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在我国的发展

2024-05-05

平板电脑在我国的发展(共6篇)

篇1:平板电脑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废旧电脑的危害及其管理对策

论述了我国废旧电脑的产生和回收利用现状、废旧电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以及废旧电脑的.可再利用性,提出了对废旧电脑进行合理回收利用的管理对策.

作 者:王育松 WANG Yu-song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数学系,山东,威海,264209刊 名:机械管理开发英文刊名:MECHANICAL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年,卷(期):23(3)分类号:X76关键词:废旧电脑 危害 回收利用

篇2:平板电脑在我国的发展

以供应基础为主的生产经营受到了影响,主攻市场的企业由于消费者信心不足,销售有所下降,木门产品面对就是终端消费者,困难是暂时的,对市场的复苏应保有信心。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下,中国的木门行业可以说一枝独秀,大环境下逆势飘红,如同近期的中国的股市,所以我们这个行业经历了几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木门企业有如雨后春笋,木门行业成为重要的家居建材走入了千家万户,具备一定的规模。以机械化生产为主的3000多家木门企业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三角基地,作坊式的还是比较多,年产值5千万元以下的企业占到70%左右,实现销售额上亿大概就有30家,今年有所发展的情况下,也是不超过50家。木门行业就是贴近老百姓,终端消费,中国有自己的国情,老百姓的消费理念不同于国外,对于住宅的装修有着特殊的情节,市场的冷淡来自于心理的障碍,中国的市场不会大起大落,只不过在房地产市场正常的时候,木门市场相对就红火一些,如果消费者理解认识后,市场就会比较的稳定,木门行业就是一个健康长生行业。

报纸上说北京二手房前5个月成交了150万套,由于市场的火爆带动了家具行业的发展,现在很多年轻人买二手房,原来不适合的房卖掉,二手房装修就会带动行业的发展。同时据我们了解,大品牌的企业就有做不过来的感觉,基本上他们的产值都比去年有20-30%增长,例如年初,星星去年实现产值就是4.67亿,今年2月底进行了经销商大会的时候订货就订了5亿多,包括国际的订单。你看另外一个企业,一月份召开2009年渠道商和经销商总结大会时,那种火爆的场面,那种群星激愤的感觉,你看不到市场的悲哀和冷淡,给大家就是一种信心和力量。前几天还跟我说,今年到现在为止,去年的销售额是1.8亿左右,今年到现在已经超过了2亿,但是我们从他的讲话里面,同时他对他企业所表达出的那种感觉和感情,你应该从里面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希望,你应该看到他的视野、一种信心,更多还没有点到,总之木业行业还是逆势飘红一枝独秀。

当前,木门市场对木门的产品的要求,不仅仅就是量的扩张,而是需要质的保证,因为消费者选择木门行业产品就是越来越重要,木门行业实现大规模生产,在家具当中扮演的角色受到消费者的重视,近期以来,质量受到了质量监督部门对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这里面提前跟大家打招呼,国家质检总局今年有计划对中国的木门产品和木门企业进行市场调查,如果谁撞到枪口上,你不要说你是一个倒霉蛋,那一点都不冤枉。所以说,我们木门行业尽管这几年的发展比较的快,大小的品牌拼命地抢占市场,也使木门行业鱼龙混杂,有些小企业出现的问题,对成长出的木门行业成长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前几年在木门的抽查当中,上海发现了一些问题,甲醛严重超标,超标了好几倍,我查了一下,上海查出的两款木门还不是我们的会员,我们感觉到忧虑,他的问题一定要引起我们在座的重视和注意。一个事业、一个市场如何获得成功是比较难的,如果出现问题那你很有可能几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抬不起头彻底垮掉,冠生园的馅问题引发了一场大战,其他的产品也是一样的,只要出现问题,你就得退出市场。

还有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因为出现了这类问题的以后,所以查出问题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其中对木门企业起到了警示的作用。我们是由若干个小的单位组合,木门要为大家创造和谐家居的环境,尽到自己的责任,木门行业提环保安全的产品,使消费者的家庭更加的环保和安心,木门专业委员会坚持公正为企业服务的准则,加强行业管理,一方面针对消费者广泛宣传木门产品的相关选购要领。另外一方面扶持主流的木门企业做到做强,进一步

提升相关企业的产品质量,树立相关品牌的形象,使健康环保的产品在市场当中成为绝对的优势,小的企业如果不按照标准的生产,投机取巧,早晚会被市场淘汰,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当中取胜,有些厂家采取了压低价格的方式笼络消费者,大幅度的降低产品价格后,厂家为了能够在其中获得效益,使用大量廉价劣质的原材料,这样如何保证,所以要提醒广大木门行业维护声誉。

另外,我想说市场营销就是一门学问,我们要充分调动每个经销商的积极性,让利给他们,让他们学一点顾客心理学,让他们进行业务的培训,使他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经营能力,营销也要与时俱进,也要出新招和奇招,刚刚前面所说的“盼盼”,不是因为产品做得多强、多好,但是一些营销的理念还是值得我们大家去借鉴,无论在怎样的环境和形势下总是有机遇,但是机遇留给这些有准备的企业,是留给聪明的企业,所以同样一件事情,聪明的人就有不同的效果,脑子比较笨的,或者没有新办法只能跟别人屁股后面跑,但是这里面重要的一条就是对的企业要有信心,别人能做好,你也一定能够做好,对市场要有信心。对经销商加强培训,我们的产品能不能打开市场,能不能占领市场,能不能快速提升,反过来促进企业发展,这里面很多就是从经销商的工作体现和反映出来的,经销商的工作,某种意义上直接决定企业的成败。

最后,中国的木门行业路很长很宽,在逆势面前不气馁,在成功面前就要冷静谨慎,7月20日将在长春召开木门行业5周年庆典和表彰大会就是向更高发展目标的实施大会,在顺势和逆境的情况下,要最大限度凝聚全行业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的团结起来,把中国的木门行业变成一个和谐健康、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大团队,在核心骨干力量下再创木门行业的新辉煌。

篇3:平板电脑在我国的发展

当前,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平板电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肯定其对教学的变革性影响, 同时, 也有部分学者表示质疑。平板电脑对教学到底能带来什么?存在什么利弊?到底有什么样的使用方式?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进行了文献研究及基于实践的研究成果分享。

文献查找及分析

在中国知网中, 笔者首先在期刊论文数据库中以“篇名”为检索条件, 以“平板电脑”并且“教学”为关键词, 共检索到9条数据。再以“主题”为检索条件, 同样以“平板电脑”并且“教学”为关键词, 共检索到77条。最后在会议论文数据库中, 也以上述同样的关键词和两种不同的条件进行检索, 分别检索出“篇名”0条和“主题”15条的文献。考虑到目前对平板电脑叫法的各种不一, 又分别以iPad、Pad和Tablet PC代替“平板电脑”, 另一个关键词仍用“教学”。iPad (这里指用iPad替代平板电脑, 其他跟上述条件一致, 下同) 在期刊论文中是篇名9条, 主题36条;在硕博论文数据库中篇名1条, 主题5条;在会议论文数据库中篇名0条, 主题1条。Pad在期刊数据库中篇名2条, 主题32条;在硕博论文数据库中篇名1条, 主题31条;在会议论文数据库中篇名0条, 主题1条。Tablet PC在期刊数据库中篇名0条, 主题7条;在硕博论文数据库中篇名1条, 主题14条。在论文数据库中篇名0条, 主题1条。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对上述文献进行去重和筛选, 最终共确定文献38篇作为本文文献综述详细研究的对象。通过对这38篇文献的分析, 首先从名字上以“平板电脑”作为叫法的有25篇, 以“iPad”作为叫法的有13篇, 还有2篇以“Pad”作为叫法, 还有另外两篇分别以“Tablet PC”和“xPad”作为叫法。iPad是苹果公司开发的平板电脑, 可以看出在中国几乎把iPad和平板电脑等同起来, 说明苹果公司的产品在中国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通过上述文献分析, 发现目前国内对平板电脑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平板电脑发展及其教育教学应用可能性、国内外平板电脑教学应用情况、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应用的环境需求、平板电脑用于教学的优点和变革、平板电脑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融合平板电脑的课堂教学模式、平板电脑环境下的资源开发和平台建设。表2是每个类别的文献统计情况。

文献内容分析

基于以上七类文献研究, 下面是针对每一个方面文献研究的一些总结。

1. 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应用可能性

平板电脑 (Tablet PC) 概念于2002年由微软首次提出, 其后发展缓慢, 直至2010年苹果公司发布了iPad并对平板电脑概念和设计理念进行了重新定义, 将其界定为介于手机和桌面电脑之间的便携式移动设备。此后短短两三年, 平板电脑在全球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势头。至2011年6月, 苹果公司已销售3000万台iPad , 全球各大厂商如三星、戴尔、惠普、联想、东芝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平板电脑。

伴随着移动学习理论的发展, 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的出现无疑对移动学习的实施增加了新的技术和支撑环境, 是对移动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识到平板电脑将对教育变革产生巨大影响, 专门针对教育教学定制开发的平板电脑也不断出现, 以平板电脑为载体的电子书包和电子教材概念不断深化发展, 平板电脑的巨大发展使得教育的各种软件和资源不断得到开发和建设。

38篇文献中的大部分文献都对这一方面进行了阐述, 说明目前中国已经认识到平板电脑的迅速发展及其将会在教育教学中产生重大影响。

2. 国内外平板电脑教学应用情况

对平板电脑用于教育教学持肯定态度的研究人员无不论述国内外关于平板电脑用于教学的情况, 他们认为, 国际上已经在不断推进和深化这方面的工作, 提醒我们应该跟上国际步伐, 把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推向更高层次。

国外在这一领域着手较早, 很多国家已经启动了智能终端进入教育系统的计划。在大学、中学、小学等学段都有所涉及。在美国, 苹果公司于2011年7月开始在超过600个地区启动“一对一”项目, 即教师和学生每人配备一部iPad, 并在上课时使用。奥巴马政府的目标是到2017年每位学生人手一本电子书。爱尔兰的中学已经用平板电脑代取传统课本。韩国也计划投资超20亿美元开发电子课本, 到2015年取代纸质课本。另外, 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都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将iPad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辅助工具。

近两年来, 我国一些城市, 如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地, 已然开展平板电脑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验, 如2010年深圳南山实验麒麟小学尝试了iPad上课, 同时引起了社会的热议。自2010年底起, 北京市西城区、东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大兴区等相继开展iPad及其他形态智能终端的教学应用尝试, 并已经形成了常态化应用的学校, 如丰师附小、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等。2013年4月24日, 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首次举行公开课, 展示平板电脑在课堂的应用; 2013年6月25日, 湖北黄冈第一中学初中部初一年级2班不用书本, 一人一台平板电脑进行课堂教学。当前, 开展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区域包括北京、上海、佛山、深圳、杭州、南京、潍坊、新疆昌吉等地, 上海更是把“电子书包”项目写入了“十二五”规划。在高校研究团队中, 出现了专业性的研究团队, 如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博士实施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就是北京这一领域的应用推进研究课题, 试图探究基于Pad有效应用的新型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一直致力于以平板电脑为载体的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相关标准制定, 并在《华东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月第二期发表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 给出了一个技术标准体系的整体框架。

3. 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应用的环境需求

要把平板电脑用于教育教学过程, 必须在硬件、软件、环境、网络等各方面实现基本配置, 有不少文献关注这些方面。经过对上述文献的分析, 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 (1) 硬件或终端 (即平板电脑) 的保障, 这跟经济发展有关; (2) 无线网络, 平板电脑能够便捷地用于教学, 与随时随地实现网络连接分不开; (3) 专业的电子课本, 这里的专业指适合系统化的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对课程进行开发的电子课本, 而不是碎片化的、简单的网络上搜集起来的文字、图片、视频集合体; (4) 适合于平板的课堂辅助教学系统, 这类软件系统能够包括支持服务、评价、跟踪、知识检测等功能, 具有完善功能的专业教学软件; (5) 课堂管理, 这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必须保证的问题, 目前已有文献或实践中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包括如何控制、监督学生的课堂学习, 比如控制上网、控制学习进度等; (6) 基于平板电脑的碎片化资源整合, 课外学习的各种资源都是碎片化的, 比如5分钟课堂录像、元课件、视频、图片等, 怎样将上述材料有效组合成一个好的基于平板的学习资源非常重要。 (7) 基于平板电脑的教学方法, 这里的平板教学不光是教学工具的变化, 也是教学方法的变革, 这些新型的教学法仍在探究过程中。

4. 平板电脑用于教学的优点和变革

平板电脑教学的优点是文献中关注的内容之一, 从分析可以看出, 对于平板电脑教学应用大部分研究者都处在美好展望阶段及探索使用平板电脑哪些功能来教学, 具体如何应用还呈现得较少, 更很少有实证性研究。在这一层面, 也有一些人提出质疑, 下面详细介绍。

平板电脑用于教学的优点和变革

平板电脑应用于教学的优势来源于诸多方面, 比如, 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提供了低功耗和高性能结合、支持Wi-Fi和3G无线上网方式、多点触控屏幕方便支持和实现人机交互以及丰富的接口支持;还有有利于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成本更低, 相对台式机而言, 平板电脑更适于课堂教学;便携性、配备多种传感器、强大的网络功能;前所未有的互动性体验、流畅的程序运行能力、超长的电池续航能力、高分辨率显示屏;输入方式多样 , 不再局限于键盘和鼠标, 可以采用手写、触摸甚至语音识别进行自然的人机交互。上述这些优点基本涵盖了大部分学者对平板电脑用于教学变革的看法。平板电脑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平板电脑用于教学的缺点和担忧

对平板电脑的教学应用也有质疑的声音, 如平板电脑的使用造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学生想象力下降, 在现有条件下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用户的使用习惯、程序兼容性、安全性、潜在的游戏干扰等问题, 这些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其他问题, 如国内Wi-Fi热点少、3G费用太高、不利于xPad的大范围使用;无法运行Flash, 导致一些网站资源无法使用;关机不能桌面操作, 容易造成按键损坏;屏幕容易破碎;整体运行速度慢, 篇幅大的文档打开慢等。对平板电脑教学的质疑将促使其在教育中更理性、合理地使用。

5. 平板电脑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从前面表2可以看出, 和具体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文献占有较大的比例。说明很多研究者都试着把平板电脑教学的应用具体到某种学科中, 试图找出适用于此学科或所有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来看, 还没有总结出其适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从文献上可以看到, 和具体学科结合的案例涉及幼儿数学教育、高校数字化教育、多媒体教学、小学德育、特殊教育、小学数学、中学地理、医学院校、中学英语、骨科多媒体教学、通识教育、货币创造实验教学、程序设计教学等方 面, 已经覆盖到大学、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教学应用。在学科类别上覆盖了数学、英语、医学、德育、地理、特殊教育、通识教育、程序设计等多个学科和领域, 比较齐全。但是在这些文献中都是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或是针对这堂课有哪些工具或功能可以用到, 并没有从整体和宏观上给出总结性的方法或模式, 需要有进一步的深层次探究。

6. 融合平板电脑的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 从文献来看, 平板电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还没有相对完善。尽管有些研究者试图总结出一些模式, 但是整体上是宽泛的、不完善的, 欠缺可操作性的指导。比如, 有人提出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协作的学习模式 ;又如基于及时通讯软件的培训形式、基于浏览器的学习形式、基于手机软件的“云计算”学习方式 , 这三种学习方式不太适合课堂学习, 而适用于课外的碎片化学习, 而且这三种学习方式都是侧重于从某种工具来说, 不是从教学活动过程来呈现的。另外, 还有后PC时代的移动学习方式、交互式课堂学习方式, 包括简易的内容创造平台和有效的情景创设平台以及高效的交互显示平台和沟通, 交流与教学管理平台、小组项目学习方式、个人研究性学习方式、学习管理和资源共享工具, 包括装载电子教科书, 构建电子资料库, 构建学习工具集, 构架自己的网络电台。如果从把平板电脑引入课堂教学的视角来看, 那么适用于平板电脑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才是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当前, 上述两个方面在以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概念的指导下, 正得以深入的实践。

7. 平板电脑环境下的资源开发和平台建设

基于平板电脑教学的资源和平台建设是目前实际中最需求的, 但相关文献不是很多, 大部分研究者在这一方面没有切入到核心问题, 比如, 谈到软件资源开发需要有哪些功能和部分, 北京邮电大学的李青教授提到了从屏幕布局设计、导航设计、人机交互设计、学习内容设计等方面如何开发, 这个方面只能在大框架上给出一点参考。另外, 有些研究者只是从开发要素、原则、国内开发问题和意义来阐述, 实际指导意义欠缺。平板电脑只不过是个载体, 里面有什么样的学习资源才是问题的核心, 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课题支撑的北京平板电脑教学应用发展

在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的支撑下, 我们与北京一些学校, 包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丰师附小、白家庄小学、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等22所课题学校进行深度合作, 自2012年底启动课题研究工作, 在平板电脑教学应用方式、平板电脑教学学校层面的推进方式、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模式、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应用的有效性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 相关的研究成果正陆续发表。首都北京的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应用已经跨越了接触阶段, 正向应用阶段推进, 一些学校已经进入常态化教学应用层面, 如丰师附小、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等, 在教与学的创新探索方面, 课题学校开展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应用形态涉及教学、学生学习、综合性课程设计与开展、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实施, 形成了跨学科综合、高交互式特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开放时空 (突破课堂内外) 、综合复合媒体 (富媒体) 的新课程形态等不同代表性课程特征的实践。这类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带动了首都北京平板电脑教学辅助平台的生成和发展, 出现了如博雅、方正、知好乐等品牌的一对一辅助教学系统。从整体来看, 首都北京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整体水平领先于全国发展。

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 现阶段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研究已经走过了接触、尝试阶段, 正向应用阶段发展, 为推动这一领域的深入发展, 下面这些问题还需要持续改进。

1. 对平板电脑教学应用要加速突破美好展望层面

平板电脑的确能给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变革, 但是怎样变革、如何实现才能真正解决当下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怎样实现教与学的创新、怎样从时代意义上理解智能终端泛在环境对现有教学系统的变革作用, 这些都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应用实践, 在不同学段、不同课程、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等开展广泛的应用实践活动, 并进行积极的环境建构。对当前在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应用实践尝试, 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协同推进, 促进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常态化的教育教学应用。

2. 开展以活动为基础的平板电脑课堂教学应用模式研究

如何实现平板电脑有效教学应用, 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和方法, 而不应仅仅停留在功能或工具层面的介绍。这是目前需要深入探讨的最重要的内容, 要真正把平板教学引入课堂, 就必须有一套适用于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平板电脑教学不仅仅是工具的变化, 更需要有新型教学法的支撑, 否则它依然是难以深入影响教与学的新型工具而已。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核心不是平板电脑本身, 而是由它的功能衍射出来便捷性的、可操作的应用模式和应用方法。前面所列的38篇文献中, 没有发现能涉及以活动为基础的平板电脑教学应用设计类层次的探索与思考。

3. 缺乏适用于支持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专业资源和辅助平台

平板电脑用于教学需要系统化的、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有针对性地对课程进行开发的电子课本, 而不是碎片化的, 简单地把网上搜集起来的文字、图片、视频整合起来的课件。否则, 这样的方式对教学难以有实质性的改变, 只不过是很简单的工具应用而已, 因此, 专业的课程资源亟需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去实现。在这一方面, 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相继成立了数字出版部门, 开展了这一方面的探索, 但速度、规模、应用整合探索等方面的力度都需要加强。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应用, 实现良好的课堂管理以及对学生学习进度的控制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最好把这些问题以辅助软件教学系统的形式加以解决, 这将是最佳的选择。能够基于一定平台借助于强大的软件功能来实现这些课堂管理和组织、监督的需求也是需要深入推进的重要主题。在北京, 这一领域的探索已经物化出了一些一对一辅助教学平台, 但在功能的适用性、易用性, 整合其他技术形态适用的便捷性, 支持平板电脑教学应用需求中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的整合深度等方面来看, 这些辅助性的教学平台都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 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应用对学习者身心健康、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学习者使用平板电脑的交互方式等都是需要持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总结

目前, 平板电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不少区域和学校已经主动开展这一方面的应用探索实践, 也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和研究者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但是通过文献研究及课题驱动的研究实践活动, 我们发现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 整体上还停留在浅显的应用层次, 大部分都是在对平板教学的美好展望或需要什么条件、有什么优缺点等主观性分析, 对于到底如何使用, 如何进行模式建构, 怎么去使用的实证性研究以及对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应用效果等方面还需要加强。此外, 尽管有一些数量和具体学科结合的文献, 但是没有深入地从宏观上和理论上去分析引领平板电脑教学模式, 实践上普遍关注一堂课的教学设计, 其思考深度常常也只停留在这门课程, 缺乏广泛推广的价值的思考和抽象的意义建构。

综上, 基于平板电脑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和实践, 并且有着非常美好的前景。目前研究和实践中也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 包括对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深度和切实的发展前景、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教学应用模式、体系化高质量的平板电脑环境下的数字资源 (特别是交互性的数字化教材) 、支持平板电脑常态化教学应用的辅助教学系统等方面的深入发展, 才能深入推动平板教学的有效开展。

摘要:自2010年iPad出现以来, 智能终端的教育应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平板电脑进课堂、“电子书包”等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活动中。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实践现状如何?实践发展趋势如何?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应用的发展存在着哪些困难?在研究领域对平板电脑融入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如何?本文从文献研究及北京课题研究活动成果两个方面来阐述上述问题, 以窥这一领域的发展全貌。为科学、理性地推动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的教育教学应用提供实践参考。

篇4:创业资本在我国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由产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在推动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以美国纳斯达克为代表的新兴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造就了英特尔、微软、苹果、思科、雅虎、戴尔等一大批经济巨人。综观这些经济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除了依靠高新技术本身,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对其发展壮大也有重要作用。在它们创业初期,以天使资本、机构风险投资为代表的风险资本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了完善风险资本顺利退出已成功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机制,2009年10月,我国在深交所建立了创业板,成为深交所继主板、中小板之后专门为高成长和高科技企业打造的融资平台。

创业投资,亦成为风险投资。英文全称Venture Capital,简称VC。在我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

二、前人研究综述

创业资本在国外产生较早,相对来说,国外对创业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更为透彻,纵观近些年的研究,主要是有三个研究成果,下面简要概述:

VC与被投企业价值呈正向关系的研究:Bertoni 和 Colombo(2011)以意大利的科技型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他们使用1994年-2003年的数据,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以58家有风险投资支持的科技型企业与450家对比组进行分析,在研究时他们剔除了风险投资内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风险投资支持的科技型企业在销售和雇员成长方面增长更快,并且快速增长是由风险投资造成的。

VC与被投企业呈负向关系的研究:Anderson and Brooks(2010)在研究中分析了利率与市盈率的关系,他们发现二者呈负相关的关系,同时他们还发现股票还受公司规模和公司所处的行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Manigart et al(2002)认为风险投资如果过多的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容易造成组织部摩擦,降低企业效率,反而会对该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

VC与被投企业价值关系不显著的理论综述:Rosa等(2003)研究了澳大利亚有风险投资支持企业的IPO抑价和长期绩效,从统计上看,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和无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的IPO抑价没有明显的差别;而且他们在上市2年内获得了同样的收益,说明公开上市后的业绩在两者之间也没有明显的不同。

三、创业投资在我的发展——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

我国创业板市场自2009年开市以来,已先后有401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本文选取2010-2012年在创业板IPO的319家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深交所网站上查找这些企业的招股说明书,将这些企业分为有创业资本介入和无创业资本介入这两大类。具体分析见下表: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在319家企业中,总共有226家企业在IPO过程中有过创业资本的介入,比例达到总数目的70.85%。这说明我国的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在IPO时,都与创业投资企业或天使投资人有着密切而且广泛的联系。

风险投资作为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凭借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及强大的资金实力推动着高科技和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公司的快速成长,对于推动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调整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自2009年我国深圳创业板创立以来,已有370多家具有创新和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上市,企业通过公开市场获得了发展所需资金的同时,也为风险投资的顺利退出提供了最佳途径。所以,在这319家企业当中,有226家企业都有过创业资本的注入就显得很不足为奇。

不仅如此,本文还对这226家企业的创业资本所占比例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出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创业资本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力及其渗透力。具体情况见表二:

通过表二,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226家企业当中,有91家企业的创业资本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都集中在10%-30%这一区间内。这说明,创业资本在上市公司的总股本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不是占绝对优势,可是在这短短的几年发展之中,创业资本的渗透力及影响力可见一斑。

綜上,本文认为创业资本在我国的发展异常迅速,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创业投资在上市企业IPO时较高的IPO折价率即时收益影响,本文未能就该原因进行更深程度的论述,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未来将重点创业对资本与上市公司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篇5: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

国际主流观点认为,各种模式的小额信贷均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的含义:第一,为大量低收入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即小额信贷项目一定规模地展开和服务于目标群体层的含义;第二,保证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即小额信贷机构的持续性的含义。这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方面,构成了小额信贷的完整要素。

结合我国实际,我国小额信贷应该有两个直接目标:一是扶贫目标,即为穷人或中低收入客户持续提供使他们能获益的信贷服务;二是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即实现服务机构自身的自负盈亏和持续发展。两个目标中,前者体现小额信贷的根本宗旨,而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和保障。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两个目标有相互冲突的可能性,二者既统一又矛盾的复杂关系正是我国小额信贷发展上始终未能取得长足进展的根本原因。本文将结合中外实践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狭义的小额信贷可持续的概念是指机构本身提供的信贷服务所产生的收入能够覆盖其运营操作成本和资金成本,以保证其收入大于支出,即小额信贷机构的商业可持续。广义的小额信贷可持续的概念包括财务可持续与组织可持续两个方面。

财务可持续是指小额信贷机构不需要外部提供特别资助的条件下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其又可分为操作可持续和经济可持续两个层面。操作可持续是指小额信贷机构的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能够覆盖机构非资金成本和直接资金成本的能力。经济可持续,就是指小额信贷机构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能够支付贷款的全部资金成本和非资金成本。达到了这个层面,小额信贷机构便不需要提供任何补贴,而且对小额信贷机构的投资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回报。对于小额信贷来说,只有做到操作上的可持续,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

组织可持续指机构在工作人员的招聘、培训和使用方面可以独立运作,而不需要外界的支持,它以财务可持续为基本前提。因此财务可持续将是本文分析和论述的重点。

三、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发展中的遭遇

(一)国际上小额信贷典型模式的发展现状

在国际上,从小额信贷的不同发展模式看,主要可分为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两大类型。前者注意项目对改善贫困人口经济和社会福利的作用,以孟加拉乡村银行为代表;后者更强调小额信贷管理和目标设计中的可持续性,以印尼的人民银行为代表。

由尤纳斯(Yunus)教授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即GB模式),被誉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扶贫项目和扶贫方法之一,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推崇。尽管GB模式一系列科学高效的制度设计使其在缓解贫困的实践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实际上它未能实现扶贫与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孟加拉由于人口的高出生率和土地分配的高度不均,贫困发生率极高,贫困的界定也较为容易。GB完全是起始于最贫困乡村人口的金融服务,它通过有效穷人自治系统和有效技术指导系统达到了扶贫目标,成为小额信贷作为扶贫手段的典范。然而,GB的持续发展目标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没有捐赠和补贴,1985~1996年GB的财务报表将是巨额亏损。这种情况促使GB逐步提高了非贫困贷款的比率,2000年该比例达到40%。而这种淡化扶贫目标的倾向在另一种典型模式——BRI模式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的小额信贷模式在国际上的影响仅次于乡村银行,而且日益受到国际组织的重视,特别是受到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的重视和支持。BRI通过利率市场化和成功的经营管理达到了持续赢利的目标,成功解决了机构的持续发展问题。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在BRI的信贷服务中,只有约7%的贷款农户处于贫困线以下,贫困贷款额占信贷总额不足5%。事实上,BRI的多数贷款被农村有影响、有实力的农户获得,而没有落到真正贫困的小农手中,其可持续目标的实现以牺牲扶贫目标为代价,小额信贷的两个直接目标的冲突在此体现得十分深刻。

(二)我国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额信贷一直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而且主要在农村开展,城市小额信贷是近些年来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在运作方法上,以效仿GB模式为主,根据其资金来源和组织机构,当前,我国的小额信贷项目可分为三大类型:外援项目、政府项目、信用社项目。就三类形式的项目情况汇总如下表:

表1 中国小额信贷项目情况汇总

资料来源:根据《2002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及相关资料整理。

我国现在有几百个从事小额信贷的机构,此外,还有30多个相关的国际组织活跃在中国的100多个地区。但是许多业界人士指出,与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小额信贷依然举步维艰。(注:参见:王川,小额信贷问题依旧,银行家,2005年第3期,第66页)

中国小额信贷是以扶贫为目标,这种单一的扶贫目标使中国政府推动的小额信贷失去追求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动力,加大了小额信贷的操作成本,浪费了扶贫资源,降低了小额信贷的偿还率,增加了金融风险,最终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我国一些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由于国内对利率等诸多因素的控制,也未能实现其自身的持续性。例如,中国扶贫基金会1996年在国内施行的SSCOP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先后在10个县进行试验,目前机构累计亏损134万元,占项目本金的4.2%。(注:参见:何道峰,理想的冲突,中国小额信贷十年,第4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考虑项目的经营风险,该项目与可持续发展相距甚远。另一方面,尽管有人提出了小额信贷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思路,然而盲目提高利率以提高机构利息收入或者偏离服务贫困的方向不符合政府扶贫目标,不能解决小额信贷其他深层次的问题。

四、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基本动因分析

由于小额信贷的两个理想目标之间存在的冲突,国内对小额信贷扶贫功能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一项有效的制度创新往往源自于制度设计者明确的理想目标,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目标往往被实践证明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学者们在进行小额信贷的理论或实践探索时,一方面希望通过小额信贷来解决扶贫助困这个世界性课题,力求为真正的穷人提供及时、完备的金融服务,甚至不计成本地提供金融服务以外的技能培训等所谓“能力扶贫”的服务;另一方面,又试图依靠市场手段,通过提高利率等手段提高机构收入以实现机构的持续发展和赢利问题。而按照完全市场化贷款利率的思路,机构运行成本和穷人经营风险导致的坏账损失完全通过贷款的利息收入来补偿。这一思路中隐含着这样一个逻辑:穷人中经营成功者或守信用者必须承担经营失败者或不守信用者的损失。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扶贫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产生一些负面的效应。高成本和高风险必将使我国小额信贷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出现困难。这一点我们将通过利率分析的途径来进行深入研究。

(二)从利率分析到可持续发展困境的直接原因

1.引入分析工具。

在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一些小额信贷具体案例之前,我们先引入美国著名小额信贷研究者乔纳森•莫多克(Jonathan Morduch)的操作可持续性利率和经济可持续性利率的指标。如前所述,操作可持续性是指没有外来补贴完全按市场利率取得贷款资金而周转和生存,小额信贷机构能够达到收支相抵。下面以一年期贷款为例,求出实现操作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的盈亏平衡利率即操作允许利率和经济允许利率。

(1)操作允许利率。

放贷1年的预期收入为:(1+r)(1-a)L

这里r表示对借款者所收的利率,a是坏账率,L是一年贷款业务量的平均规模。如果小额信贷机构在运作上是可持续,预期收入应该大于信贷预期总支出L+C,这里C是利率成本和操作成本之和。即:

(1+r)(1-a)L>L+C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下一步就是计算最低允许利率。重新调整以上关系得出一个盈亏两平利率r0,即操作允许利率:

由(1+r0)(1-a)L=L+C(*)得

r0=(C/L+a)(1-a)

如果小额信贷机构存在贷款以外的其他投资收益I,则只要将(*)式梢作调整为

(1+r0)(1-a)L+I=L+C 得

r0=(C/L+a-I/L)(1-a)

用c=C/L表示当年每元贷款的总成本,i=I/L表示每元贷款的净投资收入。上式运作允许利率公式可表示为:

r0=(c+a-i)/(1-a)

(2)经济允许利率。

为了计算经济允许利率re,假定1年隐蔽性补贴为S,s=S/L表示每元贷款所隐含的隐蔽性补贴。对只提供贷款服务的小额信贷机构来说,由(1+r0)(1-a)L=L+C+S得:

经济允许利率为:re=(c+s+a-i)/(1-a)

以上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小额信贷机构达到操作和经济可持续性的利率的计算方法。

(3)可持续性比率(OSR)和(ESR)。

利用上述方法计算出的盈亏两平利率,把它与实际利率比较,就可得到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比率。

一是操作可持续比率(OSR),它是为实现操作的可持续性必须提高的利率的指数,即:OSR=r0/r

OSR>1表示没有达到操作可持续,此时只要将利率r提高(r0/r-1)×100%可达到操作可持续。

二是经济可持续比率(ESR),它是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必须提高的利率指数,即:ESR=re/r

ESR>1表示没有达到经济可持续,此时只要将利率r提高(re/r-1)×100%即可达到经济可持续。

这两个比率不仅为利率政策提供了可比的指标,而且计算简便,清楚地概括了财政信息。

2.利率问题的实证分析与推论。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下面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注册成立的地方性非政府组织SSCOP小额信贷项目中开展时间最长的阆中项目的资料为例,利用前面的可持续量化指标来衡量这一小额信贷项目的可持续性。SSCOP项目采用7%的贷款年利率,事实上已经高于许多政府机构或者金融机构推行的小额信贷项目,然而其可持续性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表二 阆中小额信贷项目可持续性指标表

注:本表前6列数据主要根据《小额信贷十年》

43、45页以及相关资料援引或推算。后4列指标根据前面文中引入的指标计算公式计算而得。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小额信贷机构一般不存在贷款以外的其它投资收益,因此净投资收入项i取0。

首先指出,由于隐蔽性补贴项取为0,上表中操作可持续指标和经济可持续指标相等。在该项目案例的指标计算结果中,小额信贷机构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采用的贷款利率高出实际采用的利率很多,也显著高于国内普通商业贷款利率。显然,现实中小额信贷机构采用7%利率带来的利息收入远远无法覆盖成本。造成这一结果的直观原因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本项目扶贫的性质,采取的利率偏低,无法覆盖风险;另外一方面,由于小额信贷项目制度不完善、贷款规模太小、信贷风险难以控制,以及人力资源的约束等原因,导致其总成本(运营操作成本和资金成本)过高。

基于前一方面的原因,“利率市场化”的观点很早就被引入到我国小额信贷的理论研究中。甚至有学者指出,可以考虑在发放小额信贷中,采用远远高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利率,从而使小额信贷产品的价格(即小额贷款利率)能够充分反映小额信贷市场的供求关系。简单的讲,小额信贷产品是稀缺产品,而且风险很大,因此需要给予更高的市场价格。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讲,这种观点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但是,笔者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论调。小额信贷之所以从产生到发展都一直深受全社会的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在解决“扶贫”这一世界性难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我国环境而言,扶贫的本意是解决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它的本质有关社会公平。缓解贫困对于全社会的意义不容质疑,这一点在这里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重要的是,当我们深刻认识到“扶贫”作为一种公益事业的巨大的外部经济性。那么,试图用完全市场的方法解决小额信贷的问题,也就是由扶贫主体或者客体来承担具有重大外部收益的事业的所有成本,是有违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必然产生“市场失灵”的现象,使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它的后果是导致小额信贷产品供给不足,同时恶化小额信贷机构的生存状况。因此,小额信贷外部经济的成本分担问题是目前小额信贷扶贫可持续发展困境的症结之一。

另外一方面,小额信贷的总成本过高。从案例中数据来看,成本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构运作的成本C比较高,二是坏账率a非常高。我们先假设一种理想的状态:如果机构的运作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如果坏账率能够尽量接近于最低的水平,那么,事实上可持续性比率会大大降低,利率也可以控制在客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例如,在表格中最后一行(2003年)中,我们不妨假设坏账率a=0,然后根据公式计算的操作允许利率r0和操作可持续比率OSR结果分别为8%和1.09。由于OSR和ESR接近于1,这个结果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我们所要达到的可持续目标。这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存在,但是,分析高成本和高坏账率的产生根源,从最大程度上控制成本与风险,对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我国小额信贷项目的高成本与高风险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完善,二是贷款规模太小,三是农村信用环境的缺乏和农业本身的风险性。以上几个方面共同导致了成本的提高和坏账比例的增加。

在管理上,中国特殊的体制问题导致许多小额信贷机构依赖于政府,缺乏职能上的独立性,管理人员不能专职化和专业化,表现出明显的机构缺位。以此为前提,小额信贷项目在寻求独立化的制度创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传统管理制度发生冲突。前面介绍的阆中项目中,每年都有大量的SSCOP的资金被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抽逃。另一个方面,我国小额信贷内部管理体系也不完善,决策权和执行权集中于少数个人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的组织系统还有很大的距离。由于小额信贷机构实力弱小和缺乏良好的盈利性,导致很难吸引高素质、高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而多数小额信贷机构缺乏完善的权、责、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不能从最大程度上控制成本与风险。

贷款规模上,由于受到资金缺乏和人员管理能力的限制,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的规模普遍都很小,从几百户到几千户,难以发挥规模效应,进一步增加了操作成本。

小额信贷的高风险是由其服务对象所决定的。小额信贷的扶贫对象,一般都缺少有效资产作为抵押品。比较常用的做法是直接发放信用贷款或者采取农户联保。如此以来,贷款能否收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承贷农户的现金流状况以及个人信用。另外,由于小额信贷在扶贫中大多数用于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其他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小规模生产经营,自然灾害也使小额信贷的回收存在较大风险。

因此,成本与风险控制难题是小额信贷扶贫可持续发展困境的症结之二。

以上分析的两个症结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小额信贷的两大目标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冲突的特性。

五、解决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路

解决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要在扶贫目标和机构可持续目标两方面寻求一种平衡。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政府行为范围和市场行为范围的一次重新界定。结合前面分析得出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困境的两大原因,本文分别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对于小额信贷外部经济的成本分担问题,小额信贷正的外部性决定了纯市场经济的、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由全社会来承担部分小额信贷的成本是必然的选择。解决方案无外乎津贴、企业合并以及明确产权几种方法。结合小额信贷自身的特点,现实的做法就是采取政府财政补贴的方法,一方面降低小额信贷机构的成本,另一方面是让贫困者得到比较优质低廉的小额贷款。这种补贴以不强行规定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利率为前提。笔者在此推荐一个三阶段的思路:第一步,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社会募捐为资金来源,组建针对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专项担保基金,该基金将投资收益用于补贴小额信贷机构的一定比例的信贷风险损失,并将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资格审核和补贴方式制度化、规范化;第二步,以财政贴息为前提,保持贷款利率可浮动性,逐步使小额信贷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第三步,在赢利模式成熟的基础上逐渐使小额信贷机构从只贷不存的状态向可吸收存款的正规金融机构的方向发展,通过立法将小额信贷纳入正规金融系统和社会信用体系,从而最终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一思路能否达到目的的两个关键点是:财政贴息的份额必须适度,要兼顾补贴贫困群体和对信贷机构工作人员提供正面激励两个目标;对扶贫项目的界定与资格审查必须规范、有操作性,防止小额信贷的客体偏离扶贫目标。综合来讲,采取以政策性扶持为基础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是解决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一条现实途径。

对于小额信贷的成本与风险控制难题,主要通过以制度创新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实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培育社会信用三个方面来解决。具体来讲:(1)在我国的小额信贷机构的管理中,以激发员工及管理人员的潜能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关键点,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奖惩机制,使工作人员的收入和职务晋升以机构业绩挂钩。其次考虑以灵活的运作管理方式来提高运作效率和加强扶贫效果。例如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和用途制定灵活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并实行多样化的担保方式。除了大部分机构采取的小组联保以外,还可采取适量的个人信用担保、保证金担保、信用社区担保等符合实际的担保方式。(2)要求基层信贷员借助地方村委会或居委会作充分的借款者资信状况调查,用公议授信的方法评定个人信用等级,核定相应等级的贷款限额。加强小额贷款项目的论证和管理以尽量减少贷款损失,并建立有效的坏账补偿机制。尽快建立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针对小额贷款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对分散的小额贷款进行严格管理,消除因小额贷款因管理力量不足带来的隐患。(3)创建信用社区或“信用村”,用集体理性来约束个体行为和化解个体违约风险,并使群体在这种集体约束行为中获得优先贷款和利率优惠等权利,为小额信贷的发展创造社会信用环境。

篇6:市场调研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市场调研指对营销决策相关数据进行计划、收集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向管理者沟通的过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供求和资源的各种情报,信息和资料。把握供求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营销策略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正确依据的信息管理活动。市场调研是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市场调研业在我国的发展

市场调研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欧美国家,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进入中国,它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而逐步成长起来的。1984年,民办的北京社会发展研究所在内部成立了社会调查中心,这是较早的有案可查的民办调研机构的开始。1986年产生了北京社会调查所(后改称为中国社会调查所、中国市场调查所)和北京社会调查事务所(后改称为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最早将民意调查结果推向媒体。1987年7月,广州市场研究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有偿服务的以“公司”命名的专业市场调研机构。1991年下半年,在北京、广州又诞生了数家调研机构,但真正有较多调研机构成立的时间是在1992——1993年。1998年,我国市场调查行业协会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2001年,正式成立“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目前中国执业的市场调研机构已达800余家,1997年的行业营业额有4.5亿,1998年全国调研业营业额已高达6——8亿元人命币,与1990年的1000万元相比,已有60——80倍的增长。2007年已迅猛发展到56亿,十年间的时间增长了超过十倍。预测未来十年,行业的年增长率仍将保持在20%左右。

按照执业主体的不同,中国市场调研机构可分为民营机构、政府机关主办机构、合资机构、学术研究及新闻单位创办机构等四种类型。民营机构又称民办机构,它是有个人独资或数个人合资创办的私营或股份制市场调查机构,目前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如“零点”、“大正”等;政府机关主办机构主要指国务院各部、委、局及地方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创办的市场调研公司,如全国各级统计部门创办的各类信息咨询中心、调研中心等;合资机构主要指中外合资、中外合等联合创办的市场调研机构;学术研究和新闻单位创办机构,则指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广播、电视等媒体单位创办的调研机构,如一些大学创办的统计调查所、市场调研中心、北京的央视调查咨询中心等。

在上述四类调研机构中,民营机构数量约700家,占全国执业机构总数的80%,政府机关主办机构占14%,学术研究和新闻单位创办机构占5%,合资机构约占1%。但从各类调研机构营业额构成看,数量最少的合资机构(含中方国有、民办的合资部分)占50%,位居第一,政府机关主办的机构占28%,名列第二,民营机构占20%,列第三位,学术、新闻单位创办机构占2%。

从市场调查机构的类型来看,又可以将市场调研机构分为独立性和非独立性

两种,具体可分为:

1、完全服务公司,如:商场调查公司、辛迪加信息公司、广告研究公司、经营顾问公司、定制服务公司;

2、有限服务公司,如:现场服务公司、市场细分专业公司、数据输入公司、抽样技术公司、数据分析公司、专业化的研究技术公司;

3、其他专业机构,如:政府信息设计部门、高校调查研究中心、科研单位调查中心。

二、我国市场调研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做的比较好的市场调研公司有:

北京开元研究,它是一家专业性的市场研究机构,是国内最早对杂志、报刊零售进行定期监测的机构之一,目前被全国主流广告公司和媒体广泛使用。华南国际市场研究公司,华南市场研究有限公司(RI)与国际市场研究集团(SCMR)的合资公司,它的成立是本土知识和国际经验的完美结合。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视观众收视调查网络,样本总规模达到3万户,覆盖全国近800个主要电视频道。主要致力于专业的电视收视市场研究,为中国传媒行业提供不间断的电视调查服务,业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收视调查专业公司。

北京慧聪国际咨询有限公司,该公司现有两大研究机构:慧聪研究院和慧聪媒体研究中心,分别从事行业市场研究和媒体广告信息检测。首创商情信息服务,设于知名的慧聪商情网,专门从事行业信息咨询服务和市场研究,涉及20多个行业。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它是中国专业研究咨询市场的早期开拓者与领导者,旗下“零点调查”、“前进策略”和“指标数据”和“远景投资”,提供专业调查咨询服务。零点调查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研究服务,目前的业务主要定位在消费者研究、品牌评估、评价性研究、产品与营销研究四大研究领域。上海尼尔森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尼尔森公司为私营公司,其业务遍布100多个国家,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提供全球领先的市场资讯、媒介资讯、在线研究、移动媒体监视、商业展览服务以及商业出版资讯。

此外还有北京特瑞恩斯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赛立信研究公司、现代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艾瑞咨询集团、思纬市场资讯有限公司等等。

三、我国市场调研业存在问题透析

市场调研的兴起,既满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对各类综合信息的需要,又满足了企业对各类专业信息尤其是市场信息的广泛需求,也有效填补了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一项空白,发挥了其应有的巨大功效。然而,当前中国市场调研业发展中存在和暴露的诸多问题,却令许多业内人士困惑不已,亟待

我们以理性的眼光深入剖析,以便尽快形成共识,保障中国的市场调研业能够健康地发展。

中国市场调查业的快速发展,在带给各界人士惊喜的同时,也引发了业内人士对其存在问题的诸多思考。目前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整体仍处于低水平动作阶段,存在若干问题。

1、地区分布呈现非均衡状态。

2、数据收集方法传统落后。

3、分析数据方法传统落后。

4、市场调研企业规模小。

5、市场调研服务的需求比较低。

6、经验缺乏,知名度低。

7、专业人才比较匮乏。

针对以上问题业内人士只有正确认识分析市场调查研究行业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取相应对策,才能促进我国市场调查研究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上一篇:刘升镇实施教师素养提升下一篇:有这几种表现,一定是真正在乎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