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鸣登上联合国讲台

2024-05-03

黄鸣登上联合国讲台(精选7篇)

篇1:黄鸣登上联合国讲台

黄鸣登上联合国讲台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下属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14届会议近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因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推广的巨大成功,有着“能源替代呐喊者和实践者”称号的黄鸣先生,在大会上用英语做了题为<中国太阳能工业革命启示录>的`发言,他报告的中国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推广的经验和“能源替代模式”,引起与会各国300多位代表的高度关注.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太阳能英文刊名:SOLAR ENERGY年,卷(期):“”(3)分类号:关键词:

篇2:黄鸣登上联合国讲台

职工读书年征文活动

我是一个民办转公办的小学老师,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从第一次登上讲台到现在已经27年了。回首这个春秋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不禁感慨万千。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一开始我心中不禁有些忐忑。幸运的是,学校各位领导和许多老师对我的工作给予很多的关心和帮助,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我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经过多年的真正的教学实践,我获取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

作为一名新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根据以前在学校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和在实习学校的实习经验,我为第一堂课的开场白花了不少心思。我想给学生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因此,为了与学生们拉近距离,给他们留下亲切感,本着亲近学生,作学生的朋友这个心态,我上了几天课,后来渐渐发觉学生们在课上和课后的表现越来越差。学生们变得肆无忌惮,有点不怕我了。学生们把我对他们的客气当福气了,觉得我比较好说话,比较好欺负。有些学习不踏实的学生开始抄作业,甚至不交作业。有时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教育之后,也不见什么效果。至此,我才发现我一开始的决定是错误的,毕竟理论和实践是有差距的。现在我认为一开始就要对学生严格,不能和学生保持太近的距离,而应该以教师的威信来压住他们。毕竟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保证。同时,教师的威信还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

在教学方面,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一开始我的心中是忐忑的。上课前备的再熟的课,当真正当着学生们的面讲出来的时候,总会出现语无伦次,上句不接下句,中间停顿等现象。经过这一个月的磨练,我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板书等正在逐渐成熟,逐渐优化。同时对一些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的知识,在备课组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我也掌握得更细致、更完善了。

虽然这一个月的时间并不长,我还是总结了一些教学方面的经验。我认为保证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是认真备课。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于是我经常请教有经验的教师,经他们点拨后,我会将每节课的重难点的教学设计得比较完善,目的是让学生好理解。其次是重视课堂的教学。辛苦的备课归根到底还是为上课作准备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充实,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活泼,并且每天都以愉悦、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舒适的氛围。在讲课过程中,我留心注意学生的反应,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注意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同学进行课后辅导,特别是他们没有弄懂的知识点和题目。同时,我对后进生经常进行鼓励,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是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认真用心学习和领会。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领悟,都能收获到很多东西,最大的感觉就是我没有老教师讲得细致、透彻。教育发展要求老师一专多能。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陈老师发挥了她的特长,把管理班级的特色定位在 “活动育人” 上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走近他你会发现,他的工作作风是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是脚踏实地、尽职尽责,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每项工作都是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他把自己学到的班级管理经验与学校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促使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他总是用最真诚的爱去关心学生,以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塑造一个个孩子的美好心灵。“把孩子交给陈老师,我们放心”这质朴的语言就是家长对该老师教育工作的最大肯定。在班级管理中,他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孩子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他坚持以德育为首,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并能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德育考评量化评比,强化班级管理,取得良好效果。他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贯穿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中。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热爱学生。给我们的学生多一些爱心,关心,责任心,宽容心,细心等。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潜移默化,让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与老师的接触,用心体会,从中感悟。其次是献身教育事业。教师被誉为“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教师献身精神的真实写照。我是一位平凡的教师,要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最后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一位优秀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社会满意的教师。争取在最短的工作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总之,从教以来,他带的班班风正、学风浓、质量高,连年来被评为先进班集体,他本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教学方式、管理学生的方式,对困难学生的辅导等方面多下功夫。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准备着。我会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用愉快的心情应对每一天的工作。希望今后我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社会满意的教师。

姓名:陈得豪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镇长宁完全小学

联系电话:手机:

*** 住宅:

2794351 :

篇3:第一次登上MBA讲台

刚走出航站大楼, 一眼就认出了早早候机的黄院长。虽说从未谋面, 一股异样的感觉让我们的心碰撞在一起。

“你是刘总吗?”

“你是黄院长?”

笑颜相对, 双手紧握, 相见恨晚, 却又似久别重逢。

“刘总是第一次来赣州吧?”

“是。想象中的江西理工大学应该在南昌, 预订机票时方知在赣州。”

“许多人都是错把西湖当西施, 这是特意给你准备的赣州指南, 刘总有空的时候翻翻, 了解了解赣州!”黄院长热情、细致、周到。

“黄院长, 明天听课的是哪些人?”我直奔主题。

“三个三吧。三成企业家、三成机关公务员、还有三成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

一旁陪同的边博士来了个善意的提醒:“刘总, 这个班上的美女可是些辣妹子哦!有时候老师讲得兴起时, 她们往往会打断你的发言, 提出一些怪怪的问题, 你可得有思想准备啊!”

一番话在我心底掀起波澜。MBA班的学员, 有理论有实践, 思维活络, 还“铁齿铜牙”!我想,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上了这个“炮台”, 就得“战斗”到最后一刻。哪怕是砸了锅, 我也得把铁卖出去。

边博士送我们到酒店房间, 要看我明天讲课的幻灯片。助手小胡打开电脑, 显示屏上“走进管理的‘心’时代”一行舒体字映入眼帘。

“嗯, 题目不错!特别是这个‘心’。王阳明最早提出‘心学’, 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

边博士毕竟是从学海中趟过来的, 细腻中见睿智。他点击着鼠标, 翻看着一个个案例。

“刘总, 你的这些小故事挺新鲜的, 一定会受到学员们的欢迎!今天就这样, 你们早点儿休息, 明天早晨8点30分开课, 12点左右结束;下午2点开始, 5点半左右结束。”边博士重复了一遍讲课时间, 起身告辞。

躺在床上, 我一遍又一遍在盘算:这七八个小时需要讲多少话、讲多少个案例, 提纲能讲多长时间?就是对自己放心不下。“这样的交流也不是第一次了, 只是时间长一些罢了。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我暗暗宽慰自己, 刻意不再去想讲课的内容, 干脆数数催眠……

迷糊中一觉醒来, 一看才3点10分。我一骨碌爬起来坐到桌前, 准备另一条主线的话题。因为我明白, 任何时候, 不管做什么, 都要用心思考, 有备无患, 才会多成功少失败。

走进校园, 我宛若步入知识的圣殿。在MBA报告厅的讲台上, 红底黄字的欢迎标语鲜亮耀眼。我走上讲台, 面对几十张陌生的脸, 打开了我的话匣子。

“走进管理的‘心’时代, 这是我30年来的实践拾零, 大家不要用放大镜、显微镜, 更不需要‘人肉搜索’。我这个人, 文不像秀才、武不像兵将, 在这个讲台上是‘穿着皇帝的新衣’, 赤裸裸地和大家交流。谈人力资源管理, 谈激励员工, 不管讲得好坏, 我只求不招来‘瞌睡虫’, 给大家多少带来些启发吧!”

短短一个开场白, 拉近了我与学员们的距离, 也放松了我自己。

“我的家乡普通话大家能听懂吗?”

“能听懂!”

“谢谢!那就好!今天我当一个义工, 所有讲课费全部捐献给本校贫困学生……”

一阵掌声打破了寂静的礼堂。

“心力管理, 说到底就是心的呼唤、力的聚焦。换位换心, 注重的是员工心智模式的培育。”我不慌不忙抖出肚子里的“包袱”。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说过:每块木头都是座佛, 只要去掉多余的部分;每个人都是完美的, 只要除掉缺点和瑕疵。这句话对一个人的成才是绝佳的诠释。你要成‘佛’, 不能满足自己是一块好木头, 还要去除自己这块木头‘多余的部分’, 这个‘多余的部分’就是缺点和瑕疵。你不能怕伤筋动骨、怕痛怕痒, 如果你害怕并忌讳别人‘去除’, 又不愿意自我改造、重塑, 你是成不了才的, 你还是‘木头’、‘木材’, 你不是人才!”我一字一顿, 加重语气。“哗……”又是一阵掌声。我站起身, 双手合十, 向大家致谢。

“刘总,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

正当我全神贯注地谈如何挑战自我这个话题时, 一位家电销售连锁公司的蔡总, 向我提问。

“刘总, 我有一个和你相似的经历, 曾经是某局的中层干部, 下海经商10多年, 如今打造了赣州最大的家电销售连锁企业, 还有房地产开发等业务。为什么我们奋斗了十几年, 现在的后来者才两三年就有超越我们的势头, 你怎么看?我该怎么办?”

“蔡总, 你拼搏10多年, 打造了属于你的‘航母’, 你成功了, 应该高兴。昨天你的成功走的是一个‘圆’, 你走得比别人远, 半径走得更长, 所以你画出了一个大‘圆’, 不仅找到了成功的大门, 而且大胆推开了门、走进了门。而现在的后生, ‘初生牛犊不怕虎’, 学习你、琢磨你、挑战你、赶超你, 他们走的是一个线段, 是捷径。这个功勋章里也有你的一半, 你还不高兴吗?至于明天的路怎么走, 送你一句话:‘冷水洗头, 热水洗脚’, 认准目标, 坚持走下去, 不要怕路远!祝福你!……”

又一次热烈的掌声, 让我的心与学员的心碰撞在一起。

第二天一早, 黄院长亲自开车陪同我们去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参观。

“刘总, 这是红军第一渡, 这是红军第一山, 这是红军第一桥……”

黄院长将那曾经发生在这块红色大地上的故事娓娓道来。

我沉浸在那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篇4:登上联合国讲台的下岗嫂

在中国的河南省南阳市,一个下岗嫂受到这句话的启发,从无到有地做起了馄饨生意,不仅把中国家庭主妇都会做的馄饨做成了像麦当劳的汉堡包一样风靡全国的食品,还受到联合国的邀请到联合国讲“馄饨经!”

下岗嫂的儿子吃不起麦当劳

2001年秋的一个下午,伴随阵阵下课铃声,三五成群的小学生从河南南阳市的白河桥头的小学鱼贯而出,穿着相同的校服的他们走到校门之外,等待着他们的却是不同的世界。

孤零零站在校门外等了一阵的30岁下岗嫂徐晓恩看到儿子后,绷紧的脸上绽出了笑容,她上前一步拉住儿子的手,快步从小轿车、摩托车流里逃一般地走了出去。

南阳市街头和中国其他城市一样,大商场专卖店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看在徐晓恩眼里却别有一番心酸。她和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大多普通中国公民,兄妹好几个,能够念完高中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找到一份工作已经不错,等到结婚生子家庭负担沉重的时候,他们又无一例外地遭遇到下岗。

1998年,27岁的徐晓恩也被卷入了下岗大潮之中,直到2000年7月,她才好不容易在朋友介绍下到一家专门出售当地土特产的商店做营业员,积累了一点本钱,深知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的她雄心勃勃准备单干。2001年初夏,在孩子的启发下,她拿出家中所有的积蓄,又借遍亲朋好友凑够了4万元钱,买了一个“儿童充气跳跳床”放在南阳市白河桥头旅游区南头做起了生意,没想到,才干了两个多月,学校一开学,她的生意就争转直下。

而一天早上,她的生意遭到灭顶之灾。有关部门通知她,她的充气床影响了河道改造,要被取缔。

一眨眼间全部投入就打了水漂,第一次创业不成还欠了一屁股债,站在儿子的学校外面,每一位家长的摩托车、小轿车都是对徐晓恩的莫大刺激,她不敢抬起头来,今后怎么办?难道一辈子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下去?

和徐晓恩一样拉着孩子走路回家的家长还有好几个,这让徐晓恩心里稍微感到了些安慰,但是走着走着,那几个家长径直走进了路旁的麦当劳里,原本正和徐晓恩儿子谈得兴高采烈的几个同学都欢呼一声,不无得意地回头问“我们要去麦当劳,你不去吗?”

徐晓恩顿时僵住了,她哪有钱让儿子去吃麦当劳?一低头,她看到儿子正眼巴巴地望着窗明几净的麦当劳,顺着仓皇视线看过去,徐晓恩看到了靠窗的孩子手中的麦当劳玩具。

徐晓恩心里一酸,眼泪掉了下来,懂事的儿子看到妈妈哭了,赶紧给她抹眼泪,并用稚气的声音说:“妈妈,您别难过,我其实一点不喜欢那些玩具,我知道以后您一定会给我买更好的。”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一位站在麦当劳门口哭泣。的衣着简朴的中国母亲。但是鸡腿汉堡的浓香和门口那个红黄相间的小丑,却像烙印一样牢牢嵌进了徐晓恩的脑海中。

当徐晓恩收拾心情准备再次创业时,她选择了餐饮业,起初她只是想做一个成功的小店主。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是棵常青树,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个被过度开发的行业留给后来者的空间也越来越窄。2002年6月,徐晓恩顶着大太阳把南阳市的店面几乎跑了个遍后发现,南阳市的餐馆行竞争非常激烈,大到酒店小到卖米线的到处都地。

苦恼疲累的徐晓恩沮丧地坐到一个馄饨摊前不想站起来,午饭时间,心头压着重债负担的她却连一碗馄饨都难以下咽。眼看着听馄饨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不得不给别人挪了挪地方的徐晓恩豁然灵光一闪,为什么不开一家馄饨店?

徐晓恩的头脑飞速运转起来,南阳没有专营馄饨的小店,只有几个外地人推着车子卖馄饨,发展空间比较大,同时,馄饨适合男妇老幼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需求,且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一碗馄饨,徐晓恩吃了一个多小时,当她放下碗筷时,她已经打定了主意。

几天,徐晓恩软缠硬磨将父母用来防老的1万元钱全借出来,毫不犹豫地以每年4000多元的租金,在繁华的工业路选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门面,又准备购置做馄饨的设备。亲友们包括丈夫在内都不放心,但徐晓恩胸有成竹:“你们放心,这次投资我一定会成功。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就算万一失败,最坏的状况无非是捡垃圾,我认了!”

掷地有声,徐晓恩的馄饨店开张了

最初的日子里,徐晓恩和任何一个小店店主一样,专注于搞好小店的生意,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笑脸欢迎顾客,凡是她能够想到的主意、能够注意到的细节,她全部都去做。

但并不是一百分的努力就能得到一百分的回报,馄饨店的生意从第一天开始就非常清淡,熬到第三十天,徐晓恩挺不住了,她一算:亏了将近1000元钱! 这样下去,不但别想赚钱,反而又要增加新债,她趴在馄饨店的桌子上只想哭!

愁过了,徐晓恩逼自己跳出原有的思维圈子,站在更高一点的地方去思考,为什么已经这么努力地去做了,结果却并理想?是不是从大方向上就做错了?

晚上回家,徐晓恩十分恳切地向毕业于西安石油学院营销专业的丈夫求教。听完亏损额以及徐晓恩的努力后,丈夫觉得,做生意一定要有个明确、新颖的经营理念,否则根本就只能靠天靠运气吃饭,这很危险!

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徐晓恩,仿佛天生就有一种做生意的灵感,听丈夫这么一说,她恍然大悟,那么多的商店,怎么才能让食客一眼看到自己的店?肯定是要有特色。

说干就干,徐晓恩想清楚了,馄饨只是受那些夜生活丰富,头天晚上喝了太多酒的人欢迎,每天早上几乎无人问津,多数人更青睐隔壁的牛肉拉面。原来一般人都有“早饭要吃好”的观念,而上班工作的人更是看重早餐的营养,显然一碗普通的素馄饨是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的。了解到这一点,徐晓恩迅速调整馄饨的馅料,并请教营养专家,研究出了二十多种荤素搭配的馄饨,还开发出一种她本人最满意的——“多维馄饨”。

从那以后,工业路的这家名叫“巧味馄饨”的店前,每天人流如织。常常有人如数家珍地说着徐晓恩店里的馄饨,请三五好友来到店里,尽兴品尝。

可是,就在两个月以后,当一些熟客转车来到“巧味馄饨”门前时,却发现店门紧闭,连招牌也不见了。好好的生意,徐晓恩为何不做下去了呢?

要把中国的馄饨卖到全世界

事实上,徐晓恩从来没有忘记2001年9月的那天,自己和孩子站在麦当劳门口哭泣。每天晚上,当她关掉店里的灯摸黑走到外面,在“哐当”声中拉下卷闸门,带着一身的疲累往家走时,她都会望望路旁那间宽敞明亮,在孩子们心中代表着快乐、时尚和高档的麦当劳。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徐晓恩对

麦当劳和肯德基十分感兴趣。作为一个30岁出头又不够时尚的少妇,她分不出麦当劳和肯德基有什么区别。在她眼里,这两家的汉堡包都是面包里夹上一块肉几片生菜,再加点酱。但为什么就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却在中国各种城市里到处落地开花,还卖得那么贵,更不可思议的是,年轻人还纷纷以进去吃一顿为乐。难道它的味道真的那么好?以她不多的经验来说,她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一定有些别的东西让麦当劳和肯德基充满魅力。

因为留意所以有所发现。这期间徐晓恩从报纸杂志里了解到,原来肯德基门前站着的那个老爷爷,人生曾经比她更失败,一直到60多岁才创业成功;而她无意中看到麦当劳前掌门人吉姆坎·塔卢波的一段话后,更下定了关掉小店重新创业的决心。

那段话是这样的:“美国任何一个乡村老太太都会做汉堡包,但她们做的汉堡只能自己吃,而我做的汉堡包能卖遍全球。”

徐晓恩十分激动。她面对的情形不就是这样的吗?中国大多数家庭主妇都会做馄饨,而自己一定要让自己的馄饨像麦当劳的汉堡包一样,卖遍全国,全世界。

关掉小店后,徐晓恩又一次挑选地址,在仲景路上重新租了店面。她把目标对准了白领。

目标对准白领,首先是意味着就餐环境的优雅。她这次新开张的店里,不仅墙壁雪白,还在墙上用彩喷喷出一个圆锥形餐桌图案,上面摆满各种馄饨的原材料样品,“鸡丝青菜馄饨”的旁边是一眼就能看见的鲜亮亮的鸡肉和绿油油的上海青……

白领们吃惯了有高汤的大餐,徐晓恩不惜成本,把自己的馄饨汤改成了精心熬制的高汤。

新店重新开张的头一天晚上,累了大半个月的徐晓恩面对锃亮的厨具和冒着袅袅白气的汤锅,心里既紧张又宽慰。她只是中国十几亿人口里一个普通的下岗嫂,但是几十年前,地球另一端那个穷困潦倒一生的老爷爷站在某一家的厨房时,他不是也没有想过自己做的汉堡包将来会遍布全世界吗?谁又能断定,她这个下岗嫂,就不能让中国的馄饨也卖遍全世界呢?

这次徐晓恩可以说是“一炮而红”,巧味馄饨的花色和口味征服了那些起初只是被广告和优惠吸引的顾客。很快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馄饨店的客流量猛增了好几倍。

生意实在太好了,店门前的空地上每天都停满了小车,一直排队排到了马路边。南阳周边县城的书记县长们每次到市里开会,都会让司机把车拐到这里捎点馄饨回去和家人分享。有的食客花十几元的出租车费,也就是为了品尝一碗几元钱的馄饨!

徐晓恩的名气也越传越远,她相继在仲景路和建设路又开了两家规模更大的分店,并招聘了十多名工作人员。

下岗嫂要到联合国讲“馄饨经,他说:想发财就去万通商联找优质礼品供货商!”

树大招风。做馄饨的技术很好学,看到徐晓恩的生意这么好,很多人纷纷效仿。一夜之间,徐晓恩的巧味馄饨店附近冒出了很多家馄饨店,从前经营米粉的店子也换个牌子卖馄饨。

这些小店的馄饨在原材料上偷工减料,成本比巧味馄饨低得多,定价也低很多,有的甚至打着“巧妙馄饨”、“巧巧馄饨”之类极其相似的招牌,也卖“鸡丝青菜馄饨”,连累巧味馄饨名声受损,徐晓恩的生意大打折扣。

生意的下滑让徐晓恩心惊。但是她不慌张,她想,美国任何一个乡村老太太都会做汉堡包,但只有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汉堡包卖遍全球;做馄饨的人那么多,但只有能够做到让馄饨成为一种文化的人才会赢到最后。

那时徐晓恩每月的收入近万元,她不再是只能站在麦当劳外流泪的母亲了。她带着儿子到麦当劳,看他玩耍,给他买儿童玩具。她发现,那些玩具其实很简单,但儿子却视若珍宝,还非常自豪地拿去给同学看。事实上,麦当劳和肯德基整洁统一的氛围和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处处给人正规高档的感觉,前去消费的人都能感到,在这里消费是高级的、舒服的、有面子的。

认识到这点后,徐晓恩开始树立自己独特的店面形象,将三个店面的装修风格统一化,还让丈夫设计很多独特的招贴画,连每一个小摆设都斟酌了又斟酌;服务员的着装也是她亲自统一定制的,她还要求员工上班时使用规范用语。这样,顾客一走进店内,就会感受到“巧味”馄饨鲜明、独特的文化品位。

很多突发事件才是最考验人的。一天晚上11点钟,一个女孩来买馄饨时,店内馄饨刚好全部卖完了,其他两个分店也没有存货。小姑娘急得不得了:“我姑姑常年在深圳打工,明天很早就要走了,听说你家馄饨做得好,她一心想吃一碗正宗的巧味馄饨!”

徐晓恩立即问清了小姑娘的地址和她需要的馄饨种类,微笑着告诉她:“小妹妹,你先回去陪你姑姑,等我把馄饨做好给你送去。”小姑娘半信半疑走了。

半个多小时后,徐晓恩真的把做好的馄饨亲自送到小姑娘家中,这让她们一家人十分感动。她们不知道,为了这小小一碗馄饨徐晓恩和店里的服务员可花了不少功夫!本来一句“很抱歉”也同样可以应付过去的小事,徐晓恩却要坚持做到最好。因为她非常清楚,每一个顾客都是需要用“心”去对待的。

正因为清楚这点,徐晓恩深知做事来不得一点“巧”。2003年春,一位客人吃完饭后将一个装有20万元存折和4000元现金的公文包遗忘在了店里。徐晓恩立即根据包内合同书上的甲乙双方电话打了过去,很快就找到了失主。失主感激不已,坚持要现金酬谢,被徐晓恩婉拒,她说:“我们‘巧味馄饨’,‘巧’的是‘口味’,永远不会玩巧的,这是我们的诚信和服务!”

一席话,说得那位失主和店里的顾客热烈地鼓掌。

2003年11月的一天’徐晓恩邀请顾客参与店里新口味的品尝,请他们提意见。一个参加品尝的人一言不发地品尝完后,突然说了一句:“你这个评价搞得比麦当劳还正式,难怪生意这么好,我真是服了!”

一直站在旁边默默听取意见的徐晓恩,心情激动难抑。她明白自己相比麦当劳还差很远,但有了这句话的鼓励,她也多了一份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当上中国式“麦当劳”之母!

2003年12月,徐晓恩在南阳市宛城区环城乡净土阉村成立了南阳市巧味馄饨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占地1000多平方米,有员工200多人,还拥有一台日产1000公斤速冻馄饨的设备和四台送货车,到2004年底,徐晓恩的连锁分店在南阳市已经有了13家,在河北、陕西、辽宁、安徽、福建等省也有了30多家分店,统一产品配送,统一定价,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的方法,让徐晓恩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短短的两年时间,徐晓恩的公司已拥有固定资产300万元,产口“巧味馄饨”也进入了国内大型超市和酒店,2005年8月20日,徐晓恩又分别在香港、广州建立了两家加盟店。

2005年10月23日,徐晓恩收到联合国发展项目管理人、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项目委员主席Kemal-Dervis先生寄来的邀请函,邀请她在11月7日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国际小额信贷年峰会,而从全国总工会有关人士得知,徐晓恩是引次受联合国邀请参加国际小额信贷年峰会的唯一一名中国代表和发言人。

篇5:黄鸣登上联合国讲台

2001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伴随一阵下课铃声,三五成群的小学生, 从南阳市白河桥头小学大门口鱼贯而出。站在校门外等了一阵的徐晓恩,看到儿子后,憔悴的脸上绽出了笑容。她上前拉住儿子的手,快步从小轿车和摩托车的缝隙间穿了过去。

1998年,27岁的徐晓恩下岗了。2001年初夏,为了改变生活拮据的境况,她拿出家中所有的积蓄,又东拼西借凑够了4万元,买了一个“儿童充气跳跳床”,放在旅游区做起了生意。没想到,才干了两个多月,学校一开学她的生意就急转直下。一天早上,有关部门通知她:跳跳床影响河道改造,将予以取缔。眨眼间,4万元打了水漂,创业不成还欠下了一大笔债。

和徐晓恩同行的几个学生和家长并没有径直回家,而是兴高采烈地跨进了路旁的麦当劳,其中一个女孩得意地回头问徐晓思的儿子:“你不来吗?”

徐晓恩顿时僵住了。她哪儿有钱让儿子吃麦当劳?看到儿子眼巴巴的样子,她心头一酸,眼泪掉了下来。懂事的儿子看到妈妈哭了,赶紧给她抹眼泪,并用稚气的声音说:“妈妈你别难过,我其实一点也不喜欢吃麦当劳。”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没有人注意这位衣着朴素的母亲。但是汉堡包的浓香和门口那个满脸堆笑的小丑,却像烙印一样牢牢嵌进了徐晓恩的脑海中。

当徐晓恩整理心情准备再次创业时,她毅然选择了餐饮业。

他只想做一个小店主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是棵常青树,正因为如此,种这种树的人多如牛毛。2002年6月,徐晓恩顶着太阳把南阳市几乎跑了个遍。也没有能确定自己到底要开办什么餐馆。一天中午,疲惫的她坐到一个馄饨摊的凳子上就再也不想站起来了。一碗馄饨摆在面前,她连一点食欲也没有。眼看着吃馄饨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摊主忙得不亦乐乎,徐晓恩眼前突然一亮:能不能开个馄饨店?

她的脑子飞速运转起来;南阳只有馄饨摊,却没有专营馄饨的馆子;馄饨适合男女老幼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且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

这碗馄饨,徐晓恩吃了一个多小时,当她站起来时,创业的主意已经确定了。

回到家,她把用来养老的一万元钱全拿出来,接着就毫不犹豫地以每年4000元的租金租了20多平方米的门面。亲友们包括丈夫都在心里打鼓,但徐晓恩胸有成竹:“你们放心,这次一定成功!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就算失败了,最坏无非是去拣垃圾,我认了!”

馄饨店就这样开张了。第一天的生意非常冷清。没关系,慢慢知道的人多了,生意就会好的。可是到了第30天,徐晓恩一算,竟然亏了1千元。这还了得,她当时的感觉只想哭。

当天晚上,徐晓恩十分恳切地向丈夫求救。丈夫毕业于西安石油学院营销专业,听完妻子的诉说后,他认真地给她讲了一堂“营销课”。

别看徐晓恩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她悟性特别好。“对,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她暗下了决心。

说干就干,第二个月她增加了馄饨的品种,荤素搭配,外带多种凉拌小菜。这一变果然凑效,她的“巧味馄饨”店前,天天人流如织,生意异常火爆。

可是,两个月后,当顾客来到“巧味馄饨”门前时,却发现店门紧闭,连招牌也不见了。好好的生意怎么就关门了?

出人预料的变化

原来,徐晓恩从来没有忘记她在麦当劳门口掉泪的那一幕。每天晚上,当她“咣当”一声拉下卷帘门,带着一身的疲惫往家走时,都会对路旁那间宽敞明亮的麦当劳望上一眼。说实话,这时的徐晓恩,还真的不知道麦当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弄不清麦当劳与肯德基有什么区别。更让她不可思议的是,都是两片面包夹一块肉,居然卖得那么火,这里面一定有它的诀窍。

只要留意,就会有所发现。徐晓恩从报纸杂志上看到,肯德基门前站着的那个老爷爷塑像,人生经历比她更坎坷,一直到60岁才创业成功。而麦当劳前掌门人吉姆坎·塔卢波的一段话,在徐晓恩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那段话是这样的:“美国任何一个乡村老太太都会做汉堡包,但她们做的汉堡包只能自己吃,而我做的汉堡包能够卖遍全球。”

徐晓恩心头一震,她联想到自己的生意。馄饨,不也是中国任何一个家庭主妇都会做的吗?我为什么就不能像麦当劳那样,也把馄饨卖出点名堂?

眼光远了,往往决策就会出入预料。她果断地关掉了小店,重新选址租了一个店面,她把目标对准了白领市场。

新开张的店,干净、舒适、优雅,一炮走红。“巧味馄饨”征服了白领顾客,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客流量猛增了好几倍。没过多久,徐晓恩又开了两家规模更大的分店。

一定把品牌做大做好

树大招风。看到徐晓恩的生意这么好,很多人纷纷效仿。转眼之间,南阳街头冒出了许多馄饨店,其中不乏偷工减料、压低价格,甚至故意混淆店名的手段与徐晓恩竞争的人。

徐晓恩并没有慌张,她继续把馄饨的质量、服务的水平和就餐环境往规范、高档的方向推进。她要让顾客感到:在这里消费是一种享受,也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她先后开发出“七彩馄饨”、“多味馄饨”、“滋补馄饨”等多个品种,重新设计了独特的店面形象,并将所有分店的装修统一化。店内每个角落的装饰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服务员的着装是她统一定制的,服务用语也是统一规范的。顾客一进门,就会感到“巧味”与众不同的文化品位。

用“心”对待每一位顾客,是“巧味”的一大特色。一天深夜快打佯时,一位女孩来买馄饨,店内馄饨刚好全部卖完了,其它两个分店也没有存货。小姑娘急得不得了:“我姑姑常年在深圳,明天就要走了,她现在特别想吃一碗正宗的巧味馄饨!”徐晓恩微笑着告诉她:“小妹妹,你先回去陪你姑姑,等我把馄饨做好就给你送去。”小姑娘半信半疑地走了。半个多小时后,徐晓恩把馄饨亲自送到小姑娘家中,这让她们一家人十分感动。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徐晓恩还经常邀请顾客参与店里新口味的品尝,请他们提意见。一位顾客一言不发地品尝完后,突然说了一句话:“你这个品尝活动搞得比麦当劳还好,难怪生意这么火,我真是服了!”一直站在旁边默默听取意见的的徐晓恩,心情激动难抑。她明白,自己离麦当劳还差得很远,但有了这句话的鼓励,她就有信心做得更好。

2003年12月,徐晓恩在工会组织提供小额贷款的支持下,成立了南阳市巧味馄饨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占地1000多平方米,有员工200多人,还拥有1台速冻设备及多辆送货车。到2004年底,徐晓恩在南阳市的连锁分店已经有13家,在河北、陕西、辽宁、安徽、福建等省也有了30多家分店。这些分店统一配送、统一定价、统一形象、统一管理。同时,产品“巧味馄饨”还进入了许多超市和酒店。2005年8月,徐晓恩在香港和广州建立了两家分店。

篇6:未来教育家登上讲台

这些来自西部乡村的年轻人,是2007年启动的首批免费师范生中的一部分。杨永坤想起3年前,温家宝总理对自己和同学们的嘱托。那天在学校的英东学术会堂,杨永坤就坐在总理背后,听他阐述穷人教育学。他记得温总理还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

然后,是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让第一次来到北京的杨永坤感到振奋。虽然在填报免费师范生前,他从未想过当老师,但是,温总理的一番话,一种国家教育的未来寄托于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这一幕发生在2007年9月9日,第一批1.2万名免费师范生刚刚走进全国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开始本科生活。温家宝总理专程来到北师大,看望这里的近500名免费师范生。

温总理热切地希望,在他们中间可以出现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在另一所接纳免费师范生的部属院校——东北师范大学,校领导更是表示,这是一个教育家工程。

如今,这些未来教育家们终于开始走上讲台。而短短一段实习经历,已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即将面对的挑战和艰辛。

同时,如何在毕业前最后半年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安排制度,也将对这场教育实验的成效产生决定性影响。特别是在中国新一轮教改启动的背景之下,如何借助这支精锐部队取得突破,当成为决策者思考的问题。

来自大山和偏远村落的年轻人

杨永坤生活在昆明东北部的一座小城嵩明,一家4口以务农为生,家庭经济状况在当地算是一般。虽然在中学时从未考虑过上师范,但是在填报志愿那一刻,因为北师大的响亮名声,他选择了这所学校的免费师范生。

这并不是他最心仪的选择,但因为提前录取,他进入北师大政治系。

对于杨永坤的同学段家荣来说,免费师范生则是上大学的唯一选择。在他的家乡,云南楚雄市中山镇法鲁谷村,四面环山,每年全家收入不到3万元,还有个妹妹要念书,很难为他凑齐外出上学的学费。

2007年,他考了楚雄市第一名。市教育局有人通知他,有一个政策上大学免学费。他家没有电话,这个消息是由姑爹转述的,问他要不要去。

段家荣说,那时他就了解免费师范生入学前要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

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他没有其他选择。

杨永坤则告诉本刊记者,他在填报志愿时对上述政策一无所知。直到拿到录取通知书,他才从信函里附带的“四方协议”中第一次了解到免费师范生的权利和义务。不过入学后,杨永坤发现自己并不是唯一“不了解政策”的人。

生物科学系的周姗在被录取后才知道要从教10年,她“有点傻眼了”。她说,在填高考志愿时,班主任给她的说法是,先做两年的中学老师,之后想做什么都没问题。

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所讲师赵萍也表示,在2007年的第一批免费师范生中,一些学生的确是在没有弄明白政策的情况下,“误打误撞”进入了免费师范生行列。

不过,无论初衷如何,在北京最初的日子里,光环照耀着这些来自大山和偏远村落的年輕人。段家荣说,每次温总理来学校或者发表讲话,就觉得自己这个群体还是很受重视。

而另一些复杂的感觉也很快降临。

一名学生的实习经费达到8 000元

一年级结束的时候,不少免费师范生的成绩都出现了退步,只有寥寥几个人排名在专业前茅。

其实,免费师范生中有不少是高分录取,也不乏地区高考状元。但是,根据免费师范生协议,他们不能出国、不能考研,于是有人开始逃课,有的甚至不参加考试。到了二年级,终于有人做出了退学的决定。

2008年夏天,本刊记者曾收到署名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问题调研组”的免费师范生现状调查报告。

这个由学生社团组织的调查报告说,一些免费师范生在简单的课程上无法及格,为此,他们甚至得到了开卷考试的照顾。在有些师范生单独成班的院系,干脆采取两套卷子的模式,以使免费师范生顺利过关。调查报告担忧地向未来发问:“到大三大四后,如果他们已经被安逸磨平了性格的棱角,是否还有足够的进取心去学习呢?”

段家荣说,非免费师范生总觉得免费生中的一些人不够努力。

为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校方经常请来教育一线的老教师、老校长与他们交流,开展一系列有关“理想、诚信、责任”的教育。

学校的确为了这些未来教育家费尽心机。

比如,为了解决反响强烈的缺少实践的问题,北师大将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由传统的半个月延长为半年,还在第六学期安排了见习。北师大教务处副处长李艳玲说,第一批免费师范生实习基地有52所学校,其中不少是为了确保他们的实习需求在今年扩充起来的,很不容易。

她告诉记者,北师大对免费师范生的实践学习,在设备上的投入就有1 000多万元。粗略估算,一名学生的实习投入经费就达到8 000元左右。

包括北师大在内的各所部属院校都专门为免费师范生设计了教学模块,力求保证这批学生的整体质量。

如何心甘情愿地完成使命

在整个学校内,免费师范生正在变得特殊。上述那份调查报告称,“回到自己的班级上,由于缺乏沟通,很容易造成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之间的隔阂。而由于经济、地域等方面的原因,更容易在自己的班级间形成小团体,从而阻碍班级的文化建设。”

这种缺失渐渐有所弥补。

在学校的种种努力下,免费师范生们逐渐融入学校和这座城市。

段家荣觉得,尽管目标不是特别清晰,但也要尽量严格要求自己。他说,毕竟北师大有那么好的资源,特别是到了三年级,因为有小道消息说免试读研需成绩排名在前30%,他和不少免费师范生开始奋起直追。

“这几年学校生活,经常是听到政策上的一点风吹草动,就相当焦虑和敏感。”段家荣感觉。不过,读研和就业等他们最关心的政策迟迟等到最后一年才有结果,唯一能够明确的是,他们须根据规定回到生源省份中小学任教。

对于曾经的市高考状元段家荣来说,回乡村工作的步履是沉重的。“我们乡镇30年就出了我一个考到北京的大学生。如果毕业后再回去,镇上人特别是读书的孩子会不会觉得,辛辛苦苦学习也没啥意思,在北京读完大学,还不是回到这穷地方教书。”

段家荣说,他离开家乡时,乡亲的期待他在大城市里“飞黄腾达”,现在要回乡从教,让他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在他的记忆里,家乡学校最多的就是那些没上过大学、甚至没念过初中的代课老师,每月收入三四百元。他的初中英语老师一个月只挣280元。虽然具有奉献精神,但他们的教学水平很难提高,当地400个初中生只有二三十人能考上高中。

即便是正式教师待遇也非常低,每月只有1 000多元,不及外出打工。“如果还是这种待遇,基本留不住好老师。”他有些惆怅。

对于肩负着提高整个家庭生活水平重任的段家荣来说,这是最现实的压力。他下定决心,如果回家教书,“就在村里承包林地搞农业经营,至少证明读大学后的能力和其他年轻人不是一个等级。”

杨永坤则有些自信:“免费师范生在就业中得到了很多重视。”他说,过几天云南最好的中学校长要来北师大,他打算和他们聊一聊。

为了应对免费师范生就业问题,北师大将这一工作从院系移交给就业指导中心。现在的情况是,各省出台细则的进度不一。一些偏远省区的教育厅迟迟不出政策,就业指导中心也没法协调。

对于全国1万多名免费师范生来说,就算不考虑地区政策差异,他们的就业前景也会有些难题——尽管政策要求免费师范生都去中小学工作,但他们就读的专业却并非都适合中小学、特别是西部地区的非城市中小学。比如,在西北某部属高校,一些人在学习“食品加工”专业;在东北和西南的学校,则有日语、俄语免费师范生。此外,还有心理学、学前教育以及可能更适合到教育主管部门任职的教育学。

从北师大已落实就业的免费师范生来看,大部分人都通过“双向选择”签到了家乡省会城市的重点中学,这样只要在10年中抽出两年去偏远地区支教即可。许多地方的政策也很宽松,两年的农村任教时间可以分为4个学期分散进行。

一旦赶不及“双选”,就需等待生源地按政策规定安排就业,其中有可能是去最偏远的师资紧缺地区。

“现在要协调两方面的关系,不能完全让学生奉献,也不能让学生单纯追求个人利益,需要不断平衡。很重要的一个前提是让大家心甘情愿地去完成这个使命。”赵萍说。

“国家想让我们到西部地区,提高落后地区教育质量,意图是好的,大部分人也认同。但从内心来讲,谁都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待上10年。”段家荣表达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矛盾心情——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并不单纯是因为教学条件和待遇,最担心的是去了以后没有深造的机会。很多偏远地区的学校没有书刊、网络,很难赶上知识更新的节奏。

特殊的“旁听生”

在大四开学不久,杨永坤背着行李,来到位于北京南郊的一所学校实习。他说,自己对第一次正式站上三尺讲台充满了期待。

然而,他很快就陷入“无所事事”的状态,只能帮着指导老师改改作业,或者在各班级之间来回走动,做一个特殊的“旁听生”。两个月里,他只讲了7节课,其中4节课是在不同的班级讲同一内容。

北师大曾对免费师范生的实习情况做了许多硬性规定,最基本的一项就是“至少要讲十节以上的课”。

有些人的情况好些。比如在师大二附中实习的学生受到很多关照,甚至能讲上几十节课,因为那里很多老师都是北师大毕业的。

让杨永坤有些郁闷的是,他报到时学校并不知道他是免费师范生,直到实习结束的欢送会上,他的这个身份才被关注。

这让杨永坤感到失落。他原以为免费师范生这个群体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很高:他们时常与教育部高官座谈,今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还与8名北师大免费师范生到河北听课并座谈,这使所有免费师范生都有一种被特别关爱的感觉。

其实,为他们建立实习基地已经很难了。北师大一般通过地方教育局与地方中学签订实习基地共建协议。但在地方教育局那里就常遇这种情形:为什么我们要接受北师大的免费师范生?因为,当地也有师范学校,而这些学校的学生实习本身就是个问题。

同时,由于实习时间达到半年,也可能对实习学校的教学进度产生影响。

当然,更大的问题是如何改变现有的“教育规矩”。英语系免费师范生周英惠在实习时提出开展讲座,将自己在北师大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与高中生进行交流,结果被年级组否决——理由就是这种讲座会打扰教学进度,且对成绩提高毫无益处。

这让周英惠感到委屈:向高中生展示未来的大学生活,非常有利于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周英惠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的都是师范类专业。现在她却觉得,教师有被边缘化的感觉。她曾问一个高中班的学生想不想考师范,结果没有一个学生举手。

让周英惠尴尬的还有,家乡很多教师都劝她,千万不要回来当教师。一位中学老师告诉她,自己的很多学生高考成绩不如她,都去了上海等一线城市当白领了。

不过,实习经历还是使周英惠被推荐到乌鲁木齐的一所重点高中,并通过面试取代了原本已被录用的一名研究生。

这样,在半年之后,她将开始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与梦想。虽然有着些许普通年轻人的情绪和烦恼,但免費师范生们还是注定要去履行他们的使命和责任。

篇7:登上大学讲台的“90后”女孩

一位年轻漂亮的90后女孩儿走上大学讲台成为教书育人的园丁,大家对这位美女老师的成长之路产生了浓厚兴趣。

喜欢阅读,品学兼优全面发展

许董翔出生于1991年9月,父母因创业,每天十分繁忙,于是她稍大一点便被送到大连的大姨家,让大姨照顾着。

许董翔的大姨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家中书香气浓郁,大姨和大姨夫都特别爱读书,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许董翔渐渐也爱上了阅读,有时看到兴头儿上,大姨喊她都听不见。就这样,日复一日,到上学前,许董翔学到了不少知识,也记住了很多经典故事。

许董翔上小学后,在大姨的引导下,学习刻苦,成绩在班里始终名列前茅,同时学校举办的大小活动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且每次都有不俗表现,很快在同期入学的同学中脱颖而出,当选为少先队干部。

此后,随着参加校内外各类活动数量的增多,许董翔的性格越来越大方开朗,头脑越来越机智灵活,逐渐养成了积极向上的品格,深受学校领导和老师喜爱。

一次,学校所在区举行全区小学少先总队总队长竞选,校领导决定派许董翔参加。几关考核下来,大家的表现不相上下,这时考核老师出了最后一道题——模拟迷路后找家。

许董翔看着前面选手的表演,不断琢磨,一上台,迅速进入规定情境,她走到舞台中央,突然做了一个被什么东西绊倒的动作,起身回头一看,脸上顿时露出喜悦之色,她俯下身,边抚摸着绊倒她的东西边喃喃地说:“树桩啊!树桩!你虽然绊了我一跟头,但通过你的年轮我就能分辨出南北,找到回家的路啦!”许董翔的表演,构思巧妙,又融入了学到的知识,评委们看完频频点头,最终她在竞选中一举胜出,当选为区少先总队总队长,戴上了四道杠。

正是凭着这样一股精神头,许董翔一直品学兼优,快乐的成长着。

热爱表演,决心做一名有文化底蕴的艺术工作者

许董翔从小对表演特别感兴趣,看电视时遇到自己喜欢的节目总爱跟着学。上中学后,许董翔对表演的兴趣越来越浓,母亲来大连看望她发现她这一兴趣后,支持了她的爱好。

由于动力来自内心,许董翔学的认真,练的刻苦,几年下来不仅舞跳得曼妙飘逸,歌唱得悠扬甜美,主持也大气睿智,成了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孩。

许董翔的付出,为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上高中时,许董翔报名参加了“全国蒲公英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赛”。比赛中她沉着应战、稳扎稳打,一路过关斩将,总决赛时,以全场最高分夺得主持组冠军。

参加完“蒲公英大赛”,许董翔的不俗表现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一些专业艺术团体纷纷向她抛出橄榄枝。可许董翔却不为所动,一一婉言回绝了。她的反应大出母亲和大姨意料,她们不解地问:“你不是想走艺术这条路吗?怎么这么多艺术团体要你,你竟不想去啦?”

“妈、大姨!我是喜欢艺术、喜欢表演,但我更看重文化知识,我要做一名有文化底蕴的文艺工作者,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扎实,走得远!”

母亲和大姨一听,连连点头,坚决支持许董翔的决定。

就这样,尽管后来许董翔又参加了“活力之星”等大赛,但对文化课学习毫不放松,最终,以优异成绩完成高中学业,考入中国6大艺术院校之一的“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

勇闯银屏,志存高远,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

2009年盛夏,电影《我和父母》开始筹拍,因外景地选在大连金州新区,剧组到大连选女主角。当时许董翔正利用假期在一个表演培训班学习,她得到消息有些晚,剧组已从上千名报名者中选定了5名候选人。

这要在一般人看来,就打退堂鼓了,但许董翔却不放弃。当她得知几天后剧组要举办一次媒体见面会时,心里有了主意。见面会召开那天,许董翔瞅准一个机会,大胆毛遂自荐出演女主角。

她话音刚落,顿时雷到全场,一瞬间,所有在场的人向她投来异样的眼光。许董翔的举动,也引起了导演的注意,他仔细打量了一番许董翔,随即让她展示一下才艺。许董翔当众唱了一首歌,表演了一段印度舞,一切做的自然流畅,没有一点怯场之意。看完表演,导演吩咐有关人员将剧本拿给许董翔,让她第二天到剧组试戏。

面对这一好消息,许董翔回家后,把几十页的剧本认认真真看了数遍,时至午夜,台词和场景基本都印在了脑子里,接着她又按自己的理解设计表演,一直忙到清晨东方吐白。

许董翔如约来到剧组,导演拿出剧本问道:“第一场戏的台词你能记住吗?”“记住了,后面戏的台词也基本记住了,您考吧?”导演一听,毫不客气,翻开剧本随意找出某场女主角的一段戏,让许董翔表演。许董翔立即有声有色的表演起来。导演看着看着,脸上露出了微笑。表演结束,导演当场敲定:“女主角就是她啦!”

大学期间,许董翔一直在完成好学业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影视剧拍摄和各种综艺节目录制;应邀在江苏卫视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中与江苏台主持人李好搭档主持节目……她青春靓丽的形象,良好的表演才能,挥洒自如的主持,深受专业人士好评,也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不少圈内人士说她在荧屏和影视方面很有发展前途。

2014年,许董翔顺利完成学业,这时她已出演过两部电影的女一号,家人和很多亲朋好友都以为她毕业后会趁热打铁,步入影视圈或主持界,万万没想到,许董翔再次做出了一个出乎众人意料的决定——到大学教书。

大家纷纷劝她慎重考虑,她知道大家都是为自己好,每每坦诚地回答:“我从上学开始,参加了各种很多比赛,近几年游走在电视荧屏和影视剧组间,除了专业课外,很少有大块时间读更多的书,我想到大学这样的环境中,一边工作,一边为自己充电,争取像一些前辈那样,做一个既能教书,又能演戏的知识性艺术工作者。”

很快,许董翔开始搜集招聘信息,恰巧“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正在招聘台词老师,她二话不说立即报名应聘,最终凭着良好的综合素质通过层层考核。一些好友得到消息,纷纷称赞她是个“我的青春我做主的有志女孩”!

2015年许董翔正式登上三尺讲台,以全新的面貌继续演绎着自己的青春之歌,书写着绚烂人生,相信不久的将来,她一定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上一篇:学羽毛球作文500字下一篇:逛超市的乐趣记叙散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