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角活动的总结

2024-05-04

区角活动的总结(精选9篇)

篇1:区角活动的总结

中班三月份区角活动总结

在幼儿园各项教学活动中,区角活动有着它独特之处,它不仅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幼儿而且还使幼儿在其中得到发展。因此重视区角活动,合理开展丰富的区角活动,必将使每一位幼儿得到更深的发展。走进童心世界,不仅仅是尊重、了解、理解幼儿,还应努力促进其发展。然而“养料”从哪里来,仅仅靠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汲取的那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是幼儿们对该教育活动内容不一定会充满兴趣;二是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们动手参与的机会太少。这不免让他们觉得乏味,于是幼儿的积极性就不是很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观察与分析,找到一种使幼儿得到发展与提高的途径,这种途径便是区角活动。因为区角活动有着它优越的条件:

1、参与区角活动幼儿完全是自愿的,幼儿可以自主行为,不受控制,没有被强制之感;

2、在区角活动中幼儿

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发挥和体现。由此可见区角活动已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必然所在。

对中班的孩子来讲,对事物的兴趣显得极为重要。因为这一年龄段幼儿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知识经验的积累来源于兴趣,兴趣能把幼儿的认知与行为统一起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例如:我们的“想一想,接着画”活动区角,就很好的体现了认知与行为的和-谐统一,幼儿在这个活动区角里芽一班的幼儿在玩一玩,画一画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会画面的构思,还能使幼儿的手、眼、脑得到更好的协调发展。再如:我们的“夹一夹,数一数”活动区角,芽二班的孩子们在练习夹豆子的过程中,自然的就练习了分类、数数,以及认知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同时孩子的专注力得到了培养,小手肌肉群也得到了协调发展。

在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对区角活动往往是兴致很高,每次到活动结束时,仍有许多幼儿玩得乐此不疲,总是要求老师在玩一会儿,这就表明幼儿对区角活动充满兴趣。当幼儿对某一事物充满兴趣的同时,他们就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也就是吸取养料,而这种学是积极的学,主动的学,快乐的学。区角活动属自由的游戏活动,幼儿的自由度很高,在高度的自由活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就又需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熟练、灵活地运用技巧来解决问题。

俆聖洋高兴地喊:“老师,老师快看看,我摆得小房子多漂亮!”这时我顺着他的兴趣加以引导,引导他们拼摆出一幅完整的画面。还有一次,雨萌、雅文等几个小朋友在建构区里玩,他们商量着用废旧纸箱做的大型积木,搭建一个“小超市”。就在他们分配角色时争吵了起来。这时我们及时参与了活动中,由于我们的参与,孩子们的战争自然就结束了。并且很高兴得玩起了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您好,欢迎光临、欢迎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在区角活动中,我们需要研究教育对象,依据特定的教育对象的实际,主动创造适宜有效的指导方法。不断地发现问题,就不断的进步。例如:

由于他们的年龄比较小,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因此在数学集体教育活动中,对比较抽象的问题不宜接受。于是,我们在区角里,专门为他们创设了数学操作区角,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来理解、来感知。在他们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给于指导。记得有一次,在玩区角活动时,我们发现马梓萱小朋友对物体一一对应的点数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于是我们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区角活动中为他创设了“筛子”游戏区角,来激发她对数的学习兴趣。在玩的过程中我们及时给与指导与帮助。通过一周的区角游戏活动,马梓萱果然对数产生了兴趣,对一一对应的正确点数物体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区角活动发展的深入,我们使每个区角内容更加丰富起来,使他向纵深发展,让幼儿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得到提高。例如:我们的“夹一夹,数一数”活动区角,让本来不会使用筷子的幼儿去夹数大的粗造的东西,给他一个成功的体验。本来有的孩子会使用筷子了,我们会让他夹数更小更圆滑的东西,给孩子创造一个自我挑战的机会。

我们开始创设区角活动的时候,难免会让家长们帮助我们搜集一些废旧材料,为此还得到了家长们的不理解。可是通过我们的家园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们观摩了幼儿的区角活动情况。使家长们真正的了解了区角

活动的意义所在。在家园半日开放活动观摩幼儿的区角活动时,我们班的家长感慨地说:“别说是孩子了,就连我们当家长的也想动手玩一玩”、“你们创设的这些区角,真正能挖掘孩子们的潜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孩子们在区角里,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一起玩得这么开心,孩子在这里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合作。这正弥补了独生子女时常在家一个人独处的缺陷。”可见,我们创设的游戏区角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篇2:区角活动的总结

一、孩子在游戏中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当他们获得新的材料时,他们会反反复复的进行重复游戏,当孩子在重复这一行为时,这一行为就是幼儿正在发展过程中的某种知识和能力,他们的每一次重复,对

孩子们掌握和巩固这一知识和能力有极大的意义。比如:在玩插塑 玩具“雪花片”里,开始拿到玩具时是随意的拼插,插上了就满足了,慢慢的孩子们会插出各种各样的造型了,比如剑、枪等,孩子们相互

合作插出比较大型的东西来,比如:车车、花环等, 我们也在游戏中看到孩子们玩耍时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插绳子,孩子们开始时是AB;ABC;ABC——ABC——ABC;A10、B10、C10——A10、B10、C10。,越插越长。数学当中的一个按特征分类、按规律排序、点数、数物结合、目测、测量等。孩子们都在游戏中自

发的学习。

二、孩子在游戏中的学习效应:

常言道:聪明的孩子会玩,游戏是孩子们已有经验的一种练习和表现,比如孩子们会反复跳绳,还会用接球盘完出新花样。在游戏中也获得了哲学思想 比如游戏:结婚

三、游戏能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怎样培养优秀的孩子?怎样让孩子聪明?怎样让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怎样让孩子们拥有勇敢坚定的意志品质?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解决。当孩子们看到环形钢管,就自发的玩起了钻山洞的游戏。轮胎让孩子受了伤,孩子们过后也不害怕。依然去玩。为了达到游戏的目的,孩子们会力所能及、竭尽全力、动脑筋、认真思考。

四、下期游戏思考

篇3:区角活动的总结

关键词:区角活动,合作

1978 年, 75 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聚会。 记者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记者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 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 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行为习惯会对人的一生起很大的影响, 很多成功者都得益于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 而幼儿期则是养成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和最佳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幼儿成长的物质环境优越, 目前大部分幼儿是独生子女, 家长给予较多的关注与保护。 由于过度关注和溺爱以及幼儿的年龄特征, 许多幼儿不善于与同伴相处。 在生活中, 一些幼儿通常出现以自我为中心, 只考虑自身的感受而忽略同伴的感受的情况;一些幼儿性格孤僻, 不愿与人合作、分享;一些幼儿容易与同伴产生冲突与纠纷;一些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缺乏关心、接纳、帮助、支持他人的态度等。 因此,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已成为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品德习惯不同于其他行为习惯的养成, 单纯的灌输式说教式往往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需要在日常生活、区角活动等一系列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并要求我们幼儿教师有极强的观察力, 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件进行随机式教育。

案例一: 马艺珊和张艺珊是班上两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 一天区角活动时张艺珊突然跑过来小声对我说:“老师, 我不想玩娃娃家了。 ”我感到很奇怪, 因为娃娃家是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区角之一, 并且张艺珊是自己主动选择要到娃娃家里去玩的, 为什么区角活动才开始没多久她就不想玩了呢。 于是我领着张艺珊来到娃娃家, 无论用什么方式引导, 她都是一直撅着小嘴, 满脸的不情愿。 这时正在娃娃家里当“妈妈”, 忙着“做饭”的马艺珊走过来对张艺珊说:“今天你来当妈妈吧, 我当姐姐。 ”听到这, 张艺珊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 两个人手拉着手又其乐融融地回到娃娃家的活动中。

案例分析:幼儿园是幼儿的“小社会”, 班级内娃娃家区角的设置便成了组成这个 “小社会”里的“小家庭”。 幼儿通过教师引导和日常生活逐步学会如何友好地和别人相处, 如何通过协商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等。 在区角活动中, 马艺珊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去安抚其他小朋友, 学会了用自己的办法让娃娃家的区角活动顺利进行下去, 这是多么珍贵和善良的闪光点。 我立刻用随身的相机把娃娃家里的这一幕拍了下来, 并在区角活动后的总结环节利用真实可观的照片讲给其他幼儿听。 幼儿看到这样团结友爱的小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主人公就是自己身边的小伙伴, 听的都特别认真带劲。 许多幼儿都想出了不同的办法和做法去解决区角活动中出现的其他小“插曲”。 令我想不到的是, 那天以后, 娃娃家的小朋友不再用老师分配角色了, 也不再有以往的角色争辩了。

案例二:“这是我先拿的。 ”“不对这明明就是我先拿的, 我不给你! ”此起彼伏的吵闹声在区角活动时从搭建区传来, 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李丙澄和张润洵两个小男孩因为一块积木而争执不休。 我并没有贸然去批评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 而是故作失望地说:“哎, 今天我们班两个最能干的小勇士来盖楼房, 我还以为他们能把积木搭得又高又好呢, 把楼房盖得大大的请老师来参观呢。 原来你们两个在忙着吵架啊, 怪不得积木都没搭好, 我看我今天是看不见大楼房了, 真是的, 老师有点失望了哦, 怎么办呢? ”听我这么一说, 两个小朋友放下了手里争抢的积木, 待在那里好像想着什么。 突然, 李丙澄说:“把我们两个的盖在一起就成大楼房了, 老师你等会啊。 ”“真的么? ”我故作疑问地问张润洵。 “嘿! 对呀, 快点快点, 咱俩一块盖。 ”说完两个小勇士“你争我抢”地一起搭起了积木。

案例分析: 每一个幼儿都希望自己得到教师的关注, 更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教师拿到全班来表扬。 其实, 李丙澄和张润洵起初的争抢玩具也无非是想自己搭的积木比对方好看, 得到教师的肯定。 这时, 如果我们贸然去批评幼儿, 往往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 甚至会让幼儿在整个区角活动中情绪低落下来。 我们不妨利用这种争抢现象变为我们的教育契机, 但并不直接告诉他们解决的办法, 而是一步步引导, 把“自己玩自己的”变成“大家一起玩”, 这样合作完成作品的幼儿会得到特殊的小奖贴, 并把这种合作完成的作品照片及时投放在相应的区角内, 在活动中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

由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德习惯的方法多样, 可以将其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 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深深地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 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 ”因此, 要想有效地培养幼儿合作交往的能力, 首先要培养他们和人交往的兴趣, 激发他们和人交往的欲望, 让他们在交往中体会到乐趣。 如每次玩游戏, 我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 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 他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游戏, 自然就会主动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并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去。 在游戏交往中, 幼儿得到了快乐, 自然就会提升他们交往的兴趣。

(二) 提供利于幼儿合作交往的空间

物质环境是幼儿进行合作的媒介。 环境能美化、装饰幼儿的生活空间, 更重要的是发挥出教育功能, 对幼儿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教师应有目的地营造适合幼儿合作的环境, 使幼儿身处其中, 受其感染, 感受到合作是一种有趣味的行为习惯。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 结合合作能力培养的目的, 可为幼儿开设“小舞台、小商店、建构区”等活动区域, 并及时更换区角材料, 充分为幼儿营造交往合作的环境。 如:在小商店里让幼儿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 让他们在买卖的游戏中培养交往合作的能力。

(三) 通过多人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如教师可以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搭建自己心目中的城堡。 这样的游戏需要几个人一起去完成, 要想完成任务就要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融合进去, 这时两人或几人协商的过程, 就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具备一定知识经验的幼儿还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共同完成一副较大的美术作品, 这就使得幼儿在完成前必须学习相互协商, 互相配合, 分工合作,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图上、 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 共同创作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还可在户外活动室开展 “两人三足”等一系列合作式体育游戏等。

篇4:区角活动的总结

区角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我园尝试创设具有凤阳本土特色的区角活动,让幼儿对家乡的本土有个深刻的认识。为使幼儿更多的感受到本土文化,我们对本土资源进行挖掘、筛选、整理,设计出适合幼儿园孩子年龄特点的凤阳地方特色主题活动并在区角活动中展示出来。由此,在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我尝试设计、开展了大班《凤阳本土特色区角活动》这一系列活动,力求让幼儿在本土特色的区角活动中,更多地了解家乡的特色,努力体现“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观念,让活动区更“活”,真正成为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对家乡的本土文化有个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2.通过自主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4.乐意分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初步了解凤阳的本土文化特点,围绕“凤阳有哪些好玩地方?有什么特色的艺术和小吃?”等话题展开讨论。 请家长配合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

材料准备:

美工创意区:《凤阳美酒飘香香》

老师提供彩纸、彩笔、废旧纸箱、橡皮泥,幼儿大胆设计酒盒、酒瓶。

(我们利用本土资源材料进行有创造性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智力和动手能力。)

建筑工地区:《家乡美景——鼓楼》,老师提供油画棒、纸盒、碎步、挂历纸等,幼儿大胆设计制作鼓楼造型,用纸盒堆成鼓楼、用碎步粘贴鼓楼图案等等。

开心舞台区:《凤阳花鼓》

老师为幼儿提供音乐、双条鼓、服装等,幼儿根据音乐,随着优美的旋律唱起了家乡戏——凤阳花鼓,有的小朋友也模仿花鼓女敲起花鼓舞蹈起来。

(看着孩子沉醉在音乐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利用本土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所起的重大教育意义。)

快乐旅游区:《我当凤阳小导游》

老师根据凤阳的风俗文化、建筑、特产,搜集相关的图片实物进行区角场地布置,每个区角都设立小导游,小朋友和老师是游客。活动中,小游客每当来到一个旅游点,导游就向游客介绍景区特点、民俗风情等。

(活动刚开始小朋友在这方面表现有点胆怯、不主动,经过反复的活动后,小朋友就胆大多了,甚至有些小朋友就像讲故事一样向游客介绍,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

益智书屋区:《我对凤阳知多少》

为了使大班孩子进一步深入了解凤阳的本土文化,老师为孩子们提供录音机、麦克风、简单的凤阳人文景观、本土艺术等文字卡片、凤阳民间故事书。幼儿大方地认、读、讲解自己所知道的凤阳本土文化知识。

(在活动中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小朋友之间的交往能力,进一步让孩子在活动的深入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去了解和再现凤阳本土文化,个体也获得了有益的发展,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

主题环境: (一)作品展示区(把幼儿创作的各种作品进行展示,有助于培养分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二)问题墙(幼儿将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并粘贴在问题墙上,请大家共同商讨解决)。

活动过程:

1.师介绍凤阳本土特色的几个区角并提问:你知道凤阳有哪些名胜古迹?有什么特产?有哪些民间艺术?

2.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入活动区活动。

3.教师巡回指导,重点观察美工创意区、快乐旅游区的幼儿,适时指导使用新材料。

(用相机捕捉每个区孩子们的闪光点,留下幼儿活动的痕迹。)

4.活动写真:教师在建筑工地区中投放了剪刀、油画棒、纸盒、碎步、挂历纸等各种材料,请幼儿自由选择、尝试堆砌鼓楼。活动开始后,有的幼儿用纸盒堆砌鼓楼,有的用挂历纸剪鼓楼,有几个做完鼓楼的外形后,再用碎步或者油画棒填色,此时,吴悦小朋友对着大家说,“咦,鼓楼上方还有‘万事根本’4个字呢,我们也要写上吧。”经吴悦小朋友一提醒,有的幼儿用油画棒写出4个字,有的用挂历纸卷成小纸棒拼出这4个字。(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达到了自我完善。)

5.师幼交流与共享。

(1) 请幼儿将完成作品放在展示区,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进而互动学习。

(2)讨论各个区个别幼儿有创意的行为。

(3) 围绕“今天我遇到的困难”,请幼儿自由讨论,师幼交流后把问题及办法记录在问题墙上。

活动反思

1.本次凤阳特色区角活动,大部分材料由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 幼儿玩起来亲切、投入,积极性高,能在快乐、自由的气氛中进行自主地活动,能较好地达到预定的目标。但有的区角材料提供不够明确,让幼儿在活动中显得无从下手或学习过于浅薄,效果不明显。

2.整个活动以“凤阳本土特色”为主线,各个区角能够有效利用提供的材料,教师及时用相机捕捉幼儿的闪光点,这一形式更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活动之后让幼儿通过屏幕欣赏,幼儿情绪高涨,急于分享自己在本土特色区角活动中的表现,从而促使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和成就感的培养。

篇5:区角活动的总结

韦琼

幼儿园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物质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区角活动游戏材料,促进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但是在具体的区角活动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区角活动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要有目的性。

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在材料中,是活动区活动的一大特点。教师在考虑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基础上,清晰的理解和把握阶段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材料。即在材料投放时,必须要对本班幼儿当前的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一种材料可以指向多个目标,同时一个目标也可通过若干材料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力求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发展的需要。如在小班投放串珠、系扣子等活动材料,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计算方面的间隔排序。在娃娃家投放给娃娃喂豆、夹纸团、夹玻璃球和花生米等一系列活动材料,来达到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目标。又如我们就在美工区投放橡皮泥、塑料工具以及相关的图示,给幼儿探索做各种点心的机会。配合主题活动,材料的投放更应该体现它的目的性。如主题是《橘子宝宝》,那么在美工区可以提供纸和笔、毛线、碎布、剪刀等,让幼儿用各种材料和各种方法来给水果宝宝穿新衣,进行自由创作;图书区收集投放有关水果、蔬菜的图书、挂图,让幼儿阅读欣赏;益智区投放秋天的各种水果、各种大小不同的落叶等,让幼儿给娃娃家做门帘和窗帘。

二、区角活动的开展要以幼儿为主体。

在区角活动中,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幼儿自发生成、合作探究、自主建构、自由想象、积极创作和大胆表现的过程,体现在时间、空间、内容、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等多方面是开放的、多元的,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以指导观察了解为主、以鼓励为重,适时的介入,以间接指导为主,要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过多的语言提示会对幼儿间的互相交往、合作产生一定的干扰。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环境氛围的暗示作用代替语言指示,如用操作材料自身所隐含、显示的操作方法暗示幼儿如何操作;用物品摆放及图示等暗示幼儿该做什么。而这种暗示并非单一的告诉幼儿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而是对幼儿的操作、活动的一种启发,我所提到的“操作图示”实际上就起到了这种暗示的作用,即发挥了教育的隐性作用。

三、区角活动环境要安静有序。

活动区域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我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设置区域时能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1)区域的数量。数量的多少主要依据活动空间和幼儿人数而定。如果区域数量过多则会造成幼儿活动拥挤的现象,因此,我园根据实际情况,一般设5-8个区。(2)区域的分隔。区域分隔科学、合理,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而且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有限,还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很容易分散,若空间没有适当的分隔,则容易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从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如果区隔物过高,则不仅会影响幼儿的相互交往,而且容易使幼儿产生单调、沉闷的感觉。

四、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既不能高高在上进行灌输,也不能自由自在放手不管,对能力差、反应慢的孩子要多提供一些探索的时间,要允许孩子出错,不要急于求成。那种认为区角活动中教师可以“轻松”“解放”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教师应成为站在幼儿背后的慈爱、沉静的指导者,真正从观察中获取准确的信息,注意从“面”和“点”两方面着手。在“面”上,要观察的是幼儿兴趣点(喜欢什么区的游戏、喜欢的游戏内容有哪些、哪些材料是幼儿最喜欢的等等)以及需要帮助、游戏中产生一些有必要老师介入的情况等等。在“点”上,要观察的是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行为、交往方式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为指导幼儿作好充分准备。

五、及时的分析和反思。

在开展区角活动时,教师应该及时的分析和反思,在观察和指导的基础上,做好及时的观察纪录和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在这其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老师这头:环境创设是否适宜;布局是否合理;材料提供上是否要作调整;游戏中的介入行为是否及时、适时,对幼儿的游戏是否有推动作用。二是幼儿这头:孩子的兴趣在哪里,有没有什么变化;游戏中需要幼儿积累怎样的经验,幼儿是否已经具备;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合作等达到怎样的水平,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等等。有了分析、反思才能体现指导的价值,帮助我们不断发现区角活动的价值,促进幼儿在这样的自主游戏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篇6:托班区角的活动教案

活动准备:区角1.小猫钓鱼(塑料垫剪成的鱼、一次性筷子、吸铁石、回形针)

区角2.穿穿绕绕(塑料瓶剪成的花状、光碟、毛线)

区角3.排排队(塑料垫剪成的图形、硬纸板)

区角4.画画剪剪(勾线笔、色纸、剪刀、白纸、有图形的模子)

区角5.拼拼乐(剪开的图形)区角6.穿鞋带(分享阅读盒子、鞋带)

区角7.送图形宝宝回家(分享阅读的盒子、动物形象、各种图形的卡纸)

区角8.拆拆装装(各种没用的笔)

其中区角3和区角7是主题活动的延伸。

重点区域活动:排排队;刘老师重点区域活动:穿鞋带

活动过程:

1.交代活动要求:

(1)听音乐拿卡进区域

(2)将卡插入区域袋中,再轻轻搬起椅子坐下,如果不需要椅子则将椅子架起来。

(3)在操作时可以轻声说话,但不要大声喧哗。

(4)听到收的音乐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动,收拾干净区角,拿卡出来,轻轻搬椅子坐下。

2.播放活动操作的音乐,幼儿拿卡进区域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重点在区角3和6里)

4.播放活动结束的音乐,幼儿整理区角。

篇7:小班区角活动的个案分析

《从区角活动中看材料》

————小班

内容摘要: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自信、大胆。材料能影响幼儿的行为方式,而幼儿则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本文阐述的正是区域活动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

关键词: 兴趣

表达

表现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越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自信、大胆。材料会影响幼儿的行为方式,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角色扮演区,投放了小号消防员服、医生服(包括医生给病人看病时所用的医疗器械)等等。孩子们很乐意去扮演不同职业的人,并使用消防员、医生等人所使用的材

料。

镜头一:

区角活动中,幼儿纷纷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角游戏,但都玩的时间不长,只有角色扮演区保持着原有的人数。我很好奇,走近一看,原来丁丁和彤彤在扮演消防员,身穿消防员服,手里拿着水管 对着一边“冲水”,嘴里还喊着:“着火了,别怕,我是消防员,我来救你们!”莉莉在扮演医生,手里拿着听诊,不时的为伤员听诊,不时的问:“怎么样了,哪里不舒服?”还有一群护士(手里拿着输液瓶和针管)和伤员。突然,“伤员”轩轩猛的推开“护士”,跑到我身边大叫着:“老师,伤员去医院要坐救护车,要有救护车,司机要开车呀拉伤员啊,没有救护车,没有方向盘怎么办?”

反思: 在这个环节,我忽略了司机这个职业和救护车。小班幼儿游戏的特点是依赖材料进行想象,所以材料要广泛、多样性。而材料救护车和“方向盘”则是司机的象征。“司机”是小班孩子最喜欢扮演的角色,有了这个角色,必然要有救护车,这样才符合现实的情境,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

调整后:

通过轩轩的提醒,我在这个角色游戏中增加了救护车和“司机”用的方向盘,有了这个材料,孩子们玩得更起劲儿了,完全置身于角色之中,不时的交换角色,更换材料。只见“消防员”救出伤员,送到司机身边,司机则用手开着救护车拉着伤员,再由护士医生看护治

疗。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角色的扮演,不但通过想象创造性的模仿了现实的生活,又提高了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并在练习社会交往的技能中,不知不觉就提升了人际智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角色扮演绝非简单儿戏,他可是孩子认识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

镜头二:

在建构区,有很多积木、布娃娃等。早上,飞飞和露露来得早,于是两人就在建构区玩了起来,我也参与其中。角色由我们商量分配,分配后开始了游戏。飞飞请“外婆”(我扮演)坐下,妈妈(露露扮演)则抱来一堆积木,搭建了简单的灶台,只见灶台上还竖着几块长积木。妈妈对外婆说:“你等一会儿,我烧好菜就可以吃饭。”于是妈妈炒菜,飞飞和外婆聊天,炒菜时,妈妈拿起长积木往锅里撒了几下,我见了很好奇,就问:“这是干什么的呀?”妈妈看了一下说:“这是油,炒菜前要先放些油,你知道吗?”飞飞则拿起其他长方形的积木对我说:“外婆,你看,”他逐一拿起积木向我介绍。“这瓶是酱油。”“这瓶是盐。”“这瓶是醋。”“这瓶是洗洁精。”………我故意找岔:“烧菜也要用洗洁精吗?”妈妈说:“都是我要用的东西,是洗碗时用的。”瞧,多聪明呀!

反思:

妈妈烧菜,游戏情节十分平常,而孩子们却想象丰富,不但用积木搭建了灶台,还把其想象成了油盐酱醋,更难得的是把积木想象成了洗洁精,体现了创造性。在分配角色时,我们协商由谁担任什么

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的物品及动作和语言,这就需要共同合作,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更好的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了让游戏更有趣,材料更有利用价值,我对建构区做了调整,投入了大量的大雪花片和小雪花片以及角色扮演区的厨具等。这样材料样式多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更丰富了。

调整后:

飞飞和露露在看到建构区增加了大小雪花片和厨具时,再一次来到了建构区,这一次他们请了布娃娃来做外婆,又一起用大雪花片变出了灶台,并把从角色扮演区拿来的厨具用上了。依旧积木是油盐酱醋,但加了很多佐料(用小雪花片代替),通过此次的区角游戏,更是体现了材料的重要性。有了材料的辅助,更进一步的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镜头三:

琳琳在数学区玩串珠的游戏,穿了一串又一串;康康在给瓶子喂豆豆;琳琳完了五分钟,扔下手中的串珠,来到康康身边说:“康康,串珠不好玩,我来和你一起喂豆豆吧。”康康回答道:“喂豆豆也不好玩,我们去看书吧。”琳琳看了看瓶子和豆豆,点了点头,随即两人离开了数学区。

反思:

琳琳和康康离开后,我就在想,为什么孩子不喜欢这些材料,怎么才能吸引他们,我询问了琳琳和康康,他们的回答是:“太简单了,我会串。”“太简单了,喂着没劲儿。”原来孩子不敢兴趣的原因是”太简单”。结合平时的数学活动和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我对材料作了调整,并加深了难度,在串珠活动中加入了点卡和1到8数字卡,幼儿可根据点卡来穿珠;在“喂豆豆”的活动中,加入了勺子,让小班的幼儿学习“拿勺子”的动作,培养幼儿爱的情感。为此,我给这个游戏设置了好几种玩法:根据瓶子宝宝嘴的大小不同,找大小不同的“食物”喂宝宝,在瓶子上贴上不同的颜色,如此一来,所提供的材料既有趣又能让幼儿做做玩玩,便“活”了起来。

调整后:

平时生活数学区孩子就来的少,经过这一调整,来数学区的孩子人数大大增加,孩子们的兴趣也被提了起来,既培养了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又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

镜头四

在美工区活动中,文文等六位小朋友各自选了要进行艺术创做的材料。文文、妞妞的能力是较强一些的,他们两人选择了第一种空心圆柱形材料和模具;丁丁能力中等,他选择了第二种材料,是我们常见的石头和颜料;其他三位小朋友的能力稍逊于丁丁,但是他们很大胆,选择了第三种材料包括裁好的彩色卡纸、发膏和一些松树的针叶。孩子们在利用自己选择的材料进行创作,忙的不亦乐乎。过了十几分钟,孩子们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我身边:“老师,你看这是我做 的小鱼好看吧”“我做了一颗心送给你吧”“这是我画的彩色石头,漂亮吧!”“老师,看,我是画家了,这是我做的。”悠悠举着自己用第三种材料完成的作品高兴的对我说,脸上洋溢着成功带来的喜悦感。

反思:

孩子们在操作第一种材料的过程中,他们的像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在一定“支架”的基础上得以发挥,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可以得以培养。我不止一次的看到幼儿很兴奋的高举自己的作品,这给他们带了无比的成就感和愉悦感。第二种材料是石头和颜料,孩子们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的去进行创作,从中体验了玩色的乐趣及创作的快乐。第三种材料,孩子们可自由的去运用,想象探索的空间就更大了,而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就更广了。

调整后:

为了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根据幼儿的发展和需要以及能力的差别,在美工区又投放了广泛的操作材料,有半成品、有原材料(如橡皮泥等)等等,孩子们参与的兴趣更高了,经常会看到孩子们高举着自己的做品,大喊:“快看,我的完成了,漂亮吧。”“瞧,我的手工做的多好啊。”………………

篇8:浅谈区角活动教室和幼儿的互动

一、区角活动的概念

1.区角活动的定义

在幼儿教育中, 区角活动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或者活动类型, 分布在活动室中的不同区域里, 然后让幼儿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活动区域。旨在让幼儿在活动中与感兴趣的材料、环境以及同伴进行互动, 并从中学习知识和提高自身发展。

换而言之, 区角活动指的是幼儿自己的活动和游戏, 与老师精心安排组织的集中教学活动根本不同。当然, 区角活动也并非老师完全不参与, 只不过老师不能直接控制和影响区角活动。而是通过对活动环境的设计, 对活动材料的安排来实现的。

2.区角活动的优势

区角活动与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相比, 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区角活动属于幼儿的一种自选活动, 该活动根据幼儿的兴趣与能力提供不同的活动机会, 能极大的满足幼儿们的需求。

其次, 区角活动也是幼儿的一种自主活动, 其能够保证幼儿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中玩耍游戏, 该活动具有生动、活泼、主动及愉快的特点, 保证幼儿在玩耍中潜移默化的学习, 更能体会到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最后, 区角活动教育价值的实现多是建立在活动材料与活动情景中, 区角活动的多种教育功能, 能够让幼儿们在活动中直接、自然的获得经验。

当前, 在幼儿教学中这中区角活动教学方法已经发展成为一条主要的途径。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也开始着手开设区角活动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进行区角活动教育

通过对区角活动的分析和介绍, 同时再与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 开展区角活动教育多从四个方面着手:

1.尊重幼儿的兴趣, 了解幼儿的需求, 由此提供活动材料

通常区角活动的教育价值, 多是建立在区角材料的基础上体现的。区角活动的特性以及其中规定活动方式, 这些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情况和经验所获。区角活动中不同的材料, 操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也不相同。由此, 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也都不相同。

对于幼儿教育教学来说, 幼儿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也产生了幼儿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幼儿年龄特点也形成了幼儿不同的本性, 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水平选择学习对象。

由此, 教师在教学中与幼儿进行交流, 并结合主题内容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及需求, 并以此提供相应的活动材料。当然同一个活动材料可能具有多种玩法和不同的用途, 所产生的教育价值也极不相同。而这种功能多样的活动材料也将更受幼儿的喜欢。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对区角活动格外重视, 并加大力度在活动材料的投资上, 保证活动的丰富化与结构化, 为幼儿带来更多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不过, 在对活动材料的投放和选择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互相攀比、追求高档、逼真以及成品等, 教师看着满意却不一定受到孩子们的喜欢。由此造成了财力物力以及人力不必要的浪费。此外, 一些区角活动需要的活动材料可以让幼儿从家中选择原始或者半成品材料, 积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建设中来, 让幼儿参与到区角活动区的布置中来, 这也为以后的玩耍建立了浓厚的兴趣。

2.老师支持幼儿积极主动探索, 尊重幼儿的意愿

区角活动这中学习方式, 并不是老师为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而是幼儿自己根据兴趣爱好的自由选择。这个过程并不是单纯对知识的传递, 而是幼儿主动学习和产生认知的一个过程。幼儿主动学习, 接受知识和信息。

由此, 区角活动的进行都需要结合幼儿的意愿, 针对不同幼儿进行选择, 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同时, 在区角活动中, 老师还要支持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 通过灵活的学习方式来参加活动, 并在活动中给幼儿留下足够的空间探索与解疑。

3.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师的教育行为

区角活动的建立, 主要是为幼儿学习提供宽松和自由的环境, 以实现幼儿全身心的发展。因此, 在对区域活动进行分类时, 一定要切合幼儿的实际情况, 以满足幼儿的认知、情感、语言等, 与幼儿的动作行为相适应。如此, 要求教师对本班幼儿的情况要熟悉和了解, 能准确的掌握幼儿的兴趣与爱好, 清楚和了解每个幼儿的水平和需要, 甚至还能够根据幼儿兴趣爱好随时调整区域活动的规模与内容。

区角活动活动材料的独特性, 对于幼儿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不过幼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之后, 对活动材料依然会心生厌烦, 为长久保持幼儿与活动材料的互动, 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对幼儿进行观察、分析并指导, 如此也才能准确的掌握幼儿的需求与个别差异, 并根据这些个别的差异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4.为幼儿的交流创造机会, 增进了解

幼儿的年纪相仿, 认知水平相当, 他们在一起可以自由不受拘束的交谈和讨论, 这种放松与互动的交流, 又是教师不能实现的。幼儿在交流中, 不仅可以拓宽学习途径, 丰富学习的方法, 还能够让幼儿在实践中通过互帮互助, 并为幼儿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结论

综上所述, 通过对区角活动的详细论述, 指出了其在幼儿园教育中起到了极为有效的作用, 特别是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开展区角活动教学的幼儿园中, 幼儿的交往能力普遍高于其他的幼儿。因此, 在幼儿教育培养中, 一定要做有心人, 为创设幼儿区角活动的环境与氛围, 推动幼儿之间的交流, 促进他们的学习, 最终全面提高身心的发展, 为社会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姚健, 蒋耀琴.兴趣童趣情趣.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3]崔岚.学前教育新方略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实践与思考.百家出版社, 2002.

[4]刘淑兰.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篇9:区角活动的总结

例1 图形找朋友(小班)

上海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卢世轶/设计

活动准备:

形状一样、颜色不同的图形卡片两套,玩具筐两个。

活动过程:

教师与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教师将两套图形卡片分别装在两个玩具筐内,先将其中一个筐内的图形卡片发给每个幼儿,然后从另一个筐中任意摸出一张图形卡片,提问:“谁的图形和我的一样是好朋友呢?你怎么知道你的图形和我的一样?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呢?”请幼儿向旁边的同伴出示手中的图形卡片,并互相说说图形的名称。教师也可以请幼儿找找同伴中谁的图形卡片和自己的一样,找到了朋友互相抱一抱。

活动建议:

图形卡片应选用一些幼儿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待幼儿熟悉后,可逐渐增加菱形、梯形、椭圆形等,鼓励幼儿用重叠的方式来验证两个图形是否一样。

例2 超级变变变(中班)

上海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王天韵/设计

活动过程:

教师请幼儿说说身边各种形状的事物,然后引导幼儿用手指表现各种图形的外形特征,或以两名幼儿为一组,引导他们合作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不同的图形。在幼儿寻找或比划图形时,教师可让幼儿说说这些图形的外部特征。在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后,教师可对幼儿之间的合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请三名幼儿表现梯形、四名幼儿表现长方形等。

二、区角活动

例1 图形转转乐(小班)

上海静安区南西幼儿园 陈 嵘/设计

活动准备:

图形转盘一个,相应的图形卡片两套(有图形的一面朝上四散放在桌面上),筹码15个,如图1。

活动过程:

两名幼儿坐在桌子旁,采用商量或猜拳的方式決定由谁先转转盘。一名幼儿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来时,两名幼儿赶紧在桌面上找与转盘指针所指图形一样的图形卡片,并迅速用手拍它,同时说出该图形的名称及颜色,如红色的正方形、蓝色的三角形等。说对的幼儿可以拿一枚筹码。接着由另一名幼儿转动转盘。这样依次轮流,直到筹码全部拿完,最后拿到筹码多的幼儿获胜。

活动建议:

该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图形,并对图形产生兴趣。对小班幼儿而言,主要可选用红、黄、蓝、绿等四种颜色,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四种图形。教师可依据自己班级幼儿的水平制作转盘和图形卡片,比如可以放入若干菱形、星形的图形卡片以增加难度,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例2 池塘里的宝石(小班)

上海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

李祎超/设计

活动准备:

1.动物底板四块,每只动物周围有10个图形,有的是彩色的,有的是白色的,如图2;用来当宝石的红、紫、黄、绿、橙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卡片若干。

2.用高度不同的两个铁盒当作深浅不同的“池塘”,其中深的“池塘”表面覆盖橡皮纸。

3.用四块积木当作四颗石子,点子数量为1~3的骰子一个。

活动过程:

1.两名幼儿合作使用浅的“池塘”进行游戏。每人选择一块动物底板,两人轮流掷骰子,根据骰子上的点子数拿取相应数量的“石子”,并将“石子”依次投到“池塘”中,收集溅出来的“宝石”,将“宝石”放在动物底板相匹配的图形上,先完成所有图形匹配的幼儿获胜。

2.一名幼儿使用深的“池塘”进行游戏。先选择一块动物底板,然后将手伸到“池塘”里摸出与动物底板周围白色形状匹配的“宝石”,并一一放置在底板的图形上。

例3 三角形拼板(中班)

上海长宁区实验幼儿园 陈 青/设计

活动准备:

大底板两块,一块上面画有多个不同三角形的翻转或旋转图案,如图3,另一块上面画有各种大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图形,如图4;两块底板各配一套相应的各种三角形卡片。

活动过程:

教师请幼儿将所提供的各种三角形卡片与底板1上的三角形进行匹配,或根据所提供的各种三角形卡片拼出底板2上的图形。

活动建议:

幼儿可以先完成第一块底板上的三角形的匹配,再尝试拼第二块底板上的图形。幼儿在尝试拼第二块底板上的图形时,大多对拼搭中间的正方形、左边的三角形、左下的长方形有困难,为此,教师可以建议幼儿先拼简单的,慢慢再拼有难度的。

例4 占方块(中班)

上海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

陈玮珺/设计

活动准备:

一块正方形泡沫垫底板,上有16个点,如图5;等长的小棒若干,长度与泡沫垫上的两个横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活动过程:

幼儿两人游戏,轮流在底板两横点间放小棒,谁能使四根小棒连成一个正方形,就能占领这个方格。占领的方格多者获胜。

例5 图形叠叠乐(中班)

上海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卢世轶/设计

活动准备:

透明蓝色边框卡片16张,每张卡片上画有单个的圆形、三角形、梯形、长方形;透明黑色边框卡片8张,每张卡片上画的图形由两个图形交错叠放而成,如图6;小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两人游戏,游戏开始前将16张蓝色边框卡片全部铺开放在桌上,把黑色边框卡片叠起来放在一边。

2.拿一张黑色边框卡片,观察卡片上交错叠放的是哪两个图形,据此找到上有相应图形的两张蓝色边框卡片。

3.找到后,可以将两张蓝色边框卡片交错叠放进行验证,先找到且找对者获得一面小红旗。

例6 魔术拼板(大班)

上海长宁区实验幼儿园 陈 青/设计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的木质拼板,大底板,简易图纸(如图7)。

活动过程:

1.幼儿可以尝试在简易图纸上直接拼搭拼板,也可以参照简易图纸在大底板上拼搭拼板。教师可以在个别或集体交流时,与幼儿一起分析拼搭出来的图案,如:“中间像什么?用了哪一种图形拼板?是怎么拼接起来的?从中间向外看,外面一圈用了哪一种图形?是怎么拼接的?再外面一圈呢?整个图案看上去像什么?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也像这样?”

2.幼儿可迁移在简易图纸上拼搭的方法,在大底板上自由拼搭。教师可以个别提示幼儿,如:“你想从中间还是从四周开始拼搭?试试看哪一种方式更好?”

3.幼儿尝试后,教师可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引导幼儿比较异同,鼓励幼儿拼搭得与别人不同。

上一篇:采煤一队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计划下一篇:常用金属材料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