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镇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0

2024-04-17

在全镇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0(精选8篇)

篇1:在全镇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0

在全镇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9年4月)

各位企业领导,同志们:

今天邀请驻镇各企业负责人参加这次企业座谈会,主要是向各位通报一下我镇一季度工作情况,进一步加强与各单位的交流合作,共同促进华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代表全镇六万人民,向多年来为华山经济社会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各位企业负责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刘镇长就今年一季度的工作做了简要通报,各位企业负责人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我们今后改进工作是大有裨益的,各位企业家谈的意见都非常好,我受益匪浅。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讲几句,表达四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表示感谢。一方面我们今天在座的企业领导都是华山各界的杰出代表,是华山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华山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上没有在座的企业负责人唱大戏、演主角,华山就不会有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多年来你们对华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表示深深的谢意。另一方面今天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我们改进工作,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环境,推动华山更好更快发展,在此,我再次表达谢意。

第二层意思是表示歉意。刚才大家提出的许多意见和建

1议,都是我们政府应该做好的工作,但由于政府工作没有做好,有关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好,致使我们的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另外,由于近两年我镇承担的重点工程众多,多条道路施工建设,对我镇的交通造成了严重影响,阻碍了各企业的物流运输和对外交流,对我镇的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破坏。在此我深表歉意,也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层意思是表明态度。今天召开这次企业座谈会,就是为了加强与大家的交流,同谋发展,实现共赢。今天镇党政成员都在座,下面结合今年重点工作,就如何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我对政府下步工作提几点要求,表明我们的态度:外部环境既包括硬环境,又包括软环境,要围绕让硬环境更硬、软环境更软这个方向来改进和加强政府工作。

一是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发展打造平台。今年我镇将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小清河综合整治,二环东路“高架”改造,绕城北线景观整治,南水北调等省、市重点工程的协调服务工作,借全运机遇,全面提升我镇基础设施水平。同时,我镇也将积极策划二环东路沿线和小清河沿线地区的片区开发步伐,加快城市化进程,并计划对荷花路西段、洪家园西路进行改造升级,对荷花路东段、浮桥路实施高标准绿化,为华山经济社会发展和驻镇企业发展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发展平台。

二是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对零点立交周边、历山北路、工业北路、荷花路、华山东路、华山北路等主干道进行重点整治,配足保洁员,实施全面保洁。对还乡店中心街和电建路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提升两侧建设水平。全面规范实行“环卫进农村”工程,科学运作,无缝隙覆盖,实现城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改善华山面貌,为驻镇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是强化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软环境。企业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尊重企业、支持企业就是尊重社会财富,创造社会财富。下一步全镇各级各部门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在规范执法,依法行政的同时,自觉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软环境建设,更加关心企业发展,更加关心、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为各驻镇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软环境。

四是维护社会稳定,为使企业安心发展。进一步加强信访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通过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驻镇企业能安心发展,发展地更好。

第四层意思是提点希望。今天我们共聚一堂,共叙友情。借此机会,我也对今天与会的、包括没有与会的驻镇的企业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是要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这是你们的心愿,也是政府的心愿。围绕企业的发展,围绕企业能够做大做强,政府将给予全力支持,企业大发展大支持,小发展小支持,不发展不支

持。推而广之,所有企业谁能做大就支持谁,做得越大就支持越大。如何做大做强,各位企业家都是专家,都是内行,我不多讲,政府的职责就是帮助企业搞好服务,为企业做大做强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二是要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企业是经济组织,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府是社会的组织者、管理者,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就是要探讨企业效益与政府效益的最大统一与最佳结合。企业怎样与政府相处,不同的企业领导有不同的心得,我想说的是政府这个层面,作为政府,前提是支持企业发展,另一方面要收税,这也是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动因所在。目前,就华山镇来说经济质量不是太高,财政收入上不去,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全镇财税工作出现了明显下滑,较之去年同期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一季度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298万元,只完成了全年任务的20.56%,财税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为此,政府将组织税收普查,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坚决杜绝异地纳税现象,确保应收尽收。希望大家理解政府工作,支持政府工作,把企业发展好的同时,依法纳税,积极纳税,为华山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志们,今年我们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工作任务非常艰巨,要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离不开全镇6万人民的共同奋斗,更离不开在座各位的大力支持。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协作,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就一定能把华山发展的更好,建设的更美!

篇2:在全镇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0

(2011年7月1日陈章平)

同志们:

今天是“七一”建党节,首先我代表镇党委祝在座的党员们节日快乐!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意义重大,也很有必要。最近,国家、省、市、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并进行了安排部署,这一举措,从党的建设来看,对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扩大党的工作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凝聚覆盖,十分必要。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来看,对于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刚才刘丽梅副书记宣读了青组„2011‟49号《关于同意建立中共青田卓尔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支部等5个党支部的批复》文件;听取了刘丽梅副书记和部分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刘丽梅副书记又就如何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讲得很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我完全同意。等一下还举行8家企业5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授牌仪式。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做好我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特别是随着石塔工业园区的建成,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非公经济已成为我镇经济的主要支柱。目前,全镇共有企业135家,其中规模以上生产型企业11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2010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7亿元,完成制造业投 1

资1.6亿元。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首先,有利于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巩固发展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就拿我们镇来说,现有党(总)支部43支党员1011人,加上你们5个支部,我们就有48个支部了。其次,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有利于引导非公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非公企业党组织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实践证明,发挥好企业党组织的作用,能够促进企业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你们企业中工作的党员,大都是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骨干,对职工群众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进一步发展壮大,需要党组织的引导、支持和帮助,需要党员职工发挥先进性和积极作用。最后,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从而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和支持。因此,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我镇今后党建工作的重点,各非公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上积极支持,在建设上给予保障。把我们镇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建设成为党建工作的亮点和特色。

二、努力把我镇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非公经济党组织,是整个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加强对全镇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共抓,党群齐抓,形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

第一,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与促进企业发展结合起来。支持和

帮助非公企业健康发展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实践党的宗旨,也是非公企业党组织与企业内部各个方面的共同取向。因此,非公企业党组织应该围绕生产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切不可游离企业发展搞党建或站在企业发展的对立面搞监督。我们腊口今年要围绕年初定的工业总产值达10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95亿元,同比增长58%。制造业投资完成2亿元,净增规模以上企业2家,引进市外内资4亿元,引进大项目2个的目标搞党建。

第二,把党的政治领导与代表和维护员工利益结合起来。在非公企业,党组织首先要代表企业员工的正当权益,这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出发点和前提。企业党组织要及时了解职工的意见和愿望,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措施进行依法监督,支持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它出现的问题和不健康的倾向进行教育、帮助和监督。对发生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协调,组织职工依法理智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教育职工通过促进企业不断发展,来实现大多数员工的根本利益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把坚持党委的核心领导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发挥结合起来。这次5个非公企业党支部是隶属于镇党委的,你们要始终坚持镇党委的领导,积极配合党委中心组工作。镇党委会支持、帮助你们党支部创建;镇机关党支部、其他部门支部、村支部也会配合、支持、服务你们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党建工作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发挥引导监督、团结凝聚、组织协调、维护权益的作用,教育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加重视完善党组织职能,健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工作

机制;更加重视素质能力建设,提高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水平;更加重视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创新,打造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实践平;更加重视基础条件建设,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有力支撑;更加重视组织领导,进一步优化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

三、切实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活力

要树立“经济建设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工作理念,不断增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活力。

第一,健全组织,不断扩大党建工作在非公企业中的覆盖面。我们这次在具备组建条件的8家非公企业中建立了第一批5个党组织,其中有两个联合支部。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健全党组织,不断扩大党建工作在非公企业中的覆盖面。坚持加快组建进度与保证组建质量有机结合,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帮助非公企业选好一个党组织负责人,我想这个人首先政治上要可靠,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群众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和民营企业经营者团结共事,得到企业的认可,这是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前提。这次我们专门从镇政府、学校等机关部门中挑选出15名精干的党员下派到你们支部指导开展党建工作。

第二,健全制度,强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常效运作和管理机制。由于我们镇的非公经济党建工作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各项制度都不是很健全,我们要加强和规范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形成常效的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培训制度。要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工作水平,以适应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的要求,对非党员企业负责人,要进行有关党的知识的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自觉地支持党的工作,支持党组织有效地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二是建立沟通立会制度。建立非公经济党建沟通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经验,沟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建立党委班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三是企业要加大党建的投入。一方面要提供办公场所、桌椅、财力等非公企业党建硬件条件;另一方面要树立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性意识的软环境。

第三,坚持标准,壮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队伍。一是坚持实行分类教育。教育引导业主党员牢记宗旨,守法经营。教育管理层党员,加强业主与员工间的联系与沟通,发挥中坚作用;教育一般党员立足本职,体现价值,树好形象。二是加强党员的分类管理。选准载体,丰富内容,全面提高党员素质。三是积极抓好发展党员工作。要高度重视和做好在非公经济从业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工作。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扎扎实实地做好非公企业党员工作。在做好支部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组织。

篇3:在全镇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0

自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培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要求至今, 我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 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体系架构初步建立,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环境得到改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架构可以从不同纬度划分, 既可以是国家、省、市、县不同层级的服务机构, 也可以是政府扶持建立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协会 (商会) 和非营利组织, 以及市场化社会中介机构共同构成。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由2000年的33家已发展到2009年底的818家。近三分之一的省形成了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全覆盖、协会和社会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的服务网络。

二是信用担保体系基本形成, 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由2000年的97家快速发展到2010年的5547家, 筹集的担保资金由初期的30亿元发展到现在的3389亿元, 增长了57倍和113倍。2010年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担保贷款额已达1.1万亿元, 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银河培训工程深入人心, 成为中小企业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2003年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1.8亿元, 共完成30多万人次的免费集中培训、近50万人次的远程网络培训和110万人次的信息化培训。带动各地拨出专款, 支持了约600万人次的培训。

四是灵活多样的创业服务, 助推小企业创立发展。2003年以来, 中央财政安排创业辅导服务补助资金7262万元, 支持了522家服务机构, 为11.9万户创业者和初创小企业提供了服务。2007年以来, 国家采取投资补助方式, 累计安排资金5亿元, 支持了290家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

五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 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助推器。2007年以来, 国家安排补助资金5亿元, 累计支持了238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23个省累计安排资金4.77亿元, 支持了1481个平台建设项目。这些平台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六是信息服务网络加快建立, 畅通了中小企业信息获取渠道。中国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由2000年的一个国家总站迅速扩展到全国47个省市分站、949个二级分站。服务功能由政务信息服务, 扩大到创业辅导、大学生网上招聘、银河培训、中小企业国际博览会、专精特新产品介绍、管理咨询等各个方面。

十年来, 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以下变化:

一是政策环境逐步完善。《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对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逐步深化。今年以来, 我部又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

二是引导手段不断加强。2010年中央财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增加到2.5亿元, 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业务。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增加到25.2亿元, 支持范围扩大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小企业创业环境改造、市场开拓等方面。

三是推动方式不断创新。既有树立示范, 加强观摩交流推动方式, 也有明确建设目标, 整体推进方式;既有规划指导推进方式, 也有重点服务推进方式;既有通过强化省级机构, 带动市县服务机构发展方式, 也有围绕特色产业完善服务方式。形式多样, 各具特色。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还应该看到, 服务体系的发展还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需要。一是服务队伍不强。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协会 (商会) 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中小企业“不敢用、用不起”服务与服务机构“小、散、弱”并存。二是服务功能不完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提供不足, 服务质量和深度有待提高。三是服务网络不健全, 渠道不畅, 服务覆盖面小, 协同性不强。四是服务不规范, 缺乏服务标准。五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二、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 认清形势, 增强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紧迫感

“十二五”规划建议, 强调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就业是民生之本, 只有实现充分就业, 才能保证社会稳定。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 是劳动者收入的主要来源, 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既要注重当前, 更要着眼长远;既要注重持续稳定, 更要注重提高质量。

保持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是工作的前提。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 在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的推动下, 我国中小企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 开始由回升向好逐渐转向平稳较快发展。但是要看到, 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 对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一些不稳定、不协调和不可持续因素。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 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强化, 企业生产成本逐渐加大, 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 汇率大幅度波动, 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 保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 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

提高发展质量是应对挑战的关键。我国中小企业发育不足与发展质量不高并存。据分析, 我国每千人拥有企业11个左右,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45个左右、发展中国家25个左右的水平。中小企业发育不足, 是中等收入水平人口少、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慢的主要原因。中小企业发展质量不高, 一是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低。数据显示, 2008年末,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11.6%开展了科技活动。二是产品档次不高, 新产品贡献低。有数据显示, 2008年,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同口径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11.3%。多年来我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徘徊在80%左右。三是一些企业市场行为不规范, 假冒伪劣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中小企业的科学发展, 关系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快慢, 关系我国实现转变发展方式攻坚任务的进程;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系国民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引导和帮助中小企业应对挑战, 提高发展质量, 是新形势下促进中小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 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加快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中小企业现阶段发展特点, 决定了加快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微小型企业占主体。我国50人以下的企业占法人企业总数的83%。企业规模小, 既有机制灵活、决策快的优势, 也存在获取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难的劣势。二是传统产业中小企业居多。随着要素成本上升, 这些企业不创新难以生存, 要创新缺乏能力。三是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县域, 可寻求的外部服务资源不足。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 决定了促进其科学健康发展, 仅靠政府部门的力量难以奏效, 必须转变工作方式, 通过构建社会服务网络, 营造资源共享、服务支撑环境, 解决制约中小企业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

(三) 结构调整和优化为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

从产业结构看,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 也是制造业价值增值和竞争力提升的发展要求。从产品结构看, 中小企业借助工业设计、研发、检测分析等外部服务资源, 有利于适应消费需求结构变化, 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从空间结构看, 中小企业的集聚发展和共性需求, 为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创立发展提供了机遇。

推动服务体系建设要妥善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带头依法行政, 改进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要充分发挥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凡是服务机构能做的工作, 放手交由他们去做, 政府部门重点做好政策制定和环境营造工作。推动服务体系建设, 既要注意推动公共性、公益性服务, 还要注意专业性、商业化服务的协调发展。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避免由于行政干预不当或过度, 影响服务市场的整体发育。当前, 要重点针对小企业不敢买、买不起和不了解服务的问题, 采取相应措施。

二是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的关系。当前, 中小企业对服务的认知度和购买力较低, 需要公共服务的引导启发;大部分服务机构处于创业阶段, 需要开发客户市场。要学习借鉴国际经验, 借助公共服务启动小企业服务市场, 运用专业化服务, 满足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补充和支持公共服务的发展。

三是硬件设施建设与服务能力的关系。既要通过建立公共服务设施, 方便企业寻求服务;更要通过增强服务能力, 打造服务品牌。要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先导, 把中小企业的满意度、认可度作为检验服务体系建设成败的唯一标准, 增强核心服务能力, 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方便、快捷、满意的服务。

三、加快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和重点工作

加快推动服务体系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促进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科学发展为重点, 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方向, 着力构建骨干服务队伍和公共服务平台, 健全服务网络, 优化资源配置, 培育试点示范, 提高服务质量和有效性, 为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 服务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重点针对中小企业不了解政策和政策落实难的问题, 充分利用服务网络, 特别是产业集群、园区等服务机构, 加大政策宣传, 帮助企业落实相关政策, 及时了解和反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 服务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 不断加大投融资服务, 创新融资服务产品, 促进银保企合作。积极帮助暂不具备贷款条件的小企业完善内部管理, 寻求有效的融资途径。引导担保机构为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完善信用管理, 提高融资能力。

(三) 服务于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为中小企业提供工业设计、研发、质量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共享等服务。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 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共性技术难题, 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帮助中小企业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 开展节能环保“达标”活动。

(四) 服务于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继续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 不断创新培训方式, 扩大培训范围和针对性。引导中小企业借助管理咨询服务, 查找管理漏洞, 运用先进管理方法, 提高管理水平。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产品标准, 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加快品牌建设。

(五) 服务于中小企业市场开拓

为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需求、消费变化等, 提供及时、快捷的市场信息服务。促进跨区域合作交流, 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展览、展会活动, 帮助中小企业寻求新的市场空间。帮助小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技术, 开拓国内外市场, 完善营销网络。

(六) 服务于中小企业运行分析工作

要逐步发挥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集聚区服务机构以及协会 (商会) 贴近企业、服务企业的优势, 反映中小企业运行情况, 为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提高政策的针对性, 提供决策参考。

要把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 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抓紧抓好:

一是尽快出台《关于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作为贯彻落实国发36号文件的配套文件, 要在充分听取地方意见基础上, 修改完善, 尽快出台。

二是加强规划指导。《中小企业成长“十二五”规划》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正在研究编制当中, 拟于明年上半年发布。通过编制规划, 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 使服务体系建设更加科学、更加规范。

三是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要集中各种政策和工作手段, 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 要向服务体系建设倾斜。通过资质认定、购买服务、资金补助和服务奖励等多种方式, 促进优质服务机构加快发展。

四是抓好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和大中城市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培育国家和省级示范平台。研究制定扶持国家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税收政策。各地要根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管理暂行办法》, 尽快完善省级示范平台的认定管理办法。

五是加快骨干服务队伍建设。要通过公开征集、定向招标、资格确认等方式, 尽快形成基本服务队伍, 夯实服务体系工作基础。通过开展重点服务, 遴选服务能力强、业绩突出、具有较强资源带动能力的服务机构, 进行重点培育, 尽快形成服务体系的骨干队伍, 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

六是加强服务协同。要通过建立服务联盟, 提高协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通讯、信息技术优势, 加强虚拟服务网络建设, 推动其与实体服务网络的协同服务。要加快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建设, 增强网络服务功能, 加快与实体服务系统的融合。

七是建立服务测评与激励机制。要逐步完善不同服务产品的服务标准, 推动规范化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服务测评方法, 逐步形成激励机制, 促进优质服务机构加快发展, 推动服务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篇4:在全镇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0

从上个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掀起,吕骥同志就同聂耳、星海等同志一起投身中国的革命音乐事业,至今已整整70年了。吕骥根据当时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精神,在上海左翼党团组织的统一领导下,与周巍峙等同志及时发表了《论国防音乐》,首先鲜明地在中国音乐界发出了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接着吕骥同志又先后发表了《伟大而贫弱的歌声》《中国新音乐的展望》等文,进一步指明中国的新音乐不仅要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团结起来,还必须在创作方向和创作方法上坚持现实主义的立场,坚定不移地为工农大众服务,并热情树立了以聂耳、星海的创作道路作为中国革命新音乐的光辉旗帜。从此以后,中国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逐步走上了一条向全国迅猛发展的广阔道路。人民的抚育和党的领导使吕骥同志在理论上也不断提高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孜孜不倦地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教学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大量出色的组织工作,为中国革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与吕骥同志的直接接触始于1949年冬,当时我是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的一个主攻作曲的青年学生,吕骥同志是解放后新创办的中央音乐学院的党组织领导兼主持院日常工作的第一副院长。根据中央的指示,中央音乐学院是由过去的南京国立音乐院(包括其附设的“常州幼年班”)、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北平私立燕京大学音乐系、北平华北大学第三部(即“文艺系”)音乐科为主的7个单位的师生员工合并而成的。其中既有来自国统区的老教授、年轻教师和少数在新中国成立的感召下从海外归来的音乐专家,还有相当一批来自解放区的不同年龄层次的音乐干部。如何将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音乐工作者团结在一起,在天津原来只是一所小学校址的简陋基础上,共同创办新中国第一所人民的高等音乐学府?在物质条件相对还比较困乏的情况下,除了亲自带领广大师生投入各项建校性的劳动外,当时摆在吕骥等同志面前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将几十年国统区专业音乐院校的办学经验和十多年解放区战争条件下革命文艺教育的办学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快摸索出一套适合于新的历史条件的、符合社会主义方向的、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正规办学方针和路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来自各方的音乐专家之所长,才有利于新一代专门音乐人才的健康成长。我作为当时一个在中央音乐学院就学的学生,亲身感受到吕骥丝毫没有歧视建立于西方的教学体制和学科建设经验,大胆采用过去已得到公认的西方的音乐教材,热情依靠所有国统区留下来和新回国的新老专家,甚至礼聘了少数留居平津一带的外籍音乐教授,使得中央音乐学院迅速组成了一支实力相当强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从1953年开始,为了进一步使中央音乐学院教学取得全面、正规的迅速提高,吕骥同志又争取国务院、文化部等领导部门的支持,为中央音乐学院聘请了几乎囊括所有专业的苏联及东欧的音乐专家来华担任各为期两年的教学工作,并通过组织“专家班”的形式,将专家的教学扩及到各兄弟单位的音乐骨干。吕骥同志等还在文化部的统一领导下,通过举办为期3年制的“干部进修班”,将一大批在战争年代得不到系统培养的老干部进行轮训,从而基本克服了过去由于战争给解放区专业音乐教育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中央音乐学院的初期建设充分证明吕骥不愧为一位党的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他出色地完成了人民和党的重托,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团结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音乐专家、教师、干部,组成了一支以我国音乐专家为主体的空前强大的教师队伍,为中国新的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全面建设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其次,吕骥同志将萧友梅在专业音乐教育体制中适当贯彻“中西音乐兼收并蓄”的办学方针,引向全面重视继承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新高潮。他破除以往在音乐院校片面强调教师必须高学历的老框框,大胆聘请了陕北民歌手张天恩、青海“花儿王”朱仲禄给全院开设必修的“民歌演唱”课,还聘请了河北民间管子、唢呐演奏家赵春峰,古琴家查阜西、管平湖、吴景略,苏南吹打“鼓王”朱勤甫等,给学生传授中国古代及民间的传统音乐,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上很快建立了新的、名副其实的“民族音乐系”,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音乐表演专业基本只是传授外国经验的局限。吕骥同志还利用他作为全国音协主席的有利条件,尽可能将当时到北京参加民族民间音乐会演的各优秀表演家请到天津(甚至于学校内),以利于组织广大师生的观摩学习,这对大大增强师生们热爱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树立正确的新校风、新学风,具有极其深广的影响。

过去国立音专的教育对课堂教学和成绩考核非常重视,从而给学生打下坚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和各种门类的基础技能,而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的教育对课堂教学与联系实际的锻炼比较重视,从而大大锻炼了学生的思想品质修养和从事革命文艺实际工作的能力。吕骥在领导中央音乐学院的工作中,既严格遵守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余时间,有意识地引导广大师生经常深入工农兵、深入生活,进行演出和为地方音乐干部做业务辅导。1952年还领导全院师生深入“治淮”第一线,直接参与工农兵群众热情投入祖国宏大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使全院师生获得了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1956年吕骥还派出相当一批教师和优秀的高班学生直接参与国家民委等部门组织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使这些教师、学生得到了一生中极其宝贵的锻炼。这种重视课外实际工作的锻炼以培养年轻人才的方针,是党的一贯教育方针的优秀传统,也是吕骥同志在解放后从事音乐教育的一贯方针。从1952年后,除了按照国家规定的政治原则选拔少数可以出国进修的学生给予深造外,他似乎更重视后者,突出的典型就是对延安时期的马可和中央音乐学院初期的黄翔鹏。

如果说吕骥同志光辉的一生集中到一点,就是他始终一贯忠于党的革命文艺事业,始终勤勤恳恳忠于党所交付的建设和发展中国革命音乐事业的重任。他是党在音乐战线的最重要的音乐活动家,他在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以及理论批评和研究上的贡献,都紧密联系于党的人民革命文艺事业。音乐教育工作对他讲来,尽管只是从1936年(包括上海时期的“歌曲研究会”在内)至1957年(他将在中央音乐学院的领导责任交付给赵讽同志为止)这20年,但这正是中国革命音乐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一环。是他奠定中国革命音乐教育事业的坚实基础,是他团结了许多前辈音乐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社会主义新型音乐人才,这些人才后来几乎都成为新中国以来各音乐院校、团体包括各地方音协的领导和重要的业务骨干。

今年是党成立85周年,85年来,中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一天天强大了,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也一天天为世界所瞩目。为了继承前辈音乐家所建立的功勋,发扬他们为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伟大精神和所留下的优秀遗产,我们先后以出版全集的方式,编订出版了《聂耳全集》《冼星海全集》《黄自遗作集》《萧友梅全集》《贺绿汀全集》,以及《马思聪全集》《正在编订中》。2004年孙慎、李伟等5位同志曾正式向中国音协等领导部门发出倡议——编订出版《吕骥全集》,这项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没有正式全面启动。我诚挚地在这个场合再次向有关领导发出呼吁,希望能将这件刻不容缓的工作尽早给予落实!

汪毓和: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题图照片为吕骥1997年摄于北京中山公园吕英亮摄)

篇5:在全镇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0

镇长蔡平

各位同志、各位老总:

今天,我们在这里专题召开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对全镇的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分析、对安全生产问题进行剖析,以此来研究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举措。刚才,王书记对全镇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总结部署,各位老总就企业的安全生产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收获很多,启发很大。结合各位同志、各位老总发言和自身对安全生产工作粗线条的思考,谈三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方面,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就全镇而言,涉及单位多,监管难度大。大桥在全区是人口第二、区域面积第二,下辖了32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1个果园场。全镇各类企业1000多家,其中列统企业72家,危化品企业41家,船舶企业10家,烟花爆竹经营点42家,建筑施工企业12家,旅馆、浴室、网吧、影剧院、歌舞厅86家,大型超市16家,餐饮业222家,服装店110家。这么多的单位,仅仅依靠安全条线几位同志去管、去查,难度可想而知。加之我们的高危企业偏多,造成了安全生产事故时常发生。2010年624红珍造船厂爆炸事故造成5死5伤,当年发生其它意外事故5起,死亡9人。安全工作在全

1区排名在末位。2011年7月29日,永盛等3家船厂龙门吊倒塌事故造成两死四伤。这些事故既影响了大桥的对外形象,更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想,不可避免的是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受到了损失。

就企业而言,意识不到位,措施不扎实。从事故的发生和事后调查结论来看,充分暴露出我们的企业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有些企业对安全生产往往停留在口头上,说过就做过,查过不改过,没有从思想上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部分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现象严重,安全设施投入不足,安全隐患治理不力。有些企业安全生产办公室形同虚设,既不管也不会管,制度挂在墙上但不放在心上,更不落实在行动上。部分企业法人安全培训教育不主动,代培、代考现象普遍,特种作业人员未培上岗、无证上岗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引发事故的根源,今天的会议是关起门来座谈,自家人就不说外话,你企业自身不查、不促、不整、不改,出了事情责任也将由你们自己承担。年初,党委、政府刚刚明确了每位副镇级以上干部分别挂钩联系一家企业,主要目的是为企业的建设施工、生产运营实行贴身服务,为我们企业的发展壮大来添砖加瓦,但是,出了安全事故,特别在职工的损失赔偿等方面,党委、政府不会为你们讲话。总而言之,希望大家牢记两句话: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第二方面,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

1、关于安全生产标准创建。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今年区政府下达了29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的创建任务,我们计划上半年完成15家,下半年完成14家,围绕这一目标,安监办已经与各企业进行了具体的对接落实,请各相关企业给予支持和配合。

2、关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我们要以培训教育为全年安监工作的关键突破口,强化对企事业负责人、安全员及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完成各类培训650人以上。前期,安监办已经组织培训了300多人,按照任务的要求,安监办要继续组织好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培训班和企业厂长、经理、村(社区)书记、主任、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班。

3、关于高危行业监管工作。我们要针对区域范围广,人手少,难以监管到位的实际状况,对镇属范围内的企业进行梳理分类,要把化工、船厂、气站、加油站等高危行业列入一类监管,将冶金、机械、特钢、特管、船舶配件列入二类监管,箱包、制鞋、制笔、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列入三类监管。对列入一、二类重点监管的企业,镇安监办要坚持每月检查一次,对三类和其他企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同时每月请专家对高危企业检查一次。

4、关于安全注册主任代理。注册安全主任代理工作是新形势下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举措。2008年我镇率先在全市

建立首家注册安全主任代理中心,首期代理企业20家,目前中心制度健全,运转正常,代理效果明显,切实改变了以往企业不会管和管不到位现状,提升了代理企业的安全本质度。今年我们计划增加10家,请各企业关心、支持这项工作,会后由安监办与各企业对接落实。

第三方面,安全生产检查的要求。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近期,党委、政府将在“花卉节”和“五〃一”节前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条线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抓紧抓实抓到位。

1、安全检查的具体内容。共计六项,一是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履职情况;二是检查重点企业隐患排查情况,尤其对于发现的重大隐患,企业是否及时消除;三是检查企业的安全投入是否到位,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建立健全;四是检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规程和基本要求是否落实到位;五是检查企业是否制订相关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并进行过专门演练;六是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消防设施是否灵敏,是否管用。

2、安全检查的重点范围。也是六个,即化工企业、烟花爆竹、建筑施工、船舶修造、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各单位必须明确责任人,周密制订方案,要从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全面排查彻底整改隐患,务必做到细致、深入、不留死角。镇安监办要立足于排查治理大隐患、防大

事故,加大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管督办力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登记建档、挂牌督办、跟踪督查。

3、安全检查的工作要求。三个方面,一是排查要认真。隐患排查年年搞,容易产生麻痹松懈、疲劳厌战的情绪。对此,各单位一定要把工作做深、做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凡是由于排查工作不认真而疏漏重大安全隐患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二是整治要坚决。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区分性质和程度,区分轻重缓急,凡是能够马上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对于一时整改不了的,要列出时间表,限期整改,并有预防事故的应急措施;对于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三是配合要协调。安全生产需要各方面的通力配合与密切合作,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责,各司其职,分口把关,相互支持配合,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篇6:在全镇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0

同志们:

刚才,大家都作了交流发言,谈了自己的工作体会、感想和打算,讲得朴实而丰富、充实而缜密、鲜活而深刻,我深受感染和启示。纪委书记也向大家交流了经验,提出了要求,讲得很到位、很深入、很具体,我都完全赞同。借此机会,我再与大家交流四点意见,既是对大家的勉励,也是对大家的希望。

一、志存高远,在实现大我中成就小我习总书记说过,“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希望在座的各位青年干部,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追求,把个人的志向与党的事业、国家兴旺、民族未来和人民幸福结合起来,用高远志向来导航人生之帆、开启事业之门、提升人生之境。

一要忠于信仰。国无信仰则不兴,人无信仰则不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大家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的信仰就是坚信马列主义、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拥护党的领导作为首要政治原则,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首要政治本色,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作为首要政治品格。

二要忠于职责。在新冠疫情爆发之时,以白衣天使为代表的一大批义无反顾的“逆行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正是这些平凡的“英雄”,在危难关头舍小家顾大家,舍小我为大我,用自己的方式挺起了中国脊梁,在爱国奉献中书写了人生新高度。希望我们的青年干部,要有“当干部有限,干事业无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抓紧每一天、做好每件事、走好每一步,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本职工作中,把我镇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理想为之奋斗。

三要忠于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曾说:“共产党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希望大家时刻谨记自己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用心联系群众、用心服务群众、用心引领群众,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以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群众信任,得到群众支持。

二、博学笃行,在精进不休中增强底气

毛主席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大家要想成长为新时代实干有为、让党放心的年轻干部,就必须具有强定力、宽肩膀、真本领、硬作风。

一要胸中有格局。年轻干部立志做大官不是不可,但立志做好事才是正道。有梦想才有奋斗目标、才有执着追求、才有前进动力、才有工作激情。大家要学会用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用远大的目标鞭策自己,用为民的情怀引导自己,努力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进取之心对待“事”,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挫折面前不气馁、荣誉面前不骄傲。

二要脑中有智慧。智慧源于思考、源于学习、源于实践。在座的一些同志生在城里、长在城里,对农村工作缺少切身体会,对农民群众缺乏朴素感情,不会说群众话、办群众事、解群众难;一些同志阅历浅、磨炼少,遇到急事难事就手足无措、没有章法;还有个别同志“佛系”心态,凡事“顺其自然”,事事“一切随缘”。大家作为年轻干部,要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责任,多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同事学、向实践学,熟练掌握各种理论知识和政策业务,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在服务民生上展现才华,在推动发展中奉献青春。

三要手中有方法。基层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和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有些同志会发现,以前学校的课本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因此,大家要不断地锤炼智商一提高精通业务、胜任本职的能力,锤炼情商一提高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的能力,锤炼苦商一提高解决矛盾、战胜困难的能力,把纷繁杂乱的工作理出层次脉络、分出轻重缓急、拿出解决办法,才能真正地办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三、秉持初心,在仰望星空中脚踏实地

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希望大家牢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把工作当成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光荣使命。

一要正确衡量得与失。大家都是“干军万马过独木桥”选拔出的优秀人才,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面对乡镇繁琐的工作、艰苦的条件,有的同志可能会产生一种从理想到现实的失落感。比如有的同志认为,我本来能在大城市大企业工作,但我现在到了乡镇,工作条件艰苦、收入微薄,我常常讲,大家要胸怀大理想、追求大奉献、舍得小牺牲。我XX年研究生毕业,到现在参加工作已经XX年,大半时间都在乡镇工作,直到现在我也始终认为,当初自己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选择没有错,这是我人生道路中一段难得的历程和宝贵的财富,万金难抵。特别是当我看到村村通上了硬化路、建起了产业园,看到户户住上了新房子、吃上了自来水,看到全镇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目标,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心中有一种很充实、很踏实、很自豪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分享这些心路历程,就是想告诉大家,一定要拒绝消极的抱怨之心,破除唯利的短浅之见,在为民实干中开阔思维眼界、提升能力素质、收获积累沉淀。

二要正确认识苦与乐。乡镇工作是直面群众、直面矛盾,事多面广、任务繁杂。大家“5+2”“白+黑”“晴+雨”连轴转是常态,苦和累不可避免,但这种“苦”也是一种磨炼、一次机遇、一笔财富。我给大家举个毛竹生长的例子,毛竹刚开始成长的时候很缓慢,前4年只能长高3厘米。但是,5年后就能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生长,6周就可以长到15米。正是因为它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不断为自己补充能量、潜滋暗长,最终才成为了后起之秀、栋梁之才。我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只有甘于“寂寞”、甘于“清苦”,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中学真本领、练真功夫,才能在日后的成长中有所作为、担当重任.三要正确对待为与位。年轻干部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充满激情、追求进步,但往往也容易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当经历磨砺和打击,有人患得患失、忿忿不平,有人心灰意懒、意志消沉。有些同事甚至片面地认为,提拔重用必须有背景,而自己一无人脉圈二无交际网,所以要把精力放在拉关系、找门路上,想通过投机钻营谋求前程。作为“半个过来人”,想跟大家说的是,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那些愿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一定会被大家看在眼里,我们定会让有为者有位、让实干者实惠。大家不要因工作繁重而抱怨,不要因收入不高而埋怨,不要因晋升缓慢而有怨,保持平和、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一定能走向“春暖花开”,到达“诗与远方”。

四、修身明德,在正己守道中行稳致远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年轻干部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长远、行得稳重,必须把崇德修身、坚守正道作为成事之基和力量之源。

一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现在干部选任的鲜明导向就是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即使有学问再高、能力再强,也难成大器。“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只沿口不齐的水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桶壁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

因此,大家要经常进行自我剖析,敢于发现和正视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在自查自省中主动改进,在不断完善中全面提高,始终做到稳重自持、坚定自励、正气充盈。

二要有严格的自律意识。现在,个别刚刚走上岗位的年轻干部,信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规矩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薄,与新时代年轻干部的形象气质、精神状态极不相符。大家要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常修自检之行,时时刻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自觉远离各种低级趣味和不良嗜好,以“祸患常积于忽微”之心对待小事、小节、小利,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三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各位年轻干部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段,既是单位的主力军,更是家庭的顶梁柱,许多同志都上有老、下有小。父母的身体、子女的教育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投入时间、精力、感情去陪伴和照顾,大家的这些困难、苦恼、纠结和焦虑,我也和大家一样感同身受。我的老家和这里相隔千里,很少能回家探望父母,更谈不上日常的照顾。在遇到紧急状况时,常常连着许多天住在镇上,好几天见不到小孩。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儿子来说,自己心中确实充满了深深的愧疚。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来说,称不称职先不讲,至少自己是问心无愧的。说这些的意思是想告诉大家,希望大家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工作和家庭,尽可能多关心陪伴家人,工作之余不要无谓的熬夜,适量进行体育锻炼,放松紧张情绪,舒缓工作压力,保持身心健康。这既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家庭的负责,更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

最后,我代表党委政府鲜明一个导向,全镇上下要把年轻干部培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实抓好,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在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关怀、成长上关注,最大程度保护年轻干部的锐气,努力营造重视年轻干部、尊重年轻干部、关爱年轻干部的良好氛围。

篇7:在全镇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0

(2017年6月)

今天我们召开专题会,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贯彻省、市、县委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把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刚才,周日扬等4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大家都是有感而发,讲的许多情节感人至深,让我们深受感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精神激励、灵魂洗礼。

廖俊波同志因公殉职后,党中央和省市委高度重视。3月31日,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评价他‚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并对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提出要求。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对廖俊波同志的高度肯定和极大褒扬,体现了对广大基层干部的殷切嘱托和鼓舞鞭策。中央组织部和省委先后印发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广泛深入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的通知,省委于4月9日追授廖俊波同志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5日上午,省委召开了市、县委书记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尤权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把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提出要求,强调要学习廖俊波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造福一方的为民情怀,敢于担当、锐意进取的实干精神,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无私奉献、克己奉公的清廉本色;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培养更多廖俊波式的好干部,深入做好关心关爱基层一线干部工作。5月,市委召开县、乡党委书记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杜源生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全省市、县委书记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座谈会精神做了强调,指出要进一步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引导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对标先进,砥砺前行。向廖俊波同志学习,重在践行,重在实效。作为我们身边的典型,之所以大家颂俊波、议俊波、学俊波,是因为他的事迹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我们要紧紧抓住身边典型这个特点,从他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为人处事的一言一行学起,把握精神实质,深学细照笃行。

一是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党的嘱托。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灵魂、立身之本,是我们能够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廖俊波同志之所以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就是因为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挂出的最后一个电话,还在安排部署工作。他这么拼命干,实际上已经把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融入到血液中,把对组织朴素的感恩之情体现在行动上,再苦再累他都甘之如饴、毫无怨言。

-二是我们要担起使命,造福一方百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廖俊波同志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他曾说:‚能够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他在政和工作的几年,在老百姓最关切的脱贫攻坚、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都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兑现了‚每年都要给政和百姓一个惊喜‛的承诺,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他因公殉职后,给群众留下无尽的感念与追忆,不少群众说,‚我至今不相信他真的走了!‛,‚都说焦裕禄是好干部,我觉得他就是当代的焦裕禄‛。

三是我们要撸起袖子,敢于攻坚克难。廖俊波同志对事业殚精竭虑充满激情,在他的工作生涯中,从来都是敢于啃最难啃的硬骨头,勇于闯最难闯的大险滩,面对许多别人避之不及的‚烂摊子‛,他总是义无反顾地接受任务,勇往直前的完成了工作。在政和工业基础薄弱的条件下,敢于克难前行,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仅用3个月完成征地3600亩,半年后首家企业投产,创造了省级工业园区的‚政和速度‛。

四是我们要尽责奉献,弘扬实干作风。廖俊波同志生前为了发展,他舍身忘我、孜孜不倦,在事故发生的前两天,他还在现场推进重点项目的工作。他常年奔波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开发第一线,工作用车曾在四年里年均跑9万公里、日均250公里,夙夜在公,废寝忘食,从不叫苦叫累,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和担当。

五是我们要克己奉公,秉持清廉本色。廖俊波同志把‚肝胆干事、干净做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论工作还是生活中,始终严以自律、廉以自守,淡泊名利,修身齐家,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下一步,各党支部要按照县委的要求,在前阶段学习宣传的基础上,分阶段、有重点地扎实推进,不断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会后要召开专题党员大会,持续掀起学习热潮。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我眼中的廖俊波‛‚向身边楷模学习‛等活动,并与学谷文昌、张仁和、徐赤生等身边先进典型相结合。

篇8:在全镇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0

1 深刻认识“走出去”战略的内涵与时代背景

“走出去”战略并不是一个新鲜名词, 邓小平同志在阐述对外开放思想时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与经验教训, 把对外开放提高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规律的高度, 明确指出了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国策, 并科学阐述了对外开放的内涵, 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步骤和发展格局。因此, “走出去”是贯彻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的具体实践。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均对“走出去”战略做出了明确的阐述与贯穿, 其中提出“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等多种论述。

如今, 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70%的情况下, 中国经济必须通过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扩大对外投资两个轮子, 主动地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进行产业链延伸与实施比较优势的资源配置, 增加与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改变在国际市场中的被动角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特别是中国的建筑材料工业中绝大多数传统产品占世界总量50%以上, 如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 引导产能过剩的建材企业实施资本“走出去”, 到有市场需求的国家和地区去投资兴办实体, 探索并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资源配置, 以更领先的技术、更先进的管理, 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互动中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 中国建材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的跨越阶段时机已经成熟

我国建材工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 随着技术装备的不断进步, 产品质量与功能的不断提升, 对外合作贸易得到较快发展, 在出口产品、技术装备和承包工程建设项目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中材国际在全球五六十个国家与地区承建了各种规模不同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中国建材旗下的中国建材国际工程公司也在多个国家承建了浮法玻璃生产线。

总体上来说, 我国建材企业“走出去”已经由以产品为主开始向资本阶段跨越。

早期是产品“走出去”, 即产品出口。由早期以国外贴牌生产、来料或委托加工贸易, 坐等客户上门为主的被动式加工产品出口, 发展到出口权完全放开, 企业主动寻找国外买家为主的产品出口, 再发展到企业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种展会, 直接订货或成为外商稳定的代理商。产品“走出去”初期阶段是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居多。

中期阶段形成了网点式“走出去”。企业在海外设立销售公司或办事处, 既服务当地代理商和客户, 也寻求机会出口销售自身的产品。进入这一时期, 企业已经具备了拓展海外市场渠道的意识和具有了国际化的意识, 虽然仍属于产品“走出去”的范畴, 但已经萌发了企业真正“走出去”的思想基础和奠定了“走出去”的未来通道。

后期是成套技术装备和工程总承包“走出去”。我国建材工业经历了技术装备从引进吸收到自主研发生产, 再到成套技术装备整体走出国门的巨大改变和进步。当前, 我国不仅主要建材产品产能均已占到世界50%以上, 成为名副其实的建材大国, 而且水泥、玻璃、玻纤、陶瓷、石材加工以及墙材等产业的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达到, 有的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中材集团、中建材集团、海螺集团、广东柯达集团、双鸭山东方墙材集团等, 已能够为国外客户提供成套设备的一条龙服务和工程总承包。成套技术装备与工程总承包的“走出去”为我国建材企业资本“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 资本“走出去”时机已经成熟, 并将成为主旋律。即真正到国外投资经营企业。以水泥行业为例, 由于整条生产线建设带动了技术、装备和劳动力出口, 许多国家都已肯定了我国的技术水平, 只要我们迈开双脚, 国际市场就在眼前。如冀东集团联手中非发展基金在南非建设水泥生产线;同力水泥在莫桑比克建设水泥生产线;华新水泥控股子公司———华新中亚投资 (武汉) 与塔吉克斯坦亚湾水泥有限公司合资建设水泥生产线;海螺水泥正在印度尼西亚独资建设日产3 2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和配套的水泥粉磨站;中材集团收购了印度的一家水泥企业等, 都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玻璃、玻纤、墙材等领域也有一批项目进入了国际市场, 如巨石集团今年5月18日在埃及建成投产的年产8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 就是代表性的项目。总之, 技术装备水平、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国外市场需求, 加之国内产能过剩等多方面因素, 说明了“走出去”时机已经成熟。

3 建材企业加快资本“走出去”的必然性与现实性

虽然我国建材企业“走出去”已经启动并迈开了步子,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走出去”, 尤其是资本“走出去”还必须加快步伐。单靠产品、网点式、成套技术装备“走出去”已经无法适应中国建材工业国际化的需要, 我们必须以投资或并购作为未来主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切入点。使“走出去”真正迈开双腿, 使国际市场的占有名副其实。

“走出去”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战略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迅速发展, 国际间的市场更加开放,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的进一步加大, 在国际市场和资源配置中能否取得主动与增加份额有赖于国际化程度。只依赖于产品输出、原料输出的“走出去”既不持久又不经济, 必须改变, 由输出到“走出去”占有资源, 配置利用资源。

“走出去”是我国建材行业实施“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建材行业在经历了“跟随”和“追赶”阶段后, 已进入了“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发展阶段。建材行业, 特别是一些主要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水泥、平板玻璃两个二代已着手研发, 瞄准超越。我国的工程技术力量在世界上最雄厚, 我国工程建设的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 在“走出去”条件已经具备的同时, 作为主要产品产量占全球50%以上的生产大国, 既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份额, 又肩负为世界建材工业发展作出贡献的责任。由此, “走出去”是我们当代建材人的历史责任。

“走出去”是我国建材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积极举措。我国主要的传统产业绝大多数产能过剩。2012年底, 我国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3.7%和73.1%, 已经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近两年来, 随着产能新增, 产能利用率一年比一年低, 行业总体利润趋向下滑。但受过分乐观的市场预期以及一些地方政绩观等因素影响, 仍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 产能过剩呈加剧之势。而一些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需求, 缺乏各种建筑材料, 缺乏发展建材工业的人才和技术。因而“走出去”既化解产能严重过剩, 减少国内的资源浪费, 又能解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程技术资源短缺、产品紧缺的现状, 改变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中的发展分割的局面, 使我国建材工业发展布局更加合理。

我国投资结构调整和建材工业面临已经出现的“进出口”之间逆差, 决定了“走出去”的紧迫性。建材工业发展与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推动关联性很大, 2013年我国固定资产增速减缓到19.6%, 2014年以来,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持续放缓, 上半年为17.3%, 比上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尤其是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仅增长12.7%, 这对于下半年及明后年经济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 尤其是对于受固定资产投资关联度较大的建材工业来说, 影响将会更大一些。虽然中西部铁路、城市管网、棚户区改造、水利、重大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程等民生工程的继续开展, 以及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实施, 仍会对建材工业增长提供支撑, 但从根本上来说固定资产投资不会更多地投向产能过剩的行业, 这对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从根子上提出了必须迅速转到境外去发展。

另一方面, 建材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我国建材企业制造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正在减弱, 从税率来说, 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百分之十几下降到百分之几甚至是零, 优惠不再;从汇率上来说,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持续走强;从利率上来说, 目前制造业多为高负债企业, 且中国的银行利率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此外, 国内原材料资源愈发紧缺, 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物流成本不断上升。受金融危机影响,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国外针对中国建材产品出口的反倾销、反补贴“双反”浪潮愈演愈烈, 进一步挤压了中国制造产品的国际生存空间。例如水泥出口由2006年的3 613万吨下降到2012年的1 200万吨。由此, 已经连续二十多年出口额高于进口额的状况, 于今年7月份首次出现了进口建材及非金属矿197.8亿美元、出口190.3亿美元的逆差。严峻的形势告诉我们, “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建材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4 中国建材企业资本“走出去”有着客观的市场需求, 具有可操作性

海螺、重庆复合材料等领军企业“走出去”的实践证明, 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建材企业的资本“走出去”不仅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需要, 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一是因为全球经济动荡和调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对外投资机遇。当前, 世界经济的多极与多元化, 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尤其是十八大后, 我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更加注重经贸合作, 提出更高层次的开放策略, 与许多国家达成一系列经贸合作协定。政府鼓励我国具备优势的产业和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必将出台与逐步完善一系列的“走出去”的鼓励政策, 这必然会为我国建材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 资本流动性明显放缓。欧洲和其他发达国家资金紧张, 很多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大对其投资力度。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景气, 海外投资成本也不同程度地降低, 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加快海外投资与并购的重大机遇。三是我国建材产业本身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我国建材企业经过几十年发展积累的技术装备、人才队伍、资金实力, 以及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打通了一些国外市场渠道, 为资本“走出去”已经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四是世界新兴经济体市场空间巨大。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 发达国家市场出现萎缩, 但东盟、非洲、南美、俄罗斯、中东等世界新兴经济体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当前, 这些新兴国家市场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期, 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对建材的用量大, 他们的建材产业发展还处于相对滞后阶段, 为我国建材企业资本“走出去”提供了时间与市场空间。

以水泥行业为例, 世界水泥产量 (不包括中国) 保持稳定甚至呈负增长态势, 但水泥市场用量增加迅速, 2010年非洲市场增长11.4%, 中东增长11.1%, 拉美增长8.3%, 2011、2012年拉丁美洲、中东、非洲和亚洲 (不包括中国) 地区的水泥消费增速亦维持在5%左右。印尼、沙特、孟加拉、泰国、巴西、尼日利亚等国表现尤为突出。以海螺水泥直接投资建厂的印尼市场为例, 印尼近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均超过6%, 预计2014年印尼经济将增长6.3%。近年来印尼稳定的经济增长, 特别是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逐渐升温的房地产投资将带动国内水泥销量不断增长。印尼2011年水泥销售量达到4 800万吨, 而2012年水泥销量约5 500万吨, 同比增长14.58%。目前印尼人均水泥消费量约为230公斤, 仍处在较低水平。当地水泥价格从2010年的110美元/吨上涨至2012年的130美元/吨。中东地区的水泥工业亦迅猛发展, 沙特、阿联酋、伊朗等国, 因其各项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之需, 水泥年消费量快速增长, 正在扩建或新建一批大型的现代化水泥厂。2013年沙特基建项目超过800亿美元, 较2011年增长36%, 2013年沙特水泥总需求量约5 500万吨, 缺口1 000万吨, 毛利空间远高于国内。总之, “走出去”有客观市场需求。

5 必须正视和努力解决中国建材企业资本“走出去”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来, 我国建材企业在海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 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方面是国内因素, 如有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于实践, 政府引导和扶持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于企业“走出去”的需求;“走出去”门槛高, 审批手续多, 境外投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境外投资应急援助机制设立也存在着相对滞后的现象, 使“走出去”显得环节多、困难多、制约多等。另一方面是境外投资存在着多方面的风险, 既有非经营性风险又有经营性风险, 非经营性风险主要指一些国家政治动荡威胁经济的风险, 经营性风险则包括建设期间的合同协议执行存在的风险、经营过程中税收等商业风险和企业用工等管控缺乏法律保障的风险等, 使企业常处在各种风险浪口上。常常是各种风险并存, 如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发生变化对投资者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损失;东道国法律、政策也会随着政局变化, 对投资者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损失等。

又如建材投资项目很多属资源类开发项目, 存在一定的资源综合利用风险和建设条件风险。包括项目资源储量、质量和采矿权属的风险;能源保障、交通运输、建设原材料供应等支撑条件的风险和建设过程中的用工风险等。

再如在新兴发展国家, 一般采用销售代理制, 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运送给代理商, 通过代理商逐级代理, 最终到达用户手里, 销售链条长, 资金回收速度慢, 形成销售货款回收风险、财务风险 (包括负债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汇兑汇回风险、资本结构不合理风险等) 和金融风险 (主要表现在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方面) 。还包括民族风俗习惯, 语言障碍, 对当地法律法规理解产生误差等。

6 建材联合会将为企业资本“走出去”创造条件并竭力做好服务

为了加快我国建材企业“走出去”, 我们将建议国家政府有关部门, 对化解过剩产能, 实施新一轮“走出去”形成政策扶持。强化“走出去”财税、金融政策支持, 扩大中央财政现有专项资金规模, 加大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络, 对企业境外投资提供低成本融资政策;建议建立和完善非经营型风险国家保障体系和境外投资应急援助机制建设。对于经营性的风险, 仍然由企业自身来承担, 但对非经营性的风险, 政府应当给予保障, 从社会政治层面对企业合法权益在国际范围内予以保障, 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加大对目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企业的支持力度。我国部分建材企业, 他们正在逐步实现“工厂在海外、回报在国内, 资源用境外、回报在国内”的总部经济模式, 逐步将国内总部变成一个研发、销售、财务中心, 制造基地遍布全球各地的经营布局, 这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来说, 也是新一轮发展模式。过去, 政府对“招商引资”有极大热情, 也有许多优惠政策和其他服务内容, 希望政府部门对“总部经济”理念有同等力度的支持;建议政府部门努力健全关于境外投资的政策、法规, 从信息、技术、金融、保险、税收、外汇使用以及投资后的监管、跟踪、统计和分析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针对建材行业民营企业居多的特点, 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 解决民企缺乏融资渠道, 缺乏海外市场的信息, 缺乏对海外法制及权利保护的了解, 缺乏通晓海外业务的人才等问题。我们也希望参会企业能够借此次会议的机会, 与相关政府部门积极互动, 提出自己的诉求和建议。

我们也希望有意愿“走出去”的建材企业, 要有明确的国际投资战略。一定要认真研究投资所在国的政治、经济、风俗等具体情况, 做好整体风险防控预案。

作为中国建材联合会, 在建材企业“走出去”方面, 也要充分体现出“引领、协调、服务”的作用。要从多角度、多层次, 深入分析在世界贸易新格局下, 中国建材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明确提出联合会指导建材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指导思想、投资导向和经营模式, 要引导企业拓宽视野, 树立长远的全球经营战略和提升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

从具体工作层面来讲, 我们一是要在深入了解政府政策、企业诉求以及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政策与经济环境等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建材行业“走出去”一系列战略设想和工作措施, 同时在争取政府出台“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方面要做最大的努力, 在为企业牵线搭桥方面做最好的红娘。比如, 针对东盟市场, 联合会今年牵头携手我国相关建材企业, 与东盟各国相关同业组织发起成立中国东盟建材行业合作委员会, 旨在通过这一机制, 互通信息, 组织中国与东盟建材行业进行对接与合作。

上一篇:高一政治课教学反思下一篇:碎言絮语悟人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