和软垫家具阻燃性要求的法案》, 加利福尼亚州开始对复合木制品中甲醛含量采用新标准, 2009年4月9日公布了《建议法案———中国木制工艺品输美检疫要求》等一系列对原材料来源、环保、安全等方面的限制措施, 将制约我国家具出口, 也极易被其他国家效仿和滥用。

———贸易壁垒削弱竞争优势, 反倾销成为主要的贸易障碍

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木制卧房家具进行反倾销措施对家具行业影响重大。该反倾销案一年一次复审, 每年重新确定税率, 使得我国被征收惩罚性税率的企业不能继续出口, 迫使部分出口美国的木制卧房家具生产企业外迁至越南、马来西亚、老挝等国家。

2月6日, 土耳其对原产于中国的家具用附件及架座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4月27日, 加拿大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床垫内置弹簧展开反倾销立案调查, 一系列案件延展了反倾销的范围。

2、加强产业安全, 应对贸易壁垒的建议

面对国际贸易摩擦加温, 需适当调整以往只依靠双边解决问题的模式, 敢于并善于在WTO法律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

———全面把握国际认证要求, 规范质量管理履行社会责任

更加密切关注国际贸易中各种摩擦, 重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ASA18000职业健康安全体系、SA8000社会责任体系、FSC国际森林体系认证等。

———加强行业预警平台建设, 巩固应对贸易壁垒企业联盟

建立企业、市场、行业组织、政府之间信息传递、收集、分析体系, 建设产业安全预警机制, 掌握出口目的地国动态,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制定应对预案, 实现保护工作前置化, 化解对外贸易风险。

(七) 造纸行业

造纸行业是较早受到国外产品冲击的行业, 也是我国首个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行业。近年来, 造纸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产业安全状况得到改善,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 又出现了产品被国外反倾销、原料对外依存度高等新的不安全因素, 加强产业协调和政策引导, 是保障造纸产业安全的重要措施。

1、产业安全及贸易壁垒的新特点

———纸张进口数量逐年下降, 国外产品市场冲击大幅减弱

2009年, 国内纸及纸板进口同比负增长, 延续了近年来的走势, 这表明国内产品的质量与数量已能较好地满足国内需求。

我国曾于2003年、2008年分别对来自美国等国家的新闻纸、铜版纸实施反倾销措施。这两项救济措施, 有力地缓解了国内造纸产业的困境, 保护了新闻纸、铜版纸产业。同时, 由于国内独资、合资等大型企业通过引进世界先进的造纸装备和技术,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进口产品逐渐被国产替代, 国内产品也开始出口, 中国从2007年前的纸张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

———新闻纸对外反倾销终止, 产业经济运行呈现平稳态势

2009年6月30日起, 我国终止对原产于美国、加拿大、韩国的新闻纸征收反倾销税。通过对2009下半年新闻纸生产及市场情况跟踪调查, 国内新闻纸产业运行态势良好, 目前主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产品仍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

———铜版纸遭遇欧美反倾销, 新增产能面临市场需求考验

2009年10月14日, 美国造纸企业对中国铜版纸提起反倾销诉讼, 美国商务部发布立案公告, 对原产于中国和印尼的铜版纸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并将于2010年3月做出反倾销初裁。继美国对中国铜版纸反倾销案之后, 欧盟也于2010年初对中国铜版纸提出反倾销诉讼, 已于2月18日正式立案调查。

铜版纸是国内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个高档纸种, 由于原料大多采用进口木浆, 主要生产企业的装备也是进口世界一流纸机, 因此产品质量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由于高档纸品的利润相对较高, 近年来内外资造纸企业都加大了铜版纸生产布局, 预计一批新增铜版纸产能在2010年集中释放, 在铜版纸产能快速增长的时候受到国外反倾销, 给中国铜版纸行业的发展前景带来阴影。

———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 引发行业对产业安全的关注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造纸产业而言, 原料自给能力严重不足, 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纸浆和废纸。2009年进口纸浆1368万吨, 同比增长43.7%, 进口废纸2750万吨, 同比增长13.6%。经测算, 目前进口原料已占到原料总量的42%, 且在可预见的时期内, 继续呈上升趋势。进口原料价格总体上不断攀升, 蚕食了造纸产业应有的利润。

原料对外依存度高, 是影响造纸产业安全的最主要因素, 合理协调产业发展速度与原料供给能力的关系, 合理平衡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原料供给比例, 是保证产业健康发展, 提高产业安全的重要内容。

2、加强产业安全, 应对贸易壁垒的建议

———取消废纸加工贸易限制, 提高国内产品国际竞争实力

2008年4月, 国家取消废纸加工贸易政策后, 用进口废纸为原料的新闻纸出口不再享有加工贸易优惠政策, 导致中国新闻纸出口价格缺乏竞争优势, 出口同比下降较大。

以废纸为原料造纸是循环经济的要求。现实情况是, 在不允许国内企业进口废纸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同时, 却允许来自国外的成品纸张开展加工贸易。特别是在包装纸行业, 国外主要造纸生产商将多余的产量低价倾销到中国, 国内市场承受低价进口纸张的压力。中国以废纸为原料的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处于不公平的地位, 目前这一政策漏洞仍没有得到补救。

———加强国内林地开发监管, 加速内资企业林纸一体化进程

中国受制于国际原料供应的同时, 国内的原料供给也被外资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林纸一体化项目用地面积大, 投资额高, 外资企业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 抢占林地资源, 布局林纸一体化项目;还有一些不从事造纸业的国外企业, 在国内收购林地资源, 制约了国内内资造纸企业的发展。

国家实行林权改革后, 林地使用权分散到农民手中, 国外公司可以通过购买林权将林地集中起来使用, 由于购买行为分散, 可能造成国家对外资企业实际拥有林地面积情况掌握不清, 这对产业安全会形成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加强对外资企业使用中国林地资源的监管十分必要。

———建立多方协调对话机制, 探索产业国际合作双赢格局

中国造纸产业快速发展, 打破了全球市场相对平衡的格局, 中国造纸产品出口, 触动了老牌造纸强国的利益, 成为造纸产业频遭反倾销的原因。

正确处理中国纸业崛起与世界市场的平衡, 是中国造纸产业健康发展, 提高安全度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对话协调机制, 共同协商国际产业分工, 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形成合作共赢的新格局。

三、2010年轻工行业产业安全形势预测

目前, 在国内经济的拉动下, 轻工业已经整体企稳向好, 但国际贸易环境没有改变。主要表现在,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履艰难, 国际市场需求依然疲软, 针对国内企业的贸易壁垒频出, 产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一) 国际市场不确定因素多, 出口趋紧形势难以根本改变

2009年, 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经济活力令世界震惊, 国际社会充分肯定了我对世界经济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 持不同政见和敌对势力针对我国的国际贸易政治化倾向也在抬头, 并有加剧之势, 给未来市场添了许多的变数。虽然一些发达国家和世界组织提高了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的预期, 但制约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出口趋紧的形势难以根本改变。要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有足够的警觉和防范。

(二) 贸易摩擦上升难以避免, 产业安全严峻形势将成常态

2009年, 我国的出口贸易额首次超过德国, 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我国轻工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大, 国际市场覆盖面广, 并且在产品结构和市场区域分布上存在突出的矛盾, 处在风口浪尖上, 贸易摩擦上升的趋势难以避免。

(三) 技术贸易壁垒影响深远, 成为制约出口增长最大障碍

虽然反倾销、反补贴案件数量在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中所占比重最大, 但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紧密相连, 涉及面十分宽泛, 事先难以把握, 其影响则更加深远。在全球变暖的大形势下, “绿色环保”、“低碳经济”正在带动新一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展开, 不仅对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也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加, 价格竞争优势受到市场挑战

在我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提高, 国际贸易顺差居高不下, 以及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 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 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大, 汇率调整的几率增加;经济复苏预期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 企业消化生产成本的压力加大, 国内轻工传统产品的价格优势正在弱化。

四、推进产业安全工作措施及进展情况

轻工产业安全工作, 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行业管理组织以及广大轻工企业的高度重视, 通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 已经形成了一套符合轻工行业特点的工作模式。2009年12月, 全国轻工行业产业安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轻工行业开展产业安全工作的经验, 部署了2010年工作, 会议将对产业安全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 产业安全工作的回顾

1、产业安全受到应有重视, 应对各种贸易壁垒成果显著

全行业对产业安全的认识不断深化, 工作领域不断扩大, 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初步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制定规则和指导, 行业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 广大企业积极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随着对世贸规则的熟悉和把握能力的提高, 以及实战经验的不断丰富, 全行业基本上做到了积极应对、从容应对, 表现出比较成熟的心态, 在实战中增长了才干, 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其中电池行业应对美国337碱锰电池调查案、皮革行业应对欧盟对我国鞋类反倾销案等一批案例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成为应对国外贸易救济的典型案例。更为重要的是, 学会了用国际化视野审视自身的发展,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经营管理、提高创新能力、树立品牌形象、开辟市场资源等途径, 优化了产业安全环境, 提高了产业安全能力和水平。

2、应对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各级行业协会发挥重要作用

在应对各种贸易摩擦中, 各轻工行业协会, 特别是一些重点行业协会, 充分发挥了熟悉行业, 联系企业广泛的特长, 从多方面为解决贸易摩擦创造条件, 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作体系和服务模式。开展了业务培训和涉及本行业的贸易救济调查的应诉工作。中国电池协会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应对美国337碱锰电池调查案调查, 案件几经周折, 持续5年之久, 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中国家电协会在应对欧盟的技术贸易壁垒中, 及时了解掌握各种技术规则, 介绍认证程序和方法, 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认证机构开展对口交流, 为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中国皮革协会针对欧盟几次发起的对我国劳保鞋、皮鞋的反倾销案, 会同商会积极应对, 成立了紧急应对小组, 开展产业安全业务培训, 收集各种市场信息, 对出口贸易集中区域的出口变化情况进行市场研判和风险提示。中国家具协会发起成立了“中国家具业反倾销应对委员会”, 联手组织统一行动, 反映出家具行业的团结与成熟。各轻工行业协会在维护产业安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3、预警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政府行业联动机制基本形成

在推进产业安全工作中, 初步形成了商务部———联合会———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四级工作体制, 在产业安全预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稳步推进, 基本形成了政府行业联动机制。商务部及时了解工作动态, 开展重大事项调研, 对轻工产业安全工作给与了全面的业务指导。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充分利用与政府管理部门建立的工作渠道, 开展产业安全数据库开发和信息直报, 反映行业和企业诉求, 开展贸易壁垒新情况、新变化的研究, 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 有效地发挥了行业管理和指导的职能。对行业发生的产业安全重大事项, 基本上做到了信息通畅, 反应快速的要求。

4、深化产业安全工作主题, 产业结构调整

速度明显加快

维护产业安全, 根本在于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瞬息变化的国际经济形势, 促使行业更加冷静地思考发展中的问题, 对多年来行业积累的运行质量不高、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行反思, 透过金融危机的表象, 查找深层次的原因, 加深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 轻工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改善, 特别是国务院“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六条措施”、《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的出台, 进一步明确了轻工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

(二) 2010年行业产业安全重点工作

1、把落实轻工振兴规划作为工作主线, 注重提高行业经济增长质量

2010年是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关键一年, 要在巩固已取得的阶段成果的基础上, 加大工作力度, 抓紧组织实施。继续抓好扩大内需、稳定国际市场、加快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和产业有序转移等项重点工作。各行业协会的工作, 要围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展开, 将产业安全工作与产业结构调整、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摆在工作的首位。

2、把落实联动机制作为制度建设重点, 注重提高应对复杂情况能力

进一步落实政府部门、联合会、各行业协会和企业责任, 是提高轻工行业应对产业安全复杂情况能力的保证。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更加密切与商务部的工作联系, 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分工, 落实配套项和资金;争取商务部的工作指导, 为行业提供更多、更快捷的产业安全信息资源。二是加强轻工业联合会WTO协调办公室的工作, 强化重点行业协会的作用, 加强对各行业协会产业安全工作的监督指导。三是各行业协会要建立完善工作机构, 配备充实必要的人员,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确保工作实效。四是加强与重点企业的联系, 调动他们参与行业产业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保证信息渠道畅通。

3、把落实产业安全指导意见作为抓手, 注重提高行业服务质量水平

《进一步促进轻工业产业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集中了2010年产业安全的主要工作, 措施具体,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工作要求也很高, 有一定的难度。要充分认识到严峻的产业安全形势对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威胁, 明确肩上的责任。

上一篇:洗水厂调查报告下一篇:打赢脱贫攻坚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