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身边的正能量作文

2024-05-11

发现身边的正能量作文(精选5篇)

篇1:发现身边的正能量作文

发现身边的正能量作文

正能量的事,不仅仅存在于新闻中,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睁大眼睛,用心去寻找,就会发现身边的正能量。

大雨中的守路人

最近郑州可谓是阴雨连绵,三天两头便下一场雨。

几天前的一场大雨中,我在路边走着,突然发现远处有一个推着自行车的人停了下来,然后弯下腰,在水中似乎寻找着什么,等我走近一看,才发现他是在把被水冲开的阴井盖重新盖回去,并且从旁边找了几根树枝插在上面,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避免掉进去受伤。

在这种恶劣的天气里,每个人都希望早点回家,坐在温暖干燥的沙发上,享受生活,谁也不想在外面淋着雨趟着水,狼狈的走着。可是那个推着自行车的普通人,却放弃自己的利益来为大家服务,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所有人的`生命安全,这种舍己为人、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称赞。

马路上的清道夫

还有一次,我在上学路上,发现前面有一个树枝拦在人行横道的正中央,把两米多宽的道路拦的严严实实的,我看了许久,发现实在没法通行之后,决定从下面走。

就在我想把车挪到马路上的时候,从后面又过来一个骑车的人,他看见那个树枝直直的躺在马路中央后边下车,开始想把树枝挪道路的两侧去,避免树枝阻碍人们通行。可是在那么大一个树枝面前,他一个人的力量显得太过渺小,很难将树枝拖到路边去。就在这时,后面又来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看到这个情景之后,也赶忙下车,开始帮助那个人一起抬树枝。我看到了之后也是立刻上前去,想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他人。

终于在几个人的合作努力之下,树枝被抬起来,并搬到了路的旁边。

其实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注意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大量正能量的事,生活永远是充满着光明与美好的。

篇2:发现身边的正能量作文

在我们不高兴、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总会抱怨,抱怨生活不公平,抱怨世界很丑陋。其实,我们的世界是非常美丽的,美就在我们身边。但是这些美丽,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美丽,有时候往往是我们不关注的。

一天,我下楼和小伙伴们玩。由于天气炎热,我们各自买了一根冰棍,然后坐下来一边说笑一边吃着。就在这时,我下意识地抬了一下头,看见一位阿姨,她穿着一身很普通的衣服,戴着一副橡胶手套。只见她走进小区的草坪,蹲下身去,好像在掏着什么。我的好奇心顿时生起,拉着伙伴的手走上前去,还没到阿姨身边,一股恶臭扑鼻而来,我和伙伴赶忙用手捂住鼻子。原来,这位阿姨是个水管工,现在小区里的水管堵塞了,她正在帮助修理。我耐住恶臭,走近一看,井盖下面又黑又臭的水正不断地往上冒呢。阿姨抬起头,看见了我,就说:“这里的水管堵住了,太脏了,别过来。”我听从阿姨的劝告,也耐不住恶臭的“袭击”,赶忙躲开了。

过了一会儿,我又看见一位叔叔扛着一根长长的水管走了过来。顺着水管一看,后面连结了一辆大车。叔叔要用水管吸着脏水和异物,吸到后面的大罐子车里面。那位阿姨蹲下来扶着水管,叔叔架着水管往上抽水。臭味越来越浓重,我们都捂着鼻子躲得远远地,生怕熏着自己。可是叔叔和阿姨呢?好像没事似的,依然在干着。

二十分钟过去了,随着异物被抽走,恶臭也渐渐散去了。

篇3:用心发现“不乖”孩子的正能量

一、不善言语的“行动派”

“不乖”描述:非非,双胞胎哥哥,平时不善表达。如果茶杯倒了,图画不会画了,他常常只会用“尖叫声”提醒我们,他遇到事儿了。

有一次,我们在户外玩攀爬游戏的时候,根据场地大小,我们把一些攀爬架移了位置,在小朋友的帮助下进行了新的场地布置。活动快要结束时,非非拿了一块木板,一会儿在上面的洞口试试,一会儿又在下面的洞口试试,不知道在干嘛。我就在不远处停了下来观察他。不一会儿,当非非把木板放在下面的洞口时,他的木板成功地架起了整个攀爬架,他高兴地跳了起来,还拉来了其他小朋友来看他演示。其他小朋友也纷纷效仿,把木板放在下面的洞口,在大家的合作下,刚才需要很多人抬的几个攀爬架被几个人轻松地搬回了原来的地方。

初中物理课上学过阿基米德的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非非虽然没有学过这个“杠杆原理”,他却用一块木板橇起了整个攀爬架,要知道那个攀爬架以前是我们好多小朋友一起才抬得动,真的非常了不起!在那以后,我们在玩攀爬架布置场地和收拾场地时,孩子们都会用上非非的这个方法,需要的人少还省力。我觉得非非还真有小小科学家的潜质,或许长大后真能在科学领域做出杰出的贡献!

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活动特别是探究式活动为中介的。我们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探究机会,使他们能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真正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增长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二、情绪内敛的“绘画派”

“不乖”描述:鑫鑫,性格内向,暗地里调皮捣蛋数第一。

一次绘画课上,作画的内容是“手影变变变”。走到鑫鑫旁边,一眼便看到了他的图画中大块的黑色。某老师刚走过来一看,就一阵厉评:“你这画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黑不溜秋的一堆。别的小朋友画得多好,五颜六色的多漂亮!”我看到他眼睛里一闪而过的黯然……等到他完成图画后我问他画的是什么?他拿着图画兴奋地说道:“陈老师,我这个画的是蝙蝠,这个是猎豹。”“为什么都用了黑色呢?”我不禁问。他毫不犹豫地说:“因为影子是黑色的,这个蝙蝠又是晚上出现的;这个豹子它躲在草丛的背后,出现了他黑色的影子。”

威廉·詹姆斯曾说:有太多这样的人,在他们自认为思考的时候,只不过是重复自己的偏见!老师不能在不了解任何情况下就一棒子打掉孩子的积极性。涂色用黑色就一定不好看吗?所有的图画都一定要用彩色来画吗?是彩色的模仿画好还是黑色的创新画好呢?在我看来,这个黑色的影子作品在颜色和动态方面,都是全班最有特色的。我给他批了2颗五角星以示奖励,鑫鑫看到后高兴地跳了起来,拿着图画纸给同伴看,小伙伴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鑫鑫刚才的黯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自豪!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自觉运用评价手段,了解教育的适宜性,调整、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在评价之前,要先了解前因后果,了解具体的情境,倾听孩子自己的心声后再理性评价。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创造力,不要把刚刚萌发的创新意识扼杀在摇篮中。我庆幸,我保护了孩子小小的创造力!

三、思维亢奋的“表达派”

“不乖”描述:涵涵,不善倾听。课堂上喜欢插话,性子急,当别人还没表达完自己的意思,就急不可待地抢着发表自己的观点,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完才肯停止。

还记得在一次科学活动“牦牛和羚牛”中,我说:“羚牛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珍稀……”涵涵马上举手说:“老师,我还知道许多其他的珍稀动物呢!”然后他一一列举:“有丹顶鹤、中华鲟、东北虎、扬子鳄、大熊猫,还有金丝猴。”他还自豪地说:“我是从电脑上查百度知道的!”

他精彩的发言,赢得了老师和小朋友们的一片掌声。如果在当时,我一开始就否定他,认为他不应该打断我的话而阻止他继续发言,我想小朋友们是不会听到那么多的答案了。我可能也不会在此进行拓展,因为其中有些珍惜动物我也要通过查找资料才能确定下来。在此之后,当我们在课堂上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小朋友都会说:“让我们晚上去查百度吧,明天再来交流!”我告诉他们除了查百度,还可以通过看书、做实验等途径获得想要的答案。

我们现在的教育提倡一种互动式的,在活动中幼儿可以畅所欲言,不应该有老师和学生之分。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让幼儿真正身临其境,真正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平时,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向幼儿提问时,耐心等待和倾听幼儿的回答,不论孩子的话题是多么简单,都应以目光、手势、语言来传递听到的感受,表达内心的想法,引导孩子在注意倾听的基础上大胆、积极地回答问题。

四、自闭倾向的“独立派”

“不乖”描述:昊昊,自闭症倾向幼儿,长得又黑又瘦,他的脸上总是有许多自己抓挠的伤疤。开学后,他经常无缘无故地对其他小朋友又是掐又是咬,常常要教师一次次地提醒才放手。他似乎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言自语,游离在集体之外。

班级里开设了“小小管理员”,傍晚请管理员当接待员,收接送卡报名字。因为昊昊对待同伴行为暴力,不是很合群,大家也不是很喜欢他,但我发现他早上对家长很有礼貌,逢人都能正确地打招呼:“佳佳妈妈早上好、萱萱奶奶好、炎炎爸爸早上好……”一天傍晚,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要请昊昊来试试报名字!”大家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私底下还窃窃私语:“他也会吗?”还有孩子公然指出:“老师,他肯定不行的!”我向昊昊投去鼓励的目光,昊昊接过家长们的卡,一个接一个,声音响亮,准确无误。在第二天晨谈环节,大家对昊昊昨天傍晚的表现热烈鼓掌,还竖起大拇指对他说:“昊昊,你真棒,你太厉害了!”昊昊笑了,很灿烂地笑!

我对管理员的要求是首先要学会管好自己,才能去管别人。类似这样的活动,因为昊昊平时表现不太好,语言也很匮乏,是不太有机会参加的。所以,当我邀请昊昊时,孩子都是不信任他的。但我发现了昊昊的这一优点后,给了他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也有了长处,不再全是缺点。

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我们都能切身地感受到孩子与孩子的不同。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孩子有自己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指南》中指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自己的发展水平。我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不挖苦别人的短处。老师组织的活动,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加,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教师要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其自身的优点、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瑞典的“童话外婆”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写的那个著名的童话形象“长袜子皮皮”,一个典型的“不乖的孩子”,她的理想就是做一个海盗,不在乎自己满脸雀斑、胡萝卜色的头发、小土豆般的鼻子……她虽然聪明、善良、勇敢,但太不严肃,缺乏教养,甚至没有规矩;她古灵精怪,特立独行,不爱上学,敢和警察开玩笑,甚至为了拯救男生去打架,和蟒蛇搏斗。

教育不应该把一个个本来独特的孩子变得千篇一律。林格伦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老师的形象:不用古板的教育体制、规则去干涉孩子们的生活,而是打破常规,解放儿童,宽容地对待孩子们的“出格”,让孩子们拥有自由的天性。我们要放弃自己心目中理想孩子的幻影,让每个孩子都发现自己的“好”,找到自己认知世界最有效的途径,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和速度来学习;使孩子从小到大都拥有自信和勇气,不断地去选择、尝试、应对和改变,并且由此发展出属于他的智慧,最终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篇4:身边的正能量作文

国庆假期里,我写完作业便去找我的好同学崔陈靖冉玩,我家住九号楼,她家住十三号楼。不一会,我来到了她家楼下,发现她已经在楼下等我了。见我来了,便迎了上来。她家住七楼,不一会,电梯门打开,几缕阳光照射在干净整洁的楼道上。我随口问道:“崔陈靖冉,你们楼道里,怎么这么干净,几乎没有灰尘。莫非,这里还有专门的清洁工吗?”她笑笑,说道:“哪里有什么清洁工呀,就是邻里之间,每个人都很注意保持楼道里的清洁罢了。”

我们进了她家。她爸爸妈妈上班去了,她爷爷奶奶非常热情好客,又是给我削苹果,又是给我倒水。

家里门窗白天开着,空气流通,很清新。我们把小桌子抬到门口,在桌子上做小彩泥人玩。

我把包装彩泥的方便袋随手扔在她家门前,因为风大,把方便袋刮到电梯口的位置,我很不在意,继续玩起来。可是,崔陈靖冉却大步走向电梯口,捡起来我刚才扔的方便袋,扔到垃圾桶里。

崔陈靖冉告诉我:“这个楼道不是我们个人的,而是大家的,所以我们要共同保持楼道卫生。”这句话像一束阳光照射进我的心房。我心想:我一定要像崔陈靖冉学习。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崔陈靖冉的行为向我传递了正能量,就像太阳一样,温暖着整个心房;正能量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正能量就像水一样,是我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

篇5:身边的正能量作文

今年8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军训。军训主要训练是我们各种动作:立军姿,稍息、四面转法,敬军礼、齐步走。不过,每一个动作我都会小小地“放一点水”:立正时手放松下垂不贴紧,四面转法靠脚不用力,而与我同宿舍的另一位同学则做得十分认真,手紧贴裤缝,靠脚清脆有力。我暗暗嘲笑道:“这么较真干嘛!有必要吗?”而在叠被子时这位同学也很较真,只见他深深地弯着腰,用手一遍遍轻轻地滑过被子,抚平折痕,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卡在折叠处仔细弄出棱角,使被子呈现豆腐块的形状。而我则是三叠两叠就算完成了任务。但也就是这样的较真使他受到老师、同学、教官的一致认可,荣获优秀营员奖。当他站在主席台上一脸灿烂地接过奖状的时候,我才真正明白过来,这绝不是较真,而是一种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正能量!

诚然,军训是十分艰苦的,糟糕的伙食,肮脏的厕所,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烈日之下训练。太阳炙烤着大地,水泥地热的发烫,天与地如同两支强大的军队夹击着我们,每次训练结束,我们都是大汗淋漓。军训的第三天下午,我忽然感到一阵眩晕,接着演化为头痛欲裂的感觉,“是中暑了吧。”我心里想。说实话,我也想过放弃,但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教官坚持了十几年都没放弃,难道我连这点小毛病都坚持不了吗?”这个信念支撑着我边吃药边坚持下来。班上有的同学放弃回家去了,虽然甩去每日顶着烈日的训练之苦,却也丢掉了一次磨炼自己的机会。每天早会,教官总会大声报告:“初一3班应到52人,实到49人,3人请假回家。”听到这样的话,我既为请假的同学感到可惜,又为我是那49名同学中的一名深感自豪。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有收获,这想必是那些半途而废的同学没能获得的正能量吧

军训虽然艰苦,但也有甜。我们宿舍紧密团结,互相帮助,宿舍里常常是欢声笑语。当然,不只是我们宿舍,整个初一3班也都团结一心,在拔河比赛、军歌比赛、会操比赛等需要团体配合的比赛项目中也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在这些过程中大家不仅熟悉了彼此,更收获了团结的正能量。

上一篇:我爱画画作文600字下一篇:线路2:美国文化深度体验之旅(2011年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