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鲁迅读后感范文

2022-06-19

第一篇:野草鲁迅读后感范文

鲁迅《野草》读后感

这些看似短小,而确短小深涵的文章,让我来不及变化表情,一百多页的墨洒开我心中点点疑团,对生活,以及对曾以往在我身边或未来抑或鲁迅年代的种种变迁,心灵的变迁,生活的万变。鲁迅要讲的很深,而总是用梦来诠释,哪怕梦,也是有些细腻的,幻然成了迷宫,我仰望天空给自己希望去寻找答案,所谓彩虹。鲁迅尖酸的文字直指封建阶级的腐朽庸俗,丑化之至。赞美,现在不是当时,我不会丝毫后怕与退却,所以我笑的直爽。

野草,好比当时社会起来奋斗的人民,他们的忘我、为民,使得更多的人民愤慨。鲁迅先生高兴,这样的局面预示着人们的革命快要完成,未来的大业就在眼前,同志们起来吧,奋斗吧,用我们的双手建立我们的家园,把侵略者赶出去。先生在革命成功之前,他不允许自己大笑或歌唱“为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起不幸。”先生希望战争快快到来,精力充沛的战士经不起岁月的摧残,时间也经不起等待的消逝;更希望战乱快快结束,流离失所的人民经不起硝烟的折磨,战火也经不起长久的痛苦。

从古至今,多少的爱国志士“生得伟大,死得光荣”。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过戍轮台”;顾言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雷锋的“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一句句感人至深的话语都是名人的肺腑之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诚实,什么叫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们用青春燃烧,用生命激励世人。他们是历史的故人,也是伟人,更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鲁迅先生也是。

《野草》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借种子的力量来说明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借此来启发和鼓舞当时的人们去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野草的这种精神也告诉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困难重重、布满荆棘,但我们要像野草一样,只有克服重重困难,才能钻出地面,向世人展示自己蓬勃的生命力。

第二篇:鲁迅野草读后感

鲁迅野草读后感鲁迅的《野草》读后感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我读几遍了,头脑仍然一片空白,鲁迅野草读后感。要是说非得找几个词来概括它给我的印象的话,那就是:旷野,荒原,燃烧。我甚至已经记不清楚《野草》里是否有这几个词,也不想翻书去求证。我想有时候读书不求甚解也好,起码留给自己一个想象的空间。所以我想极力避开人们对《野草》的解读,虽然那会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并且会让我了解到诸多关于革命、荒诞、存在、本体等等之类的伟大意义。我并非不承认或者不赞同人们的看法,只是这些东西看多了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产生深恶痛绝之感。因为是读后感,因此就减去了学术上的种种规范,说话可以相对放肆坦诚,所以下面我将张口胡言乱语了,请诸君做好心理准备。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总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从而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来,这样事情就变得有趣了。我很喜欢《野草》,也很尊敬鲁迅先生,他文中所显示出来的荒原意识让我的神经异常活跃和兴奋,以至于在阅读时我完全沉浸在里面的场景里了。不过这个场景仅仅是我自己想象的而已,并非是鲁迅先生在写作时头脑所浮现的场景。但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理解,我总是相信有那么一个世界我们从未抵达。这个世界它不应该属于任何一个时代,或者局限在任何一个意义,它因为具有无限的扩张力而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感受,读后感《鲁迅野草读后感》。 我也相信《野草》除了具有它所该具有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外,还有一个世界它从未展示,那就是荒原。虽然我们可以根据鲁迅先生的文字进行荒原的场景想象,然而真正的荒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我们所看到的荒原只是被鲁迅先生物象化的荒原,每个人心中的荒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没必要极力去挖掘或者吹捧别人心中的荒原世界,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认识自己心中的荒原。在这里我并不是说人们对鲁迅先生《野草》的挖掘是一种吹捧,我也相信人们对它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与先生所想的是相符的。我只是想告诉自己,人们对《野草》的无限度挖掘只是《野草》荒原世界中一个小小的角落。问题在于,人们都想极力让别人去认同自己所看到的角落。这种想法将归结于严密逻辑的胜利呢,还是思维空间过于狭小的悲哀?也许根本就无法回答。

上面的说法或许过于武断。人们会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荒原?什么是旷野?这些词从哪儿来?具有什么样的实际意义?不得而知。太过于抽象了,我们压根无法触摸,又何来的理解?不具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我们把它摆在那又有何用?如果大家非得这样刨根问底,我就只好沉默了。不过我仍然在想,“燃烧的荒原”是否更具有震撼力和吸引力?且不管别人如何想,我先第一个赞同。确切来说这是一种梦境,或者说这种梦境与我心灵深处的梦境是相通的,所以我特别有感觉。觉得特别的兴奋和有意义。说到这里连意义也是抽象的了。我无法解释这种奇怪的念头。这也许就是《野草》在我这里所产生价值,一个抽象的价值,一个抛开了时代和现实意义的价值。我相信这个世界允许这种价值的存在。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要么目瞪口呆,要么厌烦透顶了,但我还是要把话说完。《野草》留给我的印象只有三个词:旷野,荒原,燃烧。这个印象不仅仅属于我,它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它让我相信——有一个世界我们从未抵达。

第三篇:关于鲁迅《野草》

鲁迅曾对人说过,他的哲学全在《野草》里。《野草》所表现的正是作为孤独个体的鲁迅的种种生命体验和认识。传统文化被冲击后与西方文化的交融构成其独特的思想基础;在极其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找不到希望的绝望;独自面对死亡而体验到的生命的荒诞和虚无„„。把主观心理体验作为思考的中心,并以此为出发点探求个体存在的意义。《野草》是鲁迅最个人化的著作。《野草》是鲁迅心灵的诗,揭示了鲁迅的个人存在,个人生命的存在,文学个人话浯的存在,相对多的露出了鲁迅灵魂的真与深。《野草》只属于鲁迅自己。曾在作者心中酝酉良10年之久的《过客》,又可以看作是《野草》的“主将”。《过客》熔铸了鲁迅个人生活的痛苦经验和独异思考。鲁迅后来把这种永远向前走的过客精神概括为“反抗绝望”。

我对他的散文曾研究过,是浅的那种,一直处于朦胧感觉,但总感到鲁迅的笔像刀,锋利的刀,那东西不是写出来,是雕出来的,是刻出来的。无疑,他那激励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赢得了人们的热爱和尊重。

《野草》是鲁迅精神世界的集中体现。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学是鲁迅的精神内核。第二部分 ,鲁迅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存在主义作家。第三部分 ,鲁迅理解的进化论是怎样的 ?鲁迅在理智层面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在内在意识又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那么进化论与历史循环论形成了鲁迅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求出路的状态。鲁迅并没有根本肯定西方主流文化 ,这样 ,鲁迅既不可能根本上从中国文化中寻出路 ,也进入不了西方的信仰之路 ,这样发展到极端时 ,就处于一种分裂状态。那么《野草》中的分裂表现出来的虚无感有从佛教的虚妄向存在主义的虚无过渡的可能性。佛教的虚妄的灵魂与儒道主体的那种复合体所达到的虚无边界与存在主义的虚无有一定的相通处 ,这样鲁迅的生存体验就有一种存在主义的特色 ,但鲁迅没有进入存在主义的语境之中。这样鲁迅的进化论是一个没有找到真正出路的死结。鲁迅的精神世界没有跳出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大循环结构 ,于是产生了鲁迅那种黑暗 ,孤绝的灵魂。

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由于当时的环境,很多意思难于直说,是采取了隐晦的表现手法,读起来比较难懂。

一.《野草》的产生。

薄薄的一本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先生送给中国新文学的一份厚重的礼物。《野草》在文学界始终被认为是鲁迅创作中一部最美的作品。它有如《呐喊》、《彷徨》那些叙事书写作品所没有的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它在整体上有一种难以破解而又可以永远引人沉思的艺术美的魅力。对《野草》从20世纪二十年代最初产生的零散浮泛的感言,到20世纪

八、九十年代的众说纷纭的理论诠释,人们都可以做言无不尽的论说,而又觉得言犹未尽。一些难懂的晦涩篇章和抒情的意象、语言,至今很难做出无可辩驳的解释。但有一点却是大家公认的:到现在很难有人敢言,我已经把一本《野草》都说清楚了。可以这样说,《野草》已经成为鲁迅全部文学创作中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的“文学猜想”。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

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

《野草》于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五年后,鲁迅曾经这样说明自己写作《野草》时孤独寂寞而又不断求索的心境:“后来《新青年》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自述,包含了关于自己的《野草》、《彷徨》与他那时“荷戟独彷徨”心境之间的关系,它们所产生的思想情绪的根源,也说明了散文诗《野草》里那些小感触,隐含着怎样一种沙漠里走来走去的孤军奋战者的痛苦与沉思,它们是与叙事书写不同的内在情感世界哲理化了的结晶,一种深层情感意识的艺术凝聚与升华。《野草》将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它比《呐喊》、《彷徨》更深邃、更神秘,也更美。它展示了一种接受者必须具有驰骋猜想力才能探寻的文学心理空间。

二.《野草》的生命哲学。

我过去的“现代文学”老师川岛先生,是鲁迅的朋友,《语丝》杂志的创办者。他告诉过我:那时他常到鲁迅家里去取写好的《野草》稿子,很幸运是《野草》各篇的第一个读者。但对于《野草》许多篇,读起来觉得很美,可是大家看不懂,但又不好意思一篇一篇去问鲁迅先生,只好不懂装懂。《野草》区别于鲁迅其他创作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它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与传达的象征性。不满足于当时一般闲话或抒情性美文来传情达意,而将从现实和人生经验中体悟的生命哲学赋予一种美的形式,创造一种特异的“独语”式的抒情散文,是鲁迅先生写作《野草》时的一个非常自觉的追求,这里先讲哲学性。

这是70多年前的一条很有趣的材料。鲁迅的《野草》在《语丝》上还刚发表了11篇,经常出入鲁迅家里,并为《语丝》同人的章衣萍,通过《古庙杂谈

(五)》无意之中给我们透露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个是读者的反映,对鲁迅先生的《野草》,人们普遍都说不懂;一个是作者的自白,“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了。由此,鲁迅自己是毫不遮蔽他对于《野草》生命哲学承载的创作追求与传达意图的。

因为大都是针对不同缘由而各自独立写成的“小感触”,写作时间又拉得比较长,就很难说有一个什么统一不变的内涵,可以成为笼罩全书支配性的命题,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韧性战斗的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学和爱憎与宽宥的哲学等等,这些生命哲学,都是属于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它构成了《野草》中鲁迅作为一个孤军奋战的启蒙思想家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韧性战斗的哲学,主要是指对于旧的社会制度与黑暗势力,对人和人性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基于对改革中国社会艰难的深刻了解,对于五四以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独有的清醒,提出坚持长期作战的韧性哲学。

他说他佩服天津青皮的“无赖精神”。他主张同敌人战斗中,要坚持“壕堑战”,尽量减少流血和牺牲,他告诉人们:“正无须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韧性的战斗。”《野草》第一篇〈秋夜〉暗示的就是这个思想。

《过客》中,具有这种韧性战斗精神的枣树,变成了一个倔强的拔涉者的动人形象。对于过客的形象,在他心里已酝酿了十余年的时间,用短小话剧形式写的《过客》,一致公认是《野草》的压卷之作,这里包含了鲁迅自辛亥革命以来,所经历所积蓄的最痛苦、也最冷峻的人生哲学的思考。在写完《过客》的两个月后,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或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或是愤慨于“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的声音,也都能在具体现实斗争事件的关注与介入中,进行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抒发和赞美了一种永无休止、永远举起投枪的生命哲学。

与前面韧性战斗哲学联系的,是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是鲁迅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的产生的精神产物。所谓“反抗绝望”并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孤独者自我精神的煎熬与咀嚼,而是坚持叛逆抗争中感受寂寞孤独时灵魂的自我抗战与反思。它的产生与内涵,都与现实生存处境有深刻的联系。

《影的告别》是《野草》中最晦涩、最阴暗的作品。假托影与形的对话,它最痛苦也是最痛快的选择,是在黑暗中无声的沉没。《乞求者》抒发了在冷漠无情的社会里,对奴隶式求乞行为的厌腻、疑心与憎恶。《希望》是将“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表现得最充分也最直接的一篇。

复杂的人生哲学,是鲁迅出于改造国民性思想而对于麻木群众一种愤激批判情绪的升华与概括。鲁迅在《野草》里连着写了《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将这一人生思考传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创作的目的,前者是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后者是有感于先觉者与群众麻木之间可悲的隔阂。

文学家对生命哲学的倾诉并不等于哲学家、政治家的哲学理论的阐发。它没有理论哲学的系统性与严密性。

三.《野草》的象征艺术

《野草》这部作品运用了一种与《呐喊》、《彷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这就是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创造者的独特追求造成了艺术传达的幽深与神秘美,同时也造成并加大了作品与读者接受之间的陌生感。

有一篇散文诗《颓败线的颤动》,里面写了“我”的两段梦:第一个梦,是一个年轻的妈妈怎样忍着羞辱与痛苦,靠出卖自己的肉体养活自己两岁的女孩。妈妈看着女孩,欣慰于今天会有烧饼给自己的女儿吃了。她同时却为自己付出的代价时而“无可告诉地一看着破旧的屋顶以上的天空”。“我”被沉重的空中的旋涡呻吟着压醒了。“我”在一间紧闭的小屋里接着再续着残梦,但这已经是隔许多年以后了,屋的内外已经这样整齐,里面是一对青年夫

妻,一群小孩子,他们都怨恨鄙夷地对着一个垂老的女人。男的气忿地说:“我们没有脸见人,就是因为你,你还以为养大了她,其实正是害了她。倒不如小时候饿死的好!”女的说:“使我委曲一世的就是你”,还指着孩子们说:“还要带累他们哩!”。最小的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玩着一片干芦苇叶,这时便向空中一挥,大声说道:“杀”,那个垂老的女人,口角痉挛,登时一怔,接着,冷静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来,迈步在深夜中走出,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

比较流行的观点,如李何林所说,这是一篇现实主义的散文诗,同《祝福》中祥林嫂一样,它的旨意,是在描写中国下层社会妇女命运的悲哀。我在重读中发现,这是一篇典型的象征主义的散文诗。这个故事在一定的氛围中展开了一个多义性的象征世界。作者对于忘恩负义这种人类丑恶道德行为的愤激批判与复仇,才是这篇象征散文诗的最核心的意旨所在。

《野草》中的24篇作品,并不能说都是象征主义作品。但就其大多数来讲,就其整体艺术追求而言,它是一部运用象征主义方法创造的杰作。这种象征主义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形式体现:第一,通过象征性的自然景物的意象和氛围,构成象征世界、暗示作者的思想和情绪。如《秋夜》、《雪》、《腊叶》等;第二,通过编造幻想中的真实与想象纠缠的故事,构成象征的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哲学,如《求乞者》、《复仇》、《复仇(其二)》、《好的故事》、《过客》等;第三,完全用非常荒诞的现实中不可能发生或存在的“故事”,传达或暗示自己的旨意,如《影的告别》、《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死后》等,这一部分作品由于过分怪异和晦涩,往往难以弄懂。

鲁迅很早就接触过西方象征主义文学思潮。20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等院校讲课,又讲过并翻译了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里面就介绍和提倡广义上的象征主义。鲁迅还接受了波特莱尔、屠格涅夫的一些象征主义散文诗的影响。80年代初发现了他在1919年发表的一组小散文诗,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学发生时期,鲁迅创造新的现代散文诗的文体意识,是非常自觉的。鲁迅自觉而不留痕迹地借鉴西方散文诗的艺术方法,吸收中国寓言或短小散文传统的营养,不仅使他的这本薄薄的《野草》,成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开山性的珍贵果实,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珍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象征主义散文诗中一座难以超越的喜玛拉雅山峰。

第四篇:鲁迅野草意象

微探鲁迅散文诗《野草》中的传统意象

内容摘要:意象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常用术语,被评论界广泛地解释诗歌的文本特征。散文诗将诗歌与散文的特点相结合,在意象上具备了独特的美学特质:散文诗能够灵活、创造地使用语言,将散文美发挥得淋漓尽致。鲁迅文学核心有“吃人”、“沉默”与“荒原”三种意象,在《野草》中,也存在着三大意象:“美丽的精灵”、“冷硬讥诮的喜剧场”与“地火奔突的荒原之夜”。

关键词:精灵 喜剧场 荒原之夜

一 “美丽的精灵”

作为散文诗的《野草》,是诗歌的激情与散文真切自由的结合,是最为恰当直接表现鲁迅思想与情感的载体,因此,在鲁迅的笔下,才有了“美丽的精灵”意象的存在。《好的故事》作为《野草》中独有的一篇暖色调作品,在这里鲁迅用抒情笔调描绘了一个诗化的世界,在这里有其它作品中少有的“许多美的人与美的事”,文章中多次提到“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等,这些都能够找到鲁迅故乡的影子。美丽的故乡,正是鲁迅笔下一个“精灵”般的意象。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幻想中原有的紧张消失了,灵魂得到了暂时的解放,如同在《社戏》中对童年记忆里豆子香味的回味。

《雪》是鲁迅笔下自然的“美丽的精灵”的集中表现的文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在这里,鲁迅将南北地域差异做了诗意化、心灵化的对比,而“雨”与“雪”两种在物理本质上相同的事物却产生了想象性重构。在南方的雪的世界里,有着“青春的气息”、“血红的宝珠山茶”等,这个雪的世界是温暖的、湿润的、美丽的,但也是易变的、不长久的,没有一个自由翱翔的生命气质的传达,最终那可爱的雪人,“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这是粗粝博大的灵魂与高傲快乐的精灵。这也是鲁迅心中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而这些雪又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雨是温柔的,而北方的雪是狂放的,然而无论是温柔还是狂放,都是鲁迅心中“最美的精灵”。

二 “冷硬讥诮的喜剧场”

“冷硬讥诮的喜剧场”是鲁迅作品中重要的组合意象群。在《野草》中,鲁迅不但在枣树形象等许多具体的意象之中,具有一种社会批判之感,他在《死后》、《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用故事性、形象性与梦幻般的场景,凸显出生命的荒谬与不合理。在《死后》中,鲁迅通过梦的结构,借用超现实的手法对自己死后的情境进行了预想,“假使一个人的死后只是运动神经的废灭,而知觉还在,那要比全死了更可怕。”为什么呢?怕“爱者”的伤心,更怕恨者的“快意”,怕自己成为“加添些饭后闲谈的资料”。在梦中,鲁迅虚构了一个多年前死掉的小伙子,跑到坟墓里向他推销明版的古书。这是一个荒诞的情节,无疑是喜剧的、冷硬的,在这里鲁迅将“死”也过程化与对象化了,毫无保留地坚持着自我批判性与他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甚至于“影一般的死掉”,“连仇敌也不知道”,“不肯赠给他们一点惠而不费的欢欣”,这才宽心“快意”。这里我们看到了“我”与外部文化语境之间的紧张与焦虑感。

在《立论》之中,鲁迅将目光深入到了人类的怯懦与虚伪的内心深处,以“死”的冷硬反衬人类手忙脚乱的掩饰。同时,鲁迅以“哈哈哈”的喜剧表达方式展现了鲁迅对社会生活的无奈,道出了生存中的两难境地与对人的异化。《求乞者》中,“我”对求乞者“不见的悲戚”、“拦着磕头”、“追着哀呼”的厌弃与“决不布施”的决断,将布施者的慷慨与被施者的感恩,一同无情地化为一场“玩笑”。《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在一场闹剧般的“拆房子”故事里,聪明人、傻子、奴才的形象具有明显的意义对比,借以揭示出中庸哲学的虚伪性与逻辑上的狡猾性。《狗的驳诘》中,借助夸张拟人化的手法,借狗之口对人进行了变相的批判。在这些文章里面,鲁迅不仅将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而且将无价值的东西施以浓妆重彩给人看,将批判的锋芒隐藏于众神狂欢的滚滚笑声中,以此揭示“反抗绝望”的大无畏勇气与蔑视一切的超越情怀。

三 “地火奔突的荒原之夜”

“地火奔突的荒原之夜”是散文诗《野草》中最重要的意象,“地火奔突”形容灵魂异常激烈的战斗中最明丽的抗争,而“荒原之夜”则是鲁迅内心对社会、人生、世界最阴郁想象的象征。对于“地火奔突的荒原之夜”的意象,我们可以与鲁迅作品中的“缄默”与“吃人”意象一同理解。正如汪晖所指:“如果说缄默意象与吃人意象是鲁迅从他的价值角度、并通过经验和感性观察到的封建社会的精神实质,那么,荒原意象则体现了鲁迅与他笔下的先觉者力求把所有的外界感觉经验同时转化为内在心理世界的倾向。”这里的“缄默”与“吃人”就是鲁迅客观的行为经验,而“荒原”确实鲁迅对“缄默”与“吃人”的内心心理体验。这个体验,首先是一种先觉者的“孤独”,而后是由“孤独”所引发的体验与感受:思考自我与荒原的内在联系,进而进行一种灵魂撕裂似的拷问;心理上的复仇心理。具体来说,“缄默”与“吃人”是主体遭受的群体干预方式,而“荒原”则是主题内心绝望的心理体验。在“地火奔突的荒原之夜”中,“地火奔突”的抗争,却形成了对荒原上的“缄默”的行为与“吃人”的心理恶行的挑战,形成了一个两极悖反的、复杂化的文化想象世界。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窗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秋夜》就以这样冷峻的开头讲述了“荒原之夜”的故事。在这个孤独的故事世界里,除了恶鸟的嚎叫之外都是沉默的,正是恶鸟的嚎叫使得世界的沉寂得到扰乱。这里,枣树形象很有意味,枣树以这样的中年战士的相貌,执着的向奇怪而高的天空挑战,使天空败退,月亮也脸色苍白。此外,那些深秋的“野花草”也是《秋夜》中最富有象征意味的,它从一个侧面强化了“荒原”的荒芜感。鲁迅以深情的笔触悲怆的写到:“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这里的“野花”,是整体的荒原意象的一个异质性的存在,是人生希望的代表。这个希望本身就是“细小”的,在冷的夜气里,它变得“更为细小”了。但是,它还是有“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这种“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更加形象化的表述,成为地火奔突的荒原中一个正面积极因素的存在,为“地火奔突”做了很好的铺垫。

如果说,《秋夜》中鲁迅侧重的是描写“荒原之夜”的“悲凉与伤感”,那么,《过客》则将“地火奔突”与“荒原之夜”的悖论性意象结合的更为紧密。在这片荒原上,存在着一个黑暗而强有力的主体形象,他便是在《失掉的好地狱》中的“撒旦”神的形象,也在《秋夜》、《过客》、《复仇》、《这样的战士》、《颓废线的颤动》等篇章中,变形为枣树、过客、复仇者、战士、被遗弃的衰老女人等符号化的人物形象。在这荒原之夜,撒旦对人类统治的地狱大为嘲弄,被遗弃的老女人以无词的言语悲号于天地,战士宁可死于无物阵中也不愿向那虚无投降,而复仇者就是那涌动而出的地火,他甘愿在与世人同归于尽中体会“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的快感。而与这些形象相伴随的却是“无聊的路人”、“猛兽”、“枭鸟”、“无边的黑暗”、“无物阵”、“荒凉而永无尽头的荒野”以及“内心无处不在的孤独”。在这些形象中,无疑过客的形象更为复杂深刻,也更全面揭示了“地火奔突的荒原之夜”的悲剧性抗争的全貌。“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凉破败的丛莽,其间有一条似路斐路的痕迹。”在黄昏的荒原之中,从远方走来了一个过客。这是个中年过客,衣衫褴褛、伤痕累累,神情疲惫,他的血甚至都是稀薄的,过客本身成了一种过程画化的人生态度,即中间物哲学意识的产物。追求的过程,就成了过客永恒的信念。这个过客不知何来不知去哪,在跋涉与追求中,所感受到的只有荒原般的冷漠与孤独,但是在未来的前进中他毫不退缩,不留恋任何地方。过客至高的精神追求,是他的方向永远向前,永不停下。无论是墓地还是鲜花,他都毫不犹豫的走先去,寻找着终极意义:过客的拒绝,拒绝了鲜花、掌声、满身伤病的困阻、坟墓的死亡威胁等,这种内心毫不妥协的坚守,顽强的奋斗精神,都是那奔突而来的地火,照亮了整个荒凉的荒原之夜。

参考文献:

[1]王景科、李掖平、贾振勇《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十六讲》,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丛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2]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第五篇:野草——纪念鲁迅有感

野草

生命力顽强的野草长在枯黄的土地里野草

尽管风吹雨打也不会屈服野草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会为大地奉献自己他—

那位有着

浓眉大眼

高耸的鼻梁

就是一颗最好的野草

泗渡小学六年级:余傲

上一篇:医保工作发言稿范文下一篇:行政执法试题新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