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优秀教学设计

2024-04-26

谈中国诗优秀教学设计(共9篇)

篇1:谈中国诗优秀教学设计

《谈中国诗》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

谈中国诗№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过程与方法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教学难点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教学关键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课型将授课教学方法反复诵读,了解大概,串通文义,学习文法教具电脑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二、作者简介

钱钟书先生19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导入介绍点拨教师活动了解默读思考回答学生活动

总结

练习作业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如用第二种方法,可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构缺。

五、课文总结

六、布置作业

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明确

总结

理解

赏析

品读

板书设计

谈中国的诗

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围城》是优秀的长篇小说。课后记事反复诵读,了解大概,串通文义,学习文法

 

篇2:谈中国诗优秀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

2.了解演讲稿和文化随笔的相关知识。

3.熟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

4.能够结合文本写作特色及主要观点进行知识的迁移。

5.掌握论说性文章的一般阅读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行文思路,抓住重点句段。

2.调动学生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3.引导学生借鉴课文的写法,给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作品写随笔。

4.倡导学生个性化阅读,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比较文学观,体会中国诗的特点。

2.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品位。

3.逐渐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从鉴赏诗歌入手,尝试鉴赏戏剧等文学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

1.这篇课文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它谈的问题较大,又是从英文译为中文,语言风格有欧化的痕迹。

2.要真正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有理有据。

3.仔细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三、课型

略读课。

四、课时

1课时。

五、课文概述

《谈中国诗》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三单元是全套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这是学生经过了小学、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获得了一些文学常识的基础上,安排这个单元的。应该说,到这个阶段,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艺术体验上,已经有所准备,是能够学好这个单元的。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

《谈中国诗》的作者是钱钟书,又一位大师级人物。《谈中国诗》是一篇略读课文,有别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教学要以学生自己的阅读、感悟为主,教师可以就其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做一些必要的提示;《谈中国诗》是一篇文化散文或者文化随笔,它是由演讲稿节译而成;作者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中国诗篇幅短小;中国诗富于暗示性;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但从总体说,“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谈中国诗》的教学要兼顾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又要考虑文本的特色。

六、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929年,他考入清华,立即名震校园,不仅因为他数学只考了15分,更主要的是他的国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到清华后的志愿是: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的中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他上课从不记笔记,总是边听课边看闲书或做图画,或练书法,但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甚至在某个学年还得到清华超等的破纪录成绩。他就是钱钟书。接着插入“许眼变化图”的趣事。

【设计意图】虽为略读课文,但理应得以应有的重视。或许这篇文章的编选是作为一个引子,让学生阅读钱钟书更多的作品,领略大师的风范。

(二)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中国作家、文学研究家。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台湾著名作家、诗人兼讲座教授余光中分析当代中文时,常称道钱西学列于中国人之第一流,两岸三地之作家如陶杰、宋淇,行文之时,亦多交许赞之。钱氏于中文一面,文言文、白话文皆精,可谓集古今中外学问之智慧熔炉。其妻杨绛为翻译家、作家,女儿钱瑗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

(三)文化随笔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做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文化随笔”在文学体裁上属于散文一类。

【设计意图】本想在此对散文的分类做个小结,但是存在难度,因为散文的分类无统一定论,而文化散文的相关资料也不是很多,所以可以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在文本讲解中可以归纳概括出文化散文的特点,让学生做具体的认知。

(四)问题探究(采取的主要方式:小组讨论,小组互评,教师补充)

1.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参考: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第三部分(第3至7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篇幅短小,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2.课文的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

参考:主要特点是开篇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时广征博引,使文章跌宕生姿。文章第1段,说明谈论中国诗要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然后层层推进,阐述中国诗的特点。每一个特点的论述,都包含着对比与综合。对比,是把中外诗歌做对比;综合,是在诸多材料中综合中国诗的特点。文章结尾,作者又宕开一笔,“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使文章说理辩证周密。课文的整个结构圆通灵活,充满机巧。

【设计意图】这个小题较第一小题更深入文本一步,实为赏析文本的写作特色,这是学生阅读和写作中可以借鉴的地方,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也就是现在提倡的知识迁移。

3.从本文可以看出学者文化随笔一些特点: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第二,居高临下,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第三,讲道理、发议论,幽默风趣。请结合文本来说说这三个主要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概述归纳文化随笔的特点,是有难度的,可以转变一下思维,教师可以展示答案,让学生先理解,再结合文本进行解说,这样对文化随笔的认知会更系统和深入。

4.你读过不少中国诗,也读过一些外国诗,你认为中国诗有哪些特征?作者对中国诗的特征是怎样阐述的?你怎样评价作者的观点?(参考略)

【设计意图】结合文本理解作者的观点后,才能运用自己累积的知识做评价;阅读这类带有议论性的随笔,作者的主要观点是需要学生提取的,但是要明确一点,作者的观点是一种思考,学生可以接受或者批判的接受,无论是写作手法还是内容观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范例,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有所启发,能够调动他们积淀的知识。

5.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参考:文章在比喻中结尾:“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有情有理,点破了比较文学之于研究者的关系。

【设计意图】抓住了作者的一个语言特征──善用比喻,这个小题实则语言品析。

【问题探究的整体思路】设计的问题来自课后练习和教参,因为这些问题的表述带有启发性(题目的表述可以让学生读到很多的有效信息)并能紧扣文本,重点突出。在选取小题之后,按能力层级进行编排,引领学生步步深入。

七、课后练习

1.试写篇文化随笔。(字数不限)

篇3:《谈中国诗》教学案例

l、导语设计

创设情境, 故事导入 (多媒体展示钱钟书与长城)

同学们, 你们知道钱钟书这个人吗? (学生回答)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有关钱钟书的故事:据说西方的文化界名人到中国往往要了却两个心愿, 一个是要见识一下中国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再一个就是要见识一下文明世界的学贯东西的大学者钱钟书先生。

一天, 西方一位女学者好不容易搞到钱钟书先生的住宅电话, 于是她就提出约见的要求, 可是钱钟书先生却婉言谢绝, 他说:“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 何必非得找到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说话的幽默与机智由此可见一斑。那么钱钟书的学术论文语言又有怎样的特色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谈中国诗》。

2、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钱钟书先生191O年出生于江苏无锡, 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 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 获B.Lirt. (Oxorl) 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 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 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 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 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 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l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 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 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两, 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

补充介绍钱钟书夫人杨绛的文章《写<围城>的钱钟书》, 其中提到钱钟书“抓周”抓了一本书而取名, 还有许多“痴气”的故事。

3、检查预习

正音正字

骨髓譬如羡妒轻鸢颦蹙凑泊槛外深挚

词语解释

比较文学、轻鸢剪掠、诗心、尖刻斩截、逗、穷边涯际

遥思远怅、吞言咽理、深挚于涕泣和叹息、拔木转石

4、师生共读, 生成剖析文本纲要, 整体把握文本。

提示: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和主旨句, 找出最能表现作者观点的文句。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 (第l段) .第二部分 (第2段)

第三部分 (3--6) 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 (3) 第二层 (4—5) 第三层 (6--7)

第四部分 (8)

5、重点研讨

(1) 、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 明确:根本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第一段结尾) , 这更切合外国听众, 通过比较, 可以使外国听众更快地把握中国诗歌的精髓。

(2) 、在作者看来, 中国诗歌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钱钟书先生又是怎样来论述的呢?

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 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引子:方法比较

6、小组合作, 深入探究, 理解难句的含义, 鉴赏精妙的比喻。

(1) 根据课后习题二, 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来说理, 同学们回想一下, 过去学过的文章有没有类似的写法?

(鲁迅的《拿来主义》。)

(2) 这篇文章中用了那些比喻?找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或难懂的句子, 可以互相探讨畅所欲言。

这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句子。

7、拓展延伸

比较舒婷的《致橡树》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

———提示:《致橡树》是从女性角度表现的爱情观, 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

裴多菲向自己的爱人直抒胸臆, 表达了热烈而真诚的爱情,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为爱献身的渴望。

篇4:由《谈中国诗》谈古诗暗示情感

冯友兰先生说:“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它无不如此。”的确,在诗歌等艺术作品中,暗示与明晰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在同一艺术作品中,二者不可得兼。中华民族的心理气质偏于内向,加之儒家主张为人处世要“温柔敦厚”,讲求内敛,要“敏于事而讷于言”,影响到诗人对外部事物的敏锐感触,所以当他们将这些感触诉诸笔端时,常常文字简约,惜墨如金。中国人的性格也是含蓄、委婉的,不喜欢直白、坦露,因而诗人习惯于使用暗示性的语言。以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达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在《谈中国诗》中,作者用大量篇幅分别从三个方面阐释中国诗歌具有强烈的“暗示性”这一特点。

一是将读者引入边涯,接着是深秘的静默。有时候,作者将你引诱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正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和“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一般。这是中国诗使用“暗示”手法的第一种表现方式,也就是在恰当的时候静默不言,欲说还休。

二是行文不了了之,引得人遥思远怅。譬如,“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和“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两首诗,这两个“不知”简直撩人心魄!此乃中国诗使用“暗示”手法的第二种表现方式,即故云“不知”,不了了之。

三是问而不答,以问为答。作者说,“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此乃中国诗歌使用“暗示”手法的第三种表现方式,即问而不答,以问为答。

那么,我们在鉴赏古诗时应该如何分析古诗词所暗示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呢?

从意象的暗示性入手

意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与统一;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它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在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意象反复出现,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读者在欣赏诗词时,通过审视诗歌中呈现的意象,调动生活经验,就能迅速把握诗歌的主旨或者思想情感,这就是我们说的意象的暗示性。

譬如,古典诗词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暗示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则暗示离愁别绪,抒发思乡之愁;蝉常暗示品行高洁;莲花既有高洁的象征,又能表达爱情;梧桐、杜鹃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鸿雁则表达了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再比如松、菊、梅、竹、兰等多用来表达高洁情操,关山、杨柳、兰舟、长亭等物多用作挥写离别之苦,而南山、幽居、禅寺等则多与隐逸情怀相连……这些意象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化入了国人的思维。掌握这些意象的含义,就能大体抓住整首诗的意境氛围、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诗词的主旨。

从题目的暗示性入手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是诗歌的灵魂所在,认真审视可以了解诗歌的内容主旨,猜测其思想感情,进而为下一步鉴赏打下基础。如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题目中一个“喜”字,就写出了因为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诗人感激而喜之情。再如柳中庸的《征人怨》,题目中的“征人”就点出了诗人刻画的人物,写的是征人戍边的生活,而“怨”字点出了情感:朝廷连年征兵、备战,老百姓苦不堪言。

从作者生平的暗示性入手

每位诗人所处的时代,他的出生阶层、自身遭遇、性格禀赋、艺术修养等都极大地影响着诗人的创作。如李白和杜甫,他们都是我国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但是由于两人经历、生活环境、性格气质的不同,各自作品的艺术风格也迥然不同: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多写山川秀美,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多实写现实生活。此外,陶潜的诗之所以平淡自然而又不失隽永,是因为他厌弃功名;辛弃疾的词“英雄出语多本色”,正是他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

从注释的暗示性入手

注释是对诗歌字词句的解说,其作用是帮助我们理解作品。诗歌的注释放在篇末,看起来无关紧要,但是注释中关于作者、时代背景、题干的注释,也同样有着暗示性。诗歌鉴赏类考题一般少有注释,若有,就比较重要,鉴赏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现在注释中的作者往往不太为人所知,一旦注释,即为我们理解诗歌打开了另一扇门,时代背景的注释也暗示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篇5: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语文 必修5

教学设计

2010年10月14日

谈中国诗

一、内容及解析

本课要学的内容《谈中国诗》是一篇学术性的演讲词,也是一篇学者论文,其核心是通过与外国诗的比较探讨中国诗歌的特点,理解它的关键是要理解作者风趣语言的含义。作者用风趣的语言从体裁发展、篇幅、语言、风格、内容五个方面与外国诗歌进行比较,既清楚地说明了中国诗形式上的特点,又形象地得出了“中国诗只是诗”的本质性结论。本课内容是在前两课如何鉴赏诗歌语言的基础上的延伸,同时也是对中国诗歌和诗歌鉴赏方法的总结,尤为重要的还是首次让学生接触比较文学的概念以及比较的方法(对比与综合)。因此,本课在模块学习中有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作用,在本学科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特点,掌握比较的方法,学会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写作文,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自己概括,自己体会语言的含义。

二、目标与解析

1、目标定位:①和外国诗歌相比,了解中国诗歌的特点;

②掌握比较的方法,提高综合概括能力;

③体会作者语言的幽默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目标解析: ①了解就是指对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②掌握就是指对比较文学常用的对比与综合的方法要能运用。③体会就是指对作者风趣语言的含义要准确把握。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本课教学中,学生将会遇到两大困难:一是难以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二是难以理解本文相似暗示性的风趣语言。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让学生逐句理解,发挥想象。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课在比较文学的教学中,要运用幻灯片,以节约时间,增加诗歌比较的课容量。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请你谈谈中国人的形象。(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那么欧洲人呢?(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比较思维)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成功运用这一方法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

保山曙光学校

语文 必修5

教学设计

2010年10月14日

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篇》《七缀集》等。《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三)重点解析

问题一:作者的是以一条什么思路来写的?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问题二: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钱先生不愧为通晓拉丁、英、德、法、意、俄、捷文等语言和诗歌的伟人,绝对不用翻译的通读以上几种语言的原文诗歌,所以他才有资格对它们的诗调和句式“作概论”。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评论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只有这样才公平。接下来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特点有三:一,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第二,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第三,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诗歌。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以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在行文布局上,《谈中国诗》也可谓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保山曙光学校

语文 必修5

教学设计

2010年10月14日

问题三: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提示: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西方诗歌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最后才有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歌发展初期已经出现,这种“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以至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西方也有人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短”的标准比我们所说的“短”要长得多。中国诗追求的是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这一特征。中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是很大的。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也有“厚重”诗,但比起西方诗歌来,还是轻柔得多。作者强调,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总之,诗歌的本质特征在不同国别的诗歌作品中是共同的。

第二课时 问题四: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钱钟书的散文是典型的学者散文。所谓学者散文,大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主旨不在于表情写景,主要的表现手段也不是抒情、写景或叙事,而是议论、说理和达意。它不是以情感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智启人。钱钟书的散文正是以思想的睿智见长。他好像是把博大的知识海洋融会贯通,浓缩成涓涓清泉和深不可测的一潭清水。在本文中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更是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语言轻松、幽默,大量运用比喻等手法,似随口而出,而机趣盎然。看似随意而实则深刻,颇具画龙点睛之妙,看似轻淡而实则味厚,如谈到中国诗的发展时,以中国绘画的特点进行类比,既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诗发展的迅速,又拓深了文章的内容,作者又以“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的幽默诙谐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中国 诗发展的高度,又说“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这种似反实正的说法,说明中国诗高度发展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中国诗的赞赏之情,又如“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表达出对待“中国诗”应有的态度,批判了那些文化本位论者。课文中这种语言运用的典范例子还有很多,要仔细揣摩。

例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简析: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例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保山曙光学校

语文 必修5

教学设计

2010年10月14日

简析: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谓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例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简析: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例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简析: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问题五: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

提示: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在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指出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使比喻这一惯闻常见却又被人们习而想忘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

①比喻的谜底

钱先生在《读<拉奥孔>》一文中指出:“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这段简洁通俗而又深刻的论述,衬得一般修辞学著作中,对比喻的枯燥定义和干巴原则相形见绌、空洞浮泛。在这里钱先生不仅把比喻的性质、特点、原则、方法阐发无遗,而且给我们亮出了创造佳譬妙喻的“谜底”有理可依,有法可循。对 这段白话钱先生还引用唐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和宋诗“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予以提纲和浓缩,并说这“十八个字把比喻的构成和诱力综括无遗了”。在《管锥编》中钱先生又引释书常言“不即不离”“非一非异”,说可通比喻之理,引旧诗“落花飞絮两无情,仗千尺游丝作合”说可明比喻之法。

②博喻

博喻虽非钱先生首创,但却是经过他大大表彰,才为时人所重的。什么是博喻的呢?钱先生为我们解释道:“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土比亚式比喻”,就是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容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连二地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笔下”。如苏东坡在《百步洪》里描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用七种常见的形象再现了洪水汹涌澎湃,飞流直下的情景。还有我们熟知的毛泽东同志著作中,曾用“喷薄欲出的朝日”、“看得见桅杆的航船”、“将要呱呱坠地的婴儿”三个形象来比喻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这些描写用的都是博喻手法,极为形象生动,如果只设一喻,不仅不能表现该事物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没有气势

保山曙光学校

语文 必修5

教学设计

2010年10月14日

和力量。

③曲喻

曲喻之目是钱先生从西方借来诠评中国古典文学的,这是一个创造新奇比喻的妙法。所谓曲喻,即以二物相似之一端,“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曲喻化一般的比喻多一层曲折。如李贺《天上谣》中的“银浦流云学水声”一句,“水”和“云”只有在“流动”这一点上相似,既然流云似流水,那么流云也像流水一样有声可闻了。再如李商隐《天涯》中有“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二句,也用了曲喻。莺啼好像人啼哭一样,因而有了眼泪,联络到了沾湿最高花。曲喻的特点是新奇而耐人寻味,意境丰富。

④一喻多意

这是钱钟书在《管锥编•太平广记卷四八八》中拈出,周振甫先生又在《文章例话》中加以进一步阐发总结而来的一种比喻方法。“一喻多意”有两层意思:(一)一个比喻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义;(二)或在特定的语境中同时兼具多义。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喻之二柄与多边”的具体运用。前者已在“二柄与多边”谈过,兹不赘述。我们只举例解释后者,如卢仝《自君之出矣》:“妾有双玉环,寄君表相忆。环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用同一玉环作比,以玉环的冰清玉洁喻男方的坚贞之德,以玉环的周转无休喻女方的情思不断。(明心按:“环是妾之心”一句,用谐音,环同还也,意为盼男方早归。云峰之解不妥。)“一喻多意”这种手法便于设譬,含义蕴藉。

⑤分喻

“分喻”是“多边”说在方法论上的应用。“分”就是“部分”的意思,以彼喻此,二者部“分”不同,非全体浑同。换句话说,“分”就是“边”的意思,如我们用“雪山”比“大象”,只取其“鲜洁”这一点相似,不可责怪雪山没有尾牙;我们用“满月”喻面貌,仅择其“圆润”这一“分”的契合,不能苛求月亮没有眉目。这种方法提高了比喻手段的灵活自由度,为“本体”扩充了“喻体”之源。不过,凡是比喻必定都是“分喻”。这里标出这一名目,可使设譬造喻者更趋于自觉而已。

⑥反喻

反喻是以本体反过来譬喻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寻常比喻亲切新奇。钱先生在《管锥编•全流汉卷五六》中,点出这种方法。如《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时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比喻在贾让《秦治河三策》中反其喻而用之:“夫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新颖别致,顿生新意。

六、总结

中国诗首先是诗,然后才是“中国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形式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而本质上却都一样。作品的语言充满了思想的睿智,并显得机智风趣、幽默活泼,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也能多有一些机趣盎然的句子。

篇6:《谈中国诗》教学设计(实用)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记牢钱钟书的相关文学常识。

2、读准重点字词读音。

。依据:

1、2017年高考大纲分析:能识记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

1、梳理文章脉络 依据:根据考纲要求,学生要能够筛选重要的信息。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记牢钱钟书的相关文学常识。

2、读准重点字词读音,正确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脉络。

二、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的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筛选、分析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能力:

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读准字音,能划分出文章的脉络。

理由:钱钟书的相关夏邑一高语文教案 姜娅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

课前三分钟 检查《逍遥游》默写 检查默写情况 钱钟书的文学常识,钱钟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2、用PPT展示文学常识相关问题 ○

3、评价 ○

4、补充介绍钱钟书,介绍钱钟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5、回答PPT上的问题 ○

6、介绍自己所知道的钱钟书以及他的小说《围城》 ○

3朗读课文 校正字音

1、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

2、找出文中语段的字音并要求学生在书中标记。○

3、用PPT展示重要的字词注音 ○提问朗读

1、其他小组给予纠正 ○

2、在书上补充重要字词读音 ○

3、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自主学习成果检测 ○

4理清脉络,夏邑一高语文教案 姜娅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提问:作者谈中国诗的立场是什么? ○

2、提问:从文中找出中西诗的异同点,完成表格 ○

3、展示表格 ○

4、提问:作者归纳了中国诗的那些特点? ○

1、自己独立思考

2、讨论并写出答案

2、小组展示。

3、书上记录相关答案。

5、同学间互相评价 训练学生整合分析文本的能力。

5课堂总结提升环节 总结本课知识。

1、补充学生总结内容

2、评价学生总结内容 回忆、文学常识,字音字形,文章脉络

6布置下节课 学习任务

1、学生在书中画出作者对于中西方诗歌的异同的观点 2、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本文的主题 3、学生总结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议论方法 7板书

巩固本课所学,完成学习目标 夏邑一高语文教案 姜娅

设计 谈中国诗 钱钟书

篇7:《谈中国诗》教学反思的结果

课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理解中国诗的特征以及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学会体会比较法的妙用,学习使用这种方法,更培养了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的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对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我做了一些关于《谈中国诗》教学反思。

1. 课堂教学环节

(1)课堂导入针对本班课堂氛围沉静有余而活泼不足的特点而设计,意在活跃课堂氛围,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预热”,从而顺利进行新课教学。

(2)在整体感知方面,意图体现新课标理念,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自主分析、提炼、归纳、质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在深入理解中国诗歌特征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作提炼作者的观点,态度,体会作者客观,公正对待本国诗歌的研究态度。在分析中国诗歌暗示性这一教学环节,我力图打通本单元教学内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在分析中外诗歌的异同方面,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比较法去关照中外诗歌,从而体现、印证作者的观点,加强学生解决习题的能力。

2.优化课堂发问

好的课堂发问可以让学生疾速进进标题情境,进步学习喜欢,激发探求欲瞧,走进学问殿堂。因此教师设想的标题要难易过度,假如标题过难,学生高不可攀,假如标题过易,学生探囊取物。只要正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问,才有益于学生克服畏难心情,才华让人人都有考虑的机会,个个都有成功的开心。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标题要化难为易,设想展垫发问,使之分化成几个简略的标题。正在第一课时中,我让学生分段找要害句,这样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难度。但自我感慨,对付高二学生来说,我还是将他们的地位放低了,没有充分预计学生的学习能力,正在设想标题上显得过于简略,于是让一节课短少出色之处!

3. 我的困惑

在践行新课标理念的过程中,一直有个困扰:学生自主探究时间难以掌控与有限的课堂时间之间形成矛盾,对于这一矛盾,一直未能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导致了课堂经常出现前松后紧的问题。

4. 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如上所说,本节课前松后紧,课堂教学未能做到从容不迫;

(2)在导入、质疑环节语言不够精炼。

5. 今后的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注意课堂时间的掌控,力求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在备课、授课环节不断改进自己语言表达,是上课的语言更凝练,更精确。

篇8:《木兰诗》创新教学谈

首先, 我让学生了解久远的封建时代, 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约束等情况, 然后再以“假如你是木兰, 又是处于那样的情况和那样的时代, 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 让学生进入剧情, 并顺利进行了角色转换, 学生的创造兴趣也就被调动了起来:

“我一定要想办法, 帮助家庭度过这个难关。”

“我可以代父从军, 正如祝英台男扮女装去读书!”

“我也要上书可汗, 改变只许男子当兵的现象, 并建立一支女子部队。”

学生七嘴八舌地开展议论之后, 我便以“_____的木兰”的填空题来启发学生概括:代父从军的木兰是深明大义, 勇敢无畏的木兰。

在“踏上征途”中, 学生会在“不闻……但闻……”的句式中深深地体味出木兰的女子情态与心态, 并自然地归纳出“思念亲人、热爱家乡的木兰”这一特点。将“旦辞……暮宿 (至) ……”的句式与下文的“万里赴戎机”联系, 得出路途遥远、军情紧急这一特殊情况。

在“克敌建功”的十年中, 始终未露女子情态的木兰那真是够谨慎、机敏、坚强的了。在“归见天子、辞官还乡”中可窥见木兰那不图高官厚禄的品格。在“亲人团聚、恢复女装”中又一次发现木兰内心的女子情态, 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伙伴惊忙”的感叹。

这样, 经过抓住情节特征设计教学,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 从而对故事也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 教师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 抓住诗歌叙事情节上具有戏剧性的艺术特征, 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创新的兴趣。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 在教学中, 我抓住本诗的戏剧性这一艺术特征, 去诱发学生思维, 引导创新。首先我简介了戏剧知识并让学生明白:没有矛盾, 就没有戏剧。于是以找到矛盾为由, 启发学生去发现新的艺术成分, 这样, 学生便纷纷质疑:

“可汗点兵, 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这是不是矛盾?”

“在从军途中, 从军与思亲也是一种矛盾。”

“多年征战, 克敌建功, 木兰还朝还是一种巧合!”

“归见天子, 功高赏多, 天子要她做官, 而那时女子是不能做官的, 这又是一种矛盾。”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趁机引导, “木兰是怎样解决这些矛盾的呢?”

学生的兴致再次高涨, 很快找到了方法, 并总结戏剧的高潮与结尾:亲人团聚, 恢复旧装, 伙伴惊忙。有的学生还按戏剧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予了归类。

这样, 通过抓住诗歌的艺术特征, 实施的创新教学, 整个课堂都是在积极思维、发现创造中进行, 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 让学生在领悟的基础上自行质疑, 开拓学生的创造之路, 引导学生去研究诗歌。

学生对诗有了感性领悟后, 我采用了自行质疑的方式, 让学生对《木兰诗》进行理性的探讨, 以深化学生的认识, 打开研究之门。我让学生从生活情理、时间等方面去学习探讨。学生这一次发言少了, 但很有见地:

“诗没有写木兰练武功, 她没有武功, 怎会建功立业?”

这正是逆向思维, 理性探索的开始, 我的眼前不由一亮, 探索之门已开始打开, 同时引进了北朝的民歌《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 赛群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妇女尚如此, 男子那可途?”学生便明白了北朝人民尚武风气盛行, 感觉一来, 学生开始议论, 然后再质疑: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卷卷不合生活情理。”

“壮士十年归”与“同行十二年”。时间前后不一致。

于是, 我肯定了学生质疑的精神, 便告诉他们, 这就是对《木兰诗》的研究, 并让学生写《木兰诗》的课后作文, 让学生继续探讨新的问题。

事后作文, 有的学生是从木兰形象上评论, 也有的是从诗的缺点上探讨, 还有的是从艺术特征上进行研讨……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赏析诗的能力, 又让学生逐步走上研究之路。

篇9:谈中国诗优秀教学设计

一、 谈标点部分的原文

因此,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标点增加文句的清楚,可是也会使流动的变成冻凝,连贯的变成破碎,一个复杂错综的心理表现每为标点所逼,戴上简单的面具,标点所能给予诗文的清楚常是一种卑鄙贫薄的清楚(beleidigende Klarheit),妨碍着霍夫孟斯戴儿(Hofmannsthal)所谓:

背景烘衬的大艺术,跟烛影暗摇的神秘。

它会给予朦胧萌拆的一团以矫揉造作的肯定和鲜明,剥夺了读者们玩索想象的奢侈。所以近代西洋作者像乔哀斯(Joyce)和克敏(Cummings)都在诗文里放弃传统标点。我们自己写作时,也每踌躇于“?”号和“!”号之间,结果只好两用:“?!”。白拉姆(Aleanterre Brahm)还提议在感叹疑问之外,添个正言若反的微词婉讽号:“q”,标点中国诗的人反觉得“!”号、“?”号和“——”号该混合在一起用,否则达不出这混沌含融的心理格式(Gestalt)。譬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结句可以有三个解释,三种点法,而事实上这三个意义融和未明地同时存在于读者意识里,成为一种星云状态似的美感。

二、“富于暗示”与谈标点部分联系紧密,是一个整体

从行文结构上来看,钱钟书先生在段首用“因此”一词承接上文,很明显,上文谈的“暗示性”是“因”,本段谈的“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是“果”,“果”是对“因”的总结与进一步阐述,是阐述问题的进一步深入。这段谈标点的文字仍是对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进一步阐述,只不过是从标点的使用角度来谈的。

确实,“标点增加文句的清楚”,但“所能给予诗文的清楚常是一种卑鄙贫薄的清楚”。“卑鄙贫薄的清楚”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错综复杂的心理”“戴上了简单的面具”,让复杂心理变得简单化、标签化了;“朦胧萌拆的一团”变得“肯定和鲜明”,表达不出“混沌含融的心理格式”,结果“剥夺了读者玩索想象的奢侈”。“错综复杂”“朦胧萌拆”“混沌含融”不正是上文说的“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玩索想象的奢侈”“星云状的美感”不正是“遥思远怅”“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这不就是对“富于暗示”的另一种表达,对“富于暗示”的深化?模糊性与多义性是“富于暗示”的特点,而标点符号的作用是让文句更“清楚”、更“肯定”、更“鲜明”,这与“富于暗示”相矛盾。“暗示”可以是多义,而“清楚”就变成单一了。

因此,我们可以很明确地说:谈西洋新式标点不符合中国古典诗词是从标点的角度进一步突出中国诗“富于暗示”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是探讨“富于暗示”特点的深入与延伸。这一部分,作为文章的一个有机整体,是不应该去掉的;去掉,必然是该深入的问题就没有深入,该延伸的问题没有延伸,让文章不够完整。

三、谈标点部分对于古诗词鉴赏有启发指导作用

钱钟书先生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可以有三个解释,三种点法”,指的是上文说的“标点中国诗的人反觉得‘!号、‘?号和‘——号该混合在一起用”。用问号,标为“?”,是作者自我追问,不忍心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用叹号,是作者已清醒认识到“无限江山”已别自己而去,要见实难。用叹号加问号则表现出从不忍心承认到不得不承认自己国破家亡成了亡国奴这一心理过程。用破折号则表现作者那许多的感慨,然而却无法言表。

如果不使用标点,这几个“融和未明”的“意义”“同时存在”于我们的“意识里,成为一种星云状态似的美感”;而使用标点,使用这几种标点中的任何一种标点,随即消除了另外几个意义。“朦胧萌拆的一团”因标点的“肯定和鲜明”,剥夺了我们“玩索想象的奢侈”。明了这一点,对我们读诗解诗时有意识地跳出标点符号的限制,向着多向性思考应当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再如苏轼的《定风波》一词,课本标点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然而我们读时会发现,“何妨吟啸且徐行”后面,如果用上问号,让句子成为一个反问句(“何妨吟啸且徐行?”),或者用问号加叹号,让句子变成反问加感叹(“何妨吟啸且徐行?!”),似乎更能表现出作者那种乐观的心态和得意劲儿。“一蓑烟雨任平生”后面如果用感叹号,这个感叹号与“谁怕”后面的问号一问一答,一呼一应,似乎声调更加响亮(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下片两句的标点与上片后一句标点如果同样标注,似乎也无不可。

再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颔联,一般按律诗规律,两句为一联,标逗号与句号,而如果依诗意与情感,标为问号与叹号,是否能更好地表现出情感呢?回头看看妻子儿女,他们之前的愁到哪里去了呢?早已抛到九宵云外去了!你看他们正在高兴地随手卷起书册,打理行装,准备回家去了!联系首联“剑外忽闻收蓟北,忽闻涕泪满衣裳”,联系后两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种兴奋与激动以及迫不及待的心情,是否因这一个问号更好地表现出来了呢?

由此看来,标点已由专家标注好,这利于我们理解把握诗词的结构情感;然而同时,流动的、多义的情感却被专家的标点凝固化了、单一化了,让“朦胧萌拆的一团”变得“肯定和鲜明”,从而“剥夺了”我们“玩索想象的奢侈”,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损失。如果此段保留,是否能向学生提示标点的使用有时也成为文章内容情感表达的一部分,从而引导学生在既定标点的情况下,依据文章再作思考、再作标点呢,由明确的含义向朦胧一团迈进呢?

四、专家标注标点,因人而异,存在差异

不同的专家,对诗歌的结构和情感的体验不同,标点的方式也不同。这虽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不同的标点所传达出的情感却有着较大的差别。

上一篇:院首届职工帐篷节方案下一篇:中考英语备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