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责任心为主题作文

2024-04-08

说点责任心为主题作文(通用4篇)

篇1:说点责任心为主题作文

姥姥已卧床多年,全由姥爷和妈妈悉心照顾,然而我是家里最小的,应当为家里人分担些照顾姥姥的事情。

姥姥从小带我,宠爱我,所以我与姥姥的感情极深。我经常回忆起姥姥照顾我的画面,一口一口地喂我吃饭,为了哄我睡觉讲出各种小故事……这种星星点点的小事让我用同样耐心的细致的方式照顾她,陪伴她。

姥姥最近一段时间经常磨牙,因为有些牙明显已脱离了牙龈。我拿起水果,用勺子慢慢地刮下果泥,量不可多也不可少。“姥姥张开小嘴,啊~”她听到我亲切地叫声后便张开了口,我异常地小心谨慎地将勺子喂到她嘴里,生怕坚硬的钢勺把她的牙齿碰掉。我耐心地等待她抿一抿再咕嘟地咽下去,每次都会吧唧吧唧嘴巴表示好吃。我觉得这也是对我照顾她的认可。因此我更加愿意担起这个责任去帮助家人照顾姥姥。

有一天,我发觉姥姥听戏听得无聊便拿出儿时的相册,姥姥聋拉着眼皮,无神的看着某个地方,嘴里还不停的磨牙的咯吱声充斥了整个屋内。我将相册翻到一张她还年轻的时候,脸上充满了阳光灿烂的笑容,她搂着我坐在石墩上,我手里拿了本《道德经》。看看照片底下的日期年份,我依稀记得发生了什么事。于是我向姥姥讲述着她带着我读《道德经》的故事,她与我讲“道可道非常道……”还有时与我讲“孝”等等为人处世的道理,虽然我那时不能全明白,但我现在可以孝顺家人,也会孝顺她。渐渐地,她的磨牙声消失了。我猛然一抬头,发现姥姥眼睛睁得很大,且泛满了泪光,我急忙停下,用棉签给姥姥沾干净。我想也许姥姥是因为这些回忆而流泪,也许也是因为她无法再像年轻时为这个家庭为家人担责任了,而这份责任现在是我的,我会用心,耐心担好这份责任!

我爱家人,所以我担起这份责任!我爱姥姥,所以我用我的这份加上姥姥的那份一起担责任!

以责任2021为主题高二作文

篇2:说点责任心为主题作文

说到安全,总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浮想起那令人心里不寒而栗血淋淋的一幕幕。正因为这样,学校总是一遍遍地反复叮嘱,一遍遍地反复警醒我们。也因此,我们少了许多的欢乐。因为,因为安全,学校再不敢组织我们去郊游;因为安全,老师总是反复叮嘱“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学校安全”……就像每天上课下课的铃声一样重复不止;因为安全,父母也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不准我们这样,不准我们那样,似乎只有把我们关在家里才是最安全的。

这样严肃的话题说这样的话也许不合时宜,其实学校的苦心,老师的苦心,父母的苦心我们又怎会不理解呢?新闻报道、身边的教训无不是血淋淋的,那回想起来都还心悸不已的一幕幕,让人实在不敢再去回忆再去描述,那如花一般的生命就那样从此有了缺憾,留给自己无尽的悔恨与痛苦。那如花一般的生命就那样随风凋零了,留给亲人无尽的悲痛。

“弟子规”课上,老师那谆谆的叮咛,依然萦绕在耳边: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可毁伤”,“身有伤,贻亲忧”……

安全,一个多么沉重的话题,一个多么值得深思的话题,到底安全是什么呢?我们是面对呢?还是逃避呢?

我想,安全是一种常识,更是一种责任。做为小学生的我们除了应该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外,更应明白:安全是一种责任,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篇3:以责任为主题的学生作文

终于,这一天也降临到了我的头上。吃早饭的时候,妈妈对我说:“初二了,没时间学画画了,以后你就别去了。”妈妈的语气很委婉,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晚上,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去了画室,不由自主的去了,可能是习惯了。回到家,妈妈问我:“你又去画室了?”我点点头。妈妈的语气还是很平静:“以后别去了。”我点点头。我想,我也不能抵抗什么了,再多的挣扎也是无济于事,就这样放弃吧!

第二天,第一节课下课的时候,阿可来找我了。她问我:“你也不去画室了?”“嗯。”“你妈不让你去了?”“嗯。”接着,就是排山倒海的沉默。终于,她打破了沉寂:“好了,别伤心了。放弃了也好,有好多时间来学习,快期末考试,好好复习吧!”“可是……”还没等我说完,阿可插过话:“为了责任,我们只能这么做。也许多年后,我们还可以拾起画笔,不是吗?”我沉默了。

正如阿可说的,我一下子多出很多时间捧着一本本复习题做,拿着一本本辅导书看。每当晚上八点的时候,我都会习惯性地看一眼表??以前就是这个时候去画室的。接着,很不自然地笑笑,继续做题。

我把以前的画拿出来,看着看着,又想起来以前和阿可一起画画的日子。其实,现在也没有什么可伤心的了,阿可说过的:“为了责任,我们只能这么做。”是的,只能这么做。

篇4:以“责任 担当 落实”为主题

第二次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资料

解放思想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9月

目 录

1.中共临沂大学委员会关于在全校开展“责任、担当、落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意见

2.丁凤云同志在庆祝教师节暨第二次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3.丁凤云同志在2012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总结暨考核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4.临沂大学服务沂蒙行动计划(2012—2015年)

5.中共临沂大学委员会临沂大学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

6.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主要精神

7.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

8.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9.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

10.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

11.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年)12.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实施意见

13.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试行)

中共临沂大学委员会

关于开展“责任、担当、落实”解放思想

大讨论活动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省委关于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按照“五年强特色,十年创一流”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内涵,强化特色,建设应用型名校,加快推进“高质量综合性品牌大学建设”,经研究决定,从现在开始,集中两个多月的时间,在全校开展以“责任、担当、落实”为主题的第二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着力点,通过大动员、大讨论、大查找、大整改,集中查找并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内涵发展特别是为社会服务工作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培养“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面提升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落实力度,以思想再解放、认识再统一、行动再自觉,为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强的思想保证,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二、目标任务

通过大讨论活动,紧密联系单位和个人实际,深入查问题、找差距、剖根源、定措施、抓整改、求落实,力争达到以下目的:(1)进一步统一为社会服务的认识;(2)明确为社会服务对提升办学内涵、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办学特色的重大意义;(3)查找为社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4)制定为社会服务的内容和项目;(5)提出为社会服务的意见和举措;(6)搭建社会服务平台;(7)构建社会服务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为社会服务的长效运行机制。

在大讨论活动中,要重点解决好当前在部分干部教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满”。浅学即满、小成则安,缺乏忧患意识;(2)“慢”。不能立说立行,不能马上就办,缺乏效率意识;(3)“怨”。不为成功想办法,只为不行找理由,缺乏责任意识;(4)“散”。

形不成团队,构不成合力,缺乏协同意识;(5)“窄”。视野心胸狭窄,思路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意识。真正实现思维方式的大转变、工作重点的大转变、工作方法的大转变,强责任、善担当、抓落实,切实提升为社会服务的水平,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的新跨越。

三、活动步骤

大讨论活动从9月份开始,11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学习动员阶段(9月份)

制定实施意见,建立领导机构;召开动员会议,深入宣传发动。按照学习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认真组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二)查摆问题、剖析根源阶段(10月份)

在各部门、各单位深入讨论的基础上,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座谈会、恳谈会、意见箱、问卷调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多种形式,集思广益,认真摆查梳理影响和制约深入社会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列出单子,分析原因;深入剖析个人在思想观念、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落实力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

(三)整改提高、实践突破阶段(11月份)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围绕查摆的问题和分析的原因,开展“三找三定“活动:即找标杆,定追赶目标;找潜力,定主攻方向;找差距,定赶超措施。明确整改思路,制定整改目标,落实整改责任,强化整改措施。特别要围绕为社会服务这一切入点和着力点,议定思路,找出办法,深化改革,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制定措施,组建团队,开创社会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大讨论活动结束后,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为社会服务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经审查后留存备案,作为本学年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组织领导

本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学校成立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丁凤云

副组长:韩延明 石立岩 谢亚非(常务)成 员:李培江 姜同松 王 勇

王明福 刘占仁 李明开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负责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要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通报各部门、各单位活动的开展情况;要开辟专栏、设立专题,对大讨论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推动大讨论活动的健康顺利进行。

各部门、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学院(分校)党委书记为大讨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

党员干部、教学科研骨干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学习讨论,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查摆问题,带头解放思想,带头服务社会,以自身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责任的增强、担当的强化、落实的到位,带动全校教职员工责任感、使命感的提升。

丁凤云同志

在教师节表彰暨第二次解放思想大讨论

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志们:

在万名新生顺利入校之际,我们又迎来了第28个教师节,迎来新的学期,同时也进入了我们临沂大学更名以来的第三个学年。这三年,是值得大家自豪和骄傲的三年。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行政的决策部署,身体力行我们的校风校训,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为学校的品牌确立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今天会议上,又一批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受到了隆重表彰。在此,我代表学校向所有受到表彰的个人和单位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奋战在教书育人岗位上的全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我们党和国家对教师这一崇高职业历来十分重视,设立教师节,更体现了对教师的深情关怀。如果大家注意看新闻报导就会发现,进入9月份以来,每天早晨的新闻节目都会有一篇对教师、对教育的报导。近段时间以来,温家宝总理慰问地震灾区时首先慰问了教师们,姜异康书记、姜大明省长都到基层看望了教师代表并做了讲话,昨天张务峰市长、李峰书记代表张少军书记和市委、市政府,专门来到我们大学和教师们共同庆祝教师节。在科教强国、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党和人民对教师寄予了很大期望,给予了更多的尊重和爱护。为庆祝今年教师节,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了201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颁奖特别节目,将于明晚播出,请同志们注意收看。

我们老区大学的教师素有政治坚定、爱岗敬业、勤奋刻苦、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不但涌现出了像王汝涛教授、陈毛美教授、张金树教授这样的杰出代表,还有一大批工作在一线、全校师生一致公认、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教学名师,尤其是近年来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也迅速成长起来,正在成为综合性大学建设的生力军。特别是一大批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想尽千方百计支持、助推学校发展。自去年教师节以来,广大教师又

创造了一系列不平凡的业绩。

教师队伍更加壮大。我们坚持引才和育才并举,在国内外发布了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办法,引起了巨大反响,共引进985、211高校和国外知名高校的高水平博士67人,教师在职攻读博士73人,博士教师达到297人,其中45岁以下的占86.6%,硕博比突破67.3%,初步实现了博士队伍的年青化。特别是柔性引进了徐星教授、薛其坤、陈清泉等两院院士,整体引进了张书圣教授团队,近期又研究决定再引进李日升同志作为区域经济创新园区负责人,这样我们无论是在国家级理论基础研究、在区域经济协同创新等各个层面,都有了带头人,解决了多年来“有山无峰”的问题。在第一任期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中,有6名处级干部辞职到教授岗位工作,6名优秀青年教师入选我校首批杰出青年培养计划,一大批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晋升到了更高的专业技术岗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19人,高职比突破37.3%,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暑假开学前,一批35岁以下的新进博士、硕士响应党委的号召,充实到了辅导员队伍,辅导员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广大教师认真落实学校内涵提升计划,积极投身创新课堂建设,在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有2人被评为山东省高校首席专家,1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2人被评为省级教师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获批省级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0个。有9人在山东省2012年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软件竞赛中获奖。还有一大批教师在校级教学质量项目建设和教书育人工作中表现突出,我们今天也一并进行了表彰。特别是广大青年教师踊跃参与课堂教学竞赛,体现了青年教师的能力、智慧、水平和潜力,涌现出了一批青年教学能手。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广大教师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敬业爱生,立德树人,积极落实学校红色育人和国际视野培育两大育人工程,同大学生一起下基地接受教育,主动吸引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和团队,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科研考察,热情开展学生兴趣小组、考研、考公务员辅导工作,使学生的品德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我校大学生在木球世界杯等国际比赛、数学

建模、机电创新设计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以及各类省级以上专业技能大赛中夺得各类奖励120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专利证书10余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据省人社厅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校就业率排名全省第二位。而且今年临沂市从我校选聘了20名优秀毕业生到市直事业单位工作,无论对学生就业还是招生工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社会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

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新的突破。在学校“导向科研、导向基层”政策激励下,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激发了创造活力,把我校学术科研工作水平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去年教师节以来,全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4项、厅级项目16项;全部项目经费共919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8项;首次获批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中心也在我校成功落地。这些数字,凝聚着全校教师的无数心血和智慧。

这里特别要表扬科研院所的同志们。虽然成立只有短短一年时间,但是9个院所的同志们克服了人手少、学校各项配套没有完全到位等各种困难,不等不靠、尽职尽责,出色地完成了党委交给的任务。在国家级科研项目、到位经费的统计中,科研院所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33%和32.5%。这些成绩,是占全校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不足2.5%的科研院所的同志们所创造的。这个成绩是非常了不起的。经过广泛调研和科研院所一年来的试运行情况,为了有效地整合研究力量,改变资源少、成果低、力量不足的状况,结合在学年工作考核中很多同志提出的意见建议,党委决定还没有聘任国内大家担任所长的几个研究机构,从本学期开始实行与相近学院合署,将科研院所的职能与学院的科研工作结合在一起,由科研院所的负责人主持学院和院所的学术科研工作。归属同一个党委,科研院(所)长参加学院的党政联席会。关于这个问题学校已经召开了专门的会议,希望各个合署的学院和研究机构尽快理顺体制,进入工作状态,在新的体制下更好地发挥好教学和科研优势,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一年来,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承办了第一届大学生红色运动会、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传统运动会、全省省直机关选派“第一书记”培训、教育部第一期党

建组织员党性教育培训、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暑期读书班、全省高校青年教师和团干、学生骨干培训等一系列重大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我们的办学影响。“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一份耕耘必定会有一份收获。同志们辛苦努力的成果,集中体现在我们在教代会上总结的“八个新”上,集中体现在读书会总结和考核表彰大会上的“四个点”和“四个多”上,集中体现在我们连续两年的招生“爆棚”上,集中体现在全省43所本科高校领导班子考核我校名列一个综合考核和五个单项考核的第一名上。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对同志们一年来取得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大家的辛勤付出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老师们,同志们,今天这次会议还有另外一个主题,就是进行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动员。把庆祝教师节和这次大讨论动员结合起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次大讨论是我们更名以来进行的第二次解放思想大讨论。2010年11月29日,在教育部批复学校更名为临沂大学的第三天,我们启动了第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确定的主题是“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4月13日举行了总结大会,明确了办学目标、战略重点、育人模式、校园精神等一系列顶层设计问题,得到了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奠定了我们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基础。而如何把我们的这些设计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今天开始的大讨论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刚才,谢亚非同志传达了学校党委关于这次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意见,对活动的主题、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都做了说明和要求。请大家围绕意见中的“五个字”的问题和“四找”、“四定”等部署,展开充分的讨论。为了开展好这次大讨论活动,我就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再做一个强调。

第一,要准确把握这次大讨论活动的主题

用一句话概括,我们这次大讨论活动,就是要突出社会服务这个着力点,明确责任担当。今年6月1日,仇景阳同志来校作了《讲责任、谋事业、论成功》的专题报告,他结合自身工作对“责任、担当”进行了深入阐述,使大家深受启发,当时就确定我们要在这个学期开学举行第二次大讨论活动。今年暑期学校领导骨干读书会上,大家通过观摩县域经济,再一次受到了震撼。在读书会总结大会上,我提出了“责任、担当、落

实”问题。经过这段时间的酝酿,党委最终确定了“围绕社会服务强化责任担当”这个主题。

为什么要突出“社会服务”这个着力点?这个问题在上次读书会总结和考核表彰大会上也涉及到。其实问题很简单,无论从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是我们履行高校的四大职能,还是我们学校自身的发展,我们都必须扛起“为区域经济服务”这面大旗。“2011计划”指出,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目的。大学存在的价值,就是能为社会多做贡献,既包括为社会培养有技术有能力又有德行有品格的人才,也包括发挥大学的人才和智力优势直接为社会生产做出贡献。尤其是作为老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老区党委政府和老区人民投资30亿建设大学,给我们这么大的支持,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为社会服务,这是不言自喻的。同时还要认识到,为社会服务也是双赢的,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能取得一系列的成果,国家现在也在大力开展协同创新,不为社会服务又怎么进行协同创新?所以说为社会服务既是现代大学的目的,更是老区大学的责任和义务。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个大学就得不到人民的承认,没有人民的承认和支持,学校就没有社会地位,甚至是寸步难行、无法生存,更谈不上质量和特色。所以在社会服务这个问题上,我们有责任、要担当。

第二,要认真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个层面,要解决好核心层的问题,就是定位问题。

在第一次大讨论过程中,关于学校类型定位的问题,同志们当中基本上有两种旗鼓相当的意见,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出台以后,在修订完善我校“十二五规划”时又拿出这个问题讨论,这时候大家的意见依然不一致。我的观点是,既然这些问题有争议,我们就暂且搁置起来,但是并不是不讲这个问题,我们讲的是大家高度一致的人才培养定位“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按照这个定位,我们先后出台了红色育人工程和国际视野培育工程还有“两个导向”等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育人体系,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获得了一系列奖项,特别是红色育人在全国高校党建会议上得到了推广,红色馆获得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高晓兵部长指出,用这种理念培养的大学生,一定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这是对我校办

学理念和办学成绩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现在还没有得到完全地落实。红色育人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国际视野培育了学生的创新和卓越品质,而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正因为学校的“应用型”定位一直意见不统一,所以大家的精力、力量、理念、智慧没有有效地集中起来、吃了大亏,有两个深刻的教训,这两个教训不能只顾面子不去讲,而应该举一反

三、常敲警钟、警钟长鸣。一个是去年专业学位硕士点申报。这是我们更名前的一项主要工作,但是一直没有申报成功,去年开始了应用型也就是专业学位硕士申报,尽管我们争取了很大的机会,但是仍然没有成功。再一个就是今年开始的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尽管我们志在必得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终也没有成功,只能明年再申报。这两项工作都是通过投票产生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确实内涵不足,再就是我们“应用型”不行。说到底,内涵不足也是因为好高骛远,我们有多少乔布斯、比尔盖茨?有多少张书圣这样的专家?有多少能攻克尖端技术的人才?国家对我们的定位很明确了,山东省给我们的定位也很明确了,把我们列为应用型,要实事求是,再去坚持研究型就不合适了,而且应用型不妨碍研究型,也不妨碍教学型。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我们这次大讨论活动,要围绕着“应用型”这个核心问题去展开讨论。要认真讨论应用型的人才应该怎样培养、应用型的教学是一种什么模式,解决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五大改革”之一的教学改革;要认真讨论应用型的研究怎么去开展,这就是科技学术服务问题,等等。总之要实现办学指导思想向“应用型”的转变,这将是影响每一个人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价值取向的巨大转变。按照这个目标去发展,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一些束缚我们头脑的条条框框就会自然破除,我们的发展空间就会冲破校园的局限,前途一片光明。

第二个层面,要解决好重点层的问题,就是要为社会服务。

更名为综合性大学后,我们的服务面向是立足沂蒙、面向山东、辐射全国,这是大家集思广益、反复讨论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从我们的区域位置和服务能力看,我们只能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就是为沂蒙服务,否则我们将面临涉及不到、能力不及和各方面争取不到的问题。曲师大围绕南四湖开发、滨州学院围绕黄河三角洲

开发,马上开展了协同创新;枣庄学院围绕古运河开发做得淋漓尽致,枣庄市支持资金1000万;这些区域我们涉及不到,即使我们派上团队也很难做出成绩。说到底,我们要脚踏实地,我们能服务、最应该服务的重点就是为沂蒙服务,这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办学宗旨,也是我们建设“应用型名校”的必由之路。为解决好这个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下一步还将推进一系列改革。

首先,在内容上,要实施“六大行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支撑。在提交同志们讨论的《临沂大学服务沂蒙行动计划》中,我们提出了六大服务行动计划。一是人才服务,就是如何成为区域经济的人才支撑的问题,主要围绕社会需求办学,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培训各级各类人才。要像德州学院那样,为皇明太阳能订单培养,现在企业的中层骨干都是两年前的毕业生,培植、发展、壮大了一个企业。每个学院都应想法在这个方面有大的突破,这种突破既能解决一部分贫困生入学问题,在招生宣传时就应把一些贫困生引导到这一类专业上来;又能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这样的培养方式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二是科技服务,就是为区域社会提供科技支撑,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与项目推广;要在一个园区下成立若干个中心,把学校相关的应用型学院和研究院所、市里的相关企业、全省的相关高校和国内外的相关人才,都要协同进来,共同把这篇文章做大,解决如物流平台、电动车核心机件、中草药(金银花、银杏)等区域重大需求,这样的问题攻克了意义将十分巨大。三是智力服务,围绕政府和行业规划,开展决策和发展咨询。很多大学都承担了区域内的重大发展规划,我们商学院在旅游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我们还要上升到市、省层面做大的规划。四是文化服务,围绕区域核心文化,开展文化研究和产业开发。在这个领域,我们临沂走在了全国前列,有实力、有影响可以辐射全市、辐射全国,关键是大家对高校的第四个职能怎么认识、怎么去做。如我们学校老教授、老干部都参与的《沂蒙畅想》,在开始排演时就是要冲击“十艺节”的;明天晚上要首演的大型红色歌舞《沂蒙印象》,还将请传媒学院做一个情景剧,类似这些艺术作品都能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因为这些都体现了主旋律,同时又宣传弘扬了沂蒙精神,对打造沂蒙政治品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为艺术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教室里培养不出艺术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培

养优秀人才。另外,山东省一些主管部门如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局都把唯一的平台给了我们临沂大学,我们一定要做好。五是创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创业,构筑创新创业平台。凯歌文化城已经为我们留出了6万多平米的创业基地,我们还要在三区打造一系列平台,这些平台都是意义很大的。只要有这种意识,我们就能培养出一批小老板、一批实业家、一批自主创业的精英。六是资源服务,开放办学资源,让沂蒙人民共享大学建设成果。这个服务也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4.5万人的体育场、6.8万平米的图书馆,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与社会共享的;还有会议厅、音乐厅、大剧院等,都要整合起来为社会服务,不能处于无政府状态。这六大服务领域,我们能服务的就主动服务,需要帮助才能服务的就聘请外人借力服务,没有能力服务的就引进能人共同来为沂蒙服务,让临沂大学真正成为沂蒙社会的人才库、智力库、信息库、科技库、资源库,成为引领和助推老区发展的强大“引擎”。

其次在方法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全面推进协同创新。在还没有正式收到教育部“2011计划”文件之前,我们已经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协同创新问题,并且很快形成了与临沂市委市政府联合组建“一个中心,两个园区”的建设思路,但是在落实层面上现在已经落后于省内外的很多高校。要实现赶超,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提高速度,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思想观念上,必须彻底改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关起门来朝天过”、孤岛式、封闭式的问题,在协同创新问题上不能妄自菲薄、贬低自己,要真正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不为社会服务,不仅学校得不到发展,个人也会没有出路。二是在价值取向上,必须彻底改变为评职称而去做科研、不注重研究现实的心态,切实增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当你走下三尺讲坛的时候,回头想想一辈子为社会增加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做了什么,不能仅仅是为了评职称写了多少文章;今后的职称评聘必须强调创新性、原创性。

三是在组织方式上,必须彻底改变单打独斗式的服务方式,向组建团队、团体攻关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教师要形成团队,像张书圣教授做了学术部部长,是为了更多地整合省里和国家的力量,为学校争取更多的项目和利益,但是他的团队会在他的指导下继续做科研,在这个层面上会做的更好;很多高校的实验室门口都写着在这个实验室

工作的团队成员,实验室与学院完全脱离的学校越来越少,教师都在通宵达旦地搞科研,下了班实验室就锁门的现象不能再有。另一方面,教师要带领自己的学生形成团队。我们这个教学改革方案,要实行导师制和班主任制,注重发挥自身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下农村、下工厂、下基地都要带着团队下去。没有团队的力量,根本解决不了重大问题。7月份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都作了讲话,都强调要建立“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队伍,需要大家都要了解一下会议的精神。只有打破了这些思想观念上的壁垒,我们才能真正敞开胸怀、吸纳人才、协同各方。下一步我们要加快“一个中心、两个园区”的规划、建设等工作,按照“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发挥我校多学科、多功能、人才聚集的综合优势,尽快争取项目落地,同时也使其成为大学生创业平台和工科的实验、实训平台。

第三,在措施上,要实施“三步走”,促进大学与地方的深度融合。第一步是我们在暑期读书班上,组织了领导骨干观摩了部分县区,首先让领导干部们增强感性认识,初步了解了火热的县域经济,增强了紧迫感、压力感、责任感,也开阔了视野。年底市里还有一次读书会,我们届时再进行观摩学习。第二步是选派干部到县区挂职。市委一次性研究了我们10名处级干部到各县区担任实职,并且都有分管的工作;党委专门召开了挂职干部的会议,明确了挂职任务,重点是摸清县域经济的需求点、找准我们的结合点。我们的挂职干部表现都非常优秀,按照党委、行政的要求做了一些调查研究。这些干部不是下去锻炼的,而是融入区域、了解区域、学会服务区域,要组织科研力量攻关,把自己的团队和相关学院的力量,以及所发现的问题需要那些研究团队一律带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成绩。挂职干部要实行双向考核。第三步,就是在摸清需求、找准结合点的基础上,我们的教授、博士团队就要真正下到基层,与政府的、企业的、地方的力量融为一体,解决基层发展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双向结合才能取得真正的突破。教授、博士也要挂职到企业、到社区、到项目上,要成为企业研发中心的一员。这次大会结束以后,学校就要把沂蒙文化研究、中药材研究、古生物研究的三个团队集中送到平邑县,去研究蒙山文化、研究金银花、研究生物化石。中药材研究团队要进入九间棚建设的全

国金银花研究中心,古生物研究所所有的人员、办公设施都要搬进天宇博物馆,沂蒙文化研究院要与蒙山管委会一起,把蒙山的故事、文化挖掘整理出来,什么时候能把成果拿出来再回来,当然有些要作为长期的服务基地。我们的研究团队要像“第一书记”驻村一样,真正扑下去、沉下去、扎下去,才能取得真正有价值的成果。今后我们还将陆续把各个团队派下去,具体能做什么,这次大讨论大家要充分研究。

第四,在制度保障上,完善“两大评价机制”,改进考核评价办法。一是要完善对各单位的学年考核。今后的学年考核就把为社会服务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围绕六大行动计划的落实,重点考核专业的调整与改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落实、社会服务的团队建设、项目研究和经济社会效益等;重点突破的、实现导向的,就是考核的重点。二是完善职称评聘办法。发挥职称评聘的杠杆作用,加大社会服务项目、成果、经费在评聘资格条件中的权重,真正树立起为社会服务的导向。

第三个层面,要解决好基础层的问题,就是责任担当落实的问题。

一是要切实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在今年7月7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6点意见,其中包括要“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这方面我们确实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方面从个人角度,大家要反思一个“满”的问题;从学校层面,我们前面总结的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全省仅仅排在第18位。前不久我到湖南看了几所高校,和我们一样同为老区大学的湘潭大学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68项,更不用说重点大学如中南大学340多项了。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万丈高楼也要从一砖一瓦垒起。广大教师是办学的主体,也是社会服务的主体;社会服务的任务,最终需要各位教授、博士、硕士勇于担当、实践躬行。希望大家看到这种差距,增强发展的紧迫感。

二是要切实解决好社会服务工作的组织问题。社会服务是学校的责任,在二级办学体制下,更是各主管部门,各个学院的责任。要实现由单打独斗向集体攻关的转变,要让我们的教授博士们服务社会,首先需要机关部门、学院领导们要为教授博士们搞好服务。社会服务搞好了,既有名又有利,谁不愿去?事实上,有很多年轻有为的博士、教

授,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和愿望,但是往往由于缺乏经验、缺乏信息、缺乏渠道、缺乏团队,难以发挥作用,这就是我们的机制、平台、支持政策、保障措施还没有完全跟上,这个问题的责任在部门、在各个学院。还有区域经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问题,有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等着我们去做。各部门、各学院都要不等不靠,积极行动起来,把党委的各项建设规划一步一步变成现实,这是对大家执行能力的考验。

第三,要真正取得大讨论活动的实效。解放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我们适应新形势、战胜新挑战、推动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强大思想武器。解放思想不能空对空,要实打实。我们这次大讨论,要切实取得一批管长远的成果,落实“五个一批”。要创新一批制度机制,明确一批研究方向,组建一批服务团队,打造一批合作平台,落实一批合作项目,真正使大讨论取得实效。

希望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党委的部署,切实加强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引导,把社会服务作为今后工作的着力点,找准社会服务的结合点,攻克教学改革的关键点,抓好管理创新的保障点,强化责任落实,提高工作执行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教学科研骨干的表率和带头作用,让这次大讨论在全体教职员工中产生震动。宣传部要把仇景阳同志报告的录像发到各单位,让大家在学习一遍。希望全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深刻认识自己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使命,自尊自励,自强不息,通过思想再解放、认识再统一、行动再自觉,把我校质量建设和特色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最后,我结合本学期的几项重点工作,再强调三个问题:

第一,要认真做好当前的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工作。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出台以来,教育部就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高校人才培养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学校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和教育部的部署,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在学校层面,实行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分三讲进行,开学典礼和军训动员是第一讲,适应大学生活专题报告是第二讲,军训检验和“下基地”动员是第三讲,学院层面还要进行院情系情和专业思想教育,为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奠定基础。特别是今年下半年,我们还将迎接全省军事理论课程建设评估。希望各有关单位、各学院要认真做好这次军训的组织工作,按照课程建设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机构,规范教学

管理,认真做好军训场地、军训干部、军训管理、军事课师资和教学条件等几个方面的档案资料建设,把我校的军训和国防教育工作做出亮点,取得优秀的评估成绩,彰显老区大学特色。

第二,要扎实启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和服务沂蒙行动计划,推进应用型名校建设。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个定位和建设“应用型名校”这个目标。与此相配套,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今天会议之后,深化教学改革和服务沂蒙行动计划两个文件的讨论稿将在校园网上公布,各单位要把这两个文件的讨论列为大讨论活动第一阶段的重要内容,充分听取广大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党委进一步研究后印发执行。到明年暑假前,全校要把争创“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必须抓紧抓实。拿下这个招牌,就意味着我们的内涵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标杆,距离“五年强特色”的目标就前进了一大步,所以要志在必得。党委相信,随着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服务计划的落实、“一个中心两个园区”的创建,我们有这个竞争的实力,但是这项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各学院、广大教师都要积极地参与进来,全校上下必须同心同德、步调一致、攻坚克难,否则我们还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希望这次会议之后,大家在这个问题上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第三,要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党的十八大将于十月份召开,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盛会。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当前的热点问题;同时要结合新学期开学的工作,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细致排查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以和谐的氛围、积极的面貌迎接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决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和闪失。在大会进行中,各单位要及时组织收听收看;在大会结束后,要集中组织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扎实贯彻十八大精神,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学校各项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丁凤云同志在2012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总结暨考核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一学年的工作成效,进一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思想再解放、认识再统一、行动再自觉、精神再提振,同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从7月10日至今,我们进行了第一任期考核、第一次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和第一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这是对第一任期上岗以来各部门、各学院落实学校“一二三四五”总体思路成效的集中检验,也是对各单位鼓劲加压,比学赶超的进一步动员和部署。这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没放假还加班加点,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对老师们、同志们的理解、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亲切的慰问!向在考核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单位、向竞聘到新岗位的同志们、向入选我校青年教师杰出人才培育计划的6名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这次读书会与学年工作考核、专业技术岗位竞聘结合进行,开创了我校历史上诸多的第一。大家普遍感到深受鼓舞,很受启发。

一是第一次采用了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办法。去年下半年我们按照这个办法,借鉴其他高校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反复研究,从上到下征求意见,最后出台了6号文件。这个文件既有基本指标即常规工作的考核,共计1000分;又有重点指标即承担学校重点项目、各自发挥有特色有突破的工作考核,也是1000分,同时还有加减分考核。考核工作严格按照党委6号文,在内容设计上,实行了“六考合一”,程序不减、环节不增,节省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考核组织、考核方法、考核形式上都有创新,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各方面重视,组织周密。按照学校考核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学校领导亲自带队,分5个考核组,对非分管联系的部门、学院、院所进行了民主测评和谈话考核,并全程参加了现场观摩和各单位述职,深入了解了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对重点(特色)指标的量化考核,按照6号文部署成立了9个

专项考核组,按科研院所、教学单位、管理(教辅)三个序列、按照不同的考核的内容进行赋分排名,每项赋分都有凭有据,经得起检验。二是导向明确,重点突出。本次考核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有定性考核,又有量化考核,还进行了加减分考核;既考核了职责范围内的“规定动作”,又考核了各单位突破创新的“加分动作”,把考核的重点放在业绩和贡献上,鼓励创新、彰显特色、突出影响,树立了科学发展导向。减分主要针对造成不良影响、但经各单位积极努力把负面影响控制到最小的事件,未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创新形式,方法科学。这次考核形式上,我们采取了现场观摩、述职测评、量化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大家边听边看边议,既丰富了感性认识,又增强了理性思考,促进了相互交流,这些项目也都是首次读书会的内容。在考核方法上,综合运用公开述职、网上测评、民主评议、个别谈话等考核形式,扩大覆盖面、增强客观性,多层面、多维度、全方位听取师生的意见。据统计,一共有19968人参与了网上评议,其中教师1321人,是师生参与考核人数最多的一次。四是公平公开,客观公正。这次考核,我们第一次实行了加减分项目公示制度,特别是对特色指标的考核,在各单位申报的基础上,对赋分结果又广泛征求了各单位的意见,公示后又根据大家意见进行了调整,比如学科竞赛项目,由于各单位获奖都较多,在加分时取消了这一项,是否合理,在新的一年再确定。专项考核组对各单位申报项目进行了认真的筛选、甄别,力求得出的考核结果客观公正。综观第一学年考核工作,考出了实绩、考出了贡献、考出了导向,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各中层班子、工作状况和各单位的发展成效。按照考核结果,新的一年将进行各单位排位、排序、排座。本次考核所有单位都在良好以上,都能受到奖励。当然,万事不可能十全十美,何况是第一次考核,尽管充分发扬了民主,也难免有不周全、不到位、不完全正确的问题。比如重点考核由9个单位牵头,掌握得不平衡,理解得不透彻,评的不一定完全公正;院所、学院科研考核不同,如何设置才更科学;文理科研究院所在到位经费上的固有差距等等。有些问题和不足,有待明年考核做出调整,请大家理解和支持。

二是第一次组织了学院观摩。这次考核中,增加了对学院的现场观摩,各学院、分校都做了认真、充分的准备,大家都把值得骄傲自豪的看家本领拿出来晒一晒、亮一亮、比一比,互相学习借鉴。可以说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各有高招、各具特色、各显千秋,各学院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可以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总之,理解6号文的早就未雨绸缪,做得更成熟、更扎实;不理解、没重视6号文的最后是临阵磨枪、加班加点,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希望大家继续巩固优势、做亮特色,找齐差距、赶超先前进,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

三是第一次组织了县域经济观摩。我们主要观摩了五区三县,期间还在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了临沂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所到之处都受到了隆重热烈的欢迎,享受到了市读书会的待遇;大家看现场、听讲解,都被县区的干劲、气魄、天翻地覆的变化而震惊,多数同志都说:想不到半年时间上这么多项目。有的说,没有想到在兰山区几大市场看到了市场国际化的规模,没有想到高新区高精尖的产业化项目这么多,没有想到罗庄江泉企业发展的这么大,没有想到经济开发区有这么多世界一流的大项目,没有想到沂水县城这么美,没有想到沂南特色旅游悄然兴起,没有想到费县半年拆了一大半个县城,震撼、震惊、振奋、震动,这是大家共同的感受,除看到了差距,还找到了深下去、接地气、找项目的方法,这将是我们这次读书会最大的收获。

四是进行了第一任期专业技术岗位竞聘。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紧,全校共有1882人参加了竞聘,在18天内完成了从特岗到助教6个层面、从个人申报到名单公示7大环节的竞聘工作。为了搞好这次竞聘,不让每一个人的利益受损,党委想了很多办法、动了很多脑筋,行政也在条件和程序、方法上多次进行了研究。一是确定了存量不变、增量拉开的基本原则,在保证现有各类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待遇不降的前提下,用拉长板凳的办法,增设教授特聘岗20个、教授三级岗位30个。上岗的教授特聘二级岗9人、教授三级岗21人、新晋升教授四级岗32人,教学教授2人,正常晋升副教授22人、高级实验师1人,破格副教授4人,最大限度地解决了遗留问题。二是坚持了导向了教学、导向高层次人才。这次竞聘充分体现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通过政策引导,把全校最优秀的人才包括处级干部导向教学一线,共有6名优秀的处级干部辞去了现任职务,担任专职教授,真正地实现了“两个导向”、真正地解决了官本位思想、真正地把重量级科研人员导向了教学科研一线,标志着学校内涵提升的希望所在。大学

更像大学的样子了,不是千军万马挤官道。同时,坚持把教师的贡献体现在学生培养效果上、体现在社会服务上,真正让有实绩、有贡献的人才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利益。三是实现了分类竞聘、评聘合一。对教学岗位按照文、理、应用、艺体四大类进行竞聘,改变了按学院分名额的做法,主要是为了解决人才的平衡和合理流动;对科研院所、教辅岗位单设名额、条件单列,初步实现了专业归队,避免了专业人才的浪费。这次在岗位设置上,还严格限制了“双肩挑”岗位,推进了“一人一岗”、评聘合一。四是体现了放权强院、责权一致。正教授由学院把关上报、副教授由学科组评定。根据这些大政方针和导向政策,校长办公会又反复研究了7个条件和竞聘办法。所有组织应该是严密科学、公开公正,最后高评委投票、党委会审批。但是毕竟这是一次接轨的竞聘,既有原有政策的存续问题,又要保证竞聘导向,还有一个指标紧缺、未聘人员过多的问题,所以难度很大,还没有完全解决所有遗留问题,希望广大教师能够正确对待这次竞聘工作。今后我们每年都还要进行一次余岗聘任,大家要看长远,争取明年能竞聘到理想的岗位。

总体来看,竞聘工作复杂、组织严密、科学公正,各界包括外聘的评委评价都很高。但也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各个学院掌握的不通,有的还存在允许副教授以下竞聘人员交科研经费问题,这是我们坚决发对的;还有极个别单位职责把关不到位问题。出现的这些问题,要在这次竞聘之后认真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全部修订,完善后原则上除根据形势变化做出微调外,竞聘政策要相对稳定,不能一年一变。竞聘工作中,我们对每个举报人和有意见的人都做了明确的答复,答复之后还有意见的同志就不对了,因为大家现在的利益没受损,要用平和、正确的心态,从学校工作的大局,不要因个人得失否定整个竞聘工作,明年继续努力。我们是一个和谐的大集体,为了刚刚诞生的综合性大学,不要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只能增光添彩,不能分力、拉力和抹黑。

老师们、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是我校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为“五年强特色、十年创一流”打基础的一年。全校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一二三四五”总体思路,落实“导向基层、导向科研”的基本政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提升这条主线上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点”、“四个多”上。

第一点,突破点多。一年来,全校上下用好的思路、好的方法、好的举措来谋划科学发展,用创先争优、只争朝夕的干劲推动发展,实现了多点突破。一是科研工作实现了重要突破。在科研立项上,国家级的科研课题、基金项目达到19项,超过了以往一个任期的总和,其中国家级软科学重大合作项目实现了学校历史上零的突破。在科研获奖上,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8项,其中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实现了重大突破。在科研平台建设上,首次获批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平台成功落户。在科研到位经费上,累计到位1100余万元,其中有6个学院过百万、2个研究院所过了200万。二是人才工作实现了重要突破。制定出台了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办法,引进各类高水平人才67人,特别是柔性引进徐星研究员,不仅使我校在世界自然和科学论文排行榜中跻身中国高校第22位,还成为全省高校人才工作的“十佳创新案例”。最近,我们又引进了一个二级教授团队,实现了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五项突破,标志着我校从省级队进入了国家队,标志着我校内涵提升到了一个相当的阶段,解决了韩校长常说的“有山无峰”的问题。三是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重要突破。临沂市从我校选聘了20名优秀毕业生到市直事业单位工作,充分体现了社会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对我校将产生极好的影响,在招生就业等方面都作用显著。同时今年我校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的数量显著增长。省人社厅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校就业率排名全省第二位。四是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现了突破。获批全国高校唯一的书法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教育部体制改革实验区试点项目、省级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一批教学改革示范项目。五是学校收入实现了重要突破。2011年学校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和“节约型校园”专项资助,总计将得到中央财政资助1070万元。在财务化债方面,依靠政府化债政策争取财政资金1.2亿元,成为全省第一个银行债务全部化解的高校。六是招生工作实现了重要突破。在去年招生爆棚的基础上,2012年招生依然火爆,招生计划继续保持省属高校第一,本科录取最低分数线仍位居省属高校前列。七是开放办学工作实现了重要突破。新增校企合作专业、中外合作专业数量均为全省最高。与国际顶尖企业甲骨文公司、临沂物流行业龙头企业荣庆物流等大公司开展了实质性合 22

作,与同济大学等著名高校实现了师生互派双向交流,成功申请成为全省第4个GRE考点。突破点还有很多,包括新东方落户等。

第二点,创新点多。一年来,各单位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产生了很多填补空白的项目。一是我们创新了红色育人载体。按照红色育人工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创造性地完成了第一次整建制军训、第一届大学生红色运动会、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传统运动会、第一次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大型交响乐“沂蒙畅想”创作排演、红色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等红色育人活动载体,红色馆建设荣获了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成果在全国高校党建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形成了特色,展示了形象。二是我们创新了内部管理体制。启动了二级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和后勤改革,实施了实验室分级管理,实行了辅导员双线晋升、职称单列,下放了权力、激发了基层活力。三是我们创新了惩防体系制度建设,将招生、教学、学术、学生工作等的监督,与“三重一大”事项、“三公经费”管理,一揽子全部纳入惩防体系建设,实行节假日封车制度,构建了制度防火墙。四是我们创新了信息化管理手段。正式启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更新了大型财务管理平台软件,在全省首次实施了《大学英语》机考,提升了学校信息化水平。五是我们创新了教育培训平台建设。成为教育部指定的全国高校党性教育基地,山东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廉政示范中心和上海市教师德育实践基地先后挂牌,成功获批成为全国木球和高尔夫培训基地,大大提升了学校知名度。六是我们创新了内涵建设载体。落实国家、省有关要求,出台了社科振兴计划、内涵提升计划以及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促进了质量内涵提升。七是两个分校也分别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沂水分校开创了校地共建新模式,与沂水县政府合作共建共享图书馆等项目,还为全校引进人才提供了保障,开辟了别墅区,推进了新校区建设。费县分校实施了后勤物业化管理,提高了办学效益,校园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并立足长远,解决了一批关系到长期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附中的特色工作也开展的卓有成效,尤其大学幼儿园办得非常好。八是我们今年学考核和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前面我已经作了阐述,在此就不再一一重复。

第三点,特色点多。一年来,各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部署,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使学校整体办学特色不断凸显。一是人才培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构建了一体两翼体系。红色育人把沂蒙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贯彻整个育人过程和学校全面工作,在育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沂蒙旅还是来授课的老师都给予很高的评价,特别是“下基地”效果更为明显。国际视野培育也初显特色,受到了高层及海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在国际格局重大变化,中国地位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临沂大学提出国际视野培育实属了不起,但各学院的理解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专业培养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工科学院的“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传媒学院与业界联合培养,法学院的“蒙山学堂”,化学化工学院的“科研训练平台”,资源环境学院的“拔尖学生培养”等,都是我校育人工程的丰富和完善。二是学科专业特色不断凸显。各学院按照各自类型定位,更加注重凝练学科方向,组建创新团队,打造了各自的特色优势。如师范类专业在教师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性项目,巩固了传统优势特色。应用型学院在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开展应用型专业建设、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开拓了新的办学空间;研究型学院、各科研院所积极整合优势资源,组建创新团队,在沂蒙红色文化研究、大学文化研究、地质与古生物研究、中药材研究、水土保持研究等方面,逐渐形成了研究特色和比较优势,科研院所组建效应逐渐显现。三是学生拓展素质方面初显特色。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1200余人次,形成了团队、形成了特色、形成了品牌。特别是在国际大赛获奖、国家级专利证书、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都实现了重大突破,填补了多项学校空白。如美术学院的设计能力,传媒学院的演讲力越来越发挥重要力量,音乐学院的专业演艺团队建设,体育学院为国为校争得了不少荣誉,木球、啦啦操等,社团评选中我校获得8项大奖等等。另外,文学院的“文苑红网”和《燎原》红色教育专刊、信息学院的“红宣社”等等,也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品牌。

第四点,变化点多。在前一段考核过程中,特别是观摩学院时,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一是校园环境提升了。校园环境提升,文明程度提高了,整个校园绿化上了一个大台阶,尤其第一宿舍区短时间的高水平绿化,体现了指挥部的水平,美化、24

绿化、亮化给外来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电灯不亮、墙皮脱落、桌椅歪斜的现象几乎没有了。二是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了。红色雕塑等一批文化景点陆续落成,各楼宇、广场、景点命名得到了规范提升,双语标识系统成为了校园文化亮点,教学楼内修读点、外语角明显增多了,文化名人大师上墙等专业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了。三是内涵水平提升了。在学术活动方面,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讨会、临沂市国际商贸物流城建设高峰论坛、中国海洋权益及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学术研讨会等10余个高层次学术会议相继在我校召开,开阔了师生专业和学术视野,提升了学校学术氛围。在创新课堂建设过程中,今年有50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了讲课比赛,得到了充分锻炼和提高,受到了参与督学的老教师老干部的交口称赞。四是师生面貌变化大。体现在自信、和谐和精气神上。如各学院和分校班子成员的昂扬斗志、各级干部和广大教师们的自信自强的精神状态等,这种自信、和谐,蕴含了发展的希望。五是民生项目落实了。老干部活动场所的问题,新校区幼儿园的问题,专业保安队伍的问题,南校区自来水的问题,学生公寓太阳能热水、暖气的问题,教职工生活区会所、商业街的问题,第一生活区商业楼的问题,第二批教职工住宅楼的问题,都逐一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教职工住宅区的遗留问题也正在积极协调解决。整个校园生态明显改善,师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以上我们总结了一年来这许许多多的发展“点”,正是这一个个的“点”,汇聚形成了我校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我们深深感到,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得益于我们定位明确、设计准确、决策正确。经过一年的实践检验,从去年一系列顶层设计,到今年上半年党委确定的“一二二三四五”总体思路;从“导向科研、导向基层”到“导向教学、导向高层次人才”;从两大育人工程到启动几大改革,从分类指导到二级办学,包括传统运动会、下基地活动等,我们采取的发展措施、发展导向和决策部署,是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和学校发展实际的,得到了各级领导、各界群众高度一致的好评。从基层单位看,在学校导向政策和二级办学政策的激励下,各个单位都在努力寻找发展的着力点、支撑点、创新点,从招生成绩、社会评价、师生的精神状态和大家的和谐程度,都证明了这些定位、这些设计和这些决策是正确的,展现了巨

大的生机活力。

二是得益于全校上下的精诚团结。过去一年来,全校各级领导干部以发展为重、以事业为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学校党委班子成员积极围绕大局开展工作,在决策上,都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在落实上,都深入基层抓项目推进、抓联络协调,使我们干成了许多过去不敢想、不敢干的事情。这次考核,我们也非常欣慰地看到,去年我们对中层班子的大调整是成功的,干部大交流利大于弊,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干劲冲力和创新思维,打破了很多长期积习僵化的束缚,促进了和谐发展,既推动了当前工作,又为今后实现新跨越确立了方向,奠定了基础。这次考核,各单位新班子在精神状态、发展思路、廉洁勤政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认可和肯定,班子之间、班子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新老干部之间,团结和谐,互相支持,进一步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局面。因此文明得到了最好的评价,获得了全省文明单位,在创城工作中成绩显著。

三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去年12月,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法泉同志来校调研,对学校落实党风廉政和惩防体系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同志在率领青岛四高校来校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又多次亲自调度和过问合作推进工作;今年3月,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高晓兵同志两次来视察指导,对我们的红色育人、师生精神面貌和学校发展成就,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书记”培训工作期间结束后,她又两次住在我校就决定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平台放在我校,并改变已确定在外地的读书会放在我校,对我校给与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这一年来,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司法部、住建部、中国大体协、省委省政府和省直各厅局,都在基地建设、项目申报、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市委市政府对我们更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从团市委书记的安排、到从我校直接招考20名优秀学生到市直事业单位工作,最近又一次性研究通过了我校10名处级干部到县区挂职,这在其他地市都是绝无仅有的。没有这些支持,我们的发展步子就不会这么快。

四是得益于全校师生的齐心努力。这一年,我们举办承办了很多重大活动,在历次活动中,广大师生发挥70周年校庆形成的“不为不行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的优良

作风,众志成城,一呼百应,不管是多大规模的活动、多么困难的工作、多么紧急的任务,只要党委、行政做出了决策部署,大家贯彻执行的都很好。这也充分说明了,目前我校上下已经形成了一种齐心发展的愿望、气势、干劲。有这样的好局面,我相信没有办不成的事。

借此给大家通报一个喜讯,前两天省委组织部刘永巨副部长专程到临沂对我校的考核进行反馈,在全省高校领导班子“一报告两评议”的五项考核中,我们五个单项和总分都名列全省43所高校第一,远远高于全省高校的平均分数。这既是上级组织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广大教师干部对党委、对班子的认可和评价。作为党委的主要负责人,我为有这样一个好班子、有同志们这样的好同事感到由衷的高兴。在此,我代表全体班子成员,向全校教职员工对班子的支持和信任、向大家为事业做出的贡献和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老师们、同志们,过去一年来的工作很值得我们好好总结,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需要我们认真吸取、打足底气、继续发扬。从这次会议开始,我们就将进入“十二五”的第二个发展年。根据我们内涵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一学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继续按照“一二三四五”的总体思路,围绕内涵提升这条主线,突出为社会服务这个重点,深化教学改革这个关键,学习借鉴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调高目标、调准导向、调顺机制、调优结构,开创新的发展局面。这几个“调”需要会后梳理,去年上岗以后我们讲的是试运行一年,“试”就不是一成不变,结构不优调优、机制不顺调顺、目标不高调高、导向不准调准。根据这个目标定位和党委研究的意见,我提四点要求。第一,要解决制约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责任担当,促进事业的大发展。

这次读书会,我们特地安排同志们观摩了三县五区,对我们很多同志,都有很大的触动。我想同志们要通过这次观摩,认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他们在做什么,我们在做什么;二是他们怎么做,我们怎么做。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才能找到结合点;知道他们怎么做的,才能找出跨越发展的奥秘。让我们振动、震撼、振奋的,不仅仅是各县区的高点定位、高起点规划,也不仅仅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他们干事创业的责任、奉献、激情、果敢、执着、干练。在经济开发区,我们看到的 27

是徐福田同志用“责任、荣誉、国家”这个西点军校的校训激励干部群众,始终不忘国家和集体,用很强的责任心在做事。否则,怎么会有沃尔沃的几个分厂?怎么会有中石化落户经济开发区?河东区开展五个“怎么看”、三个“怎么办”大讨论,通过跳出河东看发展、面对竞争看形势、立足大局看任务、居安思危看优势、跨越发展看思想,提出三个“怎么办”,即:“河东怎么办”、“单位怎么办”、“个人怎么办”,通过大讨论、大调研、大下访、“听看议”恳谈会以及外出考察学习,形成“五区托一城”战略,引领发展方向的产业聚集区迅速生成,工业、农业、城市建设悄然巨变。沂水县提出的发展口号是:面对考核第一,面对书记省长的重要批示,“一切从零开始”。我们面对五个第一,要从什么开始?他们提出“大开放、走出去,大转变、沉下去,大落实、豁出去,大跨越、干上去”。韩校长在读书会点评时很欣赏他们的“壮士断腕、脱胎换骨”,其实这些年来,地方上就是这么干起来的。今年6月1日,我们邀请仇景阳同志为作了《讲责任,谋事业,论成功》的专题报告,同样也给了大家类似的深切感受。

从一年来的工作来看,尽管我们的干部队伍经过去年的调整,已经全面地调和调顺调优,干事创业的思路、心气、用心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县域经济发展相比、与县区干部相比,我们的状态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总体来说,我们的干部很敬业、但是缺乏魄力,很勤奋、但是缺少办法,很有知识、但是缺少眼界,很有想法、但是缺少落实。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是要冲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所以,党委研究决定,暑假以后要在全校开展以“责任、担当、落实”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围绕抓落实,增强发展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提振精神、激情创业,促进各项事业的大提升、大发展。

大讨论要重点开展好以下几个活动。一是要进行“四对照、四查找”,即对照上级的部署要求,查找发展能力的不足;对照县域经济发展,查找精神状态上的不足;对照同类高校,查找服务社会能力的不足;对照我们自身,查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要进行“三找三定”,即“找标杆,定追赶目标;找潜力,定主攻方向;找差距,定赶超措施”。三是要进行“四比四看”,即“学院分校比发展,看谁争先进位快;管理部门比服务,看谁优质服务评价高;科研院所比贡献,看谁成果项目经费多”;干部

比作为,看谁干事创业本领强”。

所有这些活动,都要紧紧围绕以下三个问题的解决来进行。

一是责任心问题。去年上岗以来,我们的干部队伍和各个班子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志们都想努力干事创业,但是也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归结起来还是责任心的问题。比如有的班子中存在主动发展意识不强、被动依赖的现象;少数管理服务部门存在服务意识不强、推诿扯皮的现象;个别教师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甚至醉心于种花种草的现象等等,与在县区工作的同志相比,我们缺少那种“干事创业,时不我待,执着追求”的创业激情、胸怀气魄和思想境界,需要进一步反思,找出差距。解决的办法主要有三个方面:服务部门一切围绕基层转,科研单位一切围绕社会转,教学单位一切围绕学生转。

二是敢于担当问题。当前,学校正处在战略机遇期、改革攻坚期,提升转型期,工作好做又难做,只有敢于担当,主动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才能大有作为。随着二级办学的深入推进,今后基层自主发展的空间将会更大,可支配的资源也将更多,就更需要我们树立担当意识,多做建树性工作,多做具有冲击力、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项目、大项目。要任务面前敢于担当,困难面前敢于担当,问题面前敢于担当,不为不行找理由,只为成功找办法。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同时要鼓励开拓、支持实干,保证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置。

三是执行力问题。目前,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存在一些不好的倾向和现象。比如,领导过问的、关注的问题,落实起来很卖力、很迅速、干得也很认真;领导没有过问、本应该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落实起来就不积极,该提供的服务也不及时、不到位,甚至不作为。这些问题不解决或解决不好,我们就谈不上高质量,更谈不上创品牌。执行力不强,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是我们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希望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认真思考,形成良好的制度机制,真正脚踏实地地干出一番事业。解决执行力的问题关键是“马上就办”、说到做到。

总而言之,开展第二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就是主动查找和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同志们“敢做大事、肯做实事、善做难事、能办成事”的意识和能力,29

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促进学校的大发展。

第二,要找准着力点,强化为社会服务,促进内涵的大突破。

以质量和特色为核心的内涵提升,是我们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主要的发展任务。对照同类院校的发展,对照我们的办学实际,我认为我们学校要实现内涵的提升、特色的创建,必须“向上找导向、向下找需求”,把为社会服务作为今后工作的着力点,方法就是协同创新。

“向上找导向”,就是要牢牢把握住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导向,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这个导向就是协同创新。大家都知道,今年上半年,教育部、财政部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011计划”。袁贵仁部长在今年5月7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有一个重要讲话,对实施这个计划的重大意义,从贯彻落实胡锦涛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举措、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做了深刻阐述。袁部长特别强调:长期以来,在科研管理中,我们往往把论文、专利、著作这些科研工作的表现形式,当成科研工作最终目标,并以此来评价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这种方式虽有一定道理,但很不全面、很不深刻,很难把科研工作者的精力聚焦到“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科研目标上来,很难鼓励教师潜心研究,去追求解决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改变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要以注重原始创新质量,注重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度、贡献率来评价科学研究。

我们要深刻理解“2011计划”出台的重大意义,其核心就是用政府、企业、高校联动、合作的办法,进一步满足国家、行业以及区域的重大需求。可以说,计划的主旨导向就是“应用”,也就是要解决高校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问题,而为社会服务的主要途径就是“协同创新”。对于我们来讲,“2011计划”是一个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认识这个问题,首先要澄清一个观念。那就是,一提到“2011计划”,很多同志就认为这个计划是针对那些重点高校的,与我们这个层次的高校无关。正如袁部长强调的那样:“这是一个干事的计划,而不是一个分钱的计划,更不是一个划分高校层次的计划。这

个计划实施下来,将不会有‘2011高校’这个概念,而只有‘2011中心’这个名词”。换而言之,“2011计划”只认“项目”不认“人”,这就使我们这样的大学有了一次与211、985等重点高校同台竞技的机会。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就能实现办学层次的一个大跨越。

“2011计划”导向的重点任务是四个面向,一是面向社会前言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二是面向行业产业经济的核心共性问题,三是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鼓励各类高校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四是面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整合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推动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以及境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开展协同研究。后面两个面向我们可以做、应该做。教育部文件出台以后,学校党委就与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相关的单位沟通联系,积极论证、组建和培育“一个中心,两个园区”的协同创新平台,即“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区域经济创新园区”、“文化传承创新园区”两个园区。我们的学院、院所和分校都可以围绕区域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要和所有的开发区、县区签约,这件事必须要抓紧,因为现在协同创新已经成为聚焦点。而在文化传承创新上,我们可以协同全省全国的资源来创新,“沂蒙畅想”、“蒙山沂水”都是其中的项目,更重要的是在这方面上我们临沂做得最好、优势最大。我们要把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作为下一学年工作的重点,调动一切力量和资源,加大推进落实力度,赢得发展主动权。

“向下找需求”,就是围绕为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创新,解决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去年我们新成立的9个科研院所、6个学院,全部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和新兴产业。这一年有的做得很好,如高尔夫专业已经招生、物流学院已经合作招生。这次我们组织了五县三区的观摩,也是为了“向下找需求”。另外我们还有10名干部要到县区挂职锻炼,同时这次没有下去挂职的科研院所也必须全部下去、无一例外,现代中药研究所要到平邑九间棚金银花研发中心去,古生物研究生要到平邑天宇博物馆现场办公,沂蒙文化研究院要到蒙山管委会帮助他们整理旅游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需求点。各个学院都要找准自己的结合点、需求点,自己结对子,要像信息学院与甲骨文公司、物流学院与荣庆物流、机械学院与长林公司的合作那样,结合区域社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发挥我 31

们的人才、科技和智力优势,切实为区域发展解难题、办实事,铺下身子接地气、壮底气、聚人气。

我们临沂的企业有问题去找别的高校来解决,作为临沂大学的一员,我们应该感到羞愧和汗颜,我们必须扭转这种局面。首先,要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真心服务转变。不要把服务当成一种负担、一项任务,要克服懒惰思想,把服务看成是获取发展的机遇,不服务就是死水一潭,就没有出路。其次,要由一般性服务向高层次服务转变。社会服务是个重大课题,不是弄几个横向课题就是为社会服务了。我们要改变个体的、分散式的服务方式,发挥团队的力量,加强与区域行业骨干力量的合作,瞄准区域重大需求,开展联合攻关,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在区域关键行业、支柱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要由服务社会向引领社会转变。这是社会发展需求变化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是对我们大学职能、对我们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最近,学校党委责成有关部门起草了“服务沂蒙行动计划”,正在征求意见,这个意见修改以后要正式印发执行。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围绕内涵提升主线,每年都有一个重点任务和考核重点,今年就是“社会服务年”,今年以及明年的考核重点就是“为社会服务”。

按照上级的导向要求、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在工作组织、运行和评价上,也要对有关政策作出调整,最根本的还是价值观念的转变,是单纯评几个教授?还是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还是感恩老区、回报老区?围绕着“为社会服务”,我希望大家都扪心自问:是为评职称发表几篇论文,还是为社会攻克一个难题。保尔·柯察金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请大家反思一下:我们和社会融合的怎样?老区人民建立了大学,我们为老区做出了什么贡献、增加了什么财富、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我们做的远远不够。以前我批评社科处长,为什么报上来的课题都是无病呻吟的?以后我才发现,这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天天在家中,不接触社会、不了解社会的真正需求,只好从网上寻找,凑出一篇文章。这与我们职称评审的导向有关。我们要改变当前社会服务工作的被动局面,推动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要实现由单打独斗向团体攻关的转变。在当今科学研究既分化又综合、研究领域越来越深入的情况下,只有合作才能出成果,那种个人式的单打独斗,即使水平再高,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我们已经获得那些国字头的科研项目和成果,都是我们老师集体攻关的结果。今后我们要更加重视科研团队的组建,既要凝聚校内各种创新力量组建创新团队,更要重视与校外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协同合作。这次我们引进的团队就是遵循这个理念。攥紧拳头和一个指头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只有集体攻关才能一举打响,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2011计划”的导向就是协调创新、政企校所科教结合。

二是要实现由注重个人成果向注重为学生、为社会作贡献的转变。我们老师当中,有很多人做学问、搞研究都是为了晋职称,只要是在晋职称时能加分,什么文章都写、什么课题都做。这种局面不改变,我们就无法凝聚研究力量和研究方向。这次我们的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中,我们突出了指导学生获奖等加分因素,但是还不够,今后在制定考核标准上,要更加突出培养学生获大奖、高质量就业的导向,在科研方面要更加突出对社会的实际贡献的导向,要将为学生做了什么、为社会做了什么作为今后评价的标准,让真正有贡献者有为有位。

三是要实现由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向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需求的转变。在我们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中,真正能应用到生产实践、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成果很少。今后我们要鼓励教师围绕社会需求做科研,真正将科研重心转移到为社会服务上来,产生有应用价值的成果,为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这个转变也要体现在今后的竞聘条件中,“豆腐块式”的论文不能再评职称,要鼓励原创性的、有影响的成果。

第三,要攻克关键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大提升。

教学改革是所有师生的热切期盼,也是一切改革中的关键点、最难点。“一二三四五”中的前三项改革卓有成效,后勤改革也还需要进一步改革,教学改革我们没有破题,但是在课堂教学方面已经迈出了很好的步子。这两年我们的招生连续爆棚,很多优秀生源加入进来,怎么把这些高分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怎么能够保证明年还能实现招生爆棚,怎么能够保证我们的考研率不再下降?确实需要我们认

真对待、认真思考。教务处已经修改了几稿,导向正确教学质量就高,如何去改还需要大家献计献力。在7月4日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做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讲话,对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质量建设的重大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和部署,请各单位务必要组织全文学习、全面贯彻。

在教育观念上,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学生成人成才开展教学工作,课程不是预设的,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教师是学生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服务员;要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要拓展课堂教学内涵,彻底打破“教室即课堂”的观念,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把课堂扩展到课外去,把生活实践与社会实践渗透到课堂里去,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使教学紧密联系实际。一个重要的文件依据就是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实践育人”的若干意见,我们的红色育人完全符合这个要求;教学拓展实践,技能型的比赛将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运行上,要按照学校放权强院的政策,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充分发挥学院在教学管理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教学管理重心下移;要充分发挥教学管理部门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的作用,实现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要调动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学术和学生培养中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构建开放合理的新型课程体系;要更新教学内容,及时把教师最新科研成果和社会前沿知识吸纳到课堂教学中来;要搭建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的平台,满足学生不同的成才需求。

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大家要认真学习刘延东同志的重要讲话。这次集体述职时,几乎每个学院都谈到师资力量的缺乏。我认为不是缺少而是多,因为大家没有从人力资源学上调配人力资源来思考问题。现在品牌高校采取“聘请一批、学校力量统筹一批”的方法,聘请等于兼职,兼职老师对于培养实践型、应用型更重要。今年的财务将专门对外聘教授、兼职老师预算一批经费。外聘的高水平教授将对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很

大的提高,且是最低成本办学。希望大家用这种思维解决师资问题。我们学院的教师都是了不起的人力资源,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要仅仅着眼于辅导员不够、教师不够问题。我希望大家拓宽思路,“思路一变天地宽”。我们自身的人才队伍要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育” 的重点是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我们评选的6位“杰青”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在专业技术竞聘中破格评聘也是从这个角度考虑。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加强教学基础能力训练,加强教学心理学、教育伦理学、教育技术、职业道德等系统培训,提升专业水平,以适应知识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引”的关键是延揽高层次领军人才。我们在国际视野培育工程中提出互换一批教师,成本低,一举多得,既交流了文化,又扩大了汉语的影响。建立外语角也是想请外教每个星期搞一个沙龙,语言的交流比在课堂上单纯的传授有效果,目的是为了让外教与我们的学生交流,不是挂完牌就了事。

在教学方法上,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紧紧围绕学生学习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要大力推广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遵循内容的本质属性、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学生的学习天性,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效课堂。

在教学评价上,要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构建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转变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实现从单一课堂教学评价向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主的转变;要树立多维的人才质量观,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改革最后就要改到一线教师有地位、有作为,一切围绕学生,培养的学生既有国际视野,又能立德成人,成为敢于担当、有能力为国家服务的人才。是不是一切为了学生,将是评价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

第四,要抓好保障点,进一步强化管理,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要抓好学习促提高。要深刻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7月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讲话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 35

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讲话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当前,我们要用讲话精神统一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意志和行动,提高我们学习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和办学治校的能力和水平。各部门、各单位还要按照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要求,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实践育人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把握我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握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最新要求,下半年还要认真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

二是要抓好党建促发展。要继续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保障作用,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切实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监督,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坚强堡垒。同时,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继续做好廉政文化建设,做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管力度,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努力维护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同时要加快建成我们的阳光服务大厅,争取新学期投入使用。

三是要抓好文明促和谐。要在巩固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力争冲击国家级文明单位。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以获得省级文明单位为标志,我校文明校园、节约型校园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实现了两年招生爆棚、就业全省第二,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文明创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坚持抓、经常抓、反复抓,要进一步加强“四大环境”建设,认真践行“两个公约”,建立文明校园创建的长效机制,防止不文明现象的反弹。通过观摩,商学院搞的很温馨的文明提示语就很好,物流学院和信息学院也做得很好;尤其是小区建设,现在已经卓有成效,希望继续巩固提高。要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教职工的生活待遇水平,不折不扣地落实

好民生工程,让全校师生共享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全校上下都要百倍珍惜这种来之不易、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因为这种珍惜对学校的发展有利、对学校的形象有利,对我们刚刚更名的综合性大学有利。

四是要抓好安全保稳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及时解决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深入排查矛盾、妥善化解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内耗和摩擦,不断增强师生对学校认同感和向心力。要始终紧绷安全这根弦,认真做好师生安全教育和校园及周边地区综合治理工作,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杜绝安全责任事故。要增强政治敏感性,完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和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做好广大师生尤其是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自觉维护十八大前后的政治安全和思想稳定。这次非常欣慰的是,在考核中没有一个因为安全方面的问题被一票否决。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尤其在十八大召开之前,都要紧绷这根弦,保证不出任何问题。老师们、同志们,实现内涵提升的大突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发展新变化,面对内涵提升的新形势新要求,面对社会服务的新任务新目标,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部署,不断提升发展境界,以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精神和魄力,跨越前进、后来居上,奋力开创高质量综合性品牌大学建设的新局面!

临沂大学服务沂蒙行动计划(2012-2015年)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切实履行“为沂蒙服务”的办学宗旨,更加积极主动地回报和服务沂蒙革命老区,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四三二一”总体发展思路,以“区域经济创新园”和“文化传承创新园”为龙头,面向商贸物流、化学化工、资源环境、机械电子、木业建材、文化旅游等地方主导产业行业,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和协同创新优势,积极提供科技、教育、文化、智力、创业、资源等服务支撑,努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水平成果研发转化、决策信息咨询、先进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有新突破,在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等方面有新作为,为建设富裕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做出新贡献。

二、服务内容

(一)发挥科技研发优势,为区域自主创新提供科技服务

优化现有资源,整合社会资源,以“区域经济创新园”建设为依托,紧紧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与企业合作组建现代物流工程技术、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农业生物技术、化工工程技术、机电工程技术、新材料制备技术、中药材资源开发、肥料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资源与环境分析等协同创新联合体,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与技术推广,实现“政产学研”高度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

1.依托商学院、物流学院、现代物流研究所等单位和相关学科专业,服务商城国际化建设,开展现代物流技术、营销与服务规范、人力资源管理、进出口贸易、区域经济与商贸物流研究与服务。

2.依托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和相关学科专业,围绕地方动物养殖和品种选育、农业

信息化标准化产业化、农业生态与安全、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安全与标准化、湿地保护、园林绿化设计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与服务。

3.依托汽车学院、电动车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和相关学科专业,与相关企业联合成立研发与测试一体的电动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电动车性能检测、驱动系统及控制、智能及快速充电技术、无功补偿装置等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与服务。

4.依托中医药研究所等单位和相关学科专业,开展中药生药研究、中药活性物质筛选、中药材质量控制及标准化体系建设、创新药物和中药功能性食品的研发与服务。

5.依托机械工程学院等单位和相关学科专业,开展木工机械制造及检测技术、镁合金深度加工技术的研究与服务。

6.依托化学化工学院等单位和相关学科专业,开展新型水泥制备技术、缓控释肥技术、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环境保护与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创新药物及制剂、新型碳晶材料、特种纤维与复合材料、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等研究与服务。

7.依托资源环境学院、商学院等单位和相关学科专业,在两型社会建设、区域规划与社会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节能与环保技术研发、测绘技术、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等方面开展研究与服务。

8.依托传媒学院(3D影视学院)、信息学院、美术学院等单位和相关学科专业,开展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动漫及数字影视创作、数字作品整合与营销等技术研究与服务。

(二)发挥人才培养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教育服务

围绕行业产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沂蒙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服务内容包括:

1.按照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的思路,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改造传统专业,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专业,培养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实施订单培养。实施与大企业、大集团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为行业

提供专门人才。

3.举办各类培训。面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规模以上企业,开设干部自主选学、专业技能证书等培训项目,提高从业人员业务与管理水平;依托学校英语、法语、朝鲜语、西班牙语等外语专业和托福、雅思、新东方等教育平台,开展外语个性化培训服务。

4.落实“人才强市”战略,打通人才壁垒,建立校地、校企一体化的高端人才共引、共管、共用的体制机制,聘任企业、地方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

5.依托学校与临沂市共建的省级教师教育基地,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师资培训计划,实现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为区域基础教育培养高水平师资。

(三)发挥资源和成果优势,为区域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服务

依托临沂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感天动地的红色文化、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化,挖掘整合资源,吸纳丰硕成果,积极协同国内外、省内外文化创新力量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以“文化传承创新园”建设为依托,努力打造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核心智库和服务平台。

1.发挥临沂市建立的一批公共服务设施、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连续剧《沂蒙》、电影《沂蒙六姐妹》等文艺精品项目的资源优势,强化文化与艺术人才的培养与服务支撑。

2.发挥学校“山东省红色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基地”等五个省级文化研究平台的资源优势,促进区域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

3.借力临沂市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典型、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的影响,加强沂蒙精神及红色文化,沂蒙民俗和民间艺术、商旅文化等资源的挖掘、研究和开发,加强区域现代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丰富区域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临沂文化软实力,推进商文旅一体化发展。

(四)发挥人文社科优势,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服务

面向临沂重大社会问题和行业发展问题,整合文学、史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旅游管理等学科的研究力量,组建研究课题组,开展有重大学术价值和重要实践价值的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提供高质量、高层次决策咨询服务。

1.开展政府决策咨询服务。在地方发展规划、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建设、城市管理、产业政策、社会转型与社会保障、教育发展、廉政建设、新农村建设与社区管理等方面,为各级政府提供相关调研论证、政策分析、对策研究等报告;

2.开展行业发展与社会咨询服务。加强主导产业和重点行业发展态势研究与分析、开展行业预测预报预警研究;面向全市企业开展品牌战略规划、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科技信息、决策管理、质量认证、资产评估、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五)发挥创业平台优势,为带动社会就业提供创业服务

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平台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搞好创业孵化。依托“临沂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区”、“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山东临沂凯歌国际文化城大学生创业园”等园区建设,完善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拓展大学生就业领域与空间,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

1.依托临沂商贸物流优势,建设电子商务、物流、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等专业领域的学生创业平台。

2.依托天元集团等大型企业建设土木工程及建筑领域的学生创业平台。3.依托临沂凯歌国际文化城建设文化产业、文化创意领域的学生创业平台。

(六)发挥办学资源优势,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资源服务 面向社会开放办学资源,拓展校地资源共享、共用渠道,让沂蒙人民共享大学建设成果。

1.开放图书馆,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及时遴选、发布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

2.开放博物馆、红色非物质文化展览、体育馆、艺术中心等文化体育设施。3.开放专业课程,满足人民群众素质提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

三、保障措施

(一)学校成立服务沂蒙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工作总体部署、调度与考核。设立“产学研”工作办公室,负责服务沂蒙工作的推进与落实;

(二)学校与临沂市科技局、经贸委、教育局、中小企业办公室等单位建立联席会

制度,加强与地方对接,统筹人力、技术和信息资源,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定期沟通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沂蒙工作推进情况,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学校设立专项启动基金,提供必要的条件,大力支持服务沂蒙项目开展;

(四)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宣传动员,组织引导教师把科研和服务重心转移到服务沂蒙上来,转移到开展团体攻关、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需求、注重社会贡献上来。

(五)强化考核激励机制。把服务沂蒙纳入相关单位和个人考核,重点考核服务业绩。把社会服务项目、成果及相应经费等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资格条件。定期对服务沂蒙工作进行检查,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中共临沂大学委员会

临沂大学 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

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和教育厅《关于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实施意见》(鲁教高字〔2011〕14号)等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学校“一二三四五”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应用型特色名校,现就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应用型专业建设为着力点,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全面培养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内容

教学改革重点围绕专业建设、培养模式和学生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

(一)构建应用型专业体系

1.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专业群。围绕地方商贸物流、化学化工、资源环境、文化产业、机械电子、教师教育等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以物流管理、应用化学、地理科学、广播电视编导,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相应专业为建设重点, 打造10个左右的应用型特色专业群。同时强化建设分析化学、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地质与古生物、现代中药、沂蒙文化和教育类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工程中心),为应用型特色专业群提供学科引领和支撑。实施校企(地、所、校)专业共建,每个学院都要积极推进校企(地、所、校)合作共建专业工作,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2.构建专业大类平台,实行分类培养。按照文科、理科、工科、经管、教育、艺体等学科大类,构建专业大类平台,深化专业分类培养;组建大类专业建设学科组,制定专业分类培养方案;各学院要按照“产业需求定专业、就业需求定课程”的思路,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3.强化专业评估,实施专业退出机制。围绕社会需求、学生就业出口及专业内涵核心要素,制定完善专业评估方案,定期开展专业评估;综合报考率、报到率及就业率等因素,对现设专业进行调整、改造,优化专业出口;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第一志愿报考率连续两年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调减招生计划或停招。

(二)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推进“一体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人才培养要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通过深化红色育人工程,着力培养学生的沂蒙精神特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深化国际视野培育工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卓越品质,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2.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基础学科为依托,推行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以部分工科专业为依托,推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教师教育类专业和教师教育学院为依托,推行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法学专业为依托,推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双专业、双学位教育为依托,推行交叉学科复合人才培养计划;以国内联合和中外合作培养为依托,推行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学习计划。

3.实施学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制定本科生学业导师和班主任制实施办法,本科生从入学第一学期开始,由导师或班主任负责指导其职业生涯设计、专业学习、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发挥导师在学生素质养成、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等方面的作用,实现专业教育一体化、系统化。

4.建立综合改革试点学院模式。深化校院二级办学改革,建立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试点学院,探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强化学院办学自主权,探索在师资引进、人才培养、课堂教学、国际合作、教授治学、职称评聘、津贴发放、民主管理等方面的突破性改革。

5.创新课程建设及课堂教学模式。成立大类课程建设组织,分类制定专业课程建设方案,建立课程动态更新机制,实施课程准入和专业核心课程教授(副教授)负责制度;落实教授、副教授上课制度;制定创新课堂实施方案,分类开展创新课堂和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文化。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实行课内讲授、课后训练和校外实践“三三”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拓展课堂空间,倡导把“课堂设在企业(工厂),把企业(工厂)引入校园”,构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强化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

1.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全面落实一年级新生下基地,二年级学生下工厂、下农村(社区),三年级专业见习与实践,纳入必修课管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建立一批校内外专业实践实训基地和学科(技能)竞赛基地,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技能)竞赛活动,设立学科竞赛奖励学分,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为学生创新和研究提供更多机会,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2.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全面落实学生知晓国际基本规则、掌握世界文明成果、了解世界发展大势、具备国际交流技能,把“三种知识一种能力”的素质架构纳入必修课管理;制订创新教育计划,开发创新教育课程,建设校内外大学生创新教育基地(实验室),把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设立大学生创新教育基金,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3.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落实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制订创业教育教学方案,开发创业类课程,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目标,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建立大学生创业训练教育体系,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心,实施大学生创业训练与创业实践计划,建立一批创业孵化基地,打造一批创业指导团队,资助一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一批创业成功典型。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科研、教辅、学生工作的 45

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人事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财务处、实验管理中心等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学院(分校)院长(校长)为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具体负责制定各项改革的实施方案及相关政策,协调各项改革推进工作。各部门、各学院应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教学改革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机制保障

1.建立一套运行机制。邀请市政府领导参与我校应用型名校建设领导组织工作,构建地方政府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每年召开一次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实施青年教师到基层、到企业锻炼制度;实施中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制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和初等教育学院,构建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机制。

2.完善一套评价机制。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红色育人工程和国际视野培育工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办法,确保“一体两翼”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效果;完善以实践及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学院、教师及学生的评价办法,通过学院教学质量报告、教师教学质量分类评价、学生学分绩点(GPA)及综合素质考核等措施,确保学院办学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稳步提高。

3.构建三个服务平台。构建教学资源平台,建立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等通识必修课网站,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库;构建教学服务平台,建立校院两级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体系;构建教学交流平台,建立校院两级师生交流机制以及领导干部联系和约见学生制度。

(三)经费保障

逐年增加对教学的经费投入,切实保证教学所需的各项开支。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特别是重点特色专业实验室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设立专项经费,保证内涵提升计划项目建设;增加学院教学经费,加大实践教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强化二级办学。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主要精神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2012年7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出席会议。

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温家宝在会议上讲话。李克强主持第一次全体会议。

胡锦涛强调,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

胡锦涛指出,我国已经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完全有条件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跟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世界科技创新格

局调整的机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市场不断扩大的机遇,坚定立足自主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确保国家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胡锦涛指出,到2020年,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领域创新成果进入世界前列;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胡锦涛强调,从现在起,到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形势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胡锦涛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6点意见。第一,进一步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第二,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关系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技术,推进基础前沿研究。第三,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第四,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统筹各类人才发展,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第五,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第六,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提高我国科技发展国际化水平,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胡锦涛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要加大科技投入,发挥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实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2.5%以上的目标。各级党政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要学习科技知识,坚持用科技知识指导发展,在重大决策中听取专家意见,做好科学论证。要关心和爱护广大科技人员,及时研究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创新成果。温家宝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这是一项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任务。企业强则国家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已经具备很强的制造能力,但仍然不是制造业强国,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如果能在“中国制造”前面再加上“中国设计”、“中国创造”,我国的经济和产业格局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

温家宝对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真正的企业研发中心,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应当具备足够能力把握创新机会,选择创新方向和技术路线,组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利用和转化科技成果。“十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要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布局。二要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结合。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新技术、新产品最敏感。产学研结合,要坚持“产”为主导,即企业为主导。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凡是产业目标明确的,要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三要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国家投资建设的科研设施要向企业开放,作为技术研发的公共平台。国家支持的科研活动所获得的信息资料,要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开。四要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使各类企业公平获得创新资源。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具创新活力,要为他们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规范的知识产权市场。

温家宝强调,要在政策上最大限度地支持企业创新,要抓好现有政策的贯彻落实,并进一步完善,重点解决政策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财政资助、贴息和税收减免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等方式,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完善产业技术政策,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适应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改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改革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双向兼职和流动,支持他们创新创业,特别是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健全与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激励机制,使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获得与其价值相称的收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上一篇:北碚区实验小学总务处五年发展规划下一篇:网页设计师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