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钳工实训课程标准

2024-04-11

[课程]钳工实训课程标准(共8篇)

篇1:[课程]钳工实训课程标准

钳工实训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 言

实习教学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实习教学 “项目”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旨在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技能培养,提高教学效益。“满足学习者学习与发展需要”以成为教育教学领域彰显的基本价值之一,由“传授为本”走向“学习为本”以渐成共识。“学”在人的活动中占居主体,而“教”只是对人的成才和发展起辅助和促进作用。

技工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手段,多种课堂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教学氛围,使教师从注重“教法”转到“学法”,教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具有可持续学习本领的劳动者。

“项目”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任务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任务与教案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实习教学技能培训特点,通过研究为我校实习教学 “任务”实施提供思路和模式。在研究中突出“教学生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以此来激发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实习效率。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机械、机电专业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是基础技能实训必修课,是培养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钳工基本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钳工是现代工业中极其重要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有从事本专业机械常识和钳工技能,初步形成解决本专业涉及机械知识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其内容包括:划线、錾削、锉削、锯割、钻孔、锪孔、铰孔、攻丝、套丝、锉配、校正、弯曲铆接、以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及设备和部件的安装维修调试等。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全面掌握中级钳工所需要的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钳工加工工艺并独立完成其加工的能力。

二、课程理念

1.采用项目式教学:启发式、案例式、自主探究、师生互动。2.体现“做学融合、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际。

3.体现“学生+教师+技术工人三位一体”的指导模式。

三、设计思路

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熟练的某一类专业技能,必备的通用技能以及一定的其他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应岗能力和一定的跨岗、跨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能满足职业的需要或具有一岗多能的能力。本课程的设计主要是把自学放在了第一位,突出独立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强化多方面知识的掌握。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根据大纲重点要求对实习生做三个方面的培养与锻炼:

(一)知识掌握点

1.知道钳工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2.熟悉钳工基本知识和钳工工艺理论。3.懂得常用钳工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4.知道中等复杂零件钳工加工工艺的编制。

5.熟悉钳工的实质、特点以及在机械装配、维护与维修中的重要性。6.工艺理论和操作技能达到中级水平。

(二)能力训练点

1.着重掌握钳工加工基本技能,能按图进行基本的钳工加工; 2.会识读专业范围内的一般机械图。

3.能正确调试,维护及使用钳工的简单设备、常用工具、工量具夹具。

4.能按图进行完成简单部件的装拆方法及组装技能。5.学会钳工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素质培养点

1.培养学生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

2.培养学生安全与质量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3.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钳工兴趣。4.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一、实训教学内容:

(一)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对制度、规程遵守的意义 ; 树立学生安全意识;明白安全第一,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杜绝事故的发生;

(二)钳工入门

熟悉钳工工作场地的常用设备(钳台、虎钳、砂轮机、钻床等),了解钳工实训的任务,牢记钳工实训的安全技术规则。知道什么是钳工,及其分类;培养学生兴趣;知道钳工在工厂生产中的工作任务;了解钳工实习场地设备和本工种操作中常用的工量刃具;明白实习场地的规章制度及安全文明生产要求;掌握钳工的学习方法;

(三)常用量具

懂得常用量具类型及长度单位基准,掌握游标卡尺、千分尺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四)划线

知道划线的种类,熟悉划线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线条的划法,能进行一般零件的平面划线。平面画线尺寸误差不大于±0.3毫米;划线线条清晰;培养动手技巧能力;

(五)錾削

熟悉錾削工具及其使用方法,能正确錾切板料、棒料,会錾削技术要求不高的平面。

(六)锯割

能使用手锯,懂得锯割板料、棒料、管料的方法和要领。知道手锯的构造;知道锯条的选用和安装方法;会正确的锯割操作姿势,并能达到一定的锯割精度;熟悉锯条折断的原因和防止方法;初步知道钢皮尺、高度游标卡尺的使用;

(七)锉削

知道锉刀的种类、构造、选用方法。懂得平面锉削时站立的姿势和动作;会初步锉削时两手用力的方法;会初步知道刀口尺、刀口角尺、游标卡尺的使用;懂得锉刀的保养和锉削时的安全文明知识。知道刀口尺、刀口角尺、游标卡尺、塞尺的保养方法。

(八)钻孔和锪孔

懂得本工作场地台钻(或立钻)的规格、性能及使用方法;知道钻床的传动系统;知道钻床附具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知道钻孔时工件的几种基本装夹方法;知道划线钻孔的方法,并能进行一般孔的钻削加工;明白钻削时的安全知识和文明生产要求。

(九)攻丝与套丝

知道攻丝和套丝工具的结构性能,能正确使用攻丝和套丝工具,掌握攻丝和套丝的方法,会正确计算攻螺纹前底孔尺寸和套丝前圆杆尺寸,熟悉螺纹歪斜的原因和防止方法。

(十)矫正与弯曲

知道矫正和弯曲的一般方法,会对板料、棒材及线材等一般材料进行矫正和弯曲,能正确计算弯曲前的毛坯尺寸。

(十一)螺纹连接与铆接

1、知道螺纹连接的要求、螺纹连接的工具,掌握螺纹连接与拆卸方法;

2、知道铆接要求、铆接工具,了解铆接方法和铆接拆卸方法。

(十二)镶嵌

锉削凹凸体 角度样板 四方、六方T形体等

(十三)复合作业

1、巩固前一阶段所学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套丝、铰孔、镶配等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为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打下基础;

3、懂得简单机械产品的钳工加工工艺。

(十四)相关知识

1、知道机械产品的装配工艺过程;

2、会两种常用机械设备的结构及拆装工艺。

3、一般设备(机泵)的安装调试以及减速箱的拆卸组装等。

(十五)巩固、提高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套丝、铰孔、镶配及装配、安装调试等钳工操作技能,达到中级钳工要求(十六)实训总结,及成绩的评定、学生完成实训报告。

第四部分

实施过程

1、师生互动——提出问题

2、学生讨论(收集信息,分析论证)

3、拟定方案(归纳总结)

4、学生操作、老师巡回检查

5、学生评价、老师评价

6、教与学的反思

篇2:[课程]钳工实训课程标准

《钳工技术训练》课程标准

(62学时)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钳工技术训练》是一门重要的生产实践技能训练课程。钳工实训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后续理论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应用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二)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和数控专业(3年制)。

(三)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突出应用”。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5.注意与相关的专业技术“接口”。

(四)课程设计思路:

以任务为引领,项目为驱动,通过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项目为教学内容,通过师生共同实施,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切实解决学生会“做”的问题。本课程包括九个模块,各个模块内容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并按技能、知识、工具、态度、安全五项要求与车工职业岗位相对应,从而可以结合学生水平和实训基地的条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灵活组织教学。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熟练掌握钳工中锉削、锯削、钻孔攻套螺纹、钣金及装配基本技能,掌握工艺理论并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再用实践巩固专业知识。

(二)具体目标

基本目标:进一步熟练掌握钳工中平面划线、锉削、锯削、钻孔的基本动作要领及方法。进一步熟练掌握钳工类设备的管理维护要求和方法。

进一步掌握的钳工中锉削、锯削、钻孔攻套螺纹加工工艺。

进一步掌握其它常用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护要求和方法。

发展目标:进一步掌握各种加工方法协同制造的工艺理论和加工工艺设计。知道钳工车间所需的规范和制度并能参与制定。

具备生产现场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约66学时)

(一)、平面划线(约6学时)(2/4)

1.明确划线的作用。

2.正确使用平面划线工具。

3.掌握一般的划线方法和正确地在线条上打样冲眼。

4.划线操作应达到线条清晰、粗细均匀,尺寸误差不大于+0.3mm。

(二)、锉削(约8学时)(2/6)

1.进一步掌握平面锉削时的站立姿势和动作;

2.懂得锉削时两手用力的方法;

3.能掌握正确的锉削速度;

4.懂得锉刀的保养和锉削时的安全知识。

(三)、锯削(约8学时)(2/6)

1.巩固各种形体材料进行正确的锯削,操作姿势正确,并能达到一定的锯削精度;

2.能根据不同的材料正确选用锯条,并能正确装夹;

3.熟悉锯条折断的原因和防止方法,了解锯缝产生歪斜的几种应素;

4.做到安全和文明操作。

(四)、钻孔(约6学时)(2/4)

1.知道本工作场地台钻和立钻的规格、性能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标准麻花钻的刃磨方法;

3.熟悉钻孔时工件的几种基本装夹方法;

4.熟悉钻孔时转速的选择方法;

5.掌握划线钻孔方法,并能进行一般孔的钻削加工;

6.做到安全和文明操作。

(五)、铰孔、攻套螺纹(约12学时)(4)

1.掌握攻套螺纹底孔直径和套螺纹圆杆直径的确定方法;

2.掌握攻、套螺纹方法;

3.熟悉丝锥折断和攻、套螺纹中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

4.提高钻头的刃磨技能。

5.掌握铰孔方法

6.了解铰刀损坏原因及防止方法。

(六)、钣金及铆接(约8课时)

1.图纸识读.2.放料.3.钣金工具及铆接工具的使用.(七)、装配(约12学时)(4)

1.按图纸要求检测各零件;

2.装配工具的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装配过程中的调整装配方法;

4.按照装配要求及机构(车模)的功能要求完成车模的装配工作。

四、实施建议

(一)教法建议

1.本课程是操作实践性很强的专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入手,特别强调动作的规范和合理及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实习指导教师必须以正确的动作、饱满的热情、到位的解说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教师的某些不良操作习惯会“复映”给学生,所以这一点须特别注意。

3.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把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努力实现“一专多能”。

4.实训课与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息息相关,所以课堂管理必须严格、严谨、长效、持久,让规范操作、文明生产成为学生的习惯,受益终生。

5.注重把实际生产规范、制度与实训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管理体制和

发展方向,为今后顺利踏上工作岗位作好准备。

6.建议在实训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有关工具和量具方面的知识,如工具和量具的规格、代号(国家标准)等,金属材料方面的知识、公差方面的知识等。

(二)学法建议

以理论为指导,通过模块化教学手法,采用“行动为载体”教学模式,采用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方法,逐步掌握与本工种密切相关的各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三)教学设施要求

在实训中模拟真实工作环境,配备钻床、钳工专用工具、量具等设施。有条件的还应配备投影仪等一些现代化教学设备。

(四)建议使用教材

参考资料:

《钳工实习与考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1《钳工操作技能与考核》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钳工生产实习》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6《职业技能鉴定试题精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五)评价考核

1.学生的评价

以传统的定量分数呈现评价结果,但内容有所扩展:

(1)完成零件的质量60%

(2)工作现场的环境10%

(3)操作规范性达到程度10%

(4)所使用设备的保养维护10%

(5)劳动的态度、安全文明生产情况10%

2.对教师的评价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3.课程体系的评价

按照《课程建设工作条例》评价。

(六)课程资源利用

根据课程目标、学生实际以及本课程的实践性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应该建设由专业工种工艺理论与技能训练及典型零件加工图册、相关设备维护管理知识为一体的配套教材,全套

教材各司其职,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材为中心,提供内涵不同,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目标。

五、其他说明

1.修订增减说明

对钣金知识仅作简单的操作要求

对于汽车模型中的机加工部分暂时不作要求

2.修订依据:

教材的编写要体现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标准。

3.修订人:夏宇平

篇3:[课程]钳工实训课程标准

关键词:岗位能力,理实一体,技能考级,校中厂实习

一、引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类型和目标, 最终需要在毕业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上体现。而高质量的理实一体化精品课程就是贯彻教学大纲、实现教学目标非常重要的途径。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100所骨干高职建设院校, 机电一体化专业又是学院三大建设骨干专业之一, 在校学生众多, 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6%以上, 就业情况良好, 就业企业反馈良好。毋庸置疑, 高职院校各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 就是更多地将课堂转向企业、转向素质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金工实训 (钳工) 》作为2012年度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 我们结合学院骨干院校建设, 进行了高职院校教研教改的有益探索创新。

二、岗位能力分析与《金工实训 (钳工) 》课程性质地位

(一) 面向宜宾区域产业的典型岗位能力分析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地方高职院校,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宜宾区域与机电行业联系紧密的机械装备制造、化工轻纺、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通过对这些支柱产业及骨干企业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 可以确定与本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岗位群;通过对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分析, 可以确定职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任务;通过对主要工作任务的典型工作内容调查, 再结合机电行业标准及岗位标准要求, 可以确定出职业岗位群的不同的职业能力要求。

通过对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在五粮液集团及其配套产业等宜宾支柱产业中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进行调研分析, 确定出机电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对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是:

(1) 具备初步的设计典型机电产品的能力;

(2) 初步具备应用机器人技术实现自动生产线设备管理的能力;

(3) 具有一般机械加工的操作能力和编制简单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4) 具备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维护及维修能力;

(5) 具有较强的岗位拓展能力;

(6) 具有一定的社交和营销能力。

(二) 《金工实训 (钳工) 》课程性质地位

《金工实训 (钳工) 》是高职机电专业一门基础性专业技能课程。在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 充分依靠宜宾区域行业协会和合作企业, 经过广泛的宜宾区域行业企业调研, 准确进行专业技术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改革教学内容适应企业需要而现时开发的非学科性课程。《金工实训 (钳工) 》在先导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的支撑下, 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有明显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其后续课程是《机电设备维修工艺》, 前、后续课程以能力进行衔接, 是典型做中学理实一体化课程。

三、《金工实训 (钳工) 》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与考核

(一) 精品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 理念

课程以宜宾区域企业职业岗位和知识与技能需求而设置, 课程教育目标服从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教育目标, 课程教学方法适合课程教学内容需要, 课程教学段服务课程教学方法。

2. 思路

以市场调研获得的宜宾区域企业职业岗位 (群) 工作任务分析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 以劳动部颁布的钳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构建课程内容结构和知识序列, 设计课堂教学及实施方案, 以考工水平制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使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及手段更趋完善。

(二)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 教学模式的设计

精品课程教学设计如下图所示:

2. 强化课堂理实一体教学

(1) 任务驱动, 自主学习。以考工零件图作为任务, 提出问题。课前学生领取任务书, 自主学习, 利用不同的资讯平台, 以各种资讯方式学习、分析任务书中提出的学习内容, 思考任务书中给定的问题, 及零件的制作工艺制订等。

(2) 做中学, 学中做。集中讨论零件图中的问题, 讲授本次课的内容;零件的制作中, 学生独立、文明、规范地完成给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制定、钳工工具的选取、检测方案的设计、量具的选用等, 制作零件并检验。教师实时讲解、示范、指导、总结, 由学生独立完成。

(三) 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与考核

本课程是以《机械制造基础》的知识与技能为内容结构框架的非学科性的一门课程, 旨在通过单一零件的制作, 逐步学习公差配合与钳工的基础理论知识、零件加工工艺的制定方法, 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钳工工具与常用量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通过配合件的制作和测绘, 培养学生产品的整体意识, 配合零件的加工工艺, 装配工艺制订及测量方案的设计。

1. 以完成典型零件制作任务, 选取和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 以满足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主体, 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为宗旨, 突出理论实践的融合, 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 按系统论从简单、单一到复杂、组合零件、简单机构的制作进行知识、技能逻辑排序, 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点、训练基本操作技能。遵循零件制作和测量工作流程 (识图—制订加工路线—选择加工工具、检测量具—按照工艺路线制作—测量) 的内在逻辑, 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 教学内容的安排

采取以下方式安排教学:

(1) 提出问题:课前学生领取零件图纸 (任务书) , 自主学习, 以各种方式查询资料、分析任务书中提出的内容, 思考给定的零件图纸。

(2) 解决问题:讨论、讲授、零件制作。在学生完成前一步骤的基础上, 集中讨论任务书中问题, 讲授本次课的内容。在零件制作中, 学生独立、文明、规范地完成给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制定、钳工工具的选取、检测方案的设计、量具的选用、制作零件并检测。教师实时讲解、示范与指导。

(3) 检查总结:学生交叉对同学的工件进行检测与评分, 在评分的过程中体会考工的评测要点。

(4) 循环:学生领取新的零件图, 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通过以上各环节的反复循环互动, 逐步学习本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养成职业工作习惯。

3. 将职业资格考核内容和企业产品制作有机结合

将能体现中级钳工的应知应会关键点的企业生产产品融合在教学内容中, 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全部内容的学习后, 即参加国家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如下表所示。

(四) 校中厂的《金工实训 (钳工) 》专周实训

宜宾金洋汽配有限公司“TIC215挺杆”、“EQ140取力器”产品等汽配零件生产线在学院校区内建设, 占地2 000余平方米, 拥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万能卧式铣床、万能内外圆磨床等设备40余台套以及“EQ140取力器”汽配产品修配组装生产线一条, 涵盖机械制造通用加工工艺全流程, 年产值数百万元。金洋汽配零件生产线专职实训指导教师十余人, 由“双师型”教师和拥有丰富生产经验技师组成。宜宾金洋汽配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实施5S现代化管理, 学生作为“企业员工”完全融入汽配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其相应工作流程。通过汽配教学车间的《金工实训 (钳工) 》课程专周实习, 机电专业学生全面接触真实的生产环境, 使课堂与车间、学习与工作实现了无缝对接。同时, 机电专业以金洋汽配生产线为基础开发了形式多样的校本教材。根据汽配生产线运行情况和市场调研, 新添“数控设备安装调试”、“机电设备检测维修”等钳工技能内容, 以增强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 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四、效果

(一) 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

宜宾市劳动局技能鉴定中心主任认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金工实训 (钳工) 》课程, 在国家职业鉴定标准的指导下, 引导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学习并掌握钳工工艺理论和操作技能, 培养了良好的职业态度, 课程内容与技能鉴定紧密结合。近年来中级钳工考工过关率达91.36%, 在全市各技能鉴定站中居第一。

宜宾昌明机械有限公司机修车间主任认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金工实训 (钳工) 》课程设计合理, 所设计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强, 尤其突出了学生技能训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符合生产实际。

(二) 校内督导评价

机电专业开发的《金工实训 (钳工) 》课程, 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落实职业技能的训练, 课程开发理念先进, 教学设计合理。

(三) 学生评价

《金工实训 (钳工) 》教学形式新颖, 教学内容很充实, 讲授熟练, 难点讲解清楚, 这门课使学生得到很多动手的机会, 使得他们的能力得到锻炼。

五、结语

结合宜宾地方支柱产业企业典型岗位工作能力要求, 我们在创建机电专业《金工实训 (钳工) 》精品课程过程中做出如下探索:

(一) 教学模式的创新

“素养化”的培养目标、“任务化”的教学内容、“工作化”的教学模式、“职业化”的教学环境、“考工化”的教学评价、“标准化”的教学管理, 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保证。

(二) 实践“课堂小企业, 理实交融”的理念

以能力递进为方向, 让结合“实情”的校本进入课堂, 采用实物、仿真、现场、互动、开放、生产性多种教学法, 并灵活运用考教分离、理论+实践、操作与考核、企业+学校等多种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欧少亨.教育政策法规文件汇编[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9.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欧阳河.论高职教育技术型教学体系[J].职教论坛, 2002 (24) .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篇4:[课程]钳工实训课程标准

关键词:教学;培养;方法

在以往的车间实训课程培养过程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教学流程: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听讲—学生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课后总结反馈。貌似流程很规范,学生教师能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但细思之下就会发现,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操作演练这个阶段,教师往往很难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动态,往往只能通过下个阶段即巡回指导来进行反馈,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又没能收到良好的教学反馈效果,在此,本人结合企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简单陈述一下对示范—演练的过程反馈:

我们以东北歌谣“老丁头”为案例来说明:一个老丁头,欠我俩溜溜(玻璃球),我说三天还,他说四天还。两块豆腐六毛六,两根油条五毛五。照着儿歌画小老头。你看看,俩溜溜是两只眼睛,三是皱纹,四是嘴巴,两根油条是两只手……用我们自己小时候念过的儿歌来绘画,既容易识记又能让我们回忆起小时念过的儿歌,瞧,这样的儿歌,曾带来多少快乐啊。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我们的学生怎么能不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呢?

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来做:(1)我说我做,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将相应的知识点讲解透彻并进行规范的动作示范。学生认真听讲并识记,有问题及时反馈。(2)你说我做,在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演示有了初步的认知之后,并不急于让学生动手操作,而是让学生进行回忆,并将其复述出来,以此来实现初步的知识目标,学生对知识重点有了初步的认知。(3)我说你做,任何技能都需要具体的实践过程来掌握,而模仿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说,学生按照教师所讲进行操作练习,将刚刚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并应用到实践之中,达到技能目标。

通過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脱节的现象,利于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引导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当然,在此过程中必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及时有效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篇5:[课程]钳工实训课程标准

实习实训课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高职高专教育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水平。为了更好规范我校各类实训实习活动的教学管理,健全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规范与标准是严格依照《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践育人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在立足我校办学特点和总结实践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是对我校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性文件。

第二条 实习实训,指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设定的所有实践教学活动,包括专业(课程)见习、实习与生产实训、校内外社会实践、师范类教育实习、高职类生产顶岗实习、毕业论(设计)等。

第三条 本规范与标准的体例按实践教学活动大类编排,由教学规范、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三部分组成。

第二章 专业(课程)实习与实训

主要指安排在课程教学中的校外(内)短期见习、实习、生产实训与考察活动,分为课程见习和专业综合见习两种形式。

第四条 实习实训规范

1.严格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计划)的规定,在既定的时间和时段如期进行。实习实训内容明确,时间与理论教学同步;基地(企事业单位或特定地域)的选择相对稳定,符合专业(课程)教学要求。

2.实习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1)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自编或选用适当的实习实训指导教材,编写实习指导书、实训课教案和讲义。

(2)提前将实习(训)指导书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实训课之前进行预习;举行一次实习(训)讲座,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实习(训)目的、内容、要求及安全事项。

(3)拟订学生分组名单。准备实习(训)中所必需的图表、工艺卡片等教学用品,以及实习(训)需要使用的工具、量具、材料等。(4)对实习(训)设施和场地进行安全运行检查,保证实训场所环境安全和实训场所的整洁;制定实习实训的安全预案,确保实习实训活动安全有序。

(5)须以书面报告形式,在实习实训前严格履行审批备案程序。时间为1天,当天返校的由教学院系审批;时间为2-3天需在外食宿,需要学校提供车辆或交通费补助的,由教务处长和分管校长逐级审批;时间为3天以上的由校长终审,并签订相关协议和安全责任书。

3.实习实训的施行

(1)第一次实训课,要对学生明确讲解实习实训的目标、内容、方案及要求,分配学生实习岗位(或工种),介绍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工艺要求、工量具使用方法等内容。必须进行安全教育。

(2)对每一个实习实训环节进行具体讲解或示范,说明技术方法和操作要领,指导学生掌握实习实训的基本方法。在生产实训操作前,对学生进行应知应会考核,考核合格后,再进行独立操作。

(3)实习实训过程中,要耐心细致的指导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要启发引导学生勤于发现和分析问题,善于解决实习实训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

(4)严明纪律,严格考勤,对旷课、迟到、早退的学生提出批评教育;要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妥善解决实习实训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5)实习实训期间,教师每天指导学生的时间不少于6学时。

(6)要求学生做好规范、完整的实习(训)记录,写实习实训日记。实习结束后,完成一份质量较好的实习实训报告。

(7)实习(训)结束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报告要全批全改,并结合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的学习和纪律表现,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次,综合评定实习(训)成绩。有下列情况者,实习实训成绩做另行规定:

学生发生严重违纪或重大安全问题,实习(训)成绩以零分记;

学生实习(训)时间不足应实训时间2/3的,实习(训)成绩为不及格。(8)由实习(训)指导教师负责撰写实习总结,收集实习实训的文档材料,组织召开实习实训总结会议。

(9)学生因特殊原因确实不能参加实习(训)的,应提出免修申请,由主管教学校长审批后,可免于实习(训),另行安排学习任务。

第五条 实习实训质量标准

1.实习实训的时间时段、主题内容、基地选择、方案设计和技术方法等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或教学计划)的目标要求完全相符。

2.实习实训前,实习实训指导教材或指导书、实训教案、教学参考资料等教 2 学文件完善,实习实训工具、器材等准备充分,学生实习(训)分组合理,审批程序健全,安全预案可行。

3.组织学生实习实训的知识与经验预习或准备充分全面,举行扎实深刻的专题教学讲座,召开实习动员会,学生基本明白实习实训的目的、内容、方案、要求和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

4.实习指导教师对重点内容的讲解熟练透彻,关键技术的示范规范正确,技术指导得力,启发引导有效,答疑解难,深度点拨,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

5.学生实习实训的兴趣浓厚,勤于训练,善于观察,主动探究,能够及时发现各种现象和问题,分析解决种种专业技术问题,较好的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印证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6.严格学生管理,关心学生生活。学生纪律良好,未发生严重违纪或重大安全问题,实习实训过程安全有序。

7.实习实训记录和报告的质量高,实习(训)报告全批全改,实习(训)成绩良好。

8.完成实习实训总结材料,实习(训)总结会议及时有效。9.实习实训的文档材料齐全,整理规范,存档及时。

第三章 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

第六条 校内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及质量标准

1.开展学生校内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岗位实践活动全面拓展大学生素质,尽快增强其适应社会的心理素养和从事职业岗位工作的综合能力。实践活动需兼顾素质拓展和专业技能训练的统一,坚持社会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原则。

2.校内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一个月。教务处负责制定学期活动计划,具体安排实践岗位、对口专业、学生数及时间时段等,负责实践活动的宏观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院系推荐实践学生名单,做好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动员教育、文档存档等工作;学生实践部门负责实践活动具体实施、学生管理及评价考核工作。

3.学生实践部门要指派专人负责实践活动管理,悉心指导教师学生实践活动;要具体制定实践活动计划,明确规定实践活动的内容、目标、要求及考核标准;要做好学生实践活动中的安全保密工作。

4.实践活动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符,突出实践活动的专业性和职业性。5.教务处负责,院系密切配合,检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监控质量效果。6.要求学生端正实践态度,虚心学习,勤于实践锻炼,提升能力;要服从管 理,遵守工作规则,确保无明显工作失误和安全事故。

7.社会实践活动结束时,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总结,实践部门根据学生表现和实践效果,按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评定实践成绩,在《学生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上填写鉴定评语。

8.院系收集整理学生实践活动材料,并做好统计、存档工作。第七条 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及质量标准

1.开展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及早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在暑假组织,要求全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2次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0天。

2.实践内容基本符合学生专业成长要求,内容包括:社会调查、企业实践、工艺设计、义务支教、政策宣讲、法律援助、野外写生等。采取集中或分散、组团或个体等形式进行,力求生动活泼、形式多样。

3.学校统一部署,院系具体实施。院系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提供活动选题,安排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和方式,组织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严格加强组织管理,确保实践活动安全进行。

4.院(系)要安排关于社会实践(调查)的专题知识讲座,让学生掌握社会实践的基本程序和科学方法,以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必备的基本生活常识和安全知识,确保学生安全。

5.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实行“导师制”管理。实践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选题、调研方法等方面的集中指导,以现场指导或以通讯、网络等手段进行远程指导的方式,指导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活动结束时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报告(设计)。

6.各院系至少建立2个示范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安排指导教师全程带队、指导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索适合各院系专业特点和富有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7.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假期的科研活动。

8.实践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向所在院系提交1篇调研报告或研究论文(组队合作实践的学生,共同完成实践报告或论文),要求报告(论文)格式规范、质量较高、字数为3000字左右;开展企业实践的学生(组)完成1项科技制作 4 或工艺流程改进性设计,提交1份完整的文本、图表或模型成果等;美术专业学生可提供5幅以上的写生或创作作品。

9.组织实践成果评审,推荐优秀作品、优秀论文(设计)等实践成果发表与评奖。

10.撰写工作总结,召开专题会议,做好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收集、整理实践活动材料,做好文档归档工作。

第四章 师范专业教育实习

第八条 教育实习规范

1.采取组团顶岗实习、校内模拟实习、自主实习等多种有效方式,并逐年增大顶岗实习的学生比例。

2.实习时间为16周,分为实习准备4周、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实习10周、实习总结2周。

3.实习内容: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

4.在第五学期末考试前,扎实做好实习准备工作,包括:

(1)教务处发布教育实习指导意见,确定实习总体方案,全面部署实习工作。

(2)院系成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习计划,召开实习动员会,具体安排实习工作;学生分组,确定实习方式和实习学校,配备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签订实习协议和安全责任书等。

(3)指导学生撰写实习教案、组织试讲。实习教案不少于5课时/生,试讲不少于2课时/生,每课试讲2次以上并达到教学质量标准要求。

(4)做好实习期间的交通、食宿、安全等方面的准备工作。5.教育实习的施行(第六学期1-10周)。

(1)教学与班主任工作实习包括见习(1周)、顶岗实习(8周)、总结(1周)三个环节。

(2)进校第1周,实习学校指配指导教师,安排实习班级及教学时间等,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备课,修改完善教案,组织试讲并达到一定水平,参加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见习。

(3)第2-9周,按计划进行实习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实习,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教学任务不少于5课时(不包括重复课),班主任工作实习不少于4周,组织学生班会和主题活动不少于3次。(4)及时收集实习中的典型案例、活动片段等素材,深入分析思考各种教育教学现象和问题,撰写实习工作日记、心得文章不少于10篇,总字数不少于5000字。

(5)第10周进行实习工作小结,评定实习成绩,进行学生实习鉴定,填写《教育实习登记表》。

(6)办理实习学校离校手续,安全返校。

(7)学校统一安排,院系配合,指派相关人员巡回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各院系和学生实习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实习情况,妥善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6.教育实习总结(11-12周)

(1)院系终评学生实习成绩,组织学生实习鉴定,撰写学生教育实习总结和院系教育实习工作总结。收集整理学生实习文档材料并存档。

(2)召开院系教育实习总结与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扩大教育实习成果。(3)教务处形成学校教育实习工作总结。第九条 教育实习质量标准

1.教育实习的安排部署科学,组织机构及制度健全,计划合理,环节紧凑,组织得力,工作准备充分。

2.纪律严明,职责明确,管理严格,建立了安全预警预案机制,保障措施到位。

3.教育实习的准备工作扎实,学生教案编写与试讲达到数量,符合质量要求。4.实习指导教师及辅导员态度端正,认真负责,指导得法,效果显著。5.学生实习态度端正,扎实认真,完成实习任务。通过实习训练了知识运用的能力,掌握了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达到了教育实习的目标。

6.实习环节完善,工作有序,完成实习任务,效果良好。无重大工作问题和安全事故发生。

7.实习工作总结及时,肯定成绩客观,查找问题准确,提出的改进方案可行。8.文档收集整理全面,归档及时。

第十条

教学实习及班主任实习的质量标准。1.教学实习

(1)教学态度端正,备课认真,正确领会和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处理得当,教学环节安排合理得当。教案格式规范,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2)围绕教学目标,恰当运用教学原则、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讲授知识简单明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发展学生智力。

6(3)教学组织严密,环节安排合理,语言规范生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组织学生参与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演示操作熟练规范,板书工整,布局合理,教态自然大方。

(4)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辅导,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科学素质。能认真批改学生作业。

(5)积极参加教学评议活动,能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和评价教学工作,诚恳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虚心听取各方面的评价意见,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2.班主任工作实习

(1)工作态度端正,能根据学校及班级工作要求,制定具体可行的班级或团(队)工作计划。

(2)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能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作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注意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家访工作。

(3)认真组织主题班会或团(队)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教育意义;积极指导学生开展文体活动,班级工作生动、活泼。

(4)以身作责,为人师表,能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5)虚心接受原班主任的指导,主动开展工作,积极完成任务。

第五章 高职专业顶岗实习

第十一条 高职专业顶岗实习规范

1.高职专业的毕业实习采取校外生产顶岗实习形式,在第5、6学期进行,时间不少于8个月。

2.按照费效兼顾原则,合理选择实习地点和场所,一般优先选择已建立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基地相对稳定,符合专业特点及教学的条件要求。个别专业因专业特点、个别学生因特殊原因,须经院系和教务处审批同意后,可由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进行自主实习。

3.生产顶岗实习的内容、程序流程及时间时段等,必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毕业实习的规定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和增删,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时,至少提前一个月报告,由学校审批。

4.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1)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毕业实习的要求,确定实习计划,编制实习指导书,明确规定实习目标、内容、程序及要求等内容。

(2)提前将实习(训)指导书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实习前进行预习;召开实习动员会,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实训目的、内容、要求及安全事项。(3)安排学生编队分组名单。准备实习必需品,领取《学生顶岗实习登记表》。

(4)对实习设施和场地进行安全检查,保证实训场所环境安全和实训场所的整洁;制定实习安全预案,签订相关协议和安全责任书,明确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工作分工和责任,确保实习安全有序。

(5)以书面形式,提请教务处、分管校长和校长审批,备案相关材料。5.顶岗实习的施行

(1)实习第一周,实习单位指派学生实习负责人和实习指导教师,召开专题会议,具体安排顶岗实习计划,讲解实习实训的目标、内容、方案及要求,分配学生实习岗位(或工种),介绍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工艺要求、工量具使用方法等内容。必须进行安全教育。

(2)实习单位严格执行实习计划和流程,逐项实施实习工作任务。(3)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要耐心细致的指导学生,重视讲解示范,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帮助解决实习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

(4)指导教师应热情鼓励和支持学生思考和发现实际操作中值得探索或改进的技术问题,并且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实习单位要加强管理,严格考勤,对违纪的学生提出批评教育;要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妥善解决实习实训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6)要求学生做好规范、完整的实习记录,撰写实习日记。

(7)实习期间,学校安排相关人员巡回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各院系和学生实习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实习情况,妥善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8)实习最后一周,指导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纪律表现,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次,综合评定实习成绩,协助实习单位在《学生顶岗实习登记表》上填写实习鉴定。

有下列情况者,实习实训成绩做另行规定:

学生发生严重违纪或重大安全问题,实习(训)成绩以零分记;

学生实习(训)时间不足应实训时间2/3的,实习(训)成绩为不及格。(9)实习结束后,学生办理与实习单位的离开手续,按时安全返校。6.实习工作总结

(1)院系终评学生实习成绩,撰写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总结,收集整理学生实习文档材料并存档。

(2)召开院系实习工作总结与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扩大实习成果。(3)教务处形成学校实习工作总结。

第十二条 顶岗实习质量标准

1.实习安排部署科学,组织机构及制度健全,计划合理,组织得力,工作准备充分。

2.实习单位纪律严明,管理严格,安全保障措施到位,无学生重大工作问题和安全事故发生。

3.实习单位能够履行协议,重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指导教师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关心爱护学生,细心指导学生,全面完成实习工作任务。

4.学生实习态度端正,工作扎实认真。通过实习进一步树立了职业观念,增强了职业热情,基本掌握了职业岗位工作能力,达到实习目标。

5.院系实习工作总结扎实,肯定成绩客观,查找问题准确,提出的改进方案可行。

6.文档收集整理全面,归档及时。第十三条 顶岗实习成绩评定标准

1.实习工作态度端正,能够按照实习计划和指导教师(人员)的安排,认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2.吃苦耐劳,勤于训练,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及操作规范,较为熟练的掌握了实习项目中的职业能力。

3.实习中操作严谨细致,工作认真负责;遇到疑难能及时请教指导人员。

4.虚心学习、服从指导、尊重领导和老师,团结同伴、合作协调,有团队意识。

5.能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并报告指导教师、征得支持后开展研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6.严格遵守纪律和作息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实习任务。7.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专业实习成绩视为不及格:(1)缺勤时间达实习期间应出勤时间1/3及以上者;(2)实习期间有违纪违规行为而受纪律、法规处分者;(3)不能完成实习任务,实习效果未达基本要求者。8.学生考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标准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各教学院系根据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认真执行。

篇6:[课程]钳工实训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实训成绩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平时实训成绩(占总成绩的40%)

平时实训成绩考核方法:

每次实训课后按照老师的要求时间及时反馈实训成果,上交实训报告,如果报告规范正确。完全符合实训要求。则计100分。

平时实训成绩为本学期每次实训课成绩的平均分。

2、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期末考核采取上机考试的方式,要求一人一机,独立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并写出实训报告。满分100分。评分标准如下:

完成相关格式内容及必填项目:15分

完成拓扑图形的绘制:10分

完成全部实训步骤:25分

写出实训心得:20分

回答思考题:10分

实训结果符合预期,是否有创新:20分

3、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

平时成绩考核点为:实训课期间遵守课堂纪律、不大声交流、不玩电脑游戏、上课不迟到早退、不旷课。下课后及时关闭电脑,桌、椅、电脑摆放整齐。满分以100分计。

篇7:[课程]钳工实训课程标准

摘要:根据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钳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采用模块教学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钳工实习教学钻床拆装为例,对模块教学法的内容、特点、教学实施、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模块教学法、钳工专业、课程、应用。

技工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与较强实习操作能力的生产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型的中等技术人才。根据教育部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精神,我校提出“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主体,切实做好服务工作”;“面向学生,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把学生培养成为满足顾客需要的、市场需求的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和具有一定素质的中等技术工人”的培养目标。基于这个培养目标,在钳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采用模块教学法教学,对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益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模块教学法概念

模块教学法以专项能力的课程内容为模块单元,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一个个模块展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运用模块教学法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协调、示范、引导作用。模块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习操作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强调少理论,重视实践操作。根据钳工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劳动部钳工专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大纲要求,我们将课程内容划分为钳工技能训练、钳工工艺学、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和电工学等不同的教学模块。采用示范训练和引导提示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一个模块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基本理论知识到实习操作技能的全部教学内容,实现了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践的一体化,使学生从中获得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模块教学法的特点

模块教学法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因而模块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模块教学法在应用中有如下特点:

(1)、模块教学法引入现代培训新理念,强调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并在老师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加速了认识过程和能力的培养,克服了传统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了动手能力。

(2)、模块教学的过程是讲解示范、实践操作、发现问题、提升技能水平的过程。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都底子差,基础知识欠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采用模块教学法可以在实习操作与理论学习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认知的过程。

(3)、采用模块教学形式支撑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研究探索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模块教学法在钳工教学中的实施

机械拆装与维护保养内容涉及较复杂的机械部件,知识多,操作技能技术要求高,实用性强,包含了钳工专业的学生所必备的知识。钳工技能训练这门课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钳工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后续课程的教学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理论学习,强调以课堂为中心。这种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现代技工教育是侧重知识应用的学习,强调以技能操作为中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标准。下面以钻床修理、拆装与维护保养为例,介绍我们是如何采用模块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的。

钳工专业中的钻床的修理、拆装与维护保养模块,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和机械部件的装配、拆卸技能,熟悉钻床的原理,掌握钻床的结构特点,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拆卸与组装,使其恢复原来的精度、性能和效率的操作练习过程。钳工生产实习教师在这个模块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钳工操作技能,又要认识到机械设备修理是对各项钳工操作技能的综合应用,并有与单项操作技能和装配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对在这个模块教学过程中经常现的问题有所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熟练拆卸与组装。整个模块教学安排在钳工实习车间进行。教学思路是先介绍拆卸、装配、修理与维护

保养的准备工作,再介绍拆卸、检查、修理、装配、维护保养的步骤及操作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最后教师以规范的操作方法给学生做出示范,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具体实施步骤是:

(1)拆卸过程。学生以4-5人为一个小组,小组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合理搭配。首先要告诉学生钳工实习中钻床(台钻)的修理、拆卸、装配、维护保养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然后再进行规范的、符合工艺要求的示范操作,并强调拆卸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先记下拆卸流程。最后,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列举出其中要注意的事项。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开始规范操作,完成对整个钻床的拆卸过程,使学生对钻床各部件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在机械设备修理、拆装与维护保养工作中,为了恢复机械设备(钻床)原有的精度,刮削(尤其是配刮)是主要的钳工加工。钳工生产实习教师要对学生刮削质量严格要求,因为如果单件刮削精度不高,其积累误差必然降低设备精度。因此,在课题的操作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对每个单件(如立柱、工作台、进给箱等)的刮削精度提出要求,并向学生指出,单件刮削精度必须比总装配合后的检验精度高(一般允许误差要减少1/3左右),才能保证总装配后的精度要求,否则达不到精度要求就会返工误事。在教学过程中修理的机械设备,通常都是失去精度,不能正常运转的废旧设备,有的只能作为修理教学使用。即使是这样,教师也要教育和指导学生认真地操作,保证每个部件的修理精度和总装精度,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品质。②教育学生要遵守拆卸原则。学生在进行机械设备部件的拆卸时,由于想立即动手,往往不认真遵守拆卸原则,造成拆卸零件损坏,变形或丢失,影响修理课题训练的正常进行。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在讲授指导、示范指导和巡回指导过程中,都要反复强调在操作中要遵守拆卸原则。

③教学过程中要遵守劳动纪律。由于机械设备修理课题操作练习是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所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劳动纪律,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还可能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教育,在操作练习过程中要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离开本组的工作岗位,更不准在车间乱穿、乱摸、乱动,否则,不但会影响学生本人对机械修理操作技能的掌握,而且会对教学过程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

④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在本课题教学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教育和提醒学生注意遵守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起吊安全操作规程。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要把安全工作作为指导工作的重点,坚决杜绝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⑤质量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设备修理的质量意识,保证修理的机械设备在精度、性能和效率等方面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

(2)针对钻床的结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钳工专业知识、技能,总结各部件的特点。这时学生会产生各种问题:“为什么主轴会偏移中心?”、“为么会精度降低?”、“为什么声音会产生变化?”等。教师可用形象比喻的讲解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接着通过设问、答疑、总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辅导。这一过程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理解,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装配过程。该过程是考核学生的过程。虽然装配过程是拆卸过程的逆过程,也要按顺序进行,事前应充分强调装配的操作流程,以防止学生误操作而损坏设备。在部件装配和总装配过程中,该换的零件一定要换,该修的零件一定要修好。装配时,要严格按照装配图进行装配,少一个螺钉、螺母或垫圈也一定要找到装好。可能有的学生认为,一台机械设备缺少一个不重要的螺钉没关系,其实不然,缺少一个紧固的零件就可能影响机械设备的质量,甚至在使用时会发生事故。通过检查学生在装配中是否有漏装、装错、倒装等现象,检查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最后让学生总结一篇拆卸和装配的详细过程的实验报告。采用模块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断的发生变化。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学生实习操作过程中,老师的演示非常重要,要加强理论对实习操作的指导。

(二)在实习车间现场进行教学,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对每一步骤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要与学生沟通、交流,促使学生产生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模块为中心编写教案,耐心、细致的安排好教学环节。

(四)在模块教学中,实习教师要有全局观念和意识。对学生要加强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安全教育等指导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规范。

模块教学法是技工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习操作中“学会”与“会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现了技工教育的特征。

模块教学法,使我们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带着学生走入技能型人才的殿堂,把钳工技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从而更体现了模块教学法的适用性、针对性,体现岗位能力的特点。

参考文献:

篇8:钳工实训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浅析

一、一体化教学改革氛围的建设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 牵扯面广, 决不是几个人短时间就能完成的, 必须有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 才能将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一体化教学的阻力主要来自教师长期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为此, 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指导, 首先要在教师中统一思想与认识, 通过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方法, 开展一体化教学座谈会、研讨会。充分认识到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深远意义与现实作用, 才能从思维源头推动一体化的教学改革。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到目前为止, 关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还并没有一个明确或者是比较准确与统一的说法, 但我们都在使用“双师型”这个词, 不管怎样定义, 既然是“双师型”, 那么至少要体现教师应是学生知识学习之师与技能学习之师, 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综合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 还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内容。他们是教学行家, 也是生产好手, 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钳工实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实现一体化教学必须建设一支既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又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多数职业院校或者直接招用一些技术人员甚至技术工人担任教师, 或者由普通师范毕业生充当职业技术课教师, 存在着懂技术而不懂教学规律, 或懂教学规律而不懂技术的严重问题。为了提高教师素质, 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必须以自力更生的态度来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如可以采用“一体化”教师小组的形式, 即一名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专业理论教师, 与一名 (或两名) 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实习教师结为专业教学组, 通过实践活动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 理论教师在实践中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 并对知识体系中的重点、难点、应用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实习教师增强了对专业理论、教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丰富了教学方法;其次是提高管理水平, 在管理上, 原模式下, 课堂教学与实习教学, 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 各有各的一套管理方法, 实行“一体化”后, 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互相借鉴、共同探讨, 管理方法更加丰富, 管理内容更加广泛, 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当然, 还有其他形式与方法, 但不管怎样, 要实行一体化教学改革, 教师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只有培养出能胜任一体化教学的教师, 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三、一体化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建设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理论注重的是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专业教学的体系;目的是让学生考试得好成绩, 忽视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实习课教师注重操作技能的掌握, 忽视理论知识的强调、巩固。结果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往往与实习操作及实践应用脱节。在实行“一体化”教学后, 精心选择课题, 使课题设置照顾到理论知识系统, 照顾到班级特点, 照顾到学生学习兴趣, 在搜集、挖掘之后, 共同整理出多项适用的实习课题。如:“曲面锉削”技能训练, 原实习课题的内容为“锉削圆头平键”现将训练放在兴趣化的复合作业中———“自行车扳手”、“錾口榔头”等课题, 对实习课题应用不到 (或不易体现) 的内容仔细筛选, 或删、或减合理安排授课时间, 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教学计划, 并在实践中局部调整、完善。

四、一体化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建设

一体化教学模式, 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动了良好的活动空间。如在一体化教学中可以有效的采取与运用实物教学法、分组现场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等;实物教学法, “一体化”教学后, 课堂教学可以展示多样的实物教具, 并配以适当操作形体演示, 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如:讲刮削, 老师进教室的时候拿着长长短短的各类刮刀, 学生就开始讲话, “这是什么”注意力调到了老师一边, 老师讲课时作示范动作, 学生不由自主的比划,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以往枯燥的内容———刀具角度、应用特点, 学生接受良好;“分组现场教学法”, “一体化”教学的理论教学与实习操作完全同步、完全融合, 既讲工作原理、工艺特点, 又讲操作要领, 安全注意事项;从教学过程上, 一个或两个老师交替讲解、或一个老师讲解与操作结合。“一体化”分组现场教学能使每个学生更好地看清老师每个示范动作、机床结构、刀具角度等, 能够更好地听清老师的每一句讲解。“现场”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知识;克服了一般现场教学的走马观花, 克服了理论与实际两层皮, 这种教学方法适合在“钳工常用设备” (钻床、砂轮机与钻头刃磨等) 教学中进行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 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钳工技能的要求, 选择课题,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课题讲解所需要的理论知识, 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 指导学生结合实操训练展开学习, 巩固知识。例如, 以锉削“铸铁件”为实操课题, 除讲解“锉削与锉刀”知识, 同时围绕主题讲解“百分表”、“万能游标量角器”等量具知识, 复习巩固 (或加深理解) 平行度、垂直度等公差知识。

五、一体化教室建设

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一定的物资条件, 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前提条件。这里的教室是指融教室、实训、实验等于一体, 适用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教室的一体化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硬件基础, 没有一体化的专业教室, 采用一体化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体化教室的建设是一体化教学改革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 在一体化教室建设中需要根据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课程内容、以及任务载体的特点对一体化教室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置、周密的考虑, 建设成能为课程教学提供良好服务, 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教室。通过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改革, 可以达到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 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护坡工程合同下一篇:防火门工程配合费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