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编办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2024-04-07

区编办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共8篇)

篇1:区编办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XX区编办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为推动2014年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落到实处,XX区编办出实招、举实措,做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推进部门“三定”规定的拟定工作。

一、迅速组织,严格落实。年前已成立了XX区政府职能转变及机构改革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及专职负责人员。已拟定下发了XX区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及市场监督管理局“三定”规定。

二、深入排查,加强调研。结合2014年的机构编制核查及“吃空饷”核查工作,区编办深入多个区级部门,采取座谈交流、实地查看、查阅档案等形式,深入了解职责运行、机构设置、编制核定等情况,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提前谋划改革方案。积极与涉及改革的部门协商、沟通,做好人员思想工作,使各项工作不出现脱位和空档。

三、查摆问题,指导规范。与区纪委、组织、人保、财政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研讨会议,根据我区目前存在的机构编制、人员编制、干部配备等“三超两乱”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并就下一步工作做了分工和部署。

四是梳理职责,做好“三定”工作。对照我区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涉及的已取消和调整的事项和2014年机构改革中对个别部门的调整,对区政府各部门承担的主要职责进行认真梳理,对拟保留、取消、调整的职责做到心中有数,并对下一步各涉改单位的“三定”规定拟定工作进行了规范。

篇2:区编办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XX区编办,按照上级通知要求,积极推进政府部门责任清单编制工作,着力构建与权力清单相配套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部门职责体系。

一是谋划部署,强化责任落实。我办自1月5日起,制定下发《关于开展部门责任清单编制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清单编制的主要原则、范围对象、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部署该项工作的填写方法、工作程序、注意事项等,并将相关材料和要求上传至政府会议通知系统,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抓好落实。

二是加强业务指导,确保起步顺畅。在各部门上报责任清单一稿时,我办业务科室围绕梳理部门职责、理清与相关部门的职责边界、提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和明确公共服务事项四大主要内容,进行重点辅导,提出具体要求,切实让各个部门了解责任清单编制工作目的意义、方法内容、注意事项和审核程序。

篇3:区编办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一、结合语文教材内容要求, 设计科学的学习线索

建立在合作探究小组基础上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 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再直接给予学生知识与答案, 取而代之的是教学中的启发和引导。教师从直接给予的角色转变为启发引导的角色, 这样的转变需要借助一定的线索, 探究思考题正是这样一条线索。笔者在自主探究模式的教学中, 通过设计探究思考题的形式, 将教学目标要求浓缩和提炼出来,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指向性和时效性。在探究思考提纲的设计中, 笔者注意循序渐进, 保持全面性, 重点突出, 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课时, 笔者专门设计了一组探究题:“夜深人静之时, 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为排遣不宁静, 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一夜畅游, 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在这样一组探究题的引领下, 学生通过相互合作研究, 对于文章的情感路线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有助于在学习中抓住重点, 加深理解。这种形式的探究思考题能够较系统地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是整个学习的线索与内在联系, 其不断推进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二、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开展合作学习研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凡是能够依靠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的目标, 教师原则上不干预学生的学习活动, 重在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布置学习任务, 向学生出示探究提纲之后, 要求牵头学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分析研究。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围绕探究提纲的要求进行学习, 每一位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 在此基础上和小组其他成员进行研究分析, 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在小组范围内组织学习讨论, 依靠自己的努力与其他学生的帮助, 获得学习成果。各个小组开展自主学习研究之后, 还要在全班范围内组织汇报交流活动,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 因为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的学习成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并不一定全面或者科学, 需要在全班进行“过滤”, 集聚全班学生的智慧进行辨别、补充, 实现学习成果不断完善的目标。在学生分小组汇报学习成果的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完善和点评, 师生互动实现学习目标。

三、抓住教学研究重难点, 组织思维的辨析探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某一方面问题的理解出现不同方向或者结论的情况。对于这样的状况, 许多教师采取了直接评判的方式解决, 其实这样的方式并不十分妥当, 因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答案,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学到分析的方式与思维的技巧, 做到“授人以渔”。笔者在遇到这种状况时, 不直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判, 转而将这样的问题交给全体学生分析研究, 引导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辩论, 各自提出观点及佐证的依据, 在思维辨析的过程中明辨是非, 实现准确掌握的目标。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学生通过这样的辨析活动, 不仅提升了思维训练水平, 而且提高了语文学习兴趣, 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 积极开动脑筋, 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当堂组织教学成效检测, 获取真实的反馈信息

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 教学反馈信息的获取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 部分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及时搜集, 依靠课后作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不利于灵活设置与调整教学活动。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侧重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 在每一节课的最后环节, 笔者都安排一小段时间进行当堂学习成效检测活动, 学生需要完成简要的当堂检测作业练习。笔者在课后进行及时批阅, 从中发现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情况, 寻找本节课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及时纠正与完善, 从而实现提升教学成效的目标。在语文教学当堂检测环节, 笔者一般将教学要点浓缩成为几题练习, 简要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 掌握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做到心中有数, 便于灵活开展教学活动。

五、拓展语文课外学习载体, 强化学生的掌握效果

课外教学资源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当充分考虑, 并有效运用, 实现综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笔者在教学中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借助于信息手段, 帮助学生建立QQ群和电子邮箱, 便于学生在课后学习中与老师和同学及时沟通, 相互研究, 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将合作研究学习延伸到课外, 有效强化学生学习的效果。其次, 笔者在教学之余,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专题研究等活动, 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及学习薄弱环节, 确定参加什么类型、层次的课外学习组织, 实现课外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 笔者还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悉心观察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典型现象, 发掘出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丰富自己的写作活动。

综上所述,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 尤其是要注重为学生搭建科学的学习载体, 充分体现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合作学习”带来的思考[J].考试 (教研版) , 2009 (06) .

篇4:我省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会上,德惠市政府、辉南县政府作了典型发言。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宣读了《关于表彰2011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先进县(市、区)的决定》、《关于表彰吉林省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王守臣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我省的农村综合改革,起始于2000年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12年来,我省农村综合改革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第一阶段,2000年开始在德惠和蛟河两个县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2年在全省面上推开,到2004年我省率先免征农业税,比全国取消农业税提前两年时间。这一重大改革,标志着城乡二元税收制度的终结,理顺了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开启了真正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新時代。全省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9.78亿元,人均年减负134元。第二阶段,2005年率先启动以乡镇机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到2006年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比全国提前6年完成。全省撤并乡镇291个,乡镇总数由改革前的915个减少到624个,撤并比例达到31.8%,优化了乡镇布局。在全省实行了“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提高了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我省各级财政的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不断加大。全省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由2001年的98.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36.6亿元,增加了6.4倍,年均增幅64%。通过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政府分级负责、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优化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渠道,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办教育的负担。第三阶段,从2007年转入配套深化、巩固提高阶段。深入推进一事一议、化解债务、社会保障、土地承包、规范收费、负担监管等专项改革,同步推进粮食购销体制、集体林权制度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力度,强化统筹城乡发展举措。这个阶段建立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清理化解了农村义务教育等公益性乡村债务,深化了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推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发展了农业政策性保险。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充分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幅度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初步建立了农民减负增收的长效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完善,有效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历史性地跨入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加快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这一时期,是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又一个重要的黄金期,赢得了非同寻常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喜人局面。

王守臣副省长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围绕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保障农村公共利益等方面大胆探索,力争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根据中央精神和我省实际,要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继续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三项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核心任务,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深入完善,巩固改革成果;二是扎实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管理,狠抓政策落实,确保把“规范管理年”活动落到实处;三是全面启动乡村垫交农业税费债务化解工作。我省从今年起分两个阶段推进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工作,第一阶段,到2013年底,完成乡村垫交农业税及其附加、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债务化解任务,债务总额8.92亿元。第二阶段,到2015年6月,完成乡村垫交乡统筹费、村提留债务化解任务,债务总额10.57亿元;四是做好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准备工作。五是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建设。

王守臣副省长要求,为切实完成上述任务目标,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农村综合改革摆上日程,不断提高政策水平,精心研究谋划改革措施,加强综合协调。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改革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创新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努力开创农村综合改革新局面。

篇5:区编办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西政办发„2008‟10号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

区监察局关于《西城区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第54次区长办公会同意,现将区监察局制定的《西城区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 1 — 西城区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

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促进全区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深入开展,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一系列工作部署,正确分析当前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在巩固成果的同时,继续加大查处案件的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市场监管能力,抓好自查自纠问题整改,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制度建设,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实现新的进展和突破。

(一)进一步巩固自查自纠和问题整改的成果。各重点领域和单位要在前一段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继续组织本系统、本行业,认真检查整改措施、突出问题解决、收缴不当所得、按规定上缴本级财政等工作的落实情况。

(二)提高案件查处水平。要继续围绕重点领域,着重查处国家公务员利用审批权、执法权和司法权搞官商勾结、索贿受贿的案件,着力查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违法的案件。充分发挥执纪执法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协调— 2 — 配合,发挥查处案件的整体合力。

(三)长效机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积极学习和推广崇文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经验,把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和查找廉政风险点结合起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四)有效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把治理商业贿赂宣传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警示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主要措施

(一)继续加大查办商业贿赂案件的工作力度。

依纪依法查办商业贿赂案件是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工作机制,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在查案工作中的协调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办案合力,着力查处土地出让、工程建设、金融等重点领域和方面的商业贿赂案件;坚决查处国家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官商勾结、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商业贿赂案件。既要认真查处受贿案件,又要严肃查处行贿案件。要综合运用纪律处分、行政处罚、司法处理、媒体曝光等多种手段惩处商业贿赂。

(二)积极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市场诚信体系滞后是商业贿赂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是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的治本之策。按照《2008-2010年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任务》要求,推进我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解决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内容缺乏统一的规范、信用信息平台

— 3 — 不统一、一些市场主管或监管部门尚未建立完整的信用记录系统、信息未充分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全面建立市场诚信记录。区建委、西城工商分局等部门、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和行业组织要根据职责分工,在实施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行业服务中,完整、准确、及时地记录企业、个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信用信息情况,实行归档管理。要认真研究制定各类市场主体不良行为标准,把是否存在商业贿赂行为作为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的重要指标。

二是要严厉惩治失信市场主体。各部门要在对讲诚信的市场主体进行宣传表扬的同时,切实加大对失信市场主体的惩戒力度。要对市场诚信记录进行分类管理,严格监控有失信记录的市场主体,对其生产和经营行为实行跟踪监督。要依据有关规定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处置,并将处置结果纳入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理。对失信的市场主体要依法实行高额经济处罚,降低或撤销资质、吊销证照、限制其经营能力或市场准入,增加违法成本,使其不仅无利可图,还要付出沉重代价。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要从市场诚信记录中获取案件线索,依法追究违法失信者的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坚决惩处违法犯罪分子。

(三)认真抓好自查自纠问题的整改。

各部门要在去年开展自查自纠“回头看”工作的基础上,抓好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要加强和改进监管工作,重点检查所属单位是否找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制度漏洞、体制机制和制度存在的弊端,提出改革完善的意见。特别是重点领域和部门要高度重视整改工作,精心组织,落实责任,— 4 — 对尚未整改的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对整改工作敷衍了事、“走过场”的部门和单位,要予以纠正并责令“补课”。

(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制度建设。

反腐倡廉的实践证明,最终解决商业贿赂问题,还是要靠制度。要针对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认真研究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找准在工作流程、权限和审核环节方面的漏洞,加强制度建设。要认真借鉴崇文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经验,在前一阶段查摆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找容易产生商业贿赂的风险点,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的权力运行程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的建设。对制度缺失的,要尽快建立和补充;对有漏洞、有问题的制度,要抓紧修改和完善。对经过实践证明管用的制度,要不折不扣地抓好执行,抓好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落实。

四、工作要求

(一)抓好传达学习。各单位要向本单位主要领导和领导班子传达上级精神和部署,抓紧研究贯彻落实意见。要有计划、有方案、有措施,结合本单位、本地区实际,把工作要求细化、具体化,并按时把各自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的情况报区治贿办。

(二)加强督促检查。行业主管(监管)部门要督促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同时加强检查,确保工作任务的落实;各单位各部门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纪检监察部门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加强联系沟通,做到人员不散,力度不减;加强监督检查,保证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2008年下半年接受市治贿办对我区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的各项准

— 5 — 备。

(三)抓好工作结合。一是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相结合。各部门要认真执行中纪委、监察部《关于严肃纪律保证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的通知》》(中纪发„2008‟11号)要求,加强对抗震救灾款物的筹集、分配、拨付、发放、使用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所有可接受社会捐助款物的部门、机构、组织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建委、区卫生局、区审计局、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西城药品监督分局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及时互通情况,形成监管合力,使抗震救灾款物管理做到专人负责、手续完备、专帐管理、专户存储、账目清楚,保证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严格规范、运行简捷有效,切实保证救灾资金、物资用于受灾群众。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募捐活动,区民政局要及时纠正;对非法募捐、骗取民众钱财的诈骗行为,西城公安分局要坚决予以打击;对贪污私分、虚报冒领、截留克扣、挤占挪用救灾款物等行为要迅速查办,从重处理;对失职渎职、疏于管理、迟滞拨付救灾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或致使救灾物资严重损毁浪费的行为,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二是要与学习推广深化崇文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经验相结合,把有可能产生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的重点岗位和环节,纳入到廉政风险点的查找范围,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从源头上预防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的发生。

主题词:监察

贿赂△

通知

抄送:区委办公室、各部、委,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各

处、室,区政协办公室,西城公安分局,区人民法 院,人民检察院,区武装部。

篇6:区编办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2013年,四川省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粮食生产“七连增”、农民增收“七连快”,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省正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农村改革发展面临新挑战新机遇,迫切要求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农民快速增收。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闯新路,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在更大程度和更高水平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家庭承包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落实好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两个重中之重”的要求,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主题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主线,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扶贫攻坚,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确保农村面貌不断有新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有新提高,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强化粮食保障能力。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总量平衡,保障口粮基本自给。积极探索农产品(8.94, 0.26, 3.00%)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继续实施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推进粮油高产创建、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和丰产示范工程建设。增强全社会节粮意识,在生产流通消费全程建设节粮减损设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大宗农产品收储。

(二)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继续抓好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和万亩亿元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千亿、百亿优势特色产业。继续抓好产业、品种、品质结构调整,加快建设“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基地和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扎实抓好“菜篮子”工程。扶持发展草食动物和水产养殖,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万亩林亿元钱”立体高效示范区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力扶持民族地区优势农牧业产业发展。

(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科技项目法人负责制和科技报告制度。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引导多元金融、风险投资等进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和农作物、畜禽育种攻关,加强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孵化,加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重大项目。以企业为主体建立育种创新体系,实施“种业提升工程”,建设国家级制种基地。推广“政府购买品种、企业集中繁育、项目配套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完善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农业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支持发展农用航空事业。

(四)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跨区域发展,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市场、主要农产品集配中心建设。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菜)市场建设试点。建设农产品产地收集市场、集配中心、冷链物流体系。整合现有资源,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扩大农产品直销规模。创建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推动名优新特农产品全企入网、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民入网工程。

(五)严格农产品质量监管。落实政府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检测体系和能力建设。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和水产健康养殖等标准化创建。支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加强区域公共品牌服务,推进四川品牌农业和农产品培育。加强农产品风险监测预警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县创建。

二、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从财政预算编制环节归并整合涉农资金,逐步下放项目审批权限。新增农业补贴向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抓好粮食直补政策调整试点。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支持市、县农业担保体系建设。农业结余资金和超期限结转资金由同级预算统筹,限时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经费纳入县(市、区)财政预算,省、市(州)财政对财力薄弱县(市、区)予以补助。

(七)创新农村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拓展服务“三农”的领域。规范引导农村银行机构与保险、证券、担保等机构的同业协作。增强农村信用社和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服务功能,保持农村信用合作机构县域法人地位长期稳定。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稳步发展村镇银行,逐步实现县(市、区)全覆盖。依托具备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开展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服务“三农”的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加大特色农业保险支持力度,鼓励探索开展肉牛、羊保险等特色农业保险。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研究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的具体办法。

(八)促进农业开放合作。建立吸引全国大型企业集团、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入川合作发展机制。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支持企业建立出口备案基地,争取自营出口。支持“川”字号农产品跨省出国展示展销、拓展农产品市场。鼓励和支持企业到境外从事农业开发、生产经营,建立境外农业园区。

三、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九)积极推进农村产权确权。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县为单位统筹农村各类产权“多权同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尽可能确权确地,也可以确权确股,工作中遇到的矛盾问题由农民群众自主协商解决。2014年全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55个省级试点县(市、区)全面完成,60个重点县(市、区)全域开展,其余县(市、区)全面启动。完成草原确权承包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

(十)加快建立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进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设,建立县(市、区)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等产权流转平台,乡镇设流转服务站,村设流转信息员。在有条件的中心城市搭建区域中心交易平台,联网运行、网上交易。建立县(市、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仲裁机构,明确乡镇政府相关机构承担纠纷调解工作,加强产权纠纷调解制度建设,鼓励发展产权评估、抵押担保等中介服务组织。建立“量价分离”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制。

(十一)积极推进用地制度改革。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2014年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创新挂钩试点机制,优化项目区设置和节余指标的使用。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耕保基金制度。

(十二)探索农民财产权实现形式。深入推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试点,盘活农户各类产权,通过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担保等方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积极争取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办法,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试点,探索建立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组织。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十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支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家庭工业。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参与财政项目申报和实施。加快制定实施细则,推动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创建示范性家庭农场,按照自愿原则开展家庭农场登记。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力度,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加强认定管理,强化政策扶持。

(十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探索建立工商企业流转农业用地风险保障金制度,严禁农用地非农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流转土地给予奖补。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

(十五)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健全经费保障、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采取财政扶持、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

服务,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服务。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鼓励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扶持发展壮大农民用水合作组织、防汛抗旱专业队、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

(十六)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积极稳妥开展试点,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创新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服务的生力军。支持供销合作社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流通网络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五、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十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健全投入保障、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灌排工程运行财政补贴。创新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和运行管护机制,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落实和完善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政策,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加大征收力度。加快灌区续建配套,推进“全域灌溉”“节水灌溉”和水利现代化灌区示范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路网建设。健全农村公路管养机制。2014年基本建成亭子口等7处大中型水利工程,新开工8处中型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面130万亩,解决4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高标准农田200万亩。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支持农机产业园区建设。

(十八)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激励约束。编制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平衡的循环农业。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推进秸秆肥料化、原料化、基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十九)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监测,建立农业治地治水监测评价机制。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支持高效低残留农药和肥料使用、畜禽粪便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推广使用有机肥、高标准农膜,进行残膜回收试点。

(二十)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启动草原合理利用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支持饲草料基地的品种改良、水利建设、鼠虫害和毒草防治。加强沙化石漠化土地封禁保护和水土保持。加强森林和草原防火,加快矿区植被恢复。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开展湿地生态补偿试点,提高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加快生态补偿费用兑现进度。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健全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补贴政策。严格用途管制,规范商品林地经营利用、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二十一)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地震灾区农业农村重建工作。完善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防灾减灾、灾后减损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切实加强暴雨洪涝、地质灾害防治,抓好预防和提前避让。强化有害生物预警控制和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六、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

(二十二)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统筹特色产业发展、新村聚居点建设、综合体建设、旧村落改造和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坚持规划引领、产业先行、因地制宜、农民主体,整体推进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坚持保护耕地,保持乡土气息,传承农耕文化。加快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建设。以垃圾和污水治理为重点,健全农村环保设施。把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指标,完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考核机制,落实好财政奖补政策。

(二十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快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适当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成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目录进行合并。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系统。扩大大病保险试点。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整合农村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开展“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建设试点,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抓好农村文化示范县、乡、村建设。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补助试点。

(二十四)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定持有居住证农民工同等享受居住地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办法。把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参加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完善农业转移就业人口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和经办服务。继续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探索财政转移支付、用地指标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

七、完善扶贫攻坚机制

(二十五)推进扶贫攻坚行动。认真落实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加大财政扶贫和行业扶贫投入,继续推进“五大扶贫工程”,实施“六到农家”行动。扎实推进“四大片区”扶贫攻坚,加强片区外扶贫开发,以县为主体落实好扶贫政策。2014年减贫120万人,其中“四大片区”减贫60万人。

(二十六)创新扶贫攻坚机制。推动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相互促进,加快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建设。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做好户建卡、村造册、乡立簿、县归档工作,完善贫困农户信息系统,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贫困县工作考核以减贫、农民增收、生态保护和公共服务为主要指标。改革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机制,完善金融支持扶贫攻坚机制。

(二十七)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发挥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对口援藏的作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攻坚。全面落实企业扶贫捐赠税前扣除、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等相关支持政策。坚持干部驻村帮扶,把驻村入户扶贫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渠道。搭建信息平台,探索管理机制,规范社会扶贫,广泛开展“结对认亲、爱心帮扶”活动。

八、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二十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运用好农民增收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负责制考核结果,完善投入激励考评机制。2014年促进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强化统筹协调职能。(二十九)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党建工作。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整合基层党建资源,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篇7:区编办双拥工作总结

2015年,区编办双拥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为原则,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结合市志办工作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双拥创建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机构,完善规章制度

市志办领导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切实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涉及长远利益的大事来抓,把双拥工作列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并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双拥工作的统筹协调。由党组书记、市志办主任担任组长,市志办副主任任第一副组长,办公室、人事科及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员,任命一位联络员。就双拥工作的部署与开展,制定了2015年双拥工作计划,以指导全年双拥工作,制定了《XX市地方志办公室双拥工作制度》,使双拥工作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实施计划更加具体,保障措施完善。

二、统一思想,全员参与

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双拥和国防教育活动,使国防教育深入人心,做到双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1、抓好双拥制度建设,确保了有关制度上墙,制定了适合本单位的双拥和国防教育制度,巩固、维护双拥宣传阵地,专设了双拥知识宣传栏,进一步帮助提升了单位双拥知识知晓率,使得本办双拥知识知晓率平均值达到了85%。

2、进一步做好宣传造势工作,主要场所张贴了双拥宣传标语,制定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具体计划和安排,积极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

3、在“七一”期间,区编办支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章广镇皇甫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教育党员干部牢记革命先烈英勇事迹,勿忘国耻,奋发图强。4、7月28日下午,XX区编办和区总工会主要领导来到驻本区的XX市武警支队直属中队慰问武警官兵,提前送去“八一”祝福和节日慰问金5000元。编办领导代表单位向他们积极参与国防建设、抢险救灾、防恐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作出的重大贡献表示感谢。通过共建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5、为军队转业干部做好安置工作,并为军队干部随调家属做好安置接受工作,让他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

三、双拥活动形式多样、扎实有效,双拥工作有序开展

篇8:区编办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当前,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官渡区各级部门紧紧围绕富民强区的目标, 团结和依靠全区各族人民, 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攻坚克难, 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并荣获“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云南省工业十强县”称号。但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也要看到, 官渡区农业基础优势逐步散失, 第一产业GDP占全区GDP总量的比重逐年减小, 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农村地区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区域。农业发展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官渡区经济的总体平稳较快发展。为此, 官渡区政府提出了“加快现代农业调整进度、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工作目标。然而, 金融“支农三架马车” (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银行) 动力不足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 已经成为当前困扰和阻碍官渡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从目前农村金融的架构看, 金融“支农三驾马车”仍占据重要位置, 但农业银行离农村市场渐行渐远, 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导向很难支持农户小额信贷, 农村合作银行则从自身发展需求出发不断转变经营思路, 将经营和服务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周边非农地区。因此, 当前积极筹办村镇银行,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能够有效缓解农业地区资金紧张、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 将对官渡区加快现代农业调整进度、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

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 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首要任务。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无疑是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全局战略架构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 首要问题是解决资金问题。当前, 中国农村巨大的资金需求与农村金融服务相对匮乏的矛盾日益凸现。据初步测算, 到2020年全国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官渡区在提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支农资金紧张的局面。按照规划, 官渡区预计投入7500多万元用于试点村新农村建设, 而用于滇池流域湖滨生态村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城乡路网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更是高达数十亿元, 要解决这些问题, 仅仅依靠地方有限的财力支持是不够的, 急需引入市场机制,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正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而批准设立的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 其设立将建立起城乡金融资源互通互联的新桥梁,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资金有余、农村资金紧张和金融运行缺少渠道的问题, 初步实现把农村资金留在农村、把城市资金引入农村的目的。

(二) 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培育新的农村金融主体, 实现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主体的多元化

村镇银行的建立可以视为农村金融的新增力量, 势必给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一股新鲜的血液。一方面, 可以给官渡农村合作银行带来更多的市场竞争压力, 改变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态势, 结束官渡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的“一枝独秀”局面, 迫使其在经营管理和法人治理方面做出实质性的改革。另一方面, 竞争机制的引入对官渡农村合作银行在风险控制、财务管理、贷款评估、产品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迫使其加强成本核算、降低贷款利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三农”融资成本、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 有利于增强支持“三农”力度, 提高农业地区经济活力, 做强做大农业企业

人行官渡区支行金融统计数据显示, 至2009年5月末, 官渡区农业贷款余额7.75亿元, 仅占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4.44%, 农业存款余额40.66亿元, 也只占到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12.13%, 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与财政资金直接补贴“三农”相比, 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特有的乘数效应, 成倍扩大资金投入数量, 可以积极引导民间资本从非农地区流向农业地区, 促进农业地区投资建设持续增长, 增强支持“三农”力度。村镇银行的成立, 可以使民间富余资本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 投入到金融市场中,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 通过激活民间巨大的资本存量, 提高地区经济活力, 更进一步激发创业投资热情,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创造更大价值并将财富留在民间。另一方面, 通过信贷资金的投入, 可以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从而实现辖区农业产业升级, 缩小城乡差距, 提高农村地区财政收入水平, 促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四) 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 扩大中小企业资本实力, 促进辖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当前, 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而将民间资本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则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人行官渡区支行的调查统计数据测算, 目前官渡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户均民间借贷100万元/年, 按照官渡区有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将近1500户计算, 一年民间借贷规模在15亿元左右。村镇银行的建立, 可以将民间借贷行为通过有效途径转化为银行信贷行为, 通过银行业特有的乘数效应, 成倍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这是因为, 村镇银行实质上是指在一定相对较小的区域范围内 (多以县和较大的镇为辐射范围) , 按市场法则和现代银行制度设立和运营的、主要以民间资本参股为主的股份制小银行, 是不直接与大银行争业务、争资源、争客户的银行, 是为区域内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一方面, 村镇银行具有信息和成本优势, 往往与中小企业同属于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范围, 管理层次少, 可以及时获取中小企业的变化信息, 并迅速做出决策, 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好的贷款调查、发放和管理, 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 由于村镇银行可以通过参股的形式允许企业资本进入金融行业, 使得中小企业又多了一条投资致富之路, 从而促进官渡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五) 有利于加强政银企合作, 发挥金融业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当前, 政银企合作仍停留在“政府搭台、银行唱戏、企业观看”的初级合作模式上, 存在着各方利益协调不均衡、博弈不充分的弊端:一是政府部门出于地方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往往需要银行最大限度地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二是银行出于自身稳健经营、风险控制的需要, 不敢轻易放贷;三是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等因素, 无法或难以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及时补充, 导致部分企业选择“走关系、送红包”等途经通过相关部门或人员对银行机构施压以获得信贷资金。这样做既不利于政银企合作的健康发展, 更加剧了金融业存在的道德风险和资金风险, 恶化了金融生态环境。村镇银行的成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上述弊端, 这是因为:一方面, 企业资本进入村镇银行, 拉近了企业与银行的距离, 使企业真正跳出了“观众席”走上了“表演台”。通过对村镇银行的控股, 企业对银行的经营有了话语权, 在不违反稳健经营和风险控制原则的前提下, 银行能够更加贴近企业发展实际需求, 增加对企业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 缓解企业融资困难, 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从而深化银企合作。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搭建投融资公司, 允许投融资公司以参股方式间接将财政资金注入村镇银行, 合理引导财政资金通过银行机构和信贷途径流向农村地区, 促进城乡经济结构优化配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这里找到了最佳结合点, 深化了政银合作, 发挥了金融业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二、发展现状

(一) 发展村镇银行的历史机遇

为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发展问题, 自2006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措施, 2007年国家有关银行管理部门又先后出台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以及《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等文件, 意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有效配置金融资源, 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 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 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鼓励发展村镇银行, 充实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截至2008年底, 全国已有89家村镇银行获准开业, 云南省2008年组建3家村镇银行的目标也顺利实现。按照未来三年的村镇银行发展规划:2009年, 要在云南省尚未设村镇银行的13个州市分别试点一家, 并在玉溪、西双版纳各试点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2010年, 全省73个国家级贫困县将各设一个村镇银行;2011年, 全省将达到129个县都设一家村镇银行。目前, 第二批村镇银行的试点工作正有序展开。因此, 官渡区应该抓住当前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良好机遇, 借助村镇银行开办的有利时机, 鼓励和支持一批辖内有实力、有动力、有想法的企业或个人积极参与村镇银行在官渡区的建设工作, 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力量, 解决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 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化、种类多样化、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 以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 开办村镇银行的成功经验

2007年3月1日, 中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开业。一年多后, 云南也开始试水村镇银行, 玉溪兴和村镇银行、文山民丰村镇银行和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先后成立。云南省村镇银行虽然开办时间较短, 但不乏成功先例。

1. 玉溪兴和村镇银行。玉溪兴和村镇

银行由玉溪市商业银行发起, 注册资本金4750万元, 共由17名股东组成, 其中3名法人股东, 14名自然人股东。玉溪市商业银行为控股股东, 占资本总额的31.57%。该行于2008年6月27日挂牌后, 于当年10月7日和28日, 分别在当地开设了两家支行。截止2008年末, 该行资产总额已达1.6亿元, 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2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3000多万元, 发放个人存折500多本, 成功发行了与大型银行功能基本一样的银行卡———红塔卡。此外, 该行还推出了“连保制”, 即在一定范围内, 对有着大致相同的经营目标、同样有着贷款需求的农户, 采取5户或5户以上联合相互担保、共同贷款的方式, 向村镇银行申请贷款。在短短半年时间里, 该行已经实现了盈利的目标, 并且在当地普通群众中的认知度已经达到了20%。

2. 文山民丰村镇银行。文山民丰村镇

银行由曲靖市商业银行发起, 注册资本金3500万元, 共由11名股东组成, 其中7名法人股东, 4名自然人股东。曲靖市商业银行为控股股东, 占资本总额的40%。该行于2008年6月28日挂牌后, 由于经营情况健康, 发展势头良好, 开业后不到一个月, 就于7月10日新开了第二家支行, 此后, 又于当年9月28日, 开设了第三家支行。截至2008年末, 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17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4056万元。同时, 该行积极了解和把握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和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大力组织工业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城乡居民闲散资金, 不失时机地发放贷款支持地方涉农企业。截至目前, 该行在当地推出了“公司+农户+担保公司”贷款合作模式, 在所发放的贷款中, 涉农贷款就占该行贷款余额的61%, 主要用于发展三七产业、林业等, 共涉及三七种植面积2000多亩、杉木种植面积460亩、茶叶种植面积2000亩、果园300亩。

3. 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昭通昭阳

富滇村镇银行由富滇银行发起, 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 共由7名股东组成, 其中4名法人股东, 3名自然人股东。富滇银行为控股股东, 占资本总额的51%。该行于2008年12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

4. 成功经验。虽然股本构成有差别,

但3家村镇银行成立后都借鉴了控股银行的成功经营手段, 引进了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 比如联保贷款、利率优惠等, 经营宗旨都是服务“三农”, 在满足农户小额贷款需求的同时, 积极探索开拓和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品种工具和服务手段, 提高金融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村镇银行取得成功, 与其立足农村、服务“三农”、贴近实际、不断创新的服务宗旨是分不开的。这样, 既适应农村金融的特点, 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又最大程度地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 做到既帮助了“三农”, 也使得各方利益都能够获得安全保障。

三、相关规定和条件

(一) 村镇银行的政策依据

目前, 涉及村镇银行的国家有关文件依据主要有: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银监发[2006]90号) 。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银监发[2007]5号) 。

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07]8号) 。

4.《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 (银发[2008]137号) 。

(二) 村镇银行的性质

村镇银行的性质共包括村镇银行的行政许可单位及行政许可依据、村镇银行出资人的类别、设立区域、服务对象、机构类别等6个方面的内容,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第二条明确规定, 村镇银行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 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 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五十九条对农村地区进行了说明和解释, 即, 村镇银行的设立地点是指中西部、东北和海南省县 (市) 及县 (市) 以下地区, 以及其他省 (区、市) 的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及县以下地区。

(三) 村镇银行的设立条件及对股东资格的条件要求

《暂行规定》第八条指出, 设立村镇银行应具备九个方面的条件;第二十一条至第二十五条等分别对不同类别的股东投资村镇银行提出资格要求, 并就其持有村镇银行的股本总额的比例作出限定。为加强对村镇银行股权的管理, 《暂行规定》要求, 任何单位或个人持有村镇银行股本总额5%以上的, 或变更持有村镇银行资本总额或者股份总额5%以上的股东的, 应当事前报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的银监局审批。需重点说明的事项有以下两点:一是关于最大股东问题。村镇银行面向境内各种资本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开放, 但为确保审慎经营和风险控制, 《暂行规定》第八条第二款明确, 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或出资人应符合规定的条件, 且发起人或出资人中应至少有1家银行法人金融机构;第二十五条规定, 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金融机构, 最大银行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此规定的目的在于村镇银行一经设立, 便可借鉴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的成熟经验, 使其在经营管理模式、风险控制、人力资源等方面具备相对较高的起点。二是关于注册资本问题。针对村镇银行设立的不同地点, 《暂行规定》规定村镇银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分别为300万元人民币和100万元人民币, 要求注册资本必须为实收货币资本, 且一次性认缴, 不得分期缴纳。《暂行规定》中规定的仅是村镇银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 村镇银行的股东或发起人还应根据其选择的组织形式、业务发展规模、当地的经济状况等合理确定其注册资本的额度, 为机构设立后稳健运营奠定基础。

(四) 设立程序及要求

《暂行规定》第十条至第十九条对村镇银行设立程序、行政许可的程序及时限要求等作出规定。明确要求, 设立村镇银行应当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其中, 村镇银行的筹建申请, 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 银监局审查并决定。银监局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或自受理之日起4个月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书面决定。村镇银行的开业申请, 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书面决定。《暂行规定》还就村镇银行的分支机构的设立程序、行政许可程序及时限要求作出规定, 简化了行政许可程序, 提高行政许可效率。

(五) 组织形式及设立方式

《暂行规定》第九条指出, 村镇银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公司法》) 可自主选择组织形式。因此, 村镇银行可自主选择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 其中, 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唯一发起人持有村镇银行100%出资的, 应采取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在设立方式方面, 村镇银行应根据其组织形式选择设立方式, 其中, 选择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形式的, 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设立;选择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形式的, 采取发起方式设立。由发起人全额认缴村镇银行的全部股份。不同的组织形式, 《公司法》对股东或发起人的法定人数、法定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设立方式、股东承担责任的方式等均有不同要求, 因此, 村镇银行的出资人或发起人应严格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要求, 并结合实际情况, 合理确定其组织形式。

(六) 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要求

《暂行规定》第四章规定, 村镇银行应决定管理的复杂程序、业务规模和服务特点设置简洁、灵活的组织机构。

(七) 业务范围及审慎经营要求

鉴于村镇银行设立在农村地区, 且服务对象主要为县域内的“三农”经济, 《暂行规定》第五章规定对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进行了界定, 明确其可办理《商业银行法》规定的部分金融业务。在业务经营中, 要求村镇银行吸收的存款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后的可用资金应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为控制关联交易和贷款集中风险, 《暂行规定》对村镇银行发放单户贷款设定了更为严格的限制, 明确要求村镇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强调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要求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 提高贷款覆盖面, 防止贷款过度集中。在对同一借款人、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贷款及授信额度方面, 针对村镇银行的特殊性, 《暂行规定》作出比《商业银行法》更加严格的限定, 要求村镇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资本净额的5%, 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资本净额的10%, 等等。《暂行规定》还要求村镇银行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资本补充、约束机制, 准确划分资产质量, 充分计提呆账准备, 及时冲销坏账, 真实反映经营成果, 确保资本充足率在任何时点不低于8%,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暂行规定》还就村镇银行的会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内容提出了要求。

(八) 审慎监管的要求

《暂行规定》要求,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按照商业银行标准对村镇银行实施监管, 并结合对村镇银行的监管评级结果, 对村镇银行实施差别监管。在日常监管中, 要求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要根据村镇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和资产质量状况, 适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直至其被接管、被撤销或破产。

四、政策建议

村镇银行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政府的多个部门, 同时金融本身属高风险、特殊行业, 因此需要政府牵头, 由人民银行、银监局等有关部门参与成立领导小组进行专门研究、引导和推进。

(一) 抓住新昆明建设有利时机, 鼓励和引导村镇银行向城郊结合地区发展

当前, 新昆明建设的热火朝天、新机场建设的快速推进, 官渡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区域与农村地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 官渡区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 积极鼓励和引导村镇银行在尚存的农村地区或城郊结合地区成立分支机构。建议将大板桥镇作为官渡区村镇银行的主要发展区域。这样, 一方面可以通过村镇银行的设立支持当地“三农”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新机场建设的东风, 不断做大做强村镇银行, 使其真正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再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村镇银行的不断发展, 辐射周边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增长。

(二) 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 尽早争取在年内成立1家村镇银行

政府要鼓励、支持富滇银行、昆明官渡农村合作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主动发起成立村镇银行, 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建立市场完全竞争机制, 引导、支持信用好、有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参与投资组建。

(三) 加强指导, 明确村镇银行定位

政府金融部门要加强指导, 明确将村镇银行办成民间资本的运用者和中小企业的利益合作者, 以中小企业最需要的融资服务为特色, 不与大银行争大客户, 不以存款论英雄, 以做“小而精”为品牌, 以民营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创业人员为服务对象, 以快、简、便为服务特色, 为辖区经济发展做好金融支持。

(四) 引导支持村镇银行创新业务, 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

政府要给予村镇银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鼓励其加强业务创新。如为中小企业担保, 允许村镇银行进行股权性投资, 允许为民间借贷提供规范化的服务平台, 让民间借贷通过村镇银行实行票据化等。对贷款用途、保全措施可以适当放宽, 而且流程简化, 可以真正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其次, 允许采用完全市场化的信贷定价政策, 根据单笔信贷业务的风险程度, 在借贷双方认同的前提下, 给予较大的利率上浮权限, 体现“高风险、高收益”的市场机制。

(五) 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支农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支农考核评价体系, 将村镇银行纳入考评范围, 在农村地区形成金融竞争局面, 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辖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支农存贷比、支农信贷增长额、支农信贷产品创新情况、支农服务情况以及对官渡区“三农”、农业中小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规模作为主要指标, 每年进行考核评价。对考核排名靠前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财政奖励并授予年度荣誉称号。

(六) 为村镇银行发展做好人才支持

上一篇:李娜的考研心得体会下一篇:培养孩子观察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