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鲁迅读后感

2024-05-01

野草鲁迅读后感(通用14篇)

篇1:野草鲁迅读后感

读鲁迅《野草》有感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题辞 对于鲁迅的文章,我想没有人会感到陌生的。从最初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孔乙己》到后来的《阿Q正传》,这些文章都是曾经出现在我们学习的课本上,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们所熟知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总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散发出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特色,将读者深深地吸引到他的文章中,感受着他的浓厚的内心感情。

鲁迅先生本在日本学习,但他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拿起手中的笔描绘出了那些在残酷的压榨下变了形的肉体和灵魂,并且想借助它为苦闷、彷徨中的灵魂指出一条新生的道路。在当时他写出了许多震撼广大中国人民的文章,唤起了一群一群的青年人投入到革命斗争中。鲁迅先生带给中国人民的精神上的鼓励,始终激励着这群有志青年为国家的前途和未来而奋斗。我是很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特别是他的散文——生动、泼辣而且深情。最近看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有着很深的感触。读着那一段段生动的文字,一句句活泼的话语,一个个尖锐的字眼„„让即使不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我,心中也自然地升起一股股在翻滚着的热血,渴望站起来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总之,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身处在战争年代的人们的心情,它是寄托着当时人们生存的希望,是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食粮,这也是让我崇敬的!

《野草》是鲁迅先生写于1924年至1926年,它是对现实景象和梦境的交错描写,把一些微妙难言的感觉、直觉、情绪、想象、意识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有着丰富的内涵。书中的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矛盾心情,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思想内容和复杂变化的感情色彩,既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状态,同时体现鲁迅先生在思想大改造前夕所作的严肃的自我解剖。在《野草》中鲁迅先生树立了许多标志性的形象,“独战的战士”、“人之子”、“真的猛士”„„他们就象真的存在一样,是众多青年志士中的一部分,是革命事业的先驱。

我想鲁迅先生将书籍名取为“野草”也是有一定的寓意的。众所周知,野草是渺小的,不为人们所知的,但鲁迅先生仍然将名字取为“野草”,是因为他看到众多的中国人民就如同这遍地的野草一般,渺小却拥有着巨大无比的力量。就像白居易的诗歌中所写到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中的野草在经历了熊熊烈火的烧毁后,在来年的春天,依然能够再次地生长出来。古老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她的子民也如野草一样的坚强,战争不能烧毁我们的民族热情,在困难之后我们仍然可以重新的站立起来,去建造我们美好的家园。

在这里可以说“野草”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寄托着人们的信仰和追求。它的不畏困难,勇于磨练,永远乐观的可贵精神,是值得我们去歌颂的。当野草这种象征精神的存在物与水、露、先驱者的血和肉融合在一起时,肉体与灵魂将达到最极致、最完美的统一。然而鲁迅明白这和谐的统一的短暂,它将死亡、朽腐,地火、熔岩将之顷刻消灭得完全:“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但是“我”认为它是死于火热的激情,于是“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他渴望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包括灵魂存在的价值,而对那有如僵尸一样地生存着,然而又仿佛仍然存活着的地面,报之以讥讽和憎恶:“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鲁迅先生认为这地面是假借了精神来充作自己肉身的装饰,但当地火退却之后便冷却、僵硬。而他又渴望在火热的激情之后,能够从这僵硬的地面上成长出另一批新的野草来,它们会拥有更顽强的生命

力,因为它们战胜了作为肉身的地面,而成长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象《希望》中写的“我只得由我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ofi Sandor的希望之歌。”“我只得由我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向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微距的迟暮。”正是有了这种希望,“野草们”才会愿意为了革命的胜利而不断的拼搏,不断的抗争,以至有可能的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人们在地狱的边沿,将生命和战斗相连,在战斗中“夺取生存”,赤裸裸地面对自己的心,呐喊出自己内心最纯洁的希望。在那样一个战乱的年代,到处充满着硝烟的环境中,每一棵“野草”都有可能因为战争而消失,生命就是如此的脆弱,脆弱到承担不起一丝一毫的重力。战争之后,生命虽然消失了,但是他们的灵魂还在,根还在,在春天来临的那一刻,灵魂和意念便会交汇,产生新的希望。这就是将希望寄托给下一代,希望在有一天,在这已经没有燃烧过的痕迹的广阔的土地上会重新“开”出一片青翠。重生的野草站立在新生的土地上,继续着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野草”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同时也是鲁迅先生的希望,他希望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辛苦的中国人民可以生活在阳光下,享受自由的呼吸。但同时,我也从《野草》一书中,看到了鲁迅先生的那种苦闷和彷徨。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深厚文化内容的国家,同样的她也是一个有着深厚的封建思想的国家。旧社会的中国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压迫和文化专制后,已经造成了“主人”的凶残怯懦,“奴才”的巧猾、势利,“奴隶”们及弱者的麻木苟安以及求自保而不能的难堪处境。这些在《复仇》、《狗的驳诘》、《立论》中都遭到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复仇》中写到“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蚂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而且拼命地伸长颈子,要鉴赏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豫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而《淡淡的血痕中》、《失掉的好地狱》则把矛头指向当局者的罪行,点燃了深藏在百姓心中的怒火。就象《失掉的好地狱》中所写的“有一伟大的男子站在我面前,美丽,慈悲,遍身有大光辉,然而我知道他是魔鬼。”还有《颓败线的颤动》中写的“她于是择眼睛向着天空,并无词的言语也沉默尽绝,惟有颤动,辐射若太阳光,使空中的波涛立刻回话,如遭飓风,奔腾于无边的荒野。”所以人们正视黑暗的态度,勇敢地面对而不是逃避现实的黑暗,成了鲁迅先生所希望看到的现象。

现实的压力使鲁迅先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的肉身受到太多因素的限制,他无法用行动去完成。那么只有将自己的意愿寄托于思想,让思想穿梭在约束和自由之间。“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太阳下去时候出现的东西,不会给你什么好处„..”、“假使一个人的死亡,只是运动神经的废灭,而知觉还在,那就比全死了还可怕。”这些都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当时的苦闷和彷徨,他自己也如同一棵野草一样,心中的压抑无法得到释放,只有寄情于文章,写出自己的宣泄。

只是一棵任人残踏的小草,无人注意的小草,它却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去推翻压在身上巨大的力量,渴望着钻出地面,呼吸自由的空气。无论面对多么巨大的困难和不幸,只要能够做到坚持不懈,生活中的阳光我们会看到的,这就鲁迅先生书中所表达的感情。一句、一段、一篇终了,然而却是言尽而意永。他从彷徨、颓唐中走出来,欢呼“地火”的到来,“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篇2:野草鲁迅读后感

这些看似短小,而确短小深涵的文章,让我来不及变化表情,一百多页的墨洒开我心中点点疑团,对生活,以及对曾以往在我身边或未来抑或鲁迅年代的种种变迁,心灵的变迁,生活的万变。鲁迅要讲的很深,而总是用梦来诠释,哪怕梦,也是有些细腻的,幻然成了迷宫,我仰望天空给自己希望去寻找答案,所谓彩虹。鲁迅尖酸的文字直指封建阶级的腐朽庸俗,丑化之至。赞美,现在不是当时,我不会丝毫后怕与退却,所以我笑的直爽。

野草,好比当时社会起来奋斗的人民,他们的忘我、为民,使得更多的人民愤慨。鲁迅先生高兴,这样的局面预示着人们的革命快要完成,未来的大业就在眼前,同志们起来吧,奋斗吧,用我们的双手建立我们的家园,把侵略者赶出去。先生在革命成功之前,他不允许自己大笑或歌唱“为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起不幸。”先生希望战争快快到来,精力充沛的战士经不起岁月的摧残,时间也经不起等待的消逝;更希望战乱快快结束,流离失所的人民经不起硝烟的折磨,战火也经不起长久的痛苦。

从古至今,多少的爱国志士“生得伟大,死得光荣”。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过戍轮台”;顾言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雷锋的“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一句句感人至深的话语都是名人的肺腑之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诚实,什么叫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们用青春燃烧,用生命激励世人。他们是历史的故人,也是伟人,更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鲁迅先生也是。

篇3:鲁迅《野草》的怀疑精神解读

一、鲁迅《野草》怀疑精神简述

《野草》是鲁迅在经历了精神危机后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其精神危机的驱动和迫使下,其对自身进行合理的返观,进而深入解读自己的精神思想,以自我剖析完成自我省察,对精神思想进行适当的调整,“只有更无情的解剖自己,才能够真正的看清自己”。而这一切的产生都与鲁迅精神意识领域中的怀疑精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怀疑精神的影响下鲁迅不仅对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还产生了较为清醒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发展倾向,让鲁迅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将自我看作是“历史的中间物”思想,表现出浓郁的哲学意味的人生关怀。鲁迅的这种怀疑精神体现在《野草》中表现出鲁迅对众多人生问题的诘问和思考,其在人生的迷茫和困惑中产生了对生命的巨大怀疑,并在此影响下开始怀疑自我的价值和最终归宿,甚至可以说鲁迅的怀疑思想是《野草》散文集中最基本的母题之一。

二、鲁迅怀疑精神的双重指向

(一)基本趋向——怀疑自己所选择的人生道路

在《野草》中,鲁迅对自己所选择的人生道路的怀疑是其怀疑精神的首要指向,鲁迅对个人以及个人在社会上的作用产生疑问,进而又对这种怀疑产生更深层次上的疑问,并对这种疑问展开了决绝的质疑,最终构成了鲁迅怀疑精神的最基本趋向之一。在《野草》的思想中,鲁迅既对人生和人生道路、个人作用等保持着深刻的怀疑,但是同时其又执拗的对未来进行尝试和探索,如果说在前期其怀疑思想还潜藏在鲁迅的自我意识思想中并被不断的遏制,那么在进行《野草》的撰写过程中,受到其自身精神危机的影响,这种怀疑精神已经开始在鲁迅的意识表层显现,成为鲁迅文学思想的重要外在表现。《野草》正是在这种心境下被鲁迅创作出来的,其对鲁迅内心深处经受的巨大分裂和冲突加以反映。对于鲁迅来说,在《野草》创作过程中其精神世界的冲突和分裂是一个悲剧性的煎熬过程,但是也正是在这种煎熬的作用下,鲁迅对现实社会、对历史和人生进行思考,并对自我人生道路进行了深刻的质疑和拷问,具体表现在鲁迅进行自我凝视和剖析的过程中,其发现“现实”社会能够以某种特定的异己力量的方式呈现,并且自我会在此过程中与“现实”社会的异己力量呈现方式产生巨大的对立和冲突。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鲁迅在巨大异己力量面前产生了一定的退缩心理,让心灵回避到一个狭小的历史角落中,精神世界也因此分裂成多种不同方向上的碎片,并且不同方向上的碎片都会指向不同思想倾向的自我,多种自我在各种力量的牵扯中左右冲突,撕裂着鲁迅的精神,使其不断沉陷于内心的争斗中。这种分裂倾向所表现出的多种自我就是其怀疑精神的源头,其不仅对长期所坚持的战斗思想产生怀疑,还开始怀疑人生价值。在鲁迅的思想中,其认为在自我经验层次中的怀疑绝望“实有”,而对已经超越了其在自我经验外的绝望是否实有则无法进行判断,正如鲁迅对希望的否定一样,其认为绝望的思想终不能被证实,并且受到自身经验局限性制约,其也无法引申出对希望的绝对肯定,因此只能摒弃希望。在此处所提出的希望是一种“自欺的希望”,因而真正的“希望”是无法存在的,相反绝望却占据了其全部的思想,一切从绝望开始又最终在绝望中终结。用鲁迅的话说绝望就是“梦醒之后的无路可以走”,基于此思想,希望也就随之被定义为对绝望的反抗。

(二)最终指向——寻找自我存在和归宿的悲剧性

在鲁迅的《野草》中,怀疑精神的最终指向具有一定的自我性,具体来说就是对自我存在和归宿的悲剧性加以探寻。鲁迅《野草》中的自我分裂同时也是自我失落的表现,简单的说就是因为自我分裂和自我失落而不断的探寻和确认。在《野草》《影的告别》中,在文章的最开始影就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最终必然面临着死亡,其悲剧命运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在黑暗中沉默抑或是在光明中消亡。在此处,影就是鲁迅所感受到的自我现实存在,是对其在当时现实社会中与现实社会关系的暗示性揭示。影所表现出的无所依傍、没有明确生命方向的现实也显示出鲁迅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对自我存在的价值和位置加以确立,其在最开始就已经被自己所感悟到的悲剧意识影响,生活在痛苦和焦虑中。

结语:

现阶段,我国对鲁迅《野草》怀疑精神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学界也尚未针对怀疑精神做出明确的限定,因此仍然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值得人们去发现和探寻。怀疑精神是鲁迅文学创作的主要母题之一,对其文学创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野草》中的怀疑精神进行研究对全面分析其怀疑精神具有巨大的价值,也对鲁迅文学研究体系的丰富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篇4:品味《野草》走近鲁迅

《野草》是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诗集,写于“五四”退潮时期,收入了1924年至1926年间他所作的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这是鲁迅先生所著最薄、最美、再版最多的一本散文诗集。作品以隐晦的象征,表达了一个启蒙思想家在白色恐怖下孤军奋战的孤寂、迷茫与疑惧,同时表达出他对“糊里糊涂生、乱七八糟死”的民众的失望与希望之情。

《野草》区别于鲁迅其他作品的最大特征是隐含着深邃的哲理性,鲁迅先生曾经说,自己一生的哲学都在《野草》里了。他还叮嘱青年读者,为了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思想是苦难的,为了让国民更好地知道这段苦难,可以学习其中一些写景的文章,比如《秋夜》《雪》和《腊叶》。

2. 鲁迅的伟大在哪里?

在中国文化、文学史上,鲁迅是一座令人仰视的高峰,想用几十字、几百字介绍他是何等的艰难。这里用摘录、撷取的方法,请看——

(1) 领袖毛泽东的话:“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对鲁迅先生最凝练也是最科学的界定与评价。

(2) 作家鲁彦的话:“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的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只有鲁迅先生。”——诚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所诠释的,奉献与斗争既是鲁迅先生人生的两个“面”,也是鲁迅先生风骨的核心。

(3) 鲁迅先生自己的话:

★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篇5:鲁迅《野草》读后感

《野草》中那一些看似短小的文章中所蕴含的深意却是让人值得深思的,鲁迅通过编造一个个故事,制造一种氛围,通过幻想中带有真实与想象纠缠的故事,形成一种的抽象的想象空间,借此来表示当时作者的一种所想要对外界表达出来的想法以及作者的情绪。

作者借野草那顽强的生命力来启发鼓舞自己并且去感染身边的人,传递这一份顽强,也同时的说明野草虽然是顽强的但是那微薄生命力还是无法抗拒的。“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野草固然是顽强的,但是始终还是一颗任人践踏的小草,无人注意的小草;“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虽然已经死亡,身体都已腐烂,但根部却依然健康的存活。它始终以顽强的生命力,掀翻了压在身上巨大的石块,顽强地钻出地面;“为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起不幸。” 再顽强的生命力也始终经不起岁月的摧残,时间的逝去也会使等待变得更为艰难,但更经受不住的还是时间的流逝,无论生命力多么的顽强也经不起长久的折磨,和被折磨时所带来的痛苦。

野草的这种不畏困难,勇于磨练,永远乐观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它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的是多么大的困难和不幸都要努力勇敢的向前走,朝前看,对待困难要不屈不挠,也许成功就在我们附近,也就会与我们相见。或许野草不如温室里的花朵那般漂亮美丽,但是野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却是温室里的花朵所不能及的,这才是更让人赞赏的地方。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人所表示和欣赏的精神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我欣赏野草那顽强的生命力。

篇6:鲁迅野草读后感

《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诗,它以优美的笔触,赞美歌颂了野草,字字珠玑,把野草比作当时的中国。那时的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文章表达了鲁迅渴望战争胜利的爱国之心。

纵观全文,鲁迅先生对中国的热爱以及对昏暗腐败的统治者的厌恶跃然纸上。

从“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腐朽更其不幸”中我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对早些结束革命迫切的心情,结束昏暗统治的爱国之心。与其苟活于世,不如化身为火焰,燃尽所有的野草。

篇7:鲁迅野草读后感

在《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中,鲁迅复仇的矛头却直指百姓那些他一心想唤醒、想拯救的人。这是鲁迅对愚昧百姓怒其不争的体现,也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在《野草》的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所谓的旁观者,即看客们,这类形象在鲁迅的作品中屡有刻画。但在《复仇》中,鲁迅却直接将矛盾集中于当局者: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裸着全身,指的是全身心的依靠,是爱的表现;捏着利刃,却是指向杀戮,是恨的体现。他们复仇的方式十分奇特。之后看客出现了,出现了这极致的大欢喜的观看者,拼命地伸长颈子,要鉴赏者拥抱或者杀戮。但是这样的拥抱或者杀戮迟迟不来,且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于是,路人们就觉得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有钻进别人的毛孔中。想象中拥抱和杀戮的生命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并没有到来,然而,看的对象却已经发生反转,由路人看杀戮者,变为杀戮者看路人:杀戮者。

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

这样的反转构成了一重的复仇:不让庸众鉴赏,得以生命飞扬的大欢喜,却偏给观看他们的厌烦和无聊。此外,还有一重复仇,这是将读者也算计在内的。将杀戮的快感直接导向将读者,自然而然将读者引诱到看客面。因而,如果被引诱至这种视角,则读者也沦为作者所批判的庸众。鲁迅先生的矛头这回指向批判者自身,这是间接的和深层次的复仇。

篇8:复仇——鲁迅《野草》中的主题

一、为何复仇

鲁迅一向倡导珍惜生命。众所周知, 鲁迅反对无谓的牺牲与徒手的请命, 并且他之所谓“生命”是超越了个人、民族乃至人类的范围而包容了天地万物的。

关爱生命的鲁迅为何会选择不惜割断一切爱与同情、以加倍的恶对恶、甚至近乎同归于尽式的复仇?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复仇对象的特殊性。复仇的对象首先是作为一个中国的改革者所必须面对的“无物之阵”:的确是一种敌对势力的包围, 但对手却不是一个明确的敌对阶级力量或罪恶的个别人, 而是一种多数人的社会习俗、社会心理, 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旧习惯势力。改革者面对的阻力是来自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甚至是改革者先前也认同的难改积习, 是来自阵营内部的最亲密的慈母、爱人、战友的非难与责备。复仇的另一类对象是先觉者为之战斗并牺牲的无聊看客们。如果说前一种复仇还是一幕“悲壮剧”的话, 那么此一种复仇已由“悲壮剧”发生了突然的逆转, 成为一幕“滑稽剧”, 而幕布的背后却是更加荒凉与绝望的困境。“庸众”不仅对先觉者所从事的事业无动于衷, 并且麻木地鉴赏着先觉者的牺牲, 甚至品尝着先觉者牺牲后的“血的鲜味”。

因此鲁迅之复仇实在是因为鲁迅作为一个清醒先觉者, 面对有待破坏的社会习俗、有待启蒙的无聊庸众, “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背负起了人我所加的十字架。

关于为何复仇, 《铸剑》里的宴之敖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 先前曾经干净过, 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你报仇!……你还不知道么, 我怎么地善于报仇。……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 人我所加的伤, 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大憎”的后面是“根于更大的爱的”, 因爱之深, 而责之切, 进而恨之入骨。正如钱理群所说:“他忍受着过重的创伤……只剩下一个神圣的情感----复仇, 冷静地, 无情地复仇”。

二、如何复仇

同样是由于这两类复仇对象的独特, 使鲁迅所选择的复仇方式并非使“仇人”痛苦、死亡, 而是自残式的精神复仇, 充满了困兽犹斗的苍凉与绝望——使自己真正孤独, 使庸众无戏可看。

首先, “困顿倔强”的“过客”, 必得成为真正的“孤独者”, 才能超然独往。因此他既拒绝布施于求乞者, 也拒绝别人给予的布施。

因为作为一个精神界的战士, 一切的爱与同情——无论是施之与人还是加之与己的——都会成为一种束缚, “不能超然独往”。表现出了叛逆的猛士在前行的路上复杂矛盾的心境:一方面独战的寂寞使猛士渴望爱与温暖, 而另一方面战士对温情保持着警惕, 面对一点点的温情, 战士的惊恐是远远多余感激的。

其次, “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 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于是《复仇》中的二人“裸着全身……他俩将要拥抱, 将要杀戮……然而也不拥抱, 也不杀戮, 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让“从四面奔来……如槐蚕爬上墙壁”的路人们“无戏可看”, “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复仇者则“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这是典型的鲁迅式的复仇。

而在《复仇 (其二) 》中, 耶稣对“可悲悯的可诅咒的”庸众采取的复仇行为并不仅是“没有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以“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 更深刻的复仇行为在于他默默承受被钉杀的痛苦却丝毫不表现出来, 使钉杀者无法体验钉杀之乐。所以, 使钉杀者得不到“杀他之乐”才是耶稣对钉杀者最大的复仇。这种自残式的精神复仇所带来的痛苦绝不亚于以尖锐的利刃穿透皮肤或钉尖从掌心穿透的痛苦。这正是悲壮的绝望而反抗者对无聊看客们复仇所付出的沉重的代价。

三、复仇之后

复仇之后又怎样呢?这种复仇并非一种平等的对决形式, 在一个没有公正的世界里, 复仇往往不能获得胜利, 而是面临着意料之中的注定失败的牺牲—复仇者倒下, 并在闹剧中被鉴赏, 被展览, 甚至被品尝。

跌入“无物之阵”里, “这样的战士”欲反抗而找不到对手, “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在《铸剑》的结局, “‘以头相搏’的复仇的悲壮剧变成了‘辨头’的闹剧, 而且悲壮剧的意义和价值要由闹剧来确认”, 并且复仇者的头颅还要与敌人的头一起并排展览, 看一场闹剧, 并在闹剧中被看, 直至最后, 复仇者被遗忘, 只有看客是唯一的, 也是永远的胜利者。

如果复仇是一种注定失败的牺牲, 那么复仇的意义何在呢?

鲁迅设定的最终结果都是死亡的“死火式”选择中, 包含了这个清醒者在思考个体生命意义时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与生命的有限性而产生的惶惑与绝望。但他还是选择了肩起黑暗的闸门, 选择了“燃烧”直至死亡。这种选择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曾经战斗, 曾经辉煌。而加速的燃烧在无与伦比的灿烂过后面临的是加速的死亡, 这正代表死火对结果不存丝毫的希望与幻想, 直视并仍反抗绝望。最终在死亡到来时, 反抗的意义也可以彰显, 死火在与对手的同归于尽中感受复仇的快意与自我毁灭的悲凉, 这正是鲁迅式的绝望与反抗绝望。鲁迅自言“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 因为他使我觉得在人间, 是在人间活着。”

不难理解为何鲁迅的作品 (尤其是“野草”这部鲁迅深爱的作品) 如此的黑暗与冷酷。“鲁迅的世界里弥漫着黑暗的影子, 他对现实世界的决绝态度便是明证。然而, 对于鲁迅世界里的黑暗主题的理解, 经常渗透了我们这些文明人的孤独阴暗的记忆。

鲁迅作为一个先觉者, 一个改革者, 一个精神界之战士, 为了后来的人们能在宽阔光明的地方“幸福的度日, 合理的做人”, 以其犀利的目光对“复仇”主题进行了深刻的开掘与探索, 以其彻底的怀疑精神对人的生存困境作出进一步的揭示和思考。鲁迅独自承受着矛盾与绝望的精神痛苦, 试图看清黑暗的本质, 不仅“背着因袭的重担, 肩扛住了黑暗的闸门”, 并且盼望熔岩喷出, 盼望死亡与腐朽, 这其中正表达了其灵魂深处的巨大痛苦与独特的生命体验。

参考文献

[1]刘雨.精神复仇的两种悖反形式[I].齐鲁学刊, 2003, (1) .

[2]钱理群.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I].鲁迅研究学刊, 1995, (10) .

篇9:探讨鲁迅《野草》的教学

关键词:鲁迅 《野草》 绝望 希望

1925年元旦,内心极度矛盾的鲁迅“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写成了散文诗《希望》。文中两次引述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一句话:“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野草》中鲁迅寻求希望,与绝望抗争,敢于直面存在的虚妄。绝望与希望之间的矛盾不仅来自于外在的客观世界,也来自鲁迅内在的精神世界。与鲁迅沟通,是解读《野草》的第一把钥匙。

在鲁迅的人生经历中,有着许多伤痛:幼年丧父,家道衰落,婚姻不幸,兄弟失和等。这不仅使他过早地面对“病”、“死”等人生沉重的课题,也给他富于责任感的心灵带来了过度负担,使得他的生命色彩过于灰暗凝重。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小康之家,童年生活无忧无虑。后因祖父科场案入狱,家境转入败落。父亲又卧病至去世,生活陷入困顿之中。幼小的鲁迅努力地为父亲的病奔波,为母亲分担家务和忧愁。这些遭遇使其早熟,不仅让他体验到生命的脆弱短促,人生的生离死别,世态的炎凉冷暖,生活的艰难曲折,而且使他形成了睿智、敏感、勤思、坚忍的性格。鲁迅独自去面对艰难困苦的生活压力,任劳任怨地接受各种苦难和折磨。他在作品中反映出的绝望、苦闷、压抑、寂寞的心情同他的家庭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

鲁迅生活在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处在时代及家国的最全面混乱破碎状态之中,他的艺术家的触觉在探测人生百味时得到的是更敏锐的痛楚,而他宿命的历史责任感却让他做了“舍我其谁”的开路先锋,去体验更广阔的黑暗与苦痛。面对内忧外患,深受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影响的鲁迅,把自己的人生选择与中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只有23岁的他,便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近代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儒家入世精神的影响下,以匡世救国为己任,探求救国救民之路,然而他们面对混乱的现实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他们深深地感到绝望和虚无。鲁迅对于传统文化表现出强烈的矛盾情感。他有着极深的旧学功力和造诣,也具有与儒家文化一脉相承的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另一方面,他又是激烈反传统的。因为鲁迅具有不寻常的洞察力及思辨力,他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传统中某些特殊的社会弊病与文化弊病,并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寻求解决的探求之路。他清醒地认识到这条路充满着黑暗与虚无,然而他做好了“以血荐轩辕”的准备,毫不犹豫地踏上了“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道路。传统与现代在鲁迅内心的紧张和冲突,化成了鲁迅的一种创造力。散文诗《野草》正是鲁迅跳动的心脏,他疲倦的精神,在这里可以得到慰藉和沉醉。

《野草》是鲁迅作于1924年至1926年的一组散文诗,包括《题辞》共24篇。写作《野草》时,鲁迅处在精神极度苦闷、彷徨的时期。鲁迅的作品中深浸着悲观绝望的凝重。《野草》大多描绘梦境、潜意识,具有强烈的神秘、恐怖、甚至鬼魅的气氛。鲁迅曾称他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的小花”。《野草》借助梦幻、潜意识、象征等超现实的手段传达他黯淡的情绪和受苦的感情,宣泄他生命里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以及传达希望的微弱讯息。以下将通过部分散文诗探讨《野草》中绝望和希望的矛盾,便于学生理解作品。

《秋夜》是《野草》诗集中的第一篇。园中的一切都有着象征意味。后花园中的枣树是希望的象征,负载着作者的理念和深爱。夜空、星星、月亮、恶鸟是黑暗或者绝望的象征。而小粉红花们“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小粉红花与诗人是有着美好善良的心愿,无力与恶势力抗争的弱者的象征。枣树则是以凌厉的攻势还击凛秋,使其不得安宁。它的存在是对黑暗与绝望的否定,透露着正义与希望的讯息。在这个花园中,两组意象激烈地对立:梦幻与现实,乐观与悲观,希望与绝望。作者不愿回到枣树做的“小粉红花”的梦中,是因为希望处在黑暗与虚无的绝境,前路茫茫。《影的告别》是一篇“影”的自白。“影”是作者的真实写照。“影”处于两难选择的尴尬境地:黑暗会吞并“我”,光明又会使“我”消失。这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露,处于光明与黑暗、过去与未来、绝望与希望之中,在两难的选择中绝望地迷失。作者一面意识到黑暗与绝望的“虚妄”,另一面也无法获得更多的希望。《墓碣文》中“我”与墓碣及墓中尸体、复活的尸体的对立,是作者对内心黑暗与虚无的更深刻的剖析。作品中形与灵的再次对立是作者要找寻出灵魂黑暗与虚无的根源。“我”与灵魂的第三次对立,是在“我”无法回答灵魂的询问,而要离开时,死尸突然开口似乎传达出一种绝处逢生的希望。所不同的是“影”最后选择了独自远行,沉没在黑暗之中,带有浓厚的悲观失望情绪。“灵”的笑傲毁灭,“形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形”只有无奈地逃离虚无和绝望。《死火》中,借梦幻中的人和“死火”的对话,用冰与火、红与白、冷与热、生与死、绝望与希望的对比构筑了一个充满两难张力的冷异瑰奇的艺术世界。“我”用体温把“冰火”唤醒,而“冰火”面对的是比在冰冻中昏迷更加糟糕的境地。无论“冰火”选择走出冰谷还是留在冰谷,结局都是毁灭。和“影”不同的是,“冰火”选择了更为积极的牺牲:“那我就不如烧完了”。李欧梵认为《影的告别》、《死火》、《希望》等诗篇是诗人矛盾心情的反映:诗人一方面是消极的、抑郁的;另一方面又悖动不安地要求行动。按照诗中矛盾的逻辑,这行动又终将导致死亡或绝望。《过客》中塑造了一个“困顿倔强”百折不挠的意义之探索者的形象。这一形象是鲁迅的自喻,是他在大孤寂和绝望中上下求索的精神写照。对于探索者来说,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绝路,而身后留下的却是一条生路——希望之路,路就是探索者的希望和意义。

《野草》的创作主体穿越生存虚无,企图自我拯救的生命努力可谓艰苦卓绝。鲁迅先生不断踯躅于希望与失望之间乃至陷入绝望的深渊却又偏向这些绝望抗战,他在绝望中寻求希望的企图与不懈的努力,让“死火”跳出“冰谷”,并让过客继续行程,这正集中表达了他的人生哲学:“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鲁迅的这些哲学,来自于人生经历的生活磨砺,来自于改革热望与冷漠现实的尖锐矛盾,来自于他对自己孤独寂寞命运的深刻感受。从这种人生哲学中解读《野草》的其他篇什,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野草》,更直接地掌握《野草》中鲁迅的精神,也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中国最为孤独又最为崇高的灵魂的心灵悸动。

参考文献:

[1]徐麟.鲁迅中期思想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鲁迅.鲁迅小说散文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篇10:鲁迅《野草》读后感

当我读到”这种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的时候,我体会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感受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启迪人们:在困难面前不要悲观叹气,要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一切阻力,奋然向上。这时,令我想起了暑假里的一件事…

暑假的时候,火辣的太阳在天空中照耀着大地,风儿也好像在跟我们玩捉迷藏似的,躲得无影无踪。想学自行车的我马上从家里推出自行车学起来。

我先用手把车头抓得紧紧的,再用一只脚跨过车身,踏上踏板上,还未坐稳,忽然车身向左一晃,车子和我一起倒在了地上,同时我发现我的腿也很疼,把裤子卷起来一看,发现腿上长了一块”大青苔“。我坐在旁边的石阶上想:人家骑自行车就可以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还能做急转弯呢,我呢,连骑都不会,真丢脸!忽然,我的耳边响起老师的话:面对困难不要悲伤,千万不能半途而废。我立刻走到车子旁边,充满信心地骑上了车,小心翼翼的踩了半个圈,我高兴极了,谁知,车头又开始左摇右摆了,不幸的事情总是发生在我的身上,我的脚卡在了自行车轮子上,幸好我眼疾手快,用双手撑在地上。我还是不服气,从地上爬起来,又继续骑。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下午,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还学会了急转弯呢!

篇11:鲁迅《野草》读后感

温室里的花朵似乎比野草更加美丽,但野草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却更为人赞赏。

野草和盆花,有着不同的精神。在生活的道路上,人也一样。

篇12:鲁迅《野草》读后感(范文)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多次为鲁迅所称引,不妨看作是《野草》全书的大纲,倘置换为鲁迅自己的说法,则是: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凝聚着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以后思想上处于彷徨时期对人生、对人的存在价值、对中国文化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深沉思考。在鲁迅生命最痛苦的时候,“五四”运动高潮后的回落、“新青年”阵营的裂变、统治阶层的专横和欺压……一系列社会的矛盾让鲁迅陷入消沉抑郁的海洋、感受心灵苦闷的煎熬。黯淡的情绪和痛苦的情愫孕育了《野草》的诞生。这部作品是鲁迅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方式同痛苦作“绝望的抗战”而催生的小花,是他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心泉所化成的艺术瑰宝,是一部“心灵斗争的记录”。鲁迅以他不可模仿的艺术才华,将自己微妙的感觉、情绪,难以言传的心理、意识,复杂万端的心态与情感,愤激与焦燥,感伤和痛苦,苦闷与彷徨,探索与追求,溶入这丛野草之中,从而把内心的痛苦转入《野草》,这是他建立在精神死亡之海上的墓志铭。他的一生就是这样以绍兴人那一碗黄酒垫底的生命底气,以来自尼采权力意志哲学的那一派野力,绝望、反抗绝望、坚持绝望。这种绝望的坚持尤其艰忍。殷海光先生曾说,鲁迅既感觉到了生命的虚无,又要在为虚无的压迫下致力于求索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新生之路。这是一个极大的悖论。更痛苦的是鲁迅在求索民族新生之路上又是这样四处碰壁。这样的鲁迅我们可以把他描写成一位举着盾牌的战士,盾牌的后方是生命的虚无,盾牌的前方是出路的虚无。战士要博击的是双向的虚无。这种战斗就尤其惨烈。这样的鲁迅才是一个够味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才配称中国在二十世纪的精神高峰。

鲁迅毫不讳言现实在他看来乃是实有的黑暗与虚无,却又认为,不是没有可能从反抗中得救。他一面揭示生存的荒诞与生命的幽黯,一面依然抱着充沛的人文主义激情,这是他高出许多存在主义者的地方。他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野草》的低沉阴郁、桀骜不驯,体现出彷徨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作者孤愤苍凉的心情,是作者真实的灵魂袒露;是追寻生命意义却感到死亡的悲怆时的焦虑;是独自与黑暗搏斗的直面真相的勇气,是在无路之处走出路来的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野草》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激越、明快、泼辣、温润,它都具有;但是更多的是深沉悲抑,迂回曲折,神秘幽深。作者表现的主要是一种悲剧性情绪,它源自生命深处,许多奇幻的想象,其实都是由此派生而来,因此,最富含热情的语言也都留有寒冷的气息,恰如冰的火,火的冰。《死火》中描写死火:“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纤结如珊瑚网,”《野草》的语言,正是那青白背景上的无数张开而又纠结在一起的红艳的珊瑚枝。

篇13:论鲁迅《野草》的模糊性

关键词:鲁迅,意象,模糊性

勃兰克斯指出:“文学史, 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 是一种心理学, 研究人的灵魂, 是灵魂的历史。”[1]鲁迅的《野草》, 就是他的一段“灵魂的历史”———“我不过一个影, 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 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阴暗之间, 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2]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 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 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3]

“我先前以为人在世上虽没有任意生存的权利, 却总有任意死掉的权利的。现在才知道并不然, 也很难适合人们的公意。可惜我久没了纸笔, 即有也不能写, 而且即使写了也没有地方发表了。只好就这样地抛开。”[4]

有谁的心灵经受如此剧烈的矛盾冲突, 以及为摆脱这种矛盾、阴暗所付出超常的焦灼、痛苦、拷问、挣扎和反抗。鲁迅正是这样的人, 他“在自身试验”“黑暗”, 《野草》就是他“真诚地, 深入地, 大胆地看取人生”后“吐露本已、”的“至诚之声”。

屠格涅夫指出, 在文学天才的身上, “重要的是生动的、特殊的自己个人所有的音凋, 这些音调在其他每一个人的喉咙里是发不出来的”。[5]鲁迅“个人所有的音调”有孤独、苦闷、矛盾、虚无等独特性。

中国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从根本上实现了民族文化模式和深层心理结构的巨大变迁。而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鲁迅, 在确定自己启蒙者位置的时候, 内心是复杂的。他以自己全部的人格承担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命中注定的心灵痛苦.以自身的复杂性验证了中国民族文化心理变迁的艰难和曲折。《野草》是鲁迅心理世界发生重大震荡的产物。他在这部作品中完成了自己心灵探索的曲折历程, 他的文化选择具有更为悲怆和痛苦的色彩, 而这种文化选择又有力地制约了他的创作心理。

艺术创作是一项充满痛苦与欢乐的复杂精神劳动.它要求艺术家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审美对象中去, 进行心灵的自由想象和艺术超越, 以建构自己完美的艺术世界。鲁迅在创作《野草》时, 就是用心血浇铸, 把自己燃烧在里面。然而这种火不全是燃烧在地面, 而很多是地火, 是奔涌的岩浆。

关于《野草》, 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过:“因为那时难于直说, 所以措辞就很含糊了。”并在该文中称《野草》中的作品“大半是废驰的地狱边沿的惨色的小花。”1934年10月9日, 他在致萧军信中又表述过自己对《野草》的看法:“我的那一本《野草》, 技术并不算坏, 但心情太颓唐了, 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

正因为这样, 鲁迅在揭露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时, 常常用了模糊性的手法, 使《野草》具有了浓郁的诗歌韵味。

这种模糊性的表达, 作者不仅表现在意象上, 还表现在语句上。

1意象的模糊性

弗洛伊德认为, 艺术家之所以深刻地不同于精神病患者与梦幻者的地方, 就在于他们能把个人的本能和冲突的种种表现升华, 塑造成动人的形象:“像任何其他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一样, 他从现实转开。并把他的全部兴趣、全部本能冲动转到他所希望的幻想生活的创造中去。”《野草》就是作者对自己苦闷心理抑制、宣泄、追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艺术升华。

意象是散文诗情思感兴的载体, 是散文诗创作构思的核心, 对意象的寻觅和创造贯穿于散文诗的形象思维的始终。《野草》有着令人目不暇接的生动然而模糊的意象、从《野草》第一篇《秋夜》开始, 鲁迅就表现出对黑夜的极大关注, 黑夜成为《野草》的重要意象。于是我们听到了“夜半的笑声”, “猫头鹰的不祥之言”;看到了“鬼眼的天空”, “彷徨于无地”的“影”。

这些原本大家熟悉的、正常的意象,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 变得陌生、模糊、怪异。

雨果在论及莎士比亚的天才时说:“愈是深入生活, 怪诞、惊奇愈是正常现象。”鲁迅正是以其模糊、怪诞的意象引人深思。

鲁迅把自己最深重的苦闷、孤独、颓唐和虚无通过一系列意象表现出来。《野草》意象具有颇浓的象征色彩, 意象有作为梦幻、寓言、隐喻等而存在。《野草》从《死火》到《死后》一连七篇都是用“我梦见自己……”开始的, 它有一个幽深莫测、奇诡难名的梦意象的世界。在这个梦的世界里, 生死睽隔和人鬼界域被打破了。在《死后》, “死在道路上”的“我”“只是运动的废灭, 而知觉还在”;在《墓碣文》, 死尸从坟中坐起, “口唇不动, 然而说———”;在《死火》, “死的火焰”被“温热”“重行烧起”;在《狗的驳诘》, “我居然被狗驳得狼狈而逃;在《立论》, “我”得到的“立论的方法”竟是没有是非、没有立场的“哈哈论”。这些梦境如同斑驳的世界, 既怪异又模糊, 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野草》还有寓言意象, 其中一些与梦意象有叠合, 如《狗的驳诘》和《立论》等, 以独立形态出现的寓言是《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不过, 鲁迅写作不限于“在近旁观察”, “遵循规矩”摹真写实, 而是高扬主体意识, “居高临下, 驾驭一切”, “按照他本性的法律创造”[6], 在《野草》形象地揭示和表现了“完全另一个世界, 另一种世界秩序, 另一种生活制度”[7]。这“另一个世界”与现实世界情理共通, 真假难辨, 但有时又模糊不清, 令人迷惘。

隐喻的特征是直接用喻体代表本体, 被比喻的对象不点明, 诱导接受者由表层意义进入作品的深层意义。《野草》总是通过在场的人、鬼、兽、物等的活动、变化的具象来隐喻或象征不在场的思想情感, 这些隐喻物或象征物往往具有怪异、模糊等特征。

2语句的模糊性

鲁迅在《二心集〈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谈到:“因为那时难于直说, 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读者在阅读鲁迅作品时, 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填补未定点和空白。

鲁迅的文章中大量运用了比喻、借代、象征、暗示、反语、衬托、隐喻等手法, 用了很多“曲笔”的表达式, 增强了文章的模糊性及诗歌韵味。

1927年4月, 鲁迅在广州经历了国民党反动派继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的广州“四·一五”大屠杀, 在他亲历和目睹这场空前的血腥屠杀后的第11天, 愤然写下了《题辞》, 因为环境所迫, 难于直说, 也为了表达的曲折含蓄, 许多语言压缩凝练到了极点。如《题辞》开篇写到:“当我沉默的时候, 我觉得充实, 我将开口, 同时感到空虚”。这种模糊性很大地传达, 隐藏着无限的诗情, 作者复杂矛盾的心境, 被赋予诗的表达方式。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 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 我对于这腐朽有大欢喜, 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作者用内容相互关联的并列句式, 将生命时光的逝去, 生命的价值与执着于现实斗争的关系, 加以艺术的暗示, 因此, 一个曾经为真理而拼搏的战士, 他生命的死亡与腐朽乃更证明生命的真实存在与充实这一哲理, 也就得到了深刻而幽曲的阐释。

在《求乞者》中, 关于周围的环境, 文中有如下描述:“微风起来, 四面都是灰土。”其中“四面都是灰土”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结尾作者再次强调:

“微风起来, 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灰土, 灰土……

…………

灰土……”[8]

在这四行文字中, “灰土”出现了四次, 省略号也出现了四次, 作者这种欲言又止, 含蓄曲折的表达, 不正是寄希望于读者, 希望能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与思考?

鲁迅那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在《影的告别》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作者通过一个奇特的艺术形象———“影”, 委婉而含蓄地抒发了他当时的彷徨、踌躇的痛切凄婉的心情。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 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 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9]

“黄昏”与“黎明”各自有着独特性, 然而作者却说“我不知道”, 且“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远行”, 把一些清楚明白的事物、事理故意写得含糊其辞, 正是在这闪烁其词中, 作者的深意得到了充分阐释, 读者也在这种模糊语句的领悟中, 审美联想插上了翅膀, 体会到了一种朦胧美。

作为文学家的鲁迅, 不仅仅是作家, 他更是一名战士, 一名大无畏的、睿智的战士。在《这样的战士》中, 作者热切地呼唤“这样的战士”, 并在开篇就发出了“要有这样的一种战士”的热切呼唤。然而“这样的战士”, 投枪击中的“只有一件外套, 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经脱走……”[10]

“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 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11]

“这样的战士”勇敢、坚韧, 充满智慧, 不畏敌人的所谓的“慈善家”、“学者”、“君子”等伪饰所迷惑, 然而最终他刺中的却是“无物之物”, “只有一件外套”, 而“无物之物则是胜者”。这种模糊性极大的语句, 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

难怪鲁迅写作《野草》时说:“我的意见原也一时不容易了然……此外或者还有什么道理, 自己也不甚了然。” (《两地书·二四》) 鲁迅深知艺术的奥秘, “未尝将心里的话照样说尽”, 欣赏“婉而多讽”, 不满“辞气浮露, 笔无藏锋。“旨微而语婉”也促成了《野草》意象的模糊。从意象生成这个层面来看, 《野草》呈现出诡谲、朦胧的风格。当然《野草》的朦胧风格还通过语言诗化等方面来创造, 关于这点需要另文展开论述。

参考文献

[1]勃兰克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M].张道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鲁迅.野草·影的告别[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3]鲁迅.野草·希望[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4]鲁迅.野草·死者[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5]米·赫拉普钦科.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

[6]雨果.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短曲与民谣集序[M].人民文学出版社.

[7]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M].佟景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鲁迅.野草·求乞者[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篇14:浅析鲁迅《野草》中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野草;时代;象征;哲学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182-03

一、梦与现实的距离

(一)《野草》中梦境与现实的描写

以梦境来参与现实生活,在《野草》中很常见。其中有九篇是写梦境的,也就是大多以“我梦见”为开头的。这许多梦魇给《野草》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增添了悲凉、深沉而朦胧的美。鲁迅用了现实和梦境的真实与虚幻的特点来写他自身对当下发生的政治事件的感受与思考。正如他在《〈野草〉英译本序》中所说的“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所以梦中的所见所思亦真亦假。《失掉的好地狱》中“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寒的野外,地狱的旁边”与鬼魂战斗,“地下太平终究只是假象,只有经过炼狱般的战斗才会真正实现‘地下太平”[1]。《影的告别》中那迷离恍惚的影,以及影的阴森森的细语,和那真真假假的梦的情调是非常和谐的。在影、黑暗与光明的关系里,鲁迅是这样描述的“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1]这种扑朔迷离的关系让“影”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地方,“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独自远行,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如果说《影的告别》中“影”是深沉而忧郁的,那么在《好的故事》中这个故事是美丽、优雅、有趣而且分明的。因此在这美的故事的影中,即使影成为碎片“我也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1]等作者抛下《初学记》看见的却是昏暗的灯光……即使现实是昏沉的夜,“我”还是能看见这一篇好故事,这是有寄托的心灵,也许在这篇好故事中,梦离现实只差一步。《死火》完全是写虚幻的奇遇,“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却碰见了死火。这一冰一火形成鲜明对比,在水火不容的境地里,要么烧完要么冻灭。最终死火选择燃烧完毕,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样的梦里,作者试图通过死火的选择来比喻我们现实中做的选择—是战斗还是偷生,虽然艰难但又不得不做出选择。

《狗的驳诘》让人完全感受不到这是一个梦,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人民生活艰苦,革命路途遥远。作者梦见狗反诘“不敢,愧不如人呢!”这种人不如狗的耻辱人怎么能够忍受?然而在现实中想想却也是实情。这样看似荒唐的梦又实实在在印在人的脑海中。这种讽刺让人深思。而文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更带给人真实的体验。同样寓意的还有《立论》一文,冰冷的幽默、在真话与谎话之间,世人宁愿听谎话也不愿听真话,因为“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这已经是约定俗成了。作者要将“我”与一个“小学生”合而为一,借助虚写“我”不是一个小学生,但作者又要写小学生请教立论的方法,而结果却是“阿哟,哈哈派”才既不说谎又不遭打,嘲笑虚伪的世俗人情又无法改变的无力感油然而生。在《墓碣文》《死后》两文中,作者梦到了坟、死后,这种阴冷的基调适合在梦中。死对人来说是可怕的,要使死人在死后还有感觉就得倚仗梦。可梦中的故事又恰恰是现实的写照。作者让梦境中的死尸从坟中坐起,说出“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凸显作者反抗现实的精神。在《颓败线的颤动》中的梦不是一次完成的梦而是断而再续的。“我”续着残梦,不但是为了表明事件的推移和流逝,而且由于“我”面对着一个过于冷酷和绝情的人世,由于老女人的遭遇太重太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使“我”连梦见都不忍!老女人与她的丈夫、女儿这样的家庭在社会上随处可见,作者通过家庭生活的艰难与其不幸的遭遇让人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

(二)对梦境与现实的沉思

通过对《野草》中有梦的文章进行简短的分析,不难看出鲁迅对梦幻与现实有深刻的思考。人生如梦,这里的梦是残忍的、冷酷的。因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就是这样,即使想方设法把梦变美好,也只是徒增伤感,过大的落差会加剧人的失落感。因此鲁迅营造的梦是灰色的,是可以让人反抗、斗争的。只有自己改变,才会看到明天。梦是一个虚幻的词,而对于作者来说这虚幻却是那么的真实,以至于人们不禁怀疑究竟是怎样的现实才能令梦境也如此的冷酷。这也是作者令人深省的地方,在那个王纲解纽的纷乱时代,中国人怎样才能独立自强,这是作者留给我们的问题。积极的反抗、战斗态度是必须的,不能再让无为、中庸的思想把大众侵蚀。就像在《野草》题辞中说的“生命的泥委弃在地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1]作者既希望要有野草一样顽强的精神但又憎恶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这种矛盾的心理来自对现实残酷的不忍。如果遍地都是野草那么将意味着我们所生活的土地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到了黑夜笼罩的境地。谁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所以只能让梦境显得更加残酷,才能强大内心的承受能力。这是作者对梦与现实独特的理解之处。也体现了《野草》独特的哲学思想,不用对比,无需反差,只要实现梦与现实的平行来激发人们的斗志。

二、生与死的抉择

(一)《野草》中生死观的历史意义

在鲁迅的《野草》的题辞中,有这样一段话“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我对于这腐朽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1]这让我们了解他对生、死的看法。生与死相互依托,不可分离。然而在生与死之间又必须做出选择,并且想清楚怎样生或者如何死。这并不是一个对立的命题而是可以相通的。在《墓碣文》《死后》两文中死到生的扎个过程,“我”无法回答死尸的问题,“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我”不知道死后还会变化,“几个朋友祝我安乐,几个仇敌祝我灭亡。我却总是既不安乐,也不灭亡地不上不下地生活下来,都不能负任何一面的期望。”死与生是紧紧相随的。如何选择生的方式,如何选择死的方式都将影响以后的人生道路是战斗还是平庸。

《野草》的诞生时间大致在1924年至1927年之间,是“五四”浪潮退出的几年间。上文提及的生死有多重意义。历史地看,笔者更倾向于生死是针对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对古老中国改弦更张、脱胎换骨的理解。封建中国已经死去,迎来的是民主的中国。这样理解《野草》的生死观是从整个时代背景下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脉络的剖析。折射到每个普通的人民身上,《野草》中的生死观是民众思想新陈代谢的的变化。有变化才有发展就像生死一样。虽然残酷但却真实。一成不变只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气。这也是“野草”顽强生命力的展现。这种生死观的历史意义在于引导浴火重生之后的道路。死是对生有意义的存在,是一种悲壮的色彩。

(二)《野草》中生死观的现实意义

当下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着选择,鲁迅的生死观的现实意义是是积极的,他给人以改变的机会。过去的已经死亡,现在的就是重生。我们都随时可以选择重生,只要自己下定决心与过去的自己挥手告别,那我们的生命就像野草一样“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死亡而朽腐。”[1]这就是重于泰山与轻于鸿毛的区别。坚定的信念,生的灿烂死才能无憾。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与死得其所的灭亡是野草的韧性,“野草”这一意象显示了由生到死由复死回生的生命过程。野草虽然不起眼但是整个生命是精彩的。做人就应该有这样的魄力。假使我们能够体会鲁迅的生死观并得到启发,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惊喜,这种惊喜是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反抗。

散文诗《野草》的个人色彩比较浓厚,诗言志、诗言情是古代诗歌的两大特色。《野草》既抒发了作者之志也抒发了作者之情并且都具有极强的即视感。当下性意义深刻。正如上文所说对于个人来说,此散文诗集的现实意义是激励人堂堂正正做人而不是做一个奴性十足的人。《野草》中讽刺了虚伪的人,虚伪的当权政府,呼吁做一名斗士绝处逢生创造新未来。这对于“五四”浪潮退却后社会上出现的苦闷、忧郁的氛围注入了活力。社会是由每个独立的人组成,如果每个人都改掉奴性的性格,那么社会风气也会随之改变。反过来说,如果社会上有带头作用的知识分子率先做出表率作用并且引导大众那么社会风气也会改变。这样的生死观是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值得思索。“野草”生死、死生的对立依存的关系正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顽强的生命力一样可以让大众对现实多一点信心。

三、绝望的抗争

(一)绝望抗争的荒诞感

《希望》一文中,作者阐释了希望、绝望与寂寞的关系。“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希望抵抗不了绝望,尽管这希望也充满寂寞。在青春年华正当时,我们的青春被这令人绝望的生存境况所消耗。即使满怀希望却迷惘于不知是何种希望,就只是一味的想相信未来会更好。正如“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同行!”这种滑稽的荒诞感令人陷入无所适从的状态。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怕,在绝望中也有希望同行,即使不知道这希望是什么,只要前进、战斗就行。就像在《这样的战士》中“要有这样的一种战士...但他举起了投枪。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但他举起了投枪!”就算是没有接触过投枪的文人只要有决心,有希望,在这绝望之境中也会拿起投枪战斗,就要有这样的战士。到了《淡淡的血痕》中,作者讲到“目前的造物主,还是一个怯懦者。”他去为怯懦者设想,而在几片废墟和几个荒坟中有淡淡的血痕,人们都在这其间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于是,叛逆的猛士出现。“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醒,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作者在这里充当一个启蒙者的角色,让人类在绝望中苏醒,不能沉醉其中,让他们希望,着希望便是叛逆的猛士,为人类一起在绝望中战斗,一起反抗并前进着。《野草》中的战士形象便是这样的勇敢、坚韧。战士就要战斗,这种战斗的精神是支撑怯懦者的支柱。有了中坚力量便有了战斗的动力。“野草”虽然没有经历过培育,但在风吹雨打中已经形成了坚韧的性格,就像战士一样,随时会爆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并在适当的时间内绝地反击。虽然荒诞但却是种努力的姿态。

就像《堂吉诃德》一样,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堂吉诃德与风车作战的场景有人说他荒唐有人却为他的执着而感动。正如《野草》中对绝望、希望与战斗的态度一样,看似荒诞却是真真确确的存在的。这种绝望与希望互存的荒诞感是对现实残酷的讽刺,面对啼笑皆非的世态,只能用荒诞的态度积极的面对。这既是自嘲也是他嘲。

(二)绝望抗争的“积极入世”意义

上文所阐述的《野草》中的几篇文章中的主题主要是对希望、绝望、猛士等意象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了别样的希望,也就是经历绝望然后战斗,看到希望。也就是《野草》独特的哲学意味即“积极入世”,这里的“积极入世”是在苦难的中国国土上不再做一个麻木不仁的奴性的人而要做一个敢于战斗勇于牺牲的坚强的人。打破万马齐喑的社会局面,警醒“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自私自利的人们。绝望的抗争有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野草》中这种互相依存又互相斗争的哲学意蕴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曲折感和对未来的希望。

无论是多么残酷的现实,都要选择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绝望中战斗。这就是《野草》的哲学。分清梦与现实,看透生死轮回,做一名战士执着战斗,直到“好的故事”的到来!

四、结语

《野草》具有多重性,笔者所论述其中的哲学思考主要来源于文本分析,其鲜明的主题从各个散文的题目便能得知。无论是梦与现实的转换、生死观还是绝望的抗争,每个主题都暗示着在“五四”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现状的反思并注入作者的态度,即无论前途多么艰险,都要时刻准备着战斗。只要心中有对未来希望,即使梦中的现实同样残忍,也会像一名战士一样战斗到最后。在淡淡的血痕中,会有后来者继续这样的希望然后战斗。这种积极战斗的精神比起懦弱者的奴性更有价值。对当下的个人与社会也有借鉴意义,积极面对社会,面对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对于社会,要有一个明媚的希望引导个人。

参考文献:

〔1〕姜涛.鲁迅文集[M].北京:线装书局出版,2013. 264,249,258,247.

〔2〕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3〕乐海峰.路漫漫其修远——论《野草》研究的时代性特点[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01).

〔4〕杜方智.鲁迅的“反抗哲学”——佛文化与《野草》研究之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02).

〔5〕吴小美.论鲁迅《野草》的思想[J].兰州大学学报,1963,(01).

〔6〕李玉昆.论《野草》的“绝望的抗战”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04).

上一篇:好玩的沙滩作文下一篇:看战狼观后感800字作文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