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复习题

2024-04-13

采矿学复习题(精选6篇)

篇1:采矿学复习题

<高等采矿学>感想

我是安全技术及工程的学生,有幸学习了张恩强老师的高等采矿学课程,在矿山安全跟采矿关系紧密,相辅相成,两者不可分割,采矿作为矿山的总工程师需要从总体上把握其合理性,而煤矿在在追求其经济利益的同时同样需要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在保证经济利益的同时要保证安全效益,使两者协调发展,以追求跟高的综合效益。

通过张老师在课堂上的精彩讲课,我学到了关于采矿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采矿方面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些采煤的基本方法等等

采矿工程分为煤矿类和非煤矿类。采矿是自地壳内或地表开采矿产资源的技术和科学。一般指金属或非金属矿床的开采,广义的采矿还包括煤和石油的开采及选矿。其实质是一种物料的选择性采集和搬运过程。采矿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原料采掘工业,如金属矿石是冶金工业的主要原料,非金属矿石是化工原料和建筑材料,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多数矿石需经选矿富集,方能作为工业原料。采矿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岩石破碎、松散物料运移、流体输送、矿山岩石力学和矿业系统工程等理论。需要运用数学、物理、力学、化学、地质学、系统科学、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的最新成果。采矿工业在已基本达到的高度机械化基础上,通过改进综采设备的设计、造型、材质、制造工艺、检验方法和维修制度等,将进一步提高其生产能力和设备利用率。同时矿井在提升、运输、排水、通风、瓦斯监控等许多环节将实现自动化和遥控。地下和露天矿都将实现计算机集中自动管理监控。有的国家已将机器人试用于井下回采工作面,开采对人员损害较大的矿种。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对地下矿产的不断开采,开采品位由高到低,资源紧缺,迫使使用低品位矿产,选择适当的采矿和选矿方法,进行综合采选、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回采率,降低矿石的损失率和贫化率。采矿和选矿过程中生成的有毒气体、废水、废石和粉尘等物质以及噪声和振动等因素,对环境、土地、大气和水质等造成危害,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课题。各国研究环保问题中进一步提出了资源的长期利用问题,特别着眼于废渣、废石、废液的重复使用、破坏后土地复用等。制订强有力的法律,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矿山环境。

在课程的开始阶段的学习中,我学习到了一些采矿的基本概念,这对我这个安全的学生来讲有些基本的认识,基本弄清了矿井的组成,划分等,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当前我国的煤层主要按厚度分为薄中厚三类:其中<1。3为煤层,1。3到3。5为中厚煤层,>3。5为厚煤层。在矿区开发中,同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中一部分称为矿区。其中井田是组成地下煤矿完整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和地面构筑物的总称,它分为阶段和水平,阶段是沿着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阶段有可以分为采区式和带区式两种划分方式。井田则可直接划分为盘区和带区,盘区就是近水平煤层的采区,另外还学习了矿井开拓,准备于回采的基本概念,按照其作用和服务的不同可将矿井井巷分文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类,开拓巷道是为井田开拓二掘进的基本巷道,准备巷道是为采区,盘区或带区而掘进的主要巷道,回采巷道是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中期还学习了矿井生产系统的一些基本知识,一个完整的矿井生产系统主要包括,运输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拍矸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气压系统,其他生产系统等。

在学习采矿的基本概念之后,开采顺序和基本的开采方法是该课程的重点,井田划分后,采区,盘区或带区间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开采,煤层间,阶段间和区段间也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开采,确定开采顺序应当考虑井巷的初期工程量,井巷的掘进及维护工程量,开采水平,阶段,采区,盘区或带区及采煤工作面的正常接替,开采影响关系,采掘干扰程度和灾害防治等,沿着井田走向方向,井田内采区,盘区或带区间的开采顺序分前进式或后退式两种开采方式开采顺序。采区,盘区或带区间采用前进式开采顺序有利于减少矿井初期工程量和初期投资,缩短建井期,使矿井能够尽快投产。采区,盘区或带区间采用后退式开采顺序的特点与前进式开采顺序的特点相反,从便于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的维护,采后密闭,减少漏风,避免干扰,回收大巷煤来考虑,采用后退式有利。其中阶段开采顺序,先采用标高高的阶段,后来采标高低的阶段称为阶段下行开采顺序,反之,先采用标高低的阶段,后采标高高的阶段称为阶段间上行开采顺序。阶段采用下行开采顺序可以减少建井初期工程量和初期资金投入,缩短建并期,并且有利于阶段内煤层保持稳定,一般情况下我国煤矿阶段间采用下行开采顺序,近水平煤层条件下,上下山阶段往往可以同时开采,在煤层倾角较小,或先采下阶段有利于排放上阶段矿井水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阶段间上行开采顺序。

在课程后期主要学习了采煤方法,采煤方法是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有不同的采煤工艺和矿压控制特点,可以将才没方法分为壁式和柱式两大体系,主要的开采方法有长壁采煤工艺,单一走向采煤法,倾斜长壁采煤法,倾角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长壁放顶煤采煤法,急斜煤层采煤法,柱式体系采煤法,等等。选煤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矿井的生产安全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选择采煤方法应当结合具体的矿井地质和技术条件,所选择的采煤方法必须符合安全,先进,经济,采出率高,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因此在选择和设计采煤方法是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1地质因数,煤层倾角,煤层厚度,煤层及围岩岩性,煤层地质构造及可采块段大小,煤层的含水性,瓦斯涌出量及煤的自燃倾向性。2技术因数,今年来,国内外工作面工艺技术,准备能力,开采强度不断提高,工作面单产水平增长较快,采煤方法的选择时应考虑不同装备水平的工艺方法,单产水平要与矿井各环节能力配套,并留有发展的余地。3经济与管理因数。选择采煤方法的同时要选择相应的装备,现代化采煤装备要依靠资金投入,不同层次的矿井能承受的装备投资时不同的,矿井的经济效益由投资和产出决定,高投资因有高回报,而不是相反的。

通过对高等采矿学的学习,我了解到了一些采矿方面的基本问题,但是仍有许多不足,我会在今后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

篇2:采矿学复习题

1.试举例在那些情况下,可能采用煤层群上行开采? 答:①当上煤层顶板坚硬、煤质坚硬不易采出,周期来压强烈,或有冲击地压危险时;②当上煤层含水量大,需要排除上煤层水患时;③当上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需要开采下保护层时;④上部为劣质薄、及不稳定煤层,开采困难,长期达不到矿井设计能力,需要上下煤层或厚薄煤层搭配开采时;⑤建筑物、水体及铁路下采煤,需要先采下层煤,后采上层煤时;⑥开采火区或积水区下压煤,需要采用上行开采时;⑦上煤层开采困难,投资较多,下煤层煤质优良,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采用上行开采时;⑧在某些地质和技术条件下,新建矿井采用下行与上行开采相结合的方式,可减少初期巷道、工程投资及建井工期,获得显著经济效益时;⑨复采采空区上部遗留的煤炭资源;⑩需要解决前期浅部小井开采.后期深部大型矿井集中开采的压茬关系可以采用上行开采。2.放顶煤采煤法的实质?

答:放顶煤采煤法的实质,就是在厚煤层沿底部布置一个采高2-3m的长臂工作面,用常规方法进行回采,并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松动爆破等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的“放煤窗口”放出,经由刮板输送机运出工作面。

3.煤层倾角大于15度以后,综采走向长臂工作面的防止液压支架下滑的措施.?

答:①自始至终由工作面下部向上移动,以阻止采空区滑动矸石冲击支架尾部;②采用间隔移架,增加支架对煤层顶底板的摩擦力;③加强输送机的管理,严防输送机下滑牵引支架下滑;④保持排头支架的稳定性。4.井下生产系统包括那些主要的系统? 答:(1)提升运输系统(2)通风系统(3)供电系统(4)排水系统(5)压风系统 5.井田划分的原则有哪些?

答:(1)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2)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3)充分利用自然等条件划分井田;(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

6.壁式体系采煤法的特点?

答:(1)通常具有较长的采煤工作面长度,一般为100~200米;(2)在采煤工作面两端至少各有一条巷道,用于通风和运输;(3)随采煤工作面推进,应有计划地处理采空区;(4)采下的煤沿平行于采煤工作面的方向运出采场。7.柱式采煤方法的特点?

答:a一般工作面长度不大但数目较多,采房和回收煤柱设备单一;b矿山压力显现较弱,支架和处理采空区工作比较简单,有时还可以不处理;c采场内煤的运输方向是垂直于工作面的;d工作面通风条件差,经常出现工作面风流短路现象;e巷道多,掘进率大,掘进出煤率高;f煤柱损失大;g采煤设备均能自行行走灵活性好。8.影响选择井底车场形式的因素有哪些? 答:(1)井田开拓方式(2)大巷运输方式及矿井生产能力(3)地面布置及生产系统(4)不同煤种是否需分运分提

9.采区准备时布置煤层上山的适用条件?

答:单—薄及中厚煤层采区,服务年限短;采两个分层的单一厚煤层采区(一次采全高或放顶煤),煤及围岩稳定;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服务时间短的专用通风或运煤上山。10.改善煤层上山维护状态的措施?

答:(1)为减轻上山受两侧采动的影响,应避免两翼工作面同时向上山接近,为此,在选择工作面接替方式时,要恰当的安排工作面开采顺序;(2)上山煤柱的宽度越大,所受采动影响越小,为此应保留足够宽的上山煤柱,薄及中厚煤层至少20~30m,后煤层至少30~40m:(3)上山宜采用可缩性金属支架或锚网支护。11.再生顶板的形成条件?

答:(1)顶板本身含泥质成分较高,易胶结在一起;(2)上顶分层回采时向采空区注水或灌浆;(3)在上覆岩层压解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顶板形成时间与岩层性质、含水性、顶板压力大小等因素有关,一般4~6个月甚至一年。12.煤层群的分组原则?

答:(1)层间距小的煤层划分为一组,以减少采区石门的掘进工程量;(2)各组煤层总厚应大致相等,以满足大致相同的服务年限;(3)同煤种同煤质应划分为一组,以便分采分运,保证原煤质量;(4)适合用同种采煤方法的煤层划分为一组,方便施工组织管理;(5)环境条件相似的划分为一组,方便通风、排水管理。13.立井开拓的一般条件?

答:(1)井田地形地质条件不利于采用平硐或斜井;(2)煤层赋存较深,表土层较厚;(3)水文情况比较复杂,井筒需用特殊法施工;(4)斜倾长度大,需多水平开采的井田。14.斜井开拓的一般条件是什么?

答:(1)井田内煤层埋藏不深;(2)表土层不厚;(3)水文地质情况简单;(4)井筒不需特殊法施工;(5)缓斜和倾斜煤层。15.立井开拓的优点?

答:同样采深条件下,井身短,通过井筒的各种管线短;提升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易自动控制;对辅提有利,人员提升快;对深井开采有利;井筒断面大,通风阻力小,提升,排水、动力供应等生产经营费用低;井筒易维护;对各种地质条件适应性强,技术可靠,不受煤层,CH4、水文等限制。16.立井开拓的主要缺点?

答:立井开拓的缺点:井筒施工复杂,需较高技术、较多设备、速度慢;井筒装备复杂,基建投资大;井筒延深困难;采用箕斗提升,能力有限。17.平硐开拓的适用条件?

答:a要有合适的地形条件,便于布置工业场地和对外运输;b山岭、丘陵地区上山部分煤的储量应能满足同类井型的水平服务年限。18.平硐开拓的优点?

答:a井下出煤不需转载,可直接外运,因而运输环节和运输设备少,系统简单,运费低;b平硐地面工业建筑简单,不需井架和绞车房;c不需设井底车场、水泵房、水仓等硐室,减少井巷工程量;d平硐施工条件好,掘进速度快,建井期短;e平硐无需排水设备,有利于预防井下水灾。19.矿区开发顺序的原则?

答:先浅后深,先易后难,先开采离工业区或城市近的,后开采离工业区或城市远的。20.综采工艺的优点?

答:“一好二高三低”,即:劳动条件好;高产高效;成本低,掘进率低,劳动强度低。21.如何确定立井井筒沿煤层走向有利的位置?

答:(1)在走向方向上大巷的运输工作量:井筒位于井田走向中央大巷的运输工作量最小;(2)均衡生产及矿井生产能力:井筒位于井田走向中央,两翼能均衡生产,生产能力大;(3)风量分配、风路长度和风阻大小:井筒位于井田走向中央,两翼风量分配较均衡,风路短,风阻小。

22.正确合理的准备方式应遵循哪几项原则?

答:(1)有利于矿井合理集中生产,使采准巷道系统有合理的生产能力和增产潜力;(2)保证具备完善的生产系统,有利于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效能,并为采用新技术、发展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创造条件;(3)力求在技术和经济上合理,尽量简化巷道系统,减少巷道掘进和维护工程量,减少设备占用台数和生产费用,便于采掘正常衔接;(4)煤炭损失少,有利于提高采出率;(5)安全生产条件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23.辅助水平的应用条件? 答:(1)水平垂高过大,开采水平以上的上山煤斜长太大,用一个阶段开采,技术上有困难,安全上不可靠,可考虑开采水平以上的煤分为两个阶段,利用辅助水平开采上一阶段。(2)采用多水平上下山开采的矿井,上一开采水平下山采区的排水、通风及采区辅助提升比较困难,下开采水平也需妥善解决回风问题,可在两开采水平之间设辅助水平。(3)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矿井,受技术和安全条件的限制,阶段垂高较短,水平储量较少,水平服务年限达不到规定要求,可以加大开采水平的垂高,一次延伸两个阶段,在两阶段之间设辅助水平。(4)近水平煤层如采用了分煤层开拓,即在主采层设开采水平,而主采层以上或以下的煤层分别设辅助水平。24.简述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及其优点?

答:采煤工作面有两个回采点,即采煤机沿煤壁截割下的煤,由靠近煤壁的第一台输送机运出;液压支架上方的顶煤在矿压的作用下产生裂隙,冒落后由靠近采空区侧的第二台输送机运出。它具有高产、高效、设备投资少、简化巷道开拓及改善安全条件等突出优点。25.急倾斜煤层在开拓和开采上的特点?

答:(1)开拓特点:a一般都是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b阶段内采用分区式开采,与常规煤层相比,分区范围小。(2)开采特点:a煤块能自溜,简化了装运工作,但下滑的煤块和矸石容易冲倒支架,砸伤人员,给生产带来不安全因素;b顶板压力垂直作用于支架或煤柱上的分力比缓斜煤层小,而沿倾斜作用的分力要大,顶底板都有可能沿倾向滑动,支架稳定性差,因而增加了回采和支护工作的复杂性;c工作面行人、运料、落、支、处等工序操作困难,增加了机采的难度;d以溜煤眼代替缓斜煤层运输上山,以运料眼代替轨道上山,为了安全分设行人眼疾溜矸眼;e采区走向长度比缓斜煤层小。26.阶段与水平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阶段表示井田的一部分范围,水平指布置大巷的某一标高水平面,但是,广义的水平不止表示一个水平面,同时也是指一个范围,即包括所服务的相应阶段,换句话说,水平是服务于阶段的,可以为一个阶段服务,也可以为两个阶段服务。27.下山开采的优点及应用条件?

答:(1)下山开采的优点:充分利用原有开采水平的井巷和设施,节省开拓工程量和基建投资,可延长水平服务年限,推迟矿井下一水平延伸的期限。(2)下山开采的应用条件:a倾角小于160的缓斜煤层,瓦斯及水的涌出量不大;b井田深部守自然条件限制,储量不多,设置开采水平有困难或不经济,可在最终水平以下设一部分下山采区;c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由于开采强度大,井田走向长度短,水平接替紧张,原有生产水平保证不了矿井产量时,可在井筒附近设置几个下山采区以缓解水平接替紧张;d煤层下有含水层不利于开拓新的水平时。28.简述采区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

答:采区生产能力的计算关系式为AB=k1k2A0i,AB代表采区生产能力,万t/a;k1i1n代表掘进出煤系数,一般取1.1左右;k2代表工作面之间出煤影响系数,当n=2时k2=0.95,当n=3时k2=0.9;A0i代表第i个采面产量,万t/a。

29.影响采区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1、地质因素,如煤层厚度、倾角及其他地质构造;

2、机械化程度及工艺水平;

3、工作面长度及单面产量;

4、同采面数;

5、采区内运输通风环节能力。30.提高采区生产能力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

1、提高工作面单产Ao;

2、增加工作面长度;

3、提高机械化水平;

4、增加同采面数;

5、提高运输、通风环节能力;

6、运用联合布置。31.区段无煤柱护巷方法及应用条件?

答:(1)区段无煤柱护巷方法有沿空留巷和沿空掘巷两种方法: a沿空留巷就是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等有效方法,保留和维护上一区段运输巷作为下区段的回风巷,达到巷道二次利用的目的,有前进式沿空留巷和后退式沿空留巷之分,我国多用后者;b沿空掘巷就是沿上区段运输巷靠近煤体边缘掘下区段回风巷,按巷道具体布置位置有完全沿空掘巷、留小煤墙沿空掘巷及保留老巷部分断面的沿空掘巷之分。(2)应用条件按方法不同分述如下: a沿空留巷的应用条件为:缓斜和倾斜,厚度在2~3m以下的薄及中厚煤层,顶板居于宜冒落和中等冒落程度,且底板不发生严重底鼓;b沿空掘巷多用于开采缓斜、倾斜、厚度较大的中厚煤层或厚煤层,其中完全沿空掘巷适用于顶板宜冒落和宜胶结、采空区内无积水及煤层倾角不大的条件,留小煤墙的沿空掘巷用于顶板不能充分冒落、煤层倾角较大及采空区有积水的情况,保留老巷部分断面的沿空掘巷适用于煤层瓦斯含量大、沿空掘巷不允许独头通风的情况。32.煤田、矿区、井田三者的关系?

答:煤田范围很大,储量也很高,但是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行政区域的划分,往往将一个大煤田划归几个矿区来开发;比较小的一个煤田也可作为一个矿区开发,也有一个大矿区开发几个小煤田的情况。一个矿区由很多个矿井(或露天矿)组成,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合理的开发整个矿区,为了配合矿井(或露天矿)的建设和生产,还要把煤田划分为井田,煤田划分为井田,应根据矿区总体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煤层的赋存情况,地质构造,开采技术条件,保证各井田都有合理的尺寸和边界,使煤田的各部分都能合理开发。33.大巷轨道运输和皮带运输的特点?

答:(1)轨道运输的特点:能统一解决煤、矸、物料和人员运输问题,能适应两翼生产的不均衡性,能满足井下不同煤种分采分运的要求,对巷道弯曲无限制,运煤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少,有利于通风安全,另外方便于长距离运输。但是对巷道的倾角要求严格。(2)皮带运输的特点:运煤时连续运输,运量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对巷道坡度没有严格要求,但要求巷道直。因考虑两翼产量分配不均,每翼设备要有富余能力,使设备利用不充分,另外为解决辅助运输问题,还需另开一条轨道辅助运输大巷。34.准备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答:(1)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称为准备方式。(2)按井田再划分方式可分为分区式、盘区式、分带式及条带式准备;按开采方式可分为上山采(盘)区、下山采(盘)区;按采区布置方式可分为单翼采区、双翼采区及跨多上山采区;按层间联系方式可分为单层准备和联合准备。35.说明井田内再划分方式?

答:一个井田的范围相当大,必须将井田划分为若干个更小的部分,才能有规律的进行开采,井田内再划分的方式主要有阶段式划分和盘区式划分两种:(1)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走向,按一定标高把每次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为一个阶段,阶段的走向长度为井田在该处的走向全长,每个阶段所对应的水平标高称为水平;(2)井田划分为盘区和带区:开采倾角很小的近水平煤层,井田沿倾向的高差很小,可以将井田直接划分为盘区或带区,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称为盘区或带区。

36.采区内后退式采煤和前进式采煤的特点?

答:(1)后退式开采的特点:回采巷道先开掘出来,工作面由采区边界附近向采区上山方向推进采煤,准备时间长,采掘无干扰,漏风少,巷道容易维护。我国广泛应用。(2)前进式开采的特点:工作面由采区上山附近向采区边界方向回采,区段平巷沿空留巷,准备时间短,采掘干扰大,漏风多,巷道不易维护。我国少用。37.如何根据斜井的生产能力选择提升方式?

答:当矿井的生产能力比较小时,主斜井可采用单钩串车提升,可兼作运煤运料,中小型矿井主斜井可用双钩串车,副斜井可用单钩串车提升,中型矿井主斜井可用箕斗、皮带提升,副斜井可用串车提升;大型矿井主井则用皮带,副井可用双钩串车提升;特大型矿井主井可用强力皮带输送机提升,一般主斜副立辉副井一立一斜,用双钩串车提升。总之根据井型大小选择提示方式的原则是:充分利用不同能力的运输提升设备,提高生产率。38.矿井通风系统包括哪些内容?分类如何?

答:(1)矿井通风系统包括通风方法和通风方式两大内容。(2)矿井通风方法有压入式通风和抽出式通风。(3)通风方式有中央并列式、中央分列式、对角式和分区式通风 39.简述综合开拓的优越性。

答:(1)能充分发挥各种开拓方式的优点。(2)能够适应各种地形地质条件。(3)对于大型矿井可以分区建设、分批投产缩短建井工期。(4)便于用大型设备建设大型矿井,不过要注意不同形式的井筒在地面及井下的配合与联系。40.岩层大巷位置的确定原则?

答:(1)大巷至煤层的距离一般为15~30米。(2)大巷应在应力传递影响角Ø之外。(3)保留3~5米安全距离。(4)布置在坚硬稳定厚度大的岩层中。(5)采用多水平开拓时,上水平运输大巷应保证不受下水平采动影响,应将其布置在底板滑动线之外,取3~5米安全距离。

41.近水平煤层的开采特点?

答:(1)开拓上,近水平煤层大多沿煤层走向布置巷道,上(下)盘区内部划分为条带。(2)条带推进方向比较灵活。(3)条带开采顺序灵活。42.采区车场的作用及分类?

答:(1)采区车场的作用是在采区内运输方式改变或过渡的地方完成转载工作。(2)采区车场按地点分有上部车场、中部车场、下部车场。其中采区上部车场按轨道上山与上部区段回风平巷(或回风石门)的连接方式不同,上部车场分为平车场和甩车场。中部车场一般为甩车场,按所担负的任务不同有主提升甩车场和辅助提升甩车场,按甩入地点不同可分为绕道式、石门式、绕道式三种。采区下部车场按装车地点的不同可分为大巷装车式、石门装车式、绕道装车式三种。43.炮采、普采、综采的一般条件?

答:(1)综采的使用条件:①煤层地质条件好、构造少,上综采后能很快获得高产高效。②某些地质条件特殊,但上综采后仍有把握取得经济效益。③上综采后,最低产量应满足一定的经济效益。(2)普采的条件:①工作面推进距离短;②工作面形状不规则;③小断层和褶曲较发育,综采难以发挥优势,而采用普采则可取得较好效果的工作面。(3)炮采的条件:炮采单产和效率低,劳动条件差,一般不采用。但是在特殊条件下,如遇较大落差的断层且围岩较硬采煤机割不动时、采边角煤时才使用。44.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

答:我国采用较多的移架方式主要有三种:(1)单架依次顺序式,又称单架连续式,支架沿采煤机牵引方向依次前移,移动步距等于截深,支架移成一条直线,该方式操作简单,容易保证规格质量,能适应不稳定顶板,应用比较多;(2)分组间隔交错式,该方式移架速度快,适用于顶板较稳定的高产综采面;(3)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该方式按顺序每次移一组,每组二三架,一般由大流量电液阀成组控制,适用煤层地质条件好、采煤机快速牵引割煤的日产万吨综采面。我国采用较多的分段式移架属于依次顺序式。45.工作面平巷的坡度和方向如何确定? 答:(1)工作面平巷主要包括回风平巷、运输平巷,虽然称为平巷,实际上并不是绝对水平的。而是按照一定坡度(5‰~10‰)布置和掘进的。但由于坡度很小,除在巷道施工方面需加以注明外,一般都以水平巷道对待。(2)在工作面回风乎巷中,普遍铺设轨道,采用矿车和平板车运输,这就要求巷道基本水平.只保持一定流水坡度.允许巷道有一定弯曲.在掘进平巷时,按腰线(标高)掘进,平巷就成为沿煤层底板等高线同样弯曲的巷道。(3)在工作面运输平巷中多铺设输送机,对于巷道坡度变化可有一定适应性,但要求巷道直,使输送机保持直线铺设。巷道按中线掘进时,巷道起伏变化很大,沿巷道轴线垂面上呈弯曲状,不适于铺设输送机,实际处理时可选取几个主要的转折点,同时考虑每台输送机有适当的长度,取折线布置。(4)综合机械比釆煤工作面平巷布置要求沿推进方向的工作面长度为等长.因此对工作面上下两平巷均应力求做到直线且互相平行布置。46.跨上山开采的优点及使用条件?

篇3:采矿学复习题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 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只有拥有了一流的人才, 才有可能拥有未来。对于高等教育, 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 既是历史赋予高校的重任, 也是我国应对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东北大学作为我国设立矿业工程学科最早的地矿类高校, 在总结以往人才培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围绕如何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创造性、技术性卓越工程人才这一问题, 在开展教学体系改革的同时, 积极开展《采矿学》教材建设与改革工作, 努力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根据采矿工程学科专业培养情况, 就《采矿学》本科专业教材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与总结。

进入二十一世纪, 采矿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发展主趋势从之前的以机械化和大型化为主, 转向全面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 与采矿直接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发达国家, 地下铲运、凿岩等设备的自动导航和遥控操作、露天设备的无人驾驶和自动调度、全数字化优化设计等, 已经在采矿实践中得到较广泛地应用。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最新趋势, 是高度重视采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尽量降低采矿对生态环境的冲击, 尽快恢复采矿损毁区域的生态功能。我国大型矿山实现了机械化开采, 也实现了一定程度地信息化和自动化, 如露天矿运输系统自动调度、选矿流程自动监测和控制、采矿方案的CAD设计等。

上述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采矿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采矿专业课程的内容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相应教材的内容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矿专业课程的教材不仅需要涵盖基本采矿方法和工艺, 而且需要涵盖现代采矿科技要求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如矿山计算机建模理论和方法、开采方案和各种参数的优化理论和方法、矿山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采矿对生态冲击的量化理论和方法以及生态恢复等。

采矿科学技术发展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矿专业人才应是具有系统性专业技术知识的综合人才。过去以采矿工艺过程划分的课程与教材体系结构, 难以实现各工艺环节知识的系统贯通。例如:爆破只讲述爆破相关知识, 没有把什么样的爆破参数设计应用于什么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环节进行有机联系;巷道支护只讲述支护方式及其在给定载荷下的设计计算, 没有把不同支护方式与它们所适用的那些采矿方法的具体巷道工程进行有机地联系等等。因此, 采矿工程的专业教材在内容体系上, 必须把相关专业知识以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过程为主线融会贯通, 实现高度地知识系统性。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矿产的巨大需求, 需要利用越来越多的国外矿产资源。越来越多的矿业公司和采矿技术与管理人员走出国门, 在国外从事矿产开采。而我国矿业在项目评价、设计、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上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别。这就需要采矿专业的知识结构能够兼顾国内的实用性和与国际的接轨, 以便我国的采矿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在国外从事采矿时, 能很快适应国际技术经济环境, 促进国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 采矿工程的专业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必须兼顾国内现实和与国际接轨。

东北大学《采矿学》教材针对上述需求并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多方反馈和大量调查研究编写而成, 其内容体系在培养满足现代采矿科学技术要求的综合技术型和国际化专业人才中, 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改革与建设目标

《采矿学》教材总体建设目标:以教材为载体, 推动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不断提高采矿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使之适应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

在内容上, 《采矿学》融入了过去教材中没有的、在国内外采矿实践中应用较成熟并在高效采矿上 (高经济效益、高生产率、低生态冲击) 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和方法, 如矿床数值模型的建立、边界品位的确定与优化、露天开采最终境界优化设计、生产计划整体优化、地下开采“三律” (矿岩移动规律、地压显现规律、岩体冒落规律) 、露天矿GPS调度、技术经济评价、采矿生态压力和生态成本等。针对我国矿业公司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需要, 在知识内容上兼顾国内应用和与国际的接轨。

在体系结构上, 以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过程为主线, 把相关知识和技术融会贯通, 形成一个完整地体系。例如:在论述某一地下采矿方法的结构、采准工程布置以及爆破、落矿、出矿等工艺中, 有机融合相关工程的参数设计、爆破设计、支护方式和适用设备选型等的相关理论和计算方法;在论述露天开采工艺中, 有机融合各工艺的参数设计、设备选型配置、自动化调度等, 并讲述相关的优化理论、模型和算法。

针对采矿工程机构和开采过程的时空性强、靠平面三视图难以建立完整的时空概念这一教学难点, 《采矿学》教材配发了一套采矿工艺环节的三维动画短片, 有效解决时空概念的建立问题。针对采矿工程教学有很强地实践性的特点, 《采矿学》教材配发了“露天矿优化设计软件系统 (教育版) ”及实例数据库, 学生可以用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并可用于课程和毕业设计。

三、教材建设主要研究范围与实践内容

《采矿学》的编著者们长期从事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 注重总结教学经验、收集反馈信息;注重掌握和跟踪国际、国内采矿领域的科学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注重研究总结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难点和解决办法。

在采矿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方面, 系统收集了美国、欧洲和我国一些大学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所用教材, 认真研究其知识体系结构设计。把所有课程依据内容归纳为几个知识板块, 分析了这些学校采矿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教材的特点、优点。与美国南伊利诺大学采矿系教授、工程学院院长合作完成了论文“A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MINING ENGINEERING CURRICULUM (采矿工程课程设置演化的回顾与评述) ”, 在2011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22届世界采矿大会 (22nd World Mining Congress) 上发表, 引起国际采矿界不小的反响。基于上述研究并针对我国采矿工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的需求, 形成了改革完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结构框架:采矿方法、工艺技术等“硬技术”与经济技术评价、决策和优化、生态化开采等“软科学”并重;强化应用数学和力学基础;国内实用与轨迹接轨兼顾。这一体系适应了现时和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生态化采矿技术的发展对具有系统性现代专业技术知识的综合采矿专业人才的需求。

作为采矿工程专业课的主导教材, 《采矿学》在内容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上述指导思想和体系框架, 做到采矿方法、工艺技术等“硬技术”与经济技术评价、决策和优化、生态化开采等“软科学”并重。在硬技术方面系统全面地更新完善了典型采矿方法、工艺和技术、设备, 充分体现国内外在相关领域应用较成熟的最新研发成果。在软科学方面, 系统论述了为高效采矿服务的经济技术评价与决策、数字建模、参数和方案优化等理论、方法、模型和算法。在具体的设计和计划程序与方法方面, 既论述我国矿山设计和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程序和方法, 又介绍国际 (主要是发达国家) 广泛应用的与我国有明显区别的程序和方法。这样, 使用该教材教学, 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满足我国现时和将来一个时期采矿业发展的需要, 而且满足走出国门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需要。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 《采矿学》的编著者们经过深入研究总结出采矿工程专业课的教学难点:

1. 三维空间概念的建立。

采矿中各种工程有很强的空间性, 各种工程、巷道的布置及其相互之间的衔接, 相关几何参数的设计计算, 都要求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空间三维概念。过去只能借助平面三视图凭想象来形成空间结构, 教学时费时且效果不佳。

2. 时序概念的建立。

采矿不同于一般工厂的生产, 后者的作业场地是固定的, 而采矿中作业场所和对象是随时间以一定的顺序移动的。这就需要学生掌握采矿过程的时空发展程序, 靠静态图解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3. 实践性强。

课堂上讲采矿方法、工艺时, 为了具有普遍性, 用的大都是典型方案。而采矿的一大特点是地质条件千差万别, 实践中的方案与典型方案有较大地差别。把学到的一般知识应用到实践能力必须通过亲自动手来培养, 而这是难以在课堂上实现的。

针对头两个教学难点, 《采矿学》的编著者们花费大量时间研发了一系列采矿工程结构、工艺环节的三维动画短片, 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与《采矿学》教材一起发行。应用这些动画短片, 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使学生建立起三维空间概念和时序概念, 而且学生需要时在课余可以反复演放。这些教学辅助手段大大拉近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 提高了教学效果。

针对第三个教学难点, 《采矿学》的编著者们专门研发了“露天矿优化设计软件系统 (教育版) ”, 配以真实矿山的实际地质数据库和使用说明书, 与《采矿学》教材一起发行。使用这一软件, 学生可以自己动手, 应用课堂学到的知识, 对露天矿山进行优化设计, 做出设计、计划方案, 既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巩固了知识的掌握, 又培养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自确定参数、方案的技术决策能力。这一软件还可用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在很有限的时间里提高设计水平, 锻炼设计能力。

四、教材改革建设创新与特色

1. 教材改革建设创新。

(1) 理论与内容创新。《采矿学》在内容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体现了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我国一直到上世纪末, 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一直沿用以工艺技术为主导的模式, 只注重把矿石采出来所需要的工艺技术知识。这一模式在计划经济以及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 发挥了重要作用, 培养了国家急需的采矿技术人才。当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后, 矿山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按照给定产量把矿石采出来的问题, 生产经营的几乎所有方面都需要企业在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下自主决策。是否投资于一个矿山项目、应规划多大的开采规模、什么样的生产计划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等等, 都需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具有经济、技术决策和优化的知识。而且, 进入二十一世纪, 矿山企业不但需要关注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率, 同时需要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矿学》在内容体系上实现了这一重要转变, 创新了教学理念和模式, 不仅更新完善了采矿方法和工艺技术等“硬技术”, 而且把技术经济评价、决策和优化、生态化开采等“软科学”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并与硬技术有机融合, 形成了一个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采矿专业知识体系。

(2) 结构创新。《采矿学》在上述知识体系的结构方面, 以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过程为主线, 把相关基础知识、技术和优化决策融会贯通。例如, 在论述某一地下采矿方法的结构、采准工程布置以及爆破、落矿、出矿等工艺中, 有机融合相关工程的结构参数设计、爆破设计、支护方式和适用设备选型等的相关理论和计算方法;在论述露天境界设计和采剥计划编制中, 从传统的过程与方法逐步过渡到优化理论、模型和算法, 在露天开采工序中有机融合各工序的参数设计与优化、设备选型配置、自动化调度等。这样, 硬技术与软科学之间、仍然发挥作用的传统方法与应用较成熟的新成果之间、国内实用方法与国际的接轨之间, 实现了融会贯通, 形成了一个新的、完整的体系结构。

(3) 实践创新。《采矿学》注重教学实践的创新。针对前述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学实践中的难点 (即, 三维空间概念和时序概念难以建立、实践性强) , 《采矿学》的编著者们研发了一系列采矿工程结构、工艺环节的三维动画短片, 研发了“露天矿优化设计软件系统 (教育版) ”, 并配有真实矿山的实际地质数据库。这些研发成果有效解决了采矿教学三大难点问题,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材改革建设特色。

《采矿学》在促进采矿工程专业课教育教学改革方面, 尤其是内容体系的改革上, 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特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内容新, 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作为专业知识载体的教材, 《采矿学》充分体现了采矿科技和社会发展对采矿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的时代性要求。如今的矿山企业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率的最大化, 同时需要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矿学》在内容体系上体现了这些时代性需求, 把技术经济评价、决策和优化、生态化开采等“软科学”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并与硬技术相辅相成。

(2) 系统性强, 具有完整的体系特色。《采矿学》不是在过去教材的基础上加入新东西的简单堆砌, 它是以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过程为主线, 把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融会贯通, 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 就爆破技术而言, 除具有共性的基础知识外, 在每一采矿工序中都阐述了针对该工序具体需要的爆破参数的设计计算、器材选择等。巷道掘进技术、地压控制技术、落矿出矿、优化与决策方法等也类似编排。这样, 学生学习每一项单体技术和方法模型时, 就掌握了其在采矿中的应用位置;在学到每一工艺、工序时, 就掌握了需要用到的合适技术和理论方法。这一体系上的特色, 大大提高了知识的连贯性和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 教学针对性强,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色。《采矿学》十分注重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和难点, 有针对性地研发了一系列采矿工程结构和工艺过程的三维动画短片, 有效解决学生在建立三维空间和时序概念中的困难;开发了“露天矿优化设计软件系统 (教育版) ”并建立了真实矿山的实际地质数据库, 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这些动画短片和软件系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支撑。

五、教材改革建设综合水平与成效

1. 教材综合水平。

在知识结构体系上, 《采矿学》不仅凝结了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反馈意见, 而且纳入了国内外采矿工程的专业课教材及相关课程的优点。在《采矿学》的形成过程中, 系统收集了美国、欧洲和我国十多所在采矿专业领域典型大学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和所用教材, 认真研究其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和教材的特点、优点, 博采众长, 形成了改革完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结构框架。在此基础上, 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广泛应用的采矿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抓住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生态化开采这一采矿科学技术的时代发展主旋律, 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采矿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充分体现了采矿科技的新成果、新发展, 实现了相关知识板块的融会贯通, 既具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 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采矿学》不仅仅是一本书, 它所承载的是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方向性的采矿工程专业科技的知识体系。《采矿学》的十几次的印刷、在全国的大量使用, 本身就是这一教学成果水平的证明。

2. 教材改革建设成效。

(1) 与教材建设相对应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成效。《采矿学》教材及其承载的采矿课程内容体系, 是在过去约15年中不断地教学研究、实践和改革中形成的。《采矿学》第一版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教材, 得到学校的资助。2004年由该教材编著者主讲的采矿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在学校的资助下经过四年的建设, 2008年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获得教育部和学校的资助, 课程建设成果及其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于2009年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上述课程建设项目的支撑下, 针对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需求以及教学实践与反馈, 对《采矿学》实施再版, 并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于2011年4月完成改版工作, 出版发行。

(2) 教材应用及推广成效。作为采矿工程专业课的主导教材, 《采矿学》在内容结构体系上的时代性和系统系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这一教学成果在全国范围得到广泛应用。据冶金工业出版社不完全统计, 使用《采矿学》教材的有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 以及贵州、甘肃、福建、重庆、浙江等地的学校和企业。《采矿学》在方法和理念上注重与国际采矿实践接轨的特点, 也适应了越来越多的矿业公司走出国门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需要, 受到许多矿山企业管理者的青睐, 把《采矿学》作为培训教材和参考书使用。

《采矿学》第一版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教材, 于2001年1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先后九次印刷, 印数25000册, 发行量之高在这一时期冶金类专业教材中是少见的。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来自各方的反馈意见, 并针对该书出版以来采矿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005年着手再版工作和相关教学辅助手段的研发, 《采矿学》第二版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于2011年4月出版发行。第二版的发行速度比第一版大大增加, 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内, 印刷了三次, 总印数达12000册, 已发行10430册, 在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和2012年度出版的所有书籍中发行量排名第一。这充分证明了《采矿学》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程度。

在实施效果上, 《采矿学》首先是更新完善了在信息时代、矿业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需要的采矿工程专业知识体系, 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提供了知识载体。其次, 《采矿学》充分注意到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学的难点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一系列采矿工程结构、工艺环节的三维动画短片在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使学生建立起三维空间概念和时序概念, 并大大拉近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 提高了教学效果。使用“露天矿优化设计软件系统 (教育版) ”及其真实矿山的实际地质数据库, 学生可以自己动手, 应用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优化设计, 做出设计、计划方案, 既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巩固了知识的掌握, 又培养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自确定参数、方案的技术经济决策能力, 提高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是矿业大国, 在多种矿产的产量和需求量上都位居世界第一, 但我国尚不是矿业强国。走向矿业强国需要掌握信息化、数字化、国际化、生态化矿产开发知识的大批专业人才。《采矿学》为适应这一需求而生, 已经在全国范围的采矿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必将在走向矿业强国的道路上继续发挥作用。这一教学成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摘要:教材是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 是对课程内容体系的集中反映, 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东北大学《采矿学》教材是在过去几十年不断地教学研究、实践和改革中形成的, 对于采矿工程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采矿工程学科专业培养情况, 就《采矿学》本科专业教材改革与实践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东北大学,《采矿学》,本科专业,教材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青, 史维祥.采矿学 (第1版) [M].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1.

[2]王青, 任凤玉, 顾晓薇, 等.采矿学 (第2版) [M].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1.

[3]魏德洲, 王青, 任凤玉, 等.矿业类研究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4]魏德洲.关于地矿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5]魏德州, 王青, 顾晓薇, 等.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6]王青, 顾晓薇, 任凤玉, 等.采矿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6) .

[7]古德生, 吴超.采矿与岩土工程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 2004, (3) .

[8]秦忠诚.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现代化教学改革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教学, 2004, (2) .

[9]郭惟嘉, 刘音, 樊克恭.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6) .

篇4:采矿学复习题

关键词:采矿学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TD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93-01采矿学课程设计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学生对大学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总结和完善,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质量完成情况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能否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至关重要[1]。通过课程设计训练,能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通过查资料、设计与分析运算等实践,使所学知识巩固深化,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传统的课程设计方法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技术和方法指导学生做好采矿学课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1 传统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计学时不够

通过多年的课程设计指导发现,传统的课程设计通常是在课程临近结束时,教师才把课程设计任务下达给学生,由于学生是首次进行专业设计,在短短的三周内,造成学生们往往因为时间仓促而感到无从下手。在设计过程中,仅有少数基础好的学生认真做,绝大部分学生在头两周只是等待,最后抄袭别人完成的设计,严重影响了课程设计的质量。

1.2 课程设计手段不够现代化和多样化

熟练掌握CAD绘图技术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但在传统的采矿学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一直要求学生用铅笔在图纸上进行绘图,导致课程设计的手段比较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及创新能力[3]。另外,由于采矿学课程设计的空间立体想象力较强,对于一些空间立体想象力较差的学生很难想象出平剖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设计时感到困惑和迷茫。

1.3 指导教师指导时间得不到保证

近几年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导致每个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较多,导致学生能够得到老师的指导时间非常有限;另外,目前没有一个健全的指导教师考核制度,在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期间,有的指导教师仅仅来过一次,学生很难与指导教师见上一面,有苦难言,导致了许多疑难问题无法解决,最终导致课程设计质量低劣。

2 课程设计的改革方法

2.1 增加课程设计时间

由于采矿学课程时间目前只有三周,对于没有一点设计经验的学生来说做一份合格的课程设计很难,因此,可以在课程结束前三周把课程设计题目发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准备及足够时间思考的过程,不至于由于设计时间不够发生抄袭现象,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独立发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2.2 采用多样化的绘图手段

由于学生性格各异,有的学生喜欢传统的手工绘图,有的喜欢采用二维的CAD进行绘图,还有的学生三维绘图能力较强,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学生可以自选绘图技术手段。

2.3 通过图纸建立模型,通过模型修改图纸

由于采矿学课程设计是一门空间立体概念很强的学科,首次设计的大多数学生对于矿井的空间立体概念很模糊,因此,可以让学生按照图纸的比例建立实体模型,实体模型可以选用塑料管、纸筒、胶水等材料进行制作。然后通过实体模型对平剖面图进行修改,这样很容易建立起矿井空间立体概念,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图1为学生制作的采区设计实体模型。

2.4 课程设计试题库的建立

传统的课程设计是每个指导教师自拟题目下发给学生,这样就造成了不同指导教师下发的课程设计题目雷同或相似,学生的课程设计容易发生抄袭现象,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建立课程设计题库很有必要,从而保证学生独立的完成自己的课程设计。

2.5 指导教师考核制度的建立

建立一个健全的指导教师考核制度有助于设计学生得到一定的答疑解惑时间,从而保障课程设计有质有量的完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指导教师考核制度。

第一,要求每个指导教师平均每周不少于对学生进行两次指导,每次不少于2个小时;第二,设立一个课程设计教学督导员,课程设计教学督导员可以由采矿工程系系主任或副主任担任,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时,提前与课程设计教学督导员进行联系,从而保障指导教师的指导学时数;第三,课程设计结束后,由学生对指导教师指导情况进行投票,按照票数的多少进行排名,以便进行总结指导经验和不足。

3 结语

通过一年来采矿学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大大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完成任务和实践创新能力。另外,如何发现并改进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每个教学工作者共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就在采矿学课程设计教学指导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应的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课程设计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仅指导教师一方面努力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学校、学生和企业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卫东,刘荣,李继婷.机械原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S0):7-10.

[2]吴茵,龙春光,华熳煜.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6(2):98-99.

[3]周新刚.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尝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增刊):180-183.

篇5:采矿学复习题

1:露天采矿的工艺之间彼此的联系

2:露天采矿的发展趋势及炸药使用。

3: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

4:回采率 废石混入率 贫化率技术

5:露天开采第一章很多填空题,都是很琐碎的小知识点 6:留矿法的使用条件和优缺点

7:采矿方法的选择(上向充填和崩落法)

8:采准系数定义和含义

9:开拓方法的选择(选择)

10:地下开采的步骤

11:崩落法区别其他方法的特点:

12:开拓方案(露天的地才都有)

篇6:审计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政府审计起源于()

A.三国B.西周C.元朝D.春秋战国

2.会计事务所接受委托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的行为,体现了审计职能中的()

A监督职能B调控职能C评价职能D鉴证职能

3.会计师事务所和CPA的下列行为中,不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是()A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广告宣传B按审计业务工作量的大小进行收费

C CPA不以个人名义承接业务D CPA的父亲拥有委托单位1000股股票

4.中国审计署成立于()

A.1980年B.1983年C.1988年D.1991年

5.检查发票是否连续编号是针对报表项目的()

A.完整性B.发生C.所有权D.披露

6.某企业2006年3月20日产成品A的实际盘存数量为220件,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3月20日盘点时止,产成品A的完工数量为400件,销售发出数量为300件,可以确认该企业2005年12月31日产成品A的实际数量为

()

A220件B320件C120件D520件

7.下列各项中,预防员工贪污、挪用货款的最有效的方法是()A记录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人员不得兼任出纳

B请顾客将货款直接汇入公司所指定的银行帐户

C收取顾客现金与收取顾客支票由不同人员负责

D公司收到顾客支票后立即将收据寄送给顾客

8.如果无法实施存货监盘,也无法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期末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的审计报告。

A.保留意见B.无保留意见 C.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D.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9.不属于坏账准备的审计目标是()

A.确定坏账准备的方法是否恰当,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B.确定坏账准备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C.确定坏账准备的相关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

D.确定坏账准备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10.可以出具审计处理、处罚意见的审计机构是()

A会计师事务所

都可以 B国家审计机关C内部审计部门D前三者

11、()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A.国务院B.财政部C.全国财经委员会D. 人大常委会

12、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属于()。

A.立法型B.行政型C.司法型D.独立型

13、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单位是()

A.财政部会计司 B.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审计署指导司D.中国会计学会

14、注册会计师在第三者面前呈现出一种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这种独立称为()。

A.经济独立B.思想独立C.实质上的独立D.形式上的独立

15、被审计单位将不属于本期的销售列入了本期利润表的收入项目违反了()认定。

A.发生B.完整性C.估价和分摊D.表达和披露

16、如某一审计项目的审计风险为5%,重大错报风险为24%,则检查风险为()。

A.20.8%B.20%C.15%D.11%

17、只要注册会计师严格遵守各项审计准则和()的要求,执行时保持认真与谨慎,一般不会发生过失。

A.职业道德准则B.审计计划C.审计约定D.审计程序

18、()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原因所引起的法律责任。

A.违约B.过失C.经营失败D.欺诈

19、下列()属于不相容职务。

A、经理和董事长B、采购员和供销科长

C、保管员和车间主任D、记录日记账和记录总账

20、对现金的审计适用()。

A、面询B、通知审计C、函询D、突击审计

21、我国审计萌芽于()

A.隋唐B.秦汉C.周朝D.元明清

22、如果无法实施存货监盘,也无法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期末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的审计报告。

A.保留意见B.无保留意见 C.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D.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23、审计业务约定书,是由会计师事务所与()共同签署的。

A.注册会计师B.委托人C.被审计单位D.会计报表使用人

24、下列各项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提高重要性的数量界限B.低估客户控制风险的水平

C.增加审计证据的数量D.高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经验

25、对预付账款的审计,根据其性质,可参考()审计来进行。

A、应付账款B、应付票据C、应收账款D、应收票据

26、为了更好的达到审计目标,控制测试应尽可能安排在()

A.期中报表的前期进行B.期中报表的后期进行

C.年末报表的前期进行D.年末报表的后期进行

27、下列各项中,预防员工贪污、挪用销货款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A.记录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人员不得兼任出纳

B.收取顾客支票与收取顾客现金由不同人担任

C.要求顾客将货款直接汇入公司所指定的银行账户

D.公司收到顾客支票后立即寄送确认函给顾客

28、对于被审计单位来说,证明其对某项资产拥有所有权的审计证据类型是()。

A.实物证据B.口头证据C.书面证据D.环境证据

29、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是()

A.正则会计师事务所B.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C.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D.上海会计师事务所

30、应收账款的函证回函应当直接寄给()

A.客户B.会计师事务所C.客户,由客户转交给会计师事务所D.A和B均可

31()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A.人大常委会B.财政部C.全国财经委员会D.国务院 32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属于()。

A.立法型B.司法型C.行政型D.独立型

33.审计业务少的单位和小型企事业单位可设置专职的()而不设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A.监察人员B.内部审计人员 C.会计检查人员D.纪律检查委员

34.黄张陈事务所属于()会计师事务所。

A.地方性B.合作性

C.合伙性D.合资性

35.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单位是()

A.财政部会计司B.审计署指导司

C.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D.中国会计学会

36.注册会计师在第三者面前呈现出一种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这种独立称为()。

A.经济独立B.思想独立

C.实质上的独立D.形式上的独立

37.()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未能遵循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

A.错误B.责任 C.欺诈D.过失

38.只要注册会计师严格遵守各项审计准则和()的要求,执行时保持认真与谨慎,一般不会发生过失。

A.审计约定B.审计计划

C.职业道德D.审计程序

39.我国的审计准则,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所作的规定。

A.咨询业务B.会计业务

C.审计业务D.管理业务

40.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这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依据。

A.内部管理系统B.内部会计系统

C.内部控制系统D.内部审计系统

41.()不是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A.独立B.客观C.公正D.廉洁

42.()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原因所引起的法律责任。

A.违约B.过失C.经营失败D.欺诈

43.审计计划通常由审计项目负责人在()之前起草。

A.签订业务约定书B.外勤审计工作

C.了解被审计单位D.接受客户委托

44.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

A.审计风险就会增加B.审计风险就会减少

C.固有风险就会增加D.控制风险就会减少

45.下列各项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提高重要性的数量界限

B.低估客户控制风险的水平

C.增加审计证据的数量

D.高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经验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法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有()。

A.个人独资B.有限责任制C.合伙制D.股份有限公司制

2、以下有关重要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重要性是针对审计报告而言的B.重要性应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

C.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D.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呈反向关系

3、内部控制的要素有()

A.控制环境B.风险评估过程C.信息系统与沟通

D.控制活动E.对控制的监督

4、评审内部控制时,认为被审计单位以下职务应分离的有:

A.登记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B.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核对银行账

C.由经授权的登记固定资产的财务人员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D.保管支票与保管印章E.登记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与登记总分类账

三、名词解释:

重要性p105不相容职务p127审计抽样p24

期初余额标准审计报告内部会计控制审计证据经济鉴证职能审计风险内部控制审阅法

四、简答题:

1.简述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数量之间的关系

一、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由于重要性是一种可容忍错报或漏报的最高界限,因此,如果重要性水平定得越低,说明可容忍的错报或漏报程度越小,就要求执行越充分的审计程序,从而获取越多的审计证据;反之,如果重要性水平定得越高,说明可容忍的错报或漏报程度越大,则可执行有限的审计程序,从而所需要的审计证据就可以少些。由此可见,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

二、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相互作用的反向关系。首先,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就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审计风险水平的高低又反作用于重要性水平。由此可见,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这种关系对审计人员将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时间、性质、范围有着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成正向关系。,如果审计风险越高,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数量也就越多.如果审计人员初步估计的审计风险水平较高,说明审计对象较为复杂,审计的内容也较为广泛,审计人员发表恰当审计意见的难度就大,失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时审计人员就要实施越详细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以便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反之,如果评估的审计风险水平较低,则审计人员只需要执行有限的审计程序,收集较少的审计证据。

2.试说明存货监盘结果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影响要看监盘的结果 存货监盘是存货审计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 一定要认真对待如果大量存货账实不符 可能会被出具保留意见甚至否定意见如果存货无法盘点也无法执行替代程序 可能会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3.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历程

1.内部牵制阶段

2.内部控制阶段

3.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阶段

4.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5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6.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阶段,4.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形 二)保留意见。如果认为会计报表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允的,但还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注册会计师认为错报单独或累计起来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影响重大,但不具有广泛性

2注册会计师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但认为发现的错报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可能长生的影响重大,但不具有广泛性。(1)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做出或会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2)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上一篇:对记录进行增删改的sql语句下一篇:六年级上册一单元作文400字:读索溪峪的“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