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出生命乐章

2024-04-28

谱出生命乐章(共4篇)

篇1:谱出生命乐章

姓名:曾嘉依

学校:西南位育中学

年级:初三

邮箱:ys838406711@qq.com

电话:64685627

地址:上海市宜山路671号

指导老师:陈丽

参考书目:《小猫杜威》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过一种好的生活,不是关于物质,而是关于爱

“不管环境如何,它从不失去信念,从不失去对生命的珍重。它是谦虚的。也许谦虚这个词并不合适,它毕竟是一只猫,但它确实没有傲气。它很自信。也许这是九死一生的幸存者的自信。是那种曾经走到绝路,失去所有希望,然后又柳暗花明的安详。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从我们发现杜威的那一刻起,它就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小猫杜威》

在一个传统的美国小镇里,一只小猫被遗弃在图书馆的还书箱里,图书馆馆长薇奇养了它,并给他取名为杜威。小猫杜威获救后勉强撑起一瘸一拐的腿脚,以充满爱的姿势,磨蹭每一只抚摸她的手,赢得了薇奇,也赢得了图书馆、小镇上所有人的心。

杜威没有高贵的血统,奇异的技能,它特别,不是因为它做了什么非同寻常的事,而是因为它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努力用爱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快乐,它善待每一个人,虽然它只是一只猫。

它就像那些人,他们从不懈怠工作,从不抱怨,从不提出份外的要求。他们根据惯例提供优质服务,而且超出自己的职责,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份激情。他们知道自己在生活中要做什么,他们做得非常出色。有些人赢得了奖项,有些人挣到了许多钱,但大多数人不被重视。店员、银行出纳员、汽车修理师、母亲。世界一般只承认那些非同凡响、声音最高、富有和自私的人,而不是那些把平凡的事情做得出类拔萃的人。杜威的出身很卑微,它的身世很悲惨,但它找到了它的归宿。也许这就是答案。它找到了它的归宿。它的激情、它的决心,就是要让这个地方——不管它看上去多么小、多么落后,在每个人的眼中变得更好。在你失意时,它总是能察觉到点点滴滴的变化,用各种方法来逗你开心;在你开心时,它会与你一起分享快乐,顽皮打闹;在你需要它时,它总会形影不离;当你想一个人清静时,它也会默默走开,等到你什么时候再会需要它时,它又会忽然现身,给你惊喜。

被人遗弃却依旧充满信念满怀感恩,抛开那些被人拔高的文字后的微言大义,杜威只不过用自己的率真与质朴让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找到你的位置。满足于你拥有的东西。善待每一个人。过一种好生活。不是关于物质,而是关于爱。”对于杜威,这个答案是简单的,但对于人类,这时常很难。我们常常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认识和对待。那些苦苦支撑的小图书馆员工问:“难道我们都

养一只猫吗?”薇奇的回答是:“不,你们应该相信自己。”

坚强的杜威活了下来,并且始终如一地带给人们快乐,感动,以及信心,直到它离开。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段生命都有终结的时候,但是在这段生命过程中,我们需要好好地去过好这段时光,即使走到了绝路,也应该有战胜任何困难的决心,不为别的,只为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那个生命,只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

篇2:谱出生命乐章

在原来我不是很欣赏贝多芬的,原因很简单:音乐家嘛,历史上一抓一大把没什么特别的。现在我才知道,我的结论下得太快了。他是真的独特,却又被人遗忘。他这一生就录入了这本薄薄的《贝多芬传》中,罗曼·罗兰让我终于知道了这个悲剧人物的辛酸与无奈。

他,不愿向命运低头,晚年患重病,给了他致命的打击。身为一个音乐家,却害了耳聋病,是否就说明你这一生就得离开这个行业了?不!贝多芬创造了奇迹!耳聋后,竟谱出了更多美妙的乐曲!

他,被沙土掩埋,却不改珍珠的光辉。一生起起伏伏,时而锦衣玉食,时而被锁监狱,时而是光彩照人的音乐家,时而又是病怏怏的病人,无数挫折,却未停止他手中的笔,停止他心中的梦!

他,孤独自闭,命运悲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充满着毁灭与更新的涤荡的年代,战火不息,而就是在那样既不稳定的环境中,他仍创作出了《英雄交响曲》这一撼动人心的作品!可连丘比特也不曾眷顾他,他心爱的人相继死去,相继离开,又给他原本脆弱的身体增添了巨大的打击。

在尘埃落定的今天,有谁还记得那首曾经给人们启发的《神之羔羊》?有谁还记得他身患重病在阁楼上默默吟唱?又有谁知道他曾也有过温柔和爱抚?我们对他了解的太少,真的太少,哪一位值得我们赞颂的大师。

我读完《贝多芬传》,已悄悄喜欢上那个才华横溢的悲惨乐师,他是那么的正直、真诚,惋惜之情也油然而生。这是受伤而窒息的心灵的一支歌,你听懂这支歌,就一定能听见贝多芬哭泣的人生。

篇3:与名篇同行谱职教乐章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名篇,熏染,优化教学

再捧《陶行知教育名篇》, 书中陶先生给正之先生的信———“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一文中的这样一段话给笔者留下深深的思索:“现今青年人所以不肯求学的缘故, 实由于学校里缺少学问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 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 一人好学, 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而论, 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 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 要想学生好学, 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 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同学也互相感化, 好学的同学能引起别的同学好学。”精辟的话语, 廖廖数行, 言简意赅地论述了教师学习的重要性。

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一生影响是极大的, 它能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观起到引导作用。记得曾有位老师说“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 一个是医生。从某种角度上说, 教师比医生还危险, 庸医害的是一个人, 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 毁的是孩子的精神与心灵。”这也说明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师德修养, 开拓视野, 积极学习, 使自己的文化底蕴得到扩充, 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厚德善学、博爱精术的专业型教师。而笔者教授的是解剖生理学, 作为职业学校护理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老师, 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就更大, 同样对本人的要求也就更高。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笔者就注意到:在我们职业教育学校中, 真正达到陶先生所谓的“生而好学为上”的学生可能不多, 而大部分学生仍属于“熏染而学次之, 督促而学又次之”的水平, 所以对于我们教师来说, 就要重在熏染及督促学生上。就本人而论, 平时则注意保持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的心态, 并结合自己有幸参加的数次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省校际同课程会议, 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 改变教学方式, 探索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模型和多媒体课件的结合, 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的同时增加直观感受;同时笔者也尽力勤于学习, 善于积累, 多方搜集资料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争取成为一个博学多识之士。在教学初期, 笔者参加岗前培训并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 这是自己作为教师行列一员的入门证件;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后, 笔者又通过积极备战顺利取得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证, 为响应学校“双师型”教师要求的号召做好准备, 并参加了省“四新培训”, 不断开拓视野, 增长见识。这样, 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 笔者便能在枯燥的理论传授的同时结合讲解相关的临床知识, 使得学生更易于接受重点, 也乐于接受。实践也证明:许多学生就是从对某个老师的“崇拜”和“敬佩”开始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 这种影响力其实更具有强烈的潜在召唤效果。试想, 如果学生每天都能从自己的老师身上发现不同的、新的东西, 学生们享受到的不仅仅是智力生活的快乐, 更是他们人生成长中的莫大幸运与幸福!笔者在卫生学校三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督促自己进步, 同时相信自己的言传身教也会熏染到自己的学生, 并影响到他们把主要精力放置于学习之上。

同时, 文章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强调的这股熏染的力量, 笔者认为, 不仅仅指教师的行动, 还可以广泛的延伸到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带动。这一点用在班级工作中非常好, 即我们老师要给平台让学生起表率作用, 努力给学生创设一种好的学习的氛围, 发挥学生间的榜样模范作用。于是, 笔者利用班会的时间在班级开展过“向身边的同学学习”的活动。在班会时间每次安排两个同学给全班同学做“我是如何学习的”报告, 从自己的日常学习谈起, 特别要谈自己在周末的时间安排, 给同学们以启示, 然后结合每周班级周报, 把经验进行书面归纳。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们从自己身边的同学学起, 学习他们认真扎实的学习态度, 合理的时间安排。由于学生之间共通点很多, 所以他们很容易对身边同学的现身说法产生共鸣, 且大家也非常积极的乐于投入到这种相互学习的学潮中。这一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 学生们感觉收获很大, 而且逐渐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 结合《陶行知教育名篇》, 笔者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 完成教学任务。这同时也指导了笔者在解剖生理学教学中集中精力根据各个系统的不同特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不同角度入手, 设计不同的教法, 把学生引上自己去理解内容的轨道, 使学生自主学习, 尽量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当然在今后的教学中, 笔者还将继续从《名篇》中汲取教育精髓, 不断注入到本职工作中, 力使教学过程更加完满, 学生更能获益, 谱写出职业教育新的乐章。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篇4:再谱辉煌乐章

截止2011年9月末,中国银行朝阳分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5.18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8.75亿元,实现中间业务净收入3415万元,同比多收1752万元,增速105%,系统内排名首位。

培育先進理念,打造核心价值体系

朝阳中行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在传承中国银行企业文化基础上,结合传统文化、行业文化、地域文化等特点,及时构建适应新时期银行发展战略的企业文化体系,在职工中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精心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逐步形成了“责任、合规、创新、协作”等具有中行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职工们把“促进财富增值,繁荣朝阳经济”当作企业使命,以“只争朝夕,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不断践行着“稳健经营,客户至上,统筹优化,注重绩效”的经营理念。

为使分行的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并深入人心,分行采取“教育宣导、领导垂范、典型引路、制度约束、奖惩激励”等有效方法,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使核心价值观念得到了迅速推广和落实。根据核心价值体系,他们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出台了员工岗位行为问责办法,对业务经营、管理和品牌建设等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规划和思路,同时建立了更加科学的考核奖励机制,激励员工不断开拓进取,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分行实现快速发展构建了强有力的思想阵地。

全面深化服务,塑造品牌形象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壮大,朝阳中行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工欲菩其事,必先利其器”,必须创造中行自己的服务品牌,否则就会被发展的潮流淹没!朝阳中行领导班子紧紧围绕企业文化创建工作,引导员工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坚持“做人求诚、做事求精”,围绕“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深抓细研优质服务,加快全员素质再提高”,采取了一系列管理和改革措施。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社会效果。

如今,凝聚着中行人睿智与心血的个人贷款业务、银行卡分期业务、国际结算业务在朝阳地区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要买房,找中行”已经深入朝阳人心中。到今年9月末,中行个人贷款余额已经达到182,635万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5.3亿元,帮助28266个家庭圆了住房梦。“持有中银信用卡,分期付款随心购”,2010年以来,中银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兴隆、新玛特、海达电器等商户,只要是中行信用卡客户,随时可以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

由于各项业务领域的突出表现,朝阳中行2010年连续获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再次被评为“辽宁省服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突破辽西北”、“奋战三年、再造朝阳”活动中荣获“功勋奖”。

上一篇:小学德育调研报告下一篇:售后礼貌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