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政府工作报告

2024-04-20

2009政府工作报告(通用6篇)

篇1:2009政府工作报告

2009政府工作报告2010.3.5晚

一. 地方篇

1.辽宁

IN RETROSPECT

去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大连沿海核心城市建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沿海六市 辽宁省有六个沿海开放城市,“五点”有大连的长兴岛(瓦房店市)和花园口(庄河市)、营口的沿海产业基地、辽西的锦州湾(锦州、葫芦岛)、丹东的产业园.“一线”是贯穿沿海六市的一条公路(滨海大道)的沿线.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加速推进。八城市交通、通讯和户籍管理等加速对接,沈抚、沈本、沈铁、沈阜、沈辽鞍五条产业带建设进展顺利,鞍山汤岗新城、铁岭凡河新城、抚顺沈抚新城、本溪沈溪新城、辽阳河东新城建设日新月异。沈阳经济区申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展顺利。

装备制造、钢铁、石化、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引领工业增长

县域经济异军突起。奋力抗击特大伏旱

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我们进一步明确城区是服务业发展的主体,推出了城区经济发展三年倍增计划

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标准不断提高。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四川安县灾后重建工作,确保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LOOKING INTO THE FUTURE

国家制定了新一轮加快东北振兴的支持政策,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 以大连为核心的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发挥出像长三角、珠三角那样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沈阳经济区基础设施连为一体、经济连为一体、城市连为一体,成为世界级的大都市区;辽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跟上全省的发展步伐。

沿海经济带要以港口建设和园区建设为突破口,迅速形成新一轮大开放、大开发的热潮。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信息、节能环保、海洋、生物育种、高技术服务等九大产业,推进数控系统成套技术及装置、半导体照明、太阳能电池、风能、新能源汽车等100个重点项目,培育100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销售收入超十亿元的新兴高技术领军企业。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沈阳、大连、鞍山、盘锦四市政府所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市县扩大至60%。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统筹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2.上海

IN RETROSPECT

上海市长韩正正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说,2009年上海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举措,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回升。

上海经济总体向好,经济发展好于09年年初预期。

2009年,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540.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5273.3亿元比上年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4%,扭转了工业生产持续下滑的走势,初步遏制了对外贸易降幅持续扩大的势头。

上海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在应对危机、防范风险中,大力推进150多项重点工作,金融资源聚集、洋山保税港区免征营业税等一批政策措施正式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启运港退税第一批创新试点顺利推进,银行间市场清算所、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等一批机构挂牌成立,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明显加速。

回顾2009年工作时,韩正说,上海加快重大产业基地建设,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组织优势力量承接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深入推进世博科技行动计划。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政策。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7%左右。

上海加大节能降耗工作的推进力度,调整淘汰846项落后产能,积极推广节能空调、高效照明、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超额完成计划。

“越是经济形势严峻,越要高度关注改善民生。”------韩正 精辟呀!!

2009年上海力求把保发展、调结构与保就业、惠民生更好结合起来,实现了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8.1%和8.2%。韩正说,上海加强为老年人服务,2009年新增养老床位1万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达到21.9万人。

2009年上海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增受益家庭约1.4万户。累计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60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开始试点。完成1257万平方米高层旧住房综合整治和3274万平方米多层旧住房综合改造。

2009年上海共投入36.9亿元用于来沪从业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完成86所来沪从业人员子女学校的设施改造并纳入民办教育管理,来沪从业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的民办小学就读比例达到93%。

2009年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8号线二期、9号线二期、11号线北段一期建成,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达到355公里。长江隧桥工程和新建路、人民路、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内环线浦东段、中环线浦东南段、S32、G60上海段等建成通车。

2009年上海环保投入相当于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以上,污染排放量大幅削减,水环境质量持续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6天,空气质量优良率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绿化覆盖率达到38.1%。

2009年上海对困难区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郊区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

2009年上海加大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投入,新建改建约500公里农村公路,完成118个村庄改造、2000多户低收入农户危旧房改造、2.2万多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和2000多公里村沟宅河综合整治。

2009年上海加快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建设,旧区改造力度加大、进度加快,一批居住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

2009年上海深入推进公交行业改革,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政策扶持力度,公交服务水平和职工收入得到提高。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降低出租汽车承包指标,出租汽车行业经营环境和驾驶员收入得到改善。

主动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着力优化口岸环境,增强口岸服务辐射能力,上海关区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5154.9亿美元,继续占全国1/4左右。改善投资环境,发展总部经济,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达到10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新增79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研发中心。“走出去”迈上新台阶,全年对外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117%,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比上年增长31.8%。

2009年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推进,112个援建项目全面启动,其中55个项目已经完成。

2009年上海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取消调整952项审批事项,接近前三批取消调整数的总和。建设工程审批程序简化50%以上,44项审批事项实施并联审批,39项审批事项实施告知承诺,积极推进政企分开,第一批17个部门与所属企业彻底脱钩。

要把住房保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花更大力气加快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动迁安置房、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要着力解决新上海人、年轻人的住房困难。

要着力解决新上海人、年轻人的住房困难,加快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下半年在中心城区全面推开,完善配套政策体系,逐步放宽准入标准,有序扩大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和供应,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约400万平方米。

二. 中央篇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将推出三方面措施,保证大学生就业率:第一,加大力度推出相关措施,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科研单位、中小企业就业;第二,对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政府会给予更多关注,帮助他们找到工作;第三,实施大学生见习计划,安排大学生到企业以及事业单位见习,见习期间政府和相关单位会给予一定补贴。

2010年3月5日9时,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温家宝]:四是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激励教师专注于教育,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创建若干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10:15]

经济:2010年GDP增长预期8%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财政: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稳定人民币汇率 稳定物价

任务:2010年主要任务:为十二五打基础的一年

反腐:高级干部自觉报告财产 创条件让群众批评政府

户籍: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 推进城镇化建设

房价:4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建保障性住房300万套

分配:扭转收入差距过大 严管国企高管收入

民生:物价涨幅3%左右 企业退休者养老金再提10%

就业:投433亿 失业率控4.6%以内 新增就业900万人

教育:落实高校自主办学 鼓励教师终身从教

维稳:解决征地拆迁问题 加强信访工作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坚决遏止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温家宝提出四大措施:

——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继续支持居民自主性住房消费。

——抑制投机性购房。

——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国4条”、“国11条”等房地产新政策。12月下旬,温家宝在接受官方媒体采访时就房价上涨过快提出政府应该做四件事。

篇2:2009政府工作报告

——在高县**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欧炳英

2009年1月1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二00八年工作回顾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镇第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4.238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76元,人均比上年增加588元,全镇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

一、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强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重点,完善招商机制,严格目标管理,落实奖惩措施,项目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年引进项目5个,共引进资金3600万元,其中榕翔木业、弘昊电器、昌宏化工技改投资1200万元,宜宾维群食品公司投资400万元建厂,圣玉建材厂投资2000万元建厂,两个新建项目已正式启动。

二、惠农政策得到落实,新农村建设见成效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城乡低保、新农合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落实。粮食直补、小麦补贴、油菜补贴、能繁母猪补贴款等全部兑现到位,去年共发放各类惠农补贴 多万元。大里村、跳墩村600多农户用上了天然气,全镇新增天然气用户1000余户,新增沼气用户150户。大力发展‚鸭鱼工程‛,天府村小湾组投资250余万元,建成‚鸭鱼工程‛800亩,今年全部投产,年产商品鸭10万只以上,养鱼每亩收入1500元,预计年总收入200余万元。在全县率先完成‚电信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省级扶贫新村三八村建设任务,争取了市级扶贫新村(石岗村)、移民新村、‚金土地‛村等建设项目,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按照城镇规划的总体部署,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位一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天府大道建设顺利进行,6月份已完成失土地补偿工作和‚**驿‛牌坊建设,土地拍卖、人行道硬化、绿化和亮化相关工作正有序进行。城乡洁净工程成效显著,**场镇卫生‚脏、乱、差‛的问题由来以久,全镇上下知耻而后勇,采取一切措施整治城乡环境卫生,严禁‚五乱‛严格‚三包‛,对影响镇容镇貌的乱搭乱建摊棚坚决予以拆除,对多年来堆积的多个垃圾死角进 行了清理,并投资两万多元在各街道修建垃圾处理池二十多处,让全镇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用好省、市已经下达**的2008年基层政权阵地建设计划,盘活现有资产,搬迁镇政府办公楼至天府大道,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采取‚新旧臵换‛模式整体搬迁**实验小学至天府大道(占地40亩),并在天府大道新修一幢职高教学楼(占地20亩),正在办理有关手续。农村公路建设乘势推进,在县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2008年已完成沙风路、杨柳、石岗、元田、天府、三

八、石河等村道硬化,农村水泥公路24.5公里,结束了我镇农村公路无水泥路的历史,发动群众集资,争取补助计划,硬化宜珙路、李沙路接口、政府宿舍门口、镇医院门口等工程已全面骏工。完成河麻沙沟渠精修工程,抓好郝家村干渠、李村支渠等塘、库、堰整治,保证了农业灌溉用水。完成场镇自来水处理厂扩建和供水管网改造,解决城镇居民安全用水问题,达到日供水3500立方米。红层找水工程大力实施,在2006年、2007年在二

七、元田等6个村实施红层找水打井1080口的基础上,今年又在竹林村、新阳村实施红层找水打井195口,已全面骏工并通过了验收。

四、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社会秩序稳定和谐

今年是我国的奥运年,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积极维护安全稳定工作。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暨信访稳定突出问题整治,结合6月‚安全生产月‛和‚百日安全生产督查‛活动,积极开展对各类生产安全隐患的排查 整改,要求各企业加强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治理,确保生产安全。认真开展平安新村(社区)建设,按照‚看得、听得、查得‛三个要求,以‚治安防范、人民调解、流动人口、细胞工程、‘三电’治理、铁路护路‛六大基础为载体,全力建设平安新村(社区)。成立摩托车驾驶员协会,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治安控防中的作用,落实了办公地点、人员,并成立了摩托车治安巡逻大队,各村成立中队,配合公安部门做好交通、安全等工作,目前已有300多台摩托车入会。坚持按照边排查边治理的原则,集中开展对社会治安混乱地区,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加强对重点人群(邪教成员、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的教育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圆满解决麻柳林场林权及天府大道占地等纠纷,认真处理各类群众来信来访,全年无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和重大集体上访事件发生。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主法制不断加强

镇党委、政府一手抓经济发展不放松,一手抓社会事业不滞后,全镇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狠抓计划生育工作不放松,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召开计划生育专题工作会议12次,解决计生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按照‚升等升位‛的目标要求,依法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推行以村为主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活动,全年落实手术851例,综合节育率92.6%,完成社抚费征收55万元,出生 人口40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88.2%,‚三结合‛帮扶 120 户。全面推进科教兴镇战略,狠抓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巩固‚两基‛成果,落实‚两全‛措施,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实验小学升学考试、职中中考均取得优异成绩,**职中50周年校庆活动圆满成功。全镇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率达90%以上,大病、重病群众得到及时救治。认真依法严格推行五保、低保和优抚政策,及时落实救灾救济资金,竭尽所能解决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要件事情,敬老院集中供养人员77人,共发放城乡五保、低保资金150万元,发放救灾救济资金8.8万元。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4月份我镇成立了书法家协会,6月份组织参加全县首届运动会取得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出现安全责任事故和药品食品安全事故。其次,宣传、统战、武装、人事、共青团、妇联、老龄、财税、公安、国土、工商、畜牧、金融、电力、交通、邮政、通讯等各条战线都紧紧围绕全镇工作中心,完成或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为全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参与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群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务实苦干的结果,凝聚着全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大家 向全镇广大干群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优势不明显;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少数政府工作人员还存在深入基层不够,工作不够扎实等现象。对此,我们一定会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00九年政府工作目标任务

200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进一步增强责任,坚定信心,视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就一定能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主要预期目标

实现全镇地区生产总值4.5亿元,增长10%以上;镇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50元以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500万元以上;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确保控制在5‰以内;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二、工作重点和举措

(一)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始终不渝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压鼓劲,形成合力,要进一步强化责 任,继续实行领导带头、全民参与的招商体制,要突出重点项目,进一步增强抓好重点项目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切实解决好项目核准、资金落实、土地征用、建设环境等问题。创新招商方式,拓展引资渠道,努力调动政府、企业和民间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引进资金、项目、技术、管理和人才,争取引进项目2-3个,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不断壮大和增强全镇工业经济。

(二)认真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努力培育和提高农业竞争力。按照‚一村一品‛和‚打响品牌,形成特色‛的要求,着力壮大跳墩、石河、石岗蔬菜基地,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力争在2-3村建设生猪养殖基地;普遍推广优质高产玉米,大面积种植黄豆,形成规模;积极扶持‚特小凤‛精品西瓜发展,全镇推广500亩以上;大力新建‚鸭鱼工程‛1000亩,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优势。

(三)抓好基础设施,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抓住机遇,搞好渠系配套、中低产田改造、金土地建设、农村公路硬化等项目工程,继续建设天府村新农村,壮大‚鸭鱼工程‛养殖规模,打造‚千万元村‛;新建石岗村市级扶贫新村,着力壮大蔬菜种植规模,打造‚百万元村‛;建设移民新村,接收向家坝库区移民200人;建设‚金土地‛村:项目获审批后,启动1.5万亩土地整理工程,改善马道、新阳、竹林、天府村生产条件,全镇新建沼气池400口。

(四)狠抓城镇建设,提升城镇形象。一是继续开展城镇环境整治,严禁‚五乱‛,严格‚三包‛,进一步完善卫生设施;二是加快天府大道民居建设,力争特色餐饮一条街早出形象;三是盘活现有资产,搬迁镇政府办公楼至天府大道,年内有望建成;四是年内实现整体搬迁**实验小学至天府大道(占地40亩),并在天府大道新修一幢职高教学楼(占地20亩)。

(五)以财政增收为主线,有效发挥财政保障作用。要加强对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研究,牢固树立抓财政就是抓改革、抓发展、抓稳定的思想,努力实现财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今年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集聚发展后劲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突出征收管理、新增财源和厉行节约工作重点,特别是要围绕新增项目和城镇建设寻求新的财政增收点,要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控制支出,树立节支就是增收的观念,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六)切实做好信访工作,抓好安全生产。全面落实《信访条理》,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的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和谐。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属地管理、属事管理‛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严禁打击非法生产烟花爆竹,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坚决杜绝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七)扎实抓好各项社会事业。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积极推行以村为主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活动,确保各项任务指标全面完成;进一步做好民政优抚工作,巩固省级农村一级敬老院创建成果,实现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日常化、制度化,完善城镇低保申报制度,规范农村低保救助范围,扩大社会救助范围,逐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科教兴镇‛战略,做好‚两全‛和‚普三‛相关工作,巩固‚两基‛成果,确保义务教育各项指标稳步提高;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强畜禽防疫力度,组织全镇人民做好畜禽免疫和消毒工作,做到我镇清净无疫,人民身心健康进一步得到保障。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行政效能,着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按照‚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把政府施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建设法治政府: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法制教育培训和行政执法监督,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切实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确保权力阳光运行,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建设为民政府:坚持把群众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标准,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尺,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逐步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切实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着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改进民生、促进民和、保证民安。建设效能政府:继续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推进机关管理创新,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严格绩效考评,加强部门协调配合,规范政府工作流程,确保政令畅通,弘扬‚思想求实,工作做实,效果真实‛的工作作风,明确单位职责,提高工作效率,落实目标管理,强化跟踪督查,推动工作上台阶。建设廉洁政府:坚持从严治政,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公开公示制度,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创建节约型机关。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健全激励机制,推行绩效考核制度,旗臶鲜明地奖勤罚赖,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培养造就‚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推进大发展,实现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和光荣使命!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奋进,扎实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 快发展,朝着‚把**建设成高县的重要节点,宜珙路上璀璨明珠‛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篇3:2009政府工作报告

1、“疫情起源中国”的流言事件

据香港《文汇报》4月30日的报道说, 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州长——贝尔川曾经声称, “是中国旅客把病毒带到北美, 然后传到墨西哥”, 而此前, 墨驻华大使亦在北京“含糊”地表示:此次猪流感的病原体可能是从欧亚大陆被带到墨西哥的。贝尔川等人的言论引起了部分西方媒体的关注, 美国《纽约时报》驻香港记者发表了题为《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可能来自中国境内》的报道, 声称中国福建省福清市和长乐市个别地方发现死猪, 墨西哥疫情可能来自福建。针对境外媒体这些毫无事实根据的报道, 中国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新闻发布会上驳斥说, 在各国致力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一些境外媒体不顾事实和基本科学常识, 别有用心地编造谣言, 这是诋毁中国国际形象。同时, 中国有关部门如农业部、卫生部反应迅速, 在第一时间要求福建省相关部门对此事进行仔细核查, 结果表明当地只是发生了少数仔猪死亡的现象, 而且是常见病导致死亡, 并不是像境外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发生了重大的动物疫情, 流言在确凿的事实面前终于戛然而止。

2、内地首例病例的恐慌事件

2009年5月10日, 四川出现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 购买预防药物和防护用品的成都市市民较平时有明显的增加, 引起了公众一定程度上的恐慌。党中央国务院对内地出现首例疑似病例一事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对此作出指示强调要科学、有效实行卫生防范措施, 全力制止疫情在我国传播, 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卫生部也在当天紧急派人赶赴成都指导工作。5月11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要求各部门严把出入境检验检疫关, 增强防控工作透明度, 加大甲型HI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宣传力度,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技术和物质准备。在此事件中, 不仅中央政府高度重视, 而且地方政府也反应迅速、积极作为。成都市政府在5月11日凌晨2时30分就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 向外界详细介绍患者及密切接触者追踪的情况等。这一时效性极强的新闻发布会, 在第一时间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了公众舆论对人员感染情况迫切知情的诉求, 达到了减轻恐惧心理, 缩小谣言生衍的空间, 确立权威信源形象的效果。可见, 在与甲型H1N1流感的正面交锋中, 中央及地方政府始终坚持信息公开、透明的理念, 面对复杂多变的舆情, 临危不乱, 反应迅速, 政府舆论引导主动、有力, 使得各大媒体纷纷跟进, 有效地影响及引导公众舆论。

3、“吕传传”事件

吕海涛是在加拿大留学的中国人, 他在当地时间5月7日12时乘AC029航班从加拿大出发, 5月8日14时30分抵达北京。在京逗留的三天时间里, 他曾经先后在王府井、欢乐谷、什刹海、东单等地方游玩, 并在八达岭长城附近用餐, 作为甲型H1N1流感的流动载体, 他因此被冠以“吕传传”、“全民公敌”、“山东毒王”、“病源精英”等称号———被网络公众怀疑明知感染, 却故意回国进行传播。公众舆论对此事件主要存在两种态度, 一种是指责。认为吕海涛应该向社会道歉, 作为海外的中国留学生, 网络舆论认为吕海涛应本着对祖国和家人负责的态度, 要严于自律, 而不应携带流感病毒回国传播。另一种舆论则持不偏激、不苛责的态度。认为应宽容回国留学生, 因为吕海涛作为这场疫情的受害者, 应该受到的是必要的医疗救助和人性关怀, 而不是流言蜚语或者舆论谴责, 当前最大敌人是流感病毒而非患病同胞, 因此, 吕海涛不需要道歉。

根据腾讯网“以公民的名义, 宽容吕传传”专题——“你觉得流感患者需要道歉吗?”的网络调查数据显示, 道歉与否的两种舆情旗鼓相当、势均力敌, 在一共12552人的投票当中, 认为“不需要”的有5534人, 占投票总数的44.09%;认为“必须”的则有5308人, 占投票总数的42.29%。针对“吕传传”这一舆论事件, 政府没有直接进行舆论引导, 而是更多的通过反思当前国家的卫生防疫应急防范体系, 积极主动采取一系列措施, 间接地回应了公众, 成功地引导舆论更多地关注疫情进展和完善相关的应对措施。例如在5月9日, 卫生部正式对外公布《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 (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 》, 指导各医疗机构在临床诊疗工作中使用;同一天,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 卫生部也公布了甲型H1N1流感病例转运工作方案, 以防止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患者转运过程中传播。

4、“反应过度”事件

在“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舆论引导中, 中国不仅面临着国内舆论的压力, 也面临国际舆论的极大压力, 如“反应过度”的舆论事件。批评者说, “中国领导人不明白为什么需要避免反应过度, 他们完全不了解外国媒体与外国公众舆论。” (1) 其中以墨西哥为典型, 墨西哥一些政府官员和媒体对中国对来华墨西哥公民所采取的医学隔离措施表示不满, 抱怨其国民受到歧视。据2009年5月4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墨西哥通讯社2日报道说, 该国外长埃斯皮诺萨在当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从中国对甲型流感的反应看, 中国对墨西哥采取了“不公正”和“歧视”的措施。她还表示:“这是一些没有任何依据的歧视措施……外交部建议在中国改变做法之前, 墨西哥公民不要去中国旅游。”她同时指责中国、阿根廷、秘鲁、厄瓜多尔和古巴停飞了与墨西哥之间的航班。墨西哥外长的言论在该国引起了极大的舆论反响, 网络论坛上“更多的是墨西哥网友们对这些国家的谩骂和侮辱。有人建议采取反制措施……号召墨西哥人不购买、不消费中国产品和中国食物……甚至建议‘让所有中国人离开墨西哥’。” (2) 国际上不利于我国的舆论, 引起了国内舆论与其的针锋相对。环球网于5月3日上午9点以《墨外长不满隔离措施, 竟呼吁国民别赴中国旅游》为题报道后, 在国内公众中引起很大反响, 在随文所做的“你如何看待墨西哥外长这一言论”的网络调查中, 截至6月2日网络调查结束, 共有19827位网友投票表示“强烈反对”, 占总数的85.5%;2569人认为“表示理解”, 占11.1%;797人认为“不好说”, 占3.4%。

在此舆论事件中, 政府舆论引导的重点是国际舆论。新华网作为官方舆论阵地, 于5月3日发表了题为《雪中送炭———我国向墨西哥提供人道主义紧急援助的前前后后》的文章, 介绍了中墨两国共同应对疫情的密切联系, 凸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释疑了公众对两国关系的猜测。第二天, 中国外交部表示, 有关措施并非针对墨西哥公民, 没有歧视性, 这一问题是纯粹的卫生检疫问题。温家宝总理也对此舆论事件及时回应, 指出:中国这样做, 不仅是为了13亿中国人的身体健康, 对全世界防控工作也是有利的。此外, 墨西哥华侨联合总会秘书长焦美俊亦表示, 现在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机制也是出于科学和医学上的建议, 而非政治因素, 应该是可以被理解的, 而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歧视政策。与此同时, 当地时间5月4日早7时, 中国第二批人道医疗物资运抵墨西哥。5月5日, 随着中国派往墨西哥的包机载着79名中国公民离开墨西哥城和8名在北京的墨西哥籍人员搭乘墨西哥政府派出的专机回国, 这场舆论风波才逐渐平静下来。

二、“甲型H1N1流感”事件政府舆论引导措施的总体评估

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事件是继2003年“SARS”事件之后最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自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4月25日发出墨西哥和美国发生的流感疫情已构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的警告之后, 中国政府就主动、积极应对。首先, 及时启动应急机制。4月30日, 我国迅速成立了由卫生部牵头、33个部门参与的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下设医疗、保障、宣传、对外合作等8个工作组以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专家委员会, 并且确立了“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防控原则。同时, 地方各级政府也相应地建立了由相关部门参与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指挥部, 统一指挥和协调辖区内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其次, 及时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我国出版界反应迅速, 其作为可圈可点, 到5月中旬, “已经正式出版了13种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出版物。这些出版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实用性、普及性强。其中, 图书11种, 音像制品、网络出版物各1种。” (3)

总之, 中国采取严格防控措施辅以宣传教育, 不仅没有在公众中引起恐慌, 反而得到了全社会的理解, 网络论坛里几乎一边倒, 纷纷对政府的作为表示支持。从国内旅游的状况来看, 五一假日期间, 北京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70万人次, 同比增长22.7%;3041家店铺商品零售额达17亿元, 同比增长13.6%;餐饮销售4226万元, 同比增长20.3%。 (4) 这侧面反映了国民对流感的理性态度及政府舆论引导得卓有成效。

三、从“甲型H1N1流感”事件看当代中国政府舆论引导的新理念

1、政府回应舆情的积极、主动

在面对公众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时, 政府回应舆情, 进行舆论引导的“积极、主动”理念主要体现在政府官员态度上的重视、行动上的积极迅速。在民意尤其是网络民意高涨的时代, 民意是执政党最宝贵的政治资源, 对民意的尊重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在当今社会, 网络作为永不截稿的通讯社和永不中止的微波站, 以及永不停播的电视台和永不关门的意见箱, 那么“一个不懂得网络舆情监测导控的政府, 是难以应对‘公共意见气候’的霜雪雷电和风云突变的。” (5) 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近期的研究表明, 多数中国网民是通情达理的, 他们在乎的是尊重和态度。因此, 政府舆论引导必须以“积极、主动”的理念去回应公众舆论的诉求。在“甲型H1N1流感”事件中, 我国政府从未雨绸缪防止疫情传入到加强重症救治, 并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 积极主动地应对疫情, 调整完善防控措施, 始终走在疫情变化的前头, 掌握防控的主动权, 同时也就牢牢地把握住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2、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战略”

“透明”是相对于“模糊”而言。政府舆论引导要坚持“透明”的理念, 这是在长期不断的实践中, 尤其是吸取2003年“SARS”事件的教训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在“SARS”事件初期在广东的出现“流言”大流行以及“抢购风潮”,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政府的舆论引导采取了“模糊战略”, 不仅没有及时公布真实的数字, 而且还试图隐瞒真相, 采取“堵”而不是“疏”的措施, 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舆论而不是引导舆论。而反观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事件, 从中央到地方, 政府对信息公开始终采取“透明战略”, 使正面效果最大限度地扩大和深化, 使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弱化。如成都市政府在5月11日凌晨2时30分, 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 及时向外界介绍国内首例疑似病例的具体情况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

3、应对国际舆论有理、有利

《人类瘟疫报告》的引言说到:“瘟疫在古代是坟场, 在近代是战场, 在当代则是考场。”这场流感不仅严峻地考验着中国政府对内的舆论引导力, 也考验着中国政府对外的舆论引导力。应对国际舆论是否有理、有利, 将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好坏, 以及党执政能力的高低。在“反应过度”的舆论事件中, 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有理、有利”的舆论引导理念, 不仅及时发表言论回击不利舆论, 也用实际行动向墨西哥民众和国际社会证明中国对墨西哥疫情的关注和援助。同时, 中国政府通过不同渠道, 如外交途径的官方公关以及华人领袖的民间公关等, 向墨西哥传达了友好的信号, 有效地消除了墨西哥相关舆论对我国的指责, 顺利地实现了从责难到理解的转变。事实证明, 中国政府的作为不仅成功地化解不利的国际舆论, 也为阻断病毒在全世界的进一步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并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充分肯定。

四、结语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舆论引导正确, 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 误党误国误民。这是对新时期舆论导向极端重要性的精辟阐述。从这个意义上讲, 发掘并总结我国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政府舆论引导所应坚持的理念就显得尤其重要, 因为它是政府舆论引导力提升的内在灵魂, 是政府舆论引导作为的指导思想。世界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相信在今后的不断实践中, 当代中国政府舆论引导的新理念会更加全面、科学、务实以及更具实效, 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1 徐兴堂:《部分西方官员批评中国对甲型流感“反应过度”》, 新华网2009年5月19日

2 王新萍:《墨外长言论引发排外情绪, 墨网民叫嚷拒买中国货》, 《环球时报》2009年5月4日

3 王坤宁:《预防甲型H1N1流感, 新闻出版界全力以赴》,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5月13日

4 李天扬:《信息公开是最好的定心丸》, 《京华时报》2009年5月5日

篇4:2009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按照依法治税、为民理财、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冲击,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实施有针对性的清费减负政策,进一步拓宽政府非税收入征管范围,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管,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平稳可持续增长。全省政府非税收入在继续实施有针对性清费减负政策的情况下取得较快增长,为全省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

一、2009年全省和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情况

(一)全省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情况

2009年,全省共征收各项政府非税收入2872.82亿元,其中:属于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205.08亿元(不含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46.38亿元)、基金预算中政府性基金收入2166.44亿元、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501.30亿元。2009年全省政府非税收入比上年增收(以下简称“增收”)496.42亿元,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20.9%。

主要项目征收情况:

1政府性基金收入2210.87亿元,增长29.2%。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幅较大,2009年,全省共征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含按规定计提的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和农业土地开发资金)1992.76亿元,增长39.6%,比上年增收550.52亿元。主要原因是从2009年5月份起,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房价止跌回升,促使土地市场转暖,政府土地供应增加,土地市场出现供需两旺、量价齐升的局面。

2专项收入88.19亿元,比上年减收(以下简称“减收”)12亿元,比上年下降(以下简称“下降”)12.0%。主要是2009年取消内河航道养护费、水路运输管理费和公路运输管理费,三项收费分别减收2.98亿元、2.53亿元和5.08亿元。

3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38.46亿元,减收10.06亿元,下降2.9%。减收的因素主要有:一是自2008年9月1日起,取消工商部门征收的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工商两费”共计减收9.11亿元;二是根据财政部规定,自2009年起建设部门征收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由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调整为政府性基金收入。对行政事业性收费规模影响较大。其他部门收费如水利、林业、人防办等部门,由于贯彻落实清费减负政策,取消、暂停了部分收费项目,降低一些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收入有所减少。

4罚没收入80.80亿元,增长7.5%。其中,公安罚没收入41.05亿元,占全部罚没收入的51.5%。增幅较大的主要有法院、检验、检察院和公安罚没收入,2009年这些部门的罚没收入分别增长了59.7%、38.5%、30.2%和20.5%。罚没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全省各有关部门按照“法治浙江”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执行力度,提高执法水平,使罚没收入增长较快。如公安交警部门通过增加电子警察、移动警务通等高科技设备,采取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等方式,实行异地罚缴等措施,加大了违法处罚力度和执行力度,规范和加强了罚没收入收缴管理。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7.65亿元。下降1.0%。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出租车经营权有偿出让和转让收入分别下降41.9%和44.4%,其他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20.5%,其他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小汽车牌照拍卖收入、户外广告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

6其他收入106.84亿元,增长15.2%。主要是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清退补缴收入比去年净增长,彩票发行费比上年增收较多。

(二)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情况

2009年,省本级共征收各项政府非税收入195.24亿元,其中:属于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46.73亿元(不含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3.85亿元)、基金预算中政府性基金收入67.19亿元、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81.32亿元。2009年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比上年减少85.55亿元,下降30.5%。分项统计如下:政府性基金收入67.19亿元,下降55.4%;专项收入10.89亿元,下降37,9%;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87.47亿元,增长5.3%;罚没收入4.99亿元,增长48.9%;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7.60亿元,增长81.0%;其他收入17.11亿元,下降21.9%。

(三)主要征管工作

1推进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法制化建设。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对于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理顺政府分配关系,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从制度上和源头上防治腐败,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我们注重发挥业务优势,主动汇报协调,推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化建设。积极做好《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立法调研等相关工作,进一步向省人大有关部门、省法制办等汇报当前我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有关情况,主动争取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省委将制定该条例列入2009年和2010年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在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省人大的关心支持下,由我厅上报的该条例被省人大常委会列入2010年地方性法规一类立法计划。

2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各级财政部门和执收部门认真执行非税收入征收相关规定,努力消化燃油税费改革和清费减负等政策性减收因素,通过积极推进征管信息化建设,及时掌握征管情况、规范减免、加强直接执收执罚等措施,强化收入征管,规范征收行为,确保非税收入稳定增长。逐步实现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执收单位、代理银行以及财政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在规范和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的同时提高非税收入收缴效率,不断提高非税收入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2009年,对省本级所有非税收入执收单位的基础资料、执收项目、使用票据等进行了清理核定,分7期组织省级所有非税收入执收单位进行系统培训,并于2010年1月1日起在省本级全面启用新版非税征管信息系统。稳步推进市(县)财政应用新版非税征管信息系统,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17个市(县)部署应用。

3积极开展清费减负工作。按照国家和省里文件规定,积极做好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调整规范工作,进一步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促进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认真执行省政府出台的取消、暂停征收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降低部分收费标准的政策,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据测算,省政府先后出台的三批收费减免政策,每年可减轻我省企业和群众负担20亿元左右。会同省物价部门对所有部门保留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重新梳理,通过省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并以目录形式下发各地各部门,进一步规范部门收费行为。按照财政部等三部委有关规

定,对我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进行了调整完善,进一步规范我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贯彻落实财政部等五部委规定,对我省自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公路养路费等五项收费(基金)工作进行部署,并做好五项收费(基金)的清缴和清退工作。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针对机动车辆号牌工本费等涉及交通和车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减轻企业和个人交通负担。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强化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收及退还结算工作的管理,切实提高资金清退力度。

4加强和完善土地出让收支管理。2009年,我们继续认真贯彻中央和省里一系列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文件规定,切实抓好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工作,积极配合省国土资源厅等有关部门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的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巩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成果,努力为地方政府提供可用财力。为推进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信息化进程,由省财政厅牵头,省国土资源厅和省人民银行共同参与,完成业务需求分析、系统开发采购。

5切实加强海域使用金管理。全省各地认真贯彻省政府颁发的《浙江省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办法》,积极采取措施,从管理制度、征管手段等入手,按照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明确海域使用金实行就地全额缴库,切实强化海域使用金管理。为克服土地资源“瓶颈”约束,科学利用滩涂围垦资源,促进温台产业带发展,2009年,我厅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缓缴、减免等扶持政策,研究出台浙江省海域使用金减免管理办法,积极做好温台沿海产业带用海项目应缴地方部分海域使用金的缓缴审批工作。

6积极筹措彩票公益金。2009年,我们以国务院出台《彩票管理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彩票监管,积极筹措彩票公益金。一是在国务院《彩票管理条例》出台后,及时召集省级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我省的贯彻意见,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彩票管理条例的通知》,确保彩票管理条例在我省的顺利贯彻落实。二是积极支持彩票机构扩大彩票销量的各类促销活动,及时审核批复同意福彩中心动用“3D”调节基金进行组选加奖等活动方案,积极筹措彩票资金,2009年,我省共发行彩票94.61亿元,同比增长16.9%,居全国第四位。

二、2010年上半年全和省本级级征收简要情况

(一)全省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情况

2010年上半年,全省共征收各项政府非税收入2546.09亿元,其中:属于地方财政收入中政府非税收入111.15亿元(不含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24.10亿元)、基金预算中政府性基金收入2256.42亿元、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178.52亿元。2010年上半年全省政府非税收入比上年增收(以下简称“增收”)1739.74亿元,增长(以下简称“增长”)215.8%。

主要项目征收情况:

1政府性基金收入2272.82亿元,增长325.7%。上半年政府非税收入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土地出让收入。全省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完成2067.13亿元,增收1650.58亿元,增长396.3%。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行情较好,土地出让价升量增,土地出让金大幅增加;二是各级财政落实国家五部委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精神,加强土地出让金缴库及收支管理,加快土地出让金入库速度;三是上年第四季度土地出让较多,收入基本上在今年年初缴库;四是上年同期房地产行情低迷,同比基数较低。

2专项收入50.79亿元,增长20.1%。主要是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水资源费收入增长较多,分别增长50.4%、34.5%、15.7%。排污费收入比去年下降11.7%。

3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19.58亿元,比去年下降3.7%。其中教育收费减收3.87亿元,下降10.2%。国土资源收费减收2.85亿元,下降18.2%,交通运输收费减收1.73亿元,主要是车辆通行费由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所致。公安、人口和计划生育、质量监督检验、人防和建设等部门的收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有所增长。

4罚没收入37.16亿元,下降18.3%。主要是因公安交警部门去年对历年的交通违法进行了集中整治,公安罚没收入下降较多,去年同期交通违法罚没收入较多,上半年公安罚没收入下降42.8%。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7.56亿元,增长27.6%。主要是我省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拓宽政府非税收入征管范围,优化收入结构,使来自国有资源(资产)的各项收入正在成为我省政府非税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6其他收入38.18亿元,下降2%。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清退补缴收入较去年有所下降。

(二)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情况

2010年上半年,省本级共征收各项政府非税收入73.35亿元,其中:属于地方财政收入中政府非税收入25.72亿元(不含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0.07亿元)、基金预算中政府性基金收入38.35亿元、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9.28亿元。2010年上半年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比上年减收10.06亿元,下降12.1%。分项目统计如下:政府性基金收入38.35亿元,增长3.6%;专项收入5.95亿元,增长20.6%,主要是教育附加费征收4.42亿元,增收30.8%;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0.79亿元。下降18.8%,主要是教育收费、法院诉讼费和国土部门执收的耕地开垦费减收较多,涉农、涉企收费有所下降所致;罚没收入1.55亿元,下降35.8%;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45亿元,增长34.7%;其他政府非税收入2.25亿元,下降77.7%。

(三)主要征管工作

1主动做好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立法有关工作。在广泛征求省级部门和市(县)财政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向省政府上报了《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送审稿)》及起草说明,配合省政府法制办到杭州、宁波等地开展《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立法调研。并积极参与省级部门和专家学者参加的《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立法论证工作和协调解释工作。在省政府法制办组织的征求意见过程中,积极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

2深入调研,重点加强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制度建设。一是根据财政部要求,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对今年底到期的水利建设基金、民航机场建设费、旅游发展基金等三项政府性基金开展调查摸底工作,配合完成财政部、水利部来我省的实地调研工作,向财政部书面报送了上述三项政府性基金征收使用情况,结合全省实际积极研究提出保留和规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针对性建议,得到财政部肯定;二是经省政府同意,会同省商务厅对2002年制定出台的《浙江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意见》进行修订,重新制定出台《浙江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适应和推动新形势下散装水泥管理工作的需要。

3积极贯彻落实清费减负政策。根据省企业减负办、省

政府纠风办的部署和要求,研究提出2010年财政部门企业减负工作思路。同时,根据中央的统一要求,对我省开展涉及企业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清理工作进行部署。为确保我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的有关要求,出台了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减免政策。

4加快推进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去年12月份德清信息系统应用观摩会议征求市(县)财政意见基础上,我厅与省国土资源厅、省人行进行了多次沟通协调,确定了2010年系统实施方案。3月份浙江省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信息系统在湖州地区投入试运行,针对试点过程中暴露的业务与技术问题修改完善和优化系统功能。6月底系统成功通过验收,财政、国土、人行三部门横向联通,省、市、县纵向联动的全省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信息系统已正式形成。年底前该系统将在全省推广使用。

5以深化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应用为抓手,切实提高非税收入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从今年1月1日起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执收单位全面启用新版政府非税收入信息系统,财政、执收单位和代收银行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共享,项目、标准、征缴和票据都纳入信息系统管理,执收项目、执收标准和资金收缴管理进一步规范,提高了非税收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从技术手段上确保非税收入资金安全,避免乱收费、超标准收费等情况的发生,强化以票管收、信息控费的管理功能,“收支两条线”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

6加强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和海域使用金收入征收管理。建立健全土地出让收支预算管理制度,督促各地贯彻落实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相关政策,及时提出针对性意见、办法,转发了财政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切实加强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管理。进一步规范我省海域使用金减免管理行为,并对符合减免中央部分海域使用金的项目及时向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提出减免申请;认真落实省政府扶持政策,审批48个温台产业带滩涂围垦项目缓缴申请,批准缓缴地方部分海域使用金6.84亿元。

7积极支持彩票发行销售,强化彩票市场监管。积极拓展彩票市场,支持彩票发行销售机构丰富彩票玩法,提高彩票销量。深入开展调研和检查,促进我省彩票市场规范运行。会同省民政厅等单位对全省福利彩票资金进行专项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具体要求,赴有关省就彩票市场监管及彩票机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方式进行了调研,不断完善我省彩票管理。

篇5:云浮2009政府工作报告

云浮市市长 黄强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挑战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我们接连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考验。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顽强拼搏、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沉着应对种种困难和挑战,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基本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19.86亿元,比2007年(下同)增长10.2%;人均生产总值13439元,增长9.1%;单位GDP能耗下降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6亿元,增长2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4.1亿元,增长17.6%;外贸进出口总额11.6亿美元,增长10.2%,其中出口总额7.1亿美元,增长4.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63亿元,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39元,增长5.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91元,增长13.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5.9%;人口自然增长率5.32‰;城镇登记失业率2.6%。全市呈现经济增长较快、环境日益优化、民生切实改善、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具体体现在:

——新型工业化发展迈出新步伐。以落实“双转移”战略为抓手,大力推进与佛山市合作共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产业发展规划、资金筹措、配套设施建设以及项目入园等工作,目前正全力申报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罗定双东环保工业园、省市共建硫化工基地和其他园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委托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编制全市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打造石材、不锈钢制品、水泥、硫化工、电力五大年产值超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全市35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5亿元,增长65.7%。云浮发电厂C厂、中材(罗定)水泥项目相继动工;华润西江发电厂已列入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程序;云浮风电场、云浮核电站和粤泷电厂二期等项目论证申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新增国家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产品4个、省著名商标3个。新增私营企业522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14.77亿元,增长20.3%;增加值94.53亿元,增长11.9%。

——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新气象。成功举办“温氏模式与农业产业化发展高峰论坛”,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温氏模式。全市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95个,增加30个;实现销售收入195亿元,增长30%,带动合作农户户均纯增收5400元。温氏集团被列入省“千百亿”名牌培育工程企业,其优良种猪体细胞克隆技术研究应用课题取得新突破:“郁南粤西地区现代蚕桑技术推广与产业化项目”和“新兴华南丘陵山区循环农业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被列为国家级富民强县项目。完成造林作业面积7.43万亩,新兴创建林业生态县通过省验收。完成省人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小水电议案建设任务。开发补充耕地9.57万亩,我市获得省土地利用计划执行考核一等奖。粮食播种面积185万亩,总产量68.8万吨,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罗定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肉类和水产品总产量分别增长12.1%和8%,水果、花卉、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获得丰收。外出务工劳动力达5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1亿元,增长22.3%。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42.43亿元,增长7.2%。

——第三产业实现新发展。加大服务业招商和项目建设力度,着力推进商贸、旅游、房地产和物流等行业发展。新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70家、配送中心2家。成功举办第二届旅游文化美食节和云浮(佛山)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43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45亿元,分别增长11%和11.4%。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增长25.9%。公路、水路货物周转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增长40.9%、54%和34.4 %。保险机构保费收入增长39.3%。通信、中介等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0.8亿元,增长12.6%。

——交通建设实现新突破。积极抢抓国家和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和申报立项工作。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台段累计完成总投资的56.4%,全省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石牙山隧道已贯通;云浮至岑溪高速公路粤境段立项所需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将于今年动工建设;江门至罗定、罗定至阳春高速公路经过努力争取,省已同意提前启动建设并委托地方开展前期工作。云浮新港六都四围塘码头累计完成总投资的74.3%,将于今年6月建成,9月投入使用。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云浮段正全面开展征地拆迁工作,控制性工程郁南花培岭隧道已动工建设。西江航道整治工程已经动工。国道324线大修罗梅段已动工,云城、云安段立项报批工作基本完成。河杨公路扩建与沿江公路建设方案基本确定。此外,对一批省道、县道和农村公路进行建设改造。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7.3亿元,增长95%。

——宜居城乡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确定了中心城区“北拓东进”发展战略,为做大做优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市区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使用,石材企业搬迁工程正在抓紧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南山河城区防洪工程初步设计获省水利厅批准。完成2个省级试点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79条省级村庄规划试点,建成一批镇村基础设施项目,创建省级生态示范镇2个,新建生态文明村602条,改善了镇村风貌。

——招商引资和外经贸工作创出新业绩。制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向佛山、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等市派驻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的招商小组。成功举办不锈钢制品博览会、云浮(佛山)产业转移推介会和第五届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各类经贸招商活动。全年各种经贸活动共签订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项目93个,投资总额96.7亿元;贸易项目105个,贸易总额31亿元。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引导外向型企业调整经营战略,着力培育新的出口企业,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出口。新批自营进出口权民营企业25家,新增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上企业3家。

——财税金融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税源财源培植和征管,完成国税收入15.35亿元、地税收入12.96亿元,分别增长11%和15.8%;财政总收入41.87亿元,增长10.7%。坚持公共财政理念,重点保障社会事业、民生工程、重点项目支出,全年财政总支出41.25亿元,增长11.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9.97亿元,增长10.7%。积极整合土地、矿产及优质项目资源,主动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大力引导市内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35.4亿元,贷款余额138.5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8.9%和27.8%,增幅居全省第6位和第1位。

——各项民生工作有新提高。新增就业人数3.1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83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8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69万人。为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1753万元。征缴社保费6.5亿元,增长28%.全市城乡困难居民实现应保尽保,受惠群众5.7万人。动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宗,受惠群众14.45万人;完成13条移民村改造建设任务。新建廉租房3182平方米,全市394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实现住有所居。帮助3.5万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非户籍子女解决入学困难。为635名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46%,我市被授予全省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万人,完成省定参保任务。完成省下达关停小火电机组任务,建成云浮发电厂和粤泷电厂脱硫工程,淘汰一批落后水泥产能。提前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目标,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我市在珠江综合整治考核中位列全省第1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落实企业治乱减负工作,严厉打击传销和商业欺诈等行为。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整治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巡查,全年未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加强三防工作,全市水利工程实现安全度汛。全面完成公安“三基”工程和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有效遏制“两抢一盗”等恶性犯罪,刑事发案率下降25.6个百分点。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全市有15个社区被授予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加强人民调解和社会矛盾排查调处,落实信访条例和工作责任制,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创新联盟5个、示范基地3个;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3个;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10项,获省级专项资金额列全省第7位。义务教育各项指标均达到省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增加24.7%;高考上线率和录取率分别达79.1%和69.7%;落实了市教育园区选址,启动了市特殊学校建设工作。创新文化机制,规范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市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举办了2008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和广东省石艺创意大赛等文化活动;云城区和郁南连滩镇分别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云浮国际石材城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园。积极开展迎奥运全民健身活动,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得奖项折合省十三运金牌6枚。完成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150间;完善医疗救治、疾病预防、卫生监督、社区卫生四大体系建设,全市无发生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初步理顺了全市血站管理体制;创建省卫生城市灭鼠灭蝇工作通过省考核验收。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77‰以下;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7.31,下降0.08。成功创建省双拥模范城市。

——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上新水平。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并向其报告工作,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并向其通报情况,办理人大建议96件、政协提案192件。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认真实施“五五”普法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建成市、县、镇三级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开通县级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和镇村电子监察系统。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应急管理等机制,认真组织查处整治违法违规用地,进一步规范预算执行审计、财政资金绩效评估、政府采购与建设工程招投标等制度,严格执行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加强政风行风、行政效能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机关作风进一步改善,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

此外,物价、统计、人事人才、编制、经济发展研究、知识产权、民族宗教、档案、外事侨务、台务、港澳事务、人民防空、地方志、消防、保密、气象、扶贫、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文联、残联、社科联、工商联、红十字会、贸促会、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以及驻市外机构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共克时艰、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驻云浮部队官兵和关心支持云浮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与薄弱环节,主要是: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市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仍将持续;交通、城市、园区等基础设施滞后;重大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较少,产业结构欠合理;经济总量小,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大,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仍较困难;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等。对于这些困难与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

2009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建国60周年、建市15周年,也是我市建设“广东富庶文明大西关”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与全国全省各地一样,我市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外向型企业和利用外资工作面临的环境将更加严峻。但在挑战与困难中,也蕴藏着机遇和希望。从国内、省内的大环境看,中央和省都明确要求今年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这都将为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从我市自身情况看,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依存度都相对较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也相对较小,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又是省确定的重点发展地区之一,正处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时期,国家和省加大投资、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必将为我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从企业发展的情况看,危机带来的优胜劣汰、人才资金技术流动、出口市场趋紧等,也将推动企业增强危机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意识和变革意识,促进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向,加快生产资源整合升级。只要我们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化危为机、克难奋进,就一定能够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迎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打牢基础。

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按照汪洋同志视察云浮的指示要求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的部署,围绕“两区四城一纽带”战略目标和“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大发展”战略步骤,全面实施《云浮市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解放思想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加快发展为首要任务,全力加快交通、城市建设和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发展,全面加强统筹发展与制度创新、招商引资与外经贸、财税金融、和谐社会和政府自身建设,为打造“广东富庶文明大西关”开好局、起好步。

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2%,人均生产总值增长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至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2.2万吨以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进出口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集聚力

着力建设工业园区。继续加强与佛山市合作,抓紧完善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报告和相关材料,确保今年成功列入省第三批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加快完善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加强项目入园工作。继续抓好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罗定双东环保工业园和其他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使园区真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着力发展产业集群。提升石材、不锈钢制品产业,发展水泥、硫化工和电力产业,打造五大年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今年重点在石材行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推进石材博览中心和国家石材检测中心建设,打造行业区域品牌;在不锈钢制品行业提升产品结构和档次,拓展国内外市场,培育上市龙头企业;在水泥行业加快资源整合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中材罗定、中材亨达、广信青洲水泥项目和罗定—云安水泥生产基地建设;在硫化工行业强化循环经济理念,着力拉长产业链条,加快省市共建硫化工基地建设;在电力行业抓好云浮电厂C厂建设和云浮风电场、华润西江电厂、云浮核电站、粤泷电厂二期等项目申报工作及郁南抽水蓄能电站前期研究工作,年内争取云浮风电场动工建设,争取华润西江电厂一期项目获得国家批准开展前期工作。同时,在电子、电池行业积极争创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依托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快发展机械装备产业,依托温氏生物科技园加快发展生物制药产业,积极开展适合云浮的产业发展可行性研究,培育新的产业集群。

着力扶持中小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实行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制度和定点企业跟踪制度,切实提高经济运行监测预报水平。加强政银企合作、创业辅导、检验检测和信息物流等平台建设,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改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重点扶持一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年内培育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2家,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生力军作用。

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位竞争力

着重推进“四三二一”工程建设。按照动态管理、梯次推进、滚动发展和“在建一批、报审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精心谋划和加快推进以“四三二一”工程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在建工程进度,确保云浮新港六都四围塘码头在今年上半年建成,9月底前投入使用;争取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台段在今年底基本建成,明年初通车;加快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云浮段建设,抓紧全线征地拆迁工作,年内全面动工建设;加快西江航道整治;努力争取罗定至岑溪铁路纳入国家铁路网络建设。年内动工建设云浮至岑溪高速公路、都骑通用码头;完成江门至罗定、罗定至阳春高速公路、都杨码头立项等前期工作,争取明年动工建设。

着重完善“大西关”交通网络。在重点推进“四三二一”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快与之相配套的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建设。年内完成国道324线罗定段路面大修,动工大修云城、云安段,动工改建安塘至河口段;完成河杨公路河口至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都杨)段扩建,并动工扩建至沿江公路段;动工建设沿江公路六都至都杨段;完成300公里县乡公路建设改造,改善城乡交通条件;完成云浮汽车客运站等5个客运站建设改造,加快发展城乡公共交通事业。争取用五年时间构建好“大西关”主要交通网络。

三、加快生态宜居城乡建设,提升城市辐射力

做大做精中心城区。按照“北拓东进”战略年内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开展城区功能布局与专项规划。拉开城市建设基本框架,加快推进城市道路交通、治污保洁、供水供气、文化休闲、教育医疗“十项工程”,年内完成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南山河城防首期和星岩路、解放路与浩林西路改造等6项工程,动工建设公共活动场所、市教育园区、市人民医院新院等4项工程,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同时,继续抓好中心城区石材企业搬迁、综合市场改造和城市建设用地遗留问题调处、土地储备开发等工作。加强城市管理,大力治理占道经营、乱张贴、乱停放以及其他不文明行为,美化、净化城市环境。着力把云浮打造成颇具特色的生态精品宜居城市。

做优做美城乡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环境优先的原则,开展创建生态宜居城乡活动,努力争取列为全省生态示范市试点。严格执行节能问责制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区;严格执行土地管理问责制,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着手推进云城与云安同城化及资源共享,加强县城与中心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城乡供水、供电、通信、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以“百镇万村”村镇建设规划活动为切入点,以创建林业生态市和建设绿色生态文明村为载体,大力推进村镇规划和村庄绿化整治,建设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年内创建省卫生村30条,建设生态文明村600条,农村沼气池3000座。

四、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提升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促进农村改革。按照“争当全省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农村改革的各项措施,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防范化解农村土地纠纷。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完善多元化的征地补偿办法,推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稳步开展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争取列入省的试点。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在确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任务的基础上,推进以温氏为龙头的全国畜牧业产业化示范中心创建工程,扶持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壮大,培育一批新的种养型、加工流通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与珠三角发达地区合作,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瞄准港澳及珠三角大中城市的需求,大力发展高效绿色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现代标准农田建设、病险水库改造和补充耕地开发等工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大对“三农”投入,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农资综合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积极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抓好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稳定农产品价格。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继续抓好智力扶贫和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程,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生态、休闲、观光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活动;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支持农民工特别是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多形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城乡商业网络规划建设,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启动家电下乡活动,拉动城乡消费。重点发展一批连锁超市和中高级批发市场,在城区规划建设大型购物广场,引进国内外知名连锁商贸企业进驻。充分利用我市不断完善的交通条件,在沿江码头、铁路车站、高速公路出口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引进和培育大型专业物流企业。

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省内外知名旅游机构合作,发展六祖朝圣、观光渡假、温泉休闲、乡村民俗等特色旅游,年内完成禅宗文化产业园整体规划。加大景区评A、酒店评星工作力度,提升旅游服务层次,力争年内新增一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点)和四星级标准以上酒店,发展一批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示范点,打造粤西旅游休闲基地。

发展房地产等其他服务业。积极扶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臻汇园等12个主要房地产项目建设,年内启动城西新区规划、征地等工作。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信息服务双向互动,年内完成“金保工程”、党政内网和电子监察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加快文化传媒、社区服务、中介服务、公共服务、科教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为促进生产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六、加强统筹发展与制度创新,促进经济科学发展

强化统筹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形成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共同意志和强大动力。把统筹全市资源环境城乡区域发展作为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总揽全局、突出重点,科学谋划全市产业发展布局与体系,积极探索并大胆尝试科学发展新模式,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资源与环境、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决不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老路。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抓紧制定并全面实施《云浮市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协调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关系,争取列入省的“三规合一”试点;继续抓好编制和完善产业发展、交通建设及物流发展等其它专项规划,抓紧转化规划成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强化制度改革创新。加快建立“三规合一”机制,促进与之相配套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县镇统一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公共财政城乡均等化。统筹规划市内交通、园区、项目建设和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财税收益与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以改革创新促进科学发展。

七、加强招商引资和外经贸工作,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及时宣传我市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优势产业和优质项目。加强与珠三角、港澳台地区及国内外企业、行业商会的沟通联系,围绕我市产业规划和园区建设,大力推动统一招商、合作招商,发展代理招商、以商引商、以政引商和以侨引商。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各类经贸活动,并在香港、佛山及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等地区分别举办专场招商推介活动,办好第六届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在谈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动工、动工项目促投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加大对外贸易工作力度。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用足用活国家支持出口政策,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信息、法律和中介等服务,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获取出口经营权,扩大出口。推进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国内采购和产品内销,支持出口重点行业打造区域品牌,引导骨干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巩固港澳台、东南亚、欧美日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非洲、南美、中东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继续推进“大通关”建设,加快完善口岸配套设施,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年内动工建设云浮出入境检验检疫中心。鼓励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进口,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

八、加强财税金融工作,保障经济稳健运行

增强财政保障支撑能力。把培植财源、增加税收和增收节支放在财税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加强税源监控与征收,抓好国有资产、城市公共资源经营收益管理工作,提高财政收入总量和质量。完善公共财政制度,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对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民生工程等的投入。继续完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深化预算执行审计、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增强金融服务发展能力。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重点抓好城市、园区、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培育和壮大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担保机构,继续推动企业改制上市,重点扶持温氏集团、凌丰集团、惠沄化工等企业上市融资,千方百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加快农信社改革发展,做好城市信用社退出市场收尾工作。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支持保险机构探索建立新险种,做大保险业务。

九、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经济与社会互动协调发展

抓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年内力争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完善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今年逐步将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社会孤儿全部按当地五保供养标准给予保障。大力发展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

抓好科技、教育事业。加强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和推广科研成果,提升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层次,推进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产学研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及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科技素质。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开展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确保毛入学率达到65%以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解决代课教师问题,落实教师待遇;争取市特殊学校秋季招生开学。

抓好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擦亮禅宗六祖文化、南江文化、云石文化品牌;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田野调查;推进文化事业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和文化产业;办好庆祝建国60周年和建市1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成果,积极推进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全覆盖;推进国家重点中医院和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工作,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年内完成20间薄弱卫生院改造和200间农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市直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完善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抓好省第十三次运动会备战参战工作。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争创国家和省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继续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抓好其它各项民生工作。年内建设廉租住房260套,缓解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争取解决农村14.45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省人大议案安排的81条水库移民村改造建设和190宗农村机电排灌工程建设任务。改善农村客运条件,争取农村客运通达率达90%以上。加强污染减排工作,推广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确保完成总量减排任务。加强城乡防灾减灾工作。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格食品药品市场准入和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扎实推进平安云浮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力度,坚决查处“黄赌毒”;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强化应急处突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双拥”工作成果,高标准抓好基层人武部“四个基本”建设,不断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化基层群众民主自治,继续推进城乡“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加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工作。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包案制度,切实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各种问题。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提高科学决策、依法行政水平。根据上级部署,积极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社会和市场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强化政府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健全行政决策程序,创新行政执法机制,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主动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市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落实行政首长问责制和行政过错追究制。继续通过行风评议、政风行风热线、市长热线、城市论坛等形式,扩大公众参与渠道,推动政府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规范化。

提高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水平。牢固树立服务理念,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政府管理信息共享,开展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办事环节,明确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电子监察、网上审批和“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规划引导、制定政策、统筹协调,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生产经营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困难。

提高勤政廉政、干净干事水平。加强工作督查与考核,坚决制止不作为、乱作为和办事拖沓、效率低下、铺张浪费、“吃拿卡要”等现象;坚决纠正观望等待、敷衍塞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行为。加强对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反腐倡廉责任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开拓进取、团结务实、奋发创业、勤政廉政的公务员队伍。

此外,继续加强物价、统计、人事人才、编制、经济发展研究、知识产权、民族宗教、档案、外事侨务、台务、港澳事务、人民防空、地方志、消防、保密、气象、扶贫、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文联、残联、社科联、工商联、红十字会、贸促会以及驻市外机构等工作。

各位代表!新形势、新目标催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云浮科学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们满怀信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力推进广东富庶文明大西关建设进程,以更加辉煌的成就迎接建国60周年和建市15周年!

附件一:

2009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的说明

一、生产总值增长10.2%。这一指标低于我市“十一五”确定的五年年均增长12%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到2018年生产总值翻两番即十年年均增长15%左右的目标,但高于全省确定的今年增长8.5%的预期增长水平。主要是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形势比较严峻。二是我市作为欠发达的山区市和省重点发展地区,加快发展仍然是当前我市的首要任务;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今年经济增长速度虽会有所放缓,但也不能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三是今年国家实行扩大内需政策,我市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或即将动工,将为我市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只要我们化危为机、克难奋进,保持两位数增长是虽有压力但也是可以实现的。

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省要求我市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5%以上,按照这一目标每年必须下降3.2%。我市2006年、2007年分别下降5.8%和3.2%,2008年预计下降3.5%。保持这个水平,我市将提前完成“十一五”确定的目标。三、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至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2.2万吨以内。省要求我市“十一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十五”期末削减15%以上。2006年以来,我市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取得显著成效。这两项指标都是省今年给我市下达的考核指标。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积极上报投资项目并切实抓好跟踪落实,努力争取获得国家和省更多的支持,加快推进交通、城市、园区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确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是必要的。虽有压力,但通过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

五、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和外贸进出口增长10%。去年我市外经贸工作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今年外经贸工作压力仍然很大。但为了增强全市外经贸工作信心和保持外经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我们确定了两项指标分别增长10%的目标。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去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5%.今年经济形势对消费有所抑制,消费增长将有所回落;但国家将继续出台政策促进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预计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可以达到18%.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以内。去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虽在高位运行,但上升势头已得到抑制,预计今年大部分商品价格回稳。今年控制在4%以内,与省预期目标一致。

八、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今年影响我市财政增收的主要因素有:一是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效益下滑,影响税收收入;二是国家将出台一系列财税改革政策,一些税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将减免或降低;三是我市非税收入比例偏高,客观上要求优化财政收入质量。同时,考虑到财政支出特别是刚性支出压力,提出今年财政收入增长12%的预期目标,比去年19.1%的实际增幅有较大回调,但略高于生产总值增速。

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今年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用工减少,但随着“双转移”步伐不断加快,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幅度不会太大。今年提出控制在3.5%以内,略低于省4%的预期目标。

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去年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今年省取消了二胎间隔期限限制,预计该项指标将会有所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是省下达我市的指标,低于省8.5‰的预期目标。

十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去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低于全省11.9%的增幅,必须逐步缩小与全省的差距;我市经济仍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同时,省将继续加大对山区的扶持力度,预计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增长10%左右,略高于省9%的预期目标。去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6%;今年我市农副产品价格逐步趋稳,加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加大,农民收入增幅将回落。提出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与省的预期目标一致。

附件二:

2009年我市50项重点工程(项目)

50项重点工程(项目)计划投资总额589.86亿元,其中今年投入108.03亿元。

一、新型工业化发展(10项)

年内完成或基本完成6项,动工建设3项,立项1项;计划投资总额145.4亿元,其中今年投入43.65亿元。

1、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项目。确保成功列入省第三批示范园区,年底前完成供水、供电和园内道路建设、4000亩征地工作,年内基础设施投入5亿元。

2、惠沄化工项目。投资3.8亿元建设20万吨硫酸、5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后处理项目,已完成投资3.3亿元;年内建成投产。

3、联发硫酸项目。投资2.4亿元建设40万吨硫酸及配套余热发电项目,已完成投资1.9亿元;年内建成投产。

4、云浮电厂C厂项目。总投资28亿元,已完成投资2.3亿元,年内投入23亿元;2010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5、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年内完成9亿元城乡电网改造任务。

6、中材(罗定)水泥项目。投资13.2亿元建设第一、二条生产线,年底前基本建成第一条生产线(投资额7.2亿元),2010年初投产;下半年动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投资额6亿元),2011年建成投产。

7、中材(亨达)水泥项目。投资7.5亿元建设400万吨水泥粉磨站和第三条生产线,年内动工建设400万吨水泥粉磨站(投资额1亿元),2010年建成首期200万吨;年底前动工建设第三条生产线(投资额6.5亿元),2011年建成投产。

8、青洲水泥项目。投资6.5亿元建设二条生产线,年底前动工,2011年建成投产。

9、云浮风电场项目。总投资20亿元,年底前动工,年内投入0.3亿元,2011年建成投产。

10、华润西江电厂首期项目。总投资50亿元;年底前争取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2010年动工建设。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0项)

年内完成或基本完成3项、动工建设5项,立项2项;计划投资总额(云浮境内)356.9亿元,其中今年投入37.44亿元。

11、广梧高速公路(云城河口至郁南平台段)工程。总投资79.67亿元,已完成投资44.9亿元,年内投入20.4亿元;年底前基本建成,2010年初通车。

12、国道324线罗定段路面大修工程。总投资5亿元;年底前完成。

13、云浮新港(六都四围塘码头)工程。总投资3.3亿元,已完成投资2.2亿元;上半年建成,9月底前投入使用。

14、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云浮段)工程。总投资80亿元,下半年全面动工,年内投入7亿元,2012年建成。

15、云浮至岑溪高速公路工程。总投资54.16亿元,年内动工,今年投入2亿元,2012年建成。

16、国道324线云城、云安段改造工程。总投资5.5亿元,年内投入1.1亿元;下半年动工大修云城、云安段(投资额3.85亿元),动工改建安塘至河口段(投资额1.65亿元),2010年建成。

17、西江航道整治和都骑通用码头工程。总投资2.23亿元,年内投入0.34亿元;整治西江航道(投资额0.33亿元),年内投入0.14亿元,下半年动工建设都骑通用码头(投资额1.9亿元),年内投入0.2亿元,2011年建成。

18、沿江公路(六都至都杨段)扩建工程。总投资1.77亿元,年内投入0.5亿元;下半年动工,2010年建成。

19、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工程。总投资104.6亿元;年底前完成立项等前期工作,2010年动工,2012年建成。

20、罗定至阳春高速公路工程。总投资20.67亿元;年底前完成立项等前期工作,2010年动工,2012年建成。

三、生态宜居城市建设(10项)

年内建成或基本建成6项,动工建设4项;计划投资总额46.7亿元,其中今年投入10.56亿元。

21、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程。年内争取通过省级卫生城市检查验收。

22、河杨公路扩建工程。总投资3亿元,年内投入2.5亿元;上半年动工扩建河口至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都杨)段(投资额2.5亿元),年底前建成;并动工扩建至沿江公路段(投资额0.5亿元),2010年全段建成。

23、南山河城防工程。总投资3.87亿元,年内投入1亿元;上半年动工,年底前完成上游大降水、大坎水和珠洞水3条支流整治。

24、星岩路、解放路和浩林西路改造工程。总投资0.65亿元;上半年动工,年底前完成。

25、管道燃气首期工程。总投资1亿元;下半年建成。

26、治污保洁工程。总投资0.7亿元;年底前建成污水处理厂二期主体工程(投资额0.28亿元)、污水管网工程(投资额0.1亿元)、垃圾处理场后续工程(投资额0.16亿元)、6座垃圾压缩站和公厕(投资额0.16亿元)。

27、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工程。总投资0.91亿元,年内投入0.57亿元。下半年全面建成市老干活动中心(投资额0.11亿元);动工建设市民活动中心和改造南山森林公园(投资额0.8亿元),2010年完成。

28、教育建设工程。总投资8.57亿元,年内投入3.14亿元。加快推进市委党校新校园建设(投资额0.51亿元,已完成投资0.277亿元),上半年完成饭堂、宿舍和给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教育园区建设(投资额8.06亿元,年内投入3.1亿元),力争年内动工建设市中专新校区、云安二中、市技校实训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和实验小学,2011年全面建成。

29、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工程。总投资3亿元,年内投入1亿元;下半年动工,2011年建成。

30、城西新区开发工程。重点推进总投资25亿元的臻汇园房地产项目建设,年内完成城西新区征地、规划及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并新规划引进1—2个大型房地产项目。

四、农村改革发展(10项)

年内完成或基本完成8项,重点推进2项;计划投资总额14.22亿元,其中今年投入5.69亿元。

31、现代农业园区工程。投资2.3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0.0415亿元)建设罗定优质粮生产现代农业园区、郁南县柑桔产业园区和新兴飞天蚕生态茶园3个现代农业园区,已投入1.45亿元;年底前建成。

32、饮水安全工程。投资0.3146亿元建设14.3万群众饮水安全工程;年底前建成。

33、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投资0.4331亿元建设2万亩标准农田;年底前建成。

34、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0.12亿元对10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年底前建成。

35、沼气池建设工程。投资0.1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0.07亿元)建设3000座沼气池;年底前建成。

36、卫生和福利服务工程。总投资0.8亿元,已完成投资0.08亿元。年底前完成20间薄弱卫生院改造和200间农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投资额0.66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0.35亿元);推进福利服务中心建设(投资额0.14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0.076亿元),上半年建成云安福利服务中心,年底前动工建设新兴、郁南福利服务中心。

37、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总投资0.428亿元。年内完成5.4万亩生态防护林(投资额0.2507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0.1481亿元)建设;年内建成600条生态文明村(投资额0.4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0.1亿元)。

38、劳动力培训转移工程。年内完成5万名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任务。

39、全国畜牧业产业化示范中心创建工程。打造以温氏为龙头的全国畜牧业产业化示范中心,上半年完成规划纲要;年底前建成44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投资额1.5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0.13亿元)。

40、城乡防洪工程。投资8亿元建设5宗城乡防洪工程,年内投入1亿元。

五、第三产业发展(10项)

年内完成或基本完成5项,动工建设4项,重点推进1项;计划投资总额26.64亿元,其中今年投入10.69亿元。

41、全民医保工程。确保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51%,争取明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

42、金融服务工程。力争重点项目与中小企业融资有新突破,确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幅高于上年(增长27.8%)。

43、信息网络建设工程。总投资1.3亿元;年底前完成电子监察系统二期工程、“金保工程”和党政内网建设。

44、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3亿元,已投入0.8亿元;年底前完成57个通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任务。

45、星级酒店创建工程。总投资11亿元,年内投入2.9亿元;年底前建成新兴绮景、罗定国际2家五星级标准酒店和市区金凯莱1家四星级标准酒店,动工建设新兴露天温泉1家五星级标准酒店。

46、石材博览中心和国家石材检测中心工程。总投资5.32亿元,年内投入2.15亿元;上半年动工,2010年上半年建成。

47、口岸建设工程。总投资0.593亿元,年内投入0.275亿元;年底前基本建成出入境检验检疫中心(投资额0.295亿元);年底前完成立项、2010年动工建设云浮海关(缉私分局)业务技术综合楼(投资额0.298亿元)。

48、购物广场工程。投资4亿元在市区建设1间大型购物广场,年内投入1亿元;年底前动工,2010年建成。

49、城乡客运与物流设施工程。总投资1.423亿元,年内投入0.865亿元。上半年动工改造5个汽车客运站(投资额0.223亿元)、郁南两广农产品批发综合市场(投资额0.5亿元),下半年动工建设市直及罗定、郁南、云安4个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投资额0.7亿元),2010年建成。

篇6:2009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19日在济宁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张振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济宁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在应对危机挑战中取得新成绩

过去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在中共济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认真落实国家、省扩内需保增长重大决策部署,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攻坚克难,化危为机,较快实现经济企稳回升,顺利完成“三保三促、一个高于”的任务目标,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80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272.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4.7亿元、增长1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0.6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9.4亿元,增长19.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15元,分别增长8.8%和7.5%。一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投资拉动,全力突破重大项目。抢抓政策利好机遇,先后争取到国家、省扩内需新增投资项目322个、总投资144.2亿元。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1157.5亿元、比年初新增293亿元,增量增幅均创新高。市县两级投融资平台融资规模达180亿元,首期发行10亿元地方债券获得成功。完成技改投资339.6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7.1%。百个重大项目策划招商攻坚行动成效显著,签约投资3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904个,实际到位市外国内资金363亿元、增长14.5%;新批办外资项目61个,直接利用外资4.2亿美元、增长7.3%。完成进出口28.9亿美元,其中出口16亿美元、降幅由年初的20.1%收窄到10.7%。全年新开工规模以上项目349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5个。总投资过50亿元的台联电新光源新能源系列项目、总投资45亿元的豪德物流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根本棉业紧密纺项目等一批产业大项目落户济宁;润峰1兆瓦太阳能发电、阳城2×150兆瓦煤矸石发电、太阳纸业20万吨化机浆等45个大项目竣工投产。济徐高速、临菏路济宁段和京沪高铁曲阜站点相继动工,京杭运河航道北延、微山一线船闸和森达美港区建设进展顺利,南水北调东线和治淮东调南下系列工程提速推进。

——深度调整结构,培植产业竞争新优势。制定实施四大千亿级产业及六个优势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在全省率先出台《新能源发展规划》,启动化工、食品等新型园区规划建设。设立3亿元中小企业偿贷周转金,组建3家小额贷款公司和一批担保机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763家、比上年增加550家,完成增加值1076.7亿元、增长14.7%,实现利润246亿元、利税400亿元,降幅分别比年初收窄6.2、2.7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3%,拉动全市工业增幅10.5个百分点。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产业成长加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9%,占比达到3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华勤、如意两大企业集团销售收入过百亿,利税超千万企业增加到260家。山拖、吉客隆等国有企业实现重组合作。基本完成市属困难工业企业改制脱困任务。民营企业发展到2.9万户,增加值达到1032亿元、增长18.5%。新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13家,新创39个中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和55个山东省名牌产品,“如意纺”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68个重点工业点源治理项目。我市被评为“全省节能工作先进市”。粮食生产克服冻旱灾害实现增产丰收,总产达446.2万吨、增长7%。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348处、327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增加到151处、74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机总动力增长10%。新增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58家。又有101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获得认证。“十大渔业品牌”创建有新突破,畜禽规模养殖持续扩张,疫病防控和质量检测监管体系更加完善。新增经济林6.7万亩,美国白蛾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62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和100座排灌站维修改造项目竣工。济宁曲阜机场吞吐量超过10万人次。微山、汶上跨入全省旅游强县行列。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22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0亿元、增长12.7%。济宁至扬州港内河集装箱航线开通,跃进港区5个千吨级煤码头投入运营,顺利完成34个运河小码头清理任务。济宁商业银行更名为济宁银行。与多家国内知名商业银行达成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协议。相继建成运河城财富广场、大润发等新型商贸企业。出台扶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政策,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0.6%。

——拉开布局框架,强力推进城镇开发建设。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完成并获省政府批准。适时作出开发建设北湖生态新城重大决策,全面实施U型路、湖底清淤等路网水网管网建设及文教体育设施先导性工程,全年实物工作量达到31.6亿元。高标准完成洸河路、共青团路升级改造,全民健身广场、杨桥三角绿地、百花公园等公共设施建成开放,运河核心景区和金融科技中心、创新大厦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济北新区建设拉开框架,科技新城一批标志性工程加速崛起,西南片区开发初具规模。济徐高速机场连接线竣工,太白楼路东西延伸及跨河大桥建设进度加快。年初确定的84项城建重点工程有32项基本竣工,完成投资88.6亿元。对城乡主干道、城市出入口等重点区域部位实施高标准“五化”改造,完成中心城区104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任务。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切实加强。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成果不断巩固发展。县域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特色凸显,14个新型乡镇进入集约发展新阶段。实施150个新型农村社区和住房建设示范工程。启动环南四湖大生态带规划建设。修复新建人工湿地4.8万亩。治理采煤塌陷地1.6万亩。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26.5%、41.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17天。

——注重统筹协调,力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42万平方米。省级规范化学校增加到104所。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8%。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和济宁技术学院新建扩建工程进展顺利。济宁医学院新校区奠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办节水平和综合效应有新提升。开工建设乔羽音乐厅等重点文化设施。一批文艺精品在全省全国获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防控扎实有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到97.1%,城镇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组织开展“千名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活动,与中科院、山东大学等院所共建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取得积极进展,新建产学研合作基地36家。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80项,申报专利3100件、授权2650件。我市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加大“百名博士引进工程”和“千名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力度,近40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业。以一流的场馆和服务保证了十一运赛事承办的圆满成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法治济宁”创建扎实深入。14个单位进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行列。“双拥”共建和人民防空、国防动员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在创新中发展提高。第六次人口普查全面展开。工商、物价和食品药品执法监管切实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红十字会、慈善、老龄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史志、文博社科等项事业健康发展,防震减灾、水文气象和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及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

——增进百姓福祉,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市财政安排直接关系民生支出9.2亿元、增长21%。为民所办10件实事如期兑现。及时出台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具体意见,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7万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4.4万人。免费为2.1万名农民工实施技能培训,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万人。建起155个见习基地、创业园区,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5万人。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险体系日益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70元至240元提高到200元至27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900元至1100元提高到1000元至1300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145家乡镇敬老院全部实现集中供暖。残疾人康复、就业、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建成经济适用房24.5万平方米,为4820户城镇困难家庭提供了廉租房,资助4400户农村贫困家庭新建住房1.3万余间。城区新增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为库区移民发放补贴1.2亿元,兑现各类惠农资金8.8亿元。新修农村公路936公里。完成3.4万农户的“一池三改”项目。基层治安防控体系日益健全,打霸除恶“霹雳行动”战果显著。国家安全工作措施持续强化。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我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群众工作服务平台功能逐步增强,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有效,信访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制度深入落实,社会应急管理切实加强。对口援建地震灾区马槽乡重点项目如期完成。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效能服务质量。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深化“三学三创”,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公信力执行力方面有新进步。严格落实“三重”工作目标责任,集中会战攻坚行动富有实效。新一轮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加紧推进,金乡、泗水两县进入“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及时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均为100%。第7次清理压减市级行政许可项目125项、减幅达到40.6%。市县行政审批中心服务效能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涉企收费“一费制”改革落实到位。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更加完善,政务公开针对性、时效性增强,“市长公开电话”倾听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的质量效率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各项廉政纪律,深入开展“双评”和纠风专项治理,加大了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责力度。审计监督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执行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市级行政经费开支比上年压减5%以上。

各位代表!2009年形势复杂多变,挑战空前严峻,困难超乎寻常,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极为不易,这是全市上下迎难而上、拼搏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济宁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济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中央、省驻济单位,向支持参与济宁建设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应对危机中直面挑战、砥砺奋进,我们经受了重大考验,获得了深刻启示,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不动摇,咬定“三保三促、一个高于”任务目标不放松,是我们战胜困难、开拓进取的根本前提和内在动力;锲而不舍推进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加速经济转型,是我们增创优势、赢得主动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用足用活政策争取倾斜支持,盯住关键环节创新体制机制,是我们化危为机、破解瓶颈的制胜之策和有效之举;聚全市之力苦干实干,以超常规举措会战攻坚,是我们突破重点、培植亮点的重要法宝和可靠保障;困难条件下更加关注民生,尽心尽力为民办实事解忧难,是我们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活力之源和坚实基础。总之,只要我们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新兴主导产业成长不快,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外向度偏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够健全,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县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经济总量偏小、可用财力不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群众对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不满意的地方。政府自身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少数部门和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甚至以权谋私,影响了政府形象和发展环境。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新一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战胜危机挑战、加速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总体好于去年,宏观环境变化蕴藏着新的机遇。尽管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缓慢、国内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区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可能使我们面临一些新的压力挑战,但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陆续出台强化“三农”基础、激活消费需求、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一系列规划方案和政策举措,为我们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培植新的增长点带来了重大机遇;我市主导产业调整振兴布局逐步展开,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陆续进入收获期,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将为我们乘势快上、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经过这次危机冲击的重大考验,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发展思路日益拓宽,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显著提高,为我们应对复杂困难局面、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保持知难而进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跨越赶超的志气,顽强拼搏,苦干实干,奋力夺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胜利!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以“经济战略转型”为主线,把经济提质增速发展作为首要目标,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提增速扩总量、优布局谋长远、惠民生保稳定、抓作风强保障”,在继续强化“三农”工作、工业调整振兴、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突出发展服务业,更加突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加突出科技和人才支撑,更加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突出保障改善民生,更加突出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更加突出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力求速度更快、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后劲更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主要预期目标安排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和出口、引进市外国内资金和直接利用外资均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需要我们把握大局、精心谋划,抓住关键、科学运筹,注重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加速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关系,继续强化投资拉动、扩充经济总量,更加自觉主动地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形成在加速发展中提高质量效益、在转型升级中实现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处理好增量优化与存量提升的关系,依托现有基础,大力推进主导产业调整振兴,实施高质高端高效战略,打造新的增长极,靠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处理好重点突破与统筹协调的关系,全力全速攻克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保证“三重”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善于把经济发展与城市开发、新农村建设及社会事业、生态文明扭在一起抓,通盘制定落实相互衔接配套的系列政策举措,开创互促并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四是处理好干好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一天也不放松地抓好当前经济运行,加快实现由企稳回升向提速增效的转变;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展开新的战略布局,在重大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组群结构城市深度融合、主导产业和重点园区集聚发展等方面超前部署、及早实施、务求实效。五是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靠加快经济发展为改善民生提供物质保障,通过落实惠民政策为扩内需保增长增添内在动力,集中更多公共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在保证城乡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的同时,调动和凝聚起推进改革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

顺应新一轮经济发展新趋势,坚持保增长促发展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着力在提升产业层次和整体素质上下更大功夫,在强化创新驱动和大项目带动上下更大功夫,在培植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新增长点上下更大功夫,走出一条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转型发展之路。

(一)加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培植壮大一起抓,着力膨胀拳头产品、建设重点项目、扶持骨干企业,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体系。

力促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按照“有限目标、有所作为、突出特色、抢先一步”的原则,加紧编制专门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完善配套扶持政策,集中培植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及节能环保等产业。新能源领域重点规划建设济宁高新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加快台联电系列项目运作落地,支持润峰集团、英克莱扩张产能,鼓励相关企业兴办专业协作项目,争取尽早形成从研发到制造的完整垂直产业链和横向配套产业群,朝着打造“中国光谷”的目标迈进;加快开发车用新型动力电池,鼓励相关企业引进核心技术发展电动汽车。新材料领域依托意可曼、凯伦硅业、泰山玻纤等骨干项目和优势企业,促使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纤维材料两大拳头产品做大做强;通过现有企业嫁接改造,引进建设离子膜、碳纤维、特种合金等精细化工和高性能金属新材料项目,及早形成特色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新医药领域主攻高端化学合成医药、生物制品、现代中药和医用材料,支持辰欣药业、方健制药等优势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推进合资合作和开发系列新品,逐步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新信息领域主要是深化与各大电信运营商的战略合作,联手实施应用软件开发,培植光通信和电子元器件骨干企业,积极开发高端电子信息产品。节能环保领域主攻节能电子电器、节能建材设备、环保设备和新能源装备的研发生产,支持新风光电子、金曼达电工等企业加速膨胀规模、放大带动效应。

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实力。突出抓好煤化工、装备制造、能源工业、食品工业四大千亿级产业培植,落实技改投资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扩张目标,力求四大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份额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争取突破千亿元。实施“千户企业改造提升工程”,抓好纳入国家、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737个项目,年内技改投资占到工业投资的60%以上。抓好“如意纺”技术产业化、小松行走系统、吉利发动机及零部件、华勤半钢子午胎、太阳高档文化用纸、海螺水泥等重点项目,尽快形成主导产业集群。加紧运作落实民生煤化、中银联想、梁山菱花、中油燃气等一批大项目,打造集聚、低碳、循环、安全的新兴化工园区。大力推进“创百亿工程”,鼓励扶持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山推股份、如意科技、荣信气源等骨干企业壮大规模、晋档升级,进一步扩充50亿级、百亿级企业为主体的强企方阵。建立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和外派监事会制度,健全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从资金融通、创业指导、技术创新、发展环境等方面加大倾斜扶持。年内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家,新增利税超千万元企业30家。

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抓住扩大消费需求有利时机,突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五大领域,促使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提升,年内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份额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文化产业,支持曲阜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完善规划、创新业态、凸显特色、提升水平,引导嘉祥石雕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品牌、丰富内涵、延伸链条、增创优势。依托运河核心景区培育古运河文化产业带。引进影视、广告、形象设计等创意文化项目,拓展以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借助大型场馆和重大节庆活动发展会展经济、赛事经济和演艺经济。旅游产业,认真落实国家鼓励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理顺体制、整合资源,集中推进曲阜尼山风景区、汶上-兖州佛教文化旅游带、梁山水浒文化主题公园等重点项目,抓好香格里拉、太阳国际酒店等旅游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扶持发展一批新型旅游企业集团。强化对外协作,推介精品线路,拓展客源市场。商贸物流业,加快推进豪德鲁南商贸物流城、瑞中医药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完善森达美系列港区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开工建设济宁海天、微山鲁宏、兖州北站等大型物流中心,鼓励优势企业兴办第三方物流。继续引入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和大型商贸集团,兴建更多各具特色的美食、购物、休闲“一条街”。抓好农村供销社改革试点,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城市超市、连锁店向农村延伸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覆盖范围和规模,继续实施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强化工商、物价执法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金融保险业,支持市内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创新服务,鼓励济宁银行拓展经营领域,促使兴业、恒丰等商业银行入驻我市尽早展开业务。从加强改善管理入手,推动保险业规范健康发展。继续引进创办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中介咨询、总部经济等项目,合理布局建设高端服务业聚集区。房地产业,进一步放开市场,引进更多市外大公司和战略投资者参与我市房地产开发,着力培育一批资质等级高、综合实力强的市内建安企业。按照保障性住房优先、普通商品住房放活的原则,持续扩大房地产开发规模,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支持居民购买自住性、改善性住房。

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促强扶弱带中间,鼓励经济强县放大优势、率先领跑,把功夫下在高起点推进结构调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园区开发和城镇建设、培植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集群上,增强综合实力,走在全省前列。引导中间县自加压力、加速崛起,重点是增加有效投入、引进产业大项目、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夯实基础,膨胀规模,增强后劲,争取在全省排名位次前移。激励经济薄弱县负重奋起、后发快进,着力用好扶持政策、增强内生动力、强化招商引资、主攻工业经济、大办创税项目,力争经济总量、投资规模、可用财力等项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尽快摆脱落后局面。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创新“三农”工作思路,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施良种、植保系列工程,主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产创建,争取今年粮食再获丰收。以市场为导向集中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种植业,支持精细瓜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优势产业产品适度规模经营。以特色品牌为主导规划建设畜牧、渔湖产品标准化养殖基地。扎实推进“林业六大工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安全监管体系,严密落实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措施。年内新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80个以上。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兴办设施农业、城郊型农业、观光休闲农业。重点支持30家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张优势产能,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各类特色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与大中城市专业市场、连锁超市建立紧密的营销关系。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紧推进湖西大堤续建、湖内浅槽等大型水利工程,完成华村、龙湾套水库及65座小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及早开工南水北调续建配套项目。抓好泗河生态河道建设示范工程。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00公里、桥梁40座。年内新增“一池三改”3万户,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提升农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充实科技特派员队伍,放大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效应。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健全农民技能培训体系,扶持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建立市内重大工程和产业项目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供求互动机制,促使更多农民就地转移。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聚集作用,引导农民群众进入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年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严格监管确保各项惠农补贴及时足额发放。继续做好扶贫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推进农村制度创新。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全面推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年底基本完成确权发证。以实施旧村改造、建设新型社区为契机,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兴办二三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积极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设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三)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力度。一是增强招商实效。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转变,集中力量主攻百项重大工业项目、30-50个重大服务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及房地产项目策划招商。组织开展欧美、日韩、港台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系列招商活动,突出加强与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及民营巨头合资合作,抓好已落户我市的内外资项目的延伸招商,力争在引进关键部件、核心技术及地区总部、研发机构等方面实现突破。立足保市场、保份额、促回升发展对外贸易,努力增加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境外自主营销网络。支持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完善“大通关”体系。优先进口先进技术装备,增加战略资源进口储备。鼓励大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合作开发、企业并购及工程承包。二是创新融资机制。深化与各大商业银行的战略合作,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重点项目对接推介活动,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积极培育资本市场,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努力扩大地方债券发行规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引导市县融资平台通过运营城市资源盘活存量、吸纳增量、提高效益,实现滚动发展良性循环。在大力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壮大财政实力的同时,发挥财政资金吸附引导作用,更加有力有效地支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注重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三是突破重点项目。落实“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的具体举措,健全项目运作“绿色通道”,在环评、供地、审核、立项等环节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实行重点项目目录管理,亿元以上大项目落实市县领导包保责任制。完善会战攻坚指挥部体制,促使重点项目按时间节点加速推进。围绕国家明确的八个重点投资领域,继续筛选策划大项目,充实项目库储备,形成项目建设的良性循环。

(四)完善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在更高层次上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突出抓好“四个建设”。一是抓好创新平台建设。强化鲁南煤化工研究院与重点企业集团的联合协作,主动争取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整合科技资源,启动实施“四个一百”工程,引入更多大院大所,提升自身装备水平和研发能力。加强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济宁数控技术研发中心,引导重点园区扩充专业孵化器面积,配套建设中试基地。济宁高新区要努力形成高端自主研发与新兴产业成长良性互动格局,及早跻身国家级高新区行列。规范发展技术市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公共平台运作机制。办好第10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二是抓好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各类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创新联盟,年内新建100家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再建成3个省级以上技术研究中心。大力实施品牌带动和标准化战略,设立“市长质量奖”,再创一批全国全省知名品牌。鼓励大企业领衔联合攻关和引进消化再创新,争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集中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00项,专利申请量增长1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三是抓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千名人才引进计划,启动“511”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和国内人才集聚“百千万”工程,千方百计招引高端急需人才。借助市内外高等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有计划地培养专门人才和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完善包括研发经费、工作条件、生活待遇在内的人才激励政策,重奖科技功臣。做好国外智力引进工作,增强“院士济宁行”活动实效。四是抓好创新环境建设。今年市财政科技人才投入1亿元。督促各类企业足额提取科技开发经费。落实好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科技专项资金。着力引进、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和创投基金,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入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深入落实“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各项措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倡树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人尽其才营造更加优越的环境。

(五)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严格执行政策法规,严密落实监管举措,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如期完成“十一五”约束性目标。一是强化源头管控。分解落实6个重点行业、100家重点企业及省级园区控制目标,突出抓好32个重点工业污染点源深度治理项目,重点推广50项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快生活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管网配套工程进度,确保6处截污导流工程建成使用。严格执行新上项目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杜绝新上高耗能、重污染项目。如期完成落后产能淘汰任务目标。二是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培育8家循环经济先导示范企业和5家示范园区,拉长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建成“零排放”绿色企业。对重点行业和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在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选择部分企业和单位,先期启动低碳经济试点。大力推广应用LED新光源、电动汽车等先导产品,加速太阳能和建筑节能一体化,年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三是严格监管执法。定期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加强对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强化排污大户、河流断面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测,及时查处偷排偷放行为。有效治理异味污染和汽车废气、建筑扬尘,持续提升城区空气质量。搞好重点耗能单位节能计量监察和能源审计,强化超标准用能惩戒措施。进一步健全节能减排考核体系,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四是抓好生态建设。着眼争创“国家生态示范城市”,提速推进环南四湖大生态带工程建设,完成8个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新增人工湿地1.5万亩。多措并举治理采煤塌陷地1万亩。年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7%。

四、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既定城市发展定位、总体思路目标不动摇,全力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强化中心城区带动、组群结构城市融合和城乡统筹发展,努力走在鲁南城镇带建设发展前列。

(一)编制完善城镇建设规划。依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高起点编制重大专项规划、城区和重点区域地段控制性详规及重点工程建设规划。组织力量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指导各县市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村镇规划。开工建设市规划展示馆。强化规划执法刚性,坚决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二)扩张发展中心城区。年内实施86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318亿元,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在“一城四区”大框架内,按照保续建、保民生、保重点、保产业的要求加快推进工程项目。一是持续增加北湖生态新城项目密度和投资强度。一手抓路网水网、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功能组团建设,及早完成15个道路桥梁新建拓展任务,启动供热管网、污水处理厂和河湖水系整治及湿地建设;一手抓文教、商贸、旅游、居住等功能分区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市文体中心、市特殊教育学校一期等项目进度,尽快开工市行政服务中心、群众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二是围绕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打造东部科技新城。搞好城市开发与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加紧建设现代科技馆、佳世客商业中心等重点工程,及早完成洸府河、蓼沟河综合整治及景观带建设。加快济宁高新区与任城开发区、兖州开发区基础设施对接联通,为建设东部高端产业聚集区奠定基础。三是力促济北新区快出形象、形成亮点。加速新327国道路网升级改造,建成商务中心、融鑫大厦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抓好森林公园扩容和功能完善,充分彰显生态宜居风貌。四是港城联动推进运河生态经济区整体开发。先期启动港口、物流、客运等服务业为主体的起步区规划建设,推动与空港片区、嘉祥高新区的融合发展。五是高起点实施老城区改造提升。重点抓好太白楼路升级改造,搞好沿线楼宇及设施有机整合,协调推进运河核心景区建设,切实优化项目布局、集聚商业品牌、带旺人气物流。同步实施运河路、任城路和红星西路的拓展改造,再完成100条背街小巷整治任务。总结推广和谐拆迁成功模式,切实维护被拆迁群众合法权益。

(三)促进组群结构城市融合发展。着眼打造城际干线路网,尽快完成太白楼路东西跨河大桥和运河路高架桥建设,启动曲阜高铁片区整体开发,实施兖州火车站扩建工程。加快济徐高速济宁段建设进度,年内确保临菏路济宁段竣工通车,尽早实现高速路网“井”字型贯通。建设京杭运河济宁至东平湖段航道北延工程及疏港道路。抓住太白楼路东西延伸和新济邹路贯通的时机,科学规划布局重点园区和主导产业,引导相关县市区集中实施一批先导性大项目,打造沿路特色产业聚集带。

(四)加快县城和镇村开发建设。县城建设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拓展并重,协调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合理布局建设行政、商贸和住宅聚集区,实现城市容貌改观与人居环境改善的有机统一。突出抓好14个新型乡镇和省级中心镇建设,打造人口集聚、产业集群和商品集散的特色城镇。加紧推行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住房、教育、社保等综合配套政策,促使有条件的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全面完成150个新型农村社区市级示范点建设任务,新建农村住房1000万平方米。

(五)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引导城市公用事业转换经营机制,尽早实现绿化、环卫、垃圾污水处理的市场化运营。切实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加大城镇土地开发收储力度,严格实行经营性用地出让招拍挂。进一步明确各层级管理职责,突出强化街道、社区基础地位,全面推行网格式、精细化执法监管。巩固扩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会战攻坚成果,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深入实施畅通工程,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五、抓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践行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执政理念,认真兑现落实上级新出台的各项民生政策,集中财力物力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民群众期盼的系列民生项目,如期完成今年为民所办10件实事,努力让城乡群众分享更多发展成果!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深入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围绕重点人群统筹做好就业工作。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机制,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及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就业容量,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岗位援助困难弱势群体就业,继续落实助企稳岗政策稳定就业。扎实推进“国家级创业型试点城市”创建工作。采取专场推介、择优选聘、“三支一扶”、开辟见习基地和创业园区等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城市社区、农村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抓好城镇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保工作。兑现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长120元的新标准,及早实现社会化养老。尽快将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体系。年内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100元、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20元。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争取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其中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0元至1400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700元、1680元。实施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计划,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增加不低于50元的生活补贴。加快市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发挥红十字会、慈善等机构在社会救助中的积极作用。编制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三年规划,用好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内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6万平方米,新增廉租住房7.8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1.5万户。继续做好援疆工作。确保对口援建北川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繁荣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立足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突出抓好中心城区中小学校规划建设,合理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臵,年内开工济宁一中新校区等一批重点项目。校企合作抓好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办学质量效益。促进济宁学院完善装备设施、优化专业设臵,支持驻济高校突出内涵发展、建设优势学科,争取济宁医学院新校区和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实现秋季招生,年内普通高校在校生力争突破10万人。完善助学政策,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在校生免除学费。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扩大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造建设成果,争取上级扶持启动县级医院改造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序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强化甲型H1N1等重大疫情防控措施。重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构建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启动孔子博物馆、市图书馆新馆等重点文化设施项目。支持文艺团体放大品牌效应、推进改革发展。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推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净化网络文化市场。筹备办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系列活动。积极推进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提高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水平。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落实建设体育强市的关键措施,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全力备战22届省运会,积极申办23届省运会。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层层落实维护稳定第一责任,突出抓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任务,深入落实“平安济宁”建设各项措施,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积极构建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完善领导干部下访和公开接访制度,深入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健全社会稳定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超前防范、妥善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继续创新加强群众工作,保证城乡百姓合理诉求有序表达、实际问题有效解决。深入开展“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综合整治行动,真正让百姓吃上放心食品、用上安全药物。巩固提高“双拥”共建成果,加强国防教育动员、人防民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进一步做好国家安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水文气象、防震减灾、妇女儿童和老龄工作。

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

面对复杂局面、繁重任务和新的机遇挑战,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引导政府工作人员争做“爱读书、肯实干、操守正”的新型干部,更好地担负起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

强化理论武装,开辟思想解放新境界。持续抓好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本领。始终与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在政府工作中贯彻执行。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加强对宏观经济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分析,科学谋划转型发展新方略新思路。以学习促进新的思想解放,打破一切陈旧模式和条条框框,善于在变化转折中抢抓机遇,在攻坚克难中开拓创新,在争先进位中谋求突破。

切实改进作风,实现服务效能新提高。分解落实“三重”目标责任,坚持深入建设发展前沿亲历亲为,务求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把任务落实在一线,把经验推广在一线。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重大战略、重要事项主动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形式,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优化市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业务流程,巩固扩大涉企收费“一费制”改革成果。加大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力度,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

推进依法行政,力促政府职能新转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认真执行各项决议决定,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注重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作用。继续办好市长公开电话,主动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在完成机构改革、落实“三定”规定的基础上,突出抓好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同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新型乡镇配套改革。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确保公正、文明、严格执法。

坚持从严治政,树立清正廉洁新形象。注重加强道德修养和党性锻炼,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建立完善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努力实现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切实强化审计监督。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法查办案件,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争做清廉型干部,创建节约型机关。

上一篇:忧患意识不强的整改措施下一篇:大老虎小故事幼儿园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