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备考策略

2024-05-26

2019高考生物备考策略(通用10篇)

篇1:2019高考生物备考策略

2018高考英语全国卷3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及2019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建议

2018年高考虽然结束了,但是备考尚未结束。内容要点:

第一部分2017年修订的英语高考大纲关于阅读理解的解读 第二部分2018年全国卷三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第三部分 2019年高考阅读理解备考策略

第一部分2017年修订的英语高考大纲阅读理解部分解读

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高考阅读理解试题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基本阅读技能进行阅读理解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通过文字阅读建构阅读图式的能力。所以,阅读理解一直是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被赋予较多的内容和较高的分值。该部分要求考生读懂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旨要义。有时从文章的第一段落,或第一句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义,主要考査考生略读文章、领会大意的能力,它对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理解文章细节内容很重要。

阅读试题会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要求,阅读文章以获得特定的信息或准确地寻求所需的细节。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

理解文章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但英语单词的含义随不同的语境会不同。此外,阅读文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生词,不查词典而通过上下文来推断生词含义是阅读测试中检测的一种能力。

(4)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有时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推测作者未提到的事实或某事发生的可能性等。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英语阅读:如果希望准确、深刻地理解一篇文章,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把握住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是向读者传递信息。但这些信息通常不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文章之中。因此,这类问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2017年考纲关于阅读理解的六变

1.由“接触外语”变为“学习和使用外语”。

2.由“文章的主旨要义则需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推断”变为“作者没有明示文章的主旨要义,需要读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归纳和概括”。

3.由“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变为“根据所读内容做出判断和推理”。4.增加“阅读文章需要具备一定的语篇知识”。

5.由“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把握全篇的文脉”变为“必须把握全篇的基本结构,理清上下文的衔接关系”。

6.考纲开始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持续是热点。

第二部分2018年全国卷三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2018高考英语(全国卷3)的阅读选材丰富多样,分别关注当代生活的不同领域,贴近学生生活,开拓学生思维。选材往往会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入手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们认识到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其背后更是有着深深的文化内涵。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3)阅读依然是传统的四篇单选阅读加一篇七选五任务型阅读,试题涵盖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全部阅读技能,包括主旨要义、事实细节、猜测词义、推理判断、理解作者意图观点态度、语篇逻辑关系等方面。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各难度层级试题数量比例合适,能够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

2018高考英语卷三阅读理解部分具体体裁与题材:

A篇,应用文,旅游广告类阅读,200(282)词,文章主要介绍了去Holker Hall &Gardens 游玩的一些信息,包括交通方式、开放时间、门票以及特殊活动等。3个题目都是非常常规的细节题,“题干定位”,答案一目了然。

B篇,说明文,310(445)词,文章主要介绍了加拿大西部城市道森市发展的兴衰及其原因。2个细节题,1个推断题和1个主旨大意题。

C篇,记叙文,364(488)词,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著名建筑师王澍于2012年荣获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故事。通过讲述了中国建筑师在其作品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这篇文章的选取首先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次在高考英语试题中有机的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传统应付诸于实践”。涉及2个推断题和2个常规细节理解题。

D篇,议论文,305(443)词,人们往往认为物品越多越好,然而作者看来并非如此。作者通过让女儿捐赠玩具和女儿一起玩一个玩具的亲身体验让她体会到物品少同样可以用获得快乐。教育孩子的故事,中心“物品少照样活得开心----live more with less”,贴近生活。2个细节题,1个推断题和1个主旨大意题。

总之,2018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出题紧紧围绕着考试大纲,强调英语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而这个特点也与我校紧扣大纲,严抓基础,坚持不懈要求并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的复习备考思路一致,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第三部分 2019年高考阅读理解备考建议

“得阅读者得天下”一向是高三考生的至理名言,但是从今年的试题来看,单纯依靠解题技巧只能解决部分简单的习题,加深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控文章主旨要义才是阅读理解解题的根本。深度解读文段在2017年和2018年个别篇章中已然成为正确解题的前提条件,在2019年高考中趋势会更加明显,所以夯实基础,扩展词汇量,培养能力,提升素养将是2019乃至未来提高阅读理解得分率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任何一个时期,想要提升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就一定要在各阶段稳扎稳打,高质量的量变才会转化为质变。阅读质量才是取胜的关键。

通过分析2018年的高考英语卷三试卷,我们对2019年的高考英语复习给出如下备考建议:

一、关注生活实事,思想与时俱进

近三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从题材上主要体现了一下三点,为我们以后重点关注的主题提供了方向:

①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增强文化自信

阅读材料的选材要真实,设置任务要求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又自然融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在使用外语了解世界的同时,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运用中国元素传播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②关注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近三年的阅读理解分别选取了野生动物保护、植物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平衡维护等话题的文章来设置相关题目,引导考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深度发掘文章思想内涵,关注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③关注介绍报道科学知识,引导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2018年全国一卷的阅读D篇讲述科技新产品对生活和能源的影响;文章主要介绍新设备比旧设备更环保、更节能,因此建议人们使用新设备来代替旧设备。2017年全国卷阅读理解均选取了科普类文章,这些文章和题目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无限趣味和实际功用,还会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科技创新在人类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二、紧扣高考大纲,掌握高考词汇,系统学习句法,突破长句难句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更是阅读理解的基石。学生在阅读理解时通常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词语障碍,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做基础,就谈不上理解能力的提高。熟练掌握课本单词,适量扩充课外词汇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高考3500词,一定要掌握好,扎扎实实地打好词汇关。所有的文章理解都必须建立在词汇理解的基础上,而且要重视词汇的活用、搭配以及近义词转换等等。掌握了词汇后,还需要掌握句法才能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含义。最重要的是三大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的运用,几乎在每篇文章中都会出现。其次,利用阅读语篇复习词汇、句型和语法。在做完限时阅读后,建议将短文重新再看一遍,对文章所出现的词汇、短语进行及时归纳和总结。语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及交际背景,而且学生可根据上下文 4 的内容进行猜词,推理完成对语篇的理解,并带动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复习,形成较为流畅的语言表达习惯,有助于突破英语阅读理解的长难句。

三、坚持不懈的进行语篇训练并保质保量

将语篇训练作为贯穿高中英语学习的主线,着重加大语篇分析的训练,提高学生语篇分写解读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语篇分析解读能力的高低,是英语科目拿高分的核心因素。个人认为,应该课内精读、课外阅读“两手抓”,同时,找到同类文章的“公因式”,就能轻松把握该类文章的脉络。

1)课内精读、课外阅读两手抓

在阅读理解题的训练过程中,教师的眼光要放长远,避免盲目就题论题,急功近利。要立足教材资源,挖掘训练素材,始终坚持以教材为主,以课文阅读为主线,逐步提升学生语篇理解能力与语篇分析能力。例如,在教授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思路,包括明确文章的体裁与题材、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写作态度、对文章内容进行必要梳理等,使学生形成认真分析阅读材料的习惯。但课堂阅读材料毕竟有限,高中生应扩大自己的课外阅读量,通过课外的大量阅读,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英语报刊杂志、网络资源和众多英语学习类APP上都有海量的地道英语美文。阅读不仅能让同学们感悟英语语言之美,加深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也是培养语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提升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

2)分类阅读,提取公因式、击破语篇

高考英语文章有很强的规律性,分体裁、分题材找到了同类文章的“公因式”,就能轻松把握该类文章的脉络。要精选阅读素材,渐进式的强化练习,注重做题时间的控制和阅读速度的点亮提高,从练入手强化知识运用,从分析入手注重能力的提高,从结果入手寻找适应的差距。鼓励并帮助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按题材和体裁对语篇进行分类,找出同题材或同体裁文章的规律和基本框架。如介绍发展史的说明文,通常会在开头提出说明对象,然后以时间为线索介绍发展阶段和特征。最后结尾部分,往往是对如今现状的描述,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抓住这个通用框架后,阅读此类说明文,就能很快地理清文章脉络,明白大概意思了。

高中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的九大题型和解题技巧

例证题

1.例证题的标记。当题干中出现

example, case,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exemplify时。

2.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

3.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例子周围具有概括抽象性的表达通常就是它的论点。

注意: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4.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答案。5.例证题错误答案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内容拉出来让你去选。(一般不会是正确选项)要求:在阅读中,遇到长的例子,立即给这个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指代题

1.返回原文,找出出题的指代词。

2.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先从最近点开始找,找不到再找次近的,一般答案不会离得太远)。

3.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4.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答案。

词汇题

“搜索代入”法:

返回原文,找出该词汇出现的地方。确定该词汇的词性。

从上下文(词汇的前后几句)中找到与所给词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如一下子找不到就再往上往下找),代入所给词汇在文章中的位置(将之替换)看语义是否合适

找出选项中与代替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相,即答案 注意:

a.如果该词汇是简单词汇,则其字面意思一般不是正确答案。

b.高考阅读不是考察字认识不认识,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据上下文作出正确的判断。

c.词汇题的正确答案经常蕴藏在原文该词汇出现的附近。注意不能靠单词词义直接往下推。

d.寻找时要注意同位语、特殊标点(比如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的逻辑关系不是形式上的并列就是语义上的并列,也就是两句话的意思相同,所以可用其中一句话的意思来推测另一句话的意思从而推出所给词汇含义)、定语从句、前后缀,特别要注意寻找时的同性原则。比如:让猜一个名词词组(动词词组)的意思,我们就向上向下搜索名词词组(动词词组)。

隐蔽型词汇题:题干与原文的某句完全重合,只有一两个词被替换掉。隐蔽型词汇题的做法跟词汇题的做法几乎一样,往上往下找。

句子理解题 1.返回原文找到原句。

2.对原句进行语法和词义的精确分析(找主干),应该重点抓原句的字面含义。若该句的字面含义不能确定,则依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注意:局部含义是由整体决定的。

3.一般来说,选项中的正确答案与原句意思完全相同,只不过用其他英语词汇换种表达而已。

4.句子理解题的错误选项干扰项特征:推得过远。做题时应把握住推的度。思路:对句子微观分析,不行就依据上下文,选择时不要推得过远。

推理题 “最近原则”

1.标志:learn, infer, imply, inform 2.看是否可以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依据选项返回原文。一般要围绕文中的一两个重点进行推理。推理题无论通过题干能不能定位,我们都要把它固化到文章的一两点上。

3.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先不要进行推理,若有一个选项跟原文的意思一模一样,则该选项必然是正确答案。推理题不是考察我们的想象力,它实际是考察我们原文中的某几个点如一个、两个点所涉及的问题我们读透了没有。因此,不推的比推的好;推的近的比推的远的要好。

4.推理题的最近答案原则:不推的要比推的好,推的近的要比推的远的好,直接推出的要比间接推的好。(原文的某句话变个说法)注意:做题时不能想得太多,推得过远。是否把原文读懂才是关键。

主旨题 “串线摘帽”:即在自然段少的时候串串线,串线法解不出来时,大帽子、小帽子摘一下。

1.主旨题的标志:mainly about, mainly discuss, the best title 2.串线法:抓首段和其余各段的第一句话,把其意思连接成一个整体。要注意总结性的提示词和转折词,特别要注意中心句。(主要针对自然段少的文章;针对自然段多的文章,主旨题最好联系中心句。找一个和中心句最贴近的)3.小心首段陷阱。

4.主旨题错误选项的干扰特征经常是:

局部信息,即选项的内容小于文章的内容;范围过宽,即选项的内容大于文章的内容。

5.逆向思维法、快速作文法:在两个选项看上去都十分正确无法选择时,试着从选项出发,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以此选项来写文章会有那些内容,然后把它与文章的内容比较,接近的即为正确选项。

作者态度题 1.标志:attitude 2.应精确理解四个选项的含义。3.不要掺杂自己的观点。

4.可以寻找文中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如:fortunately, excessively, too many.5.举例的方式。

6.抓论述的主线。把第一段读透,把其他各段的段首段尾句拉出来,看整个文章的谋篇结构。

7.做作者态度题时特别注意:首先看清楚是谁对谁的态度。

判断题

1.看可否通过四个选项具体化到文中一点或者根据自然段原则定位。2.每个选项都应返回原文,不能凭主观印象进行判断。

3.要重点抓是“三错一对”还是“三对一错”的关系(做题是要看清题目)。

细节题 看完题目回到原文,重叠原文,得出答案。重点题型中的几个问题

1.词汇题:字面意思不是答案,要根据上下文推测其深刻含义 2.句子理解题:一般不要求推理,只看句子本身。

3.推理题:答案很大程度上是原文的重现,不一定非要经过逻辑推理从原文中得出。

正确答案的特征

1.正确答案经常与中心思想有关。

2.正确答案的位置,最常见的三个位置是:段首段尾处、转折处、因果处。3.正确答案经常运用的原则是:同义替换、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4.从语气角度来看,正确答案中经常含有不肯定的语气词和委婉表达的用词。如:can, may, might, possible, not necessarily, some 5.正确答案经常具有概括性、深刻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错误答案的特征

第一大层次:无中生有(未提及的概念);正反混淆(选项的意思跟原文的意思正好相反);所答非所问(虽然选项的说法没有问题,符合原文,但和题干搭不上边)。

第二大层次:过分绝对;扩大范围(注意隐蔽型的扩大范围mostly);因果倒置;常识判断;推得过远;偏离中心;变换词性。

常识判断:如果一个选项仅仅符合常识,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还要看文章中类似的意思有没有出现;如果一个选项不符合常识,一定不是正答案。

能够不由自主地按照正确的思路解题了,才表明我们正确掌握了这些技巧。

篇2:2019高考生物备考策略

学生物不背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没心没肺的乱背也是没用的。生物习题涵盖了不少的记忆成分,但是在书本的记忆上有所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背的时候必须要理解,平时的习题都是书本的深化,高考生物却又是一个档次,要求我们理解的知识点更多。

复习和作业

每节课上,一般老师都要留一定量的作业,这些作业的内容多是讲课的重点内容,是应该认真对待的。作业的过程就是复习巩固听学知识的过程,但是,很多同学把作业仅仅当成是一种任务,甚至当成是个负担。因此,急急忙忙赶完作业,就认为当天的任务完成了,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学习的帮助是微小的。无论课上老师是否留有作业,课下都应该先进行复习,及时将当天老师所讲的知识复习一遍,这可以加强记忆,克服遗忘。

经常归纳总结

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

如高中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性状。抓联系就是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由线到面,扩展成知识网络。抓特点就是抓重点、抓主流,进行归纳总结,不能大杂烩,胡子眉毛一把抓;应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篇3:2019高考生物备考策略

一、2010年考纲解读

1. 考试性质及能力要求。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以下简称《考纲》)的生物学科部分与2009年相比,无论是能力要求还是考试范围,基本保持不变。《考纲》仍分为五部分: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命题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考试性质为选拔性考试,择优录取。考试内容的能力要求仍为四种,即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考纲》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能力作了明确的界定。

2. 考试内容分析。

2010年《考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包括9个板块,约133个知识点与17个实验,这些内容涉及必修一、必修二的全部内容;选修部分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对必修部分的拓展和延伸,还包含生物学热点问题,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过程等。

3. 命题的指导思想。

“命题要求”中明确指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因此,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将继续全面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继续围绕能力考查这个中心,考查考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继续关注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现实问题。

二、近三年试题特点与变化趋势

1. 内容分布特点。

特点一:注重主干知识,兼顾知识覆盖面。近三年试题中均涉及了“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遗传变异和进化”及“生物与环境”四大主干知识,但考查的比例和形式略有区别。如2007年和2008年的考卷中主干知识的比例为83%,2009年为78%。

特点二:选修内容不容忽视。近三年考查选修教材知识占分比例分别为:2007年33.3%、2008年33.3%、2009年22.2%,可看出选修内容的地位,这是现行高中生物教学向已经实行的新一轮高中课改迈进的信号,是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接轨的过渡,同时也预示着新的高中课改过渡过程中,选修本的教学内容不容忽视并应加强。

2. 能力考查特点。

特点一:注重与生产、生活和健康相联系。如以当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甲型H1N1型流感为背景,近三年试题对考生应用“免疫”方面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连续的考查。考题中频繁出现围绕人体激素调节、微生物与发酵工程产品、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内容所设计的问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原则。

特点二:多元化的呈现方式。纵观近三年的考题,曲线图、表格、流程图等丰富了试题呈现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对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如2008年第30题Ⅰ,要求通过对曲线图及实验流程图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解释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规律。2009年第31题要求考生根据曲线图提供的信息,分析试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得出实验结论,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特点三:文字表达量大幅增加。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全国理综卷(大纲版)生物试题非选择题的标准答案,字符数分别是130个、265个和322个。2007年几乎都是填空题的形式,2008年填空兼顾表达的形式,2009年几乎是长篇大论式的答题形式。另外,2009年生物试题号题由原来的2个增至4个。文字表达量的大幅增加,对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作出较为准确简练的表达。

三、对2010年命题趋势的展望

1. 稳重求变,突出能力。

2010年《考纲》与2009年基本相同,所以命制的试题的题型、题量、范围、考点分布等也应基本稳定。如有变化,试题可能将会在新情境、知识整合和应用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可能会加大图表类命题的考查力度,以相关隐形知识为背景材料考查过程与方法的试题可能会增多。

2. 突出主干,加强综合。

主干知识年年考,非主干知识轮流考似乎已成为一种模式,所以四大主干知识仍是命题的重点,实验题的情景或许会有所创新。试题会注重章节内综合,以及必修与选修教材间的知识联系,由点向面综合考查过渡。

3. 注重方法,强化探究。

2008年和2009年理综Ⅱ卷的生物实验设计类题的题量大大增加,这说明高考对实验的考查力度有所提升,以教材实验中隐含的大量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知识为背景,2010年实验命题可能会对探究类实验设计步骤的思维的正确性,对现象与结果分析的逻辑关联性等方面有较大力度的体现。

4. 取材新颖,关注热点。

以源于社会生活和经济与环境等方面的知识为背景材料,关联生物学相关知识,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以“流感”、“低碳经济”等热点与新兴名词为背景材料的命题在2010年的考题中可能会得到延续。

四、2010年生物高考备考冲刺阶段的备考策略

1. 回归课本,构建网络。

任何一年的考题中,基础知识题都会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学生应利用有限的时间对《考纲》中列出的知识点做逐一梳理,把零散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以便能快速、正确和高效地提取相关的知识。

2. 教练结合,排查纠误。

考生在答卷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审题不清,不明命题者的意图;选择题鉴别、判断不准;概念含糊,思路不畅,推理能力不强,思维不严谨;不会处理图解、图表、数据、曲线等信息;实验题得分率一直偏低,不能按照实验原理表述;表述笼统、不规范,不会用生物学专业术语正确答题;时间不够,考试焦虑。

出现的原因:阅读能力差,理解不透,分析不全,处理信息能力弱,不会联想;基本概念、原理掌握得不够准确,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缺乏;学生的解题心理,解析生物图表题的方法、技能、迁移能力薄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够扎实,背景知识较窄;解题习惯不良,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考试技巧和考试心理亟待加强。

冲刺阶段的复习应选择前一阶段各类测试(如月考、周考等)中暴露出的知识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忽等,有针对性地适度训练,认真分析、总结和归纳出同类型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避免相同失误再现。

3. 选做真题,模拟演练。

选择近几年各省区的高考真题进行“实战”演练,是一种在短期内能较大程度提升应试能力的措施。在演练过程中学生要注意临场应试的几个原则: (1) 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2) 做选择题不要轻易地把生活经验往试题上套,要用学科概念、原理,去分析、比较、推导。 (3) Ⅱ卷最好按顺序做。答案要准确、简洁、规范化,即要做到层次清晰、表述条理、逻辑严谨,紧扣原理,尽量使用规范化的学科语言。

4. 关注热点,联系生活。

高考命题会对近几年特别是前一年度内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的重大事件或热点问题有所体现。如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化学奖中“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H1N1流感”、“低碳经济”等,都可以成为命题的切入点。但要注意切不可为“热点”而“过热”地投入,要善于从材料的问题情境中去联系理论,理性地去分析思考。

5. 调整心态,从容应考。

生物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考试前的心理调适,勉励学生以正常的心态面对高考,克服紧张、畏惧、消沉等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认真学习和系统而全面的复习,是完全能够取得理想成绩的。

篇4:2012届高考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关键词:生物;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165-01

2012年高考是四川地区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旧课程进行新旧更替的关键性考试,在这种新形势的挑战下,备战复习时要整体把握,有目标、有计划、更要有方法,才能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取得高考的最后胜利。

一、明确目标,提高复习针对性

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清楚自己前进的方向,就会产生极大的驱动力,高考考纲(考试说明)为复习指明了方向。不要错误的认为钻研考纲是老师的事情,与学生无关,老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考纲。四川地区2012届高考必然在新旧教材更替过程中发挥风向标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新课程改革的动态,把握新旧教材的变化。此外,可找近几年的成套高考试题进行试练,感悟高考,进一步明确高考主要考查的知识,考查的能力,从什么角度怎样考查。只有在复习过程中准确把握高考方向和动态,有针对性的复习,才能提高复习效率,达到高考的要求,取得高考的最后胜利。

二、制定计划,有序复习

复习应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制定一个符合自身实际的复习计划。缺乏计划,复习就会杂乱无章,失去内在的联系,系统性不强,致使复习效率不高。学生在复习前先整体规划和安排复习时间,可分为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第二轮专题综合复习和综合能力训练等阶段。根据高考考纲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计划;根据老师复习教学计划确定复习进度;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符合自身实际。砍柴不费磨刀之功,详尽合理的复习计划,会使我们的复习规范有序进行,系统完整的掌握所学知识。反之,如果无计划,即使你付出再多的泪水与汗水,也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方法恰当,提高复习效率

好的方法会使我们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借鉴别人好的方法和经验,还要结合自己复习的具体情况,不断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符合自己的有效复习方法。

1.电影回放法:生物学科的知识点和考点很多,同学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遗忘,怎样才能克服这个问题呢?每天抽取一点时间,尝试回忆前面已经复习过的内容,把回想不起来或不完整的内容加以重点巩固,持之以恒。

2.错题分析法:收集练习训练的典型错题,并对错题进行分析。首要分析自己在解题时出错的原因;其次要对错题进行全面解析;最后总结归纳题型及解题方法技巧。只有找准错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全面提升我们的能力。

3.定时训练法:答题方法技巧和时间分配是制约综合科成绩提高的重要原因。在复习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找几套高考模拟试题进行定时定量训练,掌握合理的答题方法技巧和时间分配,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理科综合的总成绩。

4.命题讨论法: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同学们根据考纲和高考动态,与老师和同学进行高考命题讨论,尝试命制成套高考模拟试题。进一步把握高考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四、回归教材,扎实双基

自四川地区自主命制高考试题以来,考查知识的角度不断变换,试题越来越新颖,灵活度不断增强,不断强化对能力考查的要求,而这些能力的考查都是围绕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展开的。要适应新的高考形势,就必须要回归教材,扎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必须强化对生物学现象、过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等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采取滚动式复习,每天熟读、细读教材。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进行填空式整理,加深记忆;读教材时要带着问题去思考、理解这些基本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五、注重实验,提高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就在于通过实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在2012届高考试题中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验题目必然成为首选题型,所以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注重实验复习,提高学科素养。

教材中实验很多,零散分布于各章节中,复习时要结合考纲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所有实验进行归类复习,找出同类实验的共同特点和规律。验证、探究性实验的开放性较大,在高考题目中出现的几率最大,应着重把握。可通过重做一些非常重要的实验,或观看媒体视频,落实实验操作,感知实验的设计和分析,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科素养。

六、加强训练与归纳总结,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篇5:高考生物备考复习策略精选

要认真研读新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收集高考信息,关注专家的解读和预测。淘高考将为大家定时整理重要参考资料及高考信息。要充分利用集体教研的时间,将最近五年新课程标准区的考题进行分组研究,对历年高考题的命题特点进行回顾和整理。

二:精设专题

在专题的设置上,结合各模块复习的同时,要贯穿“生物圈——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种群——个体——细胞——分子”的线索,将学科内的知识进行系统重组。设置八大专题,即生命的基础、细胞的生命历程、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与育种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现代生物技术以及实验专题。

三:精编习题

一方面要“题海捞金、精选精练”,另一方面要制定组编习题的细目表,防止遗漏相关的知识点。每套习题的组编都要力求落实“三量”,即思考量、习题量、图表量,抓好“三点”,即易错点、重点和盲点,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我们共设置了六个题型专项,即易错题再回首专项、图表题专项、高考题专项、各地试题集锦专项、新增知识盘点专项、课本小资料课后题专项等。

四:精心管理

要针对生物学科偏科生进行跟踪管理,采取“师徒结对”的形式,及时关注和鼓励他们,主动找他们交流谈心,成绩捆绑,适时表扬,不断强化目标意识,为其提出明确要求和方向,不让一个学生因偏科而影响发展。

篇6:高考倒计时生物备考策略

人教教材是根本。非选择题答非所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熟悉书上的核心过程和概念,不能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熟练的回答。。不妨反思一下,同学们是否能准确的回答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尤其是一些核心的词语?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多看书吧!只有会看书,才能得高分,这是硬道理。这里不仅是“看”书,而是要用智慧去思考,把你的心带上,再去读书。对于生物的复习,我们要看教材的具体黑字部分知识点、知识框架、联系、以及小字部分的科学小故事,如果能边看书,边做笔记是最好的。近几年北京高考,考察到教材小字部分的蛋白质变性以及水通道蛋白。去年一个高考成绩690分的学员,他的成功秘笈就是看书,同时把做题过程中遇到的不懂得知识点落实到教材上,并且记录总结起来,最后二轮复习及高考之前,非常有用。

错题本子不能少。高三,学习效率第一!很多同学迷信题海战术,效果虽然有,但大题量缺乏针对性的修补薄弱项,很浪费时间。到了高三卷子满天飞,遇到错的题,可以把它剪下来,贴到错题本上,当然要用特殊颜色笔改正。或者直接将卷子装订成册,定期整理和总结。错题本要简单易行,这样才容易坚持下来,这个本子大家如果用心做了,在考试之前绝对是你的秘密武器,而且是你的独家专享,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篇7:2019高考生物备考策略

——曹村中学2009年生物高考学习,复习备考策略

一、总纲

近年来高考生物学科的命题特点总体是:重视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图表考查的比重明显加大,注重对学生生物学能力地考查,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查,注重联系学科成就和社会热点,命题表现出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试题注重理念联系实际,引起关心社会生活。注意学致用,所以在学习,复习和备考过程要以能力为主线,注重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重于核心知识的原则。

由于课程的信息量大复习难度大,所以我们模拟三轮复习策略。即把高三学习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每段时间的复习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不相同,具体如下:

(一)、一轮复习,落实基础,单元过关

1、时间安排:2008年8月——2009年2月底。

2、目标与作用:主要目标是基础能力过关,起到落实基础,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基本能力。

3、实施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立足课本,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依据基本上是按课本章节顺序进行,也可按知识体系进行。课堂教学“坚持以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中心”方法突出全面落实考点及小范围内的知识综合的复习方法,但对非学科主干知识的教学进行有限拓展,练以基础题,以经典的高考试题为主,以复习单元内的单元题为主,测试以单元内的基本内容为主,坚持以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实施:老师结合对历年高考试题及经典测试题的分析,明确复习内容的重要考点和重要知识的联系运用,让相关的复习内容的考点及涉及的联系和运用等,以问题形式提出,让学生分析和解答,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检查并提高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结合一些重要的图表,对一些重要的知识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检查和提高学生重要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二轮专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时间:2009年3月——2009年4月底。

2、目标:综合能力突破,是在第一轮基础上的总结、综合和深化,应明确重点、难点,体现知识间的本质的因果关系和整体性。即进行专题复习。

3、实施过程与方法

(1)根据高考重点,内容及重要的知识体系设专题

按知识体系设立专题:按生物学的知识体系和内在联系分设若干个专题,将知识联系紧密的不同章节内容从知识内在联系上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知识网络。如分子与细胞专题、遗传与进化专题等,当然还可以下设小专题。

用心

篇8:2019高考生物备考策略

一、宁夏试卷(2010年起为课标全国卷)特点分析

1. 试卷结构

理综高考试卷分为必考卷和选考卷两部分。必考卷生物部分由第I卷的选择题和第Ⅱ卷的非选择题组成,其中第1~6题为生物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第29~32题为生物非选择题(2009年起均为4道题),共39分。选考卷由非选择题组成,其中第37题为生物选修一内容,共15分,第38题为生物选修三部分内容,也是15分。理综卷生物部分共有12题,分值共90分,基本与国家规定的生物学科所占学分比相当。

2. 试卷难度和内容比例

《考试说明》确定试卷难度在0.60~0.65之间,必考内容约占84%,选考内容约占16%。基础题占70%~80%左右,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考点分析

4. 试卷的主要特点

(1)主干知识年年考,非主干知识轮流考。考查重点基本不变,保持了命题指导思想的连贯性;不同重点在各年份所占分值又有差异,使得试题在连贯性中又带有变化,显示新意。突出主干知识是公平、有效的基本措施和手段,可以保证中学正常的教学过程和秩序。

所谓主干知识,一是在教材中篇幅比较大的,二是教师讲课用时比较多的,三是近三年高考在这儿出题比较多,而且分值还比较高。具体来说,细胞代谢(5年平均分14.2)、遗传规律的应用(5年平均分9.8)、动物生命活动调节(5年平均分13.8)、种群和群落(最近3年平均分11.3)、细胞的分化与衰老、内环境与稳态、生态系统、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都是主干知识。2012年与2011年相比,加大了生命活动调节相关内容的考查,对细胞代谢部分的考查力度淡化了一些。对细胞代谢、生命活动调节的考查,近三年出现了规律性的“大小年”现象。

非主干知识适当、轮流考查。如细胞的分子组成、逆转录、酶等。2008年利用细胞膜具有半透膜性质进行蛋白质盐析与分离、利用实验检测某基因中是否含有内含子,2011年红细胞的渗透吸水,2008、2012年的内环境与稳态,2009、2012年的动物的激素调节,2012年对蛋白质的组成、结构、转录、翻译过程等内容进行了考查。

必修模块出必考题,选修模块出选考题。但必考内容出题不受必修模块之间的局限,三个模块的知识可以融会贯通;选考模块的试题可以涉及必考内容,但两个选考模块的内容之间不横向联系。生物技术实践、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两个选修模块基本上是轮流考查,即在不同年份考查不同的知识点,尽量避免重复考查。选修题中,出现了对相关必修知识的考查,但所占比重很小。

(2)图文呼应,强化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通过文字、表格、示意图和曲线图等多种形式呈现问题情境,图文增多、题量加大。几乎每年的生物卷都有5个图表,这些图表蕴涵了大量的信息,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选择、处理、转换以及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012年第5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情况,着重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第29题以种子萌发为载体,考查了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多糖的水解、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如,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在萌发过程中胚发育成幼苗,子叶从胚乳中吸收营养物质,一部分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量。

(3)强调生物学科学素养的提高,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充分利用高考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教师深入开展生物实验教学。一是以教材实验内容为命题材料,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对实验试剂、材料的选择,对变量的确定、实验结果的预期,以及对实验方法和实验程序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如2010、2011年连续考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2009、2011年对“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考查。二是以生物技术的实验内容为背景,重点考查学生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所学知识在新的情境下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2012年没有出现对教材实验的考查,而是通过第32题对有关问题进行探究,其基于生态学部分的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群落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引入了模拟实验,以“鹿角效应”为探究点,对实验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知识的理解层次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有一定的难度。第39题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实验内容为题材,考查了中学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要求通过表格、数据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问题涉及必修一和必修三的一些知识,再加上以实验分析的形式考查中学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综合性强,并不局限于选修一。三是突出探究过程,以题目给出的材料为基础,根据限定条件和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如2012年第5题关注探究过程中处理方法的差异,第30题中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曲线为一钟形曲线,在顶点为生长素最适浓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浓度,生长素的促进生长效果都会降低。生长素的两重性是生长素复习中的一个要点,这个实验让学生感到意外,对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很高。

(4)围绕核心概念,考查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新课程生物高考试题通过强调概念的内涵、外延、概念间的联系、实例和概念的正确表述等,突出生物学基本概念的考查。例如,2011年非选择题中通过填写关键词的形式考查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概念内涵,种间关系概念的内涵与捕食、寄生等概念的关系;在现代生物技术专题的试题中,进一步集中考查了细胞呼吸、生态系统、群落、种群、营养级等基本概念和生态工程基本原理。2012年的选择题考查了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概念,以填空形式对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进行了考查,还考查了种群、群落等生态学概念。

(5)突出科学方法, 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2012年在遗传问题的考查上,一改过去对基因频率、异常分离比等相关知识的考查角度,变为引导学生对遗传现象提出假说,进而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并要求学生预测结果及作出相应的结论,突出科学方法,如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等,大大提高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第31题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位为出发点,结合基因突变,考查了遗传规律,难度较低。第32题通过模拟实验的设计,考查了“类比推理”的方法在生态学研究中的运用。2011年第32题要求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推测出涉及4对等位基因,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难度较大。

二、备考策略

1. 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与教科书的关系

在高一、高二新课学习时,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教学。但在高三时,要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进行复习,因为《课程标准》中的一些内容或实验在考试大纲中未作要求。《考试大纲》对高考考试范围进行了具体规范,规定了考试目标、内容范围、能力要求和题型示例,内容表中有相应的考点,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考试内容》不允许超出考试大纲内容表中的考点,但是允许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拓展,师生要熟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是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对试卷结构和考试形式进行的说明,还提供了参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

2. 认真研究教科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使用区域和人数最广。由于近年来生物高考试题的题干材料,大多是取自课外,即所谓的新情景、新材料。因此,教科书常被许多学生甚至部分老师所忽视。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试题,就会认识到教科书是生物教学的根本。

(1)运用整体性原则多方位分析教材,从整体上领会教材的设计思路。在教学过程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渗透能力培养、加强实验教学、组织探究性学习、注重科学史的学习、贴近现实生活。如,在学习了稳态调节的内容之后,要强化形成稳态调节是神经———体液———免疫机制共同作用的系统性结论,但学生往往很难形成此结论。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但当学习体温调节以及水平衡调节时,虽然图解中涉及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等,但学生往往受到抗利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激素调节信息影响,而忽视了此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的同时存在,更难在这样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中分析出反射弧的组成。这就要求学生关注学习任务的基本环节,分析知识结构,把握教学主线。如内环境稳态中纵横关系的三个层面、要素分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的三大要素;层次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具体途径;结构分析:构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网络图解。将上述三个层面的分析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考试规律相结合,与探究活动、教学训练的重点和难点相结合,教学目标的达成就会顺理成章。

(2)实实在在回归教科书,全面梳理基础知识。绝大多数高考试题是交叉知识点的再现,或者是改变说法,每个试题的解题依据仍然在教科书中能够找到。如2012年第2题,人教版教材必修一描述“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具有以下特征: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从教材可知A、B选项表述正确。较小字体部分“病毒致癌因子是指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致癌病毒能够引起细胞发生癌变,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它们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癌变,如Rous肉瘤病毒等。”说明C选项表述正确。可见较小字体部分内容仍然要积极关注。D选项“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这是一种变形说法,与教科书中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阐述相违背:“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的不正常增值。”该选项混淆了二者的功能,故表述错误。

2012年第32题“关于‘鹿角效应’假说的探究”则与教材章末自我检测“鹰攻击的成功率随着鸽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密切相关。可见教材中的习题内容是知识的迁移点。

在2012年第40题中,限制酶切割DNA分子时产生的两种不同末端、两类DNA连接酶、运载体的种类、将大肠杆菌作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的转化方法等,教材中均有相关描述,依照教材可直接作答。

而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的连接条件、反转录的具体过程及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的技术手段,教材中有两幅插图来说明相关问题。可见,对教材中插图的正确理解及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3. 加强知识体系的构建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弄清曲线图、坐标图、模式图、关系图、表格所蕴涵的生物学意义,以流程图、概念图等形式理清过程、构建基本知识的完整结构体系,突出重点内容和学科主干知识,把孤立的问题通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把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这样有利于理解、记忆、积累知识,有利于提取、应用知识,整体把握生命活动规律。例如,2012年第30题将抽象的文字转换为图解,创设了新情境,增加了对图像的识别,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其实,完成肺牵张反射的示意图(a)和突触结构图(b)中所蕴涵的信息是很丰富的。复习时可充分利用图中的信息,通过设置有一定梯度的系列问题,来构建有关“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功能”的知识网络结构。

4.有效实施实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中渗透着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实验可以考查学生的实验水平、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等。学校、教师要创造条件开设实验,更应充分重视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熟记教科书中的实验课题、原理、方法、材料和用具等,并能科学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等。

5. 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思维转换能力。

超量给题、限量选做体现了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满足了不同层次考生的需要,有效地解决了选修内容的教学与统一考试的矛盾。同时给考生答题带来了思维转换和选择的难度,这就要求提高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一定要加强真题(高考试题)训练,解题时要先易后难,各个击破。

(2)审题能力。

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审题,然后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并分析造成审题错误的原因。

(3)解题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掌握对各种生物题型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

(4)表述能力。

篇9:高考生物实验题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高考生物;能力要求;命题特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78-01

一、高考生物实验题的主要考试内容

在高考生物试题当中,生物实验部分是必考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在《考试大纲》中频繁出现,同时也是教师辅导学生准备考试必备的教材。学生可以按照大纲提供的考试范围进行复习,当然学生更应该重视课本里的实验。课本是我们复习考试最根本的教材,学生不能忽视教材中任何一部分实验。在复习教材里实验的时候要将实验中的各种要求熟烂于心,也要对实验的类型进行分类和总结,这样复习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在教材中有这四大类是必考的实验部分:

首先,微观实验:像在显微镜下观察生命体中的细胞和DNA组成,对细胞的从分离到恢复的过程进行细致观察。其次,摄取甄别实验:就是对生命体中的一些有机元素进行摄取与隔离。再次,深入研究实验:在模拟的环境下对生物体的自然特征进行观察研究,找寻其中的发展规律。最后,抽样调查实验:对同样生命体的一些病因和尿糖进行测验、土壤对动植物发展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

这四种实验方法都有各自的设计理念和程序,将有助于学生在复习考试增强对实验的分析判断能力。因此考生必须将精力放在课本中的实验当中去。

二、高考生物实验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在各种形式的生物考试中,《考试大纲》中的生物实验题的形式对学生提出了几种新的要求:

首先,学生要有独自完成生物书中所有的生物实验的能力,包含了实验的结果、形式、概念和操作过程,要能够熟练的对生物实验进行操作,也能将这些生物实验所涵盖的方式与实践进行结合运用。

其次,学生自身对生物学实验的验证要有很强的能力,并能够从简单的实验表象分析出实现本质规律来,同时在此基础上能够对实验本质进一步的去阐述和处理。

再次,在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对一些生物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及能够将不同方式的生物实验进行科学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最后,要有能够对生物实验的设计思路进行适宜的完善和对生物实验的议案进行调整的能力。

不管这些能力在考试中还是在生活实践当中,学生都应该逐渐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思考分析实验框架,可以从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对生物实验题目或者是实践中生物实验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高考生物实验题的命题特征及主要题型

1、命题特征

从历年全国以及一些地区的生物考试试卷中分析得出,试卷涵盖内容很大,题型比较新颖灵活,但难易程度适中。这几种特点是与试题紧密联系的:

首先,试题的主线仍然没变,依旧是在考察学生对教材中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掌握的程度,从最基础的部分向难的部分过渡,很多题目都来源于基础教材,因此能够考查出学生的基础水平。

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实验部分开始与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从前的试题太过重视书本知识,而现在是通过与社会焦点问题相关联,使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最后,开始重视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实验想象力,通过设置一些有困难的实验,这不仅可以考查出学生最基本的分析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对做题或者实验的思维活跃程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生物实验题目的特点,可以看出现在的试题越来越与实际生活、社会问题等相关联的生物理论或者实验开始紧密联系了起来。

2、主要题型

高考试卷通常都是学生备考的一座灯塔,因此,学生对此要格外注重。在考试试题当中,考查的形式通常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构成。表现出的形式也很多,涵盖了多种表格和图形、实验案例的构思和评估等。

首先,通过在选择题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侧重点在《考试大纲》中的一些生物实验,其中包含了实验的结果、形式、概念和操作过程,要能够熟练的对生物实验进行操作,也能掌握将这些生物实验所涵盖的方式与实践进行结合运用的能力。选择题所涉及的考试内容特别广泛,知识量相当大,这就要求考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其次,在非选择题中包括了填空题和大题,这就是更深一层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在对生物实验内容上从不同领域中来考察学生。

四、高考生物实验题的备考策略

从生物实验考察的领域来分析,同时结合生物学的本身的特点,在日常的备考当中,学生应该注意一下几点备考策略:

首先,反反复复熟读实验的形式、概念和操作过程等要素,对教材要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

其次,考生要亲自对生物实验进行动手操作,重视通过在实践中来掌握和熟练生物具体的实验步骤。

再次,考生在备考期间要继续对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实验现象进行系统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夯实基础,感受生物实验的设计理念,增强对重要的实验项目实验思路的练习。

再次,反复研究教材中的重要实验,总结和分析生物学中的思维技巧。

最后,在备考的时候,考生可以将历年的生物实验考试真题进行细致的提炼,进行有效地联结,提高做题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续永红.生物高考复习中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集宁师专学报,2004(03).

[2] 王利平.提高学生解题准确率的妙招——一节为高考生物准备的心理指导课[J].中学教学参考, 2011年02期.

[3] 高大文.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题型及其应对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 2010年Z1期.

篇10:2019高考生物备考策略

百度、头条“信息战你来我往”,抖音、快手小视频你争我夺,都抢什么呢?抢“流量”。流量是关注度,是用户,是金钱。而对于使用者呢?流量是你我的时间,碎片化的时间。这是一个内容无限的时代,有限的只是我们的时间。赫胥黎曾在《美丽新世界》中担心:“人们被淹没在信息和无聊琐事的汪洋大海,他们不愿读书,甘愿享受充斥着感官刺激和欲望的庸俗文化。”

无处不在的娱乐,让人们再也没有时间去仰望星空,去安心读书。专家说:娱乐主要让人们获得感官上的享受,并让人们沉迷其中,丧失意志,全民娱乐的国家,是不会有未来的,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认识和思考呢?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目分析

此次作文是多则新闻时事类材料作文。此类作文题,可先概括每则材料内容,再看材料间是相同、相反,还是互补的关系,然后按照其关系立意。

在该题中,第一则材料,百度、头条代表的是信息,抖音、快手代表的是休闲。材料主旨是“这是一个内容无限的时代,有限的只是我们的时间”;第二则材料,赫胥黎的话表达的是一种担忧,忧虑人们的时间被无价值的事情所占用;第三则材料,还是说娱乐的负面作用,但同时暗示了仰望星空和安心读书是有意义的事;第四则材料,借专家的话再次说娱乐可能给个人和国家带来的坏处。综上,材料核心:内容无限、占用我们大量时间的娱乐坏处很多,人生有限的时间应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读书。因此,可立意为“不要沉迷于娱乐”“切莫娱乐,不妨读书”等。

优秀标题:

别让娱乐毁了我们的未来 娱乐无限,我心有度 娱乐要有度,走好人生路 正在复兴关头,岂容全民娱乐 娱乐过度不可取,志存高远正当时 莫让生命在流量中流失 莫让生命中流量中流失

流量并非全部,娱乐不是归宿

莫让娱乐淹没诗和远方

高晓松说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沉沦于娱乐和庸俗文化,以至于忘记了读书,忘记了诗和远方,忘记了仰望星空。所以莫让娱乐淹没诗和远方。

过度娱乐即沉沦自我。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手机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潜藏的危害。正如一句话所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的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现在手机上的各种小视频你争我夺,许多人沉沦于一个又一个看似有趣的小视频中无法自拔,而这浪费的是你与家人共享欢乐的时间,浪费的是你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的时间,浪费的更是你提升自己完善自我的时间。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小视频,你忘掉了周围,忘掉了自己的工作,更忘掉了自己的目标。过度的娱乐就是沉沦。

庸俗文化终制造恶果。正如赫胥黎所担心的一样:“人们不愿读书,甘愿享受充斥着感官刺激与欲望的庸俗文化。”在成年人沉迷于庸俗文化的同时,他们在无形中也影响着祖国的未来。抖音上一个小女孩在拍制视频时无意把妈妈洗澡的照片传到网上;九岁小男孩偷取家中十万元为女主播打赏,这一个又一个的例子反映的正是庸俗文化造成的恶果。

重拾书本方可完善自我。

近日,一教育节目因邀请的嘉宾太过于“娘”而遭到家长的集体吐槽。那些男嘉宾个个浓妆艳抹,装扮过于女性化,因而被吐槽。其实这些流量小生实在不适宜出现在此类教育孩子的节目中,毕竟书本才是孩子们最好的伙伴。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大火,观众好评如潮,说明还有许多人甘愿静下心来,重拾书本,亲近文化,感受文化的魅力。因为通过书本我们方可提升自我。

艾青说过:“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河行舟。”我们不应被娱乐的大潮席卷,随波逐流,顺流而下,而是要时刻牢记自己心中的诗和远方。

拒绝娱乐毒,畅饮阅读泉

狄更斯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上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人们的娱乐方式也不过是打篮球、跑步、踢毽子、滚铁环等简单的活动。而如今,科技不断发展,人们手中可支配的金钱也越来越多,娱乐方式也从多彩的户外活动变为一部手机上的各种软件。无论走在大街小巷,还是在餐馆里或公交车上,都可看见一人一手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娱乐之毒已经侵入人心,我们应该警醒,莫让阅读蒙了尘。

娱乐之毒毒心毒身毒社稷。

“12岁少年花光母亲留下的积蓄买装备”、“17岁学生连夜打游戏猝死”“14岁女孩因手机被收跳楼身亡”……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时不时地曝出来,我们似乎已见怪不怪了,每天在各地都有类似的闹剧上演。娱乐之毒早已不是最初的熬夜追剧逃学上网等“小伤害”,为了它,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不断陨落。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人们无心工作,学生无心学习,每人捧一部手机似乎就得到了全世界。这样的社会如何发展?这样的国家怎能前进?一位院士的去世引发的关注不及某位明星的绯闻千分之一,实在令人寒心。娱乐之毒深入骨髓,让人丧失意志,让国家失掉动力。

阅读之泉养人养城促发展。

丘吉尔说:“一个不学习的国家是没有未来的。”纵观古今,我国闪耀着光辉的文化奇葩万紫千红。从《诗经》《论语》唐诗、宋词到四大名著,无一不是前人呕心沥血、倾尽才华之作。阅读使我们明智,阅读使我们进步。我从海子的诗句“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一看太阳。”明白意义之于人生;我向三毛学习“来生要做一棵树……一半在风中飘扬,一半在泥土里安详”的人格;刘慈欣的《三体》激发了我探索宇宙奥妙的向往……阅读不仅丰富知识,更塑养人格。近年来,我国各城市推广城市书屋,创意书吧,都是为了使人们爱上阅读,创书香社会。人人阅读的国家,必将是奋勇向前的国家。

上一篇:小学老师送毕业生的赠言下一篇:最新未来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