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川端康成

2024-05-11

大学毕业论文川端康成(共11篇)

篇1:大学毕业论文川端康成

推动校长职级制改革,校长要做好“三个转变”

高密市康成小学郝其福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推行校长职级制已经势在必行,尤其是我们潍坊市,已经在此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作为校长,应该如何应对此次改革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思想上,管理方式上,和成长方式上三个方面做好转变,才能在校长竞争上岗,校长评定考核,校长成长等方面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的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起推动作用。

【关键词】 校长职级改革转变思想认识管理方式成长方式

陶行知先生说“往小里说校长关系成百上千学生的前途,往大里说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而实行校长职级制后,每个校长的级别不再与学校的等级挂钩,完全由校长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办学实绩来决定,不论你在什么类型的学校,也不论你在大学校还是小学校,校长的职级都必须用办学的实绩来说话。这个变化,就对校长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必然促成校长新的转变。对此,结合我们学校的办学实际,谈一下对校长职级制的认识,及其我们在推行校长职级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以期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一、推行校长职级制度,首先要求校长们做好“思想认识”的转变

1、校长要正确看待校长职级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行校长职级制后,校长面临竞争上岗的压力,且校长的待遇与校长的管理能力、水平、实绩和贡献挂钩,形成了“校长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流动能进能出”的动力激励机制,这就需要校长必须自觉、认真地学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深入了解上级政策的发展走向,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并努力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同时校长要不断有新的思路和追求,敢于否定自己的过去,追求新的成就。在取得了过去一轮竞争上岗优势的同时,关注即将到来的新的竞争,并且团结全校师生员工,拿出应对措施,不断深化改革,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

2、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职权和责任。推行校长职级制后,校长的职权更加自主,对副校长及其以下的领导干部有提名权和聘任权,这就需要校长合理运用手中的权力,真正的选拨任用一批“能管理、会管理、善管理”的中层领导干部,形成一个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领导班子,带领广大教职工抓教育、抓管理、抓质量、抓效益,切实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提供和谐的发展平台,推

动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二、推行校长职级制度,要求校长们做好“管理方式”的转变

1、要由制度管理过渡到用文化统领学校发展。我校在从特色发展到个性发展,从跨越式发展到内涵发展,再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更注重文化品牌的打造。杨小平老师的养成教育文化早已声名远扬。现在,王香兰老师的作文教学也正日渐成为我校的文化。“掘开生活实践源泉,引来作文兴趣活水”是王香兰作文教学法的主题理念。她的作文教学过程,没有强硬的灌输,没有强加给学生的烙印,而是像行云流水,像涓涓细流,泽润着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从中感悟真知,达到润物细无声,文以载道的自然境界。王香兰作文教学法的魅力,就在于从她的教学中,可以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深深的诗韵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2、校长的管理要接受广泛的民主监督。实行校长职级制后,校长代表学校校务委员会负责决断学校的人事权、行政管理权。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决断呢?这就要求校长充分做到三点:一是自觉接受教育局的考核,接受学校教职工根据德、能、勤、绩、廉情况进行信任投票的考核;接受教育局组织的评委会对校长综合素质的考查。二是校内时刻接受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对学校发展规划,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学校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学校教职工聘任,学校评优树先,教职工职称评定,教职工福利,学校投资建设等热点、焦点问题要由教代会表决通过。三是做好校务、政务公开。通过宣传栏,校园网站,公示栏,学校下发文件等形式,让教职工、学生家长充分了解学校的有关重大活动和重大决策,尊重他们的权利,发挥他们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热情,让他们在校长职级制度下有主人翁的意识。从而规范校长的办学行为和管理方向。

3、校长要坚持人性化管理。在我们学校,每学期都向教师子女赠送适合其年龄段的图书,鼓励教师子女多读书。每年的春节都为教职工的双方父母精选礼物,表达学校对老人的敬重之情。每年的元旦节日都给每一位教职工的对象寄贺卡。此外,每一位教职工及其亲属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了学校的关注,每逢教师及其直系亲人生病,学校都会派代表到医院探望。这就让教师时刻感受到学校 “家”的温暖,最终教师为“家”的发展就会自觉主动的尽心尽力了。

4、坚持“名师立校”的发展战略是教师管理的关键所在。学校的管理,归

根到底是人的管理。作为校长,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引领每一位教师成员,根据自身情况确立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教学研究方向,引导老师们找准自己的成长点、追求点和创新点;又要给老师们足以伸展的自由空间去发挥,为有创新能力和研究精神的老师“服好务,搭好台”,这样,才能推出名师,推出品牌,实现特色发展的目标。比如我校的王香兰老师,在她实践研究“生活化作文教学”时,我们特别注意在政策上为她松绑、减压,免查她的备课、作业批改等教学常规工作,允许她调整课程结构,允许她整合教材,并且不用常规标准评价她的改革,不管她研究成效如何,都让她挂靠学校最高教学质量评估分,这样她的后顾之忧没了,她的研究时间和空间有保障了,最终她的实验成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5、校长的职级制管理方式要迁移运用到教职工的管理中。实行校长职级制后,校长的待遇、地位完全由校长的自身业务能力和学校的发展情况决定,这就激励了校长为获取高的级别而不断努力,形成一种“爬梯子”式的成长方式,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而对于教职工的管理同样可以适用这种方式。对此,我们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也将班主任的工资按照三个档进行划分,期末根据班主任的总评估分,分三档兑现班主任费,这就极大的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三、推行校长职级制度,需要校长转变成长方式

1、校长应该主动加强学习,其学习渠道要多样化。或者走出去取经;后者坐下来利用假期读书读报,增长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或者深入课堂一线,深入教科研一线,钻研管理和学问;或者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管理论坛活动;或者充分利用教育局在“康成书院”网站中设置的“教育社区”读帖、发帖、投稿,同领导、名校长、优秀教师互相探讨交流。

2、要不断提升校长的成长境界。校长专业成长有三种境界:第一层次是合格境界,即校长具备了德、才、学、识等基本素质,能够治理学校。第二层次,优秀境界,即校长在具备前述四种基本素质的基础上,还在自己的工作经验中提升出一定的理性认识,形成了一定的办学思想,并在创造办学特色方面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管理措施和操作套路。第三层次,专家境界,即校长能够比较深刻地把握教育科学、学校管理科学,心理科学和一定的社会科学理论,形成系统的、有独到见解的办学思想,并在实践中努力创建办学特色和品牌。可见,校长的专

业化发展,需要校长不要满足于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而是要做专家型校长,做有追求,有办学特色的校长,我校自建校之日就把特色发展作为学校的发展基调,建校十年就形成了“生活化作文教学”和“养成教育”两个特色品牌,这是我们向第三境界进发的生动体现。

3、校长要通过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提高其政策的执行力。校长作为学校事务的核心决策者,是否具有号召力,是否能畅通其“政令”,直接影响每项工作的成效以及整个学校的发展进程。但这种号召力绝不是从地位上产生的,也不是权力所赋予的校长的。所以“校长命令”能否最大限度转化为学校师生的“共同愿景”,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了地位、权力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校长的人格魅力。对此,校长的成长需要校长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推行校长职级制后,校长只有做好以上“三个转变”,才能加快校长职级制的推行,才能更好的办好学校,才能教育好一个个孩子,幸福一个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篇2:大学毕业论文川端康成

2、 你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 ——川端康成 《雪国》

3、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未眠。 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有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活下去!” ——川端康成 《花未眠》

4、 即使靠一枝笔沦落于赤贫之中 我微弱而敏感的心灵也已无法和文学分开。 ——川端康成 《独影自命》

5、 死亡是拒绝一切理解的。 ——川端康成 《千只鹤》

6、 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 ——川端康成 《美的存在与发现》

7、 我们都是上帝之子,每一个降生就像是被上帝抛下... 因为我们是上帝之子,所以抛弃在前,拯救在后。 ——川端康成 《古都》

8、 黄昏的景物在镜后移动着。也就是说,镜面映现出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在晃动,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像,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世界。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火映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岛村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 ——川端康成 《雪国》

9、 这是一幅严寒的夜景,仿佛可以听到整个冰封雪冻的地壳深处响起冰裂声。没有月亮。抬头仰望,满天星斗,多得令人难以置信。星辰闪闪竞耀,好像以虚幻的速度慢慢坠落下来似的。繁星移近眼前,把夜空越推越远,夜色也越来越深沉了。县界的山峦已经层次不清,显得更加黑苍苍的,沉重地垂在星空的边际。这是一片清寒、静谧的和谐气氛。 女子发现岛村走近,就把胸脯伏在窗栏上。这种姿态,不是怯懦,相反地,在这种夜色映衬下, 显得无比 坚强 。 ——川端康成 《雪国》

10、 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川端康成 《雪国》

11、 罪责也许不会消失 悲哀却是会过去的 ——川端康成 《千只鹤》

12、 我仿佛只有脚离开现实,遨游于天空中了! 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 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 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持来就不会泯灭 ——川端康成 《不灭的美》

13、 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从姑娘面影后面不停地掠过的暮景,仿佛是从她脸的前面流过。定睛细看,却又扑朔迷离。车厢里也不太明亮。窗玻璃上的映像不像真的镜子那样清晰了。反光没有了。这使岛村看入了神,他渐渐地忘却了镜子的存在,只觉得姑娘好像漂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这当儿,姑娘的脸上闪现着灯光。镜中映像的清晰度并没有减弱窗外的灯火。灯火也没有把映像抹去。灯火就这样从她的脸上闪过,但并没有把她的脸照亮。这是一 束从远方投 来的 寒 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围。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 ——川端康成 《雪国》

14、 “这样的日子里连音色都不一样啊!”驹子仰头望了望雪后的晴空,只说了这么一句。的确,那是由于天气不同。要是没有剧场的墙壁,没有听众,也没有都市的尘埃,琴声就会透过冬日澄澈的晨空,畅通无阻地响澈远方积雪的群山。 虽然她自己并不自觉,但她总是以大自然的峡谷作为自己的听众,孤独地练习弹奏。久而久之,她的弹拨自然就有力量。这种孤独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 ——川端康成 《雪国》

15、 在遥远的山巅上空,还淡淡地残留着晚霞的余晖。透过车窗玻璃看见的景物轮廓,退到远方,却没有消逝,但已经黯然失色了。尽管火车继续往前奔驰,在他看来,山野那平凡的姿态越是显得更加平凡了。由于什么东西都不十分惹他注目,他内心反而好像隐隐地存在着一股巨大的感情激流。这自然是由于镜中浮现出姑娘的脸的缘故。 ——川端康成 《雪国》

16、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川端康成 《雪国》

17、 花开即死亡。 ——川端康成

18、 岛村把这间奇特的房子扫视了一圈。只有南面开了一个低矮的窗,但细格的纸门却是新糊的,光线很充足。墙壁也精心地贴上了毛边纸,使人觉得恍如钻进了一个旧纸箱。不过头上的屋顶全露出来,连接着窗子,房子显得很矮,黑压压的,笼罩着一种冷冷清清的气氛。一想起墙壁那边不知是个什么样子,也就感到这房子仿佛悬在半空中,心里总是不安稳。墙壁和铺席虽旧,却非常干净。 他想:驹子大概也像蚕蛹那样,让透明的身躯栖居在 这里吧。 —— 川 端康成 《雪国》

19、 我处在一种美好的空虚心境里,不管人家怎样亲切对待我,都非常自然地承受着。我想明天清早带那个老婆婆到上野车站给她买车票去水户,也是极其应当的。我感到所有的一切都融合在一起。 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来,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感觉甜蜜的愉快。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20、 船舱里的煤油灯熄灭了。船上的生鱼味和潮水味变得更加浓重。在黑暗中,少年的体温温暖着我。我任凭泪泉汹涌。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21、 但是,看上去她那种对城市事物的憧憬,现在已隐藏在淳朴的绝望之中,变成一种天真的梦想。他强烈地感到:她这种情感与其说带有城市败北者的那种傲慢的不满,不如说是一种单纯的.徒劳。她自己没有显露出寂寞的样子,然而在岛村的眼里,却成了难以想象的哀愁。如果一味沉溺在这种思绪里,连岛村自己恐怕也要陷入缥缈的感伤之中,以为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但是,山中的冷空气,把眼前这个女子脸上的红晕侵染得更加艳丽了。 ——川端 康成 《 雪国》

22、 凌晨四点,看到海棠花未眠。 ——川端康成

23、 一切艺术都无非是人们走向成熟的道路。 ——川端康成 《纯真的声音》

24、 秋天也是从脚心的颜色、指甲的色泽中出来的。入夏之前,让我赤着脚吧。秋天到来之前,把赤脚藏起来吧。夏天把指甲修剪干净吧。 初秋让指甲留点肮脏是否更暖和些呢。秋天曲肱为枕,胳膊肘都晒黑了。 假使入秋食欲不旺盛,就有点空得慌了。耳垢太厚的人是不懂得秋天的。 ——川端康成 《初秋四景》

25、 也许凡人都是弃儿,因为出生本身仿佛就是上帝把你遗弃到这个人世间来的。 ——川端康成 《古都》

26、 凌晨四点,发现海棠花未眠,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就要活下去 ° ——川端康成

27、 贫寒之中自有一种强劲的生命力。 ——川端康成 《雪国》

28、 这条乡间小径,铺满了落叶,壁峭路滑,崎岖难行。我下气不接上气,反而豁出去了。我用时候支撑膝头,加快了步子。眼看一行人落在我的后头,只听见林间送来说话的声音。舞女肚子撩起衣服下摆,急匆匆地跟上了我。她走在我身后,保持不到两米的距离。她不想缩短距离,也不愿拉开距离。我回过头去同她攀谈。她吃惊似得嫣然一笑,挺住脚步回答我,舞女说话时,我等着她赶上来,她却依然驻足不前。非等我起步,她才迈脚。小路 曲曲弯弯, 变得 更 加险峻,我越发加快步子,舞女还是在后头保持二米左右的距离,埋头攀登。重峦叠嶂,寥无声息。其余的人远远落在我们的后面,连说话的声音也听不见了。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29、 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 ——川端康成 《雪国》

30、 岛村不知怎地,内心深处仿佛感到:凭着指头的感触而记住的女人,与眼睛里灯火闪映的女人,她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大概是还没有从暮景的镜中清醒过来的缘故吧。他无端地喃喃自语:那些暮景的流逝,难道就是时光流逝的象征吗? ——川端康成 《雪国》

31、 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 ——川端康成

32、 以朋友相待,不向你求欢。 ——川端康成 《雪国》

33、 岛村感到百无聊赖。发呆地凝望着不停活动的左手手指。因为只有这个手指,才能使他清楚地感到就要去会见的那个女人。奇怪的是,越是急于想把她清楚地回忆起来,印象就越模糊。在这扑朔迷离的记忆中,也只有这手指所留下的几许感触,把他带到远方的女人身边。 ——川端康成 《雪国》

34、 自杀并不可怕,比自杀更可怕的是失望和厌世 ——川端康成 《美丽与悲哀》

35、 我在根底上是东方人. ——川端康成

36、 我这个二十岁的人,一再严肃地反省到自己由于孤儿根性养成的怪脾气,我正因为受不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感,这才走上伊豆的旅程。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37、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一位姑娘从对面座位上站起身子,把岛村座位前的玻璃窗打开。一股冷空气卷袭进来。 姑娘将身子探出窗外,仿佛向远方呼唤似地喊道: ‘站长先生,站长先生!’ ——川端康成 《雪国》

38、 我仿佛只有脚离开现实,遨游于天空中了! ——川端康成

39、 但他对这种奇妙的因 缘,并不觉得怎么奇怪,倒 是对自己不觉得奇怪而感到 奇怪。 ——川端康成 《雪国》

40、 黄昏时分,下了一场暴雨。巍巍群山染上了一层白花花的颜色。远近层次已分不清了。前面的小河,眼看着变得混浊,成为黄汤了。流水声更响了。这么大的雨,舞女们恐怕不会来演出了吧。我心里这么想,可还是坐立不安,一次又一次地到浴池去洗澡。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41、 南伊豆是小阳春天气,一尘不染,晶莹透明,实在美极了。在浴池下方的上涨的小河,承受着暖融融的阳光。昨夜的烦躁,自己也觉得如梦如幻。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42、 镜中的雪越发耀眼,活像燃烧的火焰。 ——川端康成 《雪国》

43、 月儿皎洁得如同一把放在晶莹冰块上的刀。 ——川端康成 (www..com 闪点情话网)《雪国》

44、 歌声清澈得近乎悲戚,马上就能引起回声似的。 ——川端康成 《雪国》

45、 叶子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仿佛是某座雪山的回音,至今仍然在岛村的耳边萦绕。 ——川端康成 《雪国》

46、 这种孤独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 ——川端康成 《雪国》

47、 岛村看见这种悲愁,没有觉得心酸,就像是在梦中看见了幻影一样。 ——川端康成 《雪国》

48、 茫茫的银河悬在眼前,仿佛要以它那赤裸裸的身体拥抱夜色苍茫的大地,真是美的令人惊叹不已。 ——川端康成 《雪国》

49、 菊治正像一个被咒语镇住和坠入麻痹的深渊的人,到了极限,反而感到自己摆脱了那种咒语的束缚和麻痹。犹如已经中毒的人,最后服极量的毒药,反而成了解毒剂而出现奇迹。 ——川端康成 《千只鹤》

50、 山脚下的河流,仿佛是从杉树顶梢流出来的。 ——川端康成 《雪国》

51、 对面的层峦和山麓的屋顶在迷濛的雨中浮现出来。 ——川端康成 《雪国》

52、 披上一层薄雪的杉林,分外鲜明地一株株耸立在雪地上,凌厉地伸向苍穹。 ——川端康成 《雪国》

53、 千重子低着头。水木真一的面影浮上眼前。那是年幼时的真一——描眉,涂口红,化妆,身穿王朝风格的衣服,坐在祗园祭彩车顶端。不用说,那时千重子也小。 ——川端康成 《古都》

54、 远处的崇山叠峦迷迷濛濛地罩上了一层柔和的乳白色。 ——川端康成 《雪国》

55、 岛村仿佛坐上了某种非现实的东西,失去了时间和距离的概念,陷入了迷离恍惚之中,徒然地让它载着自己的身躯奔驰。 ——川端康成 《雪国》

56、 这笑声清越的近乎悲戚。 ——川端康成 《雪国》

57、 溪中多石,流水的潺潺声,给人以甜美圆润的感觉。 ——川端康成 《雪国》

58、 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 ——川端康成 《雪国》

59、 雪夜的宁静沁人肺腑。 ——川端康成 《雪国》

60、 像一把宝刀——真一偶尔听人这么说过自己的脸,但从千重子口中还是第一次听到。 每次给人这么说时,都是心中有一种东西即将熊熊燃烧之时, “宝刀是不砍人的哟,何况这里又是花下。”真一笑道。 ——川端康成 《古都》

61、 “那棵红得那么鲜艳的,是什么树呢? ” “漆树。”苗子抬起眼回答。这当,原来用颤抖的手拢起的头发,不知为什么,一头黑发突然散开,一直披到后背?。 “ 哎呀!” 苗子红了脸,归拢头发卷起,口衔发卡别好,但不够用,发卡好像有一些掉在了地上。 秀男看着她的姿态和动作,觉得很美。 ——川端康成 《古都》

62、 由于天气不同,要是没有剧场的墙壁,没有听众,也没有都市的尘埃,琴声就会透过冬日澄澈的晨空,畅通无阻地响彻远方积雪的群山。 ——川端康成 《雪国》

63、 这是清澈得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像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一种回响。 ——川端康成 《雪国》

64、 白花花的一片银色,好像倾泻在山上的秋阳一般。 ——川端康成 《雪国》

65、 镜里映现出披上红叶的重山叠峦。镜中的秋阳,明亮耀眼。 ——川端康成 《雪国》

篇3:川端康成语录

30. 岛村不知怎地,内心深处仿佛感到:凭着指头的感触而记住的女人,与眼睛里灯火闪映的女人,她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大概是还没有从暮景的镜中清醒过来的缘故吧。他无端地喃喃自语:那些暮景的流逝,难道就是时光流逝的象征吗? ――川端康成 《雪国》

31. 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 ――川端康成

32. 以朋友相待,不向你求欢。 ――川端康成 《雪国》

33. 岛村感到百无聊赖。发呆地凝望着不停活动的左手手指。因为只有这个手指,才能使他清楚地感到就要去会见的那个女人。奇怪的是,越是急于想把她清楚地回忆起来,印象就越模糊。在这扑朔迷离的记忆中,也只有这手指所留下的几许感触,把他带到远方的女人身边。 ――川端康成 《雪国》

34. 自杀并不可怕,比自杀更可怕的是失望和厌世 ――川端康成 《美丽与悲哀》

35. 我在根底上是东方人. ――川端康成

36. 我这个二十岁的人,一再严肃地反省到自己由于孤儿根性养成的怪脾气,我正因为受不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感,这才走上伊豆的旅程。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37.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一位姑娘从对面座位上站起身子,把岛村座位前的玻璃窗打开。一股冷空气卷袭进来。 姑娘将身子探出窗外,仿佛向远方呼唤似地喊道: ‘站长先生,站长先生!’ ――川端康成 《雪国》

38. 我仿佛只有脚离开现实,遨游于天空中了! ――川端康成

39. 但他对这种奇妙的因 缘,并不觉得怎么奇怪,倒 是对自己不觉得奇怪而感到 奇怪。 ――川端康成 《雪国》

40. 黄昏时分,下了一场暴雨。巍巍群山染上了一层白花花的颜色。远近层次已分不清了。前面的小河,眼看着变得混浊,成为黄汤了。流水声更响了。这么大的雨,舞女们恐怕不会来演出了吧。我心里这么想,可还是坐立不安,一次又一次地到浴池去洗澡。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41. 南伊豆是小阳春天气,一尘不染,晶莹透明,实在美极了。在浴池下方的上涨的小河,承受着暖融融的阳光。昨夜的烦躁,自己也觉得如梦如幻。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42. 溪中多石,流水的潺潺声,给人以甜美圆润的感觉。 ――川端康成 《雪国》

43. 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 ――川端康成 《雪国》

44. 雪夜的宁静沁人肺腑。 ――川端康成 《雪国》

45. 像一把宝刀――真一偶尔听人这么说过自己的脸,但从千重子口中还是第一次听到。 每次给人这么说时,都是心中有一种东西即将熊熊燃烧之时, “宝刀是不砍人的哟,何况这里又是花下。”真一笑道。 ――川端康成 《古都》

46. “那棵红得那么鲜艳的,是什么树呢? ” “漆树。”苗子抬起眼回答。这当,原来用颤抖的手拢起的头发,不知为什么,一头黑发突然散开,一直披到后背?。 “ 哎呀!” 苗子红了脸,归拢头发卷起,口衔发卡别好,但不够用,发卡好像有一些掉在了地上。 秀男看着她的姿态和动作,觉得很美。 ――川端康成 《古都》

47. 由于天气不同,要是没有剧场的墙壁,没有听众,也没有都市的尘埃,琴声就会透过冬日澄澈的晨空,畅通无阻地响彻远方积雪的群山。 ――川端康成 《雪国》

48. 这是清澈得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像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一种回响。 ――川端康成 《雪国》

49. 白花花的一片银色,好像倾泻在山上的秋阳一般。 ――川端康成 《雪国》

50. 镜里映现出披上红叶的重山叠峦。镜中的秋阳,明亮耀眼。 ――川端康成 《雪国》

51. 花给空气着彩,就连身体也好像染上了颜色。 ――川端康成 《古都》

52. 镜中的雪越发耀眼,活像燃烧的火焰。 ――川端康成 《雪国》

53. 月儿皎洁得如同一把放在晶莹冰块上的刀。 ――川端康成《雪国》

54. 歌声清澈得近乎悲戚,马上就能引起回声似的。 ――川端康成 《雪国》

55. 叶子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仿佛是某座雪山的回音,至今仍然在岛村的耳边萦绕。 ――川端康成 《雪国》

56. 这种孤独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 ――川端康成 《雪国》

57. 岛村看见这种悲愁,没有觉得心酸,就像是在梦中看见了幻影一样。 ――川端康成 《雪国》

58. 茫茫的银河悬在眼前,仿佛要以它那赤裸裸的身体拥抱夜色苍茫的大地,真是美的令人惊叹不已。 ――川端康成 《雪国》

59. 菊治正像一个被咒语镇住和坠入麻痹的深渊的人,到了极限,反而感到自己摆脱了那种咒语的束缚和麻痹。犹如已经中毒的人,最后服极量的毒药,反而成了解毒剂而出现奇迹。 ――川端康成 《千只鹤》

60. 山脚下的河流,仿佛是从杉树顶梢流出来的。 ――川端康成 《雪国》

61. 对面的层峦和山麓的屋顶在迷鞯挠曛懈∠殖隼础 ――川端康成 《雪国》

62. 披上一层薄雪的杉林,分外鲜明地一株株耸立在雪地上,凌厉地伸向苍穹。 ――川端康成 《雪国》

63. 千重子低着头。水木真一的面影浮上眼前。那是年幼时的真一――描眉,涂口红,化妆,身穿王朝风格的衣服,坐在祗园祭彩车顶端。不用说,那时千重子也小。 ――川端康成 《古都》

64. 远处的崇山叠峦迷迷鞯卣稚狭艘徊闳岷偷娜榘咨。 ――川端康成 《雪国》

65. 岛村仿佛坐上了某种非现实的东西,失去了时间和距离的概念,陷入了迷离恍惚之中,徒然地让它载着自己的身躯奔驰。 ――川端康成 《雪国》

篇4:川端康成语录

2、感情这种东西,已经不可依赖,如今世道变成这个样子。越是有才能的人,感情就越脆弱。

3、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花未眠》

4、我在根底上是东方人。

5、一切艺术都无非是人们走向成熟的道路。

6、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

7、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有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活下去!”

8、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

9、凌晨四点,看到海棠花未眠。

10、女人在未坠入情网前,是不知道男人下流的。

11、我仿佛只有脚离开现实,遨游于天空中了!

12、我们都是上帝之子,每一个降生就像是被上帝抛下… 因为我们是上帝之子,所以抛弃在前,拯救在后。

13、即使靠一枝笔沦落于赤贫之中 我微弱而敏感的心灵也已无法和文学分开。

14、我仿佛只有脚离开现实,遨游于天空中了! 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 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 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持来就不会泯灭

15、你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

16、死亡是拒绝一切理解的。

17、当我拥有你,无论是在百货公司买领带,还是在厨房收拾一尾鱼,我都觉得幸福。爱像一股暖流滋润着我。当我失去你,即便面对鸟语花香我也兴味索然。一切显得落寞,虚空。善于感知的心变得迟钝,甚至无法捕捉自己的灵魂。失去了恋人是悲伤的,更让人难过的是迷失了一颗心。

18、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持来就不会泯灭。

19、即使和幽灵同处地狱也能心安理得;随便什么时候都能拔腿而去。这就是我,一个天涯孤客心底所拥有的自由。

20、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未眠。 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有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活下去!”

21、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

22、秋天也是从脚心的颜色、指甲的色泽中出来的。入夏之前,让我赤着脚吧。秋天到来之前,把赤脚藏起来吧。夏天把指甲修剪干净吧。 初秋让指甲留点肮脏是否更暖和些呢。秋天曲肱为枕,胳膊肘都晒黑了。 假使入秋食欲不旺盛,就有点空得慌了。耳垢太厚的人是不懂得秋天的。

23、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24、人们在庭院的草坪上放焰火。少女们在沿海岸的松林里寻觅秋虫。焰火的响声夹杂着虫鸣,连焰火的音响也让人产生一种留恋夏天般的寂寞情绪。我觉得秋天就像虫鸣,是从地底迸发出来的。

25、生并非死的对立面,死潜伏于生之中。

26、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

篇5:川端康成简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99-1972

国籍:日本

所获奖项: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生于大阪市一个医生的家庭。幼年时,父母、姐姐和祖母相继亡故,14岁时,与他相依为命的祖父也溘然长逝,给他终生留下了精神创伤。此后的漂泊生活和多次失恋,使他养成了感伤和孤独的性格。

川端康成少年时期就立志画家和文学家。1920年考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系,翌年转入国文系,在《新思潮》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招魂节一景》,受到菊地池宽的常识和文坛的注目。1924年大学毕业,同横光利一等青年作家创办了《文艺时代》杂志,发起新感觉派运动,出版小小说选集《感情的装饰》。1926年发表成我作《伊豆的舞女》,从而奠定了他的作家地位。

川端康成是一位高产作家,一生共写了130多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代表性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除了《伊豆的舞女》外,还有《禽兽》(1935)、《花的圆舞曲》(1936)、《名人》(1938)、《重逢》(1946)、《雪国》(1935-1948)、《千只鹤》(1949)、《舞姬》(1951)、《古都》(1962)等。他的创作大致可分成战前和战后两个阶级。前期主要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惨生活、朴素爱情和执着追求,反映了人的本质和孤独性以及人与人关系的非现实性。后期除了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和痛苦以外,还有不少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以资产阶级家庭为背景,用肉感的笔调写病态的性爱,颓废色彩极为浓厚。而《雪国》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抒情文学的顶峰”。

川端康成在艺术技巧上有很高的造诣。他把佛典看成“世界最大的文学”,并从日本古典文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他还积极学习西方各流派的创作方法,特别重视乔伊斯的意识流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川端康成曾说过:“我们的文学随西方文**流而动,但日本文学传统却是潜藏的看不见的河床。”他很注意把学习西方与继承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成为自己独特的风格。幻想的感觉、幽情的哀伤、玄妙的余韵,这种日本传统美的文学特色,完全融合在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之中。他的小说的另一特色就是重视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而不过多刻画人物的外形和行为。没有离奇的情节,却富有诗的韵味。

川端康成曾长期担任日本笔会会长,并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1961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1968年,川端康成“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的物质”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2年4月12日,73岁高龄的川端康成口含煤气管自杀身亡。

篇6:川端康成雪国评论

狭窄偏僻的乡下小镇,近几年才开通了铁路,历代以手艺精湛的家庭式手工纱纺而著名。工业化逐渐垄断的现代日本,耗时费工的传统纱织技艺几近失传,温泉旅游成了当地新兴的支柱产业,每逢山花烂漫时节,游客颇盛,岛村即是其中的一个。

岛村是个特别的游客,一个靠祖业吃饭,富足而闲散的已婚男子。他说每年冬季都要来一次这里的,这是对驹子的承诺。驹子是小镇歌舞伎舞娘的弟 子,美丽活泼和充满空灵气质,一次应召于岛村,关于歌舞与文学的闲谈碎语中,两人结下了含混却深刻的情谊。期间,岛村对驹子的另一个同门姐妹叶子,也产生 微妙的暗自爱慕之情。

小镇的一切,风俗与人情,隔绝城市的淳朴气息,在习惯于玩味和感伤的城市男人的眼里,驹子的热情和温暖,叶子严肃和静穆,都和这小镇的风景一 样,只是他心田里的一道凄美的风景。叶子在一次失火中不幸遇难身亡,驹子对岛村的爱意日渐汹涌,岛村也决定不会再次光临这里了。他要回避这里,回到城市,躲开他所无法负担的驹子的挚烈纯真的爱,和这雪国空旷而残酷的美景。

白茫茫的天地,如此洁白,纯净。太阳反射的强烈光线,刺灼双眼生疼。雪是寒冷的,彻骨的寒冷,它来得凶猛,又易于消散,象驹子白皙的脊背上的 皮肤。镜子里白雪背景下,娇艳动人的驹子,不施浓妆,红扑扑的脸蛋,一个热爱生活的苦命女子。驹子的情感依赖,终究是徒劳的。这是她已经确知的事实。物质 贫乏,精神空虚的小镇,一个无所依靠的歌舞伎,对一个情投意合的陌生男子的纯真情愫,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不然还会怎么样呢?每天夜里无间歇的陪酒陪酒,喝 得酩酊大醉,深夜里回到自己的小阁楼里沉睡。只是这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记有好久不记了,七弦琴的手艺也生疏了。

驹子是雪,叶子就是火。火车窗镜反照下的叶子的幻影,迷离恍惚的夕阳残照的衬托,不可预知的命运,却天生温顺严谨的性*格,似乎看穿了这一切,看穿了生活的本质,最后葬身火海,火是最干净的,比雪还要干净,刚烈,不融洽于人世间,坚贞,不苟且在烟粉场。就这样,白雪皑皑的小镇燃起了大火。这熊熊 大火,注定是叶子的命运归宿。

岛村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物,他是一个身份比较概括的角色*,一个文人的视角,审美的态度,旁观者的立场。尽管驹子对他抱有热烈的情义,他始终无动 于衷,偶尔的自责和内疚,只能督促他的尽快离去。没有岛村,雪国还是那个雪国,驹子也会少了一份感情的失落,有了岛村,他的三次光临和离去,带着我漫游了 一遭这个冰冷的雪域世界。线索性*的人物,他后来发胖了,脸变圆了许多,依旧没有留起驹子所期待的毛茬胡子,没有胡须的岛村,到底是个温情脉脉的城市骗子而 已。

我是一只没头的苍蝇,胡乱撞进这个川端康成的雪国,在驹子床上的塌塌米垫子上,挣扎欲死,尽管表面看起来,这些生灵的出生和死亡,异常平静,那么自然而合情合理,而凑近了仔细观察,你就看见了我,看见了驹子和叶子,还有村庄里住在低矮茅舍里的百姓。我的恐惧和无奈,我的反抗和徒然。活着只是一 件看起来很美好的事情,即便是岛村先生,也是如此。阅读的时候总感觉这个人的性*格感情,还有对生活的态度,和我总是有些相象,在这里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这部不长的小说,情节与内涵,表层和内质,蕴涵的东西相当丰富。所有的人和景物,以及事件,在活生生的血肉背后,都包含了川端先生对这个转变 中的工业日本的独特思考和认识。在沈从文的《边城》里,另一个和雪国看似雷同的世外桃源,翠翠可能和驹子的年龄相仿,但显然,翠翠还是在少年,甚至童年,而驹子早已经成年。那是个已经成为历史遗迹的沈先生的心灵家园,而这里,却是一个交织着现实与梦幻,理想与毁灭的迷幻之城。这里更接近我们所深处其中的当 代社会的精神世界。

暮霭中的车窗镜面上,浮现出一个少女的美丽面庞,静止而透明;镜面后的朦胧景色,却不停地匆匆流逝。“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光映照在姑娘脸上时,那无法言说之美,使岛村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在虚/实、真/幻交错的情节发展中,正是这镜中之像的虚幻之美,是《雪国》也是川端文学的最突出特征。1968年瑞典文学院授予川端诺贝尔文学奖时,也曾对《雪国》的这一特征予以高度评价。但川端的幻美境界是以放弃或回避社会使命、道德责任为代价的。《雪国》摆脱那个万马齐喑的黑暗时代的现实,美化封建主义遗留下来的卖淫制度——雪国温泉旅馆“五等艺妓”同嫖客之间的厮混,这就不能令读者感到满意。即使日本帝国主义,由于《雪国》所表现的那种令人陶醉的男女关系会消磨所谓“国民的战斗意志”,对之也不表示欢迎。日本的文学评论家加藤周一曾对川端文学的这一缺陷提出过尖锐批评,并说,这决定了川端康成终究只能是一个“伟大的小诗人作家”。北上的列车驶过,一路车痕压在雪地里,盛开出血色的樱花。驹子扑向门,寂然徒坐在台阶上,被蹂躏的美最卑贱,也最纯洁。驹子是在大地上燃烧的火,她炽烈的爱情甚至让岛村愧于接受。然而她的头发是冰冷的,是岛村从未摸到过的那种冷。或许源于川端康成幼失怙恃,历尽人世沧桑和炎凉世态,养成了一种孤独沉默的性格,对于世事采取漠然的态度,所以他让岛村最终离开了驹子。叶子是天堂飘落的雨,她宁静,哀婉,却聪慧敏感。最终葬身在火海之中,也似乎暗示了悲剧的必然发生,美是虚幻的,丑恶和死亡才真实得触手可及。情爱的事情永远是说不清楚的,岛村的确没有以同样深厚的爱回报的义务,然而作者却是应当为这个故事负责的。当他将语言的意境之美发挥到登峰造 极,唯一缺席的却是身为一位作家的良知。没有怜悯,没有惋惜,没有热爱,没有感动,没有试图改变或者拯救或者大声疾呼的努力。看到旁人遭遇不测,陷于贫 穷,遭受伤害、天灾、人祸,感同身受心中恻隐,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当孩子摔倒路旁,伸手搀他起来,难道是种很稀缺的品质?

要怎样的冷漠才可以做到,当一个人在自己面前活活淹死,还能从容摇扇,含上一口清酒,温柔的注视着整个过程并且详细地记录,然后慨叹: 真美啊,这具尸体。

的确,这并非川端一个人的错。一衣带水的岛国邻邦,已经将“物哀之美”发扬到了极致。

或许作为读者,在阅读雪国的同时也在阅读以结束贫穷和苦难为一生抗争目标的雨果那不朽的《悲惨世界》,并非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是谁在说,-阴- 柔之美意境之美,是东方文明的特色*?“叹民生之多艰,独怆然而泣下”的铮铮铁骨,难道就真的投江而去了么?杜甫能怜惜邻家前来扑枣的寡妇,白居易能为一名 歌女泪湿青衫,天下苍生四个字,难道只是仕途上高高飘扬的旗帜而已?

而天地万物,独以人为灵长,有人相貌奇丑,有人目瞎耳聋,有人愚如三岁小儿,有人家无隔夜之粮,这些人简陋的家,却是善良、淳厚、仁慈经常光顾的地方。而这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大文豪,才富五斗,俊逸潇洒,名利双收,他的盛宴流光异彩,高朋满座,却独独没有良知的位置。

它甚至刚来到门外,便卷起破烂的斗篷扬长而去。

篇7:川端康成著作名言

我们都是上帝之子,每一个降生就像是被上帝抛下...

因为我们是上帝之子,所以抛弃在前,拯救在后,

——《古都》

死亡是拒绝一切理解的。——《千只鹤》

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

——《雪国》

降生以来首次化了妆的`脸,恰似做新娘时的容颜。——《禽兽》

即使靠一枝笔沦落于赤贫之中

我微弱而敏感的心灵也已无法和文学分开。

——《独影自命》

篇8:川端康成《雪国》节选

川端康成/初出「文芸春秋」(昭和10・1)

国境の長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と雪国であった。夜の底が白くなった。信号所に汽車が止まった。

向側の座席から娘が立って来て、島村の前のガラス窓を落した。雪の冷気が流れこんだ。娘は窓いっぱいに乗り出して、遠くへ叫ぶように、「駅長さあん、駅長さあん。」

明りをさげてゆっくり雪を踏んで来た男は、襟巻で鼻の上まで包み、耳に帽子の毛皮を垂れていた。

もうそんな寒さかと島村は外を眺めると、鉄道の官舎らしいバラックが山裾に寒々と散らばっているだけで、雪の色はそこまで行かぬうちに闇に呑まれていた。「駅長さん、私です、御機嫌よろしゅうございます。」

「ああ、葉子さんじゃないか。お帰りかい。また寒くなったよ。」

「弟が今度こちらに勤めさせていただいておりますのですってね。お世話さまですわ。」

「こんなところ、今に寂しくて参るだろうよ。若いのに可哀想だな。」

「ほんの子供ですから、駅長さんからよく教えてやっていただいて、よろしくお願いいたしますわ。」

篇9:川端康成雪国经典语录

2) 对城市美好事物的憧憬,隐藏于淳朴的绝望之中,变成一种天真的梦想。

3) 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4) 贫寒之中自有一种强劲的生命力。

5) 人嘛,都是脆弱的。据说从高处摔下来,就会粉身碎骨。可是,熊什么的,从更高的岩石山上摔下来,也不损毫毛。人如果有一层像熊一样又硬又厚的毛皮,人的官能一定很不一样了。然而,人都是喜欢自己那身娇柔润滑的皮肤。

6) 在遥远的山巅上空,还淡淡地残留着晚霞的余晖。透过车窗玻璃看见的景物轮廓,退到远方,却没有消逝,但已经黯然失色了。尽管火车继续往前奔驰,在他看来,山野那平凡的姿态越是显得更加平凡了。由于什么东西都不十分惹他注目,他内心反而好像隐隐地存在着一股巨大的感情激流。这自然是由于镜中浮现出姑娘的脸的缘故。

7) 人的感情连最易损的绉绸都不如。因为那些绸缎至少可保存年,而人的依恋之情远比此短。

8) 远处的崇山叠峦迷迷濛濛地罩上了一层柔和的乳白色。

9) 不是欣赏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体舞蹈艺术,而是欣赏他自己空想的舞蹈幻影,仿佛憧憬那不曾见过的爱情一样。

篇10:雪国川端康成经典语录

2.黄昏的景色在镜后移动着。也就是说,镜面映现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在晃动,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幻象,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的世界。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火映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形容的美,使岛村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

3.岛村感到百无聊赖,发呆地凝望着不停活动的左手食指。因为只有这个手指,才能使他清楚地感到就要去会见的那个女人。奇怪的是,越是急于把她清楚地回忆起来,印象就越模糊。

4.那种姿态,几乎使人认为他俩就这样忘记了所谓距离,走向了漫无边际的远方。正因为这样,岛村看见这种悲愁,没有觉得辛酸,就像是在梦中看见了幻影一样。大概这些都是在虚幻的镜中幻化出来的缘故。

5.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夜光虫,妖艳而美丽。

6.你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

7.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8.在遥远的山巅上空,还淡淡地残留着晚霞的余晖。透过车窗玻璃看见的景物轮廓,退到远方,却没有消逝,但已经黯然失色了。尽管火车继续往前奔驰,在他看来,山野那平凡的姿态越是显得更加平凡了。由于什么东西都不十分惹他注目,他内心反而好像隐隐地存在着一股巨大的感情激流。这自然是由于镜中浮现出姑娘的脸的缘故。

篇11:川端康成的《雪国》心得

在这部小说中,我觉得驹子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在面对岛村时,是一个温柔的女人,一个痴心希望能等到爱情的女人,但是在面对叶子及行男时,她又是一个似乎很无情的人。她对于岛村的痴情书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你在数什么?”他问过之后,女子仍旧默默地屈指数了好一阵子。“那是五月二十三日。”“是吗,你是在数日子呐?七、八月连着都是大月嘛。”“哦,第一百九十九天。正好是第一百九十九天。”“你怎能记得那么清楚是五月二十三日呢?”。这里讲述的是驹子在岛村第二次来雪国时,向他说他离开这里有多久了她还记得。从这段话中我们似乎可以体会到驹子对于岛村离开那么久所表现出来的幽怨之情。但是在行男快要死的时候,她却宁愿在候车室送岛村,也不想回去见行男最后一面。驹子为什么不回去见行男,据她自己所说是害怕看到死人。其实在我看来驹子在这部小说中是一个挺悲剧的角色。她为了师傅家的儿子去当了艺妓,在无奈和无趣的艺妓生活中,她遇到了岛村这样一个具有才华的男人。在她爱上岛村后换来的却是一年来一次的央求。在等待中,她发现自己都快疯了。

在小说中还有一个穿梭其间的人物——叶子。作者似乎没有用多少笔墨来写叶子,但是我却能在很多地方感觉到叶子的存在。岛村对叶子好奇的询问,旅馆老板娘对叶子的评价,还有叶子经常去行男的墓地,她在整个小说中似乎是一个很完美的人物。连最后她的死也是那么凄美。显然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这个人物形象很可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回头看看叶子短暂的一生,在行男患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她,让旁观的岛村都认为他们是夫妻。再是后来行男快死的时候,驹子又不肯回去看他,向岛村苦苦哀求的场景令人同情。最后就是叶子为了救失了火的剧场里的孩子而从二楼摔下来的场景让人起敬。她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我只护理过一个人,而我再也不要做护士了。她因为自己照顾的第一个病人死去而把责任归咎在自己身上,而且经常去行男的墓地为他上坟,并且下定决心不再当护士了,如此善良的人,最后的结果却是在救人过程中死去了,实在让人感到惋惜。

在几个主角中我最不看好的就是岛村先生了。原因有好几个。首先,在我看这部小说之前,我看过关于这篇本书的简介和人物分析。在众多的简介中都说岛村先生是一个坐吃祖业而且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虽然他也研究欧洲舞蹈,但是不足以说明他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物。随后在阅读这本小说时我也发现岛村是一个个性不怎么让我喜欢的人。在岛村第一次来雪国时就让驹子去帮他找艺妓,而且在驹子说找不到艺妓时,岛村一脸的死缠烂打,一定要她帮他找。在岛村第二次去雪国的路上,他遇见了叶子,明显岛村又对叶子产生了好感,在后来他经常向驹子打听叶子的事。他知道驹子很喜欢她,但是他还向驹子打听另外一个女人的事情,这是存心让驹子伤心。在岛村第二次来雪国时,当他看到驹子穿着艺妓的衣服时,他自语道:她还是当了艺妓了。这种语句在我读来就有那么一些看不起的情绪在里面。就算岛村对驹子以前就没有好感,那对叶子他是有好感的,但是在叶子从二楼摔下来的时候他却只是感到同情,仅此而已。这就直接表明了岛村这个人的薄情。在与外面的女人寻欢时,无所不至,在回到家时,又摆出一副好好先生的嘴脸,对妻子孩子感到愧疚。让我感到他很虚伪。

上一篇:简易计税备案说明下一篇:区人民检察院申报合格职工之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