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十五单元知识点

2024-04-20

第十四、十五单元知识点(精选4篇)

篇1:第十四、十五单元知识点

第十四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考纲: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间的矛盾);

②具体原因: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股票投机过度等; ③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矛盾尖锐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

(2)爆发标志: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3)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的原因:(1)美国是头号经济强国,其经济状况对其他国家有影响(2)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整个世界形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根本原因)(4)影响:①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导致世界经济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③使资本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2、罗斯福新政

“新”的含义:新的理论和政策;新的特点、新的起点、新的模式(1)背景:①美国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得不到解决;

②1933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新任总统;

(2)内容:①整顿财政金融: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等措施,恢复银行

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银行信誉。

②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

工业。实行“蓝鹰运动”。③调节农业生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

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社会保障法》,采取保

障措施;举办公共工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特点: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运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影响:①使美国逐步从经济危机阴影中走出,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从多元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1)用现代化史观复习,侧重掌握罗斯福通过国家干预,调整美国经济模式,应对和解决严重经济危机的措施。

(2)用社会史观复习,侧重掌握罗斯福采用哪些措施,应对和解决严重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

(3)用生态史观复习,侧重复习罗斯福采用哪些措施(如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等),应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生态环境危机。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易混易错: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新”的表现:从理论方面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手段方式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发展资本主义。

3、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革命

(1)产生背景: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2)基本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政府要成为“看得见的手”)

(3)影响: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 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它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二、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吸取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放弃自由放任政策。(2)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凯恩斯主义,为各国经济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3)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推行,为各国提供了实践经验。

2、表现:

(1)国家干预经济: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2)调整企业经营:① “人民资本主义”:

A、含义:通过发行股票,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

部所有权,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B、作用: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了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

本社会化的趋向。②“经营者革命”:

A、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

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B、意义: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

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立福利制度:①特点:权利化、种类多、覆盖面广。②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③评价:A、积极: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

社会消费。

B、消极: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

积极性。

3、影响:20世纪五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4、20世纪70年代后(1973年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1)表现: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2)应对措施:减少国家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机制的调整,以罗斯福新政为中心,分为三个阶段:新政前的自由放任---新政时期的国家干预----新政后的资本主义新变化。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5.启示: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自我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可以相互借鉴,互为补充,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十五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纲: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涵:“战时”说明不是在经济发展常态下出现的,“共产主义”体现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理解。

(1)背景:①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②苏俄领导人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内容:①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方面: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③流通方面: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④分配方面: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不得食”的原则。

(3)评价:①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的需要的限度,引起了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4)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排斥商品货币关系,采用军事、行政命令的办法。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①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亟待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

②农民对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暴动频发。

③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然性:A是由苏俄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当时苏俄国内实际情况决定的;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巩固苏维埃政权和战胜国内外敌人功不可没,但战后继续推行,其弊端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了从根本上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就必须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2)内容:①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替代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方面: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④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3)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发展经济

(4)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5)评价:①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②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易混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

一、背景(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内忧外患。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触及到农民利益(根本原因);1921年俄国政治经济危机(主要原因)。

二、目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卫祖国,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直接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根本目的)。

三、政策出台的标志:

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具体标志

四、评价标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新经济政策: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否遵循经济规律

五、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六、内容

(1)农业方面

A.相同点-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产品的权利

B.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触犯了农民的利益;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工业方面

A.相同点-国家强制干预经济

B.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对小企业监督,压制了企业生产积极性;新经济政策: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允许私人兴办小企业。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3)流通领域

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贸易,违背了经济规律;新经济政策:自由贸易,遵循经济规律。(4)分配领域

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平均主义配给制,压制了人民劳动积极性;新经济政策:按劳分配,调动了人民劳动积极性。

七、核心

新经济政策: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

八、实质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在坚持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前提下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

九、与生产力关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新经济政策: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十、影响

A.相同点-都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B.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保障了战争胜利(2)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导致1921年苏俄政治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1)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3)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4)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斯大林经济体制

(1)确立:斯大林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

(2)表现:①实行单一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4)评价:①积极方面: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②消极方面:超越了苏联生产力水平,阻碍了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模式,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①二战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农业全盘集体化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内容:①农业(重点):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②工业: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3)评价: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4)败因:①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的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②提出的战略目标超越实际;

③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④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①工业(重点):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②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2)结果: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改革失败。(3)失败原因:①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

②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③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背景:1985年苏联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2)指导思想: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3)内容: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4)结果: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导致苏联解体。(5)败因:①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经济结构更加失衡

②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③改革中阻力重重

4、苏联的改革的启示:

(1)苏联的困难是斯大林模式造成的,苏联的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2)必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4)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

(5)经济建设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6)坚持和平外交路线,不搞霸权主义;

(7)社会主义改革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篇2:第十四、十五单元知识点

I.重点词汇

enormous----huge----large----big discover----find tiny----small----little hardly----hard never----ever recently----later stuff----material be made of----be made from trash----rubbish----garbage provide…for/to…----provide…with… II.重点词组 used to

be against doing something in one’s life once a day be suitable for not…at all

provide...for… take care of/care for agree with disagree with turn off

hear of pull down

win an award in one’s spare time

be supposed to do sth.III.重点句子

1.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2.There used to be a lot of manatees.3.In 1972,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y were endangered.4.I’m against building a new zoo in our town.5.They provide homes for many endangered animals, and help to educate the public about caring for them.6.They don’t have enough money to take care of so many fine animals.7.I urge all of your readers to visit our wonderful zoo soon.8.It’s hard to stop riding in cars.9.She built herself a house out of trash.10.The stuff used to be called trash.11.Everyone calls him Mr Recycling.12.It’s important to recycle paper to save the trees.13.What are the things you are supposed to do? IV.话题语法

复习:1.现在进行时(be+动词的现在分词)2.一般现在时

3.used+动词原形

4.被动语态(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5.现在完成时(have/has动词的现在分词)

用心

爱心

篇3:毛特概论第十四十五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

A.有远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

B.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C.觉悟高、纪律性强

D.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 3.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在“四个尊重”中,核心是: 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 5.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和睦 D.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6.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 B.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C.各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D.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与破坏 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题是()A.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D.加强民族团结 8.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体是()

A.社会主义的 B.爱国主义的 C.集体主义的 D.民主主义的

9.在党和军队的关系问题上,我军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的是:

A.党指挥枪

B.枪指挥党 C.现代化 D.正规化 10.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

A.革命化、现代化 B.革命化、正规化 C.打得赢、不变质D.现代化、正规化

二、多项选择题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社会阶层主要包括()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

D.私营企业主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B.坚持民族平等,坚持民族团结 C.坚持反对大民族主义,尤其是大汉族主义 D.各民族共同繁荣 4.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三个提供”分别是()A.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B.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C.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D.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

5、新时期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就是要求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A 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B放弃宗教信仰

C从事的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 D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三、判断题

1.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2.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3.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

4.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存在的宗教问题,关键是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

5.我国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巩固国防,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6.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7.新时期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是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8.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9.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材料分析题 材料1 2005年10 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 周年。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利,积极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这块辽阔而美丽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从 1955 年 12 亿元增长到 2004 年的2200亿元,2004年人均GDP达到l119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实力日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特色较为突出的现代工业体系;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摘自2005年9 月29日《人民日报》 材料2 “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长期共同在新疆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的各族人民,早已认识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民族团结、维

护社会稳定始终是关系新疆工作全局的重大任务。--摘自2010 年5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3 2009 年 8 月 25 日,胡锦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发生的沧桑巨变,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宝贵机遇,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摘自2009年 8月25日新华网

材料4、2014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认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发展稳定,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目前,新疆发展势头良好,社会大局稳定。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大政方针完全正确。同时,要深刻认识新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充分认识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来。--摘自2014年 5月25日新华网 请回答:

(1)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你认为新时期应该怎样坚持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答案:(1)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是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②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③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①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②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③紧紧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④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坚决揭露和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一切分裂活动和暴力恐怖活动;⑤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第 十 五 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判断一个政党是什么性质,主要看()

A.它的理论和纲领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B.它由什么人领导

C.它的党员出身于哪个阶级

D.它的党员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首先是由()

A.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 B.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 C.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决定的 D.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决定的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

A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5.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正努力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教育、制度、监督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关键是()A.教育

B.制度

C.监督

D.惩治

6、党的十八大提出党的建设主线是()

A.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B.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C.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D.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7.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始终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根本在于()

A.增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B.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的先进性。C.完善制度和机制,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D.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8.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民主人士 9.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A.实事求是

B.调查研究

C.群众路线

D.谦虚谨慎 10.《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A.中华人民的先锋队

B.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中国新阶层的先锋队

11、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之一,就是要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A、为民务实清廉

B、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C、坚持光荣传统、发扬优良作风

D、密切联系群众

12、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在党内

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四风”,下列关于“四风”,表述正确的是()A、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宗派之风 B、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C、形式主义、主观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D、唯心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2.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密切联系群众

3.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腐败需要坚持的方针是()

A.标本兼治B.综合治理C.惩防并举D.注重预防

4.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推进现代化建设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完成祖国统一 D.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5.党中央强调指出,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现在()

A.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B.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C.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D.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6、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B、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C、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D、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7、党面临的危险包括()

A、精神懈怠危险B、能力不足危险C、脱离群众危险D、消极腐败危险

8、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指()A、学习型B、团结型C、服务型D、创新型

三、判断题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2.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

众。

4.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5.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6.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7.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把执政比作“进京赶考”,强调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从作风和本领两方面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问题。

8.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9.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1935年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瓦窑堡会议决议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应该大量地吸收先进的工人雇农入党,造成党内的工人骨干。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 材料2: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需要造就一大批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先锋队,要他们去领导群众、组织群众,来完成这历史的任务。首先全国的广大的先锋队要赶紧组织起来。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我们要为完成这一任务而苦战到底。” 材料3: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当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 试分析:

(1)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怎么判断一个政党的先进性?

[答案](1)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的概括,既反映了我们党肩负的阶级的和民族的双重使命的高度统一,又体现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2)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材料1:毛泽东指出:“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1960年毛泽东同志在阅读新闻稿的时候,删去了原稿“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中的“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和“伟大”,改为“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他说:“为什么一定要说毛泽东的领导呀?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就取不得成就了?这是唯心史观,不是唯物史观。我把唯物史观的精髓概括成一句话,叫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过去打仗,靠的是人民;现在建设,靠的还是人民。一切成就都来自人民自己的努力。” 材料2:邓小平在《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我看,一个

生产队、一个工厂、一个车间、一个班组的党组织,如果能够面对自己单位的具体问题,走群众路线,同群众商量,提出很好的办法,由共产党员起模范作用,真正解决这些问题,那末,那里的党组织对四个现代化就做出了很可贵的贡献。” 材料3:江泽民也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结合材料回答:为什么说有无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答案]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一部分,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

(1)它揭示了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党处理与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我们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庄严宣告它从来没有自己的一党私利,它维护的始终是无产阶级和一切劳苦大众的利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

(2)它昭示了我们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的。毛泽东指出:我们自己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的党是人民的代表。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所有的共产党员都要替人民着想。

篇4:初一第十五单元

一. 教学目的: 基数词的使用和一些日常用语.

二. 教学重点:基数词的使用.

三. 重点难点分析:

1.基数词表达法.

基数词在第六单元中已经介绍了1-19, 这里主要介绍20-100的基数词.

A. 十位数的数词, twenty, thir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eighty, ninety中词的拼写是没有规律的, 特别要注意forty这个词.

B. 21-29,31-39…91-99的表达方法是整十位数加个位数,中间用符号 “-”连接.例如:twenty-one

C. 100可以说a hundred, 或one hundred; 200, 300 表达为two hundred, three hundred. 要注意的是不管hundred前是什么数字, hundred 不能用复数,加s.

D. 如果要表示122, 234等这样的数字, 则要注意在hundred 后面用连词and, 如123为one hundred and twenty-three.

E. 基数词只能修饰可数名词, 要注意数词和后面名词在数上的一致. 如:

thirteen boys 十三个男生

2.动词give 的基本用法.

A. give有许多意思,最基本的意思是 “给”.如果表示 “把某物给某人”可以说give sth. to sb. 或give sb. sth. 例如: Please give the watch to Jim.=Please give Jime this watch. 请把这块表给Jim.

B. 这两种表达法结构上有所差异,第二种表达中Jim是间接宾语,前面不能带to.

3.It’s time to go to school. 该上学了.

A. It’s time to do…这一句型表示 “该做…的时候了”.其中it表示时间,不能用别的词来代替, time前不带冠词.

B. 这一句型中的不定式短语很多时候可以用介词for+名词代替. 如:It‘s time for school.也是该上学了的意思.

4.about表示 “大约”

about 表示 “大约”可以用在数词前, 如:

It’s about five o’clock. 大约五点了.

5.from…to 从…到…

可用来表示从每一时间到另一个时间;从一个数字到另一个数字, 从一地点到另一地点. 如: We play football from 4:30 to 5:30 in the afternoon.

我们从下午4:40到5:30踢足球.

6.play的几种用法.

A. play可以表示 “做游戏”或 “做些运动” 如:

Let’s play a game of table tennis. 我们打一场乒乓球赛吧.

B. play后面可直接加表示球类的名词, 这样用时,表示球类的名词前面不带任何冠词其它限定词, 这些名词也不用复数形式. 如:

Let’ s go and play football. 我们去踢足球吧.

7.between…and…在…和…之间.

between表示在两者之间,表示在两个同类物之间可在between后加复数名词, 表示在两个不同物或两点之间咳用between…and….如:

(1) The map if China is between the two windows.

那幅地图在那两个窗户之间.

(2) Tom sits between Lucy and Lily.

Tom 坐在Lucy和 Lily之间.

8.take off脱掉

take off 和put on 互为反义词组. 两者都是动词短语,后面要带宾语. 如果宾语是名词可以放在后面,也可以放在两词之间, 如果宾语是代词,则必须放在中间, 不能放在后面. 如:

(1) Take off your coat.= Take your coat off.

把你的外套脱掉.

(2) He puts on his hat and then takes it off.

他戴上帽子,然后又脱掉.

四. 练习.

1. 将下列短语译成英语.

A. 睡觉

B.把你的鞋脱掉

C. 从一数到十

D. 十五朵鲜花

E. 在大约8点钟

2. 综合选择

(1) Do you think it’s time now?

A. go home B. go to school C. to go here D. to go to the classroom

(2) The picture isn’t . It’s.

A. my, his B. hers, his C. her, mine D. mine, her

(3) This is Mr. Wang’s pen. Please .

A. give it to him B. give him it C. give it him D. give him to it

(4) Let’s go to bed. It’snine thirty.

A. at B. in C. or D. about

(5) That’s not my book. It’s .

A. Jim brother B. Jim’s brother’s C. Jim’s brother D. Jim brother’s

五. 答案

1. A. go to bed

B. take off your shoes= take your shoes off

C. count from one to ten

D. fifteen flowers

E. at about 8 o’clock

2. (1) D (2) B (3) A (4) D (5) B

(1) Do you think it’s time to go to the classroom now?

你认为现在该去教室了吗?

(2)The picture isn’t hers. It’s his.

这张图不是她的. 它是他的.

(3) This is Mr. Wang’s pen. Please give it to him.

这是王先生的钢笔,请给他.

(4) Let’s go to bed. It’s about nine thirty.

我们睡觉吧, 大约九点三十分了.

(5) That’s not my book. It’s Jim’s brother’s.

上一篇:党课学习后的心得体会下一篇:仓务助理的工作职责